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4966A -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4966A
CN113114966A CN202110539068.7A CN202110539068A CN113114966A CN 113114966 A CN113114966 A CN 113114966A CN 202110539068 A CN202110539068 A CN 202110539068A CN 113114966 A CN113114966 A CN 113114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cording
event
unit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390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4966B (zh
Inventor
村田聪隆
山田康夫
林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VCKenwoo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VCKenwoo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2251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5172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2251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5172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400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3660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VCKenwood Corp filed Critical JVCKenwood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5390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49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4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4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4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4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8Capturing isolated or intermittent images triggered by the occurrence of a predetermined event, e.g. an object reaching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41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 G07C5/085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using electronic data carriers
    • G07C5/0866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using electronic data carriers the electronic data carrier being a digital video recorder in combination with video camera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5/00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 G10L25/48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the sound signal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5/00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 G10L25/78Detection of presence or absence of voic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提供能够保持查明事故原因的拍摄数据的同时,保护利用车辆的驾驶员的隐私的记录装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0)具备:拍摄数据获取部(21),获取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事件检测部(22),检测事件的发生;以及记录控制部(23),在起因于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来将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时,将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第一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在将不是起因于事件而将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时,将包含影像数据且不包含声音数据的第二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本分案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80048452.9、申请日为2017年10月18日、申请人为JVC建伍株式会社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该发明专利申请的发明名称为“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涉及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搭载有行车记录仪的车辆正在增加。行车记录仪作为拍摄车辆内或车辆外的情况并记录拍摄数据的记录装置来使用。记录在行车记录仪中的数据用于在交通事故发生时查明事故原因。行车记录仪例如在发动机启动期间持续记录使用相机等一直拍摄的拍摄数据。因此,当存储器所记录的数据满了时,行车记录仪将会覆盖现有的拍摄数据以继续记录新的拍摄数据。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记录装置的构成,在该记录装置中,避免发生了事故等事件的瞬间的重要的拍摄数据被没有发生事件的通常时的拍摄数据覆盖。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记录装置在发生了事故之后,在车辆处于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录像,由此来避免已记录的拍摄数据被覆盖。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006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记录装置或一般的行车记录仪(以下,称为记录装置等)记录的拍摄数据包括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另外,记录装置等即使在车辆的发动机停止的情况下,也继续保持拍摄数据。另外,有时不是驾驶员一人利用车辆,而是多个驾驶员或乘客利用车辆。在这样的情况下,多个使用者的对话内容或说话内容被记录到记录装置等中,车辆使用者能够听到其他使用者的对话内容或话语内容。因此,发生无法守住使用车辆的多个使用者的隐私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提供能够保持查明事故原因的拍摄数据的同时,保护车辆使用者的隐私的记录装置、记录方法以及程序。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包括:拍摄数据获取部,获取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事件检测部,检测事件的发生;以及控制部,在起因于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出的事件来处理所述所述拍摄数据时,处理为包含所述影像数据以及所述声音数据的第一拍摄数据,在不是起因于事件而处理所述拍摄数据时,处理为包含所述影像数据且不包含所述声音数据的第二拍摄数据。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记录方法,其中,获取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检测事件的发生,在起因于检测出的所述事件来处理所述拍摄数据时,处理为包含所述影像数据以及所述声音数据的第一拍摄数据,在不是起因于事件而处理所述拍摄数据时,处理为包含所述影像数据且不包含所述声音数据的第二拍摄数据。
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方式提供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获取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检测事件的发生,在起因于检测出的所述事件来处理所述拍摄数据时,处理为包含所述影像数据以及所述声音数据的第一拍摄数据,在不是起因于事件而处理所述拍摄数据时,处理为包含所述影像数据且不包含所述声音数据的第二拍摄数据。
通过本实施方式,提供能够保持查明事故原因的拍摄数据的同时,保护车辆使用者的隐私的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在记录部中的数据与记录在缓冲存储器中的数据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4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构成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6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构成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8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构成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记录在记录部中的数据与记录在缓冲存储器中的数据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再现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再现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再现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再现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16是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再现装置的构成图;
图17是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构成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输出给发送控制部的数据与记录在缓冲存储器24中的数据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发送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发送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21是说明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事件检测部检测出的事件的内容的图;
