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2671B -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存储有中继程序的存储介质、以及中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存储有中继程序的存储介质、以及中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2671B
CN113162671B CN202110031571.1A CN202110031571A CN113162671B CN 113162671 B CN113162671 B CN 113162671B CN 202110031571 A CN202110031571 A CN 202110031571A CN 113162671 B CN113162671 B CN 1131626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frame
bus
re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15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62671A (zh
Inventor
高石大介
辻圭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162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2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62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2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04L12/4625Single bridge functionality, e.g. connection of two networks over a single bri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36Repea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本车辆所搭载的多个中继装置中能够检测在对通信帧进行中继时使用的中继信息的错误的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存储中继程序的存储介质、以及中继系统。中央中继装置(12)的中央接收部(120)接收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中央确定部(124)将中央中继信息中与通信帧ID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接收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在中央接收部(120)接收的通信帧的通信帧ID未包含于中央中继信息的通信帧ID,从而接收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由中央确定部(124)未确定的情况下,中央通知信号输出部(128)将表示异常的异常通知信号向中继装置(14)输出。

Description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存储有中继程序的存储介质、以及中继 系统
技术领域
公开的技术涉及第一中继装置、第二中继装置、第一中继方法、第二中继方法、存储第一中继程序的存储介质、存储第二中继程序的存储介质、以及中继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7-33626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搭载了网关装置的车载通信系统。在该车载通信系统中,将多个电子控制装置中的一个电子控制装置作为带网关功能的电子控制装置,将带网关功能的电子控制装置与其它的多路复用通信网络的通信线连接。
发明内容
网关等中继装置参照自身保持的中继信息,向中继信息示出的总线中继通信帧。在中继信息中,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与应对该通信帧进行中继的总线的信息相关联。但是,在中继装置中使用的中继信息有时会产生错误。在中继信息产生错误的情况下,产生中继装置无法将通信帧向正确的总线中继的课题。
在上述日本特开2007-336267号公报中公开的车载系统中,在中继装置保持的中继信息产生了错误的情况下,该中继装置无法检测自身保持的中继信息的错误。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下述课题,即,在车辆搭载的多个中继装置中,无法检测在对通信帧进行中继时使用的中继信息的错误。
公开的技术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搭载于车辆的多个中继装置中能够检测在对通信帧进行中继时使用的中继信息的错误的第一中继装置、第二中继装置、第一中继方法、第二中继方法、存储第一中继程序的存储介质、存储第二中继程序的存储介质、以及中继系统。
第一方式的第一中继装置为搭载于车辆的第一中继装置,具有:第一接收部,其接收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第一确定部,其根据将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第一中继信息、和由第一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通信帧包含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将第一中继信息中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由第一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以及通知信号输出部,在第一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所述目的地信息未被包含于第一中继信息的所述目的地信息,从而由第一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由第一确定部未确定的情况下,该通知信号输出部将表示异常的异常通知信号向所述其他中继装置输出。
第一中继装置接收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而且,第一中继装置根据将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第一中继信息、和由第一接收部接收的通信帧包含的目的地信息,将第一中继信息中与目的地信息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由第一接收部接收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
而且,在第一接收部接收的通信帧的目的地信息未被包含于第一中继信息的目的地信息,从而由第一接收部接收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由第一确定部未确定的情况下,第一中继装置将表示异常的异常通知信号向其他中继装置输出。由此,能够检测在对通信帧进行中继时使用的中继信息的错误。此外,作为通信帧的发送源的其他中继装置能够通过从第一中继装置输出的异常通知信号而检测自身保持的中继信息有可能错误的情况。
此外,第二方式的第一中继装置还具有第一复原部,在由第一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由第一确定部未确定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复原部对第一中继信息进行复原。由此,在通信帧的发送源的中继装置的中继信息错误的情况下,该中继信息被复原,能够校正在该中继信息产生的错误。
此外,第三方式的第一中继装置的第一复原部,在车辆状态为规定的状态的情况下对第一中继信息进行复原。通过将中继信息的复原限定为规定的车辆状态时进行,能够降低中继信息的复原对于车辆的影响。
第四方式的第一中继装置的第一复原部,在对第一中继信息进行复原时,在第一中继装置的停止为必要的情况下,在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时对第一中继信息进行复原。通过将中继信息的复原限定为车辆为停车时进行,能够降低中继信息的复原对于车辆的行驶的影响。
第五方式的第二中继装置为与第一中继装置可通信地连接的第二中继装置,具有:第二接收部,其接收包含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在内的各信号;第二确定部,其根据将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第二中继信息、和由第二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通信帧包含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将第二中继信息中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由第二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以及第二复原部,在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从第一中继装置输出的所述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下,该第二复原部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作为通信帧的发送源的第二中继装置根据从作为通信帧的发送源的第一中继装置接收异常通知信号这一情况,通过第二复原部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由此,在第二中继装置保持的中继信息错误的情况下,能够对该错误进行校正。
