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4947A - 计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计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4947A
CN113494947A CN202110290050.8A CN202110290050A CN113494947A CN 113494947 A CN113494947 A CN 113494947A CN 202110290050 A CN202110290050 A CN 202110290050A CN 113494947 A CN113494947 A CN 113494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original signal
vibration
measuremen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00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4947B (zh
Inventor
樽本祥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hid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hid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hid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hid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94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4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4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49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1/00Apparatus for weighing a continuous stream of material during flow; Conveyor belt weighers
    • G01G11/04Apparatus for weighing a continuous stream of material during flow; Conveyor belt weighers having electrical weight-sensitive devices
    • G01G11/043Apparatus for weighing a continuous stream of material during flow; Conveyor belt weighers having electrical weight-sensitive devices combined with totalising or integrating devices
    • G01G11/046Apparatus for weighing a continuous stream of material during flow; Conveyor belt weighers having electrical weight-sensitive devices combined with totalising or integrating devices involving digital coun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3/00Weigh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astically-deformable members, e.g. spring balances
    • G01G3/12Weigh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astically-deformable members, e.g. spring balances wherein the weighing element is in the form of a solid body stressed by pressure or tension during weigh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02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wheeled or rolling bodies, e.g. vehicles
    • G01G19/03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wheeled or rolling bodies, e.g. vehicles for weighing during motion
    • G01G19/035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wheeled or rolling bodies, e.g. vehicles for weighing during motion using electrical weight-sensitive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3/00Auxiliary devices for weigh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3/00Auxiliary devices for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3/01Testing or calibrating of weigh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3/00Auxiliary devices for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3/06Means for damping oscillations, e.g. of weigh beams
    • G01G23/10Means for damping oscillations, e.g. of weigh beam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3/00Auxiliary devices for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3/18Indicating devices, e.g. for remote indication; Recording devices; Scales, e.g. graduated
    • G01G23/36Indicating the weight by electrical means, e.g. using photoelectric cells
    • G01G23/37Indicating the weight by electrical means, e.g. using photoelectric cells involving digital coun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计量装置,关于在进行对物品的载荷的计量处理时,除了使用计量部的原信号以外是否还使用干扰振动检测部的振动原信号,能够减轻计量装置的使用者的设定作业的负担。计量装置具备:输送部,能够输送物品;计量部,输出与施加于输送部的力的计量分量对应的原信号;干扰振动检测部,输出与计量部受到的干扰振动对应的振动原信号;以及处理部,至少基于原信号来进行在输送部进行动作时物品位于输送部上的情况下的计量处理。处理部基于在输送部进行动作时物品未位于输送部上的情况下输出的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进行是否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判定处理,根据判定处理的判定结果来进行计量处理。

Description

