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8077A - 照明灯 - Google Patents
照明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28077A CN113428077A CN202110301834.6A CN202110301834A CN113428077A CN 113428077 A CN113428077 A CN 113428077A CN 202110301834 A CN202110301834 A CN 202110301834A CN 113428077 A CN113428077 A CN 1134280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body
- functional
- unit
- guided
- engag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89 garnish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50—Mounting arrangements
- B60Q3/51—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lighting devices onto vehicle interior, e.g. onto ceiling or flo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50—Mounting arrangements
- B60Q3/54—Lighting devices embedded in interior trim, e.g. in roof lin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6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aspec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6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aspects
- B60Q3/62—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aspects using light gui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7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 B60Q3/74—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overall compartment lighting; for overall compartment lighting in combination with specific lighting, e.g. room lamps with reading la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V19/001—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the light sources being semiconductors devices, e.g. LEDs
- F21V19/0015—Fastening arrangements intended to retain light sour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6—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coupling devices, e.g. conn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具有:框状体,其设置有第一引导部;以及功能部,其设置有发光的发光部和第一被引导部,并且在设置于框状体的状态下使第一被引导部卡合于第一引导部,由此限制功能部相对于框状体的姿势绕规定的1个轴变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灯。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5-75219号公报的照明灯具备功能部和外观部,并且设置于作为车辆的内饰材料的顶棚装饰件的开口部即贯通孔。
发明内容
在日本特开2005-75219号公报的照明灯中,通过使功能部相对于镶嵌框向下方移动来向镶嵌框(外观部)设置功能部。在完成了功能部向镶嵌框的设置的状态下,设置于功能部的被卡止部与设置于镶嵌框的卡止部卡止。
但是,在日本特开2005-75219号公报的照明灯中,若在向车辆安装照明灯时从设置于功能部的连接器延伸出的配线被拉拽等,则会对功能部施加设想外的大小的力矩。由于该力矩,功能部可能从镶嵌框脱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对功能部施加了设想外的大小的力矩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功能部从外观部偏离的照明灯。
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具有:框状体,所述框状体设置有第一引导部;以及功能部,所述功能部设置有第一被引导部和发光的发光部,并且通过在所述功能部设置于所述框状体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被引导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引导部,由此至少限制了所述功能部相对于所述框状体的姿势绕规定的1个轴变化。
另外,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中,所述框状体具备卡止部,所述功能部具备被卡止部,在将所述功能部设置到所述框状体后,所述被卡止部被卡止于所述卡止部,所述发光部位于所述卡止部和所述被卡止部的附近,所述第一引导部远离所述发光部。
另外,在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中,所述框状体具备抵接部,在所述功能部设置在所述框状体后,所述功能部抵接于所述抵接部且所述被卡止部被卡止于所述卡止部,由此,所述功能部被所述框状体的卡止部和所述框状体的抵接部夹持,所述功能部被卡止于所述框状体,在与由所述框状体的卡止部和所述框状体的抵接部夹持的方向正交的规定的一个方向上,所述抵接部远离所述卡止部和所述被卡止部以及所述发光部。
