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4805A - 车辆用电磁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电磁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74805A
CN113374805A CN202110016480.0A CN202110016480A CN113374805A CN 113374805 A CN113374805 A CN 113374805A CN 202110016480 A CN202110016480 A CN 202110016480A CN 113374805 A CN113374805 A CN 113374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ature
damping plate
cam member
rotation axi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64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74805B (zh
Inventor
道下雅也
小林隆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374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4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74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48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 F16D27/118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with interengaging jaws or gear tee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 F16D27/108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with axially 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27/112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with axially 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4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023/123Clutch actuation by cams, ramps or ball-screw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8Electric or magnetic
    • F16D2121/20Electric or magnetic using electromagn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5/00Components of actuators
    • F16D2125/18Mechanical mechanisms
    • F16D2125/20Mechanical mechanisms converting rotation to linear movement or vice versa
    • F16D2125/22Mechanical mechanisms converting rotation to linear movement or vice versa acting transversely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F16D2125/28Cams; Levers with ca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5/00Components of actuators
    • F16D2125/18Mechanical mechanisms
    • F16D2125/20Mechanical mechanisms converting rotation to linear movement or vice versa
    • F16D2125/34Mechanical mechanisms converting rotation to linear movement or vice versa act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axis of rotation
    • F16D2125/36Helical cams, Ball-rotating ra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00Special features for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D2300/22Vibration d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磁离合器,其具备:电磁线圈;衔铁;第一凸轮构件和第二凸轮构件,被配置为绕旋转轴线相对旋转;以及衰减板,配置于所述衔铁的背面以使所述衔铁的振动衰减,所述衔铁的该背面是所述衔铁的与所述电磁线圈对置的对置面的相反侧的面,该衰减板被设为在旋转方向上不被约束。所述电磁线圈通过向所述电磁线圈的通电来吸引所述衔铁,由此将摩擦力赋予所述衔铁,通过由所述摩擦力产生的转矩使所述第一凸轮构件与所述第二凸轮构件相对旋转,由此使所述第二凸轮构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车辆用电磁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电磁线圈吸引衔铁来将摩擦力赋予所述衔铁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涉及一种抑制所述衔铁的振动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车辆用电磁离合器,其具备电磁线圈、衔铁以及绕旋转轴线相对旋转的一对凸轮构件。所述衔铁以相对于所述一对凸轮构件的一方的凸轮构件能进行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不能进行绕所述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于所述一对凸轮构件的所述一方。所述电磁线圈通过向所述电磁线圈的通电来吸引所述衔铁,由此将摩擦力赋予所述衔铁。通过由所述摩擦力产生的转矩使所述一对凸轮构件相对旋转,由此使所述一对凸轮构件的另一方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移动。例如,日本特开2018-127067中记载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正是如此。
再者,在上述的日本特开2018-127067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中,根据所述衔铁与所述电磁线圈之间的摩擦面的状态,恐怕会由于产生粘滑(stick-slip)等而在所述衔铁产生振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抑制衔铁的振动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
