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7389A - 移动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97389A CN113697389A CN202111062969.8A CN202111062969A CN113697389A CN 113697389 A CN113697389 A CN 113697389A CN 202111062969 A CN202111062969 A CN 202111062969A CN 113697389 A CN113697389 A CN 1136973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driving
- plate
- support
- cover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B65G15/58—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with means for holding or retaining the loads in fixed position, e.g. magnetic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02—Belt- or chain-engaging elements
- B65G23/04—Drums, rollers, or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22—Arrangements or mountings of driving moto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运输装置,用于运输盖板,包括至少两个呈平行设置的滑轨组件、多个支架、传动组件以及驱动机构;每一滑轨组件滑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架;传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平移同步带,每一平移同步带对应于一个滑轨组件且沿着滑轨组件的轨道方向设置,支架固设于平移同步带。上述移动运输装置,通过支架固设于对应的平移同步带,以使得同一平移同步带上的各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又由于各平移同步带由同一驱动机构驱动,即各平移同步带的传动效率相同,以使得不同平移同步带上的各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从而增加各支架之间同步度,达到增加盖板的运输准确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盖板在进行运输时,为减少人力成本、保证运输平稳,通常会使用相应的移动装置来运输移动盖板;
由于盖板本身质量较大,为保证通过移动装置运输移动盖板时,盖板能够保持平稳,目前的移动装置大多具有多个支撑块,通过与盖板多点接触的方式以保证盖板的稳定性;
但是,此类方式大多需要设置多个动力源以驱动各支撑块的移动,多个动力源之间较难保持较高的同步度,容易因各支撑块的移动速率或移动行程不同,导致盖板的放置位置发生偏移,从而使得盖板的运输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运输大质量盖板时多个支撑点的移动无法同步导致盖板易偏移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多个支撑点同步稳定的运输盖板的移动运输装置。
一种移动运输装置,用于运输盖板,包括至少两个呈平行设置的滑轨组件、多个支架、传动组件以及驱动机构;每一所述滑轨组件滑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平移同步带,每一所述平移同步带对应于一个所述滑轨组件且沿着所述滑轨组件的轨道方向设置,所述支架固设于所述平移同步带;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滑轨组件,且用于驱动至少两个所述平移同步带同步传动,以带动所述支架沿着所述滑轨组件的轨道方向滑动。
上述移动运输装置,通过支架固设于对应的平移同步带,以使得同一平移同步带上的各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又由于各平移同步带由同一驱动机构驱动,即各平移同步带的传动效率相同,以使得不同平移同步带上的各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从而增加各支架之间同步度,减少甚至避免运输过程中盖板的放置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达到增加盖板的运输准确度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滑轨组件滑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支架。
如此设置,以使得盖板与每一滑轨组件均为多点接触,配合多个滑轨组件同时支撑盖板,增加了盖板的支撑点的数量,达到进一步增加盖板的运输稳定性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组件包括至少两条呈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支架与对应的所述滑轨组件内的各所述滑轨均滑动连接。
如此设置,以增加支架与滑轨组件滑动连接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支架的滑动稳定性,达到进一步增加盖板运输稳定性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所述传动组件内的所述支架等间距设置。
如此设置,以使得同一平移同步带上的支架与盖板之间的接触点等间距分布,从而使得盖板与各支架的接触点的分布相对均匀,从而增加支架对盖板的支撑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滑轨组件两端的固定座,每一所述固定座上均转动连接有平移同步轮,所述平移同步带设置于对应所述传动组件的两个所述平移同步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组件以及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减速组件的输出轴连接且用于驱动各所述平移同步带,所述减速组件的输入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用于增加所述电机的输出扭矩。
