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3914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3914A
CN113453914A CN201980092306.5A CN201980092306A CN113453914A CN 113453914 A CN113453914 A CN 113453914A CN 201980092306 A CN201980092306 A CN 201980092306A CN 113453914 A CN113453914 A CN 113453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lug
block
ltoreq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23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村将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53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39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11Patterns comprising tread lugs arranged parallel or oblique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1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76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5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7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该充气轮胎具备配置于花纹块(3A、3B)的侧壁面并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凸片(4A、4B)。此外,定义出局部的平面(X),该局部的平面(X)包含第一和第二花纹块(3A、3B)的接地端与连接了划分第一和第二花纹块(3A、3B)的三个横纹槽(2)的开口端部的圆弧。此时,第一和第二花纹块(3A、3B)的凸片(4A、4B)在花纹块(3A、3B)的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1A、31B),使横纹槽(2)的槽壁向比平面(X)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长。此外,凸片(4A、4B)相对于平面(X)的突出量从花纹块(3A、3B)的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1A、31B)朝向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2A、32B)逐渐减少。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提高胎面部的冷却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重载荷用轮胎,特别是工程车辆用轮胎中存在以下问题:在车辆行驶时胎面部发热而发生分离。作为涉及像这样的问题的以往的充气轮胎,已知有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以往的充气轮胎在胎肩加强部具备凸片或者凹凸部以增加胎肩加强部的表面积,由此促进从胎肩加强部的散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865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320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胎面部的冷却性能的充气轮胎。
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向胎肩加强部开口的多个横纹槽和隔着一个所述横纹槽相邻的第一和第二花纹块,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具备:凸片,配置于所述花纹块的侧壁面并沿轮胎周向延伸,定义出局部的平面X,所述局部的平面X包含所述第一和第二花纹块的接地端与连接了划分所述第一和第二花纹块的三个所述横纹槽的开口端部的圆弧,所述第一和第二花纹块的所述凸片在所述花纹块的一方的周向边缘部,使所述横纹槽的槽壁向比平面X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长,且所述凸片相对于平面X的突出量从所述花纹块的所述一方的周向边缘部朝向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逐渐减少。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在轮胎旋转时,在先着地侧的第一花纹块的侧壁面的空气被凸片引导,向在后着地侧的第二花纹块流动。此时,凸片的突出量从花纹块的先着地侧朝向后着地侧逐渐减少,因此来自凸片的侧壁面的气流的剥离被抑制,空气被高效地引导。而且,空气的一部分碰到花纹块间的横纹槽的槽壁,流入横纹槽。此时,第二花纹块的凸片在花纹块的先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将横纹槽的槽壁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长,因此通过该槽壁的延长部,会促进空气向横纹槽的流入。由此,具有高效地冷却轮胎的胎面部,有效地抑制轮胎的温度上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图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胎肩加强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胎肩加强部的A向视剖面图。
图4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胎肩加强部的凸片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胎肩加强部的凸片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
图23是表示以往例的充气轮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受本实施方式的限定。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括维持发明的同一性并且能置换且明显能置换的要素。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多个变形例可以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范围内任意地进行组合。
[充气轮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图。图1表示将轮胎径向的单侧区域沿横纹槽切断的剖面图,此外,表示作为充气轮胎的一个例子被称为OR轮胎(Off the Road Tire:越野轮胎)的工程车辆用轮胎。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面是指,以包括轮胎旋转轴(省略图示)的平面切断轮胎时的剖面。此外,附图标记CL是轮胎赤道面,是指通过轮胎旋转轴方向的轮胎的中心点并与轮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此外,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轮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轮胎径向是指与轮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
该充气轮胎1具有以轮胎旋转轴为中心的环状构造,具备:一对胎圈芯11、11;一对胎边芯12、12;胎体层13;带束层14;胎面橡胶15;一对侧壁橡胶16、16;以及一对轮辋缓冲橡胶17、17(参照图1)。
一对胎圈芯11、11是将由钢形成的一根或多根胎圈钢丝以环状且多重的方式卷绕而成的,构成左右胎圈部的芯。一对胎边芯12、12分别配置于一对胎圈芯11、11的轮胎径向外周以增强胎圈部。
