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5407B - 索环以及线束 - Google Patents

索环以及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5407B
CN113285407B CN202110137791.2A CN202110137791A CN113285407B CN 113285407 B CN113285407 B CN 113285407B CN 202110137791 A CN202110137791 A CN 202110137791A CN 113285407 B CN113285407 B CN 113285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p
hole
grommet
peripheral edge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77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5407A (zh
Inventor
山口雅希
丰田龙平
片山智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285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5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5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5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2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through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e.g. into buil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7/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17/56Insulating bodies
    • H01B17/58Tubes, sleeves, beads, or bobbins through which the conductor passes
    • H01B17/583Grommets; Bush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7/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17/26Lead-in insulators; Lead-through insulators
    • H01B17/30Sealing
    • H01B17/301Sealing of insulators to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ulating Bodie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提高止水部的保持力。索环(1)具有:环状的止水部(13),被插入到在安装面板(100)形成的贯通孔(101)而进行止水;以及第一隔壁部(11)、第二隔壁部(12),被配置为向止水部(13)的径向内侧伸出而将止水部(13)的环状封闭,止水部(13)具有:抵接面(13Aa),能够在轴线方向上与贯通孔(101)的周缘部的一侧抵接且形成为环状;和爪部(13Ad),在轴线方向上与抵接面(13Aa)对置并且能够与贯通孔(101)的周缘部的另一侧抵接,并且在周向上间断地设置多个。

Description

索环以及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索环以及线束。
背景技术
作为搭载于车辆的现有的索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索环,该索环被安装于在供布线材料(线束)插通的车身面板形成的贯通孔。该索环具有:小径筒部、扩径筒部、封闭面部和辅助筒部。小径筒部形成供布线材料插通的插通孔。扩径筒部被形成为从小径筒部向外侧扩张并且在小径筒部的轴向延伸,在其外周部形成能够将贯通孔的周缘部嵌入的环状槽。封闭面部从扩径筒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延伸,将扩径筒部封闭。辅助筒部从封闭面部向轴向一侧延伸,形成供布线材料插通的插通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106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的索环中,通过使贯通孔的周缘部嵌入到环状槽,从而进行止水。而且,这样的索环优选具有即使在布线材料受到相对于轴向倾斜的力的情况下贯通孔的周缘部向环状槽的嵌入也不会脱落的保持力。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止水部的保持力的索环以及线束。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索环具有:环状的止水部,所述止水部被插入到在安装面板形成的贯通孔而进行止水;以及封闭部,所述封闭部被配置为向所述止水部的径向内侧伸出而对所述止水部的环状进行封闭,所述止水部具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能够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贯通孔的周缘部的一侧抵接并且被形成为环状;和爪部,所述爪部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抵接面对置且能够与所述贯通孔的周缘部的另一侧抵接,并且在周向上间断地设置多个所述爪部。
另外,在上述索环中,也可以是,所述爪部沿着周向被等间隔地配置。