另外,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中,具备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框状体的透镜,在所述框状体的第一端侧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功能部的功能部设置部,在所述框状体的第二端侧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透镜的透镜设置部,通过所述抵接部的缺失而形成有贯通孔,在将所述功能部设置到所述框状体的所述功能部设置部后并将所述透镜设置到所述框状体的所述透镜设置部后的状态下,所述功能部的所述发光部朝向所述第二端侧发光,所述功能部的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通过所述贯通孔而到达所述透镜。
另外,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中,所述被卡止部由从所述功能部所具备的功能部主体部突出的突起构成,所述卡止部具备:第一突出部,其从所述框状体所具备的框状体主体部突出;第二突出部,其从该第一突出部向与所述第一突出部不同的方向突出;以及第三突出部,其从该第二突出部向朝向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基端侧的方向突出,在将所述功能部设置到所述框状体后,所述第三突出部的顶端与所述被卡止部的突起接触。
另外,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中,在将所述功能部设置于所述框状体时,所述第一被引导部与所述第一引导部卡合,从而所述功能部相对于所述框状体直线地移动,所述规定的1个轴正交于将所述功能部设置于所述框状体时的所述功能部的移动方向,并向规定的另一个方向延伸。
另外,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中,具备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备连接器主体部以及从所述连接器主体部延伸出的配线,所述连接器主体部设置于所述功能部,在所述功能部设置于所述框状体且所述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功能部的状态下,即使由于向规定的方向拉拽所述配线而在所述连接器主体部和所述功能部产生旋转力矩,也能够限制所述功能部相对于所述框状体的姿势绕所述规定的1个轴变化。
另外,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中,在所述框状体设置有第二引导部,在所述功能部设置有第二被引导部,在所述功能部设置于所述框状体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被引导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引导部,由此,至少限制了所述功能部相对于所述框状体的姿势绕所述规定的1个轴变化。
另外,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具有:框状体,所述框状体设置有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卡止部、抵接部和通过所述抵接部的缺失而形成的贯通孔;以及功能部,所述功能部设置有发光的发光部、第一被引导部、第二被引导部和被卡止部,通过使所述第一被引导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且所述第二被引导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引导部,由此所述功能部相对于所述框状体在高度方向上移动并且设置于所述框状体,通过在将所述功能部设置到所述框状体后,使所述第一被引导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且所述第二被引导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引导部,由此,限制了所述功能部相对于所述框状体的姿势绕在横向上延伸的轴变化,在将所述功能部设置到所述框状体后,在纵向上,所述发光部和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卡止部与所述被卡止部的附近,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一被引导部以及所述第二引导部和所述第二被引导部远离所述卡止部、所述被卡止部、所述发光部和所述贯通孔,在将所述功能部设置到所述框状体后,通过使所述功能部抵接于所述抵接部且所述被卡止部被卡止于所述卡止部,由此所述功能部在所述高度方向上被所述框状体的所述卡止部和所述框状体的所述抵接部夹持,所述功能部被卡止于所述框状体,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通过所述贯通孔。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对功能部施加了设想外的大小的力矩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功能部从外观部偏离的照明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的立体图,是表示从外观部卸下功能部的状态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的外观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的功能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图2中的VA向视图。
图5B是图2中的VB向视图。
图6是图1中的VI向视图,是表示在功能部设置有连接器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图1中的VII-VII截面的图。
图8是图1中的VIII向视图,是表示设置连接器前的状态的图。
图9是图6中的IX向视图。
图10是表示图6中的X-X截面的图。
图11是表示图1中的XI-XI截面的图。
图12是表示图6中的XII-XII截面的图。
图13A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的一部分稍微简化表示的图,是表示图7中的XIIIA-XIIIA截面的图。
图13B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的一部分稍微简化表示的图,是表示图7中的XIIIB-XIIIB截面的图。
