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38A - 转换开关 - Google Patents

转换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38A
CN1138738A CN95121338A CN95121338A CN1138738A CN 1138738 A CN1138738 A CN 1138738A CN 95121338 A CN95121338 A CN 95121338A CN 95121338 A CN95121338 A CN 95121338A CN 1138738 A CN1138738 A CN 1138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ontact
contact
supporter
fixed
trave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21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141C (zh
Inventor
马场秀和
善明敬策
五十棲秀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8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1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4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0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movable inside coil and substantially lengthwise with respect to axis thereof; movable coaxially with respect to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005Inversing contactors

Abstract

装配有可动接点75以容许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104b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的可动接点组件71可拆卸地固定在轩铁心24上。具有常闭固定接点部93a的接点模压件91和具有常开固定接点部103a,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104b,和常开公共固定接点部104d的开关盖帽101构成轴向可分离的。开关盖帽101转动90°,供岔开可动接点75和容许轴向通过,和再转动90°用于返回原先状态,因而将可动接点75放置于公共固定接点104的凹槽104a内。

Description

转换开关
本发明涉及对具有沿可动轴件的可移动方向相距的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的转换开关的改进,可动轴件上装配有可动接点,运用可动铁心轴向推动可动轴件。
例如,传统的转换开关如图10所示,揭示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NO.Hei 2-24195中。图10是表示转换开关轴向截面的纵剖面图;因为所图示的转换开关是相对中央垂直对称的,所以只图示该开关上半部的剖面图。例如,这种转换开关被装配在车辆上,用于在发动机启动后将发电机输出供给电加热催化剂载运容器(EHC)的加热器,和在加热结束后将发电机输出从加热器转向执行正常运行的电池充电;例如,电功率约为30多伏,100安培。
在图10中,标号1是转换开关和标号2是由软钢件制成的圆筒形轭铁3,位于轭铁端部受其下部3a约束的固定铁心4,靠近轭铁3内侧绕制的励磁线圈5,和可动铁心6组成的电磁阀,当励磁线圈5通电时可动铁心6受励磁力的吸引,向图的右边移动,从向靠着固定铁心突起部4a的端面。
标号7是可动轴,可动轴在图中右部具有直径稍小的台阶加工部7a和在中央和右端附近切出的环形凹槽7b和7c。可动轴7装入可动铁心6的后端。标号8是以压缩状态夹紧在固定铁心4的突出部4a的中央处内周缘面上开出的凹槽4b和可动铁心6之间的螺旋弹簧,给予可动铁心6的回弹能量。
标号9是盖帽组件,它由树脂模压材料制成的分为左部10a和右部10b的盖帽10和固定在盖帽10a和10b上的固定接点11和12组成,用螺丝(未图示)将盖帽10螺纹连接到电磁阀2的右端面。
标号13是圆盘形可动接点,它轴向可移动地位于与可动轴7松配合的绝绷衬套14上。标号15是以压缩状态插入在可动轴7的台阶加工部7a和绝缘衬套14之间的螺旋弹簧。标号16是扣在可动轴7的凹槽部7b的扣环和通过衬套14接受弹簧15的压力,控制绝缘衬套14的右向移动。标号17是由例如树脂模压材料的塑性件制成的,松配合在可动轴7上,能在图中左右滑动的轴套。标号18是螺旋弹簧。标号19是扣在可动轴7的右端上的凹入部7c的扣环。螺旋弹簧18以压缩状态位于轴套17和扣环19之间,通过轴套17将可动接点13压在固定接点11上。
转换开关按下法装配:
螺旋弹簧8套入可动轴7,可动轴7装配上可动铁心6,和从图左边插入固定铁心的凹槽4b,而可动轴7的右部从固定铁心4中伸出,接着,弹簧15和绝缘衬套14套入可动轴7的台阶加工部7a,和使弹簧15压缩预定尺寸,将扣环16扣入凹槽7b。
其次,放上盖帽10的左部10a。接着,将可动接点13装配到绝缘衬套14上,和依次在可动轴7上套入轴套17,螺旋弹簧18和扣环19。最后,放上盖帽10的右部10b和用螺丝(未图示)将盖帽部10a和10b固定在电磁阀2的右端面上。
以下讨论该操作。当励磁线圈5通电时,可动铁心6被吸向固定铁心4的突起部4a,固此将可动轴7向右推,使可动接点13靠着固定接点12。在可动接点靠上固定接点以后,可动铁心6和可动轴7还向右移动图中所示x尺寸,将弹簧15的压力通过绝缘衬套14施加在可动接点13上,因而提供为使可动接点靠着固定接点所需要的压力。
当励磁线圈5没有通电时,失去吸引力,螺旋弹簧8的回动能量使可动铁心6和可动轴7向图的左边滑动和返回原位置,和可动接点13靠着固定接点11。在可动接点靠着固定接点以后,可动接点13也受到螺旋弹簧18通过轴套17的压力,因此在可动接点13和固定接点11之间提供必需的接触接合力。
图为传统的转换开关具有上述结构,它的装配不易于实现和需要很多步骤。即为了装配,首先将弹簧15,绝缘衬套14和扣环16装配在可动轴7上,其次盖帽10的左部10a轴向可拆卸地放入,再将可动接点13,轴套17,螺旋弹簧18和扣环19装配到可动轴7,和最后放上盖帽10的左部10b。然而,这些步骤必须是装配有可动铁心6的可动轴7插入电磁阀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其可动接点可以容易地装配的廉价的转换开关,一种可以容易地装配和使零件数目减少的廉价的转换开关。
依照本发明,所提出的转换开关包括具有固定铁心,励磁线圈,和受励磁线圈的能量轴向推动的可动铁心的电磁线圈装置,具有受可动铁心轴向推动的可动轴件和装配在可动轴件上的可动接点的可动接点组件,和具有用于支持第一组固定接点和第二组固定接点的支持件的固定接点组件,第二组固定接点在可动轴件驱动方向上与第一组固定接点相距一预定距离,固定接点组件被固定在电磁线圈装置上,使得当励磁线圈不通电时可动接点被压向与第一组固定接点接触,而当励磁线圈通电时可动接点被压向与第二组固定接点接触,其中可动接点组件受到电磁线圈装置这样地支持,使得它从固定接点侧是可拆卸的,和当可动轴件靠着可动铁心时它受到推动。
可动接点组件可以被固定在电磁线圈装置上和可以从电磁线圈装置上拆卸,这样,具有预先装配在可动轴件上的可动接点的可动接点组件可以被装配在电磁线圈装置上。因此,可动接点组件可以容易地装配和装配步骤数目也可以被减少。