另外,在上述索环中,也可以是,所述贯通孔具有其周缘部向轴线方向的一侧突出而成的立起部,所述止水部在所述爪部的径向内侧的部分具有将所述立起部的前端卡定的卡定部。
另外,在上述索环中,也可以是,所述止水部具有将所述贯通孔的周缘部嵌入的环状的凹部,所述爪部被设置在所述凹部内,并且配置在比所述封闭部与所述止水部连接的部分的径向尺寸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线束具有:有导电性的布线材料以及设置于所述布线材料的索环,所述索环具有:环状的止水部,所述止水部被插入到在安装面板形成的贯通孔而进行止水;以及封闭部,所述封闭部被配置为向所述止水部的径向内侧伸出而对所述止水部的环状进行封闭,所述止水部具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能够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贯通孔的周缘部的一侧抵接并且被形成为环状;和爪部,所述爪部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抵接面对置且能够与所述贯通孔的周缘部的另一侧抵接,并且在周向上间断地设置多个所述爪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索环以及线束中,通过使止水部中的环状的抵接面与贯通孔的周缘部的一侧抵接,从而能够确保贯通孔的整个周缘部的止水性能。而且,索环以及线束在抵接面离开贯通孔的周缘部的方向上对止水部产生外力的情况下,在轴线方向上与抵接面对置的爪部与贯通孔的周缘部的另一侧抵接,从而防止抵接面离开贯通孔的周缘部。其结果,索环以及线束能够提高止水部的保持力,能够维持止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的线束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应用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的线束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应用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的线束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符号说明
1索环
10主体部
11第一隔壁部(封闭部)
12第二隔壁部(封闭部)
13止水部
13A凹部
13Aa抵接面
13Ad爪部
13Ae卡定部
100安装面板
101贯通孔
102立起部
102a前端
d2径向尺寸
W布线材料
WH线束
X轴线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另外,下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且容易替换的要素或实质上相同的要素。
[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被组装在布设于车辆等的线束WH中。此处,线束WH例如是:为了使搭载于车辆的各设备之间连接而将电源供给、信号通信中使用的多个布线材料W成束地作为集合部件,用连接器等将多个布线材料W连接到各设备的部件。线束WH具有:具有导电性的布线材料W;以及索环1,设置于布线材料W且供该布线材料W插通。线束WH也可以构成为除此之外还包括波纹管、树脂带、保护器等外装部件、电气接线箱、固定件等各种构成部件。布线材料W例如由金属棒、电线、电线束等构成。金属棒是将具有导电性的棒状部件的外侧用具有绝缘性的覆皮部覆盖而成的。电线是将包含多个具有导电性的金属裸线的导体部(芯线)的外侧用具有绝缘性的覆皮部覆盖而成的。电线束是将该电线捆扎而成。线束WH将多个布线材料W捆扎而汇集,并且经由在捆扎后的布线材料W的末端设置的连接器等与各种设备电连接。
而且,索环1在经由形成于安装对象即安装面板100的贯通孔101而遍及以该安装面板100为边界地划分的2个空间地布设布线材料W时应用于该贯通孔101。安装面板100例如是构成车辆的车身等的金属板,贯通孔101将该安装面板100沿着板厚方向贯通。以安装面板100为边界地划分的2个空间典型地是指,车内空间(例如,座舱)和车外空间(例如,发动机舱)。而且,索环1以被该线束WH的布线材料W插通并外装于该布线材料W的周围的状态组装于贯通孔101,从而对穿过贯通孔101的布线材料W进行保护,并且对该贯通孔101进行止水(防水)。索环1除了对贯通孔101进行防水之外,也具有防尘、隔音等功能。以下,参照各图,针对索环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在图1至图3中,图2和图3省略了安装面板100。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互相交叉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中,将第一方向称为“轴线方向X”,将第二方向称为“宽度方向Y”,将第三方向称为“高度方向Z”。轴线方向X和宽度方向Y和高度方向Z典型地互相正交。此处,轴线方向X相当于上述的安装面板100的板厚方向,相当于布线材料W、索环1相对于贯通孔101的插通方向。换言之,轴线方向X是沿着插通于索环1的布线材料W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宽度方向Y、高度方向Z相当于安装面板100的延伸方向。此处,为了容易理解而简单地以布线材料W被沿着轴线方向X直线状地布设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索环1安装于安装面板100的状态下轴线方向X为弯曲的方向,该索环1以及布线材料W部分弯曲地设置。另外,以下说明中使用的各方向,如无特别说明,则以索环1组装于安装面板100的状态下的方向进行说明。另外,穿过贯通孔101中心的中心轴线C与安装面板100的板面正交,并沿着轴线方向X延伸。将与中心轴线C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远离中心轴线C的一侧称为径向外侧,将靠近中心轴线C的一侧称为径向内侧。