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0731A - 一种浓香菜籽油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浓香菜籽油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0731A
CN113980731A CN202010729681.0A CN202010729681A CN113980731A CN 113980731 A CN113980731 A CN 113980731A CN 202010729681 A CN202010729681 A CN 202010729681A CN 113980731 A CN113980731 A CN 113980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apeseed
seedling tray
illumination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96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80731B (zh
Inventor
吕丹
朱梦昕
张余权
史海明
洪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296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07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0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0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80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0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1/00Production of fats or fatty oils from raw materials
    • C11B1/02Pretreatment
    • C11B1/04Pretreatment of vegetable raw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1/00Production of fats or fatty oils from raw materials
    • C11B1/06Production of fats or fatty oils from raw materials by pressing
    • C11B1/08Production of fats or fatty oils from raw materials by pressing by hot press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3/00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浓香菜籽油,由在特定波长光照下萌发得到的菜籽经过焙炒压榨得到。本发明所得到的菜籽干基硫甙含量高,菜籽油硫甙降解产物的风味占比高,辛辣味浓郁。本发明只需要在一定波长的光照下对菜籽进行萌发后再进行焙炒压榨处理,操作简单,显著提高了菜籽的干基硫甙含量,提高了菜籽油的硫甙降解产物总含量,提升了菜籽油的风味。

Description

一种浓香菜籽油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油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菜籽油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与经济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的30%左右,居首位。在国产植物油中,约50%来源于菜籽油。因此,保障菜籽油食用安全对于我国消费者具有重要作用。
浓香菜籽油是具有浓郁的菜油特征风味且具有烤香味的一类菜籽油,浓香菜籽油的特征风味为刺激、辛辣、冲味,兼具炒香、烤香。目前浓香菜籽油普遍采用的是压榨法制油工艺,菜籽在压榨前需经高温炒籽。在高温炒籽的过程中形成了浓香菜籽油的风味成分,其风味物质中主要是40~80%硫甙降解产物、10~50%美拉德反应产物和0~30%油脂氧化产物,其中硫甙降解产物赋予浓香菜籽油刺激、辛辣风味,美拉德反应产物赋予浓香菜籽油烘烤香味,油脂氧化产物赋予浓香菜籽油油脂风味(但贡献比较小)。感官评价结果证实,菜籽油特征的辛辣刺激风味是其主体风味。
炒籽-压榨工艺是浓香菜籽油制备的主流工艺,为保证和提高菜籽油的浓郁风味,人们对不同菜籽品种的炒籽工艺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同时为了保证菜籽油的浓郁风味,人们对浓香菜籽油的精炼工艺也进行了较多研究。如浓香菜籽油独特的香味与其生产工艺有很大关系,为保持其天然的色、香、味,对浓香菜籽油一般不进行水化、碱炼、脱色和脱臭处理;菜籽原料必须选用新鲜的、籽粒饱满的优质菜籽;未成熟籽粒、破损粒、霉变粒、陈化粒绝对不能用于生产浓香菜籽油。但是这些方法对压榨后的菜籽饼中大量的菜籽油风味成分均没有进行有效利用,造成菜籽油风味成分的浪费,降低了菜籽油的香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浓香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发现,在特定波长的光照下对菜籽进行萌发后再压榨得到的菜籽油具有很高的硫甙降解产物含量,具有独特的辛辣风味。
本发明制备菜籽油的方法包括将菜籽置于770~622nm波长的光照下进行萌发的步骤。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备菜籽油的方法包括焙炒、压榨步骤。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菜籽置于770~622nm波长的光照下萌发30~60小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菜籽置于770~622nm波长的光照下萌发40~48小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萌发的温度为25~35℃。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萌发时,菜籽处于临界浸润状态。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萌发步骤前还包括将菜籽置于水中进行浸泡的步骤。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优选地,浸泡后,菜籽吸水率为50~90%。
本发明还包括采用本发明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菜籽油。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菜籽油的硫甙降解产物≥40%,优选地,硫甙降解产物≥45%。
本发明还提供经过770~622nm波长的光照萌发的菜籽,所述菜籽干基硫甙含量≥40%。
还提供的是经过770~622nm波长的光照萌发的菜籽在制备菜籽油中的用途。
