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3963A - 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3963A
CN113843963A CN202111175041.0A CN202111175041A CN113843963A CN 113843963 A CN113843963 A CN 113843963A CN 202111175041 A CN202111175041 A CN 202111175041A CN 113843963 A CN113843963 A CN 113843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loading
clamping
jig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50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俊峰
刘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ynergy Hanil Rubber &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ynergy Hanil Rubber &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ynergy Hanil Rubber &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ynergy Hanil Rubber &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750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39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3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39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08Inserting articles into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2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using means movable from outside the mould between mould parts, e.g. robots
    • B29C45/4225Take-off members or carriers for the moulded articles, e.g. gri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2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using means movable from outside the mould between mould parts, e.g. robots
    • B29C2045/425Single device for unloading moulded articles and loading inserts into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2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using means movable from outside the mould between mould parts, e.g. robots
    • B29C2045/4266Robot grippers movable along three orthogonal a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操作台、注塑机、模具、机械手、螺母装卸治具、弹性吸盘和成品输出线,上料机是由上料机支架、四个支撑脚、四个滚轮、螺母振动盘、下料模组、螺母脱位装置、螺母夹取处理模组、供料平台、安全网和人机交互装置组成,供料平台是由供料基座、加载治具移动滑道、加载治具托板、供料传送带、供料平移驱动器和螺母加载治具组成,螺母加载治具设有多个螺母加载固定腔,螺母装卸治具设有多个装卸治具固定腔,整体结构复杂,操作简单,用于注塑生产螺母埋入作业,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代替人工手动将螺母埋入模具,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削减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塑胶件的预埋处理是注塑成型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步骤,在一些注塑生产中,螺母的埋入也是非常常见的生产工序,通过预埋能够在注塑成型后使得产品的美观性更好,现有的生产加工方法都是通过人工手动上螺母来完成,操作人员通过手动取螺母放置在螺母治具上,再把装有螺母的螺母治具内的螺母推进模具里,用以完成后续的注塑成型,而这种通过手动放入螺母的操作方式,使得螺母摆放的精准性不高,注塑成型后的成品件的品质无法提升,导致返修率高、生产成本高,并且手动操作极易出现压模致使模具损坏,同时也增加了操作风险,使得人工成本高,面对大批量生产加工时,手动操作的效率也无法提升;综上所述,需要研发一套螺母自动化埋入机制,从而代替人工手动操作,去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全自动生产,来解决和规避上述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注塑生产螺母埋入作业,代替人工手动将螺母埋入模具,利用螺母振动盘下料,通过下料模组把螺母自动排列至供料平台上的螺母加载治具中,使得螺母加载治具中所摆放的螺母的位置分布与螺母装卸治具所对应的螺母套管的位置分布一致,从而达到精确对接的目的,螺母装卸治具配合机械手从供料平台上的螺母加载治具中接取螺母,待产品成型后开模,机械手利用弹性吸盘吸取产品后,将螺母装卸治具中接取的螺母埋入模具内,动作完成后机械手再把吸取的产品放置成品输出线,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削减人工成本,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的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操作台、注塑机、模具、机械手、螺母装卸治具、弹性吸盘和成品输出线,所述上料机是由上料机支架、四个支撑脚、四个滚轮、螺母振动盘、下料模组、螺母脱位装置、螺母夹取处理模组、供料平台、安全网和人机交互装置组成,所述上料机支架位于靠近机械手位置处的操作台的一侧,所述上料机支架与操作台为活动连接,所述四个支撑脚分别位于上料机支架底部的四角位置处,所述四个支撑脚均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四个滚轮分别位于上料机支架底部的四角位置处,并且所述四个滚轮位于四个支撑脚的内侧,所述四个滚轮均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振动盘位于上料机支架的上部,所述螺母振动盘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模组位于螺母振动盘的一侧,所述下料模组与螺母振动盘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脱位装置位于下料模组的一侧,所述螺母脱位装置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夹取处理模组位于下料模组的另一侧,所述螺母夹取处理模组