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80581A - 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80581A
CN113480581A CN202110823435.6A CN202110823435A CN113480581A CN 113480581 A CN113480581 A CN 113480581A CN 202110823435 A CN202110823435 A CN 202110823435A CN 113480581 A CN113480581 A CN 113480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glycoside
liquid phase
collecting
ethan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34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80581B (zh
Inventor
贺玉婷
易宇阳
曹慧璋
陈宏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Langlin Biological Resour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Langlin Biological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Langlin Biological Resour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Langlin Biological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234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805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80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0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80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05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00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gar derivatives
    • C07H1/06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07H1/0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from natural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7/00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hetero atoms of saccharide radicals
    • C07H17/04Heterocyclic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oxygen as ring hetero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超声微波提取;S2、醇沉;S3、大孔树脂纯化;S4、氧化铝层析柱纯化;S5、结晶干燥;通过本发明的提取方法分别得到梓醇、地黄苷A、地黄苷D和益母草苷提取物四种提取物,且各提取物的质量含量均大于90%;同时还得到了地黄环烯醚萜总苷提取物(质量含量≥80%)。本发明所公开的提取方法,充分利用地黄原料的有效成分,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降低生产成本,且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提取率高,对环境友好,具有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的潜力。

Description

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地黄在中医临床上可分为3种入药饮片,鲜地黄、生地黄及熟地黄。鲜地黄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热生津,凉血和止血的功效,生地黄性寒、味甘,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性微温、味甘,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地黄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影响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各方面的活性,并且具有抗衰老及降血糖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关技术中,地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如下:
1、采用甲醇或乙醇为溶媒,低温组织破碎闪提法提取;然后经活性炭柱层析脱色,又以极性和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联合应用,分离除杂,制备高效液相法精制;低温真空干燥,制得干燥提取物。制得的干燥提取物以梓醇、地黄苷A、地黄苷D和益母草苷4种成分总含量计环烯醚苷类成分含量达60%~80%(w/w)。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①工艺复杂,制备成本较高,实用性不强;
②使用甲醇、丙酮易燃、有毒试剂,对环境不友好;
③未充分利用有效成分,造成资源浪费。
2、将鲜地黄榨汁液加入乙醇,上清液干燥成粉,加水溶解,滤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水和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粉碎,即得。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①产品颜色味棕黄色,未进行脱色,应用范围受限;
②1KG鲜地黄只得到8.2g地黄总苷提取物(59.4%),得率低;
③未充分利用地黄有效成分,造成资源浪费。
3、取鲜地黄与水的均浆物,再加入甲醇搅拌提取,滤液浓缩后加入乙醇搅拌醇沉,溶液冷却除色素,水相用正丁醇萃取得灰白色结晶,用水再重结晶一次,得白色结晶,即为梓醇(>98%)。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①除乙醇外,还使用了甲醇、正丁醇等易燃、有毒试剂,对环境不友好。
②未充分利用有效成分,制备成本较高;
4、使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H103型大孔吸附树脂和活性炭三种常用色谱填料分离、纯化梓醇的方法,从中药地黄中获得纯度高于95%的梓醇。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①其提取采用煎煮的方式,加热提取过程中梓醇易被氧化,造成收率下降;
②活性炭对梓醇的不可逆吸附情况较严重,梓醇在被吸附过程中约40%不能解吸附,损失比较严重;
③未充分利用地黄中的有效成分。
5、将新鲜地黄粉碎,榨汁,汁液加入等体积95%乙醇,充分搅拌,离心,离心液浓缩,浓缩液加入大孔树脂中吸附,3~8倍柱体积20%~3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液用纳滤膜浓缩,减压干燥得粗提物;粗提物加入乙酸乙酯充分溶解,过滤,过氧化铝,下柱液回收试剂采用高速逆流色谱纯化,紫外检测器在线监测,根据图谱收集目标成分,回收试剂,减压干燥即得。存在以下不足:
①使用了乙酸乙酯等易燃、有毒试剂,对环境不友好;
②高速逆流色谱纯化需在线检测,程序复杂,且直接榨汁醇沉得率低,制备成本高;
③未充分利用有效成分,造成资源浪费。
由上述记载得知:相关技术中均未充分利用地黄中的有效成分,地黄环烯醚萜苷提取物多以梓醇单一成分为主,导致资源浪费,制备成本偏高,而地黄苷D、地黄苷A及益母草苷均具有其独特功效,故相关技术未能充分挖掘地黄的开发利用价值。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的提取方法,该方法的提取率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的提取方法,该方法的提取率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微波超声提取:
采用微波超声法处理地黄原料液,固液分离,收集液相;
S2、醇沉:
将步骤S1中所述液相浓缩,得膏状物;
将所述膏状物醇沉,固液分离,收集液相;
S3、大孔树脂纯化:
将步骤S2中所述液相浓缩,固液分离,收集液相,将液相经大孔树脂分离,收集洗脱液,得粗提取物;
S4、氧化铝层析柱纯化:
将所述粗提取物浓缩,固液分离,收集液相,将所述液相过氧化铝层析柱,分段洗脱,分别收集各段洗脱液,得精提取物;
S5、结晶干燥
将所述精提取物浓缩,结晶,固液分离,收集固相,干燥后得所述环烯醚萜苷;
收集液相,浓缩后干燥得环烯醚萜苷总提取物;
其中,所述环烯醚萜苷为梓醇、地黄苷D、地黄苷A和益母草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步骤S3中大孔树脂分离,分两段洗脱,第一段洗脱为水洗;第二段洗脱为2.5BV~4BV体积分数70%~80%的乙醇溶液洗脱。
地黄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及其苷类、糖类、黄酮类、氨基酸、甾醇类和色素等多种类型化合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环烯醚萜苷类,环烯醚萜属于臭乙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具有半缩醛及环戊环的结构特点,由于其C1-OH性质不稳定,因此其在植物体内常以C1-OH与糖形成苷的形式存在。由于苷元以及糖基的不同,因此环烯醚萜苷类的存在形式也是多样的,目前已分离鉴定出30余种化合物,如梓醇、益母草苷、桃叶珊瑚苷、蜜力特苷、地黄苷A、地黄苷D、地黄苷E等,其中以梓醇含量最高。环烯醚萜苷的结构相似,极性普遍较大,易溶于水,热稳定性差。
其中,地黄苷D、地黄苷A、益母草苷也是地黄中的有效成分,二者水溶性好、热稳定性强,在地黄中有较高的含量。
梓醇(Catalpol,分子式C15H22Ol0),是一种环烯醚萜单糖苷,白色针状结晶,可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于氯仿、丙酮;梓醇具有抗脑缺血损伤、抗老年痴呆、抗炎、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降糖等药理活性;梓醇的化学结构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3172750930000041
益母草苷(Onuride,分子式C15H24O9),也是一种环烯醚萜单糖苷,白色粉末,可溶于水、甲醇和乙醇,难溶于氯仿和丙酮;益母草苷有抗癌、神经保护、抗炎、利尿、降血糖及抗肝炎病毒等生理活性,在地黄中也具有较高含量;益母草苷化学结构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3172750930000042
地黄苷D(Rehmannioside D,分子式C27H42O20),黄白色粉末,可溶于水、甲醇和乙醇,难溶于氯仿和丙酮;热稳定性强,在地黄中有较高的含量;地黄苷D具有滋阴、补血和降血糖等作用;地黄苷D化学结构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3172750930000051
地黄苷A(Rehmannioside A,分子式C2lH32O15)是一种较稳定的环烯醚萜双糖苷,白色晶体(方),可溶于水、甲醇和乙醇;难溶于氯仿和丙酮;热稳定性强,在地黄中有较高的含量;地黄苷A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地黄苷A化学结构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3172750930000052
本发明提取方法采取微波-超声波低温提取,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有效成分不被破坏。该方法利用了地黄环烯醚萜苷分子结构中既有极性的葡萄糖苷、又有非极性的苷元,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有效去除了单糖、低聚糖以及色素等杂质,富集分离地黄环烯醚萜苷类物质,得到含量大于80%的地黄环烯醚萜苷粗提取物。再进一步利用氧化铝与环烯醚萜苷的羟基形成氢键,采用乙醇溶液梯度洗脱,从而实现了地黄环烯醚萜苷粗提取物中梓醇、地黄苷D、地黄苷A和益母草苷的分离,且同时具备了较好的脱色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1中所述微波超声法,参数为:
超声功率100W~350W;微波功率400W~600W;微波提取时间30min~60min;微波提取温度30℃~5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地黄原料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地黄原料粉碎,灭酶和匀浆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灭酶的温度为80℃~100℃;灭酶的料液比为1:4~6;灭酶的时间为10min~30min。
在提取前对原料进行灭酶处理,保证了地黄原料中梓醇等环烯醚萜苷不被破坏(β葡萄糖苷酶会使梓醇等降解),灭酶后的原料进行匀浆处理,更有利于地黄原料中有效成分被充分提取完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2中,所述膏状物的密度为1.1g/cm3~1.23g/cm3
膏状物密度过低,会影响溶液中多糖等杂质与环烯醚萜苷的分离效果;同时,消耗乙醇的用量较大;膏状物密度过高,多糖等杂质醇沉速度加快,容易使有效成分被杂质包裹而使提取率偏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2中,所述醇沉为:添加体积分数为95%~99.9%的乙醇水溶液,使醇沉体系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80%~90%。
本发明将提取滤液浓缩至一定密度的流膏状,再加乙醇水溶液调整体系中乙醇的体积浓度为80%~90%;进行醇沉,几乎可去除全部的淀粉、多糖类、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杂质,既能减少乙醇的用量,又能保证有效成分能够被有效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2中,所述醇沉的时间为6h~24h。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2中,所述醇沉的时间为6h~12h。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2中,所述醇沉的时间为6h~8h。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3中,所述大孔树脂包括HPD300、LX-60和LXA-12中的一种。
树脂吸附量的大小是吸附分离提取法的关键,一般来说极性物质在非极性介质中易被极性吸附剂吸附,非极性物质在极性介质中易被非极性吸附剂吸附。梓醇等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属于极性化合物,但由于含有非极性的苷元和极性的苷两部分结构,因此两种极性的吸附树脂均可吸附;同时,考虑到梓醇等的苷元极性较弱,有利于非、弱极性树脂的吸附,再进一步结合测试结果,非极性和弱极性树脂吸附量更大;故而选用上述树脂。
树脂的空间结构(孔径、比表面积、孔容等)也是影响其吸附性能的因素之一,大孔树脂吸附原理是以物理吸附为主,故比表面积越大,表面张力就越大,对物质的吸附量就较高。同时孔径的大小直接影响不同大小分子的自由出入,只有当孔径足够大时,比表面积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不同树脂对梓醇的吸附容量的差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3中,所述洗脱的速度为0.5BV/h~1.5BV/h。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4中,所述氧化铝层析柱为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和碱性氧化铝层析柱中的一种。
地黄中环烯醚萜苷对酸不稳定,酸性的氧化铝(pH=4)柱层析易使环烯醚萜苷降解,导致收率下降,在中性、碱性(pH=10)相对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氧化铝层析柱的径高比为1:6~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氧化铝层析柱的径高比为1:6~8。
结合地黄环烯醚萜苷极性的差异以及上样量与层析柱径高比参数优化。
对于不易分离的化合物,径高比越小,分离效果会越好。但径高比过高,流速过小,分离时间长,效率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4中,所述分段洗脱的程序为:
第一段洗脱:体积倍数2BV~3BV,体积分数为10%~15%的乙醇水溶液;
第二段洗脱:体积倍数1BV~1.5BV,体积分数为30%~40%的乙醇水溶液;
第三段洗脱:体积倍数1BV~2BV,体积分数为50%~60%的乙醇水溶液;
第四段洗脱:体积倍数1BV~2BV,体积分数为80%~90%的乙醇水溶液。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5中,所述浓缩,所得浓缩液的密度为1.15g/cm3~1.22g/cm3