图22是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使用图1,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记录装置10例如可以作为搭载于车辆的行车记录仪来使用。记录装置10可以是通过处理器执行保存于存储器中的程序来动作的计算机装置。处理器例如可以是微处理器、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或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由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构成。处理器执行包含指令组的一个或多个程序,该指令组用于使计算机进行使用以下附图说明的算法。
记录装置10具有控制部20、相机31、麦克风32、记录部33、传感器34、显示部35和扬声器36。控制部20与相机31、麦克风32、记录部33、传感器34、显示部35和扬声器36可以用预定的线缆等直接连接,也可以经由车内网络即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来连接。另外,记录装置10可以是具备通过控制部20来实现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具体而言,记录装置10具备拍摄数据获取部21、事件检测部22和记录控制部23。
相机31生成拍摄了车辆内或车辆外的影像数据。麦克风32收集车辆内或车辆外的声音并生成声音数据。记录部33可以是硬盘、卡片式存储器等,记录部33记录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
传感器34例如为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感测在搭载有记录装置10的车辆引起事故的情况或者被卷入到事故中的情况下发生的冲击等。并且,传感器34可以感测车辆的速度等。显示部35可以是对记录在记录部33中的影像数据进行再现的显示器。扬声器36再现记录在记录部33中的声音数据。扬声器36在扬声器36的输入之前包括未图示的声音增幅部和声音处理部,即使在记载为扬声器36的情况下也包含这些。
接着,对控制部2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控制部20具有拍摄数据获取部21、事件检测部22、记录控制部23、缓冲存储器24和再现控制部25。拍摄数据获取部21、事件检测部22、记录控制部23和再现控制部25等构成控制部20的各构成要素可以是通过处理器执行保存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处理的软件或模块。或者,构成控制部20的各构成要素可以是电路或芯片等的硬件。
拍摄数据获取部21获取相机31生成的影像数据以及麦克风32生成的声音数据。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数据也可以被称为拍摄数据。即,可以换句话说,拍摄数据获取部21从相机31以及麦克风32获取拍摄数据。影像数据例如可以使用H.264或H.265等的方式来生成。另外,声音数据可以使用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方式等来生成,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在内的运动图像数据、即拍摄数据可以使用MPEG(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2-TS(Transport Stream,传输流)或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音频视频交织)等来生成。
拍摄数据获取部21将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输出给缓冲存储器24。缓冲存储器24暂时存储被输出的拍摄数据。缓冲存储器24也可以称为内置在控制部20内的内置存储器。暂时存储例如为:缓冲存储器24删除经过了预定期间的拍摄数据。或者,暂时存储可以是:将从拍摄数据获取部21输出的数据覆盖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内的数据上。或者,暂时存储可以是:在缓冲存储器24将从拍摄数据获取部21输出的拍摄数据已向记录控制部23输出的情况下,删除所输出的拍摄数据。
事件检测部22使用从传感器34输出的信息来检测事件发生。例如,在作为加速度传感器来动作的传感器34中检测出的冲击级别超过预定值的情况下,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发生了称为交通事故的事件。冲击级别超过预定值也可以称为加速度超过预定值。事件检测部22在检测出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将表示事件发生的信息输出给记录控制部23。表示事件发生的信息中包括事件发生的时刻。并且,表示事件发生的信息中也可以包括所发生的事件的内容。
记录控制部23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以文件形式记录到记录部33。记录控制部23在起因于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时,将从缓冲存储器24获取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从缓冲存储器24获取的拍摄数据包括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换句话说,记录控制部23从缓冲存储器24向记录部33转移拍摄数据。记录控制部23在起因于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时,将从缓冲存储器24获取的拍摄数据直接记录到记录部33。具体而言,记录控制部23根据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生成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运动图像文件,并记录到记录部33。
记录控制部23在不是起因于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时,在从缓冲存储器24获取的拍摄数据之中仅仅将影像数据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即,记录控制部23将包含影像数据但不包含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换句话说,记录控制部23将从拍摄数据中删除了声音数据的数据,从缓冲存储器24记录到记录部33。具体而言,针对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记录控制部23将声音数据替换为无声的声音数据,与影像数据一起生成运动图像文件,并记录到记录部33。
记录控制部23可以在将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时,将起因于事件的拍摄数据、即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作为禁止覆盖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中。例如,记录控制部23可以指定记录部33内的禁止数据覆盖的存储器区域的地址,而将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中。或者,记录控制部23可以在拍摄数据的头或有效载荷中设定表示禁止覆盖的标记信息等。
另外,记录控制部23在将不是起因于事件的拍摄数据、即删除了声音数据仅包含影像数据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中时,可以将仅包含影像数据的拍摄数据作为可覆盖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例如,记录控制部23可以指定记录部33中的能够进行数据覆盖的存储器区域的地址,而将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中。或者,记录控制部23可以在拍摄数据的头或有效载荷中设定表示可覆盖的标记信息。
记录部33记录从记录控制部23输出的数据,换句话说记录部33记录经由记录控制部23从缓冲存储器24转移的数据。
再现控制部25获取记录在记录部33中的拍摄数据,将基于所获取的拍摄数据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并将基于所获取的拍摄数据的声音数据输出该扬声器36等。
图1示出了记录装置10包括再现控制部25、显示部35和扬声器36的构成,但也可以是不同于记录装置10的再现装置等包括再现控制部25、显示部35和扬声器36。换句话说,记录装置10可以不包括再现控制部25、显示部35和扬声器36。即,可以是包含再现控制部25、显示部35和扬声器36的再现装置等再现记录在记录装置10的记录部33中的数据。例如,再现装置等可以是对记录在光盘或卡片式记录介质等的可携带记录介质中的数据进行再现的装置。记录在记录部33中的数据可以转移到可携带记录介质。
这里,使用图2,对记录在记录部33中的数据与记录在缓冲存储器24中的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图2所示的横轴表示时间的经过。D-4~D+2中的每一个表示预定期间之间拍摄的拍摄数据。在图2中,D-4是最早拍摄的拍摄数据,D+2是最晚拍摄的拍摄数据。预定期间例如为几秒、几十秒、几分钟等。
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拍摄数据立即被输出给缓冲存储器24。因此,图2示出将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拍摄数据直接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的情况。换句话说,图2示出拍摄数据获取部21获取了到拍摄数据的时刻与拍摄数据被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中的时刻实质上一致的情况。实质上一致还包括拍摄数据获取部21获取了拍摄数据的时刻与拍摄数据被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中的时刻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例如,实质上一致还包括拍摄数据被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的时刻与拍摄数据获取部21获取了拍摄数据的时刻相比往后偏移的情况。另一方面,记录在记录部33中的拍摄数据被暂时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之后,通过记录控制部23被记录到记录部33。因此,关于拍摄数据获取部21获取的拍摄数据,被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的时刻与被记录到记录部33的时刻不同。具体而言,拍摄数据被记录到记录部33的时刻与拍摄数据被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的时刻相比更晚。
t1~t6表示时刻。记录控制部23在t1~t6时刻判断在过去的预定期间内是否发生了事件。例如,记录控制部23在t2时刻判断在从t1时刻到t2时刻内是否发生了事件。记录控制部23在其他时刻也同样判断是否发生了事件。在图2中,记录控制部23在t1~t3时刻以及t5时刻判断为没有发生事件。另外,记录控制部23在t4时刻判断为在t3时刻与t4时刻之间的t6时刻发生了事件。
记录控制部23例如在t2时刻判断为在从t1时刻到t2时刻内没有发生事件的情况下,从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D-2中删除声音数据,即,将拍摄数据D-2的声音数据设为无声化,将只剩下影像数据的拍摄数据进行文件化并记录到记录部33。另一方面,记录控制部23在t4时刻判断为在从t3时刻到t4时刻之间的t6时刻发生了事件。在该情况下,记录控制部23不从在t6时刻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数据D中删除声音数据,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数据D直接进行文件化并记录到记录部33。
图2示出完成了向缓冲存储器24的存储的拍摄数据立即被记录到记录部33的情况,但是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向记录部33记录的时刻不限于图2。例如,记录控制部23可以获取正在向缓冲存储器24存储的拍摄数据,并将所获取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或者,记录控制部23可以在完成了向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的存储的情况下,在从拍摄数据的存储完成的时间点起经过了预定期间之后,将该拍摄数据向记录部33记录。在这里,拍摄数据是指图2所示的D-4~D+2中的任意一个。
