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1133B - 替换式容器 - Google Patents

替换式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1133B
CN113661133B CN202080023481.1A CN202080023481A CN113661133B CN 113661133 B CN113661133 B CN 113661133B CN 202080023481 A CN202080023481 A CN 202080023481A CN 113661133 B CN113661133 B CN 113661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pressing plate
plate portion
inner container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34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61133A (zh
Inventor
川见达也
东和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61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1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61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1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0/00Casing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handling solid or pasty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shaving soaps or lipsticks
    • A45D40/0068J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04Articles or materials enclosed in two or more containers disposed one within another
    • B65D77/048Articles or materials enclosed in two or more containers disposed one within another the inner and outer containers being rigid and the outer container being of curved cross-section, e.g. cylindrical
    • B65D77/0486Articles or materials enclosed in two or more containers disposed one within another the inner and outer containers being rigid and the outer container being of curved cross-section, e.g. cylindrical the inner container being coaxially disposed within the outer contai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34/00Container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liquid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perfumes
    • A45D2034/005Container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liquid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perfumes with a cartrid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D
    • A45D2200/05Details of contain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替换式容器,其内容器的拔出操作容易,且在扣止部的扣止解除时外容器不会落下。替换式容器具有收容内容物的内容器、收纳所述内容器的外容器及安装于内容器的盖。在外容器的外周部设置切口部。在切口部内设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按压板部。按压板部能以连接于切口部的支撑部为支点,而按压板部的上侧向径向内侧转动,按压板部的下侧向径向外侧转动。在按压板部的下侧的内表面设置扣止突起部。在内容器的外周部,设有按压板部的上侧能够插入的插入凹部、及能够将扣止突起部扣止的扣合凹部。若按压板部移动至插入凹部内,则扣合凹部与扣止突起部的扣止状态被解除。

Description

替换式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替换式容器,是在外容器内能够装卸地收纳内容器而使用。
