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3872A - 多楔带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橡胶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多楔带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橡胶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3872A
CN113613872A CN202080023188.5A CN202080023188A CN113613872A CN 113613872 A CN113613872 A CN 113613872A CN 202080023188 A CN202080023188 A CN 202080023188A CN 113613872 A CN113613872 A CN 113613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fibers
mass
belt
rubb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31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光富学
勘场裕司
日根野顺文
武市博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oshi Belt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oshi Belt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oshi Belting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oshi Belting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13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38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9/00Producing belts or bands
    • B29D29/10Driving belts having wedge-shaped cross-section
    • B29D29/103Multi-ribbed driving bel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04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 F16G5/0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 F16G5/08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with textile reinforc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9/00Producing belts or bands
    • B29D29/10Driving belts having wedge-shaped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04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 F16G5/0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2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with a contact surface of special shape, e.g. tooth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6Elastomeric ethene-propene or ethene-propene-diene copolymers, e.g. EPR and EPDM rub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楔带,其是具备由含有橡胶成分和短纤维的橡胶组合物的硫化物形成的延伸橡胶层和芯线的多楔带,其中,上述橡胶组合物的上述短纤维的比例是相对于上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15~50质量份,并且上述橡胶组合物的在125℃下测定的门尼焦烧最低粘度为70~130。

Description

多楔带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橡胶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线的带厚度方向的位置稳定的多楔带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橡胶组合物。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的辅机驱动用带,已知有与带的周向大致平行地设置有两个以上的V字形肋部且用针织布等布帛被覆肋部的表面的多楔带。用布帛被覆肋表面的多楔带通常通过模制施工法(模制制法)制造。在模制施工法中,需要将使延伸橡胶、芯线、压缩橡胶、布帛等层叠而成的成形体向外模具按压。此时,通过按压成形体的压力,作用有延伸橡胶通过芯线的间隙而向压缩橡胶侧流出的力。因此,容易发生芯线向压缩橡胶侧挤出、或者相反芯线嵌入延伸橡胶的现象。其结果是在带厚度方向上芯线的位置不一致。如果芯线的位置不一致,则带的耐久性降低,因此提出了几种改善该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8-958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多楔带,其是包含背面橡胶、中间帆布、粘接橡胶、聚芳酰胺芯线、主体橡胶、表面帆布且在主体橡胶上形成有在带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两个以上的V形肋的多楔带,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比上述聚芳酰胺芯线更靠近带背面侧的上述中间帆布由机织布构成,该机织布包含在带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经纱和在带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纬纱,上述中间帆布的上述纬纱的编织密度为20根/cm以上。并且记载了,在中间帆布的纬纱的编织密度和伸长率小的比较例中,背面橡胶进入芯线之间,粘接橡胶在肋侧渗出,与此相对,在中间帆布的纬纱的编织密度和伸长率大的实施例中,背面橡胶位于比中间帆布更靠近带背面侧,得到了在聚芳酰胺芯线与带背面之间形成有规定厚度的背面橡胶的多楔带。另外记载了,背面橡胶例如为EPDM橡胶、EPM橡胶等,粘接橡胶例如为EPDM橡胶、CR橡胶等。
另外,在日本特开2019-7618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多楔带,其含有将在4cN/分特载荷时的中间伸长率为0.8%以上且拉伸弹性模量为50~100GPa的高伸长率聚芳酰胺纤维与拉伸弹性模量比该高伸长率聚芳酰胺纤维低的低模量纤维混捻而成的加捻绳。另外,作为发明效果,记载了在模制施工法中制造时能够抑制芯线的间距(芯线的带宽度方向的排列)的紊乱、损伤,并且即使将多楔带用于动态张力高的用途中也能够维持抗噪声产生性、耐久性。记载了延伸层由被覆帆布或橡胶组合物构成,在实施例中,制备了相对于100质量份的EPDM含有15质量份的纤维长度约0.5mm的尼龙短纤维的延伸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9588号公报(权利要求1、段落[0011]、[0017]、实施例)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7618号公报(权利要求1、段落[0010]、实施例)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结构虽然得到了防止背面橡胶(延伸橡胶)进入芯线之间的效果,但是,对于芯线的排列,停留在对从带背面到芯线的中心线的高度进行评价,对于各个芯线的位置的偏差没有进行研究。另外,中间帆布是必须的结构,因此制造成本升高,并且有可能使带的弯曲性降低。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记载了芯线的带宽度方向的排列,但是对带厚度方向的排列没有进行研究。另外,由于含有低模量纤维,芯线容易伸长,因此存在传动容量降低的一面,特别是要求高传动容量的情况下是难以采用的结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楔带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橡胶组合物,该多楔带即使结构简单且低成本也能够使弹性模量高且伸长率小的芯线的位置在带厚度方向上稳定。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由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含有15~50质量份的短纤维且在125℃下测定的门尼焦烧最低粘度为70~130的橡胶组合物的硫化物形成多楔带的延伸橡胶层,由此,即使结构简单且低成本,也能够使弹性模量高且伸长率小的芯线的位置在带厚度方向上稳定,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摩擦传动带是具备由含有橡胶成分和短纤维的橡胶组合物的硫化物形成的延伸橡胶层和芯线的多楔带,其中,上述橡胶组合物的上述短纤维的比例是相对于上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15~50质量份,并且上述橡胶组合物的在125℃下测定的门尼焦烧最低粘度为70~130。上述硫化物的硬度(JIS-A)可以为80~90度。上述短纤维的取向方向可以为带宽度方向。上述短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可以为1~10mm。形成上述芯线的纤维的拉伸弹性模量可以为50GPa以上。上述芯线与上述硫化物可以接触(或密合)。上述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可以为0.08mm以下。
