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8868A -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 Google Patents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8868A
CN114008868A CN202080042223.8A CN202080042223A CN114008868A CN 114008868 A CN114008868 A CN 114008868A CN 202080042223 A CN202080042223 A CN 202080042223A CN 114008868 A CN114008868 A CN 114008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ide wall
wall
electric wire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22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08868B (zh
Inventor
原照雄
川濑治
田端正明
松井元
小林浩
天川武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08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8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08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88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5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6Connections in which at least one of the connecting parts has projections which bite into or engage the other connecting par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端子(12),与电线(11)连接,其中,具备端子主体(15)和外壳,所述端子主体(15)具有夹持所述电线(11)的夹持部(18A、18B),所述外壳具有覆盖所述夹持部(18A、18B)的筒部(60),并且具有从所述筒部(60)的内壁突出设置并将所述夹持部(18A、18B)朝向所述电线(111)进行按压的加压部(25A、25B),所述筒部(60)具有:底壁(50);第一侧壁,从所述底壁(50)的一方侧缘立起;第二侧壁,从所述底壁(50)的另一方侧缘立起;顶壁(53),从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延伸并且与所述底壁(50)相对;及按压部(54),从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延伸并且与所述顶壁(53)的外方重叠。

Description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技术领域
以往,已知有在从电线的末端露出的芯线连接有端子的带端子的电线。作为这种端子,例如存在具备从外侧压接于从电线的末端露出的芯线的压接部的端子。
为了将上述端子压接于电线,例如采用如下方式。首先,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来成形规定形状的端子。接着,在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一对模具中的位于下侧的下模具的载置部载置端子。接着,将从电线的末端露出的芯线重叠载置于端子的压接部。之后,使一对模具的一方或双方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在上模具的压接部与下模具的载置部之间夹持压接部,由此将压接部压接于电线的芯线。如上所述,端子与电线的末端连接(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507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代替上述压接部而夹持电线进行连接的情况下,可以由具有夹持电线的夹持部的端子主体和配置于夹持部的外侧的外壳这两个部件构成端子。在该情况下,通过利用外壳将夹持部朝向电线进行按压,由此将端子与电线连接。因此,要求外壳不会因来自电线的反作用力而张开。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是基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了外壳张开的情况的端子。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涉及一种端子,与电线连接,其中,具备端子主体和外壳,所述端子主体具有夹持所述电线的夹持部,所述外壳具有覆盖所述夹持部的筒部,并且具有从所述筒部的内壁突出设置并将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电线进行按压的加压部,所述筒部具有:底壁;第一侧壁,从所述底壁的一方侧缘立起;第二侧壁,从所述底壁的另一方侧缘立起;顶壁,从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延伸并且与所述底壁相对;及按压部,从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延伸并且与所述顶壁的外方重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外壳张开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的分解剖视图。
图2是表示带端子的电线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带端子的电线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带端子的电线的左视图。
图5是表示带端子的电线的右视图。
