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9462A -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89462A CN113789462A CN202110975538.4A CN202110975538A CN113789462A CN 113789462 A CN113789462 A CN 113789462A CN 202110975538 A CN202110975538 A CN 202110975538A CN 113789462 A CN113789462 A CN 1137894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sium alloy
- alloy
- hydrogen
- magnesium
- hydrogen sto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3/00—Alloys based on magnesiu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7/00—Casting ingots, e.g. from ferrous metals
- B22D7/005—Casting ingots, e.g. from ferrous metals from non-ferrous meta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2—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22C1/03—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using master alloy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3—Hydrogen absorbing alloy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 Hydrogen, Water And Hydri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10.0~20.0%Ni,0.02~0.3%Cu,常规杂质元素含量小于0.2%,余量为Mg;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大气环境下镁合金熔配和铸造成型两个工序。本发明通过微量Cu元素的添加改变了镁镍合金Mg2Ni相的形貌、提高了镁镍合金的储氢能力,与现有Mg‑Ni‑Na储氢镁合金相比,本发明中提供的Mg‑Ni‑Cu储氢镁合金能够在大气环境下批量生产,更有利于镁镍基储氢合金的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存在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不能再生,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等可替代能源在人类的重视下得到不断的开发,其中氢能是公认的最优前途的未来能源之一。而以金属化合物形式储氢是目前为止最佳的储氢方案之一,具有储氢量大、吸放氢热动力学好、放氢纯度高、安全性高等特点。当需要吸氢时,金属与氢反应形成氢化物,从而将氢储存;当需要放氢时,通过控制温度和/或压力使金属氢化物释放氢;吸氢和放氢都是简便易行的可逆过程。在众多金属中,纯镁的储氢量高达7.6wt%,是实用可逆储氢材料中储能最高的金属材料,同时镁资源丰富,因此,镁基储氢材料成为储氢材料的研究热点,开发潜力巨大。
Mg-Ni合金存在大量的Mg/Mg2Ni相界面,相界对Mg转变成MgH2起到了良好的催化作用,因而Mg-Ni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吸放氢效果,成为研究与应用的热点。CN101120111A《用于储氢的镁合金》公开了一种用于储氢的镁合金及其制造方法,专利通过在Mg-Ni合金基础上引入细化元素Zr、Na、K、Ba、Ca、Sr、La、Y、Yb、Rb以及Cs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储氢镁合金,其中,Mg-Ni-Na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储氢效果:储氢容量大,且充放氢速率快。然而,由于Na元素异常活泼,在大气中熔配时极易烧损,因而只能在真空熔炼等非氧化气氛下进行熔配,即CN101120111A公开的制造方法。由于真空熔炼单次能够制备的储氢镁合金数量有限,通常小于50Kg,导致储氢镁合金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储氢镁合金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突破现有高容量Mg-Ni-Na储氢镁合金的无法低成本、大规模批量制造的行业性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可在大气环境中下大规模批量生产储氢镁合金。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氢镁合金,包含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如下组分:10.0~20.0%Ni,0.02~0.3%Cu,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的质量百分数总和不超过0.2%。
本发明采用Ni(镍)元素为第一组分:现有研究表明,当Mg-Ni合金中的Ni含量在10.0~20.0%之间时,合金具有良好的吸放氢效果。
本发明采用Cu(铜)元素为第二组分:本研究表明,微量Cu元素的添加,能显著改变Mg2Ni相的形貌、改善Mg-Ni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Cu元素能够促进氢气分解成氢原子并促进金属氢化物的形成。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镁合金熔配:将已预热的纯镁在保护气氛中进行熔化,待纯镁熔化后熔体加热至700~740℃时,加入已预热的纯镍和纯铜;待纯镍和纯铜熔化后,搅拌并清理熔体表面,然后将镁合金熔体在720~740℃静置;
B、铸造成型:将镁合金熔体静置10~30分钟后进行浇注,获得储氢镁合金铸锭。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A中,所述保护气氛为SF6和CO2的混合气体,其中SF6体积含量为0.1~1%。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A中,所述纯镁、纯镍、纯铜的预热条件均为:在200℃下预热3h以上。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B中采用镁合金转液泵进行浇注,且2个小时内完成浇注。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B中镁合金熔体的浇注温度控制在660~680℃。
