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1961B - 电阻器 - Google Patents

电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1961B
CN113811961B CN202080021976.0A CN202080021976A CN113811961B CN 113811961 B CN113811961 B CN 113811961B CN 202080021976 A CN202080021976 A CN 202080021976A CN 113811961 B CN113811961 B CN 1138119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orner post
corner
cap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19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1961A (zh
Inventor
内藤隆史
浦野亮
须崎智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a Corp filed Critical Ko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811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1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1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1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Details
    • H01C1/02Housing; Enclosing; Embedding; Filling the housing or enclosure
    • H01C1/034Housing; Enclosing; Embedding; Filling the housing or enclosure the housing or enclosure being formed as coating or mould without outer she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Details
    • H01C1/14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sisto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on resistors
    • H01C1/148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sisto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on resistors the terminals embracing or surrounding the resistiv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7/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 H01C17/2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adapted for trimming
    • H01C17/2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adapted for trimming by removing or adding resis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etails Of Resistors (AREA)
  •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AREA)
  • Apparatuses And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阻器,在圆柱型电阻元件的两端安装有盖端子、且所述电阻元件的除了两端的所述盖端子以外的整体由外装体覆盖,且所述外装体包括:角柱型外装部,其覆盖所述电阻元件的中央部分;及圆柱型外装部,其与所述角柱型外装部一体地形成,且与所述盖端子相接。

Description

电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阻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将圆柱状的电阻元件模制成形的构造的面安装电阻器。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业已知悉在绝缘的圆棒状基体的周面形成电阻膜,且在两端嵌合金属制的帽子状的盖,进而在电阻膜的表面形成有绝缘的涂层(外装体)的电阻器。
以将电阻器面安装于电路基板时,盖与电路主体直接接触的方式,在电阻膜的整个周围形成绝缘且剖面形状为非圆形的涂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公开号为JPH52-075763的日本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待解决的问题
在制造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阻器时,通常根据盖端子间的距离(尺寸)来设计将外装体的角柱部分成形的模具。
且说,端子间的尺寸存在差异,当盖端子间的尺寸>外装体的尺寸时,电阻元件自外装体露出,当盖端子间的尺寸<外装体的尺寸时,外装体的树脂附着于盖端子上的情形。