图6是图4中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表示滑动部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形成滑动部的金属板材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有底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使弯曲部弯曲前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假想的技术所涉及的端子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假想的技术所涉及的滑动部张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本公开涉及一种端子,与电线连接,其中,具备端子主体和外壳,所述端子主体具有夹持所述电线的夹持部,所述外壳具有覆盖所述夹持部的筒部,并且具有从所述筒部的内壁突出设置并将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电线进行按压的加压部,所述筒部具有:底壁;第一侧壁,从所述底壁的一方侧缘立起;第二侧壁,从所述底壁的另一方侧缘立起;顶壁,从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延伸并且与所述底壁相对;及按压部,从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延伸并且与所述顶壁的外方重叠。
由于加压部设置于筒部的内壁,所以经由加压部从电线向筒部施加较大的力。这样,由于施加有从筒部的内部朝向外部的力,因此筒部有可能张开。在本公开中,通过按压部从顶壁的外方按压顶壁,从而即使在从电线对顶壁施加有要使顶壁向上方张开的力的情况下,顶壁也不易张开。
(2)优选为,所述按压部具有沿着所述第一侧壁而朝向所述底壁弯曲的弯曲部,所述第一侧壁具有接纳所述弯曲部的接纳凹部,所述弯曲部具有与所述接纳凹部的孔缘卡合的弯曲卡合部。
通过弯曲卡合部与接纳凹部的孔缘卡合,能够抑制弯曲部向远离底壁的方向移动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设有弯曲部的按压部向远离底壁的方向移动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使位于按压部的内侧的顶壁更不易张开。
(3)优选为,所述弯曲卡合部向所述弯曲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方突出形成。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接纳凹部的孔缘,能够在宽度方向上均等地承受要使弯曲卡合部向远离底壁的方向移动的力。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按压部在宽度方向上发生形变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端子与电线的电连接可靠性降低的情况。
(4)优选为,所述顶壁具有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突出的卡合突片,所述第二侧壁具有接纳所述卡合突片的卡合孔。
通过卡合突片与卡合孔的孔缘卡合,能够抑制第二侧壁张开变形的情况。
(5)优选为,所述加压部设置于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中的至少一方。
能够可靠地抑制设有对电线进行加压的加压部的底壁或顶壁张开的情况。
(6)所述外壳配置成相对于所述端子主体能够沿着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滑动。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通过使外壳滑动这样的简单的方法来连接端子与电线,因此能够提高端子与电线的连接作业的效率。
(7)本公开的带端子的电线具备: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及电线,与所述端子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下面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示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并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至图12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10具备电线11和与电线11连接的端子12。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箭头Z所示的方向设为上方、将箭头Y所示的方向设为前方、将箭头X所示的方向设为左方来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多个相同的构件,有时仅对一部分构件标注标号,并省略其他构件的标号。
[电线11]
如图1所示,电线11沿前后方向(延伸方向的一例)延伸配置。电线11利用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绝缘包覆层14包围芯线13的外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芯线13由一根金属线构成。另外,芯线13也可以是多根金属细线绞合而成的绞线。构成芯线13的金属可以根据需要适当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任意的金属。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芯线13由铜或铜合金构成。
[端子12]
如图1所示,端子12具备金属制的端子主体15和能够相对于端子主体15相对地滑动移动的滑动部16(外壳的一例)。
[端子主体15]
端子主体15通过冲压加工、切削加工、铸造等公知的方法而形成为规定的形状。构成端子主体15的金属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等任意的金属。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主体15由铜或铜合金构成。在端子主体15的表面也可以形成有镀层。构成镀层的金属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选择锡、镍、银等任意的金属。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主体15实施了镀锡。
如图1所示,端子主体15具有:连接筒部17,能够供未图示的对方端子插入;及电线连接部20,位于连接筒部17的后方并与电线11连接。电线连接部20具有向后方延伸出的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
如图1所示,连接筒部17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筒状。连接筒部17的前端以能够供对方端子插入的方式开口。在连接筒部17的内部配置有未图示的弹性接触片。通过弹性接触片与插入到连接筒部17内的对方端子弹性地接触,连接筒部17与对方端子电连接。