本发明通过镁合金转液泵进行熔体浇注,在提高浇注效率的同时,相对于常规浇包浇注,更能够有效减少镍元素的比重偏析:镁合金转液泵在浇注镁合金熔体的同时,也能够在熔体内部对熔体进行有效的搅拌,搅拌能够有效减少熔铸过程中镍元素由于比重较大带来的比重偏析。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A中还包括钠盐变质工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钠盐变质工序为:在纯镍和纯铜熔化之后,所得Mg-Ni-Cu合金熔体在保护气氛下,边搅拌边将低熔点钠盐均匀洒在镁合金熔体表面,通过搅拌让钠盐熔液与镁合金熔体充分反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低熔点钠盐由NaF、NaCl、KCl组成,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0%、40%和3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低熔点钠盐加入量为Mg-Ni-Cu合金熔体质量的1.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储氢镁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为Ni和Cu,两种元素均为惰性金属,在大气中熔炼时不易烧损,与现有高容量Mg-Ni-Na储氢镁合金专利技术相比,更便于合金在大气环境下熔配;同时所制备的Mg-Ni-Cu合金具有较高的储氢容量。
(2)本发明中通过微量Cu元素的添加,显著改变了Mg2Ni相的形貌,同时明显增强了Mg-Ni合金的吸放氢能力:与Mg-15Ni合金相比,微量Cu元素加入,合金充氢8小时的吸氢容量增加了~7.5%。
(3)采用钠盐变质时,变质过程中钠离子与纯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钠原子,钠原子均匀分布在合金熔体中,在合金熔体凝固的过程中均匀分布在Mg和Mg2Ni相界面处,在细化Mg2Ni相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合金后续充放氢的响应速率,提升了Mg-Ni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与现有Mg-Ni-Na储氢镁合金技术中通过添加金属钠获得钠元素的方式相比,通过低熔点钠盐添加钠元素的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显著降低金属钠在采购、使用、保存中的安全隐患,同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4)本发明制备的Mg-Ni-Cu储氢合金铸锭通过切削后粉碎等工艺即可获得微细粉体、粉体压制成型后即可进行储氢,并且充放氢效果良好,大大的简化了高容量Mg-Ni-Na储氢材料的制备工序,显著降低了储氢镁合金的制造成本,便于低成本大规模批量生产储氢镁合金,从而推动储氢镁合金的应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微量Cu元素加入或不加入的Mg-15Ni合金显微组织的差异:图1(a)为对比例1中Mg-15Ni合金,其中Mg2Ni相呈短棒状和长条状;图1(b)为实施例1中Mg-15Ni-0.1Cu合金,其中Mg2Ni相呈类层片状;图1(a)和图1(b)为相同倍数下的显微组织;
图2为对比例1中Mg-15Ni合金和实施例1中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曲线:少量Cu元素的加入显著增加了合金的吸氢量;
图3为低熔点钠盐变质和不变质的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曲线,其中未进行钠盐变质的样品来自于实施例1,钠盐变质的样品来自于实施例6;钠盐变质后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动力学显著提升:吸氢2h,实施例1常规方法制备的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为4.47%,而实施例6中通过钠盐变质后合金的吸氢量为4.98%,提高了11.4%;吸氢4h,常规方法制备的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为5.39%,钠盐变质后合金的吸氢量为5.63%,提升了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采用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单次制备300公斤Mg-15Ni-0.1Cu储氢镁合金。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A:镁合金熔配。
在大气环境下,将45Kg纯镍片(15wt%)、0.3Kg(0.1wt%)纯铜片分别在200℃下预热3h;将255Kg纯镁放进300Kg坩埚内在0.1%SF6和99.9%CO2的混合气体保护气氛下中进行熔化,待纯镁熔化后熔体加热至700~740℃时,加入已预热的纯镍片和纯铜片;待纯镍和纯铜熔化后,对镁合金熔体进行搅拌,使镍和铜元素分布均匀,然后清理熔体表面,将镁合金熔体在720~740℃静置。
步骤B:铸造成型。
Mg-Ni-Cu合金熔体静置20分钟后,采用镁合金转液泵60分钟内将镁合金熔体浇注成铸锭(浇注温度为660~670℃),转液泵的取料口位于坩埚中下部位置,浇注过程中采用0.1%SF6和99.9%CO2的混合气体保护,获得单锭为5.0Kg的储氢镁合金铸锭若干。铸锭通过后续切削粉碎即可获得储氢镁合金粉体。本实施例获得的Mg-15Ni-0.1Cu合金显微组织如图1(b)所示,其中的Mg2Ni相呈类层片状。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9wt%,与未添加Cu元素的Mg-15Ni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85wt%,对比例1)相比,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增加了7.5%。
实施例2
本例为采用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单次制备800公斤Mg-15Ni-0.1Cu储氢镁合金。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A:镁合金熔配。
在大气环境下,将120Kg纯镍片(15wt%)、0.8Kg纯铜片(0.1%)分别在200℃下预热3h;将680Kg纯镁放进800Kg坩埚内在0.1%SF6和99.9%CO2的混合气体保护气氛下中进行熔化,待纯镁熔化后熔体加热至700~740℃时,加入已预热的纯镍片和纯铜片;待纯镍和纯铜熔化后,对镁合金熔体进行搅拌,使镍和铜元素分布均匀,然后清理熔体表面,将镁合金熔体在720~740℃静置。
步骤B:铸造成型。
Mg-Ni-Cu合金熔体静置20分钟后,采用镁合金转液泵120分钟内将镁合金熔体浇注成铸锭(浇注温度为670~680℃),转液泵的取料口位于坩埚中下部位置,浇注过程中采用0.1%SF6和99.9%CO2的混合气体保护,获得单锭为5.0Kg的储氢镁合金铸锭若干。铸锭通过后续切削粉碎即可获得储氢镁合金粉体。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1wt%。与未添加Cu元素的Mg-15Ni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85wt%,对比例1)相比,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增加了6.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Cu元素含量为0.05wt%,得到Mg-15Ni-0.05Cu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05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10wt%,与未添加Cu元素的Mg-15Ni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85wt%,对比例1)相比,Mg-15Ni-0.05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增加了4.