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7062A - 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7062A
CN113937062A CN202010672968.4A CN202010672968A CN113937062A CN 113937062 A CN113937062 A CN 113937062A CN 202010672968 A CN202010672968 A CN 202010672968A CN 113937062 A CN113937062 A CN 113937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tching
hard mask
dielectric layer
sacrific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729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7062B (zh
Inventor
鲍锡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6729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706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3708 priority patent/WO2022012336A1/zh
Priority to US17/449,555 priority patent/US11862513B2/en
Publication of CN113937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7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7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70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B12/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for one transistor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B12/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for one transistor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03Making the capacitor or connections theret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方形成一阻拦层;在所述阻拦层上方形成一牺牲层;利用光刻工艺在所述牺牲层上方形成一开口图案;以所述阻拦层为刻蚀停止层,根据所述开口图案刻蚀所述牺牲层,形成第一沟槽;在所述第一沟槽中填充介质层材料;以所述阻拦层为刻蚀停止层,刻蚀所述牺牲层,形成第二沟槽;在所述第二沟槽中填充硬掩膜层材料;以所述阻拦层为刻蚀停止层,刻蚀所述介质层材料,形成硬掩膜层。本发明有利于减少半导体结构的刻蚀缺陷。

Description

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半导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存储单元包括用于存储电荷的电容器和当作开关的晶体管。随着DRAM存储单元的几何尺寸按照摩尔定律不断减小,电容的深宽比逐渐增大。
现有干法刻蚀工艺在对具有高硬度和高膜厚的硬掩膜层进行垂直刻蚀时,容易形成刻蚀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有利于减少半导体结构的刻蚀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方形成一阻拦层;在所述阻拦层上方形成一牺牲层;利用光刻工艺在所述牺牲层上方形成一开口图案;以所述阻拦层为刻蚀停止层,根据所述开口图案刻蚀所述牺牲层,形成第一沟槽;在所述第一沟槽中填充介质层材料;以所述阻拦层为刻蚀停止层,刻蚀所述牺牲层,形成第二沟槽;在所述第二沟槽中填充硬掩膜层材料;以所述阻拦层为刻蚀停止层,刻蚀所述介质层材料,形成硬掩膜层。
另外,所述牺牲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硬掩膜层的硬度。
另外,所述牺牲层与所述阻拦层的刻蚀选择比、所述介质层材料与所述阻拦层的刻蚀选择比均大于100。
另外,在所述形成一开口图案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牺牲层上方形成一介质层;所述开口图案位于所述介质层中。
另外,所述阻拦层包括氮化钛,所述牺牲层包括含碳材料,所述介质层材料包括氧化物、氮化物的一种,所述硬掩膜层材料包括多晶硅。
另外,所述第一沟槽在所述阻拦层上的投影形状包括圆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的一种。
另外,所述衬底包括:第一支撑层,位于所述阻拦层下方;第一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层下方;第二支撑层,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下方;第二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层下方;导电结构,位于所述第二介质层下方。
