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5915A - 一种新型翼子板和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翼子板和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5915A
CN113715915A CN202111068295.2A CN202111068295A CN113715915A CN 113715915 A CN113715915 A CN 113715915A CN 202111068295 A CN202111068295 A CN 202111068295A CN 113715915 A CN113715915 A CN 113715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plate
front bumper
position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82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15915B (zh
Inventor
刘振华
杨书丛
汪进
陈辉
张龙
马宇
花鑫
程大双
姜雪峰
牟雪婷
郝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Guof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Guof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Guof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Guof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82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159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15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5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15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5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6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eadily releasable
    • B62D27/065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eadily releasable using screwth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B62D25/163Mount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身结构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翼子板和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具体为,先进行定位部的装配连接,再进行装配部的装配连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翼子板和新型前保险杠的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装配方法,本发明通过上述装配方法的公开,方便了新型翼子板与新型前保险杠间的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翼子板和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结构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翼子板和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汽车已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人们对汽车使用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汽车车身结构一般都包括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结构,传统翼子板与前保险杠装配连接位置处于大灯处,传统连接方式虽然可以实现前保险杠与翼子板之间的连接,但是传统翼子板与前保险杠形成的装配间隙处于汽车头部上端,不利于汽车头部的整体化设计,影响汽车外观。
另外,传统翼子板与前保险杠连接形成的装配间隙一般倾斜布置,在汽车运动时,气体以及雨水容易进入该装配间隙,造成汽车具有较大的风阻,同时使得雨水浸入应汽车内部器件的使用寿命。
同时在汽车翼子板生产时,注塑件在模腔内冷却凝固时,由于注塑件壁厚不均,凝固快慢不同,在注塑件表面会产生的缩痕。
同时,翼子板一般布置在汽车外侧,传统翼子板结构与车身骨架连接时还是通过翼子板结构周边的翻边来与汽车骨架相连接,传统连接方式虽然可以实现翼子板结构与车身的连接,但是传统翼子板结构中部区域还是相当于处于悬空状态,当翼子板结构中部收到外部撞击后,极易发生形变。
所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需要对传统车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而车身结构带来优化,必然带来装配工艺的变化;所以还需要对优化后的车身结构间的装配方式进行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新型翼子板与新型前保险杠间装配用的装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翼子板和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所述翼子板包括翼子板本体,所述翼子板本体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连接有延伸板;所述主体板与延伸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前保险杠包括前保本体,所述前保本体包括前保板,所述前保板侧面设有桥接板,所述前保板与桥接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桥接板与延伸板对接,所述延伸板处于桥接板上方;所述桥接板与延伸板通过装配部相连接;
所述装配部包括与延伸板相连接的前保连接部,所述前保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延伸板远离主体板一端的第一横向板,所述第一横向板与前保本体上的桥接板相连接;
