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9462B -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9462B
CN113789462B CN202110975538.4A CN202110975538A CN113789462B CN 113789462 B CN113789462 B CN 113789462B CN 202110975538 A CN202110975538 A CN 202110975538A CN 113789462 B CN113789462 B CN 1137894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sium alloy
alloy
hydrogen storage
magnesium
hyd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55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9462A (zh
Inventor
付彭怀
徐雯钰
朱荣玉
肖刚
彭立明
丁文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GHT ALLOY NET FORMING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GHT ALLOY NET FORMING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GHT ALLOY NET FORMING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GHT ALLOY NET FORMING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755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94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9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9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9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9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3/00Alloys based on magnes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7/00Casting ingots, e.g. from ferrous metals
    • B22D7/005Casting ingots, e.g. from ferrous metals from non-ferrous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2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22C1/03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using maste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3Hydrogen absorbing allo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 Hydrogen, Water And Hydri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10.0~20.0%Ni,0.02~0.3%Cu,常规杂质元素含量小于0.2%,余量为Mg;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大气环境下镁合金熔配和铸造成型两个工序。本发明通过微量Cu元素的添加改变了镁镍合金Mg2Ni相的形貌、提高了镁镍合金的储氢能力,与现有Mg‑Ni‑Na储氢镁合金相比,本发明中提供的Mg‑Ni‑Cu储氢镁合金能够在大气环境下批量生产,更有利于镁镍基储氢合金的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存在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不能再生,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等可替代能源在人类的重视下得到不断的开发,其中氢能是公认的最优前途的未来能源之一。而以金属化合物形式储氢是目前为止最佳的储氢方案之一,具有储氢量大、吸放氢热动力学好、放氢纯度高、安全性高等特点。当需要吸氢时,金属与氢反应形成氢化物,从而将氢储存;当需要放氢时,通过控制温度和/或压力使金属氢化物释放氢;吸氢和放氢都是简便易行的可逆过程。在众多金属中,纯镁的储氢量高达7.6wt%,是实用可逆储氢材料中储能最高的金属材料,同时镁资源丰富,因此,镁基储氢材料成为储氢材料的研究热点,开发潜力巨大。
Mg-Ni合金存在大量的Mg/Mg2Ni相界面,相界对Mg转变成MgH2起到了良好的催化作用,因而Mg-Ni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吸放氢效果,成为研究与应用的热点。CN101120111A《用于储氢的镁合金》公开了一种用于储氢的镁合金及其制造方法,专利通过在Mg-Ni合金基础上引入细化元素Zr、Na、K、Ba、Ca、Sr、La、Y、Yb、Rb以及Cs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储氢镁合金,其中,Mg-Ni-Na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储氢效果:储氢容量大,且充放氢速率快。然而,由于Na元素异常活泼,在大气中熔配时极易烧损,因而只能在真空熔炼等非氧化气氛下进行熔配,即CN101120111A公开的制造方法。由于真空熔炼单次能够制备的储氢镁合金数量有限,通常小于50Kg,导致储氢镁合金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储氢镁合金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突破现有高容量Mg-Ni-Na储氢镁合金的无法低成本、大规模批量制造的行业性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可在大气环境中下大规模批量生产储氢镁合金。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氢镁合金,包含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如下组分:10.0~20.0%Ni,0.02~0.3%Cu,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的质量百分数总和不超过0.2%。
本发明采用Ni(镍)元素为第一组分:现有研究表明,当Mg-Ni合金中的Ni含量在10.0~20.0%之间时,合金具有良好的吸放氢效果。
本发明采用Cu(铜)元素为第二组分:本研究表明,微量Cu元素的添加,能显著改变Mg2Ni相的形貌、改善Mg-Ni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Cu元素能够促进氢气分解成氢原子并促进金属氢化物的形成。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镁合金熔配:将已预热的纯镁在保护气氛中进行熔化,待纯镁熔化后熔体加热至700~740℃时,加入已预热的纯镍和纯铜;待纯镍和纯铜熔化后,搅拌并清理熔体表面,然后将镁合金熔体在720~740℃静置;