计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计量装置,具备:输送部,输送物品;计量部,输出与施加于输送部的物品的载荷的计量分量对应的原信号;干扰振动检测部,输出与计量部所受到的干扰振动对应的振动原信号;以及处理部,其基于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来进行对物品的载荷的计量处理(例如日本特开2000-39355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计量装置中,根据设置有计量装置的场所的振动状况等,对规定的滤波处理中的滤波器特性以及灵敏度进行调整。由此,实现了将干扰振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用于计量处理,以充分发挥计量装置的计量性能。然而,对于一般的计量装置的使用者而言,对这样的滤波器特性以及灵敏度进行调整的干扰振动检测部的设定作业非常困难。因此,在使用干扰振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的情况下,通常需要由计量装置的设计者或熟练者进行设定作业。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量装置,关于在进行对物品的载荷的计量处理时,除了使用计量部的原信号以外是否还使用干扰振动检测部的振动原信号,能够实现减轻计量装置的使用者的设定作业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的计量装置具备:输送部,能够输送物品;计量部,输出与施加于输送部的力的计量分量对应的原信号;干扰振动检测部,输出与计量部受到的干扰振动对应的振动原信号;以及处理部,至少基于原信号来进行计量处理,所述计量处理是在输送部进行动作时物品位于输送部上的情况下的计量处理,处理部基于在输送部进行动作时物品未位于输送部上的情况下输出的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进行是否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判定处理,根据判定处理的判定结果来进行计量处理。
根据该计量装置,通过处理部基于在输送部进行动作时物品未位于输送部上的情况下(在所谓的空转时)输出的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来判定是否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根据判定处理的判定结果,由处理部进行计量处理。由此,可以根据计量装置及其周围的状况来得到处理部的判定结果,即除了使用计量部的原信号以外还使用干扰振动检测部的振动原信号更为适当,还是不使用干扰振动检测部的振动原信号更为适当。计量装置及其周围的状况例如包含计量装置本身的振动、从外部向计量装置传递的振动等。因此,例如能够省略计量装置的由设计者或熟练者进行的设定作业。因此,根据上述计量装置,关于在进行对物品的载荷的计量处理时,除了使用计量部的原信号以外是否还使用干扰振动检测部的振动原信号,能够实现减轻计量装置的使用者的设定作业的负担。
处理部也可以在判定为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情况下,使用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来进行计量处理,在判定为不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情况下,不使用振动原信号来进行计量处理。在该情况下,计量装置能够利用处理部的判定结果,自动地选择在处理部进行计量处理时是否使用振动原信号。
上述计量装置也可以还具备:显示部,显示显示信息;以及输入部,受理用于选择是否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选择输入操作,处理部使关于与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相关的比较的显示信息显示于显示部,在受理了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选择输入操作的情况下,判定为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在受理了不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选择输入操作的情况下,判定为不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在该情况下,例如在显示部显示关于与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相关的比较的信息,计量装置的使用者通过参照该信息,从而计量装置的使用者能够经由输入部选择是否使用振动原信号来进行计量处理。
处理部也可以生成计量信号和振动信号,该计量信号通过利用规定的数字滤波器对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而得,该振动信号通过利用数字滤波器对振动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而得,基于计量信号来生成第一计量值候补,基于计量信号和振动信号来生成第二计量值候补,进行第一计量值候补与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比较,并基于比较的结果来进行判定处理。在该情况下,能够基于第一计量值候补与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比较结果,判定是使用干扰振动检测部的振动原信号更为适当,还是不使用干扰振动检测部的振动原信号更为适当。
也可以是,作为上述比较,处理部对第一计量值候补的波形的标准偏差中的最小的第一标准偏差与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波形的标准偏差中的最小的第二标准偏差进行比较。在该情况下,在第一计量值候补的波形以及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波形中例如能够采用振幅的偏差程度较小的一方作为适于计量装置及其周围的状况的候补。
根据本公开,关于在进行对物品的载荷的计量处理时,除了使用计量部的原信号以外是否还使用干扰振动检测部的振动原信号,能够实现减轻计量装置的使用者的设定作业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计量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控制部的功能性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计量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1的计量装置的处理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变形例涉及的计量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计量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1所示的计量装置1是一边向图1中的箭头的方向(以下,简称为“输送方向”)输送测定对象物一边进行计量的装置。计量装置1例如是配置于生产线的最终生产线的装置。测定对象物例如是沿着输送方向延伸的物品P。计量装置1具备:输送部2、架台3、计量部4、操作部6以及AFV(Anti FloorVibration:防地面振动)单元(干扰振动检测部)14。
输送部2是能够沿着输送方向输送物品P的输送装置。输送部2例如是输送机。输送部2例如以经由操作部6指定的输送速度输送物品P。输送速度经由操作部6指定。输送部2具备第一输送机部2a、第二输送机部2b以及第三输送机部2c。第一输送机部2a、第二输送机部2b以及第三输送机部2c分别例如具有辊、电机等旋转体以及输送带等。第一输送机部2a、第二输送机部2b以及第三输送机部2c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起依次配置。即,第二输送机部2b在输送方向上位于第一输送机部2a与第三输送机部2c之间。第一输送机部2a是向第二输送机部2b搬入物品P的输送机。第一输送机部2a例如也可以具有未图示的金属检测器等。第二输送机部2b是将从第一输送机部2a输送来的物品P向第三输送机部2c搬入的输送机。第三输送机部2c是从第二输送机部2b搬出物品P的输送机。第三输送机部2c例如具有对重量脱离适当范围的物品P进行分配的分配机(未图示)。
在第二输送机部2b安装有计量部4。因此,由输送部2输送的物品P在第二输送机部2b上被计量。另外,也可以在第二输送机部2b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分别设置检测有无物品P的传感器。在该情况下,可以容易地判断物品P的整体是否位于第二输送机部2b上。