所述第一横向板通过第一连接部与前保本体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在第一横向板上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与前保本体相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板至少通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前保本体相连接;
所述翼子板本体上还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在翼子板本体靠近前保本体一端的第一插销槽和第一插销柱;所述第一插销槽与第一插接柱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插销槽沿横向布置,所述第一插接柱沿纵向布置;
所述翼子板本体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延伸板端部,所述延伸板通过第一横向板与定位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插销槽设置在定位块上;
所述桥接板上端设有搭接翻边,所述搭接翻边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桥接板上第二连接孔的设置数量不少于第一横向板上的第一连接孔的数量;
所述搭接翻边上设有定位沉槽,定位沉槽处于桥接板与前保本体连接处;所述定位沉槽内设有定位插销,所述搭接翻边上还设有第一定位槽;在翼子板与前保险杠连接时,所述定位插销与第一插销槽相连接;所述第一插销柱与第一定位槽相连接;
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用适配的翼子板和前保险杠;
步骤2:先把翼子板倾斜夹持,移动翼子板,使得翼子板端部定位块放置在前保险杠的定位沉槽中,再持续横向移动翼子板,使得定位块上的第一插接槽插接在定位插销上,第一插接槽与定位插销插接后,转动翼子板,使得第一插销柱插入第一定位槽中,实现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预定位;
步骤3:在步骤2完成后,再使用第一螺栓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实现翼子板与前保险杠之间的连接;至此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装配完成,如果需要重复连接其他翼子板和前保险杠,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所述第一横向板一端与延伸板相连接,另一端自由延伸,在第一横向板远离延伸板一端设有限位纵板;所述限位纵板与其相接触的前保本体侧面相贴合。
所述限位纵板水平投影呈阶梯状。
所述翼子板本体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延伸板端部,所述延伸板通过第一横向板与定位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插销槽设置在定位块上;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倒钩槽;所述倒钩槽与第一插销槽相连通。
所述桥接板分布在前保板的侧面,所述桥接板倾斜设置。
所述翼子板本体边缘处还设有装配翻边;所述装配翻边靠近翼子板本体一端设有防缩痕内槽。
所述装配翻边与翼子板本体之间设有加强肋板。
所述加强肋板端部延伸至防缩痕内槽。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翼子板和新型前保险杠的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装配方法,本发明通过上述装配方法的公开,方便了新型翼子板与新型前保险杠间的装配。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翼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翼子板与安装支架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翼子板优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第一插销柱端部连接有挤压螺纹套时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翼子板,2、前保险杠,3、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新型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包括翼子板1和前保险杠2;所述翼子板1包括翼子板本体,所述翼子板本体包括主体板11,所述主体板11连接有延伸板12;所述主体板11与延伸板1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前保险杠2包括前保本体,所述前保本体包括前保板21,所述前保板21侧面设有桥接板22,所述前保板21与桥接板2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桥接板22与延伸板12对接,所述延伸板12处于桥接板22上方;所述桥接板22与延伸板12通过装配部相连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微型电动车用的车身结构;在本发明中的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在结构上都与现有技术有着明显的区别,具体,本发明翼子板1包括主体板11,这里的主体板11就相当于传统的翼子板1结构,本发明的改变是对传统翼子板1靠近前保险杠2一侧进行加长,也就是在主体板11端部设有延伸板12,延伸板12的设置,使得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的连接处下移;本发明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连接处下移在外观上较为美观,同时方便了雨水外排,避免了雨水通过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进入车身外壳内部;同时也很好的避免了传统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连接处的装配间隙形成过大的风阻;基于翼子板1这样的结构设计,本发明对前保险杠2也进行了优化,优化主要是在于前保险杠2结构,本发明相当于对原有前保险杠2进行拆解,在本发明中前保板21可以认为是传统前保险杠2主体结构,本发明通过增设桥接板22,方便了前保险杠2与翼子板1之间的连接,桥接板22处于延伸板12下端,桥接板22与延伸板12对接,这样就是的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的装配处沿横向布置,也就是使得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之间的装配间隙横向布置;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风流在上述装配间隙内形成涡流风阻,从而可以减少该装配间隙形成的风阻,同时上述装配间隙较传统装配间隙而言,下移,下移位置已经到达了日行灯的下端,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装配间隙渗入的水液损坏日行灯;同时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横向布置,可以减少前保以及翼子板1上的水液流入该装配间隙内。