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Cu元素含量为0.2wt%,得到的Mg-15Ni-0.2Cu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2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4wt%,与未添加Cu元素的Mg-15Ni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85wt%,对比例1)相比,Mg-15Ni-0.2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增加了6.7%。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Cu元素含量为0.3wt%,得到的Mg-15Ni-0.3Cu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3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达到6.12wt%,与未添加Cu元素的Mg-15Ni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85wt%,对比例1)相比,Mg-15Ni-0.3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增加了4.6%。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A中增加钠盐变质工序:在纯镍和纯铜熔化之后,Mg-Ni-Cu合金熔体在保护气氛下,边搅拌边将低熔点钠盐均匀洒在镁合金熔体表面,其中低熔点钠盐由30wt%NaF、40wt%NaCl、30wt%KCl组成,加入量为熔体质量的1.0wt%,即为3.0Kg。低熔点钠盐在镁合金熔体高温作用下变成液体,通过搅拌让钠盐熔液与镁合金熔体充分反应。浇注后得到钠盐变质后的Mg-15Ni-0.1Cu-Na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吸氢量平均值达到6.29wt%,与未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9wt%,实施例1)相比,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充氢8小时后的吸氢量相当,但吸氢响应速率显著提升:如图3所示,吸氢2小时,Mg-15Ni-0.1Cu合金(即图3中常规铸造的结果,实施例1)的吸氢量为4.47%,而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即图3中钠盐变质的结果)的吸氢量为4.98%,提升了11.4%;吸氢4小时,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量为5.39%,而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的吸氢量为5.63%,提升了4.5%。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低熔点钠盐加入量为熔体质量的2.0wt%,即为6.0Kg,得到Mg-15Ni-0.1Cu-Na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1Cu-Na合金吸氢量平均值达到6.25wt%,与未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9wt%)相比,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充氢8小时后的吸氢量略微下降,但吸氢响应速率显著提升:吸氢2小时,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量为4.47%,而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的吸氢量为4.94%,提升了10.5%;吸氢4小时,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量为5.39%,而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的吸氢量为5.61%,提升了4.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未添加Cu元素,仅得到Mg-15Ni合金铸锭。本对比例获得的Mg-15Ni合金显微组织如图1(a)所示,其中的Mg2Ni相呈短棒状和长条状。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合金吸氢量均值为5.85wt%,明显低于本方明中提供的含铜合金。
对比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添加Cu元素含量为0.4wt%,得到的Mg-15Ni-0.4Cu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4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95wt%,与未添加Cu元素的Mg-15Ni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85wt%)相比,Mg-15Ni-0.4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仅增加了1.7%,与实施例相比,Cu元素含量增加至0.4wt%时,其对Mg-15Ni合金储氢能力的改善效果显著下降。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6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未添加Cu元素,仅得到Mg-15Ni-Na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合金吸氢量均值为6.15wt%,低于实施例6中提供的Mg-15Ni-0.1Cu-Na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9wt%,实施例1)。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采用添加0.1Zn元素代替Cu元素,得到Mg-15Ni-0.1Zn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Mg-15Ni-0.1Zn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仅为5.65wt%,显著低于实施例1的Mg-15Ni-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9wt%,实施例1),甚至低于对比例1的Mg-15Ni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85wt%,对比例1)。