背景技术
作为此种替换式容器,例如已知有下述结构,即: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包括收容乳霜(cream)等内容物的内容器、及收纳内容器的外容器。所述内容器为能够放入至外容器或从外容器中取出的再填充(refill)容器,通过由消费者将收纳于外容器内的内容器卸除并更换为新的内容器,从而可再利用外容器。
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容器的外周部,设有向下方延伸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为通过由手指等向内容器的径向内侧按压而以上端为支点向径向内侧转动的板片,在内容器的周壁部的两侧沿周向具有180度间隔而配设。在按压部的外表面,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扣止部。
另一方面,在外容器的周壁部的上部,设有向内侧方向突出而扣止按压部的扣合突起部。扣止部以骑上扣合突起部的状态扣止于扣合突起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954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替换式容器来说,若在将内容器从外容器卸除时,将在上端具有支点的按压部向径向内侧按压,则按压部的上端部因支点而移动受到限制,并且按压部的下端部抵接于设于外容器的凸条部,向径向内侧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在将内容器从外容器中抽出时,扣止部成为浅浅地扣止于扣合突起部的状态,因而可能扣止部无法骑上扣合突起部。
而且,若在卸除内容器时不握持外容器而对按压部进行按压操作,解除扣止部的扣止状态,则可能外容器相对于内容器而落下。
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替换式容器,其内容器的拔出操作容易,且在扣止部的扣止解除时外容器不会相对于内容器而落下。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解决所述问题的技术手段中,本发明的主要手段为一种替换式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有底筒状的内容器,收容内容物;外容器,收纳所述内容器;以及盖,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所述内容器的口部,且在所述外容器的外周部,设有从所述外周部的上端向下方延伸且沿容器径向贯穿的切口部,在所述切口部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从所述切口部的上端向上方伸出的按压板部,所述按压板部能以连接于周向两侧的端面及所述切口部的周向两侧的内表面的支撑部为支点,所述按压板部的上侧通过受到按压而向容器径向内侧转动,并且所述按压板部的下侧向容器径向外侧转动,在所述按压板部的下侧的内表面,设有向所述内容器侧突出的扣止突起部,在所述内容器的外周部,设有:插入凹部,能够插入向容器径向内侧转动的所述按压板部的上侧;以及扣合凹部,设于较所述插入凹部更靠下方,向容器径向内侧凹陷,能够将所述扣止突起部扣止,且所述扣合凹部通过所述按压板部的上侧受到按压而移动至所述插入凹部内,从而解除所述扣止突起部的扣止状态。
若按压板部的上侧向内容器侧受到按压,则按压板部经由支点而按压板部的上侧转动至插入凹部内,并且按压板部的下侧向容器径向外侧转动。因此,扣止突起部从扣合凹部拔出,扣合凹部解除扣止突起部的扣止状态。因此,可将内容器从外容器中容易地抽出。而且,按压板部设于外容器,因而在卸除内容器时将按压板部的上侧向内容器侧按压的情况下,可一边握持外容器一边对按压板部进行按压操作。因此,在对按压板部进行按压操作而解除扣合凹部的扣止状态时,外容器经由按压板部而被握持,因而外容器不会落下。
而且,也可在所述插入凹部的容器径向的内侧上端角落部,设有在纵截面观看时从内侧向外侧朝上侧倾斜的倾斜面,若所述按压板部的上侧受到按压而向容器径向内侧转动,则所述按压板部的内侧上端角落部抵接于所述倾斜面而使所述内侧容器向上方移动。
此时,若按压板部的内侧上端角落部抵接于倾斜面,则通过内侧上端角落部与倾斜面的接触点,与倾斜面正交且与接触点侧朝向相反侧方向的按压力作用于倾斜面。所述按压力朝向上方,因而可使内容器相对于外容器向上方相对移动。
而且,也可通过所述按压板部的所述内侧上端角落部抵接于所述倾斜面而所述内侧容器向上方移动,从而所述扣合凹部移动至能够骑上所述扣止突起部的位置。
此时,通过按压板部的内侧上端角落部抵接于倾斜面而内容器相对于外容器向上方移动,从而扣合凹部移动至能够骑上扣止突起部的位置,因而即便停止按压板部的按压操作,扣合凹部也不会扣止于扣止突起部。因此,仅通过进行将内容器从外容器中抽出的操作,便可抽出内容器,可使内容器的抽出操作更容易。
而且,也可在外容器的外周部设有肋,所述肋在所述按压板部未受到按压操作的状态下,较所述按压板部更靠容器径向外侧具有间隙地沿上下方向延伸。
此时,若作用于按压构件的按压力增大,则可能支撑部的扭转角度增大而支撑部破损。因此,通过在外容器的外周部设置较按压板部更靠容器径向外侧具有间隙地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肋,从而按压板部的下侧接触肋,由此可限制按压构件的旋转角度。因此,支撑部的扭转角度也受到抑制,可防止支撑部的破损。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替换式容器,其内容器的抽出操作容易,在扣止部的扣止解除时外容器不会相对于内容器而落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替换式容器的半裁截面图。
