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8980A - 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8980A
CN113738980A CN202110868636.8A CN202110868636A CN113738980A CN 113738980 A CN113738980 A CN 113738980A CN 202110868636 A CN202110868636 A CN 202110868636A CN 113738980 A CN113738980 A CN 113738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otary
rotating shaft
shaft
medium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686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文杰
肖敏
苏芳
张俊娜
孙艳秀
刘晓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z Tianjin Binh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z Tianjin Binh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z Tianjin Binh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z Tianjin Binh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686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89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8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89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9/00Joints or fittings for double-walled or multi-channel pipes or pipe assemblies
    • F16L39/06Joints or fittings for double-walled or multi-channel pipes or pipe assemblies of the multiline swivel type, e.g.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xially mounted mod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3/00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using presses; 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28B3/20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using presses; 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herein the material is extruded
    • B28B3/201Mean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the barr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炭素挤压机包括机架和旋转料室,旋转料室可相对于机架做90°旋转动作,热媒油供油装置包括热媒油加热机构、旋转油路分配机构、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旋转油路分配机构包括固定轴套和旋转轴,固定轴套固定连接至机架,固定轴套设置有进油端口;旋转轴连接至旋转料室并能够旋转,旋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固定轴套中;旋转轴在靠近进油端口的外壁设置有环形槽,旋转轴还设置有出油端口和输油通道,出油端口通过输油通道和环形槽与进油端口流体连通。本发明结构紧凑,出油管路无需多次弯曲,使用寿命长,减少维护工作量,结构通用性强,可以克服传统结构因供油回路数的增加而无法安装的情况。

Description

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炭素挤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部分炭素挤压机具有立捣和卧推两种工况,其旋转料室及型咀在工况转换时需要做90°旋转动作,为保证炭素挤压质量,还需要利用热媒油对旋转料室及型咀进行加热。为了保证热媒油能够正常输送至旋转料室和型咀以对其进行加热,炭素挤压机通常会设置具有柔性结构的热媒油供油装置,传统的热媒油供油装置中的柔性结构,是利用拖链的往复运动来补偿由于旋转料室在旋转的过程中引起的供油管路的长度变化。
然而,在拖链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拖链本身和柔性结构中的柔性软管会产生疲劳损坏,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同时也会造成安全隐患。此外,型咀和旋转料室之间的空隙较小,若供油回路太多则无安装空间,同时为避免旋转料室在旋转中对柔性结构产生干涉,还需要对软管进行多次弯曲,这样会对软管的使用寿命及加热效果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素挤压机包括机架和旋转料室,所述旋转料室可相对于所述机架做90°旋转动作,所述热媒油供油装置包括:
热媒油加热机构,所述热媒油加热机构用于加热媒油;
旋转油路分配机构,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用于分配媒油;
进油管路,所述进油管路用于连接所述热媒油加热机构和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以用于在所述热媒油加热机构和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之间输送媒油;
出油管路,所述出油管路用于连接所述旋转料室和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以用于在所述旋转料室和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之间输送媒油;
其中,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包括:
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固定连接至所述机架,所述固定轴套构造为圆筒状,所述固定轴套设置有沿其径向方向延伸的进油端口,所述进油端口用于连接进油管路;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至所述旋转料室并能够跟随所述旋转料室做旋转动作,所述旋转轴构造为圆柱状,所述旋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套中,所述旋转轴的外壁贴合所述固定轴套的内壁;
