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1427A - 一种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1427A
CN113201427A CN202110508250.6A CN202110508250A CN113201427A CN 113201427 A CN113201427 A CN 113201427A CN 202110508250 A CN202110508250 A CN 202110508250A CN 113201427 A CN113201427 A CN 113201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e
chrysanthemum
stirring
extracting solu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82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年
张靖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Lvzhiye Biological Foodstuff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Lvzhiye Biological Foodstuff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Lvzhiye Biological Foodstuff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Lvzhiye Biological Foodstuff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082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14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1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142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GWINE; PREPARATION THEREOF; ALCOHOLIC BEVERAGES; PREPARATION OF ALCOHOLIC BEVERAGES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12C OR C12H
    • C12G1/00Preparation of wine or sparkling w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06Fungi, e.g. yeasts
    • A61K36/07Basidiomycota, e.g. Cryptococcus
    • A61K36/076Po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8Asteraceae or Compositae (Aster or Sunflower family), e.g. chamomile, feverfew, yarrow or echinacea
    • A61K36/287Chrysanthemum, e.g. dais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0Cornaceae (Dogwood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5Paeoniaceae (Peony family), e.g. Chinese peon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1Ranunculaceae (Buttercup family), e.g. larkspur, hepatica, hydrastis, columbine or goldense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0Scrophulariaceae (Figwort family)
    • A61K36/804Rehmann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1Solanaceae (Potato family), e.g. tobacco, nightshade, tomato, belladonna, capsicum or jimsonweed
    • A61K36/815Lycium (desert-tho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84Alismataceae (Water-plantain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4Dioscoreaceae (Yam family)
    • A61K36/8945Dioscorea, e.g. yam, Chinese yam or water y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6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liver or gallbladder disorders, e.g.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cholagogues, litholy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 A61P13/12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of the kidne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senses
    • A61P27/02Ophthalm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CBEER; PREPARATION OF BEER BY FERMENTATION; PREPARATION OF MALT FOR MAKING BEER; PREPARATION OF HOPS FOR MAKING BEER
    • C12C5/00Other raw material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e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GWINE; PREPARATION THEREOF; ALCOHOLIC BEVERAGES; PREPARATION OF ALCOHOLIC BEVERAGES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12C OR C12H
    • C12G3/00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G3/04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mixing, e.g. for preparation of liqueurs
    • C12G3/05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mixing, e.g. for preparation of liqueurs with health-improving ingredients, e.g. flavonoids, flavones, polyphenols or polysaccharides
    • C12G3/055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mixing, e.g. for preparation of liqueurs with health-improving ingredients, e.g. flavonoids, flavones, polyphenols or polysaccharides extracted from pl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HPASTEURISATION, STERILISATION, PRESERVATION, PURIFICATION, CLARIFICATION OR AGEING OF ALCOHOLIC BEVERAGES; METHODS FOR ALTERING THE ALCOHOL CONTENT OF FERMENTED SOLUTIONS O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H6/00Methods for increasing the alcohol content of fermented solutions o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H6/02Methods for increasing the alcohol content of fermented solutions o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distill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由熟地黄、山萸肉(酒制)、山药、枸杞子、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八味中药,按照质量比熟地黄:山萸肉(酒制):山药:枸杞子: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8~16:4~8:4~8:2~4:2~4:3~6:3~6:3~6的比例制得的中药提取液和酒为原料,按质量比中药提取液:酒=50:500~1000的比例加工制成;所述的酒为白酒、葡萄酒、黄酒、啤酒或果酒。本发明取材于中药杞菊地黄丸成方中熟地黄、山茱萸肉(酒制)、山药、枸杞子、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等现代药理功能组方,经微生物菌发酵、蒸馏、提取工艺制得中药提取液与现有酒配制保健酒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酒类加工生产技术领域,涉及配制酒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杞菊地黄丸源于地黄汤加味处方,是我国中医药久负盛名的成方制剂,历史来源于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由枸杞子、山茱萸(酒蒸)、牡丹皮、菊花、山药、泽泻、熟地黄、茯苓组成。该方是滋肾养肝代表方之一,具有滋肾养肝功能,中医临床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症,由于临床疗效显著,被历代及现代中医药典籍收载。随着中药制剂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原有的汤剂、丸剂基础上,又不断研制出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剂型。这些剂型的发展不仅使得其中药有效成分得到有效地提取,提高了生物利用度,提高了临床应用效果,而且也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方便服用和携带。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药理学研究的深入,与杞菊地黄丸功效有关理论研究不断侵入,为该药在临床应用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和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据文献记载,杞菊地黄丸(片、胶囊、口服液)的临床应用为:1、眩晕 此因肝肾不足,阴血亏虚所致,症见头目眩晕,腰痠腰痛,口燥咽干,周身乏力;原发性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2、圆翳内障 此因肝肾不足,阴血亏虚所致,症见视力缓慢下降,视物昏花,晶珠轻度混浊;老年性白内障初期见上述证候者。3、青盲此因肝肾不足,阴血亏虚所致,症见视物不清,不能久视;视神经萎缩见上述证候者。4、目涩症 此因肝肾不足,阴虚所致,症见双目干涩,羞明畏光;干眼症见上述证候者。5、耳聋 此因肝肾不足所致,症见耳鸣、耳聋,伴腰痠腰痛,口干咽燥,潮热,盗汗。其药理研究本品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及增强免疫等作用。1、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本品能降低高脂血症家兔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和面积,抑制主动脉内膜脂斑的形成。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2、抗氧化 本品可降低D-半乳糖致白内障豚鼠模型血中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提高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高晶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SOD活性。提高正常小鼠眼组织中过氧化氢酶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本品能降低乙醇肝损伤大鼠血清和肝LPO含量。3、增强免疫 本品能增加成年和老年小鼠外周血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脾抗体形成细胞数,还能增强成年小鼠巨噬细胞C3b受体活性。4、改善学习记忆功能 本品可使东莨菪碱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跳台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减少。(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2010年版,551-552P)。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面临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大健康产业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话题,健康和延年益寿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久负盛名的杞菊地黄丸配方组合,更适宜作为保健品开发,适宜人们喜闻乐见的酒制品,符合保持、提高健康的饮食发展主题。开发一种杞菊地黄保健酒,能够适合人们高品位物质生活追求保健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杞菊地黄保健酒的生产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案将这一古老和现代仍在延用的中药配方开发成一种保健酒,拓展一种新的剂型和应用范围,使其在口感、风格和风味上能够符合大众消费人群喜好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新的保健酒,以提升其保健功效,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同时也进一步丰富酒的品种,繁荣市场酒文化。
