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2158B - 介质和缠绕剥离标签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介质和缠绕剥离标签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2158B
CN113632158B CN202080024393.3A CN202080024393A CN113632158B CN 113632158 B CN113632158 B CN 113632158B CN 202080024393 A CN202080024393 A CN 202080024393A CN 113632158 B CN113632158 B CN 1136321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print
cut
tape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43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32158A (zh
Inventor
水谷汐里
穗刈有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32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2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32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21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3/0288Labels or tickets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one part, e.g. with address of sender or other reference on separate section to main label; Multi-copy lab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8Fastening or securing by means not forming part of the material of the label itself
    • G09F3/18Casings, frames or enclosures for labels
    • G09F3/20Casings, frames or enclosures for labels for adjustable, removable, or interchangeable labels
    • G09F3/205Casings, frames or enclosures for labels for adjustable, removable, or interchangeable labe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cables, pip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3/0295Labels or tickets for tubes, pipes and the lik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8Fastening or securing by means not forming part of the material of the label itself
    • G09F3/10Fastening or securing by means not forming part of the material of the label itself by an adhesive lay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2003/0201Label sheets intended to be introduced in a printer, e.g. laser print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2003/02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printed before us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2003/0225Carrier web
    • G09F2003/0229Carrier rol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2003/023Adhesiv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2003/0257Multilay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2003/0264Shapes or borders
    • G09F2003/0269Shapes or borders perforat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被稳定地用作旋转标签和固定标签两者的标签。介质(T)被构造成安装在打印机(1)中并通过打印机(1)被打印。介质(T)包括:剥离材料(24);切取区域(S);和打印标签(L)。切取区域(S)被设置在剥离材料(24)中。切取区域(S)被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包围,并具有至少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彼此对置。打印标签(L)被贴到剥离材料(24),从而延伸越过切取区域(S)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被构造成包括彼此不同类型的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

Description

介质和缠绕剥离标签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和缠绕剥离标签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领域已知的介质装配在线缆或其它圆柱形被粘物周围以用作标签(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该传统技术中的介质具有包括基材层、粘合剂层和剥离材料层的层状结构。传统介质被构造有第一粘合区域、与第一粘合区域相邻布置且包括打印背景层的非粘合区域,以及与非粘合区域相邻布置的第二粘合区域。在剥离材料层被剥离之后,第一粘合区域的背表面侧具有粘合性。非粘合区域的背表面侧具有非粘合性。第二粘合区域的背表面侧的一部分具有粘合性。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特表2011-52415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利用根据上述传统技术的介质,首先,将第一粘合区域的背表面(内表面)通过粘合剂固定到被粘物的外周部分。接下来,将与第一粘合区域相邻的非粘合区域缠绕在被粘物周围以形成圆柱体。随后,将第二粘合区域的背表面(内表面)通过粘合剂固定到非粘合区域的外侧。此后,使用者通过断裂先前设置在第一粘合区域与非粘合区域之间的穿孔将非粘合区域和第二粘合区域的剩余组合与粘附到被粘物的第一粘合区域分开,从而完成可以相对于被粘物旋转的旋转标签(圆柱形介质)。另一方面,可能存在通过将上述传统技术的介质固定到被粘物而不断裂穿孔来将该介质用作固定标签的情况。然而,尽管穿孔保持完整以将传统介质用作固定标签,但是穿孔在使用期间也可能断裂,从而将介质变成相对于被粘物旋转的旋转标签。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用作旋转标签和固定标签两者的标签。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提供上述和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介质,所述介质被构造成被安装在打印机中并通过所述打印机被打印。所述介质包括:剥离材料;切取区域;和打印标签。所述切取区域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所述切取区域被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包围,并且所述切取区域具有至少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彼此对置。所述打印标签被贴到所述剥离材料,从而延伸越过所述切取区域的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被构造成包括彼此不同类型的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间隔孔或所述间隔切口。所述第一边中的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间隔孔或所述间隔切口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边中的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间隔孔或所述间隔切口的深度。
根据本发明的介质包括:剥离材料,该剥离材料设置有切取区域;以及打印标签,该打印标签被贴上以便延伸越过切取区域中的对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切取区域被孔或切口(所谓的狭缝)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所谓的穿孔)包围。如果当将打印标签从剥离材料剥离时由于上述狭缝或穿孔而形成连续的断裂线,则切取区域与打印标签一起从剥离材料剥离。如果当将打印标签从剥离材料剥离时没有由于穿孔而形成连续的断裂线,则切取区域保留在剥离材料侧上,同时仅打印标签从剥离材料剥离。第一边和第二边的不同之处在于狭缝或穿孔的类型。因此,即使施加相同的力,与连续断裂线的形成相关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行为或方面也不同。
当将打印标签从容易形成或已经形成连续断裂线的边(下文中称为“易断边”)朝向难以形成连续断裂线的边(下文中称为“难断边”)剥离时,在剥离的初始阶段期间在易断边上形成连续的断裂线。因此,切取区域继续从该点撕开,并且在剥离的最后阶段,在难断边上形成连续的断裂线,最终使打印标签和切取区域能够一起从剥离材料剥离。因此,当具有这些集成层的打印标签绕物体缠绕时,切取区域接触物体,使得标签能够用作相对于物体可旋转的旋转标签。
