CN114055732A - 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和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和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55732A CN114055732A CN202111248728.2A CN202111248728A CN114055732A CN 114055732 A CN114055732 A CN 114055732A CN 202111248728 A CN202111248728 A CN 202111248728A CN 114055732 A CN114055732 A CN 1140557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 bracket
- ejector plate
- linkage
- injection mo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nitrogen Substances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QJGQUHMNIGDVPM-UHFFFAOYSA-N nitrogen group Chemical group [N] QJGQUHMNIGDVP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4—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for undercut articles
- B29C45/4435—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for undercut articles using inclined, tiltable or flexible undercut forming elements driven by the ejector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和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支撑后模主体的顶针板,所述防撞机构包括托座、传动部以及联动部,所述托座能够托住所述顶针板,所述传动部用于和所述前模连接,以随所述前模沿合模方向移动;所述传动部沿所述合模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联动部动作,所述联动部带动所述托座移动,所述前模沿合模方向移动至预定位置时,所述托座移动至退离所述顶针板。本方案中,在前模到达预定位置时,带动托座移动,使其由托住顶针板保障安全合模的状态,自动切换到退离顶针板以备合模的状态。可见,该防撞机构既可以在合模过程中,托住顶针板保障合模的安全进行,又可以在前模达到预定位置后,退离顶针板,以便合模的进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和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前模一般形成型腔,前模向后模移动以与后模完成合模,具体是和后模的后模主体完成合模。对于一些设计,前模的侧腔壁与后模主体的外侧壁存在倒扣设计,即在合模位置,前模侧腔壁的部分结构位于后模主体外侧壁的前方,则合模过程时,如果后模主体处于合模位置,则前模沿合模方向(即向前)移动时,会与后模主体发生碰撞。
发明内容
本方案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注塑模具包括支撑后模主体的顶针板,所述防撞机构包括托座、传动部以及联动部,所述托座能够托住所述顶针板,所述传动部用于和所述前模连接,以随所述前模沿合模方向移动;所述传动部沿所述合模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联动部动作,所述联动部带动所述托座移动,所述前模沿合模方向移动至预定位置时,所述托座移动至退离所述顶针板。
在一种具体方式中,所述联动部推动所述托座平动或转动,以在合模时退离所述顶针板。
在一种具体方式中,所述联动部具有第一斜面,所述传动部具有第二斜面,所述传动部沿所述合模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能够配合以推动所述联动部移动。
在一种具体方式中,所述联动部和所述托座固定或一体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还包括设有滑槽的滑座,所述滑座固定于所述后模的底座,所述联动部和所述托座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以退离所述顶针板。
在一种具体方式中,还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复位所述托座移动至能够托住所述顶针板的位置。
在一种具体方式中,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复位弹簧,所述防撞机构还包括导杆,所述导杆贯穿所述复位弹簧;还包括与所述联动部沿退离方向分布的支座,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托座和所述支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托座和所述支座之间。
在一种具体方式中,所述传动部包括和所述前模固定的杆部;
所述杆部设有卡块,用于和所述前模侧壁的卡槽配合连接;和/或,所述防撞机构还包括滑套,所述杆部能够穿过所述滑套并沿所述滑套滑动,所述滑套用于和所述后模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后模包括底座、与所述前模匹配的后模主体以及支撑所述后模主体的顶针板,所述顶针板沿合模或开模方向移动,带动所述后模主体远离所述前模的侧腔壁或靠近所述前模的侧腔壁,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