还提供的是光照萌发在制备菜籽油中的用途,其中,所述光照萌发为将菜籽置于770~622nm波长的光照下进行萌发。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光照萌发为:将菜籽置于770~622nm波长的光照下萌发30~60小时,优选40~48小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调和油或油脂组合物,其含有本发明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菜籽油,优选地,所述调和油或油脂组合物还包括其它油脂基料,所述其它油脂基料为稻米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棕榈仁油、花生油、大豆油、亚麻籽油、棉籽油、红花籽油、紫苏籽油、茶籽油、蓖麻籽油、棕榈果油、椰子油、油橄榄油、可可豆油、乌桕籽油、扁桃仁油、杏仁油、油桐籽油、橡胶籽油、玉米胚油、小麦胚油、芝麻油、月见草籽油、榛子油、南瓜籽油、胡桃油、葡萄籽油、胡麻籽油、玻璃苣籽油、沙棘籽油、番茄籽油、南瓜籽油、澳洲坚果油、可可脂、牛脂、猪油、羊油、鸡脂、鱼油、藻油及其任意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食品,所述食品的全部油脂或部分油脂为本发明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菜籽油、调和油或油脂组合物,优选地,所述食品包括调味品、豆制品、熟食品、烘焙品、甜品和半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了解本发明的特点及效果,以下谨就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术语及用语进行一般性的说明及定义。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及科学上的字词,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发明所了解的通常意义,当有冲突情形时,应以本说明书的定义为准。
本文描述和公开的理论或机制,无论是对或错,均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内容可以在不为任何特定的理论或机制所限制的情况下实施。
本文中,所有以数值范围或百分比范围形式界定的特征如数值、数量、含量与浓度仅是为了简洁及方便。据此,数值范围或百分比范围的描述应视为已涵盖且具体公开所有可能的次级范围及范围内的个别数值(包括整数与分数)。本文中,若无特别说明,百分比是指质量百分比。
本文中,为使描述简洁,未对各个实施方案或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的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因此,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各个实施方案或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所有可能的组合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发明中“浓香”指的是油脂的风味,例如,浓香菜籽油指的是具有浓香菜籽油的风味菜籽油。在本发明中,具有浓香菜籽油的风味指的是该菜籽油具备浓香菜籽油的典型风味,具体而言,包括但不限于:烤香,坚果味,甜香,冲味,辛辣味,焦香,焦甜等风味。
“硫甙(硫甙葡萄糖甙,glucosinolates,GSL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及相关物种中的含硫次生代谢物。硫甙是一类含硫化合物的总称,大部分经由植物体内的α-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得到。目前已从数百种植物中发现130多种硫甙。硫甙结构包括β-D-硫葡糖基、磺酸肟以及由氨基酸衍生而成的侧链R。根据侧链R的氨基酸来源不同,可将硫甙分为脂肪族硫甙(侧链来源于蛋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芳香族硫甙(侧链来源于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及吲哚族硫甙(侧链来源于色氨酸)。不同的侧链决定了水解产物的不同。示例性的硫甙的检测方法为NY-T1582-2007。
“硫甙降解产物”主要是指油脂制备、加工、储存、使用等过程中上述硫甙化合物因物理和/或化学作用生成的降解产物。这些物质为油脂或含相应油脂的食品提供“刺激、辛辣”风味。
本文中,“萌发”,又称萌动,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过程。本发明的光照萌发指将油料种子置于特定波长的光照下进行萌发。本发明对光照的强度并无特殊限制,可采用本领域常规可实现的光照强度。示例性的光照强度可以在500-10000lx的范围内。本文中,光照强度通过照度仪测定,所有光照强度以仪表操作温湿度条件下,取5分钟内光照强度的平均值;可以理解受多种因素干扰,光照强度检测误差不超过±10%,通常为±3%或±4%。
本发明制备菜籽油的方法包括将菜籽置于特定波长的光照下进行光照萌发的步骤。
本发明发现,将菜籽置于770~622nm波长的光照下进行萌发后再压榨得到的菜籽油,具有高干基硫甙含量和硫甙降解产物。具体而言,本发明发现,将菜籽置于770~622nm波长的光照下萌发30~60小时,优选40~48小时,能提高菜籽油的干基硫甙含量和硫甙降解产物含量。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光照萌发中,光照的波长范围为622nm≤λ≤770nm,光照时间为30~60小时,优选40~48小时。
本发明中,波长在某一范围内的光可以是由波长在该范围内的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光,也可以是波长在该范围内的单一波长的光。例如,波长范围为622nm≤λ≤770nm的光可以是波长在622nm至770nm的范围内或在更小的范围内(650nm至700nm)连续变化的光混合而成的光,也可以是波长在622nm至770nm的范围内的几种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光,也可以是波长在622nm至770nm的范围内的单一波长的光,如波长为650nm的光。
本发明中,菜籽萌动处理的温度通常为25~35℃。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菜籽在萌动处理前还包括在水中浸泡的步骤;优选地,浸泡后,菜籽吸水率为50%到90%之间,本文中,菜籽吸水率的计算方式为:若浸泡前菜籽重量为m0,浸泡后菜籽重量为m1,则吸水率为(m1-mo)/m0。
本发明中,萌发时,菜籽优选处于临界浸润状态。本文中,临界浸润状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通常指菜籽表面被水润湿,但并未完全浸泡在水中的状态。
本发明中,可使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菜籽的萌发,只要能够满足本文所述的光照等条件即可。例如,萌发可以是将菜籽平铺在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中在一定波长的光照下进行。
完成萌发后,将菜籽干燥,然后进行菜籽油的压榨。本文中干燥方式可以选择本领域常规的干燥方式,在某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选择烘干方式进行干燥。压榨取油的过程,就是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榨料中挤压出来的过程。本发明优选采用热榨法制取菜籽油。本文中,热榨是指将菜籽在高温(通常是180~220℃)条件下焙炒(大约10~40min),再在常温下(通常是25~35℃)进行压榨,压榨可使用螺杆榨油机或液压榨油机进行。
本发明优选采用热榨方法制取菜籽油,因此,优选地,本发明的菜籽油为热榨浓香菜籽油。