如果将打印标签从难断边朝向易断边剥离,则在剥离的初始阶段期间在难断边上未形成连续的断裂线。因此,由于在切取区域未开始撕开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剥离,所以最终,与上述情况不同,仅打印标签从剥离材料剥离,同时切取区域保留在剥离材料侧上。因此,当打印标签绕物体缠绕时,通过剥离而露出的粘合表面接触物体,使得标签能够用作相对于物体不旋转的固定标签。
通过上述构造,用户能够简单地通过决定是从第一边还是从第二边剥离标签来将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或固定标签。作为结果,标签能够稳定地用作旋转标签和固定标签两者。
本发明提供又一种介质,所述介质被构造成被安装在打印机中并通过所述打印机被打印,所述介质包括:剥离材料;切取区域,所述切取区域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所述切取区域被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包围,并且所述切取区域具有至少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彼此对置;和打印标签,所述打印标签被贴到所述剥离材料,从而延伸越过所述切取区域的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其中当施加用于从所述第一边朝向所述第二边剥离所述打印标签的力时,将所述切取区域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的在所述切取区域外的区域的力小于在所述打印标签与所述切取区域之间的粘合力,并且其中当施加力以从所述第二边朝向所述第一边剥离所述打印标签时,将所述切取区域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的在所述切取区域外的区域的力大于在所述打印标签与所述切取区域之间的粘合力。
本发明提供又一种介质,所述介质被构造成被安装在打印机中并通过所述打印机被打印,所述介质包括:剥离材料;切取区域,所述切取区域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所述切取区域被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包围,并且所述切取区域具有至少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彼此对置;和打印标签,所述打印标签被贴到所述剥离材料,从而延伸越过所述切取区域的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其中无论是从所述第一边朝向所述第二边还是从所述第二边朝向所述第一边施加力以剥离所述打印标签,将所述切取区域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的在所述切取区域外的区域的力大于在所述打印标签与所述切取区域之间的粘合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缠绕剥离标签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在被贴到剥离材料的标签上进行打印以创建已打印标签,所述剥离材料具有被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包围的切取区域,所述标签被贴到所述剥离材料,从而延伸越过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间隔孔或所述间隔切口的至少一部分;第二A步骤,将所述已打印标签从所述剥离材料剥离以将所述已打印标签绕物体缠绕,同时将露出的粘合区域放置成与所述物体接触,所述第二A步骤在所述第一步骤之后进行;和第二B步骤,将所述已打印标签与所述切取区域一起剥离以将所述已打印标签绕物体缠绕,同时将所述切取区域放置成与所述物体接触,所述第二B步骤在所述第一步骤之后进行。
本发明提供又一种缠绕剥离标签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在被贴到剥离材料的标签上进行打印以创建已打印标签,所述剥离材料具有被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包围的切取区域,所述标签被贴到所述剥离材料,从而延伸越过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间隔孔或所述间隔切口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步骤,将所述已打印标签与所述切取区域一起从所述剥离材料剥离;第三A步骤,将所述切取区域从所述已打印标签剥离以将所述已打印标签绕物体缠绕,同时将露出的粘合区域放置成与所述物体接触,所述第三A步骤在所述第二步骤之后进行;和第三B步骤,将所述已打印标签绕物体缠绕,同时将所述切取区域放置成与所述物体接触,所述第三B步骤在所述第二步骤之后进行。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用作旋转标签和固定标签两者的标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每一个实施例的标签创建装置的示意性构造的说明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带,其中:图2(a)是示出处于未打印状态的打印带的平面图;图2(b)是示出在打印之后的打印带的平面图;图2(c)是打印的打印带的沿着截面IIy-IIy的截面图;
图2(d)是打印的打印带的后视图;图2(e)是未打印的打印带的沿着截面Ix-Ix的截面图;并且图2(f)是在打印之后的沿着截面IIx-IIx的截面图。
图3示出了打印标签相对于线缆的贴附状态,其中:图3(a)是示出打印标签处于打印图像定位在正面的定向的示意图;并且图3(b)是示出打印标签处于打印图像定位在上侧的定向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贴附到线缆的打印标签的示例使用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时的使用模式,其中:图5(a)是示出当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时的打印带的平面图;并且图5(b)是示出同一打印带的后视图。
图6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固定标签时的使用模式,其中:图6(a)是示出当打印标签用作固定标签时的打印带的平面图;并且图6(b)是示出同一打印带的后视图。
图7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时的使用模式,其中:图7(a)是示出当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时的打印带的平面图;图7(b)是示出同一打印带的后视图;图7(c)是示出分离的打印标签和打印带的平面图;
图7(d)是打印标签从其分离的打印带的后视图;并且图7(e)是分离的打印标签和打印带的沿着截面IIIy-IIIy的截面图。
图8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时的打印标签,其中:图8(a)是打印标签的平面图;并且图8(b)是沿着截面IVy-Ivy的截面图。
图9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时用于将打印标签贴附到线缆的过程。
图10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固定标签时的使用模式,其中:图10(a)是示出当打印标签用作固定标签时的打印带的平面图;图10(b)是示出分离的打印标签和打印带的平面图;图10(c)是打印标签从其分离的打印带的后视图;并且图10(d)是分离的打印标签和打印带的沿着截面Vy-Vy的截面图。
图11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固定标签时的打印标签,其中:图11(a)是打印标签的平面图;并且图11(b)是沿着截面VIy-VIy的截面图。
图12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固定标签时用于将打印标签贴附到线缆的过程。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体的打印带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体的打印带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体的打印带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四变体的打印带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打印带,其中:图17(a)是示出处于未打印状态的打印带的平面图;图17(b)是示出在打印之后的打印带的平面图;图17(c)是打印的打印带的沿着截面Xy-Xy的截面图;图17(d)是打印的打印带的后视图;图17(e)是未打印的打印带的沿着截面IXx-IXx的截面图;并且图17(f)是在打印之后的沿着截面Xx-Xx的截面图。
图18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时的使用模式,其中:图18(a)是示出分离的打印标签和打印带的平面图;图18(b)是示出打印标签从其分离的打印带的后视图;并且图18(c)是分离的打印标签和打印带的沿着截面XIy-XIy的截面图。
图19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固定标签时的使用模式,其中:图19(a)和图19(b)是示出当打印标签用作固定标签时的打印带的平面图;
图19(c)是示出分离的打印标签和打印带的平面图;图19(d)是打印标签从其分离的打印带的后视图;并且图19(e)是分离的打印标签和打印带的沿着截面XIIy-XIIy的截面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打印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通常,在以下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相同功能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因此,省略对这种部件的重复描述。
<标签创建装置>
首先,将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每一个实施例的标签创建装置的功能构造。
在图1中,标签创建装置1(对应于打印机)具有:控制电路2;操作单元3,用户(操作者)可以在该操作单元上执行期望操作;显示单元4,该显示单元4用于显示规定信息;RAM5,该RAM5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信息;传送辊6;打印头7;切割杠杆8和切割器9。