另外,图2示出了:记录控制部23仅将在包含事件发生的时刻的期间内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拍摄数据以不删除声音数据的方式向记录部33记录的情况。记录控制部23不限于此,例如,除了包含事件发生的时刻的期间内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拍摄数据之外,还可以将在包含事件发生的时刻的期间之前的期间内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拍摄数据以不删除声音数据的方式向记录部33记录。例如,记录控制部23除了在t6时刻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数据D之外,还可以将数据D-1以不删除声音数据的方式向记录部33记录。
另外,记录控制部23即使在判断为事件没有发生的情况下,也可以除了存储在缓冲存储器24中的最新期间所获取的拍摄数据之外,还将在最新期间之前的期间内所获取的拍摄数据以不删除声音数据的方式向记录部33记录。
在图2中,将向记录部33记录数据D-4~D-1的期间、以及记录数据D+1的期间作为删除声音数据期间,并将向记录部33记录数据D的期间作为不删除声音数据期间。
接着,使用图3,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首先,拍摄数据获取部21将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输出给缓冲存储器24,缓冲存储器24开始进行拍摄数据的存储(S11)。接着,记录控制部23在开始进行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的向记录部33的记录时,判断是否发生了事件(S12)。具体而言,记录控制部23判断在转移的拍摄数据的拍摄期间内是否发生了事件。例如,记录控制部23判断在事件检测部22中在转移的拍摄数据的拍摄期间内是否检测出了事件的发生。
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发生了事件的情况下,将在拍摄期间内包含发生了事件的时刻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S13)。步骤S13中记录的拍摄数据是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运动图像文件。换句话说,记录控制部23不从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来进行文件化,并将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
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没有发生事件的情况下,从在没有发生事件的期间内拍摄的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将仅包含影像数据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S14)。在步骤S14中记录的拍摄数据是包含影像数据以及无声化的声音数据的运动图像文件。换句话说,记录控制部23从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来进行文件化,并将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
记录控制部23在步骤S13或S14中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内的拍摄数据向记录部33记录之后,判断在缓冲存储器24内是否存在没有向记录部33记录的拍摄数据(S15)。
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在缓冲存储器24内不存在没有向记录部33记录的拍摄数据的情况下,结束处理。在缓冲存储器24内不存在没有向记录部33记录的拍摄数据的情况例如是指,驾驶员实施了停止拍摄的操作的情况、或者发动机停止而拍摄被停止的情况等。
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在缓冲存储器24内存在没有向记录部33记录的拍摄数据的情况下,反复执行步骤S12以后的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0针对在拍摄期间内包含发生了事件的时刻的拍摄数据,能够将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另外,记录装置10针对在没有发生事件的期间内拍摄的拍摄数据,能够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仅将影像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由此,记录装置10针对发生了交通事故等事件时的拍摄数据,由于该拍摄数据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因此能够有助于事故原因的查明等。另一方面,记录装置10针对没有发生事件的期间的拍摄数据,通过删除可能包含驾驶员的话语或驾驶员与乘客之间的对话等的声音数据,能够保护驾驶员以及乘客的隐私。
并且,记录装置10针对没有发生事件的期间的拍摄数据,删除声音数据并记录到记录部33,由此,与记录包含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记录的数据容量。由此,能够减少在记录部33中覆盖记录拍摄数据的次数,因此记录部33能够记录更长期间的拍摄数据。
(实施方式2)
接着,使用图4,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4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记录装置40替代图1的记录装置10的控制部20而具有控制部41。另外,控制部41是将音量水平获取部42增加到图1的控制部20中的构成。关于记录装置40,针对与记录装置10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以下,关于记录装置40,以与记录装置10不同的构成为主进行说明。记录装置40与记录装置10同样,可以是具备通过控制部41来实现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具体而言,记录装置40具备拍摄数据获取部21、事件检测部22、记录控制部23和音量水平获取部42。
音量水平获取部42从麦克风32生成的声音数据中获取与音量水平相关的信息。音量水平获取部42也可以从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声音数据中获取与音量水平相关的信息。音量水平例如为表示声音的音量的信息。音量水平获取部42将与音量水平相关的信息输出给记录控制部23。具体而言,与音量水平相关的信息中可以包含声音数据的识别信息。
图4示出了音量水平获取部42配置于麦克风32与记录控制部23之间的情况,但音量水平获取部42也可以配置于拍摄数据获取部21与记录控制部23之间。
记录控制部23在不是起因于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向记录部33记录时,根据与声音数据相关的音量水平,决定是否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例如,在通常对话水平的音量与超过通常对话水平的大声音之间设置音量水平的阈值1。即,阈值1用于识别通常对话水平与通常对话水平以上的音量水平。超过通常对话水平的大声音例如也可以是人的尖叫声或喊叫声等。
记录控制部23在音量水平为小于阈值1的情况下,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并仅将影像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另外,记录控制部23在声音水平超过阈值1的情况下,即使在事件检测部22中没有检测出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也不删除声音数据,而将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
记录控制部23使用阈值1来判断是否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由此能够保护驾驶员或乘客的隐私。并且,在虽然传感器34没有检测出事件,但通过检测出超过通常对话水平的大声音来假设车内发生了某些异常等时,能够将包含了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
另外,可以在通常对话水平的音量与比通常对话水平低的音量之间设置音量水平的阈值2。即,阈值2用于识别通常对话水平与通常对话水平以下的音量水平。比通常对话水平低的音量例如可以是无声或机械声音等。
记录控制部23在音量水平超过阈值2的情况下,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并仅将影像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另外,记录控制部23在音量水平小于阈值2的情况下,即使在事件检测部22中没有检测出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也不删除声音数据,而将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
记录控制部23使用阈值2来判断是否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由此能够保护驾驶员或乘客的隐私。并且,在声音水平是不会暴露驾驶员和乘客的隐私的程度的声音水平的情况下,不删除声音数据,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直接向记录部33记录,由此能够抑制记录控制部23中的处理负荷。
另外,记录控制部23可以使用阈值1和2来判断是否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例如,记录控制部23在音量水平超过阈值1的情况和小于阈值2的情况这两种情况下,不删除声音数据而将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另外,记录控制部23在音量水平小于阈值1且超过阈值2的情况下,将删除了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
接着,使用图5,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步骤S21~S25与图3的步骤S11~S15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记录控制部23在步骤S22中判断为没有发生事件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的音量水平是否小于预定值、例如小于阈值1(S26)。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音量水平超过阈值1的情况下,不从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而将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S23)。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音量水平小于阈值1的情况下,将从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中删除了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S24)。
在图5中示出了在步骤S26中记录控制部23判断音量水平是否小于阈值1的处理,但也可以实施判断音量水平是否小于阈值2的处理。在该情况下,记录控制部23在音量水平小于阈值2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3的处理,在音量水平超过阈值2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4的处理。