另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主体板11和延伸板12以及前保板21和桥接分别均为一体化结构,上述拆分式式陈述,只是为了更清楚的陈述各部件的结构。
还有就是,在本发明中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都是通过螺栓与车身钣金相连接的。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装配部包括与延伸板12相连接的前保连接部,所述前保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延伸板12远离主体板11一端的第一横向板121,所述第一横向板121与前保本体上的桥接板22相连接;本发明通过前保连接部的设置,方便了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间的连接,具体前保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延伸板12上的第一横向板121,第一横向板121的设置,方便了后续各部件的布置,另外,这里第一横向板121方便与桥接板22上的搭接翻边221相贴合,起到一个初步定位标定的作用,具体,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横向板121通过第一连接部与前保本体相连接;第一连接部的设置,可以实现前保险杠2与翼子板1之间的固定连接,具体,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在第一横向板121上的第一连接孔122,所述第一连接孔122内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122与前保本体相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板121至少通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前保本体相连接;基于上述陈述方式可以知晓,本发明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极大的增加了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传统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通过单一卡扣相连接时的麻烦;改变了传统使用卡接方式相连接时的麻烦。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横向板121一端与延伸板12相连接,另一端自由延伸,在第一横向板121远离延伸板12一端设有限位纵板123;具体,在本发明第一横向板121垂直于延伸板12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堆接在前保本体的桥接板22上,方便后续的连接,另外在本发明中第一横向板121上设有限位纵板123,限位纵板123设置在第一横向板121的边缘处,限位纵板123沿纵向布置,使得第一横向板121和限位纵板123形成一个水平放置的L型板,限位纵板123起到一个挂钩端部的作用,在实际使用还是所述限位纵板123与其相接触的前保本体侧面相贴合;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一横向板121位置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很好的保证翼子板1装配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限位纵板123水平投影呈阶梯状;这里限位纵板123呈阶梯状,主要是本发明限位纵板123不单单是一个平板结构,本发明限位纵板123水平投影呈阶梯状,也就是本发明限位纵板123不是一个平板结构,也就是具有凸起和凹陷区域,这样的设置,搭配后续搭接翻边221外侧结构,使得搭接翻边221与限位纵板123结合处的形状相同,这就使得搭接翻边221与限位纵板123具有相互限位能力,从而可以很好的实现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之间的自检,更好的保证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之间装配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翼子板本体上还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在翼子板本体靠近前保本体一端的第一插销槽125和第一插销柱124;本发明通过定位部的设置,可以实现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进行锁止固定时具有较为稳定的预固定能力,方便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的后续装配;具体,在本发明中翼子板本体上设有第一插销槽125和第一插销柱124,在实际装配时,也就是在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连接时,所述定位插销223与第一插销槽125相连接;所述第一插销柱124与第一定位槽222相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具有两点固定,可以实现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的预固定操作,方便后续装配,另外,作为更大的优化,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插销槽125与第一插接柱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插销槽125沿横向布置,所述第一插接柱沿纵向布置;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一插销槽125与定位插销223配合,可以实现翼子板1的纵向限位,第一插销柱124与第一定位槽222的配合,可以实现翼子板1的横向限位,从而可以方便后续的第一连接部对翼子板1和前保险杠2的锁止固定;同时为了避免干涉问题的存在,在本发明中要求定位插销223上设有梯形限位条,梯形限位条靠近定位插销223自由端厚度小于梯形限位条远离定位插销223自由端的厚度,这样的设置,方便了第一插销槽125与定位插销223配合是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您方便后续第一插接柱插接在第一定位槽222内;这里梯形限位条就是在定位插销上端面或者/和下端面上设置一个凸起;从侧面来看成直角梯形。