如图1所示,在连接筒部17的后方设有呈方筒状的电线连接部20。在电线连接部20的上壁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有上侧夹持部18A(夹持部的一例),在电线连接部20的下壁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有下侧夹持部18B(夹持部的一例)。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呈向前后延伸的细长形状。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形成为大致相同。
在上侧夹持部18A的下表面,在比后端部靠前方的位置设有向下方突出的上侧保持突部23A。在下侧夹持部18B的上表面的后端部设有向上方突出的下侧保持突部23B。下侧保持突部23B和上侧保持突部23A设置于在前后方向上错开的位置。
通过上侧夹持部18A的下表面和下侧夹持部18B的上表面咬入形成于芯线13的表面的氧化被膜而将氧化被膜剥去,由此使芯线13的金属表面露出。通过该金属表面与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接触,由此芯线13与端子主体15电连接。
[滑动部16]
如图1所示,滑动部16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呈方筒状的筒部60。滑动部16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金属板材70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构成滑动部16的金属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等任意的金属。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滑动部16由不锈钢构成。在滑动部16的表面也可以形成有镀层。构成镀层的金属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选择锡、镍、银等任意的金属。
如图2所示,筒部60的上表面形成为,比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靠前方的部分位于比后方的部分靠上方。由此,在筒部60的前半部分的上端部与筒部60的后半部分的上端部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台阶。该台阶成为与后述的夹具45接触的夹具接触部46。
如图2所示,筒部60具有沿前后方向细长地延伸的底壁50。如图3及图4所示,滑动部16具备从底壁50的左侧缘向上方立起的左侧壁51(第一侧壁的一例)。如图5所示,筒部60具备从底壁50的右侧缘向上方立起的右侧壁52(第二侧壁的一例)。如图6所示,筒部60具有:顶壁53,从左侧壁51的上端缘朝向右方(朝向右侧壁52的方向)弯曲并且与底壁50相对;及按压部54,从右侧壁52的上端缘朝向左方(朝向左侧壁51的方向)弯曲并且与顶壁53的上方重叠。
如图1所示,在筒部60的后半部分,在顶壁53的下表面61(内壁的一例)设有向下方突出的上侧加压部25A(加压部的一例)。在筒部60的底壁50的上表面62(内壁的一例)设有向上方突出的下侧加压部25B(加压部的一例)。在上侧加压部25A的前表面和下侧加压部25B的前表面形成有倾斜面。由此,上侧夹持部18A的后端部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后端部分别被引导向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
如图4及图5所示,在筒部60的左侧壁51和右侧壁52,在前后方向的靠前端部的位置开口有临时卡止承受部26。另外,在筒部60的左侧壁51和右侧壁52,在比临时卡止承受部26靠后方的位置开口有正式卡止承受部27。临时卡止承受部26和正式卡止承受部27能够与设置于端子主体15的侧壁的卡止突起28弹性地卡止。
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与筒部60的临时卡止承受部26卡止的状态成为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被保持于临时卡止位置的状态(参照图1)。在该状态下,筒部60的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从端子主体15的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后端缘向后方分离。另外,在该状态下,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大于芯线13的直径。
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与筒部60的正式卡止承受部27卡止的状态成为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被卡止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参照图2)。在该状态下,形成于筒部60的顶壁53的下表面61的上侧加压部25A从上侧夹持部18A的上方与上侧夹持部18A接触。另外,形成于筒部60的底壁50的上表面62的下侧加压部25B从下侧夹持部18B的下方与下侧夹持部18B接触。
如上所述,滑动部16在外嵌于端子主体15中设有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区域的状态下,能够在上述临时卡止位置与正式卡止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滑动移动。
如图2所示,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被保持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由于上侧加压部25A从上方按压上侧夹持部18A,从而上侧夹持部18A向下方变形。另外,由于下侧加压部25B从下方按压下侧夹持部18B,从而下侧夹持部18B向上方变形。由此,在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之间的空间,将芯线13以沿前后方向(延伸方向)延伸的状态进行配置,并且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芯线13被发生了弹性变形的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从上下方向夹持。即,上侧夹持部18A通过被上侧加压部25A向下方按压而从上方与芯线13接触,下侧夹持部18B通过被下侧加压部25B向上方按压而从下方与芯线13接触。