B、铸造成型:将镁合金熔体静置10~30分钟后进行浇注,获得储氢镁合金铸锭。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A中,所述保护气氛为SF6和CO2的混合气体,其中SF6体积含量为0.1~1%。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A中,所述纯镁、纯镍、纯铜的预热条件均为:在200℃下预热3h以上。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B中采用镁合金转液泵进行浇注,且2个小时内完成浇注。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B中镁合金熔体的浇注温度控制在660~680℃。
本发明通过镁合金转液泵进行熔体浇注,在提高浇注效率的同时,相对于常规浇包浇注,更能够有效减少镍元素的比重偏析:镁合金转液泵在浇注镁合金熔体的同时,也能够在熔体内部对熔体进行有效的搅拌,搅拌能够有效减少熔铸过程中镍元素由于比重较大带来的比重偏析。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A中还包括钠盐变质工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钠盐变质工序为:在纯镍和纯铜熔化之后,所得Mg-Ni-Cu合金熔体在保护气氛下,边搅拌边将低熔点钠盐均匀洒在镁合金熔体表面,通过搅拌让钠盐熔液与镁合金熔体充分反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低熔点钠盐由NaF、NaCl、KCl组成,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0%、40%和3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低熔点钠盐加入量为Mg-Ni-Cu合金熔体质量的1.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储氢镁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为Ni和Cu,两种元素均为惰性金属,在大气中熔炼时不易烧损,与现有高容量Mg-Ni-Na储氢镁合金专利技术相比,更便于合金在大气环境下熔配;同时所制备的Mg-Ni-Cu合金具有较高的储氢容量。
(2)本发明中通过微量Cu元素的添加,显著改变了Mg2Ni相的形貌,同时明显增强了Mg-Ni合金的吸放氢能力:与Mg-15Ni合金相比,微量Cu元素加入,合金充氢8小时的吸氢容量增加了~7.5%。
(3)采用钠盐变质时,变质过程中钠离子与纯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钠原子,钠原子均匀分布在合金熔体中,在合金熔体凝固的过程中均匀分布在Mg和Mg2Ni相界面处,在细化Mg2Ni相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合金后续充放氢的响应速率,提升了Mg-Ni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与现有Mg-Ni-Na储氢镁合金技术中通过添加金属钠获得钠元素的方式相比,通过低熔点钠盐添加钠元素的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显著降低金属钠在采购、使用、保存中的安全隐患,同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4)本发明制备的Mg-Ni-Cu储氢合金铸锭通过切削后粉碎等工艺即可获得微细粉体、粉体压制成型后即可进行储氢,并且充放氢效果良好,大大的简化了高容量Mg-Ni-Na储氢材料的制备工序,显著降低了储氢镁合金的制造成本,便于低成本大规模批量生产储氢镁合金,从而推动储氢镁合金的应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微量Cu元素加入或不加入的Mg-15Ni合金显微组织的差异:图1(a)为对比例1中Mg-15Ni合金,其中Mg2Ni相呈短棒状和长条状;图1(b)为实施例1中Mg-15Ni-0.1Cu合金,其中Mg2Ni相呈类层片状;图1(a)和图1(b)为相同倍数下的显微组织;
图2为对比例1中Mg-15Ni合金和实施例1中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曲线:少量Cu元素的加入显著增加了合金的吸氢量;
图3为低熔点钠盐变质和不变质的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曲线,其中未进行钠盐变质的样品来自于实施例1,钠盐变质的样品来自于实施例6;钠盐变质后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动力学显著提升:吸氢2h,实施例1常规方法制备的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为4.47%,而实施例6中通过钠盐变质后合金的吸氢量为4.98%,提高了11.4%;吸氢4h,常规方法制备的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为5.39%,钠盐变质后合金的吸氢量为5.63%,提升了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采用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单次制备300公斤Mg-15Ni-0.1Cu储氢镁合金。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A:镁合金熔配。
在大气环境下,将45Kg纯镍片(15wt%)、0.3Kg(0.1wt%)纯铜片分别在200℃下预热3h;将255Kg纯镁放进300Kg坩埚内在0.1%SF6和99.9%CO2的混合气体保护气氛下中进行熔化,待纯镁熔化后熔体加热至700~740℃时,加入已预热的纯镍片和纯铜片;待纯镍和纯铜熔化后,对镁合金熔体进行搅拌,使镍和铜元素分布均匀,然后清理熔体表面,将镁合金熔体在720~740℃静置。
步骤B:铸造成型。
Mg-Ni-Cu合金熔体静置20分钟后,采用镁合金转液泵60分钟内将镁合金熔体浇注成铸锭(浇注温度为660~670℃),转液泵的取料口位于坩埚中下部位置,浇注过程中采用0.1%SF6和99.9%CO2的混合气体保护,获得单锭为5.0Kg的储氢镁合金铸锭若干。铸锭通过后续切削粉碎即可获得储氢镁合金粉体。本实施例获得的Mg-15Ni-0.1Cu合金显微组织如图1(b)所示,其中的Mg2Ni相呈类层片状。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
Figure BDA0003227108940000041
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9wt%,与未添加Cu元素的Mg-15Ni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85wt%,对比例1)相比,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增加了7.5%。
实施例2
本例为采用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单次制备800公斤Mg-15Ni-0.1Cu储氢镁合金。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A:镁合金熔配。
在大气环境下,将120Kg纯镍片(15wt%)、0.8Kg纯铜片(0.1%)分别在200℃下预热3h;将680Kg纯镁放进800Kg坩埚内在0.1%SF6和99.9%CO2的混合气体保护气氛下中进行熔化,待纯镁熔化后熔体加热至700~740℃时,加入已预热的纯镍片和纯铜片;待纯镍和纯铜熔化后,对镁合金熔体进行搅拌,使镍和铜元素分布均匀,然后清理熔体表面,将镁合金熔体在720~740℃静置。
