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5266A - 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分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分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5266A
CN113275266A CN202110454636.3A CN202110454636A CN113275266A CN 113275266 A CN113275266 A CN 113275266A CN 202110454636 A CN202110454636 A CN 202110454636A CN 113275266 A CN113275266 A CN 113275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heet
end limiting
limiting piece
sid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546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75266B (zh
Inventor
吴春平
刘连娣
刘镇华
李秀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er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er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er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er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546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75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75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5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75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5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07C5/3412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a code applied to the object which indicates a property of the object, e.g. quality class, contents or incorrect ind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02Measures preceding sorting, e.g. arranging articles in a stream orient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1Processing or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e.g. escort memory
    • B07C5/362Separating or distributor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8Collecting or arrang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7/00Stacking of articles
    • B65G57/02Stacking of articles by adding to the top of the stack
    • B65G57/03Stacking of articles by adding to the top of the stack from ab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9/00De-stacking of articles
    • B65G59/02De-stacking from the top of the stack
    • B65G59/04De-stacking from the top of the stack by suction or magnet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05F3/04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by means of spark gaps or other discharg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分类系统,其中,片材分离装置包括片材放置架和片材分离机构,片材放置架包括安装底架、片材承托板和承托升降组件;片材分离机构包括上端限位件、第一推动件和分离驱动组件,安装底架上设有第一侧端限位件,第一侧端限位件上表面与上端限位件下表面之间的竖向间距设为第一分离间距,分离间距不小于片材的厚度,且分离间距小于片材厚度的两倍;第一推动件用于推动片材沿靠近第一侧端限位件的方向运动,且第一推动件的下表面与上端限位件下表面的间距不大于片材的厚度。本申请便于对片材承托板上方第一层的垫板进行推动分离,以供取放机构对垫板进行逐一取放。

Description

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分类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分类系统。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又称软性电路板、挠性电路板,其以质量轻、厚度薄、可自由弯曲折叠等优良特性而备受青睐。在柔性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根据实际的生产时段、原材料批次或工艺处理时长等信息在柔性电路板上设置具有相应产品信息的信息识别码,以便在柔性电路板的后续使用过程中进行信息溯源。同时,有时候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分类需求,使用分类系统对柔性电路板进行分类。
相关技术中,分类系统主要包括上料装置、输送装置、信息识别装置、多个用于堆码产品的码料装置和用于将产品转移至码料装置的分类转移装置;实际的分类过程中,先将产品放置于置料架中,由上料吸盘吸取产品,再通过上料驱动机构驱使上料吸盘将产品带动至输送装置。
