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4323A - 球状氧化镁、其制造方法、导热性填料和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球状氧化镁、其制造方法、导热性填料和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4323A
CN113874323A CN202080038254.6A CN202080038254A CN113874323A CN 113874323 A CN113874323 A CN 113874323A CN 202080038254 A CN202080038254 A CN 202080038254A CN 113874323 A CN113874323 A CN 113874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sium oxide
spherical magnesium
spherical
boron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82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崎善久
近泽智文
塘启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teho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teho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teho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teho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74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43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16Solid spheres
    • C08K7/18Solid spher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5/00Compounds of magnesium
    • C01F5/02Magnesia
    • C01F5/06Magnesia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magnesium compounds
    • C01F5/08Magnesia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magnesium compounds by calcining magnesium hydr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50Solid solutions
    • C01P2002/52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50Solid solutions
    • C01P2002/52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 C01P2002/54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one element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30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three dimensions
    • C01P2004/32Sphe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51Particles with a specif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32Thermal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1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magnesium
    • C08K2003/222Magnesia, i.e. magnesium 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3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5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particle size in gener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6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surface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球形度高、耐湿性和填充于树脂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优异的球状氧化镁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是一种球状氧化镁,其特征在于,含有300~2000ppm的硼,锂的含量小于15ppm,利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的体积基准的累积50%粒径(D50)为3~200μm的范围,由SEM照片读取的球形度为1.00~1.20。

Description