盒保持器12设置在标签创建装置1中。带盒10(对应于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盒保持器12中。带盒10具有容纳带卷10A(为简化而描述为同心圆,但实际上卷绕成卷)的壳体11。打印带To以卷状的卷绕成带卷10A。
在此,带盒10可以是模切标签型或连续长度型。在模切标签型中,具有通过半切割打印带To形成的切口HC(稍后参考图2描述)的打印带To被卷绕在带卷A周围。在连续长度型中(稍后参考图11描述),没有切口HC的打印带To卷绕在带卷A周围。任一类型的带盒10都可以在标签创建装置1中使用。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以下示例描述的是使用模切标签型带盒10的情况。注意,例如,上述切口HC由所谓的穿孔构造。本说明书中的“穿孔”是指在目标层的平面方向上间断的多个细线孔,并且每一个穿孔在厚度方向上穿透目标层(下同)。
控制电路2设置有在附图中未示出的CPU和ROM。控制电路2执行预储存在ROM中的各种程序,同时利用RAM5的临时存储功能以便执行标签创建装置1的整体控制。
传送辊6与打印头7相对设置。从带卷10A释出的打印带To介于传送辊6与打印头7之间。通过旋转,传送辊6在从带卷10A拉出打印带To的同时传送打印带To。
打印头7在由传送辊6传送的打印带To的各个主标签部分Lo(稍后更详细地描述)上打印期望的打印物体(参见稍后描述的打印图像R)。打印物体是用户指定的字符、图标等。
当通过用户对切割杠杆8的操作进行致动时,切割器9切掉具有沿着传送方向形成的多个标签L的打印带T(稍后更详细地描述)的打印段。打印带To和T对应于每项权利要求中描述的介质。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2至图12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打印带>
图2(a)至2(f)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带To和T的详细结构。图2(a)是示出处于未打印状态的打印带To的平面图,并且图2(b)是在打印图像R已被打印并且多余标签部分LB已被剥离之后的打印带T的平面图。在图2(a)和图2(b)中,上下方向对应于传送方向(带长度方向),附图中的左右方向对应于带宽度方向,并且附图中的近远方向对应于带厚度方向。图2(c)是打印的打印带T的沿着截面IIy-IIy的截面图,并且图2(d)是打印的打印带T的后视图。图2(e)是未打印的打印带To的沿着截面Ix-Ix的截面图,并且图2(f)是打印的打印带T的沿着截面IIx-IIx的截面图。
如图2所示,例如,打印带To包括透明剥离材料层24、透明粘合剂层22(对应于粘合层)以及具有包括膜等的成分的透明基材层21。剥离材料层24、粘合剂层22和基材层21沿着厚度方向从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图2(e)中的底侧)朝向厚度方向的第二侧(图2(e)中的顶侧)依次层叠。注意,粘合剂层22可以设置在基材层21的背侧(图2(e)中的底侧)的部分而不是整个背侧上,即,在基材层21与剥离材料层24之间。
在具有这种层状结构的打印带To和T中,多个主标签部分Lo(或由形成在主标签部分Lo上的打印图像R构造的打印标签L)在带长度方向上连续布置,同时被多余标签部分LB介于其间(参见图2(a))。换言之,主标签部分Lo(或打印标签L)沿着带长度方向离散地布置。这些主标签部分Lo(或打印标签L)全部以其定向在带长度方向上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此,基材层21被切口HC(穿孔)划分成主标签部分Lo和剩余的多余标签部分LB,并经由粘合剂层22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的在厚度方向的第二侧上的表面。主标签部分Lo对应于打印标签,并且多余标签部分LB对应于标签。
此时,打印背景层25(对应于打印部分)在主标签部分Lo内的位置处设置在基材层21的前侧(图2(d)中的顶侧)表面上。打印背景层25具有合适的不透明颜色。热敏头7在打印背景层25上形成打印图像R。
由于这种层状结构,每一个主标签部分Lo(或打印标签L)具有三个区域,如图2(a)等所示:粘合区域Dl,该粘合区域构成带长度方向的第一侧上的端部;粘合-可变区域D23,该粘合-可变区域与粘合区域D1相邻设置并对应于打印背景层25;以及粘合区域D4,该粘合区域与非粘合区域D23相邻设置。在此,打印带To和T在带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s大于主标签部分Lo在带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b。
如图2(d)所示,剥离材料层24设置有被断裂线S包围的切取区域AR。每条断裂线S由狭缝SL和穿孔SM构造,并且具有矩形形状(方形)。在平面图中,被断裂线S包围的切取区域AR形成为使得粘合区域D1和粘合区域D4定位在切取区域AR外的断裂线外区域SO中,而非粘合区域D23定位在切取区域AR内的断裂线内区域SI中。
打印背景层25布置成其至少一部分与由断裂线S围绕的断裂线内区域SI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该示例中,打印背景层25在带宽度方向和带长度方向上具有与断裂线S相同的尺寸,并且整个打印背景层25与断裂线S内的切取区域AR重叠。换言之,断裂线S在平面图中与打印背景层25重叠。每一个打印背景层25形成为具有边25a、边25b、边25c和边25d的正方形形状。
如图2(d)所示,标记PM设置在剥离材料层24上的相邻的断裂线S之间的中间部分,以用于在传送辊6传送打印带To时进行定位控制。即,标签创建装置1设置有具有发光单元和受光单元的公知的反射型光学传感器(未示出)。在定位控制期间,光学传感器从发光单元发射光,而受光单元接收从剥离材料层24反射的光。基于在剥离材料层24的设置有标记PM的部分与在此时所有其它部分之间接收的光的量的差异来检测剥离材料层24上的标记PM,并且基于这些检测来定位打印带To。
根据剥离材料层24的这种结构,矩形断裂线S沿着带长度方向(即,传送方向)并列在打印带To和T上,并且打印背景层25定位在由这些断裂线S围绕的切取区域AR内。在每一个打印标签L的打印背景层25上形成打印图像R。在该示例中,打印图像R是由文本“A01”、“A02”、“A03”等构造的打印物体。
<打印标签的示例应用>
利用此处描述的图2(a)和图2(e)所示的打印带To,首先,如图2(b)至图2(d)和图2(f)所示,通过从剥离材料层24的顶表面剥离多余标签部分LB,将多余标签部分LB与主标签部分Lo和剥离材料层24分离。注意,打印带To可以初始制备有省略多余标签部分LB的构造(即,图2(b)所示的没有打印图像R的构造)。接下来,在每一个打印标签L的打印背景层25上形成打印图像R,同时打印标签L是打印带T的一部分。也可以在分离多余标签部分LB之前形成打印图像R。随后,将包括在打印带T中并在其上形成有打印图像R的每一个打印标签L从剥离材料层24剥离以产生单独的打印标签L。通过将打印标签L缠绕在相应线缆302周围来使用分离的打印标签L。
图3和图4示出了打印标签L的示例应用。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打印标签L相对于线缆302的贴附状态。附图中还指出了线缆302的轴心k。打印标签L贴附到构成被粘物的线缆302。
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标签L可以用作固定标签和旋转标签两者。在图3(a)所示的示例状态下,打印标签L被布置成使得设置有“A01”打印图像R的打印背景层25定位在附图中的近侧。虽然透明粘合区域D4实际上覆盖了打印图像R的外周侧,但为了避免附图复杂且便于理解,已在图3中的附图中省略了粘合区域D4。当使用打印标签L作为固定标签时,能够将打印标签L相对于线缆302维持在图3(a)所示的定向。另一方面,当使用打印标签L作为旋转标签时,可以将打印标签L相对于线缆302从图3(a)所示的定向旋转到图3(b)所示的定向。此外,如果在图3(b)所示的位置将打印标签L固定到线缆302时打印图像R不易读取,则当打印标签L以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旋转到图3(a)所示的位置时打印图像R变得可读取。
在该示例中,与通过网络(诸如有线LAN)中继信息的交换集线器一起使用的线缆被用作线缆302。图4中的交换集线器300在顶排和底排中的每一排中具有八个插槽301(共十六个插槽)。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表示标识名称“A01”至“A08”的板PL从左起依次设置以对应于顶排中的八个插槽301,并且表示标识名称“A09”至“A16”的板PL从左起依次设置以对应于底排中的八个插槽301。线缆302必须适当地连接到对应的插槽301。为了方便连接,打印标签L安装在每条线缆302的待插入一个连接器插槽301中的端部,并且形成在每一个打印标签L上的打印图像R具有与待与线缆302连接的插槽301的标识名称相同的内容。换言之,打印有与待与线缆302连接的插槽301的板PL上的标识名称相同的文本的打印标签L贴附到线缆302。这种构造阐明了插槽301与待连接到插槽301的线缆302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防止错误接线。
<作为旋转标签和固定标签的使用>
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带To和T,剥离材料层24具有包括狭缝SL和穿孔SM的断裂线SL。取决于打印标签L从剥离材料层24上剥离的方式,打印标签L可以用作旋转标签(如图5(a)和图5(b)所示)或固定标签(如图6(a)和图6(b)所示)。即,如图5(a)所示,如果打印标签L从附图中的左侧(狭缝SL侧)剥离,则切取区域AR中的剥离材料层24保持粘到打印标签L的背表面,如图5(b)所示,以使打印标签L能够用作旋转标签。另一方面,如图6(a)所示,如果打印标签L从附图中的右侧(穿孔SM侧)剥离,则打印标签L与包括在切取区域AR中的剥离材料层24分离,如图6(b)所示,以使打印标签L能够用作固定标签。这些不同的用途通过断裂线S等的构造而成为可能。因此,接下来将详细描述该断裂线S。
<断裂线S的详细说明>
再次参考图2(d),如上所述,断裂线S由狭缝SL和穿孔SM构造。断裂线S具有:第一边,该第一边定位在图2(d)中的带宽度方向的右侧(图2(b)中的带宽度方向的左侧)上并且沿着带长度方向形成;第二边,该第二边定位在图2(d)中的带宽度方向的左侧(图2(b)中的带宽度方向的右侧)并且沿着带长度方向形成;第三边,该第三边定位在图2(d)中的带长度方向的顶侧并且沿着带宽度方向形成;以及第四边,该第四边定位在图2(d)中的带长度方向的底侧并且沿着带宽度方向形成。因此,第一边和第二边在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而第三边和第四边在带长度方向上彼此相对。此外,第一边上的断裂线S和第二边上的断裂线S是不同的类型。第一边由狭缝SL构造,而第二边由穿孔构造。因此,第一边上的狭缝SL和第二边上的穿孔SM在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
