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6183B -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 Google Patents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6183B
CN113396183B CN202080012536.9A CN202080012536A CN113396183B CN 113396183 B CN113396183 B CN 113396183B CN 202080012536 A CN202080012536 A CN 202080012536A CN 113396183 B CN113396183 B CN 113396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sphenol
polycarbonate resin
resin composition
type polycarbonate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25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96183A (zh
Inventor
富田惠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396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6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96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6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carbonates;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6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carbonates;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型性优异并且形成成型品时的耐热性和透明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该树脂组合物含有粘均分子量为18,500~23,000的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和粘均分子量为10,000~15,000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质量比率为20/80~90/10,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之差为5,000~13,000,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和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合计含量超过上述组合物所含的树脂成分的85质量%。

Description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成型品。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树脂适合用作各种制品的成型材料。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相容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其包含:将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过碳酸酯结合而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聚合物;和将4,4-二羟基-2,2,2-三苯基乙烷通过碳酸酯结合而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聚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4-0435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为了对将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过碳酸酯结合而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聚合物等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赋予耐热性,想到了配合将4,4-二羟基-2,2,2-三苯基乙烷通过碳酸酯结合而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聚合物等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然而已知,将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和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混合时,有时加工性差。还已知有时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会发生白浊。
本发明是以解决这样的技术问题为目的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该树脂组合物含有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和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成型性优异,并且形成成型品时的耐热性和透明性优异。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基于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和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通过将各自的粘均分子量与两树脂的含量的比率设为特定的范围,并且将两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之差设为特定的范围,能够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即,本发明具有以下的解决方案。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是含有粘均分子量为18,500~23,000的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和粘均分子量为10,000~15,000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上述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质量比率为20/80~90/10,上述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之差为5,000~13,000,上述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和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合计含量超过上述树脂组合物所含的树脂成分的合计量的85质量%。
<2>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特性粘度(ηAP)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特性粘度(ηA)之差(|ηAP-ηA|)为0.04~0.4dL/g。
<3>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树脂组合物以剪切速度122sec-1测得的300℃时的熔融粘度为1,000~3,500Pa·s。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树脂组合物按照ISO75-1测得的负荷为1.8MPa时的负荷弯曲温度为135℃以上。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72℃以上。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将上述树脂组合物成型为4mm厚度的成型品时的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将上述树脂组合物成型为4mm厚度的成型品时的雾度为5.0%以下。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还含有抗氧化剂和脱模剂中的至少1种。