另外,记录控制部23可以判断音量水平是否小于阈值1且超过阈值2。在该情况下,记录控制部23在音量水平小于阈值1且超过阈值2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4的处理,在不满足音量水平小于阈值1且超过阈值2的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3的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通过使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40,能够根据音量水平来判断是否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由此,记录装置40即使在事件检测部22中没能检测出事件的情况下,也能够推定为车内发生了异常,并将包含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另外,即使在事件检测时以外,也能够根据车内的对话状况来设为不包含声音数据的记录,从而能够确保隐私。
(实施方式3)
接着,使用图6,对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记录装置5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记录装置50替代图1的记录装置10中的控制部20而具有控制部51。另外,控制部51是将话语分析部52增加到图1的控制部20中的构成。关于记录装置50,针对与记录装置10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以下,关于记录装置50,以与记录装置10不同的构成为主进行说明。记录装置50与记录装置10同样,可以是具备通过控制部51来实现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具体而言,记录装置50具备拍摄数据获取部21、事件检测部22、记录控制部23和话语分析部52。
话语分析部52判断在麦克风32生成的声音数据中是否包含话语。话语分析部52也可以判断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声音数据中是否包含话语。话语中包含驾驶员的自言自语、驾驶员与乘客之间的对话等。话语分析部52对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声音数据进行语音识别处理,检测包含话语成分的声音,由此判断是否包含话语。语音识别处理能够使用现有的语音识别处理,例如,从声音数据中提取基于声学模型的音素,并通过所提取的音素与语言模型之间的对比来判断是否为话语成分。话语以外的声音例如包括机械声音、车外的噪音等。话语分析部52将表示声音数据中是否包含话语的信息与声音数据一起输出给缓冲存储器24。具体而言,表示是否包含话语的信息中可以包含声音数据的识别信息。或者,声音数据中可以包含表示是否包含话语的信息。
图6示出了话语分析部52配置于麦克风32与记录控制部23之间的情况,但话语分析部52也可以配置于拍摄数据获取部21与记录控制部23之间。
记录控制部23在不起因于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时,根据声音数据中是否包含话语,决定是否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
记录控制部23在声音数据中包含话语的情况下,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仅将影像数据向记录部33输出。另外,记录控制部23在声音数据中没有包含话语的情况下,即使在事件检测部22中没有检测出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也不删除声音数据,而将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
接着,使用图7,对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步骤S31~S35与图3的步骤S11~S15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记录控制部23在步骤S32中判断为没有发生事件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中是否包含话语(S36)。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不包含话语的情况下,不从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而将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S33)。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包含话语的情况下,将从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中删除了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S34)。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通过使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记录装置50,能够判断声音数据中是否包含话语。由此,记录装置50从隐私保护的观点出发,能够删除由最需要删除的话语构成的声音数据。
(实施方式4)
接着,使用图8,对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记录装置6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记录装置60替代图1的记录装置10中的控制部20而具有控制部61。并且,记录装置60具有传感器65。另外,控制部61是将乘客检测部62增加到图1的控制部20中的构成。关于记录装置60,针对与记录装置10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以下,关于记录装置60,以与记录装置10不同的构成为主进行说明。记录装置60与记录装置10同样,可以是具备通过控制部61来实现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具体而言,记录装置60具备拍摄数据获取部21、事件检测部22、记录控制部23和乘客检测部62。
传感器65用于检测在搭载有记录装置60的车辆中、除了驾驶员以外是否还存在乘客。传感器65例如可以是检测重量的传感器。传感器65可以在乘客坐在驾驶座以外的座位时检测乘客的重量。或者,传感器65可以是检测安全带的佩戴的传感器、检测驾驶座以外的门打开或关闭的情况的传感器。
传感器65在通过驾驶座以外的座位上的重量或驾驶座以外的门的开闭等来检测出存在乘客的情况下,将检测结果输出给乘客检测部62。传感器65可以使用预定的线缆等来直接连接,也可以经由作为车内网络的CAN来连接。
乘客检测部62在从传感器65接收到检测结果时,将表示搭载有记录装置60的车辆中存在驾驶员以外的乘客的情况的信息输出给记录控制部23。乘客检测部62可以在检测出存在乘客的情况之后,在存在乘客的期间,定期地向记录控制部23输出表示存在乘客的情况的信息。定期例如为比在图2中说明的D-4~D+2的拍摄数据的拍摄期间短的周期。如上所述乘客检测部62定期地向记录控制部23输出表示存在乘客的情况的信息,由此,即使在长时间的期间内存在乘客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图2中说明的D-4~D+2的各自的拍摄数据的拍摄期间内表示是否存在乘客。
记录控制部23在不起因于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时,根据是否存在乘客,决定是否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
记录控制部23在存在乘客的情况下,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并仅将影像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另外,记录控制部23在不存在乘客的情况下,即使在事件检测部22中没有检测出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也不删除声音数据,而将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
接着,使用图9,对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步骤S41~S45与图3的步骤S11~S15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记录控制部23在步骤S42中判断为没有发生事件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乘客(S46)。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不存在乘客的情况下,不从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而将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S43)。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存在乘客的情况下,将从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中删除了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S44)。
如以上说明那样,通过使用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记录装置60,能够判断搭载记录装置60的车辆内是否存在乘客。由此,记录装置60从驾驶员以及乘客的隐私保护的观点出发,能够删除在可能与乘客之间发生对话的状况下的声音数据。
(实施方式5)
接着,使用图1,对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这里,对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记录装置10的构成相同的内容省略详细说明,以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记录装置10中执行的处理不同的处理等为主进行说明。另外,记录装置10可以是具备通过控制部20来实现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具体而言,记录装置10具备拍摄数据获取部21、事件检测部22、记录控制部23和再现控制部25。
在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0中,记录控制部23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以文件形式向记录部33记录。记录控制部23将起因于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而向记录部33记录的拍摄数据(以下,称为事件拍摄数据)与不起因于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而向记录部33记录的拍摄数据(以下,非事件拍摄数据)进行区分来记录到记录部33中。将事件拍摄数据与非事件拍摄数据进行区分来记录到记录部33中例如可以是指,记录事件拍摄数据的记录部33内的存储器区域与记录非事件拍摄数据的记录部33内的存储器区域不同。具体而言,记录控制部23指定记录事件拍摄数据的记录部33内的存储器区域的地址,而将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另外,记录控制部23指定记录非事件拍摄数据的记录部33内的存储器区域的地址,而将非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具体而言,记录控制部23从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生成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运动图像文件,并记录到记录部33。
或者,将事件拍摄数据与非事件拍摄数据区分记录到记录部33中可以是指:记录控制部23在事件拍摄数据的头或有效载荷中设定表示是事件拍摄数据的标记信息等。另外,记录控制部23可以在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头或有效载荷中设定表示是非事件拍摄数据的标记信息等,也可以不设定标记信息。即,没有设定标记信息的拍摄数据可以识别为非事件拍摄数据。与此相反,在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头或有效载荷中设定表示是非事件拍摄数据的标记信息的情况下,可以不在事件拍摄数据中设定标记信息。