狭缝SL由孔或切口构造,而穿孔SM由间隔孔或间隔切口构造。在本实施例中,狭缝SL和穿孔SM表示在厚度方向上穿透目标层的东西,但狭缝SL和穿孔SM可以被构造成在厚度方向上部分地切入目标层(切口在厚度方向上形成固定量)。由于第一边由狭缝SL构造并且第二边由如上所述的穿孔构造,所以第一边中的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的总长度(即,在厚度方向上穿透区域的总长度)大于第二边中的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总长度。
另一方面,第三边和第四边均由在穿过它们的带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的第一边上的狭缝和在中心线的第二边上的穿孔构造。在此,主标签部分Lo(或打印标签L)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以便延伸越过切取区域AR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延伸越过切取区域AR的第三边和第四边。通过将打印标签L与切取区域AR之间的粘合强度设定为至少0.01N/20mm且不大于2N/20mm,使得可以调整切取区域AR到打印标签L的粘结状态,打印标签L可以用作旋转标签和固定标签两者。
<作为旋转标签的使用>
首先,将参考图7至图9描述使用打印标签L作为旋转标签的情况。无论标签是旋转标签还是固定标签,首先,标签创建装置1在贴到打印带To的剥离材料层24上的主标签部分Lo上形成打印图像R,以创建打印的打印标签L(步骤1)。随后,将打印标签L与切取区域AR一起从打印带T剥离,如图7和图8所示。如图9所示,通过使切取区域AR与构成物体的线缆302接触并将打印标签L缠绕在线缆302周围,可以将打印标签L用作旋转标签(步骤2B)。注意,在将打印标签L从打印带T剥离之前,优选地将多余标签部分LB从打印带T剥离。
(1)剥离待用作旋转标签的打印标签的方法
将更具体地描述剥离待用作旋转标签的打印标签L的方法。当打印标签L用作旋转标签时,用户从附图中的左侧(狭缝SL侧;第一边)剥离打印标签L,如图7(a)所示。当以这种方式从狭缝SL侧剥离打印标签L时,切取区域AR中的剥离材料层24保持粘到打印标签L的背表面,如图7(b)所示。如上所述,断裂线S的第一边由狭缝SL构造并且断裂线S的第二边由穿孔SM构造。因此,当打印标签L从第一边剥离时,切取区域AR保持粘到打印标签L并由于狭缝SL而与周围的剥离材料层24分离,同时对应于狭缝SL的区域的打印标签L被剥离。当对应于穿孔SM的打印标签L被剥离时,穿孔SM除了施加将切取区域AR粘结到打印标签L的力之外,还施加用于将切取区域AR拉向周围的剥离材料层24的力。然而,由于切取区域AR的对应于狭缝SL的部分在此阶段已经粘到打印标签L,所以当施加用于从第一边朝向第二边剥离打印标签L的力时,将切取区域AR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在切取区域AR外的区域的力小于打印标签L与切取区域AR之间的粘合强度。因此,随着打印标签L与打印带T分离,如图7(c)所示,穿孔SM断裂。如图7(d)和图7(e)所示,在剥离材料层24的对应于切取区域AR的区域中产生了由边Sa、Sb、Sc和Sd围绕的矩形孔WD,而剥离材料层24的切取区域AR在粘合-可变区域D23中的位置处保持粘到打印标签L的粘合剂层22。
(2)待用作旋转标签的打印标签的结构
接下来,将参考图8描述根据上述方法生成的打印标签L的结构。图8(a)示出了根据上述分离方法生产的单个打印标签L的平面图,并且图8(b)是示出沿着图8(a)的截面IVy-Ivy截取的截面图。
与先前描述的打印带T一样,图8(a)和图8(b)中的打印标签L具有沿着厚度方向(图8(a)中的深度方向和图8(b)中的左右方向)从图8(b)的左侧到右侧依次层叠的透明基材层21、粘合剂层22和剥离材料层24。具有打印图像R的打印背景层25相对于厚度方向部分地设置在基材层21的第二侧表面上。打印标签L从带长度方向(附图中的上下方向)的第二侧(附图中的顶侧)朝向第一侧(附图中的底侧)设置有粘合区域D1、粘合-可变区域D23和粘合区域D4。
在粘合区域Dl中,基材层21和粘合剂层22从厚度方向的第二侧朝向第一侧(从图8(b)中的左侧朝向右侧)依次层叠。因此,粘合区域D1的整个区域由于粘合剂层22而设置有粘合性。注意,粘合区域D1在带宽度方向上设置有长度L1。
在非粘合区域D23中,设置有打印图像R的打印背景层25、基材层21、粘合剂层22和剥离材料层24(切取区域AR)从厚度方向的第二侧朝向第一侧依次层叠。因此,整个非粘合区域D23是非粘性的,这是因为粘合剂层22的粘合性被剥离材料层24抑制。在该示例中,打印背景层25如下形成,通过预先在基材层21上施加适当颜色(该示例中为透射光的颜色,包括透明色)的墨(墨涂层),并且打印头7形成由文本“A01”构造的打印图像R。非粘合区域D23在带宽度方向上具有长度L23。
在粘合区域D4中,基材层21和粘合剂层22从厚度方向的第二侧朝向第一侧依次层叠。因此,整个粘合区域D4通过粘合剂层22而设置有粘合性。粘合区域D4在带宽度方向上具有长度L4。
(3)用于将待用作旋转标签的打印标签贴附到物体的过程
图9示出了用于将上述打印标签L贴附到物体的示例过程。在图9的示例中,通过将打印标签L缠绕在具有直径2r的线缆状(即,圆柱形)物体(也称为被粘物;在下文中,为了方便起见简称为“线缆302”)周围来贴附打印标签L。
如图9(a)所示,打印标签L具有依次连续延伸的区域:粘合区域D1→被分离的剥离材料层24覆盖的粘合-可变区域D23→粘合区域D4。(换言之,粘合剂层22露出在未被剥离材料层24覆盖的粘合区域D1和D4中。)首先,将打印标签L的粘合区域D1和粘合-可变区域D23弯曲成凹形(未示出),使得剥离材料层24侧(图9(a)中的右侧)在内部。
接下来,将线缆302放置在凹形打印标签L的内部,并且打印标签L在线缆302周围缠绕一次以形成圆柱体,该圆柱体以环形环绕线缆302,如图9(b)所示。随后,使定位在远端的粘合区域D1中的粘合剂层22与粘合区域D4中的粘合剂层22粘结在一起,同时将所述两个粘合剂层22在带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对准(也称为对接密封)。此时,剥离材料层24在带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至少是线缆302的周长2πr。作为结果,通过将粘合-可变区域D23(即,切取区域AR)中的剥离材料层24围绕线缆302缠绕一次,使得打印标签处于非粘合状态,同时将所述两个粘合剂层22粘结在一起以固定打印标签L本身的形状,打印标签L可旋转地贴附到线缆302。因此,当如上所述剥离剥离材料层24时,通过在主标签部分Lo侧上留下剥离材料层24的一部分(即,切取区域AR),可以抑制打印标签L的粘合剂层22与线缆302粘结。
此后,在环绕线缆302的结构中未使用的粘合区域D4的剩余部分在图9(b)指示的箭头G的方向上进行缠绕,使得粘合区域D1和粘合区域D4的粘结部分在内部(例如,粘合区域D1如箭头Z所指示的向后折叠并与区域Y接触)。此时,粘合区域D4中的打印标签L缠绕在粘合-可变区域D23的外周部分周围,同时覆盖构成圆柱体的粘合-可变区域D23(参见图9(c))。因此,通过使用粘合剂层22的粘合性将粘合区域D4固定到粘合-可变区域D23的外周部分,用于将打印标签L贴附到线缆302的过程完成。
<作为固定标签的使用>
接下来,将参考图10至图12描述使用打印标签L作为固定标签的情况。无论标签是旋转标签还是固定标签,首先,标签创建装置1在贴在打印带To的剥离材料层24上的主标签部分Lo上形成打印图像R,以创建打印的打印标签L(步骤1)。随后,将打印标签L从打印带T剥离,同时从包括切取区域AR的剥离材料层24上剥离,如图10和图11所示。如图9所示,通过将打印标签L缠绕在线缆302周围,其中露出的粘合剂层22的粘合区域与构成物体的线缆302接触,打印标签L可以用作固定标签(步骤2A)。注意,在从打印带T上剥离打印标签L之前,优选地从打印带T剥离多余标签部分LB。
(1)剥离待用作固定标签的打印标签的方法
将更具体地描述剥离待用作固定标签的打印标签L的方法。当打印标签L用作固定标签时,用户从附图中的右侧(穿孔SM侧;第二边)剥离打印标签L,如图10(a)所示。当以这种方式从穿孔SM侧剥离打印标签L时,切取区域AR不与周围的剥离材料层24分离而是与其保持在一起,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如上所述,断裂线S的第一边由狭缝SL构造并且断裂线S的第二边由穿孔SM构造。因此,当从第二边剥离打印标签L时,随着打印标签L开始从打印带T剥离,切取区域AR由于穿孔SM而维持在固定到周围的剥离材料层24的状态。即,随着用于从第二边朝向第一边剥离打印标签L的力被施加到打印标签L,用于将切取区域AR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的在切取区域AR外的区域的力大于打印标签L与切取区域AR之间的粘合力。因此,如图10(b)所示,随着打印标签L与打印带T分离,穿孔SM不会断裂并且打印标签L与切取区域AR分离,如图10(c)和图10(d)所示。在该状态下,打印标签L由于粘合剂层22而在粘合-可变区域D23中具有粘合性。
(2)待用作固定标签的打印标签的结构
接下来,将参考图11描述根据上述方法生成的打印标签L的结构。图11(a)示出了根据上述分离方法生产的单个打印标签L的平面图,并且图11(b)示出了沿着图11(a)的截面VIy-VIy截取的截面图。
与先前描述的打印带T一样,图11(a)和图11(b)中的打印标签L具有沿着厚度方向(图11(a)中的深度方向和图11(b)中的左右方向)从图11(b)的左侧到右侧依次层叠的透明基材层21、粘合剂层22和剥离材料层24。具有打印图像R的打印背景层25部分地设置在基材层21的相对于厚度方向的第二侧表面上。打印标签L从带长度方向(附图中的上下方向)的第二侧(附图中的顶侧)朝向第一侧(附图中的底侧)设置有粘合区域D1、粘合-可变区域D23和粘合区域D4。
如上所述,与当打印标签L用作旋转标签时不同,对应于切取区域AR的剥离材料层24不再粘到粘合-可变区域D23的背表面(图11(b)中的右侧),使粘合剂层22露出。因此,除了打印背景层25也层叠在粘合-可变区域D23中以外,仅基材层21和粘合剂层22从厚度方向的第二侧朝向第一侧(从图11(b)中的左侧朝向右侧)依次层叠在粘合区域D1、粘合-可变区域D23和粘合区域D4中。因此,整个粘合区域D1、粘合-可变区域D23和粘合区域D4由于粘合剂层22而设置有粘合性。注意,粘合区域D1、粘合-可变区域D23和粘合区域D4在带宽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长度L1、L23和L4。
(3)用于将待用作固定标签的打印标签贴附到物体的过程
图12示出了用于将上述打印标签L贴附到物体的示例过程。与图9一样,图12也示出了通过将打印标签L缠绕在线缆302周围来贴附打印标签L的示例。
如图12(a)所示,打印标签L具有依次连续延伸的区域:粘合区域D1→粘合-可变区域D23→粘合区域D4。(换言之,由于粘合剂层22未被剥离材料层24覆盖,所以打印标签L中的整个粘合剂层22被露出。)首先,将打印标签L的粘合区域D1和粘合-可变区域D23弯曲成凹形(未示出),使得剥离材料层24侧(图12(a)的右侧)在内部。