在一种具体方式中,所述顶针板的端部具有安装气缸的缺口,所述联动部和所述托座也设于所述缺口位置。
本方案中,注塑模具设置有防撞机构,前模沿合模方向的移动可以通过传动部、联动部传递给托座,并在前模到达预定位置时,带动托座移动,使其由托住顶针板保障安全合模的状态,自动切换到退离顶针板以备合模的状态。可见,该防撞机构既可以在合模过程中,托住顶针板以使后模主体处于安全区域内,保障合模的安全进行,又可以在前模达到预定位置后,解除对顶针板拖顶,退离顶针板,以便合模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注塑模具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前模、定模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去除大斜顶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大斜顶和前模合模后的状态;
图5为图4中I倒扣位置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防撞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图6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防撞机构中杆部在合模之初与托座、联动部、顶针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杆部下移一定距离后与联动部接触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杆部进一步下移后,推动托座退离顶针板的示意图。
图1-10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座;
2-顶针板;2a-缺口;
3-大斜顶;3a-凸起;
4-防撞机构;41-传动部;411-杆部;411a-第二斜面;412-安装块;412a-卡块;413-滑套;413a-卡块;42-联动部;42a-第一斜面;43-托座;44-滑座;45-支座;46-复位弹簧;47-导杆;
5-定模;
6-前模;6a-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注塑模具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去除前模6、定模5后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去除大斜顶3后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4用于防止注塑模具在合模时后模和前模6发生碰撞,尤其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当前模6和后模存在倒扣配合时,则这种碰撞更容易出现。
本方案中注塑模具包括前模6、后模,前模6形成型腔,后模一般保持固定,前模6朝向后模移动以完成合模过程,以图1为视角,即前模6向下移动与后模配合。后模具体包括底座1、定模5、后模主体以及支撑后模主体的顶针板2,图2中后模主体具体为用于制作车辆前蒙皮或后蒙皮的大斜顶3,大斜顶3和前模6的型腔腔壁配合,以围合形成对应于前蒙皮或后蒙皮的腔体,以备注塑,大斜顶3与前模6的侧腔壁存在倒扣。
倒扣可参照图4-5理解,图4为图1中大斜顶3和前模6合模后的状态;图5为图4中倒扣位置的放大图。即,沿合模方向移动时,如果大斜顶3处于合模时的位置,前模6侧腔壁的凸起6a和大斜顶3外侧壁的凸起3a会相互干涉,从而引起碰撞,故合模时,需要将大斜顶3远离前模6的侧腔壁,待前模6下放到合模位置后,再移动大斜顶3到合模位置,以避开碰撞。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注塑模具设置有四组防撞机构4,用于合模时移动防撞机构4,以避免碰撞。
请继续参考图6、7,图6为图3中防撞机构4的示意图;图7为图6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防撞机构4包括托座43、传动部41以及联动部42,托座43能够托住顶针板2。这里的托住顶针板2,是指将顶针板2向朝向前模6的方向顶出一定距离,顶出方向与开模方向相同,与合模方向相反。
应知,顶针板2与后模主体采取下述配合方式:顶针板2与后模主体斜面配合,顶针板2顶出时,后模主体会远离前模6的侧腔壁,这里前模6腔侧壁的位置以前模6合模后的状态为参考,顶针板2落回时,后模主体会靠近前模6的侧腔壁。具体到图2中,后模的后模主体包括两个大斜顶3,则顶针板2顶出时,两个大斜顶3将相互靠近,从而远离前模6的侧腔壁,顶针板2落回时,两个大斜顶3相互远离,从而靠近前模6的侧腔壁,并最终处于和前模6进行合模的位置。
故,托座43托住顶针板2时,两个大斜顶3相互靠近,大斜顶3距离前模6的侧腔壁一定距离,前模6可以相对安全地沿合模方向移动,当前模6移动到预定位置后,托座43可以退离顶针板2,不再托住顶针板2,则后模主体会随着顶针板2下落而后退,此时图2中作为后模主体的两个大斜顶3会相互远离,从而处于合模的位置,可与前模6配合。这里的预定位置可以是合模位置,也可以是接近合模的位置,托住顶针板2的主要目的是移动后模主体,以避开后模主体和前模6容易沿合模方向的干涉碰撞,故当前模6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即使前模6未达到合模位置且仍沿合模方向移动,但后模主体即便靠近前模6侧腔壁也不会形成干涉碰撞,则该位置即为预定位置。当然,将预定位置设置为合模位置易于掌控。
如上所述,在避开碰撞后,托座43还需要退离顶针板2,以使后模主体和顶针板2回到合模的位置,保证合模的完成。本实施例中退离顶针板2由传动部41和联动部42实现。