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供料平台位于螺母脱位装置的一侧,所述供料平台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安全网为缺口结构,所述安全网位于上料机支架上部的外侧,并且所述安全网的缺口结构位于靠近机械手的一侧,所述安全网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位于上料机支架的上部,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位于上料机的一侧,所述操作台与地面为固定连接,所述注塑机位于操作台的上部,所述注塑机与操作台为固定连接,所述模具位于注塑机的内侧,所述模具与注塑机为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手位于注塑机上部靠近模具一侧的位置处,所述机械手与注塑机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装卸治具位于机械手的下部,所述螺母装卸治具与机械手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装卸治具上还设有多个装卸治具固定腔,所述多个装卸治具固定腔全部位于螺母装卸治具的下部,所述多个装卸治具固定腔均与螺母装卸治具为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吸盘位于螺母装卸治具下部的一侧,所述弹性吸盘与机械手为固定连接,所述成品输出线位于注塑机与上料机之间的位置处,所述成品输出线与操作台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四个支撑脚均为旋拧伸缩式支撑腿,所述四个滚轮均为锁扣式万向轮。
进一步,所述下料模组是由下料基座、下料滑道和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组成,所述下料基座位于螺母振动盘的一侧,所述下料基座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滑道位于下料基座的上部,所述下料滑道与下料基座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下料滑道的一端穿过螺母振动盘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螺母对齐夹块呈镜像结构分别位于靠近螺母脱位装置位置处的下料滑道一端的上部,所述两个螺母对齐夹块均与下料滑道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滑道为斜坡式凹槽滑道。
进一步,所述螺母脱位装置是由螺母脱位支架、螺母脱位卡块滑道、螺母脱位卡块和螺母脱位推送器组成,所述螺母脱位支架位于下料模组的一侧,所述螺母脱位支架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脱位卡块滑道位于螺母脱位支架的顶部,所述螺母脱位卡块滑道与螺母脱位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脱位卡块位于螺母脱位卡块滑道的上部,所述螺母脱位卡块与螺母脱位卡块滑道为活动连接,所述螺母脱位卡块上还设有螺母卡槽,所述螺母卡槽位于靠近下料模组位置处的螺母脱位卡块的一侧,所述螺母卡槽与螺母脱位卡块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脱位推送器位于螺母脱位卡块的另一侧,所述螺母脱位推送器与螺母脱位支架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螺母脱位推送器的一端与螺母脱位卡块连接,所述螺母脱位推送器为伸缩驱动气缸。
进一步,所述螺母夹取处理模组是由螺母夹取支架、夹取平移传送带、夹取平移驱动器和螺母夹取装置组成,所述螺母夹取支架位于下料模组的另一侧,所述螺母夹取支架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夹取平移传送带位于螺母夹取支架的顶部,所述夹取平移传送带与螺母夹取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夹取平移驱动器位于夹取平移传送带靠近端部位置处的一侧,所述夹取平移驱动器与螺母夹取支架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夹取平移驱动器利用传动带并与夹取平移传送带连接,所述螺母夹取装置位于靠近螺母脱位装置位置处的夹取平移传送带的一侧,所述螺母夹取装置与夹取平移传送带为固定连接,所述夹取平移驱动器为伺服电机。
再进一步,所述螺母夹取装置上还设有螺母夹取伸缩器和螺母夹头,所述螺母夹取伸缩器位于靠近螺母脱位装置位置处的螺母夹取装置的一侧,所述螺母夹取伸缩器与螺母夹取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夹头位于螺母夹取伸缩器的下部,所述螺母夹头与螺母夹取伸缩器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夹取伸缩器为伸缩驱动气缸。
进一步,所述供料平台是由供料基座、加载治具移动滑道、加载治具托板、供料传送带、供料平移驱动器和螺母加载治具组成,所述供料基座位于螺母脱位装置的一侧,所述供料基座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加载治具移动滑道位于供料基座的顶部,所述加载治具移动滑道与供料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加载治具托板位于加载治具移动滑道的上部,所述加载治具托板与加载治具移动滑道为活动连接,并且所述加载治具托板与供料传送带为固定连接,所述供料传送带位于加载治具移动滑道的一侧,所述供料传送带与加载治具移动滑道为固定连接,所述供料平移驱动器位于加载治具移动滑道靠近端部位置处的一侧,所述供料平移驱动器与供料基座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供料平移驱动器利用传动带并与供料传送带连接,所述螺母加载治具位于加载治具托板的上部,所述螺母加载治具与加载治具托板为固定连接,所述供料平移驱动器为伺服电机。
再进一步,所述螺母加载治具上还设有多个螺母加载固定腔,所述多个螺母加载固定腔全部位于螺母加载治具的上部,所述多个螺母加载固定腔均与螺母加载治具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螺母加载固定腔上还设有螺母套管,所述螺母套管位于螺母加载固定腔的内侧,所述螺母套管与螺母加载治具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任意所述装卸治具固定腔上还设有装卸治具套管和螺母制动片,所述装卸治具套管位于装卸治具固定腔的外侧,并且所述装卸治具套管位于装卸治具固定腔与螺母装卸治具的连接位置处,所述装卸治具套管的外侧与螺母装卸治具为固定连接,所述装卸治具套管的内侧与装卸治具固定腔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制动片位于螺母装卸治具下部的装卸治具固定腔的一侧,所述螺母制动片与装卸治具固定腔为固定连接。
工作方法:
步骤一、上料:操作人员将螺母倒入上料机的螺母振动盘中,并利用人机交互装置开启上料机,让上料机上的各个部件运转起来,以便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执行,在螺母振动盘的振动下,螺母沿着下料模组中的下料滑道输出,该下料滑道采用斜坡式凹槽滑道,能够保证螺母自由滑落,在下料滑道的输出端装有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用于对下料滑道端口位置处的螺母进行有序夹持摆放,让螺母能够呈一字排列的逐个贴合输出,在下料滑道输出端的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的末端位置处配有一个螺母脱位装置,该螺母脱位装置上部的螺母脱位卡块在螺母脱位推送器的驱动下,能够沿着螺母脱位卡块滑道进行移动,在螺母脱位卡块的一侧还设有一个螺母卡槽,并且该螺母卡槽的位置与下料滑道输出端的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的末端位置处对接,当螺母沿着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的末端输出时,就会进入到螺母卡槽中,通过螺母脱位推送器的驱动,将螺母脱位卡块沿着螺母脱位卡块滑道移动,从而将螺母脱位卡块一侧的螺母卡槽中的螺母推送挤出,而螺母脱位卡块一侧没有螺母卡槽结构的位置,则是用于对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的末端位置处的螺母进行输出阻挡,防止螺母掉落,并等待螺母卡槽的复位;