在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中,固定接点组件包括具有用于支持第一固定接点的第一支持件的第一固定接点组件和具有用于支持第二固定接点的第二支持件的第二固定接点组件,第二固定接点组件能与第一固定接点组件轴向分离。
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组件构成轴向分开的,这样可动接点组件可以被装配到电磁线圈装置上,从而将可动接点组件放在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组件之间。因此,可动接点组件可以被更容易地装配和装配步骤数目也可以减少。
在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中,第一支持件是用绝缘材料与第一固定接点模压与一体的第一空心绝缘支持件和第二支持件是用绝缘材料与第二固定接点模压成一体的第二绝缘支持件,第二绝缘支持件固定在电磁线圈装置上,而第一绝缘支持件位于这二者之间,和在由第二绝缘支持件,第一绝缘支持件和电磁线圈装置所确定的基本上为气密的外罩部内容纳有可动接点。
当可动接点容纳在由第二绝缘支持件,第一绝缘支持件和电磁线圈装置所确定的基本上为气密的外罩部内时,同样可动接点组件可被装配在电磁线圈装置上,从而将可动接点组件放在第一和第二绝缘支持件之间;装配更方便。因为整体模压的第一或第二绝缘支持件支持第一或第二固定接点,固定接点可被容易地支持和装配步骤数目可被减少。而且,可动接点容纳在外罩部内受到保护。
在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中,固定接点组件包括具有用于支持第一固定接点中至少一个的第一支持件的第一固定接点组件,具有用于支持第二固定接点中至少一个的第二支持件的第二固定接点组件,第二固定接点组件能与第一固定接点组件轴向分离,和公共固定接点具有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的凹槽,使第一固定接点中一个和第二固定接点中一个在一块上模压,公共固定接点受到第一或第二支持件支持,可动接点位于凹槽内,容许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岔开和轴向通过。
第一和第二支持件构成轴向可分离的。例如,第一或第二支持件和固定接点组件被预先组合,使得可动接点位于由第一或第二支持件支持的公共固定接点的凹槽内,和然后被固定在电磁线圈装置上,因而第一固定接点的其中一个和第二固定接点的其中一个可以被做成一公共固定接点,而无需对可动接点的形状加以限制。因此,公共固定接点使得零件数目能减少和可以容易受到支持件的支持;装配更方使和装配步骤数目可以被减少。
在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中,第一支持件是用绝缘材料将第一固定接点的至少一个和公共固定接点模压成一整体的第一绝缘支持件,和第二支持件是用绝缘材料将第二固定接点的至少一个和公共固定接点模压成一整体的第二绝缘支持件,第二绝缘支持件固定在电磁线圈装置上,而第一绝缘支持件位于这二者之间,和在由第二绝缘支持件,第一绝缘支持件和电磁线圈装置所确定的基本上气密的外罩部内容纳有可动接点。
可动接点可以被置于公共固定接点的凹槽内,因而第一固定接点的其中一个和第二固定接点的其中一个可以被做成一公共固定接点,而无需对可动接点的形状加以限制。
因为整体模压的第一或第二绝缘支持件支持第一或第二固定接点,固定接点可以容易地受支持。因此,当可动接点容纳在由第二绝缘支持件,第一绝缘支持件和电磁线圈装置所确定的基本上气密的外罩部内时,零件数量也可以减少,装配更方便和装配步骤数目也可被减少。而且,可动接点容纳在外罩部内受到保护。
在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中,可动接点被加工成圆盘形和位于凹槽内。
圆盘形可动接点无需可动和固定接点的严格对准,这样装配也易于进行和制造成本也下降。
在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中,可动接点加工成容许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接点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
可动接点加工成容许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接点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这样,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接点被允许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此后第一或第二固定接点组件或可动接点可以被转动,将可动接点位于公共固定接点的凹槽内。这样,假如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接点和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接点被制成一个公共固定接点,装配可以从轴向,即从一个方向进行;装配是高度灵活的和工作时间也可减少。公共固定接点使得零件数量能减少,和可以易于受到支持件的支持。
在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中,固定接点组件有用于支持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的公共支持件,可动接点成形为容许第一固定接点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和公共支持件如此固定在电磁线圈装置上,使得可动接点位于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之间,容许第一固定接点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
可动接点加工成容许第一固定接点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这样,在第一固定接点得以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以后,公共支持件或可动接点可为了装配而被转动,使得可动接点位于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之间。这样,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可以受公共支持件的支持。因此,公共支持件使零件数量能减少;装配更方便和装配步骤数目可以被减少。
在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中,公共支持件是用绝缘材料与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模压成一整体的空心整体支持件,整体支持件如此固定在电磁线圈装置上,使得可动接点位于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之间,容许第一固定接点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和可动接点容纳在由整体支持件和电磁线圈装置所确定的基本上气密的外罩部内。