另外,根据所述硬掩膜层依次刻蚀所述阻拦层、所述第一支撑层、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二介质层,形成第三沟槽暴露所述导电结构。
另外,利用刻蚀工艺去除所述硬掩膜层和所述阻拦层。
另外,在所述第三沟槽的侧壁和底部形成第一导电层;去除部分所述第一支撑层;去除所述第一介质层;去除部分所述第二支撑层;去除部分所述第二介质层;形成介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以形成柱状电容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通过控制牺牲层的材料调整牺牲层的刻蚀难度,以及可通过控制介质层材料控制介质层材料与硬掩膜层材料的刻蚀选择比,避免刻蚀工艺对硬掩膜层造成损伤,保证最终形成的硬掩膜层具有较好的形貌;此外,在衬底上形成有阻拦层,阻拦层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刻蚀工艺对衬底造成误刻蚀。
另外,牺牲层的硬度小于硬掩膜层的硬度,有利于降低牺牲层的刻蚀难度,使得刻蚀形成的第一沟槽具有较好的形貌,进而使得后续形成硬掩膜层具有较好的形貌。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至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各步骤对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1为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半导体结构包括:介质层11和位于介质层11上方的硬掩膜层12,同一刻蚀工艺对硬掩膜层12和介质层11的刻蚀选择比较小,硬掩膜层12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大的厚度。
在刻蚀硬掩膜层12以形成开口图案13的过程中,由于硬掩膜层12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大的厚度,容易导致最终刻蚀形成的开口图案13的侧壁并不垂直于介质层11的表面。在利用这一类带有刻蚀缺陷的开口图案13进行选择性刻蚀,以形成多个分立的电容孔时,可能出现相邻电容孔贯通的问题。
此外,由于同一刻蚀工艺对硬掩膜层12和介质层11的刻蚀选择比较小,在刻蚀形成开口图案13后,多余的刻蚀剂与介质层11接触,进而对介质层11造成误刻蚀。误刻蚀可能会导致介质层11的性能发生改变,如支撑能力减弱,位于介质层11内部的电子元件被破坏等等。
为解决上问题,本发明实施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通过控制牺牲层的材料来调整刻蚀难度,保证刻蚀形成的第一沟槽具有预设形貌,进而使得后续形成的与第一沟槽互补的第二沟槽、以及填充于第二沟槽的硬掩膜层具有预设形貌;此外,在衬底上形成有可作为刻蚀停止层的阻拦层,有利于避免同一刻蚀工艺对衬底造成刻蚀损伤。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图2至图1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各步骤对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如下:
参考图2,提供一衬底21;在衬底21上方形成一阻拦层22;在阻拦层22上方形成一牺牲层23;利用光刻工艺在牺牲层23上方形成一开口图案244。
本实施例中,衬底21为多层叠层结构,多层叠层结构包括向同一方向依次叠放的导电结构210、第二介质层213、第二支撑层214、第一介质层215以及第一支撑层216。其中,第一支撑层216和第二支撑层214在衬底21中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形成电容孔的过程中衬底21发生坍塌;导电结构210包括绝缘介质211和导电层212,导电层212的材料包括钨或钨的化合物。
本实施例中,阻拦层22用作刻蚀停止层,使得刻蚀工艺在贯穿牺牲层23且暴露阻拦层22表面后停止刻蚀,避免刻蚀工艺对衬底21造成误刻蚀,从而保证衬底21具有良好性能。
本实施例中,牺牲层23与阻拦层22的刻蚀选择比大于100;牺牲层23的材料包括含碳材料,含碳材料包括有机碳化物(例如树脂)和无机碳化物(例如碳化硅),阻拦层22的材料包括氮化钛。
本实施例中,牺牲层23的硬度小于后续形成的硬掩膜层的硬度。如此,有利于避免材料硬度过大导致的刻蚀缺陷,在刻蚀牺牲层23形成沟槽时,能够保证形成的沟槽具有预设的形貌。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光刻工艺以形成开口图案244之前,在牺牲层23上方形成图案转移层24,图案转移层24包括在远离衬底21的方向上依次层叠的隔离层241、抗反射涂层242以及光刻胶层243。其中,隔离层241用于隔离牺牲层23和光刻胶层243,避免光刻胶层243的去除工艺对牺牲层23造成损伤或者改变牺牲层23的材料的特性。
具体地,光刻胶层243的去除工艺包括灰化工艺,灰化工艺通常用于去除有机材料等碳化物,在牺牲层23的材料为会受到灰化工艺影响的碳化物材料时,采用一定厚度的隔离层241隔离牺牲层23和光刻胶层243,有利于避免灰化工艺对牺牲层23造成损伤、去除部分牺牲层23或者改变牺牲层23的材料的性能,保证后续形成的第一沟槽具有较好的形貌。