如图1并结合图4、5理解,传动部41用于和前模6连接,传动部41能够随前模6沿合模方向移动,传动部41包括杆部411,杆部411的端部设有卡块412a,前模6的外侧壁设有卡槽,卡块412a采用类似键合的方式卡入卡槽中,从而增加杆部411和前模6连接的可靠性,且可以较好地传递推力以推动杆部411沿合模方向移动。图7中,传动部41还包括安装块412,卡块412a设于安装块412,可以与安装块412分体或一体设置,为了增加连接稳定性,杆部411、安装块412还同时通过紧固件插入前模6的外侧壁以实现固定连接。当然,传动部41不限于杆部411、安装块412、卡块412a的设置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只要能够随前模6沿合模方向移动即可。这里卡块412a卡入卡槽中,则杆部411还可以随前模6沿开模方向移动。
防撞机构4的传动部41和联动部42存在联动关系,当传动部41沿合模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联动部42动作,而联动部42与托座43也具有联动关系,继而再带动托座43移动,合模时,联动部42可带动托座43退离顶针板2。
可参照图8-10理解,图8为图6中防撞机构4中杆部411在合模之初与托座43、联动部42、顶针板2的位置示意图;图9为图8中杆部411下移一定距离后与联动部42接触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杆部411进一步下移后,推动托座43退离顶针板2的示意图。
图8中,联动部42具有第一斜面42a,传动部41具有第二斜面411a,具体地,杆部411的下端设有倒角以形成第二斜面411a,传动部41在前模6的带动下沿合模方向移动至一定距离时,杆部411的第一斜面42a和联动部42的第二斜面411a能够配合,在斜面配合下,可以推动联动部42移动,以图8为视角,即向左移动,联动部42又可带动托座43同步向左移动。
如图8所示,开始合模时,前模6沿合模方向开始移动,此时托座43托住顶针板2,杆部411的下端和联动部42还具有一定的距离;
如图9所示,随着合模的逐步推进,杆部411的第二斜面411a和联动部42的第一斜面42a开始接触,斜面配合在联动部42上产生的抵压力分解为平行于合模方向的分力和垂直于合模方向的分力,以图9为视角,垂直于合模方向的分力为水平向左的分力,该水平分力可以带动联动部42沿远离顶针板2方向移动,同时,此时的联动部42和托座43实际上是一体式结构,则托座43也随之向左移动而逐渐退离顶针板2。
如图10所示,前模6到达预定位置,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即合模位置时,联动部42的第一斜面42a和杆部411的第二斜面411a配合完毕,此时也是联动部42和托座43移动的最大行程,托座43完全脱离顶针板2,顶针板2落下,后模主体(即图2中的大斜顶3)也落下而到达合模位置,则可以进行合模以及锁模,从而完成安全合模。
上述实施例中,合模之初,杆部411的第二斜面411a和联动部42的第一斜面42a并不接触,沿合模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才开始接触配合,这样便于安装,防止干涉。但可以理解,杆部411的第一斜面42a和第二斜面411a从合模开始即接触也可以。
开模时,顶针板2在开模时会由开模驱动件顶出,开模驱动件例如是氮气弹簧等,则顶针板2的下方会留出一定的空隙,托座43可以反向插入继而再次托住顶针板2,防止顶针板2后退落回,进一步可以确保开模的安全性,且同时可以为下一次的合模做好准备。
为了自动实现托座43的回位,可以设置复位弹性件,复位弹性件复位托座43移动至能够托住顶针板2的位置。如图8所示,复位弹性件具体为复位弹簧46,托座43随联动部42逐渐退离顶针板2时,逐渐压缩复位弹性件,复位弹簧46在杆部411随前模6开模而逐渐上移后,复位弹簧46复位过程中不断推动托座43靠近顶针板2,并最终插入到顶开的顶针板2的下方,以重新托住顶针板2。
本实施例中,联动部42和托座43一体设置,可知,联动部42和托座43分体设置但固定在一起也可以。此时,防撞机构4还包括设有滑槽的滑座44,滑座44固定于后模的底座1,为固定不动的部件,则联动部42和托座43能够沿滑槽滑动以退离顶针板2,或者在复位弹簧46的复位下沿滑槽滑动再靠近顶针板2。滑座44的设置有利于导向传动部41带动联动部42按照预定的方向动作,确保顶针板2能够退离和托住顶针板2。当然,不设置滑座44,或者在直接在底座1上设置滑轨、滑槽都是可以的,这里设置滑座44固定于底座1,不需要对底座1进行改动,简单易行。
如图8-10所示,防撞机构4还包括导杆47,导杆47贯穿复位弹簧46。另外,防撞机构4还包括与联动部42沿退离方向分布的支座45,支座45可以和滑座44固定,导杆47的两端分别插入托座43和支座45,复位弹簧46位于托座43和支座45之间,导杆47一方面为复位弹簧46提供支撑、导向,另外也可更好地将托座43限制在滑槽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防撞机构4还包括滑套413,杆部411能够穿过滑套413并沿滑套413滑动。滑套413用于和后模固定,图1中,后模包括固定的定模5,滑套413可以固定于定模5,滑套413与定模5的固定方式可以参照杆部411和前模6的固定方式,如图7所示,滑套413也设有卡块413a,定模5设有匹配的卡槽,同时滑套413和定模5也通过紧固件固定。传动部41的杆部411需要将前模6的移动传递给位于下方的联动部42,则杆部411具有一定的长度,设置滑套413有利于为具有一定长度的杆部411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
如图3所示,顶针板2的端部具有缺口2a,联动部42和托座43可以设置在缺口2a位置,不占用底座1的过多空间。具体地,顶针板2端部四角位置均设有缺口2a,则可以设置多组防撞机构4,则多个托座43可以更可靠稳定地托住顶针板2。本实施例中,缺口2a位置可用于后模气缸的安装,这里同时装入防撞机构4,空间得以充分合理的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传动部41和联动部42通过斜面配合的方式推动联动部42,继而再推动托座43移动,以在合模时退离顶针板2。可以理解,传动部41、联动部42、托座43的配合方式并不限于此,比如,托座43转动地设置于底座1,托座43具有弧形壁,弧形壁托住顶针板2,传动部41直接推动联动部42下移,联动部42再推动托座43抓转动,合模时弧形壁脱离顶针板2,继续转动,托座43的高度逐渐降低,从而不再支撑顶针板2,也就是退离顶针板2,此时联动部42和托座43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再比如,托座43设置如同上述实施例,但联动部42可以转动连接于底座1,且联动部42插入托座43的通孔中,联动部42可以设置粗细均匀变化,传动部41推动联动部42转动,继而改变位于通孔中的部分的粗细,以推动托座43移动。可见,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联动部42将传动部41沿合模方向的移动转化为托座43的移动,本方案不做限制。