在第一固定接点得以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之后,整体支持件或可动接点可被转动,使得可动接点位于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之间。因为第一或第二固定接点受整体支持件的支持,固定接点可以被容易地支持。因此,当可动接点容纳在由整体支持件和电磁线圈装置所确定的基本上气密的外罩部内时,零件的数量也可以被减少,装配也方便,和装配步骤数目可被减少。
在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中,固定接点组件包括具有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的凹槽的公共固定接点,而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接点和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接点在一件上模压成可动接点处于凹槽内,容许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接点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
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接点和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接点在一件上模压成,从而提供公共固定接点。因此,零件的数量可以进一步减少,装配更方便和装配步骤数目可被减少。
在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中,可动轴件受电磁线圈装置支持,因此它不会转动。
可动轴件受电磁线圈装置支持,因此它不会转动,这样,决不可能发生可动轴件由于操作中振动等而转动,使可动接点与第一或第二固定接点接触的面积不充分,或它们位于互相根本不接触;可靠性得到改善。
图1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转换开关轴向截面的纵剖图;
图2是表示图1中实施例的开关盖帽的结构细节图;
图3是沿图1III-III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图1中实施例的装配程序的图;
图5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转换开关轴向截面的纵剖面图;
图6是沿图5VI-VI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7a是表示图5中实施例的可动接点的结构的正视图;
图7b是表示图5中实施例的可动接点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转换开关轴向截面的纵剖面图;
图9是沿图8中IX-IX线所取的剖面图;和
图10是表示传统的转换开关轴向截面的纵剖面图。
现在参阅各附图,附图表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实施例1:
图1是表示转换开关轴向截面的纵剖面图。图2是表示开关盖帽结构细节图。图3是沿图1线III-III所取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装配程序的图形说明。
在该图中,转换开关21具有下列结构:电磁线圈装置22具有轭铁23,固定铁心24,励磁线圈25,和可动铁心26。该轭铁23象空心圆柱,在图1左边整体地具有穿孔圆盘部分23a,它由软铁磁材料制成。它在其右端有内径稍大点的固定部分23b,固定铁心24固定在其中和受到约束。固定铁心24具有在中央伸向图的左边的突出部24a,在突出部的左部上有直径稍小些的台阶部24b,位于中央冲压的圆形穿孔24c,和在穿孔的右部上圆形扩孔的埋头孔24d。
励磁线圈25位于轭铁23内侧面附近,绕成圆柱形。空心圆柱形的可动铁心26在右端部有直径小些的小直径部26a,如图所示从图的一侧至另一侧可移动地插入励磁线圈25。铁心回动弹簧27绕成线圈形和受到压缩,插入在可动铁心的小直径部26a和固定铁心的台阶部24a之间,给予可动铁心返回其左边的回弹能量。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盖28用螺丝(未图示)固定在轭铁23的左端,盖住圆盘部23a的开口和控制可动铁心26的移动。电磁线圈装置具有上述结构。
可动接点组件31具有以下结构:可动轴件32具有对钢材机加工形成的每个部分为圆形截面的法兰部32a,左轴部32b和右轴部32c。右轴部32c上加工有象环形的凹槽32d和左轴部32b插入固定铁心的穿孔24c中,从而能轴向滑动。绝缘衬套33松配合在轴向可滑动的可动轴件的右轴部32c上。接点压簧34插入在可动轴件的法兰部32c和压缩状态的绝缘衬套33之间。
可动接点35像圆盘形,由铜合金制成,配合在绝缘衬套33的台阶上。绝缘圆盘36插入右轴件32c,从而将可动接点35在轴向夹在它和绝缘衬套34之间。
扣环37装入右轴件32c的凹槽32d中,受到可动接点压簧34通过绝缘衬套33和绝缘圆盘36的压力,控制绝缘衬套33的右向移动。
可动接点组件31具有以上结构,和可动轴件32的左轴部32b松配合在固定铁心的穿孔24c中。
可动轴件回动弹簧38位于绝缘圆盘36和第二绝缘支持件(以下说明)的凹座62b中处于压缩状态,和通过装入右轴件的凹槽32d的扣环37,将可动轴件32压向图面左边,给予回弹能量。当可动轴件回动时,可动轴件回动弹簧38将可动接点35压在常闭固定接点部53a和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64b(以下说明),给予这二个接点部的接触压力。
在可动轴件32的左端和可动铁心26的右端留有预定间隙G。留有间隙G是为了缓冲加工尺寸误差,可动和固定接点在操用时磨损等。当可动轴件32向左回动时,它紧靠在固定铁心26上,调节左向移动,避免可动接点35和常闭固定接点部53a和常闭公共接点部64b之间的接触压力不够充分。
以下讨论固定接点组件41。固定接点组件41由接点压模51,即第一固定接点组件和开关盖帽61,即第二固定接点组件组成。
加之,接点压模51具有以下结构:第一模压件52在本实施例中具有象平板形而不是圆柱形的空心形状,形成有第一圆形外罩部52a和孔52b,可动轴件34在孔52b中央穿孔(见图3)。常闭固定接点53(以下说明)插入第一模压件52,并用绝缘模压材料与模压件52模压成一整体。第一模压件52是第一支持件,和也是本发明中第一绝缘支持件。
常用固定接点53由铜合金制成,具有薄片形L字母形截面的接点部53a,在接点部上的二个圆形突起部53b和与接点部53a铜焊的杆形电池连接端53c。
开关盖帽61具有以下结构:第二模压件62加工成象盘子形,它具有第二圆形外罩部62a,和在第二外罩部62a的中央有供可动轴件回动弹簧38安放的凹座62b。常用固定接点63和公共固定接点64(以下说明)插入第二模压件62,并用绝缘模压材料与模压件62模压成一整体。第二模压件62是第二支持件,也是本发明中的第二绝缘的支持件。
常开固定接点63由铜合金制成,它具有四方的板状接点部63a,在接点部上的二个圆形突起部63b,和与接点部63a铜焊的杆形负载连接端63c。
公共固定接点64在由铜合金制成的长方体块中加工有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的凹槽64a和具有如图所示形成的轴向截面。凹槽64a分开的公共固定接点64的左部提供形成有突起部64c的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64b。公共固定接点64的右部提供形成有突起部64c的常开公共固定接点部64d。与发电机连接的连接端64f与常开公共固定接点部64d铜焊接。
第二模压件62的左端面,常开固定接点部63d,和常开公共固定接点部64d位于图中所示相同平面内,并且它们被插入和模压。