对比例5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6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低熔点钠盐加入量为熔体质量的0.5wt%,即为1.5Kg,得到Mg-15Ni-0.1Cu-Na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本对比例制备的Mg-15Ni-0.1Cu-Na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96wt%,明显低于未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9wt%,实施例1)。合金吸氢响应速率则显著提升:吸氢2小时,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量为4.47%,而本对比例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的吸氢量为4.92%,提升了10.1%;吸氢4小时,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量为5.39%,而本对比例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的吸氢量为5.56%,提升了3.2%。
对比例6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6的采用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低熔点钠盐加入量为熔体质量的2.5wt%,即为7.5Kg,得到Mg-15Ni-0.1Cu-Na合金铸锭。
选取最后浇注的镁合金储氢铸锭通过常规切削粉碎成粒径<80目的细粉,细粉压制成的圆柱试样进行储氢能力测试。在3.1MPa初始压力下、340℃充氢8小时后,本对比例制备的Mg-15Ni-0.1Cu-Na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5.99wt%,明显低于未经过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合金(吸氢量平均值为6.29wt%,实施例1)。合金吸氢响应速率则显著提升:吸氢2小时,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量为4.47%,而经过本对比例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的吸氢量为4.90%,提升了9.6%;吸氢4小时,Mg-15Ni-0.1Cu合金的吸氢量为5.39%,而经过本对比例钠盐变质的Mg-15Ni-0.1Cu-Na合金的吸氢量为5.54%,提升了2.8%。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微量Cu元素的引入改变了镁镍合金Mg2Ni相的形貌,提高了镁镍合金的储氢能力,与现有Mg-Ni-Na储氢镁合金相比,本发明中提供Mg-Ni-Cu储氢镁合金能够在大气环境下批量生产,更有利于镁镍基储氢合金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储氢镁合金,其特征在于,包含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如下组分:10.0~20.0%Ni,0.02~0.3%Cu,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的质量百分数总和不超过0.2%。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镁合金熔配:将已预热的纯镁在保护气氛中进行熔化,待纯镁熔化后熔体加热至700~740℃时,加入已预热的纯镍和纯铜;待纯镍和纯铜熔化后,搅拌并清理熔体表面,然后将镁合金熔体在720~740℃静置;
B、铸造成型:将镁合金熔体静置10~30分钟后进行浇注,获得储氢镁合金铸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保护气氛为SF6和CO2的混合气体,其中SF6体积含量为0.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纯镁、纯镍、纯铜的预热条件均为:在200℃下预热3h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采用镁合金转液泵进行浇注,且2个小时内完成浇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镁合金熔体的浇注温度控制在660~68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还包括钠盐变质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盐变质工序为:在纯镍和纯铜熔化之后,所得Mg-Ni-Cu合金熔体在保护气氛下,边搅拌边将低熔点钠盐均匀洒在镁合金熔体表面,通过搅拌让钠盐熔液与镁合金熔体充分反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点钠盐由NaF、NaCl、KCl组成,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0%、40%和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点钠盐加入量为Mg-Ni-Cu合金熔体质量的1.0~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75538.4A CN113789462B (zh) | 2021-08-24 | 2021-08-24 |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75538.4A CN113789462B (zh) | 2021-08-24 | 2021-08-24 |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89462A true CN113789462A (zh) | 2021-12-14 |
CN113789462B CN113789462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79181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75538.4A Active CN113789462B (zh) | 2021-08-24 | 2021-08-24 |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8946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45168A (zh) * | 2022-03-14 | 2022-06-21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198154A (zh) * | 2022-07-12 | 2022-10-18 |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易储运、制氢速率可控的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43866A (ja) * | 2002-07-10 | 2004-02-12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水素吸蔵合金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1120111A (zh) * | 2004-12-07 | 2008-02-06 | 昆士兰州大学 | 用于储氢的镁合金 |
CN104611602A (zh) * | 2014-12-26 | 2015-05-13 | 芜湖市民泰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有色金属合金的钠盐变质处理方法 |