在电阻元件自外装体露出时,耐湿性变差,而出现电阻值变动等的不良影响。
另外,在外装体的树脂附着于盖端子上时,对电路基板的安装性及焊接性变差,而存在导通变差的风险。此外,若为了进行安装,而将盖端子加热,且镀覆融化,则有在盖端子与树脂之间产生间隙,而耐湿性恶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电阻器中于不受限于电阻元件的尺寸不均一下提高耐湿性及安装稳定性。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阻器,其在圆柱型电阻元件的两端安装有盖端子、且前述电阻元件的除了两端的前述盖端子以外的整体由外装体覆盖,且前述外装体具备:角柱型外装部,其覆盖前述电阻元件的中央部分;及圆柱型外装部,其与前述角柱型外装部一体地形成,且与前述盖端子相接。
优选地,前述角柱型外装部具有平面部分的角柱型,前述平面部分为与前述盖端子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尺寸。
优选地,前述圆柱型外装部为与前述盖端子的外径相同的尺寸。
优选地,前述角柱型外装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前述电阻元件的两端的前述盖端子间的尺寸的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
优选地,至少分模线与浇口残痕中的至少一个位于前述角柱型外装部的角部。
前述电阻元件由薄膜电阻体形成,当前述薄膜电阻体上形成有修整槽时,前述修整槽的端部可位于与前述角柱型外装部的角部对应的位置。
本说明书包括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9-069860号的公开内容,其为本发明的优先权的基础。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不受限于电阻元件的尺寸不均一下提高耐湿性及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面安装电阻器的一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2(a)为图1所示的面安装电阻器的沿Ia-Ib线的侧剖视图、沿该IIa-IIb线切割的剖视图、及自盖端子方向观察的剖面图。图2(b)为图1所示的面安装电阻器的沿Ic-Id线的侧剖视图、沿该IIc-IId线切割的剖视图、及自盖端子方向观察的剖面图。
图3(a)至图3(c)为显示本实施方式的电阻器的外装体的形成步骤的一例的图。
图4为成型后的电阻器的侧视图(图4(a))、及前视图(图4(b))。
图5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角柱型外装部的电阻器的一构成例的前视图,且与自图2(a)的盖端子方向观察的剖面图对应的图。
图6显示自盖端子方向观察具有图5所示的角柱型外装部的电阻器的构造的变化例的剖面图。
图7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阻器的一构成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面参照图式一面详细地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面安装电阻器的一构成例的立体图。图2(a)为图1所示的面安装电阻器的沿Ia-Ib线的侧剖视图、及沿该IIa-IIb线切割的剖视图。图2(b)为图1所示的面安装电阻器的沿Ic-Id线的侧剖视图、及沿该IIc-IId线切割的剖视图(对应于使图2(a)所示的剖视图以X1为旋转轴旋转45度的剖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阻器A为以外装体4、例如模制树脂覆盖其整体(电阻元件1的整体,惟,除电阻元件1的两端的盖端子33、36以外)的电阻器。
(1)电阻元件
电阻元件1没有限制,但可使用例如以下的电阻元件。
1)在圆柱状的绝缘基体(氧化铝、莫来石、镁橄榄石等)表面形成有金属薄膜、碳薄膜、金属釉薄膜、氧化金属薄膜、电阻薄膜等的薄膜电阻元件。
2)在圆柱状的绝缘基体、或玻璃纤维束的外周表面卷绕有电阻线(CuNi、NiCr、FeCr、CuMnNi等)的电阻元件。
3)包含导电陶瓷基体的电阻元件。
(2)盖端子
盖端子3a、3b为例如安装于电阻元件1的两端的有底筒型的包含不锈钢等的金属制端子。为了提高电阻器A的安装时的焊料润湿性,而可施以Sn等的镀层。
(3)外装体(模制树脂)
电阻元件1的整体由通过环氧树脂等而模制成形的外装体4覆盖。
外装体4具有:角柱型的角柱型外装部5,其覆盖电阻元件1的中央部分;及圆柱型形状的圆柱型外装部7a、7b,其等与角柱型外装部5一体地形成,且与盖端子3a、3b相接。
如图1、2所示,角柱型外装部5具有例如四角柱等的角柱形状。自中心线X1朝向四角柱的4个角(四角柱的边=棱线(侧棱))的方向,模制树脂自电阻元件1隆起而形成角柱型外装部5。例如,模制树脂的角具有弯曲的横截面形状。
如图2(a)所示,外装体4的长度为L11,高度为t1。如图2(b)所示,沿自图2(a)的状态以中心轴X1旋转45度时的角柱型外装部5的对角线的高度为t2(例如t2=t1/sin(45°))。角柱型外装部5的宽度(深度)为W1。
在角柱型外装部5的角部1(棱线)附近,模制树脂的厚度形成为大约变厚((t2-t1)/2)。
圆柱型外装部7a、7b的长度分别为L10a、L10b(大约(L11-L10)/2),直径为t1(=W1)。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阻器A,盖端子3a、3b间的尺寸(盖端子3a、3b的内侧端面间的距离(长度)L11)等于角柱型外装部5的长度L10与圆柱型外装部7a的长度L10a及圆柱型外装部7b的长度L10b的和,且由于角柱型外装部5与圆柱型外装部7a、7b一体地形成,故可防止电阻元件1自外装体4露出,或外装体4的树脂附着于盖端子3a、3b上。因而,不受限于安装于电阻元件1的两端的盖端子3a、3b间的尺寸不均一,而可提高耐湿性及安装稳定性。