开关盖帽6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
常闭固定接点53和插入并模压在盖帽62上的公共固定接点的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64b是本发明的第一对固定接点,和常开固定接点63和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64d是本发明中第二对固定接点。
将可动接点放于开关盖帽的公共固定接点的凹槽64a内,在固定铁心24和接点模压件51之间和接点模件51和开关盖帽61之间插入密封件(未图示),并用双头螺栓(未图示)固定在固定铁心24上。这样,开关盖帽61,接点模压件51和固定铁心24确定基本上气体密封的外罩部65,供容纳可动接点35。
具有上述结构的转换开关按如下进行装配:
电磁线圈装置22和可动接点组件31要预先装配。即,将接点压簧34,绝缘衬套33,可动接点35和绝缘圆盘36插入可动轴件的右轴部32c,和将扣环37扣入右轴部的凹槽32d,用于组装可动接点组件31。同时,接点压簧34被可动轴件的法兰部32c和绝缘衬套33压缩。
预先装配的电磁线圈装置22向上被放置在图1的可动铁心24上。通过利用轭铁的固定部23b作为导向,在可动铁心24上放置接点模压件51。以下如图4所示,将可动轴件弹簧38伸入可动轴件的右轴部32c和开关盖帽的凹座62b,这样可动接点组件31和开关盖帽61被组合,使得在可动接点组件31中安装的圆盘形可动接点35位于公共固定接点64的凹槽64a中。
该组件与开关盖帽61向上放置,可动轴件的左轴部32b从电磁线圈装置22上面插入固定铁心的穿孔24c。此后,用双头螺栓(未图示)将接点模压件51和开关盖帽61与电磁线圈装置固定成一整体。尽管没有给予说明,将密封件(未图示)垫在固定铁心24和接点模压件51之间和接点模压件51和开关盖帽61之间,使由开关盖帽61,接点模压件51和固定铁心24所确定的外罩部65处于基本上气体密封状态,防止可动接点35受渗水和尘埃的影响。
这种结构的转换开关的操作与图10所示的传统的转换开关的操作相类似,要给些补充的说明。当励磁线圈25没有通电时,可动轴件32被可动轴件回动弹簧28压向图1左边,可动接点35被常闭固定接点部53a的突起部53b和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64b的突起部64c所压,从而使这两接点导通。
当励磁线圈25通电时,可动铁心26被吸向固定铁心24,和移向图的右边。可动轴件32靠着可动铁心26的右端,被顶着可动轴件回动弹簧38的弹力向右推动。可动接点35的右侧面被常开固定接点部63a的突起部62b和常开公共固定接点部64d的突起部64c所压,从而使这两接点导通。
在可动接点35靠上常开固定接点部63a的突起部63b的常开公共固定接点部64d的突起部64c以后,可动轴件32仍向右推动,直至可动铁心26靠上固定铁心24和停止。这样,接点压簧34通过绝缘衬套在可动轴件的右轴部32c上滑动而被压缩,给予可动接点35和常开固定接点部63a和常开公共固定接点部64d之间所需的接触压惫。实施例2:
图5至7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5是表示转换开关轴向截面的纵剖面图。图6是沿图5中VI-VI线所取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可动接点结构细节图。在图中,可动接点组件71的可动接点75由铜合金制成,矩形状的,装配在可动轴件32上,如图1的第一实施例的可动接点35装配在绝缘衬套33的台阶上。
如图7所示,压制有三个突起75a至75c,从而在可动接点75的一面上形成一等腰三角形,相应地与常闭固定接点部93a和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104相接触。同样,在可动接点75的相反面上压制三个突起部75d至75f,相应地与常开固定接点部103a和常开公共固定接点104d相接触。可动接点组件71的其它零件与结合图1以上描述的相同或相似,在图5中标以相同标号,将不再加以讨论。
构成固定接点组件81的接点模压件91和开关盖帽101,常闭固定接点93,接点部93a,常开固定接点103,接点部103a,公共固定接点104,凹槽104a,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104b和常开公共固定接点部104d与图1中第一实施例中构成固定接点组件41的接点模压件51和开关盖帽61,常闭固定接点53,接点部53a,常开固定接点63,接点部63a,公共固定接点64,凹槽64a,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64b,和常开公共固定接点部64d也相同或相似。
然而,因为可动接点75压有突起部75a至75f,与图1的实施例中所有的接点突起部53b,63b,64c,和64e所对应的突起部就不存在。外罩部105由开关盖帽101,接点模压件91和固定铁心24所确定,构成基本上气密的。
其他零件与图1所示的相同或相似。
在此情况,可动接点75加工为如图所示的平板形,这样它们可以如下法装配:从向上的放置有固定铁心24的电磁线圈装置22上放置接点模压件91,其次,可动接点组件71的可动轴件的左轴部32b插入固定铁心的穿孔24c。同时,这样放置可动接点,使其长度方向在图6中为垂直的。
接着,开关盖帽101逆时针旋转90°,从图6实线所示状态转至点划线所示状态。被靠上固定铁心24,然后又顺时针旋转90°,回到原先由实线所示的状态,因而使可动接点75图中的下端被放入公共固定接点的凹槽104a中。
此后,如图1实施例中,在固定铁心24和接点模压件91之间的接点模压件91和开关盖帽101之间垫入密封件(未图示),用双头螺栓(未图示)将接点模压件91和开关盖帽101与电磁线圈装置22固定成一整体。这样,开关盖帽101,接点模压件91,和固定铁心24确定基本上的为气密的外罩部105。
这样,形成的可动接点75容许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104b岔开可动接点75和轴向经过,不必如图1的实施例中在固定到固定铁心之前要预先装配可动接点组件71。因此,它们可以从轴向方向,即从一个方向装配;它们的装配是高度灵活的,加工时间可以减少,和装配自动化也变得更为方便。
因为三个突起部75a至75c位于可动接点75一面上构成一三角形,而三个突起部75d至75f位于相反面构成一三角形,每组三个突出部可以与固定接点稳定地接触,用于改善接触可靠性。
当可动轴件32受可动铁心26推向右边时,可动接点75就与常开固定接点部103a和常开公共固定接点104d接触,将这两个接点短路。当励磁线圈没有通电时,可动接点75与常闭固定接点部93a和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104b接触,将这两个接点短路。实施例3:
图8和9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8是表示转换开关轴向截面的纵剖面图。图9是沿图8中IX-IX线所取的剖面图。
在图中,可动接点组件111具有以下结构:可动轴件112包括有圆形截面的法兰部112a,有方形截面的左轴部112b,和有圆形截面的右轴部112c,这是通过对钢材机加工形成的。
右轴部112c上形成有圆环形凹槽112d,有方形截面的左轴部112b插入固定铁心的穿孔24c(此时,该孔加工为与左轴部112b配合的方形),从而能轴向滑动。绝缘衬套33松配合在能轴向滑动的可动轴件的右轴部112c。接点压簧34以压缩状态插在可动轴件的法兰部112c和绝缘衬套33之间。