所述旋转轴在靠近所述进油端口的外壁设置有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槽,所述旋转轴延伸超出所述固定轴套的部分设置有沿所述旋转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出油端口,所述出油端口用于连接出油管路,所述旋转轴还设置有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输油通道,所述输油通道与所述环形槽流体连通,所述出油端口通过所述输油通道和所述环形槽与所述进油端口流体连通。
可选地,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包括自润滑铜套,所述自润滑铜套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自润滑铜套的外壁贴合所述固定轴套的内壁,所述自润滑铜套的内壁贴合所述旋转轴的外壁,并且,所述自润滑铜套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环形槽和所述出油端口之间。
可选地,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包括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构造为环状并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并且,所述密封装置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环形槽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旋转轴上的所述环形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形槽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装置。
可选地,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包括挡板、回转轴承和旋转法兰,
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套的一端,并通过螺钉所述旋转轴连接,以对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移动起止挡作用;
所述回转轴承和所述旋转法兰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套的另一端,所述回转轴承和所述旋转法兰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旋转法兰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回转轴承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侧分别抵接所述固定轴套和所述旋转法兰,所述旋转法兰可通过安装螺栓固定连接至旋转料室。
可选地,所述输油通道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贯穿所述旋转轴并形成为卸油口,所述卸油口位于远离所述环形槽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旋转轴相对于所述固定轴套的旋转中心轴线和所述旋转料室相对于所述机架的旋转中心轴线共线,并且两个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料室的两侧。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主要优点如下:
本发明中的热媒油供油装置,可用于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媒油在热媒油加热机构中加热后,可以通过由钢管构成的进油管路进入旋转油路分配机构的固定轴套中,经由旋转轴的出油端口借助进油管路与旋转料室及型咀接通。本发明中的旋转油路分配装置中,供油管路与固定轴套连接,固定轴套与机架固定连接,保持静止状态,不随旋转料室旋转;出油管路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随旋转料室进行旋转动作。由此,本发明结构紧凑,由连接至旋转料室的软管无需多次弯曲,使用寿命长,减少维护工作量,结构通用性强,可根据需求增加供油回路数,适合大部分机型,可以克服传统结构因供油回路数的增加而无法安装的情况。而且,由于旋转轴设置有环形槽,无论如何旋转均可使得进油端口和出油端口流体连通,保证媒油能够正常流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热媒油供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旋转料室未旋转90°;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热媒油供油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热媒油供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旋转料室已旋转90°;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热媒油供油装置中的旋转油路分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旋转油路分配机构供油时的工作原理图;
图6为图4的所示的旋转油路分配机构的固定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所示的旋转油路分配机构的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热媒油加热机构 20:旋转油路分配机构 21:固定轴套
22:进油端口 23:旋转轴 24:出油端口
25:环形槽 26:输油通道 27:自润滑铜套
28:密封装置 31:挡板 32:回转轴承
33:旋转法兰 34:安装螺栓 41:进油管路
42:出油管路 43:软管 61:机架
62:旋转料室 63:型咀 64: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该装置能够安装在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上。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炭素挤压机具有立捣和卧推两种工况。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该炭素挤压机包括机架61和旋转料室62,机架61在炭素挤压机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状态,旋转料室62连接至机架61并能够在炭素挤压机从立捣工况到卧推工况之间转换时进行旋转,例如旋转料室62可以沿水平方向的旋转中心轴线进行90°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料室62的端部还设置有型咀63,型咀63能够跟随旋转料室62同步旋转。
