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3740A - 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3740A
CN113953740A CN202111177980.9A CN202111177980A CN113953740A CN 113953740 A CN113953740 A CN 113953740A CN 202111177980 A CN202111177980 A CN 202111177980A CN 113953740 A CN113953740 A CN 113953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elding
fixedly connected
workpiece
fix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79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阳华
胡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Changro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Changr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Changro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Changr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779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37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3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374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焊接工件底板进行限位的第一挡块,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用于对工件的后侧进行限位;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下端设有上下驱动的第一直线驱动轴,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轴穿过托板连接有第一导向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导向夹紧机构用于将待焊接外壳夹紧在底板上的相对位置上。本发明方便对工件进行导正定位并夹紧,从而方便对工件进行焊接,从而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精度;结构简洁,且能够避免焊渣影响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辅助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是由两块金属电极之间夹一层绝缘电介质构成。当在两金属电极间加上电压时,电极上就会存储电荷,所以电容器是储能元件。汽车电容器又叫电化学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电容器,它的出现使得电容器的极限容量骤然上升。
相关技术中,一种汽车电容器其外壳为方形盒状结构,且底板大于壳体并向两侧延伸形成固定翻边,电容器芯子封装在电容外壳中。现有汽车电容器外壳制作一般采用一个折弯的C型断面的壳体焊接在平板的底板上,并使得底板两侧外漏形成用于固定的翻边,在电容器外壳焊接过程中,现有方式为采用人工点焊先固定,然后再连续焊焊接使得外壳焊接在底板上,此种焊接效率低,不能满足生产产能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焊接工件底板进行限位的第一挡块,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用于对工件的后侧进行限位;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下端设有上下驱动的第一直线驱动轴,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轴穿过托板连接有第一导向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导向夹紧机构用于将待焊接外壳夹紧在底板上的相对位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夹紧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直线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限位块上方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底部铰接连接第一压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底部铰接连接有第二压杆;所述第一压杆的下端铰接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内侧,所述第二压杆的下端铰接连接在第二固定板的内侧,所述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的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下端之间的距离,且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待焊接工件的上端宽度,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待焊接工件的上端宽度,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下端向第一连接板中部倾斜;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连接轴上穿套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第一固定环与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止工件偏移至第一固定板外的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穿套在第一压缩弹簧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上端穿过托板且第一导向杆与托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遮盖板,所述第一遮盖板靠近待焊接工件一侧延伸出第一挡块的侧面并形成一段悬空段。所述第一遮盖板用于对焊接飞溅进行遮挡,避免飞溅落入第一挡块与工件的接触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压杆的下端位于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压杆的下端位于第二凹槽中。使得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的下端无突出的台阶,避免存在台阶对工件夹紧过程中造成卡滞,使得对工件导向定位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位于工件相对限位柱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的靠近焊接工件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与焊接工件的接触面位于焊接工件的壳体中部,且第一夹紧块与焊接工件接触面的两端设有倒角,且倒角与工件焊缝之间设有一定间距空隙;所述第一夹紧块与第三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紧块上,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杆远离第一夹紧块的一端穿过第三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位于工件相对第一挡块的另一侧,所述第四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的伸缩杆朝向靠近焊接工件一侧且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推移块。