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1349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1349B
CN113991349B CN202110835554.3A CN202110835554A CN113991349B CN 113991349 B CN113991349 B CN 113991349B CN 202110835554 A CN202110835554 A CN 202110835554A CN 113991349 B CN113991349 B CN 1139913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ide wall
locking body
housing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55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1349A (zh
Inventor
长坂尚一
泽入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991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1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1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1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4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different pieces being moulded, cemented, welded, e.g. ultrasonic, or swaged together
    • H01R13/5045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different pieces being moulded, cemented, welded, e.g. ultrasonic, or swaged together different pieces being assembled by press-f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89Non-printed conn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抑制壳体与罩的组装力的增大且抑制连接器拔出操作时罩的脱落的连接器。在壳体与罩之间设置有主卡止结构和副卡止结构,该主卡止结构和副卡止结构将罩相对于壳体向连接器拔出方向的移动卡止,将壳体与罩继续保持为组装完成状态,主卡止结构具备:第一主卡止体,其设置于第一壳体侧壁和第二壳体侧壁;以及第二主卡止体,其设置于第一罩侧壁和第二罩侧壁,在组装完成状态时在第二主卡止体与第一主卡止体之间彼此卡止,副卡止结构具备:第一副卡止体,其设置于第一壳体侧壁和第二壳体侧壁;以及第二副卡止体,其设置于第一罩侧壁和第二罩侧壁中的比第二主卡止体靠第二开口侧的位置,在组装完成状态时在第二副卡止体与第一副卡止体之间彼此卡止。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连接器,已知有如下连接器,具备:端子配件;容纳该端子配件的壳体;组装于该壳体的罩;以及导电部件,所述导电部件与该端子配件电连接且从由壳体和罩形成的开口向外侧引出。壳体具有能够相对于对侧嵌合连接部进行插拔的嵌合连接部,壳体的除了至少该嵌合连接部之外的部位被罩覆盖。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连接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193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连接器中,在形成端子配件与对侧端子配件之间的电连接状态时,使嵌合连接部沿插入嵌合方向(连接器嵌合方向)插入嵌合于对侧嵌合连接部。另外,在该连接器中,在解除该端子配件与对侧端子配件之间的电连接状态时,将嵌合连接部从对侧嵌合连接部向与该连接器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连接器拔出方向)拔出。在此,作业者在进行将连接器从该对侧嵌合连接部拔出的连接器拔出操作时,在把持着连接器的罩侧的状态下向连接器拔出方向拉拽。因此,在该连接器中,优选即使在该连接器拔出操作时对罩施加力,该罩也不会从壳体脱离。另一方面,在该连接器中,也需要抑制将壳体和罩组装时的组装力的增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壳体与罩的组装力的增大并且能够抑制连接器拔出操作时的罩的脱落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端子配件,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嵌合连接部,所述嵌合连接部能够沿着连接器插入方向向对侧嵌合连接部嵌合连接且能够沿着连接器拔出方向从所述对侧嵌合连接部拔出,并且所述壳体在所述嵌合连接部的内侧容纳所述端子配件;罩,所述罩组装于所述壳体,并且在所述嵌合连接部和所述对侧嵌合连接部为嵌合连接完成状态时,所述罩从外侧遮盖所述壳体中的从所述对侧嵌合连接部突出的突出部分;以及导电部件,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端子配件电连接,且从由组装完成状态的所述壳体和所述罩形成的引出口向外侧引出。并且所述罩具有:罩主壁,所述罩主壁构成用于将所述突出部分覆盖的主体;第一罩侧壁以及第二罩侧壁,所述第一罩侧壁以及所述第二罩侧壁相互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且分别以正交的状态与所述罩主壁的两端部连接,并且具有挠性;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将所述罩主壁、所述第一罩侧壁以及所述第二罩侧壁中的所述连接器插入方向侧的各个端部作为周缘部;以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将与所述第一罩侧壁及所述第二罩侧壁的对置配置方向和所述连接器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罩主壁、所述第一罩侧壁以及所述第二罩侧壁各个端部作为周缘部,并且一部分被用作所述引出口。此外,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壳体侧壁,所述第一壳体侧壁在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时与所述第一罩侧壁对置配置;以及第二壳体侧壁,所述第二壳体侧壁在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时与所述第二罩侧壁对置配置。在这种连接器中,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罩之间设置主卡止结构及副卡止结构,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罩为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时,所述主卡止结构及副卡止结构将所述罩相对于所述壳体向所述连接器拔出方向的移动卡止,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罩继续保持为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所述主卡止结构具备:第一主卡止体,所述第一主卡止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以及第二主卡止体,所述第二主卡止体设置于所述罩,在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时在所述第二主卡止体与所述第一主卡止体之间彼此卡止而使所述壳体和所述罩继续保持为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所述副卡止结构具备:第一副卡止体,所述第一副卡止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以及第二副卡止体,所述第二副卡止体设置于所述罩的比所述第二主卡止体靠所述第二开口侧的位置,在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时在所述第二副卡止体与所述第一副卡止体之间彼此卡止而使所述壳体和所述罩继续保持为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所述第一主卡止体和所述第一副卡止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侧壁和所述第二壳体侧壁,所述第二主卡止体和所述第二副卡止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侧壁和所述第二罩侧壁。