一般来说,有效成分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溶液中溶质分子间的相互碰撞聚合,利于结晶,但浓度过高,相应杂质的浓度以及溶液的黏度也增大,反而不利于晶体的析出。
本发明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提取过程简单,操作性强,且未采用大量有机溶剂;同时使用的有机溶剂仅为乙醇,安全性高且对环境友好;还能同时获得多种环烯醚萜苷,分别为梓醇、地黄苷D、地黄苷A和益母草苷提取物,各提取物的质量含量均大于90%;在此基础上,还得到了颜色浅的地黄环烯醚萜总苷提取物,地黄环烯醚萜总苷的质量含量大于80%;能够广泛有效的应用于医疗、保健与化妆品等领域,充分挖掘了地黄的开发利用价值,扩大了地黄提取物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梓醇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地黄苷D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地黄苷A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益母草苷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HPLC(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参数如下:
色谱柱:WONDASILTM C18柱(250mm×4.6mm,5μm);
流动相:流动相A:乙腈;流动相B:质量分数为0.2%磷酸水;
梯度洗脱的程序见表1:
表1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程序
时间/min A/% B/%
0.01 3 97
11.5 1 99
13 3 97
25 3 97
流速:1mL/min;
检测波长:203nm;
进样量:10μL;
灵敏度:2.000AUFS;
柱温:3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梓醇、地黄苷D、地黄苷A和益母草苷对照品适量,置25mL容量瓶中,加纯水适量超声溶解,放冷至室温并定容至刻度,备用。
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制得的梓醇提取物、地黄苷D提取物、地黄苷A提取物和益母草苷提取物适量,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纯水适量超声溶解,冷却并定容至刻度,摇匀,过0.45μm滤膜,备用。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UV(分光光度计法)分析的参数如下:
测定方法:精确吸取1.0m L反应液加入1mol·L-1盐酸溶液2mL,摇匀,90℃水浴反应15min,室温(10~30℃)静置15min放冷,加二硝基苯肼乙醇溶液(二硝基苯肼乙醇溶液是指取2,4-二硝基苯肼1g,加无水乙醇1000mL使溶解,再缓缓加入盐酸(12mol/L)10mL,摇匀,即得)0.5mL,摇匀,90℃水浴反应25min,室温静置15min放冷,再加入1mol·L-1NaOH体积分数为70%乙醇水溶液3mL,摇匀终止反应,室温静置1.5h。以体积分数为70%乙醇水溶液为空白对照,在462nm处测定吸光度。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梓醇对照品5.35mg以体积分数为70%乙醇水溶液定容至25m L量瓶,摇匀,制成每1mL中含241μg梓醇的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梓醇对照品溶液1.0mL,1.5mL,2.0mL,2.5mL,3.mL,3.5mL,4.0mL入10mL量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0%乙醇水溶液定容。按照上述方法测定,以体积分数为70%乙醇水溶液反应为空白在462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对照品含量(μ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制得的环烯醚萜总苷提取物适量,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水溶液适量超声溶解,冷却并定容至刻度,摇匀。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微波超声提取:
取地黄原料5kg破碎,加入4倍体积水,在80℃保温30min,灭酶后匀浆处理,将匀浆后的料液进行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3次;每次提取后固液分离,收集提取液;将3次提取液合并得超声微波提取物;
其中,超声功率350W,微波功率400W,微波提取时间30min,微波提取温度50℃,料液比为1:8。
S2、醇沉:
将步骤S1所得的超声微波提取物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浓缩至溶液密度为1.10g/cm3的流膏状混合物;
将体积分数为95%乙醇水溶液添加至流膏状混合物中,使流膏状混合物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80%;醇沉8h,固液分离,收集溶液,得醇沉提取物。
S3、大孔树脂纯化:
将步骤S2中醇沉提取物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7MPa,浓缩温度不超过65℃)至无醇味,固液分离,收集滤液;
将滤液过HPD300大孔树脂纯化,流出液重复上样,上样流速为1BV/h,用纯水洗至无色,再用2.5BV体积分数为80%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得地黄总环烯醚萜苷粗提取物。
S4、层析柱纯化:
将步骤S3所得的地黄总环烯醚萜苷粗提取物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7MPa,浓缩温度不超过65℃)至无醇味,固液分离,收集滤液;
将滤液过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径高比1:6),上样流速为1BV/h,纯水洗至无色,依次用2BV体积分数为15%乙醇水溶液、1BV体积分数为30%乙醇水溶液、2BV体积分数为50%乙醇水溶液和1BV体积分数为90%乙醇水溶液分段洗脱;得第一段洗脱液、第二段洗脱液、第三段洗脱液和第四段洗脱液;
S5、结晶:
将步骤S4中所得第一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6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一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14.00g梓醇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二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6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二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9.30g地黄苷D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三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6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4.30g地黄苷A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四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7MPa,浓缩温度不超过65℃)至溶液密度为1.16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3.20g益母草苷提取物;
将上述第一段洗脱液液相、第二段洗脱液液相、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混合后,干燥得40.20g地黄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物。
经HPLC分析检测,梓醇提取物含量为94.33%,收率为76.82%、地黄苷D提取物含量91.65%,收率为74.11%、地黄苷A提取物含量为91.09%,收率为71.21%、益母草苷含量为92.03%,收率为75.92%,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地黄环烯醚萜总苷含量为80.37%,总收率为90.4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微波超声提取:
取地黄原料5kg破碎,加入6倍体积水,在100℃保温30min,灭酶后匀浆处理,将匀浆后的料液进行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2次;每次提取后固液分离,收集提取液;将2次提取液合并得超声微波提取物;
其中,超声功率100W,微波功率600W,微波提取时间60min,微波提取温度30℃,料液比为1:15。
S2、醇沉:
将步骤S1所得的超声微波提取物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浓缩至溶液密度为1.13g/cm3的流膏状混合物;
将体积分数为95%乙醇水溶液添加至流膏状混合物中,使流膏状混合物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0%;醇沉6h,固液分离,收集溶液,得醇沉提取物。
S3、大孔树脂纯化:
将步骤S2中醇沉提取物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7MPa,浓缩温度不超过65℃)至无醇味,固液分离,收集滤液;
将滤液过LX-60大孔树脂纯化,流出液重复上样,上样流速为1BV/h,用纯水洗至无色,再用4BV体积分数为70%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得地黄总环烯醚萜苷粗提取物。
S4、层析柱纯化:
将步骤S3所得的地黄总环烯醚萜苷粗提取物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7MPa,浓缩温度不超过65℃)至无醇味,固液分离,收集滤液;
将滤液过碱性氧化铝层析柱(径高比1:10),上样流速为1BV/h,纯水洗至无色,依次用3BV体积分数为10%乙醇水溶液、1.5BV体积分数为35%乙醇水溶液、2BV体积分数为50%乙醇水溶液和1BV体积分数为80%乙醇水溶液分段洗脱;得第一段洗脱液、第二段洗脱液、第三段洗脱液和第四段洗脱液;
S5、结晶:
将步骤S4中所得第一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22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一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12.70g梓醇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二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22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二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9.50g地黄苷D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三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22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4.22g地黄苷A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四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7MPa,浓缩温度不超过65℃)至溶液密度为1.22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2.90g益母草苷提取物;
将上述第一段洗脱液液相、第二段洗脱液液相、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混合后,干燥得40.70g地黄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物。
经HPLC分析检测,梓醇提取物含量为94.29%,收率为75.90%、地黄苷D提取物含量90.82%,收率为75.02%、地黄苷A提取物含量为90.48%,收率为71.57%、益母草苷含量为91.16%,收率为73.50%,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地黄环烯醚萜总苷含量为81.73%,总收率为90.17%。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微波超声提取:
取地黄原料5kg破碎,加入5倍体积水,在90℃保温30min,灭酶后匀浆处理,将匀浆后的料液进行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2次;每次提取后固液分离,收集提取液;将2次提取液合并得超声微波提取物;
其中,超声功率200W,微波功率500W,微波提取时间45min,微波提取温度40℃,料液比为1:12。
S2、醇沉:
将步骤S1所得的超声微波提取物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浓缩温度不超过75℃,浓缩至溶液密度为1.16g/cm3的流膏状混合物;
将体积分数为95%乙醇水溶液添加至流膏状混合物中,使流膏状混合物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80%;醇沉10h,固液分离,收集溶液,得醇沉提取物。
S3、大孔树脂纯化:
将步骤S2中醇沉提取物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7MPa,浓缩温度不超过65℃)至无醇味,固液分离,收集滤液;
将滤液过LXA-12大孔树脂纯化,流出液重复上样,上样流速为1BV/h,用纯水洗至无色,再用3BV体积分数为75%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得地黄总环烯醚萜苷粗提取物。
S4、层析柱纯化:
将步骤S3所得的地黄总环烯醚萜苷粗提取物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7MPa,浓缩温度不超过65℃)至无醇味,固液分离,收集滤液;
将滤液过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径高比1:8),上样流速为1BV/h,纯水洗至无色,依次用2BV体积分数为15%乙醇水溶液、1BV体积分数为40%乙醇水溶液、1.5BV体积分数为55%乙醇水溶液和1.5BV体积分数为85%乙醇水溶液分段洗脱;得第一段洗脱液、第二段洗脱液、第三段洗脱液和第四段洗脱液;
S5、结晶:
将步骤S4中所得第一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一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11.00g梓醇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二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二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9.20g地黄苷D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三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4.40g地黄苷A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四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7MPa,浓缩温度不超过6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3.30g益母草苷提取物;
将上述第一段洗脱液液相、第二段洗脱液液相、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混合后,干燥得44.10g地黄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物。
经HPLC分析检测,梓醇提取物含量为94.42%,收率为74.86%、地黄苷D提取物含量90.59%,收率为72.47%、地黄苷A提取物含量为90.58%,收率为72.46%、益母草苷含量为90.53%,收率为75.26%,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地黄环烯醚萜总苷含量为82.54%,总收率为90.86%。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为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与实施例3的差异在于:
S1、超声提取:
取地黄原料5kg破碎,加入5倍体积水,在90℃保温30min,灭酶后匀浆处理,将匀浆后的料液进行超声波提取2次;每次提取后固液分离,收集提取液;将2次提取液合并得超声提取物;
其中,超声功率200W,料液比为1:12。
S5、结晶:
将步骤S4中所得第一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一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05.93g梓醇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二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二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8.90g地黄苷D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三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4.35g地黄苷A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四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7MPa,浓缩温度不超过6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3.05g益母草苷提取物;
将上述第一段洗脱液液相、第二段洗脱液液相、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混合后,干燥得49.77g地黄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物。
经HPLC分析检测,梓醇提取物含量为87.96%,收率为66.55%、地黄苷D提取物含量81.34%,收率为62.95%、地黄苷A提取物含量为78.78%,收率为62.31%、益母草苷含量为82.10%,收率为66.97%,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地黄环烯醚萜总苷含量为59.92%,总收率为80.58%。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为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与实施例3的差异在于:
S1、微波提取:
取地黄原料5kg破碎,加入5倍体积水,在90℃保温30min,灭酶后匀浆处理,将匀浆后的料液进行微波提取2次;每次提取后固液分离,收集提取液;将2次提取液合并得超声提取物;
其中,微波功率500W,微波提取时间45min,微波提取温度40℃,料液比为1:12。
S5、结晶:
将步骤S4中所得第一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一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02.90g梓醇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二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二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8.42g地黄苷D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三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4.25g地黄苷A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四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7MPa,浓缩温度不超过6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2.74g益母草苷提取物;
将上述第一段洗脱液液相、第二段洗脱液液相、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混合后,干燥得49.77g地黄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物。
经HPLC分析检测,梓醇提取物含量为89.61%,收率为65.87%、地黄苷D提取物含量85.98%,收率为62.91%、地黄苷A提取物含量为82.42%,收率为63.69%、益母草苷含量为84.05%,66.92%,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地黄环烯醚萜总苷含量为58.60%,总收率为79.92%。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为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与实施例3的差异在于:
S2、醇沉:
将步骤S1所得的超声微波提取物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浓缩温度不超过75℃,浓缩至溶液密度为1.05g/cm3的流膏状混合物;
将体积分数为95%乙醇水溶液添加至流膏状混合物中,使流膏状混合物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5%;醇沉10h,固液分离,收集溶液,得醇沉提取物。
S5、结晶:
将步骤S4中所得第一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一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95.46g梓醇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二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二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7.91g地黄苷D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三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3.78g地黄苷A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四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7MPa,浓缩温度不超过6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0.91g益母草苷提取物;
将上述第一段洗脱液液相、第二段洗脱液液相、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混合后,干燥得45.74g地黄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物。
经HPLC分析检测,梓醇提取物含量为81.49%,收率为55.57%、地黄苷D提取物含量78.05%,收率为53.70%、地黄苷A提取物含量为77.09%,收率为53.04%、益母草苷含量为80.81%,收率为55.08%,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地黄环烯醚萜总苷含量为55.36%,总收率为67.27%。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为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与实施例3的差异在于:
S3、大孔树脂纯化:
将步骤S2中醇沉提取物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无醇味,固液分离,收集滤液;
将滤液过D101大孔树脂纯化,流出液重复上样,上样流速为1BV/h,用纯水洗至无色,再用3BV体积分数为75%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得地黄总环烯醚萜苷粗提取物。
S5、结晶:
将步骤S4中所得第一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一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93.24g梓醇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二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二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82.80g地黄苷D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三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3.92g地黄苷A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四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7MPa,浓缩温度不超过6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1.70g益母草苷提取物;
将上述第一段洗脱液液相、第二段洗脱液液相、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混合后,干燥得46.66g地黄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物。