接着,由信息识别装置对输送装置中的产品进行扫描识别,并将识别的信息输送至处理器中进行处理分料,而后,由分类转移装置根据处理器的分类结果将产品转移至对应的码料装置中进行堆码。此外,分类系统还包括用于码放垫板的垫板放置架,在将产品放置于堆码装置前,需要将垫板自垫板放置架取出并放置在在码料装置中;通过垫板对产品起到承托作用,便于后续对产品的进行转移。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垫板通常呈片状,容易因表面贴合而出现相邻垫板相黏连的情况,这会影响到垫板的正常取放。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为了减少相邻垫板相黏连而影响垫板正常取放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片材分离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片材分离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包括片材放置架和片材分离机构,所述片材放置架包括安装底架、沿竖向滑移连接于安装底架的片材承托板和用于驱动片材承托板升降的承托升降组件;所述片材分离机构包括用于抵接于片材上表面的上端限位件、滑移连接于安装底架的第一推动件和用于驱动第一推动件运动的分离驱动组件,所述安装底架上设有与片材侧沿相抵的第一侧端限位件,所述第一侧端限位件上表面与上端限位件下表面之间的竖向间距设为第一分离间距,所述分离间距不小于片材的厚度,且所述分离间距小于片材厚度的两倍;所述第一推动件用于推动片材沿靠近第一侧端限位件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推动件用于与片材远离第一侧端限位件的侧沿相抵,且所述第一推动件的下表面与上端限位件下表面的间距不大于片材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如垫板这样的片材码放在片材承托板上,由承托升降组件驱动片材承托板上升至上方第一层的垫板与上端限位件下表面相贴合,使用分离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推动件推动处于第一层的垫板沿靠近第一侧端限位件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一层的垫板脱离与上端限位件的抵接状态,即达到了对垫板进行分离的作用;在后续使用吸盘等取放机构将第一层的垫板自片材放置架中竖向取走的过程中,处于第二层的垫板即便因与第一层垫板之间黏连而出现带起的情况,第二层垫板也会在上升过程中因与上端限位件下表面相抵而与第一层垫板相分离,从而达到对垫板的逐一取放。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端限位件上表面靠近第一推动件的一侧设有降位平台,所述降位平台的上表面与上端限位件下表面之间的竖向间距设为第二分离间距,所述第二分离间距不小于片材厚度的两倍,且所述第二分离间距小于片材厚度的三倍;所述第一推动件的下表面设有用于与片材远离第一侧端限位件的侧沿相抵的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一推动件与第一侧端限位件的距离小于第二推动件与第一侧端限位件的距离,且所述第二推动件的下表面与上端限位件下表面的间距不大于片材厚度的两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分离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推动件对第一层垫板进行推动的过程中,第二推动件也在逐渐靠近第二层垫板;分离驱动组件继续驱使第一推动件与第二推动件运动,以使得第二推动件推动第二层垫板沿靠近第一侧端限位件的方向运动至第二层垫板自上端限位件下方完全露出,达到同时对上层两块垫板进行错位分离的效果;在后续使用吸盘等取放机构将第一层的垫板自片材放置架中竖向取走的过程中,处于第二层的垫板即便因与第一层垫板之间黏连而出现带起的情况,第二层垫板也会在上升过程中因与第一推动件下表面相抵而与第一层垫板相分离,从而达到对第一层垫板的逐一取放;同时,取完第一层垫板后,第一推动件与第二推动件在分离驱动组件的驱使下运动至上端限位件的下方,而后即可再使用吸盘等取放机构将被第二推动件推出的垫板竖向取走;通过一次推动,实现两块垫板的错位移动,且便于后续的逐一取料,有效提升分离效率,降低推动频次,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能耗。
可选的,所述安装底架上滑移设有第二侧端限位件和用于驱动第二侧端限位件运动的横向驱动组件,所述第二侧端限位件用于对片材远离第一侧端限位件的侧沿相抵;所述第一推动件滑移连接于第二侧端限位件,以通过第二侧端限位件实现第一推动件与安装底架之间的滑移连接,所述分离驱动组件设于第二侧端限位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侧端限位件与第二侧端限位件相配合形成对如垫板这样的片材进行限位的容置空间,同时,通过横向驱动组件驱使第二侧端限位件远离第一侧端限位件,可便于将垫板放置与片材承托件上,而后,由横向驱动组件驱使第二侧端限位与第一侧端限位件相靠近,利用第一侧端限位件与第二侧端限位件相对侧壁对垫板相背离侧沿的抵接作用,可达到对垫板码齐的作用,以便于后续的片材分离机构对码放在片材承托板上的垫板进行分离。
可选的,所述安装底架设有第三侧端限位件、第四侧端限位件和用于驱动第三侧端限位件与第四侧端限位件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纵向驱动组件,所述第三侧端限位件与第四侧端限位件分别用于抵接片材相背离的侧沿,且所述第三侧端限位件与第四侧端限位件的排布方向垂直于第一侧端限位件与第二侧端限位件的排布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侧端限位件与第四侧端限位件相配合对放置在片材承托板上的垫板进行限位,同时结合第一侧端限位件与第二侧端限位件对垫板的限位作用,即可达到对垫板的良好限位。
可选的,所述安装底架沿竖向滑移设有承托升降板,所述片材承托板沿竖向滑移连接于承托升降板,且所述片材承托板与承托升降板之间设有弹性伸缩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承托升降组件驱使承托升降板竖向运动,从而带动片材承托板竖向运动,并利用弹性伸缩件的设置令承托升降板与片材承托板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可减少片材承托板上升至第一层垫板与上端限位件下表面相抵时垫板与上端限位件发生刚性碰撞而使得垫板损坏的情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分类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分类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分类系统,上料装置、输送装置、信息识别装置、用于分类堆码产品的码料装置和用于将产品转移至码料装置的分类转移装置,还包括上述中的一种片材分离装置,所述片材分离装置用于对垫板进行分离,且所述片材分离装置处于分类转移装置的取料范围内;所述输送装置用于承接输送由上料装置上料的产品,所述信息识别装置包括设于输送装置上方用于寻找信息识别码位置的寻位组件、用于对信息识别码进行信息读取的读码组件和用于驱使读码组件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读码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上料装置将产品逐一上料至输送装置中,输送装置将产品输送至预设位置,再由信息识别装置中的寻位组件寻找到产品中信息识别码的位置,利用读码组件读取信息识别码中的产品信息,并将读取的产品信息输送至处理器中进行判断处理;使用垫板分离装置对垫板进行分离,分类转移装置先将分离后的垫板放置于码料板上,而后,分类转移装置根据处理后的结果将产品转移至对应码料装置的码料区中,最终达到将产品进行良好且高效分类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码料装置包括码料架、竖向滑移连接于码料架的码料板和用于驱使码料板升降的码料驱动组件,所述码料架间隔设有多块第一侧板以形成有多个码料空间,所述码料板的数量与位置均一一对应的码料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码料驱动组件可驱动码料板升降,以使得码料板最上端的承托高度适配于分类转移装置对产品的转移堆码高度。