第六方式的第二中继装置的第二复原部,在多次接收到所述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由此,能够对认为错误的可能性较高的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第七方式的第二中继装置的第二复原部,在车辆状态为规定的状态的情况下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通过将中继信息的复原限定为规定的车辆状态时进行,能够降低中继信息的复原对于车辆的影响。
第八方式的第二中继装置的第二复原部在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时,在第二中继装置的停止为必要的情况下,在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时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通过将中继信息的复原限定为车辆为停车时进行,能够降低中继信息的复原对于车辆的行驶的影响。
第九方式的第二中继装置的第二复原部,在第二中继装置所连接的中继装置的数量比第一中继装置所连接的中继装置的数量多的情况下,在多次接收到所述异常通知信号时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在第二中继装置所连接的其他中继装置的数量比第一中继装置所连接的中继装置的数量多的情况下,第二中继装置在接收到异常通知信号时不立即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由此,能够降低第二中继装置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的情况对连接目标的中继装置的影响。此外,第二中继装置在接收到规定次数以上的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因此能够在第一中继装置以及第二中继装置之中第二中继装置的第二中继信息错误的可能性高的情况下,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第十方式的中继系统为具有第一中继装置和第二中继装置的中继系统。
第十一方式的中继系统为具有多个第一中继装置和多个第二中继装置的中继系统,多个第一中继装置中作为特定的第一中继装置的第一特定中继装置,连接与车辆的行驶相关的多个车辆行驶控制装置,多个第二中继装置中作为特定的第二中继装置的第二特定中继装置,连接与车辆的行驶相关的多个车辆行驶控制装置,多个第一中继装置中与第一特定中继装置不同的第一中继装置,连接车辆行驶控制装置之外的多个车辆控制装置,多个第二中继装置中与第二特定中继装置不同的第二中继装置,连接车辆行驶控制装置之外的多个车辆控制装置,第一特定中继装置的第一复原部,在由第一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由第一确定部未确定且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对第一中继信息进行复原,第二特定中继装置的第二复原部,在由第二接收部从通信帧的发送源的中继装置接收到异常通知信号且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与第一特定中继装置不同的第一中继装置的第一复原部,在由第一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由第一确定部未确定的情况下,对第一中继信息进行复原,与第二特定中继装置不同的第二中继装置的第二复原部,在由第二接收部从通信帧的发送源的中继装置接收到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连接有与车辆的行驶相关的多个车辆行驶控制装置的第一特定中继装置以及第二特定中继装置,在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由此,能够在不对与车辆的行驶相关的特定ECU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第十二方式的第一中继方法为搭载于车辆的第一中继装置执行的第一中继方法,该第一中继方法执行下述处理:第一接收部接收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第一确定部根据将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第一中继信息、和由第一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通信帧包含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将第一中继信息中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由第一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在第一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所述目的地信息未包含于所述中继信息的所述目的地信息,从而由第一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由第一确定部未确定的情况下,通知信号输出部将表示异常的异常通知信号向所述其他中继装置输出。
第十三方式的第二中继方法为第二中继装置执行的第二中继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中继装置与执行第十二方式所记载的第一中继方法的第一中继装置可通信地连接,该第二中继方法执行下述处理:第二接收部接收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第二确定部根据将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第二中继信息、和由第二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通信帧包含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将第二中继信息中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由第二接收部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在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从第一中继装置输出的所述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下,第二复原部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第十四方式的存储第一中继程序的存储介质,其存储搭载于车辆的第一中继装置执行的程序,该第一中继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下述处理:接收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根据将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第一中继信息、和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包含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将第一中继信息中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在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所述目的地信息未被包含于第一中继信息的所述目的地信息,从而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的情况下,将表示异常的异常通知信号向所述其他中继装置输出。
第十五方式的存储第二中继程序的存储介质,其存储第二中继装置执行的程序,所述第二中继装置与执行第十四方式所记载的第一中继程序的第一中继装置可通信地连接,该第二中继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下述处理:接收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根据将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第二中继信息、和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包含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将第二中继信息中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在接收到从第一中继装置输出的所述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发明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公开的技术,具有在车辆搭载的多个中继装置中能够检测在对通信帧进行中继时使用的中继信息的错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系统的构成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图2为表示中央中继信息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为中继系统包含的各装置的计算机的构成例的图。
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中继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中继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6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的动作例的图。
图7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的动作例的图。