经HPLC分析检测,梓醇提取物含量为85.16%,收率为56.71%、地黄苷D提取物含量80.11%,收率为57.68%、地黄苷A提取物含量为75.54%,收率为53.79%、益母草苷含量为81.45%,收率为59.58%;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地黄环烯醚萜总苷含量为55.78%,总收率为69.30%。
对比例5
本对比例为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与实施例3的差异在于:
S4、层析柱纯化:
将步骤S3所得的地黄总环烯醚萜苷粗提取物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无醇味,固液分离,收集滤液;
将滤液过酸性氧化铝层析柱(径高比1:8),上样流速为1BV/h,纯水洗至无色,依次用2BV体积分数为15%乙醇水溶液、1BV体积分数为40%乙醇水溶液、1.5BV体积分数为55%乙醇水溶液和1.5BV体积分数为85%乙醇水溶液分段洗脱;得第一段洗脱液、第二段洗脱液、第三段洗脱液和第四段洗脱液;
S5、结晶:
将步骤S4中所得第一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一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03.23g梓醇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二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二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83.72g地黄苷D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三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4.04g地黄苷A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四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7MPa,浓缩温度不超过6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2.24g益母草苷提取物;
将上述第一段洗脱液液相、第二段洗脱液液相、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混合后,干燥得50.47g地黄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物。
经HPLC分析检测,梓醇提取物含量为86.60%,收率为63.85%、地黄苷D提取物含量83.79%,收率为61.00%、地黄苷A提取物含量为81.08%,收率为59.67%、益母草苷含量为82.95%,收率为63.44%,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地黄环烯醚萜总苷含量为57.21%,总收率为77.27%。
对比例6
本对比例为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与实施例3的差异在于:
S4、层析柱纯化:
将步骤S3所得的地黄总环烯醚萜苷粗提取物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无醇味,固液分离,收集滤液;
将滤液过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径高比1:3),上样流速为1BV/h,纯水洗至无色,依次用2BV体积分数为15%乙醇水溶液、1BV体积分数为40%乙醇水溶液、1.5BV体积分数为55%乙醇水溶液和1.5BV体积分数为85%乙醇水溶液分段洗脱;得第一段洗脱液、第二段洗脱液、第三段洗脱液和第四段洗脱液;
S5、结晶:
将步骤S4中所得第一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一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一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19.88g梓醇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二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二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二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07.64g地黄苷D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三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8MPa,浓缩温度不超过7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和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将第三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5.15g地黄苷A提取物;
将步骤S4中第四段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压力≤-0.07MPa,浓缩温度不超过65℃)至溶液密度为1.18g/cm3,4℃冷藏析出结晶,过滤,收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将第四段洗脱液固相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60℃,得15.30g益母草苷提取物;
将上述第一段洗脱液液相、第二段洗脱液液相、第三段洗脱液液相和第四段洗脱液液相混合后,干燥得44.91g地黄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物。
经HPLC分析检测,梓醇提取物含量为82.07%,收率为70.27%、地黄苷D提取物含量74.14%,收率为69.40%、地黄苷A提取物含量为71.47%,收率为67.83%、益母草苷含量为73.02%,收率为69.80%,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地黄环烯醚萜总苷含量为83.35%,总收率为86.48%。
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各提取物(梓醇、地黄苷D、地黄苷A和益母草苷提取物)的色谱图见图1~4,从图1~4中得知,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各提取物纯度高。本发明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各提取物的色谱图与实施例1中差异较小,在此不在赘述。
对比例1与实施例3的差异在于:对比例1仅采用超声提取,由最终的提取物的含量和纯度测试数据得知,单一超声提取,会使最终提取物的含量和纯度大大降低。
对比例2与实施例3的差异在于:对比例2仅采用微波提取,由最终的提取物的含量和纯度测试数据得知,单一微波提取,会使最终提取物的含量和纯度大大降低。
对比例3与实施例3的差异在于:对比例3醇沉过程中乙醇水溶液浓度为65%,由最终的提取物的含量和纯度测试数据得知,醇沉过程中乙醇浓度降低,会使最终提取物的含量和纯度大大降低。
对比例4与实施例3的差异在于:对比例4使用D101树脂,由最终的提取物的含量和纯度测试数据得知,使用D101树脂提取,会使最终提取物的含量和纯度大大降低。
对比例5与实施例3的差异在于:对比例5使用酸性氧化铝柱层析,由最终的提取物的含量和纯度测试数据得知,使用酸性氧化铝柱层析,会使最终提取物的含量和纯度大大降低。
对比例6与实施例3的差异在于:对比例6使用中性氧化铝柱层径高比为1:3,由最终的提取物的含量和纯度测试数据得知,径高比变大,会使最终提取物的含量和纯度大大降低。
结合各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数据对比得知,本发明中的各步骤紧密关联,为统一整体;任一步骤的替换,均会对提取物的含量和纯度产生不利影响。
本发明提取工艺采取微波-超声波低温提取,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有效成分不被破坏。且在提取前对原料进行灭酶处理,保证了地黄原料中梓醇等环烯醚萜苷不被破坏(β葡萄糖苷酶会使梓醇等降解),灭酶后的原料进行匀浆处理,更有利于地黄原料中有效成分被充分提取完全。
本发明将提取滤液浓缩至一定密度的流膏状,再加乙醇使混合体系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浓度为80%~90%,进行醇沉,几乎可去除全部的淀粉、多糖类、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杂质,既能减少乙醇的用量,又能保证有效成分能够被有效分离。
本发明利用地黄环烯醚萜苷分子结构中既有极性的葡萄糖苷、又有非极性的苷元,采用大孔树脂吸附,能有效去除单糖、低聚糖以及色素等杂质,富集分离地黄环烯醚萜苷类物质,得到地黄环烯醚萜苷含量大于80%的地黄环烯醚萜苷粗提取物。
