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5871A - 浮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浮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5871A
CN113745871A CN202110378924.5A CN202110378924A CN113745871A CN 113745871 A CN113745871 A CN 113745871A CN 202110378924 A CN202110378924 A CN 202110378924A CN 113745871 A CN113745871 A CN 113745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ub
contact
held
contacts
float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89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幡雄介
德永隆
泷川主喜
堀树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745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58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91Coupling devices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or self alig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4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conductive properties, e.g. by dimension vari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Electroplating And Plating Baths Therefor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浮动连接器,设置有多个触点、至少一个短柱构件和可移动壳体。可移动壳体具有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第一保持部保持触点的第一被保持部,第二保持部保持短柱构件的第二被保持部。至少一个短柱构件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对应于触点中的至少一个。即使当可移动壳体在预定范围内移动时,短柱接触点也总是压靠在与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的联接部上。

Description

浮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JP2019-114565A(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浮动连接器的示例。如图29所示,专利文献1的浮动连接器90设置有多个触点92、第一绝缘体(或固定壳体)94和第二绝缘体(或可移动壳体)96。触点92中的每一个由第一绝缘体94和第二绝缘体96保持,触点92可部分弹性变形。第二绝缘体96通过利用触点92的弹性变形而相对于第一绝缘体94可移动。因此,当浮动连接器90和配合连接器(未示出)彼此配合时,在垂直于配合方向的平面方向上,可以补偿浮动连接器90和配合连接器之间的未对准。
发明内容
通常,浮动连接器的触点的长度与普通连接器的触点的长度相比往往较长。这是为了给触点赋予弹性以允许可移动壳体相对于固定壳体移动并且确保可移动壳体的预定可移动范围。然而,因为长触点具有高阻抗,所以长触点对于信号传输,尤其是高速信号传输是不期望的。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浮动连接器90中,在触点92上设置宽的调整部98以降低触点92的阻抗。
然而,宽的调整部98难以弹性变形。因此,当触点92弹性变形时,应力集中在宽的调整部98附近的窄部处。因此,专利文献1的浮动连接器90具有触点92可能由于应力集中而损坏的问题。另外,浮动连接器90具有另一个问题,即,由于触点92具有宽的调整部98,所以触点92的尺寸可能增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动连接器,其中在不设置宽的调整部的情况下降低阻抗。
本发明的浮动连接器采用了通过向传输路径设置短柱来减小传输路径的阻抗的结构。
详细地,通过设置与至少一个触点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短柱构件,减小了触点的阻抗。该短柱构件具有即使在触点弹性变形时也总是与触点接触的结构。
更详细地,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浮动连接器,该浮动连接器在使用时安装在基板上,并且沿上下方向可与具有配合接触部的配合连接器配合并可从配合连接器拆卸。浮动连接器包括多个触点、至少一个短柱构件和可移动壳体。可移动壳体具有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触点中的每一个具有待固定到基板的固定部、由第一保持部保持的第一被保持部、将固定部和第一被保持部彼此联接的联接部、从第一被保持部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和由延伸部支撑的接触部。当浮动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配合时,接触部与配合接触部接触。联接部是可弹性变形的,从而可移动壳体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在预定范围内是可移动的。至少一个短柱构件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对应于触点中的至少一个。短柱构件具有由第二保持部保持的第二被保持部、从第二被保持部延伸的支撑部和由支撑部支撑的短柱接触点。即使当可移动壳体在预定范围内移动时,短柱接触点也总是压靠在与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的联接部上。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浮动连接器,该浮动连接器在使用时安装在基板上,并且可与具有配合接触部的配合连接器配合并可从配合连接器拆卸。浮动连接器包括多个触点、至少一个短柱构件、固定壳体和可移动壳体。可移动壳体具有第一保持部。固定壳体具有第二保持部和第三保持部。触点中的每一个具有待固定到基板的固定部、由第三保持部保持的第三被保持部、由第一保持部保持的第一被保持部、将第一被保持部和第三被保持部彼此联接的可变形部、从第一被保持部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和由延伸部支撑的接触部。当浮动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配合时,接触部与配合接触部接触。可变形部是可变形的,从而可移动壳体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在预定范围内是可移动的。至少一个短柱构件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对应于触点中的至少一个。短柱构件具有由第二保持部保持的第二被保持部、从第二被保持部延伸的支撑部和由支撑部支撑的短柱接触点。即使当可移动壳体在预定范围内移动时,短柱接触点也总是压靠在与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的可变形部上。
本发明的浮动连接器设置有多个触点和与至少一个触点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短柱构件。短柱构件具有短柱接触点。即使当可移动壳体在预定范围内移动时,短柱接触点也总是压靠在与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上。利用该结构,能够在不对触点设置宽的调整部的情况下降低触点的阻抗。