胎体层13具有由一层帘布层形成的单层结构或多层帘布层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呈环状架设于左右胎圈芯11、11之间以构成轮胎的骨架。此外,胎体层13的两端部以包住胎圈芯11和胎边芯12的方式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卷回卡定。此外,胎体层13的帘布层通过涂层橡胶包覆由钢形成的多个胎体帘线并进行轧制加工而构成,若为子午线轮胎则具有绝对值在80deg以上90deg以下、若为斜交轮胎则具有绝对值在30deg以上45deg以下的帘线角度(定义为胎体帘线的长尺寸方向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
带束层14由至少两层带束帘布层141~144层叠而成,配置为包围在胎体层13的外周。例如,(1)在子午线轮胎中,层叠四层至八层带束帘布层来构成带束层14(省略图示)。此外,各带束帘布层141~144是通过涂层橡胶包覆钢帘线并进行轧制加工而成的。此外,各带束帘布层141~144相对于相邻的带束帘布层具有相反符号的带束角度,使带束帘线的倾斜方向左右交替地翻转并层叠。由此,形成有斜交构造,提高了带束层14的构造强度。此外,(2)在斜交轮胎中,层叠两层以上带束帘布层来构成带束层14(省略图示)。此外,各带束帘布层由上述钢帘线或者织物形成。
胎面橡胶15配置于胎体层13和带束层14的轮胎径向外周,构成轮胎的胎面部。一对侧壁橡胶16、16分别配置于胎体层13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构成左右侧壁部。一对轮辋缓冲橡胶17、17分别配置于左右胎圈芯11、11和胎体层13的卷回部的轮胎径向内侧,构成胎圈部的轮辋嵌合面。
[轮胎的胎肩加强部]
图2是表示图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胎肩加强部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胎肩加强部的A向视剖面图。这些图示出了一方的胎肩区域的胎肩加强部。
胎肩加强部被定义为形成于胎面部的轮廓与侧壁部的轮廓的连接部的非接地区域,构成胎肩环岸部(在图2中为花纹块3)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
此外,图2所示的轮胎旋转方向被定义为轮胎使用时使用频度高的旋转方向,更具体而言,被定义为车辆前进时的旋转方向。此外,通过轮胎旋转方向来定义轮胎接地时的花纹块的先着地侧(所谓的踏入侧或者胎趾侧)和后着地侧(所谓的踢出侧或者胎踵侧)。此外,充气轮胎具备:旋转方向显示部(省略图示),显示轮胎旋转方向。旋转方向显示部例如由附在轮胎的侧壁部的标记、凹凸构成。
如图2所示,充气轮胎1具备:多个横纹槽2:以及多个花纹块3(3A、3B)。
横纹槽2是所谓的胎肩横纹槽,在胎面部胎肩区域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越过轮胎接地端T向轮胎的胎肩加强部开口。此外,多条横纹槽2沿轮胎周向以规定间距排列。在图2所示的构成中,多条横纹槽2在轮胎的胎肩加强部终止于轮胎径向的同一位置。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胎肩加强部形成有所谓的装饰槽并将其与横纹槽2连接(省略图示)。
此外,轮胎接地端T中的横纹槽2的槽宽Wg(参照图2)优选在10mm≤Wg≤200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30mm≤Wg≤100mm的范围内。此外,轮胎接地端T中的横纹槽2的槽深度Hg(参照图3)优选在20mm≤Hg≤180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50mm≤Hg≤120mm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附图标记“21”是横纹槽2的槽底。
槽宽被测定为在将轮胎装接于规定轮辋、填充了规定内压的无负载状态下,槽开口部中的左右槽壁的距离。在环岸部为在边缘部具有缺口部、倒角部的构成中,在以槽长度方向为法线方向的剖视下,以胎面踏面与槽壁的延长线的交点为测定点来测定槽宽。
槽深度被测定为在将轮胎装接于规定轮辋、填充了规定内压的无负载状态下,从胎面踏面至槽底的距离。此外,槽为在槽底具有局部性的凹凸部、刀槽花纹的构成,在该构成中,除去这些来测定槽深度。
轮胎接地端T被定义为在将轮胎装接于规定轮辋、赋予规定内压,并且在静止状态下垂直放置于平板,在施加了与规定载荷对应的负载时,在轮胎与平板的接触面中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位置。
在此,规定轮辋是指JATMA所规定的“适用轮辋”、TRA所规定的“Design Rim(设计轮辋)”或者ETRTO所规定的“Measuring Rim(测量轮辋)”。此外,规定内压是指JATMA所规定的“最高空气压力”、TRA所规定的“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载荷极限(TIRE LOAD LIMITS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的最大值、或者ETRTO所规定的“充气压力(INFLATION PRESSURES)”。此外,规定载荷是指JATMA所规定的“最大负载能力”、TRA所规定的“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载荷极限(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PRESSURES)”的最大值、或者ETRTO所规定的“承载重量(LOAD CAPACITY)”。但是,在JATMA中,在轿车用轮胎的情况下,规定内压为气压180kPa,规定载荷为最大负载能力的88%。
花纹块3是所谓的胎肩花纹块,由相邻的横纹槽2、2划分而成,配置于轮胎接地端T上(参照图2)。此外,多个花纹块3在轮胎周向以规定间距排列。此外,花纹块3的间距数优选在10以上50以下的范围内,更优选在20以上40以下的范围内。
在此,如图2所示,定义出局部的平面X,所述局部的平面X包含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一对花纹块3A、3B的接地端(包含在轮胎接地端T)与连接了划分所述花纹块3A、3B的三个横纹槽2的开口端部的圆弧Le。横纹槽2的开口端部被定义为胎肩加强部中的横纹槽2的开口部的轮胎径向的最内侧处。
此外,在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视下(参照图1和图3)时,从轮胎接地端T至圆弧Le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1与轮胎剖面高度SH优选具有0.05≤D1/SH≤0.40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10≤D1/SH≤0.30的关系。特别是,在工程车辆用轮胎中,距离D1在35mm≤D1的范围内。
轮胎剖面高度SH是轮胎外径与轮辋直径之差的1/2的距离,在将轮胎装接于规定轮辋、赋予规定内压并且无负载状态下被测定。
[胎肩加强部的凸片]
图4和图5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胎肩加强部的凸片的说明图。在这些图中,图4示出了图3中的B向视剖面图,图5示出了平面X的俯视下的花纹块3的俯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充气轮胎1在胎肩加强部具备多个凸片4(4A、4B)。在图1的构成中,凸片4分别形成于轮胎左右的胎肩加强部。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凸片4仅形成于一方的胎肩加强部(省略图示)。
此外,如图2所示,凸片4形成于花纹块3的侧壁面(即胎肩加强部的壁面)并沿轮胎周向延伸。具体而言,凸片4配置于花纹块3的侧壁面且轮胎接地端T与上述圆弧Le之间的区域。此外,凸片4分别配置于排列在轮胎周向的多个花纹块3。
此外,如图2~图4所示,在轮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的凸片4的端面在花纹块3的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1,使横纹槽2的槽壁向比平面X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长。具体而言,凸片4在花纹块3的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1具有相对于平面X的最大突出位置P1,并且,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在比平面X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此外,在轮胎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的横纹槽2的槽壁被向比在先着地侧的槽壁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长,向胎肩加强部突出。因此,第一花纹块3A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A相对于第二花纹块3B的先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1B,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偏移。此外,此时,如图2和图4所示,优选的是,横纹槽2的槽壁被平滑地延长。具体而言,横纹槽2的槽壁和凸片4的端面在同一面上且无高低差地相互连接。