在此,优选为,所述第一罩侧壁形成为至少向远离所述第一壳体侧壁的方向挠曲变形,所述第二罩侧壁形成为至少向远离所述第二壳体侧壁的方向挠曲变形。
另外,优选为,即使在随着所述第一罩侧壁和所述第二罩侧壁的挠曲而使所述第一主卡止体与所述第二主卡止体之间的能够卡止的状态被解除时,所述第二副卡止体也在所述连接器插入方向侧与所述第一副卡止体对置配置。
另外,优选为,所述第二主卡止体和所述第二副卡止体设置在各所述第一罩侧壁和所述第二罩侧壁的所述第一开口侧。
另外,优选为,所述第二主卡止体设置于各所述第一罩侧壁和所述第二罩侧壁的所述第一开口侧,所述第二副卡止体设置于各所述第一罩侧壁和所述第二罩侧壁的所述第一开口侧且所述第二开口侧。
另外,优选为,在各所述第一罩侧壁和所述第二罩侧壁的外壁面的所述连接器拔出方向侧设置有把持部,在从所述对侧嵌合连接部拔出所述嵌合连接部时,所述把持部能够钩挂手指并由该手指把持。
另外,优选为,所述壳体具有:卡止体,在所述嵌合连接部和所述对侧嵌合连接部为所述嵌合连接完成状态时,所述卡止体与在所述对侧嵌合连接部设置的对侧卡止体卡止,使所述嵌合连接部和所述对侧嵌合连接部继续保持所述嵌合连接完成状态;以及卡止解除臂,所述卡止解除臂使所述卡止体与所述对侧卡止体之间的能够卡止的状态解除,所述卡止体和所述卡止解除臂在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二开口侧相反的一侧,所述卡止解除臂具有力点部,在解除所述卡止体与所述对侧卡止体之间的能够卡止的状态时,所述力点部朝向所述第二开口侧进行推动操作,所述罩具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覆盖所述力点部,并通过使所述推动部自身向所述第二开口侧位移从而将所述力点部朝向所述第二开口侧推动。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中,在壳体与罩之间在主卡止结构之外还设置有副卡止结构,由于该副卡止结构构成为配置在比主卡止结构更靠第二开口侧,因此,能够通过第一罩侧壁和第二罩侧壁的挠曲来减轻组装壳体和罩时的第一副卡止体与第二副卡止体之间的阻力,能够抑制该组装时的组装力的增大。而且,在该连接器中,即使在将嵌合连接部从对侧嵌合连接部拔出时对罩施加力,也能够通过主卡止结构和副卡止结构继续保持壳体和罩的组装完成状态。这样,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能够抑制壳体与罩的组装力的增大,并且能够抑制连接器拔出操作时罩从壳体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嵌合连接部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是从引出口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罩连接前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其他角度观察罩连接前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进一步从另一角度观察罩连接前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罩除外)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将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对侧连接器一起示出的立体图。
图9是图2的X-X线剖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4的A部放大图。
图11是图6的B部放大图。
图12是图2的Y-Y线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1 连接器
10 端子配件
20 壳体
21g 嵌合连接部
22 第一壳体侧壁
23 第二壳体侧壁
30 罩
30a 第一开口
30b 第二开口
30c 引出口
31 罩主壁
32 第一罩侧壁
33 第二罩侧壁
34 把持部
35 推动部
40 导电部件
71 主卡止结构
71A 第一主卡止体
71B 第二主卡止体
72 副卡止结构
72A 第一副卡止体
72B 第二副卡止体
81 卡止体
82 卡止解除臂
82a 力点部
521h 对侧卡止体
521g 对侧嵌合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基于图1至图12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至图8的符号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该连接器1具备:端子配件10;壳体20,其容纳该端子配件10;罩30,其组装于该壳体20;以及导电部件40,其在由组装完成状态的壳体20与罩30形成的内部空间中与端子配件10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并且从该内部空间引出到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导电部件40,在后文详细叙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等的片状的部件,但也可以使用电线代替该片状的部件。另外,关于该导电部件40,也可以使用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所谓汇流条和与该汇流条电连接的电线。在该情况下,在该连接器1中,在使汇流条与端子配件10电连接的基础上,使与该汇流条电连接的电线从由组装完成状态的壳体20与罩30形成的内部空间引出到外侧。
端子配件10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成型。例如,该端子配件10通过对作为母材的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切断加工等冲压成型而成型为规定形状。该端子配件10具有:端子部11,其与对侧连接器501的对侧端子配件510(图8)物理连接且电连接;以及导体连接部12,其与导电部件40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图7)。另外,对侧连接器501例如可以是与对侧的电气设备(逆变器等)电连接的连接器,也可以是设置于对侧的电气设备的端子台所具有的连接器部那样的连接器。
端子部11例如形成为阴端子形状或阳端子形状。此处所示的端子部11形成为具有方筒状的箱体的阴端子形状,沿着该筒轴方向与对侧端子配件510之间进行插拔。另外,导体连接部12形成为筒轴方向为与端子部11的筒轴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圆筒状。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构成为具备1个或多个该端子配件10。在此所示的连接器1具备多个端子配件10。
壳体20由合成树脂等的绝缘性材料成型。该壳体20使端子配件10的端子部11容纳于内侧的容纳室20a,并且使端子配件10的导体连接部12从容纳室20a的开口(以下,称为“端子引出口”)20b向外侧突出(图7)。因此,该壳体20具有设置有该端子引出口20b的端子引出区域20c(图7)。在该壳体20中,从该端子引出口20b将端子部11容纳于容纳室20a中,且使导体连接部12从端子引出口20b向与相对于对侧连接器501的连接器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即,连接器拔出方向)突出。
在此所示的壳体20中,设置有多个容纳室20a,在每个该容纳室20a中容纳有端子部11。所有的容纳室20a形成为分别以相同的朝向容纳端子部11,并且使各端子引出口20b配置在同一平面上。而且,在该壳体20中,所有的容纳室20a呈格子状排列。因此,此处所示的壳体20具有设置有多个端子引出口20b的矩形的端子引出区域20c。
另外,在该连接器1中,不需要在所有的容纳室20a都容纳端子配件10,只要在电路上所需的部位的容纳室20a容纳端子配件10即可。
此处所示的壳体20具有形成有该所有的容纳室20a的壳体主体21(图1至图7)。该示例的壳体主体21形成为方体状,具有第一至第六外壁面21a-21f(图1、图2及图4至图7)。
在第一外壁面21a配置有所有的端子引出口20b。因此,端子引出区域20c设置于该第一外壁面21a(图7)。