可选的,所述码料装置还包括整板机构,所述整板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码料架的横向整板件、用于驱动横向整板件运动的横向整板组件、滑移连接于码料架的纵向整板件和用于驱动纵向整板件运动的纵向整板组件,所述横向整板件的滑移方向垂直于纵向整板件的滑移方向,且所述横向整板件的数量、位置均一一对应于码料空间,所述纵向整板件的数量、位置均一一对应于码料空间;所述横向整板件与纵向整板件的最低位置均低于码料板的上表面,所述码料板上表面设有对横向整板件、纵向整板件避位的整板避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产品放置于码料板后,可利用整板机构对码料板上的产品进行侧沿的码齐,令产品堆码的更加整齐。
可选的,所述码料板的上表面沿第一侧板的排布方向呈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刚刚码放在码料板上的产品即可沿一侧滑移对齐,在第一程度达到码齐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便于对片材承托板上方第一层的垫板进行推动分离,以供取放机构对垫板进行逐一取放;
2.通过一次推动,实现两块垫板的错位移动,且便于后续的逐一的取料,有效提升分离效率,降低推动频次,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能耗;
3.分离系统能够实现对产品良好且高效的分类,且可令分类码放的产品实现整齐堆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片材分离装置前侧视角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片材分离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片材分离装置后侧视角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展示片材分离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分类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上料装置中置料架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置料架与第一分离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第二分离组件中导向杆组与调节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第二分离组件中调节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上料装置中上料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上料装置、输送装置、信息识别装置和码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码料装置中整板机构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自另一视角展示码料装置中整板机构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垫纸分离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料机架;11、固定板;12、置料架;121、底板;122、置料立板;123、升降板;1231、升降柱;124、竖向导向杆;125、升降丝杆滑台;126、升降驱动电机;127、竖向顶杆;128、竖向安装板;129、竖向定位杆;131、弹性分离件;132、横向丝杆;133、横向滑杆;134、横向驱动电机;135、调节螺杆;136、调节滑杆;137、调节块;138、调节电机;139、横向连接杆;14、上料吸盘;15、上料驱动机构;151、上料丝杆滑台;152、上料驱动电机;153、上料安装板;154、吸盘安装架;155、升降驱动气缸;2、输送装置;3、信息识别装置;31、视觉影像摄像机;32、X轴驱动组件;33、Y轴驱动组件;34、读码器;4、码料装置;41、码料架;411、第一横向连接板;412、第二横向连接板;42、码料板;421、整板避位槽;43、第一侧板;44、码料驱动组件;45、横向整板件;451、横板;452、竖板;46、横向整板组件;47、纵向整板件;48、纵向整板组件;49、第二侧板;5、分类转移装置;61、安装底架;611、竖向滑移套;612、第一侧端限位件;6121、定位条;6122、降位平台;613、滑移立板;614、第二限位立板;615、横向驱动组件;616、第三限位立板;617、竖向限位杆;618、纵向驱动组件;62、承托升降板;621、竖向滑移杆;622、伸缩弹簧;63、片材承托板;64、承托升降组件;641、升降螺杆;642、螺纹套;643、螺套驱动电机;65、上端限位件;66、第一推动件;67、第二推动件;68、分离驱动组件;681、分离驱动气缸;682、驱动连接板;69、推动架;691、推动主板;692、推动支块;7、垫纸分离装置;71、垫纸放置架;72、垫纸转动架;73、垫纸吸板;731、真空吸孔;74、转动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包括片材放置架和片材分离机构,其中,片材放置架包括安装底架61、竖向滑移连接于安装底架61的承托升降板62、安装于承托升降板62上方用于承托片材的片材承托板63和用于驱动承托升降板62运动的承托升降组件64。本实施例中,片材为垫板,即片材承托板63用于承托垫板。
具体的,安装底架61上安装有四个竖向滑移套611,承托升降板62呈水平设置,且承托升降板6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根竖向滑移杆621,四根竖向滑移杆621一一对应地滑移连接于四个竖向滑移套611,以此实现承托升降板62与安装底架61之间的滑移连接。
同时,片材承托板63位于承托升降板62的上方,且片材承托板63与承托升降板62也通过滑移杆与滑移筒的方式实现竖直方向的滑移连接。此外,片材承托板63与承托升降板62之间还安装有弹性伸缩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伸缩件为竖向设置的伸缩弹簧622,伸缩弹簧622套接在片材承托板63与承托升降板62之间的滑移杆上,且伸缩弹簧622的下端抵压承托升降板62上表面,伸缩弹簧622的上端抵接于片材承托板63下表面。
参照图1和图2,承托升降组件64用于驱使承托升降板62竖向运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承托升降组件64包括升降螺杆641、与升降螺杆641螺纹连接的螺纹套642和用于驱动螺纹套642转动的螺套驱动电机643。其中,升降螺杆641呈竖向设置,且升降螺杆641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承托升降板62;同时,螺纹套64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安装底架61,且螺套驱动电机643通过皮带与皮带轮的方式与螺纹套642相连接,利用皮带将螺套驱动电机643的扭矩传递至螺纹套642以令驱使螺纹套642转动,而后利用螺纹套642与升降螺杆641之间的螺纹连接,达到驱使升降螺杆641升降的效果,最终实现承托升降板62的升降。