通过研究以下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并参照附图,可以获知本发明目的并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和与浮动连接器可配合的配合连接器的立体图。浮动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没有彼此配合。
图2是示出图1的浮动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立体图,浮动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彼此配合。
图3是示出沿线A-A截取的图1的浮动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透视剖视图。
图4是示出沿线B-B截取的图2的浮动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透视剖视图。
图5是示出图1的浮动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包括在图5的浮动连接器中的第一行触点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包括在图5的浮动连接器中的第一行短柱构件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图7的短柱构件的正视图。
图9是示出图7的短柱构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沿线A-A截取的图1的浮动连接器的剖视图。以放大的方式示出由双点划线围绕的区域。
图11是示出图2的浮动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沿线B-B的剖视图。以放大的方式示出由双点划线围绕的区域。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透视剖视图。浮动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没有彼此配合。该截面的位置对应于图1的线A-A的位置。
图13是图12所示浮动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透视剖视图,浮动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彼此配合。该截面的位置对应于图2的线B-B的位置。
图14是示出图12的浮动连接器的剖视图。以放大的方式示出由双点划线围绕的区域。
图15是示出包括在图14的浮动连接器中的第一行短柱构件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图15的短柱构件的正视图。
图17是示出图16的短柱构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的剖视图。该截面的位置对应于图1的线A-A的位置。
图19是示出包括在图18的浮动连接器中的第一行短柱构件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图19的短柱构件的正视图。
图21是示出图19的短柱构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的剖视图。该截面的位置对应于图1的线A-A的位置。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4是示出沿线C-C截取的图23的浮动连接器的剖视图。以放大的方式示出由双点划线围绕的区域。
图2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的剖视图。该截面的位置对应于图23的线C-C的位置。
图2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的剖视图。该截面的位置对应于图1的线A-A的位置。
图27是示出包括在图26的浮动连接器中的第一行触点的立体图。
图28是示出沿线D-D截取的图26的浮动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29是示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浮动连接器的立体图。
虽然本发明可以有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但其特定实施例在附图中以实例的方式示出且将在本文中进行详细地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附图及其详细说明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特定形式,相反地,本发明将涵盖落入如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思想及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效物及替代。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在使用时安装在基板30上。浮动连接器10沿垂直于基板30的配合方向与配合连接器20配合并可从配合连接器20拆卸。在本实施例中,配合方向是上下方向或Z方向。正Z方向指向上,而负Z方向指向下。
如图3和图4所示,配合连接器20设置有多个配合触点200和配合壳体220。配合触点200由金属制成,并且配合壳体220由绝缘树脂制成。配合壳体220具有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节距方向上较长的形状。配合触点200沿着节距方向布置成两行并且由配合壳体220保持。在本实施例中,节距方向是Y方向。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配合触点200可以布置成一行。
如从图3和图4中理解的,两行配合触点200在垂直于上下方向和节距方向两者的横向方向上彼此分开。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是X方向。在下文中,配合触点200的两行中位于正X侧的一行将被称为第一行,而位于负X侧的另一行将被称为第二行。
如从图3和图4中理解的,在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每行中,配合触点200在节距方向上以规则的间隔布置。第一行的配合触点200和第二行的配合触点200布置成彼此镜像。
如图3和图4所示,配合触点200中的每一个具有大致L形。详细地,配合触点200中的每一个具有配合固定部202、配合被保持部204、配合联接部206、配合延伸部208和配合接触部210。配合固定部202固定到配合基板(未示出)。配合被保持部204由配合壳体220保持。配合联接部206将配合固定部202和配合被保持部204彼此联接。配合延伸部208从配合被保持部204向下延伸。配合延伸部208是可弹性变形的。配合接触部210由配合延伸部208支撑。在本实施例中,配合接触部210是配合延伸部208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且是曲面。由于配合延伸部208的弹性变形,配合接触部210至少在横向方向上是可移动的。
参照图5,浮动连接器10设置有多个触点100、多个短柱构件130、固定壳体150、可移动壳体160和一对压具180。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不一定需要固定壳体150和压具180。在这种情况下,浮动连接器10可以使用定位器(未示出)来布置触点100。定位器不保持触点100,并且仅需要低强度。因此,在使用定位器的情况下,与使用固定壳体150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浮动连接器10小型化。
如图5所示,触点100布置成两行。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触点100的数量和布置应根据配合触点200的数量和布置来决定(参见图4)。因此,在本发明中,触点100可以布置成一行。
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触点100的行在横向方向上彼此分离。与配合触点200类似,触点100的两行中位于正X侧的一行将被称为第一行,而位于负X侧的另一行将被称为第二行。