另外,记录控制部23可以将事件拍摄数据作为禁止覆盖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中。例如,记录控制部23可以指定禁止覆盖数据的记录部33内的存储器区域的地址,而将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中。或者,记录控制部23可以在事件拍摄数据的头或有效载荷中设定表示禁止覆盖的标记信息等。禁止覆盖数据的记录部33内的存储器区域与记录事件拍摄数据的记录部33内的存储器区域的地址可以一致,也可以是任何一方的存储器区域包含于另一方的存储器区域中。
并且,记录控制部23可以将非事件拍摄数据作为可覆盖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中。例如,记录控制部23可以指定能够进行数据覆盖的记录部33内的存储器区域的地址,而将非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或者,记录控制部23可以在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头或有效载荷中设定表示可覆盖的标记信息等。能够进行数据覆盖的记录部33内的存储器区域与记录非事件拍摄数据的记录部33内的存储器区域的地址可以一致,也可以任何一方的存储器区域包含于另一方的存储器区域中。
记录部33记录从记录控制部23输出的数据,换句话说,记录经由记录控制部23从缓冲存储器24转移的数据。
再现控制部25获取记录在记录部33中的拍摄数据,将基于所获取的拍摄数据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并将基于所获取的拍摄数据的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等。再现控制部25在再现事件拍摄数据时,将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并将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等。再现控制部25在再现非事件拍摄数据时,将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而不将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等。
再现控制部25在接受到对记录装置10进行操作的用户输入的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指示信息时,从记录事件拍摄数据的记录部33内的存储器区域中获取用户希望再现的事件拍摄数据。或者,再现控制部25在接受到对记录装置10进行操作的用户输入的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指示信息时,提取具有标记信息的事件拍摄数据,该标记信息表示是事件拍摄数据。并且,再现控制部25从所提取的事件拍摄数据之中选择用户希望再现的事件拍摄数据。
再现控制部25在接受到对记录装置10进行操作的用户输入的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指示信息时,从记录非事件拍摄数据的记录部33内的存储器区域中获取用户希望再现的非事件拍摄数据。此时,再现控制部25可以仅获取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或者,再现控制部25可以获取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而仅将影像数据输出显示部35。或者,再现控制部25可以获取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而将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的同时,将声音数据的输出级别设为零输出给扬声器36等。
再现控制部25在接受到对记录装置10进行操作的用户输入的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指示信息时,提取具有标记信息的非事件拍摄数据,该标记信息表示是非事件拍摄数据。并且,再现控制部25从所提取的非事件拍摄数据之中选择用户希望再现的非事件拍摄数据。此时,再现控制部25可以仅获取所选择的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或者,再现控制部25可以获取所选择的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而仅将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
在这里,使用图10,对记录在记录部33中的数据与记录在缓冲存储器24中的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在这里,针对图10与图2中共同的内容省略详细说明,以与图2不同的内容为主进行说明。
记录控制部23例如在t2时刻判断为在从t1时刻到t2时刻之间没有发生事件的情况下,将拍摄数据D-2作为非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具体而言,记录控制部23指定记录非事件拍摄数据的记录部33内的存储器区域的地址,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D-2作为非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或者,记录控制部23在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D-2的头或有效载荷中设定表示是非事件拍摄数据的标记信息,并将拍摄数据D-2作为非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
另一方面,记录控制部23在t4时刻判断为在从t3时刻到t4时刻之间的t6时刻发生了事件的情况下,将拍摄数据D作为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具体而言,记录控制部23指定记录事件拍摄数据的记录部33内的存储器区域的地址,并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D作为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或者,记录控制部23在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D的头或有效载荷中设定表示是事件拍摄数据的标记信息,并将拍摄数据D作为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
另外,图10示出了记录控制部23仅将在包含事件发生的时刻的期间内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拍摄数据作为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的情况。记录控制部23不限于此,例如,除了在包含事件发生的时刻的期间内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拍摄数据之外,还可以将在包含事件发生的时刻的期间之前的期间内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拍摄数据作为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例如,记录控制部23在t6时刻,除了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数据D之外,还可以将数据D-1作为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
另外,记录控制部23即使在判断为没有发生事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除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最新期间内获取的拍摄数据之外,还将比最新期间在前的期间内所获取的拍摄数据作为非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
在图10中,数据D-4~D-1和数据D+1作为非事件拍摄数据被记录到记录部33,数据D作为事件拍摄数据被记录到记录部33。
接着,使用图11,对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记录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步骤S51和S52与图3的步骤S11和S12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记录控制部23在步骤S52中判断为发生了事件的情况下,将拍摄数据作为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S53)。记录控制部23在步骤S52中判断为没有发生事件的情况下,将拍摄数据作为非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S54)。即,记录控制部23将拍摄数据区分为事件拍摄数据与非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控制部23中。
步骤S55与图3的步骤S15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接着,使用图12,对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再现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首先,再现控制部25判断是否接受到了再现指示信息(S61)。再现控制部25可以接受从对记录装置10进行操作的用户输入的再现指示信息。再现控制部25在判断为没有接受到再现指示信息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61的处理。
再现控制部25在步骤S61中判断为接受到了再现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被指示了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该事件拍摄数据是事件发生期间的拍摄数据(S62)。再现指示信息中包含:表示拍摄数据的拍摄期间的信息、以及表示是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还是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的信息。
或者,在步骤S62中,再现控制部25可以从记录部33中获取被指示了再现的拍摄数据,并判断所获取的拍摄数据是事件拍摄数据还是非事件拍摄数据。再现控制部25例如使用再现指示信息所含的表示拍摄数据的拍摄期间的信息,确定记录在记录部33中的拍摄数据。再现控制部25可以通过被指示了再现的拍摄数据记录在记录部33内的哪个存储器区域,来判断被指示了再现的拍摄数据是事件拍摄数据还是非事件拍摄数据。或者,再现控制部25可以基于被指示了再现的拍摄数据中设定的标记信息,来判断被指示了再现的拍摄数据是事件拍摄数据还是非事件拍摄数据。
再现控制部25在步骤S62中判断为被指示了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的情况下,将被指示的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并将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S63)。
再现控制部25在步骤S62中判断为没有被指示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判断为被指示了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的情况下,将被指示的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S64)。在该情况下,再现控制部25不会将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
再现控制部25在执行了步骤S63或步骤S64的处理之后,判断是否结束了事件拍摄数据或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S65)。再现控制部25在判断为结束了事件拍摄数据或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的情况下,结束再现处理。再现控制部25在判断为没有结束事件拍摄数据或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65的处理直到结束再现为止。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0针对将发生事件的时刻包含于拍摄期间的拍摄数据,能够再现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另外,记录装置10针对在没有发生事件的期间内拍摄的拍摄数据,能够不再现声音数据,而仅再现影像数据。由此,记录装置10针对发生了交通事故等事件时的拍摄数据,由于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因此能够有助于事故原因的查明等。另一方面,记录装置10针对在没有发生事件的期间内的拍摄数据,不会再现可能包含驾驶员的话语、或者驾驶员与乘客之间的对话等的声音数据,能够保护驾驶员以及乘客的隐私。