步骤二、摆料:在下料模组的一侧装有一个螺母夹取处理模组,该螺母夹取处理模组中的夹取平移驱动器来驱动夹取平移传送带转动,在夹取平移传送带的一侧,也就是螺母夹取处理模组靠近下料模组以及螺母脱位装置位置处的一侧,还装有螺母夹取装置,随着夹取平移传送带的转动,进而驱使螺母夹取装置能够水平移动,利用螺母夹取处理模组中的螺母夹取装置来对刚刚被螺母脱位卡块推送挤出的螺母进行夹取,在螺母夹取装置上还设有螺母夹取伸缩器和螺母夹头,其中,螺母夹取伸缩器能够驱动螺母夹头进行升降操作,当螺母夹取装置中的螺母夹头随着夹取平移驱动器的驱动沿着夹取平移传送带移动到刚刚被螺母脱位卡块推送挤出的螺母的上方时,螺母夹取伸缩器驱动螺母夹头向下伸出,让螺母夹头夹取螺母脱位卡块推送挤出的螺母,接着,带有螺母的螺母夹头在螺母夹取伸缩器的驱动下向上升起,并在夹取平移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着夹取平移传送带移动到供料平台的螺母加载治具的上方,这时,带有螺母的螺母夹头在螺母夹取伸缩器的驱动下向下伸出,并通过螺母夹头将螺母放入螺母加载治具上部其中一个螺母加载固定腔中,与此同时,螺母脱位装置中的螺母脱位卡块在螺母脱位推送器的驱动下复位,让螺母脱位卡块一侧的螺母卡槽与下料滑道输出端的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的末端位置处再次对接,并让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的末端位置处的螺母再次进入螺母卡槽中并被推送挤出,然后,利用螺母夹取处理模组中的螺母夹取装置再次对刚刚推送挤出的螺母再次夹取并放入螺母加载治具上部的另一个螺母加载固定腔中,从而进行反复循环操作,将螺母在螺母加载治具上进行摆放;
步骤三、供料:在螺母脱位装置一侧装有的供料平台负责与机械手下部的螺母装卸治具对接,该供料平台用于对需要进行注塑生产所买入的螺母进行位置上的承载和摆放,以便螺母装卸治具的对接夹取,该供料平台中的供料平移驱动器来驱动供料传送带转动,由于加载治具托板的一侧与供料传送带连接,在供料传送带的转动下使得加载治具托板沿着加载治具移动滑道移动,随着加载治具托板的调整移动,进而带动加载治具托板上部的螺母加载治具进行移动,让螺母加载治具上面所分布的这些螺母加载固定腔的位置发生改变,以便用于承接螺母夹取处理模组中的螺母夹取装置下部的螺母夹头所夹取的螺母,从而实现螺母加载治具上的各个螺母加载固定腔中的螺母的放置,在每个螺母加载固定腔的内侧还装有一个螺母套管,用于对螺母进行支撑,使得螺母处于悬置状态,防止螺母掉落到螺母加载固定腔的底部,方便螺母装卸治具对螺母的夹取,实现对螺母装卸治具的供料;
步骤四、夹料:待螺母加载治具上的各个螺母加载固定腔中的螺母放置完毕后,机械手按设定好的程序进行自动作业,机械手移动到上料机中的供料平台的上方,让机械手下部的螺母装卸治具与供料平台上部的螺母加载治具对接,在螺母装卸治具上设有多个装卸治具固定腔,这些装卸治具固定腔在螺母装卸治具上的分布位置与各个螺母加载固定腔在螺母加载治具上的分布位置呈镜像结构相互套准,在每个装卸治具固定腔上还装有装卸治具套管,起到一个吸取的作用,从而将螺母加载治具上部各个螺母加载固定腔内部的螺母吸取到螺母装卸治具中的各个装卸治具固定腔中,并且在每个装卸治具固定腔靠近端口位置处的一侧还装有一个螺母制动片,用于将吸取的螺母进行卡装固定,让螺母滞留在每个装卸治具固定腔中,从而完成螺母的夹取;
步骤五、埋料成型:待螺母装卸治具上的各个装卸治具固定腔夹取螺母完毕后,机械手移动到注塑机内侧的模具的位置处,在机械手的控制下,使得螺母装卸治具旋转90°呈垂立状态,接着,机械手将螺母装卸治具与模具合模,此时,螺母装卸治具中的各个装卸治具固定腔一侧的螺母制动片解锁,从而将螺母装卸治具中的各个装卸治具固定腔中的螺母埋入到模具的对应位置处,然后,机械手从注塑机内部撤出,通过注塑机将模具合模注塑并成型;
步骤六、取料:在注塑机将模具合模进行注塑成型的同时,机械手下部的螺母装卸治具接着调整到与螺母加载治具平行的状态,从供料平台的螺母加载治具中继续夹取螺母,待产品成型开模后,机械手利用螺母装卸治具下部一侧的弹性吸盘从模具中吸取产品,机械手将弹性吸盘调整到与模具垂立的并排状态,从模具中吸取产品,再接着,机械手调整螺母装卸治具,让螺母装卸治具处于与模具的垂立状态,把刚刚夹取的螺母埋入模具内,然后,机械手从注塑机内部撤出,通过注塑机将模具合模注塑成型,与此同时,机械手再把吸取的产品放置到成品输出线上进行输出,从而完成成品的提取,紧接着,机械手将螺母装卸治具调整到与螺母加载治具平行的状态,去完成下一次螺母装卸治具对螺母加载治具中螺母的夹取,进而实现循环的反复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设备适用于注塑生产螺母埋入作业,从而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整套设备的结构复杂,操作简单,代替人工手动将螺母埋入模具,利用螺母振动盘下料,通过下料模组把螺母自动排列至供料平台上的螺母加载治具中,使得螺母加载治具中所摆放的螺母的位置分布与螺母装卸治具所对应的螺母套管的位置分布一致,从而达到精确对接的目的,螺母装卸治具配合机械手从供料平台上的螺母加载治具中接取螺母,待产品成型后开模,机械手利用弹性吸盘吸取产品后,将螺母装卸治具中接取的螺母埋入模具内,动作完成后机械手再把吸取的产品放置成品输出线,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削减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料机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料机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上料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螺母振动盘与下料模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下料模组与螺母脱位装置连接位置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螺母夹取处理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螺母夹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供料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螺母加载治具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模具、注塑机以及成品输出线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螺母装卸治具与螺母加载治具工作状态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机械手、螺母装卸治具、模具以及注塑机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螺母装卸治具与模具工作状态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弹性吸盘在螺母装卸治具上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料机 2、上料机支架 3、支撑脚
4、滚轮 5、螺母振动盘 6、下料模组
7、下料基座 8、下料滑道 9、螺母对齐夹块