此时,在包含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与平面X垂直且与轮胎周向平行的剖视下(参照图4),从第一花纹块3A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A至第二花纹块3B的凸片4B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为止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Da与轮胎接地端T中的花纹块3的周向长度Lb(参照图5)优选具有0.10≤Da/Lb≤1.50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20≤Da/Lb≤0.80的关系。此外,距离Da优选具有5mm≤Da≤100mm的关系,更优选具有10mm≤Da≤60mm的关系。由此,优化花纹块3的周向边缘部31、32的偏移量(即距离Da)。
此外,如图4所示,凸片4相对于平面X的突出量Hf从花纹块3的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1朝向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2逐渐减少,更具体而言,从轮胎旋转方向中的花纹块3的先着地侧朝向后着地侧逐渐减少。由此,花纹块3的侧壁面从花纹块3的先着地侧朝向后着地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倾斜。
所述凸片4的形状虽无特别限定,但优选的是,具有剖面积从花纹块3的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1朝向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2缩小的立体形状,特别优选的是,具有棱锥形状、棱锥台形状、圆锥形状或者圆锥台形状。
在上述构成中,如图2所示,在轮胎旋转时,在先着地侧的第一花纹块3A的侧壁面的空气被凸片4A引导,朝向在后着地侧的第二花纹块3B流动。此时,凸片4A的突出量Hf(参照图4)从花纹块3A的先着地侧朝向后着地侧逐渐减少,因此来自凸片4A的侧壁面的气流的剥离被抑制,空气被高效地引导。接着,空气的一部分碰到花纹块3A、3B间的横纹槽2的槽壁、流入横纹槽2。此时,第二花纹块3B的凸片4B在花纹块3B的先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1B,使横纹槽2的槽壁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长,因此通过该槽壁的延长部来促进空气向横纹槽2的流入。由此,高效地冷却轮胎的胎面部,有效地抑制轮胎的温度上升。
此外,在图3中,从轮胎接地端T至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2与轮胎接地端T中的横纹槽2的槽深度Hg优选具有0.20≤D2/Hg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50≤D2/Hg的关系。根据上述下限,确保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的距离D2,确保由凸片4实现的空气的引导作用。距离D2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的是,与从轮胎接地端T至圆弧Le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1具有D2/D1≤0.80的关系。由此,确保由凸片4实现的空气的引导作用。
此外,凸片4相对于平面X的最大突出量Hf_max(参照图3)优选在1.0mm≤Hf_max≤50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5.0mm≤Hf_max≤30mm的范围内。根据上述下限,确保凸片4的最大突出量Hf_max,从而确保由凸片4实现的空气的引导作用。此外,通过上述上限抑制凸片4的配置所引起的花纹块3的不均匀磨耗。
凸片的突出量Hf被测定为从在以轮胎周向为法线方向的任意剖面中的平面X至凸片的轮廓线的距离的最大值,相对于平面X,将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定义为正向。凸片的突出量Hf在包含最大突出位置P1的上述剖面取得最大值Hf_max。此外,如后所述,在花纹块的侧壁面具有凹陷形状的情况下,突出量Hf变为负值。
此时,在包含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与平面X垂直且与轮胎周向平行的剖视(参照图4)下,定义出平面X与横纹槽2的槽壁的交点Q。此时,从交点Q至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为止的轮胎周向的距离L1与凸片4的最大突出量Hf_max优选具有-0.20≤L1/Hf_max≤0.20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15≤L1/Hf_max≤0.15的关系。由此,优化通过凸片4延长的横纹槽2的槽壁部的斜率,促进从凸片4向横纹槽2的空气的流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距离L1,将轮胎旋转方向定义为正。
此外,如图5所示,优选的是,凸片4的宽度Wf从花纹块3的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1朝向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2逐渐减少,更具体而言,从在轮胎旋转方向中的花纹块3的先着地侧朝向后着地侧逐渐减少。即凸片4的突出量Hf和宽度Wf双方都从花纹块3的先着地侧朝向后着地侧逐渐减少。在该构成中,花纹块3A的侧壁面的气流由凸片4A汇集至一点,因此,空气被高效地引导。
此外,在图5中,凸片4的轮胎径向的最大宽度Wf_max与从轮胎接地端T至圆弧Le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1,优选具有0.50≤Wf_max/D1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60≤Wf_max/D1的关系。由此,确保凸片4的最大宽度Wf_max,确保由凸片4实现的空气的引导作用。最大宽度Wf_max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的是,与从轮胎接地端T至圆弧Le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1具有Wf_max/D1≤1.00的关系。由此,抑制凸片4的配置所引起的花纹块3的不均匀磨耗。
凸片的宽度Wf被测定为平面X的俯视下的凸片的轮胎径向的宽度。此外,宽度Wf以凸片相对于花纹块的侧壁面的突出部分为测定处而被测定。
此外,在图5中,凸片4的最大宽度位置(省略图中的标记)和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的轮胎周向的距离L2与在轮胎接地端T中的花纹块3的周向长度Lb优选具有-0.20≤L2/Lb≤0.20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10≤L2/Lb≤0.10的关系。由此,优化通过凸片4延长的横纹槽2的槽壁部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距离L2中,将轮胎旋转方向定义为正。
此外,在图5中,凸片4的最小突出位置P2与花纹块3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的轮胎周向的距离L3与轮胎接地端T中的花纹块3的周向长度Lb优选具有-0.20≤L3/Lb≤0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10<L3/Lb≤0的关系。由此,优化通过凸片4延长的横纹槽2的槽壁部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距离L3中,将轮胎旋转方向定义为正。