球状氧化镁、其制造方法、导热性填料和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球形度高、耐湿性和填充于树脂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优异的球状氧化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含有所述球状氧化镁的导热性填料和含有其的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各种电子设备的高集成化、高电力化和高速化等,对绝缘性的散热性填料要求的性能进一步提高。以往,导热性填料广泛使用二氧化硅、氧化铝、氮化铝等。但是,二氧化硅虽然价格低廉但导热性低,应对近年来发热量增大的散热不充分,当用于半导体用途时,其稳定工作等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氧化铝与二氧化硅相比导热性高,因此,散热性得以改善,但存在硬度高、使制造设备发生磨耗的缺点。另外,氮化铝等氮化物系填料虽然导热性优异,但价格昂贵,可应用的用途有限。因而,作为导热率与二氧化硅相比高1位数、与氧化铝相比约为2倍,且硬度比氧化铝低而能够抑制各制造设备的磨耗、进而绝缘性高的导热性填料,研究了氧化镁。然而,氧化镁与二氧化硅、氧化铝相比吸湿性高,因与大气中的水分发生水合而产生如下问题:因填料的体积膨胀而产生裂纹或者导热性降低等,因此,期望即使长时间使用,耐湿性也优异的氧化镁。另外,当使用氧化镁作为导热性填料时,为了进一步获得散热性能,还需要在树脂组合物中的高填充性。
当使用氧化镁作为导热性填料时,为了获得高散热性而需要高填充性,对此提出了添加硼化合物等并控制聚集状态、粒度分布的氧化镁(专利文献1)。但是,该文献的氧化镁的球形度不高,填充性、颗粒表面的平滑性和耐湿性不充分。因此,为了改善球形度,提出了以锂含量为15~500ppm的方式添加锂化合物来代替硼化合物的球状氧化镁(专利文献2)。进而,为了提高颗粒表面的平滑性并获得耐湿性,提出了包含硼和铁而不含锂的球状氧化镁(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20870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088838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131378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球状氧化镁虽然耐湿性、填充性得以改善,但填充于树脂时,其树脂组合物在混炼时的流动性不充分,树脂的成型性存在问题。因而,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添加有硼化合物的球状氧化镁中,提供球形度高、耐湿性和填充于树脂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优异的球状氧化镁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等关注球状氧化镁中的微量成分,反复进行各种研究,结果发现:当含有一定量以上的锂元素时,填充于树脂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差。而且,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在含有硼的球状氧化镁中,将锂元素的含量控制为极低,从而形成球形度高、耐湿性优异且填充于树脂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优异的球状氧化镁。
即,本发明是一种球状氧化镁,其含有300~2000ppm的硼,且锂含量设为小于15ppm,利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的体积基准的累积50%粒径(D50)为3~200μm的范围,由SEM照片读取的球形度为1.00~1.20。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导热性填料,其含有上述球状氧化镁。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上述球状氧化镁。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球状氧化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
1)使氯化镁水溶液与碱水溶液反应来准备氢氧化镁浆料的工序;
2)将所述氢氧化镁浆料干燥后进行焙烧来准备氧化镁颗粒的工序;
3)将所述氧化镁颗粒制成分散液,进行湿式粉碎的工序;
4)对经所述湿式粉碎的氧化镁进行喷雾干燥的工序;以及,
5)对通过上述工序而造粒的氧化镁进行焙烧的工序,
在所述1)~4)的至少1个以上的工序中,以焙烧后的硼含量为300~2000ppm的方式调整硼的量,以及
以锂含量小于15ppm的方式控制锂的混入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球形度高、耐湿性优异且填充于树脂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优异的球状氧化镁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实施例2的球状氧化镁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球状氧化镁含有300~2000ppm的硼,且锂含量小于15ppm,利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的体积基准的累积50%粒径(D50)为3~200μm的范围,由SEM照片读取的球形度为1.00~1.20。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ppm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指质量ppm。