本发明利用氧化铝与环烯醚萜苷的羟基以及形成氢键,结合地黄环烯醚萜苷极性的差异以及上样量与层析柱径高比参数,采用乙醇水溶液梯度洗脱,从而使地黄环烯醚萜苷粗提取物中梓醇、地黄苷D、地黄苷A和益母草苷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且同时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本发明的提取方法,充分利用地黄原料的有效成分,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降低生产成本,且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提取率高,对环境友好;具有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前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方法提取过程简单,操作性强,且未采用大量有机溶剂;同时使用的有机溶剂仅为乙醇,安全性高且对环境友好;还能同时获得多种环烯醚萜苷,分别为梓醇、地黄苷D、地黄苷A和益母草苷提取物,各提取物的质量含量均大于90%;在此基础上,还得到了颜色浅的地黄环烯醚萜总苷提取物,地黄环烯醚萜总苷的质量含量大于80%;能够广泛有效的应用于医疗、保健与化妆品等领域,充分挖掘了地黄的开发利用价值,扩大了地黄提取物的应用范围。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微波超声提取:
采用微波超声法处理地黄原料液,固液分离,收集液相;
S2、醇沉:
将步骤S1中所述液相浓缩,得膏状物;
将所述膏状物醇沉,固液分离,收集液相;
S3、大孔树脂纯化:
将步骤S2中所述液相浓缩,固液分离,收集液相,将液相经大孔树脂分离,收集洗脱液,得粗提取物;
S4、氧化铝层析柱纯化:
将所述粗提取物浓缩,固液分离,收集液相,将所述液相过氧化铝层析柱,分段洗脱,分别收集各段洗脱液,得精提取物;
S5、结晶干燥
将所述精提取物浓缩,结晶,固液分离,收集固相,干燥后得所述环烯醚萜苷;
收集液相,浓缩后干燥得环烯醚萜苷总提取物;
其中,所述环烯醚萜苷为梓醇、地黄苷D、地黄苷A和益母草苷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S3中,所述大孔树脂分离,分两段洗脱,第一段洗脱为水洗;第二段洗脱为2.5BV~4BV体积分数70%~80%的乙醇溶液洗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微波超声法,参数为:
超声功率100W~350W;微波功率400W~600W;微波提取时间30min~60min;微波提取温度3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黄原料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地黄原料粉碎,灭酶和匀浆处理;优选地,所述灭酶的温度为80℃~100℃;灭酶的料液比为1:4~6;灭酶的时间为10min~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膏状物的密度为1.1g/cm3~1.23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醇沉为:添加体积分数为95%~99.9%的乙醇水溶液,使醇沉体系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80%~90%;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醇沉的时间为6h~24h;更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醇沉的时间为6h~12h;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醇沉的时间为6h~8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大孔树脂包括HPD300、LX-60和LXA-12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洗脱的速度为0.5BV/h~1.5BV/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氧化铝层析柱为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和碱性氧化铝层析柱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氧化铝层析柱的径高比为1:6~10;更优选地,所述氧化铝层析柱的径高比为1:6~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分段洗脱的程序为:
第一段洗脱:体积倍数2BV~3BV,体积分数为10%~15%的乙醇水溶液;
第二段洗脱:体积倍数1BV~1.5BV,体积分数为30%~40%的乙醇水溶液;
第三段洗脱:体积倍数1BV~2BV,体积分数为50%~60%的乙醇水溶液;
第四段洗脱:体积倍数1BV~2BV,体积分数为80%~90%的乙醇水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浓缩,所得浓缩液的密度为1.15g/cm3~1.22g/cm3
CN202110823435.6A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 Active CN1134805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3435.6A CN113480581B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3435.6A CN113480581B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0581A true CN113480581A (zh) 2021-10-08
CN113480581B CN113480581B (zh) 2022-05-24

Family

ID=77942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23435.6A Active CN113480581B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805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15779A (zh) * 2022-12-05 2023-02-28 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地黄苷d在制备用于调节pi3k-akt通路的产品中的应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5282A (zh) * 2008-05-05 2008-09-17 山东大学 鲜地黄中分离梓醇的方法
CN101704864A (zh) * 2009-10-20 2010-05-12 南京荣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梓醇的制备方法
CN101817855A (zh) * 2009-12-23 2010-09-01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新鲜地黄中制备梓醇和地黄多糖的方法
CN102058712A (zh) * 2009-11-13 2011-05-18 上海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地黄茎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127131A (zh) * 2010-11-03 2011-07-20 张守力 一种梓醇的提取方法
CN102146109A (zh) * 2010-02-04 2011-08-10 上海中医药大学 高纯度栀子苷的制备方法
CN102382156A (zh) * 2011-09-16 2012-03-21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地黄苷d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
CN102863489A (zh) * 2011-07-04 2013-01-09 苏州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从地黄茎中提取梓醇的方法
CN103232502A (zh) * 2013-05-15 2013-08-07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梓醇的方法
CN103242397A (zh) * 2013-05-15 2013-08-14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生地黄中制备益母草苷的方法