接下来,将线缆302放置在凹形打印标签L的内部,并且打印标签L围绕线缆302缠绕一次以形成圆柱体,该圆柱体以环形环绕线缆302,如图12(b)所示。随后,将定位在远端的粘合区域D1中的粘合剂层22与粘合区域D4中的粘合剂层22粘结在一起,同时将所述两个粘合剂层22在带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对准(也称为对接密封)。作为结果,通过将粘合剂层22在粘合-可变区域D23中围绕线缆302缠绕一次使得打印标签L处于粘合状态,同时将所述两个粘合剂层22粘结在一起以固定打印标签L本身的形状,打印标签L固定地贴附到线缆302。
此后,在环绕线缆302的结构中未使用的粘合区域D4的剩余部分在图12(b)指示的箭头G的方向上进行缠绕,使得粘合区域D1和粘合区域D4的粘结部分在内部(例如,粘合区域D1如箭头Z所指示的向后折叠并与区域Y接触)。此时,粘合区域D4中的打印标签L缠绕在粘合-可变区域D23的外周部分周围,同时覆盖构成圆柱体的粘合-可变区域D23(参见图12(c))。因此,通过使用粘合剂层22的粘合性将粘合区域D4中的打印标签L固定到粘合-可变区域D23的外周部分,用于将打印标签L贴附到线缆302的过程完成。
<第一实施例的示例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切取区域AR设置在剥离材料层24中,并且打印标签(即,其上形成有打印图像R的主标签部分Lo或打印标签L)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以便延伸越过对应切取区域AR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如图2所示。切取区域AR被狭缝SL和穿孔SM围绕。
如果当打印标签从剥离材料层24剥离时由于狭缝SL而形成连续的断裂线,则切取区域AR与打印标签一起从剥离材料层24剥离。如果当打印标签从剥离材料层24上剥离时由于穿孔SM而未形成连续的断裂线,则切取区域AR保留在剥离材料层24侧上,同时仅打印标签从剥离材料层24剥离。由于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狭缝SL和穿孔SM的类型不同,所以即使施加相同的力,第一边和第二边的与连续断裂线的形成相关的行为或方面也不同。
当打印标签从容易形成或已经形成连续断裂线的边(下文中称为“易断边”)朝向难以形成连续断裂线的边(下文中称为“难断边”)剥离时,即,当打印标签从第一边朝向第二边剥离时,在剥离的初始阶段期间在易断边上形成连续的断裂线。因此,切取区域AR继续从该点撕开,并且在剥离的最后阶段在难断边上形成连续的断裂线,最终使打印标签和切取区域AR能够一起从剥离材料层24剥离。因此,当具有这些集成层的打印标签绕物体缠绕时,切取区域AR接触物体,使标签能够用作相对于物体可旋转的旋转标签。
另一方面,如果将打印标签从难断边朝向易断边剥离,即,当打印标签从第二边朝向第一边剥离时,在剥离的初始阶段期间在难断边上未形成连续的断裂线。因此,由于在切取区域AR未开始撕开的情况下进行剥离,所以最终,与上述情况不同,仅打印标签从剥离材料层24剥离,同时切取区域AR保留在剥离材料层24侧上。因此,当打印标签绕物体缠绕时,通过剥离而露出的粘合表面接触物体,使得标签能够用作相对于物体不旋转的固定标签。
可替代地,当观察施加到打印标签的力时,本实施例的效果可以被重新表述如下。即,当从第一边朝向第二边剥离打印标签时,将切取区域AR固定到周围区域并用于将切取区域AR保持在剥离材料层24侧上的力小于由打印标签施加到切取区域AR的粘合力。因此,在剥离的初始阶段在第一边上形成连续的断裂线,并且切取区域AR从该处开始撕开,切取区域AR最终与打印标签一起从剥离材料层24剥离。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将打印标签绕物体缠绕并使切取区域AR接触物体,标签可以用作相对于物体可旋转的旋转标签。
另一方面,当打印标签从第二边朝向第一边剥离时,将切取区域AR固定到周围区域并用于将切取区域AR保持在剥离材料层24侧上的力大于由打印标签施加到切取区域AR的粘合力。因此,在剥离的初始阶段和剥离进程中,在第二边上未形成连续的断裂线,而切取区域AR未开始撕开。因此,最终仅打印标签从剥离材料层24剥离,同时切取区域AR保留在剥离材料层24侧上。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将打印标签绕物体缠绕并使露出的粘合表面接触物体,标签可以用作相对于物体不旋转的固定标签。
通过上述构造,用户可以简单地通过决定是从第一边还是从第二边剥离标签来将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或固定标签。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切取区域AR的第一边由狭缝SL形成并且切取区域AR的第二边由穿孔SM形成,所以切口或孔在第一边上的总长度大于切口或孔在第二边上的总长度。因此,第一边比第二边更易断裂,并且第二边比第一边更难断裂。
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标签中的粘合区域Dl和粘合区域D4是透明的。粘合区域D1和粘合区域D4也可以是半透明的。因此,当打印标签作为固定标签绕物体缠绕并使打印标签的除了打印有打印图像R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缠绕在打印有打印图像R的部分的外周时,可以通过透明或半透明部分看到打印图像R。
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标签与切取区域AR之间的粘合力在0.01N/20mm至2N/20mm之间。利用这种构造,例如,简单地通过决定是从第一侧还是从第二侧来剥离标签,同时以180度角剥离打印标签,可以将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或固定标签。
<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体>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断裂线S由定位在带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图2(d)中的带宽度方向的右侧)上并且沿着带长度方向形成的狭缝SL(第一边)以及定位在带宽度方向的第二侧(图2(d)中的带宽度方向的左侧)上并且沿着带长度方向形成的穿孔SM(第二边)构造。利用这种构造,当打印标签L从带宽度方向的第一边剥离时,打印标签L可以用作固定标签,而当打印标签L从带宽度方向的第二边剥离时,打印标签L可以用作旋转标签。然而,这些狭缝SL和穿孔SM的位置关系不限于该示例。
图13示出了改变断裂线S中的狭缝SL和穿孔SM的位置关系的第一变体。在以下描述中将省略该变体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并将主要描述不同点。
图13(d)是示出根据该变体的断裂线S的打印带T的后视图且等效于图2(d)。如图13(d)所示,根据该变体的断裂线S由在带长度方向上而不是在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狭缝SL和穿孔SM构造。换言之,断裂线S的狭缝SL定位在图13(d)中的带长度方向的顶侧上并且沿着带宽度方向形成,而穿孔SM定位在图13(d)中的带长度方向的底侧上并且沿着带宽度方向形成。在该变体中,沿着带宽度方向形成且定位在带长度方向的顶侧上的边(即,由狭缝SL构造的边)将是第一边,而沿着带宽度方向形成且定位在带长度方向的底侧上的边(即,由穿孔SM构造的边)将是第二边。
图13(c)是当打印标签L作为旋转标签已被剥离时打印带T的后视图。图13(b)是在打印标签L已与同一打印带T分离之后沿着图13(c)的截面VIIy-VIIy截取的截面图。图13(a)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分离之后的打印标签L的平面图。利用根据本变体的断裂线S,如果打印标签L从狭缝SL侧(即,从图13(d)中的带长度方向的顶侧朝向底侧)从打印带T剥离,则正如第一实施例中一样,打印标签L与打印带T分离,其中切取区域AR的剥离材料层24粘到粘合剂层22,如图13(a)到图13(c)所示的那样。因此,打印标签L可以用作旋转标签。
当打印标签L作为旋转标签已被分离时,打印带T的后视图与图13(d)相同。图13(e)是在分离之后的相同打印带T和打印标签L的沿着图13(d)的截面VIIIy-VIIIy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13(f)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分离之后的打印标签L的平面图。利用根据该变体的断裂线S,如果打印标签L从穿孔SM侧(即,从图13(d)中的带长度方向的底侧朝向顶侧)剥离,则正如第一实施例中一样,打印标签L与打印带T分离,同时包括在切取区域AR中的剥离材料层24保留在打印带T上,使得粘合剂层22的整个背表面露出,如图13(d)到图13(f)所示的那样。因此,打印标签L可以用作固定标签。
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一变体中显而易见的是,图2(d)或图13(d)中指示的狭缝SL和穿孔SM的位置可以颠倒。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图2(d)中的构成狭缝SL的带宽度方向的左侧成为第一侧,而图2(d)中的构成穿孔SM的带宽度方向的右侧成为第二侧。
<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体>
第一实施例和第一变体将断裂线S的结构描述为在彼此相对的对应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上设置有狭缝SL和穿孔SM。然而,彼此相对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不限于以上示例。各种结构都是可能的,前提是第一边中的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的总长度大于第二边中的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的总长度,以便使第一边可以用作易断边,并且第二边可以用作难断边。
图14示出了第二变体,其中断裂线S形成有不同的结构。将在以下描述中省略该变体中的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一变体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并将主要描述不同点。
在图14的左右中央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变体的打印带T的后视图。根据该变体的断裂线S不是狭缝SL和穿孔SM的组合构造,而是由在一边的一部分中的凹口形成的狭缝SL0构造。在该变体中,图14所示的断裂线S的在带长度方向上的顶侧将是第一边,图14所示的断裂线S的在带长度方向上的底侧将是第二边,图14所示的断裂线S的在带宽度方向上的左侧将是第三边,并且图14所示的断裂线S的在带宽度方向上的右侧将是第四边。构成断裂线S的狭缝SL0由穿过整个第一边、整个第三边、整个第四边和除了带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中的连接部分之外的第二边的单个矩形狭缝形成。因此,第一边的狭缝长度比第二边的狭缝长度大了该连接部分的宽度。