参照图1和图3,安装底架61上安装有横向限位机构和纵向限位机构,其中,横向限位机构包括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第二侧端限位件和用于驱使第一侧端限位件612与第二侧端限位件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横向驱动组件615;第一侧端限位件612与第二侧端限位件呈间隔排布。本实施例中,第一侧端限位件612为竖向的第一限位立板,且第一限位立板通过螺栓连接于安装底架61。第二侧端限位件包括滑移连接安装底架61的滑移立板613和连接于连接立板的多块第二限位立板614。
其中,滑移立板613与第一限位立板相平行,且滑移立板613通过滑轨与滑块的组件与安装底架61滑移连接;第二限位立板614螺栓连接于滑移立板613靠近第一限位立板的侧壁,第二限位立板614垂直于第一限位立板,且多块第二限位立板614的排布方向垂直于第一侧端限位件612与第二侧端限位件的排布方向;相应的,承托升降板62与片材承托板63上均开设有对第一限位立板进行让位的让位槽。同时,第一限位立板与第二限位立板614相对的侧壁用于与垫板相背离的侧沿进行抵接限位,从而达到对垫板进行横向限位的作用。此外,本实施例中,横向驱动组件615为电机与丝杆的组合,是生产制造领域中常用的直线驱动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1和图3,纵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三侧端限位件、第四侧端限位件和用于驱动第三侧端限位件与第四侧端限位件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纵向驱动组件618,第三侧端限位件与第四侧端限位件呈间隔排布,且第三侧端限位件与第四侧端限位件的排布方向垂直与第一侧端限位件612与第二侧端限位件的排布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三侧端限位件为竖向的第三限位立板616,第三限位立板616螺栓连接于安装底架61;第四侧端限位件为竖向限位杆617,竖向限位杆617通过滑轨与滑块的方式与安装底架61滑移连接。同时,第三限位立板616与竖向限位杆617相配合用于对垫板相背离的两侧沿进行抵接限位,从而达到对垫板进行纵向限位的作用。此外,本实施例中,纵向驱动组件618为电机与丝杆的组合,是生产制造领域中常用的直线驱动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3和图4,片材分离机构安装于第二侧端限位件的上表面,具体的,片材分离机构包括上端限位件65、第一推动件66、第二推动件67和分离驱动组件68,其中,上端限位件65呈水平板状,且上端限位件6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侧端限位件的上表面。同时,上端限位件65滑移连接有推动架69,第一推动件66与第二推动件67均安装于推动架69上。本实施例中,推动架69包括滑移连接于上端限位件65的推动主板691和若干块安装于推动支块692,其中,推动主板691位于上端限位件65上方,且推动主板691通过滑轨与滑块的组合实现与上端限位件65之间的滑移连接。
推动支块692成型于推动主板691靠近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一侧,且在上端限位件65靠近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缺口,缺口的数量与位置均一一对应于推动支块692。本在实施例中,推动支块692容置于缺口中,且推动支块692的下表面与上端限位件65的下表面相平齐。
第一推动件66与第二推动件67均用于受驱动后与垫板远离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侧沿相抵,其中,第一推动件66呈水平板状,且第一推动件6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推动支块692的下表面;同时,第一推动件66下表面与上端限位件65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垫板的厚度,以使得处于第一层的垫板与上端限位件65下表面相贴合时,第一推动件66仅用于对处于第一层的垫板进行推动。相应的,第一侧端限位件612上表面与上端限位件65下表面之间的具有竖向间距,为便于表述,将第一侧端限位件612上表面与上端限位件65下表面的竖向间距称为第一分离间距,第一分离间距不小于垫板厚度且小于垫板的两倍厚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分离间距略大于垫板的厚度,以使处于第一层的垫板被第一推动件66推动后,第一层的垫板靠近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一侧能够顺畅运动至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上表面;此外,第一侧端限位件612远离第一推动件66的一侧还成型有用于对垫板侧沿进行抵接定位的定位条6121,且当垫板运动至与定位条6121相抵时,垫板远离定位条6121的侧沿自上端限位件65的下方完全露出。
参照图3和图4,第二推动件67呈水平板状,第二推动件67一体成型于第一推动件66的下表面,且第二推动件67与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水平间距大于第一推动件66与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水平间距。同时,第二推动件67下表面与上端限位件65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垫板的两倍厚度,以使得第一层的垫板上表面与上端限位件65下表面相平齐时,第二推动件67仅用于对处于第二呈的垫板进行推动。
相应的,第一侧端限位件612上表面远离定位条6121的一侧开设有降位平台6122,降位平台6122与上端限位件65下表面具有竖向间距,为方便表述,将降位平台6122与上端限位件65下表面之间的竖向间距称为第二分离间距,第二分离间距不小于垫板两倍厚度且小于垫板三倍厚度。本实施例,可令第二分离间距略大于垫板的两倍厚度,以使处于第二层的垫板被第二推动件67推动后,第二层的垫板靠近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一侧能够顺畅的运动至降位平台6122上表面;此外,当被第二推动件67推动的垫板运动至降位平台6122的竖直面相抵时,第二推动件67用于抵接垫板的侧壁自上端限位件65的下方露出。
参照图3和图4,分离驱动组件68用于驱动推动架69沿靠近或远离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方向运动,从而达到驱动第一推动件66与第二推动件67运动的目的;具体的,分离驱动组件68包括安装于上端限位件65上的分离驱动气缸681和驱动连接板682。本实施例中,分离驱动气缸68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上端限位件65长度方向的一端;驱动连接板682呈L板状,且驱动连接板682一端固定连接于分离驱动气缸681的活塞杆,另一端螺栓连接于推动架69中的推动主板691。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分类系统的实施原理为:
将垫板码放在片材承托板63上,由承托升降组件64驱动片材承托板63上升至上方第一层的垫板与上端限位件65下表面相贴合。分离驱动组件68驱动第一推动件66对第一层垫板进行推动的过程中,第二推动件67也在逐渐靠近第二层垫板;分离驱动组件68继续驱使第一推动件66与第二推动件67运动,以使得第二推动件67推动第二层垫板沿靠近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方向运动至第二层垫板自上端限位件65下方完全露出,达到同时对上层两块垫板进行错位分离的效果。