为了实现本发明,具体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由熟地黄、山萸肉(酒制)、山药、枸杞子、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八味中药制得的中药提取液和酒为原料,按质量比中药提取液:酒=50:500~1000比例加工而成,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按照质量比熟地黄:山萸肉(酒制):山药:枸杞子: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8~16:4~8:4~8:2~4:2~4:3~6:3~6:3~6的配比原料,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75℃条件下干燥,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10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和水按质量比中药混合粉: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水=1:0.5:0.25:5配比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先在温度为37℃~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22℃条件下继续发酵240~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6~10分钟;
步骤(三)在步骤(二)发酵结束后,在-0.065MPa~-0.095MPa、蒸馏温度为90℃~95℃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一并倾出,进行压榨,得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料渣分别加入中药原料重量5倍的纯净水,按加热100℃搅拌提取1小时和0.5小时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
步骤(六)将步骤(四)所得榨汁和步骤(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经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4000~16000rpm,收取上清液;
步骤(七)将步骤(六)所得上清液在50℃~75℃、-0.06MPa~-0.1MPa条件下,浓缩至10㎏,得浓缩提取液;
步骤(八)将步骤(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其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2℃~4℃条件下,静置沉淀48~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得浓缩液;
步骤(九)将步骤(八)所得10㎏浓缩液加入到步骤(三)所得到的40㎏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得中药提取液;
步骤(十)将步骤(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酒=50:500~1000的质量比例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2℃条件下经过滤、分装,制得产品;所述的酒为白酒、葡萄酒、黄酒、啤酒或果酒。
本发明中所述的酒制山萸肉是按中药传统公知的酒制方法进行炮制而得。
本发明方法中,除特别限定的条件之外,遵循微生物发酵的公知常规方法,如采用的水均为蒸馏水、去离子水、反渗透水或电渗折水等其中之一的纯净水,其纯净水均为经灭菌处理冷却后的灭菌水,再如,在发酵过程中的搅拌是在发酵罐中安装有搅拌装置下进行的。
以下是针对本发明方法中的技术方案进行的进一步优化或选择:
上述步骤(二)所述的乳酸菌发酵剂为市场有售的所有用作食品添加剂含活菌浓度不少于200亿菌体干粉制品的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嗜酸乳杆菌(Bacillus acidophilus)、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acidi lactici)、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和双歧杆菌(Bacillus bifidus)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组合。
对于上述所述每克含活菌浓度不少于200个亿的乳酸菌菌体干粉制品,除了选择市售的食用的活菌制品,还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现有技术中,通过了解菌的生长性质是不难获得的。如将各个菌种单独地按常规方法从保存的菌种(如低温保存)挑取菌种划线接种到固体平板培养基,于合适条件下培养,待长出菌落,再采用液体培养发酵设备接种到相应优化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至于培养条件(如温度等)可以从相关的手册中查到,如关于微生物的培养的手册或教科书。
为了适合对本发明物料的发酵处理,可以通过优化的培养基采用液体培养发酵设备在各自独立的培养体系中,分别培养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乳酸链球菌、乳酸片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双歧杆菌,然后用高速离心机将发酵液中的菌体分离出来,置于干燥室内用冷风干燥或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将菌泥干燥而制得,分别获得活菌浓度不少于每克200亿的菌体干粉制品,根据配方需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按照比例进行混合使用。
上述步骤(二)所述的酵母菌发酵剂可选择市场有售的所有用作食品添加剂为每克含活菌浓度不少于200亿个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uvarum)、贝酵母(Saccharomyces bayanus)、粟酒类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pombe)中的任意一种菌体干粉制品。对上述所述每克含活菌浓度不少于200个亿的酿酒酵母、啤酒酵母、葡萄汁酵母、贝酵母、粟酒类裂殖酵母菌体干粉制品,除了选择市售的食用的活菌制品,还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现有技术中,通过了解菌的生长性质是不难获得的。如将各个菌种单独地按常规方法从保存的菌种(如低温保存)挑取菌种划线接种到固体平板培养基,于合适条件下培养,待长出菌落,再采用液体培养发酵设备接种到相应优化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至于培养条件(如温度等)可以从相关的手册中查到,如关于微生物的培养的手册或教科书。
为了适合对本发明物料的发酵处理,可以通过优化的培养基采用液体培养发酵设备在各自独立的培养体系中,分别培养酿酒酵母、啤酒酵母、葡萄汁酵母、贝酵母、粟酒类裂殖酵母,然后用高速离心机将发酵液中的菌体分离出来,置于干燥室内,用冷风干燥或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将菌泥干燥而制得,分别获得活菌浓度不少于每克200亿的菌体干粉制品,根据配方需要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按照比例进行混合使用。
上述步骤(四)中所述的压榨选用包裹式压榨机。
上述步骤(六)所述的离心分离优选使用管式高速离心机。
上述步骤(七)中优选的浓缩条件为55℃~70℃、-0.075MPa~-0.095MPa;上述步骤(七)所述的浓缩选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或刮板式薄膜蒸发器。
上述步骤(十)中所述的过滤使用孔径小于0.20μm的膜过滤。
上述步骤(十)中所述的过滤还可以采用旋转式真空过滤机过滤。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步骤在于:
步骤(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按照质量比熟地黄:山萸肉(酒制):山药:枸杞子: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16:8:8:4:4:6:6:6的配比原料,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75℃条件下干燥,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10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和水按质量比中药混合粉: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水=1:0.5:0.25:5配比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先在温度为37℃~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22℃条件下继续发酵240~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6~10分钟;
步骤(三)在步骤(二)发酵结束后,在-0.065MPa~-0.095MPa、蒸馏温度为90℃~95℃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一并倾出,进行压榨,得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料渣分别加入中药原料重量5倍的纯净水,按加热100℃搅拌提取1小时和0.5小时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
步骤(六)将步骤(四)所得榨汁和步骤(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经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4000~16000rpm,收取上清液;
步骤(七)将步骤(六)所得上清液在50℃~75℃、-0.06MPa~-0.1MPa条件下,浓缩至10㎏,得浓缩提取液;
步骤(八)将步骤(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其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2℃~4℃条件下,静置沉淀48~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得浓缩液;
步骤(九)将步骤(八)所得10㎏浓缩液加入到步骤(三)所得到的40㎏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得中药提取液;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步骤还在于:
步骤(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按照质量比熟地黄:山萸肉(酒制):山药:枸杞子: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12:6:6:3:3:4.5:4.5:4.5的配比原料,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75℃条件下干燥,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10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和水按质量比中药混合粉: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水=1:0.5:0.25:5配比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先在温度为37℃~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22℃条件下继续发酵240~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6~10分钟;