在本发明中,还包括上述多楔带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将含有上述橡胶组合物的片和芯线的层叠体向模具按压的工序。
在本发明中,还包括一种橡胶组合物,其是用于形成多楔带的延伸橡胶层的未硫化橡胶组合物,其中,含有橡胶成分和短纤维,并且上述短纤维的比例是相对于上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15~50质量份,并且上述橡胶组合物的在125℃下测定的门尼焦烧最低粘度为70~13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有时以“Vm”表示橡胶组合物的门尼焦烧最低粘度,只要没有特别声明,门尼焦烧最低粘度“Vm”表示温度125℃时的值。另外,有时将丙烯酸类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统称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数值范围“XX~YY”是指包括数值“XX”和数值“YY”,即、是指数值“XX”以上且数值“YY”以下。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多楔带的延伸橡胶层由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含有15~50质量份的短纤维且在125℃下测定的门尼焦烧最低粘度为70~130的橡胶组合物的硫化物形成,因此,即使结构简单且低成本也能够使弹性模量高且伸长率小的芯线的位置在带厚度方向上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多楔带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示出用于说明门尼焦烧最低粘度(Vm)的测定方法的门尼粘度的行为的曲线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实施例中用于测定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中的耐久试验中使用的试验机的布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需要参考附图以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作为本发明的一例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多楔带的特征在于,形成在带周长方向上延伸的两个以上的V字形肋部,传动效率高。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多楔带1具备:形成带背面(带的外周面)且由含有橡胶成分和短纤维的橡胶组合物的硫化物形成的延伸橡胶层4、设置在该延伸橡胶层4的内周侧的压缩橡胶层2、被覆(层叠)于该压缩橡胶层2的表面(内周面)而形成带内周面且可与带轮接触的布帛5、和在上述延伸橡胶层4与压缩橡胶层2之间沿着带长度方向(周长方向)埋设的芯线3。在该例中,芯线3是在带宽度方向上以规定间隔排列的加捻绳,与延伸橡胶层4和压缩橡胶层2相接,夹设在两层之间。在压缩橡胶层2中,形成在带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两个以上的截面V字形槽,在该槽之间形成截面V字形(倒梯形)的两个以上的肋,肋的两个倾斜面经由布帛5可与带轮接触。
[延伸橡胶层]
在本发明中,通过由门尼焦烧最低粘度高且配合有大量短纤维的橡胶组合物的硫化物形成延伸橡胶层,能够抑制延伸橡胶层的橡胶成分从芯线之间向压缩橡胶层侧流出或者芯线嵌入延伸橡胶层的橡胶成分中,芯线的位置稳定,能够提高多楔带的耐久性。
(橡胶成分)
作为橡胶成分,可以例示公知的橡胶成分和/或弹性体、例如二烯类橡胶[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丁苯橡胶(S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包括氢化丁腈橡胶与不饱和羧酸金属盐的混合聚合物)等]、乙烯-α-烯烃弹性体、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烷基化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环氧氯丙烷橡胶、丙烯酸类橡胶、硅橡胶、聚氨酯橡胶、氟橡胶等。这些成分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这些橡胶成分中,从具有耐臭氧性、耐热性、耐寒性且经济性也优良的观点出发,优选乙烯-α-烯烃弹性体[乙烯-丙烯共聚物(EPM)、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PDM等)等乙烯-α-烯烃类橡胶等],特别优选EPDM等乙烯-丙烯-二烯类共聚物。
乙烯-α-烯烃弹性体的二烯含量优选可以从约0.5质量%~约5质量%(例如为约1质量%~约4.5质量%)的范围选择,从能够提高橡胶组合物的门尼粘度、使芯线的位置稳定(提高芯线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例如为约0.5质量%~约3.5质量%、优选为约1质量%~约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约1.5质量%~约2.8质量%(特别是约2质量%~约2.5质量%)。二烯含量过少时,有可能交联密度降低而橡胶的强度降低;相反二烯含量过多时,有可能门尼粘度降低,芯线的稳定性降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二烯含量可以依据ASTM D6047-17的标准试验法进行测定。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的橡胶成分可以只由乙烯-α-烯烃类弹性体形成,为了调整橡胶组合物的Vm,也可以组合作为第一橡胶成分的乙烯-α-烯烃类弹性体和作为第二橡胶成分的其它橡胶成分。第二橡胶成分的比例是相对于乙烯-α-烯烃弹性体(第一橡胶成分)100质量份可以为50质量份以下(例如为约1质量份~约40质量份、优选为约5质量份~约30质量份)。
未硫化的橡胶成分(特别是乙烯-α-烯烃弹性体)的门尼粘度[ML(1+4)125℃]优选可以从约30~约80的范围选择,从能够调整橡胶组合物的Vm、提高芯线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例如为约35~约75(例如为约40~约73)、优选为约45~约70(例如为约50~约68)、进一步优选为约55~约65(特别是约58~约63)。未硫化橡胶成分的门尼粘度可以是具有不同的门尼粘度的两种以上的橡胶成分的混合物的门尼粘度。门尼粘度过低时,有可能橡胶组合物的Vm也降低而芯线的稳定性降低。相反,门尼粘度过高时,有可能橡胶组合物的流动性降低而产生肋形状不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门尼粘度可以通过依照JIS K6300-1(2013)的方法进行测定,试验条件如下:使用L型转子,试验温度为125℃,预热时间为1分钟,转子工作时间为4分钟。
从能够提高带的耐久性的观点出发,橡胶成分(特别是乙烯-α-烯烃弹性体)相对于延伸橡胶层整体(或延伸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总量)的比例例如为约20质量%~约80质量%、优选为约30质量%~约70质量%(例如为约40质量%~约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约45质量%~约55质量%(特别是约50质量%~约53质量%)。橡胶成分相对于延伸橡胶层整体的比例过小时,有可能延伸橡胶层的粘接性、耐弯曲疲劳性降低;相反橡胶成分相对于延伸橡胶层整体的比例过大时,有可能芯线的稳定性降低。
(短纤维)
在本发明中,在延伸橡胶层中,相对于上述橡胶成分以特定比例配合短纤维,由此能够提高芯线的稳定性。
短纤维中包含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无机纤维等。
作为天然纤维,可以列举例如:纤维素类纤维[纤维素纤维(来自棉等植物、动物或细菌等的纤维素纤维等)、人造丝等再生纤维、乙酸酯等纤维素衍生物的纤维等]、来自动物的纤维(羊毛、丝等)等。