另外,安装面板100被实施了使其具有立起部102的翻边加工,该立起部102是贯通孔101的内缘向轴线方向X的一侧突出。该立起部102的内侧被形成为贯通孔101。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是在内部供布线材料W沿轴线方向X插通并且能够对索环与安装面板100的贯通孔101之间进行止水的密封部件。索环1被构成为包含:主体部10、筒部20以及筒部30,并且它们被一体地形成为弹性体。索环1例如由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刚性低且具有高挠性的绝缘性的弹性树脂材料(例如,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等)形成。索环1中,主体部10、筒部20以及筒部30的内部空间部作为插通空间部40而发挥作用。插通空间部40是供布线材料W插通的空间部,沿轴线方向X遍及筒部20、主体部10以及筒部30地连续。索环1中,相对于遍及筒部20、主体部10以及筒部30而连通地形成的插通空间部40,布线材料W被沿着轴线方向X插通。
主体部10是与贯通孔101嵌合、对该贯通孔101进行止水并且在内部沿着轴线方向X插通布线材料W的部分。主体部10被构成为包括第一隔壁部(封闭部)11、第二隔壁部(封闭部)12以及止水部13。
第一隔壁部11、第二隔壁部12沿着轴线方向X隔开空间地在轴线方向X的一侧和另一侧对置,并且被止水部13一体化。止水部13是在第一隔壁部11、第二隔壁部12中的位于径向(与中心轴线C正交的方向)外侧的端部设置为环状的外周部。第一隔壁部11和第二隔壁部12以向止水部13的径向内侧伸出而将止水部13的环状封闭的方式分别配置在止水部13的轴线方向X的一侧和另一侧。第一隔壁部11和第二隔壁部12在被止水部13一体化的状态下,整体上形成为内部中空的圆顶状。第一隔壁部11在与轴线方向X的第二隔壁部12侧相反侧的面连接有筒部20。第二隔壁部12在与轴线方向X的第一隔壁部11侧相反侧的面连接有筒部30。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隔壁部11构成隔音壁部50。隔音壁部50被形成为沿着中心轴线C周围的圆环板状。隔音壁部50被构成为包括:被形成为圆环板状的板状部51;以及隔音凸部52,该隔音凸部52从板状部51的轴线方向X的两面突出并在中心轴线C的周围环状或弧状地形成,并且在径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多个隔音凸部52被设置为在其间在径向外侧和径向内侧存在有空隙部53。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中,在隔音壁部50中,通过隔音凸部52使轴线方向X的厚度局部地变厚,确保隔音性能。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确保在利用隔音凸部52之间、径向两侧的空隙部53使主体部10扩张变形时的良好的作业性。其结果,索环1兼顾确保隔音性能和确保在使主体部10扩张变形时的良好的作业性。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隔壁部11构成折返部73。折返部73被形成为:在轴线方向X延伸,并在径向折返,然后在轴线方向X延伸。折返部73的在轴线方向X延伸前的端部与隔音壁部50的板状部51的径向外侧的外端部一体地连接。另外,折返部73的在径向折返并在轴线方向X延伸后的径向外侧端与止水部13一体地连接。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中,折返部73在隔音壁部50与止水部13之间弹性形变,抑制主体部10在隔音壁部50侧的变形向止水部13传递,以维持止水部13的止水性能。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隔壁部12构成突起部72。突起部72在第二隔壁部12向外侧(轴线方向X的与第一隔壁部11相反侧)突出。突起部72以包围筒部30的基端部周围的方式具有:环状突起部72A,在中心轴线C的周围形成为环状;以及放射突起部72B,其从环状突起部72A向径向外侧延伸且在中心轴线C的周围设置多个,并位于呈放射状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放射突起部72B在周向以等间隔的方式位于8处。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利用突起部72来提高第二隔壁部12的强度,抑制变形。
另外,如图1所示,第一隔壁部11和第二隔壁部12构成干涉部74。干涉部74被构成为包括:第一干涉凸部74A,从第一隔壁部11中的成为插通空间部40内侧的面向插通空间部40的内侧突出;以及第二干涉凸部74B,从第二隔壁部12中的成为插通空间部40内侧的面向插通空间部40的内侧突出。第一干涉凸部74A在第一隔壁部11中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地形成为环状。第二干涉凸部74B在第二隔壁部12中以将第一干涉凸部74A的径向外侧包围的方式沿着中心轴线C的周围的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多个。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通过干涉部74,在布线材料W向与轴线方向X交叉的方向倾斜的情况下,通过使在第一隔壁部11形成的第一干涉凸部74A和在第二隔壁部12形成的第二干涉凸部74B互相抵接,从而抑制主体部10的变形。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通过干涉部74来抑制第一隔壁部11和第二隔壁部12在径向变形,从而抑制该变形向止水部13传递,维持止水部13的止水性能。