<9>一种成型品,其由<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10>如<9>所述的成型品,其中,上述成型品为膜。
<11>如<9>或<10>所述的成型品,其中,上述成型品用于触摸面板的传感器。
发明效果
利用本发明,能够提供成型性优异并且形成成型品时的耐热性和透明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意义在于:包含其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质量份”表示成分的相对量,“质量%”表示成分的绝对量。
“膜”和“片”分别是指相对于长度和宽度,厚度薄且大概平的成型体。另外,本说明书中的“膜”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多层。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是含有粘均分子量为18,500~23,000的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和粘均分子量为10,000~15,000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上述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质量比率为20/80~90/10,上述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之差为5,000~13,000,上述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和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合计含量超过上述组合物所含的树脂成分的合计量的85质量%。通过规定这样的构成,可以得到成型性优异并且形成成型品时的耐热性和透明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
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耐热性优异。然而,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熔融粘度高,加工性差。还已知,为了提高加工性,配合作为通用品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时,会产生白浊。在本发明中,通过在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中混合粘均分子量比较小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将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之差设为特定的范围内,成功使两树脂相容,成功提供成型性良好并且耐热性优异、透明性优异的成型品。
<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A)>
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是指具有来自双酚AP及其衍生物的碳酸酯单元的树脂,优选具有下述式(A-1)所示的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3195667180000041
式(A-1)中,R1~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碳原子数1~9(优选1~3)的烷基、碳原子数6~12(优选6~10)的芳基、碳原子数1~5(优选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2~5(优选2或3)的烯基或碳原子数7~17(优选7~11)的芳烷基。l表示0~5的整数。m和n分别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表示末端基或与其他的结构单元的结合位置。
式(A-1)所示的结构单元优选为下述式(A-2)所示的结构单元。式中的*表示末端基或与其他的结构单元的结合位置。
Figure BDA0003195667180000042
R1、R2、R3、R4、l、m、n的意义与式(A-1)所定义的相同。
式(A-2)所示的结构单元优选为下述式(A-3)所示的结构单元。式中的*表示末端基或与其他的结构单元的结合位置。
Figure BDA0003195667180000051
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中的式(A-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在不包括末端基的全部结构单元中优选为7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8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摩尔%以上。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可以100摩尔%为式(A-1)所示的结构单元。来自双酚AP的结构单元可以只是1种,也可以由2种以上构成。作为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特别优选可以列举实质上全部由式(A-1)的结构单元构成的树脂。此处的实质上全部具体是指为不包括末端基的全部结构单元的99.0摩尔%以上,优选99.5摩尔%以上,更优选99.9摩尔%以上。
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也可以具有与来自双酚AP及其衍生物的碳酸酯单元不同的其他的结构单元。
作为构成这样的其他的结构单元的二羟基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日本特开2018-154819号公报的0014段所记载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并将这些内容引入本说明书中。
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任意的方法。若举其例,则可以列举界面聚合法、熔融酯交换法、吡啶法、环状碳酸酯化合物的开环聚合法、预聚物的固相酯交换法等。
在本发明中,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18,500~23,000。
作为下限值,还优选为19,000以上,更优选为19,5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00以上。作为上限,优选为22,000以下,更优选为21,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500以下。通过设为上述粘均分子量,能够维持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透明性,并赋予优异的耐热性。
另外,在树脂组合物中具有2种以上的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时,将其混合物的粘均分子量的测定值当作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
粘均分子量利用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在本发明中,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特性粘度优选为0.2dL/g以上,更优选为0.3dL/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4dL/g以上。作为上限,优选为1.0dL/g以下,更优选为0.8dL/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6dL/g以下。
其中,在树脂组合物中具有2种以上的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时,将其混合物的特性粘度的测定值当作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特性粘度。