作为合成纤维,可以列举例如:聚烯烃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丙烯酸纤维、乙烯醇类纤维(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纤维、维纶等)、聚酰胺纤维(聚酰胺6纤维、聚酰胺66纤维、聚酰胺46纤维等脂肪族聚酰胺纤维;聚芳酰胺纤维等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聚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1,2-丙二醇酯(PP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纤维等C2-4亚烷基C6-14芳酯类纤维、聚芳酯类纤维等]、聚对苯撑苯并双
Figure BDA0003272503880000071
唑(PBO)纤维、聚氨酯纤维等。
作为无机纤维,可以列举例如:碳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等。
这些短纤维可以单独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这些短纤维中,通用棉或人造丝等纤维素类短纤维、聚酯短纤维(PET短纤维等)、聚酰胺短纤维(聚酰胺6等脂肪族聚酰胺短纤维、聚芳酰胺短纤维等)等,从能够使芯线的位置在带厚度方向上更加稳定化、成本和耐磨损性也优良的观点出发,优选脂肪族聚酰胺短纤维。
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的短纤维(特别是聚酰胺短纤维)的平均纤度例如为约1分特~约50分特、优选为约2分特~约30分特、进一步优选为约3分特~约20分特(特别是约5分特~约10分特)。纤度过小时,有可能难以均匀地分散;相反过大时,有可能延伸橡胶层的机械特性降低。
天然纤维的短纤维(特别是棉短纤维)的平均纤度(支)例如为约3支~约20支、优选为约5支~约15支(特别是约7支~约10支)。纤度(支)过大时,有可能难以均匀地分散;相反过小时,有可能延伸橡胶层的机械特性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短纤维的平均纤度可以通过惯用的方法进行测定,例如可以通过称量法进行测定。
短纤维(特别是聚酰胺短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优选可以从约0.5mm~约30mm的范围选择,例如可以为约1mm~约10mm、优选为约2mm~约9mm、进一步优选为约3mm~约8mm(特别是约4mm~约7mm)。纤维长度过短时,有可能短纤维带来的增强效果降低;相反纤维长度过长时,有可能短纤维的取向性降低。在纤维长度过短或过长的任一种情况下,都有可能使得抑制延伸橡胶层的橡胶成分从芯线之间向压缩橡胶层侧流出或者芯线嵌入延伸橡胶层中的效果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短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可以通过惯用的方法进行测定,例如,可以通过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等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照片的图像解析以适当的样品数(例如50个样品)的算术平均的方式算出。
上述短纤维的取向方向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沿规定的方向取向,从能够提高芯线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沿带宽度方向取向。如果使短纤维的取向方向沿带宽度方向取向,则短纤维的长度方向与芯线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因此,能够使延伸橡胶层的橡胶成分要通过芯线之间时或芯线要嵌入延伸橡胶层中时的阻力变大,提高抑制延伸橡胶层的橡胶成分从芯线之间向压缩橡胶侧流出或者芯线嵌入延伸橡胶层中的效果,芯线的位置稳定,多楔带的耐久性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短纤维沿带宽度方向取向”是指短纤维的长度方向(轴向)与带宽度方向大致平行,“大致平行”是指短纤维的长度方向(轴向)与带宽度方向的角度为30°以内、优选为20°以内、进一步优选为10°以内(特别是5°以内)的角度。
作为使短纤维沿规定的方向取向的方法,可以利用在将用班伯里混炼机等混炼的橡胶组合物用辊或压延机等进行压延而制备未硫化橡胶片的过程中使其沿规定方向取向的方法等。
为了提高与橡胶成分(特别是乙烯-α-烯烃弹性体)的粘接性,可以根据需要对短纤维实施粘接处理。作为粘接处理,可以利用惯用的粘接处理,可以列举例如:在使粘接性成分(例如,环氧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甲苯、二甲苯、甲基乙基酮等)中而成的树脂类处理液等中的浸渍处理、在间苯二酚-甲醛-胶乳液(RFL液)中的浸渍处理、在使橡胶组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而成的橡胶糊中的浸渍处理。
从能够提高芯线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短纤维的比例是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约15质量份~约50质量份、优选为约20质量份~约4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25质量份~约35质量份(特别是约28质量份~约32质量份)。短纤维的比例过少时,有可能增强效果降低;相反短纤维的比例过多时,有可能加工性降低,并且带中容易产生龟裂而耐久性降低。
(硫化剂和交联剂)
橡胶组合物通常还含有硫化剂和/或交联剂。作为硫化剂,可以列举例如:硫、肟类(醌二肟等)、胍类(二苯基胍等)等。作为交联剂,可以列举例如有机过氧化物,作为有机过氧化物,可以列举惯用的成分、例如二酰基过氧化物(二月桂酰基过氧化物、二苯甲酰基过氧化物等)、过氧化缩酮(1,1-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2,2-二(叔丁基过氧化)丁烷等)、烷基过氧化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等)、二烷基过氧化物(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二枯基过氧化物、叔丁基枯基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炔-3、1,1-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1,3-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2,5-二甲基-2,5-二(苯甲酰基过氧化)己烷等)、过氧化碳酸酯(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碳酸酯、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叔戊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等)等。这些硫化剂和交联剂可以单独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从能够提高耐久性的观点出发,硫化剂和交联剂的合计比例是相对于橡胶成分(特别是乙烯-α-烯烃弹性体)100质量份优选可以从约0.2质量份~约10质量份的范围选择,例如为约0.5质量份~约7质量份、优选为约1质量份~约5质量份(例如为约1.5质量份~约4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1.5质量份~约3质量份(特别是约1.5质量份~约2.5质量份)。硫化剂和交联剂的比例过多时,有可能橡胶硬度过度升高而耐久性降低;过少时,有可能交联不能充分地进行,橡胶的强度、模量不足而难以高负荷传动。
(增强剂或增强性填充剂)
橡胶组合物可以含有炭黑和/或二氧化硅作为增强剂(增强性填充剂)。如果添加这样的增强剂,则能够提高橡胶组合物的Vm,可以通过增强剂的种类和添加量调整橡胶组合物的Vm。
炭黑根据ASTM分类成“N0**”~“N9**”(基于碘吸附量的分类),以往,也基于橡胶产品的性能等分类成SAF、HAF、GPF等。有时一次粒径小的N110(SAF)、N220(ISAF)、N330(HAF)等被称为硬碳,一次粒径大的N550(FEF)、N660(GPF)、N762(SRF)等被称为软碳。这些炭黑可以单独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炭黑的平均粒径(平均一次粒径)例如为约5nm~约200nm、优选为约10nm~约150nm、进一步优选为约15nm~约120nm(特别是约20nm~约100nm)。炭黑的平均粒径过小时,有可能转矩损耗增大;炭黑的平均粒径过大时,有可能带主体的机械特性降低。
作为炭黑,多数情况下至少使用一次粒径小的炭黑(硬碳),提高对橡胶的增强性、橡胶的硬度及耐磨损性、以及带的耐久性(高负荷下的传动性)。炭黑(硬碳)的平均一次粒径例如可以为约10nm~约35nm、优选为约15nm~约33nm、进一步优选为约20nm~约32nm(特别是约25nm~约30nm)。平均一次粒径过小的硬碳有可能难以制备,平均一次粒径过大时,有可能高负荷传动的提高效果降低。
炭黑的碘吸附量例如为约5mg/g~约200mg/g、优选为约10mg/g~约150mg/g、进一步优选为约12mg/g~约130mg/g(特别是约20mg/g~约100mg/g)。硬碳的碘吸附量可以为约60mg/g以上,例如为约60mg/g~约150mg/g、优选为约65mg/g~约130mg/g、进一步优选为约70mg/g~约100mg/g(特别是约75mg/g~约90mg/g)。硬碳的碘吸附量过小时,有可能高负荷传动的提高效果降低;相反碘吸附量过大时,有可能难以制备。