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翼子板本体上设有定位块126,所述定位块126设置在延伸板12端部,所述延伸板12通过第一横向板121与定位块126相连接;本发明定位块126的设置,起到一个标定作用,定位块126主要与下文中的定位沉槽225配合使用,方便横向定位翼子板1,避免装配时翼子板1凸出前保险杠2布置,影响装配效率,同时定位沉槽225与定位块126的配合,还起到很好的横向限位能力,方便搭配上文中的第一插销槽125和第一插销柱124更好的实现翼子板本体与前保险杠2之间的锁止;另外,所述第一插销槽125设置在定位块126上;所述定位块126上设有倒钩槽1261;所述倒钩槽1261与第一插销槽125相连通;本发明公开的倒钩槽1261卡接在下文桥接板22的搭接翻边221上,更好的起到了一个锁止固定作用,更好的保证了翼子板1装配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桥接板22分布在前保板21的侧面,所述桥接板22倾斜设置;本发明桥接板22分布在前保板21侧面,可以使得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的装配间隙处于汽车侧面,避免装配间隙的存在影响汽车头部的外观,保证汽车头部外观的整形性,同时本发明桥接板22为一个弧形板,桥接板22的设置,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使得整车头部更为圆滑,减少了棱边的存在,极大的降低了风阻。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桥接板22上端设有搭接翻边221,在本发明中搭接翻边221主要是与第一横向板121相对应,搭接翻边221与第一横向板121相互贴合,可以增加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之间的贴合度,可以增加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后续连接的稳定性,另外,所述搭接翻边221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22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24;所述桥接板22上第二连接孔224的设置数量不少于第一横向板121上的第一连接孔122的数量;第二连接孔224的设置,方便了连接螺栓对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搭接翻边221上设有定位沉槽225,定位沉槽225处于桥接板22与前保本体连接处;所述定位沉槽225内设有定位插销223,所述搭接翻边221上还设有第一定位槽222;在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连接时,所述定位插销223与第一插销槽125相连接;所述第一插销柱124与第一定位槽222相连接;本发明定位沉槽225与上文的定位块126相互配合,起到一个标定限位作用,同理,上述第一定位槽222与定位插销223的配合,也是用于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间的标定限位另外,针对第一定位槽,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腰型槽,减少干涉问题的存在。
另外,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第一插销柱端部设有外螺纹,在第一插销柱端部设有挤压螺纹套1241,在实际使用时,可以使得第一插销柱插接在第一定位槽内后,再把挤压螺纹套1241套接在第一插接柱上;挤压螺纹套1241横向尺寸大于第一定位槽尺寸,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避免了第一插接柱脱离第一定位槽。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翼子板本体上设有装配用的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支架3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翼子板装配部件;安装支架3的设置,一个作用是增加翼子板本体的强度,另外一个作用是实现翼子板1与车身钣金的连接,在架体上设有翼子板装配部,翼子板装配部件可以是螺栓,也可以是卡扣,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基于本发明的结构设置,本发明主要是实用螺栓进行连接,所以在本发明翼子板本体周边设有多个翻边结构,翻边结构上设有连接孔,螺栓通过上述翻边结构实现翼子板1与车身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架体端部设有连接部31,所述连接部31包括设置在架体上的连接套311,所述连接套311连接有连接螺钉;所述连接套311通过连接螺钉与翼子板本体相连接;所述架体上至少设有两个连接部31,两个所述连接部31的连接套311错位分布;本发明上述连接部31主要是起到基础连接作用,实现安装支架3与翼子板本体间的初定位,具体,在本发明中架体上设有连接套311,连接套311内设有内螺纹,在实际连接时,在翼子板本体对应位置设置翻边结构,螺钉穿过该翻边结构与连接套311相连接,进而实现安装支架3与翼子板本体之间的初定位;同时,在本发明中要求两个所述连接部31的连接套311错位分布,这里的错位分布不单单是指间隔分布了,还要要求两个连接套311的中心线相交布置,也就是两个连接套311的中心线夹角在0度到180度之间,不取端点值,这样的设置,可以实现两个连接部31连接的螺钉与安装支架3施加的束缚力不同,可以避免安装支架3的转动,更好的保证安装支架3位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架体包括安装贴板32,所述安装贴板32与翼子板本体相贴合,所述安装贴板32上设有安装架33,所述安装架33包括安装板332,所述安装板332上设有翼子板装配部;安装贴板32为一个板件结构,安装贴板32是一个统称结构,安装贴板32与翼子板本体内侧面相贴合,安装贴板32的设置,可以极大地提高翼子板1的支撑强度;另外,在本发明中安装贴板32上设有安装架33,安装架33在后续使用时主要是充当连接架结构,用于翼子板1与车身钣金的连接,安装架33主要是包括安装板332,翼子板装配部主要是用于翼子板1与安装支架3的连接,翼子板装配部可以是设置在安装架33上的孔隙或者插孔等结构,总而言之,本发明通过安装支架3的设置,方便了翼子板1在整车上的安装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安装板332垂直于翼子板本体设置;因为本发明公开的车身结构是应用在微型电动车上的,本发明公开的翼子板1就能覆盖整车前舱侧面,所以在本发明中安装板332垂直与翼子板本体设置,使得安装板332可以纵向连接在车身钣金上,保证了翼子板1与前保险杠2的垂直布置;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安装板332通过架高部与安装贴板32相连接;架高部的设置,增加了安装板332与翼子板本体之间的间隔,使得翼子板1在整车安装时具有一定的间隔,方便了翼子板1的正常装配;减少了间隙的存在。