特性粘度利用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172℃以上,更优选为17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80℃以上。作为上限,优选为210℃以下,更优选为2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90℃以下。
另外,在树脂组合物中具有2种以上的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时,将其混合物的Tg的测定值当作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Tg。
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利用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在本发明中,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以剪切速度122sec-1测得的300℃时的熔融粘度优选为1,000Pa·s以上,更优选为1,500Pa·s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00Pa·s以上。作为上述熔融粘度的上限值,优选为8,000Pa·s以下,更优选为7,000Pa·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500Pa·s以下。
另外,在树脂组合物中具有2种以上的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时,将其混合物的熔融粘度的测定值当作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熔融粘度。
熔融粘度利用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含量在树脂组合物中优选为4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5质量%以上。作为上限值,优选为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以下。
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使用2种以上时,其合计量为上述范围。
<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B)>
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是指具有来自双酚A及其衍生物的碳酸酯单元的树脂,优选具有下述式(B-1)所示的结构单元。式中的*表示与末端基或其他的结构单元的结合位置。
Figure BDA0003195667180000071
式(B-1)中,X1表示下述结构。
Figure BDA0003195667180000072
R5和R6为氢原子或甲基,优选至少一个为甲基,更优选两个均为甲基。
式(B-1)优选由下述式(B-2)表示。
Figure BDA0003195667180000073
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中的式(B-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在不包括末端基的全部结构单元中优选为7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8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摩尔%以上。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可以100摩尔%为式(B-1)所示的结构单元。作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特别优选为实质上全部由式(B-1)的结构单元构成的树脂。此处的实质上全部具体是指为不包括末端基的全部结构单元的99.0摩尔%以上,优选99.5摩尔%以上,更优选99.9摩尔%以上。
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也可以具有来自双酚A及其衍生物的碳酸酯单元以外的其他的结构单元。作为构成这样的其他的结构单元的二羟基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日本特开2018-154819号公报的0014段所记载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并将这些内容引入本说明书中。
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任意的方法。若举其例,则可以列举界面聚合法、熔融酯交换法、吡啶法、环状碳酸酯化合物的开环聚合法、预聚物的固相酯交换法等。
在本发明中,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10,000~15,000。作为下限值,还优选为10,200以上,更优选为10,5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750以上。作为上限,优选为14,500以下,更优选为14,2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4,200以下。通过设定上述粘均分子量,能够进一步提高与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相容性。
另外,在树脂组合物中具有2种以上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时,将其混合物的粘均分子量的测定值当作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
粘均分子量利用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在本发明中,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特性粘度优选为0.1dL/g以上,更优选为0.15dL/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2dL/g以上。作为上限,优选为0.4dL/g以下,更优选为0.35dL/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2dL/g以下。
其中,在树脂组合物中具有2种以上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时,将其混合物的特性粘度的测定值当作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特性粘度。
特性粘度利用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含量在树脂组合物中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上。作为上限值,优选为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以下。
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使用2种以上时,其合计量为上述范围。
<树脂的混合形态>
关于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质量(WAP)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质量(WA)的比率(WAP/WA)为20/80~90/10。作为上述比率(WAP/WA)的下限值,优选为30/70以上,更优选为40/6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5/55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51/49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55/45以上。作为上述比率(WAP/WA)的上限值,优选为85/15以下,更优选为80/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8/22以下。
超过上述比率(WAP/WA)的上限值时,树脂组合物的耐热性下降。另一方面,低于上述下限值时,树脂组合物的熔融粘度增加,成型性下降。