菜籽油的制备过程中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步骤:筛选、除杂、过滤、清油、澄油、脱胶、脱酸、脱蜡、脱脂、脱色、酯交换、氢化和/或脱臭。
在某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菜籽油制备还包括:筛选、除杂、过滤、清油、澄油、脱胶中的至少一个步骤。
通常,将菜籽置于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菜籽吸水率达到50%~90%,沥干后放置在萌发设备上、使菜籽处于临界浸润状态(例如平铺在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在本文所述的条件下进行光照萌发,将萌发好的菜籽干燥后榨油(如在常温下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即可得到本发明的菜籽油。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菜籽油,所用菜籽的干基硫甙含量≥40%,菜籽油硫甙降解产物≥40%,优选地,菜籽干基硫甙含量≥45%,菜籽油硫甙降解产物≥45%。
本发明还包括经过光照萌发的菜籽、经过光照萌发的菜籽在制备菜籽油中的用途和光照萌发在制备菜籽油中的用途,其中,光照萌发如本文任一实施方案所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油脂组合物,其含有本发明的菜籽油和其它的食用油。所述其它食用油包括但不限于植物油脂、动物油脂和藻油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植物油脂可选自稻米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棕榈仁油、花生油、大豆油、亚麻籽油、棉籽油、红花籽油、紫苏籽油、茶籽油、蓖麻籽油、棕榈果油、椰子油、油橄榄油、可可豆油、乌桕籽油、扁桃仁油、杏仁油、油桐籽油、橡胶籽油、玉米胚油、小麦胚油、芝麻油、月见草籽油、榛子油、南瓜籽油、胡桃油、葡萄籽油、胡麻籽油、玻璃苣籽油、沙棘籽油、番茄籽油、南瓜籽油、澳洲坚果油、可可脂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所述动物油脂可选自牛脂、猪油、羊油、鸡脂、鱼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常,本发明中所述菜籽油与油脂组合物中其它食用油的质量比没有特别限定,通过将本发明的菜籽油和常见食用油混合,即可制备具有本发明所述菜籽油的油脂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调和油,其含有上述的菜籽油。
在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调和油还包括其它油脂基料,所述其它油脂基料为稻米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棕榈仁油、花生油、大豆油、亚麻籽油、棉籽油、红花籽油、紫苏籽油、茶籽油、蓖麻籽油、棕榈果油、椰子油、油橄榄油、可可豆油、乌桕籽油、扁桃仁油、杏仁油、油桐籽油、橡胶籽油、玉米胚油、小麦胚油、芝麻油、月见草籽油、榛子油、南瓜籽油、胡桃油、葡萄籽油、胡麻籽油、玻璃苣籽油、沙棘籽油、番茄籽油、南瓜籽油、澳洲坚果油、可可脂、藻油及其任意组合。
本申请中的调和油可按本领域常规方式调配制得,例如可将用于制备调和油的各种油按其用量依次加入配料罐,温度维持在20~40℃,慢速搅拌20~30min,过滤灌装即得本申请中的调和油成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食品,所述食品的全部油脂或部分油脂为本发明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菜籽油、调和油或油脂组合物。该食品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各类食品,包括但不限于调味品、豆制品、熟食品、烘焙品、甜品和半成品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只需在一定的波长的光照下进行萌发后处理,操作简单;
2、本发明提高了菜籽油的硫甙降解产物含量,提升了菜籽油的风味。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释。下列实施例中使用本领域常规的仪器设备。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下列实施例中使用各种原料,除非另作说明,都使用常规市售产品。如无特别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以下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不同波长范围的光均是由白光(光源为4只20w日光灯,光源与苗盘的距离为85cm,波长为350~770nm)通过不同颜色的透光膜得到的,所有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不同波长范围的光的光照强度为1000lx。
测试方法
干基硫甙含量
方法原理:将菜籽打碎后,用甲醇-水溶液(7:3)提取硫甙葡萄糖苷,在阴离子固相萃取柱上净化后,加入内标液后在硫酸酯酶溶液中水解,净化后以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进行分析。
液相色谱条件:
液相色谱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150*4.6mm,5um)色谱柱,流动相A为水;流动相B为乙腈:水(25:75),梯度为0-4min 5%B,梯度7min 15%B,梯度25min 100%B,保持1min,流速为1ml/min,进样量20ul,柱温30℃,紫外吸收波长为229nm。(反应的最终结果为湿基含量,若需要检测干基含量,需扣除水分和油含量后得到计算结果)。
硫甙降解产物含量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吸附挥发性物质,然后用GCMS进行检测,同时加入3-甲基吡啶作为内标,进行半定量检测。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Agilent FFAPFFAP 60mx250μmx0.25μm。
风味评价
选择10名经过感官评价培训的人员随机取样,嗅闻样品的风味,针对辛辣风味进行打分,评完一个样品之后,休息30S,再评价下一个样品。
其中0表示none,)(表示threshold,just detectable,1表示slight,2表示moderate,3表示strong,介于两者之间的表达符号有)(+,1-,1+,2-,2+,3-。
最后根据评价结果,转换为15分标准进行统计分析。转换表如下:
剖析打分 0 )( )(+/1- 1 1+/2- 2 2+/3- 3
统计转换分数 0 2 3.5 5 7.5 10 12.5 15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菜籽在萌发24h后,发芽率超过80%,萌发48h后,发芽率超过90%,即发芽率基本一致。
发芽率测试方法:
随机均匀称取5g萌发后的菜籽,挑选出萌动的菜籽籽粒数目,计算萌动籽粒数目占全部菜籽籽粒数目的百分比。
实施例1: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770~622nm波长下光照48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1。