止水部13被形成为将第一隔壁部11和第二隔壁部12在其间一体化。止水部13相对于第1隔壁部11位于壁厚变化的位置的径向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折返部73的径向外侧。另外,止水部13相对于第二隔壁部12位于壁厚变化的位置的径向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突起部72的放射突起部72B径向外侧端的径向外侧。止水部13是被插入到安装面板100的贯通孔101而对止水部13与贯通孔101之间进行止水的密封部件。止水部13被与贯通孔101的环状匹配地形成为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101形成为圆形状,与之匹配地,止水部13也形成为圆形状。
如图1至图5所示,止水部13在其外周面形成有环状连续的槽状的凹部13A。凹部13A是将贯通孔101的周缘部嵌入的部分,在径向外侧开口地设置。如图1和图5所示,凹部13A具有抵接面13Aa,该抵接面13Aa在安装于安装面板100安装的状态下与板面100a抵接,该板面100a面向与贯通孔101的立起部102起立的方向在轴线方向X上相反的相反侧。另外,如图4所示,凹部13A在抵接面13Aa的径向外缘形成有突起13Aaa。突起13Aaa被形成为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地连续的环状。如图5所示,突起13Aaa作为与安装面板100的板面100a抵接并利用弹性形变来与形成贯通孔101周缘部的板面100a紧密贴合以将贯通孔101的整个周缘密封的所谓止水唇部而发挥作用。具有该突起13Aaa的抵接面13Aa的径向外缘是止水部13中的径向最外侧的部分,并且在索环1中也是径向最外侧的部分,构成图4和图5所示的最大径向尺寸d1。另外,如图1和图5所示,凹部13A在安装于安装面板100的状态下,槽底13Ab抵接在构成贯通孔101开口边缘的立起部102的内侧。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凹部13A具有倾斜面13Ac,该倾斜面13Ac在相对于抵接面13Aa隔着槽底13Ab而在轴线方向X上对置的一侧,从槽底13Ab向轴线方向X的一侧(远离抵接面13Aa的方向)和径向外侧倾斜地伸出。倾斜面13Ac的向径向最外侧伸出的顶部13Aca在连接第二隔壁部12的部分位于径向最外侧,构成径向尺寸d2。该顶部13Aca的径向尺寸d2大于贯通孔101的内径d3,但是小于上述的索环1和止水部13的最大径向尺寸d1。而且,从槽底13Ab经由倾斜面13Ac到达顶部13Aca的部分在将止水部13插入贯通孔101的中途,与贯通孔101的内径d3匹配地暂时变形,进一步地被插入,利用弹力恢复到顶部13Aca的径向尺寸d2,槽底13Ab与立起部102的内侧抵接。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凹部13A在倾斜面13Ac具有爪部13Ad。爪部13Ad从倾斜面13Ac朝向抵接面13Aa突出地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爪部13Ad被沿周向间断地设置多个。多个爪部13Ad沿着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另外,爪部13Ad是第二隔壁部12与止水部13连接的部分,配置在比倾斜面13Ac的顶部13Aca所构成的径向尺寸d2更靠径向内侧,被设置在凹部13A的内部。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凹部13A在从倾斜面13Ac至槽底13Ab的中途,在爪部13Ad的径向内侧的部分具有卡定部13Ae。卡定部13Ae是在将止水部13插入贯通孔101而安装于安装面板100的状态下,通过立起部102而与槽底13Ab一起进行弹性形变,从而立起部102的前端102a咬入的部分,由此将立起部102的前端102a卡定。
筒部20、30与主体部10一体地形成为筒状,布线材料W沿着轴线方向X插通于其内部。
筒部20被形成为从第一隔壁部11沿着轴线方向X向另一侧(第二隔壁部12的相反侧)突出。筒部20被形成为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筒状,沿着轴线方向X延伸。筒部20被形成为直径比第一隔壁部11小的圆筒状。筒部20中,轴线方向X的另一侧的前端部开口,一侧的基端部与第一隔壁部11连接。筒部20在内周面形成有唇部20a。唇部20a是沿着周向形成为环状的褶皱状的止水部,沿着轴线方向X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各唇部20a在筒部20的内部插通有布线材料W的状态下与该布线材料W的外表面接触,对其与该外表面之间进行止水。
筒部30被形成为从第二隔壁部12沿着轴线方向X向一侧(第一隔壁部11的相反侧)突出。筒部30被形成为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筒状,沿着轴线方向X延伸。筒部30被形成为直径比第二隔壁部12小的圆筒状。筒部30中,轴线方向X的一侧的前端部开口,另一侧的基端部与第二隔壁部12连接。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在第二隔壁部12以及设置于第二隔壁部12的筒部30形成切入部60。切入部60对筒部30和第二隔壁部12进行分割。切入部60沿着轴线方向X形成,并且沿着环绕中心轴线C的周向以等间隔的方式形成多个。
上述这样构成的索环1在以通过将布线材料W插通于主体部10、筒部20以及筒部30的内部空间部即插通空间部40的方式安装到该布线材料W之后,与布线材料W的末端一起从筒部30侧插通贯通孔101。而且,索环1以使贯通孔101的周缘部与主体部10的止水部13嵌合的方式将主体部10嵌合到贯通孔101,从而组装到安装面板100。索环1中,将止水部13的倾斜面13Ac的顶部13Aca从贯通孔101的立起部102的前端102a在轴线方向X上的相反侧插入,倾斜面13Ac和爪部13Ad一边沿着立起部102弹性形变一边穿过立起部102,从而凹部13A与贯通孔101嵌合。而且,在该嵌合状态下,索环1中,止水部13中的凹部13A的突起13Aaa进行弹性形变,并且抵接面13Aa与贯通孔101的周缘部的安装面板100的板面100a紧密贴合,与此同时,槽底13Ab紧密贴合在构成贯通孔101周缘部的立起部102的内侧,将贯通孔101的整个周缘部密封。需要说明的是,索环1也可以是,通过遍及插通于插通空间部40的布线材料W和筒部20、30地缠绕卷绕带等从而对筒部20、30的开口进行止水。这样,索环1、线束WH通过使主体部10与形成于安装面板100的贯通孔101嵌合,从而对该贯通孔101进行止水并在内部插通有布线材料W。