此外,电阻元件1的两端较佳为抵接于有底筒型的盖端子3a、3b的底面端部。因此,可减少盖端子3a、3b的外侧端部间的全长:L12的不均一。因而,可减少外装体4的长度L11的不均一。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阻器A中,角柱型外装部5具有平面部分(第一平面)5a~5d的角柱型,例如,平面部分(第一平面)5a~5d的宽度W1与高度t1为与盖端子3a、3b的外径(D1)大致相同的尺寸。
再者,角柱型外装部5由于为具有宽广的平面部分(第一平面)5a~5d的角柱型,故抑制安装时以X1为旋转轴的旋转。
此外,由于角柱型外装部5的平面部分(第一平面)5a~5d的宽度W1与高度t1为与盖端子3a、3b的外径D1大致相同的尺寸,故在通过将盖端子3a、3b焊接而将电阻器A安装于电路基板时,可将电阻器A的底面以平坦的状态安装于电路基板,故而可将电阻器A稳定地安装于电路基板。
此外,若角柱型外装部5的X轴方向的长度L10(图2(b))为电阻元件1中的未覆盖端子3a、3b的部分、也就是电阻元件1的两端的盖端子3a、3b之间的尺寸的90%以上,优选为95%以上,则可经由外装体4朝电路基板传递自电阻元件1的发热,而可提高电阻器A的散热性。
此外,如图2所示,角柱型外装部5的角部(棱线)可根据内部的电阻元件1的形状设为带有圆角的形状。如此,由于与角部为直角的情形相比,可削减多余的模制树脂,且电阻元件1至角柱型外装部5的距离比较接近一定值,故关于自电阻元件1的发热,可提高朝大气的散热性。
(4)电阻器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电阻器可与现有技术同样地制造。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阻器的制造方法中,于现有技术中不存在的特征性步骤利用模具的外装体4的形成步骤(模制步骤)。图3(a)至图3(c)显示本实施方式的电阻器的外装体4的形成步骤的一例的图。图3(a)用于形成外装体4的模制步骤中的成型前的步骤的平面图。图3(b)将模制步骤中的成型前的步骤沿图3(a)的IIIa-IIIb线的剖视图。图3(c)模制步骤中的成型后的步骤的剖面图。图4为成型后的电阻器的侧视图(图4(a))、及剖面图(图4(b))。适宜地,一面参照图1及图2一面进行说明。
模具21、23具有用于在安装有盖端子3a、3b的电阻元件1将外装体4模制成型的内面形状。在外装体4的形成步骤中,如图3所示,利用加热至特定的温度的模具21、23夹着所制作的电阻元件1的盖端子3a、3b,并将树脂R(图3(b))自浇口G流入。
也就是,如图3(a)所示,模具21具有:内面21c、23c,其等具有用于形成角柱型外装部5的长度L10;内面21b、23b及21d、23d,其等分别抵接于用于形成圆柱型外装部7a、7b的盖端子3a、3b的外周。
此外,在成型时,盖端子3a、3b的两端面分别设计为与模具21、23的内面21x、23x及21y、23y抵接。因此,可防止模制树脂的漏出。
如图3(b)所示,模具21、23具有:内面21f、23f,其等形成将树脂R流入的浇口G;内面21g、23g、21h、23h,其等用于形成电阻器A的角柱型外装部5的平面部分(第一平面)5a~5d(图1、图2);及流路(其也称为浇口G)25(G)、25(G)、……,其等用于将树脂流动至相邻的电阻器。因此,可将多个电阻器的外装体4模制成型。
再者,由于在电阻体1模制成型的角柱型外装部5与圆柱型外装部7a、7b通过模制树脂而被一体成型,故无间隙,而可防止水分等的侵入,提高耐湿性,且由于仅凭借变更模具,便可在不变更步骤下制造电阻器,故无需增加新的工艺。
如图3(a)的剖面图及图4(a)的侧视图、图4(b)的剖面图所示,在模具成型后的电阻器A中,于角柱型外装部5中的浇口G的位置残留浇口残痕31,且残留分模线33。所谓分模线意指在利用模具成型的零件中观测到的注入材料的突出部分。
通常,树脂模制通过将熔化的树脂材料流入将2个以上的模具闭合的部位而成型。在成型品中,于该模具的接缝出现树脂材料呈线状突出的部分,将其称为分模线。
融化的树脂材料自未图示的喷嘴通过浇道朝往向模具21、23的空腔的入口即浇口(流入口)G流入。由于流入的树脂材料就此冷却固化,在自模具取出成型品后被切割,故在成型品中残留浇口残痕31。
浇口残痕31及分模线33朝角柱型外装部5的外侧突出。因而,在将电阻器A安装于未图示的安装基板时,若在与安装基板接触的电阻器A的角柱型外装部5的平面部分(第一平面)5a~5d(图1、图2)存在浇口残痕31及分模线33,则产生安装时的吸附错误,或在安装后,电阻器A(产品)浮动,而产生稳定性变差、热传导变差、焊接性变差等各种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模具21、23倾斜45度而设计,如图4所示,浇口残痕31及分模线33位于角柱型外装部5的角柱的对角。从而,可解决起因于电阻器的安装时的浇口残痕31及分模线33的如上述的问题。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电阻器中,能够在不受限于电阻元件的尺寸不均一下提高耐湿性及安装稳定性。
其次,针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一面参照图式一面进行说明。
图5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角柱型外装部的电阻器的一构成例的剖面图,且与自图2(a)的盖端子方向观察的剖面图对应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阻器B在以下的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阻器A不同。
也就是,电阻器B相对于电阻器A,其中沿由形成角柱型外装部5的4个第一平面5a至5d形成的四角柱的棱线的模制树脂的角部并非弯曲的形状,而是由第二平面6a~6d形成。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平面5a至5d每个的宽度为W12,第二平面6a至6d的沿第一平面5a至5d每个的宽度为ΔY(W11-W12=2×ΔY)。
通过采用如此的角柱型外装部5,在本实施方式的电阻器B中可提高对电路基板的安装性,且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模制步骤中,可提高自模具的脱模性。此外,有模具的制造(设计)变得容易的优点。