图8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中继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9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中继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0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系统的构成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系统的构成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10具有作为第一中继装置的一个示例的中央中继装置12、作为第二中继装置的一个示例的中继装置14、多个ECU 16-1、16-2、16-3。中继系统10搭载于车辆。另外,中央中继装置12以及中继装置14例如为带网关功能的ECU(Electronic 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
在带网关功能的ECU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带网关功能的ECU使用示出路由表的中继信息来实施通信帧的中继。因此,带网关功能的ECU需要一直保持正确的中继信息。
但是,在由于ECU的存储器异常而造成数据乱码或意外改写而改变了中继信息的一部分的情况下,有可能通信帧被错误地中继。其结果为,有时会影响正常的车辆动作。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中,在作为带网关功能的ECU的中央中继装置12或中继装置14从作为其他的带网关功能的ECU的中继装置接收到通信帧时,对自身保持的中继信息进行确认。而且,中央中继装置12或中继装置14对接收到的通信帧的通信帧ID是否记载于中继信息进行确认,在通信帧ID被记载于中继信息的情况下,向中继目标的总线中继。另一方面,中央中继装置12或中继装置14在接收到的通信帧的通信帧ID未记载于中继信息的情况下,判断为产生了异常,向发送源的其他中继装置实施通知。以下,具体地说明。
如图1所示,中央中继装置12与中继装置14经由总线A1可通信地连接。此外,如图1所示,中央中继装置12与ECU 16-3经由总线A2而连接。此外,如图1所示,中继装置14与ECU16-1经由总线B1而连接,中继装置14与ECU 16-2经由总线B2而连接。
如图1所示,中央中继装置12具有中央接收部120、中央中继信息存储部122、中央确定部124、中央复原部126、中央转发部127、中央通知信号输出部128。
中央接收部120接收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例如,中央接收部120接收从作为其他中继装置的一个示例的中继装置14发送的通信帧。
在中央中继信息存储部122存储作为第一中继信息的一个示例的中央中继信息。中央中继信息为将作为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的一个示例的通信帧ID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信息。中央中继装置12参照在中央中继信息存储部122存储的中央中继信息,将由中央接收部120接收的通信帧向规定的总线中继。另外,以下有时将中央中继信息以及中继信息总括简称为″中继信息″。此外,有时将中央中继装置12以及中继装置14总括简称为″中继装置″。
图2表示中央中继信息的一个示例。如图2所示,中央中继信息例如为表格形式的信息。在图2的例中,作为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的一个示例的通信帧ID,与表示通信帧ID所对应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的总线信息相关联。
中央确定部124根据在中央中继信息存储部122储存的中央中继信息、和由中央接收部120接收到的通信帧包含的通信帧ID,确定由中央接收部120接收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具体而言,中央确定部124从中央中继信息存储部122读出中央中继信息,参照该中继信息,将与接收到的通信帧包含的通信帧ID相关联的总线确定为中继目标的总线。
中央复原部126在由中央接收部120接收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由中央确定部124未确定的情况下,对读出的中央中继信息进行复原。具体而言,中央复原部126使用现有技术对读出的中央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例如,中央复原部126读出与中央中继信息存储部122不同的规定的存储部(省略图示)中所储存的备份用的中央中继信息。而且,中央复原部126使用备份用的中央中继信息,对在中央中继信息存储部122储存的中央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具体而言,例如,中央复原部126获取在外部的服务器(省略图示)的存储部(省略图示)储存的备份用的中央中继信息,使用该备份用的中央中继信息而对中央中继信息存储部122的中央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或者,例如,中央复原部126读出在与中央中继装置12内的中央中继信息存储部122不同的存储部(省略图示)储存的备份用的中央中继信息,使用备份用的中央中继信息而对在中央中继信息存储部122储存的中央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中央确定部124在由中央复原部126进行的中央中继信息的复原完成之后,参照该中央中继信息,尝试确定由中央接收部120接收到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具体而言,中央确定部124对由中央接收部120接收到的通信帧的通信帧ID是否被包含于中央中继信息进行判断。
在由中央接收部120接收到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被中央确定部124确定的情况下,中央转发部127将由中央接收部120接收到的通信帧向被确定的中继目标的总线转发。另一方面,在由中央接收部120接收到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由中央确定部124未确定的情况下,中央转发部127丢弃该通信帧。
在由中央接收部120接收到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由中央确定部124未确定的情况下,中央通知信号输出部128将表示异常的异常通知信号向作为发送源的中继装置输出。具体而言,在所接收的通信帧的通信帧ID未被包含于中央中继信息的通信帧ID而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的情况下,中央通知信号输出部128向作为发送源的中继装置输出异常信号。
例如,在从中继装置14向中央中继装置12发送了通信帧的情况下,在所接收的通信帧的通信帧ID未被包含于中央中继信息的通信帧ID而从中继装置14发送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的情况下,中央中继装置12的中央通知信号输出部128将异常通知信号向作为发送源的中继装置14输出。
由此,中继装置14能够检测自身保持的中继信息的错误。进一步地,中继装置14能够将产生了错误的中继信息复原为正确的中继信息。
中继装置14如果接收到从中央中继装置12发送的异常通知信号,则检测自身保持的中继信息产生错误的可能性。
如图1所示,中继装置14具有接收部140、中继信息存储部142、确定部144、复原部146、转发部147、通知信号输出部148。
接收部140接收包含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的各信号。
在中继信息存储部142中存储有作为第二中继信息的一个示例的中继信息。中继信息为将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通信帧ID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信息,是与中央中继装置12的中央中继信息存储部122存储的中央中继信息相同格式的信息。中继装置14参照中继信息而将由接收部140接收到的通信帧向规定的总线中继。
确定部144根据中继信息存储部142储存的中继信息、和由接收部140接收的通信帧包含的通信帧ID,将中继信息中与通信帧ID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由接收部140接收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
在由接收部140接收到从中央中继装置12输出的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复原部146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具体而言,复原部146与中央中继装置12同样地,使用现有技术而对读出的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在由接收部140接收到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被确定部144确定的情况下,转发部147将由接收部140接收到的通信帧向被确定的中继目标的总线转发。
通知信号输出部148与中央中继装置12同样地,在由接收部140接收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由确定部144未确定的情况下,将表示异常的异常通知信号向作为发送源的中继装置输出。
中央中继装置12以及中继装置14例如能够由图3所示的计算机50来实现。计算机50具有CPU 51、作为临时存储区域的存储器52以及非易失性的存储部53。此外,计算机50具有连接输入输出装置等(省略图示)的输入输出接口(I/F)54以及针对存储介质59的数据的读入以及写入进行控制的读/写(R/W)部55。此外,计算机50具有与互联网等的网络连接的网络I/F 56。CPU 51、存储器52、存储部53、输入输出I/F 54、R/W部55以及网络I/F 56经由总线57而相互连接。
