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5621B - 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5621B
CN113165621B CN201980083732.2A CN201980083732A CN113165621B CN 113165621 B CN113165621 B CN 113165621B CN 201980083732 A CN201980083732 A CN 201980083732A CN 113165621 B CN113165621 B CN 1131656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control device
pressure
blocking membe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37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65621A (zh
Inventor
仁张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3165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5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65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5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3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0T8/34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 B60T8/3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including a pilot valve responding to an electromagnetic force
    • B60T8/3615Electromagnetic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ti-lock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 B60T8/3675Electromagnetic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ti-lock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integrated in modulator units
    • B60T8/368Electromagnetic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ti-lock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integrated in modulator units combined with other mechanical components, e.g. pump units, master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16K27/0209Check valves or pivoted valves

Abstract

作为以往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已知具有壳、设置于壳的泵孔、配置于泵孔内的泵元件、封堵壳的侧面的泵孔的开口的专用的封堵部件的泵单元。根据本发明,提供具有容纳泵元件(70)而沿着彼此排列的泵孔(161)的壳(130)。进而,封堵部件(165)将彼此沿着壳(130)的一侧面(133;134)排列的多个泵孔(161)的开口共通地封堵。根据该结构,与将多个泵孔(161)的开口分别借助个别的封堵部件封堵的以往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泵单元(2)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泵单元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已知具备泵单元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前述泵单元具有设置有泵孔及液压回路的壳、泵元件、封堵容纳泵元件的泵孔的开口的封堵部件。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在设置于壳的泵孔的内部具备泵元件。该泵元件具备泵室、沿轴向移动来使泵室的容积变化的活塞、允许向泵室吸入液体的吸入侧的止回阀、允许从泵室排出液体的排出侧的止回阀。容纳泵元件的泵孔的开口被封堵部件封堵。该封堵部件被通过壳的塑性变形形成的铆接部固定于壳。
作为以往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其他例,已知专利文献2所述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该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具备在壳上形成的轴孔及六个泵孔、在各泵孔中个别地配置的六个泵元件。轴孔设置于壳的正面的中央。六个泵孔中的三个从壳的左侧面向轴孔贯通。这三个泵孔的开口在壳的左侧面处彼此沿轴孔的轴线方向排列。此外,其他三个泵孔从壳的右侧面向轴孔贯通。这三个泵孔的开口在壳的右侧面处彼此沿轴孔的轴线方向排列。马达的偏心轴被插入轴孔。收纳于六个泵孔的每一个的六个泵元件均被通过插入轴孔的偏心轴的旋转驱动。壳的左侧面侧的三个泵元件互相协同动作。此外,壳的右侧面侧的三个泵元件互相协同动作。根据专利文献2,该结构的泵单元中,分别在左侧面侧、右侧面侧,三个泵元件互相协同动作,由此,紧急制动时也能够良好地提高液压,且能够使耐久性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16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1-01200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中,采用专利文献2记载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那样地在壳的相同的面将多个泵孔的开口排列地配置的结构。该情况下,为了将泵孔的开口用封堵部件封堵而将专用的夹具的刃打入泵孔的开口的周围来形成铆接部时,使相邻的泵孔的周壁塑性变形,有在相邻的泵孔引起漏液等不良情况的可能。因此,设计者不得不使泵孔的设置间隔变大至,打入夹具的刃时不使互相相邻的泵孔的周壁塑性变形的程度。这有难以使泵单元的小型化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前述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具备泵单元(2)、马达(189)、控制部(190a),前述泵单元(2)具有壳(130)、泵元件(70)、封堵部件(165),在前述壳(130)设置有泵孔(161)及液压回路(10、30),前述封堵部件(165)将容纳前述泵元件(70)的前述泵孔(161)的开口封堵,前述马达(189)是前述泵元件(70)的活塞的驱动源,前述控制部(190a)控制前述马达(189)的驱动,前述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控制作为前述液压回路(10、30)内的工作液的制动液的压力,其特征在于,具备多组前述泵孔(161)及前述泵元件(70),前述封堵部件(165)将多个前述泵孔(161)的前述开口共通地封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有能够使多个泵元件(70)的配置间隔更小来实现泵单元(2)的小型化的优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制动系统的工作液回路的回路图。