图14是与图7对应的图,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稍微简化表示的图。
图15是表示比较例涉及的照明灯的图。
图16是表示比较例涉及的照明灯的图。
图17是表示比较例涉及的照明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灯1例如作为车辆的室内灯使用,如图1至图3等所示,具备外观部(外观体)3和功能部(功能体)5。外观部3具备框状体(镶嵌圈)7和透镜(透镜部)9。框状体7例如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透镜9也例如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
在框状体7设置有第一引导部11。功能部5与外观部3(框状体7)分体构成,并一体地设置于框状体7。在功能部5设置有发光的发光部13和第一被引导部15。
在将功能部5设置于框状体7时,由于功能部5的第一被引导部15嵌入框状体7的第一引导部11而卡合,从而功能部5一体地设置于框状体7。
通过在功能部5一体地设置于框状体7的状态下使第一被引导部15卡合于第一引导部11,从而至少限制了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的姿势绕规定的1个轴变化。
为了便于说明,将照明灯1等中的规定的一个方向作为纵向,将与纵向正交的规定的另一个方向作为横向,将与纵向和横向正交的方向作为高度方向。高度方向有时是上下方向,但高度方向并不限定于上下方向。
如图11、图13A等所示,在框状体7设置有卡止部17,在功能部5设有被卡止部19。在功能部5一体地设置于框状体7的状态下,功能部5的被卡止部19抵接并卡止于框状体7的卡止部17。
在将功能部5设置于框状体7时,第一被引导部15卡合于第一引导部11而被引导。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仅在高度方向上直线移动。
一体地设置于框状体7的状态下的功能部5相对于该框状体7的姿势的变化受到限制的上述规定的1个轴是沿横向延伸的轴。沿横向延伸的轴是与将功能部5设置于框状体7时的功能部5的移动方向正交并向规定的另一个方向延伸的轴。
如图8所示,在功能部5设置有连接器21。连接器21具备连接器主体部23和从连接器主体部23延伸出的配线(例如电线)25。连接器21的连接器主体部23一体地设置于功能部5。
在功能部5设置于框状体7且连接器21设置于功能部5的状态下,如图9中箭头A9a所示,若配线25被向规定的方向(高度方向上侧)拉拽,则在连接器主体部23与功能部5产生箭头A9b所示的旋转力矩。在照明灯1中,即使产生箭头A9b所示的旋转力矩,也能够限制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的姿势绕在横向上延伸的轴变化。即,如图10所示,通过使功能部5的第一被引导部15卡合于框状体7的第一引导部11,从而限制了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的姿势绕在横向延伸的轴变化。
如图6、图12等所示,在框状体7设置有与第一引导部11不同的第二引导部27,在功能部5设置有与第一被引导部15不同的第二被引导部29。
在功能部5设置于框状体7的状态下,第二被引导部29卡合于第二引导部27。而且,至少限制了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的姿势绕在横向延伸的轴变化。
第二引导部27和第二被引导部29与第一引导部11和第一被引导部15同样地发挥作用。即,在将功能部5设置于框状体7时,即使第二被引导部29卡合于第二引导部27,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也仅会在高度方向上直线移动。
如图5A、图7、图14等所示,在框状体7设置有抵接部(止挡部)31。在将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后,抵接部31抵接于功能部5,从而在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的移动方向即高度方向上,进行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的定位。
即,在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后的状态时,功能部5(功能部主体部47)抵接于抵接部31且被卡止部19被卡止于卡止部17。由此,功能部5被框状体7的卡止部17和框状体7的抵接部31在高度方向上夹持,功能部5被卡止于框状体7。进而,在与被框状体7的卡止部17和框状体7的抵接部31夹持的方向(高度方向)正交的规定的一个方向(纵向)上,抵接部31远离卡止部17、被卡止部19和发光部13。在横向上,框状体7的卡止部17、功能部5的被卡止部19和框状体7的抵接部31位于与功能部5的发光部13大致相同的位置。纵向是与将功能部5设置于框状体7时的功能部5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并且是与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的姿势的变化受到限制的上述规定的1个轴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
进一步说明,通过在将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后,使功能部5的下表面抵接于抵接部31且功能部5的被卡止部19抵接于框状体7的卡止部17,由此进行高度方向上的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的定位。
在将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后的状态下,如图14所示,在纵向上,抵接部31、第一引导部11、第二引导部27以及功能部5的发光部位即发光部13相互远离。即,在将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后的状态下,在纵向上,发光部13位于卡止部17和被卡止部19的附近,第一引导部11和第一被引导部15远离发光部13以及卡止部17和被卡止部19。发光部13例如以LED作为光源。纵向是与将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时的功能部5的移动方向即高度方向和横向正交的方向。