关于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之差为5,000以上13,000以下。通过将两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之差设为上述范围,能够适当调整树脂组合物的熔融粘度,并且在成型品中以高的水平实现良好的透明性和耐热性。上述粘均分子量之差优选为5,400以上,更优选为5,8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00以上。作为上限值,优选为12,000以下,更优选为11,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0以下。
在本发明中,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特性粘度(ηAP)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特性粘度(ηA)之差(|ηAP-ηA|)优选为0.04dL/g以上,更优选为0.06dL/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8dL/g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0.09dL/g以上。作为上限值,优选为0.4dL/g以下,更优选为0.37dL/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5dL/g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32dL/g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3dL/g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25dL/g以下,特别进一步优选为0.22dL/g以下。
另外,优选特性粘度(ηAP)>特性粘度(ηA)。
在本发明中,上述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和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合计含量相对于树脂组合物所含的树脂成分的合计量,超过85质量%,优选为9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97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99质量%以上。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全部(100质量%)由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和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构成。通过将上述比率设为上述范围,能够兼具耐热性和韧性。
<抗氧化剂(C)>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优选含有抗氧化剂。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列举酚系抗氧化剂、胺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硫醚系抗氧化剂等。其中,在本发明中优选磷系抗氧化剂和酚系抗氧化剂(更优选受阻酚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由于成型品的色相优异,特别优选。
作为磷系抗氧化剂的优选的亚磷酸酯系稳定剂,优选以下的式(1)或(2)所示的亚磷酸酯化合物。
Figure BDA0003195667180000101
(式(1)中,R11和R12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30的芳基。)
Figure BDA0003195667180000102
(式(2)中,R13~R1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1~20的烷基。)
上述式(1)中,R11、R12所示的烷基分别独立地优选为碳原子数1~1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R11、R12为芳基时,优选以下的式(1-a)、(1-b)或(1-c)中任一个表示的芳基。式中的*表示与其他的部位的结合位置。
Figure BDA0003195667180000103
(式(1-a)中,RA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式(1-b)中,RB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
作为受阻酚系抗氧化剂,可以参照日本特开2018-090677号公报的0063段、日本特开2018-188496号公报的0076段的记载,并将该内容引入本说明书中。
除了上述的抗氧化剂以外,抗氧化剂还可以参照日本特开2017-031313号公报的0057~0061段的记载,并将该内容引入本说明书中。
抗氧化剂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0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03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5质量份以上。另外,作为抗氧化剂的含量的上限值,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4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3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质量份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15质量份以下。
通过使抗氧化剂的含量为上述的下限值以上,能够得到色相、耐热变色性更良好的成型品。另外,通过使抗氧化剂的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不会使耐热变色性变差,能够得到湿热稳定性良好的成型品。
另外,作为抗氧化剂,组合使用磷系抗氧化剂和酚系抗氧化剂(优选受阻酚系抗氧化剂)时,树脂组合物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优选磷系抗氧化剂以0.001~0.2质量份的范围含有,酚系抗氧化剂以0.001~0.2质量份的范围含有。
抗氧化剂可以只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使用2种以上时,优选合计量为上述范围。
<脱模剂(D)>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优选含有脱模剂。
通过含有脱模剂,能够提高将膜状或片状的成型品卷绕时的卷绕性。另外,对于具有立体的形状的成型品,在使用模具进行成型时能够更容易地脱模。
脱模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脂肪族羧酸、脂肪族羧酸与醇的酯、数均分子量200~15,000的脂肪族烃化合物、数均分子量100~5,000的聚醚、聚硅氧烷系硅油等。
脱模剂的详细内容可以参照国际公开第2015/190162号的0035~0039段的记载,并将这些内容引入本说明书中。
脱模剂的含量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00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005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07质量份以上。作为上限值,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3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下。
脱模剂可以只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使用2种以上时,优选合计量为上述范围。
<其他的成分>
除了上述成分以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和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聚碳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阻燃剂、阻燃助剂、着色剂、抗静电剂、荧光增白剂、防雾剂、流动性改良剂、增塑剂、分散剂、抗菌剂、防粘连剂、冲击改良剂、滑动改良剂、色相改良剂、酸捕集剂等。这些成分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上述成分的含量在含有时优选以合计计为0.1~5质量%。