本发明的方案涉及一种车辆用电磁离合器,其具备电磁线圈、衔铁、第一凸轮构件和第二凸轮构件以及衰减板。所述第一凸轮构件和第二凸轮构件被配置为绕旋转轴线相对旋转。所述衰减板配置于所述衔铁的背面以使所述衔铁的振动衰减,所述衔铁的该背面是所述衔铁的与所述电磁线圈对置的对置面的相反侧的面,该衰减板被设为在旋转方向上不被约束。所述衔铁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构件能进行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不能进行绕所述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于所述第一凸轮构件。并且,所述电磁线圈通过向所述电磁线圈的通电来吸引所述衔铁,由此将摩擦力赋予所述衔铁,通过由所述摩擦力产生的转矩使所述第一凸轮构件与第二凸轮构件相对旋转,由此使所述第二凸轮构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使所述衔铁的振动衰减的衰减板以在旋转方向上不被约束的方式设于所述衔铁的背面,所述衔铁的该背面是所述衔铁的与所述电磁线圈对置的对置面的相反侧的面。因此,若所述衔铁振动,则设于所述衔铁的所述背面的所述衰减板也要振动,但由于所述衰减板的惯性,在所述衰减板与所述衔铁之间会产生摩擦。由此,能通过所述衰减板使所述衔铁的振动适当地衰减,能抑制所述衔铁的振动。
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方案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中,所述衰减板由磁性材料形成。
根据所述构成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所述衰减板由磁性材料形成,因此通过向所述电磁线圈的通电,不仅所述衔铁被所述电磁线圈吸引,所述衰减板也被所述电磁线圈吸引。因此,若对所述电磁线圈进行通电,则在所述衔铁与所述衰减板之间能产生比较大的滑动阻力,因此能适当地提高由所述衰减板实现的使所述衔铁的振动衰减的振动衰减效果。
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构成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中,由所述磁性材料形成的第二衰减板以在旋转方向上不被约束的方式设于所述衰减板的背面,所述衰减板的该背面是所述衰减板的与所述衔铁对置的对置面的相反侧的面。
根据所述构成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由所述磁性材料形成的第二衰减板以在该第二衰减板的旋转方向上不被约束的方式设于所述衰减板的背面,所述衰减板的该背面是所述衰减板的与所述衔铁对置的对置面的相反侧的面。因此,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衰减板,与未设有所述第二衰减板相比,能适当地减薄所述衔铁的板厚,因此能使所述衔铁的振动频率成为高频带。由此,能适当地抑制所述衔铁上的振动的产生。此外,即使减薄所述衔铁的板厚,也能通过所述衰减板和所述第二衰减板来确保磁路,因此能抑制由所述摩擦力产生的转矩的下降。
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构成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中,所述衔铁的板厚、所述衰减板的板厚以及所述第二衰减板的板厚大致相等。
根据所述构成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所述衔铁的板厚、所述衰减板的板厚以及所述第二衰减板的板厚大致相等,由此能以相同的形状来制造这些零件,因此生产率会提高。
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构成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中,所述第二衰减板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构件能进行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能进行绕所述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衰减板的背面。
根据所述构成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所述第二衰减板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构件能进行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能进行绕所述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衰减板的背面,因此所述第二衰减板能以在旋转方向上不被约束的方式设于所述衰减板的背面,衰减效果进一步提高。
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构成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中,以在所述衔铁已被所述电磁线圈吸引的情况下所述衰减板也被所述电磁线圈吸引的方式,设定所述衔铁的板厚。
根据所述构成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以在所述衔铁已被所述电磁线圈吸引的情况下所述衰减板也被所述电磁线圈吸引的方式,设定所述衔铁的板厚。因此,在所述衔铁被所述电磁线圈吸引而所述衔铁振动时,所述衰减板紧贴于所述衔铁,从而能在所述衰减板与所述衔铁之间产生比较大的滑动阻力。
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方案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中,所述电磁线圈、所述衔铁、所述第一凸轮构件和第二凸轮构件以及所述衰减板被容纳于容纳壳体,在所述容纳壳体内加入有润滑油。
根据所述构成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线圈、所述衔铁、所述第一凸轮构件和第二凸轮构件以及所述衰减板被容纳于容纳壳体,在所述容纳壳体内加入有润滑油。因此,在所述衔铁与所述衰减板之间的滑动部分的磨耗被减少,从而工作稳定。
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方案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中,所述第一凸轮构件具有止动件,所述止动件阻止所述衰减板的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构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规定以上的移动,在所述止动件与所述衰减板之间夹置有调节所述衰减板与所述衔铁之间的间隙的调节垫片。
根据所述构成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在所述第一凸轮构件形成有止动件,所述止动件阻止所述衰减板的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构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规定以上的移动,在所述止动件与所述衰减板之间夹置有调节所述衰减板与所述衔铁之间的间隙的调节垫片。因此,能通过所述调节垫片来调节所述衰减板与所述衔铁之间的间隙,因此能通过所述衰减板使所述衔铁的振动适当地衰减。