10、螺母脱位装置 11、螺母脱位支架 12、螺母脱位卡块滑道
13、螺母脱位卡块 14、螺母卡槽 15、螺母脱位推送器
16、螺母夹取处理模组 17、螺母夹取支架 18、夹取平移传送带
19、夹取平移驱动器 20、螺母夹取装置 21、螺母夹取伸缩器
22、螺母夹头 23、供料平台 24、供料基座
25、加载治具移动滑道 26、加载治具托板 27、供料传送带
28、供料平移驱动器 29、螺母加载治具 30、螺母加载固定腔
31、螺母套管 32、安全网 33、人机交互装置
34、操作台 35、注塑机 36、模具
37、机械手 38、螺母装卸治具 39、装卸治具固定腔
40、装卸治具套管 41、螺母制动片 42、弹性吸盘
43、成品输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所示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1、操作台34、注塑机35、模具36、机械手37、螺母装卸治具38、弹性吸盘42和成品输出线43,所述上料机1是由上料机支架2、四个支撑脚3、四个滚轮4、螺母振动盘5、下料模组6、螺母脱位装置10、螺母夹取处理模组16、供料平台23、安全网32和人机交互装置33组成,所述上料机支架2位于靠近机械手37位置处的操作台34的一侧,所述上料机支架2与操作台34为活动连接,所述四个支撑脚3分别位于上料机支架2底部的四角位置处,所述四个支撑脚3均与上料机支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四个滚轮4分别位于上料机支架2底部的四角位置处,并且所述四个滚轮4位于四个支撑脚3的内侧,所述四个滚轮4均与上料机支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振动盘5位于上料机支架2的上部,所述螺母振动盘5与上料机支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模组6位于螺母振动盘5的一侧,所述下料模组6与螺母振动盘5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模组6是由下料基座7、下料滑道8和两个螺母对齐夹块9组成,所述下料基座7位于螺母振动盘5的一侧,所述下料基座7与上料机支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滑道8位于下料基座7的上部,所述下料滑道8与下料基座7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下料滑道8的一端穿过螺母振动盘5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螺母对齐夹块9呈镜像结构分别位于靠近螺母脱位装置10位置处的下料滑道8一端的上部,所述两个螺母对齐夹块9均与下料滑道8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脱位装置10位于下料模组6的一侧,所述螺母脱位装置10与上料机支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脱位装置10是由螺母脱位支架11、螺母脱位卡块滑道12、螺母脱位卡块13和螺母脱位推送器15组成,所述螺母脱位支架11位于下料模组6的一侧,所述螺母脱位支架11与上料机支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脱位卡块滑道12位于螺母脱位支架11的顶部,所述螺母脱位卡块滑道12与螺母脱位支架11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脱位卡块13位于螺母脱位卡块滑道12的上部,所述螺母脱位卡块13与螺母脱位卡块滑道12为活动连接,所述螺母脱位卡块13上还设有螺母卡槽14,所述螺母卡槽14位于靠近下料模组6位置处的螺母脱位卡块13的一侧,所述螺母卡槽14与螺母脱位卡块13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脱位推送器15位于螺母脱位卡块13的另一侧,所述螺母脱位推送器15与螺母脱位支架11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螺母脱位推送器15的一端与螺母脱位卡块13连接,所述螺母夹取处理模组16位于下料模组6的另一侧,所述螺母夹取处理模组16与上料机支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夹取处理模组16是由螺母夹取支架17、夹取平移传送带18、夹取平移驱动器19和螺母夹取装置20组成,所述螺母夹取支架17位于下料模组6的另一侧,所述螺母夹取支架17与上料机支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夹取平移传送带18位于螺母夹取支架17的顶部,所述夹取平移传送带18与螺母夹取支架17为固定连接,所述夹取平移驱动器19位于夹取平移传送带18靠近端部位置处的一侧,所述夹取平移驱动器19与螺母夹取支架17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夹取平移驱动器19利用传动带并与夹取平移传送带18连接,所述螺母夹取装置20位于靠近螺母脱位装置10位置处的夹取平移传送带18的一侧,所述螺母夹取装置20与夹取平移传送带18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夹取装置20上还设有螺母夹取伸缩器21和螺母夹头22,所述螺母夹取伸缩器21位于靠近螺母脱位装置10位置处的螺母夹取装置20的一侧,所述螺母夹取伸缩器21与螺母夹取装置20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夹头22位于螺母夹取伸缩器21的下部,所述螺母夹头22与螺母夹取伸缩器21为固定连接,所述供料平台23位于螺母脱位装置10的一侧,所述供料平台23与上料机支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供料平台23是由供料基座24、加载治具移动滑道25、加载治具托板26、供料传送带27、供料平移驱动器28和螺母加载治具29组成,所述供料基座24位于螺母脱位装置10的一侧,所述供料基座24与上料机支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加载治具移动滑道25位于供料基座24的顶部,所述加载治具移动滑道25与供料基座24为固定连接,所述加载治具托板26位于加载治具移动滑道25的上部,所述加载治具托板26与加载治具移动滑道25为活动连接,并且所述加载治具托板26与供料传送带27为固定连接,所述供料传送带27位于加载治具移动滑道25的一侧,所述供料传送带27与加载治具移动滑道25为固定连接,所述供料平移驱动器28位于加载治具移动滑道25靠近端部位置处的一侧,所述供料平移驱动器28与供料基座24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供料平移驱动器28利用传动带并与供料传送带27连接,所述螺母加载治具29位于加载治具托板26的上部,所述螺母加载治具29与加载治具托板26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加载治具29上还设有多个螺母加载固定腔30,所述多个螺母加载固定腔30全部位于螺母加载治具29的上部,所述多个螺母加载固定腔30均与螺母加载治具29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螺母加载固定腔30上还设有螺母套管31,所述螺母套管31位于螺母加载固定腔30的内侧,所述螺母套管31与螺母加载治具29为固定连接,所述安全网32为缺口结构,所述安全网32位于上料机支架2上部的外侧,并且所述安全网32的缺口结构位于靠近机械手37的一侧,所述安全网32与上料机支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人机交互装置33位于上料机支架2的上部,所述人机交互装置33与上料机支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34位于上料机1的一侧,所述操作台34与地面为固