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架高部包括架梁331,架梁331起到基础支撑作用,很好的保证了安装支架3的强度,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架梁331上设有多个避让缺口;避让缺口的设置,方便了后续雷达支架等部件的安装,起到了很好的避让作用。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翼子板本体边缘处设有翼子板翻边1-1,翼子板本体周边设有翼子板翻边1-1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本发明的创新点是在所述安装贴板32靠近翼子板翻边1-1一侧设有定位块梁35,所述定位块梁35一端与安装贴板32相连接,另一端与翼子板翻边1-1相抵压;定位块梁35的设置,起到了很好的定位作用,在实际使用时定位块梁35端部与翼子板翻边1-1内侧面相贴合,定位块梁35与翼子板翻边1-1相互定位,很好的保证了安装支架3在翼子板本体上安装安放的稳定性;另外在本发明中安装贴板32与翼子板本体还可以通过胶接或者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本发明通过定位块梁35的设置,可以保证安装支架3侧面具有很好的限位作用,避免了安装支架3的摆动。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安装贴板32与翼子板本体间设有定位卡接部,所述定位卡接部包括设置在安装贴板32边缘处的插接沉槽34以及设置在翼子板本体上的插接纵板1-11,在安装支架3与翼子板本体连接时,所述插接纵板1-11插接在插接沉槽34内;插接纵板1-11与插接沉槽34的配合,使得安装支架3与翼子板1在其他连接部31未对安装支架3锁止时,也能保证安装支架3在翼子板本体内部放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安装贴板32端部设有定位肋板;所述定位肋板包括定位基板36,所述定位基板36上设有定位条肋37;在本发明定位肋板与定位基板36主要是起到定位作用,在实际布置时,定位条肋37与翼子板1上的第一横向板121相贴合,很好的对安装支架3下端位置进行了限定,同时在所述基板上设有避让凹槽38;避让凹槽38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规避第一连接部31,避免定位基板36的设置而影响第一连接部31对翼子板1和前保险杠2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翼子板本体边缘处还设有装配翻边1-2;所述装配翻边1-2靠近翼子板本体一端设有防缩痕内槽1-21;本发明改变了装配翻边1-2与翼子板本体连接处的板件厚度,而减少了翼子板本体与装配翻边1-2形成的板件厚度,上述防缩痕内槽1-21可以起到很好的阻断隔离作用,同时通过部件壁厚的不同,减少了装配翻边1-2与翼子板本体之间冷却的时间差,进而可以很好避免翼子板1在生产操作时,翼子板本体与装配翻边1-2连接处产生缩痕。
在实际布置时,装配翻边1-2与翼子板本体相连接;装配翻边1-2与翼子板本体相交布置具体如附图所示。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装配翻边1-2与翼子板本体之间设有加强肋板1-22;加强肋板1-22的设置,可以弥补因为设置防缩痕内槽1-21的设置影响翼子板本体与装配翻边1-2连接处强度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加强肋板1-22端部延伸至防缩痕内槽1-21;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加强肋板1-22端部相当于插接在防缩痕内槽1-21内,从而可以更好的对装配翻边1-2与翼子板本体进行支撑。
一种新型翼子板和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用适配的翼子板和前保险杠;
步骤2:先把翼子板倾斜夹持,移动翼子板,使得翼子板端部定位块放置在前保险杠的定位沉槽中,再持续横向移动翼子板,使得定位块上的第一插接槽插接在定位插销上,第一插接槽与定位插销插接后,转动翼子板,使得第一插销柱插入第一定位槽中,实现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预定位;
步骤3:在步骤2完成后,再使用第一螺栓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实现翼子板与前保险杠之间的连接;至此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装配完成,如果需要重复连接其他翼子板和前保险杠,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翼子板和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翼子板包括翼子板本体,所述翼子板本体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连接有延伸板;所述主体板与延伸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前保险杠包括前保本体,所述前保本体包括前保板,所述前保板侧面设有桥接板,所述前保板与桥接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桥接板与延伸板对接,所述延伸板处于桥接板上方;
所述桥接板与延伸板通过装配部相连接;
所述装配部包括与延伸板相连接的前保连接部,所述前保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延伸板远离主体板一端的第一横向板,所述第一横向板与前保本体上的桥接板相连接;
所述第一横向板通过第一连接部与前保本体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在第一横向板上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与前保本体相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板至少通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前保本体相连接;
所述翼子板本体上还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在翼子板本体靠近前保本体一端的第一插销槽和第一插销柱;所述第一插销槽与第一插接柱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插销槽沿横向布置,所述第一插接柱沿纵向布置;
所述翼子板本体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延伸板端部,所述延伸板通过第一横向板与定位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插销槽设置在定位块上;