在本发明中,通过含有300~2000ppm的硼,且将锂控制为小于15ppm,能够获得利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的体积基准的累积50%粒径(D50)为3~200μm的范围、由SEM照片读取的球形度为1.00~1.20而球形度高、耐湿性和填充于树脂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优异的球状氧化镁。
在本发明中,能够获得利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的体积基准的累积50%粒径(D50)为3~200μm这一能够提高散热性能的较大的粒径范围、由SEM照片读取的球形度为1.00~1.20而球形度高的球状氧化镁。利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的体积基准的累积50%粒径(D50)可优选为15~150μm、可更优选为25~130μm。另外,此处的球形度是指由SEM照片读取的球形度,可以设为1.00~1.20、优选设为1.00~1.15、更优选设为1.00~1.10。尤其是本发明中的氧化镁的锂含量小于15ppm,因此根据后述理由,能够将球形度提高至1.00~1.1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针对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鏡(SEM)而拍摄的电子显微鏡照片的100个颗粒,测量穿过颗粒中心的长径和短径的长度,求出长径/短径之比,将其平均值作为球形度。
在本发明中,该氧化镁的球形度高、耐湿性和填充于树脂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优异的理由是因为:添加硼,且进而将杂质锂的含量控制为极低。硼含量可以设为300~2000ppm、优选设为400~1500ppm、更优选设为500~1000ppm。通过添加硼,能够使由SEM照片读取的球形度为1.00~1.20、优选为1.00~1.15、更优选为1.00~1.10,且能够使基于耐湿性试验的168小时后的重量增加率小于1重量%。而且锂含量可以设为小于15ppm、优选设为小于10ppm、更优选设为小于1ppm。此时氧化镁的锂含量被控制得足够低,从而填充于树脂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得到提高。在此,存在氧化镁的锂含量控制得越低,就越能提高氧化镁的球形度的趋势。
在本发明中,对颗粒的平滑性和吸湿性造成影响的BET比表面积可以设为0.01~1.00m2/g、优选设为0.02~0.80m2/g、更优选设为0.02~0.50m2/g。
在本发明中,铁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从球形度和耐湿性的观点出发,例如优选为100~1500ppm,更优选为200~1300ppm,特别优选为300~1000ppm。
本发明的球状氧化镁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由如下方式制造。
1)使氯化镁水溶液与碱水溶液反应来得到氢氧化镁浆料;
接着,
2)对浆料进行过滤、水洗、使其干燥后进行焙烧,得到氧化镁颗粒;
3)将所述氧化镁颗粒制成分散液,优选添加有机溶剂,制成分散液,在进行湿式粉碎后;
4)进行喷雾干燥;
5)通过对如上所述得到的氧化镁进行焙烧,得到目标球状氧化镁。此时,直至最终焙烧为止,以最终焙烧后的球状氧化镁的硼含量为300~2000ppm的方式混合和/或添加硼源等来进行调整。另外,以最终焙烧后的球状氧化镁的锂含量小于15ppm的方式,根据需要降低锂含量等来控制锂的混入量。
关于硼含量的调整,具体而言,例如,a)向氯化镁溶液中添加硼源;b)向所生成的氢氧化镁浆料添加硼源;c)向氧化镁颗粒混合硼源;d)在氧化镁颗粒的湿式粉碎中添加硼源等来调整最终得到的球状氧化镁中的硼含量。
作为硼源,只要是包含硼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硼酸、氧化硼、氢氧化硼、氮化硼、碳化硼、硼酸铵等。但是,结构中含有锂的硼系化合物或作为杂质含有大量锂的硼源不适用于本发明。
以最终焙烧后的球状氧化镁的硼含量为300~2000ppm的方式调整硼源的理由为:当硼含量小于300ppm时,表面不会平滑化,耐湿性变差。另外,当硼含量超过2000ppm时,球状的一部分形成凹陷,或者形成圆环状的氧化镁,而无法获得球形度高的球状氧化镁。
而且通过将最终焙烧后的球状氧化镁的锂含量控制为极低而小于15ppm,能够提高填充于树脂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在此,锂含量越少越优选。另一方面,当15ppm以上或者超过15ppm时,将无法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降低锂含量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反复进行前体氢氧化镁滤饼的再浆料化和过滤后水洗的再浆化清洗;利用氢氧化镁的水热法去除杂质吸附沉淀物;去除与碱源反应时的一次沉淀物;利用氯化镁水溶液的吸附剂实施预处理;利用调整焙烧时的升温曲线来促进去除锂等已知的工艺,或者也可以将它们组合使用。
上述氯化镁水溶液例如可以从氯化镁六水合物、氯化镁二水合物、氯化镁无水合物、盐卤(卤水)、咸水和海水等以及它们的组合中选择并使用。
作为上述碱水溶液,例如可以从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钙水溶液和氨水等以及它们的组合中选择并使用。
使氯化镁水溶液与碱水溶液反应而得到的氢氧化镁浆料例如利用该技术领域中的常规方法,进行过滤、水洗、使其干燥后进行焙烧,从而制成氧化镁颗粒。然后,使得到的氧化镁颗粒分散于溶剂而制成分散液(例如浆料),对其进行湿式粉碎并喷雾干燥,由此造粒。此时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水系、水-有机溶剂混合系、甲醇、乙醇等醇类、丙酮等酮类、乙酸乙酯等酯类、二乙基醚等醚类、四氢呋喃、甲苯等芳香族化合物溶剂等公知使用的溶剂等。