凸片的最小突出位置P2被定义为在通过凸片的后着地侧的端部、以轮胎周向为法线方向的剖视下,从平面X至凸片的轮廓线的距离取得最大值处。
此外,在图5中,凸片4的周向长度Lf与轮胎接地端T的花纹块3中的周向长度Lb优选具有0.50≤Lf/Lb≤1.00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80≤Lf/Lb≤1.00的关系。由此,适当地确保凸片4的周向长度Lf。
凸片的周向长度Lf被测定为从凸片的最大突出位置P1至最小突出位置P2为止的轮胎周向的长度。
此外,在图5中,在轮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的花纹块3A的凸片4A的最小突出位置P2与在后着地侧的花纹块3B的凸片4B的最大突出位置P1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3与从轮胎接地端T至圆弧Le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1优选具有0≤D3/D1≤0.80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D3/D1≤0.20的关系。由此,促进横纹槽2的吸气的流入。
距离D3被测定为平面X的俯视下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与最小突出位置P2的轮胎径向的距离。
例如,在图2的构成中,花纹块3(3A、3B)分别具有一个凸片4(4A、4B)。此外,凸片4具有剖面积从花纹块3的先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1朝向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缩小的三棱锥形状。此外,凸片4的端面,即三棱锥形状的底面位于花纹块3的先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1,使横纹槽2的槽壁向轮胎宽度方向延长。此时,如图4所示,凸片4的端面与横纹槽2的槽壁在同一面上,且无高低差地相连接。此外,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位于花纹块3的先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1。由此,促进空气从凸片4的端面向横纹槽2的流入。
此外,在图2的构成中,凸片4的三棱锥形状的棱线具有直线状,如图5所示,与轮胎周向平行地延伸。此外,如图4所示,凸片4的三棱锥形状的棱线从花纹块3的先着地侧朝向后着地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倾斜,与平面X交叉。因此,凸片4的突出量Hf从花纹块3的先着地侧朝向后着地侧逐渐减少,在花纹块3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变为负值。由此,沿轮胎周向排列的凸片4A、4B被排列为鲨鱼鳍状,在第一花纹块3A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A与第二花纹块3B的先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1B之间形成有高低差。由此,促进空气从凸片4的端面向横纹槽2的流入。
此外,在图2的构成中,凸片4遍及花纹块3的轮胎周向的整个区域地连续延伸。因此,如图5所示,凸片4的三棱锥形状的端面在花纹块3的先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1,此外,凸片4的三棱锥形状的顶点在花纹块3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由此,凸片4的周向长度Lf被设定得较大。
[变形例]
图6~图21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在这些图中,对与上述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2的构成中,如图3所示,从轮胎接地端T至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2配置在相对于从轮胎接地端T至圆弧Le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1约50%的位置。
相对于此,如图6所示,也可以使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配置在距离D1的50%以上的位置。具体而言,距离D1、D2优选具有0.20≤D2/D1≤0.80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40≤D2/D1≤0.60的关系。如此,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配置在距离D1的50%以上的位置,由此促进空气从凸片4向横纹槽2的流入。
在图2的构成中,如图4所示,第一花纹块3A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A的一部分相对于隔着横纹槽2对置的第二花纹块3B的先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1B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偏移。具体而言,第一花纹块3A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A在凸片4A的后着地侧的端部相对于平面X局部凹陷,其结果是凸片4A的后着地侧的端部位于比平面X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在该构成中,以从第一花纹块3A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A至第二花纹块3B的凸片4B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为止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Da变大,使空气从凸片4向横纹槽2的流入得到促进的方式为优选。
此外,在图4中,在包含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与平面X垂直且与轮胎周向平行的剖视下,从平面X至花纹块3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的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偏移量Di相对于轮胎接地端T中的花纹块3的周向长度Lb优选在0≤Di/Lb≤1.0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20≤Di/Lb≤0.50的范围内。此外,优选的是,偏移量Di以实际尺寸在-30mm≤Di的范围内。通过上述下限抑制周向边缘部32A的偏移量过大所引起的花纹块3的不均匀磨耗。此外,通过上述上限适当地确保偏移量Di,促进空气从凸片4向横纹槽2的流入。
偏移量Di以从平面X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距离为正而被测定。
相对于此,如图7和图8所示,也可以使花纹块3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的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偏移量Di为Di=0(参照图7)或者0<Di(参照图8)。即使是该构成,也会适当地确保从第一花纹块3A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A至第二花纹块3B的凸片4B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为止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Da,由此确保空气从凸片4向横纹槽2的流入。
此外,在图2的构成中,横纹槽2的后着地侧的槽壁为平面,如图4所示,在包含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与平面X垂直且与轮胎周向平行的剖视下,从平面X与横纹槽2的槽壁的交点Q至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为止的轮胎周向的距离L1为L1=0。
对此,在图9的构成中,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向横纹槽2的内部突出,位于比点Q靠轮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因此,横纹槽2的后着地侧的槽壁朝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弯折或者弯曲。由此,促进空气从凸片4向横纹槽2的流入。