此外,当牺牲层23的材料为多晶硅时,采用隔离层241进行隔离,有利于避免灰化工艺会对多晶硅造成氧化而形成二氧化硅,从而保证牺牲层23具有预设的物理特性,尤其是硬度特性。
相应的,当灰化工艺不会对牺牲层23的材料造成损伤,以及不会改变牺牲层23的材料特性时,也可以不需要隔离层231。其中,隔离层231的材料包括氮化物或硅化物中的至少一者。
参考图3,在光刻胶层243(参考图2)内形成开口图案244(参考图2)之后,根据开口图案244在抗反射涂层242和隔离层241内形成预开口241a;且在形成预开口241a之后去除光刻胶层243。
由于后续需要刻蚀牺牲层23以形成第一沟槽,而第一沟槽的侧壁面积通常大于预开口241a的底面面积,因此,第一沟槽的形成会增加牺牲层23的暴露面积,暴露面积指的是暴露在空气中或者工艺环境下的面积。举例来说,灰化工艺为通过电离氧源气体形成氧等离子体以进行干法刻蚀,暴露面积为氧等离子体或氧源气体可接触的面积。
预先去除光刻胶层243,能够使得光刻胶层的243的去除工艺中的刻蚀剂仅与预开口241a的底面面积接触,而并非与第一沟槽侧壁的牺牲层23材料接触。如此,即便刻蚀剂会损伤、去除或改性预开口241a底部的部分牺牲层23材料,形成一定的刻蚀缺陷,这一刻蚀缺陷也会在后续通过预开口241a刻蚀牺牲层23以形成第一沟槽时被消除,而不会因为损伤、去除或改性第一沟槽侧壁的牺牲层23的材料,导致形成的第一沟槽的形貌偏离预设形貌,保证第一沟槽形貌的准确和完整。
当灰化工艺不会影响牺牲层23而无需设置隔离层241时,可直接通过设置于光刻胶层243(参考图2)内的开口图案244(参考图2)在牺牲层23内形成第一沟槽。
参考图4,以阻拦层22作为刻蚀停止层,根据预开口241a(参考图3)刻蚀牺牲层23,形成第一沟槽231。
需要说明的是,当隔离层241的材料硬度大于牺牲层23的材料硬度时,可以采用无掩膜干法工艺刻蚀去除部分牺牲层23,形成第一沟槽231。在执行无掩膜干法刻蚀工艺时,位于隔离层241顶面的抗反射涂层242(参考图3)会被去除。
本实施例中,牺牲层23的材料为有机碳化物。通常情况下,有机碳化物相较于无机碳化物而言,具有更低的硬度,更容易被刻蚀,且刻蚀之后具有更好的沟槽形貌。如此,有利于缩短工艺耗时,以及保证沟槽具有良好形貌。
参考图5,在第一沟槽231(参考图3)中填充介质层材料251,并去除隔离层241(参考图3)。
本实施例中,进行光刻工艺所使用的掩膜版为现有掩膜版,在垂直于衬底21表面的方向上,现有掩膜版的开口的正投影与导电结构210中导电层212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即可通过第一沟槽231刻蚀形成暴露导电层212的电容孔。
因此,为保证能够通过硬掩模层刻蚀形成暴露导电层212的电容孔,需要在第一沟槽231内填充介质层材料251,占据物理位置,并通过调整刻蚀工艺,选择性刻蚀去除一定区域内的牺牲层23,以及在完成牺牲层23的刻蚀后,填充硬掩模材料至原有的牺牲层23所在位置,使得硬掩模材料环绕填充相邻介质层材料251之间。如此,才能在去除介质层材料251后形成硬掩模层,且硬掩模层具有可用于刻蚀形成电容孔的开口。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直接在第一沟槽中填充硬掩膜层材料,并刻蚀去除牺牲层,以形成硬掩膜层。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通过硬掩膜层的开口能够刻蚀出暴露导电层的电容孔,在采用这一技术方案时,进行光刻工艺所使用的掩膜版与现有掩膜版互补,即掩膜版的开口位置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在选择不同的掩膜版以形成电容孔时,除了要考虑掩膜版的获取难度以外,还要考虑牺牲层23的材料与硬掩模材料的刻蚀选择比。具体地,当同一刻蚀工艺对牺牲层23材料和对硬掩模材料的刻蚀选择比较小,导致在刻蚀牺牲层23的过程中可能损伤、消耗或改性硬掩模材料时,可采用现有掩膜版。如此,可通过填充介质层材料251,使得介质层材料251与牺牲层23材料、以及介质层材料251和硬掩模材料都具有较大的刻蚀选择比,避免刻蚀牺牲层23和刻蚀介质层材料251的刻蚀工艺改变沟槽形貌,从而保证最终能够形成多个分立的电容孔。
本实施例中,可先在第一沟槽231内填充满介质层材料251,再进行平坦化工艺,去除多余的介质层材料251以及隔离层241;也可以先去除隔离层241,再在第一沟槽231内填充满介质层材料251并进行平坦化工艺。
本实施例中,介质层材料251与阻拦层22的刻蚀选择比大于100。如此,有利于避免阻拦层22被刻穿,保证基底21的性能不受影响。
其中,介质层材料251包括氧化物、氮化物的一种,例如氧化硅、氮化硅或氮氧化硅中的一种。
参考图6,图6为图5所示半导体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牺牲层23为连续完整的膜层,介质层材料251位于牺牲层23内的若干个通孔中,通孔的排列图案与导电层212的排列图案相同。
本实施例中,相邻行/列的介质层材料251呈错位排列;相应地,相邻行/列的导电层212呈错位排列。如此,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同一横截面积内所能形成的通孔/导电层212的数量,提高半导体结构的集成度。
本实施例中,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与后续所要形成的电容的特征参数有关,特征参数包括电极层的厚度、相邻电极层之间的距离以及电极层是否共用。在控制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时,既要保证有足够间距去形成电极层,又要保证相邻电极层之间的介电层不会因为过薄而发生击穿或漏电,还要保证电极层与介电层构成的电容的电容值满足预设要求。