在后续使用吸盘等取放机构将第一层的垫板自片材放置架中竖向取走的过程中,处于第二层的垫板即便因与第一层垫板之间黏连而出现带起的情况,第二层垫板也会在上升过程中因与第一推动件66下表面相抵而与第一层垫板相分离,从而达到对第一层垫板的逐一取放。
取完第一层垫板后,第一推动件66与第二推动件67在分离驱动组件68的驱使下运动至上端限位件65的下方,而后即可再使用吸盘等取放机构将被第二推动件67推出的垫板竖向取走。整个分离过程中,仅通过一次推动的动作,实现上层的两块垫板错位移动,且便于后续的逐一取料,有效提升分离效率,降低推动频次,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能耗。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分类系统。参照图5和图6,一种分类系统包括上料装置、输送装置2、信息识别装置3、多个用于堆码产品的码料装置4、用于将产品转移至码料装置4的分类转移装置5、用于放置垫纸的垫纸分离装置7和上述中的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具体的,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架1、安装于上料机架1的置料架12、安装于置料架12上的分离机构、用于取放产品的上料吸盘14和用于驱动上料吸盘14运动的上料驱动机构15。
参照图6和图7,上料机架1中安装有呈水平状的固定板11;置料架12包括底板121、安装于底板121上的置料立板122、滑移连接于置料立板122的升降板123和用于驱动升降板123竖向移动的升降驱动组件,底板121安装于固定板11上方,且底板121与固定板11之间形成有间隔。
其中,置料立板122有两块,两块置料立板122均为竖直板,且两块置料立板122间隔安装于底板121上。同时,底板121上安装有竖向的导向杆组,导向杆组有四组,其中两组导向杆组分别位于一块置料立板122的两侧,构成两个升降限位空间;另外两组导向杆组分别位于另一块置料立板122的两侧,也构成有两个升降限位空间。本实施例中,每组导向杆组均包括四根竖向导向杆124。
具体的,升降板123具有四块,四块升降板123的外轮廓呈矩形状;且四块升降板123一一对应位于四个升降限位空间中;同时,升降板123靠近置料立板122的一侧通过滑轨与滑块的形式相连接,升降板123远离置料立板122的一侧开设有与竖向导向杆124滑移配合的导向槽。通过升降板123与竖向导向杆124之间的滑移连接、升降板123与置料立板122之间的滑移连接,以使升降板123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平稳升降。同时,四块升降板123均可用于堆放待分类的产品,以达到更多的产品放置量。
参照图6和图7,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升降板123竖向运动,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组件有四组,四组升降驱动组件一一对应地用于驱动四块升降板123竖向运动;具体的,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固定板11下表面的升降丝杆滑台125、用于驱动升降丝杆滑台125中丝杆转动的升降驱动电机126和安装于升降丝杆滑台125中滑移块上的竖向顶杆127,其中,竖向顶杆127的下端通过螺栓与升降丝杆滑台125中滑移块固定连接,竖向顶杆127的上端穿出底板121的上表面。相应的,升降板123的下表面安装有与升降柱1231,升降柱1231的底部与竖向顶杆127的上端抵接。
通过升降驱动电机126与升降丝杆滑台125的配合,驱动竖向顶杆127向上运动,利用升降柱1231底部与竖向顶杆127之间的抵接作用,达到驱动升降板123上升的作用;同时,在竖向顶杆127向下运动时,升降板123与升降柱1231受自身重力作用也会随着竖向顶杆127向下运动。此外,置料立板122上还安装有与上将驱动电机电连接的光电传感器,利用光电传感器对升降板123中处于最上侧产品进行位置检测,以使升降板123上最高位置的产品能够保持在预设高度。
参照图7和图8,分离机构包括弹性分离件131、定位件和用于调节弹性分离件131与定位件距离的调节结构,弹性分离件131与定位件分别处于产品相背离的两侧。其中,弹性分离件131用于产品的侧沿相摩擦;定位件安装于底板121上,且定位件用于抵接产品远离弹性分离件131的侧沿,以达到对产品进行抵接定位的效果。同时,弹性分离件131与定位件之间的间距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以在产品受驱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对产品足够的摩擦阻力,从而有效减少产品相黏连而影响产品正常上料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分离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其中,第一分离组件中的弹性分离件131与定位件沿升降板123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第二分离组件中的弹性分离件131与定位件沿升降板123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参照图7和图8,具体的,底板121安装有竖向安装板128,竖向安装板128位于升降板123长度方向的一侧。在第一分离组件中,弹性分离件131安装于竖向安装板128上,定位件为安装于底板121上的竖向定位杆129,相应的,升降板123上开设有供竖向定位杆129运动的条形避位槽。调节结构包括横向丝杆132、横向滑杆133、横向驱动块和用于驱动横向丝杆132转动的横向驱动电机134;其中,横向丝杆132和横向滑杆13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导向杆组的排布方向,同时,横向驱动块滑移连接于横向滑杆133、且与横向丝杆132螺纹连接,并且,横向驱动块与竖向定位杆129的下端通过螺栓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横向驱动电机134与横向丝杆132之间通过皮带与带轮的组合进行传动,使用横向驱动电机134驱动横向丝杆132转动,驱使横向驱动块带动竖向定位杆129沿横向丝杆132的长度方向运动,即可达到调节第一分离组件中弹性分离件131与定位件距离的作用。
参照图7和图9,在第二分离组件中,弹性分离件131安装于竖向导向导杆上,定位件为置料立板122,调节结构位于底板121与固定板11之间形成的间隔中。参照图7和图10,具体的,调节结构包括调节螺杆135、调节滑杆136、两个调节块137和用于驱动调节螺杆135转动的调节电机138。其中,调节螺杆135与调节滑杆136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弹性分离件131与定位件相靠近或远离的方向;两个调节块137均滑移连接于调节滑杆136,其中一个调节块137与调节螺杆135形成正向螺纹连接,另一个调节块137与调节螺杆135形成反向螺纹连接。
两个调节块137上均固定连接有横向连接杆139,两个横向连接杆139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四组导向杆组的排布方向;同时,四组导向杆组中,第一组与第三组导向杆组与其中一个调节块137上的横向连接杆139相连接,第二组与第四组导向杆与另一个调节块137上的横向连接杆139相连接。通过调节电机138驱动调节螺杆135转动,以驱动两个调节块137相互靠近或远离,调节导向杆组与置料立板122的间距,从而达到调节第二分离组件中弹性分离件131与定位件间距的作用。
具体的,弹性分离件131可以为毛刷、海绵块、硅胶块等受力情况下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分离件131选用毛刷,且毛刷呈倾斜设置,以使毛刷与定位件之间的间距自下而上逐渐减小。