架台3是容纳计量部4的部件。架台3在输送部2的下方固定于地面F。架台3具有主体3a以及多个腿3b。主体3a容纳计量部4以及AFV单元14。多个腿3b位于主体3a与地面F之间。在图1中,主体3a由虚线表示。
计量部4是计量位于第二输送机部2b上的物品P的重量的检测器。计量部4例如位于输送部2的中央部。计量部4具备应变体11和计量单元12。应变体11受到与负荷相应的压缩以及拉伸。计量单元12对位于第二输送机部2b上的物品P进行计量。应变体11具有可动刚体部11a和固定刚体部11b。可动刚体部11a支承第二输送机部2b。固定刚体部11b固定于架台3。可动刚体部11a和固定刚体部11b分别例如是沿着铅直方向延伸的部件。可动刚体部11a的一端与第二输送机部2b的上游侧端部连接。可动刚体部11a的另一端与计量单元12连接。固定刚体部11b的一端与计量单元12连接。固定刚体部11b的另一端与架台3的主体3a连接。虽未图示,但在计量单元12中,粘贴于应变体11的多个应变片与惠斯通电桥电路连接。
AFV单元14是检测包含计量单元12的计量装置1的干扰振动的检测器。AFV单元14设置于计量单元12的固定刚体部11b。AFV单元14检测从配置有计量装置1的地面F传递至计量装置1的振动以及输送部2的振动等。AFV单元14检测输送部2的振动,具体而言,检测与架台3连结的第一输送机部2a以及第三输送机部2c的振动等。AFV单元14检测计量部4受到的干扰振动。AFV单元14输出与干扰振动对应的振动原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计量部4除了具有应变体11、计量单元12以及AFV单元14以外,还具有A/D转换部。计量单元12从上述惠斯通电桥电路提取与从应变体11传递的负荷相应的电信号。该电信号是与施加于第二输送机部2b的力的计量分量对应的模拟原信号。从AFV单元14输出的振动原信号是模拟原信号。这些模拟原信号通过A/D转换部转换为数字原信号以及数字振动原信号。计量部4将该数字原信号以及数字振动原信号输出到外部(以下,仅记作“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由此,可以减少从计量部4向操作部6输出的数据量。
计量部4输出与施加于第二输送机部2b的力的计量分量对应的原信号。计量分量是施加于第二输送机部2b的力(负荷)的铅直向下方向的分量。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物品P未位于第二输送机部2b上的情况下,由计量装置1产生的振动而产生的力,以及由计量装置1的周围产生的振动而产生的力施加于第二输送机部2b。由计量装置1产生的振动包括伴随输送部2的动作的振动、物品P被输送到输送部2时产生的振动等。由计量装置1的周围产生的振动例如包括从载置有计量装置1的地面传递的振动(地面振动)等。地面振动例如是因设置于包含计量装置1的物品P的生产线的装置、该生产线中未包含的装置等所引起的振动。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物品P位于第二输送机部2b上的情况下,除了由计量装置1产生的振动而产生的力以及由计量装置1的周围产生的振动而产生的力以外,由作用于物品P的重力产生的力施加于第二输送机部2b。
操作部6是用于操作输送部2以及计量部4的控制盘。操作部6例如竖立设置在第二输送机部2b的附近。操作部6具有显示界面(显示部、输入部)7和控制部8。
显示界面7是显示从控制部8输出的显示信息的显示部。显示界面7例如显示表示所计量的物品P的重量的计量值、表示物品P的计量精度的精度信息、输送部2的输送速度、沿着输送方向的物品P的尺寸、物品P的输送频率、物品P的计量间距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界面7具有作为外部输入部发挥功能的触摸面板7a。由此,当显示界面7受理来自作业者(使用者)的输入时,表示输入内容的输入信息被输出到控制部8。输入信息例如是与输送部2的输送速度、沿着输送方向的物品P的尺寸、物品P的种类、物品P的输送频率等相关的数据。物品P的输送频率例如基于位于计量装置1的上游的生产机的能力来设定。
物品P的计量值和精度信息分别是基于从计量部4向操作部6输出的原信号而得到的数据。另外,物品P的计量间距基于输送部2的输送速度、物品P的上述尺寸、物品P的输送频率由控制部8来计算。
控制部8是控制计量装置1中包含的各部件的控制器。控制部8内置于操作部6。控制部8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构成。控制部8例如向输送部2输出控制输送部2的输送速度的动作信号。输送部2的输送速度也可以经由显示界面7指定。例如,在第三输送机部2c设置有分配机的情况下,在控制部8判断为物品P的重量脱离预先设定的适当范围的情况下,控制部8向分配机输出动作信号,以分配该物品P(从生产线移除)。控制部8不仅实施计量装置1中包含的各部分的控制,还实施各种信号的接收、运算以及发送等。控制部8不仅实施计量装置1中包含的各部分的控制,还实施各种信号的记录以及读出等。作为由控制部8进行的各种信号的运算的示例,可以列举出物品P的计量结果的导出。即,控制部8是至少基于原信号来进行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物品P位于第二输送机部2b上的情况下的计量处理的处理部。因此,控制部8例如具有用于向输送部2输出控制信号的驱动电路、用于根据由计量部4生成的原信号来运算物品P的计量值的驱动电路、用于根据该原信号来运算上述精度信息的驱动电路、存储各信号以及各信息的存储电路等。
图2是表示控制部的功能性结构的图。如图2所示,控制部8具有:接收部21、滤波器部22、运算部23、输出部24以及存储部25。
接收部21例如是接收从计量部4输出的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和从显示界面7发送的输入信息的部分。向接收部21输出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可以经由有线来实施。向接收部21输出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也可以经由无线来实施。从显示界面7向接收部21发送输入信息可以经由有线来实施。从显示界面7向接收部21发送输入信息也可以经由无线来实施。接收部21也可以接收原信号、振动原信号以及输入信息以外的数据。
滤波器部22是使用预先存储的多个数字滤波器对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来进行滤波处理的部分。多个数字滤波器分别由低通滤波器以及陷波滤波器(带阻滤波器)等构成。低通滤波器使超过预先确定的频率的频率分量衰减。陷波滤波器使输送部2中包含的旋转体的频率的噪声衰减。即,在选择了多个数字滤波器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况下,滤波器部22可以对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实施多阶段的滤波处理。在各数字滤波器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低通滤波器、一个或多个陷波滤波器。多个数字滤波器分别可以包含频带的衰减量互不相同的低通滤波器,也可以包含使互不相同的频带衰减的陷波滤波器。上述多个低通滤波器例如也可以是在日本专利5901126号等中记载的可变滤波器。
滤波器部22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并且在物品P的输送中,使用多个数字滤波器中所选择的一个数字滤波器,对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滤波器部22生成滤波处理后的信号。滤波器部22生成计量信号和振动信号作为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计量信号是通过利用所选择的一个数字滤波器对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而得到的。振动信号是通过利用该数字滤波器对振动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而得到的。
更详细而言,滤波器部22对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且未由输送部2输送物品P时得到的原信号分别应用多个数字滤波器。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且未由输送部2输送物品P时”称为“输送部2的空转中”。换言之,滤波器部22在输送部2的空转中,实施对原信号分别应用多个数字滤波器的滤波处理。由此,滤波器部22生成对在输送部2的空转中得到的原信号分别应用了多个数字滤波器的结果即多个计量信号。