所述推移块用于将待焊接的壳体和底板推移至相应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推移块包括有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呈L型布置,所述第一推板用于抵接在焊接工件的底板侧面从而将底板推动,所述第二推板用于抵接在焊接工件的壳体侧面从而使得壳体与底板一起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排渣槽,所述排渣槽位于第一限位板的靠近焊接工件一侧的底部,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有垫板,所述安装板与垫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安装板与垫板之间形成一排料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采用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优选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采用气缸。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待焊接工件电容器外壳包括底板与壳体,壳体与底板在未焊接前,底板放置在安装板上,壳体放置在底板上,将壳体和底板推动,底板与第一挡块抵接,壳体位于第一导向夹紧机构下方,在底板与壳体移动的过程中,两侧在限位柱与第一夹紧块的挤压下进行限位,然后通过第一直线驱动装置驱动夹紧固定,然后可以通过焊接机械人对壳体与底板连接处进行焊接;具体的,第一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连接轴向下移动,使得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向下移动,第一连接板向下移动过程中,使得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向下移动,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小角度倾斜布置,且通过倾斜面与壳体的上端两侧挤压,使得能够对壳体进行左右小幅移动从而对壳体的位置进行修正,第一连接板继续向下压,使得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继续下压,在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继续下压的过程中,第一压杆与壳体挤压使得第一压杆发生转动,使得第一压杆的倾角变大,且第二连接板向上被撑起,第一压缩弹簧的弹力使得第二连接板向下压,共同作用下使得第一压杆大倾角向下压紧壳体,提高压紧力,第二压杆同理压紧壳体,使得壳体紧紧压在底板上,从而完成对壳体与底板之间进行导正定位与夹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方便对工件进行导正定位并夹紧,从而方便对工件进行焊接,从而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精度;结构简洁,且能够避免焊渣影响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部分结构使用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安装板;11、支撑杆;12、托板;13、第一直线驱动装置;14、排渣槽;2、第一挡块;21、第一遮盖板;3、限位柱;4、第一导向夹紧机构;41、第一连接轴;42、限位块;43、第一连接板;431、第一连杆;432、第二连杆;433、第一压杆;434、第二压杆;44、第二连接板;441、第一固定板;442、第二固定板;443、第一凹槽;444、第二凹槽;445、挡板;45、第一固定环;46、第一压缩弹簧;47、套筒;48、第一导向杆;5、第三固定板;51、第一滑动杆;52、第一夹紧块;521、倒角;53、第二压缩弹簧;54、第一限位板;6、第四固定板;61、第二直线驱动装置;62、推移块;621、第一推板;622、第二推板;7、垫板;71、垫块;a1、底板;a2、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如图1-图7所示,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焊接工件底板a1进行限位的第一挡块2,所述安装板1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3,限位柱3用于对工件的后侧进行限位;所述安装板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上固定连接有托板12,所述托板1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直线驱动装置13,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13下端设有上下驱动的第一直线驱动轴,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轴穿过托板12连接有第一导向夹紧机构4;所述第一导向夹紧机构4用于将待焊接外壳夹紧在底板a1上的相对位置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焊接工件电容器外壳包括底板a1与壳体a2,壳体a2与底板a1在未焊接前,底板a1放置在安装板1上,壳体a2放置在底板a1上,将壳体a2和底板a1推动,底板a1与第一挡块2抵接,壳体a2位于第一导向夹紧机构4下方,在底板a1与壳体a2移动的过程中,两侧在限位柱3与第一夹紧块52的挤压下进行限位,然后通过第一直线驱动装置13驱动夹紧固定,然后可以通过焊接机械人对壳体a2与底板a1连接处进行焊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向夹紧机构4包括第一连接轴41,所述第一连接轴41与第一直线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4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2,所述限位块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3,所述限位块42上方设有第二连接板44,所述第二连接板44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连接轴41穿过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4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41和第二固定板442,所述第一固定板441和第二固定板44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43位于第一固定板441和第二固定板44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43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杆431和第二连杆432,所述第一连杆431的底部铰接连接第一压杆433,所述第二连杆432的底部铰接连接有第二压杆434;所述第一压杆433的下端铰接连接在第一固定板441的内侧,所述第二压杆434的下端铰接连接在第二固定板442的内侧,所述第一压杆433与第二压杆434的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下端之间的距离,且第一压杆433与第二压杆434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待焊接工件的上端宽度,第一压杆433与第二压杆434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待焊接工件的上端宽度,所述第一连杆431与第二连杆432的下端向第一连接板43中部倾斜;所述第一连接轴4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45,所述第一连接轴41上穿套有第一压缩弹簧46,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6位于第一固定环45与第二连接板44之间。在定位夹紧过程中,第一直线驱动装置13驱动第一连接轴41向下移动,使得第一连接板43和第二连接板44向下移动,第一连接板43向下移动过程中,使得第一压杆433与第二压杆434向下移动,第一压杆433与第二压杆434小角度倾斜布置,且通过倾斜面与壳体a2的上端两侧挤压,使得能够对壳体a2进行左右小幅移动从而对壳体a2的位置进行修正,第一连接板43继续向下压,使得第一压杆433与第二压杆434继续下压,在第一压杆433与第二压杆434继续下压的过程中,第一压杆433与壳体a2挤压使得第一压杆433发生转动,使得第一压杆433的倾角变大,且第二连接板44向上被撑起,第一压缩弹簧46的弹力使得第二连接板44向下压,共同作用下使得第一压杆433大倾角向下压紧壳体a2,第二压杆434同理压紧壳体a2,使得壳体a2仅仅压在底板a1上,从而完成对壳体a2与底板a1之间进行导正定位与夹紧。所述第一固定板4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止工件偏移至第一固定板441外的挡板445,挡板445可以在壳体a2推移触碰挡板445后,被挡板445限位在第一固定板441的内侧。