喷雾干燥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使用从转盘、喷嘴中喷雾上述湿式粉碎后的氧化镁分散液(例如浆料)而得到氧化镁颗粒的喷雾干燥法等。操作条件根据浆料粘度、浆料中的粉体粒度、目标粒径等来适当调整。另外,也可以向浆料中适当添加分散剂。其操作条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从转盘、喷嘴将粘度调整为10~3000cps的浆料喷雾至适当地调节流量且为80℃~250℃的气流中,从而制造1~200μm左右的颗粒。另外,湿式粉碎和喷雾时的分散液的浓度优选以例如氧化镁为50~70wt%的方式进行调整。在此,通过适当设定喷雾条件,能够调整所得球状氧化镁的累积50%粒径(D50)和BET比表面积。另外,通过适当设定喷雾条件,能够调整所得球状氧化镁的球形度。
经造粒的氧化镁的焙烧条件只要是氧化镁颗粒发生烧结的范围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将温度设为1000℃~1800℃,更优选设为1100℃~1700℃,特别优选设为1200℃~1600℃。焙烧时间因焙烧温度而异,但优选为0.5~10小时。若焙烧温度不足1000℃,则无法充分烧结,若超过1800℃,则颗粒彼此烧结形成粗大的聚集体,因而调整至上述范围。在此,通过适当调整焙烧条件,能够调整所得球状氧化镁的BET比表面积。
本发明的球状氧化镁的特征在于,即使不进行表面处理也具有充分的耐湿性,但出于进一步改善耐湿性的目的,也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来实施表面处理。对本发明的球状氧化镁实施表面处理时,使用的表面处理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胶体二氧化硅、硅烷系偶联剂、二氧化钛溶胶、钛酸酯系偶联剂、磷化合物、氧化铝溶胶、铝酸盐系偶联剂、锆系偶联剂等。
作为硅烷系偶联剂,例如可列举出: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烷氧基硅烷、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烷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烷氧基硅烷等。
作为钛酸酯系偶联剂,例如可列举出:钛酸四异丙酯、钛酸四正丁酯、钛酸四辛酯、钛酸四硬脂基酯、异丙基三异硬脂酰基钛酸酯、四辛基双(二(十三烷基)亚磷酸酯)钛酸酯、双(二辛基焦磷酸酯)氧乙酸酯钛酸酯等。
作为磷化合物,例如只要是能与氧化镁反应而形成磷酸镁系化合物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磷酸、磷酸盐、酸性磷酸酯。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作为酸性磷酸酯,可列举出:酸式磷酸异丙酯、酸式磷酸2-乙基己酯、酸式磷酸油酯、酸式磷酸甲酯、酸式磷酸乙酯、酸式磷酸丙酯、酸式磷酸丁酯、酸式磷酸月桂酯、酸式磷酸硬脂酯等。
作为铝酸盐系偶联剂,例如可以举出:异丙醇铝、二异丙醇单仲丁氧基铝、仲丁醇铝、乙酰乙酸乙酯二异丙醇铝、三(乙酰乙酸乙酯)铝、乙酰乙酸烷基酯二异丙醇铝等。
作为锆系偶联剂,例如可列举出正丙基锆酸酯、正丁基锆酸酯等。
本发明的球状氧化镁的球形度高、耐湿性和填充于树脂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优异,在树脂中的填充性也优异,因此,可适合地作为填充材料而配混至树脂中,作为导热性填料是优异的。作为本发明中可使用的树脂,例如可列举出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固性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酚醛树脂、脲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醇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聚氨酯树脂或有机硅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聚乙烯树脂、聚丙烯酸类树脂、乙烯-丙烯酸乙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缩醛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砜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芳酯树脂、聚苯硫醚树脂、聚醚醚酮树脂、氟树脂或液晶聚合物。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的球状氧化镁的配混量根据树脂组合物所需的特性适当确定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作为一例,相对于树脂100质量份,以0.1~100质量份的范围使用球状氧化镁即可。
包含本发明的球状氧化镁的树脂组合物可根据其树脂的特性而用于各种领域。但是,本发明的球状氧化镁的导热性优异,因此可以特别适合用于需要散热性的用途。另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也可以用作导热性和耐湿性优异的半导体密封材料。
实施例
通过下述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这些实施例在任何意义上均不限定本发明。
<测定方法·评价方法>
(1)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元素含量的测定利用ICP发射光谱分析来进行。将测定试样加入12N的盐酸(试剂特级)并加热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使用ICP测定装置(PS3520 VDD、Hitachi High-Technologies公司制)来测定各元素的含量。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表1中,当锂的含量低于检测极限时,作为痕量表示为<1ppm。