如图2所示,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被保持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上侧夹持部18A的上侧保持突部23A从上方按压芯线13,下侧夹持部18B的下侧保持突部23B从下方按压芯线13。这样,芯线13被上侧保持突部23A从上方按压,并且被配置于与上侧保持突部23A在前后方向上错开的位置的下侧保持突部23B从下方按压,由此被保持为在上下方向(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例)上弯曲的状态。另外,通过上侧保持突部23A和下侧保持突部23B,也使芯线13与端子12电连接。
如图2所示,在滑动部16的上部,在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之间的边界形成有夹具接触部46。夹具45从后方与夹具接触部46接触,滑动部16被该夹具45向前方按压,从而滑动部16能够向前方移动。另外,上述夹具45与模具、用于使该模具工作的设备相比,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器具。因此,能够抑制由夹具45引起的成本的增大。
如图1所示,在筒部60的靠后端部的位置,在左右两侧壁设有向滑动部16的内侧突出的一对引入部47。引入部47形成为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宽度变窄。通过芯线13与引入部47的内表面滑动接触,芯线13被引导向滑动部16的内部。
[张开抑制结构]
对抑制滑动部16张开的情况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在顶壁53的上方重叠有按压部54。按压部54以大致覆盖顶壁53的上方的方式重叠。由此,即使在对顶壁53施加了要使顶壁53向上方张开的力的情况下,也通过按压部54抑制顶壁53向上方张开的情况。
如图5所示,在滑动部16的后半部分中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附近,在右侧壁52的上端部贯通有卡合孔55。如图6所示,卡合孔55从右侧壁52的上端部形成到按压部54的右端部。形成于顶壁53的右端部的卡合突片56从左方嵌入到卡合孔55的内部。卡合突片56的右端部不向右侧壁52的右方突出。卡合突片56与卡合孔55的孔缘的上方重叠。由此,即使在对右侧壁52施加了使右侧壁52向右方张开变形的方向的力的情况下,也通过卡合突片56从上方按压右侧壁52来抑制右侧壁52向右方张开的情况。
如图7所示,在滑动部16的后半部分中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附近,从左侧壁51的上端部朝向下方形成有接纳后述的弯曲部57的接纳凹部58。从左方观察时,接纳凹部58形成为下端部向前方及后方扩展的形状。
如图4及图7所示,在接纳凹部58内收容有弯曲部57。接纳凹部58的内部形状形成得比弯曲部57的外部形状稍大。弯曲部57从按压部54的右端部朝向下方弯曲。弯曲部57的下端部形成为在前后方向(弯曲部57的宽度方向的一例)上鼓出的形状。从弯曲部57的下端部向前方突出的部分及向后方突出的部分通过从下方与接纳凹部58的孔缘部接触,由此抑制弯曲部57向上方移动的情况。这样,从弯曲部57的下端部向前方突出的部分和向后方突出的部分成为弯曲卡合部59。
[带端子的电线10的制造工序]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10的制造工序的例子进行说明。带端子的电线10的制造工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记述。
通过用公知的方法对未图示的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由此形成端子主体15。
将金属板材70冲压加工成图8所示的形状。另外,在图8至图9中,对金属板材70的厚度进行了强调记载。
如图8所示,通过将底壁50的左侧缘和右侧缘向上方弯曲加工,由此形成左侧壁51和右侧壁52。接着,通过将左侧壁51的上端部向左方直角弯曲而形成顶壁53。之后,如图10所示,通过将右侧壁52的上端部向右方直角弯曲而将按压部54重叠于顶壁53的上方。然后,弯曲部57被向下方直角弯曲,嵌入到接纳凹部58内(参照图7)。另外,虽然未详细图示,但在形成滑动部的工序内,在底壁50形成下侧加压部25B,在顶壁53形成上侧加压部25A。由此,形成滑动部16。
相对于端子主体15,从后方组装滑动部16。滑动部16的前端缘从后方与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抵接,滑动部16的侧壁扩开变形。当滑动部16被进一步向前方压入时,滑动部16的侧壁回复变形,滑动部16的临时卡止承受部26与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卡止。由此,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被保持于临时卡止位置。由此得到端子12(参照图1)。
通过用公知的方法对绝缘包覆层14进行剥皮加工而使电线11的芯线13露出。芯线13的前端部从滑动部16的后端部被导入向滑动部16的内部。芯线13通过与滑动部16的引入部47抵接而被向滑动部16引导。当电线11被进一步向前方压入时,芯线13的前端部向端子主体15的内部进入而到达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之间的空间内。
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被保持于临时卡止位置的状态下,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之间的间隔被设定得大于芯线13的外径尺寸。
接着,如图2所示,使夹具45从后方与夹具接触部46抵接,来使滑动部16向前方滑动移动。使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被相对地向前方移动。此时,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与滑动部16的临时卡止承受部26的卡止脱落,滑动部16的侧壁搭上卡止突起28而扩开变形。
当滑动部16被向前方移动时,滑动部16的侧壁回复变形,从而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与滑动部16的正式卡止承受部27弹性地卡止。由此,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被保持于正式卡止位置。
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被保持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滑动部16的上侧加压部25A从上方与端子主体15的上侧夹持部18A抵接而向下方进行按压。另外,滑动部16的下侧加压部25B从下方与端子主体15的下侧夹持部18B抵接而向上方进行按压。由此,芯线13被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从上下夹持(参照图2)。
如图2所示,通过在上侧夹持部18A的下表面与下侧夹持部18B的上表面夹持芯线13,从而形成于芯线13的表面的氧化被膜被剥去,构成芯线13的金属表面露出。通过该金属表面与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接触,由此电线11与端子12电连接。