CN104147079A (zh) * 2014-07-09 2014-11-19 陕西师范大学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的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及其提取和测定方法
CN107998212A (zh) * 2018-01-18 2018-05-08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地黄环烯醚萜苷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8912189A (zh) * 2018-09-16 2018-11-30 湖州展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益母草苷的制备方法
CN111187318A (zh) * 2018-11-15 2020-05-22 南京萌源康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梓醇的提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5282A (zh) * 2008-05-05 2008-09-17 山东大学 鲜地黄中分离梓醇的方法
CN101704864A (zh) * 2009-10-20 2010-05-12 南京荣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梓醇的制备方法
CN102058712A (zh) * 2009-11-13 2011-05-18 上海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地黄茎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817855A (zh) * 2009-12-23 2010-09-01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新鲜地黄中制备梓醇和地黄多糖的方法
CN102146109A (zh) * 2010-02-04 2011-08-10 上海中医药大学 高纯度栀子苷的制备方法
CN102127131A (zh) * 2010-11-03 2011-07-20 张守力 一种梓醇的提取方法
CN102863489A (zh) * 2011-07-04 2013-01-09 苏州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从地黄茎中提取梓醇的方法
CN102382156A (zh) * 2011-09-16 2012-03-21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地黄苷d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
CN103232502A (zh) * 2013-05-15 2013-08-07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梓醇的方法
CN103242397A (zh) * 2013-05-15 2013-08-14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生地黄中制备益母草苷的方法
CN104147079A (zh) * 2014-07-09 2014-11-19 陕西师范大学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的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及其提取和测定方法
CN107998212A (zh) * 2018-01-18 2018-05-08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地黄环烯醚萜苷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8912189A (zh) * 2018-09-16 2018-11-30 湖州展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益母草苷的制备方法
CN111187318A (zh) * 2018-11-15 2020-05-22 南京萌源康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梓醇的提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匡岩巍等: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鲜地黄叶中梓醇的初步研究",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
张继杰主编: "《中药化学》", 31 October 199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张雅阁: "地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制备及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 *
李更生等: "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医研究》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15779A (zh) * 2022-12-05 2023-02-28 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地黄苷d在制备用于调节pi3k-akt通路的产品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0581B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4043C (zh) 高纯度罗汉果甜苷v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478836A (zh) 一种枸杞多糖的制备方法
CN106243172B (zh) 一种提取黑果枸杞花色苷的方法
CN108752231B (zh) 从甜茶中提取茶氨酸以及同时提取甜茶苷和茶多酚的方法
CN106967142B (zh) 一种同时提取罗汉果甜苷v、ⅵ和11-o基苷v的方法
CN107898868B (zh) 从枸杞中同步分离制备枸杞红素、枸杞多糖和枸杞黄酮的方法
CN110105458B (zh) 从罗汉果甜苷提取废液中提取多糖和d-甘露醇的方法
CN104086614A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的罗汉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8176079B (zh) 一种甘草提取物的脱色方法
CN105132172B (zh) 一种从鸢尾根中制备烟草用鸢尾根黄酮类物质的方法
CN105713061A (zh) 一种罗汉果苷v含量≥95%的罗汉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14848701B (zh) 一种余甘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13480581B (zh) 一种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方法
CN109369733B (zh) 一种从苦荞叶中同时提取多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WO2022052394A1 (zh) 一种飞燕草素酰基化花色苷的制备方法
CN106046848A (zh) 一种在桑葚果渣中提取纯化花色苷的方法
CN110917240B (zh) 一种从青钱柳中分离多种有效成分的连续化方法
CN113637038A (zh) 一种从甜茶叶中提取无苦涩味甜茶苷和甜茶多酚的方法
Wu et al. Preparation of paeoniflorin from the stems and leaves of Paeonia lactiflora Pall.‘Zhongjiang’through green efficient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and subcritical water extraction
CN112266399A (zh) 一种淫羊藿提取物的高纯度分离提取方法
CN108409806B (zh) 一种分离制备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的方法
CN107213180B (zh) 一种三七黄酮的分离提取方法
CN102690359B (zh) 一种从罗汉果块根中提取淀粉和葫芦素的方法
CN109517017B (zh) 黄酮对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432814B (zh) 一种六甲基磷酰三胺双水相体系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