二氧化硅包括干式二氧化硅、湿式二氧化硅、经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等。另外,二氧化硅也可以根据制法分类为例如干式法白炭黑、湿式法白炭黑、胶体二氧化硅、沉降二氧化硅等。这些二氧化硅可以单独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这些二氧化硅中,优选具有表面硅烷醇基的二氧化硅(无水硅酸、含水硅酸),表面硅烷醇基多的含水硅酸与橡胶成分的化学结合力强。
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径(平均一次粒径)例如为约1nm~约500nm、优选为约3nm~约300nm、进一步优选为约5nm~约100nm(特别是约10nm~约50nm)。二氧化硅的粒径过大时,有可能带主体的增强性降低;过小时,有可能难以均匀地分散。
二氧化硅的利用BET法得到的氮吸附比表面积例如为约50m2/g~约400m2/g、优选为约70m2/g~约300m2/g、进一步优选为约100m2/g~约250m2/g(特别是约150m2/g~约200m2/g)。比表面积过大时,有可能容易发生转矩损耗,并且难以均匀地分散;比表面积过小时,有可能对橡胶成分的增强性降低。
作为这些增强性填充剂,可以使用作为橡胶的增强剂市售的填充剂。
增强剂(增强性填充剂)的比例可以根据橡胶组合物的Vm来选择,相对于橡胶成分(特别是乙烯-α-烯烃弹性体等未硫化橡胶)100质量份可以为30质量份以上,例如为约30质量份~约150质量份、优选为约35质量份~约12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40质量份~约100质量份(特别是约45质量份~约80质量份)。更具体而言,炭黑的比例可以根据橡胶组合物的Vm来选择,相对于橡胶成分(特别是乙烯-α-烯烃弹性体等未硫化橡胶)100质量份可以为20质量份以上,例如为约25质量份~约100质量份、优选为约30质量份~约8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35质量份~约70质量份(特别是约40质量份~约60质量份)。需要说明的是,示出随着炭黑的比例变多而橡胶组合物的Vm变大的倾向。炭黑的比例过少时,有可能带的机械强度降低;相反炭黑的比例过多时,有可能难以均匀地分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上述增强性填充剂(炭黑和二氧化硅)的平均一次粒径例如通过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等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照片的图像解析以适当的样品数(例如50个样品)的算术平均粒径的方式算出。另外,炭黑的碘吸附量可以依据ASTM D1510-19的标准试验法进行测定。碘吸附量与一次粒径有密切关系,示出一次粒径越小则碘吸附量越大的倾向。
(其它成分)
橡胶组合物还可以根据需要含有惯用的添加剂。作为惯用的添加剂,可以列举例如:共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等烷烃多元醇多(甲基)丙烯酸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N,N’-间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N,N’-(4,4’-二苯基甲烷双马来酰亚胺)等双马来酰亚胺等]、硫化助剂、硫化促进剂(秋兰姆类促进剂等)、硫化促进助剂(硬脂酸等)、硫化延迟剂、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钛、氧化铝等)、填充剂(粘土、碳酸钙、滑石、云母等)、增塑剂、软化剂(石蜡油、环烷烃类油等油类等)、加工剂或加工助剂(硬脂酸金属盐、蜡、石蜡等)、抗老化剂(芳香族胺类抗老化剂、苯并咪唑类抗老化剂等)、粘接性改善剂[间苯二酚-甲醛共缩合物、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等三聚氰胺树脂、它们的共缩合物(间苯二酚-三聚氰胺-甲醛共缩合物等)等]、着色剂、增粘剂、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等)、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等)、润滑剂、阻燃剂、抗静电剂等。这些添加剂可以单独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添加剂可以根据添加剂的种类来选择,添加剂的合计比例是相对于橡胶成分(特别是乙烯-α-烯烃弹性体)100质量份优选可以从约0.1质量份~约30质量份的范围选择,例如为约1质量份~约30质量份、优选为约3质量份~约2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5质量份~约20质量份(特别是约10质量份~约15质量份)。
(延伸橡胶层的特性)
形成延伸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未硫化橡胶组合物)的在125℃下测定的门尼焦烧最低粘度(门尼粘度的最低值)为约70~约130、优选为约80~约125、进一步优选为约90~约120(特别是约100~约110)。门尼焦烧最低粘度小于70时,有可能芯线的稳定性降低;门尼焦烧最低粘度超过130时,有可能加工性降低,并且在带中容易产生龟裂而耐久性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门尼焦烧最低粘度可以依据JIS K6300-1(2013)的门尼焦烧试验进行测定,详细而言,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上述橡胶组合物的硫化物的硬度(JIS-A)例如为约80度~约90度、优选为约82度~约89度、进一步优选为约83度~约88度(特别是约85度~约87度)。硫化物的硬度过小时,有可能抑制延伸橡胶层的橡胶成分从芯线之间向压缩橡胶层侧流出或者芯线嵌入延伸橡胶层中的效果降低。相反硬度过大时,有可能弯曲性降低而动力损失增大,并且在带中容易产生龟裂而耐久性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硬度(JIS-A)是指依据JIS K6253(2012)(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求法-)中规定的硬度计硬度试验(A型)测定的值Hs(JIS A)。
在本发明中,形成延伸橡胶层的硫化物优选与上述芯线直接接触。因此,本发明的多楔带优选在芯线与延伸橡胶层之间不配置粘接橡胶层或粘接橡胶成分,优选不具有粘接橡胶层或粘接橡胶成分的多楔带。即,在多楔带中,为了提高芯线与延伸橡胶层的粘接性,多数情况下在芯线与延伸橡胶层之间配置粘接橡胶层或粘接橡胶成分,但是,如果使用粘接橡胶层或粘接橡胶成分,则有可能粘接橡胶容易流入芯线之间或者芯线容易嵌入到粘接橡胶层中,本发明效果降低。
延伸橡胶层的厚度(平均厚度)例如为约0.5mm~约10mm、优选为约0.7mm~约8mm、进一步优选为约1mm~约5mm。
[芯线]
本发明的多楔带具有在带宽度方向上以规定间隔排列埋设的芯线。该芯线在带厚度方向上稳定地定位。上述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自带背面起的深度位置的偏差)可以为0.08mm以下,例如可以为0.05mm以下、优选为0.04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3mm以下(例如为约0.01mm~0.03mm)。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大、只有一部分芯线位于带背面侧或带内面侧时,应力集中于该芯线而容易促进弯曲疲劳。通过减小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芯线的弯曲疲劳在各芯线被平均化,耐久性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作为形成芯线(或芯体)的纤维,可以列举弹性模量高的纤维、例如高强度聚乙烯纤维、PBO纤维、聚酯纤维(PET纤维、PEN纤维等聚亚烷基芳酯类纤维、聚芳酯纤维等)、聚酰胺纤维(聚芳酰胺纤维等)、碳纤维等无机纤维等。这些纤维可以单独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形成芯线的纤维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可以从约1GPa~约500GPa的范围选择,从有效地表现出本发明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50GPa以上的高弹性模量,例如可以为约50GPa~约500GPa、优选为约55GPa~约300GPa、进一步优选为约60GPa~约200GPa(特别是约65GPa~约150GPa)。在这样的高弹性模量纤维中例如含有聚芳酰胺纤维、碳纤维等。在本发明中,即使是由拉伸弹性模量50GPa以上的高弹性模量纤维形成的芯线,也能够提高芯线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拉伸弹性模量可以通过用JIS L1013(2010)中记载的方法测定载荷-伸长率曲线并求出载荷1000MPa以下的区域的平均斜率的方法进行测定。
纤维(单丝纱)的平均纤度例如可以为约0.1分特~约5分特、优选为约0.3分特~约3分特、进一步优选为约0.5分特~约2分特(特别是约1分特~约1.8分特)。纤维可以以作为原纱的复丝纱(例如含有约100根~约20000根、优选为约500根~约5000根(特别是约600根~约2000根)的单丝纱的复丝纱)的方式使用。