图2是表示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ECU(190)的回路结构的框图。
图3是从斜上方表示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的壳(130)的立体图。
图4是从斜下方表示壳(130)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泵单元(2)的泵元件(70)的立体图。
图6是泵元件(70)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泵元件(70)的纵剖视图。
图8是将壳(130)的轴向的中央部从左侧面(134)侧放大表示的局部立体图。
图9是将壳(130)与封堵部件(165)一同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泵单元(2)的Z轴方向上的泵孔(161)的位置的剖面的横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不应用本发明的第1比较例的泵单元的壳的一部分的俯视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的壳(130)的一部分的俯视剖视图。
图13是表示第1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的封堵部件(165)和两个泵元件(70)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2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的A-A’剖面的剖视图。
图16是从下表面136俯视地表示第2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的图。
图17是表示不应用本发明的第2比较例的泵单元的立体图。
图18是用于比较第2比较例的泵单元的六个泵孔的配置空间、第2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的六个泵孔(161)的配置空间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本发明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结构、动作等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代表例),本发明不被以下说明的结构、动作等限定。此外,以下将相同的或类似的说明适当简化或省略。此外,各图中,对相同的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省略标注附图标记,或标注相同附图标记。此外,关于细节构造,适当地将图示简化或省略。
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用作车辆的制动系统的一部分。图1是表示使用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制动系统的工作液回路的回路图。该制动系统可以是,不使用助力装置地将驾驶员进行的制动踏板201的踏力增幅来向轮缸传递的四轮车用的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具备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制动踏板201、活塞杆202、主缸203、储存罐204、四个液压制动器205-208等。
制动踏板201在将车辆制动的情况下由驾驶员进行踩下操作。活塞杆202的轴向的一端侧连接于制动踏板201。活塞杆202根据制动踏板201的踩下量沿轴向位移。该位移量即行程量被行程传感器205检测。
储存罐204存积产生液压的工作液(例如制动液),向主缸203供给。
主缸203具备一次压力室203a、一次活塞203b、一次螺旋弹簧203c、二次压力室203d、二次活塞203e、二次螺旋弹簧203f等。一次压力室203a和二次压力室203d以被互相间隔的状态沿轴向排列。
在活塞杆202的轴向的另一端侧连接主缸203的一次活塞203b。在一次压力室203a内,一次活塞203b追随活塞杆202的动作而沿轴向往复移动。一次活塞203b的轴向的另一端侧和二次活塞203e的轴向的一端侧借助配置于一次压力室203a内的一次螺旋弹簧203c连接。
在二次压力室203d内,二次活塞203e追随一次活塞203b的动作而沿轴向往复移动。在二次压力室203d内配置二次螺旋弹簧203f,将二次活塞203e和二次压力室203d的轴向的另一端侧内壁相连。一次螺旋弹簧203c的弹簧力及二次螺旋弹簧203f的弹簧力例如互相相同。一次压力室203a、二次压力室203d的各自的容量与活塞杆202的行程量对应地变化。
制动系统具备在车辆的右前轮(FR)处设置的液压制动器205、在左后轮(RL)处设置的液压制动器206、在左前轮(FL)处设置的液压制动器207、在右后轮(RR)处设置的液压制动器208。液压制动器205、206、207、208具备轮缸205a、206a、207a、208a。被向轮缸205a、206a、207a、208a供给的工作液的压力升高时,相对于右前轮(FR)、左后轮(RL)、左前轮(FL),右后轮(RR)的液压制动器205、206、207、208的制动力增加。
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具备两个液压回路10、30。制动系统中,主缸203的一次压力室203a内的工作液经由泵单元2的液压回路10被向车辆的右前轮(FR)的轮缸205a、左后轮(RL)的轮缸206a供给。此外,主缸203的二次压力室203d内的工作液经由泵单元2的液压回路30被向左前轮(FL)的轮缸207a、右后轮(RR)的轮缸208a供给。
另外,制动系统不限于四轮车用的制动系统,也可以是二轮车用或者除此以外的车辆的制动系统。
<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
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具备泵单元2和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190。
<ECU190>
图2是表示ECU190的回路结构的框图。ECU190具备由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构成的控制部190a、作为储存媒介的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190b、作为暂时储存媒介的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190c、作为储存媒介的闪存器190d等。此外,ECU190也具备总线190e、输入输出单元(以下也称作I/O单元)190f等。控制部190a和只读存储器190b、随机存储器190c、闪存器190d、及I/O单元190f能够通过总线190e相互通信。
控制部190a基于储存于只读存储器190b的程序执行各种控制。此外,控制部190a基于储存于随机存储器190c、储存于闪存器190d的各种数据执行运算。此外,控制部190a根据需要,经由I/O单元190f向与I/O单元190f电气连接的外部设备传送控制信号或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信号。
<泵单元2>
图1所示的泵单元2具备两个液压回路10、30。液压回路10和液压回路30是将互相处于车辆的对角的位置的一个前轮及一个后轮设为组而用于控制该组的制动液压的回路。用于构成该回路的配管方式被称作X型配管方式。
另外,泵单元2的液压回路10、液压回路30的配管方式不限于X型配管方式。
主缸203的一次压力室203a与泵单元2的液压回路10连接。主缸203的二次压力室203d与泵单元2的液压回路30连接。