此外,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还与以下特征参数有关,其中包括:同一刻蚀工艺对牺牲层23与阻挡层22的刻蚀选择比、同一刻蚀工艺对介质层材料251与阻挡层22的刻蚀选择比、以及后续形成的柱状电容的厚度。
具体来说,由于在半导体结构的实际制造过程中,同一刻蚀工艺对其他材料和阻拦层22刻蚀选择比较高,仅代表刻蚀剂对阻拦层22的刻蚀速率较低,刻蚀依旧会发生,因此,作为刻蚀停止层的阻拦层22,在刻蚀牺牲层23以及后续刻蚀介质层材料251的工艺过程中一定会被刻蚀,而只要发生了刻蚀,就可能存在误刻蚀的情况。误刻蚀的程度与同一刻蚀工艺对其他材料和阻拦层22的刻蚀选择比有关,刻蚀选择比越高,误刻蚀的程度就越低。
在后续形成分立的电容孔的工艺过程中,即从刻蚀阻拦层22到暴露导电层212的工艺过程中,阻拦层22中的误刻蚀会被逐渐放大,使得相邻电容孔之间的最小间距逐渐缩小。此时,阻拦层22的误刻蚀程度越低,相邻电容孔之间的最小间距越大,相邻电容孔的分立程度越高;柱状电容的厚度越薄,误刻蚀被放大的程度越低,相邻电容孔的分立程度越高。
本实施例中,需要根据以上多个特征参数控制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从而保证相邻电容孔具有较高的分立程度,进而保证最终形成的半导体结构的性能。
参考图7,以阻拦层22为刻蚀停止层,刻蚀牺牲层23(参考图5),形成第二沟槽232,第二沟槽232与第一沟槽互补,第二沟槽232用于填充硬掩膜材料。
本实施例中,介质层材料251与牺牲层23的材料具有较高的选择比。如此,在刻蚀牺牲层23时,可采用无掩膜干法刻蚀工艺刻蚀去除牺牲层23,无需设置额外的掩膜版以及形成额外的掩膜层,有利于降低工艺成本以及减少工艺步骤。
参考图8和图9,在第二沟槽内填充硬掩膜材料,硬掩膜材料用于形成硬掩膜层261。
硬掩模材料的选择可以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工艺要求包括:硬度、与介质层材料251的刻蚀选择比等。
硬掩膜材料的硬度越高,在后续形成第三凹槽的工艺过程中,越难被刻蚀,如此,采用硬掩膜材料形成的硬掩膜层可以更好地限定干法刻蚀工艺的刻蚀方向,保证刻蚀形成的第三凹槽的侧壁垂直于导电结构210的顶面,进而保证电容孔的相互分立;相应地,与介质层材料251的刻蚀选择比越高,在刻蚀介质层材料251形成硬掩膜层261的过程中,刻蚀工艺对硬掩膜材料的损伤越小,硬掩膜层261的侧壁与衬底21的垂直度越高,从而使得硬掩膜层261能够更好地限定干法刻蚀工艺的刻蚀方向,从而保证电容孔的分立。
垂直度指的是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与直角(即90°角)的接近程度,垂直度越高,接近程度越高,垂直度越低,接近程度越低。
本实施例中,硬掩模材料包括多晶硅;在其他实施例中,硬掩模材料还包括聚酰亚胺等具有较高硬度的有机材料。相较于有机材料而言,多晶硅为常见材料,成本较低,采用多晶硅作为硬掩膜材料有利于降低工艺成本。
此外,由于作为硬掩膜材料的有机材料和作为牺牲层材料的有机碳化物同属于含碳化合物,同一刻蚀工艺对两者的刻蚀选择比可能较低,因此,采用有机材料作为硬掩膜材料,且两者刻蚀选择比较低时,适合采用现有掩膜版形成电容孔。如此,在同一刻蚀工艺过程中,硬掩膜材料和牺牲层材料不会同时存在,且可通过控制介质层材料的类型,提高介质层材料与硬掩膜材料、以及介质层材料与牺牲层材料的刻蚀选择比,进而保证最终形成的硬掩膜层具有良好的侧壁形貌,即硬掩膜层的侧壁与衬底21顶面具有较高的垂直度。
相应的,采用多晶硅作为硬掩膜材料时,既可选用现有掩膜版形成电容孔,也可以选用与现有掩膜版互补的另一掩膜版形成电容孔。选用互补的另一掩膜版作为电容孔时,由于同一刻蚀工艺对多晶硅和有机碳化物的刻蚀选择比较高,因此,既可以保证最终形成的硬掩膜层261的侧壁形貌良好,又可以减少工艺步骤,有利于缩短工艺周期。
参考图10和图11,以阻拦层22为刻蚀停止层,刻蚀介质层材料,形成硬掩膜层261。参考图12,基于硬掩膜层261依次刻蚀阻拦层22、第一支撑层216、第一介质层215、第二支撑层214、第二介质层213,形成暴露导电层212的第三沟槽211。
在形成第三沟槽211的过程中,可针对刻蚀对象的材料特性选用不同的刻蚀剂,也可以选用同一种刻蚀剂。
具体来说,第一支撑层216和第二支撑层214由于需要起到支撑作用,其硬度通常大于第一介质层215和第二介质层213的材料,在刻蚀第一支撑层216和第一介质层215的过程中,可选用主要刻蚀成分不同或者主要刻蚀成分浓度不同的不同刻蚀剂,分别刻蚀第一支撑层216和第一介质层215,从而保证整体刻蚀工艺具有较高的刻蚀速率,缩短工艺周期。
本实施例中,同一刻蚀工艺对硬掩膜层261与阻拦层22、第一支撑层216、第一介质层215、第二支撑层214以及第二介质层213的刻蚀选择比较高,在刻蚀阻拦层22、第一支撑层216、第一介质层215、第二支撑层214以及第二介质层213,硬掩膜层261始终能够保持较高的侧壁形貌。
参考图13,利用刻蚀工艺,去除硬掩膜层261(参考图12)和阻拦层22(参考图12)。
需要说明的是,在选用去除硬掩膜层261以及阻拦层22的具体工艺时,应当考虑尽量避免较大的拉应力产生,从而避免拉应力过大而导致结构坍塌或者相邻膜层发生错位移动,保证第三凹槽211侧壁具有较高的垂直度,进而保证能够在第三凹槽211侧壁和底部形成质量良好的膜层,提高最终形成的柱状电容结构的质量。
参考图14,在第三沟槽211(参考图13)的侧壁和底部形成第一导电层221;去除部分第一支撑层、去除部分第一介质层、去除部分第二支撑层、去除部分第二介质层;形成介电层231和第二导电层241,以形成柱状电容结构。