图6为在具有图5所示的角柱型外装部5的电阻器的构造中,将第二平面6a至6d扩宽(ΔY对应于ΔZ)的电阻器C的前视图。在电阻器C中,具有下述构成,即:将如图5所示电阻器B的第二平面6a至6d中的图6所示的邻接的平面6e、6f及6h、6g的宽度逐渐扩宽,将6e、6f及6h、6g间的第一平面(图5的5b、5d)缩窄,例如仅形成顶点。
采用如此的角柱型外装部5的构造,可进一步减少模制树脂的使用量。然而,第一平面5a、5c的长度较佳为延长某种程度。由此,可防止容易以中心轴X1为旋转轴而转动。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阻器有可减少模制树脂的使用量的优点。
其次,针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一面参照图式一面进行说明。
图7显示本实施方式的电阻器的一构成例的侧视图。在图7中,以虚线表示角柱型外装部5及圆柱型外装部7a、7b。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阻器E中,电阻元件1由覆盖圆柱型绝缘体等的表面的薄膜电阻体8形成。在电阻元件1由薄膜电阻体8构成的情形下,通过去除薄膜电阻体8的表面的薄膜(形成修整槽8a),而可调整电阻值。
在模制步骤中,将修整的开始位置P1及修整的结束位置P2以位于角柱型外装部5的范围内的方式配置于模具21、23(图3(a)),而形成外装体4。此时,更佳为端部P1、P2位于角柱型外装部5的角部(四角柱的棱线)的正下方。
因此,通过模制的较厚的部分(角柱型外装部5),而可保护不易耐受脉冲电流的修整槽8a的端部P1、P2。
因而,在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被膜电阻体的电阻器E中,抑制因脉冲电流所致的电阻体的劣化,也就是可提高耐脉冲性。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针对所图示的构成等,不限定于其等,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适宜地变更。此外,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则可适宜地变更而实施。另外,本发明的各构成要素可任意地取舍选择,具备经取舍选择的构成的发明亦包含于本发明。
产业上的可用性
本发明可用于电阻器。
附图标记
A,B,C,E:电阻器
1:电阻元件
3a,3b:盖端子
4:外装体
5:角柱型外装部(外装体的一部分)
7a,7b:圆柱型外装部(外装体的一部分)
8:薄膜电阻体
8a:修整槽
21,23:模具
31:浇口残痕
33:分模线
本说明书所引用的所有公开、专利案及专利申请案以引用的方式直接并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5)

1.一种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在圆柱型电阻元件的两端安装有盖端子、且所述电阻元件的除了两端的所述盖端子以外的整体由外装体覆盖,且
所述外装体包括:
角柱型外装部,其覆盖所述电阻元件的中央部分;及圆柱型外装部,其与所述角柱型外装部一体地形成,且与所述盖端子相接,
其中,分模线与浇口残痕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角柱型外装部的角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型外装部具有平面部分的角柱型;且
所述平面部分具有与所述盖端子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型外装部具有与所述盖端子的外径相同的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型外装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所述电阻元件的两端的所述盖端子间的尺寸的90%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元件由薄膜电阻体形成;且
在所述薄膜电阻体形成有修整槽;
所述修整槽的端部位于与所述角柱型外装部的角部对应的位置。
CN202080021976.0A 2019-04-01 2020-03-17 电阻器 Active CN1138119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9860 2019-04-01
JP2019069860A JP7319811B2 (ja) 2019-04-01 2019-04-01 抵抗器
PCT/JP2020/011807 WO2020203269A1 (ja) 2019-04-01 2020-03-17 抵抗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1961A CN113811961A (zh) 2021-12-17
CN113811961B true CN113811961B (zh) 2023-05-05

Family

ID=72668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1976.0A Active CN113811961B (zh) 2019-04-01 2020-03-17 电阻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319811B2 (zh)
CN (1) CN113811961B (zh)
TW (1) TWI720845B (zh)
WO (1) WO2020203269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75763U (zh) * 1975-12-05 1977-06-06
JPH0346227U (zh) * 1989-09-11 1991-04-30