如图5A、图14所示,在纵向上,功能部5的被卡止部19和框状体7的卡止部17与框状体7的抵接部31的位置错开。由此,在由抵接部31以及被卡止部19和卡止部17实现的高度方向上的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的定位后,有可能在功能部5产生旋转力矩。但是,利用框状体7的第一引导部11和第二引导部27以及功能部5的第一被引导部15和第二被引导部29,能够承受上述旋转力矩。
如图2等所示,在框状体7的高度方向的一侧即第一端侧(上侧)设置有用于设置功能部5的功能部设置部33。在框状体7的高度方向的另一侧即第二端侧(下侧)设置有用于设置透镜9的透镜设置部35。
如图5A、图11、图14等所示,在框状体7设置有贯通孔37,该贯通孔是由于抵接部31的缺失而形成的。在将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的功能部设置部33并将透镜9设置到透镜设置部35后的状态下,如图11、图14等所示,功能部5的发光部13朝向下侧发出光39。而且,发光部13发出的光39通过贯通孔37而到达透镜9。
如图7、图11等所示,框状体7的下端部41形成为高度低的筒状(环状)。由此,在框状体7的下端部41形成有开口部43。透镜9以将框状体7的下端部41的整个开口部43封闭的方式设置于框状体7的透镜设置部35。
功能部5的发光部13在将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的功能部设置部33并将透镜9设置到框状体7的透镜设置部35后的状态下发光。由此,通过框状体7的贯通孔37后的光到达框状体7的开口部43、封闭开该口部43的透镜9的部位的全部区域或者除了微小的边缘部以外的几乎全部区域。
框状体7具备框状体主体部45和上述的卡止部17,功能部5具备功能部主体部47和上述的被卡止部19。通过在将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后使被卡止部19卡止于卡止部17,由此,如上所述,功能部5被卡止于框状体7。
功能部5的被卡止部19由从功能部主体部47突出的突起49构成。
如图11、图13A等所示,框状体7的卡止部17具备第一突出部51、第二突出部53和第三突出部55。第一突出部51成为悬臂梁状而从框状体主体部45向例如上侧突出,且具备弹性。
第二突出部53成为悬臂梁状,从第一突出部51的例如顶端部(高度方向上侧的上端部)向与第一突出部51不同的方向(例如横向)以比第一突出部51的突出长度短的突出长度突出。第二突出部53也具备一定程度的弹性,但由于突出长度比第一突出部51的突出长度短很多,因此基本表现出像刚体一样的行为。
第三突出部55成为悬臂梁状,从第二突出部53的例如顶端部向朝向第一突出部51的基端侧的方向(高度方向下侧)以比第一突出部51的突出长度短且比第二突出部53的突出长度长的长度突出,从而具备弹性。第一突出部51的突出方向即长度方向与第三突出部55的突出方向即长度方向相互一致。第三突出部55也具备弹性,但突出长度比第一突出部51的突出长度短,因此与第一突出部51相比稍微难以弹性变形。
而且,在将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后,第三突出部55的顶端(下端或者下表面)与被卡止部19的突起49(突起49的上端或突起49的上表面)接触。
进一步说明,在使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向下方向(高度方向下侧)移动而将功能部5设置于框状体7的过程中的状态下,功能部5的突起49依次抵接于第三突出部55的突出方向的基端部(上端部)和中间部。而且,第一突出部51和第三突出部55以梁弯曲的方式弹性变形。
在将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后,功能部5的突起49越过第三突出部55而第一突出部51和第三突出部55复原,功能部5的突起49抵接于第三突出部55的突出方向的顶端(下端)。而且,阻止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向上方的移动。即,防止功能部5从框状体7脱落。
在将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后,若使功能部5向上方(高度方向上侧)移动的力(从框状体7拔出功能部5的力)施加于功能部5,则对于第一突出部51在该突出方向(长度方向)上产生拉伸应力。另外,将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后,若使功能部5向上方移动的力施加于功能部5,则对于第三突出部55在该长度方向上产生压缩应力。由此,虽然在第三突出部55实际上不会产生压曲,但以欲产生压曲的方式在第三突出部55产生弯曲力矩,功能部5难以从框状体7脱落。
对照明灯1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功能部5具备壳体57、罩59、汇流条61以及电路基板63。通过将罩59、汇流条61和电路基板63一体地设置于壳体57,从而形成功能部5。功能部5的外形大致呈长方体状。
功能部主体部47具备壳体57和罩59。壳体57例如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罩59也例如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在壳体57的纵向的一端即第一端设置有连接器21的连接器主体部23。
罩59在壳体57的纵向的另一端即第二端侧覆盖壳体57。进一步说明,通过在壳体57设置罩59,从而壳体57的高度方向的下端、横向的两端和纵向的第二端被覆盖。另外,在图4等中附图标记65所示的突起65是设置于壳体57的卡止部,由附图标记67所示的贯通孔67是设置于外罩59的被卡止部。另外,罩59由使发光部13发出的光透过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构成。
突起65设置有一对,贯通孔67也设置有一对。在罩59被设置于壳体57的状态下,如图2等所示,一对突起65分别嵌入到一对贯通孔67中,壳体57、罩59、汇流条61和电路基板63一体化。
发光部13设置于电路基板63,在纵向上配置在功能部5的第二端部的位置,在横向上配置在功能部5的中央,在高度方向上配置在功能部5的下端。发光部13从功能部5向下方发出光。
被卡止部19(突起49)在罩59设置有一对,在纵向上配置在功能部5(罩59)的第二端侧,在横向上配置在功能部5(罩59)的两端,在高度方向上配置在功能部5的大致中央。
如图5B等所示,第一被引导部15由在高度方向上细长的长方体状的凹部构成,且在壳体57设置有一对。第一被引导部15在纵向上配置在功能部5(壳体57)的中间部(第一端部侧的中间部)。另外,第一被引导部15在功能部5(壳体57)的横向上的两端以向壳体57的中央侧凹陷的方式配置,并且在高度方向上贯通功能部5(壳体57)。