步骤(三)在步骤(二)发酵结束后,在-0.065MPa~-0.095MPa、蒸馏温度为90℃~95℃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一并倾出,进行压榨,得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料渣分别加入中药原料重量5倍的纯净水,按加热100℃搅拌提取1小时和0.5小时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
步骤(六)将步骤(四)所得榨汁和步骤(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经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4000~16000rpm,收取上清液;
步骤(七)将步骤(六)所得上清液在50℃~75℃、-0.06MPa~-0.1MPa条件下,浓缩至10㎏,得浓缩提取液;
步骤(八)将步骤(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其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2℃~4℃条件下,静置沉淀48~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得浓缩液;
步骤(九)将步骤(八)所得10㎏浓缩液加入到步骤(三)所得到的40㎏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得中药提取液;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步骤也还在于:
步骤(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按照质量比熟地黄:山萸肉(酒制):山药:枸杞子: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8:4:4:2:2:3:3:3的配比原料,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75℃条件下干燥,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10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和水按质量比中药混合粉: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水=1:0.5:0.25:5配比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先在温度为37℃~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22℃条件下继续发酵240~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6~10分钟;
步骤(三)在步骤(二)发酵结束后,在-0.065MPa~-0.095MPa、蒸馏温度为90℃~95℃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一并倾出,进行压榨,得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料渣分别加入中药原料重量5倍的纯净水,按加热100℃搅拌提取1小时和0.5小时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
步骤(六)将步骤(四)所得榨汁和步骤(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经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4000~16000rpm,收取上清液;
步骤(七)将步骤(六)所得上清液在50℃~75℃、-0.06MPa~-0.1MPa条件下,浓缩至10㎏,得浓缩提取液;
步骤(八)将步骤(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其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2℃~4℃条件下,静置沉淀48~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得浓缩液;
步骤(九)将步骤(八)所得10㎏浓缩液加入到步骤(三)所得到的40㎏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得中药提取液;
本发明的上述设备均为本领域常规设备。
作为中药制剂杞菊地黄丸、胶囊、颗粒、口服液、片剂等剂型,因具滋肾养肝功能,临床广泛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疾病的治疗。其组分由熟地黄、山茱萸肉(酒制)、山药、枸杞子、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组成。方中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入心、肝、肾经,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为补益肝肾精血之要药,为君药。山茱萸补肾暖肝;山药味甘,归脾、肺、肾经,性平不燥,作用缓和,补脾益肾涩精,为平补气阴之要药,为臣药。枸杞子滋阴补肾,养肝明目;菊花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茯苓渗脾湿;泽泻泄肾浊;牡丹皮清肝火,合为佐药。诸药配伍,共奏滋肾养肝之功。本方由杞菊地黄丸加味而成,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兼有养阴平肝,滋水明目作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2010年版551~552页)。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原材料取材于中药杞菊地黄丸成方中熟地黄、山茱萸肉(酒制)、山药、枸杞子、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等现代药理功能组方,经酵母菌发酵和乳酸菌发酵剂混合发酵、蒸馏、提取等工艺制得中药提取液与现有酒配制成杞菊地黄保健酒产品,不仅开拓了古老成方在酒制品中的应用,使人们在饮酒的同时得益于保健功效,同时也丰富了酒文化。2、本发明方法将中药混合粉采用乳酸菌发酵剂和酵母菌发酵剂进行发酵,通过发酵一是可以利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有机转化,提升药材的溶出度,增加浸出和蒸馏提取效果,进一步提升提取物的营养成分;二是经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可减少或最大限度地除去中药材中的不良气味,更好地改善提取物的风味,改善和提升酒制品的口感和风味;再之经过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复合发酵,通过进一步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代谢,可有效地提高B族维生素、氨基酸和有机酸的含量,进一步提升其营养价值和产品的营养性风格。3、本发明方法分别采用白酒、葡萄酒、黄酒、啤酒或其他果酒(如樱桃酒、山楂酒、草莓酒、树莓酒、石榴酒、苹果酒等等)为基酒,使得产品不仅体现基酒原有的风格和风味,又增添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提取液,使人们根据自身饮酒的喜好而选择不同的酒品,同时得益于中药原料的有益保健功效。4、本发明方法中将发酵后的原料药材经减压蒸馏收取蒸馏液,可有效地将中药材有机质及挥发性物质特别是药材中的香味物质随蒸馏液得到充分提取,而后将药渣采用热水浸提,能将其水溶性成分得到进一步和更充分的提取,对保证产品的功效成分得到充分的提取、保障产品品质和功效具有很好保障效果。5、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掌控,生产耗能低,利于工业化生产,本方法采用前段蒸馏、后段热水浸提、醇沉工艺,使制得的产品外观清澈透明,无分层和沉淀现象,经留样室温存放24个月观察,其外观无变化,无絮状物产生,能够较好地保证产品品质。6、为了改善酒的风味,对制备好的酒进行了进一步的陈化处理,本发明方法采用热冷交错的处理方法,使酒的外观和风味均得到了有益的改善,其方法是将配制后的酒液先采用50℃热处理1周,然后再降温至-2℃~2℃进行冷处理陈化25天,使得中药提取液与基酒更好地融合,经该方法处理后,不仅具有基酒的芳香,保持原基酒的风格和风味特征,且口味变得柔和、醇厚,该方法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风味。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配制酒,能够针对人们对饮酒的不同喜好,使人们在饮用不同酒品的同时,得益于中药原料的有益保健功效,满足大众消费人群对保健、健康酒的选择需要,产品适宜大众普及饮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但不应看作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案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改进和润饰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使用相应优化的培养基,通过液体发酵设备分别单独培养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乳酸链球菌、乳酸片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然后用高速离心机将发酵液中的菌体分离出来,用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将离心出来的菌泥干燥,得活菌含量为200亿/克的嗜热链球菌干粉、活菌含量为200亿/克的嗜酸乳杆菌干粉、活菌含量为200亿/克的乳酸链球菌干粉、活菌含量为200亿/克的乳酸片球菌干粉、活菌含量为200亿/克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干粉和活菌含量为200亿/克的双歧杆菌干粉。
实施例2
使用相应优化的培养基,通过液体发酵设备分别单独培养酿酒酵母、啤酒酵母、葡萄汁酵母、贝酵母和粟酒类裂殖酵母,然后用高速离心机将发酵液中的菌体分离出来,用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将离心出来的菌泥干燥,得活菌含量为200亿/克的酿酒酵母干粉、活菌含量为200亿/克的啤酒酵母干粉、活菌含量为200亿/克的葡萄汁酵母干粉、活菌含量为200亿/克的贝酵母干粉和活菌含量为200亿/克的粟酒类裂殖酵母干粉。
实施例3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6公斤、山萸肉(酒制)8公斤、山药8公斤、枸杞子4公斤、菊花4公斤、泽泻6公斤、茯苓6公斤和牡丹皮6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乳酸链球菌干粉29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4.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90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继续发酵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6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95MPa、蒸馏温度为90℃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90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90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6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55℃、-0.09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4℃条件下静置沉淀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至(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1000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8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4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6公斤、山萸肉(酒制)8公斤、山药8公斤、枸杞子4公斤、菊花4公斤、泽泻6公斤、茯苓6公斤和牡丹皮6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乳酸片球菌干粉14.5公斤、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双歧杆菌干粉14.5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4.