但是,不限定于此,如图10所示,也可以使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位于比点Q靠轮胎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由此使横纹槽2的后着地侧的槽壁向扩宽槽宽的方向弯折或者弯曲。此时,从交点Q至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为止的轮胎周向的距离L1与凸片4的最大突出量Hf_max之比L1/Hf_max的上限在上述的范围内,由此适当地确保凸片4的功能。
此外,如图11所示,也可以使花纹块3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在与横纹槽2的槽壁的连接部具有倒角部。由此,促进空气从凸片4向横纹槽2的流入。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构成中,在周向边缘部32为测定点的情况下,将花纹块3的侧壁面的延长线与横纹槽2的槽壁的延长线的交点作为测定点使用。
此外,在图2的构成中,如图5所示,凸片4的最大宽度位置(省略图中的附图标记)与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的轮胎周向的距离L2为L2=0,此外,凸片4的最小突出位置P2与花纹块3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的轮胎周向的距离L3为L3=0。
对此,在图12的构成中,凸片4的最大宽度位置处于平面X(参照图2)与横纹槽2的槽壁的交线Q’上,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在比在花纹块3的先着地侧的交线Q’靠轮胎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的位置。因此,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的距离L2成为L2<0。即使是该构成,也满足上述比例L2/Lb的条件,由此适当地确保凸片4的功能。
此外,在图13的构成中,凸片4比花纹块3的周向长度Lb短条,凸片4的最小突出位置P2在比花纹块3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靠先着地侧的位置。因此,凸片4的最小突出位置P2的距离L3成为0<L3。即使是该构成,也满足上述比例L3/Lb的条件,由此适当地确保凸片4的功能。
此外,在图2的构成中,如图5所示,凸片4在俯视下具有三角形形状,后着地侧的端部中的凸片4的最小宽度Wf_min(省略图中的尺寸标记)为Wf_min=0。
与此相对,在图14的构成中,,凸片4在俯视下具有梯形形状,后着地侧的端部中的凸片4的最小宽度Wf_min为0<Wf_min。在该情况下,凸片4的先着地侧中的最大宽度Wf_max与后着地侧中的最小宽度Wf_min优选具有0<Wf_min/Wf_max≤0.50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Wf_min/Wf_max≤0.10的关系。由此,凸片4的宽度Wf从先着地侧朝向后着地侧适当地递减,确保由凸片4实现的空气的引导作用。
此外,在图2的构成中,如图5所示,隔着横纹槽2相邻的凸片4A、4B的最小突出位置P2与最大突出位置P1在轮胎径向的同一位置,该轮胎径向的距离D3为D3=0。
相对于此,在图15的构成中,凸片4从轮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朝向后着地侧向轮胎径向内侧倾斜。因此,隔着横纹槽2相邻的凸片4A、4B的最小突出位置P2与最大突出位置P1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3为0<D3。如此,也可以使凸片4的后着地侧的终止部(最小突出位置P2)位于比最大突出位置P1靠轮胎径向内侧(参照图15),或者也可以位于轮胎径向外侧(省略图示)。
此外,在图2的构成中,如图5所示,凸片4的轮胎径向的最大宽度Wf_max与从轮胎接地端T至圆弧Le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1等同。因此,凸片4遍及从轮胎接地端T至圆弧Le的整个区域地延伸。
与此相对,在图16的构成中,凸片4的最大宽度Wf_max被设定得比距离D1小。此外,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位于比距离D1的中间点(省略图示)靠轮胎径向内侧。此外,隔着横纹槽2相邻的凸片4A、4B在轮胎径向的同一位置。即使是该构成,也能确保凸片4的功能并且抑制花纹块3的不均匀磨耗。
此外,在图2的构成中,凸片4具有三棱锥形状。因此,凸片4的先着地侧的端面具有以平面X与横纹槽2的槽壁的交线Q’为底边的三角形形状。此外,凸片4的后着地侧的端部会聚于一点。
与此相对,在图17的构成中,凸片4具有四棱锥形状,凸片4的先着地侧的端面具有四边形形状。此外,在图18的构成中,凸片4具有四棱台形状,凸片4的后着地侧的端部相对于花纹块3的侧壁面突出。即使是该构成,也能确保凸片4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些构成中,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和最小突出位置P2为方便被定义为端边的中点。
此外,在图2的构成中,如上所述,花纹块3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的一部分相对于平面X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凹陷。由此,促进空气从凸片4向横纹槽2的流入。
但是,不限定于此,如图19所示,也可以是花纹块3的后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2相对于平面X呈平坦状。
此外,在图2的构成中,各花纹块3A、3B具备单个的凸片4A、4B,相邻的花纹块3A、3B的凸片4A、4B按照棱锥形状的方向(即突出量Hf逐渐减少的方向)配置。在该构成中,轮胎旋转方向被指定为以凸片4A、4B的棱锥形状的底面侧为轮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由此促进空气从凸片4向横纹槽2的流入,起到上述的胎面部的冷却作用。
与此相对,在图20和图21的构成中,各花纹块3A、3B分别具备沿轮胎径向排列的一对凸片4A、4B。此外,在各花纹块3A、3B,一对凸片4A、4B和4B、4A的高度朝向轮胎周向的彼此不同的方向逐渐减少。具体而言,在相邻的花纹块3A、3B,在轮胎径向外侧的凸片4A、4B以使棱锥形状的方向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个方向的方式配置,在轮胎径向内侧的凸片4B、4A按照以使棱锥形状的方向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个方向的方式配置。
在上述构成中,在图20的左下侧为轮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的情况下,在花纹块3A、3B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凸片4A、4B发挥空气的引导作用(参照图2),促进空气向横纹槽2的流入。此外,在图20的右上侧为轮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的情况下,在花纹块3A、3B的轮胎径向内侧的凸片4B、4A发挥空气的引导作用,促进空气向横纹槽2的流入。因而,无论在哪个轮胎旋转方向,都会促进空气从凸片4向横纹槽2的流入,起到上述的胎面部的冷却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0和图21的构成中,各花纹块3A、3B的凸片4A、4B和4B、4A在轮胎径向上邻接地配置。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在轮胎径向上相邻的凸片4A、4B彼此分离地配置(省略图示)。