存储部53能够由硬盘驱动器(HDD)、固态驱动器(SSD)、闪存等实现。作为存储介质的存储部53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50发挥作用的程序。CPU 51从存储部53读出程序并在存储器52中展开,依次执行程序具有的例程。
另外,例如,中央中继装置12以及中继装置14将在存储部53储存的中央中继信息或中继信息在存储器52中展开,参照这些中央中继信息或中继信息。
接着,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10的作用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虽然是中央中继装置12对中继装置14输出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的示例,但是中继装置14对中央中继装置12输出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也与以下相同地执行。
如果从中继装置14向中央中继装置12发送通信帧,则中央中继装置12执行图4所示的第一中继处理例程。
在步骤S100中,中央接收部120接收从作为其他中继装置的一个示例的中继装置14发送的通信帧。
在步骤S102中,中央确定部124读出中央中继信息存储部122储存的中央中继信息。
在步骤S104中,中央确定部124根据在上述步骤S102中读出的中央中继信息、和在上述步骤S100中接收的通信帧所包含的通信帧ID,尝试确定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具体而言,在步骤S104中,中央确定部124参照在上述步骤S102中读出的中央中继信息,检索在上述步骤S100中接收到的通信帧的通信帧ID。
在步骤S106中,中央确定部124根据上述步骤S104中的处理结果,判断读出的中央中继信息中在上述步骤S100接收到的通信帧的通信帧ID是否关联有中继目标的总线。在读出的中央中继信息中,在上述步骤S100中接收到的通信帧的通信帧ID关联有中继目标的总线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108。另一方面,在读出的中央中继信息中,在上述步骤S100中接收到的通信帧的通信帧ID未关联中继目标的总线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110。
在步骤S108中,中央转发部127将在上述步骤S100中接收到的通信帧向在上述步骤S104中确定的通信帧ID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转发。
在步骤S110中,中央确定部124根据在上述步骤S100中接收到的通信帧所包含的信息,对接收到的通信帧是否为以自身为目标的通信帧进行判断。在上述步骤S100中接收到的通信帧是以自身为目标的通信帧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112。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100中接收到的通信帧不是以自身为目标的通信帧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114。
在步骤S112中,中央确定部124将在上述步骤S100中接收到的通信帧作为以自身为目标的通信帧而正常地接收。正常地接收的通信帧用于某种处理。
在步骤S114中,中央复原部126读出与中央中继信息存储部122不同的规定的存储部(省略图示)储存的备份用的中央中继信息。而且,在步骤S114中,中央复原部126使用备份用的中央中继信息对读出的中央中继信息进行更新,由此对中央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在步骤S115中,中央确定部124根据在上述步骤S114中被复原的中央中继信息、和在上述步骤S100中接收到的通信帧包含的通信帧ID,尝试确定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
在步骤S116中,中央确定部124根据在上述步骤S115中的处理结果,判断在被复原的中央中继信息中,上述步骤S100中接收到的通信帧的通信帧ID是否关联有中继目标的总线。在被复原的中央中继信息中,上述步骤S100中接收到的通信帧的通信帧ID关联有中继目标的总线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118。另一方面,在被复原的中央中继信息中,上述步骤S100中接收的通信帧的通信帧ID未关联中继目标的总线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120。
在步骤S118中,中央转发部127将在上述步骤S100中接收到的通信帧向与在上述步骤S115中确定的通信帧ID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转发。
在步骤S120中,中央通知信号输出部128将异常通知信号向作为发送源的中继装置14发送。
如果从中央中继装置12向中继装置14发送了异常通知信号,则中继装置14执行图5所示的第二中继处理例程。
在步骤S200中,接收部140接收从中央中继装置12发送的异常通知信号。
在步骤S202中,复原部146使用现有技术而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由此,中继装置14能够检测自身保持的中继信息的错误。进一步地,中继装置14能够将产生错误的中继信息复原为正确的中继信息。
图6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10的动作例。如图6所示,示出了从ECU 16-1发送通信帧且中继装置14接收到该通信帧的情况的示例。在该情况下,假设中继装置14保持的中继信息产生由于存储器乱码导致的错误,产生了通信帧ID:330h被改变为320h这样的错误。另外,例如通信帧ID:320h为原本仅在总线B1内使用的通信帧ID。
在该情况下,中继装置14参照产生错误的中继信息,将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总线A1。而且,通信帧被转发至总线A1。而且,中央中继装置12接收从中继装置14发送的通信帧。此时,如图6所示,从中继装置14转发的通信帧的通信帧ID:320h并非以自身节点为目标、并且是在中央中继信息中未记载的通信帧ID,因此中央中继装置12的中央确定部124无法对该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进行确定。因此,中央中继装置12的通知信号输出部148将异常通知信号向作为发送源的中继装置14输出。
此外,图7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10的其他的动作例。在图7所示的例中,示出了根据车辆状态而切换中央中继信息以及中继信息的情况的示例。
如图7所示,在中央中继装置12中选择用于代客驻车的中央中继信息,在中继装置14中选择OTA(Over-The-Air)重新编程用的中继信息。另外,代客驻车指的是例如在驻车场内车辆自动行驶而自动驻车至空闲驻车区域的情况。此外,OTA重新编程指的是基于无线网络的程序的更新。
由于在OTA重新编程或代客驻车等的车辆搭载的新功能的出现,假定通常行驶以外的车辆状态。在这些车辆状态中,假定例如根据各种车辆状态而实施中继信息的切换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的车辆状态,各中继装置需要根据当前的车辆状态来选择中继信息。但是,如果由于中继装置的异常等而选择了原本不应选择的中继信息,则有可能无法向恰当的中继目标中继通信帧。
例如,在图7中,假设车辆状态为″代客驻车″。在该情况下,中继装置14参照错误的中继信息即用于″OTA重新编程″的中继信息。此时,考虑从ECU 16-1发送了通信帧的情况。中继装置14接收从ECU 16-1发送的通信帧,并对该通信帧的通信帧ID:530h进行识别。而且,由于中继装置14参照用于″OTA重新编程″的中继信息,所以接收到的通信帧被转发至中继目标的总线A1。接着,中央中继装置12接收从中继装置14转发的通信帧。但是,由于在中央中继装置12参照的用于″代客驻车″的中央中继信息中未包含通信帧ID:530h,所以中央中继装置12的中央确定部124无法对该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进行确定。因此,中央中继装置12的通知信号输出部148将异常通知信号向作为发送源的中继装置14输出。
由此,中继装置14能够检测自身保持的中继信息的错误。进一步地,中继装置14能够将产生错误的中继信息复原为正确的中继信息。
如以上说明地,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中央中继装置接收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而且,中央中继装置根据将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通信帧ID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中央中继信息、和接收的通信帧包含的通信帧ID,将中央中继信息中与通信帧ID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而且,中央中继装置在接收到的通信帧的通信帧ID未包含于中央中继信息的通信帧ID而接收到的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的情况下,将表示异常的异常通知信号向通信帧的发送源的中继装置输出。由此,在搭载于车辆的多个中继装置中,能够检测在对通信帧进行中继时使用的中继信息的错误。此外,通信帧的发送源的中继装置能够将产生错误的中继信息复原为正确的中继信息。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在中继信息未产生错误的情况下,实施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通信帧的中继处理。因此,能够抑制中继延迟的产生。此外,能够确定中继信息产生错误的中继装置。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根据中继信息检测异常的产生,所以能够在正常动作时不向通信总线增加负担而检测异常的产生。例如,在现有技术中,在检测路由表(或MAC地址表)的异常的情况下,有时通过广播来发送连接信息请求。在该情况下,对通信总线增加负担,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由于根据中继信息检测异常的产生,所以能够在正常动作时不向通信总线增加负担而检测异常的产生。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系统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标示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系统10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在于,在实施中央中继信息或中继信息的复原时,根据车辆状态而判断是否实施中央中继信息或中继信息的复原。