可动接点115在图9所示的圆盘部115g上具有二个切口115h,可动接点115由铜合金制成,装配在绝缘衬套33的台阶上。如图9所示,压成有三个突起部115a至115c,从而在可动接点115的一面上构成等腰三角形,和与常闭固定接点部93a和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104b相接触。同样,在可动接点115的相反面上压有三个突起部115d至115f,与常开固定接点部103a和常公共固定接点部104d相接触。可动接点组件111的其它零件与结合图1先前说明的零件相同或相似,和在图8中标以相同标号,和不再加以讨论。
绝缘圆盘插入右轴部112c,从而在轴向将可动接点夹在它和绝缘衬套34之间。
固定接点组件121有以下结构:通过将常闭固定接点93,常开固定接点103,公共固定接点104,绝缘模压材料插入和模压形成整体的支持件122,即为公共支持件。常闭固定接点93,常开固定接点103和公共固定接点104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整体支持件112加工有与可动接点115相似的稍大些的孔122a(见图9)。为了当固定接点组件121固定在固定铁心24上时穿过可动接点115和当整体支持件112形成时为方便模压结构,芯模被分并被取出。为此目的,提供该孔。而且,整体支持件122形成有空位部122b和供可动轴件回动弹簧38就座在中央的凹座122c。
固定接点组件121通过密封件(未图示)固定在固定铁心24上,因而如图1中实施例一样外罩部125构成气密结构,供容纳可动接点115。
这样构造的转换开关如下法装配:位置向上放置有固定铁心24的电磁线圈装置22的固定铁心24加工有方孔24c,而不是图1中的穿孔24c,和可动接点组件111的可动轴件112的方形轴部112b这样插入,使得可动接点115的切口115h位于如图9所示位置。
以下,在它和固定铁心之间垫入密封件(未图示),和将固定接点组件121从图9所示状态顺时针转动90°。在这状态,孔122a通过可动接点115和还有常闭固定接点部93a和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104b。此后。固定接点组件反时针转90°返回图9所示状态。此后,用双头螺柱(未图示)将固定接点组件121固定在固定铁心24上。
在上述这些实施例中,常闭固定接点53和公共固定接点的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64b插入并与盖帽62模压,构成第一组固定接点,和常开固定接点63和常闭公共固定接点部64d构成第二组固定接点,但是按需要,三个或四个固定接点可以构成一组。
尽管通过对一块铜合金块的部分加工出凹槽64a,形成公共固定接点64,二个零件可以通过铜焊形成一整体等。
而且,常闭固定接点部64b与常开固定接点部64d一体化,构成公共固定接点64,但是常闭固定接点部64b可以分开的,如图1所示的常闭固定接点53,和用绝缘树脂与第一模压件52模压成一整体。
接点和突起部按要求涂以银,因而防止氧化层形成,和即使通电时间长温升也极小。假职接点与突起部一起被使用,可以进一步提供接点稳定性。突起部可以泊要求位于固定接点上或可动接点上。
一般,这种转换开关在未通电状态转换,但是也可以为接点使用防拉弧的接点材料,因此该转换开关可以在通电状态转换。
而且,第一和第二模压件被接头插入和加以模压,但固定接点可以附着在绝缘材料上,和外罩部按要求不必须是气密的和可以是气密的。
这样,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包括具有固定铁心,励磁线圈,和受励磁线圈的能量轴向推动的可动铁心的电磁线圈装置,具有受可动铁心轴向推动的可动轴件和装配在可动轴件上的可动接点的可动接点组件,和具有用于支持第一组固定接点和第二组固定接点的支持件的固定接点组件,第二组固定接点在可动轴件驱动方向上与第一组固定接点分离一预定距离,固定接点组件被固定在电磁线圈装置上,使得当励磁线圈不通电时可动接点被压向与第一组固定接点接触,而当励磁线圈通电时可动接点被压向与第二组固定接点接触,其中可动接点组件受到电磁线圈装置这样地支持,使得它从固定接点侧是可拆卸的,和当可动轴件靠着可动铁心时它受到推动。因此装配是方便的和制造成本也降低。
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固定接点组件包括具有用于支持第一固定接点的第一支持件的第一固定接点组件和具有用于支持第二固定接点的第二支持件的第二固定接点组件,第二固定接点组件能与第一固定接点组件轴向分离,因此,装配更为方便和制造成本也下降。
在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中,第一支持件是用绝缘材料与第一固定接点模压与一体的第一空心绝缘支持件和第二支持件是用绝缘材料与第二固定接点模压成一体的第二绝缘支持件,第二绝缘支持件固定在电磁线圈装置上,而第一绝缘支持件位于这二者之间,和在由第二绝缘支持件,第一绝缘支持件和电磁线圈装置所确定的基本上为气密的外罩部内容纳有可动接点。因此,可动接点受到防护,装配是方便的,和制造成本下降。
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固定接点组件包括具有用于支持第一固定接点中至少一个的第一支持件的第一固定接点组件,具有用于支持第二固定接点中至少一个的第二支持件的第二固定接点组件,第二固定接点组件能与第一固定接点组件轴向分离,和公共固定接点具有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的凹槽,使第一固定接点中一个和第二固定接点中一个在一块上模压,公共固定接点受到第一或第二支持件支持,可动接点位于凹槽内,容许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岔开和轴向通过。因此,零件数量减少,装配更方便和制造成本也降低。
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第一支持是用于绝缘材料将第一固定接点的至少一个和公共固定接点模压成一整体的第一绝缘支持件,和第二支持件是用绝缘材料将第二固定接点的至少一个和公共固定接点模压成一整体的第二绝缘支持件,第二绝缘支持件固定在电磁线圈装置上,而第一绝缘支持件位于这二者之间,和在由第二绝缘支持件,第一绝缘支持件和电磁线圈装置所确定的基本上气密的外罩部内容纳可动接点。因此,可动接点受保护,零件数量减少,装配更方便,和制造成本下降。
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可动接点被加工成圆盘形和位于凹槽内。因此,圆盘形可动接点无需与可动和固定接点的严格对准,这样装配也易于进行和制造成本也下降。
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可动接点加工成容许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接点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这样,假如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接点和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接点被制成一个公共固定接点,装配可以从轴向,即从一个方向进行,装配是高度灵活的和工作时间也可以减少。公共固定接点便得零件数量能减少,和可以易于受到支持件的支持。因此,可以提供廉价的转换开关。
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固定接点组件有用于支持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的公共支持件,可动接点成形为容许第一固定接点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和公共支持件如此固定在电磁线圈装置上,使得可动接点位于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之间,容许第一固定接点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因此,零件数量可以进一步减少,装配更方便,和制造成本下降。