如此设置,通过减速组件减少电机的输出转速并增加电机的输出扭矩,以使得驱动轴上的扭矩及转速与运输盖板时所需的扭矩及转速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同步带和两个驱动同步轮,两个所述驱动同步轮分别设置于驱动轴以及所述减速组件的输出轴,所述驱动同步带设置于两个所述驱动同步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固定板、调节板以及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滑轨组件相对固定,所述调节板通过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板,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调节板,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板与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位置。
如此设置,以使得能够通过调节组件调节调节板与固定板的间距,进而调节两个驱动同步轮之间的距离,实现对驱动同步带张紧程度的调节,增加了装置的泛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支架上均设置有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用于承载所述盖板并带动所述盖板升降。
如此设置,通过顶升组件带动盖板升降,配合支架沿滑轨组件滑移带动盖板平移,能够实现盖板在两个方向下的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组件包括支撑板以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支架固设,且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板升降,所述支撑板开设有与所述盖板的支撑杆对应的支撑槽。
如此设置,能够通过支撑槽容纳盖板的支撑杆,从而实现对支撑杆的限位,以增加盖板放置于支撑板后的稳定性,增加盖板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滑轨组件;11、滑轨;121、传感器;122、传感器导轨;20、传动组件;21、平移同步带;22、固定座;23、平移同步轮;30、支架;31、感应片;40、驱动机构;41、电机;42、减速组件;43、驱动轴;44、驱动同步带;45、驱动同步轮;46、固定板;47、调节板;48、调节组件;50、顶升组件;51、支撑板;511、支撑槽;52、驱动件;
200、盖板;201、支撑杆。
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运输装置,用于运输盖板200,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至少两个呈平行设置的滑轨组件10、多个支架30、传动组件20以及驱动机构40;每一滑轨组件10滑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架30;传动组件20包括至少两个平移同步带21,每一平移同步带21对应于一个滑轨组件10且沿着滑轨组件10的轨道方向设置,支架30固设于平移同步带21;驱动机构40设置于滑轨组件10,且用于驱动至少两个平移同步带21同步传动,以带动支架30沿着滑轨组件10的轨道方向滑动。
支架30用于支撑盖板200,由于支架30滑动设置于滑轨组件10,通过至少两个呈平行设置的滑轨组件10,使得盖板200能够同时得到至少两个滑轨组件10的支撑,又由于每一滑轨组件10滑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架30,以使得盖板200能够同时得到由两个支架30提供的两点支撑,以保证质量较大的盖板200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通过支架30滑动设置于滑轨组件10,使得支架30能够沿滑轨组件10的轨道方向滑动,配合将支架30固设于沿滑轨组件10的轨道方向设置的平移同步带21,从而使得平移同步带21能够带动支架30以及设置于支架30的盖板200沿滑轨组件10的轨道方向平移,以实现对盖板200的运输。
由于支架30固设于对应的平移同步带21,以使得同一平移同步带21上的各支架30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又由于各平移同步带21由同一驱动机构40驱动,各平移同步带21的传动效率相同,即工作相同时间后固设于各平移同步带21的支架30的移动距离均相同,以使得不同平移同步带21上的各支架30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从而增加各支架30之间同步度,减少甚至避免运输过程中盖板200的放置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达到增加盖板200的运输准确度的效果。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滑轨组件10滑动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架30,即每一滑轨组件10通过至少两个支架30支撑盖板200,以使得盖板200与每一滑轨组件10均为多点接触,配合多个滑轨组件10同时支撑盖板200,增加了盖板200的支撑点的数量,达到进一步增加盖板200的运输稳定性的效果。
请参考图1所示,滑轨组件10包括至少两条呈平行设置的滑轨11,支架30与对应的滑轨组件10内的各滑轨11均滑动连接,与每一滑轨组件10仅设置单个滑轨11相比,增加了支架30与滑轨组件10滑动连接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支架30的滑动稳定性,达到进一步增加盖板200运输稳定性的效果。