在中央中继信息或中继信息正在被复原的期间,通信帧的转发停止。因此,如果中继系统10的中央中继装置12或中继装置14未考虑车辆的车辆状态而开始中央中继信息或中继信息的复原处理,则有时并非恰当的复原的时机。
因此,第二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10考虑车辆状态而实施中央中继信息或中继信息的复原。以下,具体地说明。
中央中继装置12的中央复原部126在车辆状态为规定的状态的情况下,对中央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例如,中央复原部126依次获取车辆状态。而且,中央复原部126在对中央中继信息进行复原时,在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时对中央中继信息进行复原。或者,中央复原部126在需要中央中继装置12停止的情况下,在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时对中央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此外,中继装置14的复原部146在车辆状态为规定的状态的情况下,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例如,复原部146同样地依次对车辆状态进行获取。而且,复原部146在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时,在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时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或者,复原部146在需要中继装置14停止的情况下,在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时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另外,停车状态指的是车辆为停止的状态,表示发动机未熄火的状态。
通过考虑车辆状态而实施中央中继信息或中继信息的复原,能够降低对于搭载于车辆的其他的设备的影响。此外,能够在对于车辆而言恰当的时机实施中央中继信息的复原。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10的作用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虽然是中央中继装置12对中继装置14输出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的示例,但是中继装置14对中央中继装置12输出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也与以下同样地执行。
如果从中继装置14向中央中继装置12发送通信帧,则中央中继装置12执行图8所示的第一中继处理例程。另外,图8的第一中继处理例程中的步骤S100~步骤S112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执行。
在步骤S313中,中央复原部126获取车辆状态,并对车辆状态是否为停车状态进行判断。在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114中实施中央中继信息的复原。另一方面,在车辆状态不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直至车辆状态成为停车状态之前不实施中央中继信息的复原。
而且,图8的第一中继处理例程中的步骤S114~步骤S12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执行。
如果从中央中继装置12向中继装置14发送异常通知信号,则中继装置14执行图9所示的第二中继处理例程。
在步骤S200中,接收部140接收从中央中继装置12发送的异常通知信号。
在步骤S401中,复原部146获取车辆状态,并对车辆状态是否为停车状态进行判断。在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202中实施中继信息的复原。另一方面,在车辆状态不为停车状态的情况,直至车辆状态成为停车状态之前不实施中央中继信息的复原。
另外,关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系统的他的构成以及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以上说明地,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央中继装置在车辆状态为规定的状态的情况(例如,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对中央中继信息进行复原。此外,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装置在车辆状态为规定的状态的情况(例如,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由此,能够在对于车辆而言恰当的时机实施中央中继信息或中继信息的复原。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关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系统的构成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示相同标号而省略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系统10中,搭载于车辆的多个ECU分别按照功能类别被分类且这些不同功能类别的ECU被中继装置集中控制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
图10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系统的构成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如图10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310具有作为第一特定中继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特定中央中继装置312-1、作为多个第二特定中继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多个特定中继装置314-1、314-2、作为与车辆的行驶相关的ECU的多个特定ECU 17-1、17-2、17-3、17_4、17-5、17-6。特定中央中继装置312-1以及特定中继装置314-1、314-2是集中控制特定ECU 17-1、17-2、17-3、17-4、17-5、17-6的装置。此外,特定ECU 17-1、17-2、17-3、17-4、17-5、17-6是多个车辆行驶控制装置的一个示例。
此外,如图10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310具有中央中继装置312-2、多个中继装置314-3、314-4、与特定ECU不同的多个ECU 17-7、17-8、17-9、17-10、17-11、17-12。中央中继装置312-2以及中继装置314-3、314-4是集中控制ECU 17-7、17-8、17-9、17-10、17-11、17-12的装置。此外,ECU 17-7、17-8、17-9、17-10、17-11、17-12是多个车辆控制装置的一个示例。ECU 17-7、17-8、17-9、17-10、17-11、17-12是与车辆的行驶无关的ECU,例如是控制音频功能的ECU等。
如图10所示,多个中央中继装置中的特定中央中继装置312-1连接有与车辆的行驶相关的多个特定ECU 17-1、17-2、17-3、17-4、17-5、17-6。此外,如图10所示,多个中继装置中的特定中继装置314-1、314-2连接有与车辆的行驶相关的多个特定ECU 17-1、17-2、17-3、17-4。
此外,如图10所示,与多个中央中继装置中的特定中央中继装置312-1不同的中央中继装置312-2连接有与特定ECU不同的多个ECU 17-11、17-12。此外,如图10所示,与多个中继装置中的特定中继装置314-1、314-2不同的中继装置314-3、314-4连接有与特定ECU不同的多个ECU 17-7、17-8、17-9、17-10。
特定ECU为与车辆的行驶相关的ECU,因此在集中控制特定ECU的特定中央中继装置312-1或特定中继装置314-1、314-2中,有可能在车辆状态为行驶状态时实施中继信息或中央中继信息的复原并不恰当。
因此,第三实施方式的特定中央中继装置312-1在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且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对中央中继信息进行复原。此外,特定中继装置314-1、314-2在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且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另一方面,中央中继装置312-2在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的情况下,对中央中继信息进行复原。此外,中继装置314-3、314-4在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的情况下,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由此,在集中控制特定ECU的特定中央中继装置312-1或特定中继装置314-1、314-2中,在车辆为行驶状态的情况下不实施中央中继信息以及中继信息的复原,因此能够不对与车辆的行驶相关的特定ECU产生影响而复原中央中继信息以及中继信息。