步骤B:铸造成型。
Mg-Ni-Cu合金熔体静置20分钟后,采用镁合金转液泵120分钟内将镁合金熔体浇注成铸锭(浇注温度为670~680℃),转液泵的取料口位于坩埚中下部位置,浇注过程中采用0.1%SF6和99.9%CO2的混合气体保护,获得单锭为5.0Kg的储氢镁合金铸锭若干。铸锭通过后续切削粉碎即可获得储氢镁合金粉体。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
Figure BDA0003227108940000051
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1wt%。与未添加Cu元素的Mg-15Ni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85wt%,对比例1)相比,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增加了6.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Cu元素含量为0.05wt%,得到Mg-15Ni-0.05Cu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
Figure BDA0003227108940000052
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05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10wt%,与未添加Cu元素的Mg-15Ni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85wt%,对比例1)相比,Mg-15Ni-0.05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增加了4.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Cu元素含量为0.2wt%,得到的Mg-15Ni-0.2Cu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
Figure BDA0003227108940000061
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2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4wt%,与未添加Cu元素的Mg-15Ni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85wt%,对比例1)相比,Mg-15Ni-0.2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增加了6.7%。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Cu元素含量为0.3wt%,得到的Mg-15Ni-0.3Cu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
Figure BDA0003227108940000062
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3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达到6.12wt%,与未添加Cu元素的Mg-15Ni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85wt%,对比例1)相比,Mg-15Ni-0.3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增加了4.6%。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A中增加钠盐变质工序:在纯镍和纯铜熔化之后,Mg-Ni-Cu合金熔体在保护气氛下,边搅拌边将低熔点钠盐均匀洒在镁合金熔体表面,其中低熔点钠盐由30wt%NaF、40wt%NaCl、30wt%KCl组成,加入量为熔体质量的1.0wt%,即为3.0Kg。低熔点钠盐在镁合金熔体高温作用下变成液体,通过搅拌让钠盐熔液与镁合金熔体充分反应。浇注后得到钠盐变质后的Mg-15Ni-0.1Cu-Na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
Figure BDA0003227108940000063
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吸氢量平均值达到6.29wt%,与未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9wt%,实施例1)相比,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充氢8小时后的吸氢量相当,但吸氢响应速率显著提升:如图3所示,吸氢2小时,Mg-15Ni-0.1Cu合金(即图3中常规铸造的结果,实施例1)的吸氢量为4.47%,而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即图3中钠盐变质的结果)的吸氢量为4.98%,提升了11.4%;吸氢4小时,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量为5.39%,而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的吸氢量为5.63%,提升了4.5%。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低熔点钠盐加入量为熔体质量的2.0wt%,即为6.0Kg,得到Mg-15Ni-0.1Cu-Na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
Figure BDA0003227108940000071
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1Cu-Na合金吸氢量平均值达到6.25wt%,与未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9wt%)相比,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充氢8小时后的吸氢量略微下降,但吸氢响应速率显著提升:吸氢2小时,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量为4.47%,而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的吸氢量为4.94%,提升了10.5%;吸氢4小时,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量为5.39%,而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的吸氢量为5.61%,提升了4.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未添加Cu元素,仅得到Mg-15Ni合金铸锭。本对比例获得的Mg-15Ni合金显微组织如图1(a)所示,其中的Mg2Ni相呈短棒状和长条状。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
Figure BDA0003227108940000072
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合金吸氢量均值为5.85wt%,明显低于本方明中提供的含铜合金。