在该壳体主体21中,第三外壁面21c和第四外壁面21d配置成平行状态,且与第一外壁面21a以正交状态连接。在壳体20中,通过从第三外壁面21c侧和第四外壁面21d侧将从端子引出口20b伸出的所有的端子配件10的导体连接部12遮盖,从而实现对这些端子配件10的导体连接部12的保护。因此,该壳体20具有:第一保护体22,其与第三外壁面21c以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的状态连结,且比第一外壁面21a突出;以及第二保护体23,其与第四外壁面21d以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的状态连结,且比第一外壁面21a突出(图1至图7)。
该第一保护体22和第二保护体23配置于壳体主体21中的除了嵌合连接部21g之外的部分(图1和图4至图7)。所谓该嵌合连接部21g是能够沿着连接器插入方向向对侧壳体520的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图8)的内侧嵌合连接且能够沿着连接器拔出方向从该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的内侧拔出的部位,在嵌合连接部21g的内侧容纳有端子配件10。该嵌合连接部21g在壳体主体21中设置于第二外壁面21b侧。因此,第一保护体22和第二保护体23配置于壳体主体21中的第一外壁面21a侧。另外,在壳体20中,第一保护体22配置于一侧的侧方的端部,第二保护体23配置于另一侧的侧方的端部。因此,以下,根据需要,将第一保护体22称为“第一壳体侧壁22”,将第二保护体23称为“第二壳体侧壁23”。
该示例的第一保护体22具有矩形的平板状的平板部22a,该平板部22a与第三外壁面21c以平行状态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图1、图2以及图4至图7)。在该第一保护体22中,平板部22a具有比第一外壁面21a突出的突出部22a1,通过该突出部22a1从第三外壁面21c侧将所有的端子配件10的导体连接部12遮盖。另外,该示例的第二保护体23具有矩形的平板状的平板部23a,该平板部23a与第四外壁面21d以平行状态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图1、图2以及图4至图7)。在该第二保护体23中,平板部23a具有比第一外壁面21a突出的突出部23a1,通过该突出部23a1从第四外壁面21d侧将所有的端子配件10的导体连接部12遮盖。
另外,在该壳体主体21中,第五外壁面21e和第六外壁面21f配置成平行状态,并且分别以正交状态与第一外壁面21a、第三外壁面21c和第四外壁面21d连接。在此所示的连接器1中,如后所述,使导电部件40向第六外壁面21f侧引出。
在该连接器1中,在将罩30组装于该壳体20之前,将导电部件40与容纳于容纳室20a的端子配件10连接。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导电部件40,使用片状的部件。该片状的导电部件40是指由具有挠性(换言之,柔性)的导电体以及绝缘体形成的平坦的层叠体。该导电部件40具备多个导电体,通过该各个导电体形成电路图案。例如,作为该导电部件40,可以考虑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所谓的FPC)、薄膜布线板等印刷电路体、扁平电缆(所谓的FC)、柔性扁平电缆(所谓FFC)等。此处所示的导电部件40是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所谓的FPC),且形成为矩形。
导电部件40具有:导体连接区域40a,其容纳于由组装完成状态的壳体20与罩30形成的内部空间,且使导电体与从端子引出口20b伸出的端子配件10的导体连接部12电连接;以及引出区域40b,其从由组装完成状态的壳体20与罩30构成的引出口30c向外侧引出(图5以及图7)。此处所示的导电部件40被划分为矩形的导体连接区域40a和矩形的引出区域40b。
导体连接区域40a具有通孔41,该通孔41是使导体连接部12插通的贯通孔,且使该贯通孔的内周面的导电体的电连接部与导体连接部12电连接(图7)。在此所示的导体连接区域40a中,由于使所有的端子配件10的导体连接部12与导体连接区域40a电连接,因此针对每个该端子配件10都形成有圆形的通孔41。
在此,在该导体连接区域40a,加强板50以层叠状态一体化(图7)。该加强板50由合成树脂等的绝缘性材料成型。此处所示的加强板50形成为与导体连接区域40a相同的外形形状(即,与导体连接区域40a相同形状的矩形)的平板。该加强板50通过利用粘接剂等粘贴于导体连接区域40a,从而以层叠状态与该导体连接区域40a一体化。
该加强板50介于壳体主体21的端子引出区域20c与导电部件40的导体连接区域40a之间。因此,在该加强板50上,针对每个通孔41都形成有与该通孔41同心的贯通孔(以下,称为“端子插通孔”)50a(图7)。此处所示的端子插通孔50a形成为与通孔41相同的形状。
例如,在此处所示的导体连接区域40a与加强板50所构成的层叠部中,通过使在容纳室20a中容纳的所有的端子配件10的导体连接部12插通于通孔41和端子插通孔50a,从而将加强板50载置于壳体主体21的端子引出区域20c。在该连接器1中,在该端子配件10、壳体20、导电部件40以及加强板50的设置状态下,对每个成对的导体连接部12和通孔41的组合进行焊接,从而使该导体连接部12和通孔41固定。之后在该连接器1中组装罩30。
罩30由合成树脂等的绝缘性材料成型。该罩30通过组装于壳体20而从外侧覆盖该壳体20。具体而言,该罩30形成为,在嵌合连接部21g和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为嵌合连接完成状态时,从外侧将壳体20中的从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突出的突出部分遮盖。换言之,该罩30形成为以使嵌合连接部21g从罩内的内部空间突出的状态从外侧遮盖壳体20的剩余部分的部件。因此,该罩30覆盖端子引出区域20c(即,从端子引出口20b伸出的所有端子配件10的导体连接部12)。
该罩30具有罩主壁31,该罩主壁31构成用于覆盖上述的突出部分(嵌合连接部21g和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为嵌合连接完成状态时,壳体20中的从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突出的突出部分)的主体(图1和图3至图6)。此处所示的罩主壁31具有以交叉状态连接的第一壁体31A和第二壁体31B(图4至图6)。在该罩30中,使第一壁体31A与第一外壁面21a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且使第二壁体31B与第五外壁面21e中的第一外壁面21a侧的部分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
而且,该罩30具有第一罩侧壁32及第二罩侧壁33,该第一罩侧壁32及第二罩侧壁33相互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且分别以正交状态与罩主壁31的两端部连接且具有挠性(图1及图3至图6)。该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在与连接器插入方向(或连接器拔出方向)和导电部件40的引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为“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并且,该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与罩主壁31的该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各第一壁体31A和第二壁体31B的两端部)分别以正交状态连接。
在该罩30中,在罩30与壳体20之间成为组装完成状态时,使平板状的第一罩侧壁32从外侧以平行状态与第一壳体侧壁22的平板部22a对置配置,且使平板状的第二罩侧壁33从外侧以平行状态与第二壳体侧壁23的平板部23a对置配置。第一罩侧壁32形成为至少向远离第一壳体侧壁22的方向挠曲变形。并且,第二罩侧壁33形成为至少向远离第二壳体侧壁23的方向挠曲变形。
另外,罩30具有:第一开口30a,其将罩主壁31、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连接器插入方向侧的各个端部作为周缘部;以及第二开口30b,其将罩主壁31、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导电部件40的引出方向{即,与第一罩侧壁32以及第二罩侧壁33的对置配置方向(宽度方向)和连接器插入方向(或连接器拔出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各个端部作为周缘部,并且第二开口30b的一部分用作后述的导电部件40的引出口30c(图4和图6)。在此所示的第一开口30a形成为这样的开口:在连接器插入方向侧与第一壁体31A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且将第二壁体31B、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各个边部作为周缘部。另外,此处所示的第二开口30b形成为这样的开口:与第二壁体31B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将第一壁体31A、第一罩侧壁32及第二罩侧壁33各个边部作为周缘部。在该罩30中,该第一开口30a和第二开口30b以正交状态连接。因此,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分别在第一开口30a侧和第二开口30b侧所交叉的交叉部处挠曲变形量最大。