滤波器部22对在输送部2的空转中得到的振动原信号分别应用多个数字滤波器。换言之,滤波器部22在输送部2的空转中,实施对振动原信号分别应用多个数字滤波器的滤波处理。由此,滤波器部22生成对在输送部2的空转中得到的振动原信号分别应用了多个数字滤波器的结果即多个振动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经由显示界面7指定的实施预定的输送速度使输送部2空转时从计量部4输出的信号相当于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且未由输送部2输送物品P时得到的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例如,在多个数字滤波器具有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以及第三滤波器的情况下,对于上述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分别使用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以及第三滤波器来实施滤波处理。由此,可以得到通过应用第一滤波器而得到的第一计量信号、通过应用第二滤波器而得到的第二计量信号,以及通过应用第三滤波器而得到的第三计量信号。另外,可以得到通过应用第一滤波器而得到的第一振动信号、通过应用第二滤波器而得到的第二振动信号,以及通过应用第三滤波器而得到的第三振动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在生成振动信号时使用的数字滤波器和在生成计量信号时使用的数字滤波器可以使用相同的数字滤波器,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数字滤波器。
需要说明的是,输送部2是否处于空转中可以由作业者判断,也可以由计量装置1自动地判断。例如,也可以是,在输送部2处于动作中,并且设置于计量装置1的物品检测用的传感器的非检测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时等,如果输送部2处于空转中,则由计量装置1自动地进行判断。
滤波器部22将多个计量信号以及多个振动信号输出到运算部23以及存储部25等。
运算部23是对所输入的各种信号进行运算处理的部分。运算部23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物品P位于第二输送机部2b上的情况下,进行运算计量值的计量处理。计量值是至少基于从滤波器部22输出的计量信号计算出的物品P的重量的值。这里的运算部23基于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物品P没有位于第二输送机部2b上的情况下输出的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进行是否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判定处理。运算部23根据判定处理的判定结果来进行计量处理。
计量处理例如包括第一计量处理和第二计量处理。第一计量处理是仅使用计量单元12的原信号而不使用AFV单元14的振动原信号来进行的计量处理。在第一计量处理中,仅使用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物品P位于第二输送机部2b上的情况下的计量信号。第二计量处理是除了计量单元12的原信号以外还使用AFV单元14的振动原信号来进行的计量处理。在第二计量处理中,除了使用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物品P位于第二输送机部2b上的情况下的计量信号以外,还使用振动信号。
这里的运算部23根据判定处理的判定结果自动地选择计量处理的内容(第一计量处理或第二计量处理)。更详细而言,运算部23在判定为不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作为判定处理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不使用振动原信号来进行第一计量处理。另一方面,运算部23在判定为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作为判定处理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使用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来进行第二计量处理。
作为判定处理的一例,运算部23生成仅基于计量信号的第一计量值候补和除了计量信号以外还基于振动信号的第二计量值候补。运算部23进行第一计量值候补与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比较。运算部23基于比较的结果来进行判定处理。第一计量值候补以及第二计量值候补是运算部23用于进行计量处理的物品P的计量值的候补。
具体而言,作为第一计量值候补,运算部23使用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物品P位于第二输送机部2b上的情况下的计量信号本身。作为第二计量值候补,运算部23根据规定的计算式从计量信号中减去振动信号,修正因干扰振动而引起的计量信号的误差。即,运算部23生成从计量信号中除去了振动信号分量的修正后的计量信号。即,作为第二计量值候补,运算部23使用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物品P位于第二输送机部2b上的情况下的修正后的计量信号。此时,运算部23在包含振动信号的项中加入规定的系数,并从计量信号中除去振动信号分量。作为规定的计算式,例如能够使用下述式(1)。
MAFV=M-a×(S-S0)…(1)
在上述式(1)中,MAFV是修正后的计量信号。M是计量信号。S是振动信号。S0是S的振动中心。S0例如是根据AFV单元14而预先设定的值。S0也可以根据S的平均值等来计算。系数a是用于使修正后的计量信号最佳化的规定的系数。系数a例如能够通过搜索规定的数值间隔的轮询算法来确定,以使对于多个数字滤波器的每一个修正后的计量信号的精度信息(第二计量值候补的精度信息)成为最佳。
精度信息例如基于第一计量值候补以及第二计量值候补所包含的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来计算。计算结果也可以是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本身。计算结果也可以是基于该标准偏差的参数。这里的精度信息例如是第一计量值候补以及第二计量值候补各自中包含的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
运算部23判定第一计量值候补以及第二计量值候补中的哪一个精度信息更好。运算部23使用判定为更好的计量值候补来生成物品P的计量值。具体而言,运算部23对第一计量值候补的每个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进行比较。运算部23选择最小的标准偏差(第一标准偏差)。第一标准偏差是使第一计量值候补最佳的标准偏差。同样地,运算部23对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每个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进行比较。运算部23选择最小的标准偏差(第二标准偏差)。第二标准偏差是使第二计量值候补最佳的标准偏差。
例如,在多个数字滤波器具有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以及第三滤波器的情况下,运算部23计算应用了第一滤波器的第一计量值候补中包含的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应用了第二滤波器的第一计量值候补中包含的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以及应用了第三滤波器的第一计量值候补所包含的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接着,运算部23选择这三个标准偏差中成为最小的值的标准偏差作为第一标准偏差。
同样地,运算部23计算应用了第一滤波器的第二计量值候补中包含的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应用了第二滤波器的第二计量值候补中包含的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以及应用了第三滤波器的第二计量值候补中包含的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接着,运算部23选择这三个标准偏差中成为最小的值的标准偏差作为第二标准偏差。