定连接,所述注塑机35位于操作台34的上部,所述注塑机35与操作台34为固定连接,所述模具36位于注塑机35的内侧,所述模具36与注塑机35为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手37位于注塑机35上部靠近模具36一侧的位置处,所述机械手37与注塑机35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装卸治具38位于机械手37的下部,所述螺母装卸治具38与机械手37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装卸治具38上还设有多个装卸治具固定腔39,所述多个装卸治具固定腔39全部位于螺母装卸治具38的下部,所述多个装卸治具固定腔39均与螺母装卸治具38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装卸治具固定腔39上还设有装卸治具套管40和螺母制动片41,所述装卸治具套管40位于装卸治具固定腔39的外侧,并且所述装卸治具套管40位于装卸治具固定腔39与螺母装卸治具38的连接位置处,所述装卸治具套管40的外侧与螺母装卸治具38为固定连接,所述装卸治具套管40的内侧与装卸治具固定腔39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制动片41位于螺母装卸治具38下部的装卸治具固定腔39的一侧,所述螺母制动片41与装卸治具固定腔39为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吸盘42位于螺母装卸治具38下部的一侧,所述弹性吸盘42与机械手37为固定连接,所述成品输出线43位于注塑机35与上料机1之间的位置处,所述成品输出线43与操作台34为固定连接。所述四个支撑脚3均为旋拧伸缩式支撑腿。所述四个滚轮4均为锁扣式万向轮。所述下料滑道8为斜坡式凹槽滑道。所述螺母脱位推送器15、螺母夹取伸缩器21均为伸缩驱动气缸。所述夹取平移驱动器19、供料平移驱动器28均为伺服电机。
工作方式:该设备适用于注塑生产螺母埋入作业,从而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整体主要包括上料机1、操作台34、注塑机35、模具36、机械手37、螺母装卸治具38、弹性吸盘42和成品输出线43,其中,上料机1用于螺母的上料和排列输出,该上料机1是由上料机支架2、四个支撑脚3、四个滚轮4、螺母振动盘5、下料模组6、螺母脱位装置10、螺母夹取处理模组16、供料平台23、安全网32和人机交互装置33组成,该上料机支架2用于承载各个部件,并且在上料机支架2底部的四角位置处各装有支撑脚3和滚轮4,每个滚轮4均采用锁扣式万向轮,方便上料机1的整体移动以及可以对移动后当前位置的锁定,而每个支撑脚3均采用旋拧伸缩式支撑腿,当上料机1停滞后,可以通过对每个支撑脚3的旋拧操作,来释放支撑脚3的长度,从而让上料机支架2支撑于地面,使得整台上料机1的位置锁定更加牢固,人机交互装置33用于对上料机1上的各个部件中的驱动装置进行程序设定和控制,让上料机1实现自动化运行,来与注塑机35、机械手37、成品输出线43相互配合,在使用的时候,整套机构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上料:操作人员将螺母倒入上料机1的螺母振动盘5中,并利用人机交互装置33开启上料机1,让上料机1上的各个部件运转起来,以便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执行,在螺母振动盘5的振动下,螺母进入下料模组6,该下料模组6是由下料基座7、下料滑道8和两个螺母对齐夹块9组成,其中,下料基座7用于对下料滑道8进行支撑,螺母会沿着下料模组6中的下料滑道8输出,该下料滑道8采用斜坡式凹槽滑道,能够保证螺母自由滑落,在下料滑道8的输出端装有两个螺母对齐夹块9,并且这两个螺母对齐夹块9彼此之间留有一段距离以呈镜像结构放置,用于对下料滑道8端口位置处的螺母进行有序夹持摆放,让螺母能够呈一字排列的逐个贴合输出,在下料滑道8输出端的两个螺母对齐夹块9的末端位置处配有一个螺母脱位装置10,该螺母脱位装置10是由螺母脱位支架11、螺母脱位卡块滑道12、螺母脱位卡块13和螺母脱位推送器15组成,该螺母脱位装置10上部的螺母脱位卡块13在螺母脱位推送器15的驱动下,能够沿着螺母脱位卡块滑道12进行移动,该螺母脱位推送器15采用伸缩驱动气缸,能够驱使螺母脱位卡块13进行水平移动,在螺母脱位卡块13的一侧还设有一个螺母卡槽14,并且该螺母卡槽14的位置与下料滑道8输出端的两个螺母对齐夹块9的末端位置处对接,当螺母沿着两个螺母对齐夹块9的末端输出时,就会进入到螺母卡槽14中,通过螺母脱位推送器15的驱动,将螺母脱位卡块13沿着螺母脱位卡块滑道12移动,从而将螺母脱位卡块13一侧的螺母卡槽14中的螺母推送挤出,而螺母脱位卡块13一侧没有螺母卡槽14结构的位置,则是用于对两个螺母对齐夹块9的末端位置处的螺母进行输出阻挡,防止螺母掉落,并等待螺母卡槽14的复位。
步骤二、摆料:在下料模组6的一侧装有一个螺母夹取处理模组16,该螺母夹取处理模组16是由螺母夹取支架17、夹取平移传送带18、夹取平移驱动器19和螺母夹取装置20组成,该螺母夹取处理模组16中的夹取平移驱动器19来驱动夹取平移传送带18转动,该夹取平移驱动器19采用伺服电机,能够按照人机交互装置33中设定的程序进行驱动,保证了螺母夹取装置20位移的精准性,在夹取平移传送带18的一侧,也就是螺母夹取处理模组16靠近下料模组6以及螺母脱位装置10位置处的一侧,还装有螺母夹取装置20,随着夹取平移传送带18的转动,进而驱使螺母夹取装置20能够水平移动,利用螺母夹取处理模组16中的螺母夹取装置20来对刚刚被螺母脱位卡块13推送挤出的螺母进行夹取,在螺母夹取装置20上还设有螺母夹取伸缩器21和螺母夹头22,其中,螺母夹取伸缩器21能够驱动螺母夹头22进行升降操作,该螺母夹取伸缩器21为伸缩驱动气缸,能够保证螺母夹头22升降的平稳性,当螺母夹取装置20中的螺母夹头22随着夹取平移驱动器19的驱动沿着夹取平移传送带18移动到刚刚被螺母脱位卡块13推送挤出的螺母的上方时,螺母夹取伸缩器21驱动螺母夹头22向下伸出,让螺母夹头22夹取螺母脱位卡块13推送挤出的螺母,接着,带有螺母的螺母夹头22在螺母夹取伸缩器21的驱动下向上升起,并在夹取平移驱动器19的驱动下,沿着夹取平移传送带18移动到供料平台23的上方,该供料平台23是由供料基座24、加载治具移动滑道25、加载治具托板26、供料传送带27、供料平移驱动器28和螺母加载治具29组成,在夹取平移驱动器19的驱动下,带有螺母的螺母夹头22沿着夹取平移传送带18移动到供料平台23的螺母加载治具29的上方,在螺母加载治具29的上部还分布着多个螺母加载固定腔30,每个螺母加载固定腔30用于承载螺母,这时,带有螺母的螺母夹头22在螺母夹取伸缩器21的驱动下向下伸出,并通过螺母夹头22将螺母放入螺母加载治具29上部其中一个螺母加载固定腔30中,与此同时,螺母脱位装置10中的螺母脱位卡块13在螺母脱位推送器15的驱动下复位,让螺母脱位卡块13一侧的螺母卡槽14与下料滑道8输出端的两个螺母对齐夹块9的末端位置处再次对接,并让两个螺母对齐夹块9的末端位置处的螺母再次进入螺母卡槽14中并被推送挤出,然后,利用螺母夹取处理模组16中的螺母夹取装置20再次对刚刚推送挤出的螺母再次夹取并放入螺母加载治具29上部的另一个螺母加载固定腔30中,从而进行反复循环操作,将螺母在螺母加载治具29上进行摆放。
步骤三、供料:在螺母脱位装置10一侧装有的供料平台23负责与机械手37下部的螺母装卸治具38对接,该供料平台23用于对需要进行注塑生产所买入的螺母进行位置上的承载和摆放,以便螺母装卸治具38的对接夹取,该供料平台23中的供料平移驱动器28来驱动供料传送带27转动,该供料平移驱动器28为伺服电机,能够按照人机交互装置33中设定的程序进行驱动,保证了加载治具托板26位移的精准性,由于加载治具托板26的一侧与供料传送带27连接,在供料传送带27的转动下使得加载治具托板26沿着加载治具移动滑道25移动,随着加载治具托板26的调整移动,进而带动加载治具托板26上部的螺母加载治具29进行移动,让螺母加载治具29上面所分布的这些螺母加载固定腔30的位置发生改变,以便用于承接螺母夹取处理模组16中的螺母夹取装置20下部的螺母夹头22所夹取的螺母,从而实现螺母加载治具29上的各个螺母加载固定腔30中的螺母的放置,在每个螺母加载固定腔30的内侧还装有一个螺母套管31,用于对螺母进行支撑,使得螺母处于悬置状态,防止螺母掉落到螺母加载固定腔30的底部,方便螺母装卸治具38对螺母的夹取,实现对螺母装卸治具38的供料。