制动踏板201被踩下时,活塞杆202、一次活塞203b、及二次活塞203e从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随着该移动,一次压力室203a的容积减少,一次压力室203a内的工作液的一部分向泵单元2的液压回路10内移动。同时,二次压力室203d的容积减少,二次压力室203d内的工作液的一部分向泵单元2的液压回路30内移动。
泵单元2的液压回路10和液压回路30为互相相同的回路结构。以下,对液压回路10的结构进行说明,关于液压回路30的结构省略说明。
接收从主缸203的一次压力室203a送来的工作液的液压回路10具有以下说明的多个电磁阀。即,常闭型且能够线性控制的回路控制阀11、常闭型且被开闭控制的吸入控制阀12、常开型且能够线性控制可能的两个增压阀13、14、常闭型且被开闭控制的两个减压阀15、16等。
液压回路10具备被马达189驱动的两个泵元件70、储存器17、减振器18。
回路控制阀11将一次压力室203a和两个增压阀13、14之间的流路开闭。吸入控制阀12将一次压力室203a和两个泵元件70的抽吸侧之间的流路开闭的。回路控制阀11及吸入控制阀12的驱动被ECU190控制。
在回路控制阀11的附近设置绕过回路控制阀11的旁路流路19,在该旁路流路19的途中设置止回阀20。止回阀20允许从一次压力室203a侧向右前轮的液压制动器205及左后轮的液压制动器206侧的工作液的流动,另一方面,阻止逆向的工作液的流动。即使回路控制阀31由于故障而呈闭阀状态,被从一次压力室203a内送出的工作液也穿过旁路流路19被向右前轮的轮缸205a及左后轮的轮缸206a供给。
增压阀13及减压阀15设置于与右前轮的轮缸205a连通的流路,与右前轮的液压制动器205的控制相关。此外,增压阀14及减压阀16设置于与左后轮的轮缸206a连通的流路,与左后轮的液压制动器206的控制相关。增压阀13、增压阀14、减压阀15及减压阀16的驱动被ECU190控制。
能够线性控制的增压阀13设置于回路控制阀11和右前轮的轮缸205a之间的流路,能够连续地调整从回路控制阀11侧向右前轮的轮缸205a侧的工作液的流量。
在增压阀13的附近设置绕过增压阀13的旁路流路21,在该旁路流路21的途中设置止回阀22。止回阀22允许从右前轮的轮缸205a侧向回路控制阀11侧的工作液的流动,另一方面,阻止逆向的工作液的流动。即使增压阀13由于故障而呈闭阀状态,右前轮的轮缸205a内的工作液也能够穿过旁路流路21向回路控制阀11侧移动。
减压阀15是能够切换全开和全闭的电磁阀,设置于右前轮的轮缸205a和储存器17之间的流路。减压阀15开阀时,右前轮的轮缸205a内的工作液向储存器17内移动,轮缸205a内减压。
储存器17与被从减压阀15、16供给的工作液的压力对应地使容积变化的同时,将工作液蓄积或放出。
另外,减压阀15能够通过将开闭断续地重复来调节从右前轮的轮缸205a侧流向储存器17侧的工作液的流量。
增压阀14从将回路控制阀11和增压阀13相连的流路分岔,且被在将该分岔点和左后轮的轮缸206a相连的流路设置。能够线性控制的增压阀14将从回路控制阀11侧朝向左后轮的轮缸206a侧的工作液的流量、及从右前轮的轮缸205a侧朝向左后轮的轮缸206a侧的工作液的流量连续地调整。
在增压阀14的附近设置绕过增压阀14的旁路流路23,在该旁路流路23的途中设置止回阀24。止回阀24允许从左后轮的轮缸206a侧向将回路控制阀11和右前轮的轮缸205a相连的流路侧的工作液的流动,另一方面,阻止逆向的工作液的流动。即使增压阀14由于故障而呈闭阀状态,左后轮的轮缸206a内的工作液也能够穿过旁路流路23向将回路控制阀11和右前轮的轮缸205a相连的流路移动。
减压阀16是能够切换全开和全闭的电磁阀,设置于左后轮的轮缸206a和储存器17之间的流路。减压阀16开阀时,左后轮的轮缸206a内的工作液向储存器17内移动,轮缸206a内减压。
另外,减压阀16能够通过断续地重复开闭来调节从左后轮的轮缸206a流向储存器17的工作液的流量。
两个泵元件70分别被马达189驱动来排出工作液。马达189的驱动被ECU190控制。另外,液压回路10内的泵元件70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泵元件70的排出侧经由减振器18、可变节流器25、止回阀26,与将回路控制阀11、增压阀13及增压阀14相连的流路连接。减振器18具有减少伴随液压回路10内的工作液的流量的变化的振动及振动音的功能。
可变节流器25调节从减振器18侧向止回阀26侧的工作液的流量。止回阀26允许从减振器18侧向将回路控制阀11和增压阀13及增压阀14相连的流路侧的工作液的移动,另一方面,阻止向逆向的工作液的流动。
在将两个泵元件70的抽吸侧和减压阀15及减压阀16相连的流路设置止回阀27。止回阀27允许从减压阀15及减压阀16侧向泵元件70的抽吸侧的作动液的流动,另一方面,阻止逆向的工作液的流动。
在将一次压力室203a和回路控制阀11及吸入控制阀12相连的流路设置第1压力传感器28。第1压力传感器28检测一次压力室203a内的压力(主缸压)。
在与右前轮的轮缸205a连通的流路设置第2压力传感器29。第2压力传感器29检测右前轮的轮缸205a内的压力。另外,第2压力传感器29也可以设置于与左后轮的轮缸206a连通的流路。
接收从主缸203的二次压力室203d送来的工作液的液压回路30控制左前轮的液压制动器207及右后轮的液压制动器208。液压回路30的回路控制阀31、吸入控制阀32、旁路流路39、止回阀40是与液压回路10的回路控制阀11、吸入控制阀12、旁路流路19、止回阀20相同的结构。此外,液压回路30的减振器38、可变节流器45、止回阀46是与液压回路10的减振器18、可变节流器25、止回阀26相同的结构。此外,是与液压回路30的增压阀33、旁路流路41、止回阀42、减压阀35、左前轮的轮缸207a、液压回路10的增压阀13、旁路流路21、止回阀22、减压阀15、右前轮的轮缸205a相同的结构。此外,液压回路30的第3压力传感器49是与液压回路10的第2压力传感器29相同的结构,检测左前轮的轮缸207a内的工作液的压力。此外,液压回路30的增压阀34、旁路流路43、止回阀44、减压阀36、右后轮的轮缸208a是与液压回路10的增压阀14、旁路流路23、止回阀24、减压阀16、左后轮的轮缸206a相同的结构。此外,液压回路30的储存器37、止回阀47是与液压回路10的储存器17、止回阀27相同的结构。
<壳130>
图3是从斜上方表示泵单元2的壳130的立体图。此外,图4是从斜下方表示壳130的立体图。这些图中,X轴延伸的方向是壳130的左右方向。+X侧(箭头侧)是右侧,-X侧(与箭头相反的一侧)是左侧。此外,Y轴的延伸的方向是壳130的前后方向。+Y侧是前侧,-Y侧是后侧。此外,Z轴延伸的方向是壳130的上下方向。+Z侧是上侧,-Z侧是下侧。
例如由铝制的铸造品构成的壳130的各面由正面131、背面132、右侧面133、左侧面134、上表面135、下表面136等构成。正面131具备第1正面1313、与第1正面1313相比位于前侧的第2正面131b。这样,在壳130的正面侧形成台阶。
在图3所示的壳130的第1正面1313的中央设置有向背面132凹陷的轴孔137、在比轴孔137靠上侧的位置贯通至背面132的配线孔138。轴孔137是用于插入马达(图1的189)的偏心轴的有底孔。轴孔137沿Y轴方向(前后方向)延伸。马达固定于壳130时,马达的偏心轴在轴孔137内沿Y轴方向延伸。配线孔138是用于穿过各种的配线的贯通孔。
在壳130的第2正面131b设置两个配管连接口139a、139b。配管连接口139a是用于连接从主缸的一次压力室(图1的203a)延伸的配管的连接口。配管连接口139b是用于连接从主缸的二次压力室(图1的203d)延伸的配管的连接口。
在图4所示的壳130的背面132设置四个减压阀连接口144、145、152、153、四个增压阀连接口146、147、154、155、两个回路控制阀连接口148、156。此外,在壳130的背面132设置两个吸入控制阀连接口149、157、三个传感器连接口150、158、160。
在减压阀连接口144、145、152、153,连接图1所示的减压阀15、16、35、36。在图4所示的增压阀连接口146、147、154、155连接图1所示的增压阀13、14、33、34。在图4所示的回路控制阀连接口148、154连接图1所示的回路控制阀11、31。在图4所示的吸入控制阀连接口149、157连接图1所示的吸入控制阀12、32。在图4所示的传感器连接口160、150、158,连接图1所示的第1压力传感器28、第2压力传感器29、第3压力传感器49。
如图4所示,在壳130的右侧面133设置两个泵孔161。这些泵孔161如图3所示,沿X轴方向延伸而贯通至轴孔137,彼此沿Y轴方向排列。