为了提高抗张力和耐弯曲疲劳性,芯线通常以使用复丝纱的加捻绳(例如,多股线、单捻线、顺捻线等)等方式使用。芯线多数情况下使用绳、例如将这些复丝纱作为初捻纱并在规定的方向(例如与初捻纱相同的方向或相反的方向)上进行终捻而成的加捻绳(捻纱)。初捻纱的平均直径(平均线径)例如可以为约0.2mm~约1mm、优选为约0.3mm~约0.8mm、进一步优选为约0.4mm~约0.7mm,绳(或芯线)的平均直径(平均线径)例如可以为约0.3mm~约1.5mm、优选为约0.5mm~约1.3mm、进一步优选为约0.7mm~约1.2mm。
为了改善与橡胶成分(特别是乙烯-α-烯烃弹性体)的粘接性,可以与上述延伸橡胶层的短纤维同样地利用环氧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RFL处理液、硅烷偶联剂等对芯线实施粘接处理。
芯线通常可以沿带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埋设,进而可以在带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平行地以规定的间距并列地埋设。芯线间距根据芯线直径大于芯线直径即可,例如可以为约0.5mm~约2mm、优选为约0.7mm~约1.7mm、进一步优选为约0.8mm~约1.5mm。
[压缩橡胶层]
压缩橡胶层可以由作为多楔带的压缩橡胶层惯用的橡胶组合物形成,例如可以由与上述延伸橡胶层同样的橡胶组合物(例如,含有乙烯-α-烯烃弹性体的橡胶组合物等)形成。
在压缩橡胶层中,可以根据需要配合短纤维,也可以不配合短纤维。
在压缩橡胶层中,作为增强剂,可以组合硬碳和软碳。软碳与硬碳的质量比可以根据要求的品质适当选择,例如从获取减少转矩损耗与应用于高负荷传动的平衡的观点出发,可以从软碳/硬碳=约10/90~约99/1(例如为约30/70~约90/10)的范围选择,例如可以为软碳/硬碳=约40/60~约80/20、优选为约45/55~约70/30、进一步优选为约50/50~约60/40。
压缩橡胶层的厚度(平均厚度)例如可以为约1mm~约30mm、优选为约1.5mm~约25mm、进一步优选为约2mm~约20mm。
[粘接橡胶层]
粘接橡胶层可以由作为多楔带的粘接橡胶层惯用的橡胶组合物形成,例如可以由与上述延伸橡胶层同样的橡胶组合物(例如,含有乙烯-α-烯烃弹性体的橡胶组合物等)形成。
在粘接橡胶层中,可以根据需要配合短纤维,也可以不配合短纤维。另外,为了提高粘接力,可以配合间苯二酚-甲醛缩合物、氨基树脂等。
粘接橡胶层的厚度(平均厚度)例如可以为约0.01mm~约2mm、优选为约0.1mm~约1mm、进一步优选为约0.2mm~约0.5mm。粘接橡胶层的厚度过大时,有可能芯线的稳定性降低;粘接橡胶层的厚度过小时,有可能未硫化橡胶片的制作和处理变得困难。
粘接橡胶层可以设置在芯线与延伸橡胶层之间和/或芯线与压缩橡胶层之间,从能够提高芯线的稳定性出发,优选不设置粘接橡胶层的方式。
[布帛]
在本发明中,可以用布帛被覆压缩橡胶层的表面(内周面),通过用布帛被覆,能够提高多楔带的耐久性和抗噪声产生性。作为布帛,可以使用机织物(机织布)、针织物(针织布)、无纺布等纤维构件,多数情况下使用针织布。作为针织布,可以利用作为被覆多楔带的压缩橡胶层的表面的针织布或被覆布惯用的针织布。针织布可以由吸水性纤维和/或非吸水性纤维形成,从能够兼顾沾水时的抗噪声产生性和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可以是由吸水性纤维和非吸水性纤维形成的针织布(例如,日本特开2016-70494号公报中记载的针织布)。
作为吸水性纤维(或者含有吸水性纱的纤维),可以例示例如:乙烯醇类纤维(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纤维、维纶等)、聚酰胺纤维(聚酰胺6纤维、聚酰胺66纤维、聚酰胺46纤维等脂肪族聚酰胺纤维等)、纤维素类纤维[纤维素纤维(来自植物、动物或细菌等的纤维素纤维等)、纤维素衍生物的纤维等]、来自动物的纤维(羊毛、丝等)等。这些吸水性纤维可以单独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这些吸水性纤维中,优选纤维素纤维(特别是棉纤维)。
纤维素纤维可以为短纤纱。纤维素纤维的粗度(支)例如为约5支~约100支、优选为约10支~约80支、进一步优选为约20支~约70支(特别是约30支~约50支)。粗度过小时,有可能针织布的机械特性降低;粗度过大时,有可能吸水性(沾水时的抗噪声产生性)降低。
作为非吸水性纤维,可以例示例如:聚烯烃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非吸水性聚酰胺纤维(聚芳酰胺纤维等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丙烯酸纤维、聚酯纤维[PET纤维、PPT纤维、PTT纤维、PBT纤维、PEN纤维等C2-4亚烷基C6-14芳酯类纤维、聚芳酯类纤维等]、PBO纤维、聚氨酯纤维等合成纤维;碳纤维等无机纤维。这些非吸水性纤维可以单独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这些非吸水性纤维中,优选合成纤维彼此的复合纤维(合成纤维的复合纱),为了提高针织布的耐磨损性、并且抑制橡胶渗出到摩擦传动面(或针织布的表面),优选增大了截面积的膨体纱(PTT/PET共轭复合纱等聚酯类复合纱等)。
非吸水性纤维的纤度例如可以为约20分特~约600分特、优选为约50分特~约300分特、进一步优选为约60分特~约200分特(特别是约70分特~约100分特)。
布帛(特别是针织布)优选至少含有吸水性纤维(特别是纤维素类纤维)。非吸水性纤维的比例是相对于吸水性纤维100质量份例如可以为200质量份以下(例如为0~200质量份),例如可以为约1质量份~约100质量份、优选为约3质量份~约80质量份(例如为约5质量份~约5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10质量份~约40质量份(特别是约20质量份~约30质量份)。非吸水性纤维的比例过多时,有可能针织布的吸水性降低,沾水时的抗噪声产生性降低。
针织布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惯用的结构,优选单层的纬编[例如,以平针组织(天竺编)作为编织组织的纬编]、多层针织布[例如,桂花针组织(以桂花针组织作为编织组织的纬编)等],特别优选多层针织布。在多层针织布中,针织布的层数例如可以为2~5层、优选为2~3层、进一步优选为2层。
针织布的纤维或纱的密度例如在纵行方向和横列方向上可以分别为30根/英寸以上(例如为32~70根/英寸、优选为34~60根/英寸、进一步优选为35~55根/英寸)。另外,针织布的纤维或纱的密度例如在纵行方向和横列方向上可以合计为60根/英寸以上(例如为62~120根/英寸、优选为70~115根/英寸、进一步优选为80~110根/英寸、特别是90~105根/英寸)。
为了提高对压缩橡胶层的表面的粘接性,可以根据需要对布帛(特别是针织布)实施粘接处理。通过粘接处理,也能够提高摩擦传动面(动力传递面)的耐磨损性。作为粘接处理,可以实施与延伸橡胶层的短纤维同样的粘接处理。作为其它粘接处理,也可以采用例如使布帛和橡胶组合物在压延辊通过而在布帛上印入橡胶组合物的摩擦处理、在布帛上涂布橡胶糊的涂胶处理、在布帛上层叠橡胶组合物的涂覆处理等。
布帛(特别是针织布)可以在纤维表面或纤维内部含有惯用的添加剂。作为惯用的添加剂,可以列举例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填料、着色剂、稳定剂、表面处理剂、流平剂等。其它成分的比例是相对于布帛整体可以为10质量%以下,例如为约0.01质量%~约5质量%、优选为约0.1质量%~约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约0.5质量%~约2质量%。
布帛(特别是针织布)的基重例如为约50g/m2~约500g/m2、优选为约80g/m2~约400g/m2、进一步优选为约100g/m2~约350g/m2
布帛(特别是针织布)的厚度(平均厚度)优选可以从约0.1mm~约5mm的范围选择,例如为约0.3mm以上(例如为约0.4mm~约3mm)、优选为约0.5mm~约2mm、进一步优选为约0.7mm~约1.5mm。
[多楔带的制造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可以使用惯用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从有效地表现出能够使芯线稳定的本发明效果的观点出发,可以优选使用包括将含有用于形成延伸橡胶层的未硫化橡胶片(未硫化延伸橡胶层)和芯线的层叠体向模具按压的工序的模制施工法(模制制法)。具体而言,例如,上述制造方法中,将布帛、未硫化压缩橡胶层、芯线和未硫化延伸橡胶层层叠,将得到的未硫化层叠体用成形模具成形为筒状,进行硫化成形出套筒,将该硫化套筒切割成规定宽度,由此能够制造布帛被覆压缩橡胶层的多楔带。更详细而言,多楔带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制造。
(第一制造方法)
多楔带可以使用具备中空圆筒状外模、在该外模内能够以同心圆状配置的圆筒状内模和能够将配设在上述外模与上述内模之间的筒状的未硫化层叠体朝向外模活动或按压的按压单元的成形装置来制造。即,通过在中空圆筒状外模内以同心圆状配置的圆筒状内模上,按照使上述布帛朝向上述外模的方式,层叠配置筒状的未硫化层叠体;朝向上述外模地对上述筒状的未硫化层叠体进行加压硫化;将硫化的筒状的硫化成形体脱模后加工成规定的方式来制造。上述筒状的未硫化层叠体例如可以是包含至少含有未硫化压缩橡胶层和层叠或配置于该未硫化压缩橡胶层的一个面上的未硫化延伸橡胶层的用于形成带主体的未硫化橡胶层叠片(未硫化压缩橡胶层和未硫化延伸橡胶层);埋设在该未硫化橡胶层叠片中的芯线;和层叠或配置于上述未硫化压缩橡胶层的另一个面上的布帛的中空筒状或套筒状的层叠体,可以使上述布帛朝向外模的肋模地配置这样的层叠体,对未硫化橡胶层叠片进行加压硫化。