如以上说明地,特定中央中继装置312-1在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且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对中央中继信息进行复原。此外,特定中继装置314-1、314-2在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且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由此,能够不对与车辆的行驶相关的特定ECU产生影响而复原中央中继信息以及中继信息。此外,能够在对于车辆而言恰当的时机实施中央中继信息或中继信息的复原。
另外,对于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各装置实施的处理,作为通过执行程序而实施的软件处理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通过硬件实施的处理。或者,也可以是将软件以及硬件两者组合进行的处理。此外,ROM存储的程序也可以存储于各种存储介质进行流转。
进一步地,公开的技术不限于上述内容,除上述内容以外也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并实施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中继装置14在接收到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的情况作为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中继装置14的复原部146也可以在多次接收到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由此,能够对被认为错误的可能性较高的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此外,中继装置14的复原部146也可以在与中继装置14连接的中继装置的数量比与中央中继装置12连接的中继装置的数量多的情况下,在多次接收到异常通知信号时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中继装置14也可以在与中继装置14连接的其他中继装置的数量比与中央中继装置12连接的中继装置的数量多的情况下,即使接收到异常通知信号时也不立即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由此,能够降低由于中继装置14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而对连接目标的中继装置产生的影响。此外,中继装置14在接收到规定次数以上的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因此能够在中央中继装置12以及中继装置14的其中一个中继装置14的中继信息错误的可能性高的情况下,对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此外,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搭载于车辆的多个ECU分别按照功能类别被分类,这些功能类别不同的ECU被中继装置集中控制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在根据车辆内的配置不同而多个ECU由一个中继装置集中控制的情况下,不限定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

Claims (14)

1.一种第一中继装置,搭载于车辆,包括第一存储器和与所述第一存储器连接的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配置为,
接收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
根据将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第一中继信息、和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包含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将第一中继信息中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
在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所述目的地信息未被包含于第一中继信息的所述目的地信息,从而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的情况下,将表示异常的异常通知信号向所述其他中继装置输出,
在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的情况下,判断为第一中继信息产生了异常,对第一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中继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器配置为,在车辆状态为规定的状态的情况下对第一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中继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器配置为,在对第一中继信息进行复原时,在第一中继装置的停止为必要的情况下,在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时对第一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4.一种第二中继装置,与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中继装置可通信地连接,并且包含第二存储器和与所述第二存储器连接的第二处理器,
所述第二处理器配置为,
接收包含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在内的各信号,
根据将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第二中继信息、和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包含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将第二中继信息中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
在接收到从第一中继装置输出的所述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二中继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配置为,在多次接收到所述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二中继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配置为,在车辆状态为规定的状态的情况下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二中继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配置为,在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时,在第二中继装置的停止为必要的情况下,在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时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中继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配置为,在第二中继装置所连接的中继装置的数量比第一中继装置所连接的中继装置的数量多的情况下,在多次接收到所述异常通知信号时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9.一种中继系统,
具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中继装置和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中继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继系统,具有多个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中继装置和多个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二中继装置,
所述中继系统配置为,
多个第一中继装置中作为特定的第一中继装置的第一特定中继装置,连接与车辆的行驶相关的多个车辆行驶控制装置,
多个第二中继装置中作为特定的第二中继装置的第二特定中继装置,连接与车辆的行驶相关的多个车辆行驶控制装置,
多个第一中继装置中与第一特定中继装置不同的第一中继装置,连接车辆行驶控制装置之外的多个车辆控制装置,
多个第二中继装置中与第二特定中继装置不同的第二中继装置,连接车辆行驶控制装置之外的多个车辆控制装置,
第一特定中继装置在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且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对第一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第二特定中继装置在从通信帧的发送源的中继装置接收到异常通知信号且车辆状态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与第一特定中继装置不同的第一中继装置,在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的情况下,对第一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与第二特定中继装置不同的第二中继装置,在从通信帧的发送源的中继装置接收到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11.一种第一中继方法,其由搭载于车辆的第一中继装置执行,该第一中继装置包括第一存储器和与所述第一存储器连接的第一处理器,