作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和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聚碳酸酯树脂,可以例示双酚C型聚碳酸酯树脂。另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也可以为实质上不含双酚C型聚碳酸酯树脂的构成。实质上不含是指,在树脂组合物所含的树脂成分中,双酚C型聚碳酸酯树脂的含量小于1质量%。
<各物性>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优选将熔融粘度调整在适当的范围内,获得良好的成型性。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以剪切速度122sec-1测得的300℃时的熔融粘度优选为3,500Pa·s以下,更优选为3,000Pa·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0Pa·s以下,可以为2,000Pa·s以下。从成型性的观点考虑,下限值优选为1,000Pa·s以上。
其中,上述熔融粘度采用基于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优选在形成成型品时是透明的,另外,更优选光的透射性高。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成型为4mm的厚度的成型品时的全光线透射率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作为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制,即使为99%以下、进而为95%以下,也充分满足性能要求。
其中,在本说明书中,全光线透射率采用基于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
另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成型为4mm的厚度的成型品时的雾度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以下。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制,即使为0.1%以上、进而为0.5%以上,也充分满足性能要求。
其中,在本说明书中,雾度采用基于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按照ISO75-1测得的负荷为1.8MPa时的负荷弯曲温度优选为135℃以上,更优选为137℃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40℃以上。上限越高越优选,例如即使为200℃以下、进而160℃以下,也充分满足性能要求。
其中,在本说明书中,负荷弯曲温度采用基于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测得的值。
<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限制,可以广泛采用公知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利用例如滚筒、亨舍尔混合机等各种混合机,将上述聚碳酸酯树脂和根据需要配合的其他的成分预混合后,利用班伯里混合机、辊、布拉班德仪(Brabender)、单螺杆混炼挤出机、双螺杆混炼挤出机、捏合机等混合机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
其中,熔融混炼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240~360℃的范围。
对于上述熔融混炼后的树脂组合物,例如通过股料切割而得到粒料。通过利用例如膜挤出机将如此得到的粒料挤出成型,能够制造膜状或片状的成型品。另外,通过利用注射成型机进行注射成型,能够制造任意形状的成型品。
<成型品>
本发明的成型品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成型。本发明的成型品适用于电气电子设备、OA设备、便携式信息终端、机械部件、家电制品、车辆部件、各种容器、照明设备等的部件等。这些中,特别适用于电气电子设备、OA设备、信息终端设备和家电制品的壳体、照明设备和车辆部件(特别是车辆内装部件)、智能手机和触摸面板等的表层膜、光学材料、光盘。特别而言,本发明的成型品适合用作触摸面板的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成型品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例示膜,特别适合用作高耐热用途的透明膜。更具体而言,能够作为透明电极基材用膜使用。其中,透明电极是在透明基材的一个或两个面配置透明电极层而得到的。在透明基材与透明电极层之间还可以存在另外的层。作为该透明电极的透明基材,可以使用本发明的透明膜。另外,也能够合适地用作用于保护高耐热用途的制品的保护膜。
由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30μm以上,更优选为40μm以上,可以为50μm以上,还可以为80μm以上。作为上限值,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mm以下。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更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能够不受其限定地进行解释。
<原材料>
·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A)
(A1)以双酚AP为初始原料、利用界面聚合法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FPC-0220、粘均分子量:20,200、特性粘度0.44dL/g、Tg:184℃、熔融粘度:6,400Pa·s)。
(A2)以双酚AP为初始原料、利用界面聚合法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FPC-0210、粘均分子量:11,500、特性粘度0.27dL/g、Tg:170℃、熔融粘度:1,300Pa·s)。
·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B)
(B1)以双酚A为初始原料、利用界面聚合法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制造、H-7000F、粘均分子量:14,000、特性粘度0.30dL/g)。
(B2)以双酚A为初始原料、利用界面聚合法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制造、L-1000F、粘均分子量:10,800、特性粘度0.24dL/g)。
(B3)以双酚A为初始原料、利用界面聚合法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制造、S-3000F、粘均分子量:21,000、特性粘度0.43dL/g)。
·抗氧化剂(C)
(C1)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磷系抗氧化剂、ADEKA公司制造的ADEKA STABPEP-36)。
(C2)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磷系抗氧化剂、ADEKA公司制造的ADEKASTAB2112)。
(C3)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酚系抗氧化剂、BASF公司制造的IRGANOX1010)。
·脱模剂(D)
(D1)单硬脂酸甘油酯(理研Vitamin株式会社制造的RIKEMALS-100A)。
实施例1~3、比较例1~4
以表1所记载的添加量分别计量上述所记载的各成分。之后,利用滚筒混合15分钟后,利用带通风口的双螺杆挤出机,以料筒温度320℃进行熔融混炼,通过股料切割而得到粒料。
作为双螺杆挤出机,使用螺杆直径32mm的日本制钢所公司制造的“TEX30α”。
<特性粘度和粘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测定树脂的特性粘度[η](单位dL/g)。温度为25℃的条件。利用乌伯娄德粘度计,测定各溶液浓度[C](g/dL)的比粘度[ηsp]。根据所得到的比粘度的值和浓度,利用下述式算出特性粘度。
Figure BDA0003195667180000161