JPH0817603A (ja) * 1994-06-24 1996-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面実装部品
JP2003303705A (ja) * 2002-04-09 2003-10-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静電気対策部品
JP2008141017A (ja) * 2006-12-01 2008-06-19 Taiyo Yuden Co Ltd サーミスタ及びサーミスタの製造方法
CN103151127A (zh) * 2013-03-07 2013-06-12 重庆大学 基于磁流变胶泥的电阻装置及磁控变阻器
CN206271486U (zh) * 2016-12-14 2017-06-20 深圳市格瑞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塑封电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544Y2 (zh) * 1974-04-08 1979-01-24
JPH031524U (zh) * 1989-05-25 1991-01-09
JP3466394B2 (ja) * 1996-10-31 2003-11-10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チップ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75763U (zh) * 1975-12-05 1977-06-06
JPH0346227U (zh) * 1989-09-11 1991-04-30
JPH0817603A (ja) * 1994-06-24 1996-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面実装部品
JP2003303705A (ja) * 2002-04-09 2003-10-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静電気対策部品
JP2008141017A (ja) * 2006-12-01 2008-06-19 Taiyo Yuden Co Ltd サーミスタ及びサーミスタの製造方法
CN103151127A (zh) * 2013-03-07 2013-06-12 重庆大学 基于磁流变胶泥的电阻装置及磁控变阻器
CN206271486U (zh) * 2016-12-14 2017-06-20 深圳市格瑞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塑封电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0845B (zh) 2021-03-01
TW202040600A (zh) 2020-11-01
JP7319811B2 (ja) 2023-08-02
WO2020203269A1 (ja) 2020-10-08
JP2020170742A (ja) 2020-10-15
CN113811961A (zh) 2021-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70168B1 (en) Chip antenna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940158B2 (en) Chip resist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717485B (zh) 面安裝型電阻器
CN113811961B (zh) 电阻器
JP2008235523A (ja) 抵抗素子を有する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H0737718A (ja) ボビン内包の封止成形部品および内包ボビンの封止方法
US5137479A (en) Lead structure for packaging semiconductor chip
JP2007227718A (ja) 抵抗素子を有する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6637003B2 (ja) バスバーアッセンブリ
KR20210102193A (ko) 퓨즈
JPH0312761B2 (zh)
JP3594646B2 (ja) 抵抗・温度ヒュ−ズの製造方法
JP6623889B2 (ja) リード線封止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94518B2 (ja) 電子部品、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電子装置
US20230280192A1 (en) Composite molded component
JPH0729701A (ja) チップ抵抗器
JP3606530B2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
JP2001237142A (ja) 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及び樹脂成形部品
JP4682978B2 (ja) 面実装型電流ヒュー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58522A (ja) ケース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
JP6567996B2 (ja) パワー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JP3964068B2 (ja) 入力装置
JP2022139125A (ja) コイル部品
JP3869146B2 (ja) 入力装置
JP2020107850A (ja) 基台付き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