[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该充气轮胎1中,具备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向胎肩加强部开口的多个横纹槽2,隔着一个横纹槽2相邻的第一和第二花纹块3A、3B(参照图2)。此外,充气轮胎1具备:凸片4A、4B,配置于花纹块3A、3B的侧壁面并沿轮胎周向延伸。此外,定义出局部的平面X,所述局部的平面X包含第一和第二花纹块3A、3B的接地端与连接了划分第一和第二花纹块3A、3B的三个横纹槽2的开口端部的圆弧。此时,在第一和第二花纹块3A、3B的凸片4A、4B在花纹块3A、3B的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1A、31B,使横纹槽2的槽壁向比平面X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长(参照图4)。此外,凸片4A、4B相对于平面X的突出量Hf(参照图4)从花纹块3A、3B的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1A、31B朝向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2A、32B逐渐减少。
在该构成中,在轮胎旋转时,在先着地侧的第一花纹块3A的侧壁面的空气被凸片4A引导,朝向在后着地侧的第二花纹块3B流动。此时,凸片4A的突出量Hf从花纹块3A的先着地侧朝向后着地侧逐渐减少,因此来自凸片4A的侧壁面的气流的剥离被抑制,空气被高效地引导。而且,空气的一部分碰到花纹块3A、3B间的横纹槽2的槽壁,流入横纹槽2。此时,在第二花纹块3B的凸片4B在花纹块3B的先着地侧的周向边缘部31B,使横纹槽2的槽壁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长,因此通过该槽壁的延长部促进向横纹槽2的空气的流入。由此,具有高效地冷却轮胎的胎面部,有效地抑制轮胎的温度上升的优点。
此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在包含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与平面X垂直且与轮胎周向平行的剖视下,从第一花纹块3A的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2A至第二花纹块3B的凸片4B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为止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Da(参照图4)与轮胎接地端T的花纹块3A的周向长度Lb优选具有0.10≤Da/Lb≤1.50的关系。由此,具有优化花纹块3A、3B的周向边缘部32A、31B的偏移量(即距离Da)的优点。即,通过上述下限确保周向边缘部32A、31B的偏移量,促进空气从凸片4A向横纹槽2的流入。此外,通过上述上限抑制周向边缘部32A、31B的偏移量过大所引起的花纹块3A、3B的不均匀磨耗。
此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从轮胎接地端T至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2(参照图3)与轮胎接地端T的横纹槽2的槽深度Hg具有0.20≤D2/Hg的关系。由此,具有优化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促进空气从凸片4向横纹槽2的流入的优点。
此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凸片4相对于平面X的最大突出量Hf_max(参照图4)在1.0mm≤Hf_max≤50mm的范围内。由此,具有优化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的优点。即通过上述下限确保凸片4的最大突出量Hf_max,确保由凸片4实现的的空气的引导作用。此外,通过上述上限抑制凸片4的配置所引起的花纹块3的不均匀磨耗。
此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在包含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与平面X垂直且与轮胎周向平行的剖视(参照图4)下,从平面X与横纹槽2的槽壁的交点Q至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为止的轮胎周向的距离L1与凸片4的最大突出量Hf_max具有-0.20≤L1/Hf_max≤0.20的关系。由此,具有优化通过凸片4延长的横纹槽2的槽壁部的倾斜,促进空气从凸片4向横纹槽2的流入的优点。
此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凸片4在轮胎径向的最大宽度Wf_max(参照图5)与从轮胎接地端T至圆弧Le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1具有0.50≤Wf_max/D1的关系。由此,具有确保凸片4的最大宽度Wf_max,确保由凸片4实现的空气的引导作用的优点。
此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凸片4的周向长度Lf(参照图5)与轮胎接地端T的花纹块3的周向长度Lb具有0.50≤Lf/Lb≤1.00的关系。由此,具有确保凸片4的周向长度Lf,确保由凸片4实现的空气的引导作用的优点。
此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第一花纹块3A的凸片4A的最小突出位置P2与第二花纹块3B的凸片4B的最大突出位置P1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3与从轮胎接地端T至圆弧Le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1具有0≤D3/D1≤0.80的关系(参照图5)。由此,具有优化隔着横纹槽2相邻的凸片4A、4B的最小突出位置P2与最大突出位置P1的位置关系,确保由凸片4实现的空气的引导作用的优点。
此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凸片4的宽度Wf从花纹块3的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1朝向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2逐渐减少(参照图5)。由此,具有花纹块3的侧壁面的气流被凸片4汇集,空气被高效地引导的优点。
此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凸片4的最大宽度Wf_max(参照图5)与最小宽度Wf_min(省略图中的尺寸标记)具有0<Wf_min/Wf_max≤0.50的关系。由此,具有优化凸片4的宽度方向的形状,提高由凸片4实现的空气的引导作用的优点。
此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凸片4具有剖面积从花纹块3的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1朝向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2缩小的锥形形状或者棱台形状(参照图2)。由此,具有优化凸片4的形状、提高由凸片4实现的的空气的引导作用的优点。
此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在包含凸片4的最大突出位置P1、与平面X垂直且与轮胎周向平行的剖视下,从平面X至花纹块3的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2A的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偏移量Di相对于轮胎接地端T中的花纹块的周向长度Lb在0≤Di/Lb≤1.00的范围(参照图4)内。在该构成中,花纹块3的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32A的至少一部分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偏移,由此,具有促进吸气从胎肩加强部向横纹槽2的流入的优点。
此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第一和第二凸片4A、4B的突出量Hf朝向轮胎周向的彼此不同的方向逐渐减少(参照图20和图21)。在该构成中,具有无论在哪个轮胎旋转方向,都会促进空气从凸片4向横纹槽2的流入从而起到胎面部的冷却作用的优点。
此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轮胎接地端T中的横纹槽2的槽深度Hg(参照图3)在20mm≤Hg≤180mm的范围内。通过以具有该深度的横纹槽2的轮胎(特别是工程车辆用轮胎)为适用对象,具有有效地起到由凸片4实现的胎面部的冷却作用的优点。
此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从轮胎接地端T至圆弧Le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1(参照图3)在35mm≤D1的范围内。通过以具有该宽幅的胎肩加强部的轮胎(特别是工程车辆用轮胎)为适用对象,具有有效地起到由凸片4实现的胎面部的冷却作用的优点。