步骤四、夹料:待螺母加载治具29上的各个螺母加载固定腔30中的螺母放置完毕后,机械手37按设定好的程序进行自动作业,机械手37移动到上料机1中的供料平台23的上方,让机械手37下部的螺母装卸治具38与供料平台23上部的螺母加载治具29对接,在螺母装卸治具38上设有多个装卸治具固定腔39,这些装卸治具固定腔39在螺母装卸治具38上的分布位置与各个螺母加载固定腔30在螺母加载治具29上的分布位置呈镜像结构相互套准,在每个装卸治具固定腔39上还装有装卸治具套管40,起到一个吸取的作用,从而将螺母加载治具29上部各个螺母加载固定腔30内部的螺母吸取到螺母装卸治具38中的各个装卸治具固定腔39中,并且在每个装卸治具固定腔39靠近端口位置处的一侧还装有一个螺母制动片41,用于将吸取的螺母进行卡装固定,让螺母滞留在每个装卸治具固定腔39中,从而完成螺母的夹取。
步骤五、埋料成型:待螺母装卸治具38上的各个装卸治具固定腔39夹取螺母完毕后,机械手37移动到注塑机35内侧的模具36的位置处,在机械手37的控制下,使得螺母装卸治具38旋转90°呈垂立状态,接着,机械手37将螺母装卸治具38与模具36合模,此时,螺母装卸治具38中的各个装卸治具固定腔39一侧的螺母制动片41解锁,从而将螺母装卸治具38中的各个装卸治具固定腔39中的螺母埋入到模具36的对应位置处,然后,机械手37从注塑机35内部撤出,通过注塑机35将模具36合模注塑并成型。
步骤六、取料:在注塑机35将模具36合模进行注塑成型的同时,机械手37下部的螺母装卸治具38接着调整到与螺母加载治具29平行的状态,从供料平台23的螺母加载治具29中继续夹取螺母,待产品成型开模后,机械手37利用螺母装卸治具38下部一侧的弹性吸盘42从模具36中吸取产品,机械手37将弹性吸盘42调整到与模具36垂立的并排状态,从模具36中吸取产品,再接着,机械手37调整螺母装卸治具38,让螺母装卸治具38处于与模具36的垂立状态,把刚刚夹取的螺母埋入模具36内,然后,机械手37从注塑机35内部撤出,通过注塑机35将模具36合模注塑成型,与此同时,机械手37再把吸取的产品放置到成品输出线43上进行输出,从而完成成品的提取,紧接着,机械手37将螺母装卸治具38调整到与螺母加载治具29平行的状态,去完成下一次螺母装卸治具38对螺母加载治具29中螺母的夹取,进而实现循环的反复操作。
整套设备的结构复杂,操作简单,代替人工手动将螺母埋入模具,利用螺母振动盘下料,通过下料模组把螺母自动排列至供料平台上的螺母加载治具中,使得螺母加载治具中所摆放的螺母的位置分布与螺母装卸治具所对应的螺母套管的位置分布一致,从而达到精确对接的目的,螺母装卸治具配合机械手从供料平台上的螺母加载治具中接取螺母,待产品成型后开模,机械手利用弹性吸盘吸取产品后,将螺母装卸治具中接取的螺母埋入模具内,动作完成后机械手再把吸取的产品放置成品输出线,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削减人工成本。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部”、“底部”、“端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操作台、注塑机、模具、机械手、螺母装卸治具、弹性吸盘和成品输出线,所述上料机是由上料机支架、四个支撑脚、四个滚轮、螺母振动盘、下料模组、螺母脱位装置、螺母夹取处理模组、供料平台、安全网和人机交互装置组成,所述上料机支架位于靠近机械手位置处的操作台的一侧,所述上料机支架与操作台为活动连接,所述四个支撑脚分别位于上料机支架底部的四角位置处,所述四个支撑脚均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四个滚轮分别位于上料机支架底部的四角位置处,并且所述四个滚轮位于四个支撑脚的内侧,所述四个滚轮均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振动盘位于上料机支架的上部,所述螺母振动盘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模组位于螺母振动盘的一侧,所述下料模组与螺母振动盘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脱位装置位于下料模组的一侧,所述螺母脱位装置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夹取处理模组位于下料模组的另一侧,所述螺母夹取处理模组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供料平台位于螺母脱位装置的一侧,所述供料平台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安全网为缺口结构,所述安全网位于上料机支架上部的外侧,并且所述安全网的缺口结构位于靠近机械手的一侧,所述安全网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位于上料机支架的上部,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位于上料机的一侧,所述操作台与地面为固定连接,所述注塑机位于操作台的上部,所述注塑机与操作台为固定连接,所述模具位于注塑机的内侧,所述模具与注塑机为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手位于注塑机上部靠近模具一侧的位置处,所述机械手与注塑机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装卸治具位于机械手的下部,所述螺母装卸治具与机械手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装卸治具上还设有多个装卸治具固定腔,所述多个装卸治具固定腔全部位于螺母装卸治具的下部,所述多个装卸治具固定腔均与螺母装卸治具为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吸盘位于螺母装卸治具下部的一侧,所述弹性吸盘与机械手为固定连接,所述成品输出线位于注塑机与上料机之间的位置处,所述成品输出线与操作台为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支撑脚均为旋拧伸缩式支撑腿,所述四个滚轮均为锁扣式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模组是由下料基座、下料滑道和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组成,所述下料基座位于螺母振动盘的一侧,所述下料基座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滑道位于下料基座的上部,所述下料滑道与下料基座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下料滑道的一端穿过螺母振动盘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螺母对齐夹块呈镜像结构分别位于靠近螺母脱位装置位置处的下料滑道一端的上部,所述两个螺母对齐夹块均与下料滑道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滑道为斜坡式凹槽滑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脱位装置是由螺母脱位支架、螺母脱位卡块滑道、螺母脱位卡块和螺母脱位推送器组成,所述螺母脱位支架位于下料模组的一侧,所述螺母脱位支架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脱位卡块滑道位于螺母脱位支架的顶部,所述螺母脱位卡块滑道与螺母脱位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脱位卡块位于螺母脱位卡块滑道的上部,所述螺母脱位卡块与螺母脱位卡块滑道为活动连接,所述螺母脱位卡块上还设有螺母卡槽,所述螺母卡槽位于靠近下料模组位置处的螺母脱位卡块的一侧,所述螺母卡槽与螺母脱位卡块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