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方案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中,所述衰减板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构件能进行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能进行绕所述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衔铁的背面。
根据所述构成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所述衰减板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构件能进行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能进行绕所述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衔铁的背面,因此所述衰减板能以在旋转方向上不被约束的方式设于所述衔铁的背面。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进行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概略地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的四轮驱动车辆的构成的骨架图。
图2是说明在图1的四轮驱动车辆中设有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的分动器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3是说明设于图2的分动器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即,所述车辆用电磁离合器)的构成的图2的放大图。
图4是说明设于图3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的电磁致动器的构成的图3的放大图。
图5是说明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背景技术(RELATED ART)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第一啮合式离合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注:多个)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图被适当简化或变形,各部分的尺寸比和形状等未必被准确地描绘。
图1是概略地说明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的四轮驱动车辆10的构成的骨架图。在图1中,四轮驱动车辆10具有基于FF(Front-engine Front-wheeldrive: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四轮驱动装置,所述四轮驱动装置以发动机12作为驱动力源,并且具备:第一动力传递路径,将来自发动机12的驱动力传递至与主驱动轮对应的左右一对前轮14L、14R;以及第二动力传递路径,在四轮驱动状态下将发动机12的驱动力的一部分传递至与副驱动轮对应的左右一对后轮16L、16R。
在四轮驱动车辆10为二轮驱动状态时,从发动机12经由自动变速器18传递的驱动力通过前轮用驱动力分配装置20被向左右一对前轮车轴22L、22R和左右一对前轮14L、14R传递。在该二轮驱动状态时,至少第一啮合式离合器(车辆用电磁离合器)24被释放,驱动力不从发动机12向分动器26、传动轴28、后轮用驱动力分配装置30以及左右一对后轮16L、16R传递。但是,在四轮驱动车辆10为四轮驱动状态时,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第二啮合式离合器32以及电子控制联轴器33一起被接合,驱动力从发动机12向上述分动器26、传动轴28、后轮用驱动力分配装置30以及左右一对后轮16L、16R传递。
如图1所示,在前轮用驱动力分配装置20例如具备与自动变速器18的输出齿轮18a啮合的齿圈20r以及一体地固定于齿圈20r并且在内部组装有一对侧齿轮20s的差速器壳(differential case)20c等。需要说明的是,在差速器壳20c中形成有内周啮合齿20a,在内周啮合齿20a嵌合有形成于分动器26所具备的输入轴34的前轮14L侧的轴端部的第一外周花键齿34a。由此,从发动机12经由自动变速器18传递至差速器壳20c的驱动力的一部分经由输入轴34输入至分动器26。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动器26具备圆筒状的输入轴34、圆筒状的齿圈36以及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需要说明的是,输入轴34以可传递动力的方式连结于发动机12。此外,齿圈36以可传递动力的方式连结于传动轴28。此外,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选择性地切断或连接输入轴34与齿圈36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需要说明的是,图2是说明设于图1的四轮驱动车辆10的分动器26的构成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圆筒状的齿圈36例如是形成有斜齿或准双曲面齿轮的锥齿轮,并且形成有从齿圈36的内周部向前轮14R侧突出成大致圆筒状的轴部36a。此外,齿圈36的轴部36a例如被容纳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等的容纳壳体38经由设于该容纳壳体38内的轴承39进行支承,由此齿圈36以能绕旋转轴线C旋转的方式被悬臂状支承。
如图2所示,圆筒状的输入轴34贯穿圆筒状的齿圈36的内侧,此输入轴34的一部分配置于齿圈36的内侧。此外,输入轴34的两端部经由设于容纳壳体38内的一对第一轴承40和第二轴承42被支承于容纳壳体38,由此输入轴34被支承为能绕旋转轴线C转动,即输入轴34被支承为能与齿圈36同心地旋转。
图3是说明设于图2的分动器26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的构成的图2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具备内周啮合齿36b、可动套筒44以及移动装置46。需要说明的是,在齿圈36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内周啮合齿36b。此外,可动套筒44具有能与形成于齿圈36的内周啮合齿36b啮合的外周啮合齿44a。需要说明的是,可动套筒44以相对于输入轴34能进行旋转轴线C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相对于输入轴34不能进行绕旋转轴线C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输入轴34。此外,移动装置46使可动套筒44沿旋转轴线C方向选择性地移动至啮合位置和非啮合位置,从而选择性地使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接合。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啮合位置是可动套筒44在旋转轴线C方向移动并且可动套筒44的外周啮合齿44a与齿圈36的内周啮合齿36b啮合的位置。在所述啮合位置处,齿圈36不能与可动套筒44相对旋转,即不能与输入轴34相对旋转,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被接合。此外,所述非啮合位置是可动套筒44在旋转轴线C方向移动并且可动套筒44的外周啮合齿44a不与齿圈36的内周啮合齿36b啮合的位置。在所述非啮合位置处,齿圈36能与可动套筒44相对旋转,即能与输入轴34相对旋转,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被释放。