如图5B等所示,第二被引导部29利用壳体57的一部分和罩59的一部分被构成为在高度方向上细长的长方体状的突起。壳体57的一部分与罩59的一部分通过相互接触等而相互卡合。第二被引导部29在纵向上配置在功能部5的中间部(第二端部侧的中间部)。第二被引导部29与第一被引导部15相邻,第一被引导部15和第二被引导部29在从纵向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上依次排列。
第二被引导部29在功能部5(壳体57、罩59)在横向上的一端以从壳体57和罩59突出的方式配置,并且在高度方向上遍及功能部5(壳体57、罩59)的全长地延伸。另外,第二被引导部29也可以设置在功能部5的横向的两端。
如图3、图5A、图7等所示,框状体7具备高度尺寸的值小的矩形环状的框状体主体部45、高度尺寸的值小的矩形环状的下端部41、功能部设置部33以及卡扣69。
另外,框状体主体部45的纵向和横向的尺寸的值小于下端部41的纵向和横向的尺寸的值。在高度方向上,在下端部41的上侧配置有框状体主体部45。另外,当在高度方向观察时,框状体主体部45位于下端部41的内侧。
如图5A、图7等所示,功能部设置部33在纵向上配置在框状体7的第一端侧,在横向上配置在框状体7的中央部,并且在高度方向上配置在框状体主体部45的上侧。另外,功能部设置部33具备矩形平板状的第一侧板部71、矩形平板状且成对设置的第二侧板部73、矩形平板状的底板部(抵接部)31以及卡止部17。
第一侧板部71以厚度方向是纵向的方式在纵向上配置在功能部设置部33的第二端部。在高度方向上,第一侧板部71的下端位于比底板部31稍靠上侧的位置。另外,在高度方向上,第一侧板部71从该下端向上侧延伸规定的高度。另外,第一侧板部71的宽度方向为横向。
卡止部17设置有一对,第一突出部51的厚度方向、第三突出部55的厚度方向为横向,并且第一突出部51的宽度方向、第三突出部55的宽度方向为纵向。一对卡止部中的第一个卡止部17在纵向上从第一侧板部71向第一端侧稍微远离地配置,并且在横向上配置在第一侧板部71的第一端的位置。一对卡止部中的第二个卡止部17在纵向上从第一侧板部71向第一端侧稍微远离地配置,并且在横向上配置在第一侧板部71的第二端的位置。
另外,当在功能部设置部33设置功能部5时,如上所述,一对卡止部17进行相互在横向上分离的弹性变形。
第二侧板部73以厚度方向为横向的方式在纵向上从卡止部17向第一端侧稍微远离地配置。与第一侧板部71同样地,第二侧板部73在高度方向上从底板部31的位置起向上侧延伸。
一对第二侧板部73中的第一个第二侧板部73配置在第一侧板部71的在横向上的第一端的位置。一对第二侧板部73中的第二个第二侧板部73配置在第一侧板部71的在横向上的第二端的位置。
另外,在第一侧板部71、第二侧板部73、卡止部17和底板部31的内侧形成有大致长方体状的空间,功能部5进入该空间内而设置。另外,如图5A等所示,抵接部31的纵向的第二端与第一侧板部71和卡止部17分离,由此在第一侧板部71与底板部31之间形成有上述那样的供发光部13发出的光通过的贯通孔37。
如图3、图5A等所示,框状体7的第一引导部11由在高度方向上细长的长方体状的突起构成,并且在功能部设置部33设置有一对。即,第一引导部11的一对突起中的第一个突起设置在一对第二侧板部73中的第一个第二侧板部73。第一个突起在纵向上配置在第一个第二侧板部73的中间部。第一个突起在横向上从一对第二侧板部73中的第一个第二侧板部73向一对第二侧板部73中的第二个第二侧板部73侧突出。
第一引导部11的一对突起中的第二个突起设置在一对第二侧板部73中的第二个第二侧板部73。第二个突起在纵向上配置在第二个第二侧板部73的中间部。第二个突起在横向上从一对第二侧板部73中的第二个第二侧板部73向一对第二侧板部73中的第一个第二侧板部73侧突出。
在功能部5设置于功能部设置部33的状态下,如图1、图6等所示,第一引导部11的一对突起分别嵌入第一被引导部15的一对凹部中。
如图3、图5A等所示,第二引导部27由在高度方向上细长的长方体状的凹部构成,设置于一对第二侧板部73中的第一个第二侧板部73。第二引导部27在纵向上配置在功能部设置部33的中间部(第一端部侧的中间部)。进一步说明,第二引导部27与第一引导部11相邻,第一引导部11和第二引导部27在从纵向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上依次排列。第二引导部27设置在第一引导部11的附近,在纵向上与卡止部17和被卡止部19以及发光部13分开。
而且,在功能部5设置于功能部设置部33的状态下,如图1、图6等所示,第二被引导部29的突起嵌入到第二引导部27的凹部中。此外,在第二被引导部29设置于功能部5的横向的两端的情况下,第二引导部27也设置有一对,第二被引导部29的一对突起分别嵌入到第二引导部27的一对凹部中。
接着,对照明灯1的组装步骤进行例示。
从图4所示的状态起,通过在壳体57适当地设置电路基板63、汇流条61、罩59来组装功能部5。接着,在框状体7设置功能部5并且设置透镜9。
对将照明灯1向在车辆的面板(例如顶棚面板)75开设的贯通孔77的设置进行说明。
在初始状态下,将照明灯1配置在顶棚面板75的下侧,使得功能部5位于上侧并且透镜9位于下侧。在初始状态下,照明灯1的纵向的第一端位于比第二端稍靠上侧的位置。在初始状态下,连接器21的配线25在顶棚面板75的上侧延伸,并且穿过贯通孔77而在顶棚面板75的下侧延伸一定程度的长度。另外,在初始状态下,在顶棚面板75的下侧延伸的配线25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器主体部23。
在上述初始状态下,将连接器主体部23(连接器21)设置到功能部5。接着,使照明灯1(框状体7)的纵向的第一端部与顶棚面板75的贯通孔77的纵向的第一端侧的边缘半卡合(临时卡合)。
接着,以照明灯1的进行上述半卡合的部位为转动中心,使照明灯1转动,以使照明灯1的纵向的第二端侧向上侧移动。通过该转动,卡扣69抵接于顶棚面板75的贯通孔77的纵向的第二端侧的边缘,并发生弹性变形。
当使照明灯1进一步转动时,卡扣69从顶棚面板75的贯通孔77的边缘脱离,如图7等所示,卡扣69复原,照明灯1向车辆的面板75的设置结束。
在设置结束的状态下,通过经由配线25输送电力等,发光部13发光。然后,发光部13发出的光通过透镜9到达车辆的室内,进行室内的照明。
在照明灯1中,在框状体7设置有第一引导部11,在功能部5设置有第一被引导部15。而且,在将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时,第一被引导部15卡合于第一引导部11且功能部5设置于框状体7。另外,通过在功能部5被设置在框状体7的状态下,使第一被引导部15卡合于第一引导部11,从而限制了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的姿势绕在横向上延伸的轴变化。
通过这样构成,功能部5可靠地保持于框状体7,即使在对功能部5施加了设想外的大小的力矩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功能部5从外观部3偏离。