更具体而言,使用在外周面上安装有挠性护套的圆筒状内模,在外周面的挠性护套上卷绕未硫化延伸橡胶层,在该片上以螺旋状缠绕形成芯体的芯线(加捻绳),进一步卷绕未硫化压缩橡胶层和布帛,从而制作层叠体。接着,作为可安装于上述内模的外模,使用在内周面刻有两个以上的肋模的筒状外模,在该外模内以同心圆状设置卷绕了上述层叠体的内模。然后,使挠性护套朝向外模的内周面(肋模)膨胀而将层叠体(压缩橡胶层)压入肋模,进行硫化。然后,从外模中拔出内模,将具有两个以上的肋的硫化橡胶套筒从外模脱模,由此能够制作套筒状的多楔带。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套筒状的多楔带,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切割器将硫化橡胶套筒在带长度方向上以规定的宽度切割,由此制作多楔带。在该第一制造方法中,可以使具备延伸橡胶层、芯线、压缩橡胶层、布帛的层叠体一次性膨胀而加工成具有两个以上的肋的套筒(或多楔带)。
(第二制造方法)
与第一制造方法相关,例如可以采用日本特开2004-82702号公报中公开的方法[仅使布帛和压缩橡胶层膨胀而制成预成形体(半硫化状态),接着使延伸橡胶层和芯线膨胀并压接于上述预成形体,进行硫化一体化而加工成多楔带的方法]。
在这样的方法(特别是上述第一制造方法)中,未硫化橡胶片(或筒状的未硫化层叠体)对外模的压力没有特别限制,在使用拉伸弹性模量高的纤维的芯线的情况下,可以用1.2MPa以上(例如为约1.3MPa~约2MPa、优选为约1.3MPa~约1.7MPa)的压力(例如由上述挠性护套引起的膨胀压力)进行加压。通过利用这样的压力进行加压,即使使用拉伸弹性模量高的纤维的芯线,也能够高精度地成形出肋部的形状。此外,通过由特定的橡胶组合物形成延伸橡胶层,即使利用挠性护套的膨胀力以高压进行加压,也能够提高芯线的稳定性。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示出橡胶组合物、芯线、针织布的制备方法、带的制作方法、各物性的测定方法或评价方法等。
[橡胶组合物]
将表1所示的橡胶组合物用班伯里混炼机进行橡胶混炼,将该混炼橡胶在压延辊间通过制作出规定厚度的未硫化压延橡胶片(延伸橡胶层用片)。另外,使用表2所示的橡胶组合物,与延伸橡胶层用片同样地制作压缩橡胶层用片和粘接橡胶层用片。需要说明的是,表1和2的成分如下所述。此外,针织布的粘接处理用橡胶组合物的组成也示于表2中。
EPDM1: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EPT3070”、门尼粘度(125℃)≈47
EPDM2: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EPT3092M”、门尼粘度(125℃)≈61
EPDM3: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EPT4045M”、门尼粘度(125℃)≈33
EPDM4:Lanxess公司制造的“KELTAN(注册商标)5260Q”、二烯含量2.3质量%、门尼粘度(125℃)55
EPDM5:Lanxess公司制造的“KELTAN(注册商标)2470”、二烯含量4.2质量%、门尼粘度(125℃)24
氧化锌:正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氧化锌2种”
硬脂酸:日油株式会社制造的“硬脂酸つばき”
炭黑HAF:东海碳素株式会社制造的“シースト(注册商标)3”、平均一次粒径28nm、碘吸附量80mg/g
炭黑SRF:东海碳素株式会社制造的“シースト(注册商标)S”、平均一次粒径66nm
含水二氧化硅:Tosoh Silica株式会社制造的“Nipsil VN3”、BET比表面积240m2/g
短纤维1:ニシヨリ株式会社制造的“尼龙短纤维”、平均纤度6.7分特、平均纤维长度3mm
短纤维2:ニシヨリ株式会社制造的“尼龙短纤维”、平均纤度6.7分特、平均纤维长度6mm
短纤维3:桥本株式会社制造的“棉短纤维”、平均纤度(棉支数)8支、平均纤维长度6mm
软化剂1: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造的“ダィアナプロセスオィルNS-90”
软化剂2: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造的“ダィアナ(注册商标)PW-380”(石蜡系操作油)
抗老化剂1:精工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ノンフレツクスOD-3”、辛基二苯胺
抗老化剂2: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ノクラツク(注册商标)MB-O”
有机过氧化物1:日油株式会社制造的“パークミル(注册商标)D”、二枯基过氧化物
有机过氧化物2:日油株式会社制造的“パークミル(注册商标)D-40”、二枯基过氧化物、有效成分40%
硫化促进剂DM:二硫化二(2-苯并噻唑)
硫:美源化学公司制造
间苯二酚-甲醛缩合物:田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スミ力ノール620”
六甲氧基羟甲基三聚氰胺:Power Plast公司制造的“PP-1890S”
[表1]
表1
Figure BDA0003272503880000241
[表2]
表2
Figure BDA0003272503880000251
[芯线]
使用将1100分特的聚芳酰胺纤维的复丝纱(长丝数1000)作为初捻纱并将四根该初捻纱合并终捻(合股加捻)而成的总纤度4400分特(长丝数4000)的聚芳酰胺绳。为了提高与橡胶的粘接性,预先将芯线在间苯二酚-甲醛-胶乳液(RFL液)中进行浸渍处理后,利用使含有EPDM的橡胶组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甲苯)中的处理液进行外涂处理。
[针织布]
对作为吸水性纤维的棉纺纱线(40支、1根)和作为非吸水性纤维的PTT/PET共轭复合纱(纤度84分特)以吸水性纤维/非吸水性纤维=80/20的质量比进行编织,制作出编织组织为纬编(桂花针、2层)的针织布。所得到的针织布的厚度为0.85mm,针织布密度(纵行+横列)为100根/英寸。将表2所示的粘接处理用橡胶组合物以固体成分浓度为10质量%的方式溶解在甲苯中制成橡胶糊,将针织布浸渍在该橡胶糊中后,在100℃干燥3分钟,进行这样的粘接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针织布的平均厚度和针织布的密度如下所述进行测定。针织布的平均厚度如下测定:依据JIS L 1096(2010),去除不自然的褶皱或张力,将针织布放置在平坦的台上,用恒定载荷式测厚器测量5个部位的厚度,算出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厚度。针织布的密度如下测定:依据JIS L 1096(2010),去除不自然的褶皱或张力,将针织布放置在平坦的台上,在任意的5个部位测定1英寸长度中的针数,算出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密度。
实施例1~8和比较例1~3
[多楔带的制备]
对于实施例1~7和比较例1~3,使用在外周面上安装有挠性护套的圆筒状内模,在外周面的挠性护套上以短纤维沿带宽度方向取向的方式卷绕由表1所示的橡胶组合物形成的未硫化的延伸橡胶层用片,在该片上以螺旋状缠绕作为芯体的芯线(加捻绳),进一步卷绕由表2所示的橡胶组合物形成的未硫化的压缩橡胶层用片和针织布制作出层叠体。将卷绕了该筒状层叠体的内模以同心圆状设置在内周面刻有两个以上的肋模的筒状外模内,使上述挠性护套膨胀而将层叠体压入肋模,在180℃进行硫化。然后,从外模中拔出内模,将具有两个以上的肋的硫化橡胶套筒从外模脱模,使用切割器,将硫化橡胶套筒在带长度方向上切割成规定宽度,制作出多楔带(肋数:3个、周长:1100mm、带形:K形、带厚度:4.3mm、肋高度:2mm、肋间距:3.56mm)。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8中,在芯线与延伸橡胶层用片之间以及芯线与压缩橡胶层用片之间卷绕粘接橡胶层用片而制作层叠体,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7和比较例1~3同样的方法制造了多楔带。所得到的多楔带的层叠结构在芯线与延伸橡胶层之间具有粘接橡胶层,芯线与延伸橡胶层不接触。
[延伸橡胶层的门尼焦烧最低粘度(Vm)]
门尼焦烧最低粘度依据JIS K 6300-1(2013)的门尼焦烧试验进行测定。转子使用L形,试验温度设定为125℃。需要说明的是,在试验片(未硫化的延伸橡胶层用组合物)与模具接触的面之间,配置厚度约0.04mm的聚酯膜(东丽株式会社制造的“ルミラー”)。关闭模具后预热1分钟,然后使转子旋转,记录门尼粘度的推移。记录的门尼粘度大致示出如图2所示的行为,采用门尼粘度最低时的值作为门尼焦烧最低粘度(Vm)。将测定结果示于表3中。
[延伸橡胶层的橡胶硬度]
将未硫化的延伸橡胶层用片以温度180℃、时间20分钟进行加压硫化,制作硫化橡胶片(100mm×100mm×2mm厚度)。关于硬度,依照JIS K 6253(2012),将使三张硫化橡胶片重合而成的层叠物作为试样,使用硬度计A型硬度试验机测定硬度。将测定结果示于表3中。
[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
测定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对从带背面到芯线的中心的距离发生了何种程度的变动进行评价。具体的测定步骤如下所示。首先,将多楔带与宽度方向平行地切断,用显微镜将其截面放大20倍进行观察。如图3所示,对各个芯线测定从带背面到芯线正上方的距离(Lnt)和从带背面到芯线正下方的距离(Lnb)。此时,作为测定对象的芯线限于能够观察截面整体的芯线,将不能观察截面整体(一部分覆盖在带端面上)的芯线从测定对象中排除。测定对上述作为测定对象的芯线全部(n根:n为2以上的整数,在本实施例中n=9~10)进行。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X)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将计算结果示于表3中。X越小,可以判断为芯线的带厚度方向的位置越稳定。