在该连接器1中,在壳体主体21的第一外壁面21a、第一保护体22的突出部22a1、第二保护体23的突出部23a1、罩30的第一壁体31A以及第二壁体31B之间形成有空间,在该空间中配置所有的端子配件10的导体连接部12。另外,在该连接器1中,该空间经由第二开口30b的一部分而与外部连通。该第二开口30b的一部分是指在壳体20与第一壁体31A之间形成的间隙(图3)。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该间隙成为使导电部件40从第六外壁面21f侧向外侧引出的开口(以下,称为“引出口”)30c。
罩30沿着连接器嵌合方向从第一外壁面21a侧插入连接于壳体20。在壳体20与罩30之间设置有引导结构60,该引导结构60沿着该连接方向将壳体20与罩30相互引导至组装完成位置(图1、图2、图4、图6以及图9)。该引导结构60具备:引导突起61,其是在壳体20和罩30中的一者设置的突起,其与壳体20和罩30的连接方向正交的截面为楔形且沿着该连接方向延伸;以及引导槽62,其是在壳体20和罩30中的另一者设置的槽,为了沿着连接方向在与插入来的引导突起61之间相互引导,而沿着连接方向延伸。引导突起61和引导槽62分别至少具有沿着壳体20和罩30的连接方向相互平行或相互交叉的2个平面。
这里所示的引导突起61形成为使沿着该连接方向的2个平面(第一突起壁面61a、第二突起壁面61b)相互交叉的楔形的突起(图9和图10)。在该引导突起61中,第二突起壁面61b相对于第一突起壁面61a配置在导电部件40的引出方向侧。而且,第一突起壁面61a形成为沿着壳体20与罩30的连接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平面(即,与导电部件40的引出方向正交的平面)。
另外,在此所示的引导槽62具有与第一突起壁面61a对置配置的第一槽壁面62a和与第二突起壁面61b对置配置的第二槽壁面62b。而且,此处所示的引导槽62具有第三槽壁面62c,该第三槽壁面62c作为使该第一槽壁面62a与第二槽壁面62b连结的槽底(图9及图11)。第一槽壁面62a形成为沿着壳体20与罩30的连接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平面(与导电部件40的引出方向正交的平面),以平行状态与第一突起壁面61a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
在该引导结构60中,在壳体20和罩30为组装完成状态时,在壳体20与罩30的连接方向上,引导突起61的前端部61d和引导槽62的前端部62d配置在同等的位置,并且引导突起61的后端部61e与引导槽62的后端部62e配置在同等的位置(图9)。因此,在该引导结构60中,引导突起61从第一开口30a侧的前端部61d插入到引导槽62的第一外壁面21a侧的后端部62e,在壳体20和罩30成为组装完成状态时,一对第一突起壁面61a和第一槽壁面62a中的前端部61d、62d彼此对置配置且后端部61e、62e彼此对置配置,并且,一对第二突起壁面61b和第二槽壁面62b中的前端部61d、62d彼此对置配置且后端部61e、62e彼此对置配置。
在此所示的连接器1中,将该引导结构60设置在2个部位。该2个部位的引导结构60以一个引导突起61的突出方向与另一各引导突起61的突出方向成为相互相反的方向的方式设置。此处所示的引导突起61设置于罩30的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在此,在矩形的平板状的第一罩侧壁32和矩形的平板状的第二罩侧壁33的各个第二开口30b侧的边部形成所述引导突起61。在罩30中,使各个引导突起61朝向内侧突出,并且使各个引导突起61对置配置。另外,在此所示的引导槽62设置于壳体20的第一壳体侧壁22和第二壳体侧壁23。第一壳体侧壁22的引导槽62在第六外壁面21f侧与平板部22a邻接配置。第二壳体侧壁23的引导槽62在第六外壁面21f侧与平板部23a邻接配置。
另外,在该壳体20与罩30之间,设置有主卡止结构71和副卡止结构72,壳体20与罩30为组装完成状态时,主卡止结构71和副卡止结构72将罩30相对于壳体20的向连接器拔出方向的移动卡止,使壳体20与罩30继续保持在组装完成状态(图4至图6)。换言之,在壳体20和罩30为组装完成状态时,该主卡止结构71和副卡止结构72通过将与壳体20与罩30的连接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壳体20与罩30之间的脱离方向)的移动彼此卡止,从而将壳体20和罩30继续保持为组装完成状态。
主卡止结构71具备:第一主卡止体71A,其设置于壳体20;以及第二主卡止体71B,其设置于罩30,在壳体20和罩30为组装完成状态时,在第二主卡止体71B与第一主卡止体71A之间彼此卡止,从而使壳体20和罩30继续保持组装完成状态(图4、图6以及图12)。在壳体20和罩30为组装完成状态时,该第一主卡止体71A和第二主卡止体71B对置配置以将与连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相互卡止。
主卡止结构71设置于第一壳体侧壁22与第一罩侧壁32之间以及第二壳体侧壁23与第二罩侧壁33之间这两个位置。即,第一主卡止体71A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侧壁22和第二壳体侧壁23。而且,第二主卡止体71B分别设置于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在此,该第一主卡止体71A和第二主卡止体71B分别形成为突起。第一主卡止体71A从第一壳体侧壁22的平板部22a和第二壳体侧壁23的平板部23a的外壁面分别向外侧突出(图12)。各个第一主卡止体71A形成为其突出方向彼此为相反方向。此处所示的第一主卡止体71A具有卡止面,该卡止面是从该平板部22a、23a的外壁面分别垂直设置且朝向连接器插入方向的平面,该卡止面在导电部件40的引出方向上延伸。另外,第二主卡止体71B从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内壁面分别朝向内侧突出(图12)。各个第二主卡止体71B形成为其突出方向彼此为相反方向。此处所示的第二主卡止体71B具有卡止面,该卡止面是从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内壁面分别垂直设置且朝向连接器拔出方向的平面,该卡止面在导电部件40的引出方向上延伸。
如前所示,在此所示的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具有挠性。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在将壳体20和罩30沿着引导结构60插入连接时,在成对的第一主卡止体71A和第二主卡止体71B使力相互作用于彼此的倾斜面的同时使第一罩侧壁32向远离第一壳体侧壁22的方向挠曲,并且使第二罩侧壁33向远离第二壳体侧壁23的方向挠曲。在该连接器1中,通过使该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挠曲的同时使成对的第一主卡止体71A和第二主卡止体71B相互越过,从而在该越过的同时解除了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挠曲,因此,第二主卡止体71B相对于第一主卡止体71A在连接器插入方向侧对置配置。由此,在该连接器1中,第一主卡止体71A和第二主卡止体71B的卡止面彼此以在壳体20与罩30之间在脱离方向(与连接方向相反的方向)能够卡止的状态对置配置。在该连接器1中,在成对的第一主卡止体71A和第二主卡止体71B成为能够相互越过的状态时,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挠曲变形量变为最大。
副卡止结构72具备:第一副卡止体72A,其设置于壳体20;以及第二副卡止体72B,其设置于罩30中的比第二主卡止体71B靠第二开口30b侧的位置,在壳体20和罩30为组装完成状态时在第二副卡止体72B与第一副卡止体72A之间彼此卡止而使壳体20和罩30继续保持组装完成状态(图4、图6以及图9至图11)。在壳体20和罩30为组装完成状态时,该第一副卡止体72A和第二副卡止体72B对置配置,以将与连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相互卡止。