本实施方式中的热媒油供油装置能够将加热后的媒油输送到旋转料室62和型咀63,以对旋转料室62和型咀63进行加热,从而保证炭素挤压质量。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热媒油供油装置包括:热媒油加热机构10、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进油管路41和出油管路42。
其中,热媒油加热机构10用于加热媒油;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用于分配媒油;进油管路41用于连接热媒油加热机构10和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以用于在热媒油加热机构10和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之间输送媒油;出油管路42用于连接旋转料室62和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以用于在旋转料室62和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之间输送媒油。
工作时,媒油在热媒油加热机构10中被加热后,经过进油管路41被输送至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再经过出油管路42被输送至旋转料室62和型咀63,从而对旋转料室62和型咀63进行加热。之后,对旋转料室62和型咀63进行加热后的媒油经由出油管路42被输送至另一个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再经过进油管路41返回至热媒油加热机构10。由此,媒油可以在热媒油加热机构10和旋转料室62之间循环流动,实现循环加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包括:固定轴套21和旋转轴23。
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轴套21通过固定支架64固定连接至机架61,固定轴套21构造为圆筒状,固定轴套21设置有沿其径向方向延伸且贯穿固定轴套的侧壁的进油端口22,进油端口22用于连接进油管路41;旋转轴23固定连接至旋转料室62,并能够跟随旋转料室62做旋转动作,旋转轴23构造为圆柱状,旋转轴23可旋转地设置在固定轴套21中,旋转轴23的外壁贴合固定轴套21的内壁。
其中,旋转轴23在靠近进油端口22的外壁设置有沿旋转轴23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槽25,旋转轴23延伸超出固定轴套21的部分设置有沿旋转轴23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出油端口24,出油端口24用于连接出油管路42,旋转轴23还设置有沿旋转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输油通道26,输油通道26与环形槽25流体连通,出油端口24通过输油通道26和环形槽25之间的流体连通与进油端口22流体连通。
可以理解,无论旋转轴23相对于固定轴套21如何旋转,进油端口22始终能够与环形槽25相对应,从而保证出油端口24能够与进油端口22流体连通。
此外,旋转轴23能够跟随旋转料室62的旋转而在固定轴套21中旋转,对此,旋转轴23相对于固定轴套21的旋转中心轴线和旋转料室62相对于机架61的旋转中心轴线共线,并且两个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分别位于旋转料室62的两侧。
基于两个不同位置的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如图2所示,可以将旋转料室62的两侧分为进油区和回油区。在进油区中,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中固定轴套21的进油端口22经由进油管路41与热媒油加热机构10连通,旋转轴23的出油端口24经由出油管路42与旋转料室62连通。在回油区中,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中固定轴套21的进油端口22经由进油管路22与热媒油加热机构10连通,旋转轴23的出油端口24经由出油管路42与旋转料室62连通。由此,保证媒油能够在热媒油加热机构10和旋转料室62之间循环流动。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进油管路41和出油管路42均可以由钢管构造而成,出油管路42通过软管43连接至旋转料室62和型咀63上,由此,可以充分保证加热后的媒油能够被输送到旋转料室62和型咀63的不同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包括自润滑铜套27。自润滑铜套27构造为圆环状,自润滑铜套27可以套设在旋转轴23上,并且,自润滑铜套27的外壁贴合固定轴套21的内壁,自润滑铜套27的内壁贴合旋转轴23的外壁。优选地,自润滑铜套27在旋转轴23的轴向方向上位于环形槽25和出油端口24之间。由此,可以保证旋转轴23与固定轴套21之间的导向精确,而且可以使得旋转轴23与固定轴套21之间缝隙分配均匀,避免由于缝隙变化造成热媒油泄露。
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还包括密封装置28,密封装置28构造为环状并套设在旋转轴23上,并且,密封装置28在旋转轴23的轴向方向上位于环形槽25的两侧,示例性地,密封装置28可以为密封垫圈。
为了使得多条管路可以同时向旋转料室62和型咀62输送媒油,固定轴套21和旋转轴23上设置有多个进油端口22和出油端口24。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固定轴套21上的多个进油端口22可以沿固定轴套21的轴向方向设置,并且在周向方向上不重叠。旋转轴23上的出油端口24则可以沿旋转轴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为了实现多个油路的输送,旋转轴23上的环形槽2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环形槽25之间也设置有密封装置28,以实现更好的密封,避免各路媒油相互串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至图7所示,固定轴套21上设置有四个进油端口22,对应地,旋转轴23上设置有四个环形槽25以及四个出油端口24,每个环形槽25的位置与进油端口22的位置依次相对应,旋转轴23上每个环形槽25之间、以及环形槽25的外侧依次设置有五个密封装置28。
为了有效地限制旋转轴23在固定轴套21中的旋转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旋转油路分配机构20还包括:挡板31、回转轴承32和旋转法兰33。
挡板31设置在固定轴套21的一端,并通过螺钉与旋转轴23连接,挡板31在旋转轴23的径向方向上能够抵接至固定轴套21,挡板31可以限制旋转轴23朝向固定轴套21另一侧的轴向移动,也就是说,挡板31可以对旋转轴23的轴向移动起止挡作用。回转轴承32和旋转法兰33相对于挡板31设置在固定轴套21的另一端,回转轴承32和旋转法兰33均套设在旋转轴23上,旋转法兰33与旋转轴23固定连接,例如,旋转法兰33可以焊接至旋转轴23,回转轴承32在旋转轴23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侧分别抵接至固定轴套21和旋转法兰33,旋转法兰33可通过安装螺栓34连接至旋转料室62。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图4为例,固定轴套和旋转轴之间的安装方式可以为:
首先旋转法兰33已经焊接至旋转轴23,可以从旋转轴23的左侧将回转轴承32套设在旋转轴23上,再将自润滑铜套27从旋转轴23的左侧套设在旋转轴23上。然后,将旋转轴23从固定轴套21的右侧插设至固定轴套21的通孔中,直到回转轴承32的两侧分别抵接至固定轴套21和旋转法兰33。最后,通过螺钉将挡板31从固定轴套21的左侧安装连接至旋转轴23。
可以理解的是,当固定轴套21和旋转轴23安装结束之后,则利用安装螺栓34将旋转法兰33与旋转料室62固定起来。同时,进油管路41和出油管路42也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分别连接至进油端口22和出油端口24。
优选地,为了便于清理旋转轴23中的输油通道26,在本实施方式中,输油通道26在旋转轴23的轴向方向上贯穿旋转轴23并形成为卸油口,卸油口位于远离环形槽25的一侧。卸油口处可以设置有螺钉,当需要清理输油通道26时,可以拆下螺钉,当需要工作时,则可以将该螺钉安装至卸油口,以堵住卸油口。
由此,本实施方式中的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的热媒油供油装置,可用于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媒油在热媒油加热机构中加热后,可以通过由钢管构成的进油管路进入旋转油路分配机构的固定轴套中,经由旋转轴的出油端口借助进油管路与旋转料室及型咀接通。本发明中的旋转油路分配装置中,供油管路与固定轴套连接,固定轴套与机架固定连接,保持静止状态,不随旋转料室旋转;出油管路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随旋转料室进行旋转动作。由此,本发明结构紧凑,由连接至旋转料室的软管无需多次弯曲,使用寿命长,减少维护工作量,结构通用性强,可根据需求增加供油回路数,适合大部分机型,可以克服传统结构因供油回路数的增加而无法安装的情况。而且,由于旋转轴设置有环形槽,无论如何旋转均可使得进油端口和出油端口流体连通,保证媒油能够正常流动。同时在环形槽两侧设有密封装置,使得各路热媒油不会串流。旋转轴与固定轴套设有自润滑铜套,可以保证旋转轴与固定轴套之间缝隙分配均匀,可以避免由于缝隙变化造成热媒油泄露。另外,旋转法兰与固定轴套之间设有回转轴承,既能够增加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保证旋转动作的顺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此外,本文中“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表示的放置状态为参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素挤压机包括机架和旋转料室,所述旋转料室可相对于所述机架做90°旋转动作,所述热媒油供油装置包括:
热媒油加热机构,所述热媒油加热机构用于加热媒油;
旋转油路分配机构,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用于分配媒油;
进油管路,所述进油管路用于连接所述热媒油加热机构和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以用于在所述热媒油加热机构和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之间输送媒油;
出油管路,所述出油管路用于连接所述旋转料室和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以用于在所述旋转料室和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之间输送媒油;
其中,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包括:
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固定连接至所述机架,所述固定轴套构造为圆筒状,所述固定轴套设置有沿其径向方向延伸的进油端口,所述进油端口用于连接进油管路;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至所述旋转料室并能够跟随所述旋转料室做旋转动作,所述旋转轴构造为圆柱状,所述旋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套中,所述旋转轴的外壁贴合所述固定轴套的内壁;
所述旋转轴在靠近所述进油端口的外壁设置有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槽,所述旋转轴延伸超出所述固定轴套的部分设置有沿所述旋转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出油端口,所述出油端口用于连接出油管路,所述旋转轴还设置有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输油通道,所述输油通道与所述环形槽流体连通,所述出油端口通过所述输油通道和所述环形槽与所述进油端口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包括自润滑铜套,所述自润滑铜套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自润滑铜套的外壁贴合所述固定轴套的内壁,所述自润滑铜套的内壁贴合所述旋转轴的外壁,并且,所述自润滑铜套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环形槽和所述出油端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包括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构造为环状并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并且,所述密封装置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环形槽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上的所述环形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形槽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包括挡板、回转轴承和旋转法兰,
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套的一端,并通过螺钉所述旋转轴连接,以对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移动起止挡作用;