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公共支持件是用约缘材料与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模压成一整体的空心整体支持件,整体支持件如此固定在电磁线圈装置上,使得可动接点位于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之间,容许第一固定接点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和可动接点容纳在由整体支持体和电磁线圈装置所确定的基本上气密的外罩部内。因此,可动接点受到保护,装配更方便,和制造成本下降。
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固定接点组件包括具有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的凹槽的公共固定接点,而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接点和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接点在一件上模压成,可动接点处于凹槽内,容许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接点岔开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因此,零件数量可以进一步减少和制造成本也下降。
依照本发明的转换开关,可动轴件受电磁线圈装置支持,因此它不会转动。因此,装配也方便和制造成本也下降。而且,决不可能发生可动轴件由于操作中振动等而转动,使可动接点与第一或第二固定接点接触的面积不充分,或它们位于互相根本不接触;可靠性得到改善。

Claims (12)

1.一种转换开关包括如下:
电磁线圈装置包括固定铁心,励磁线圈,和受所述励磁线圈的能量轴向推动的可动铁心;
可动接点组件包括受所述可动铁心轴向推动的可去轴件,和装配在所述可动轴件上的可动接点;
固定接点组件包括一对第一固定接点,在沿所述可动轴件的推动方向与第一固定接点分离一预定距离的一对第二固定接点,和用于支持所述第一固定接点和所述第二固定接点的支持件,所述固定接点组件这样固定在所述电磁线圈装置上,使得当所述励磁线圈未通电时,所述可动接点被压向与所述第一固定接点接触,而当所述励磁线圈通电时,所述可动接点接压向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接触,
其中,所述可动接点组件受到所述电磁线圈装置这样地支持,使得它从固定接点侧可拆卸,和它是从所述可动轴件靠着所述可动铁心的方式受到推动。
2.依照权利要求1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点组件包括如下:
第一固定接点组件具有用于支持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第一支持件;和
第二固定接点组件具有用于支持所述第二固定接点的第二支持件,所述第二固定接点组件能与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组件轴向分离。
3.依照权利要求2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持件是用绝缘材料与所述第一固定接点模压成一体的第一空心绝缘支持件,和所述第二支持件是用绝缘材料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模压成一体的第二绝缘支持件,和
其中所述第二绝缘支持件固定在所述电磁线圈装置上,而所述第一绝缘支持件位于它们二者之间,和其中所述可动接点容纳在由所述第二绝缘支持件,所述第一绝缘支持件,和所述电磁线圈装置所确定的基本上气密的外罩部内。
4.依照权利要求1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点组件包括如下:
第一固定接点组件具有用于支持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至少一个的第一支持件;
第二固定接点组件具有用于支持所述第二固定接点的至少一个的第二支持件,所述第二固定接点组件能与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组件轴向分离;和
公共固定接点具有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的凹槽,而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其中一个和所述第二固定接点的其中一个在一块上模压成,所述公共固定接点受到所述第一或第二支持件的支持,所述可动接点位于所述凹槽中。
5.依照权利要求4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持件是用绝缘材料将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至少一个和公共固定接点模压成一整体的第一绝缘支持件和所述第二支持件是用绝缘材料将所述第二固定接点的至少一个和公共固定接点模压成一整体的第二绝缘支持件,和
其中所述第二绝缘支持件固定在所述电磁线圈装置上,而所述第一绝缘支持件位于它们两者之间,和其中所述可动接点容纳由所述第二绝缘支持件,所述第一绝缘支持件和所述电磁线圈装置所确定的基本上气密的外罩部内。
6.依据权利要求4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接点被加工成圆盘形和位于所述凹槽内。
7.依据权利要求4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接点被加工成容许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其中一个能岔开所述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和位于所述凹槽内,容许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其中一个能岔开所述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
8.依照权利要求1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点组件包括用于支持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的公共支持件;
其中所述可动接点被加工成容许所述第一固定接点岔开所述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和
其中所述公共支持件固定在所述电磁线圈装置上,使得所述可动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之间,容许所述第一固定接点岔开所述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