参照图5,在第一行触点100和第二行触点100中的每一行中,触点100在节距方向上以规则的间隔布置。在节距方向上,在每行触点100的两侧上,布置有接地构件101。另外,第一行触点100和第二行触点100被布置成彼此镜像。
如从图5和图10中理解的,短柱构件130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对应于触点100。换句话说,短柱构件130沿节距方向布置成两行以形成第一行和第二行。第一行短柱构件130和第二行短柱构件130被定位成沿横向方向彼此分开。在第一行短柱构件130和第二行短柱构件130中的每一行中,短柱构件130在节距方向上以规则的间隔布置。第一行短桩构件130和第二行短桩构件130布置成彼此镜像。
如图6所示,触点100中的每一个具有固定部102、中部被保持部(第一被保持部)104、联接部105、延伸部110和接触部112。在本实施例中,联接部105具有可变形部106和基部被保持部(第三被保持部)108。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浮动连接器10不具有固定壳体150的情况下,基部被保持部108是不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联接部105不具有基部被保持部108。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联接部105仅形成有可变形部106。
如图6所示,触点100的可变形部106具有第一部分120、第一折叠部(转换部)122、第二部分124、第二折叠部126和第三部分128。第一部分120从中部被保持部104向下延伸。第一折叠部122位于第一部分120的下端。第二部分124从第一折叠部122向上延伸。第二折叠部126位于第二部分124的上端。第三部分128从第二折叠部126延伸到基部被保持部108。然而,在浮动连接器10不具有固定壳体150的情况下,第三部分128必须从第二折叠部126延伸到固定部102。例如,触点100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冲压和弯曲金属片制成。
如从图1和图2中理解的,触点100的固定部102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到基板30。如从图3中理解的,基部被保持部108由固定壳体150保持。中部被保持部104由可移动壳体160保持。
如图6所示,触点100的可变形部106将基部被保持部108和中部被保持部104彼此联接。延伸部110从中部被保持部104向上延伸。接触部112由延伸部110支撑。在本实施例中,接触部112为延伸部110的表面的一部分,且为曲面。可变形部106和延伸部110中的每一个都是可弹性变形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延伸部110不必总是可弹性变形的。在延伸部110不是可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延伸部110可以具有竖直延伸的叶片或棒形。在这种情况下,接触部112是延伸部110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且是平坦表面。
如图7至图9所示,每个短柱构件130具有被保持部(第二被保持部)132、支撑部136和短柱接触点138。被保持部132具有垂直于横向方向并且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平板形。在上下方向上,被保持部132在其中部具有窄部140。在节距方向上,被保持部132的尺寸大于支撑部136的尺寸。支撑部136从被保持部132的中部附近倾斜向下延伸,然后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进一步倾斜向上延伸。短柱接触点138在支撑部136的尖端附近由支撑部136支撑。在本实施例中,短柱接触点138是支撑部136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且是弯曲表面。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36是可弹性变形的。短柱接触点138由于支撑部136的弹性变形而至少在横向方向上是可移动的。例如,每个短柱构件130可通过冲压和弯曲金属片制成。
如从图10中理解的,可移动壳体160具有一对长壁部162和位于长壁部162之间的中间底部164。可移动壳体160进一步具有分别对应于触点100的第一保持部170。另外,可移动壳体160具有分别与短柱构件130对应的第二保持部17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持部170和第二保持部172中的每一个是具有矩形截面的孔。该孔沿纵向形成有狭缝。第一保持部170的狭缝用于允许触点100的延伸部110和触点100的接触部112通过。此外,第二保持部172的狭缝用于允许短柱构件130的支撑部136通过。
如从图10中理解的,可移动壳体160的第一保持部170设置在中间底部164的两个侧部中。此外,可移动壳体160的第二保持部172设置在长壁部162中。
如图10所示,固定壳体150具有一对长边缘部152。此外,固定壳体150具有分别与触点100对应的第三保持部156。第三保持部156设置在长边缘部152中。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三保持部156是具有矩形截面的孔。该孔沿纵向形成有狭缝。狭缝用于允许触点100的固定部102通过。
如图10所示,可移动壳体160的第一保持部170保持触点100的中部被保持部104。此外,可移动壳体160的第二保持部172保持短柱构件130的被保持部132。进一步地,固定壳体150的第三保持部156保持触点100的基部被保持部108。因此,触点100由可移动壳体160和固定壳体150保持,并且短柱构件130由可移动壳体160保持。
如从图5至图10中理解的,短柱构件130的被保持部132从下方压配合在可移动壳体160的第二保持部172中以被保持。另外,触点100的基部被保持部108从上方压配合在固定壳体150的第三保持部156中以被保持。进一步地,触点100的中部被保持部104从下方压配合在可移动壳体160的第一保持部170中以被保持。固定壳体150和可移动壳体160通过触点100彼此联接。如上所述,触点100的可变形部106可弹性变形。因此,可移动壳体160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在预定范围内相对于固定壳体150是可移动的。
如图10所示,每个短柱构件130和与每个短柱构件130对应的触点100彼此接触。详细地,短柱构件130的短柱接触点138与对应于短柱构件130的触点100的可变形部106接触。更详细地,短柱接触点138在横向方向上位于与短柱接触点138对应的触点100的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24之间,并且压靠第二部分12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该接触,在未配合状态下,触点100中的每一个的可变形部106和与触点100对应的短柱构件130的短柱接触点138位于在节距方向上彼此重叠的位置处。
如从图1和图5中理解的,压具180附接至固定壳体150的短边缘部154上,并固定在基板30上。固定壳体150通过压具180固定在基板30上。此外,压具180防止可移动壳体160的平台(ledge)部分166向上移动。详细地,每个压具180具有盆状部(tub)182,并且盆状部182部分地位于凹部168中,其中凹部168形成在可移动壳体160的平台部分166中。压具180的盆状部182允许可移动壳体160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在预定范围内移动。
如图11所示,当浮动连接器10与配合连接器20配合时,触点100的接触部112分别与配合触点200接触。此外,配合触点200的配合接触部210分别与触点100接触。触点100中的每一个的接触部112由可弹性变形的延伸部110支撑,并且至少在横向方向上是可移动的。类似地,每个配合触点200的配合接触部210由延伸部110支撑并且至少在横向方向上是可移动的。利用这种结构,允许浮动连接器10和配合连接器20的配合和移除。当浮动连接器10和配合连接器20彼此配合时,接触部112与配合接触部210接触。此外,当浮动连接器10和配合连接器20彼此配合时,触点100的延伸部110的反作用力和配合连接器20的延伸部110的反作用力确保触点100和配合触点200之间的电连接。