实施例2: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770~622nm波长下光照40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2。
实施例3: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避光萌发48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3。
实施例4: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日光灯光照下萌发48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4。
实施例5: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577~492nm波长下光照48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5。
实施例6: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622~597nm波长下光照48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6。
实施例7: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597~577nm波长下光照48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7。
实施例8: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492~455nm波长下光照48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8。
实施例9: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455~350nm波长下光照48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9。
实施例10: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770~622nm波长下光照4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10。
实施例11: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770~622nm波长下光照72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11。
实施例12: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770~622nm波长下光照24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12。
实施例13: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770~622nm波长下光照30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13。
实施例14: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770~622nm波长下光照60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14。
实施例15: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避光萌发24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15。
实施例16: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日光灯(覆透明膜,光照强度3000lx)下萌发24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16。
实施例17: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577~492nm波长下光照24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17。
实施例18: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622~597nm波长下光照24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18。
实施例19: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597~577nm波长下光照24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19。
实施例20: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492~455nm波长下光照24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20。
实施例21: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455~350nm波长下光照24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21。
实施例22: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避光萌发72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22。
实施例23: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日光灯(覆透明膜,光照强度3000lx)下萌发72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23。
实施例24: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577~492nm波长下光照72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24。
实施例25: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622~597nm波长下光照72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25。
实施例26: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597~577nm波长下光照72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26。
实施例27: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492~455nm波长下光照72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27。
实施例28: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455~350nm波长下光照72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28。
实施例29: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29。