9.依照权利要求8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支持件是用绝缘材料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固定接点模压成一体的空心整体支持件,其中所述整体支持件这样固定在所述电磁圈装置上,使得所述可动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接点之间,容许所述第一固定接点岔开所述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和其中所述可动接点容纳在由所述整体支持件和所述电磁线圈装置所确定的基本上为气密的外罩部内。
10.依照权利要求8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点组件包括具有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的凹槽的公共固定接点,而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其中一个和所述第二固定接点的其中一个在一块上模压成,所述可动接点位于所述凹槽内,容许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其中一个岔开所述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
11.依照权利要求9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点组件包括具有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的凹槽的公共固定接点,而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其中一个和所述第二固定接点的其中一个在一块上模压成,所述可动接点位于所述凹槽内,容许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其中一个岔开所述可动接点和轴向通过。
12.依照权利要求1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轴件受所述电磁线圈装置支持,因此它不会转动。
CN95121338A 1994-12-13 1995-12-11 转换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1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879894A JP3338216B2 (ja) 1994-12-13 1994-12-13 切換スイッチ
JP308798/94 1994-12-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38A true CN1138738A (zh) 1996-12-25
CN1041141C CN1041141C (zh) 1998-12-09

Family

ID=17985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213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141C (zh) 1994-12-13 1995-12-11 转换开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679935A (zh)
JP (1) JP3338216B2 (zh)
CN (1) CN1041141C (zh)
DE (1) DE19530496C2 (zh)
FR (1) FR2728101B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6512A (zh) * 2010-10-15 2012-05-16 Ls产电株式会社 电磁开关装置
CN103258689B (zh) * 2008-03-19 2015-08-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CN111211011A (zh) * 2015-04-13 2020-05-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7805B4 (de) * 1999-12-01 2005-07-28 Tyco Electronics Logistics Ag Elektrische Umschaltvorrichtung
EP1137031A3 (de) * 2000-03-24 2004-01-02 Rockwell Automation AG Kontaktanordnung für elektromagnetische Schaltgeräte, insbesondere für Schütze
FR2901057B1 (fr) * 2006-05-11 2008-07-18 Diamecans Soc Par Actions Simp Coupe-circuit adapte a etre raccorde a deux batteries d'accumulateurs et procede de charge de ces deux batteries d'accumulateurs
CN100555494C (zh) * 2006-07-17 2009-10-28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压自动转换开关
JP4449950B2 (ja) * 2006-07-18 2010-04-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
JP4661721B2 (ja) * 2006-07-26 2011-03-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
JP4556935B2 (ja) * 2006-10-05 2010-10-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
US7852178B2 (en) * 2006-11-28 2010-12-1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ermetically sealed electromechanical relay
JP4631845B2 (ja) * 2006-12-06 2011-02-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用電磁スイッチ
US7973623B2 (en) 2007-07-24 2011-07-05 Denso Corporation Starter for engines and its starting circuit
JP2010257923A (ja) * 2009-02-19 2010-11-11 Anden 電磁継電器
JP5529473B2 (ja) * 2009-09-08 2014-06-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DE102010003485A1 (de) * 2010-03-30 2011-10-06 Robert Bosch Gmbh Schaltvorrichtung, Start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einer elektromagnetischen Schaltvorrichtung
JP5581973B2 (ja) * 2010-10-28 2014-09-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ソレノイド
KR20140097871A (ko) * 2013-01-30 2014-08-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배터리 릴레이 구조