在壳130的左侧面134设置两个泵孔161。这些泵孔161沿X轴方向延伸,贯通至轴孔137,彼此沿Y轴方向排列。在壳130右侧面133设置的两个泵孔161中的前侧的泵孔161、与在壳130的左侧面134设置的两个泵孔中的前侧的泵孔161在X轴方向上在一直线上排列。此外,在壳130右侧面133设置的两个泵孔161中的后侧的泵孔161、与在壳130的左侧面134设置的两个泵孔中的后侧的泵孔161在X轴方向上在一直线上排列。
在壳130的上表面135设置沿X轴方向排列的四个配管连接口140、141、142、143。在配管连接口140、141、142、143连接向图1所示的右前轮(FR)、左后轮(RL)、左前轮(RF)、右后轮(RR)的轮缸205a、206a、207a、208a延伸的配管。
如图4所示,在壳130的下表面136,设置向上表面135侧凹陷的两个储存器容纳孔151、159。这些储存器容纳孔151、159沿X轴方向排列。在储存器容纳孔151内容纳图1所示的液压回路10的储存器17。在图4所示的储存器或容孔159内容纳图1所示的液压回路30的储存器37。
分别在设置于图4所示的壳130的右侧面133的两个泵孔,个别地容纳图1所示的液压回路10的泵元件70。分别在设置于图3所示的壳130的左侧面134的两个泵孔,个别地容纳图1所示的液压回路30的泵元件70。
<泵元件70>
图5是泵元件70的立体图。图6是泵元件70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泵元件70的纵剖视图。在这些图中,单点划线所示的是泵元件70的横截面的中心轴J。以下,泵元件70中,将沿中心轴J的方向简称作轴向。此外,将轴向上的一端侧称作前侧,将另一端侧称作后侧。此外,将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作径向。此外,将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称作周向。
泵元件70具备排出止回阀71、前侧压力缸75、吸入止回阀77、间隔部件81、活塞82、后侧压力缸83、O型圈84等。
〔排出止回阀71〕
排出止回阀71是允许来自后述的泵室75c内的工作液的排出的阀。排出止回阀71设置于泵元件70的轴向的前侧的端部,具备罩72、螺旋弹簧73、正球状的阀体74。罩72具备有底圆筒部72a、从有底圆筒部72a的后侧的端部的外周向径向的外侧扩展的凸缘部72b。圆筒状的有底圆筒部72a在前侧的端部具备底部。在有底圆筒部72a的周壁设置沿周向排列的多个排出口72a1。在凸缘部72b,压接于后述的前侧压力缸75的铆接部72b1被沿周向设置多个。
在罩72的内部容纳将前侧的端部向有底圆筒部72a的底部推抵的螺旋弹簧73、螺旋弹簧73的后侧的端部被推抵的阀体74。
〔前侧压力缸75〕
有底圆筒状的前侧压力缸75在前侧的端部具备底部75a。在该底部75a的中心轴J的位置设置沿轴向贯通的连通孔75a1。在前侧压力缸75的内部配置由螺旋弹簧构成的活塞弹簧76。在前侧压力缸75的轴向上的中央设置密封部75b。密封部75b与比前侧压力缸75的密封部75b靠前侧的部分相比直径大,与比前侧压力缸75的密封部75b靠后侧的部分相比直径大。
〔吸入止回阀77〕
吸入止回阀77是允许向后述的泵室75c内的工作液的吸入的阀。吸入止回阀77具备罩78、螺旋弹簧79及阀体80。罩78具备有底圆筒部78a和大径部78b。圆筒状的有底圆筒部78a在前侧的端部具备底部78a1。大径部78b设置于罩78的后侧的端部,比有底圆筒部78a直径大。在有底圆筒部78a的周壁设置沿轴向延伸的狭缝78c。该狭缝78c的宽度与后述的螺旋弹簧79的直径、阀体80的直径相比均较小。
在罩78的内部,容纳将前侧的端部向有底圆筒部78a的底部78a1推抵的螺旋弹簧79、推抵螺旋弹簧79的后侧的端部的正圆状的阀体80。
〔间隔部件81〕
圆筒状的间隔部件81在轴向的前侧的端面具备从前侧向后侧凹陷的凹部81a。罩78的大径部78b被插入间隔部件81的凹部81a内。
在前侧压力缸75的圆筒内,比间隔部件81靠前侧的空间为泵室75c。间隔部件81在轴向上发挥将泵室75c和后述的圆环状流路85间隔的作用。
〔活塞82〕
圆柱状的活塞82具备沿轴向排列的小径部82a及大径部82b。比大径部82b靠前侧设置的小径部82a比大径部82b直径小。活塞82的前侧进入筒状的前侧压力缸75的内部。
在活塞82的小径部82a及大径部82b设置沿轴向延伸的内部流路82c。内部流路82c的前侧的端部为向前侧开口的排出侧连通口82c1。内部流路82c从排出侧连通口82c1向后侧延伸至大径部82c的轴向的中央附近。在内部流路82c的后侧的端部设置吸入侧连通口82c2。
O型圈84嵌入活塞82的后侧的端部。
〔后侧压力缸83〕
有底圆筒状的后侧压力缸83在后侧的端部具备底部83a。前侧压力缸75的后侧的端部嵌入后侧压力缸83的前侧的端部中。在后侧压力缸83的底部83a的中心轴J的位置设置贯通孔。活塞82穿过该贯通孔,将后侧压力缸83沿轴向贯通,到达前侧压力缸75的内部。
在后侧压力缸83的内周壁和压力缸8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为供工作液流动的圆环状流路85。在后侧压力缸83的周壁设置与圆环状流路85连通的吸入口83b。
〔泵元件70的动作〕
活塞82能够与前侧压力缸75及后侧压力缸83的各自的内壁接触的同时沿轴向往复移动。此外,间隔部件81能够在与前侧压力缸75的内壁接触的同时与活塞82一体地沿轴向往复移动。此外,吸入止回阀77在使罩78的大径部78b进入间隔部件81的凹部81a的状态下,能够与间隔部件81及活塞82一同沿轴向往复移动。
吸入止回阀77的阀体80被螺旋弹簧79向后侧施力,抵接于在活塞82设置的内部流路82c的排出侧连通口82c1的周壁。阀体80这样地抵接于排出侧连通口82c1的周壁,由此,排出侧连通口82c1被封堵。
排出止回阀71的阀体74被螺旋弹簧73向后侧施力,抵接前侧压力缸75的连通孔75a1的周壁。阀体74这样地抵接连通孔75a1的周壁,由此,连通孔75a1被封堵。
圆环状流路85、内部流路82c、吸入止回阀77、泵室75c及排出止回阀71的各自的内部被工作液充满。
在泵室75c内,活塞弹簧76的后侧的端部被向吸入止回阀77的罩78的大径部78b推抵。活塞82经由大径部78b和间隔部件81被活塞弹簧76向后侧施力。活塞82的后侧的端面抵接于马达(图1的189)的偏心轴的周面。
马达的偏心轴旋转时,轴向上,相对于偏心轴的周面的活塞82的后侧的端面的抵接位置(以下称作活塞抵接位置)变化。伴随该变化,活塞82、间隔部件81、及吸入止回阀77沿轴向移动,使泵室75c的容积变化。即,活塞82沿轴向移动,使泵室75c的容积变化。
活塞抵接位置向前侧移动时,活塞82、间隔部件81、及吸入止回阀77的组向前侧移动。伴随该移动,泵室75c的容积减少,并且圆环状流路85的容积增加。
随着圆环状流路85的容积的增加而圆环状流路85内的工作液减压时,外部的工作液穿过后侧压力缸83的吸入口83b被向圆环状流路85内吸入。
此外,泵室75c的容积减少时,泵室75c内的工作液升压。升压的工作液抵抗螺旋弹簧73的弹簧力使排出止回阀71的阀体74向前侧移动的同时,穿过连通孔75a1流入排出止回阀71的内部。这样,从排出止回阀71的排出口72a1排出工作液。排出的工作液穿过后述的排出通路(后述的图8的164)流入减振器(图1的18)内。
另一方面,活塞抵接位置向后侧移动时,活塞82、间隔部件81及吸入止回阀77的组向后侧移动。伴随该移动,泵室75c的容积增加,排出止回阀71内的工作液及泵室75c内的工作液分别减压。同时,圆环状流路85的容积减少,圆环状流路85内的工作液增压。
排出止回阀71内的工作液及泵室75c内的工作液分别减压时,排出止回阀71的阀体74被螺旋弹簧73向后侧施力,抵接于连通孔75a1的周围壁。阀体74这样地抵接于连通孔75a1的周壁,由此封堵连通孔75a1。此外,圆环状流路85内增压的工作液穿过吸入侧连通口82c2流入内部流路82c内而使内部流路82c内的工作液增压。这样,内部流路82c内的工作液抵抗螺旋弹簧79的弹簧力使吸入止回阀77的阀体80向前侧移动的同时,穿过开口的排出侧连通口82c1流入吸入止回阀77的内部。
<壳130的泵孔161>
图8是将壳130的Z轴方向的中央部从左侧面134侧放大表示的局部立体图。图8中,为了方便,省略分别与吸入控制阀连接口149、157连接的吸入控制阀(12、32)的图示。