可见,本方案中,由于前模6的合模移动可以通过传动部41、联动部42转化到托座43,从而控制托座43由托住顶针板2保障安全合模的状态,在前模6达到合模位置时自动切换到退离顶针板2以备合模的状态。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注塑模具包括支撑后模主体的顶针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4)包括托座(43)、传动部(41)以及联动部(42),所述托座(43)能够托住所述顶针板(2),所述传动部(41)用于和所述前模(6)连接,以随所述前模(6)沿合模方向移动;所述传动部(41)沿所述合模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联动部(42)动作,所述联动部(42)带动所述托座(43)移动,所述前模(6)沿合模方向移动至预定位置时,所述托座(43)移动至退离所述顶针板(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42)推动所述托座(43)平动或转动,以在合模时退离所述顶针板(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42)具有第一斜面(42a),所述传动部(41)具有第二斜面(411a),所述传动部(41)沿所述合模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斜面(42a)和所述第二斜面(411a)能够配合以推动所述联动部(42)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42)和所述托座(43)固定或一体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4)还包括设有滑槽的滑座(44),所述滑座(44)固定于所述后模的底座,所述联动部(42)和所述托座(43)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以退离所述顶针板(2)。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复位所述托座(43)移动至能够托住所述顶针板(2)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复位弹簧(46),所述防撞机构(4)还包括导杆(47),所述导杆(47)贯穿所述复位弹簧(46);还包括与所述联动部(42)沿退离方向分布的支座(45),所述导杆(47)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托座(43)和所述支座(45),所述复位弹簧(46)位于所述托座(43)和所述支座(45)之间。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41)包括和所述前模(6)固定的杆部(411);
所述杆部(411)设有卡块,用于和所述前模(6)侧壁的卡槽配合连接;和/或,所述防撞机构(4)还包括滑套(413),所述杆部(411)能够穿过所述滑套(413)并沿所述滑套(413)滑动,所述滑套(413)用于和所述后模固定。
9.一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前模(6)和后模,所述后模包括底座、与所述前模(6)匹配的后模主体以及支撑所述后模主体的顶针板(2),所述顶针板(2)沿合模或开模方向移动,带动所述后模主体远离所述前模(6)的侧腔壁或靠近所述前模(6)的侧腔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2)的端部具有安装气缸的缺口(2a),所述联动部(42)和所述托座(43)也设于所述缺口(2a)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48728.2A CN114055732A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和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48728.2A CN114055732A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和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55732A true CN114055732A (zh) | 2022-02-18 |
Family
ID=80235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48728.2A Pending CN114055732A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和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5573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39967A (zh) * | 2022-04-29 | 2022-08-26 | 浙江台州美多模具有限公司 | 注塑模具的顶针板复位机构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40069585A (ko) * | 2012-11-29 | 2014-06-10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슬라이드 캠 타입의 사출 금형 |