相对于此,如图15所示,比较例涉及的照明灯301不具备本申请的照明灯1那样的引导部11、被引导部15。即,比较例涉及的照明灯301仅仅是在将功能部305设置到框状体303后的状态下功能部305的被卡止部被卡止于框状体的卡止部的结构。因此,在比较例涉及的照明灯301中,如图16所示,在对功能部305施加了设想外的大小的力矩(参照箭头A16)的情况下,功能部305有可能从框状体303偏离。
在照明灯1中,在将功能部5设置于框状体7时,第一被引导部15卡合于第一引导部11,从而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仅在高度方向上直线移动。并且,在照明灯1中,第一被引导部15卡合于第一引导部11,从而被构成为限制了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的姿势绕在横向上延伸的轴变化。
通过这样构成,即使从设置于功能部5的连接器21延伸出的配线25被向上方拉拽,从而在功能部5产生旋转力矩,也能够利用功能部5和框状体7可靠地承受该旋转力矩。
在照明灯1中,在功能部5设置于框状体7的状态下,第二被引导部29与第二引导部27卡合,由此限制了功能部5相对于框状体7的姿势绕沿横向延伸的轴变化。
通过这样构成,即使从设置于功能部5的连接器21延伸出的配线25被向上方拉拽,从而在功能部5产生旋转力矩,也能够由功能部5和框状体7更可靠地承受该旋转力矩。
在照明灯1中,在将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后的状态下,抵接部31和功能部5的发光部13在纵向上相互远离,并且形成有贯通孔37。由此,容易被构成为发光部13发出的光不会被抵接部31妨碍而到达透镜9。
相对于此,在比较例涉及的照明灯351中,如图17所示,由于未设置引导部和被引导部,因此在发光部359的位置设置有抵接部355。在比较例涉及的照明灯351中虽然也形成有贯通孔353,但不能将贯通孔353设置得足够大。而且,抵接部355与功能部357的发光部359相互干涉,发光部359发出的光361的一部分被抵接部355妨碍。
在本申请的照明灯1中,在将功能部5设置到框状体7的功能部设置部33并将透镜9设置到框状体7的透镜设置部35后的状态下,功能部5的发光部13朝向下侧发出光。而且,发光部13发出的光通过大的贯通孔37到达透镜9。由此,能够防止发光部13的照射区域变小。即,容易被构成为发光部13发出的光不会被抵接部31妨碍而通过贯通孔37到达透镜9。
根据照明灯1,由于卡止部17和被卡止部19如上述那样构成,因此设置于框状体7的功能部5不易从框状体7脱落。
在照明灯1中,如上所述,在将功能部5设置于框状体7的状态下,第一引导部11的一对突起嵌入第一被引导部15的一对凹部。由此,即使在对功能部5施加旋转力矩等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例如一对第二侧板部73的横向的间隔扩大,能够防止功能部5从框状体7脱落。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本实施方式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9)
1.一种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具有:
框状体,所述框状体设置有第一引导部;以及
功能部,所述功能部设置有第一被引导部和发光的发光部,并且通过在所述功能部设置于所述框状体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被引导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引导部,由此至少限制了所述功能部相对于所述框状体的姿势绕规定的1个轴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状体具备卡止部,
所述功能部具备被卡止部,
在将所述功能部设置到所述框状体后,所述被卡止部被卡止于所述卡止部,
所述发光部位于所述卡止部和所述被卡止部的附近,并且
所述第一引导部远离所述发光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状体具备抵接部,
在将所述功能部设置到所述框状体后,所述功能部抵接于所述抵接部且所述被卡止部被卡止于所述卡止部,由此,所述功能部被所述框状体的卡止部和所述框状体的抵接部夹持,并且所述功能部被卡止于所述框状体,并且
在与由所述框状体的卡止部和所述框状体的抵接部夹持的方向正交的规定的一个方向上,所述抵接部远离所述卡止部和所述被卡止部以及所述发光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灯具备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框状体的透镜,
在所述框状体的第一端侧具有设置有所述功能部的功能部设置部,
在所述框状体的第二端侧具有设置有所述透镜的透镜设置部,
通过所述抵接部的缺失而形成有贯通孔,
在将所述功能部设置到所述框状体的所述功能部设置部并将所述透镜设置到所述框状体的所述透镜设置部后的状态下,所述功能部的所述发光部朝向所述第二端侧发光,并且所述功能部的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通过所述贯通孔而到达所述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卡止部由从所述功能部所具备的功能部主体部突出的突起构成,
所述卡止部具备:第一突出部,该第一突出部从所述框状体所具备的框状体主体部突出;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从所述第一突出部向与所述第一突出部不同的方向突出;以及第三突出部,该第三突出部从所述第二突出部向朝向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基端侧的方向突出,
在将所述功能部设置到所述框状体后,所述第三突出部的顶端与所述被卡止部的突起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功能部设置于所述框状体时,所述第一被引导部与所述第一引导部卡合,从而所述功能部相对于所述框状体直线地移动,
所述规定的1个轴正交于将所述功能部设置于所述框状体时的所述功能部的移动方向,并向规定的另一个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灯具备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备连接器主体部以及从所述连接器主体部延伸出的配线,
所述连接器主体部设置于所述功能部,