在该副卡止结构72中,由于将第二副卡止体72B设置在比第二主卡止体71B靠第二开口30b侧的位置,因此对于第一副卡止体72A,也设置在比第一主卡止体71A靠第六外壁面21f侧(换言之,壳体20与罩30为组装完成状态时的第二开口30b侧)的位置。具体而言,在壳体20中,第一主卡止体71A与第一副卡止体72A在连接器插拔方向(连接器插入方向或者连接器拔出方向)上配置于同等的位置,且第一副卡止体72A配置于比第一主卡止体71A靠第六外壁面21f侧的位置(图11)。另外,在罩30中,第二主卡止体71B与第二副卡止体72B在连接器插拔方向上配置于同等的位置,且第二副卡止体72B配置于比第二主卡止体71B靠第二开口30b侧的位置(图10)。
副卡止结构72设置于第一壳体侧壁22与第一罩侧壁32之间以及第二壳体侧壁23与第二罩侧壁33之间这两个部位。即,第一副卡止体72A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侧壁22和第二壳体侧壁23。而且,第二副卡止体72B分别设置于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在此,该第一副卡止体72A和第二副卡止体72B分别形成为突起。第一副卡止体72A从第一壳体侧壁22和第二壳体侧壁23的各个引导槽62的第一槽壁面62a突出(图9以及图11)。此处所示的第一副卡止体72A具有卡止面,该卡止面由从该各个第一槽壁面62a分别垂直设置且朝向连接器插入方向的平面构成。另外,第二副卡止体72B从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各个引导突起61的第一突起壁面61a突出(图9以及图10)。此处所示的第二副卡止体72B具有卡止面,该卡止面由从该各个第一突起壁面61a分别垂直设置且朝向连接器拔出方向的平面构成。
在该连接器1中,优选第二主卡止体71B和第二副卡止体72B设置在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各个第一开口30a侧。即,第二副卡止体72B优选设置在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挠曲变形量比罩主壁31侧的挠曲变形量大的第一开口30a侧。在此所示的第二副卡止体72B还设置在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各个第二开口30b侧。即,此处所示的第二副卡止体72B设置于第一罩侧壁32以及第二罩侧壁33的挠曲变形量为最大的第一开口30a侧与第二开口30b侧的交叉部。
在此所示的连接器1中,如之前所示,在将壳体20和罩30沿着引导结构60插入连接时,在成对的第一主卡止体71A和第二主卡止体71B使力相互作用于彼此的倾斜面的同时使第一罩侧壁32向远离第一壳体侧壁22的方向挠曲,并且使第二罩侧壁33向远离第二壳体侧壁23的方向挠曲。在该连接器1中,随着该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挠曲,在该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设置的第二副卡止体72B也远离第一壳体侧壁22和第二壳体侧壁23。
例如,在该连接器1中,在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挠曲变形量变为最大时,使成对的第一副卡止体72A和第二副卡止体72B不在壳体20与罩30的连接方向上对置配置。由此,在该连接器1中,在成对的第一主卡止体71A和第二主卡止体71B在相互间越过时,成对的第一副卡止体72A和第二副卡止体72B也能够相互越过。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在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挠曲解除的同时,第二主卡止体71B相对于第一主卡止体71A在连接器插入方向侧对置配置,并且第二副卡止体72B相对于第一副卡止体72A在连接器插入方向侧对置配置。由此,在该连接器1中,使成对的第一主卡止体71A和第二主卡止体71B的卡止面彼此能够以在壳体20与罩30之间的脱离方向上卡止的状态对置配置,并且使成对的第一副卡止体72A与第二副卡止体72B的卡止面彼此以能够在该脱离方向上卡止的状态对置配置。
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在壳体20与罩30之间还设置与主卡止结构71不同的副卡止结构72,且由于构成为该副卡止结构72配置在比主卡止结构71靠第二开口30b侧的位置,因此通过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挠曲,能够减轻组装壳体20和罩30时的第一副卡止体72A与第二副卡止体72B之间的阻力,能够抑制该组装时的组装力的增大。而且,在该连接器1中,即使在将嵌合连接部21g从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拔出时对罩30施加力,也能够通过主卡止结构71和副卡止结构72将壳体20和罩30继续保持为组装完成状态。这样,该连接器1能够抑制壳体20与罩30的组装力的增大,并且能够抑制连接器拔出操作时罩30从壳体20脱离。
然而,在该情况下的连接器1中,在随着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挠曲而使在成对的第一主卡止体71A和第二主卡止体71B之间的在脱离方向上的能够卡止的状态被解除时,成对的第一副卡止体72A和第二副卡止体72B之间的在脱离方向上的能够卡止的状态也被解除。例如,在这里所示的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各个外壁面的连接器拔出方向侧,设置有把持部34,该把持部34能够在从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拔出嵌合连接部21g时钩挂手指并利用该手指进行把持(图1至图6)。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在将嵌合连接部21g从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拔出时,能够一边将手指钩挂于各个把持部34一边向连接器拔出方向施加力。但是,另一方面,在该连接器1中,由于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各个连接器拔出方向侧被手指夹持,因此该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发生挠曲,该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各个第一开口30a侧、第二开口30b侧可能远离第一壳体侧壁22和第二壳体侧壁23。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在将嵌合连接部21g从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拔出时,若像这样把持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而挠曲,则在成对的第一主卡止体71A与第二主卡止体71B之间以及成对的第一副卡止体72A与第二副卡止体72B之间在两者在脱离方向上的能够卡止的状态会被解除。
因此,即使随着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挠曲,在成对的第一主卡止体71A和第二主卡止体71B之间在脱离方向上的能够卡止的状态被解除时,第二副卡止体72B也相对于第一副卡止体72A在连接器插入方向侧对置配置。由此,在该连接器1中,在将嵌合连接部21g从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拔出时,即使罩30的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被把持且在成对的第一主卡止体71A与第二主卡止体71B之间解除了在脱离方向上的能够卡止的状态,也能够将成对的第一副卡止体72A和第二副卡止体72B继续保持为在脱离方向上能够卡止的状态。因此,在将嵌合连接部21g从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拔出时,即使把持罩30的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该连接器1也能够抑制该罩30从壳体20脱离。