本实施例中,柱状电容结构为双层柱状电容结构,由于每一双层柱状电容结构的最外侧都是第二导电层241,因此,相邻双层柱状电容结构的最外层导电层可以共用。双层柱状电容结构的形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在形成第一导电层221之后,去除相邻第一导电层221之间的所有第一支撑层、第一介质层、第二支撑层和第二介质层,为第二导电层241和介电层231的设置预留空间。
本实施例中,刻蚀相邻第一导电层221之间的所有材料时,可直接采用无掩膜刻蚀工艺,无需专门设置掩膜版,有利于降低工艺成本;此外,向刻蚀后的空置区域填充导电材料,可形成完全环绕介电层231的且可被相邻柱状电容结构共用的第二导电层241,有利于提高柱状电容结构的电容量和空间利用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去除部分第一支撑层、去除部分第一介质层、去除部分第二支撑层,形成部分环绕介电层的第二导电层,和/或形成不可被共用的第二导电层。采用这一类柱状电容结构设计时,可以在未被第二导电层占据的介质材料内形成其他元件,进而提高半导体结构的集成度。
在去除工艺完成后,在第一导电层22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形成介电层231;在形成介电层231之后,可采用沉积工艺,同时形成位于介电层231内部的以及相邻介电层231之间的第二导电层241,缩短半导体结构的工艺周期。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控制牺牲层的材料调整牺牲层的刻蚀难度,以及可通过控制介质层材料控制介质层材料与硬掩膜层材料的刻蚀选择比,避免刻蚀工艺对硬掩膜层造成损伤,保证最终形成的硬掩膜层具有较好的形貌;此外,在衬底上形成有阻拦层,阻拦层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刻蚀工艺对衬底造成误刻蚀。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自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方形成一阻拦层;
在所述阻拦层上方形成一牺牲层;
利用光刻工艺在所述牺牲层上方形成一开口图案;
以所述阻拦层为刻蚀停止层,根据所述开口图案刻蚀所述牺牲层,形成第一沟槽;
在所述第一沟槽中填充介质层材料;
以所述阻拦层为刻蚀停止层,刻蚀所述牺牲层,形成第二沟槽;
在所述第二沟槽中填充硬掩膜层材料;
以所述阻拦层为刻蚀停止层,刻蚀所述介质层材料,形成硬掩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牺牲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硬掩膜层的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牺牲层与所述阻拦层的刻蚀选择比、所述介质层材料与所述阻拦层的刻蚀选择比均大于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形成一开口图案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牺牲层上方形成一介质层;所述开口图案位于所述介质层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层包括氮化钛,所述牺牲层包括含碳材料,所述介质层材料包括氧化物、氮化物的一种,所述硬掩膜层材料包括多晶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在所述阻拦层上的投影形状包括圆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包括:
第一支撑层,位于所述阻拦层下方;
第一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层下方;
第二支撑层,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下方;
第二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层下方;
导电结构,位于所述第二介质层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硬掩膜层依次刻蚀所述阻拦层、所述第一支撑层、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二介质层,形成第三沟槽暴露所述导电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刻蚀工艺去除所述硬掩膜层和所述阻拦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沟槽的侧壁和底部形成第一导电层;去除部分所述第一支撑层;去除所述第一介质层;去除部分所述第二支撑层;去除部分所述第二介质层;形成介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以形成柱状电容结构。
CN202010672968.4A 2020-07-14 2020-07-14 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 Active CN1139370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2968.4A CN113937062B (zh) 2020-07-14 2020-07-14 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