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具有:环状的止水部13,被插入到形成于安装面板100的贯通孔101而进行止水;以及封闭部,其形成被配置为向止水部13的径向内侧伸出而将止水部13的环状封闭的第一隔壁部11、第二隔壁部12。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的止水部13具有:抵接面13Aa,其在轴线方向X上能够与贯通孔101周缘部的一侧抵接并且形成为环状;以及爪部13Ad,在轴线方向X上与抵接面13Aa对置并且能够与贯通孔101周缘部的另一侧抵接且在周向上间断地设置多个。
因此,索环1、线束WH通过使止水部13中的环状的抵接面13Aa与贯通孔101周缘部的一侧抵接,从而能够确保贯通孔101的整个周缘部的止水性能。而且,索环1、线束WH中,在沿着抵接面13Aa远离贯通孔101周缘部的方向产生了外力的情况下,在轴线方向X上与抵接面13Aa对置的爪部13Ad与贯通孔101周缘部的另一侧抵接,从而阻止抵接面13Aa远离贯通孔101周缘部。其结果,索环1、线束WH能够提高止水部13的保持力,维持止水性能。
另外,爪部13Ad即使连续配置在整个周向上,也能够提高止水部13的保持力,维持止水性能。但是,如果爪部13Ad连续配置在整个周向上,则止水部13的刚性提高,有可能导致止水部13难以向贯通孔101插入。因此,索环1、线束WH通过在周向上间断地设置多个爪部13Ad,从而能够防止阻碍止水部13向贯通孔101插入。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中,止水部13中的环状的抵接面13Aa与形成贯通孔101的周缘部的板面100a抵接,从而确保贯通孔101的整个周缘部的止水性能。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中,由于具有在轴线方向X上与抵接面13Aa对置的爪部13Ad,因此,例如在布线材料W相对于中心轴线C倾斜而导致沿着抵接面13Aa的一部分远离贯通孔101周缘部的方向产生了外力的情况下,爪部13Ad与形成贯通孔101的周缘部的立起部102抵接,阻止抵接面13Aa离开贯通孔101的周缘部。其结果,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能够提高止水部13的保持力,维持止水性能。
此处,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通过第一隔壁部11的折返部73来抑制变形向止水部13传递,从而维持止水部13的止水性能,并且利用第一隔壁部11和第二隔壁部12的干涉部74来抑制第一隔壁部11和第二隔壁部12在径向变形,从而抑制向止水部13传递,维持止水部13的止水性能。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例如被构成为:即使布线材料W产生相对于中心轴线C倾斜的外力,该外力也不会向止水部13传递,能够确保止水性能。在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中,爪部13Ad除了基于上述折返部73、干涉部74的功能之外,还能够确保止水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中,爪部13Ad沿着周向以等间隔的方式配置。
因此,索环1、线束WH中,由于爪部13Ad被沿着周向以等间隔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在止水部13的周向均等地阻止抵接面13Aa离开贯通孔101周缘部。而且,索环1、线束WH由于沿着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爪部13Ad,因此在将止水部13插入贯通孔101时,在止水部13的周向均等地赋予该插入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中,贯通孔101具有其周缘部向轴线方向X一侧突出的立起部102,并且在爪部13Ad的径向内侧的部分具有将立起部102的前端102a卡定的卡定部13Ae。
因此,索环1、线束WH通过在爪部13Ad的径向内侧使卡定部13Ae将立起部102的前端102a卡定,从而在沿着抵接面13Aa的一部分离开贯通孔101的周缘部的方向产生外力的情况下,由卡定部13Ae来承受立起部102的前端102a,因此阻止抵接面13Aa离开贯通孔101的周缘部。其结果,索环1、线束WH能够进一步提高止水部13的保持力,能够更可靠地维持止水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中,止水部13具有将贯通孔101的周缘部嵌入的环状的凹部13A,爪部13Ad设置在凹部13A内,并且配置在比封闭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隔壁部12)与止水部13连接的部分的径向尺寸d2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中,爪部13Ad并未比第二隔壁部12连接于止水部13的部分更向径向外侧突出。
因此,索环1、线束WH在将第二隔壁部12连接于止水部13的部分插入到贯通孔101时,爪部13Ad配置在比该部分的径向尺寸d2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因此防止爪部13Ad卡挂在贯通孔101的周缘部。其结果,索环1、线束WH能够防止阻碍止水部13向贯通孔101插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1以及线束WH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1以及线束WH也可以通过对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变形例的构成要素进行适当组合而构成。

Claims (4)

1.一种索环,其特征在于,具有:
环状的止水部,所述止水部被插入到在安装面板形成的贯通孔而进行止水;以及
封闭部,所述封闭部被配置为向所述止水部的径向内侧伸出而对所述止水部的环状进行封闭,