(实施方式6)
接着,使用图4,对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记录装置4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这里,对与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记录装置40的构成相同的内容省略详细说明,以与实施方式2说明的记录装置40所执行的处理不同的处理等为主进行说明。另外,记录装置40可以是具备通过控制部41来实现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具体而言,记录装置40具备拍摄数据获取部21、事件检测部22、记录控制部23、再现控制部25和音量水平获取部42。
图4示出音量水平获取部42配置于麦克风32与记录控制部23之间的情况,但音量水平获取部42也可以配置于拍摄数据获取部21与记录控制部23之间、或者记录部33与再现控制部25之间。
记录控制部23在不起因于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时,将拍摄数据记录为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同时,也将与声音数据的音量水平相关的信息记录到记录部33。
再现控制部25在再现事件拍摄数据时,将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并将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
再现控制部25在再现非事件拍摄数据时,根据声音数据的音量水平,判断是否再现声音数据。例如,再现控制部25在通常对话水平的音量与超过通常对话水平的大声音之间具有音量水平的阈值1。即,阈值1用于识别通常对话水平与通常对话水平以上的音量水平。超过通常对话水平的大声音例如可以是人的尖叫声或喊叫声等。
再现控制部25在音量水平小于阈值1的情况下,不再现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另外,再现控制部25在声音水平超过阈值1的情况下,即使在事件检测部22中没有检测出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也会再现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
再现控制部25使用阈值1来决定是否再现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由此能够保护驾驶员或乘客的隐私。即,在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包含通常对话水平的音量水平的情况下,声音数据不会被再现,因此驾驶员或乘客的隐私受到保护。另外,虽然在传感器34中没有检测到事件,但通过检测出超过通常对话水平的大声音,而假设在车内发生了某些异常的情况等下,再现控制部25能够与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一同再现声音数据。
另外,再现控制部25可以在通常对话水平的音量与比通常对话水平低的音量之间具有音量水平的阈值2。即,阈值2用于识别通常对话水平与通常对话水平以下的音量水平。比通常对话水平低的音量例如可以是无声或机械声音等。
再现控制部25在音量水平超过阈值2的情况下,不再现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另外,再现控制部25在声音水平小于阈值2的情况下,即使在事件检测部22中没有检测出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也会再现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
再现控制部25使用阈值2来决定是否再现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由此能够保护驾驶员或乘客的隐私。即,在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包含通常对话水平的音量水平的情况下,声音数据不会被再现,因此驾驶员或乘客的隐私受到保护。
并且,在声音水平是不会暴露驾驶员和乘客的隐私的程度的声音水平的情况下,再现控制部25将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以及扬声器36。这样的处理是用于再现拍摄数据的通常的处理,因此能够抑制再现控制部25中的处理负荷。
另外,再现控制部25可以使用阈值1和2来判断是否再现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例如,再现控制部25在音量水平超过阈值1的情况和小于阈值2的情况这两种情况下,将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并将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另外,显示部35在音量水平小于阈值1且超过阈值2的情况下,仅将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不会将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
接着,使用图13,对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再现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步骤S71~S75与图12的步骤S61~S65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再现控制部25在步骤S72中判断为被指示了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的情况下,判断该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的音量水平是否小于阈值1(S76)。
再现控制部25在判断为音量水平小于阈值1的情况下,不会将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而仅将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S74)。再现控制部25在判断为音量水平超过阈值1的情况下,将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并将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S73)。
图13示出了在步骤S76中再现控制部25判断音量水平是否小于阈值1的处理,但也可以实施判断音量水平是否小于阈值2的处理。在该情况下,再现控制部25在音量水平小于阈值2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73的处理,在音量水平超过阈值2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74的处理。
另外,再现控制部25可以判断音量水平是否小于阈值1且超过阈值2。在该情况下,再现控制部25在音量水平小于阈值1且超过阈值2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74的处理,在音量水平不满足小于阈值1且超过阈值2的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73的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记录装置40针对拍摄期间包括发生了事件的时刻的拍摄数据,能够再现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另外,记录装置40针对在没有发生事件的期间内拍摄的拍摄数据,能够防止具有通常对话水平的音量水平的声音数据的再现。由此,记录装置40能够保护驾驶员以及乘客的隐私。另一方面,记录装置40针对在没有发生事件的期间内拍摄的拍摄数据,能够再现被认为在车内发生了异常的音量水平的声音数据,即能够再现具有通常对话水平以上的音量水平的声音数据。由此,记录装置40能够将非事件拍摄数据用于在车内发生的某些异常的原因的查明中。
(实施方式7)
接着,使用图6,对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记录装置5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这里,对与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记录装置50的构成相同的内容省略详细说明,以与实施方式3说明的记录装置50中执行的处理不同的处理等为主进行说明。另外,记录装置50可以是具备通过控制部51来实现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具体而言,记录装置50具备拍摄数据获取部21、事件检测部22、记录控制部23、再现控制部25和话语分析部52。
图6示出话语分析部52配置于麦克风32与记录控制部23之间的情况,但话语分析部52也可以配置于拍摄数据获取部21与记录控制部23之间、或者记录部33与再现控制部25之间。
记录控制部23在将不是起因于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时,将拍摄数据记录为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同时,也将与声音数据中是否包含话语相关的信息记录到记录部33。
再现控制部25在再现事件拍摄数据时,将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并将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
再现控制部25在再现非事件拍摄数据时,根据声音数据中是否包含话语,判断是否再现声音数据。再现控制部25在再现非事件拍摄数据时,在声音数据中包含有话语的情况下,不将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而将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
接着,使用图14,对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再现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步骤S81~S85与图12的步骤S61~S65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再现控制部25在步骤S82中判断为被指示了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的情况下,判断该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中是否包含话语(S86)。
再现控制部25在判断为包含有话语的情况下,不将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而仅将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S84)。再现控制部25在判断为没有包含话语的情况下,将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并将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S83)。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通过使用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记录装置50,能够判断声音数据中是否包含话语。由此,记录装置50从保护隐私的观点出发,能够不再现包含最不希望再现的话语的声音数据。
(实施方式8)
接着,使用图8,对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记录装置6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这里,对与实施方式4中说明的记录装置60的构成相同的内容省略详细说明,以与实施方式4说明的记录装置60中执行的处理不同的处理等为主进行说明。另外,记录装置60可以是具备通过控制部61来实现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具体而言,记录装置60具备拍摄数据获取部21、事件检测部22、记录控制部23、再现控制部25和乘客检测部62。