粘均分子量[Mv]利用Schnell的粘度式、即η=1.23×10-4Mv0.83算出。
<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定方法>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EXSTAR DSC7020、SII NanoTechnology公司制造),将试样约5~10mg以20℃/分钟的升温速度从40℃加热至280℃。保持温度5分钟后,以40℃/分钟的速度冷却至40℃。在40℃保持10分钟,再以10℃/分钟的速度升温至280℃。根据第二次升温所得到的DSC数据,将中间点玻璃化转变温度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
<熔融粘度的测定>
将所得到的粒料以120℃干燥5小时。之后,使用毛细管流变仪,在300℃从长度10mm×直径1.0mm的喷孔(孔)挤出树脂。对此时的剪切速度122sec-1的剪切粘度(单位:Pa·s)进行测定,作为熔融粘度。
作为毛细管流变仪,使用东洋精机制作所公司制造的“CAPILOGRAPH 1B”(商品名)。
<全光线透射率和雾度的测定>
利用热风循环式干燥机将所得到的粒料以120℃干燥5小时。之后,利用注射成型机,在料筒温度300℃、模具温度80℃、成型周期45秒的条件下形成平板状试验片(60mm×60mm×4mm)。
作为注射成型机,使用日本制钢所公司制造的“J110AD”(商品名)。
使用雾度测定仪,按照JIS-K-7361和JIS-K-7136,在D65光源10°视野的条件下,对利用注射成型得到的板状试验片的全光线透射率(%)和雾度(%)进行测定。
作为雾度测定仪,使用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公司制造的“HM-150”(商品名)。
<负荷弯曲温度(HDT)的测定>
利用热风循环式干燥机将所得到的粒料以120℃干燥5小时。
之后,利用注射成型机,在料筒温度300℃、模具温度80℃、成型周期45秒的条件下,基于JIS-K7139形成ISO多目的试验片(A1型、4mm厚)。
作为注射成型机,使用日本制钢所公司制造的“J110AD”(商品名)。
使用上述ISO多目的试验片,按照ISO75-1,利用HDT试验装置,在负荷1.80MPa的条件(A法)下测定负荷弯曲温度(单位:℃)。
作为HDT(负荷弯曲温度)试验装置,使用东洋精机制作所公司制造的“3M-2”(商品名)。
[表1]
Figure BDA0003195667180000181
(表的备注)
含量:质量份
粘均分子量之差:双酚AP型聚碳酸酯的粘均分子量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之差
特性粘度之差:双酚AP型聚碳酸酯的特性粘度(ηAP)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特性粘度(ηA)之差的绝对值(|ηAP―ηA|)
不可成型:表示熔融粘度过高,无法形成注射试验片。
HDT:负荷弯曲温度
根据表1可知,对于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和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通过使用特定的粘均分子量的树脂,设为特定的含量比,并设为特定的粘均分子量之差,所得到的成型品的透明性优异,全光线透射率高,雾度小,进而富于成型性,弯曲温度高,耐热性优异(实施例1~3)。
与之相对,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大,并且与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之差小时,全光线透射率低,雾度高(比较例1)。
另外,不含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时,负荷弯曲温度低,耐热性差(比较例2)。
另一方面,不含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时,树脂组合物的熔融粘度高,无法成型(比较例3)。
另外,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小,并且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之差小时,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耐热性差。(比较例4)。

Claims (11)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粘均分子量为18,500~23,000的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和
粘均分子量为10,000~15,000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
所述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质量比率为20/80~90/10,
所述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之差为5,000~13,000,
所述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和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合计含量超过所述树脂组合物所含的树脂成分的合计量的85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特性粘度ηAP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特性粘度ηA之差|ηAP-ηA|为0.04~0.4dL/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组合物以剪切速度122sec-1测得的300℃时的熔融粘度为1,000~3,500Pa·s。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组合物按照ISO75-1测得的负荷为1.8MPa时的负荷弯曲温度为135℃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酚AP型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72℃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树脂组合物成型为4mm厚度的成型品时的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树脂组合物成型为4mm厚度的成型品时的雾度为5.0%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其还含有抗氧化剂和脱模剂中的至少1种。
9.一种成型品,其特征在于:
其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品为膜。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成型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品用于触摸面板的传感器。
CN202080012536.9A 2019-02-06 2020-02-04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Active CN1133961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9463 2019-02-06
JP2019-019463 2019-02-06
PCT/JP2020/004022 WO2020162420A1 (ja) 2019-02-06 2020-02-04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6183A CN113396183A (zh) 2021-09-14
CN113396183B true CN113396183B (zh) 2022-02-22

Family

ID=71947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2536.9A Active CN113396183B (zh) 2019-02-06 2020-02-04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89866A1 (zh)
EP (1) EP3922677B1 (zh)
JP (1) JP6777269B1 (zh)
KR (1) KR102377581B1 (zh)
CN (1) CN113396183B (zh)