CN105132770A (zh) * | 2015-09-11 | 2015-12-09 | 安徽工业大学 | 一种Mg2Ni型三元Mg-Ni-Cu可逆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188406A (zh) * | 2017-12-21 | 2018-06-22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镁基纳米复合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 |
JP2018527459A (ja) * | 2015-07-23 | 2018-09-20 | ハイドレキシア ピーティーワイ リミテッド | 水素貯蔵のためのMgベース合金 |
-
2021
- 2021-08-24 CN CN202110975538.4A patent/CN1137894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43866A (ja) * | 2002-07-10 | 2004-02-12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水素吸蔵合金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1120111A (zh) * | 2004-12-07 | 2008-02-06 | 昆士兰州大学 | 用于储氢的镁合金 |
CN104611602A (zh) * | 2014-12-26 | 2015-05-13 | 芜湖市民泰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有色金属合金的钠盐变质处理方法 |
JP2018527459A (ja) * | 2015-07-23 | 2018-09-20 | ハイドレキシア ピーティーワイ リミテッド | 水素貯蔵のためのMgベース合金 |
CN105132770A (zh) * | 2015-09-11 | 2015-12-09 | 安徽工业大学 | 一种Mg2Ni型三元Mg-Ni-Cu可逆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188406A (zh) * | 2017-12-21 | 2018-06-22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镁基纳米复合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姚素娟: "储氢镁合金的研制", 《轻金属》 * |
张健等: "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材料导报》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45168A (zh) * | 2022-03-14 | 2022-06-21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198154A (zh) * | 2022-07-12 | 2022-10-18 |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易储运、制氢速率可控的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5198154B (zh) * | 2022-07-12 | 2023-10-20 |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易储运、制氢速率可控的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89462B (zh) | 2023-04-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89462B (zh) |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03534637A (ja) | 水素貯蔵粉末及びその調製プロセス | |
CN101440450A (zh) | 一种含镧ae系耐热压铸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 |
CN111647773A (zh) | 一种稀土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668515B (zh) | 一种CaMg2基合金氢化物水解制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JP4035323B2 (ja) | 冶金品位ケイ素の精製 | |
CN108097947B (zh) | 一种高容量Mg-Zn-Ni三元贮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099724B (zh) | 纳米三氟化钛催化Mg-RE-Ni-Al-Ti-Co基贮氢合金的制备方法 | |
CN111074127B (zh) | 一种Ce-Mg-Ni低压贮氢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695536B (zh) | 一种储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 |
CN114645168B (zh) | 一种储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28983B (zh) | 触媒法生产多晶硅和多晶硅薄膜的方法 | |
CN107267815A (zh) | 一种铝镓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氢氧化铝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193113B (zh) | 一种纳米限域富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 |
CN105274374A (zh) | 一种Mg2Ni0.9Co0.1H4基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3060628A (zh) | 一种含P配合物变质的Al-Si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154481B (zh) | Ni-MH电池用贮氢电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747367A (zh) | 一种铜基石墨烯复合卷材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6756355B (zh) | 燃料电池用Mg-Sn-Ni三元贮氢中间合金、贮氢材料和制备方法 | |
CN109355539A (zh) | 一种高性能镁合金 | |
CN103695740A (zh) | 一种高塑性耐热镁合金 | |
JP3713181B2 (ja) | 非晶質Mg−Ni系水素吸蔵合金を負極活物質とするニッケル−水素電池 | |
CN113042728B (zh) | Mg-Li合金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5611234B (zh) | 一种高效水解制氢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6967914B (zh) | 纳米五氟化钕催化RE-Mg-Ti-V-Ni-Al-Co基贮氢合金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