实施例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图23是表示以往例的充气轮胎的说明图。
在该性能试验中,对多种试验轮胎进行了关于(1)胎面部的冷却性能和(2)耐不均匀磨耗性能的评价。此外,轮胎尺寸2700R49的试验轮胎组装于JATMA的规定轮辋,向该试验轮胎赋予700kPa的内压和267.23kN的载荷。此外,将试验轮胎装接于作为试验车辆的工程车辆的全轮。
在关于(1)胎面部的冷却性能的评价中,计测试验车辆以行驶速度10km/h行驶60分钟的前后的胎面部的轮胎内表面温度。然后,基于该计测结果,进行将以往例作为基准(100)的指数评价。在该评价中,数值越大胎面部的温度上升越小,越优选。
在关于(2)耐不均匀磨耗性能的评价中,使试验车辆(自卸卡车)在露天开采矿山行驶1000小时,观察试验轮胎的胎肩花纹块的不均匀磨耗,进行将以往例作为基准(100)的指数评价。在该评价中,数值越大越优选,且若为95以上,则称为维持了适应性。
实施例的试验轮胎具备图1和图2的构成,在花纹块3的侧壁面具备凸片4。此外,轮胎接地端T中的花纹块3的周向长度Lb为200mm,横纹槽2的槽深度Hg为100mm。
以往例的试验轮胎具备图23的构成,而不具备图2中的凸片4。
如试验结果所示,可知:在实施例的试验轮胎中,兼顾轮胎的冷却性能和耐不均匀磨耗性能。
附图标记说明
1 充气轮胎
2 横纹槽
3 花纹块
4 凸片
11 胎圈芯
12 胎边芯
13 胎体层
14 带束层
141~144 带束帘布层
15 胎面橡胶
16 侧壁橡胶
17 轮辋缓冲橡胶
31、32 周向边缘部

Claims (15)

1.一种充气轮胎,
所述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向胎肩加强部开口的多个横纹槽和隔着一个所述横纹槽相邻的第一和第二花纹块,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具备:凸片,所述凸片配置于所述花纹块的侧壁面并沿轮胎周向延伸,
定义出局部的平面X,所述局部的平面X包含所述第一和第二花纹块的接地端与连接了划分所述第一和第二花纹块的三个所述横纹槽的开口端部的圆弧,
所述第一和第二花纹块的所述凸片在所述花纹块的一方的周向边缘部使所述横纹槽的槽壁向比平面X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长,
且所述凸片相对于平面X的突出量从所述花纹块的所述一方的周向边缘部朝向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逐渐减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包含所述凸片的最大突出位置、与平面X垂直且与轮胎周向平行的剖视下,从所述第一花纹块的所述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至所述第二花纹块的所述凸片的最大突出位置为止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Da与轮胎接地端中的所述花纹块的周向长度Lb具有0.10≤Da/Lb≤1.50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从轮胎接地端至所述凸片的最大突出位置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2与轮胎接地端中的所述横纹槽的槽深度Hg具有0.20≤D2/Hg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凸片相对于平面X的最大突出量Hf_max在1.0mm≤Hf_max≤50mm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包含所述凸片的最大突出位置、与平面X垂直且与轮胎周向平行的剖视下,从平面X与所述横纹槽的槽壁的交点至所述凸片的所述最大突出位置为止的轮胎周向的距离L1与所述凸片的最大突出量Hf_max具有-0.20≤L1/Hf_max≤0.20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凸片的轮胎径向的最大宽度Wf_max与从轮胎接地端T至圆弧Le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1具有0.50≤Wf_max/D1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凸片的周向长度Lf和轮胎接地端中的所述花纹块的周向长度Lb具有0.50≤Lf/Lb≤1.00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一花纹块的所述凸片的最小突出位置与所述第二花纹块的所述凸片的最大突出位置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3与从轮胎接地端T至圆弧Le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1具有0≤D3/D1≤0.80的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凸片的宽度从所述花纹块的所述一方的周向边缘部朝向所述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逐渐减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凸片的最大宽度Wf_max与最小宽度Wf_min具有0<Wf_min/Wf_max≤0.50的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凸片具有剖面积从所述花纹块的所述一方的周向边缘部朝向所述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缩小的锥形形状或者棱台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包含所述凸片的最大突出位置、与平面X垂直且与轮胎周向平行的剖视下,从平面X至所述花纹块的所述另一方的周向边缘部的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偏移量Di相对于轮胎接地端中的所述花纹块的周向长度Lb,在0≤Di/Lb≤1.00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一个所述花纹块具备沿轮胎径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所述凸片,
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片的高度朝向轮胎周向的彼此不同的方向逐渐减少。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轮胎接地端的所述横纹槽的槽深度Hg在20mm≤Hg≤180mm的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从轮胎接地端至所述圆弧为止的轮胎径向的距离D1在35mm≤D1的范围内。
CN201980092306.5A 2019-02-19 2019-11-25 充气轮胎 Pending CN1134539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7811A JP2020131919A (ja) 2019-02-19 2019-02-19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027811 2019-02-19
PCT/JP2019/046039 WO2020170537A1 (ja) 2019-02-19 2019-11-25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3914A true CN113453914A (zh) 2021-09-28

Family

ID=72144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2306.5A Pending CN113453914A (zh) 2019-02-19 2019-11-25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87477A1 (zh)
JP (1) JP2020131919A (zh)
CN (1) CN113453914A (zh)
AU (1) AU2019430198B2 (zh)
RU (1) RU2764938C1 (zh)