(2)BET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使用比表面积测定装置(Macsorb、Mountech Co.Ltd.制),通过使用氮气的气体吸附法(BET法)来测定BET比表面积。
(3)体积基准的累积50%粒径(D50)
精确称量测定试样0.1×10-3kg,用40mL的甲醇溶解,使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MT3300日机装株式会社制)进行测定。
(4)由SEM照片读取的球形度和表面的平滑性
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鏡(SEM)(JSM6510LA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针对所拍摄的电子显微鏡照片的100个颗粒,测量穿过颗粒中心的长径和短径的长度,求出长径/短径之比,将其平均值作为球形度。另外,针对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鏡(SEM)拍摄的电子显微鏡照片的球状氧化镁的表面状态,将球状氧化镁表面几乎不存在微细颗粒而表面平滑的评价为○,将球状氧化镁表面存在多个微细颗粒但表面平滑、或者表面几乎不存在微细颗粒但表面凹凸而不平滑的评价为△,将球状氧化镁表面存在多个微细颗粒、表面凹凸而不平滑的评价为×。
(5)基于恒温恒湿试验的耐湿性评价
球状氧化镁的耐湿性通过基于恒温恒湿试验的重量增加率进行评价。恒温恒湿机使用ADVANTEC东洋株式会社制的THN040FA。求出使用恒温恒湿机将10g球状氧化镁在85℃、85%RH的环境下暴露168小时后的重量增加率。
(6)基于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的树脂流动性评价
首先,按照下述步骤制备成为测定用试样的树脂组合物。将100g的EE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REXPEARLTMEEA A1150、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熔融后,使用辊混炼机,一边观察混炼状态,一边用约10分钟一点一点地添加333g球状氧化镁,进而进行10分钟的最终混炼。此时的辊间隔为0.5mm。在混炼结束后,剥离混合物,将所回收的混合物切断成约5mm见方,用真空干燥机干燥90℃×1小时,作为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用试样。然后,针对该测定用试样(树脂组合物),按照JIS-K7210,在测定温度为230℃、载荷为2.16Kg下进行测定。
(7)基于混炼转矩测定的树脂混炼性评价
使用LABOPLASTMIL(东洋精机制作所制),在转速为50rpm、160℃下,对以成为整体的45wt%的方式向EE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REXPEARLTMEEA A1150、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中配混球状氧化镁而成的混合物进行熔融混炼。在从混炼开始起360秒后的时刻测定使混炼机的搅拌叶片旋转所需的混炼转矩,由此评价树脂混炼性。混炼转矩越低,则可评价为树脂混炼性越好,配混有球状氧化镁的树脂的流动性即成型性、加工性越好。
<实施例1>
将无水氯化镁(MgCl2)溶解于离子交换水,制备约3.5mol/L的氯化镁水溶液。以MgCl2的反应率为90摩尔%的方式,分别用定量泵将MgCl2溶液和25%NaOH溶液输送至反应器中,实施连续反应。然后进行过滤、水洗、干燥、得到氢氧化镁。向所得氢氧化镁加入纯水进行浆料化,搅拌1小时后,用相对于干燥氢氧化镁重量为40倍量的纯水进行水洗、过滤、干燥,再次得到氢氧化镁。该清洗操作重复5次。然后,再次加入纯水进行浆料化,对其以最终得到的球状氧化镁中的硼含量为400ppm的方式添加硼酸(关东化学制、试剂特级),以铁含量为300ppm的方式添加氧化铁(II)(林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化学用)。然后进行过滤、干燥,得到调整了硼酸、铁含量的氢氧化镁。将所得氢氧化镁在900℃下焙烧1小时,得到氧化镁颗粒。向所述氧化镁颗粒以浓度成为60wt%的方式添加有机溶剂。然后,使用球磨机进行4小时的湿式粉碎后,利用喷雾干燥法(转速12000rpm)进行喷雾干燥。将所得喷雾干燥后的氧化镁使用电炉以1600℃焙烧1小时,得到目标球状氧化镁。
<实施例2>
除了喷雾干燥法的条件设为转速6000ppm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球状氧化镁。
<实施例3>
除了以最终得到的球状氧化镁中的锂含量为10ppm的方式添加碳酸锂(关东化学社制、鹿特级),喷雾干燥条件设为转速6000ppm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球状氧化镁。
<比较例1>
除了以最终得到的球状氧化镁中的锂含量为18ppm的方式添加碳酸锂(关东化学社制、鹿特级),以铁含量为800ppm的方式添加氧化铁(II)(林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化学用)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氧化镁颗粒。
<比较例2>
除了以最终得到的球状氧化镁中的锂含量为25ppm的方式添加碳酸锂(关东化学社制、鹿特级),以铁含量为500ppm的方式添加氧化铁(II)(林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化学用),喷雾干燥法的条件设为转速6000rpm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氧化镁颗粒。
<结果>
针对实施例1~3和比较例1~2的球状氧化镁,进行上述测定和基于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的树脂流动性评价。将结果示于下表1。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比较例1 比较例2