运算部23通过对第一标准偏差与第二标准偏差进行比较,来判定第一计量值候补以及第二计量值候补中的哪一个精度信息更好。即,作为比较,运算部23判定第二标准偏差是否小于第一标准偏差。运算部23在判定为第二标准偏差小于第一标准偏差的情况下,判定为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运算部23根据该判定处理的判定结果来进行第二计量处理。运算部23在判定为第二标准偏差大于第一标准偏差的情况下,判定为不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运算部23根据该判定处理的判定结果来进行第一计量处理。需要说明的是,运算部23选择可以得到多个标准偏差中最小的标准偏差的数字滤波器,作为判定为精度信息更好的第一计量值候补或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数字滤波器。运算部23将与所选择的数字滤波器相关的信息输出到存储部25。
第一计量值候补以及第二计量值候补中包含的波形包含由计量装置1及其周围产生的振动。该振动成为对于物品P的计量的噪声。因此,对第一计量值候补中包含的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与第二计量值候补中包含的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进行比较的结果为,可以判断为使用振幅的标准偏差较小的一方的第一计量值候补或第二计量值候补对于物品P的计量的噪声更小。
运算部23使用判定为更好的第一计量值候补或第二计量值候补,来生成物品P的计量值。运算部23将生成的物品P的计量值输出到输出部24。运算部23基于输入输送部2的输送速度、物品P的尺寸以及输送频率,运算物品P的计量间距(计量间隔)。运算部23基于上述计量值,判断物品P的重量是否脱离预先设定的适当范围。根据该判断结果,运算部23例如向分配机输出动作信号。
输出部24例如将由控制部8生成的各种信息以及各种信号、存储于存储部25的各种信息以及各种信号输出到外部。输出部24也可以将物品P的计量值、精度信息以及计量间距等作为显示信息输出到显示界面7。输出部24将用于控制输送部2的输送速度的动作信号输出到输送部2。输出部24将对于分配机的动作信号输出到该分配机。从输出部24向输送部2输出动作信号等可以经由有线来实施,也可以经由无线来实施。
存储部25是存储经由显示界面7输入的输入信息和由控制部8生成的各种信息以及各种信号的存储介质。存储部25预先存储多个数字滤波器。存储部25也可以存储被判定为精度信息更好的第一计量值候补或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数字滤波器,以及默认的数字滤波器。
接着,参照图3的同时对由计量装置1的控制部8进行的各处理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计量装置1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图3的处理在计量装置1实施物品P的重量检查之前开始。
首先,控制部8确定输送部2的输送速度(步骤S11)。在步骤S11中,经由显示界面7指定输送部2的输送速度。此时,作业者也可以经由显示界面7输入输送部2的输送速度本身。作业者也可以输入物品P的输送频率。
控制部8获取在未输送物品P的状态下使输送部2动作时(输送部2的空转时)的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步骤S12)。在步骤S12中,例如,计量部4获取在计量物品P之前以指定的输送速度使输送部2空转约5秒钟时的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所获取的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被输出到控制部8。
控制部8对所获取的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进行计量信号和振动信号的生成(步骤S13)。在步骤S13中,滤波器部22对上述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分别应用多个数字滤波器来进行滤波处理。由此,滤波器部22生成多个计量信号和振动信号。
控制部8使用所生成的多个计量信号和振动信号,来进行第一计量值候补以及第二计量值候补的生成(步骤S14)。在步骤S14中,运算部23例如根据计量信号本身来生成第一计量值候补。运算部23基于计量信号和振动信号并根据上述式(1)来生成第二计量值候补。
由此,运算部23基于计量信号来生成第一计量值候补。运算部23基于计量信号和振动信号来生成第二计量值候补。此外,运算部23对第一计量值候补的每个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进行比较。运算部23选择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最小的第一计量值候补作为使第一计量值候补最佳的第一标准偏差。同样地,运算部23对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每个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进行比较。运算部23选择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最小的第二计量值候补作为使第二计量值候补最佳的第二标准偏差。控制部8进行第一计量值候补以及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比较(步骤S15)。在步骤S15中,运算部23通过对第一标准偏差与第二标准偏差进行比较,比较第一计量值候补以及第二计量值候补中的哪一个精度信息更好。
控制部8判定第二标准偏差是否小于第一标准偏差(步骤S16)。运算部23例如在判定为第二标准偏差小于第一标准偏差的情况下(步骤S16:YES),判定为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步骤S17)。之后,运算部23使用原信号以及振动信号来执行计量处理(第二计量处理)(步骤S18)。另一方面,运算部23在判定为第二标准偏差大于第一标准偏差的情况下(步骤S16:NO),判定为不使用振动原信号来进行计量处理(步骤S19)。运算部23使用原信号(即,仅使用原信号)来执行计量处理(第一计量处理)(步骤S20)。即,运算部23仅使用原信号来执行第一计量处理。之后,控制部8结束图3的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计量装置1,通过控制部8基于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物品P未位于第二输送机部2b上的情况下(在所谓的空转时)输出的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判定是否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根据判定处理的判定结果,由控制部8进行计量处理。由此,可以根据计量装置1及其周围的状况来得到控制部8的判定结果,即除了计量部4的原信号以外还使用AFV单元14的振动原信号更为适当,还是不使用AFV单元14的振动原信号更为适当。在计量装置1及其周围的状况中,例如包含计量装置1本身的振动、从外部向计量装置1传递的振动等。因此,例如能够省略由计量装置1的设计者或熟练者进行的设定作业。因此,根据上述计量装置1,关于在对物品P的载荷进行计量处理时,除了计量部4的原信号以外是否还使用AFV单元14的振动原信号,能够减轻计量装置1的使用者的设定作业的负担。
控制部8在判定为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情况下,使用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来进行计量处理。控制部8在判定为不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情况下,不使用振动原信号来进行计量处理。由此,计量装置1能够利用控制部8的判定结果,自动地选择在控制部8进行计量处理时是否使用振动原信号。