所述桥接板上端设有搭接翻边,所述搭接翻边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桥接板上第二连接孔的设置数量不少于第一横向板上的第一连接孔的数量;
所述搭接翻边上设有定位沉槽,定位沉槽处于桥接板与前保本体连接处;所述定位沉槽内设有定位插销,所述搭接翻边上还设有第一定位槽;在翼子板与前保险杠连接时,所述定位插销与第一插销槽相连接;所述第一插销柱与第一定位槽相连接;
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用适配的翼子板和前保险杠;
步骤2:先把翼子板倾斜夹持,移动翼子板,使得翼子板端部定位块放置在前保险杠的定位沉槽中,再持续横向移动翼子板,使得定位块上的第一插接槽插接在定位插销上,第一插接槽与定位插销插接后,转动翼子板,使得第一插销柱插入第一定位槽中,实现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预定位;
步骤3:在步骤2完成后,再使用第一螺栓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实现翼子板与前保险杠之间的连接;至此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装配完成,如果需要重复连接其他翼子板和前保险杠,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板一端与延伸板相连接,另一端自由延伸,在第一横向板远离延伸板一端设有限位纵板;所述限位纵板与其相接触的前保本体侧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纵板水平投影呈阶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本体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延伸板端部,所述延伸板通过第一横向板与定位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插销槽设置在定位块上;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倒钩槽;所述倒钩槽与第一插销槽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板分布在前保板的侧面,所述桥接板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本体边缘处还设有装配翻边;所述装配翻边靠近翼子板本体一端设有防缩痕内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翻边与翼子板本体之间设有加强肋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板端部延伸至防缩痕内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2前,先在翼子板上装配安装支架;所述翼子板本体上设有装配用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端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架体上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连接有连接螺钉;所述连接套通过连接螺钉与翼子板本体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翼子板与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至少设有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套错位分布。
CN202111068295.2A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新型翼子板和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Active CN1137159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8295.2A CN113715915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新型翼子板和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8295.2A CN113715915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新型翼子板和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5915A true CN113715915A (zh) 2021-11-30
CN113715915B CN113715915B (zh) 2022-06-07

Family

ID=78683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8295.2A Active CN113715915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新型翼子板和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1591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56693A (zh) * 2022-10-09 2023-01-03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连接组件及汽车
CN115556693B (zh) * 2022-10-09 2024-05-17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连接组件及汽车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6487A (ja) * 1996-02-21 1997-09-02 Kanto Auto Works Ltd バンパサイド用プロテクタ構造
JP2006056488A (ja) * 2004-08-24 2006-03-02 Suzuki Motor Corp 車体前部部品の取付け方法および取付け構造
KR20060041405A (ko) * 2004-11-08 2006-05-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슬롯형 범퍼커버 조립구조
CN102390338A (zh) * 2011-09-30 2012-03-2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保险杠侧安装支架与翼子板的连接结构
CN202686241U (zh) * 2012-06-13 2013-01-23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结构