球形度 1.05 1.06 1.05 1.08 1.15
表面状态
锂含量(ppm) <1 <1 9 18 23
硼含量(ppm) 405 403 410 402 407
铁含量(ppm) 333 248 333 791 507
D50(μm) 54 122 119 52 110
BET比表面积(m<sup>2</sup>/g) 0.11 0.04 0.04 0.09 0.13
耐湿性(重量增加%) 0.26 0.40 0.47 0.54 0.44
由表1可知,实施例1~3的球状氧化镁的球形度高、耐湿性也优异。另外,基于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的树脂流动性评价的结果,将锂含量控制为极低小于15ppm而制造的实施例1~3的球状氧化镁与以含有15ppm以上的锂的方式制造的比较例1和2的氧化镁相比,树脂流动性高。
另外,针对实施例1~3和比较例1~2的球状氧化镁,进行基于混炼转矩测定的树脂混炼性评价。将结果示于下表2。
[表2]
混炼转矩(N·m)
实施例1 18.1
比较例1 19.3
如表2所示,使用实施例1的球状氧化镁时的混炼转矩为小于19.0N·m的低值,而另一方面,使用比较例1的球状氧化镁时的混炼转矩为19.0N·m以上的高值。另外,除了上述之外,关于实施例2和3的球状氧化镁,与实施例1类似,混炼转矩为小于19.0N·m的低值,关于比较例2的球状氧化镁,与比较例1类似,混炼转矩为19.0N·m以上的高值。由此可见,将锂含量控制为极低小于15ppm而制造的球状氧化镁与以含有15ppm以上的锂的方式制造的球状氧化镁相比,显示出配混有球状氧化镁的树脂的流动性优异。
由此可知,本发明的球状氧化镁的球形度高、耐湿性优异且填充于树脂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优异。因此可知本发明的球状氧化镁作为优异的导热性填料是有用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球状氧化镁的球形度高、耐湿性优异且填充于树脂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优异,因此作为优异的导热性填料是有用的。

Claims (6)

1.一种球状氧化镁,其特征在于,含有300~2000ppm的硼,锂的含量小于15ppm,利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的体积基准的累积50%粒径(D50)为3~200μm的范围,由SEM照片读取的球形度为1.00~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状氧化镁,其累积50%粒径(D50)为15μm以上且150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状氧化镁,其BET比表面积为0.01~1.00m2/g。
4.一种导热性填料,其含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状氧化镁。
5.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热性填料。
6.一种球状氧化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
1)使氯化镁水溶液与碱水溶液反应来准备氢氧化镁浆料的工序;
2)将所述氢氧化镁浆料干燥后进行焙烧来准备氧化镁颗粒的工序;
3)将所述氧化镁颗粒制成分散液,进行湿式粉碎的工序;
4)对经所述湿式粉碎的氧化镁进行喷雾干燥的工序;以及,
5)对通过上述工序而造粒的氧化镁进行焙烧的工序,
在所述1)~4)的至少1个以上的工序中,以焙烧后的硼含量为300~2000ppm的方式调整硼的量,以及
以锂含量小于15ppm的方式控制锂的混入量。
CN202080038254.6A 2019-03-29 2020-03-27 球状氧化镁、其制造方法、导热性填料和树脂组合物 Pending CN1138743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6925 2019-03-29
JP2019-066925 2019-03-29
PCT/JP2020/013879 WO2020203710A1 (ja) 2019-03-29 2020-03-27 球状酸化マグネシウム、その製造方法、熱伝導性フィラー及び樹脂組成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4323A true CN113874323A (zh) 2021-12-31

Family

ID=72667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8254.6A Pending CN113874323A (zh) 2019-03-29 2020-03-27 球状氧化镁、其制造方法、导热性填料和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19999A1 (zh)
JP (1) JPWO2020203710A1 (zh)
KR (1) KR20210144762A (zh)
CN (1) CN113874323A (zh)
TW (1) TW202041463A (zh)
WO (1) WO20202037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12847B2 (en) * 2019-03-29 2024-02-27 Tateho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Spherical magnesium oxid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rmal conductive filler and resin composi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1082A (zh) * 2009-07-14 2012-05-23 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氧化镁颗粒、其制造方法、散热性填料、树脂组合物、散热性脂膏和散热性涂料组合物