在置料架12的上端还安装有用于对升降板123上处于最上层的产品吹离子风的吹风组件,以达到对产品的除静电效果;具体的,吹风组件包括离子风机和连接于离子风机的吹风管,其中,吹风管安装于置料立板122上,且吹风管从朝向用于承托产品的升降板123的一侧开设有吹风孔。本实施例中,吹风管有两根,两根吹风管一一对应安装于两块置料立板122的顶部,吹风孔开设于吹风管沿置料立板122厚度方向的两侧,通过一根吹风管达到对置料立板122两侧的离子风供应。此外,置料架12的上端还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位置高于弹性分离件131;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对受驱使向上运动的产品进行厚度检测,若出现产品黏连可进行及时警示,以确保产品的正常上料。
参照图11,上料驱动机构15安装于上料机架1上,具体的,上料驱动机构15包括安装于上料机架1的上料丝杆滑台151、上料驱动电机152、安装于上料丝杆滑台151的滑移块上的上料安装板153、滑移连接于上料安装板153的吸盘安装架154和用于驱动吸盘安装架154升降的升降驱动气缸155。其中,上料驱动电机152安装于上料丝杆滑台151的一端,且上料驱动电机152的输出轴与上料丝杆滑台151中的丝杆相连接,用于驱动上料丝杆滑台151中的丝杆转动。吸盘安装架154通过滑轨与滑块与上料安装板153滑移连接,同时,升降驱动气缸155竖向安装于上料安装板153上,且升降驱动气缸155的活塞杆与吸盘安装架154相连接。
上料吸盘14安装于吸盘安装架154上,且上料吸盘14为波纹型真空吸盘,以使得上料吸盘14吸取的产品受到阻力后能够产生一定的晃动,产生的晃动能够提升黏连产品相脱离的可能,从而减少产品相黏连而影响产品正常上料的情况。
参照图12,输送装置2的一端位于上料装置中上料驱动机构15的活动范围,以使上料装置能够将产品逐一上料至输送装置2中;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2为传送带输送结构,是生产制造领域中常规的输送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12,信息识别装置3包括用于寻找产品中信息识别码位置的寻位组件、用于对信息识别码进行信息读取的读码组件和用于驱使读码组件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读码驱动机构,其中,寻位组件包括安装于输送装置2上方的视觉影像摄像机31和电连接于视觉影像摄像机31的视觉检测处理器;在输送装置2将上料的产品输送至预设位置后,由视觉影像摄像机31对产品进行影像识别,并将影像信息输送至视觉检测处理器中进行处理以获得产品中信息识别码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读码驱动机构包括架设于输送装置2上侧的X轴驱动组件32和Y轴驱动组件33,X轴驱动组件32与Y轴驱动组件33均使用常规丝杆滑台与电机相配合的结构;同时,X轴驱动组件32与Y轴驱动组件33中的电机均电连接于寻位组件中的视觉检测处理器。读码组件包括读码器34和电连接于读码器34的读码处理器,读码器34安装于读码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X轴驱动组件32与Y轴驱动组件33之间的配合,能够驱使读码器34在活动平面内运动至任意位置,以使读码器34能够对产品的信息识别码进行准确识别,并将识别的信息发送至读码处理器进行处理。
参照图12和图13,码料装置4安装于输送装置2远离上料装置一端的周侧,用于对产品进行分类码放,本实施例中,码料装置4有三个,三个码料装置4摆放形成围绕于输送装置2端部的“凵”字形。码料装置4包括码料架41、竖向滑移连接于码料架41的码料板42、用于驱使码料板42升降的码料驱动组件44和用于对产品进行码齐的整板机构,其中,码料架41上通过安装第一侧板43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码料空间。码料板42的数量与码料空间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同时,码料板42通过滑杆与滑套的方式与码料板42滑移连接;此外,码料板42的上表面沿第一侧板43的排布呈倾斜向下设置,以使放置于码料板42上的产品能够沿码料板42倾斜的上表面汇集至一侧。本实施例中,码料驱动组件44为制造领域中常规的电机和丝杠模组,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14和图15,整板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码料架41的横向整板件45、用于驱动横向整板件45运动的横向整板组件46、滑移连接于码料架41的纵向整板件47和用于驱动纵向整板件47运动的纵向整板组件48,其中,横向整板件45的数量与码料空间相同,且横向整板件45的排布方向平行于第一侧板43的排布方向。码料架41靠近输送装置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侧板49,第二侧板49通过滑轨与滑块的形式滑移连接有第一横向连接板411,第一横向连接板411的滑移方向平行于第一侧板43的排布方向。
具体的,横向整板件45的包括横板451和两块连接于横板451上的竖板452,其中,多个横向整板件45的横板451均连接于第一横向连接板411,以通过第一横向连接板411实现横向整板件45与码料架41之间的滑移连接。同时,横向整板组件46用于驱动第一横向连接板411运动,且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整板组件46包括电机与丝杠模组,而电机与丝杠模组的组合属于生产制造领域中常规的直线驱动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纵向整板件47的数量与码料空间相同,且纵向整板件47的排布方向平行于第一侧板43的排布方向。同时,码料架41的上方滑移连接有第二横向连接板412,第二横向连接板412的滑移方向垂直于第一侧板43的排布方向;纵向整板件47的上端连接于第二横向连接板412,以通过第二横向连接板412实现纵向整板件47与码料架41之间的滑移连接。纵向整板组件48用于驱动第二横向连接板412运动,且在本实施例中,纵向整板组件48包括电机和丝杠模组,而电机与丝杠模组的组合属于生产制造领域中常规的直线驱动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当码料板42上升至最高位置时,横向整板件45的竖板452和纵向整板件47的最低点低于码料板42的上表面;相应的,码料板42上表面开设用于对横向整板件45的竖板452与纵向整板件47进行避位的整板避位槽421。
参照图12,输送装置2远离上料装置一侧的码料装置4与输送装置2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安装空间,垫纸分离装置7与片材分离装置均安装于安装空间中,以使得垫纸分离装置7与片材分离装置均处于分类转移装置5的活动范围内。其中,垫纸分离装置7用于对垫纸进行分离放置,片材分离装置用于对垫板进行分离放置,以供分类转移装置5取放垫纸与垫板。实际在对产品进行分类堆码的过程中,可以先自片材分离装置中取一块垫板放置在码料板42上,利用垫板为产品进行承托,便于后续将分类码放好的产品进行统一转移。同时,码放产品的过程中,在相邻产品之间放置垫纸,可减少产品之间发生碰壁、剐蹭的情况,且能够减少分类堆码后的产品出现黏连而影响后续使用的情况。
参照图16,垫纸分离装置7包括垫纸放置架71、转动连接于垫纸放置架71上方的垫纸转动架72、安装于垫纸转动架72上的垫纸吸板73和用于驱动垫纸转动架72转动的转动驱动组件74,其中,垫纸放置架71用于码放垫纸;垫纸转动架72处于垫纸放置架71的上方,且垫纸转动架72能够转动至垫纸放置架71所放置垫纸的正上方。转动驱动组件74用于驱动垫纸转动架72转动,本实施例中,转动驱动组件74包括电机、链轮和链条,而电机、链轮和链条相组合的转动驱动方式为生产制造领域的常规运用,此处不再赘述。