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板44上固定连接有套筒47,所述套筒47穿套在第一压缩弹簧46的外侧。通过套筒47对第一压缩弹簧46进行防护,保证压紧准确。所述第二连接板4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杆48,所述第一导向杆48的上端穿过托板12且第一导向杆48与托板12滑动连接。通过第一导向杆48进行导向,避免结构发生转动。
具体的,所述第一挡块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遮盖板21,所述第一遮盖板21靠近待焊接工件一侧延伸出第一挡块2的侧面并形成一段悬空段。所述第一遮盖板21用于对焊接飞溅进行遮挡,避免飞溅落入第一挡块2与工件的接触面上。
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板441的内侧设有第一凹槽443,所述第一压杆433的下端位于第一凹槽443中;所述第二固定板442的内侧设有第二凹槽444,所述第二压杆434的下端位于第二凹槽444中。使得第一压杆433和第二压杆434的下端无突出的台阶,避免存在台阶对工件夹紧过程中造成卡滞,使得对工件导向定位更加顺畅。
具体的,所述安装板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5,所述第三固定板5位于工件相对限位柱3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固定板5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一滑动杆51,所述第一滑动杆51的靠近焊接工件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紧块52,所述第一夹紧块52与焊接工件的接触面位于焊接工件的壳体a2中部,且第一夹紧块52与焊接工件接触面的两端设有倒角521,且倒角521与工件焊缝之间设有一定间距空隙;所述第一夹紧块52与第三固定板5之间设有第二压缩弹簧53,所述第二压缩弹簧5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紧块52上,所述第二压缩弹簧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板5上。工件在被推入第一连接板43下方时,第一夹紧块52的倒角521对工件进行导向,且通过第二压缩弹簧53挤压第一夹紧块52使得工件紧贴在限位柱3侧面,使得工件位置保持一致和准确,第一夹紧块52两端与工件焊接焊缝存在一定距离,从而避免焊接过程中飞溅到第一夹紧块52的夹紧表面,提高焊接精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滑动杆51远离第一夹紧块52的一端穿过第三固定板5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54。通过第一限位板54对第一滑动杆51进行限位,避免第一滑动杆51脱离第三固定板5。
具体的,所述安装板1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6,所述第四固定板6位于工件相对第一挡块2的另一侧,所述第四固定板6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直线驱动装置61,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61的伸缩杆朝向靠近焊接工件一侧且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推移块62。所述推移块62用于将待焊接的壳体a2和底板a1推移至相应位置,在工件夹紧后,推移块62后退复位。
具体的,所述推移块62包括有第一推板621和第二推板622,所述第一推板621与第二推板622呈L型布置,所述第一推板621用于抵接在焊接工件的底板a1侧面从而将底板a1推动,所述第二推板622用于抵接在焊接工件的壳体a2侧面从而使得壳体a2与底板a1一起移动。从而使得在推移工件的过程中,将壳体a2与底板a1按预定的相对位置推移至第一连接板43下方,使得壳体a2与底板a1到达第一连接板43下方时,其壳体a2与底板a1的相对位置在预定范围内。
具体的,所述安装板1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排渣槽14,所述排渣槽14位于第一挡块2的靠近焊接工件一侧的底部,所述安装板1的下方设有垫板7,所述安装板1与垫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垫块71,所述安装板1与垫板7之间形成一排料空间。工件在推移的过程中,安装板1表面的杂物被工件的底板a1推刮至排渣槽14,使得安装板1表面能够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影响精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13、第二直线驱动装置61分别采用气缸、液压缸、电动推杆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13、第二直线驱动装置61均采用气缸。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本申请技术方案不仅能够对所公开的电容壳体进行焊接,还能够应用与其他类似结构的焊接,如一平板上焊接矩形物件的焊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焊接工件底板(a1)进行限位的第一挡块(2),所述安装板(1)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3),限位柱(3)用于对工件的后侧进行限位;所述安装板(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上固定连接有托板(12),所述托板(1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直线驱动装置(13),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13)下端设有上下驱动的第一直线驱动轴,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轴穿过托板(12)连接有第一导向夹紧机构(4);所述第一导向夹紧机构(4)用于将待焊接外壳夹紧在底板(a1)上的相对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夹紧机构(4)包括第一连接轴(41),所述第一连接轴(41)与第一直线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4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2),所述限位块(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3),所述限位块(42)上方设有第二连接板(44),所述第二连接板(44)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连接轴(41)穿过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4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41)和第二固定板(442),所述第一固定板(441)和第二固定板(44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43)位于第一固定板(441)和第二固定板(44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43)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杆(431)和第二连杆(432),所述第一连杆(431)的底部铰接连接第一压杆(433),所述第二连杆(432)的底部铰接连接有第二压杆(434);所述第一压杆(433)的下端铰接连接在第一固定板(441)的内侧,所述第二压杆(434)的下端铰接连接在第二固定板(442)的内侧,所述第一压杆(433)与第二压杆(434)的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下端之间的距离,且第一压杆(433)与第二压杆(434)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待焊接工件的上端宽度,第一压杆(433)与第二压杆(434)