计量装置1还具备显示界面7。显示界面7作为对显示信息进行显示的显示部发挥功能。显示界面7作为受理用于选择是否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选择输入操作的输入部发挥功能。控制部8使显示界面7显示关于与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相关的比较的显示信息。控制部8在显示界面7受理了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选择输入操作的情况下,判定为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控制部8在显示界面7受理了不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选择输入操作的情况下,判定为不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由此,例如在显示界面7显示关于与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相关的比较的信息,计量装置1的使用者通过参照该信息,从而计量装置1的使用者能够经由显示界面7选择是否使用振动原信号来进行计量处理。
控制部8生成通过利用规定的数字滤波器对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而得到的计量信号。控制部8基于计量信号来生成第一计量值候补。控制部8生成通过利用数字滤波器对振动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而得到的振动信号。控制部8基于计量信号和振动信号来生成第二计量值候补。控制部8进行第一计量值候补与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比较。控制部8基于比较的结果来进行判定处理。由此,能够基于第一计量值候补与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比较结果,判定使用AFV单元14的振动原信号更为适当,还是不使用AFV单元14的振动原信号更为适当。
作为上述比较,控制部8对第一计量值候补的波形的标准偏差中最小的第一标准偏差与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波形的标准偏差中最小的第二标准偏差进行比较。由此,在第一计量值候补的波形以及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波形中,能够采用振幅的偏差程度较小的一方作为适于计量装置及其周围的状况的候补。
以上,对本公开涉及的计量装置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运算部23根据判定处理的判定结果自动地选择了计量处理的内容。然而,计量装置1的使用者也可以经由输入部选择是否使用振动原信号来进行计量处理。在该情况下,图3的步骤S16的处理例如也可以如图4所示那样置换为步骤S16A、S16B、S16C的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图4的步骤S16A、S16B、S16C以外的处理与图3的处理的步骤S16以外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4所示,在步骤S16A中,控制部8进行关于在步骤S15中进行的比较的显示信息的显示。在步骤S16A中,控制部8使关于与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相关的比较的显示信息显示于显示部。例如,输出部24也可以使第一标准偏差的值和第二标准偏差的值作为关于与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相关的比较的显示信息显示于触摸面板7a。由此,能够促使计量装置1的使用者判断第一计量值候补以及第二计量值候补中的哪一个更为适当。
在步骤S16B中,控制部8进行选择输入操作的受理。在步骤S16B中,输出部24例如也可以使触摸面板7a显示计量装置1的使用者能够进行触摸操作的按钮图像等。由此,计量装置1的使用者能够进行以下两种选择输入操作中的任意一种: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选择输入操作;不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选择输入操作。运算部23在进行了触摸触摸面板7a的按钮图像等的操作的情况下,进行由计量装置1的使用者进行的选择输入操作的受理。
在步骤S16C中,控制部8在受理了选择输入操作时,判定是否有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选择输入操作。运算部23在受理了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选择输入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6C:YES),判定为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步骤S17)。之后,运算部23基于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来执行计量处理(第二计量处理)(步骤S18)。
另一方面,运算部23在受理了不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选择输入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6C:NO),判定为不使用振动原信号来进行计量处理(步骤S19)。即,运算部23在判定为没有在受理了选择输入操作时进行使用振动原信号的计量处理的选择输入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6C:NO),判定为不使用振动原信号来进行计量处理(步骤S19)。之后,运算部23使用原信号来执行计量处理(第一计量处理)(步骤S20)。即,运算部23仅使用原信号来执行第一计量处理。之后,控制部8结束图4的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备一个计量单元12以及一个AFV单元14的计量装置1。然而,计量装置1例如能够如图5所示的计量装置1A那样变形。在计量装置1A的说明中,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重复的部位的说明。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部位。
图5是变形例涉及的计量装置1A的概略结构图。如图5所示,计量装置1A是用于沿着输送方向计量长条的物品P1的重量的装置。计量装置1A具有第一计量部4A以及第二计量部5A。第一计量部4A位于第二输送机部2b的上游侧。第二计量部5A位于第二输送机部2b的下游侧。第二计量部5A具有应变体31和计量单元32。应变体31与应变体11同样地,具有可动刚体部31a和固定刚体部31b。可动刚体部31a支承第二输送机部2b。固定刚体部31b固定于架台3。
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且在未由输送部2输送物品P1时,控制部8的滤波器部22例如对从第一计量部4A输出的第一原信号和从第二计量部5A输出的第二原信号分别选择多个数字滤波器中的一个数字滤波器。在该情况下,基于第一原信号选择的数字滤波器和基于第二原信号选择的数字滤波器可以彼此相同。基于第一原信号选择的数字滤波器和基于第二原信号选择的数字滤波器也可以互不相同。在该情况下,控制部8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且在未由输送部2输送物品P1时,将对从第一计量部4A输出的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而得到的计量信号和对从第二计量部5A输出的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而得到的计量信号相加。基于由此得到的相加计量信号,运算部23计算第一计量值候补。之后,控制部8进行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
或者,控制部8的滤波器部22例如对于从第一计量部4A输出的第一原信号和从第二计量部5A输出的第二原信号的相加原信号,选择多个数字滤波器中的一个数字滤波器。在该情况下,控制部8首先生成将从第一计量部4A输出的第一原信号和从第二计量部5A输出的第二原信号相加而得到的相加原信号。然后,运算部23对于该相加原信号,选择多个数字滤波器中的一个数字滤波器。在该情况下,控制部8在输送部2进行动作时且在未由输送部2输送物品P1时,将从第一计量部4A输出的原信号和从第二计量部5A输出的原信号相加。通过对由此得到的相加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运算部23计算预计量信号。运算部23基于对相加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而得到的计量信号,生成第一计量值候补。之后,控制部8使用第一计量值候补,进行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