如图3所示,移动装置46具备电磁致动器48和棘轮机构50。电磁致动器48例如具备电磁线圈52、衔铁54、滚珠凸轮(ball cam)56以及螺旋弹簧57等。对于电磁致动器48而言,在输入轴34绕旋转轴线C旋转时即车辆行驶时,电磁线圈52通过向电磁线圈52的通电而吸引衔铁54,由此将摩擦力赋予衔铁54,通过由该摩擦力产生的制动转矩(转矩)使设于滚珠凸轮56的一对第一凸轮构件(凸轮构件)58与第二凸轮构件(凸轮构件)60相对旋转,由此克服螺旋弹簧57和后述的弹簧62的施加力而使第二凸轮构件60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向从第一凸轮构件58分离的一侧即前轮14L侧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电磁致动器48中,若向电磁线圈52的通电被停止,电磁线圈52变得不吸引衔铁54并且第一凸轮构件58与第二凸轮构件60一体地旋转,则通过螺旋弹簧57和弹簧62的施加力使第二凸轮构件60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向接近第一凸轮构件58的一侧即前轮14R侧移动。若通过电磁致动器48使第二凸轮构件60在旋转轴线C方向移动,则棘轮机构50保持由于该第二凸轮构件60的移动而在旋转轴线C方向移动的可动套筒44的移动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移动装置46具备弹簧62,所述弹簧62始终对可动套筒44从所述非啮合位置朝向所述啮合位置施力,即始终对可动套筒44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向前轮14R侧施力。
如图3所示,棘轮机构50具备环状的第一活塞60a、环状的第二活塞64以及在周向具有多个第一卡定齿66a和第二卡定齿66b(参照图2)的环状的保持器66。第一活塞60a一体地形成于一对第一凸轮构件58和第二凸轮构件60中的另一方的凸轮构件即第二凸轮构件60。因此,第一活塞60a通过电磁致动器48在旋转轴线C方向移动,即通过电磁致动器48以规定的行程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向前轮14L侧、前轮14R侧往复移动。第二活塞64通过由电磁致动器48实现的第一活塞60a的旋转轴线C方向的移动来克服弹簧62的施加力而使可动套筒44向所述非啮合位置移动。保持器66通过第一卡定齿66a和第二卡定齿66b中的任一个使由第一活塞60a移动的第二活塞64卡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活塞60a即第二凸轮构件60以相对于输入轴34能进行旋转轴线C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相对于输入轴34不能进行绕旋转轴线C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输入轴34。此外,第二活塞64以相对于输入轴34能进行旋转轴线C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相对于输入轴34能进行绕旋转轴线C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输入轴34。此外,保持器66以相对于输入轴34不能进行旋转轴线C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相对于输入轴34不能进行绕旋转轴线C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输入轴34。
在如此构成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中,若通过电磁致动器48使第二凸轮构件60即第一活塞60a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向前轮14L侧、前轮14R侧例如往复移动一次,则如图3所示,通过棘轮机构50使可动套筒44克服弹簧62的施加力而向所述非啮合位置移动,第二活塞64被卡定于保持器66的第一卡定齿66a。此外,在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中,若通过电磁致动器48使第一活塞60a例如往复移动两次,即在可动套筒44配置于所述非啮合位置的状态下进一步使第一活塞60a往复移动一次,则当第二活塞64从保持器66的第一卡定齿66a脱离而第二活塞64被卡定于保持器66的第二卡定齿66b(参照图2的比旋转轴线C靠下侧)时,可动套筒44由于弹簧62的施加力而向所述啮合位置移动。
图4是说明设于图3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的电磁致动器48的构成的图3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设于电磁致动器48的滚珠凸轮56具备第一凸轮构件58、第二凸轮构件60以及球状转动体68。如图2所示,第一凸轮构件58和第二凸轮构件60是在棘轮机构50的第二活塞64与第二轴承42之间以在旋转轴线C方向重叠的方式插入的环状的构件。第一凸轮构件58以相对于输入轴34能进行旋转轴线C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相对于输入轴34能进行绕旋转轴线C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输入轴34,第二凸轮构件60如上述那样,以相对于输入轴34能进行旋转轴线C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相对于输入轴34不能进行绕旋转轴线C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输入轴34。因此,一对第一凸轮构件58和第二凸轮构件60以能绕旋转轴线C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输入轴34。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球状转动体68被夹在形成于第一凸轮构件58的凸轮面58a与形成于第二凸轮构件60的凸轮面60b之间。
如图4所示,电磁致动器48还具备线圈轭(coil yoke)70、外板72以及衰减板74。线圈轭70例如使用紧固螺栓76将电磁线圈52固定于作为非旋转构件的容纳壳体38。外板72、衔铁54以及衰减板74在容纳壳体38内被配设为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分别重叠,从电磁线圈52即线圈轭70起,按照外板72、衔铁54、衰减板74的顺序配置。需要说明的是,例如,如图4所示,电磁线圈52、衔铁54、滚珠凸轮56以及衰减板74等构成电磁致动器48的零件被容纳于容纳壳体38,在容纳壳体38内加入有润滑油。因此,容纳于容纳壳体38内的例如衔铁54、衰减板74等零件被所述润滑油浸湿。此外,外板72、衔铁54以及衰减板74分别由例如低碳钢(S10C)等磁性材料形成。因此,通过向电磁线圈52的通电,不仅衔铁54能被电磁线圈52吸引,外板72、衰减板74也能被电磁线圈52吸引。
如图4所示,外板72是配设于电磁线圈52即线圈轭70与衔铁54之间的圆板状的构件。若衔铁54被电磁线圈52吸引,外板72被夹在衔铁54与线圈轭70之间,则在外板72与衔铁54之间会产生摩擦力。因此,如图4所示,在外板72的外周形成有外周啮合齿72a,外板72的外周啮合齿72a与形成于容纳壳体38的内周花键齿38a花键嵌合。即,外板72以相对于容纳壳体38能进行旋转轴线C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相对于容纳壳体38不能进行绕旋转轴线C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容纳壳体38。