图2为替换式容器的局部纵截面图。
图3的(a)为外容器的平面图,图3的(b)为从图3的(a)的IIIa箭视方向观看的外容器的半裁截面图,图3的(c)为从图3的(a)的IIIb箭视方向观看的半裁截面图。
图4为用于说明按压板部的转动及内容器的移动的说明图。
图5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替换式容器的外容器的实施例的图,图5的(a)为外容器的平面图,图5的(b)为从图5的(a)的VIb箭视方向观看的外容器的半裁截面图。
符号的说明
1:替换式容器
3:外壳
5:外盖
10:内容器
11:口部
13:扣合凹部
15、31:外周部
16、40:底部
17:外螺纹部
18:卡止阶部
19:插入凹部
19a:倾斜面
21:中盖
22:卡止部
22a:突出部
22b:卡止突出部
24:握持部
30:外容器
33:切口部
35:按压板部
35a:按压板部的上侧
35b:按压板部的下侧
35c:内侧上端角落部
36:支撑部
37、44、59:扣止突起部
37a:倾斜面
37b:抵接面
37c:平面部
41:第一凸缘部
42:第一嵌合筒部
43:第一倾斜面
45:肋
46:间隙
47:扣止凹部
50:盖
51:顶壁部
52:外壁部
52a:内螺纹部
53:周壁
53a:扣合凸部
54:按压阶部
54a:孔部
55:第二凸缘部
56:密封件
57:第二嵌合筒部
58:第二倾斜面
60:密封盖
61:扣止突出部
61a:扣止凸部
63:安装突起部
A、B、W:宽度
D:内径
H、h:深度
L:长度
O:容器轴
P:能够骑上的位置
t:壁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方面参照附图,一方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替换式容器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对能够收容乳霜等化妆品的内容物的替换式容器进行说明。
以下的说明中,在附图中,将沿着图1所示的容器轴O的方向记述为“轴向”,将以容器轴O为中心的径向简单地记述为“径向”。而且,将以容器轴O为中心的圆周方向记述为“周向”。而且,如图1所示,将轴向中的盖相对于内容器所处的方向记述为“上侧”,将其相反侧记述为“下侧”。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替换式容器1具有内容器10、外容器30及盖50。本实施方式中,替换式容器1还具有外壳3及外盖5。内容器10为收容内容物的有底筒状。外容器30收纳内容器10。盖50能够装卸地安装于内容器10的口部11。替换式容器1是使用合成树脂材料,例如通过注射成形等而形成。以下,对每个结构构件进行详细说明。
<外容器30>
如图2所示,外容器30上部开口而形成为有底筒状。本实施方式中,外容器30具有:外周部31,形成为圆筒状;以及底部40,与外周部31的下端相连,在平面观看时形成为圆形形状。底部40的周缘部从径向内侧向外侧朝上方弯曲。
在外容器30的外周部31,如图3的(a)及图3的(c)所示,设有从外周部31的上端向下方延伸且沿径向贯穿的切口部33。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容器30的外周部31中的、左右两侧的外周部31设有切口部33。切口部33在周向具有规定的长度L。因此,切口部33在平面观看时弯曲。而且,切口部33的深度h具有外容器的深度H的约1/3的大小。
在切口部33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从切口部33的上端向上方伸出的按压板部35。按压板部35如图3的(a)、图3的(b)、图3的(c)所示,在平面观看时沿着切口部33沿周向延伸。因此,按压板部35在平面观看时弯曲。按压板部35如图3的(c)所示,在从图3的(a)所示的IIIb箭视方向观看的情况下,形成为横长的长方形形状。按压板部35在较切口部33的内表面更靠内侧具有间隙地配置。
按压板部35如图3的(c)所示,能以支撑部36为支点在径向转动,所述支撑部36连接于按压板部35的周向两侧的各端面及切口部33的周向两侧的各内表面。若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向径向内侧受到按压,则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向径向内侧转动,并且按压板部35的下侧35b向径向外侧转动。此外,所谓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是指按压板部35的较支撑部36更靠上侧的部分。而且,所谓按压板部35的下侧35b,是指按压板部35的较支撑部36更靠下侧的部分。
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36在按压板部35的周向两侧的各端面的上侧位置与切口部33的周向两侧的各内表面的上端位置之间相连。此外,按压板部35及支撑部36作为外容器30的一部分而一体形成。
在按压板部35的下侧35b的内表面,设有向内容器10侧突出的扣止突起部37。扣止突起部37如图3的(c)及图4的(a)所示,在按压板部35的内表面的周向延伸设置。在扣止突起部37的上部,具有从下侧向上侧朝径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37a。而且,在扣止突起部37的下部,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抵接面37b。进而,在倾斜面37a与抵接面37b之间,设有将这些面相连且沿轴向延伸的平面部37c。抵接面37b抵接于在内容器10设置的扣合凹部13的内表面。