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90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7℃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22℃继续发酵24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10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95MPa、蒸馏温度为90℃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90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90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6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55℃、-0.09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2℃条件下,静置沉淀48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808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8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5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6公斤、山萸肉(酒制)8公斤、山药8公斤、枸杞子4公斤、菊花4公斤、泽泻6公斤、茯苓6公斤和牡丹皮6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嗜热链球菌干粉29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4.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90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8℃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9℃继续发酵28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8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95MPa、蒸馏温度为90℃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90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90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6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55℃、-0.09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3℃条件下,静置沉淀60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500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8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6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6公斤、山萸肉(酒制)8公斤、山药8公斤、枸杞子4公斤、菊花4公斤、泽泻6公斤、茯苓6公斤和牡丹皮6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乳酸链球菌干粉14.5公斤、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干粉14.5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4.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90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7℃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继续发酵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6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65MPa、蒸馏温度为95℃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90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90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6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55℃、-0.09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4℃条件下,静置沉淀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950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8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7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6公斤、山萸肉(酒制)8公斤、山药8公斤、枸杞子4公斤、菊花4公斤、泽泻6公斤、茯苓6公斤和牡丹皮6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乳酸链球菌干粉20公斤、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双歧杆菌干粉9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4.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90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8℃继续发酵24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10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95MPa、蒸馏温度为90℃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90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90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6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55℃、-0.09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4℃条件下,静置沉淀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850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8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8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6公斤、山萸肉(酒制)8公斤、山药8公斤、枸杞子4公斤、菊花4公斤、泽泻6公斤、茯苓6公斤和牡丹皮6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乳酸片球菌干粉13公斤、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双歧杆菌干粉16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4.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90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8℃继续发酵24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10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95MPa、蒸馏温度为90℃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90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90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6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55℃、-0.09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2℃条件下,静置沉淀48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750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8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9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6公斤、山萸肉(酒制)8公斤、山药8公斤、枸杞子4公斤、菊花4公斤、泽泻6公斤、茯苓6公斤和牡丹皮6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嗜热链球菌干粉14.5斤、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嗜酸乳杆菌干粉14.5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4.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90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7℃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继续发酵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6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95MPa、蒸馏温度为90℃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90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90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6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55℃、-0.09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3℃条件下,静置沉淀60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650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8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10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6公斤、山萸肉(酒制)8公斤、山药8公斤、枸杞子4公斤、菊花4公斤、泽泻6公斤、茯苓6公斤和牡丹皮6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乳酸链球菌干粉9公斤、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干粉20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4.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90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20℃继续发酵30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8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95MPa、蒸馏温度为90℃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90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90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6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55℃、-0.09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4℃条件下,静置沉淀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550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8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11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2公斤、山萸肉(酒制)6公斤、山药6公斤、枸杞子3公斤、菊花3公斤、泽泻4.5公斤、茯苓4.5公斤和牡丹皮4.5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70℃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5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双歧杆菌干粉21.75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0.87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17.