脱位推送器位于螺母脱位卡块的另一侧,所述螺母脱位推送器与螺母脱位支架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螺母脱位推送器的一端与螺母脱位卡块连接,所述螺母脱位推送器为伸缩驱动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夹取处理模组是由螺母夹取支架、夹取平移传送带、夹取平移驱动器和螺母夹取装置组成,所述螺母夹取支架位于下料模组的另一侧,所述螺母夹取支架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夹取平移传送带位于螺母夹取支架的顶部,所述夹取平移传送带与螺母夹取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夹取平移驱动器位于夹取平移传送带靠近端部位置处的一侧,所述夹取平移驱动器与螺母夹取支架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夹取平移驱动器利用传动带并与夹取平移传送带连接,所述螺母夹取装置位于靠近螺母脱位装置位置处的夹取平移传送带的一侧,所述螺母夹取装置与夹取平移传送带为固定连接,所述夹取平移驱动器为伺服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夹取装置上还设有螺母夹取伸缩器和螺母夹头,所述螺母夹取伸缩器位于靠近螺母脱位装置位置处的螺母夹取装置的一侧,所述螺母夹取伸缩器与螺母夹取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夹头位于螺母夹取伸缩器的下部,所述螺母夹头与螺母夹取伸缩器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夹取伸缩器为伸缩驱动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平台是由供料基座、加载治具移动滑道、加载治具托板、供料传送带、供料平移驱动器和螺母加载治具组成,所述供料基座位于螺母脱位装置的一侧,所述供料基座与上料机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加载治具移动滑道位于供料基座的顶部,所述加载治具移动滑道与供料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加载治具托板位于加载治具移动滑道的上部,所述加载治具托板与加载治具移动滑道为活动连接,并且所述加载治具托板与供料传送带为固定连接,所述供料传送带位于加载治具移动滑道的一侧,所述供料传送带与加载治具移动滑道为固定连接,所述供料平移驱动器位于加载治具移动滑道靠近端部位置处的一侧,所述供料平移驱动器与供料基座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供料平移驱动器利用传动带并与供料传送带连接,所述螺母加载治具位于加载治具托板的上部,所述螺母加载治具与加载治具托板为固定连接,所述供料平移驱动器为伺服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加载治具上还设有多个螺母加载固定腔,所述多个螺母加载固定腔全部位于螺母加载治具的上部,所述多个螺母加载固定腔均与螺母加载治具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螺母加载固定腔上还设有螺母套管,所述螺母套管位于螺母加载固定腔的内侧,所述螺母套管与螺母加载治具为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其特征在于:任意所述装卸治具固定腔上还设有装卸治具套管和螺母制动片,所述装卸治具套管位于装卸治具固定腔的外侧,并且所述装卸治具套管位于装卸治具固定腔与螺母装卸治具的连接位置处,所述装卸治具套管的外侧与螺母装卸治具为固定连接,所述装卸治具套管的内侧与装卸治具固定腔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制动片位于螺母装卸治具下部的装卸治具固定腔的一侧,所述螺母制动片与装卸治具固定腔为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的工作方法:
步骤一、上料:操作人员将螺母倒入上料机的螺母振动盘中,并利用人机交互装置开启上料机,让上料机上的各个部件运转起来,以便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执行,在螺母振动盘的振动下,螺母沿着下料模组中的下料滑道输出,该下料滑道采用斜坡式凹槽滑道,能够保证螺母自由滑落,在下料滑道的输出端装有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用于对下料滑道端口位置处的螺母进行有序夹持摆放,让螺母能够呈一字排列的逐个贴合输出,在下料滑道输出端的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的末端位置处配有一个螺母脱位装置,该螺母脱位装置上部的螺母脱位卡块在螺母脱位推送器的驱动下,能够沿着螺母脱位卡块滑道进行移动,在螺母脱位卡块的一侧还设有一个螺母卡槽,并且该螺母卡槽的位置与下料滑道输出端的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的末端位置处对接,当螺母沿着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的末端输出时,就会进入到螺母卡槽中,通过螺母脱位推送器的驱动,将螺母脱位卡块沿着螺母脱位卡块滑道移动,从而将螺母脱位卡块一侧的螺母卡槽中的螺母推送挤出,而螺母脱位卡块一侧没有螺母卡槽结构的位置,则是用于对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的末端位置处的螺母进行输出阻挡,防止螺母掉落,并等待螺母卡槽的复位;
步骤二、摆料:在下料模组的一侧装有一个螺母夹取处理模组,该螺母夹取处理模组中的夹取平移驱动器来驱动夹取平移传送带转动,在夹取平移传送带的一侧,也就是螺母夹取处理模组靠近下料模组以及螺母脱位装置位置处的一侧,还装有螺母夹取装置,随着夹取平移传送带的转动,进而驱使螺母夹取装置能够水平移动,利用螺母夹取处理模组中的螺母夹取装置来对刚刚被螺母脱位卡块推送挤出的螺母进行夹取,在螺母夹取装置上还设有螺母夹取伸缩器和螺母夹头,其中,螺母夹取伸缩器能够驱动螺母夹头进行升降操作,当螺母夹取装置中的螺母夹头随着夹取平移驱动器的驱动沿着夹取平移传送带移动到刚刚被螺母脱位卡块推送挤出的螺母的上方时,螺母夹取伸缩器驱动螺母夹头向下伸出,让螺母夹头夹取螺母脱位卡块推送挤出的螺母,接着,带有螺母的螺母夹头在螺母夹取伸缩器的驱动下向上升起,并在夹取平移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着夹取平移传送带移动到供料平台的螺母加载治具的上方,这时,带有螺母的螺母夹头在螺母夹取伸缩器的驱动下向下伸出,并通过螺母夹头将螺母放入螺母加载治具上部其中一个螺母加载固定腔中,与此同时,螺母脱位装置中的螺母脱位卡块在螺母脱位推送器的驱动下复位,让螺母脱位卡块一侧的螺母卡槽与下料滑道输出端的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的末端位置处再次对接,并让两个螺母对齐夹块的末端位置处的螺母再次进入螺母卡槽中并被推送挤出,然后,利用螺母夹取处理模组中的螺母夹取装置再次对刚刚推送挤出的螺母再次夹取并放入螺母加载治具上部的另一个螺母加载固定腔中,从而进行反复循环操作,将螺母在螺母加载治具上进行摆放;
步骤三、供料:在螺母脱位装置一侧装有的供料平台负责与机械手下部的螺母装卸治具对接,该供料平台用于对需要进行注塑生产所买入的螺母进行位置上的承载和摆放,以便螺母装卸治具的对接夹取,该供料平台中的供料平移驱动器来驱动供料传送带转动,由于加载治具托板的一侧与供料传送带连接,在供料传送带的转动下使得加载治具托板沿着加载治具移动滑道移动,随着加载治具托板的调整移动,进而带动加载治具托板上部的螺母加载治具进行移动,让螺母加载治具上面所分布的这些螺母加载固定腔的位置发生改变,以便用于承接螺母夹取处理模组中的螺母夹取装置下部的螺母夹头所夹取的螺母,从而实现螺母加载治具上的各个螺母加载固定腔中的螺母的放置,在每个螺母加载固定腔的内侧还装有一个螺母套管,用于对螺母进行支撑,使得螺母处于悬置状态,防止螺母掉落到螺母加载固定腔的底部,方便螺母装卸治具对螺母的夹取,实现对螺母装卸治具的供料;