利用根据本变体的断裂线S,当打印标签L从带长度方向的顶侧朝向底侧剥离时,打印标签L可以用作旋转标签,如图14的左侧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打印标签L与打印带T分离,同时切取区域AR中的剥离材料层24保持粘到粘合剂层22。另一方面,当打印标签L从带长度方向的底侧朝向顶侧剥离时,打印标签L可以用作固定标签,如图14的右侧所示。第二边的连接部分用于防止切取区域AR与周围的剥离材料层24分离,并且打印标签L与打印带T分离,同时包括在切取区域AR中的剥离材料层24保留在打印带T上,使粘合剂层22的整个背表面露出,如第一实施例中一样。自然地,形成在狭缝SL0的端部之间的连接部分可以形成在带长度方向的顶侧而不是底侧,或者可以形成在带宽度方向的左侧或右侧中的一者。在这种情况下,形成连接部分的边构成第二边,而相对边构成第一边。
<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体>
第一实施例、第一变体和第二变体描述了断裂线S由穿透剥离材料层24的狭缝SL、SL0或穿孔SM构造的情况。然而,构成断裂线S的孔或切口或者间隔孔或间隔切口不限于该示例。例如,可以在剥离材料层24中形成切口而不穿透剥离材料层24。当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由这样的切口构造时,各种构造是可能的,前提是第一边中的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的深度大于第二边中的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的深度,使得第一边用作易断边,并且第二边用作难断边。
图15示出了第三变体的示例,其中断裂线S由作为切口的狭缝SLl和SL2形成。在以下描述中将省略该变体中的与第一实施例、第一变体或第二变体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并将主要描述不同点。
图15的左右中央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变体的打印带T的后视图。根据该变体的断裂线S不是穿透的狭缝SL和穿孔SM构造,而是由作为不同深度的切口的狭缝SL1和SL2构造。在该变体中,图15所示的断裂线S的在带长度方向上的顶侧将是第一边,图15所示的断裂线S的在带长度方向上的底侧将是第二边,图15所示的断裂线S的在带宽度方向上的左侧将是第三边,并且图15所示的断裂线S的在带宽度方向上的右侧将是第四边。狭缝SL1由比狭缝SL2更深的切口构造并形成在整个第一边以及第三边和第四边的在带长度方向的中央上方的部分中(下文中狭缝SL1也将被称为“深狭缝”)。另一方面,狭缝SL2由比狭缝SL1浅的切口构造并形成在整个第二边以及第三边和第四边的在带长度方向的中央下方的部分中(下文中也将被称为“浅狭缝”)。
利用根据本变体的断裂线S,当打印标签L从深狭缝SLl侧(即,从带长度方向上的顶侧到底侧)剥离时,打印标签L可以用作旋转标签,如图15左侧所示。狭缝SL1通过切取区域AR与打印标签L粘结的力而断裂,并且打印标签L与打印带T分离,同时切取区域AR中的剥离材料层24保持粘到粘合剂层22,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另一方面,当打印标签L从浅狭缝SL2侧(即,从带长度方向上的底侧朝向顶侧)剥离时可以用作固定标签,如图15的右侧所示。狭缝SL2不会通过切取区域AR粘附到打印标签L的力而断裂,并且打印标签L与打印带T分离,同时包括在切取区域AR中的剥离材料层24保留在打印带T上,使粘合剂层22的整个背表面露出,如第一实施例一样。如第一实施例和第一变体一样,深狭缝SL1和浅狭缝SL2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前提是它们彼此相对。深狭缝SL1可以形成在第一边中,而浅狭缝SL2可以形成在相对的第二边中。自然地,可以以合适的组合使用具有改变的切口深度的穿孔等。
<第一实施例的第四变体>
图1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四变体的打印带T。图16(b)是示出在打印标签L作为旋转标签已被剥离之后的打印带T的平面图。图16(a)是示出作为旋转标签被剥离的打印标签L的平面图。图16(c)是示出作为固定标签被剥离的打印标签L的平面图。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一变体至第三变体中,主标签部分Lo(或打印标签L)贴到剥离材料层24以便延伸越过切取区域AR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然而,切取区域AR在带宽度方向上的尺寸WS可以小于主标签部分Lo(或打印标签L)在带宽度方向上的尺寸WL,如图16(a)到图16(b)所示的第四变体中那样。以这种方式使打印标签L侧略大于切取区域AR可以在从易断边(第一边)朝向难断边(第二边)剥离打印标签L时减少切取区域AR的撕开失败的发生。因此,打印标签L和切取区域AR可以一起从剥离材料层24剥离。第四变体中的其余构造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一变体至第三变体中的构造相同或相似,并将从该描述中省略。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17到图19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一变体至第四变体中,切取区域AR的断裂线S被构造成包括不同类型的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使得第一边是易断边,并且第二边是难断边。在该实施例中,切取区域AR的断裂线S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一变体至第四变体中的不同,并因此,使用标签作为旋转标签和固定标签的方法不同。因此,将在以下描述中省略该实施例中的与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一变体至第四变体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并将主要描述切取区域AR的断裂线S的结构及标签作为旋转标签和固定标签的选择性使用。
根据本实施例的图17(a)到图17(f)对应于图2(a)到图2(f)。如附图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断裂线S由具有虚线构造的短间距穿孔SD(表示孔和连接部分的间距小于穿孔SM的间距;也称为切口)形成。即,断裂线S形成为由第一边至第四边构造的正方形。第一边至第四边由短间距穿孔SD构造,该短间距穿孔是一致的且相同类型的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的示例。例如,断裂线S的短间距穿孔SD进一步被构造成使得将切取区域AR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的在切取区域AR外的区域的力大于打印标签L(或主标签部分Lo)与切取区域AR之间的粘合力,而无论是施加将打印标签L(或主标签部分Lo)从第一边朝向第二边剥离的力,或施加从第二边朝向第一边剥离的力都是如此。
首先,将参考图18描述当打印标签L待用作旋转标签时将打印标签L剥离的方法。当用户希望将打印标签L用作旋转标签时,用户将手指等压在切取区域AR的背表面侧(附图中的后侧或远侧)朝向前面侧(附图中的前侧或近侧)以将打印标签L垂直于打印带T的表面提升,如图18(a)所示。当以这种方式通过从后侧插入的手指等从剥离材料层24侧垂直提升打印标签L而将打印标签L剥离时,短间距穿孔SD断裂,从而产生由边Sa、Sb、Sc和Sd围绕的矩形孔WD。孔WD是在剥离材料层24的对应于切取区域AR的区域中产生的,如图18(b)和图18(c)中所示。此时,剥离材料层24的切取区域AR在打印标签L的粘合-可变区域D23的位置处保持粘到粘合剂层22。因此,打印标签L可以用作旋转标签,如在第一实施例等中一样。当打印标签L用作旋转标签时的贴附打印标签的结构和方法与在第一实施例等中的结构和方法相同,并且将从该描述中省略。
接下来,将参考图19描述当打印标签L用作固定标签时剥离打印标签L的方法。当用户希望将打印标签L用作固定标签时,用户触及并剥离打印标签L。更具体地,用户从附图中的右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第二边)朝向附图中的左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第一边)剥离打印标签L,如图19(a)所示,或从附图中的左侧朝向右侧剥离打印标签L,如图19(b)所示,或者,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从附图中的顶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第三边)朝向附图中的底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第四边)剥离打印标签L,或从附图中的底侧朝向顶侧剥离打印标签L。
当以这些方式剥离打印标签L时,切取区域AR不与剥离材料层24分离,而是保留在剥离材料层24上,如图19(a)和图19(b)所示。如上所述,断裂线S由短间距穿孔SD构造。短间距穿孔SD被构造成使得用于将切取区域AR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的在切取区域AR外的区域的力(即,使短间距穿孔SD断裂所需的力)比打印标签L与切取区域AR之间的粘合力强。因此,通过短间距穿孔SD,切取区域AR相对于周围的剥离材料层24维持在固定状态。当打印标签L与打印带T分离时,短间距穿孔SD不会断裂,并且打印标签L和切取区域AR分离,如图19(d)和图19(e)所示。因此,打印标签L的粘合-可变区域D23由于粘合剂层22而具有粘合性。因此,打印标签L可以用作固定标签,如在第一实施例等中一样。贴附用作固定标签的打印标签L的结构和方法与在第一实施例等中的结构和方法相同,因此将从该描述中省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无论打印标签(即,打印标签L的主标签部分Lo)是从第一边朝向第二边剥离还是从第二边朝向第一边剥离,将切取区域AR固定到周围区域并用于将切取区域AR保持在剥离材料层24侧上的力都大于由打印标签施加到切取区域AR的粘合力。因此,在剥离的初始阶段和剥离进程中,在第一边或第二边上未形成连续的断裂线,而切取区域AR未开始撕开。因此,最终仅仅打印标签从剥离材料层24剥离,同时切取区域AR保留在剥离材料层24侧上。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将打印标签绕物体缠绕并使露出的粘合表面接触物体,打印标签可以用作相对于物体不旋转的固定标签。