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8℃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8℃继续发酵28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9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83MPa、蒸馏温度为93℃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17.5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17.5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5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65℃、-0.08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3℃条件下,静置沉淀60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500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6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12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2公斤、山萸肉(酒制)6公斤、山药6公斤、枸杞子3公斤、菊花3公斤、泽泻4.5公斤、茯苓4.5公斤和牡丹皮4.5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70℃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5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乳酸片球菌干粉10.875公斤、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双歧杆菌干粉10.875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0.87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17.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8℃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22℃继续发酵24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10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83MPa、蒸馏温度为93℃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17.5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17.5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5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65℃、-0.08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2℃条件下,静置沉淀48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1000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6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13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2公斤、山萸肉(酒制)6公斤、山药6公斤、枸杞子3公斤、菊花3公斤、泽泻4.5公斤、茯苓4.5公斤和牡丹皮4.5公斤,先将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菊花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70℃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5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乳酸片球菌干粉5.875公斤、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双歧杆菌干粉15.875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0.87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17.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7℃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继续发酵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6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83MPa、蒸馏温度为93℃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17.5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17.5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5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65℃、-0.08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3℃条件下,静置沉淀60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550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6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14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2公斤、山萸肉(酒制)6公斤、山药6公斤、枸杞子3公斤、菊花3公斤、泽泻4.5公斤、茯苓4.5公斤和牡丹皮4.5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70℃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5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乳酸片球菌干粉5公斤、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嗜酸乳杆菌干粉5公斤、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双歧杆菌干粉11.75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0.87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17.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7℃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继续发酵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6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83MPa、蒸馏温度为93℃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17.5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17.5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5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65℃、-0.08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2℃条件下,静置沉淀48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650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6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15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2公斤、山萸肉(酒制)6公斤、山药6公斤、枸杞子3公斤、菊花3公斤、泽泻4.5公斤、茯苓4.5公斤和牡丹皮4.5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70℃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5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乳酸链球菌干粉21.75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0.87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17.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8℃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20℃继续发酵30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8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83MPa、蒸馏温度为93℃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17.5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17.5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5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65℃、-0.08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4℃条件下,静置沉淀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750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6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16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2公斤、山萸肉(酒制)6公斤、山药6公斤、枸杞子3公斤、菊花3公斤、泽泻4.5公斤、茯苓4.5公斤和牡丹皮4.5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70℃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5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乳酸链球菌干粉9.75公斤、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嗜酸乳杆菌干粉12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0.87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17.