另一方面,在成对的第一主卡止体71A与第二主卡止体71B之间的能够卡止的状态被解除时,与壳体20和罩30为组装完成状态时相比,该成对的第一副卡止体72A与第二副卡止体72B的卡止面彼此的对置面积由于第一罩侧壁32与第二罩侧壁33的挠曲而变小。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副卡止结构72配置在比主卡止结构71靠第二开口30b侧的位置,因此虽然与之前的例示相比变大,但能够减轻组装壳体20和罩30时的第一副卡止体72A与第二副卡止体72B之间的阻力,能够抑制组装时的组装力的增大。例如,在成对的第一副卡止体72A和第二副卡止体72B设置有在组装壳体20和罩30时能够在相互之间越过的形状(例如倾斜面)即可。由此,在该成对的第一副卡止体72A和第二副卡止体72B中,在组装壳体20和罩30时,能够利用彼此的倾斜面相互作用的力使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进一步挠曲,从而使第一副卡止体72A和第二副卡止体72B彼此越过。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能够抑制壳体20与罩30的组装力的增大,并且能够抑制连接器拔出操作时的罩30从壳体20脱离。
另外,在该连接器1中,设置有在与主卡止结构71和副卡止结构72的卡止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使壳体20和罩30卡止的卡止结构(以下,称为“正交卡止结构”)73(图1、图2以及图4)。该正交卡止结构73构成为:设置于壳体20与罩30之间,在壳体20与罩30为组装完成状态时,将与彼此的连接方向和第一罩侧壁32及第二罩侧壁33的对置配置方向(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即,导电部件40的引出方向)的移动卡止。该正交卡止结构73具备设置于壳体20的第一卡止体73A和设置于罩30的第二卡止体73B。
在该示例的正交卡止结构73中,在壳体主体21的第五外壁面21e的第一外壁面21a侧以突出状态设置第一卡止体73A,作为与该第一卡止体73A接合的卡止槽的第二卡止体73B形成于罩30的第二壁体31B。该第一卡止体73A和第二卡止体73B形成了与壳体20和罩30的连接方向正交的截面为大致梯形且沿着该连接方向延伸的立体形状。该第一卡止体73A和第二卡止体73B形成为,作为该正交截面的大致梯形的上底朝向第五外壁面21e侧。因此,在壳体20和罩30为组装完成状态时,该第一卡止体73A和第二卡止体73B使导电部件40的引出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卡止。另外,该第一卡止体73A和第二卡止体73B兼作在壳体20和罩30插入连接时的引导结构。此处所示的连接器1在2个部位设置有该正交卡止结构73。
另外,在该连接器1中,如之前所示,使壳体主体21的嵌合连接部21g与对侧壳体520的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嵌合连接。在此,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形成为方筒状,将嵌合连接部21g插入嵌合于该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的内侧。在壳体20与对侧壳体520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该嵌合连接完成状态的保持结构80(图1、图2以及图4至图6)。壳体20作为该保持结构80的构成要素,具有:卡止体81,其在嵌合连接部21g和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为嵌合连接完成状态时,在与嵌合连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与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的对侧卡止体521h(图8)卡止,使嵌合连接部21g和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继续保持在嵌合连接完成状态;以及卡止解除臂82,其随着对力点部82a施加卡止解除力而挠曲,从而解除卡止体81与对侧卡止体521h之间的能够卡止的状态。
在壳体20和罩30为组装完成状态时,该卡止体81和卡止解除臂82配置于壳体20的与第二开口30b侧相反的一侧(即,壳体20的第五外壁面21e侧)。而且,卡止解除臂82形成为如下部件:在解除卡止体81与对侧卡止体521h之间的能够卡止的状态时,朝向第二开口30b侧(即,朝向第五外壁面21e)进行推动操作。该卡止解除臂82具有力点部82a,作为使作业者实施该推动操作的位置。
在此,卡止体81形成为卡止突起,并且对侧卡止体521h形成为贯通孔,卡止体81在插入该贯通孔之后卡止。此处所示的卡止体81卡止于作为该贯通孔的对侧卡止体521h的周壁。另外,这里所示的卡止解除臂82呈以固定端为支点的能够弹性变形的悬臂形状。在此,将其固定端设置于第五外壁面21e中的嵌合连接部21g侧,将其自由端设置于第五外壁面21e中的第一外壁面21a侧(除了嵌合连接部21g之外的部分)。在该卡止解除臂82中,该自由端成为力点部82a。在此,该力点部82a形成为矩形的平板状。另外,该卡止解除臂82具有壁面,该壁面在壳体主体21的第五外壁面21e的嵌合连接部21g侧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在该卡止解除臂82中,在与该壁面相反侧的壁面且在固定端与自由端之间以突出状态设有卡止体81。在这样形成的卡止解除臂82中,在解除卡止体81与对侧卡止体521h之间的能够卡止的状态时,对力点部82a施加朝向第五外壁面21e的卡止解除力。在该保持结构80中,卡止解除臂82因该卡止解除力而挠曲,卡止体81与该卡止解除臂82的挠曲连动地向第五外壁面21e侧位移,从而解除卡止体81与对侧卡止体521h之间的能够卡止的状态。
如上所述,罩30使第二壁体31B相对于第五外壁面21e的第一外壁面21a侧的部分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因此,利用该第二壁体31B不仅覆盖第五外壁面21e的第一外壁面21a侧的部分,还覆盖卡止解除臂82的自由端(即力点部82a)。因此,第二壁体31B设置有推动部35,该推动部35覆盖该力点部82a并通过使推动部35自身向第二开口30b侧(第五外壁面21e侧)位移而将力点部82a向第五外壁面21e侧推动(图1、图2及图4至图6)。该推动部35形成为具有挠性的悬臂形状。此处所示的推动部35形成为以第一壁体31A侧为固定端、以第一开口30a侧为自由端的片体状,通过向第五外壁面21e侧推动而使处于接触状态的力点部82a向第五外壁面21e侧推动,从而解除卡止体81与对侧卡止体521h之间的能够卡止的状态。
在此,在该连接器1中,在将嵌合连接部21g从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拔出时,例如一边把持罩30的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一边利用同一只手的其它的手指按压罩30的推动部35而解除卡止体81与对侧卡止体521h之间的能够卡止的状态。此时,在该连接器1中,如果推动部35的压入量不足,卡止体81与对侧卡止体521h之间的能够卡止的状态没有被完全被解除,则即使作业者没有意识到,也有可能增加对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的把持力,并且增加嵌合连接部21g的拔出方向(连接器拔出方向)的力。并且,在该情况下,在罩30中,第一罩侧壁32和第二罩侧壁33向远离第一壳体侧壁22和第二壳体侧壁23的方向挠曲变形,或者以卡止体81和对侧卡止体521h的卡止点为支点的对壳体20的旋转力会起作用等,有可能作用有意外的力。然而,在该连接器1中,即使这样的意外的力在将嵌合连接部21g从对侧嵌合连接部521g拔出时发挥作用,在成对的第一主卡止体71A和第二主卡止体71B之间在脱离方向上的能够卡止的状态被解除,也能够如之前所示那样使成对的第一副卡止体72A和第二副卡止体72B保持为在脱离方向上能够卡止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罩30从壳体20脱离。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即使在连接器拔出操作时对罩30作用有意外的力,也能够抑制壳体20与罩30的组装力的增大,并且抑制连接器拔出操作时的罩30从壳体20脱离。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端子配件,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嵌合连接部,所述嵌合连接部能够沿着连接器插入方向向对侧嵌合连接部嵌合连接且能够沿着连接器拔出方向从所述对侧嵌合连接部拔出,并且所述壳体在所述嵌合连接部的内侧容纳所述端子配件;
罩,所述罩组装于所述壳体,并且在所述嵌合连接部和所述对侧嵌合连接部为嵌合连接完成状态时,所述罩从外侧遮盖所述壳体中的从所述对侧嵌合连接部突出的突出部分;以及
导电部件,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端子配件电连接,且从由组装完成状态的所述壳体和所述罩形成的引出口向外侧引出,