参照图11,触点100的可变形部106如上所述是可变形的。因此,即使当可移动壳体160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相对于固定壳体150在预定范围内移动时,触点100和配合触点200也保持彼此接触。此外,短柱构件130的支撑部136可弹性变形。因此,即使当与短柱接触点138对应的触点100的可变形部106被弹性变形,短柱接触点138也总是通过其反作用力压靠可变形部106。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短柱构件130的支撑部136可不总是可弹性变形的。短柱构件130应当被构造或布置成使得即使在可移动壳体160相对于固定壳体150移动时,短柱构件130的短柱接触点138也总是压靠在与短柱构件130对应的触点100的可变形部106上。例如,短柱构件130可以形成为是不可弹性变形的,并且短柱接触点138可以压靠在触点100的可弹性变形的部分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由触点100的弹性变形引起的反作用力,短柱接触点138总是压靠在触点100上。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中,短柱构件130总是通过短柱接触点138电连接到与短柱构件130对应的触点100。因此,能够在不对触点100设置宽的调整部的情况下降低触点100的阻抗。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12至图1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A具有短柱构件130A,每个短柱构件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的短柱构件130的形状不同的形状。换句话说,除了短柱构件130A之外,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A形成为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
如图15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A中的每个短柱构件130A具有被保持部(第二被保持部)132、支撑部136和短柱接触点138。被保持部132具有垂直于横向方向并且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板形。在上下方向上,被保持部132在其中部附近进一步具有窄部140。进一步地,在被保持部132的表面上设置有突出部134。在节距方向上,被保持部132的尺寸大于支撑部136的尺寸。支撑部136从被保持部132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然后倾斜向下延伸,并且在折回后进一步倾斜向下延伸。短柱接触点138在支撑部136的尖端附近由支撑部136支撑。在本实施例中,短柱接触点138是支撑部136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且是弯曲表面。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36是可弹性变形的。短柱接触点138由于支撑部136的弹性变形而至少在上下方向上是可移动的。例如,每个短柱构件130A可通过冲压和弯曲金属片制成。
如从图12至图14中理解的,短柱构件130A的被保持部132由可移动壳体160的第二保持部172保持。在上下方向上,短柱接触点138位于与短柱接触点138对应的触点100的可变形部106的第一折叠部(转换部)122的上方,并且通过支撑部136的反作用力压靠第一折叠部122。在此,第一折叠部122相对地位于中部被保持部104附近。因此,即使当可移动壳体160相对于固定壳体150移动并且触点100弹性变形时,第一折叠部122的变形量和移动量也是小的。详细地,在上下方向的向下方向(负Z方向)上,短柱接触点138在压靠在第一折叠部122上。另一方面,固定壳体150和可移动壳体160之间的相对移动的方向是垂直于上下方向(X-Y方向)的方向,并且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较小。因此,第一折叠部122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较小。因此,短柱构件130A的短柱接触点138与触点100之间的相对移动小,使得短柱接触点138与触点100之间的接触稳定性高于第一实施例的接触稳定性。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A中,短柱构件130A总是通过短柱接触点138电连接到与短柱构件130A对应的触点100。因此,能够在不对触点100设置宽的调整部的情况下降低触点100的阻抗。
[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18,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B具有短柱构件130B,每个短柱构件在位置和形状上不同于第二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A的短柱构件130A。与此相关,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B设置有分别与第二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A的触点100和可移动壳体160不同的触点100B和可移动壳体160B。换句话说,除了可移动壳体160、短柱构件130B和触点100B之外,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B的形成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A。
如图19至图21所示,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B中的每个短柱构件130B具有被保持部(第二被保持部)132、支撑部136和短柱接触点138。被保持部132具有与短柱构件130A的被保持部132的形状相似的形状。支撑部136从被保持部132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然后在横向方向上延伸,进而向上方延伸。短柱接触点138在支撑部136的尖端附近由支撑部136支撑。在本实施例中,短柱接触点138是支撑部136的表面的一部分。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36是可弹性变形的。短柱接触点138由于支撑部136的弹性变形而至少在横向方向上是可移动的。例如,每个短柱构件130B通过冲压和弯曲金属片制成。
如图18所示,可移动壳体160B的中间底部164设置有第二保持部172B。每个第二保持部172B是具有矩形截面的孔,并且沿纵向形成有狭缝。狭缝用于允许短柱构件130的突出部134通过。短柱构件130B的被保持部132从可移动壳体160B的下方压配合在第二保持部172B中。以这样的方式,短柱构件130B由可移动壳体160B保持。并且,短柱接触点138在横向方向上压靠在触点100B的第一部分120上。
如从图18中理解的,触点100B的第一部分120在上下方向上比触点100的第一部分120(见图6)长,使得短柱接触点138与触点100B的第一部分120接触。换句话说,触点100B的中部被保持部104位于触点100的中部被保持部104的上方,以靠近触点100B的尖端。可移动壳体160B的第一保持部170位于可移动壳体160的第一保持部170的上方。这是因为防止短柱接触点138与中部被保持部104接触。这是因为中部被保持部104比第一部分120宽,使得当短柱接触点138与中部被保持部104接触时,阻抗局部地下降太多。然而,短柱接触点138可以根据期望的特性来压靠在中部被保持部(第一保持部)104上。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B中,短柱构件130B总是通过短柱接触点138电连接到与短柱构件130B对应的触点100。因此,能够在不对触点100设置宽的调整部的情况下降低触点100的阻抗。
[第四实施例]
参照图22,根据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C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的不同之处在于短柱构件130C的形状和位置。详细地,根据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C的可移动壳体160C没有设置第二保持部172,而是固定壳体150设置有第二保持部172C。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保持部172C是具有矩形截面的孔,并且沿纵向形成有狭缝。狭缝用于允许支撑部136和短柱接触点138通过。