在所述功能部设置于所述框状体且所述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功能部的状态下,即使由于向规定的方向拉拽所述配线而在所述连接器主体部和所述功能部产生旋转力矩,也能够限制所述功能部相对于所述框状体的姿势绕所述规定的1个轴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状体设置有第二引导部,
所述功能部设置有第二被引导部,
在所述功能部设置于所述框状体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被引导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引导部,由此,至少限制了所述功能部相对于所述框状体的姿势绕所述规定的1个轴变化。
9.一种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具有:
框状体,所述框状体设置有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卡止部、抵接部以及通过所述抵接部的缺失而形成的贯通孔;以及
功能部,所述功能部设置有发光的发光部、第一被引导部、第二被引导部以及被卡止部,并且,通过使所述第一被引导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且所述第二被引导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引导部,由此所述功能部相对于所述框状体在高度方向上移动并且设置于所述框状体,
通过在将所述功能部设置到所述框状体后,使所述第一被引导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且所述第二被引导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引导部,由此,限制了所述功能部相对于所述框状体的姿势绕在横向上延伸的轴变化,
在将所述功能部设置到所述框状体后,在纵向上,所述发光部和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卡止部与所述被卡止部的附近,
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一被引导部以及所述第二引导部和所述第二被引导部远离所述卡止部、所述被卡止部、所述发光部和所述贯通孔,
在将所述功能部设置到所述框状体后,通过使所述功能部抵接于所述抵接部且所述被卡止部被卡止于所述卡止部,由此所述功能部在所述高度方向上被所述框状体的所述卡止部和所述框状体的所述抵接部夹持,所述功能部被卡止于所述框状体,并且
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通过所述贯通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51407 | 2020-03-23 | ||
JP2020051407A JP7132266B2 (ja) | 2020-03-23 | 2020-03-23 | 照明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28077A true CN113428077A (zh) | 2021-09-24 |
Family
ID=77747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01834.6A Pending CN113428077A (zh) | 2020-03-23 | 2021-03-22 | 照明灯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96260B2 (zh) |
JP (1) | JP7132266B2 (zh) |
CN (1) | CN113428077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44474B2 (ja) * | 2020-03-23 | 2022-09-2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照明灯および照明灯の枠状体 |
JP2022112672A (ja) * | 2021-01-22 | 2022-08-03 | 大和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 クリップおよび被取付部材の取付構造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39449A (en) * | 1991-07-24 | 1993-08-24 | United Technologies Automotive, Inc. | Self-mounting automobile dome lamp assembly |
JP2005306132A (ja) * | 2004-04-20 | 2005-11-04 | Yazaki Corp | 車両用室内照明灯 |
JP2010089645A (ja) * | 2008-10-08 | 2010-04-22 | Yazaki Corp | 車両用室内照明灯 |
US20100195348A1 (en) * | 2009-02-02 | 2010-08-05 | Haruhito Ohtsuka | Assembl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room illumination lamp |
JP2010173593A (ja) * | 2009-02-02 | 2010-08-12 | Yazaki Corp | ランプユニット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US20100208482A1 (en) * | 2009-02-18 | 2010-08-19 | Yazaki Corporation | Illuminating lamp |
JP2012144183A (ja) * | 2011-01-13 | 2012-08-02 | Yazaki Corp | 室内ランプの固定構造 |
CN202368467U (zh) * | 2011-12-02 | 2012-08-08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灯装置 |
JP2016016771A (ja) * | 2014-07-09 | 2016-02-01 | 林テレンプ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JP2019036519A (ja) * | 2017-08-11 | 2019-03-07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ランプユニッ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05536B2 (ja) | 2003-09-02 | 2009-01-0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室内照明灯 |