所述罩具有:罩主壁,所述罩主壁构成用于将所述突出部分覆盖的主体;第一罩侧壁以及第二罩侧壁,所述第一罩侧壁以及所述第二罩侧壁相互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且分别以正交的状态与所述罩主壁的两端部连接,并且具有挠性;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将所述罩主壁、所述第一罩侧壁以及所述第二罩侧壁中的所述连接器插入方向侧的各个端部作为周缘部;以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将与所述第一罩侧壁及所述第二罩侧壁的对置配置方向和所述连接器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罩主壁、所述第一罩侧壁以及所述第二罩侧壁各个端部作为周缘部,并且一部分被用作所述引出口,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壳体侧壁,所述第一壳体侧壁在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时与所述第一罩侧壁对置配置;第二壳体侧壁,所述第二壳体侧壁在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时与所述第二罩侧壁对置配置;卡止体,在所述嵌合连接部和所述对侧嵌合连接部为所述嵌合连接完成状态时,所述卡止体与在所述对侧嵌合连接部设置的对侧卡止体卡止,在所述嵌合连接完成状态下保持所述嵌合连接部和所述对侧嵌合连接部;以及卡止解除臂,在从所述对侧嵌合连接部拔出所述嵌合连接部时所述卡止解除臂使所述卡止体与所述对侧卡止体之间的能够卡止的状态解除,
所述卡止体和所述卡止解除臂在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二开口侧相反的一侧,
所述卡止解除臂具有力点部,在解除所述卡止体与所述对侧卡止体之间的能够卡止的状态时,所述力点部朝向所述第二开口侧进行推动操作,并且
所述罩具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覆盖所述力点部,并通过使所述推动部自身向所述第二开口侧位移从而将所述力点部朝向所述第二开口侧推动,
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罩之间设置主卡止结构及副卡止结构,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罩为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时,所述主卡止结构及副卡止结构将所述罩相对于所述壳体向所述连接器拔出方向的移动卡止,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罩继续保持为所述组装完成状态,
所述主卡止结构具备:第一主卡止体,所述第一主卡止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以及第二主卡止体,所述第二主卡止体设置于所述罩,在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时,在所述第二主卡止体与所述第一主卡止体之间彼此卡止而使所述壳体和所述罩继续保持为所述组装完成状态,
所述副卡止结构具备:第一副卡止体,所述第一副卡止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以及第二副卡止体,所述第二副卡止体设置于所述罩的比所述第二主卡止体靠所述第二开口侧的位置,在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时,在所述第二副卡止体与所述第一副卡止体之间彼此卡止而使所述壳体和所述罩继续保持为所述组装完成状态,
所述第一主卡止体和所述第一副卡止体设置于各所述第一壳体侧壁和所述第二壳体侧壁,并且
所述第二主卡止体和所述第二副卡止体设置于各所述第一罩侧壁和所述第二罩侧壁,
在所述第一罩侧壁和所述第二罩侧壁的各自的外壁面的比所述第一罩侧壁和所述第二罩侧壁的各自的重心位置更靠所述连接器拔出方向侧设置有把持部,在从所述对侧嵌合连接部拔出所述嵌合连接部时,所述把持部能够钩挂手指并由该手指把持,
在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时,所述第一主卡止体和所述第二主卡止体处于对置配置以将与所述壳体与所述罩的连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相互卡止的能够卡止的状态,
在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时,所述第一副卡止体和所述第二副卡止体处于对置配置以将与所述连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相互卡止的能够卡止的状态,
所述第二副卡止体在所述组装完成状态时在比所述第一副卡止体更靠所述连接器插入方向侧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副卡止体对置配置从而成为与所述第一副卡止体之间的所述能够卡止的状态,并且,在将手指钩挂于各自的所述把持部的同时向所述连接器拔出方向施加力而使所述第一罩侧壁与所述第二罩侧壁挠曲,在伴随着该挠曲而解除所述第一主卡止体与所述第二主卡止体之间的所述能够卡止的状态时,也能够使所述第二副卡止体在比所述第一副卡止体更靠所述连接器插入方向侧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副卡止体对置配置从而继续保持与所述第一副卡止体间的所述能够卡止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罩侧壁形成为至少向远离所述第一壳体侧壁的方向挠曲变形,并且
所述第二罩侧壁形成为至少向远离所述第二壳体侧壁的方向挠曲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主卡止体和所述第二副卡止体设置在各所述第一罩侧壁和所述第二罩侧壁的所述第一开口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主卡止体设置于各所述第一罩侧壁和所述第二罩侧壁的所述第一开口侧,并且
所述第二副卡止体设置于各所述第一罩侧壁和所述第二罩侧壁的所述第一开口侧且所述第二开口侧。
CN202110835554.3A 2020-07-27 2021-07-23 连接器 Active CN1139913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26061 2020-07-27
JP2020126061A JP7219250B2 (ja) 2020-07-27 2020-07-27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1349A CN113991349A (zh) 2022-01-28
CN113991349B true CN113991349B (zh) 2023-08-25

Family

ID=79179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5554.3A Active CN113991349B (zh) 2020-07-27 2021-07-23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2318B2 (zh)
JP (1) JP7219250B2 (zh)
CN (1) CN113991349B (zh)
DE (1) DE1020211192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94640B2 (ja) * 2019-10-16 2022-07-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219250B2 (ja) * 2020-07-27 2023-02-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54206A (ja) * 2010-09-03 2012-03-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102714375A (zh) * 2009-12-25 2012-10-03 株式会社利富高 电连接器具的锁定用罩
JP2013110025A (ja) * 2011-11-22 2013-06-06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カバー
CN110783732A (zh) * 2018-07-31 2020-02-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安装有连接器的电路体以及汇流条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89167B2 (ja) * 2000-08-28 2004-11-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107230B2 (ja) * 2003-12-05 2008-06-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構造