在芯线13被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从上下夹持的状态下,芯线13通过被上侧夹持部18A的上侧保持突部23A与下侧夹持部18B的下侧保持突部23B夹持而被保持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且在上下方向上弯曲的状态。由此,能够牢固地保持芯线13,因此在对电线11作用有拉伸力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电线11与端子12之间的保持力。由此,完成带端子的电线10。
[课题的说明]
为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如图11及图12所示,对不具有按压部54、弯曲部57、弯曲卡合部59、卡合突片56及卡合孔55的假想的技术所涉及的端子112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假想的技术所涉及的端子112的标号,对于与实施方式1对应的构件,使用对实施方式1所使用的标号加上100后的数字。
如图11所示,在假想的技术所涉及的端子112中,在芯线113被上侧夹持部118A与下侧夹持部118B夹持的情况下,由于来自芯线113的反作用力而对滑动部116的顶壁153施加向上的力,并对底壁150施加向下的力。于是,在滑动部116的左侧壁151,作用要使左侧壁51以左侧壁151的下端部为支点向图11中的逆时针方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的力。由此,对顶壁153施加要使其向上方张开的力和要使其与左侧壁151一起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力。
另一方面,在滑动部116的右侧壁152,作用要使右侧壁152以右侧壁152的下端部为支点向图11中的顺时针方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旋转的力。
上述的结果是,如图12中双点划线所示,滑动部116张开。详细而言,左侧壁151以左侧壁151的下端部为支点向图12中的逆时针方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右侧壁152以右侧壁152的下端部为支点向图12中的顺时针方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旋转。于是,芯线113从上侧夹持部118A与下侧夹持部118B之间偏移。由此,不能通过上侧夹持部118A和下侧夹持部118B以足够的压力夹持芯线113,担心芯线113与端子112的电连接可靠性降低这一问题。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12是与电线11连接的端子12,其中,具备端子主体15和滑动部16,端子主体15具有夹持电线11的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滑动部16具有覆盖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筒部,并且具有将从筒部60的顶壁53的下表面61突出设置的上侧夹持部18A和从筒部60的底壁50的上表面62突出设置的下侧夹持部18B分别朝向电线11进行按压的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筒部60具有:底壁50;左侧壁51,从底壁50的左侧缘立起;右侧壁52,从底壁50的右侧缘立起;顶壁53,从左侧壁51朝向右侧壁52延伸并且与底壁50相对;及按压部54,从右侧壁52朝向左侧壁51延伸并且与顶壁53的外方重叠。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的电线10具备端子12和与端子12连接的电线11。
由于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分别设置于筒部60的顶壁53的下表面61和底壁50的上表面62,因此经由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从电线11的芯线13向筒部60施加有较大的力。这样,由于施加有从筒部60的内部朝向外部的力,因此筒部60有可能张开。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按压部54从顶壁53的上方按压顶壁53,从而即使在从电线11施加有要使顶壁53向上方张开的力的情况下,顶壁53也不易向上方张开。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按压部54具有沿着左侧壁51而朝向底壁50弯曲的弯曲部57,左侧壁51具有接纳弯曲部57的接纳凹部58,弯曲部57具有与接纳凹部58的孔缘卡合的弯曲卡合部59。
通过弯曲卡合部59从下方与接纳凹部58的孔缘卡合,弯曲部57向上方移动的情况被抑制。由此,设有弯曲部57的按压部54向上方移动的情况被抑制。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抑制位于按压部54的下方的顶壁53向上方张开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方式,弯曲卡合部59在弯曲部57的下端部处向前方及后方这两个方向突出形成。由此,通过接纳凹部58的孔缘,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均等地承受要使弯曲卡合部59向上方移动的力。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按压部54在前后方向上发生形变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端子12与电线11的电连接可靠性降低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方式,顶壁53具有朝向右侧壁52突出的卡合突片56,右侧壁52具有接纳卡合突片56的卡合孔55。
通过卡合突片56与卡合孔55的孔缘卡合,能够抑制右侧壁52张开变形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方式,上侧加压部25A设置于顶壁53。
能够可靠地抑制设有对电线11进行加压的上侧加压部25A的顶壁53张开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方式,滑动部16配置成相对于端子主体15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通过使滑动部16滑动这样的简单的方法来连接端子12与电线11,因此能够提高端子12与电线11的连接作业的效率。
<其他实施方式>