第一计量部4A除了具有应变体11以及计量单元12以外,还具有第一AFV单元(干扰振动检测部)14A。第一AFV单元14A检测干扰振动。第一AFV单元14A输出与该干扰振动对应的第一振动原信号。从第一AFV单元14A输出的第一振动原信号是模拟信号。第一振动原信号例如通过第一AFV单元14A中包含的A/D转换部而从模拟转换为数字。
第二计量部5A与第一计量部4A同样地,除了具有应变体31以及计量单元32以外,还具有第二AFV单元(干扰振动检测部)34。第二AFV单元34是检测包含计量单元32的计量装置1的干扰振动的部件。第二AFV单元34设置于固定刚体部31b。第二AFV单元34检测从地面F传递至计量装置1A的振动以及输送部2的振动等。第二AFV单元34检测干扰振动。第二AFV单元34输出与该干扰振动对应的第二振动原信号。从第二AFV单元34输出的第二振动原信号是模拟信号。第二振动原信号例如通过第二AFV单元34中包含的A/D转换部而从模拟转换为数字。
也可以是,在将数字转换后的第一振动原信号加上进行了数字转换的第一振动原信号之后,通过滤波器部22对相加后的信号实施滤波处理。也可以是,在将数字转换后的第二振动原信号加上进行了数字转换的第二振动原信号之后,通过滤波器部22对相加后的信号实施滤波处理。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对应的A/D转换部对进行了数字转换的第一振动原信号实施预滤波处理,并且在加上实施了预滤波处理的第一振动原信号之后,通过滤波器部22对相加后的信号实施滤波处理。也可以是,通过对应的A/D转换部对进行了数字转换的第二振动原信号实施预滤波处理,并且在加上实施了预滤波处理的第二振动原信号之后,通过滤波器部22对相加后的信号实施滤波处理。通过将通过以上所示的任意方法实施了滤波处理的相加信号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振动信号来进行处理,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生成修正后原信号。
在以上说明的计量装置1A中,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根据计量装置1A,可以沿着输送方向高精度地计量长条的物品P1的重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中,精度信息基于对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应用数字滤波器而得到的波形的振幅的标准偏差来计算。然而,精度信息不限于该例。例如,精度信息也可以基于对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应用数字滤波器而得到的波形的任意的点的值来计算。例如,精度信息也可以基于对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应用数字滤波器而得到的波形的振幅的微分值的标准偏差来计算。该计算结果也可以是波形的振幅的微分值的标准偏差本身。在这些情况下,能够减小向计量装置输送物品时产生的振动的影响。因此,容易更适当地自动选择适于计量装置及其周围的状况的数字滤波器。或者,精度信息也可以基于对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应用数字滤波器而得到的波形的振幅的二次微分值的标准偏差来计算。该计算结果也可以是波形的振幅的二次微分值的标准偏差本身。或者,精度信息也可以通过从上述波形的振幅的最大值减去该振幅的最小值来计算。在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计算精度信息。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中,计量部将数字信号作为原信号以及振动原信号,并输出到外部。然而,计量部不限于该例。计量部也可以将获取的模拟信号输出到外部。在该情况下,例如控制部也可以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转换。另外,干扰振动检测部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那样的AFV单元。干扰振动检测部输出与计量部受到的干扰振动对应的振动原信号即可。干扰振动检测部也可以是检测位移、力或加速度等的传感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中,计量处理基于原信号和振动原信号两者,或者不使用振动原信号而仅基于原信号。然而,计量处理并不限定于该例。例如,也可以考虑与原信号和振动原信号不同的追加的信号来进行计量处理。与不使用振动原信号的情况相比,也可以提高振动原信号的反映程度来进行计量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中,运算部23基于计量信号来生成第一计量值候补。运算部23基于计量信号和振动信号来生成第二计量值候补。然而,由运算部23生成第一计量值候补以及第二计量值候补并不是必须的。例如,运算部23也可以仅生成一个通过利用规定的数字滤波器对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而得到的计量信号。运算部23也可以仅生成一个通过利用该数字滤波器对振动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而得到的振动信号。运算部23也可以进行它们的比较。运算部23也可以基于比较的结果来进行判定处理。

Claims (5)

1.一种计量装置,具备:
输送部,能够输送物品;
计量部,输出与施加于所述输送部的力的计量分量对应的原信号;
干扰振动检测部,输出与所述计量部受到的干扰振动对应的振动原信号;以及
处理部,至少基于所述原信号来进行计量处理,所述计量处理是在所述输送部进行动作时所述物品位于所述输送部上的情况下的计量处理,
所述处理部基于在所述输送部进行动作时所述物品未位于所述输送部上的情况下输出的所述原信号以及所述振动原信号,进行是否进行使用所述振动原信号的所述计量处理的判定处理,根据所述判定处理的判定结果来进行所述计量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部在判定为进行使用所述振动原信号的所述计量处理的情况下,使用所述原信号以及所述振动原信号来进行所述计量处理,
所述处理部在判定为不进行使用所述振动原信号的所述计量处理的情况下,不使用所述振动原信号来进行所述计量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装置,还具备:
显示部,对显示信息进行显示;以及
输入部,受理用于选择是否进行使用所述振动原信号的所述计量处理的选择输入操作,
所述处理部使关于与所述原信号以及所述振动原信号相关的比较的所述显示信息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所述处理部在受理了进行使用所述振动原信号的所述计量处理的所述选择输入操作的情况下,判定为进行使用所述振动原信号的所述计量处理,
所述处理部在受理了不进行使用所述振动原信号的所述计量处理的所述选择输入操作的情况下,判定为不进行使用所述振动原信号的所述计量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计量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部生成计量信号和振动信号,所述计量信号通过利用规定的数字滤波器对所述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而得,所述振动信号通过利用所述数字滤波器对所述振动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而得,
所述处理部基于所述计量信号来生成第一计量值候补,基于所述计量信号和所述振动信号来生成第二计量值候补,
所述处理部进行所述第一计量值候补与所述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比较,并基于所述比较的结果来进行所述判定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量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比较,所述处理部对所述第一计量值候补的波形的标准偏差中的最小的第一标准偏差与所述第二计量值候补的波形的标准偏差中的最小的第二标准偏差进行比较。