垫纸吸板7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垫纸转动架72上,以使得垫纸吸板73能随垫纸转动架72的转动而转动;同时,垫纸吸板73上开设有多个真空吸孔731,且垫纸吸板73连接有与真空吸孔731相连通的真空发生器。垫纸转动架72能够转动至垫纸放置架71所放置垫纸的正上方时,垫板吸板的表面与处于最上层的垫纸相贴合,再利用真空发生器令真空吸孔731产生吸力,达到对垫纸进行吸取固定的效果。而后,垫纸转动架72在转动驱动组件74的驱动下转动180°,令垫纸吸板73带动垫纸转动至朝上状态,以便于供分类转移装置5进行取放。
参照图12,在实施例中,分类转移装置5包括用于取放产品的取放组件和用于驱动取放组件运动的转移驱动机构;具体的,取放组件可以取放吸盘,利用取放吸盘对产品进行吸紧或松开,达到对产品进行取放的目的。同时,转移驱动机构可以选用多轴机械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分类系统的实施原理为:
将待分类的产品码放于置料架12中,由吹风组件向位于上侧的产品吹离子风去除产品中的静电,以减少相邻产品因静电相黏连的情况。上料驱动机构15驱动上料吸盘14靠近位于最上方的产品,由上料吸盘14吸取最上层的产品,再通过上料驱动机构15驱使上料吸盘14带动产品向上运动,以使上移产品的侧沿与弹性分离件131相摩擦,利用摩擦过程中的摩擦力阻碍产品的运动。
若是存在产品黏连而被同时带起的情况,两片产品均会受到阻碍运动的摩擦力,而其中,被上料吸盘14直接吸取的产品受到上料吸盘14的吸力固定作用,能够克服摩擦力继续运动;而被黏连带起的产品则极易因摩擦力的存在而与被吸取的产品相脱离,从而有效减少两个产品之间相黏连而影响产品正常上料的情况,而后再由上料驱动机构15驱使上料吸盘14将产品逐一上料至预设位置。
寻位组件寻找产品中信息识别码的位置,读码组件在读码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运动至信息识别码的上方进行读码,并将读码获取的产品信息输送至处理器中。接着,先由分类转移装置5在每个码料装置4中堆码区放置一块隔板,再根据处理器的处理结果,通过控制各个摆动臂所摆动的角度,驱使活动架上的取放组件带动产品在三维空间中运动至不同的位置,达到将产品转移放置于对应的码料装置4中堆码区内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片材放置架和片材分离机构,所述片材放置架包括安装底架(61)、沿竖向滑移连接于安装底架(61)的片材承托板(63)和用于驱动片材承托板(63)升降的承托升降组件(64);所述片材分离机构包括用于抵接于片材上表面的上端限位件(65)、滑移连接于安装底架(61)的第一推动件(66)和用于驱动第一推动件(66)运动的分离驱动组件(68),所述安装底架(61)上设有与片材侧沿相抵的第一侧端限位件(612),所述第一侧端限位件(612)上表面与上端限位件(65)下表面之间的竖向间距设为第一分离间距,所述分离间距不小于片材的厚度,且所述分离间距小于片材厚度的两倍;所述第一推动件(66)用于推动片材沿靠近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推动件(66)用于与片材远离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侧沿相抵,且所述第一推动件(66)的下表面与上端限位件(65)下表面的间距不大于片材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端限位件(612)上表面靠近第一推动件(66)的一侧设有降位平台(6122),所述降位平台(6122)的上表面与上端限位件(65)下表面之间的竖向间距设为第二分离间距,所述第二分离间距不小于片材厚度的两倍,且所述第二分离间距小于片材厚度的三倍;所述第一推动件(66)的下表面设有用于与片材远离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侧沿相抵的第二推动件(67),所述第一推动件(66)与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距离小于第二推动件(67)与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距离,且所述第二推动件(67)的下表面与上端限位件(65)下表面的间距不大于片材厚度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架(61)上滑移设有第二侧端限位件和用于驱动第二侧端限位件运动的横向驱动组件(615),所述第二侧端限位件用于对片材远离第一侧端限位件(612)的侧沿相抵;所述第一推动件(66)滑移连接于第二侧端限位件,以通过第二侧端限位件实现第一推动件(66)与安装底架(61)之间的滑移连接,所述分离驱动组件(68)设于第二侧端限位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架(61)设有第三侧端限位件、第四侧端限位件和用于驱动第三侧端限位件与第四侧端限位件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纵向驱动组件(618),所述第三侧端限位件与第四侧端限位件分别用于抵接片材相背离的侧沿,且所述第三侧端限位件与第四侧端限位件的排布方向垂直于第一侧端限位件(612)与第二侧端限位件的排布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架(61)沿竖向滑移设有承托升降板(62),所述片材承托板(63)沿竖向滑移连接于承托升降板(62),且所述片材承托板(63)与承托升降板(62)之间设有弹性伸缩件。
6.一种分类系统,包括上料装置、输送装置(2)、信息识别装置(3)、用于分类堆码产品的码料装置(4)和用于将产品转移至码料装置(4)的分类转移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片材分离装置,所述片材分离装置用于对垫板进行分离,且所述片材分离装置处于分类转移装置(5)的取料范围内;所述输送装置(2)用于承接输送由上料装置上料的产品,所述信息识别装置(3)包括设于输送装置(2)上方用于寻找信息识别码位置的寻位组件、用于对信息识别码进行信息读取的读码组件和用于驱使读码组件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读码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料装置(4)包括码料架(41)、竖向滑移连接于码料架(41)的码料板(42)和用于驱使码料板(42)升降的码料驱动组件(44),所述码料架(41)间隔设有多块第一侧板(43)以形成有多个码料空间,所述码料板(42)的数量与位置均一一对应的码料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料装置(4)还包括整板机构,所述整板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码料架(41)的横向整板件(45)、用于驱动横向整板件(45)运动的横向整板组件(46)、滑移连接于码料架(41)的纵向整板件(47)和用于驱动纵向整板件(47)运动的纵向整板组件(48),所述横向整板件(45)的滑移方向垂直于纵向整板件(47)的滑移方向,且所述横向整板件(45)的数量、位置均一一对应于码料空间,所述纵向整板件(47)的数量、位置均一一对应于码料空间;所述横向整板件(45)与纵向整板件(47)的最低位置均低于码料板(42)的上表面,所述码料板(42)上表面设有对横向整板件(45)、纵向整板件(47)避位的整板避位槽(42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料板(42)的上表面沿第一侧板(43)的排布方向呈倾斜向下设置。