另一方面,当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时,例如,用户使用手指将剥离材料层24的切取区域AR从剥离材料层24侧朝向打印标签侧推动。作为结果,沿着第一边和第二边强制形成连续的断裂线,使打印标签和切取区域AR能够一起从剥离材料层24剥离。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将打印标签绕物体缠绕并使切取区域AR接触物体,则打印标签可以用作相对于物体可旋转的旋转标签。与第一实施例及其变体一样,本实施例自然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诸如赋予断裂线S不同于短间距穿孔SD的构造。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20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一样,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切取区域AR的断裂线S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等中的不同,并因此,将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和固定标签的方法不同。因此,将在以下描述中省略本实施例中的与第一实施例、第一变体至第四变体以及第二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并将主要描述切取区域AR的断裂线S的结构及打印标签作为旋转标签和固定标签的选择性使用。
图20(b)是当剥离打印标签L时的打印带T的平面图。图20(a)是在剥离打印标签L之前的打印带T的沿着截面XIIIy-XIIIy截取的竖直截面图。如图20(a)和图20(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切取区域AR的断裂线S由狭缝SL形成。即,断裂线S形成为由第一边至第四边构造的正方形。这些第一边至第四边由狭缝SL构造,该狭缝是一致的且相同类型的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的示例。
图20(c)是已从打印带T剥离的打印标签L的平面图。如上所述,由于切取区域AR的整个周边由狭缝SL构造,所以当打印标签L从任何方向从打印带T剥离时,剥离材料层24的切取区域AR保持粘到打印标签L的背表面并与打印标签L一起从打印带T分离,如图20(b)和图20(c)所示(步骤2)。
图20(d)是已从打印带T分离的打印标签L的后视图。图20(e)是用作固定标签的打印标签L的示意图。图20(f)是用作固定标签的打印标签L的平面图。如图20(d)所示,当打印标签L从打印带T分离时,粘合剂层22的在打印标签L的背表面上的一部分被剥离材料层24的切取区域AR覆盖。因此,当用户希望将打印标签L用作固定标签时,用户将切取区域AR从打印标签L剥离,如图20(e)和图20(f)所示,并将打印标签L绕物体缠绕,使得露出的粘合剂层22与物体接触(步骤3A),与第一实施例一样。这使得打印标签L能够用作固定标签。贴附用作固定标签的打印标签L的结构和方法与在第一实施例等中的结构和方法相同,并且将从该描述中省略。
图20(g)是示出用作旋转标签的打印标签L的示意图。如上所述,当打印标签L从打印带T分离时,粘合剂层22的在打印标签L的背表面上的部分被剥离材料层24的切取区域AR覆盖,如图20(d)所示。因此,当希望将打印标签L用作旋转标签时,用户以不将切取区域AR从打印标签L剥离的方式使用打印标签L,如图20(g)所示,并将打印标签L绕物体缠绕,使得切取区域AR与物体接触(步骤3B)。这使得打印标签L能够用作旋转标签。贴附用作旋转标签的打印标签L的结构和方法与在第一实施例等中的结构和方法相同,并且将从该说明中省略。
如上所述,当本实施例中的打印标签L以图20(g)所示的方式使用时,打印标签L可以用作未粘附到线缆302的“旋转标签”,与第一实施例一样。然而,通过进一步剥离粘到打印标签L的切取区域AR,如图20(d)和图20(e)所示,粘合剂层22露出。这使得打印标签L能够用作粘附到线缆302的“固定标签”,与第一实施例一样。
以上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不言而喻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可以得到许多变型、调整和组合。因此,由这些变型、调整、组合等产生的技术自然也落入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当诸如“垂直”、“平行”和“平坦”的描述出现在上述描述中时,这些描述不旨在按照其最严格的意义来理解。换言之,“垂直”、“平行”和“平坦”可以表示“基本垂直”、“基本平行”和“基本平坦”以允许设计和制造公差和误差。
当尺寸和大小在以上描述中在外观上被描述为“相同”、“等效”、“不同”等时,这些术语不旨在按照其最严格的意义来理解。换言之,术语“相同”、“等效”和“不同”可以表示“基本相同”、“基本等效”和“基本不同”以允许设计和制造公差和误差。
除了已经描述的内容之外,可以以合适的组合使用根据上述实施例及其变体的方法。
此外,虽尽管未单独示出,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各种变型来实施本发明。
附图标记列表
1 标签创建装置(打印机)
2 控制电路
3 操作单元
4 显示单元
5 RAM
6 传送辊
7 打印头
8 切割杠杆
9 切割器
10 带盒(盒)
10A 带卷
11 壳体
12 盒保持器
21 基材层
22 粘合剂层(粘合层)
24 剥离材料层(剥离材料)
25 打印背景层(打印部分、打印层)
25a、25b、25c、25d 边
300 交换集线器
301 插槽
302 线缆
AR 切取区域
D1 粘合区域
D23 粘合-可变区域
D4 粘合区域
HC 切口
L 打印标签
Lo 主标签部分(打印标签)
LB 多余标签部分(标签)
PM 标记
R 打印图像
S 断裂线
SL、SL0、SL1、SL2 狭缝
SM 穿孔
SD 切口
SO 断裂线外区域
SI 断裂线内区域
Sa、Sb、Sc、Sd 边(第四边)
T、To 打印带(介质)

Claims (7)

1.一种介质,所述介质被构造成被安装在打印机中并通过所述打印机被打印,所述介质包括:
剥离材料;
切取区域,所述切取区域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所述切取区域被孔或切口或间隔孔或间隔切口包围,并且所述切取区域具有至少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彼此对置;和
打印标签,所述打印标签被贴到所述剥离材料,从而延伸越过所述切取区域的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
其中当施加用于从所述第一边朝向所述第二边剥离所述打印标签的力时,将所述切取区域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的在所述切取区域外的区域的力小于在所述打印标签与所述切取区域之间的粘合力,并且
其中当施加力以从所述第二边朝向所述第一边剥离所述打印标签时,将所述切取区域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的在所述切取区域外的区域的力大于在所述打印标签与所述切取区域之间的粘合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
其中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被构造成包括彼此不同类型的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间隔孔或所述间隔切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
其中所述第一边中的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间隔孔或所述间隔切口的总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中的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间隔孔或所述间隔切口的总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
其中所述第一边中的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间隔孔或所述间隔切口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边中的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间隔孔或所述间隔切口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介质,
其中所述切取区域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打印标签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介质,
其中所述打印标签的至少一部分是透明或半透明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
其中在所述打印标签与所述切取区域之间的所述粘合力等于或大于0.01N/20mm且等于或小于2N/20mm。
CN202080024393.3A 2019-03-26 2020-03-13 介质和缠绕剥离标签的方法 Active CN1136321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58169 2019-03-26
JP2019058169A JP7329171B2 (ja) 2019-03-26 2019-03-26 媒体
PCT/JP2020/011098 WO2020195951A1 (ja) 2019-03-26 2020-03-13 媒体及び引き剥がしラベルの巻き付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2158A CN113632158A (zh) 2021-11-09
CN113632158B true CN113632158B (zh) 2023-08-18

Family

ID=72610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4393.3A Active CN113632158B (zh) 2019-03-26 2020-03-13 介质和缠绕剥离标签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04153B2 (zh)
EP (1) EP3933814A4 (zh)
JP (1) JP7329171B2 (zh)
CN (1) CN113632158B (zh)