此外,如图4的(a)及图4的(b)所示,在外容器30内插入内容器10的情况下,内容器10的外周部15的外表面在扣止突起部37的平面部37c一边滑动接触一边移动,但此时,按压板部35以支撑部36为支点而按压板部35的下侧35b向远离内容器10的方向转动,并且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向接近内容器10的方向转动。因此,若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接触内容器10的外周部15的外表面,则难以插入内容器10。因此,以内容器10的外周部15在扣止突起部37的平面部37c滑动时,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位于内容器10的外周部15的径向外侧的方式,来构成按压板部35。
在外容器30的外周部31的上部,如图2所示,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第一凸缘部41。在第一凸缘部41的径向前端部,设有向下方突出的第一嵌合筒部42。第一嵌合筒部42具有其外表面从上方向下方朝径向内侧倾斜的第一倾斜面43。通过所述第一倾斜面43,使图1所示的外壳3的安装容易。在第一倾斜面43,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扣止突起部44。扣止突起部44与设于外壳3的内表面的未图示的扣合凹部扣合,外壳3扣止于外容器30的第一凸缘部41。
在第一凸缘部41中与按压板部35相向配置的第一凸缘部41的内表面,设有肋45,所述肋45连接于第一凸缘部41的下表面及第一嵌合筒部42的内表面且向下方延伸。肋45的下端延伸至与第一嵌合筒部42的下端面大致同一平面上的位置。而且,肋45的按压板部35侧的内表面在未对按压板部35进行按压操作的状态下,在与按压板部35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46地相向。因此,在未对按压板部35进行按压操作的状态下,按压板部35与肋45处于非接触状态。间隙46的大小是考虑容许扭转角度而设定,所述容许扭转角度为按压板部35受到按压而转动时,不会发生支撑部36的扭转角度变大而支撑部36破损的情况。本实施方式中,肋45如图3的(a)所示,相对于按压板部35在周向具有间隔地配置两个。
在外容器30的外周部31的内表面,设有外周部31的上端及内表面开口而向下方凹陷的扣止凹部47。本实施方式中,扣止凹部47在平面观看时,配置于相对于按压板部35在周向偏离90°的位置。设于内容器10的外周部15的外表面的、未图示的扣止突起部嵌合于所述扣止凹部47,内容器10与外容器30在周向一体地结合。
<内容器10>
内容器10如图2所示,上部开口而形成为有底筒状。本实施方式中,内容器10具有:外周部15,形成为圆筒状;以及底部16,与外周部15的下端相连,在平面观看时形成为圆形形状。底部16的周缘部向朝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向弯曲。内容器10与外容器30为相似形状且小于外容器30。因此,能够在外容器30内收纳内容器10。若在外容器30内收纳内容器10,则内容器10的外周部15上侧的口部11从外容器30的上端部伸出。在内容器10的口部11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部17。盖50螺合于所述外螺纹部17。在口部11的上端部的内侧,设有向下方凹陷的卡止阶部18。在卡止阶部18,能够装卸地安装中盖21。
(插入凹部19)
在内容器10的外周部15,如图2及图4的(a)所示,设有能够插入向径向内侧转动的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的插入凹部19。本实施方式中,插入凹部19设于内容器10的外周部15中与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相向的位置。插入凹部19在侧面观看时形成为横长的长方形形状。插入凹部19从与外容器30的第一凸缘部41的上表面同一平面上的位置向上方延伸,延伸至较未进行按压操作的状态的按压板部35的上表面稍更靠上方的位置。而且,插入凹部19具有较按压板部35的周向长度更大的长度。因此,若按压板部35受到按压操作而向内容器10侧转动,则可将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插入至插入凹部19内。
(倾斜面19a)
在插入凹部19的径向内侧的上端角落部,如图4的(a)所示,设有在纵截面观看时从内侧向外侧朝上侧倾斜的倾斜面19a。本实施方式中,倾斜面19a形成从内侧向外侧朝上侧弯曲成凸状的弯曲面。倾斜面19a是具有规定的曲率半径而形成。若向径向内侧转动的按压板部35的内侧上端角落部35c按压于所述倾斜面19a,则内容器10相对于外容器30向上方相对移动。通过倾斜面19a与按压板部35的按压而进行的作用的详情将于后述。此外,倾斜面19a不限于从内侧向外侧朝上侧弯曲成凸状,也可从内侧向外侧朝上侧直线状地延伸。
(扣合凹部13)
在内容器10的外周部15,如图4的(a)及图4的(b)所示,设有设于较插入凹部19更靠下方的位置且向径向内侧凹陷的扣合凹部13。扣合凹部13能够将扣止突起部37扣止。本实施方式中,扣合凹部13设于内容器10的外周部15中与设于按压板部35的扣止突起部37相向的位置。扣合凹部13在侧面观看时形成为横长的长方形形状。扣合凹部13的上下方向长度大于扣止突起部37的对应的长度。而且,扣合凹部13的周向长度大于扣止突起部37的对应的长度。相对于内容器10的外周部15的、扣合凹部13的上下方向位置是设于下述位置,即:当按压板部35受到按压而移动至插入凹部19内时,能够解除与扣止突起部37的扣止状态。