PCT/CN2021/103708 WO2022012336A1 (zh) 2020-07-14 2021-06-30 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
US17/449,555 US11862513B2 (en) 2020-07-14 2021-09-30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2968.4A CN113937062B (zh) 2020-07-14 2020-07-14 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7062A true CN113937062A (zh) 2022-01-14
CN113937062B CN113937062B (zh) 2024-09-24

Family

ID=79273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72968.4A Active CN113937062B (zh) 2020-07-14 2020-07-14 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7062B (zh)
WO (1) WO202201233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629953A (zh) * 2024-08-13 2024-09-10 杭州积海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0933B (zh) * 2022-04-20 2024-03-29 瑶芯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Mems麦克风及其制备方法
CN116759383B (zh) * 2023-08-17 2023-11-03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3169A (zh) * 2006-08-10 2008-02-13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存储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KR20110092390A (ko) * 2010-02-09 2011-08-18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측벽콘택을 갖는 반도체장치 제조 방법
KR20120059024A (ko) * 2010-11-30 2012-06-08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스페이서패터닝을 이용한 반도체장치 제조 방법
CN102522370A (zh) * 2011-12-22 2012-06-27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接触孔的形成方法
US20130109148A1 (en) * 2011-10-28 2013-05-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of forming a pattern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he same
CN109119330A (zh) * 2017-06-23 2019-01-0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CN110896075A (zh) * 2018-09-13 2020-03-20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97064A (zh) * 2020-01-08 2021-07-09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73099A (ko) * 2008-12-22 2010-07-01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실린더형 커패시터 형성 방법
CN109390216A (zh) * 2017-08-03 2019-02-26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CN110233097B (zh) * 2018-03-06 2021-11-23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CN110634733B (zh) * 2018-06-22 2024-10-25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存储器电容孔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3169A (zh) * 2006-08-10 2008-02-13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存储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KR20110092390A (ko) * 2010-02-09 2011-08-18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측벽콘택을 갖는 반도체장치 제조 방법