如图4所示,衔铁54是配设于外板72与衰减板74之间的、被磁性吸引的磁性材料制的圆板状的可动板。在衔铁54的内周形成有内周啮合齿54a,衔铁54的内周啮合齿54a与形成于作为一对第一凸轮构件58和第二凸轮构件60中的一方的凸轮构件的第一凸轮构件58的外周的外周花键齿58b花键嵌合。即,衔铁54以相对于第一凸轮构件58能进行旋转轴线C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相对于第一凸轮构件58不能进行绕旋转轴线C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于第一凸轮构件58。
如图4所示,衰减板74是配设于衔铁54的背面54c的、被磁性吸引的磁性材料制的圆板状的可动板,衔铁54的该背面54c是衔铁54的与电磁线圈52即外板72对置的对置面54b的相反侧的面。衰减板74以相对于第一凸轮构件58能进行旋转轴线C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相对于第一凸轮构件58能进行绕旋转轴线C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第一凸轮构件58。即,衰减板74以在绕旋转轴线C的旋转方向上不被约束的方式设于衔铁54的背面54c。
如图4所示,在第一凸轮构件58形成有止动件58c,所述止动件58c阻止衰减板74的相对于第一凸轮构件58在旋转轴线C方向的规定以上的移动。此外,在止动件58c与衰减板74之间夹置有环状的调节垫片78。因此,能通过改变调节垫片78的板厚t1来调节例如衰减板74与衔铁54之间的间隙和衔铁54与外板72之间的间隙。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电磁致动器48中,若例如在车辆行驶中输入轴34旋转的状态下即第一凸轮构件58与第二凸轮构件60一体旋转的状态下,从电子控制装置100(参照图1)向电磁线圈52供给预先确定的驱动电流I[A](参照图1),则电磁线圈52吸引作为旋转构件的衔铁54,由此将摩擦力赋予衔铁54,通过该摩擦力在第一凸轮构件58产生制动转矩(转矩)。由此,第一凸轮构件58与第二凸轮构件60相对旋转,因此第二凸轮构件60克服弹簧62和螺旋弹簧57的施加力而通过球状转动体68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向前轮14L侧移动。此外,若不从电子控制装置100向电磁线圈52供给驱动电流I,则衔铁54不被电磁线圈52吸引,从而在第一凸轮构件58不产生制动转矩。由此,第一凸轮构件58经由球状转动体68与第二凸轮构件60一体地旋转,因此第二凸轮构件60因弹簧62和螺旋弹簧57的施加力而在旋转轴线C方向上向前轮14R侧移动。
图5是说明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背景技术(RELATED ART)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的一个例子即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00的图。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00在衔铁204的板厚t2比衔铁54的板厚t3厚这一点上和在电磁致动器202未设有衰减板74这一点上不同,除此之外,与本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相同。在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00中,根据衔铁204与电磁线圈52之间的摩擦面的状态会发生粘滑等,由此恐怕会在衔铁204产生自激振动这样的振动,进而恐怕会从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00产生异常噪声。而在本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中,若衔铁54振动,则设于衔铁54的背面54c的衰减板74也要振动,但由于衰减板74的惯性,在衰减板74与衔铁54之间产生例如由所述润滑油引起的粘性阻力、由直接接触引起的滑动阻力等摩擦,因此能通过衰减板74使衔铁54的振动衰减。需要说明的是,衔铁54的板厚t3是以在从电子控制装置100向电磁线圈52供给驱动电流I并且衔铁54已被电磁线圈52吸引的情况下衰减板74也被电磁线圈52吸引并且衔铁54振动时在衰减板74与衔铁54之间产生滑动的方式,预先通过实验等设定的厚度。此外,在从电子控制装置100向电磁线圈52供给驱动电流I并且衔铁54已被电磁线圈52吸引的情况下,在衔铁54中不产生振动时,衰减板74与衔铁54一起旋转。此外,本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仅改变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00的衔铁204的板厚t2并且追加了衰减板74,因此在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00中,除了衔铁54和衰减板74以外,无需追加新的构成零件就能应用本发明。
如上所述,根据本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使衔铁54的振动衰减的衰减板74以在旋转方向不被约束的方式设于衔铁54的背面54c,衔铁54的该背面54c是衔铁54的与电磁线圈52对置的对置面54b的相反侧的面。因此,若衔铁54振动,则设于衔铁54的背面54c的衰减板74也要振动,但由于衰减板74的惯性,在衰减板74与衔铁54之间产生摩擦。由此,能通过衰减板74使衔铁54的振动衰减,能抑制衔铁54的振动。
此外,根据本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衰减板74由磁性材料形成,因此通过向电磁线圈52的通电,不仅衔铁54被电磁线圈52吸引,衰减板74也被电磁线圈52吸引。因此,若对电磁线圈52通电,则能在衔铁54与衰减板74之间产生比较大的滑动阻力,因此能提高由衰减板74实现的使衔铁54的振动衰减的振动衰减效果。
此外,根据本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电磁线圈52、衔铁54、一对第一凸轮构件58和第二凸轮构件60以及衰减板74被容纳于容纳壳体38,在容纳壳体38内加入有润滑油。因此,衔铁54与衰减板74之间的滑动部分的磨耗被减少,从而工作稳定。
此外,根据本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以在衔铁54已被电磁线圈52吸引的情况下衰减板74也被电磁线圈52吸引的方式,设定衔铁54的板厚t3。因此,在衔铁54被电磁线圈52吸引并且衔铁54振动时,衰减板74紧贴于衔铁54,从而能在衰减板74与衔铁54之间产生比较大的滑动阻力。
此外,根据本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在一对第一凸轮构件58和第二凸轮构件60中的一方的第一凸轮构件58形成有止动件58c,该止动件58c阻止衰减板74的相对于第一凸轮构件58在旋转轴线C方向的规定以上的移动,在止动件58c与衰减板74之间夹置有调节衰减板74与衔铁54之间的间隙的调节垫片78。因此,能通过调节垫片78来调节衰减板74与衔铁54之间的间隙,因此能通过衰减板74使衔铁54的振动衰减。
此外,根据本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衰减板74以相对于第一凸轮构件58能进行旋转轴线C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能进行绕旋转轴线C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衔铁54的背面54c,因此,衰减板74能以在绕旋转轴线C的旋转方向上不被约束的方式设于衔铁54的背面54c。