扣合凹部13如图4的(b)所示,通过按压板部35的内侧上端角落部35c按压于倾斜面19a而内容器10相对于外容器30向上方相对移动,从而移动至能够骑上扣止突起部37的位置Pn。本实施方式中,所谓能够骑上的位置Pn,是指扣合凹部13的下侧端部与扣止突起部37的平面部37c相向的位置。因此,在将内容器10向上方抽出时扣合凹部13不会卡在扣止突起部37。因此,可将内容器10相对于外容器30容易地抽出。
此外,能够骑上的位置Pn不限于扣合凹部13的下侧端部与扣止突起部37的平面部37c相向的位置,也可为与扣止突起部37的倾斜面37a相向的位置、与按压板部35的较扣止突起部37更靠上侧的内表面相向的位置。
(中盖21)
在设于内容器10的外周部15的上端部的卡止阶部18,如图2所示,能够装卸地安装圆形形状的中盖21。在中盖21的周缘部,设有卡止于卡止阶部18的卡止部22。卡止部22具有:环状的突出部22a,从中盖21的周缘部向上方延伸;以及环状的卡止突出部22b,从突出部22a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卡止突出部22b的外径小于从卡止阶部18向上方延伸的环状的内周面的内径。因此,在卡止突出部22b的下表面载置于卡止阶部18上的状态下,中盖21能够装卸地安装于内容器10的上端部。在中盖21的上表面设有握持部24。
<盖50>
盖50如图2所示,具有:顶壁部51,与内容器10的开口相向;以及筒状的外壁部52,从顶壁部51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顶壁部51在平面观看时形成为圆形形状,在顶壁部51的周缘部,设有位于较顶壁部更靠下方且沿周向圆环状地延伸的按压阶部54。按压阶部54的下表面经由密封件56(本实施方式中为O环)及密封盖60而接触内容器10的口部11的上端。在按压阶部54,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空气脱除用的孔部54a。
在按压阶部54的周缘部,设有向下方延伸的外壁部52。外壁部52位于内容器10的口部11及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各自的径向外侧。在外壁部52的内表面,设有能够与外螺纹部17螺合的内螺纹部52a。在外壁部52的下部,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第二凸缘部55。在第二凸缘部55的径向外侧,设有向上方突出的第二嵌合筒部57。第二嵌合筒部57具有其外表面从下方向上方朝径向内侧倾斜的第二倾斜面58。通过所述第二倾斜面58,使图1所示的外盖5的安装容易。在第二倾斜面58,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扣止突起部59。扣止突起部59与设于外盖5的内表面的未图示的扣合凹部扣合,外盖5能够扣止于盖50的第二凸缘部55。
(密封盖60)
在盖50的内侧,如图2所示,设有与内容器10的开口相向的密封盖60。密封盖60在轴向观看时为圆形形状,安装于盖50的内侧。在密封盖60的上表面,从径向内侧向外侧具有间隔地设有扣止突出部61及安装突起部63。
扣止突出部61从密封盖60的上表面向盖50的顶壁部51突出而形成为筒状,在扣止突出部61的外侧设有扣止凸部61a。所述扣止凸部61a与扣合凸部53a扣合而将密封盖60连接于盖50,所述扣合凸部53a设于从盖50的按压阶部54的内侧向上方延伸的周壁53的内表面。安装突起部63从密封盖60的上表面向按压阶部54突出而形成为筒状,在安装突起部63的径向外侧配置密封件56。
(替换式容器1的作用、效果)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替换式容器1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对从外容器30卸除内容器10的情况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对下述情况进行说明,即:如图2所示,从在外容器30内收纳有内容器10,在内容器10的口部11安装了中盖21,进而将盖50安装于内容器10的状态,卸除内容器10。
为了卸除内容器10,首先使盖50相对于内容器10旋转,从内容器10卸除盖50。若盖50被卸除,则内容器10的口部11及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露出。此处,在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露出的状态下,如图4的(a)所示,按压板部35的扣止突起部37处于扣止于内容器10的扣合凹部13的状态。因此,内容器10处于扣止于外容器30的状态。
因此,如图4的(b)所示,若将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向内容器10侧按压,则按压板部35以支撑部36(参照图3的(c))为支点,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向径向内侧转动而移动至插入凹部19内,并且按压板部35的下侧35b向径向外侧转动。因此,扣止突起部37从扣合凹部13拔出,扣合凹部13与扣止突起部37的扣止状态被解除。