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22℃继续发酵24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10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83MPa、蒸馏温度为93℃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17.5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17.5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5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65℃、-0.08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4℃条件下,静置沉淀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850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6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17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2公斤、山萸肉(酒制)6公斤、山药6公斤、枸杞子3公斤、菊花3公斤、泽泻4.5公斤、茯苓4.5公斤和牡丹皮4.5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70℃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5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乳酸片球菌干粉10.875公斤、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嗜酸乳杆菌干粉10.875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0.87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17.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20℃继续发酵30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10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83MPa、蒸馏温度为93℃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17.5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17.5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5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65℃、-0.08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2℃条件下,静置沉淀48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950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6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18
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2公斤、山萸肉(酒制)6公斤、山药6公斤、枸杞子3公斤、菊花3公斤、泽泻4.5公斤、茯苓4.5公斤和牡丹皮4.5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70℃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5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干粉21.75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酿酒酵母干粉10.87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17.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7℃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继续发酵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6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83MPa、蒸馏温度为93℃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17.5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17.5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5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65℃、-0.08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4℃条件下,静置沉淀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900公斤白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6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19
杞菊地黄保健葡萄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2公斤、山萸肉(酒制)6公斤、山药6公斤、枸杞子3公斤、菊花3公斤、泽泻4.5公斤、茯苓4.5公斤和牡丹皮4.5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70℃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5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乳酸链球菌干粉9.75公斤、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双歧杆菌干粉12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葡萄汁酵母干粉10.87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17.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8℃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20℃继续发酵30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8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83MPa、蒸馏温度为93℃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17.5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17.5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5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65℃、-0.08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2℃条件下,静置沉淀48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550公斤葡萄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6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20
杞菊地黄保健葡萄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2公斤、山萸肉(酒制)6公斤、山药6公斤、枸杞子3公斤、菊花3公斤、泽泻4.5公斤、茯苓4.5公斤和牡丹皮4.5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70℃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5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双歧杆菌干粉21.75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葡萄汁酵母干粉10.87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17.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8℃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8℃继续发酵28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8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83MPa、蒸馏温度为93℃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17.5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17.5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5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65℃、-0.08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4℃条件下,静置沉淀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950公斤葡萄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6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21
杞菊地黄保健葡萄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2公斤、山萸肉(酒制)6公斤、山药6公斤、枸杞子3公斤、菊花3公斤、泽泻4.5公斤、茯苓4.5公斤和牡丹皮4.5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70℃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5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干粉21.75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葡萄汁酵母干粉10.87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17.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7℃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继续发酵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6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83MPa、蒸馏温度为93℃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17.5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17.5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5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65℃、-0.08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2℃条件下,静置沉淀48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850公斤葡萄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6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22
杞菊地黄保健葡萄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2公斤、山萸肉(酒制)6公斤、山药6公斤、枸杞子3公斤、菊花3公斤、泽泻4.5公斤、茯苓4.5公斤和牡丹皮4.5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70℃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5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嗜酸乳杆菌干粉21.75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葡萄汁酵母干粉10.87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17.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22℃继续发酵24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10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83MPa、蒸馏温度为93℃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17.5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17.5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5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65℃、-0.08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3℃条件下,静置沉淀60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750公斤葡萄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6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23