该第一中继方法使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下述处理:
接收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
根据将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第一中继信息、和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包含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将第一中继信息中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
在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所述目的地信息未包含于所述第一中继信息的所述目的地信息,从而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的情况下,将表示异常的异常通知信号向所述其他中继装置输出,
在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的情况下,判断为第一中继信息产生了异常,对第一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12.一种第二中继方法,其由第二中继装置执行,该第二中继装置与执行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中继方法的第一中继装置可通信地连接,并且包含第二存储器和与所述第二存储器连接的第二处理器,
该第二中继方法使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下述处理:
接收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
根据将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第二中继信息、和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包含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将第二中继信息中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
在接收到从第一中继装置输出的所述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13.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搭载于车辆的第一中继装置执行的第一中继程序,
该第一中继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下述处理:
接收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
根据将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第一中继信息、和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包含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将第一中继信息中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
在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所述目的地信息未被包含于第一中继信息的所述目的地信息,从而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的情况下,将表示异常的异常通知信号向所述其他中继装置输出,
在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未被确定的情况下,判断为第一中继信息产生了异常,对第一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14.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第二中继装置执行的第二中继程序,所述第二中继装置与执行权利要求13所述的存储介质的第一中继程序的第一中继装置可通信地连接,
该第二中继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下述处理:
接收从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信帧,
根据将表示通信帧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信息与中继目标的总线相关联的第二中继信息、和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包含的所述目的地信息,将第二中继信息中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关联的中继目标的总线确定为所接收的所述通信帧的中继目标的总线,
在接收到从第一中继装置输出的所述异常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对第二中继信息进行复原。
CN202110031571.1A 2020-01-22 2021-01-11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存储有中继程序的存储介质、以及中继系统 Active CN1131626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08494 2020-01-22
JP2020008494A JP7247905B2 (ja) 2020-01-22 2020-01-22 第1中継装置、第2中継装置、第1中継方法、第2中継方法、第1中継プログラム、第2中継プログラム、及び中継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2671A CN113162671A (zh) 2021-07-23
CN113162671B true CN113162671B (zh) 2023-01-31

Family

ID=76857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1571.1A Active CN113162671B (zh) 2020-01-22 2021-01-11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存储有中继程序的存储介质、以及中继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1411B2 (zh)
JP (1) JP7247905B2 (zh)
CN (1) CN1131626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65723B2 (en) * 2019-10-11 2023-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vi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01580B1 (ko) * 1991-04-02 1999-06-15 후루까와 준노스께 다중전송시스템
JPH09322204A (ja) * 1996-05-16 1997-12-12 At & T Ipm Corp 遠隔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ためのサービスおよび情報の管理システム
JP2007336267A (ja) 2006-06-15 2007-12-27 Toyota Motor Corp 車載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131762A (ja) * 2009-12-25 2011-07-0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データ中継用制御装置および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JP5255579B2 (ja) 2010-02-09 2013-08-0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内データ中継装置、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JP2014039085A (ja) 2012-08-10 2014-02-27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車載通信システム及び中継装置
JP5978978B2 (ja) 2012-12-19 2016-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
JP5919205B2 (ja) * 2013-01-28 2016-05-1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
JP6594732B2 (ja) * 2015-01-20 2019-10-23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不正フレーム対処方法、不正検知電子制御ユニット及び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6787697B2 (ja) 2015-08-31 2020-11-1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転送方法