WO (1) WO20201705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59756A (ja) * 2020-10-02 2022-04-1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47251A (ja) * 2008-08-19 2010-03-04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The サイドウォールトレッド突起を有する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124046A (ja) * 2011-12-15 2013-06-2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419569A (zh) * 2012-05-15 2013-12-0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4066599A (zh) * 2012-01-27 2014-09-24 普利司通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
JP2014184927A (ja) * 2013-03-25 2014-10-0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136241A (zh) * 2012-02-24 2014-11-0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WO2018155441A1 (ja) * 2017-02-21 2018-08-3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081448A (ja) * 2017-10-30 2019-05-3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86603A (ja) * 1989-08-30 1991-04-11 Bridgestone Corp 建設車両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0103206A (ja) * 1998-09-29 2000-04-1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0393537C (zh) * 2001-06-07 2008-06-1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工程车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188975A (ja) * 2009-02-20 2010-09-02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装着方法
JP5687456B2 (ja) * 2010-08-26 2015-03-1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2016088338A (ja) * 2014-11-06 2016-05-23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37879B2 (ja) * 2015-05-14 2018-12-1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建設車両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6142930B1 (ja) * 2016-01-14 2017-06-0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722028B2 (ja) * 2016-04-14 2020-07-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6786927B2 (ja) * 2016-07-28 2020-11-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53352B2 (ja) * 2018-04-11 2022-04-12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47251A (ja) * 2008-08-19 2010-03-04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The サイドウォールトレッド突起を有する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124046A (ja) * 2011-12-15 2013-06-2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066599A (zh) * 2012-01-27 2014-09-24 普利司通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
CN104136241A (zh) * 2012-02-24 2014-11-0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3419569A (zh) * 2012-05-15 2013-12-0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4184927A (ja) * 2013-03-25 2014-10-0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8155441A1 (ja) * 2017-02-21 2018-08-3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081448A (ja) * 2017-10-30 2019-05-3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9430198A1 (en) 2021-08-05
US20210387477A1 (en) 2021-12-16
WO2020170537A1 (ja) 2020-08-27
JP2020131919A (ja) 2020-08-31
RU2764938C1 (ru) 2022-01-24
AU2019430198B2 (en) 2023-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4899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0195907B2 (en) Heavy-duty tire
AU2013223565A1 (en) Pneumatic tire
JP709894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0759231B2 (en) Pneumatic tire
AU2014316266A1 (en) Pneumatic tire
WO2014126048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07163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228477A1 (en) Pneumatic tire
JP2013189137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9835119B (zh) 充气轮胎
JP201603708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92800B2 (ja) スタッダブルタイヤ、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5178337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3453914A (zh) 充气轮胎
JP202007898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4046825B1 (en) Pneumatic tire
US20220410628A1 (en) Pneumatic tire
CN108284711B (zh) 充气轮胎
JP201919403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13734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23188542A1 (ja) タイヤ
JP729384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388309B2 (ja) 重荷重用タイヤ
JP721540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