所述止水部具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能够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贯通孔的周缘部的一侧抵接并且被形成为环状;和爪部,所述爪部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抵接面对置且能够与所述贯通孔的周缘部的另一侧抵接,并且在周向上间断地设置多个所述爪部,其中,
所述止水部具有环状的凹部,所述凹部将所述贯通孔的周缘部嵌入,并且
所述爪部被设置在所述凹部内,并且被配置在比所述封闭部与所述止水部连接的部分的径向尺寸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环,其中,
所述爪部沿着周向被等间隔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索环,其中,
所述贯通孔具有立起部,所述立起部的周缘部向轴线方向的一侧突出,
所述止水部在所述爪部的径向内侧的部分具有将所述立起部的前端卡定的卡定部。
4.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具有:
具有导电性的布线材料;以及
设置于所述布线材料的索环,
所述索环具有:
环状的止水部,所述止水部被插入到在安装面板形成的贯通孔而进行止水;以及
封闭部,所述封闭部被配置为向所述止水部的径向内侧伸出而对所述止水部的环状进行封闭,
所述止水部具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能够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贯通孔的周缘部的一侧抵接并且被形成为环状;和爪部,所述爪部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抵接面对置且能够与所述贯通孔的周缘部的另一侧抵接,并且在周向上间断地设置多个所述爪部,其中,
所述止水部具有环状的凹部,所述凹部将所述贯通孔的周缘部嵌入,并且
所述爪部被设置在所述凹部内,并且被配置在比所述封闭部与所述止水部连接的部分的径向尺寸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CN202110137791.2A 2020-02-03 2021-02-01 索环以及线束 Active CN1132854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6056A JP7117337B2 (ja) 2020-02-03 2020-02-03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0-016056 2020-02-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5407A CN113285407A (zh) 2021-08-20
CN113285407B true CN113285407B (zh) 2022-11-01

Family

ID=77062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7791.2A Active CN113285407B (zh) 2020-02-03 2021-02-01 索环以及线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4185B2 (zh)
JP (1) JP7117337B2 (zh)
CN (1) CN1132854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7337B2 (ja) * 2020-02-03 2022-08-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159235B2 (ja) * 2020-02-17 2022-10-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1129478A (ja) * 2020-02-17 2021-09-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DE102020004934A1 (de) * 2020-08-13 2022-02-17 Auto-Kabel Management Gmbh Dichtung für ein elektrisches Kabel
JP2024005367A (ja) * 2022-06-30 2024-0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2024070926A (ja) * 2022-11-14 2024-05-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08077D0 (en) * 1994-04-21 1995-06-07 Inoue Mtp Kk Grommet
US5635678A (en) * 1993-06-08 1997-06-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struction for and method of waterproofing wiring harness
JP2016010165A (ja) * 2014-06-20 2016-01-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8217U (zh) 1988-07-22 1990-02-06
US5545854A (en) * 1993-12-29 1996-08-13 Yazaki Corporation Grommet for wire sealing
JP3675116B2 (ja) * 1996-07-24 2005-07-27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配管取付装置