此处,若作用于按压板部35的按压力增大,则可能支撑部36(参照图3的(c))的扭转角度增大而破损。因此,通过在设于外容器30的外周部15的第一凸缘部41设置较按压板部35更靠径向外侧具有间隙46地沿轴向延伸的肋45,从而向径向外侧转动的按压板部35的下侧35b抵接于肋45,按压板部35的旋转角度受到限制,因而支撑部36的扭转角度也得到抑制,可防止支撑部36的破损。
而且,若在按压板部35转动的同时,按压板部35的内侧上端角落部35c抵接于倾斜面19a,则与倾斜面19a正交且朝向斜上方的按压力作用于倾斜面19a。因此,由于所述朝向上方的按压力,内容器10相对于外容器30向上方相对移动。因此,扣合凹部13移动至能够骑上扣止突起部37的位置Pn。因此,即便停止按压板部35的按压操作,扣合凹部13也在扣止突起部37的平面部37c或倾斜面37a滑动接触,因而扣合凹部13不会卡在扣止突起部37。因此,仅通过将内容器10从外容器30中抽出的操作,便可抽出内容器10,可使内容器10的抽出操作更容易。
而且,按压板部35设于外容器30,因而在安装内容器10时将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向内容器10侧按压的情况下,一边握持外容器30一边对按压板部35进行按压操作。因此,在对按压板部35进行按压操作而解除了扣合凹部13的扣止状态时,外容器30被握持,因而外容器30不会落下。而且,本实施方式中,按压板部35在外容器30的径向两侧相向地配置有一对,因而在对按压板部35进行按压操作的情况下,一边握持一对按压板部35一边进行按压操作,因而外容器30经由一对按压板部35而被握持。因此,在解除了扣合凹部13的扣止状态时,外容器30不会落下。
此外,在将内容器10从外容器30卸除的情况下,可在将中盖21从内容器10卸除的状态下将内容器10从外容器30卸除,另外也可在保持中盖21安装于内容器10的状态下,将内容器10从外容器30卸除。
接下来,对将内容器10安装于外容器30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再利用内容器10以外的容器的情况下,将空的内容器10卸除后,准备填充有内容物的新的内容器10。
在将填充有内容物的新的内容器10的底部16侧朝向外容器30的开口侧的状态下,将内容器10插入至外容器30内。此时,使设于内容器10的外周部15的未图示的扣合突起、与设于外容器30的外周部31的内表面的扣止凹部47(参照图3的(a))嵌合。因此,内容器10与外容器30在周向一体地结合。而且,在将内容器10插入至外容器30内时,内容器10的外周部15在按压板部35的扣止突起部37的平面部37c及倾斜面37a上一边滑动接触一边向下方移动。
另外,若内容器10的扣合凹部13移动至与扣止突起部37相向的位置,则按压板部35的下侧35b以支撑部36为支点向内容器10侧转动,扣止突起部37移动至扣合凹部13内,扣合凹部13扣止于扣止突起部37。因此,内容器10成为扣止于外容器30的状态,成为无法将内容器10从外容器30拔出的状态。
若内容器10收纳于外容器30内,则将盖50的内螺纹部52a螺合于内容器10的外螺纹部17,将盖50安装于内容器10,内容器10的更换作业结束。
实施例
按压板部35如图5的(a)所示,在平面观看时弯曲,但若过于增大按压板部35的宽度B,则难以将按压板部35的上侧35a向内容器10侧按压。因此,可能按压板部35的下侧35难以转动。因此,尝试制作改变了按压板部35的形状的外容器30并进行比较。将外容器30的主要尺寸示于图5的(a)、图5的(b)。
图5的(a)及图5的(b)中,
将外容器30的内径设为D,
将按压板部35的宽度设为B,
将按压板部的壁厚设为t,
将切口部的宽度设为W。
此外,图中A表示扣止突起部37的宽度。
此处,改变所述四个参数(D、B、t、W),尝试制作外容器30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
实施例1为D=51mm、B=23mm、t=1.5mm、W=25mm、(B/D=23mm/51mm≒0.45)。
实施例2为D=51mm、B=18mm、t=1.5mm、W=21mm、(B/D=18mm/51mm≒0.35)。
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可确认到按压板部35的动作性良好。若B/D大于0.45则按压板部35的动作性变差,若B/D小于0.35则按压板部35的动作性变好,但有内容器10的扣止状态变差的倾向。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其作用效果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上文所述。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在更广的区域中实现能够相对于外容器更换内容器的替换式容器的领域中的用途展开。

Claims (3)

1.一种替换式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有底筒状的内容器,收容内容物;
外容器,收纳所述内容器;以及
盖,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内容器的口部,
在所述外容器的外周部,设有从所述外周部的上端向下方延伸且沿容器径向贯穿的切口部,
在所述切口部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从所述切口部的上端向上方伸出的按压板部,
所述按压板部能够以连接于周向两侧的端面及所述切口部的周向两侧的内表面的支撑部为支点,所述按压板部的上侧通过受到按压而向容器径向内侧转动,并且所述按压板部的下侧向容器径向外侧转动,
在所述按压板部的下侧的内表面,设有向所述内容器侧突出的扣止突起部,