KR101513207B1 (ko) 2013-11-08 2015-04-17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접촉기
FR3024585B1 (fr) * 2014-08-01 2016-07-15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Contacteur electromagnetique de puissance muni d'une tige de commande a butee d'arret
JP6609096B2 (ja) * 2014-08-07 2019-11-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スイッチ
JP6464900B2 (ja) * 2015-04-13 2019-02-06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CN105161369B (zh) * 2015-08-31 2017-03-15 蔡楚平 边沿触发式继电器
JP7435487B2 (ja) * 2021-01-22 2024-02-21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磁接触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35556A (en) * 1946-09-06 1950-12-26 Air Reduction Electric switch
US2892058A (en) * 1954-01-26 1959-06-23 W N Borg Corp Relay
US2919324A (en) * 1958-08-04 1959-12-29 Leach Corp Magnetic shuttle device
FR1214780A (fr) * 1959-02-03 1960-04-12 Laden Contacteur
FR1274190A (fr) * 1960-11-05 1961-10-20 Interrupteur magnétique
US3436697A (en) * 1966-09-21 1969-04-01 Bliss Co Electromagnetic load relay having an insulated barrier between contacts
US3505625A (en) * 1968-09-12 1970-04-07 Square D Co Convertible contact structure for an electromagnetically operated switch
GB1586760A (en) * 1976-11-12 1981-03-25 Lucas Industries Ltd Electrical switch
US4521758A (en) * 1983-08-29 1985-06-04 Clum Mfg. Co. Inc. Electric solenoid structure
FR2562322B1 (fr) * 1984-03-30 1986-08-08 Ecans Interrupteur electromagnetique de batterie a commande electronique
JPH0224195A (ja) * 1988-07-13 1990-01-26 Chiyarenji Fuaibu:Kk 葉書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02241952A (ja) * 1989-03-13 1990-09-26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ブロック
WO1992017897A1 (en) * 1991-03-28 1992-10-15 Kilovac Corporation Dc vacuum relay devi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8689B (zh) * 2008-03-19 2015-08-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CN102456512A (zh) * 2010-10-15 2012-05-16 Ls产电株式会社 电磁开关装置
CN102456512B (zh) * 2010-10-15 2015-06-03 Ls产电株式会社 电磁开关装置
CN111211011A (zh) * 2015-04-13 2020-05-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08167363A (ja) 1996-06-25
CN1041141C (zh) 1998-12-09
FR2728101A1 (fr) 1996-06-14
DE19530496C2 (de) 1998-08-13
DE19530496A1 (de) 1996-06-27
US5679935A (en) 1997-10-21
JP3338216B2 (ja) 2002-10-28
FR2728101B1 (fr) 199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41C (zh) 转换开关
CN1067495C (zh) 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KR100529901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의 리니어 모터
CN103223444B (zh) 铆接组装件的制造方法
CN1745983A (zh) 包覆模制的制品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1073942A (ja) リニア圧縮機
CN100344054C (zh) 电动机
CN1848315A (zh) 内燃机用点火装置
EP1653596A3 (en) Outer stator for reciprocating mo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109348B (zh) 具有电连接电磁开关和马达的连接构件的起动机
KR100682475B1 (ko) 전자클러치용 디스크 및 허브 조립체
CN1846947A (zh) 螺线管定位方法
CN1353246A (zh) 直线压缩机活塞操作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JP4963665B2 (ja) 扁平型コミュテ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824274A (zh) 装配系统及装配方法
JPH06140235A (ja) 一体成形磁石体および一体成形磁石の製造方法
CN210081559U (zh) 一种四爪耐压夹具
KR20120103569A (ko) 완전히 통합된 팬 모듈
CN108453958B (zh) 一种模芯
CN216751457U (zh) 一种减速电机定子线包的半自动整形设备
CN114598116B (zh) 定子铁芯的装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08526810B (zh) 一种边框整形设备
CN1213529C (zh) 电动马达壳体以及包括该壳体的起动装置
CN1139185A (zh) 电磁离合器
CN107276321B (zh) 一种电磁开关内置式起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