WO (1) WO20201959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29171B2 (ja) 2019-03-26 2023-08-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569A (ja) * 1997-07-09 1999-01-2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ゴミ収集用貼付帳票
JP2004045812A (ja) * 2002-07-12 2004-02-12 Brother Ind Ltd 印字媒体およびこれを収納したテープカセット
CN101146716A (zh) * 2005-03-22 2008-03-19 琳得科株式会社 标签打印机
JP2008197214A (ja) * 2007-02-09 2008-08-28 Kobayashi Create Co Ltd ラベルシート
CN201413599Y (zh) * 2009-05-15 2010-02-24 3M创新有限公司 指示标签
JP2011524154A (ja) * 2008-05-09 2011-08-25 パンドウィット・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分断部分を有するセルフラミネート回転ケーブルマーカーラベル
CN106364175A (zh) * 2015-07-24 2017-02-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及带盒
CN107709023A (zh) * 2015-07-24 2018-02-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及打印装置
CN107851404A (zh) * 2015-07-24 2018-03-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及带盒
JP2018172608A (ja) * 2017-03-31 2018-1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及び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7082A (en) * 1995-07-18 1998-01-13 Moore Business Forms Inc Thermally imaged colored baggage tags
US5658648A (en) * 1995-08-23 1997-08-19 Wisconsin Label Corporation Labels for electrical cord sets
US6303201B1 (en) * 1996-09-13 2001-10-16 Mark F. Baierl Bag tag and novel laminate for making same
US6224110B1 (en) 1999-01-19 2001-05-01 Panduit Corp. Perforated self-laminating marker
EP1962632A4 (en) * 2005-12-07 2010-07-07 Sato Kk IDENTIFICATION BELT FOR NEWBORN
US8167336B2 (en) * 2007-05-31 2012-05-01 Moore Wallace North America, Inc. Identification label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WO2011137056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Brady Worldwide, Inc. Full color, inkjet-printable, self-laminating lablel
JP5792459B2 (ja) 2010-10-21 2015-10-14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リストバンド、リストバンド連続体およびリストバンドの巻付け方法
US8595963B2 (en) * 2011-02-08 2013-12-03 Robert J. Olivarez Device and method for labeling wires and protecting the labels during the wire installation process
US8567674B2 (en) * 2012-02-28 2013-10-29 Ncr Corporation Two-sided sheet containing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travel-related document items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an apparatus to provide such a two-sided sheet
US10475357B2 (en) * 2012-02-29 2019-11-12 R.R. Donnelley & Sons Company Baggage identification tag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8881438B2 (en) * 2012-12-21 2014-11-11 Hitachi Systems, Ltd. Luggage tag
JP2018172606A (ja) 2017-03-31 2018-1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及び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7329171B2 (ja) 2019-03-26 2023-08-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569A (ja) * 1997-07-09 1999-01-2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ゴミ収集用貼付帳票
JP2004045812A (ja) * 2002-07-12 2004-02-12 Brother Ind Ltd 印字媒体およびこれを収納したテープカセット
CN101146716A (zh) * 2005-03-22 2008-03-19 琳得科株式会社 标签打印机
JP2008197214A (ja) * 2007-02-09 2008-08-28 Kobayashi Create Co Ltd ラベルシート
JP2011524154A (ja) * 2008-05-09 2011-08-25 パンドウィット・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分断部分を有するセルフラミネート回転ケーブルマーカーラベル
CN201413599Y (zh) * 2009-05-15 2010-02-24 3M创新有限公司 指示标签
CN106364175A (zh) * 2015-07-24 2017-02-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及带盒
CN107709023A (zh) * 2015-07-24 2018-02-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及打印装置
CN107851404A (zh) * 2015-07-24 2018-03-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及带盒
JP2018172608A (ja) * 2017-03-31 2018-1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及び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29171B2 (ja) 2023-08-18
US20220013042A1 (en) 2022-01-13
EP3933814A4 (en) 2022-11-23
WO2020195951A1 (ja) 2020-10-01
US11804153B2 (en) 2023-10-31
CN113632158A (zh) 2021-11-09
JP2020160216A (ja) 2020-10-01
EP3933814A1 (en) 2022-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32158B (zh) 介质和缠绕剥离标签的方法
CN108688352B (zh) 介质和带盒
JP2018172606A (ja) 媒体及び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4704431B2 (ja) 自己接着ラベルの製造方法
US20220013043A1 (en) Label to be wrapped around adherend and method of printing and attaching the same
JP2018172608A (ja) 媒体及び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6970908B2 (ja) 長尺媒体及び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2019174643A (ja) 媒体
CN112771596B (zh) 介质和包裹方法
JP2019059869A (ja) 媒体、ロール媒体、及び媒体カートリッジ
CN112571981B (zh) 带盒、用带盒生成标签的方法和将标签附着到物体的方法
JP6929523B2 (ja) 媒体、ロール媒体及び媒体カートリッジ
WO2020065702A1 (ja) 長尺媒体及び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2018171868A (ja) 印刷装置
CN112997233B (zh) 介质
CN115891448A (zh) 打印装置、存储介质及标签制作方法
JP2005106913A (ja) 貼付ラベル
JP6895114B2 (ja) 媒体及び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2019174639A (ja) 媒体、ロール媒体、及び媒体カートリッジ
JP2005331646A (ja) Icラベルおよびicラベルの製造方法
JP2023051015A (ja) 印刷装置、印刷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及びラベル作成方法
JP2019174642A (ja) 媒体
JP2019174641A (ja) 媒体、ロール媒体、及び媒体カートリッジ
JP2019179063A (ja) ラベル媒体及び印刷装置
JP2006011142A (ja) ラベル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