对比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添加Cu元素含量为0.4wt%,得到的Mg-15Ni-0.4Cu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
Figure BDA0003227108940000073
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4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95wt%,与未添加Cu元素的Mg-15Ni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85wt%)相比,Mg-15Ni-0.4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仅增加了1.7%,与实施例相比,Cu元素含量增加至0.4wt%时,其对Mg-15Ni合金储氢能力的改善效果显著下降。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6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未添加Cu元素,仅得到Mg-15Ni-Na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
Figure BDA0003227108940000081
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合金吸氢量均值为6.15wt%,低于实施例6中提供的Mg-15Ni-0.1Cu-Na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9wt%,实施例1)。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采用添加0.1Zn元素代替Cu元素,得到Mg-15Ni-0.1Zn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
Figure BDA0003227108940000082
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1Zn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仅为5.65wt%,显著低于实施例1的Mg-15Ni-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9wt%,实施例1),甚至低于对比例1的Mg-15Ni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85wt%,对比例1)。
对比例5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6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低熔点钠盐加入量为熔体质量的0.5wt%,即为1.5Kg,得到Mg-15Ni-0.1Cu-Na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
Figure BDA0003227108940000083
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本对比例制备的Mg-15Ni-0.1Cu-Na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96wt%,明显低于未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9wt%,实施例1)。合金吸氢响应速率则显著提升:吸氢2小时,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量为4.47%,而本对比例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的吸氢量为4.92%,提升了10.1%;吸氢4小时,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量为5.39%,而本对比例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的吸氢量为5.56%,提升了3.2%。
对比例6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6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低熔点钠盐加入量为熔体质量的2.5wt%,即为7.5Kg,得到Mg-15Ni-0.1Cu-Na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
Figure BDA0003227108940000091
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本对比例制备的Mg-15Ni-0.1Cu-Na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99wt%,明显低于未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9wt%,实施例1)。合金吸氢响应速率则显著提升:吸氢2小时,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量为4.47%,而经过本对比例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的吸氢量为4.90%,提升了9.6%;吸氢4小时,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量为5.39%,而经过本对比例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的吸氢量为5.54%,提升了2.8%。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微量Cu元素的引入改变了镁镍合金Mg2Ni相的形貌,提高了镁镍合金的储氢能力,与现有Mg-Ni-Na储氢镁合金相比,本发明中提供Mg-Ni-Cu储氢镁合金能够在大气环境下批量生产,更有利于镁镍基储氢合金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储氢镁合金,其特征在于,包含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如下组分:10.0~20.0% Ni,0.02~0.3% Cu,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的质量百分数总和不超过0.2%;
所述的储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镁合金熔配:将已预热的纯镁在保护气氛中进行熔化,待纯镁熔化后熔体加热至700~740℃时,加入已预热的纯镍和纯铜;待纯镍和纯铜熔化后,搅拌并清理熔体表面,然后将镁合金熔体在720~740℃静置;