所述回转轴承和所述旋转法兰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套的另一端,所述回转轴承和所述旋转法兰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旋转法兰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回转轴承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侧分别抵接所述固定轴套和所述旋转法兰,所述旋转法兰可通过安装螺栓固定连接至旋转料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通道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贯穿所述旋转轴并形成为卸油口,所述卸油口位于远离所述环形槽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相对于所述固定轴套的旋转中心轴线和所述旋转料室相对于所述机架的旋转中心轴线共线,并且两个所述旋转油路分配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料室的两侧。
CN202110868636.8A 2021-07-30 2021-07-30 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 Pending CN1137389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8636.8A CN113738980A (zh) 2021-07-30 2021-07-30 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8636.8A CN113738980A (zh) 2021-07-30 2021-07-30 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8980A true CN113738980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29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8636.8A Pending CN113738980A (zh) 2021-07-30 2021-07-30 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898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8375Y (zh) * 2008-07-18 2009-04-08 佛山市南海力丰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旋转接头
JP2010019380A (ja) * 2008-07-11 2010-01-28 Nissin Kogyo Co Ltd 耐油性に優れた配管機材用シール部材及び配管機材
CN202884445U (zh) * 2012-10-29 2013-04-17 山西天创液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旋转油路分配器
CN109203551A (zh) * 2018-09-13 2019-01-15 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炭素挤压机料室
CN109291502A (zh) * 2018-08-28 2019-02-01 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炭素挤压机零部件加热系统
CN209925831U (zh) * 2019-04-23 2020-01-10 浙江京速机床附件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油路分配器
CN213412822U (zh) * 2020-07-31 2021-06-11 杭州雷盟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注塑机调模集中润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19380A (ja) * 2008-07-11 2010-01-28 Nissin Kogyo Co Ltd 耐油性に優れた配管機材用シール部材及び配管機材
CN201218375Y (zh) * 2008-07-18 2009-04-08 佛山市南海力丰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旋转接头
CN202884445U (zh) * 2012-10-29 2013-04-17 山西天创液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旋转油路分配器
CN109291502A (zh) * 2018-08-28 2019-02-01 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炭素挤压机零部件加热系统
CN109203551A (zh) * 2018-09-13 2019-01-15 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炭素挤压机料室
CN209925831U (zh) * 2019-04-23 2020-01-10 浙江京速机床附件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油路分配器
CN213412822U (zh) * 2020-07-31 2021-06-11 杭州雷盟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注塑机调模集中润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38980A (zh) 立捣卧推式炭素挤压机热媒油供油装置
CN102921659B (zh) 回转喷淋清洗机
CN204894479U (zh) 一种用于塑料复合管生产线的内定径套冷却机构
CN215550797U (zh) 一种新型螺杆挤出机
CN110539467B (zh) 一种中空塑钢缠绕管的加工方法
CN107628289B (zh) 旋转式液体灌装机及其分配器
JP4734158B2 (ja) 射出成形機
JP5356059B2 (ja) ロータリ射出成形機
CN114984899A (zh) 一种粉体物料换热反应装置及系统
CN109514990A (zh) 一种冷却辊
CN111703041B (zh) 一种塑料注塑机冷却系统
CN210617020U (zh) 一种干燥机
CN212555135U (zh) 一种防泄漏的预涂膜挤出复合装置
CN219546016U (zh) 一种物料分配中转装置
CN114011275A (zh) 一种混合发泡装置
CN109681218B (zh) 一种新型盾构机中心回转体
CN219408233U (zh) 一种饲料输送用双向防堵转角
CN111377463A (zh) 一种结片机及其转鼓
CN220866425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螺旋输送机
CN210462085U (zh) 充气接头组件
CN110587943A (zh) 一种基于pe聚乙烯管材生产的冷却系统
CN219474235U (zh) 滚筒烘干机进料打散螺旋输送机
CN220261932U (zh) 一种螺杆挤塑机下料机构
CN203024144U (zh) 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
CN219141251U (zh) 一种粉状活性炭冷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