如图22所示,短柱构件130C具有被保持部132、支撑部136和短柱接触点138。被保持部132由固定壳体150的第二保持部172C保持。支撑部136从被保持部132的上端向上延伸,然后倾斜向上延伸。短柱接触点138由支撑部136支撑。在本实施例中,短柱接触点138是支撑部136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且是弯曲表面。此外,支撑部136是可弹性变形的。短柱接触点138由于支撑部136的弹性变形而至少在横向方向上是可移动的。
如图22所示,短柱构件130C在横向方向上位于可变形部106的第二部分124与可变形部106的第三部分128之间。短柱接触点138压靠在与短柱接触点138对应的触点100的第二部分124上。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C中,短柱构件130C总是通过短柱接触点138电连接到与短柱构件130C对应的触点100。因此,能够在不对触点100设置宽的调整部的情况下降低触点100的阻抗。
[第五实施例]
参照图23,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D是高挑型浮动连接器。
如图23和图24所示,浮动连接器10D设置有多个触点100D、多个短柱构件130D、固定壳体150D、可移动壳体160D和一对压具180D。
如从图23和图24中理解的,触点100D沿着节距方向布置成两行以形成第一行和第二行。第一行触点100D和第二行触点100D在横向方向上彼此分开。在第一行触点100D和第二行触点100D中的每一个中,触点100在节距方向上以规则的间隔布置。短柱构件130D以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对应于触点100D。短柱构件130D也布置成两行以形成第一和第二行。第一行短柱构件130D与第二行短柱构件130D在横向方向上彼此分开。在第一行短柱构件130D和第二行短柱构件130D中的每一个中,短柱构件130D沿节距方向以规则的间隔布置。
如图24所示,触点100D中的每一个具有固定部102、中部被保持部(第一被保持部)104、联接部105、基部被保持部(第三被保持部)108、延伸部110和接触部112。联接部105具有可变形部106和基部被保持部108。此外,可变形部106具有第一部分120、转换部122D和第三部分128。第一部分120从中部被保持部104向下延伸。转换部122D从第一部分120的下端沿横向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8从转换部122D的尖端向下延伸到固定部102。例如,触点100D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冲压和弯曲金属片制成。
如从图24中理解的,短柱构件130D形成为类似于图15至图17中所示的短柱构件130A。换句话说,短柱构件130D具有被保持部132、支撑部136和短柱接触点138。
如图24所示,可移动壳体160D具有第一保持部170D和第二保持部172D。此外,固定壳体150D具有第三保持部156D。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持部170D、第二保持部172D和第三保持部156D是各自具有矩形截面的孔。第一保持部170D和第三保持部156D的每个孔都设置有沿纵向的狭缝。第一保持部170的狭缝用于允许延伸部110和接触部112通过。第三保持部156的狭缝用于允许第三部件128通过。
如图24所示,可移动壳体160D的第一保持部170D保持触点100D的中部被保持部104。此外,可移动壳体160D的第二保持部172D保持短柱构件130D的被保持部132。进一步地,固定壳体150D的第三保持部156D保持触点100D的基部被保持部108。因此,触点100D由可移动壳体160和固定壳体150D保持,并且短柱构件130D由可移动壳体160D保持。
如从图24中理解的,短柱构件130D的被保持部132从下方压配合在可移动壳体160D的第二保持部172中以被保持。另外,触点100D的基部被保持部108从下方压配合在固定壳体150D的第三保持部156D中以被保持。进一步地,触点100D的中部被保持部104从下方压配合在可移动壳体160D的第一保持部170D中以被保持。固定壳体150D和可移动壳体160D通过触点100D彼此联接。触点100D的可变形部106是可弹性变形的。因此,可移动壳体160D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在预定范围内相对于固定壳体150D是可移动的。
如图24所示,每个短柱构件130D与对应于短柱构件130D的触点100D彼此接触。详细地,短柱构件130D的短柱接触点138与对应于短柱构件130D的触点100D的可变形部106接触。更详细地,在上下方向上,短柱接触点138位于转换部122D的上方,并且压靠在转换部122D上。
如图23中理解的,压具180D用于将固定壳体150D固定到基板30上。而且,压具180D防止可移动壳体160D向上移动。另一方面,压具180D允许可移动壳体160D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在预定范围内移动。
参照图24,即使在可移动壳体160D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在预定范围内移动时,短柱接触点138也总是压靠与短柱接触点138对应的触点100D的可变形部106。在本实施例中,短柱构件130D的支撑部136是可弹性变形的,并且由于支撑部136的反作用力总是将短柱接触点138压靠在可变形部106上。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D中,短柱构件130D总是通过短柱接触点138电连接到与短柱构件130D对应的触点100D。因此,能够在不对触点100D设置宽的调整部的情况下降低触点100D的阻抗。
[第六实施例]
参照图25,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E设置有短柱构件130E,每个短柱构件在形状和位置上与第五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D的短柱构件130D不同。与此相关,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E设置有固定壳体150E和可移动壳体160E,该固定壳体150E和可移动壳体160E分别与第五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D的固定壳体150D和可移动壳体160D不同。换句话说,除了短柱构件130E、固定壳体150E和可移动壳体160E之外,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E的形成与第五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D类似。
如图2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E中,短柱构件130E具有与第三实施例的短柱构件130B的倒置形状类似的形状。换句话说,每个短柱构件130E具有被保持部(第二保持部)132、支撑部136和短柱接触点138。
如图25所示,可移动壳体160E不具有可移动壳体160D具有的第二保持部172D。另一方面,固定壳体150E具有第二保持部172E。第二保持部172E保持短柱构件130E的被保持部132。
如图25所示,短柱构件130E的短柱接触点138与对应于短柱构件130E的触点100D的第三部分128接触。短柱构件130E的支撑部136是可弹性变形的,由此短柱接触点138至少在横向上是可移动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支撑部136的弹性变形,短柱接触点138总是压靠在第三部分128上。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E中,短柱构件130E总是通过短柱接触点138电连接到与短柱构件130E对应的触点100D。因此,能够在不对触点100D设置宽的调整部的情况下降低触点100D的阻抗。
[第七实施例]