X2-1=|(L2t+L2b)-(L1t+L1b)|/2
X3-2=|(L3t+L3b)-(L2t+L2b)|/2
Xn-(n-1)=|(Lnt+Lnb)-(L(n-1)t+L(n-1)b)|/2
X=(X2-1+X3-2+…+Xn-(n-1))/(n-1)
[耐久试验]
如图4所示,使用依次配置有外径120mm的驱动带轮11、外径85mm的惰轮12、外径120mm的从动带轮13、外径45mm的张紧带轮14的试验机进行耐久试验。在试验机的各带轮上挂设多楔带,调节为带向惰轮的卷绕角度为120°、带向张紧带轮的卷绕角度为90°、带张力为395N。使驱动带轮的转速为4900rpm(旋转方向为图的箭头方向),使从动带轮的负荷为8.8kW,使气氛温度为120℃,将500小时作为上限,使带走行。将带的寿命(时间)示于表3中。
[24小时后强度保持率]
除了使走行时间为24小时以外在与上述耐久试验相同的条件下使带走行。然后,测定走行前和走行后的多楔带的拉伸强度,通过下述公式求出24小时后强度保持率。拉伸强度的测定使用万能试验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的“UH-200kNX”),在拉伸速度为50mm/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将测定结果示于表3中。
24小时后强度保持率(%)=(走行后的多楔带的拉伸强度/走行前的多楔带的拉伸强度)×100
[表3]
Figure BDA0003272503880000291
根据表3的结果明显可知,在配合大量短纤维且使用Vm高的延伸橡胶的实施例1~8中,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小,耐久试验寿命长,24小时后强度保持率高。其中,实施例3~5的平衡优良,实施例5最优良。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6是配合棉短纤维代替尼龙短纤维的例子,与实施例5相比,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大,24小时后强度保持率少许降低,但属于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另外,实施例7是使短纤维的比例多于实施例3的例子,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小,但是,在带中容易产生龟裂,24小时后强度保持率少许降低。此外,实施例8是具有粘接橡胶层的例子,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变大,耐久试验寿命降低。
另一方面,在短纤维的配合量少的比较例1、Vm低的比较例2中,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大,耐久试验寿命短。另外,在短纤维的配合量多的比较例3中,虽然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小,但是,在带中容易产生龟裂,24小时后强度保持率大幅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表3的短纤维量(质量份)表示在延伸橡胶层用组合物中相对于橡胶成分(EPDM)100质量份的比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就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更。本申请基于2019年4月16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078096号和2020年3月24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20-053084号,其内容以参考的方式并入本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多楔带的耐久性优良,能够用作汽车、摩托车、农业机械等的多楔带,在要求高传动容量的领域中也能够使用,因此作为汽车的辅机驱动用的多楔带特别有用。
符号说明
1…多楔带
2…压缩橡胶层
3…芯体
4…延伸橡胶层
5…布帛

Claims (9)

1.一种多楔带,其是具备由含有橡胶成分和短纤维的橡胶组合物的硫化物形成的延伸橡胶层和芯线的多楔带,其中,所述橡胶组合物的所述短纤维的比例是相对于所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15~50质量份,并且所述橡胶组合物的在125℃下测定的门尼焦烧最低粘度为70~1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楔带,其中,所述硫化物的硬度(JIS-A)为80~90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楔带,其中,所述短纤维的取向方向为带宽度方向。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楔带,其中,所述短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为1~10mm。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楔带,其中,形成所述芯线的纤维的拉伸弹性模量为50GPa以上。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楔带,其中,所述芯线与所述硫化物接触。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楔带,其中,所述芯线在带厚度方向的偏移量为0.08mm以下。
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将含有所述橡胶组合物的片和芯线的层叠体向模具按压的工序。
9.一种橡胶组合物,其是用于形成多楔带的延伸橡胶层的未硫化橡胶组合物,其中,含有橡胶成分和短纤维,并且所述短纤维的比例是相对于所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15~50质量份,并且所述橡胶组合物的在125℃下测定的门尼焦烧最低粘度为70~130。
CN202080023188.5A 2019-04-16 2020-04-06 多楔带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橡胶组合物 Pending CN1136138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78096 2019-04-16
JP2019-078096 2019-04-16
JP2020053084A JP6746818B1 (ja) 2019-04-16 2020-03-24 Vリブドベルト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ゴム組成物
JP2020-053084 2020-03-24
PCT/JP2020/015587 WO2020213462A1 (ja) 2019-04-16 2020-04-06 Vリブドベルト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ゴム組成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3872A true CN113613872A (zh) 2021-11-05

Family

ID=72146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3188.5A Pending CN113613872A (zh) 2019-04-16 2020-04-06 多楔带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橡胶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45962A1 (zh)
EP (1) EP3957469A4 (zh)
JP (1) JP6746818B1 (zh)
CN (1) CN113613872A (zh)
WO (1) WO20202134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23560B2 (ja) * 2021-01-29 2023-08-08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7831A (ja) * 1996-05-30 1997-12-12 Mitsuboshi Belting Ltd 動力伝動用vベルト
JP2007198468A (ja) * 2006-01-25 2007-08-09 Mitsuboshi Belting Ltd 摩擦伝動ベルト
JP2007263128A (ja) * 2006-03-27 2007-10-11 Mitsuboshi Belting Ltd 伝動ベルト
JP2008304053A (ja) * 2007-05-08 2008-12-18 Mitsuboshi Belting Ltd 摩擦伝動ベルト
JP2009052740A (ja) * 2007-07-31 2009-03-12 Mitsuboshi Belting Ltd Vベルト