EP1013508B1 (en) * 1998-12-21 2003-11-05 Yazaki Corporation Grommet having resilient flange for mounting on a panel
EP1182091B1 (en) * 2000-01-11 2007-05-30 Yazaki Corporation Grommet
JP3825278B2 (ja) * 2001-05-29 2006-09-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2003032856A (ja) * 2001-07-18 2003-01-31 Yazaki Corp グロメット
JP4091277B2 (ja) * 2001-07-18 2008-05-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US7105750B1 (en) * 2005-10-31 2006-09-12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Low insertion force grommet
JP5200427B2 (ja) * 2007-06-12 2013-06-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5266670B2 (ja) * 2007-06-13 2013-08-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5266669B2 (ja) * 2007-06-13 2013-08-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5191178B2 (ja) * 2007-07-04 2013-04-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US7915534B2 (en) * 2007-09-11 2011-03-29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Grommet
KR100944909B1 (ko) * 2008-02-27 2010-03-03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그로멧
JP5098826B2 (ja) * 2008-06-03 2012-12-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US8022304B2 (en) * 2009-06-05 2011-09-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Grommet
JP5530215B2 (ja) * 2010-02-19 2014-06-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5891961B2 (ja) * 2012-06-11 2016-03-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5922527B2 (ja) * 2012-08-06 2016-05-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US9365170B2 (en) * 2012-08-23 2016-06-14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Grommet assembly
JP6070467B2 (ja) 2013-08-02 2017-02-0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KR101498826B1 (ko) * 2013-11-29 2015-03-04 쌍용자동차 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그로멧
JP6262051B2 (ja) * 2014-03-27 2018-0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WO2016043245A1 (ja) * 2014-09-16 2016-03-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716759B (zh) * 2014-09-16 2018-08-2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索环及其制造方法
US9906007B2 (en) * 2014-12-18 2018-02-27 The Boeing Company Grommets for supporting harnesse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including the same
EP3266083B1 (de) * 2015-03-03 2020-08-26 LEONI Bordnetz-Systeme GmbH Dichtungstülle und kabeldurchführung mit einer dichtungstülle
JP6350743B2 (ja) * 2015-04-07 2018-07-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447381B2 (ja) 2015-06-17 2019-01-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付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7169424A (ja) 2016-03-18 2017-09-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2017175742A (ja) * 2016-03-23 2017-09-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6715211B2 (ja) * 2017-04-25 2020-07-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US9944239B1 (en) * 2017-05-19 2018-04-17 Newfrey Llc Fluid and dust resistant split grommet