CN202110290050.8A 2020-03-19 2021-03-18 计量装置 Active CN1134949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9962 2020-03-19
JP2020049962A JP7462295B2 (ja) 2020-03-19 2020-03-19 計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4947A true CN113494947A (zh) 2021-10-12
CN113494947B CN113494947B (zh) 2023-06-13

Family

ID=74947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0050.8A Active CN113494947B (zh) 2020-03-19 2021-03-18 计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882583B1 (zh)
JP (1) JP7462295B2 (zh)
KR (1) KR102492929B1 (zh)
CN (1) CN1134949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5889A (zh) * 2022-01-25 2022-05-1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称重设备校准方案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5026A1 (en) * 2003-05-09 2004-12-09 Franco Brighenti Weighing system
JP2007101333A (ja) * 2005-10-04 2007-04-19 Ishida Co Ltd 計量装置
CN101542901A (zh) * 2007-01-23 2009-09-23 株式会社石田 噪声除去装置、重量测定装置、噪声除去方法、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CN102171543A (zh) * 2008-10-04 2011-08-31 株式会社石田 计量装置
CN103038616A (zh) * 2010-09-08 2013-04-10 大和制衡株式会社 数字秤用数字滤波器、具备该数字滤波器的数字秤及滤波处理方法
CN104457949A (zh) * 2013-09-18 2015-03-25 株式会社百利达 计量装置、计量系统、计量方法、以及程序
CN106104228A (zh) * 2014-03-20 2016-11-09 株式会社石田 计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66557B1 (zh) 1974-04-05 1977-10-14 Valti Fabr Tubes Roulements
JP3226974B2 (ja) * 1992-07-24 2001-11-12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動的計量装置の計量条件決定装置
JP2000039355A (ja) 1998-07-21 2000-02-08 Ishida Co Ltd 計量装置
JP4091203B2 (ja) 1999-03-12 2008-05-28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計量装置及び定周期振動波除去方法
JP4851891B2 (ja) 2006-09-04 2012-01-11 株式会社イシダ 計量値付装置および包装計量値付システム
JP4916373B2 (ja) 2007-04-23 2012-04-11 アンリツ産機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計量装置
JP5230320B2 (ja) 2008-09-22 2013-07-10 株式会社イシダ 計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85162A (ja) * 2008-09-30 2010-04-15 Ishida Co Ltd 重量測定装置
JP5611545B2 (ja) 2009-06-30 2014-10-22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計量装置
JP5658594B2 (ja) 2011-02-24 2015-01-28 アンリツ産機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計量装置
JP5848880B2 (ja) 2011-03-30 2016-01-27 アンリツインフィビス株式会社 計量装置
JP6473424B2 (ja) 2016-02-05 2019-02-20 アンリツインフィビス株式会社 重量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5026A1 (en) * 2003-05-09 2004-12-09 Franco Brighenti Weighing system
JP2007101333A (ja) * 2005-10-04 2007-04-19 Ishida Co Ltd 計量装置
CN101542901A (zh) * 2007-01-23 2009-09-23 株式会社石田 噪声除去装置、重量测定装置、噪声除去方法、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CN102171543A (zh) * 2008-10-04 2011-08-31 株式会社石田 计量装置
CN103038616A (zh) * 2010-09-08 2013-04-10 大和制衡株式会社 数字秤用数字滤波器、具备该数字滤波器的数字秤及滤波处理方法
CN104457949A (zh) * 2013-09-18 2015-03-25 株式会社百利达 计量装置、计量系统、计量方法、以及程序
CN106104228A (zh) * 2014-03-20 2016-11-09 株式会社石田 计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82583A1 (en) 2021-09-22
KR20210117940A (ko) 2021-09-29
KR102492929B1 (ko) 2023-01-27
JP2021148659A (ja) 2021-09-27
EP3882583B1 (en) 2023-03-08
JP7462295B2 (ja) 2024-04-05
CN113494947B (zh)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36411E (en) Weighing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correcting effects of vibrations
CN113494947B (zh) 计量装置
US5936206A (en) Weighing machines with means for correcting effects of floor vibrations on weight signals therefrom
CN113493099A (zh) 计量装置
JP2013101061A (ja) 計量装置
JP2011122929A (ja) 計量装置
JP5890140B2 (ja) 計量装置
EP4060296A1 (en) Weighing apparatus
JP6446301B2 (ja) 重量選別装置
JP7356761B2 (ja) 計量装置
JP2023136039A (ja) 計量装置
JP7406242B2 (ja) 計量装置
JP7453675B2 (ja) 計量装置
JP2023135120A (ja) 計量装置
JP2021148662A (ja) 計量装置
JPH08110261A (ja) 質量計量装置及び重量計量装置
JP2023038921A (ja) 計量装置
JP2023034341A (ja) 計量装置
JP3163448U (ja) 電子秤
JPH0618319A (ja) 電子天びん
JP3422546B2 (ja) 床振動補正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1194220A (ja) 計量装置
JPH0682294A (ja) 動的計量装置の計量値補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