记录控制部23在不是起因于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33时,将拍摄数据记录为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同时,也将与乘客的存在与否相关的信息记录到记录部33。
再现控制部25在再现事件拍摄数据时,将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并将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
再现控制部25在再现非事件拍摄数据时,根据搭载有记录装置60的车辆内是否存在乘客,判断是否再现声音数据。再现控制部25在再现存在乘客时所获取的非事件拍摄数据时,不将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而将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
接着,使用图15,对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再现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步骤S91~S95与图12的步骤S61~S65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再现控制部25在步骤S92中判断为被指示了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再现的情况下,判断在获取该非事件拍摄数据时是否存在乘客(S96)。
再现控制部25在判断为存在乘客的情况下,不将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仅将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S94)。再现控制部25在判断为不存在乘客的情况下,将非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并将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S93)。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通过使用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记录装置60,在获取期望再现的非事件拍摄数据时,能够判断是否存在乘客。由此,记录装置60从保护隐私的观点出发,能够不再现可能发生了与乘客之间的对话的状况下的声音数据。
(实施方式9)
接着,使用图16,对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再现装置7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再现装置70是对记录在实施方式5至8中说明的记录装置10、记录装置40、记录装置50和记录装置60(以下,称为记录装置10等)中的事件拍摄数据以及非事件拍摄数据进行再现的装置。
例如,记录装置10等将记录在记录部33中的事件拍摄数据以及非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光盘或卡片式记录介质等的可携带记录介质中。可携带记录介质可以分为记录事件拍摄数据的存储器区域、以及记录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存储器区域。在该情况下,记录装置10将记录在记录部33中的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可携带记录介质中的记录事件拍摄数据的存储器区域。另外,记录装置10将记录在记录部33中的非事件拍摄数据记录到可携带记录介质中的记录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存储器区域。
或者,对记录在记录部33中的事件拍摄数据以及非事件拍摄数据设定用于识别事件拍摄数据以及非事件拍摄数据的标记信息。在该情况下,可携带记录介质内的存储器区域可以不分为记录事件拍摄数据的存储器区域、以及记录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存储器区域。
再现装置70对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事件拍摄数据以及非事件拍摄数据进行再现。再现装置70可以是通过处理器执行保存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来动作的计算机装置。例如,再现装置70可以是手机终端、智能手机终端或个人计算机等。并且,再现装置70可以是摄影机、数码相机、家庭用或业务用的录像再现装置等。
这里,对再现装置7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再现装置70具有数据读取部71、再现控制部72、显示部73和扬声器74。由于显示部73与记录装置10等的显示部35相同、扬声器74与记录装置10等的扬声器36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数据读取部71以及再现控制部72可以是通过处理器执行保存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处理的软件或模块。或者,数据读取部71以及再现控制部72可以是电路或芯片等的硬件。
数据读取部71读取可携带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数据,并解码所读取的数据。数据读取部71将所解码的数据输出给再现控制部72。再现控制部72在再现事件拍摄数据的情况下,将该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73,并将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74。
数据读取部71在从记录事件拍摄数据的存储器区域中读取了数据的情况下,与所解码的数据一同,将表示事件拍摄数据的信息输出给再现控制部72。数据读取部71在从记录非事件拍摄数据的存储器区域中获取了数据的情况下,与所解码的数据一同,将表示非事件拍摄数据的信息输出给再现控制部72。
在可携带记录介质中记录有包含用于识别事件拍摄数据以及非事件拍摄数据的标记信息的数据的情况下,数据读取部71解码的数据中也包含用于识别事件拍摄数据以及非事件拍摄数据的标记信息。
再现控制部72在再现非事件拍摄数据的情况下,不将该事件拍摄数据所含的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74,将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73。
再现控制部72可以具体执行图12~图15中说明的再现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图16的再现装置能够再现记录在记录装置10等中的事件拍摄数据以及非事件拍摄数据。换句话说,用户能够在记录装置10等以外的装置(即,再现装置70)中再现在记录装置10等中记录的事件拍摄数据以及非事件拍摄数据。由此,用户没有必要在记录装置10中再现记录装置10等中记录的事件拍摄数据以及非事件拍摄数据。其结果为,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实施方式10)
接着,使用图17,对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记录装置8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记录装置80替代图1的记录装置10中的控制部20而具有控制部81。并且,记录装置80是从图1的记录装置10中删除记录部33并增加了通信部37的装置。另外,控制部81是将发送控制部28以及接收控制部29增加到图1的控制部20中的构成。另外,通信部37具有发送部38以及接收部39。关于记录装置80,对与记录装置10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以下,关于记录装置80,以与记录装置10不同的构成为主进行说明。记录装置80也可以与记录装置10同样,做成具备通过控制部81来实现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具体而言,记录装置80具备拍摄数据获取部21、事件检测部22、记录控制部23、发送控制部28和接收控制部29。
另外,记录装置80经由网络与外部记录装置5进行通信。具体而言,记录装置80将用相机31以及麦克风32拍摄的拍摄数据向外部记录装置5发送。换句话说,记录装置80将拍摄数据记录到外部记录装置5。外部记录装置5可以是云服务器等的服务器装置,也可以是企业或个人管理的服务器装置。或者,外部记录装置5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等的计算机装置。外部记录装置5记录经由网络接收的拍摄数据。
传感器34例如为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感测在搭载了记录装置80的车辆引起事故的情况或者被卷入到事故的情况下发生的冲击等。并且,传感器34可以感测车辆的速度等。显示部35可以是再现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5中的影像数据的显示器。扬声器36再现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5中的声音数据。扬声器36在扬声器36的输入之前包括未图示的声音増幅部、声音处理部,即使在记载为扬声器36的情况下也包含这些。
通信部37与外部记录装置5之间发送或接收数据。具体而言,发送部38向外部记录装置5发送数据,接收部39接收从外部记录装置5发送的数据。通信部37例如可以使用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通信方式与网络连接。或者,通信部37可以使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化)等无线通信标准与网络连接。发送部38例如对从控制部81输出的拍摄数据进行调制处理等,并将由此生成的无线数据发送给外部记录装置5。另外,接收部39例如对从外部记录装置5发送的无线数据进行解调处理等,并将由此生成的拍摄数据输出给控制部81。或者,对拍摄数据进行的调制处理以及对无线数据进行的解调处理可以在控制部81内的发送控制部28以及接收控制部29中实施。
记录控制部23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作为文件形式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发送控制部28将拍摄数据经由发送部38向外部记录装置5发送。记录控制部23在起因于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时,将从缓冲存储器24获取的拍摄数据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从缓冲存储器24获取的拍摄数据包括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换句话说,记录控制部23将从缓冲存储器24获取的拍摄数据经由发送控制部28以及发送部38向外部记录装置5转移。换句话说,记录控制部23将从缓冲存储器24获取的拍摄数据记录到外部记录装置5。记录控制部23在起因于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时,将从缓冲存储器24获取的拍摄数据直接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具体而言,记录控制部23从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中生成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运动图像文件,并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
记录控制部23在不是起因于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时,在从缓冲存储器24获取的拍摄数据之中仅将影像数据的数据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即,记录控制部23将包含影像数据且不包含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换句话说,记录控制部23将从拍摄数据中删除了声音数据的数据,从缓冲存储器24记录到外部记录装置5。具体而言,记录控制部23对于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将声音数据替换为无声的声音数据,与影像数据一同生成运动图像文件,并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