CN202110454636.3A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分类系统 Active CN113275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4636.3A CN113275266B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分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4636.3A CN113275266B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分类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5266A true CN113275266A (zh) 2021-08-20
CN113275266B CN113275266B (zh) 2022-09-16

Family

ID=77275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54636.3A Active CN113275266B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分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7526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11A (zh) * 1989-03-08 1990-10-24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进给装置
US5205703A (en) * 1991-05-14 1993-04-27 Thermoguard Equipment, Inc. Top sheet hold down for stacked sheet handling machine
JPH06166446A (ja) * 1992-11-30 1994-06-14 Canon Inc シート分離給送装置
CN105347047A (zh) * 2015-11-09 2016-02-24 圣象实业(江苏)有限公司 推板式上料装置
CN208135483U (zh) * 2018-04-25 2018-11-23 湖州汇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混凝土板材分离装置
CN110668154A (zh) * 2019-09-30 2020-01-10 烟台大学 一种分张机构及分张方法
CN210176002U (zh) * 2019-04-26 2020-03-24 杨晓宏 一种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及精雕机
CN211997692U (zh) * 2020-01-06 2020-11-24 明珠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出料装置
CN112356306A (zh) * 2020-11-02 2021-02-12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掰分装置及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加工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11A (zh) * 1989-03-08 1990-10-24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进给装置
US5205703A (en) * 1991-05-14 1993-04-27 Thermoguard Equipment, Inc. Top sheet hold down for stacked sheet handling machine
JPH06166446A (ja) * 1992-11-30 1994-06-14 Canon Inc シート分離給送装置
CN105347047A (zh) * 2015-11-09 2016-02-24 圣象实业(江苏)有限公司 推板式上料装置
CN208135483U (zh) * 2018-04-25 2018-11-23 湖州汇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混凝土板材分离装置
CN210176002U (zh) * 2019-04-26 2020-03-24 杨晓宏 一种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及精雕机
CN110668154A (zh) * 2019-09-30 2020-01-10 烟台大学 一种分张机构及分张方法
CN211997692U (zh) * 2020-01-06 2020-11-24 明珠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出料装置
CN112356306A (zh) * 2020-11-02 2021-02-12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掰分装置及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加工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5266B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4359B (zh) 触摸屏送料设备
CN105501973A (zh) 一种主板散热模组自动上料机
CN113933681B (zh) 一种芯片测试设备
CN210876083U (zh) 一种镜片涂装设备
CN110844641A (zh) 一种纸张上料机构
CN108098335B (zh) 一种相框自动化装配机构
CN113275266B (zh) 一种片材分离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分类系统
CN113369168B (zh) 一种用于片状产品的上料装置、分类系统及分类工艺
CN117352449B (zh) 一种igbt模块外框自动组装装置
CN110223931A (zh) 一种pl检测机及检测方法
CN211544969U (zh) 一种新型在线印刷一体机
CN212192471U (zh) 一种玻璃盖板叠片装置
CN210709796U (zh) 一种纸张上料机构
CN216836167U (zh) 一种堆垛板材分张装置
CN217569711U (zh) 叠片检测设备
CN215146438U (zh) 工件上料移送组装装置
CN113910109A (zh) 一种晶圆喷砂双供料机
CN107813082B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导电片的自动传送装置
CN214135104U (zh) 一种角钢防倾斜的传送装置
CN112193500A (zh) 一种叠片机的下料机构
CN217990105U (zh) 一种硅片隔纸分板机的上隔纸机构
CN219619554U (zh) 一种叠片加纸装置
CN220575762U (zh) 一种机箱脚垫自动组装线
CN218319387U (zh) 上料机构
CN216542769U (zh) 一种晶圆喷砂双供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