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待焊接工件的上端宽度,所述第一连杆(431)与第二连杆(432)的下端向第一连接板(43)中部倾斜;所述第一连接轴(4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45),所述第一连接轴(41)上穿套有第一压缩弹簧(46),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6)位于第一固定环(45)与第二连接板(44)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4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止工件偏移至第一固定板(441)外的挡板(4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44)上固定连接有套筒(47),所述套筒(47)穿套在第一压缩弹簧(46)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板(4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杆(48),所述第一导向杆(48)的上端穿过托板(12)且第一导向杆(48)与托板(1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遮盖板(21),所述第一遮盖板(21)靠近待焊接工件一侧延伸出第一挡块(2)的侧面并形成一段悬空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441)的内侧设有第一凹槽(443),所述第一压杆(433)的下端位于第一凹槽(443)中;所述第二固定板(442)的内侧设有第二凹槽(444),所述第二压杆(434)的下端位于第二凹槽(444)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5),所述第三固定板(5)位于工件相对限位柱(3)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固定板(5)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一滑动杆(51),所述第一滑动杆(51)的靠近焊接工件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紧块(52),所述第一夹紧块(52)与焊接工件的接触面位于焊接工件的壳体(a2)中部,且第一夹紧块(52)与焊接工件接触面的两端设有倒角(521),且倒角(521)与工件焊缝之间设有一定间距空隙;所述第一夹紧块(52)与第三固定板(5)之间设有第二压缩弹簧(53),所述第二压缩弹簧(5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紧块(52)上,所述第二压缩弹簧(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板(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杆(51)远离第一夹紧块(52)的一端穿过第三固定板(5)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5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6),所述第四固定板(6)位于工件相对第一挡块(2)的另一侧,所述第四固定板(6)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直线驱动装置(61),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61)的伸缩杆朝向靠近焊接工件一侧且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推移块(6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块(62)包括有第一推板(621)和第二推板(622),所述第一推板(621)与第二推板(622)呈L型布置,所述第一推板(621)用于抵接在焊接工件的底板(a1)侧面从而将底板(a1)推动,所述第二推板(622)用于抵接在焊接工件的壳体(a2)侧面从而使得壳体(a2)与底板(a1)一起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排渣槽(14),所述排渣槽(14)位于第一挡块(2)的靠近焊接工件一侧的底部,所述安装板(1)的下方设有垫板(7),所述安装板(1)与垫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垫块(71),所述安装板(1)与垫板(7)之间形成一排料空间。
CN202111177980.9A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 Withdrawn CN1139537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7980.9A CN113953740A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7980.9A CN113953740A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3740A true CN113953740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63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7980.9A Withdrawn CN113953740A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37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2109A (zh) * 2022-06-30 2022-08-30 东莞飞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器自动化焊接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2109A (zh) * 2022-06-30 2022-08-30 东莞飞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器自动化焊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55494B (zh) 一种电芯极耳折弯机构
CN109623230A (zh) 一种智能汽车转向轴轴管的驱动控制高精度焊接设备
CN113953740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外壳焊接定位装置
CN216939096U (zh) 电池连接片焊接定位工装
CN110732812A (zh) 四轴车桥直环缝焊装置
CN111545980A (zh) 一种电气器件焊接变位控制机
CN210334929U (zh)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焊接的定位设备
CN209850226U (zh) 汽车前风挡下横梁总成焊接工装
CN101081456A (zh) 电阻点焊电极延寿装置
CN201979240U (zh) 用于螺柱焊的浮动机构
CN107486641B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模组辅助夹紧焊接车
CN217799884U (zh) 一种汇流排焊接装置
CN216298258U (zh) 一种缝焊机电极轮的同步控制装置
CN216126692U (zh) 一种汽车干燥过滤液位器的激光焊接设备
CN216540460U (zh) 调节式焊带压制装置
CN111872182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液压弯管机
CN211588878U (zh) 独立式加压点焊装置
CN207615845U (zh) 一种电池组点焊装置
CN113245780B (zh) 一种工业车辆电气箱焊接用定位装置及电气箱
CN207606420U (zh) 环保型新能源汽车零件机壳焊接装置
CN210703053U (zh) 可调节汽车电控平板点焊机构
CN201881100U (zh) 组焊车架工装
CN22048070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点焊夹具的防漏结构
CN219966937U (zh) 一种抓手装置、抓取设备
CN214602808U (zh) 一种工程车桥壳凸轮轴焊接手动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2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