参照图26,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F形成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大致相同。然而,如图27所示,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F的触点100F与第一实施例的触点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形成有凹陷部114。
如从图26和图28中理解的,在节距方向上,触点100F的凹陷部114的尺寸大于短柱接触点138的尺寸。在触点100F的凹陷部114中,短柱构件130的短柱接触点138压靠与短柱构件130对应的触点100F。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10F中,短柱构件130总是通过短柱接触点138电连接到与短柱构件130对应的触点100F。另外,由于短柱接触点138位于凹陷部114中,所以即使当可移动壳体160相对于固定壳体150在相对宽的范围内移动时,也能确定地保持短柱接触点138和触点100之间的接触。因此,能够在不对触点100F设置宽的调整部的情况下降低触点100F的阻抗。
尽管以上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的情况下,可以有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例如,在第二、第三、第五和第七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可以在不使用固定壳体的情况下形成浮动连接器。此外,在第二至第七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触点的延伸部110可以不是可弹性变形的。进一步地,在第二至第七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如果短柱接触点138总是压靠在触点上,则短柱构件的支撑部136可以不是可弹性变形的。此外,在第一至第六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凹陷部114可以形成在触点中。此外,在第三实施例中,短柱构件130B压靠第一部分120的结构适用于如图23所示的高挑型浮动连接器。
根据上述每个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的传输特性取决于短柱接触点138和触点之间的接触位置以及短柱构件的支撑部136的长度。因此,在实际的浮动连接器中,应该根据所需的传输特性来选择短柱构件的适当形状并设定每个部分的位置和尺寸。
此外,在上述的每个实施例中,短柱构件被设置成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对应于所有的触点。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多个)短柱构件可设置为仅对应于指定(多个)触点,例如(多个)高速触点。例如,当指定的触点在数量上是一个时,一个短柱构件被设置为以对应于指定的触点。此外,当指定的触点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短柱构件被设置成与指定的触点一一对应。进一步地,当指定的触点的数量为六个时,六个短柱构件被设置成与指定的触点一一对应。换句话说,在本发明中,至少一个短柱构件130应设置成与至少一个触点100一一对应。
虽然已经描述了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其它和进一步的修改,并且本发明旨在要求保护落入本发明的真实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实施例。

Claims (16)

1.一种浮动连接器,在使用时安装在基板上,并且沿上下方向可与具有配合接触部的配合连接器配合并可从所述配合连接器拆卸,其中:
所述浮动连接器包括多个触点、至少一个短柱构件和可移动壳体;
所述可移动壳体具有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
所述触点中的每一个具有待固定到所述基板的固定部、由所述第一保持部保持的第一被保持部、将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彼此联接的联接部、从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和由所述延伸部支撑的接触部;
当所述浮动连接器与所述配合连接器配合时,所述接触部与所述配合接触部接触;
所述联接部是可弹性变形的,从而所述可移动壳体在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平面内在预定范围内是可移动的;
至少一个所述短柱构件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对应于所述触点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短柱构件具有由所述第二保持部保持的第二被保持部、从所述第二被保持部延伸的支撑部和由所述支撑部支撑的短柱接触点;以及
即使当所述可移动壳体在所述预定范围内移动时,所述短柱接触点也总是压靠在与所述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的所述联接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所述短柱构件的所述支撑部是可弹性变形的,并且总是将所述短柱接触点压靠在与所述短柱构件对应的所述连接器的所述联接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
所述触点沿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节距方向布置;
所述短柱构件的所述短柱接触点和与所述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的所述联接部被定位成在所述节距方向上总是彼此重叠。
4.一种浮动连接器,在使用时安装在基板上,并且可与具有配合接触部的配合连接器配合并可从所述配合连接器拆卸,其中:
所述浮动连接器包括多个触点、至少一个短柱构件、固定壳体和可移动壳体;
所述可移动壳体具有第一保持部;
所述固定壳体具有第二保持部和第三保持部;
所述触点中的每一个具有待固定到所述基板的固定部、由所述第三保持部保持的第三被保持部、由所述第一保持部保持的第一被保持部、将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和所述第三被保持部彼此联接的可变形部、从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和由所述延伸部支撑的接触部;
当所述浮动连接器与所述配合连接器配合时,所述接触部与所述配合接触部接触;
所述可变形部是可变形的,从而所述可移动壳体在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平面内在预定范围内是可移动的;
至少一个所述短柱构件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对应于所述触点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短柱构件具有由所述第二保持部保持的第二被保持部、从所述第二被保持部延伸的支撑部和由所述支撑部支撑的短柱接触点;以及
即使当所述可移动壳体在所述预定范围内移动时,所述短柱接触点也总是压靠在与所述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的所述可变形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所述短柱构件的所述支撑部是可弹性变形的,并且总是将所述短柱接触点压靠在与所述短柱构件对应的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可变形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
所述触点沿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节距方向布置;以及