实施例30: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5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53%。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770~622nm波长下光照48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180℃焙炒4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30。
实施例31: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12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90%。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770~622nm波长下光照48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00℃焙炒25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31。
实施例32:
取250g清理除杂后的菜籽原料,加入400g去离子水浸泡8h沥干,测定菜籽吸水率为82%。将吸水后的菜籽平铺于放有纱布的苗盘上,苗盘下层加水500g,水面上层与苗盘上层底部保持临界浸润状态,置于光照实验室,于770~622nm波长下,调整光源与苗盘的距离约40cm,光强约3000lx,光照48h,萌发温度为30℃。将萌发好的菜籽烘干后,于220℃焙炒10min,使用螺杆榨油机榨油,得到菜籽油32。
表1
Figure BDA0002602642600000151
Figure BDA0002602642600000161
Figure BDA0002602642600000171
菜籽油1-2、13-14、30-31为770~622nm波长下光照萌动30h-60h的情况,菜籽油3-12、15-29对比了不同波长下不同萌发时间的菜籽油,菜籽油29为通过普通工艺得到的浓香菜籽油,根据表格结果,可明显看出,在770~622nm范围内进行萌发30-60h后得到的浓香菜籽油,其高温焙炒压榨出的菜籽油,硫甙降解产物的风味占比最高,风味评价得分均大于10,说明其得到的菜籽油风味浓郁。
表2
Figure BDA0002602642600000172
Figure BDA0002602642600000181
如表2所示,从菜籽油1和菜籽油32对比可知,相同波长下,光照强度并不影响菜籽油中硫甙降解产物的含量,也不影响风味评价得分;从菜籽油4和菜籽油32对比可知,相同的光照强度,在本发明波长下能有效提高菜籽油中硫甙降解产物的含量,能有效改善风味评价得分。

Claims (10)

1.一种制备浓香菜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菜籽置于770~622nm波长的光照下进行萌发的步骤,优选地,萌发所用时间为30~60小时,更优选40~48小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萌发的温度为25~3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萌发时菜籽处于临界浸润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萌发步骤前还包括个菜籽置于水中进行浸泡的步骤;优选地,浸泡后,菜籽吸水率为50%~9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萌发后的菜籽进行焙炒、压榨。
6.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菜籽油,优选地,所述菜籽油为热榨菜籽油。
7.一种菜籽油,其特征在于,所用菜籽干基硫甙含量≥40%,所述菜籽油的硫甙降解产物≥40%,优选地,硫甙降解产物≥45%。
8.经过770~622nm波长的光照萌发的菜籽及其在制备菜籽油中的用途或光照萌发在制备浓香菜籽油中的用途,其中,所述光照萌发为将菜籽置于770~622nm波长的光照下进行萌发30~60小时,优选40~48小时。
9.一种调和油或油脂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6-7中所述的菜籽油,优选地,所述调和油或油脂组合物还包括其它油脂基料,所述其它油脂基料为稻米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棕榈仁油、花生油、大豆油、亚麻籽油、棉籽油、红花籽油、紫苏籽油、茶籽油、蓖麻籽油、棕榈果油、椰子油、油橄榄油、可可豆油、乌桕籽油、扁桃仁油、杏仁油、油桐籽油、橡胶籽油、玉米胚油、小麦胚油、芝麻油、月见草籽油、榛子油、南瓜籽油、胡桃油、葡萄籽油、胡麻籽油、玻璃苣籽油、沙棘籽油、番茄籽油、南瓜籽油、澳洲坚果油、可可脂、牛脂、猪油、羊油、鸡脂、鱼油、藻油及其任意组合。
10.一种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中含有权利要求6-7中所述的菜籽油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和油或油脂组合物,优选地,所述食品包括调味品、豆制品、熟食品、烘焙品、甜品和半成品。
CN202010729681.0A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浓香菜籽油及其制备工艺 Active CN113980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9681.0A CN113980731B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浓香菜籽油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9681.0A CN113980731B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浓香菜籽油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0731A true CN113980731A (zh) 2022-01-28
CN113980731B CN113980731B (zh) 2023-11-21

Family

ID=79731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9681.0A Active CN113980731B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浓香菜籽油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073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6609A (zh) * 2012-09-05 2012-11-28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富含芝麻酚的芝麻香油生产工艺
CN105795004A (zh) * 2014-12-29 2016-07-27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具有改善风味的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9669A (zh) * 2016-12-29 2017-03-08 陈太飞 一种浓香芝麻油的加工方法
CN106922844A (zh) * 2015-12-30 2017-07-07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具有减少油烟的浓香菜籽油油脂组合物