接着,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实施方式相互共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车辆用电磁离合器)300的图,即是说明第一啮合式离合器300所具备的电磁致动器302的构成的图。本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300在衔铁304的板厚t4比衔铁54的板厚t3薄这一点、衰减板306的板厚t5比衰减板74的板厚t6薄这一点以及在电磁致动器302设有第二衰减板308这一点上不同,除此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大致相同。需要说明的是,衔铁304、衰减板306、第二衰减板308分别由例如低碳钢(S10C)等磁性材料形成,因此,能视为例如在图5所示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00中将例如由低碳钢(S10C)等磁性材料形成的衔铁204多板化而成。此外,衔铁304、衰减板306以及第二衰减板308的板厚t7与衔铁204的板厚t2大致相同。由此,衔铁304、衰减板306以及第二衰减板308能由板厚大致相同的板材形成。
如图6所示,第二衰减板308是配设于衰减板306的背面306b的、被磁性吸引的磁性材料制的圆板状的可动板,衰减板306的该背面306b是衰减板306的与衔铁304对置的对置面306a的相反侧的面。第二衰减板308以相对于第一凸轮构件58能进行旋转轴线C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相对于第一凸轮构件58能进行绕旋转轴线C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第一凸轮构件58。即,第二衰减板308以在绕旋转轴线C的旋转方向上不被约束的方式设于衰减板306的背面306b。需要说明的是,衰减板306设于衔铁304的背面304b,衔铁304的该背面304b是衔铁304的与电磁线圈52对置的对置面304a的相反侧的面。
如上所述,根据本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300,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第二衰减板308以在绕旋转轴线C的旋转方向上不被约束的方式设于衰减板306的背面306b,衰减板306的该背面306b是衰减板306的与衔铁304对置的对置面306a的相反侧的面。因此,通过设置第二衰减板308,与未设有第二衰减板308的例如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的衔铁54相比,能减薄衔铁304的板厚t4,因此能使衔铁304的振动频率成为高频带。由此,能抑制衔铁304中的振动的产生。此外,即使减薄衔铁304的板厚t4也能通过衰减板306和第二衰减板308确保磁路,因此能抑制由所述摩擦力产生的制动转矩的下降。
此外,根据本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啮合式离合器300,第二衰减板308以相对于第一凸轮构件58能进行旋转轴线C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能进行绕旋转轴线C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衰减板306的背面306b,因此第二衰减板308能以在绕旋转轴线C的旋转方向上不被约束的方式设于衰减板306的背面306b,从而进一步提高衰减效果。
以上,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在其他方案中也适用。
例如,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中具备电磁致动器48,但也可以将电磁致动器48用于例如在电子控制联轴器33中使用的摩擦式的电磁离合器。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摩擦式的电磁离合器中,将由电磁致动器48实现的第二凸轮构件60的旋转轴线C方向的移动传递至活塞,通过所述活塞夹压设于离合器鼓的摩擦板和设于离合器毂的摩擦板。即,本发明不仅能适用于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那样的啮合式的电磁离合器,也能适用于所述摩擦式的电磁离合器。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在四轮驱动车辆10中被用作选择性地切断或连接发动机12与传动轴28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啮合式的电磁离合器,但例如也可以将第一啮合式离合器24用作选择性地切断或连接传动轴28与后轮16L、16R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啮合式的电磁离合器(第二啮合式离合器32)。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衔铁54、304、衰减板74、306以及第二衰减板308由例如低碳钢(S10C)等磁性材料形成,但也可以使用低碳钢(S10C)以外的磁性材料。即,只要能在对电磁线圈52通电时被电磁线圈52吸引即可,可以使用任何磁性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说明的内容仅是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能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施加了各种变更、改良的方案来实施。

Claims (9)

1.一种车辆用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磁线圈;
衔铁;
第一凸轮构件和第二凸轮构件,被配置为绕旋转轴线相对旋转;以及
衰减板,配置于所述衔铁的背面以使所述衔铁的振动衰减,所述衔铁的该背面是所述衔铁的与所述电磁线圈对置的对置面的相反侧的面,该衰减板被设为在旋转方向上不被约束,
其中,所述衔铁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构件能进行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不能进行绕所述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于所述第一凸轮构件,
并且,所述电磁线圈通过向所述电磁线圈的通电来吸引所述衔铁,由此将摩擦力赋予所述衔铁,通过由所述摩擦力产生的转矩使所述第一凸轮构件与所述第二凸轮构件相对旋转,由此使所述第二凸轮构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衰减板由磁性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磁性材料形成的第二衰减板以在该第二衰减板的旋转方向上不被约束的方式设于所述衰减板的背面,所述衰减板的该背面是所述衰减板的与所述衔铁对置的对置面的相反侧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衔铁的板厚、所述衰减板的板厚以及所述第二衰减板的板厚大致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衰减板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构件能进行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能进行绕所述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衰减板的背面。