JP4338581B2 (ja) * | 2004-05-10 | 2009-10-0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室内照明灯 |
JP4481099B2 (ja) * | 2004-07-08 | 2010-06-16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室内照明灯 |
US7775694B2 (en) * | 2007-09-14 | 2010-08-17 | Yazaki Corporation | Vehicle interior illumination lamp unit |
MX2014013545A (es) * | 2012-05-09 | 2015-02-12 | Ts Tech Co Ltd | Dispositivo de emision de luz. |
JP6559723B2 (ja) * | 2017-01-27 | 2019-08-1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照明ユニット |
-
2020
- 2020-03-23 JP JP2020051407A patent/JP7132266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3-19 US US17/207,048 patent/US11396260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3-22 CN CN202110301834.6A patent/CN11342807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39449A (en) * | 1991-07-24 | 1993-08-24 | United Technologies Automotive, Inc. | Self-mounting automobile dome lamp assembly |
JP2005306132A (ja) * | 2004-04-20 | 2005-11-04 | Yazaki Corp | 車両用室内照明灯 |
JP2010089645A (ja) * | 2008-10-08 | 2010-04-22 | Yazaki Corp | 車両用室内照明灯 |
US20100195348A1 (en) * | 2009-02-02 | 2010-08-05 | Haruhito Ohtsuka | Assembl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room illumination lamp |
JP2010173593A (ja) * | 2009-02-02 | 2010-08-12 | Yazaki Corp | ランプユニット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US20100208482A1 (en) * | 2009-02-18 | 2010-08-19 | Yazaki Corporation | Illuminating lamp |
JP2012144183A (ja) * | 2011-01-13 | 2012-08-02 | Yazaki Corp | 室内ランプの固定構造 |
CN202368467U (zh) * | 2011-12-02 | 2012-08-08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灯装置 |
JP2016016771A (ja) * | 2014-07-09 | 2016-02-01 | 林テレンプ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JP2019036519A (ja) * | 2017-08-11 | 2019-03-07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ランプユニッ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32266B2 (ja) | 2022-09-06 |
US20210291728A1 (en) | 2021-09-23 |
JP2021146993A (ja) | 2021-09-27 |
US11396260B2 (en) | 2022-07-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82252B2 (en) | Vehicle interior light source unit | |
CN113428077A (zh) | 照明灯 | |
KR101441265B1 (ko) | 실내 램프의 고정 구조물 | |
CN111132873B (zh) | 车辆用内饰件 | |
US20060154510A1 (en) | Electrical pin-and-socket connector | |
JP6559723B2 (ja) | 照明ユニット | |
US7287890B2 (en) | Lamp unit mounting structure | |
CN108870195B (zh) | 室内照明灯 | |
CN113428076B (zh) | 照明灯及照明灯的框状体 | |
JP6241603B2 (ja) | 照明装置 | |
JP6241604B2 (ja) | 端子金具の係止構造、バルブソケットおよび照明装置 | |
KR100955051B1 (ko) | 벌브홀더 | |
KR102319853B1 (ko) | 램프 유닛, 및 램프 유닛을 구비한 차량용 도어 | |
CN110792984A (zh) | 发光组件和车辆 | |
JP2006140089A (ja) | 待受けコネクタの嵌合構造 | |
CN114466991B (zh) | 车辆用照明装置 | |
JP2019021582A (ja) | 照明装置 | |
JP2013028235A (ja) | ランプユニットの取付構造 | |
JP5198320B2 (ja) | 車載用室内照明装置 | |
JP5909819B2 (ja) | 車両室内照明灯 | |
JP2021064449A (ja) | 照明装置 | |
JP2019021581A (ja) | 照明装置 | |
KR20100070953A (ko) | 커넥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