WO (1) WO2020162420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9119A (ja) * 1991-10-11 1993-08-20 Unitika Ltd 樹脂組成物
CN102850761A (zh) * 2012-09-26 2013-01-02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刮擦的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2839A (zh) * 2012-11-28 2015-07-29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由该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356A (ja) * 1983-06-27 1985-01-17 Sumitomo Chem Co Ltd 樹脂組成物
JPS6443558A (en) * 1987-08-10 1989-02-15 Daicel Chem Resin composition excellent in compatibility
DE3908037A1 (de) * 1989-03-11 1990-09-13 Bayer Ag Polycarbonat-mischungen
JPH05179096A (ja) * 1991-12-27 1993-07-20 Sumitomo Dow Ltd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H101539A (ja) * 1996-06-19 1998-01-06 Mitsubishi Chem Corp 液晶表示素子用樹脂基板材料
JP3478053B2 (ja) * 1997-05-13 2003-12-10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光学製品部材
US7144971B2 (en) * 2004-08-04 2006-12-05 Xerox Corporation Polycarbonates and photoconductive imaging members
US9115283B2 (en) * 2011-03-31 2015-08-25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Heat resistant clear polycarbonate-polysiloxane compounds
JP7128608B2 (ja) 2014-06-11 2022-08-31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その成形品および製造方法
EP3320018B1 (en) * 2015-07-09 2022-08-10 SHPP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flame retardance
JP6657641B2 (ja) 2015-07-31 2020-03-04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JP7382137B2 (ja) * 2016-05-27 2023-11-16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含むメガネレンズ及びカメラレンズ
JP2018090677A (ja) 2016-11-30 2018-06-14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シート又はフィルム
JP2018154819A (ja) * 2017-03-15 2018-10-04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6915365B2 (ja) 2017-04-28 2021-08-04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複合ペレ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9119A (ja) * 1991-10-11 1993-08-20 Unitika Ltd 樹脂組成物
CN102850761A (zh) * 2012-09-26 2013-01-02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刮擦的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2839A (zh) * 2012-11-28 2015-07-29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由该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162420A1 (ja) 2021-02-18
EP3922677B1 (en) 2023-03-01
CN113396183A (zh) 2021-09-14
WO2020162420A1 (ja) 2020-08-13
KR102377581B1 (ko) 2022-03-22
KR20210111318A (ko) 2021-09-10
EP3922677A1 (en) 2021-12-15
JP6777269B1 (ja) 2020-10-28
EP3922677A4 (en) 2022-03-30
US20220089866A1 (en) 2022-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4473B (zh) 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
KR101847238B1 (ko) 폴리에스터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WO2020241674A1 (ja) 組成物、平板状成形体、および、平板状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KR102172566B1 (ko) 아이소소바이드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성형품
CN113396183B (zh)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KR101800071B1 (ko) 난연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용융 성형체
CN113396184B (zh)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JP6795128B1 (ja) 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835298B1 (ja) 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EP3257899A1 (en) Polyarylene sulfide composition having excellent adhesiveness with metal
CN113891915B (zh) 组合物、膜和膜的制造方法
KR100583064B1 (ko) 향상된 충격강도와 내화학성을 가지는 투명폴리카보네이트/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조성물
JP6879444B1 (ja) 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2633344B1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WO2020241672A1 (ja) 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5895223A (zh) 树脂组合物、膜和多层膜
CN115895222A (zh) 树脂组合物、膜和多层膜
JP6524629B2 (ja) 樹脂組成物、及び樹脂成形体
KR20190072881A (ko) 폴리카보네이트 공중합체, 이를 포함하는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KR20100132736A (ko) 개질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사용한 필름
KR20140104223A (ko) 투명한 내화학성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