本申请对每一滑轨组件10内的多条平行设置的滑轨11以及对应的平移同步带2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做限定,只要能够满足支架30与对应的各滑轨11均滑动连接,且与对应的平移同步带21固定连接即可。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滑轨组件10包括两条呈平行设置的滑轨11,且对应的平移同步带21位于两条滑轨11之间。
继续参考图1所示,同一传动组件20内的支架30等间距设置。这里的等间距设置指同一平移同步带21上的支架30沿滑轨组件10的轨道方向设置,且每两相邻的支架30之间的间距相等。
通过将同一平移同步带21上的支架30等间距设置,能够保证同一平移同步带21上的支架30与盖板200之间的接触点等间距分布,从而使得盖板200与各支架30的接触点的分布相对均匀,从而增加支架30对盖板200的支撑稳定性。
优选的,不同传动组件20上的相邻两支架30间的间距均相等,以进一步增加盖板200与各支架30的接触点的分布均匀性。
每一平移同步带21上的支架30的数量可根据盖板200的形状、盖板200的质量、相邻支架30间的间距等因素自适应的调节,只要保证盖板200能够稳定的放置于各支架30即可。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待运输的盖板200呈长方形,此时,传动组件20设置有两组,且每一传动组件20均设置有两个支架30,以使得共四个支架30共同支撑盖板200,且四个支架30与盖板200之间的接触点同样呈长方形,以保证长方形的盖板200能够得到均匀支撑。
当盖板200沿滑轨组件10的导轨方向的长度较长时,可通过在每一传动组件20上增设支架30,以保证盖板200能够得到充分支撑。优选的,每一传动组件20上的支架30呈等间距设置。
当盖板200的宽度较长时,可通过增设传动组件20以及对应的滑轨组件10,以保证盖板200能够得到充分支撑。优选的,各传动组件20之间呈等间距设置。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滑轨11设置有至少两个传感器导轨122,传感器导轨122沿滑轨11的布置方向设置,传感器导轨122上可移动的安装有传感器121,与该滑轨11对应的支架30上设置有用于与传感器121对应的感应片31。
通过支架30沿滑轨11移动至感应片31与传感器121对应时会发出对应的信号,从而能够通过外部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机构40的启动或关闭,以实现对支架30以及盖板200的平移量的精准控制,达到增加盖板200运输准确度的效果;
此外,根据实际平移量的需求,调整传感器121安装于传感器导轨122上的位置,即可调节两传感器121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支架30以及盖板200的平移量,达到增加泛用性的效果。
请参考图2所示,驱动机构40包括电机41、减速组件42以及驱动轴43,驱动轴43与减速组件42的输出轴连接且用于驱动各平移同步带21,减速组件42的输入轴与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且用于增加电机41的输出扭矩。
这里的减速组件42可以为减速齿轮组、蜗杆减速器或行星减速机等常用的减速器,只要能够通过减少电机41的输出转速以增加电机41的输出扭矩即可。优选的,减速组件42为行星减速机。
通过减速组件42减少电机41的输出转速并增加电机41的输出扭矩,使得驱动轴43上的扭矩及转速与运输盖板200时所需的扭矩及转速匹配,一方面保证驱动轴43的扭矩足够大,能够满足带动大质量的盖板200移动的扭矩需求,另一方面避免因驱动轴43以及平移同步带21转速过快,从而导致盖板200运输时稳定性较差的情况发生。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传动组件20包括设置于对应的滑轨组件10两端的固定座22,每一固定座22上均转动连接有平移同步轮23,平移同步带21设置于对应传动组件20的两个平移同步轮23上,每一传动组件20的其中一个固定座22通过驱动轴43与对应的平移同步轮23转动连接。
将与驱动轴43连接的固定座22定义为第一固定座,驱动轴43与各第一固定座转动连接,且各第一固定座上的平移同步轮23与驱动轴43固定连接,以使得驱动轴43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各第一固定座上的平移同步轮23转动,进而带动各平移同步带21同步转动,从而增加盖板200运输时的准确度。
请参考图2所示,传动组件20包括设置于对应的滑轨组件10两端的固定座22,每一固定座22上均转动连接有平移同步轮23,平移同步带21设置于对应传动组件20的两个平移同步轮23上。
固定座22与对应的滑轨组件10相对固定,每一传动组件20的两个平移同步轮23将对应的平移同步带21张紧,驱动机构40用于驱动平移同步轮23转动,从而驱动平移同步带21转动。
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驱动机构40还包括驱动同步带44、两个驱动同步轮45、固定板46、调节板47以及调节组件48,两个驱动同步轮45分别设置于其中驱动轴43以及减速组件42的输出轴,驱动同步带44设置于两个驱动同步轮45上,固定板46与滑轨组件10相对固定,调节板46通过调节组件48设置于固定板46,电机41设置于调节板46,调节组件48用于调节调节板46与固定板46的间距。
由于固定板46与滑轨组件10相对固定,且滑轨组件10与固定座22相对固定,因此固定板46、滑轨组件10以及固定座22三者均相对固定;当通过调节组件48调节调节板46与固定板46的间距时,即为调节调节板46与固定座22的间距。
其中,驱动轴43转动连接于固定座22,且其中一个驱动同步轮45设置于驱动轴43上,而减速组件42通过电机41与调节板47相对固定,且另一个驱动同步轮45设置于减速组件42的输出轴。
因此,通过调节调节板46与固定座22的间距,能够调节两个驱动同步轮45的间距,从而实现对驱动同步带44张紧程度的调节,增加泛用性。
调节组件48包括调节块以及调节螺栓,调节块与固定板46固定连接,调节螺栓与调节块转动连接,且与调节板47螺纹连接。因此,当转动调节螺栓时,能够通过调节螺栓与调节板47的螺纹连接,来调节调节板47与调节块之间的距离,配合调节块与固定板46固定连接,从而达到调节调节板47与固定板46之间距离的效果。