在壳130的左侧面134设置沿Y轴方向延伸的圆角长方形的凹部162。两个泵孔161的各自的开口设置于凹部162的底面162a。在壳130设置与泵孔161连通的排出通路164,该排出通路164与减振器(图1的18)相连。
两个泵孔161经由设置于壳130的连通路163互相连通。
对在壳130的左侧面134设置的凹部162进行说明,但在作为壳130的外表面的右侧面(图4的133)处也设置相同的凹部。此外,对在壳130的左侧面134侧设置的两个泵孔161进行说明,但在壳130的右侧面侧设置的两个泵孔161也同样地经由排出通路(164)与减振器(图1的38)连通且经由连通路互相连通。
<封堵部件165>
图9是将壳130与封堵部件165一同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在作为壳130的外表面的左侧面134设置的凹部162处,嵌入圆角长方形的封堵部件165。封堵部件165将两个泵孔161的开口的每一个共通地封堵。
图10是表示泵单元2的Z轴方向上的泵孔161的位置的剖面的横剖视图。封堵部件165被设置于壳130的铆接部166向凹部162的底面162a推压,固定于凹部162内。铆接部166通过将具备圆角长方形的环状的刃(刃)的夹具的刃打入的壳130的塑性变形来形成。
在凹部162的底面162a和嵌入凹部162内的封堵部件165之间形成空间168。在沿Y轴方向排列的两个泵孔161的每一个个别地容纳泵元件70。这些泵元件70的排出口72a1经由空间168互相连通。
在泵孔161设置基于台阶的被抵接部167。泵孔161的比被抵接部167靠轴线方向的封堵部件165侧的区域的内径与比被抵接部167靠轴线方向的轴孔137侧的区域的内径相比较大。嵌入凹部162内的封堵部件165与沿Y轴方向排列的两个泵元件70抵接,将这些泵元件70的密封部75b的轴孔137侧的端面抵接于泵孔161的被抵接部167。随着该抵接,泵元件70被在泵孔161内沿轴向定位。
泵元件70的密封部75b的外周面与泵孔161的比被抵接部167靠封堵部件165侧的区域的内周面密接。通过该密接,在轴向上,泵孔161的吸入口连通区域和排出通路连通区域之间被间隔而密封。吸入口连通区域是在泵孔161处与泵元件70的吸入口83b连通的区域。此外,排出通路连通区域是在泵孔161处与壳130的排出通路(图8的164)连通的区域。
与在壳130的右侧面133侧设置的两个泵孔161的每一个连通的连通路163的一端,与吸入控制阀连接口157相连。与在壳130的左侧面134侧设置的两个泵孔161的每一个连通的连通路163的一端,与吸入控制阀连接口149相连。
图11是表示不应用本发明的第1比较例的泵单元的壳1130的一部分的俯视剖视图。另外,该图上,为了方便,省略容纳于泵孔1161内的泵元件的图示。
图11所示的第1比较例的泵单元中,互相相邻的两个泵孔1161的各自的开口互相被个别的封堵部件1165封堵。两个封堵部件1165分别被互相独立的个别的铆接部1166固定于壳130。两个泵孔1161的距离D过近时,为了形成铆接部1166而向一方的泵孔的开口周围打入夹具时,有不仅该开口周围而另一方的泵孔的周壁也塑性变形的可能。因此,设计者不得不将泵孔1161的设置间隔设置成较大以致打入夹具引起的壳1130的塑性变形不会波及相邻的泵孔1161侧的程度,难以使泵单元小型化。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的壳130的一部分的俯视剖视图。该图中,为了方便,也省略容纳于泵孔161内的泵元件(70)的图示。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处,如该图所示,在壳130的全域的相邻的泵孔161之间的区域不形成铆接部166。即,在前述区域,不打入用于形成铆接部166的夹具的刃。因此,即使使相邻的泵孔161的距离D更小,也不会由于使距离D变小而在铆接部166的形成时(打入夹具的刃时)使泵孔161的周壁塑性变形。由此,根据图11和图12的比较可知,在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与图11所示的第1比较例相比,能够使距离D更小。
另外,在壳130的相同的面设置的泵孔161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在相同的面设置三个以上泵孔161的泵单元2处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作用>
在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一个封堵部件165将设置于壳130的相同的面的两个泵孔161的开口的每一个共通地封堵。形成用于将该封堵部件165固定于壳130的铆接部166时,夹具的刃不被打入两个泵孔161之间。因此,与两个泵孔161分别被个别的封堵部件封堵的结构相比,两个泵孔161的距离D即使被更小地设定,也不会由于距离D变得更小而打入夹具时泵孔161的周壁变形。由此,设计者能够与前述结构相比使距离D更小。
在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如图8所示,在作为壳130的外表面的左侧面134设置凹部162,两个泵孔161的开口分别设置于凹部162的底面162a。该结构中,用于形成铆接部166而将夹具的刃打入泵孔161的开口的周边时,将夹具抵接于从凹部162的底面162a的周边缘立起的周面162b,由此,能够使周面162b作为夹具的定位部发挥功能。另外,在壳130的右侧面133,也与左侧面134相同地,两个泵孔161的开口设置于凹部的底面,能够使凹部的周面作为夹具的定位部发挥功能。
在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如图10所示,分别在壳130的右侧面133侧、左侧面134侧,两个泵元件70分别具备排出工作液的排出口72a1。两个泵元件70的各自的排出口72a1经由凹部162的底面162a和封堵部件165之间的空间168互相连通。从一方的泵元件70的排出口72a1排出的工作液和从另一方的泵元件70的排出口72a1排出的工作液在空间168合流。
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中,如图10所示,分别在壳130的右侧面133侧、左侧面134侧,封堵部件165抵接于两个泵元件70的每一个。通过该抵接,封堵部件165将两个泵元件70的每一个向泵孔161内的被抵接部167按压。泵元件70被这样地向被抵接部167按压,由此被在泵孔161的长边方向(活塞82的轴向)上定位。由此,作业者能够随着将封堵部件165固定于壳130来将泵元件70在泵孔161内在泵孔161的长边方向上定位。
<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与两个泵孔161的每一个被个别的封堵部材封堵的结构相比,能够使两个泵孔161的距离D更小,所以能够实现泵单元2的小型化。
根据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将借助在壳130的左侧面134设置的凹部162的周面162b定位的夹具的刃打入底面162a,由此,能够将铆接部166高精度地形成于正确的位置。在壳130的右侧面133也相同地,能够将铆接部166高精度地形成于正确的位置。
根据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使从互相相邻的两个泵元件70的各自的排出口72a1排出的工作液在凹部162的底面162a和封堵部件165之间的空间168合流。由此,使空间168作为合流路发挥功能,能够实现液压回路(10、30)的简单化。
根据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随着封堵部件165固定于壳130,泵元件70在泵孔161内被在泵孔161的长边方向上定位。由此,根据实施方式的泵单元2,省略泵元件的定位作业,能够使泵单元2的组装作业性提高。
以下,对将实施方式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结构的一部分变形成其他结构的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只要未特别说明,各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结构就与实施方式相同。
《第1变形例》