US8038486B1 (en) * 2010-05-20 2011-10-1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JP5707252B2 (ja) * 2011-06-24 2015-04-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05263B2 (ja) * 2012-11-29 2017-03-2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6219308A (ja) 2015-05-22 2016-12-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76544B2 (ja) * 2015-07-16 2017-08-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15214284B4 (de) * 2015-07-28 2017-03-30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mit vibrationsresistenter Kurzschlussbrücke und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JP6244345B2 (ja) * 2015-10-28 2017-12-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39175B2 (ja) * 2017-03-07 2022-03-2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US10312626B2 (en) * 2017-06-30 2019-06-04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alignment plate and secondary lock detection
JP6754392B2 (ja) * 2018-05-23 2020-09-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47753B2 (ja) * 2018-12-28 2022-04-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構造体
JP7486078B2 (ja) * 2019-05-30 2024-05-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プラグハウジングおよびプラグコネクタ
JP2021005518A (ja) * 2019-06-27 2021-01-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94641B2 (ja) * 2019-10-16 2022-07-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219250B2 (ja) * 2020-07-27 2023-02-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216685B2 (ja) * 2020-07-27 2023-02-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459757B2 (ja) * 2020-10-23 2024-04-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20220190537A1 (en) * 2020-12-11 2022-06-16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and terminal fitting
JP7264864B2 (ja) * 2020-12-11 2023-04-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480716B2 (ja) * 2021-01-21 2024-05-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22126326A (ja) * 2021-02-18 2022-08-30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2022129493A (ja) * 2021-02-25 2022-09-06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4375A (zh) * 2009-12-25 2012-10-03 株式会社利富高 电连接器具的锁定用罩
JP2012054206A (ja) * 2010-09-03 2012-03-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2013110025A (ja) * 2011-11-22 2013-06-06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カバー
CN110783732A (zh) * 2018-07-31 2020-02-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安装有连接器的电路体以及汇流条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119241A1 (de) 2022-01-27
US11522318B2 (en) 2022-12-06
JP2022023258A (ja) 2022-02-08
CN113991349A (zh) 2022-01-28
US20220029354A1 (en) 2022-01-27
JP7219250B2 (ja) 202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91349B (zh) 连接器
CN113991347B (zh) 连接器
KR20040106261A (ko) 잠금해제 레버의 파손을 방지하는 개선된 효과를 갖는커넥터
CN109616829B (zh) 连接器
CN111684666B (zh) 连接器
JP5913014B2 (ja) コネクタ
JP6836918B2 (ja) プロテクタ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KR20050085717A (ko) 가요성 케이블 전기 커넥터
JP7042711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CN114628952B (zh) 连接器
JP6002636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端末接続具
CN112670751B (zh) 连接器
US7513789B2 (en) Base connector, socket connector and complex type connector
JP552525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EP1530266B1 (en) Socket connector
JP7407389B2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セット並びにコネクタセットの抜去方法
EP3809529B1 (en) Connector
US20230198183A1 (en) Polarized connector for flat cable
JP7433195B2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4602050B2 (ja) マルチ接続形ヘッダーコネクタ並びにこれに接続する縦積形ソケットコネクタ及び横置形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US20230056542A1 (en)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EP1439611B1 (en) Connector for a ribbon cable
WO2021084864A1 (ja) コネクタ
WO2023021490A1 (en)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CN117957728A (zh) 端子零件的连接构造以及接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