CN109082340A (zh) * 2018-07-23 2018-12-25 望谟县布依王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油菜籽的冷制榨油方法
RU2694634C1 (ru) * 2018-07-23 2019-07-16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Ураль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УрГЭУ) Способ обогащения семян амаранта селено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6609A (zh) * 2012-09-05 2012-11-28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富含芝麻酚的芝麻香油生产工艺
CN105795004A (zh) * 2014-12-29 2016-07-27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具有改善风味的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2844A (zh) * 2015-12-30 2017-07-07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具有减少油烟的浓香菜籽油油脂组合物
CN106479669A (zh) * 2016-12-29 2017-03-08 陈太飞 一种浓香芝麻油的加工方法
CN109082340A (zh) * 2018-07-23 2018-12-25 望谟县布依王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油菜籽的冷制榨油方法
RU2694634C1 (ru) * 2018-07-23 2019-07-16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Ураль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УрГЭУ) Способ обогащения семян амаранта селеном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ISKA E ET AL: "Effect of light conditions on the contents of glucosinolates in germinatingseeds of white mustard, red radish, white radish, and rapeseed", J AGRIC FOOD CHEM., vol. 56, no. 19, pages 9087 - 9093 *
NAWAZ T ET AL: "Developmental variation during seed germination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of Brassica rapa exposed to various colored lights", J PHOTOCHEM PHOTOBIOL B., no. 179, pages 113 *
吴浪;徐俐;谢婧;夏晓峰;王化东;: "不同炒制温度对菜籽毛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中国油脂, vol. 37, no. 11, pages 39 - 43 *
尹永祺等: "响应面法优化芥菜芽苗富集异硫氰酸酯发芽条件", 安徽农业科学, vol. 46, no. 13, pages 167 *
杨湄;刘昌盛;周琦;郑畅;黄凤洪;: "加工工艺对菜籽油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vol. 32, no. 04, pages 551 - 55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0731B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10712B1 (ko) 가열내성이 우수한 튀김용 유지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Bujdoso et al.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xidative stability,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some Hungarian and other Persian walnut cultivars
TW201536184A (zh) 油脂組成物及其食品
CN108771201B (zh) 一种清香松露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75767B (zh) 一种木榨菜籽油的方法
CN101896074A (zh) 食用油组合物的添加剂
CN113980731A (zh) 一种浓香菜籽油及其制备工艺
Agar et al. Compositional changes of fatty acid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mbryo in Pistacia vera
CN111955686B (zh) 一种海茸的脱腥方法及即食海茸的制备方法
CN114058435B (zh) 一种浓香大豆油及其制备工艺
CN113925093A (zh) 菜籽风味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用途
TWI788507B (zh) 油炸調理用油脂組成物之著色的抑制方法
CN114058436B (zh) 一种花生油、花生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Yadav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arious processing on total phenolic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flaxseed
CN113355155A (zh) 一种提高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方法
CN113980732B (zh) 一种营养健康的芝麻油、芝麻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JP7436397B2 (ja) フライ調理用油脂組成物の着色抑制方法、フライ調理用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着色抑制剤
CN111838331A (zh) 亚麻籽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7157599B2 (ja) 食品用コーティング剤および食品の外観を維持する方法
CN113845969B (zh) 菜籽油的制造方法及菜籽油
CN114052089A (zh) 一种浓香葵花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KR20100003973A (ko) 튀김용 올리브유의 제조방법
CN113383826A (zh) 一种利用新鲜米糠制备稻香稻米油的方法及产品
CN115886084A (zh) 风味调和油的制备及鉴定
CN116326644A (zh) 米香油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