图13是表示第1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的封堵部件165、两个泵元件70的分解立体图。该图所示的封堵部件165、及两个泵元件70均配置于壳(130)的左侧面(134)侧。
封堵部件165具备从背面突出的两个排出壳部165a。有底圆筒状的排出壳部165a的周壁并非遍及整周地相连,在周向的一部分区域设置狭缝165a2。有底圆筒状的排出壳部165a在圆筒的中心轴的位置具备凹部165a1。在该凹部165a1内容纳泵元件70的排出止回阀(71)的螺旋弹簧73及阀体74。这样,封堵部件165的排出壳部165a作为排出止回阀(71)的壳发挥功能。即,封堵部件165兼用作排出止回阀(71)的壳(相当于图6的72)。
在排出壳部165a的周壁设置的狭缝165a2的长边方向的一端向在排出壳部165a的中心轴的位置设置的圆柱状的凹部165a1内开口,另一端作为向以中心轴为中心的径向的外侧开口的排出口发挥功能。
<第1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作用>
在第1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封堵部件165兼用作泵元件70的排出止回阀(71)的壳,由此减少泵单元2的部品数量。
<第1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效果>
根据第1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能够减少泵单元2的零件数量,所以能够使泵单元2的生产率提高。
《第2变形例》
图14是表示第2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的立体图。在该泵单元2的壳130内配置六个泵元件70。
图15是表示图14的A—A截面的剖视图。在马达189的马达轴189a的末端部,旋转部件192及斜板193被以沿轴线方向排列的方式固定。旋转部件192的朝向马达189侧的面向与马达轴189a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轴线正交方向)延伸,朝向相反侧的面向从马达轴189a的轴线方向和轴线正交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
马达轴189a被轴承部件191能够旋转地承接。斜板193相对于比旋转部件192靠马达轴189a的末端侧的区域被以向与旋转部件192的斜板193侧的面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姿势固定。
马达轴189a的末端部、旋转部件192及斜板193被在形成于壳130的上表面135的圆柱状的马达连接凹部169内配置。
在壳130的下表面136设置容纳泵元件70的泵孔161。图15中表示两个泵元件70和泵孔161的组,但如图14所示,在壳130设置六个前述组。
图15中,泵孔161是形成为沿与马达轴189a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状的带台阶的孔部。泵孔161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在壳130的马达连接凹部169的底面开口,另一端侧在壳130的下表面136开口。
泵元件70的活塞82抵接斜板193的状态下随着斜板193的旋转沿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减振器194连接于泵元件70的排出止回阀78。从排出止回阀78排出的工作液流入减振器194内。
图16是从下表面136俯视地表示第2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的图。图16中,与附图的纸面正交的方向相当于活塞(82)的轴向。六个泵孔161在沿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相同的假想圆周C上被以既定的间隔配置。封堵部件165的形状为环状,封堵部件165将六个泵孔161的各自的开口共通地封堵。
六个泵孔161的开口设置于在壳130的下表面136设置的环状的凹部的底面。封堵部件165嵌入该环状的凹部内,借助塑性变形为环状的铆接部166固定于壳130。
<第2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作用>
像第2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这样,将多个泵孔161在相同的假想圆周C上以既定的间隔配置的结构中,也无需在相邻的泵孔161的间设置铆接部166。因此,与多个泵孔161分别被个别的封堵部件封堵的结构相比,即使多个泵孔161的配置间隔被较小地设定,也不会由于配置间隔变得更小而打入夹具时泵孔161的周壁变形。由此,设计者能够与前述结构相比使多个泵孔161的配置间隔更小。
<第2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效果>
根据第2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与多个泵孔161分别被个别的封堵部件封堵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多个泵孔161的设置间隔更小,所以能够实现泵单元2的小型化。
图17是表示不应用本发明的第2比较例的泵单元1002的立体图。在该第2比较例的泵单元1002也在相同的假想圆周上配置六个泵孔1161。六个泵孔1161的开口分别被个别的封堵部件1165封堵。这样,在设置六个封堵部件1165的方面不同于第2变形例的泵单元2。
图18是用于比较第2比较例的泵单元1002的六个泵孔1161的配置空间、第2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的六个泵孔161的配置空间的图。在任何泵单元处为了配置六个泵孔(161、1161)均需要环状的配置空间。如从图18可知,第2变形例的泵单元2的环状的配置空间比第2比较例的泵单元1002的环状的配置空间直径小。这样,在第2变形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的泵单元2,通过使环状的配置空间直径更小,能够实现泵单元2的小型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能够在其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及改变。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在汽车等的车辆搭载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等。
附图标记说明
2···泵单元、10···液压回路、11···回路控制阀、12···吸入控制阀、13···增压阀、14···增压阀、15···减压阀、16···减压阀、17···储存器、18···减振器、19···旁路流路、20···止回阀、21···旁路流路、22···止回阀、23···旁路流路、24···止回阀、25···可变节流器、26···止回阀、27···止回阀、28···第1压力传感器、29···第2压力传感器、30···液压回路、31···回路控制阀、32···吸入控制阀、33···增压阀、34···增压阀、35···减压阀、36···减压阀、37···储存器、38···减振器、39···旁路流路、40···止回阀、41···旁路流路、42···止回阀、43···旁路流路、44···止回阀、45···可变节流器、46···止回阀、47···止回阀、49···第3压力传感器、70···泵元件、71···排出止回阀、72···罩、72a···圆筒部、72a1···排出口、72b···凸缘部、72b1···铆接部、73···螺旋弹簧、74···阀体、75···前侧压力缸、75a···底部、75a1···连通孔、75b···密封部、75c···泵室、76···活塞弹簧、77···吸入止回阀、78···罩、78a···有底圆筒部、78a1···底部、78b···大径部、78c···狭缝、79···螺旋弹簧、80···阀体、81···间隔部件、81a···凹部、82···活塞、82a···小径部、82b···大径部、82c···内部流路、82c1···排出侧连通口、82c2···