CN102897222A (zh) * 2011-07-29 2013-01-3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CN105035185A (zh) * 2015-09-08 2015-11-11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翼子板与保险杠的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205524079U (zh) * 2016-04-27 2016-08-31 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保险杠组件
CN110588796A (zh) * 2019-08-20 2019-12-20 芜湖国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卡接式翼子板总成
CN110606128A (zh) * 2019-08-22 2019-12-24 芜湖国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接式翼子板结构
CN209987878U (zh) * 2019-03-18 2020-01-24 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保险杠翻边防缩痕结构
CN212605463U (zh) * 2020-05-29 2021-02-2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前部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6487A (ja) * 1996-02-21 1997-09-02 Kanto Auto Works Ltd バンパサイド用プロテクタ構造
JP2006056488A (ja) * 2004-08-24 2006-03-02 Suzuki Motor Corp 車体前部部品の取付け方法および取付け構造
KR20060041405A (ko) * 2004-11-08 2006-05-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슬롯형 범퍼커버 조립구조
CN102897222A (zh) * 2011-07-29 2013-01-3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CN102390338A (zh) * 2011-09-30 2012-03-2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保险杠侧安装支架与翼子板的连接结构
CN202686241U (zh) * 2012-06-13 2013-01-23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结构
CN105035185A (zh) * 2015-09-08 2015-11-11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翼子板与保险杠的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205524079U (zh) * 2016-04-27 2016-08-31 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保险杠组件
CN209987878U (zh) * 2019-03-18 2020-01-24 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保险杠翻边防缩痕结构
CN110588796A (zh) * 2019-08-20 2019-12-20 芜湖国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卡接式翼子板总成
CN110606128A (zh) * 2019-08-22 2019-12-24 芜湖国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接式翼子板结构
CN212605463U (zh) * 2020-05-29 2021-02-2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前部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56693A (zh) * 2022-10-09 2023-01-03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连接组件及汽车
CN115556693B (zh) * 2022-10-09 2024-05-17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连接组件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5915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9417A (zh) 一种汽车前端支架总成
JP3002955B2 (ja) 一体型端部支持体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CN113715915B (zh) 一种新型翼子板和前保险杠的装配方法
CN113602367B (zh) 一种微型电动车用的车身结构
JPH09164897A (ja) ガスバッグケース
CN110606128B (zh) 一种插接式翼子板结构
KR200476205Y1 (ko) 조립 개폐식 내비게이션 고정장치
CN110481646B (zh) 一种翼子板装配用的加强机构
CN103225472B (zh) 车门结构
CN217374684U (zh) 一种轮罩衬板与保险杠的连接结构
CN215706684U (zh) 一种翼子板装配用的安装支架
CN220924295U (zh) 一种汽车立柱柱护板加强筋结构
CN216034174U (zh) 一种具有铰链结构的汽车防擦条
CN219382364U (zh) 一种方向盘装饰件结构
CN216034067U (zh) 车辆的车身装置及车辆
CN217346396U (zh) 一种注塑机的框架结构
CN215155048U (zh) 一种汽车轻量化翼子板
CN211196083U (zh) B柱上饰板、b柱总成和车辆
WO2023226877A1 (zh) 一种车灯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502626U (zh) 用于车灯反射镜的螺钉柱、包含其的车灯反射镜及车灯
CN215361217U (zh) 一种设有摄像头的牌照板支架及车辆
CN217804944U (zh) 仪表板管梁结构及汽车
CN217495956U (zh) 汽车前大灯安装结构
CN219668114U (zh) 一种集成式汽车尾门摄像头支架结构
CN113815749B (zh) 一种汽车车头总成的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