6.根据权利要求2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以在所述衔铁已被所述电磁线圈吸引的情况下所述衰减板也被所述电磁线圈吸引的方式,设定所述衔铁的板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线圈、所述衔铁、所述第一凸轮构件和所述第二凸轮构件以及所述衰减板被容纳于容纳壳体,
并且,在所述容纳壳体内加入有润滑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轮构件具有止动件,所述止动件阻止所述衰减板的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构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规定以上的移动,
并且,在所述止动件与所述衰减板之间夹置有调节所述衰减板与所述衔铁之间的间隙的调节垫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的车辆用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衰减板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构件能进行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能进行绕所述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衔铁的背面。
CN202110016480.0A 2020-02-21 2021-01-07 车辆用电磁离合器 Active CN1133748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28831A JP7238832B2 (ja) 2020-02-21 2020-02-21 車両用電磁クラッチ
JP2020-028831 2020-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4805A true CN113374805A (zh) 2021-09-10
CN113374805B CN113374805B (zh) 2023-01-13

Family

ID=73172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6480.0A Active CN113374805B (zh) 2020-02-21 2021-01-07 车辆用电磁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62531A1 (zh)
EP (1) EP3869058B1 (zh)
JP (1) JP7238832B2 (zh)
CN (1) CN1133748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63366B1 (en) * 2021-09-28 2023-01-24 Kaney Aerospace, Inc. Electromagnetically-controlled magnetic cycloidal gea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44111A (en) * 1936-11-24 1944-03-14 Ryba Anton Electromagnetic multiple-disk clutch
EP0339431A1 (en) * 1988-04-22 1989-11-02 Sande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clutch
JPH06346927A (ja) * 1993-06-07 1994-1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磁クラッチ
JPH08247181A (ja) * 1995-03-09 1996-09-24 Kofu Meidensha:Kk 電磁ブレーキ及びクラッチ
JP2000291688A (ja) * 1999-04-02 2000-10-20 Toyoda Mach Works Ltd 駆動力伝達装置
CN1306164A (zh) * 2000-01-14 2001-08-01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电磁离合器
JP2002195297A (ja) * 2000-12-26 2002-07-10 Denso Corp 電磁クラッチ
US20050139446A1 (en) * 2002-02-12 2005-06-30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clutch
FR2882117A1 (fr) * 2005-02-16 2006-08-18 Denso Corp Embrayage electromagnetique
JP2006312971A (ja) * 2005-05-09 2006-11-16 Denso Corp 電磁クラッチ
JP2007139032A (ja) * 2005-11-16 2007-06-07 Ogura Clutch Co Ltd 電磁連結装置
JP2008275103A (ja) * 2007-05-01 2008-11-13 Shinko Electric Co Ltd 電磁ブレーキ及び電磁クラッチ
JP2008281141A (ja) * 2007-05-11 2008-11-20 Shinko Electric Co Ltd 電磁ブレーキ及び電磁クラッチ
WO2011010822A2 (ko) * 2009-07-21 2011-01-27 두원공과대학교 압축기용 전자클러치
CN102852996A (zh) * 2011-06-28 2013-01-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磁接合装置
CN104169605A (zh) * 2012-03-14 2014-11-26 株式会社电装 电磁离合器
CN204004065U (zh) * 2013-07-10 2014-12-1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磁离合器装置、促动器装置以及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
JP2015098945A (ja) * 2015-03-04 2015-05-2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クラッチ
CN105370754A (zh) * 2014-08-08 2016-03-02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电磁离合器
JP2018127067A (ja) * 2017-02-07 2018-08-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力配分装置
JP2019158007A (ja) * 2018-03-13 2019-09-19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ジャパン 電磁クラッチの組み付け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62644U (zh) * 1986-10-15 1988-04-25
JPH02304222A (ja) * 1989-05-17 1990-12-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磁連結装置
JP3605744B2 (ja) * 1996-12-26 2004-12-22 株式会社ゼクセルヴァレオクライメートコントロール 電磁クラッチ