在所述内容器的外周部,设有:插入凹部,能够插入向容器径向内侧转动的所述按压板部的上侧;以及扣合凹部,设于较所述插入凹部更靠下方,向容器径向内侧凹陷,能够将所述扣止突起部扣止,
所述扣合凹部通过所述按压板部的上侧受到按压而移动至所述插入凹部内,从而解除所述扣止突起部的扣止状态,
在所述插入凹部的容器径向的内侧上端角落部,设有在纵截面观看时从内侧向外侧朝上侧倾斜的倾斜面,
若所述按压板部的上侧受到按压而向容器径向内侧转动,则所述按压板部的内侧上端角落部抵接于所述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换式容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按压板部的所述内侧上端角落部抵接于所述倾斜面而所述内容器相对于所述外容器向上方移动,从而所述扣合凹部移动至能够骑上所述扣止突起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替换式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容器的所述外周部设有肋,所述肋在未对所述按压板部进行按压操作的状态下,较所述按压板部更靠容器径向外侧具有间隙地沿上下方向延伸。
CN202080023481.1A 2019-05-31 2020-03-09 替换式容器 Active CN113661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3144A JP7262900B2 (ja) 2019-05-31 2019-05-31 付け替え式容器
JP2019-103144 2019-05-31
PCT/JP2020/009945 WO2020240975A1 (ja) 2019-05-31 2020-03-09 付け替え式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1133A CN113661133A (zh) 2021-11-16
CN113661133B true CN113661133B (zh) 2023-01-10

Family

ID=73553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3481.1A Active CN113661133B (zh) 2019-05-31 2020-03-09 替换式容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12101B2 (zh)
EP (1) EP3978390B1 (zh)
JP (1) JP7262900B2 (zh)
CN (1) CN113661133B (zh)
WO (1) WO20202409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08588B1 (fr) * 2020-03-31 2022-03-04 Chanel Parfums Beaute Dispositif rechargeable de conditionnement d’un produit cosmétique et coque associée
KR102648607B1 (ko) * 2022-12-29 2024-03-18 주식회사 창신 사각형 화장품 리필 용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6553A (en) * 1980-04-28 1984-08-21 National Can Corporation Composite container construction
US4459793A (en) * 1980-04-28 1984-07-17 National Can Corporation Composite container construction
DE3528815A1 (de) * 1985-08-10 1987-02-12 Berg Jacob Gmbh Co Kg Geschweisster kunststoffverschluss fuer kunststoffbehaelte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FR2645125B1 (fr) * 1989-03-28 1991-07-26 Simon Patrick Dispositif de fermeture etanche pour recipients et procede pour sa fabrication
DE9218637U1 (de) * 1992-03-26 1994-11-10 Stolz Heinrich Gmbh Verschluß für einen Behälter aus einem Verschlußunterteil und einer Schraubkappe
US5335821A (en) * 1992-09-11 1994-08-09 Now Technologies, Inc. Liquid chemical container and dispensing system
US5356026A (en) * 1993-03-22 1994-10-18 Plastics, Inc. Double seal container
JP2595495Y2 (ja) * 1993-04-28 1999-05-31 釜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詰め替え容器
GB9322113D0 (en) * 1993-10-27 1993-12-15 Sturk Ron Closure for containers