本公开并不限定于由上述描述和附图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技术范围内。
(1)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侧壁51为第一侧壁,右侧壁52为第二侧壁,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右侧壁52为第一侧壁而具有顶壁53,左侧壁51为第二侧壁而具有按压部54的结构。
(2)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于弯曲部57的下端部的弯曲卡合部59为向前方及后方这两个方向突出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设于弯曲部57的弯曲卡合部59也可以为仅向前方突出的结构,另外,也可以为仅向后方突出的结构。
(3)端子12也可以为具有一个或三个以上的夹持部的结构。
(4)端子12也可以是具有阳突片的阳端子。
(5)也可以为弯曲部57以沿着第一侧壁的外表面的方式延伸,弯曲卡合部59朝向第一侧壁延伸并贯通第一侧壁的结构。
标号说明
10:带端子的电线;
11:电线;
12、112:端子;
13、113:芯线;
14:绝缘包覆层;
15:端子主体;
16、116:滑动部(外壳的一例);
17:连接筒部;
18A、118A:上侧夹持部;
18B、118B:下侧夹持部;
20:电线连接部;
23A:上侧保持突部;
23B:下侧保持突部;
25A:上侧加压部;
25B:下侧加压部;
26:临时卡止承受部;
27:正式卡止承受部;
28:卡止突起;
45:夹具;
46:夹具接触部;
47:引入部;
50、150:底壁;
51、151:左侧壁(第一侧壁的一例);
52、152:右侧壁(第二侧壁的一例);
53、153:顶壁;
54:按压部;
55:卡合孔;
56:卡合突片;
57:弯曲部;
58:接纳凹部;
59:弯曲卡合部;
60:筒部;
61:顶壁的下表面(内壁的一例);
62:底壁的上表面(内壁的一例);
70:金属板材。

Claims (7)

1.一种端子,与电线连接,其中,
具备端子主体和外壳,
所述端子主体具有夹持所述电线的夹持部,
所述外壳具有覆盖所述夹持部的筒部,并且具有从所述筒部的内壁突出设置并将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电线进行按压的加压部,
所述筒部具有:底壁;第一侧壁,从所述底壁的一方侧缘立起;第二侧壁,从所述底壁的另一方侧缘立起;顶壁,从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延伸并且与所述底壁相对;及按压部,从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延伸并且与所述顶壁的外方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中,
所述按压部具有沿着所述第一侧壁而朝向所述底壁弯曲的弯曲部,
所述第一侧壁具有接纳所述弯曲部的接纳凹部,
所述弯曲部具有与所述接纳凹部的孔缘卡合的弯曲卡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其中,
所述弯曲卡合部向所述弯曲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突出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其中,
所述顶壁具有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突出的卡合突片,所述第二侧壁具有接纳所述卡合突片的卡合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其中,
所述加压部设置于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中的至少一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其中,
所述外壳配置成相对于所述端子主体能够沿着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滑动。
7.一种带端子的电线,具备:
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及电线,与所述端子连接。
CN202080042223.8A 2019-06-12 2020-06-01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Active CN1140088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9704A JP7133513B2 (ja) 2019-06-12 2019-06-12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JP2019-109704 2019-06-12
PCT/JP2020/021595 WO2020250733A1 (ja) 2019-06-12 2020-06-01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8868A true CN114008868A (zh) 2022-02-01
CN114008868B CN114008868B (zh) 2024-05-10

Family

ID=73744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2223.8A Active CN114008868B (zh) 2019-06-12 2020-06-01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37386B2 (zh)
JP (1) JP7133513B2 (zh)
CN (1) CN114008868B (zh)
WO (1) WO20202507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21913B2 (ja) * 2019-05-08 2022-08-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3656A (ja) * 1985-03-25 1986-10-04 キユーエイ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ツド コネクタ
CN1341981A (zh) * 2000-03-23 2002-03-27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6729895B1 (en) * 2002-06-17 2004-05-04 Clyde W. Bry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40168315A1 (en) * 2002-12-20 2004-09-02 Yazaki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necting terminal and electric wire