KR20120059024A (ko) * 2010-11-30 2012-06-08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스페이서패터닝을 이용한 반도체장치 제조 방법
US20130109148A1 (en) * 2011-10-28 2013-05-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of forming a pattern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he same
CN102522370A (zh) * 2011-12-22 2012-06-27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接触孔的形成方法
CN109119330A (zh) * 2017-06-23 2019-01-0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CN110896075A (zh) * 2018-09-13 2020-03-20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97064A (zh) * 2020-01-08 2021-07-09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629953A (zh) * 2024-08-13 2024-09-10 杭州积海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7062B (zh) 2024-09-24
WO2022012336A1 (zh) 2022-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37062B (zh) 半导体结构制作方法
US11444086B2 (en) Capacitor and its formation method and a dram cell
CN114093870B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20080242042A1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capacitor in a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12447603B (zh) 半导体存储器的形成方法
CN112864153B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KR100744672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콘택홀 형성 방법
US11862513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KR20120004212A (ko) 캐패시터 제조 방법
US7585780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13471148B (zh) 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
US9059194B2 (en) High-K and metal filled trench-type EDRAM capacitor with electrode depth and dimension control
JP2008210849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3496952B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11956946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semiconductor memory structure
US1208239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mory and memory
CN114256133B (zh) 半导体器件、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078585A1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US20220384191A1 (en)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KR100913016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캐패시터 및 이의 형성 방법
CN113725164A (zh) 电容孔形成方法
KR101036451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스토리지 노드 형성 방법
KR100717507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KR100857853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캐패시터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0406602B1 (ko) 캐패시터의 스토러지 노드 전극 형성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