请结合图1和图3所示,每一支架30上均设置有顶升组件50,顶升组件50用于承载盖板200并带动盖板200升降。通过顶升组件50带动盖板200升降,配合支架30沿滑轨组件10滑移带动盖板200平移,能够实现盖板200在两个方向下的移动,从而能够满足盖板200在不同情况下的运输需求。
此外,由于各支架30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因此能够使得通过各顶升组件50带动盖板200升降时,各顶升组件50与盖板200的接触点不会发生偏移,从而保证盖板200在两个方向移动时的运输准确度。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顶升组件50包括支撑板51以及驱动件52,驱动件52与支架30固设,且用于带动支撑板51升降,支撑板51开设有与盖板200的支撑杆201对应的支撑槽511。
支撑槽511用于容纳盖板200的支撑杆201,从而实现对支撑杆201的限位,以增加盖板200放置于支撑板51后的稳定性,增加盖板200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件52为气缸,且气缸的伸缩端与支撑板51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运输装置,用于运输盖板(200),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呈平行设置的滑轨组件(10)、多个支架(30)、传动组件(20)以及驱动机构(40);
每一所述滑轨组件(10)滑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架(30);
所述传动组件(20)包括至少两个平移同步带(21),每一所述平移同步带(21)对应于一个所述滑轨组件(10)且沿着所述滑轨组件(10)的轨道方向设置,所述支架(30)固设于所述平移同步带(21);
所述驱动机构(40)设置于所述滑轨组件(10),且用于驱动至少两个所述平移同步带(21)同步传动,以带动所述支架(30)沿着所述滑轨组件(10)的轨道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滑轨组件(10)滑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支架(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组件(10)包括至少两条呈平行设置的滑轨(11),所述支架(30)与对应的所述滑轨组件(10)内的各所述滑轨(11)均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传动组件(20)内的所述支架(30)等间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0)包括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滑轨组件(10)两端的固定座(22),每一所述固定座(22)上均转动连接有平移同步轮(23),所述平移同步带(21)设置于对应所述传动组件(20)的两个所述平移同步轮(2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0)包括电机(41)、减速组件(42)以及驱动轴(43),所述驱动轴(43)与所述减速组件(42)的输出轴连接且用于驱动各所述平移同步带(21),所述减速组件(42)的输入轴与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且用于增加所述电机(41)的输出扭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0)还包括驱动同步带(44)和两个驱动同步轮(45),两个所述驱动同步轮(45)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轴(43)以及所述减速组件(42)的输出轴,所述驱动同步带(44)设置于两个所述驱动同步轮(45)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0)还包括固定板(46)、调节板(47)以及调节组件(48),所述固定板(46)与所述滑轨组件(10)相对固定,所述调节板(47)通过所述调节组件(48)设置于所述固定板(46),所述电机(41)设置于所述调节板(47),所述调节组件(48)用于调节所述调节板(47)与所述固定板(46)的相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架(30)上均设置有顶升组件(50),所述顶升组件(50)用于承载所述盖板(200)并带动所述盖板(200)升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50)包括支撑板(51)以及驱动件(52),所述驱动件(52)与所述支架(30)固设,且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板(51)升降,所述支撑板(51)开设有与所述盖板(200)的支撑杆(201)对应的支撑槽(5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62969.8A CN113697389A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移动运输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62969.8A CN113697389A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移动运输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97389A true CN113697389A (zh) | 2021-11-26 |
Family
ID=78660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62969.8A Pending CN113697389A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移动运输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97389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0124012U (zh) * | 1974-03-28 | 1975-10-11 | ||