B、铸造成型:将镁合金熔体静置10~30分钟后进行浇注,获得储氢镁合金铸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保护气氛为SF6和CO2的混合气体,其中SF6体积含量为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纯镁、纯镍、纯铜的预热条件均为:在200℃下预热3h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采用镁合金转液泵进行浇注,且2个小时内完成浇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氢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镁合金熔体的浇注温度控制在660~680°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还包括钠盐变质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氢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盐变质工序为:在纯镍和纯铜熔化之后,所得Mg-Ni-Cu合金熔体在保护气氛下,边搅拌边将低熔点钠盐均匀洒在镁合金熔体表面,通过搅拌让钠盐熔液与镁合金熔体充分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氢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点钠盐由NaF、NaCl、KCl组成,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0%、40%和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氢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点钠盐加入量为Mg-Ni-Cu合金熔体质量的1.0~2.0%。
CN202110975538.4A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789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5538.4A CN113789462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5538.4A CN113789462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9462A CN113789462A (zh) 2021-12-14
CN113789462B true CN113789462B (zh) 2023-04-07

Family

ID=79181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5538.4A Active CN113789462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94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5168B (zh) * 2022-03-14 2023-07-28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98154B (zh) * 2022-07-12 2023-10-20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易储运、制氢速率可控的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08013B2 (ja) * 2002-07-10 2010-02-0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水素吸蔵合金の製造方法
CN101120111B (zh) * 2004-12-07 2012-02-22 昆士兰州大学 用于储氢的镁合金
CN104611602A (zh) * 2014-12-26 2015-05-13 芜湖市民泰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有色金属合金的钠盐变质处理方法
AU2016297691B2 (en) * 2015-07-23 2021-06-24 Hydrexia Pty Ltd Mg-based alloy for hydrogen storage
CN105132770B (zh) * 2015-09-11 2017-01-25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Mg2Ni型三元Mg‑Ni‑Cu可逆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88406A (zh) * 2017-12-21 2018-06-2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镁基纳米复合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9462A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89462B (zh)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75251B (zh) 一种熔盐电解制备钛合金的方法
JP2003534637A (ja) 水素貯蔵粉末及びその調製プロセス
CN102330006B (zh) 一种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96226A (zh) 一种回收利用碱浸钨渣的方法
CN104928550A (zh) 一种高强度高弹性模量铸造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6427A (zh) 一种含稀土耐热镁合金
JP4035323B2 (ja) 冶金品位ケイ素の精製
CN105668515B (zh) 一种CaMg2基合金氢化物水解制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95536B (zh) 一种储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JP2011068977A (ja) 水素発生用合金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4645168B (zh)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74578B (zh) 一种Y-Mg-Ni基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13709B (zh) 一种基于选择性相溶解的原位自生混杂相增强镁基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59993B (zh) 含钇的混合稀土金属、稀土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JP2787617B2 (ja) 水素蓄電池電極用ニッケル合金
CN110129623B (zh) 一种稀土铝合金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36668A (zh) 一种废旧电磁线铜精炼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60628A (zh) 一种含P配合物变质的Al-Si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7354B (zh) 一种高活性Ti/2B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JPS5855302A (ja) 水分解物質及ビ水分解法
CN108193113B (zh) 一种纳米限域富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10747367A (zh) 一种铜基石墨烯复合卷材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355539A (zh) 一种高性能镁合金
CN112239818A (zh) 一种含AlmREn相的Mg-Al基镁合金或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