吸入侧连通口、83···后侧压力缸、83a···底部、83b···吸入口、84···O型圈、85···圆环状流路、130···壳、131···正面、132···背面、133···右侧面(外表面)、134···左侧面(外表面)、135···上表面、136···下表面、137···轴孔、138···配线孔、140···配管连接口、141···配管连接口、142···配管连接口、143···配管连接口、144···减压阀连接口、145···减压阀连接口、146···增压阀连接口、147···增压阀连接口、148···回路控制阀连接口、149···吸入控制阀连接口、150···传感器连接口、151···储存器容纳孔、152···减压阀连接口、153···减压阀连接口、154···增压阀连接口、155···增压阀连接口、156···回路控制阀连接口、157···吸入阀连接口、158···传感器连接口、159···储存器容纳孔、160···传感器连接口、161···泵孔、162···凹部、162a···底面、162b···周面、163···连通路、164···排出通路、165···封堵部件、166···铆接部、167···被抵接部、168···空间、189···马达、189a···马达轴、190···ECU、190a···控制部、201···制动踏板、202···活塞杆、203···主缸、203a···一次压力室、203b···一次活塞、203c···一次螺旋弹簧、203d···二次压力室、203e···二次活塞、203f···二次螺旋弹簧、204···储存罐、205···液压制动器(FR)、205a···轮缸(FR)、206···液压制动器(RL)、206a···轮缸(RL)、207···液压制动器(FL)、207a···轮缸(FL)、208···液压制动器(RR)、208a···轮缸(RR)。

Claims (5)

1.一种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前述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具备泵单元(2)、马达(189)、控制部(190a),
前述泵单元(2)具有壳(130)、泵元件(70)、封堵部件(165),在前述壳(130)设置有泵孔(161)及液压回路(10、30),前述封堵部件(165)将容纳前述泵元件(70)的前述泵孔(161)的开口封堵,
前述马达(189)是前述泵元件(70)的活塞的驱动源,
前述控制部(190a)控制前述马达(189)的驱动,
前述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控制作为前述液压回路(10、30)内的工作液的制动液的压力,
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组前述泵孔(161)及前述泵元件(70),
前述封堵部件(165)将多个前述泵孔(161)的前述开口共通地封堵,
多个前述泵孔(161)的每一个配置于沿与前述活塞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相同的假想圆周(C)上,
前述封堵部件(165)的形状为环状。
2.一种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前述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具备泵单元(2)、马达(189)、控制部(190a),
前述泵单元(2)具有壳(130)、泵元件(70)、封堵部件(165),在前述壳(130)设置有泵孔(161)及液压回路(10、30),前述封堵部件(165)将容纳前述泵元件(70)的前述泵孔(161)的开口封堵,
前述马达(189)是前述泵元件(70)的活塞的驱动源,
前述控制部(190a)控制前述马达(189)的驱动,
前述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控制作为前述液压回路(10、30)内的工作液的制动液的压力,
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组前述泵孔(161)及前述泵元件(70),
前述封堵部件(165)将多个前述泵孔(161)的前述开口共通地封堵,
前述泵元件(70)具备泵室(75c)、允许朝向前述泵室(75c)内的液体的吸入的吸入止回阀(77)、允许来自前述泵室(75c)内的液体的排出的排出止回阀(71),
前述封堵部件(165)兼用作前述泵元件(70)的前述排出止回阀(71)的壳(165a)。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壳(130)的外表面(133、134)设置凹部(162),
多个前述开口分别设置于前述凹部(162)的底面(162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
多个前述泵元件(70)分别具备排出液体的排出口(72a1),各前述排出口(72a1)经由前述底面(162a)和前述封堵部件(165)之间的空间(168)互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
前述封堵部件(165)将多个前述泵元件(70)的每一个向前述泵孔(161)内的被抵接部(167)按压。
CN201980083732.2A 2018-12-18 2019-12-12 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Active CN1131656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35966A JP2020097299A (ja) 2018-12-18 2018-12-18 ブレーキ液圧制御装置
JP2018-235966 2018-12-18
PCT/IB2019/060732 WO2020128742A1 (ja) 2018-12-18 2019-12-12 ブレーキ液圧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5621A CN113165621A (zh) 2021-07-23
CN113165621B true CN113165621B (zh) 2023-07-18

Family

ID=69156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3732.2A Active CN113165621B (zh) 2018-12-18 2019-12-12 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2) JP2020097299A (zh)
KR (1) KR102573940B1 (zh)
CN (1) CN113165621B (zh)
DE (1) DE112019006267T5 (zh)
WO (1) WO2020128742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6454A (en) * 1968-04-16 1969-12-30 Borg Warner Piston pump with remote control of displacement
DE19650272A1 (de) * 1996-12-04 1998-06-10 Teves Gmbh Alfred Axialkolbenpumpe
CN1209191A (zh) * 1995-12-20 1999-02-24 特莱诺瓦公司 具有止回阀同步装置的低噪音液压泵
US5979998A (en) * 1997-02-28 1999-11-09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Hydraulic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02112755A (zh) * 2008-06-02 2011-06-29 伊顿公司 阀组
CN102286998A (zh) * 2011-09-02 2011-12-21 赵晶 一种带有泵和形变封堵的气液管道疏通器
CN103857924A (zh) * 2011-11-16 2014-06-11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缓冲阀装置以及具备该缓冲阀装置的多缓冲阀单元