DE4410790A1 (de) * 1994-03-28 1995-10-05 Berg Jacob Gmbh Co Kg Schraubkappe mit Anschweißring
US5641099A (en) * 1995-12-08 1997-06-24 Rieke Corporation Nestable pouring spout assembly
JP3370242B2 (ja) * 1996-10-31 2003-01-27 ポーラ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二重容器
US5967376A (en) * 1997-08-05 1999-10-19 Rieke Corporation Insert molded tamper evident pouring spout
DE19807768A1 (de) * 1998-02-24 1999-08-26 Bericap Gmbh & Co Kunststoffdeckel mit Kunststoffverschluß
JP2002362632A (ja) * 2001-05-31 2002-12-18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複合容器
JP2006008169A (ja) * 2004-06-24 2006-01-12 Yoshida Industry Co Ltd 容器
JP5436165B2 (ja) 2009-01-30 2014-03-05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二重容器
JP5193895B2 (ja) * 2009-01-30 2013-05-08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二重容器
FR2947996A1 (fr) * 2009-07-15 2011-01-21 Oreal Dispositif rechargeable de conditonnement d'un produit cosmetique, et recharge associee
JP5331720B2 (ja) * 2010-01-29 2013-10-30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二重容器
KR101726355B1 (ko) * 2015-08-11 2017-04-12 (주)연우 자석을 이용한 콤팩트 용기
CN107878611A (zh) * 2017-11-05 2018-04-06 泰山学院 自行车座高度调节装置
CN207684125U (zh) * 2017-11-24 2018-08-03 天津宏兴雅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外装饰装修用涂料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1133A (zh) 2021-11-16
WO2020240975A1 (ja) 2020-12-03
JP2020196493A (ja) 2020-12-10
EP3978390A1 (en) 2022-04-06
JP7262900B2 (ja) 2023-04-24
US20220160100A1 (en) 2022-05-26
EP3978390A4 (en) 2023-01-25
US11712101B2 (en) 2023-08-01
EP3978390B1 (en) 2023-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61133B (zh) 替换式容器
US8430279B2 (en) Bottle accessory for application with a cap to a bottle,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attaching a retractable spout to a bottle
JP2013075672A (ja) レフィール容器及び二重容器
JP6831267B2 (ja) 詰め替え容器
JP2019014514A (ja) キャップ
JP6716448B2 (ja) 抽出容器
JP6833279B2 (ja) キャップ付き内容器
JP6377967B2 (ja) 容器の蓋体
JP5294722B2 (ja) 容器
JP4540994B2 (ja) 液状物収納容器
JP5732378B2 (ja) 詰め替え容器
JP5358379B2 (ja) 注出キャップ
JP2009126527A (ja) ボトルキャップ
JP5936814B2 (ja) 注射器の針カバー
JP2012030821A (ja) ヒンジキャップ
JP2018140781A (ja) 抽出キャップ
JP6078362B2 (ja) 注出キャップ
JP7493446B2 (ja) 繰出容器
JP6710469B2 (ja) 二重容器
JP5216514B2 (ja) 蓋付き容器
JP2008226538A (ja) バッテリー液口栓
JP5393074B2 (ja) アンプル
JP4827038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
JP2022155780A (ja) キャップおよびこのキャップを使用するキャップ付き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19196194A (ja) 二重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