JP2009156467A (ja) * 2007-11-28 2009-07-16 Mitsuboshi Belting Ltd 動力伝動ベルト
JP2013145032A (ja) * 2012-01-16 2013-07-25 Mitsuboshi Belting Ltd 摩擦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403390A (zh) * 2011-03-31 2013-11-20 盖茨优霓塔亚洲有限公司 摩擦传动带
JP2017128641A (ja) * 2016-01-19 2017-07-2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冷媒輸送ホース用ゴム組成物及び冷媒輸送用ホース
JP2018071035A (ja) * 2016-10-20 2018-05-10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諸撚りコ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56204B2 (ja) 2002-06-28 2009-04-22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2005336295A (ja) * 2004-05-26 2005-12-08 Mitsuboshi Belting Ltd ゴム組成物及び伝動ベルト
ITTO20070675A1 (it) * 2007-09-26 2009-03-27 Dayco Europe Srl Cinghia dentata comprendente uno strato resistente e strato resistente relativo
JP5997352B2 (ja) * 2012-01-31 2016-09-28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Vリブドベルト
US9157503B2 (en) * 2013-03-14 2015-10-13 Dayco Ip Holdings, Llc V-ribbed belt with spaced rib flank reinforcement
US9679224B2 (en) 2013-06-28 2017-06-13 Cognex Corporation Semi-supervised method for training multiple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registration tool models
JP6527433B2 (ja) 2014-09-26 2019-06-05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U2016297915B2 (en) * 2015-07-29 2019-04-18 Gates Corporation Synchronous belt with tough fabric
JP6480392B2 (ja) * 2015-09-29 2019-03-06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70299017A1 (en) * 2016-04-19 2017-10-19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Cross linked elastomeric facing on cast polyurethane synchronous drive belts
JP2018009588A (ja) 2016-07-11 2018-01-18 ゲイツ・ユニッタ・アジア株式会社 Vリブドベルトおよびvリブド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CN110573767B (zh) * 2017-04-27 2021-08-17 盖茨公司 具有硬化齿的同步皮带
JP6640921B2 (ja) 2017-06-20 2020-02-05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916086B2 (ja) 2017-10-26 2021-08-11 アロン化成株式会社 間接排水用継手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7831A (ja) * 1996-05-30 1997-12-12 Mitsuboshi Belting Ltd 動力伝動用vベルト
JP2007198468A (ja) * 2006-01-25 2007-08-09 Mitsuboshi Belting Ltd 摩擦伝動ベルト
JP2007263128A (ja) * 2006-03-27 2007-10-11 Mitsuboshi Belting Ltd 伝動ベルト
JP2008304053A (ja) * 2007-05-08 2008-12-18 Mitsuboshi Belting Ltd 摩擦伝動ベルト
JP2009052740A (ja) * 2007-07-31 2009-03-12 Mitsuboshi Belting Ltd Vベルト
JP2009156467A (ja) * 2007-11-28 2009-07-16 Mitsuboshi Belting Ltd 動力伝動ベルト
CN103403390A (zh) * 2011-03-31 2013-11-20 盖茨优霓塔亚洲有限公司 摩擦传动带
JP2013145032A (ja) * 2012-01-16 2013-07-25 Mitsuboshi Belting Ltd 摩擦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128641A (ja) * 2016-01-19 2017-07-2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冷媒輸送ホース用ゴム組成物及び冷媒輸送用ホース
JP2018071035A (ja) * 2016-10-20 2018-05-10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諸撚りコ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57469A1 (en) 2022-02-23
WO2020213462A1 (ja) 2020-10-22
JP6746818B1 (ja) 2020-08-26
US20220145962A1 (en) 2022-05-12
JP2020176718A (ja) 2020-10-29
EP3957469A4 (en) 2022-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45789B2 (ja)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vリブド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6831943B1 (ja) 摩擦伝動ベル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127278A (ja) 伝動ベルト
CN111556936A (zh) 摩擦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67357B (zh) 橡胶制齿形带和橡胶组合物
JP2019007618A (ja)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26226B2 (ja) Vリブドベルト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13613872A (zh) 多楔带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橡胶组合物
CN113348070B (zh) 多楔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12651B (zh) 多楔带及其使用
JP4856375B2 (ja) Vリブドベルト
JP2021091877A (ja) 成形用部材およびその用途
WO2019009339A1 (ja) Vリブドベルト
JP2006124484A (ja)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ゴム組成物と繊維との接着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動力伝動ベルト
WO2020158629A1 (ja)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929957B (zh) 传动带用芯线和传动带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JP2006275070A (ja) Vリブドベルト
TW202323021A (zh) 齒型皮帶及其製造方法
JP2021175844A (ja) 伝動ベルト用心線および伝動ベルト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6282763A (ja)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と繊維との接着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動力伝動ベル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