JP2005174896A (ja) * 2003-11-20 2005-06-3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アルミ電線への端子圧着構造及び端子圧着方法並びに端子付アルミ電線の製造方法
US7431603B1 (en) * 2006-12-01 2008-10-07 Ryan Joseph Szmidt Electrical wire connector
JP2010080190A (ja) * 2008-09-25 2010-04-0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及び電線と端子金具との接続構造
CN102742088A (zh) * 2010-02-04 2012-10-1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用于连接器的阴端子
JP2016009527A (ja) * 2014-06-20 2016-01-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5453342A (zh) * 2013-08-26 2016-03-3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压接端子相对于电线的连接结构
CN106099467A (zh) * 2015-04-30 2016-11-09 第精工株式会社 导电阴端子、连接器以及导电阴端子的制造方法
CN108808305A (zh) * 2017-04-26 2018-11-1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端子
CN108886204A (zh) * 2017-02-10 2018-11-2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端子的电线
CN208240943U (zh) * 2018-06-20 2018-12-14 苏州正耀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9244708A (zh) * 2017-07-11 2019-01-1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带端子的电线、端子压接装置和带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CN208690581U (zh) * 2018-08-29 2019-04-02 柏拉蒂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卡合固定的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78429B2 (ja) * 1990-10-09 1999-04-0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コネクタ端子
JP4147580B2 (ja) 2002-09-20 2008-09-10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Acモ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EP1503454B1 (en) 2003-07-30 2015-08-0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Terminal crimping structure for aluminium wire and producing method
JP2005050736A (ja) * 2003-07-30 2005-02-2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アルミ電線への端子圧着構造及び端子付アルミ電線の製造方法
JP5729234B2 (ja) 2011-09-21 2015-06-0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6410389B2 (ja) 2013-05-14 2018-10-24 日本端子株式会社 雌型端子
JP6996219B2 (ja) * 2017-10-18 2022-01-1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雄端子、雄コネクタ、治具、及び雄コネクタの組み立て方法
JP6885295B2 (ja) * 2017-10-24 2021-06-0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JP6652583B2 (ja) * 2018-02-15 2020-02-2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付き電線
JP6713009B2 (ja) * 2018-02-15 2020-06-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JP6939625B2 (ja) * 2018-02-15 2021-09-2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JP6954170B2 (ja) * 2018-02-15 2021-10-2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
JP6664434B2 (ja) * 2018-05-25 2020-03-1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
JP6923082B2 (ja) * 2018-06-05 2021-08-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7183914B2 (ja) * 2019-03-29 2022-12-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JP7165306B2 (ja) * 2019-06-11 2022-11-0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WO2020250800A1 (ja) * 2019-06-12 2020-12-1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JP7113786B2 (ja) * 2019-06-12 2022-08-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
JP7168524B2 (ja) * 2019-06-12 2022-11-0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