JP2007327651A (ja) * 2007-09-14 2007-12-20 Gkn ドライブライン トルク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電磁式トルク伝達装置及びその組み付け方法
WO2010107457A1 (en) 2009-03-19 2010-09-23 Alkermes, Inc. Morphinan derivatives with high oral bioavailability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44111A (en) * 1936-11-24 1944-03-14 Ryba Anton Electromagnetic multiple-disk clutch
EP0339431A1 (en) * 1988-04-22 1989-11-02 Sande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clutch
JPH06346927A (ja) * 1993-06-07 1994-1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磁クラッチ
JPH08247181A (ja) * 1995-03-09 1996-09-24 Kofu Meidensha:Kk 電磁ブレーキ及びクラッチ
JP2000291688A (ja) * 1999-04-02 2000-10-20 Toyoda Mach Works Ltd 駆動力伝達装置
CN1306164A (zh) * 2000-01-14 2001-08-01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电磁离合器
JP2002195297A (ja) * 2000-12-26 2002-07-10 Denso Corp 電磁クラッチ
US20050139446A1 (en) * 2002-02-12 2005-06-30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clutch
FR2882117A1 (fr) * 2005-02-16 2006-08-18 Denso Corp Embrayage electromagnetique
JP2006312971A (ja) * 2005-05-09 2006-11-16 Denso Corp 電磁クラッチ
JP2007139032A (ja) * 2005-11-16 2007-06-07 Ogura Clutch Co Ltd 電磁連結装置
JP2008275103A (ja) * 2007-05-01 2008-11-13 Shinko Electric Co Ltd 電磁ブレーキ及び電磁クラッチ
JP2008281141A (ja) * 2007-05-11 2008-11-20 Shinko Electric Co Ltd 電磁ブレーキ及び電磁クラッチ
WO2011010822A2 (ko) * 2009-07-21 2011-01-27 두원공과대학교 압축기용 전자클러치
CN102852996A (zh) * 2011-06-28 2013-01-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磁接合装置
CN104169605A (zh) * 2012-03-14 2014-11-26 株式会社电装 电磁离合器
CN204004065U (zh) * 2013-07-10 2014-12-1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磁离合器装置、促动器装置以及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
CN105370754A (zh) * 2014-08-08 2016-03-02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电磁离合器
JP2015098945A (ja) * 2015-03-04 2015-05-2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クラッチ
JP2018127067A (ja) * 2017-02-07 2018-08-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力配分装置
JP2019158007A (ja) * 2018-03-13 2019-09-19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ジャパン 電磁クラッチの組み付け体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定等: "恶劣环境下的电磁离合器结构设计", 《机械设计与制造》 *
王翠等: "汽车发动机电磁风扇离合器系统振动问题", 《汽车工程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38832B2 (ja) 2023-03-14
EP3869058A1 (en) 2021-08-25
EP3869058B1 (en) 2022-08-03
JP2021134798A (ja) 2021-09-13
CN113374805B (zh) 2023-01-13
US20210262531A1 (en) 2021-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78677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having electromagnetic clutch
US9057430B2 (en) Four-wheel drive vehicle
US9931930B2 (en)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four-wheel drive vehicle
JPH0483918A (ja) クラッチ装置
JP2014177989A (ja) 電磁クラッチ装置、四輪駆動車、電磁クラッチの制御方法、及び四輪駆動車の制御方法
CN113374805B (zh) 车辆用电磁离合器
JP4363188B2 (ja) 差動制限装置
JP2018115757A (ja) 車両用駆動力配分装置
JP4418166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2820161B2 (ja) 連結装置
EP1394437B1 (en) Electromagnetic clutch
JP2011122679A (ja) 電磁クラッチ
JP3628982B2 (ja) 電磁クラッチの潤滑構造
JP6064700B2 (ja) 電磁クラッチ装置、四輪駆動車、電磁クラッチの制御方法、及び四輪駆動車の制御方法
JP2005098477A (ja) 回転断続装置
US11192449B2 (en) Drive force transfer device and four-wheel-drive vehicle
CN111120617A (zh) 离合装置及差动装置
JP2019138337A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JP2006189149A (ja)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JP4038033B2 (ja) 車両の前後輪駆動装置およびクラッチの切換方法
JP2004225811A (ja)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JP2005221062A (ja) 駆動力伝達装置
JP2006266485A (ja)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JPH04151032A (ja) クラッチ装置
JP2006090534A (ja) 連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