所述短柱构件的短柱接触点和与所述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的所述可变形部被定位成在所述节距方向上总是彼此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所述触点中的每一个通过冲压和弯曲金属片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
所述触点沿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节距方向布置;
所述联接部具有从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向下延伸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下端的第一折叠部、从所述第一折叠部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上端的第二折叠部以及从所述第二折叠部延伸至所述固定部的第三部分;以及
在与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节距方向两者垂直的横向方向上,所述短柱接触点位于与所述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的所述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的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并且压靠在所述第二部分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
所述触点沿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节距方向布置;
所述联接部具有从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向下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的下端沿着与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节距方向两者垂直的横向方向朝向所述固定部延伸的转换部;以及
所述短柱接触点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转换部的上方,并且压靠在所述转换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所述联接部进一步具有从所述转换部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上端处的第二折叠部和从所述第二折叠部延伸到所述固定部的第三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所述联接部进一步具有从所述转换部的尖端向下延伸到所述固定部的第三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
所述触点沿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节距方向布置;
所述可变形部具有从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向下延伸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下端的第一折叠部、从所述第一折叠部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上端的第二折叠部以及从所述第二折叠部延伸至所述第三被保持部的第三部分;以及
在与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节距方向两者垂直的横向方向上,所述短柱接触点位于与所述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的所述第二部分和与所述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的所述第三部分之间,并且压靠在所述第二部分上。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
所述触点沿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节距方向布置;
所述可变形部具有从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向下延伸的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的下端沿着与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节距方向两者垂直的横向方向朝向所述固定部延伸的转换部、以及从所述转换部的尖端向下延伸到所述固定部的第三部分;以及
所述短柱接触点压靠在与所述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的所述第三部分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
所述触点沿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节距方向布置;
所述联接部具有从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向下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
在与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节距方向两者垂直的横向方向上,所述短柱接触点压靠在与所述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的所述第一被保持部或与所述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的所述第一部分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
所述触点中的每一个形有凹陷部;以及
在所述触点的凹陷部中,所述短柱接触点压靠在与所述短柱构件对应的触点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
所述触点沿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节距方向布置;
在所述节距方向上,所述凹陷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短柱接触点的尺寸。
CN202110378924.5A 2020-05-28 2021-04-08 浮动连接器 Pending CN1137458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3259 2020-05-28
JP2020093259A JP7467236B2 (ja) 2020-05-28 2020-05-28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5871A true CN113745871A (zh) 2021-12-03

Family

ID=75252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8924.5A Pending CN113745871A (zh) 2020-05-28 2021-04-08 浮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1119B2 (zh)
EP (1) EP3916924B1 (zh)
JP (1) JP7467236B2 (zh)
CN (1) CN113745871A (zh)
TW (1) TWI7795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50500S1 (en) * 2018-12-17 2022-05-03 Samtec, Inc. Connector
JP6687790B1 (ja) * 2019-07-26 2020-04-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2022119669A (ja) * 2021-02-04 2022-08-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9768A (en) * 1992-03-24 1993-11-09 Molex Incorporated Impedance and inductance control in electrical connectors and including reduced crosstalk