杞菊地黄保健葡萄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2公斤、山萸肉(酒制)6公斤、山药6公斤、枸杞子3公斤、菊花3公斤、泽泻4.5公斤、茯苓4.5公斤和牡丹皮4.5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70℃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5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嗜热链球菌干粉21.75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葡萄汁酵母干粉10.87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17.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22℃继续发酵24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10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83MPa、蒸馏温度为93℃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17.5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17.5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5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65℃、-0.08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4℃条件下,静置沉淀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650公斤葡萄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6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实施例24
杞菊地黄保健葡萄酒的加工:
(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熟地黄12公斤、山萸肉(酒制)6公斤、山药6公斤、枸杞子3公斤、菊花3公斤、泽泻4.5公斤、茯苓4.5公斤和牡丹皮4.5公斤,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70℃条件下干燥后,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5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二)将(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实施例1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乳酸片球菌干粉21.75公斤和实施例2制得的每克活菌含量为200亿的葡萄汁酵母干粉10.875公斤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再加水217.5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先在温度为37℃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继续发酵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8分钟;
(三)在(二)发酵结束后,用减压蒸馏器在-0.083MPa、蒸馏温度为93℃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公斤,备用;
(四)将(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倾出,用包裹式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压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五)将(四)中的料渣加入217.5公斤的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1小时,滤取提取液,料渣再加入217.5公斤纯净水,加热至100℃搅拌提取0.5小时,滤取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六)将(四)所得榨汁和(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5000rpm,收取上清液;
(七)将(六)所得上清液使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在65℃、-0.085MPa条件下浓缩至10公斤,得浓缩提取液;
(八)将(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成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4℃条件下,静置沉淀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公斤,得浓缩液;
(九)将(八)所得10公斤浓缩液加入到(三)所得到的40公斤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公斤,得中药提取液;
(十)将(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50公斤与1000公斤葡萄酒配比,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条件下用孔径为0.16μm有机膜管式超滤装置进行过滤,然后分装,得产品。

Claims (13)

1.一种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由熟地黄、山萸肉(酒制)、山药、枸杞子、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八味中药制得的中药提取液和酒为原料,按质量比中药提取液:酒=50:500~1000比例加工而成,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按照质量比熟地黄:山萸肉(酒制):山药:枸杞子、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8~16:4~8:4~8:2~4:2~4:3~6:3~6:3~6的配比原料,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75℃条件下干燥,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10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和水按质量比中药混合粉: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水=1:0.5:0.25:5配比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先在温度为37℃~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22℃条件下继续发酵240~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6~10分钟;
步骤(三)在步骤(二)发酵结束后,在-0.065MPa~-0.095MPa、蒸馏温度为90℃~95℃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一并倾出,进行压榨,得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料渣分别加入中药原料重量5倍的纯净水,按加热100℃搅拌提取1小时和0.5小时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
步骤(六)将步骤(四)所得榨汁和步骤(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经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4000~16000rpm,收取上清液;
步骤(七)将步骤(六)所得上清液在50℃~75℃、-0.06MPa~-0.1MPa条件下,浓缩至10㎏,得浓缩提取液;
步骤(八)将步骤(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其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2℃~4℃条件下,静置沉淀48~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得浓缩液;
步骤(九)将步骤(八)所得10㎏浓缩液加入到步骤(三)所得到的40㎏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得中药提取液;
步骤(十)将步骤(九)得到的中药提取液按中药提取液:酒=50:500~1000的质量比例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先置于夹层贮藏罐中,在加热50℃条件下保温1周后,再降温至-2℃~2℃条件下陈化25天,然后在-2℃~2℃条件下经过滤、分装,制得产品;所述的酒为白酒、葡萄酒、黄酒、啤酒或果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所述的乳酸菌发酵剂,为每克含活菌浓度不少于200亿菌体干粉制品的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嗜酸乳杆菌(Bacillus acidophilus)、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acidi lactici)、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和双歧杆菌(Bacillus bifidus)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组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嗜酸乳杆菌(Bacillus acidophilus)、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acidi lactici)、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和双歧杆菌(Bacillus bifidus)的干粉制品,可以通过液体发酵设备在各自独立的培养体系中进行分别培养,然后用高速离心机将发酵液中的菌体分离出来,用冷风或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将菌泥干燥,获得每克含活菌浓度为200亿的嗜热链球菌、每克含活菌浓度为200亿的嗜酸乳杆菌、每克含活菌浓度为200亿的乳酸链球菌、每克含活菌浓度为200亿的乳酸片球菌、每克含活菌浓度为200亿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每克含活菌浓度为200亿的双歧杆菌的菌体干粉制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所述的酵母菌发酵剂,为每克含活菌浓度不少于200亿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uvarum)、贝酵母(Saccharomyces bayanus)、粟酒类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pombe)中的任意一种菌体干粉制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uvarum)、贝酵母(Saccharomyces bayanus)、粟酒类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pombe)的菌体干粉制品,可以通过液体发酵设备在各自独立的培养体系中进行分别培养,然后用高速离心机将发酵液中的菌体分离出来,用冷风或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将菌泥干燥,获得每克含活菌浓度为200亿的酿酒酵母、每克含活菌浓度为200亿的啤酒酵母、每克含活菌浓度为200亿的葡萄汁酵母、每克含活菌浓度为200亿的贝酵母、每克含活菌浓度为200亿的粟酒类裂殖酵母的菌体干粉制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的压榨选用包裹式压榨机;所述步骤(六)所述的离心分离优选使用管式高速离心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所述的浓缩选用升膜式薄膜蒸发器或刮板式薄膜蒸发器;优选的浓缩条件为55℃~70℃、-0.075MPa~-0.095MP。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十)所述的过滤使用孔径小于0.20μm的膜过滤。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十)所述的过滤使用旋转式真空过滤机过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按照质量比熟地黄:山萸肉(酒制):山药:枸杞子、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16:8:8:4:4:6:6:6的配比原料,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75℃条件下干燥,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10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和水按质量比中药混合粉: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水=1:0.5:0.25:5配比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先在温度为37℃~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22℃条件下继续发酵240~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6~10分钟;