CN103443028A (zh) * 2011-03-23 2013-12-11 达泰豪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球状的氢氧化镁颗粒和球状的氧化镁颗粒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JP2016088838A (ja) * 2014-10-31 2016-05-23 堺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酸化マグネシウム粒子、その製造方法、放熱性フィラー、放熱性樹脂組成物、放熱性グリース及び放熱性塗料組成物
WO2018150826A1 (ja) * 2017-02-17 2018-08-23 タテホ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球状酸化マグネシウ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8218B2 (ja) * 2005-09-28 2012-12-26 日本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酸化マグネシウム粉末、酸化マグネシウム成形体用前駆体、それ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酸化マグネシウム成形体並びに酸化マグネシウム焼結体ペレット
JP5415215B2 (ja) * 2009-10-02 2014-02-12 タテホ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分散性に優れる酸化マグネシウム粉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1082A (zh) * 2009-07-14 2012-05-23 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氧化镁颗粒、其制造方法、散热性填料、树脂组合物、散热性脂膏和散热性涂料组合物
CN103443028A (zh) * 2011-03-23 2013-12-11 达泰豪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球状的氢氧化镁颗粒和球状的氧化镁颗粒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JP2016088838A (ja) * 2014-10-31 2016-05-23 堺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酸化マグネシウム粒子、その製造方法、放熱性フィラー、放熱性樹脂組成物、放熱性グリース及び放熱性塗料組成物
WO2018150826A1 (ja) * 2017-02-17 2018-08-23 タテホ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球状酸化マグネシウ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144762A (ko) 2021-11-30
JPWO2020203710A1 (zh) 2020-10-08
US20220219999A1 (en) 2022-07-14
TW202041463A (zh) 2020-11-16
WO2020203710A1 (ja) 2020-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7882B (zh) 球状氧化镁及其制造方法
JP6480863B2 (ja) 解砕シリカ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12752732B (zh) 球状氧化镁、其制造方法、导热性填料和树脂组合物
JP5773110B2 (ja) 酸化マグネシウム粒子、酸化マグネシウム粒子の製造方法、樹脂組成物及び該樹脂組成物を用いた成形体、接着剤若しくはグリース
CN113874323A (zh) 球状氧化镁、其制造方法、导热性填料和树脂组合物
JP6587070B2 (ja) β−ユークリプタイト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JP6977666B2 (ja) 低ソーダα−アルミナ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0179703A1 (ja) 改質リン酸タングステン酸ジルコニウム、負熱膨張フィラー及び高分子組成物
JP6907295B2 (ja) 改質リン酸タングステン酸ジルコニウム、負熱膨張フィラー及び高分子組成物
TW202132222A (zh) 被覆氧化鋯微粒子及其製造方法
WO2023063413A1 (ja) 球状酸化マグネシウム、その製造方法、樹脂フィラー及び樹脂組成物
JP2023059538A (ja) 球状酸化マグネシウム、その製造方法、樹脂フィラー及び樹脂組成物
TW201908241A (zh) 矽酸鹽化合物微粒子及其製造方法
JP7468808B1 (ja) ガーナイト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555718B (zh) 氧化铝颗粒和氧化铝颗粒的制造方法
KR101579890B1 (ko) 나노사이즈의 고분산성 α-알루미나의 합성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합성된 절연성 고열전도성 α-알루미나졸
TW202340097A (zh) 負熱膨脹材及複合材料
JP2023059834A (ja) アニオン捕捉機能を有する含水酸化チタ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