JP7158349B2 (ja) * 2019-07-18 2022-10-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JP7137764B2 (ja) * 2019-08-09 2022-09-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付き電線
JP6963593B2 (ja) * 2019-08-09 2021-11-1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付き電線
JP6936836B2 (ja) * 2019-08-09 2021-09-2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付き電線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3656A (ja) * 1985-03-25 1986-10-04 キユーエイ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ツド コネクタ
CN1341981A (zh) * 2000-03-23 2002-03-27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6729895B1 (en) * 2002-06-17 2004-05-04 Clyde W. Bry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40168315A1 (en) * 2002-12-20 2004-09-02 Yazaki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necting terminal and electric wire
JP2005174896A (ja) * 2003-11-20 2005-06-3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アルミ電線への端子圧着構造及び端子圧着方法並びに端子付アルミ電線の製造方法
US7431603B1 (en) * 2006-12-01 2008-10-07 Ryan Joseph Szmidt Electrical wire connector
JP2010080190A (ja) * 2008-09-25 2010-04-0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及び電線と端子金具との接続構造
CN102742088A (zh) * 2010-02-04 2012-10-1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用于连接器的阴端子
CN105453342A (zh) * 2013-08-26 2016-03-3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压接端子相对于电线的连接结构
JP2016009527A (ja) * 2014-06-20 2016-01-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6099467A (zh) * 2015-04-30 2016-11-09 第精工株式会社 导电阴端子、连接器以及导电阴端子的制造方法
CN108886204A (zh) * 2017-02-10 2018-11-2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端子的电线
CN108808305A (zh) * 2017-04-26 2018-11-1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端子
CN109244708A (zh) * 2017-07-11 2019-01-1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带端子的电线、端子压接装置和带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CN208240943U (zh) * 2018-06-20 2018-12-14 苏州正耀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208690581U (zh) * 2018-08-29 2019-04-02 柏拉蒂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卡合固定的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8868B (zh) 2024-05-10
US11637386B2 (en) 2023-04-25
JP2020202128A (ja) 2020-12-17
JP7133513B2 (ja) 2022-09-08
US20220239019A1 (en) 2022-07-28
WO2020250733A1 (ja) 2020-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4662A (zh) 带端子的电线
CN113875091B (zh)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JP7183914B2 (ja)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JP7158349B2 (ja)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US20230137240A1 (en) Terminal and wire with terminal
CN114008868B (zh)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CN114128055B (zh)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CN113678320B (zh)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WO2021241294A1 (ja)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JP7113796B2 (ja)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CN113646970B (zh)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CN114270629B (zh)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JP2020047453A (ja) 圧接端子の電線接続構造及び電線接続方法
CN113785444B (zh)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