步骤(三)在步骤(二)发酵结束后,在-0.065MPa~-0.095MPa、蒸馏温度为90℃~95℃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一并倾出,进行压榨,得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料渣分别加入中药原料重量5倍的纯净水,按加热100℃搅拌提取1小时和0.5小时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
步骤(六)将步骤(四)所得榨汁和步骤(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经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4000~16000rpm,收取上清液;
步骤(七)将步骤(六)所得上清液在50℃~75℃、-0.06MPa~-0.1MPa条件下,浓缩至10㎏,得浓缩提取液;
步骤(八)将步骤(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其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2℃~4℃条件下,静置沉淀48~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得浓缩液;
步骤(九)将步骤(八)所得10㎏浓缩液加入到步骤(三)所得到的40㎏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得中药提取液。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按照质量比熟地黄:山萸肉(酒制):山药:枸杞子、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12:6:6:3:3:4.5:4.5:4.5的配比原料,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75℃条件下干燥,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10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和水按质量比中药混合粉: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水=1:0.5:0.25:5配比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先在温度为37℃~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22℃条件下继续发酵240~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6~10分钟;
步骤(三)在步骤(二)发酵结束后,在-0.065MPa~-0.095MPa、蒸馏温度为90℃~95℃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一并倾出,进行压榨,得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料渣分别加入中药原料重量5倍的纯净水,按加热100℃搅拌提取1小时和0.5小时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
步骤(六)将步骤(四)所得榨汁和步骤(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经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4000~16000rpm,收取上清液;
步骤(七)将步骤(六)所得上清液在50℃~75℃、-0.06MPa~-0.1MPa条件下,浓缩至10㎏,得浓缩提取液;
步骤(八)将步骤(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其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2℃~4℃条件下,静置沉淀48~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得浓缩液;
步骤(九)将步骤(八)所得10㎏浓缩液加入到步骤(三)所得到的40㎏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得中药提取液。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首先称取炮制合格的净药材,按照质量比熟地黄:山萸肉(酒制):山药:枸杞子、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8:4:4:2:2:3:3:3的配比原料,先将山药、菊花、泽泻、茯苓、牡丹皮五味碾成粗末,再与熟地黄、山萸肉和枸杞子共同捣烂,置于烘箱中,在65℃~75℃条件下干燥,取出放冷,经粉碎,过90~10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中药混合粉与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和水按质量比中药混合粉: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水=1:0.5:0.25:5配比混合,置于发酵罐内,先在温度为37℃~39℃条件下发酵48小时,然后调整温度为16℃~22℃条件下继续发酵240~320小时,发酵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搅拌时间为6~10分钟;
步骤(三)在步骤(二)发酵结束后,在-0.065MPa~-0.095MPa、蒸馏温度为90℃~95℃条件下减压蒸馏,收集蒸馏液40㎏,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蒸馏后的余液和料渣一并倾出,进行压榨,得榨汁另器保存,料渣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料渣分别加入中药原料重量5倍的纯净水,按加热100℃搅拌提取1小时和0.5小时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
步骤(六)将步骤(四)所得榨汁和步骤(五)得到的提取液合并,经离心分离,离心转速14000~16000rpm,收取上清液;
步骤(七)将步骤(六)所得上清液在50℃~75℃、-0.06MPa~-0.1MPa条件下,浓缩至10㎏,得浓缩提取液;
步骤(八)将步骤(七)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加入含量浓度为95%V/V的食用酒精,使其酒精含量浓度至65%V/V,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2℃~4℃条件下,静置沉淀48~72小时后,用虹吸方法取上清液,然后回收酒精,调整定容至10㎏,得浓缩液;
步骤(九)将步骤(八)所得10㎏浓缩液加入到步骤(三)所得到的40㎏蒸馏液中,充分均匀定容至50㎏,得中药提取液。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杞菊地黄保健酒。
CN202110508250.6A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 Withdrawn CN1132014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8250.6A CN113201427A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8250.6A CN113201427A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1427A true CN113201427A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30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8250.6A Withdrawn CN113201427A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142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9306A (zh) * 2023-05-06 2023-07-21 江西广恩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提取液、制备方法及其在口服液中的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9306A (zh) * 2023-05-06 2023-07-21 江西广恩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提取液、制备方法及其在口服液中的应用
CN116459306B (zh) * 2023-05-06 2024-05-03 江西广恩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提取液、制备方法及其在口服液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7340B (zh) 一种结合复合酶解的两步式蛹虫草酵素的发酵制备方法
CN104087488B (zh) 一种树莓复合果酒及其酿造方法
CN109880732A (zh) 一种解酒护肝果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7553A (zh) 一种草莓复合保健果酒及其酿造方法
WO2017201877A1 (zh) 一种红曲葡萄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5799A (zh) 一种多菌种共固定化发酵桑果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69521A (zh) 一种白果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GB2589967A (en) Chinese yellow rice wine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mulberry leaves (morus alba L.) and silkworm pupae (bombyx mori)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5969590A (zh) 一种果酒
CN106085713A (zh) 一种双菌种共固定化发酵桑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7042A (zh) 具有养肝保健功效的sod白酒及其制备方法、包装结构
CN110923101A (zh) 一种六味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
CN113201427A (zh) 一种杞菊地黄保健酒的加工方法
CN102260617B (zh) 一种王浆特制酒及其制作工艺
CN105969592A (zh) 一种黄皮百香果酒
CN101381664A (zh) 以天然植物香料酿制的蜂蜜酒和蜂蜜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8487A (zh) 一种制备杞菊地黄保健酒的方法
CN105925442B (zh) 一种蒲公英花功能型发酵酒的制作方法
CN107365646A (zh) 一种改善睡眠的酵素啤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274242C (zh) 一种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红茶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11317130A (zh) 一种具有调节血糖作用的食品和用途
CN106336990A (zh) 保健酒的制备方法
CN108125092A (zh) 一种解酒护肝中草药植物复合酵素饮品的制备方法
KR20180108515A (ko) 수면장애 개선을 위한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3331407A (zh) 解酒护肝养胃配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