步骤四、夹料:待螺母加载治具上的各个螺母加载固定腔中的螺母放置完毕后,机械手按设定好的程序进行自动作业,机械手移动到上料机中的供料平台的上方,让机械手下部的螺母装卸治具与供料平台上部的螺母加载治具对接,在螺母装卸治具上设有多个装卸治具固定腔,这些装卸治具固定腔在螺母装卸治具上的分布位置与各个螺母加载固定腔在螺母加载治具上的分布位置呈镜像结构相互套准,在每个装卸治具固定腔上还装有装卸治具套管,起到一个吸取的作用,从而将螺母加载治具上部各个螺母加载固定腔内部的螺母吸取到螺母装卸治具中的各个装卸治具固定腔中,并且在每个装卸治具固定腔靠近端口位置处的一侧还装有一个螺母制动片,用于将吸取的螺母进行卡装固定,让螺母滞留在每个装卸治具固定腔中,从而完成螺母的夹取;
步骤五、埋料成型:待螺母装卸治具上的各个装卸治具固定腔夹取螺母完毕后,机械手移动到注塑机内侧的模具的位置处,在机械手的控制下,使得螺母装卸治具旋转90°呈垂立状态,接着,机械手将螺母装卸治具与模具合模,此时,螺母装卸治具中的各个装卸治具固定腔一侧的螺母制动片解锁,从而将螺母装卸治具中的各个装卸治具固定腔中的螺母埋入到模具的对应位置处,然后,机械手从注塑机内部撤出,通过注塑机将模具合模注塑并成型;
步骤六、取料:在注塑机将模具合模进行注塑成型的同时,机械手下部的螺母装卸治具接着调整到与螺母加载治具平行的状态,从供料平台的螺母加载治具中继续夹取螺母,待产品成型开模后,机械手利用螺母装卸治具下部一侧的弹性吸盘从模具中吸取产品,机械手将弹性吸盘调整到与模具垂立的并排状态,从模具中吸取产品,再接着,机械手调整螺母装卸治具,让螺母装卸治具处于与模具的垂立状态,把刚刚夹取的螺母埋入模具内,然后,机械手从注塑机内部撤出,通过注塑机将模具合模注塑成型,与此同时,机械手再把吸取的产品放置到成品输出线上进行输出,从而完成成品的提取,紧接着,机械手将螺母装卸治具调整到与螺母加载治具平行的状态,去完成下一次螺母装卸治具对螺母加载治具中螺母的夹取,进而实现循环的反复操作。
CN202111175041.0A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Pending CN1138439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5041.0A CN113843963A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5041.0A CN113843963A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3963A true CN113843963A (zh) 2021-12-28

Family

ID=78977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5041.0A Pending CN113843963A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396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0370A (zh) * 2022-06-14 2022-07-15 宁波跃飞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玻璃托架模具
CN115648534A (zh) * 2022-11-07 2023-01-31 英普亿塑胶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件螺母放置机械手
CN116053889A (zh) * 2023-03-08 2023-05-02 山东鸿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端子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16394532A (zh) * 2023-06-09 2023-07-07 佛山市顺德区凯硕精密模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内自动送螺母柱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0370A (zh) * 2022-06-14 2022-07-15 宁波跃飞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玻璃托架模具
CN114750370B (zh) * 2022-06-14 2022-08-23 宁波跃飞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玻璃托架模具
CN115648534A (zh) * 2022-11-07 2023-01-31 英普亿塑胶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件螺母放置机械手
CN115648534B (zh) * 2022-11-07 2024-04-26 英普亿塑胶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件螺母放置机械手
CN116053889A (zh) * 2023-03-08 2023-05-02 山东鸿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端子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16394532A (zh) * 2023-06-09 2023-07-07 佛山市顺德区凯硕精密模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内自动送螺母柱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43963A (zh) 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08925047B (zh) 一种pcb板全自动打销钉包胶生产线
CN111468684B (zh) 一种铸管承口砂芯专用冷芯机
CN211726378U (zh) 一种自动粘合设备
CN110497310B (zh) 一种球头销加工用上料设备
CN110370331B (zh) 一种自动裁切上模并自动摆盘的设备
CN216544344U (zh) 一种用于注塑生产的螺母埋入自动化机构
CN110813655A (zh) 一种自动粘合设备
CN209867849U (zh) 一种全自动梭芯套装配装置
CN113059750A (zh) 一种橡胶轴套组合件注射硫化成型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1137548U (zh) 一种陶瓷胚体滚压成型生产线
CN210553153U (zh) 一种镜片加工生产线
CN110948783A (zh) 一种注塑上下料机
CN217047250U (zh) 一种全自动螺母镶件注塑工装
CN103612365A (zh) 一种注塑机械手设备
CN111745896B (zh) 一种电源线插头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CN110757725B (zh) 一种模内取放装置
CN111332771B (zh) 一种电源线端部注塑夹持进出料机构
CN212421977U (zh) 一种智能全自动翻盖模结构
CN111267289B (zh) 一种圆形pu空滤芯生产方法
JPH0637067B2 (ja) 合成樹脂成形装置
CN206825803U (zh) 一种汽车配件齿轮箱的成型装置
CN211221900U (zh) 一种塑料注塑机的出料夹取装置
CN111262112A (zh) 一种结合矫正和定型的电源线注塑前自动整合装置
CN216968633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塑料瓶制备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