WO2019035221A1 (ja) * 2017-08-17 2019-02-2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線管用リング部材、雄型嵌合部のリング部材取り付け部への電線管用リング部材の取付け構造、リング部材の使用方法および電線管への電線管用リング部材の取り付け方法
JP6644829B2 (ja) * 2018-05-08 2020-02-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860535B2 (ja) * 2018-09-10 2021-04-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2020043676A (ja) * 2018-09-10 2020-03-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6946362B2 (ja) * 2019-02-28 2021-10-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946361B2 (ja) * 2019-02-28 2021-10-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177025B2 (ja) * 2019-10-07 2022-11-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1061679A (ja) * 2019-10-07 2021-04-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268576B2 (ja) * 2019-10-30 2023-05-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7104014B2 (ja) * 2019-12-05 2022-07-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7117337B2 (ja) * 2020-02-03 2022-08-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077347B2 (ja) * 2020-02-17 2022-05-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159235B2 (ja) * 2020-02-17 2022-10-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1129478A (ja) * 2020-02-17 2021-09-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110258B2 (ja) * 2020-02-18 2022-08-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174019B2 (ja) * 2020-07-28 2022-1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5678A (en) * 1993-06-08 1997-06-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struction for and method of waterproofing wiring harness
GB9508077D0 (en) * 1994-04-21 1995-06-07 Inoue Mtp Kk Grommet
JP2016010165A (ja) * 2014-06-20 2016-01-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04185B2 (en) 2022-08-02
JP7117337B2 (ja) 2022-08-12
US20210241944A1 (en) 2021-08-05
JP2021125911A (ja) 2021-08-30
CN113285407A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85407B (zh) 索环以及线束
US11242016B2 (en) Grommet and wire harness
US11279302B2 (en) Grommet and wire harness
CN113346430B (zh) 索环和线束
CN112636283B (zh) 索环以及线束
US20220032864A1 (en) Grommet and wire harness
US11127516B2 (en) Grommet and wire harness
JP6946362B2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EP3974261B1 (en) Grommet and wire harness
JP7293075B2 (ja) グロメットインナ、グロメット、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3170405A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2144999A (ja) グロメットアセンブリ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3013143A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1090305A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