JPH10326651A (ja) * 1997-05-27 1998-12-0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4809816B2 (ja) * 2007-08-31 2011-11-0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470915B2 (ja) 2009-03-04 2014-04-1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587807B2 (ja) 2011-02-07 2014-09-10 ケル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コネクタ
JP2016181529A (ja) 2012-04-27 2016-10-13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4222576A (ja) * 2013-05-13 2014-11-2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814397B2 (ja) * 2014-02-12 2015-11-17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98712B2 (ja) 2014-12-12 2017-09-2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706512B2 (ja) 2016-02-29 2020-06-10 ケル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I755684B (zh) * 2016-06-15 2022-02-21 美商山姆科技公司 提供接觸支撐和阻抗匹配特性之包覆成型導線架
JP6806580B2 (ja) * 2017-01-30 2021-01-0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および電子機器モジュール
JP6345287B1 (ja) 2017-02-17 2018-06-20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可動コネクタ
JP7032094B2 (ja) 2017-10-06 2022-03-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6408106B1 (ja) 2017-10-25 2018-10-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6971182B2 (ja) 2018-03-23 2021-11-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6598912B2 (ja) 2018-03-26 2019-10-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6450496B1 (ja) 2018-08-29 2019-01-09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7268979B2 (ja) * 2018-09-07 2023-05-0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電気コネクタ
JP6941131B2 (ja) 2018-12-07 2021-09-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6535830B1 (ja) 2019-03-25 2019-06-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TWI694648B (zh) * 2019-03-27 2020-05-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浮動連接器
JP6550547B2 (ja) 2019-04-18 2019-07-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6550548B2 (ja) * 2019-04-18 2019-07-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7465654B2 (ja) * 2019-12-19 2024-04-11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可動コネクタ及び可動コネクタ用の端子の製造方法
JP7393980B2 (ja) * 2020-03-05 2023-12-0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回路基板付電気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76509A1 (en) 2021-12-02
EP3916924A3 (en) 2022-01-12
US11431119B2 (en) 2022-08-30
EP3916924B1 (en) 2022-11-09
JP7467236B2 (ja) 2024-04-15
TWI779528B (zh) 2022-10-01
JP2021190258A (ja) 2021-12-13
TW202145661A (zh) 2021-12-01
EP3916924A2 (en) 202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45871A (zh) 浮动连接器
EP2922150B1 (en) Connector
US6033245A (en) Self-align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547608B2 (en) Receptacle terminal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reof with pin terminal
KR101235237B1 (ko) 커넥터
US11239591B2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566735B2 (en) Connector
EP1986275A1 (en) Connector
US2007025453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3660985A1 (en) Connector
KR20050013948A (ko) 커넥터 조립체
US8317533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a lock member on an elastically displaceable lock arm
CN110867680B (zh) 连接器组件
JPH07220830A (ja) 基板間相互接続装置及びそのコンタクト
US8057247B2 (en) Contact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964372A (zh) 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US20220328994A1 (en) Connector
US11843193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EP4068523B1 (en) Connector
CN106169668B (zh) 连接器
CN115775999A (zh) 连接器
JP2006012625A (ja)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CN113939959A (zh) 连接器
US7704090B2 (en) Housing for a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US20230238727A1 (en)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