JP6836340B2 (ja) * 2015-09-29 2021-02-2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不正検知電子制御ユニット、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13014464B (zh) * 2016-01-08 2022-07-26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异常检测方法、异常检测装置及异常检测系统
JP2017147662A (ja) * 2016-02-18 2017-08-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中継装置
JP6601256B2 (ja) 2016-02-19 2019-11-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イーサネットスイッチ装置
JP6849528B2 (ja) * 2016-07-28 2021-03-2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フレーム伝送阻止装置、フレーム伝送阻止方法及び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DE102016214279A1 (de) * 2016-08-02 2018-02-08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s Bussystems
CN107896238B (zh) * 2016-10-04 2020-09-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载网络系统
US10440120B2 (en) * 2016-10-13 2019-10-08 Argus Cyber Securit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omaly detection in diagnostic sessions in an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6500875B2 (ja) * 2016-10-25 2019-04-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制御方法
IT201600111869A1 (it) * 2016-11-07 2018-05-07 Magneti Marelli Spa "Procedimento di monitoraggio di traffico dati in una rete di autoveicolo o motoveicolo"
JP6782679B2 (ja) * 2016-12-06 2020-11-11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57463A (ja) * 2017-03-21 2018-10-04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車載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管理装置、車両制御装置
JP2018174451A (ja) * 2017-03-31 2018-11-08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バス負荷監視装置、バス負荷監視方法
US10124764B1 (en) * 2017-09-29 2018-11-13 Intel Corporation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2-point profiling of signal characteristics
JP2019199122A (ja) * 2018-05-14 2019-11-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載中継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バス決定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19225258A1 (ja) * 2018-05-23 2019-11-2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異常検出装置、異常検出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7121737B2 (ja) * 2018-05-23 2022-08-1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異常検知装置、異常検知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085330A1 (ja) * 2018-10-25 2020-04-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電子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10377074A1 (en) * 2018-10-26 2021-12-02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Detection device, gateway device, detection method, and detection program
JP7176456B2 (ja) * 2019-03-29 2022-11-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メッセージ監視システム、メッセージ送信電子制御装置、および監視用電子制御装置
JP7030742B2 (ja) * 2019-05-27 2022-03-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JP7234839B2 (ja) * 2019-07-17 2023-03-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異常監視方法、及び異常監視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47905B2 (ja) 2023-03-29
US20210226814A1 (en) 2021-07-22
CN113162671A (zh) 2021-07-23
JP2021118377A (ja) 2021-08-10
US11451411B2 (en)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0343B (zh) 网络集线器、转送方法以及车载网络系统
CN108476162B (zh) 网络集线器、转发方法及车载网络系统
EP3468107B1 (e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vehicle network system
CN107817779B (zh) 基于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验证未注册的装置的系统及方法
US5379292A (en) Apparatus having priority order storages for recovery from failure of multiplex data transmission
CN113162671B (zh)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存储有中继程序的存储介质、以及中继系统
CN110574015A (zh) 车载中继装置、控制程序及存储器共有方法
CN113395197A (zh) 网关装置、车载网络系统、转送方法和程序
CN112347023A (zh) 用于can节点的安全模块
JP5019983B2 (ja) 車載通信システム、中継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6157651A (en) Rogue data packet remova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004375A1 (en) Vehicle-mounted update device, program, and program update method
JP2003172199A (ja) 車両用電子制御装置のプログラム書き換えシステム
CN112787901B (zh) 网络集线器、转发方法及车载网络系统
CN114401218B (zh) 一种数据报文的旁路转发方法及装置
US20020147865A1 (en) Microcomputer and processing method of received data
JP2004349961A (ja) 中継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147005A1 (en) Onboard device and sleep control method
CN115668872A (zh) 车载装置、车载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JP7205439B2 (ja) 電子制御装置
CN117651021B (zh) 过滤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电气设备
JP4973182B2 (ja) データ中継装置
JP6788717B1 (ja) 接続装置、接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2511344B (zh) 主从设备网络共享方法、装置和物联网设备
EP410923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program update system, and program update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