CN207432687U (zh) * | 2017-10-27 | 2018-06-01 | 昆山金莓电子有限公司 | 周圈脱倒扣机构、二次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
CN108943611A (zh) * | 2018-09-28 | 2018-12-07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斜顶抽芯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
CN211194799U (zh) * | 2019-09-27 | 2020-08-07 | 苏州振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的自动复位顶针结构 |
CN113134944A (zh) * | 2021-05-25 | 2021-07-20 | 浙江万超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按钮注塑模具 |
CN214111336U (zh) * | 2020-12-25 | 2021-09-03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斜顶脱模机构 |
-
2021
- 2021-10-26 CN CN202111248728.2A patent/CN11405573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40069585A (ko) * | 2012-11-29 | 2014-06-10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슬라이드 캠 타입의 사출 금형 |
CN207432687U (zh) * | 2017-10-27 | 2018-06-01 | 昆山金莓电子有限公司 | 周圈脱倒扣机构、二次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
CN108943611A (zh) * | 2018-09-28 | 2018-12-07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斜顶抽芯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
CN211194799U (zh) * | 2019-09-27 | 2020-08-07 | 苏州振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的自动复位顶针结构 |
CN214111336U (zh) * | 2020-12-25 | 2021-09-03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斜顶脱模机构 |
CN113134944A (zh) * | 2021-05-25 | 2021-07-20 | 浙江万超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按钮注塑模具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39967A (zh) * | 2022-04-29 | 2022-08-26 | 浙江台州美多模具有限公司 | 注塑模具的顶针板复位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88209B2 (en) | Securing device for detachably securing a front panel on a drawer | |
EP1628694B1 (en) | Syringe firing mechanism | |
KR20040101185A (ko) | 슬라이드 코어 유닛 | |
CN114055732A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机构和注塑模具 | |
JP2020532071A (ja) | プラグイン方向に可動なロック要素を有するプラグソケット | |
US4984994A (en) | Card connector | |
JP4277409B2 (ja) | 射出成形装置 | |
CN110341138B (zh) | 一种组合式脱模机构和组合式脱模模具 | |
CN210651715U (zh) | 一种组合式脱模机构和组合式脱模模具 | |
CN113695436B (zh) | 一种电机线圈并头套自动加工装置 | |
CN210362323U (zh) | 一种模具 | |
CN220208873U (zh) | 一种储能型电操的锁板机构 | |
CN109333921B (zh) | 具有软性镶件的汽车仪表板的成型模具 | |
JPH0474097B2 (zh) | ||
JP2001018017A (ja) | プレス用パンチのリテーナー装置 | |
CN221560388U (zh) | 一种工件移动装置和工件装配装置 | |
CN216884956U (zh) | 前模及模具 | |
CN220741998U (zh) | 一种防止行位下顶出碰撞的结构 | |
JPH10263951A (ja) | 自動ナット締め機 | |
CN214645541U (zh) | 汽车仪表板模具顶块内置二次抽芯机构 | |
CN219028341U (zh) | 一种拉扣式模具结构 | |
CN210791936U (zh) |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 | |
CN212194090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延时顶出结构以及注塑模具 | |
JP4259280B2 (ja) | 成形機 | |
CN220155408U (zh) | 断路器的锁定装置及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