CN104265715A (zh) * 2014-10-16 2015-01-07 江苏恒立液压有限公司 压力补偿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80509B2 (ja) 2002-02-08 2011-05-11 コンチネンタル・テベス・アーゲー・ウント・コンパニー・オーハーゲー スリップ制御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液圧ユニット
US7823982B2 (en) * 2006-01-13 2010-11-02 Reuter David F Horizontally opposed hydraulic piston pumps
DE102007033244A1 (de) 2007-07-17 2009-01-22 Lucas Automotive Gmbh Kolbenpumpe und Betriebsverfahren hierfür
DE102008005279A1 (de) 2007-10-19 2009-04-23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Hydraulikaggregat für schlupfgeregelte Bremsanlagen
KR101662321B1 (ko) 2010-04-28 2016-10-05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제동장치용 유압전자제어유닛
DE102012215573A1 (de) 2012-09-03 2014-03-06 Robert Bosch Gmbh Hydraulikaggregat einer Fahrzeugbremsanlage
JP2016121666A (ja) 2014-12-25 2016-07-07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ブレーキ装置用のピストンポンプ
JP2017001624A (ja) 2015-06-15 2017-01-05 ローベルト ボッシュ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液圧制御装置、および、液圧制御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905348B2 (ja) 2017-02-17 2021-07-21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かしめ治具、かしめ方法及び車両用ブレーキ制御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6454A (en) * 1968-04-16 1969-12-30 Borg Warner Piston pump with remote control of displacement
CN1209191A (zh) * 1995-12-20 1999-02-24 特莱诺瓦公司 具有止回阀同步装置的低噪音液压泵
DE19650272A1 (de) * 1996-12-04 1998-06-10 Teves Gmbh Alfred Axialkolbenpumpe
US5979998A (en) * 1997-02-28 1999-11-09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Hydraulic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02112755A (zh) * 2008-06-02 2011-06-29 伊顿公司 阀组
CN102286998A (zh) * 2011-09-02 2011-12-21 赵晶 一种带有泵和形变封堵的气液管道疏通器
CN103857924A (zh) * 2011-11-16 2014-06-11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缓冲阀装置以及具备该缓冲阀装置的多缓冲阀单元
CN104265715A (zh) * 2014-10-16 2015-01-07 江苏恒立液压有限公司 压力补偿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73940B1 (ko) 2023-09-06
JPWO2020128742A1 (ja) 2021-09-27
JP2020097299A (ja) 2020-06-25
WO2020128742A1 (ja) 2020-06-25
KR20210089245A (ko) 2021-07-15
CN113165621A (zh) 2021-07-23
JP7158498B2 (ja) 2022-10-21
DE112019006267T5 (de) 2021-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38595A (en) Hydraulic pump with integrated sump and accumulator
KR100694525B1 (ko) 피스톤 펌프
US8496303B2 (en) Pump assembly
US20110099995A1 (en) Piston pump of a hydraulic vehicle brake system
US20080245069A1 (en) Pump of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brake system
JP2001504931A (ja) 逆止弁、殊にピストンポンプのためのもの
US20040160120A1 (en) Hydraulic unit
WO2017033690A1 (ja) ポンプ装置および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CN111741879A (zh) 具有轴向柱塞泵及直列的缓冲器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KR20000069788A (ko) 피스톤 펌프
CN113165621B (zh) 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WO2017179496A1 (ja) ブレーキ装置およびプランジャポンプ
US20140099227A1 (en) Pump apparatus
KR100538512B1 (ko) 전자제어 식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펌프
KR100550947B1 (ko)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펌프
KR102478710B1 (ko) 브레이크 액압 제어 장치
JP4847923B2 (ja) プランジャポンプ
CN113710550B (zh) 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JP3911422B2 (ja) 液圧パワーシリンダ
JP4062748B2 (ja) ブレーキ液圧制御装置用ポンプの組付け方法及び組付け構造
KR20110125289A (ko) 전자제어식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유압펌프
US8556352B2 (en) Brake fluid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KR100550946B1 (ko) 전자제어 식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펌프
JP2002242821A (ja) ラジアルプランジャポンプ
KR20050110050A (ko) 전자제어 식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펌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