US6308818B1 (en) * | 1999-08-02 | 2001-10-30 | Asyst Technologies, Inc. | Transport system with integrated transport carrier and directors |
CN109368301A (zh) * | 2018-10-31 | 2019-02-22 | 湖南金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物料装车的推拉装置 |
CN109625735A (zh) * | 2018-12-29 | 2019-04-16 | 宁波圣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 |
CN110182553A (zh) * | 2019-04-02 | 2019-08-30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联动吸附式薄板顶升组件 |
CN210456264U (zh) * | 2019-07-23 | 2020-05-05 | 广州庆晟自动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车辆车间流水线 |
CN211495716U (zh) * | 2019-12-19 | 2020-09-15 | 株洲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传送装置 |
CN212502336U (zh) * | 2020-04-26 | 2021-02-09 | 宁波新州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送料装置 |
-
2021
- 2021-09-10 CN CN202111062969.8A patent/CN11369738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0124012U (zh) * | 1974-03-28 | 1975-10-11 | ||
US6308818B1 (en) * | 1999-08-02 | 2001-10-30 | Asyst Technologies, Inc. | Transport system with integrated transport carrier and directors |
CN109368301A (zh) * | 2018-10-31 | 2019-02-22 | 湖南金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物料装车的推拉装置 |
CN109625735A (zh) * | 2018-12-29 | 2019-04-16 | 宁波圣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 |
CN110182553A (zh) * | 2019-04-02 | 2019-08-30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联动吸附式薄板顶升组件 |
CN210456264U (zh) * | 2019-07-23 | 2020-05-05 | 广州庆晟自动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车辆车间流水线 |
CN211495716U (zh) * | 2019-12-19 | 2020-09-15 | 株洲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传送装置 |
CN212502336U (zh) * | 2020-04-26 | 2021-02-09 | 宁波新州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送料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德)康娜莉亚·弗里彻等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51742B (zh) | 一种镀锌钢板生产加工自动化上料机 | |
CN107649790B (zh) | 激光切割设备 | |
CN108100572B (zh) | 一种可伸缩式移动皮带输送机 | |
CN215363183U (zh) | 电池片上料装置 | |
CN106078329B (zh) | 气缸翻转机 | |
CN113697389A (zh) | 移动运输装置 | |
CN210735487U (zh) | 一种升降装置、立式固化炉及烘烤系统 | |
CN107971852B (zh) | 一种压力可调全自动圆盘式磨浆机 | |
CN209903598U (zh) | 一种用于输送干混砂浆原料的输送装置 | |
CN109279341B (zh) | 一种运用于陶瓷辊棒生产的承托件上、下料设备 | |
CN107790519B (zh) | 小型方管拼装机 | |
CN106241261B (zh) | 带同步升降的可伸缩精定位输送设备 | |
CN211109789U (zh) | 螺杆模组推动机构 | |
CN210102916U (zh) | 一种玻璃基板搬送装置 | |
CN110550410A (zh) | 一种皮带机中间托辊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 | |
CN113714347B (zh) | 一种自动化钢板弧形弯曲设备 | |
CN215923525U (zh) | 一种钣金成型自动生产线同步托料结构 | |
CN218289219U (zh) | 一种用于门窗加工的可调节传送装置 | |
CN217707965U (zh) | 磁力皮带机间距可调的磁性堆垛机 | |
CN210339275U (zh) | 伸缩皮带输送机构 | |
CN215032734U (zh) | 一种卷材自动化生产线的板材托料装置 | |
CN211443846U (zh) | 一种铝板可调式输送架 | |
CN214140089U (zh) | 伸缩式输送设备 | |
CN217295947U (zh) | 一种带自动纠偏装置的输送带 | |
CN218318856U (zh) | 一种全自动电池加工用卷芯供料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