记录控制部23可以在将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时,将起因于事件的拍摄数据、即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作为禁止覆盖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例如,记录控制部23可以指定禁止数据覆盖的外部记录装置5内的存储器区域的地址,而将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或者,记录控制部23可以在拍摄数据的头或有效载荷中设定表示禁止覆盖的标记信息等。
另外,记录控制部23可以在将不是起因于事件的拍摄数据、即删除声音数据而仅包含影像数据的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时,将仅包含影像数据的拍摄数据作为可覆盖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例如,记录控制部23可以指定外部记录装置5的能够进行数据覆盖的存储器区域的地址,而将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或者,记录控制部23可以在拍摄数据的头或有效载荷中设定表示可覆盖的标记信息。
再现控制部25获取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5中的拍摄数据,将基于所获取的拍摄数据的影像数据输出给显示部35,并将基于所获取的拍摄数据的声音数据输出给扬声器36等。接收控制部29将从接收部39输出的拍摄数据向再现控制部25输出。即,再现控制部25经由接收部39以及接收控制部29接收从外部记录装置5发送的拍摄数据。
图17示出了记录装置80包含再现控制部25、接收控制部29、显示部35和扬声器36的构成,但也可以是与记录装置80不同的再现装置等包含再现控制部25、接收控制部29、显示部35和扬声器36。换句话说,记录装置80可以不包含再现控制部25、接收控制部29、显示部35和扬声器36。即,可以是包含再现控制部25、接收控制部29、显示部35和扬声器36的再现装置等对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5中的数据进行再现。例如,再现装置等可以是对记录在光盘或卡片式记录介质等的可携带记录介质中的数据进行再现的装置。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5中的数据可以转移到可携带记录介质。
这里,使用图18,对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的数据与记录在缓冲存储器24中的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图18所示的横轴表示时间的经过。D-4~D+2中的每一个表示预定期间之间拍摄的拍摄数据。在图18中,D-4是最早拍摄的拍摄数据,D+2是最晚拍摄的拍摄数据。预定期间例如为几秒、几十秒、几分钟等。
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拍摄数据立即被输出给缓冲存储器24。因此,图18示出了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拍摄数据直接被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的情况。换句话说,图18示出了拍摄数据获取部21获取拍摄数据的时刻与拍摄数据被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中的时刻实质上一致的情况。实质上一致还包括拍摄数据获取部21获取拍摄数据的时刻与拍摄数据被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中的时刻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例如,实质上一致还包括拍摄数据被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的时刻与拍摄数据获取部21获取拍摄数据的时刻相比往后偏移的情况。另一方面,要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的拍摄数据在暂时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之后,通过记录控制部23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因此,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拍摄数据被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的时刻与被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的时刻不同。具体而言,拍摄数据被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的时刻与拍摄数据被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的时刻相比更晚。
t1~t6表示时刻。记录控制部23在t1~t6时刻判断在过去的预定期间内是否发生了事件。例如,记录控制部23在t2时刻判断在从t1时刻到t2时刻内是否发生了事件。记录控制部23在其他时刻也同样判断是否发生了事件。在图2中,记录控制部23在t1时刻~t3时刻以及t5时刻判断为没有发生事件。另外,记录控制部23在t4时刻判断为在从t3时刻到t4时刻之间的t6时刻发生了事件。
记录控制部23例如在t2时刻判断为在从t1时刻到t2时刻内没有发生事件的情况下,从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D-2中删除声音数据,即,将拍摄数据D-2的声音数据设为无声化,将只剩下影像数据的拍摄数据进行文件化并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另一方面,记录控制部23在t4时刻判断为在从t3时刻到t4时刻之间的t6时刻发生了事件。在该情况下,记录控制部23不从在t6时刻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数据D中删除声音数据,而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数据D直接进行文件化并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
图18示出了完成向缓冲存储器24的存储的拍摄数据立即被输出到发送控制部28的情况,但是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的时刻不限于图18。例如,记录控制部23可以获取正在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4中的拍摄数据,并将所获取的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或者,记录控制部23可以在向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的存储结束的情况下,在从拍摄数据的存储结束的时间点开始经过了预定期间之后,将该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这里,拍摄数据是指图18所示的D-4~D+2中的任意一个。
另外,图18示出了记录控制部23仅将在包含事件发生的时刻在内的期间内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拍摄数据以不删除声音数据的方式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的情况。记录控制部23不限于此,例如,除了包含事件发生的时刻在内的期间内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拍摄数据之外,还可以将在包含事件发生的时刻在内的期间之前的期间内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拍摄数据以不删除声音数据的方式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例如,记录控制部23除了在t6时刻拍摄数据获取部21所获取的数据D之外,还可以将数据D-1以不删除声音数据的方式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
另外,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没有发生事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除了存储在缓冲存储器24中的最新期间获取的拍摄数据之外,还将在最新期间之前的期间内获取的拍摄数据以不删除声音数据的方式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
在图18中,将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数据D-4~D-1的期间、以及输出数据D+1的期间作为删除声音数据期间,并将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数据D的期间作为不删除声音数据期间。
接着,使用图19,对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发送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首先,拍摄数据获取部21将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输出给缓冲存储器24,缓冲存储器24开始进行拍摄数据的存储(S101)。接着,记录控制部23在开始将存储在缓冲存储器24中的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时,判断是否发生了事件(S102)。具体而言,记录控制部23判断在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的拍摄数据的拍摄期间内是否发生了事件。例如,记录控制部23判断在事件检测部22中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的拍摄数据的拍摄期间内是否被检测出事件的发生。
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发生了事件的情况下,将在拍摄期间内包含发生了事件的时刻的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S103)。发送控制部28将被输出的拍摄数据经由发送部38发送给外部记录装置5。步骤S13中被输出的拍摄数据是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运动图像文件。换句话说,记录控制部23不从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而进行文件化,并将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
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没有发生事件的情况下,从在没有发生事件的期间内拍摄的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将仅包含影像数据的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S104)。步骤S104中被输出的拍摄数据是包含影像数据以及无声化的声音数据的运动图像文件。换句话说,记录控制部23从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的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而进行文件化,并将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发送控制部28将被输出的拍摄数据经由发送部38发送给外部记录装置5。
记录控制部23在步骤S103或S104中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内的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之后,判断是否结束了预先规定的期间内的拍摄数据的输出(S105)。预先规定的期间可以是图18中说明的D-4~D+2的各拍摄数据的拍摄期间。例如,记录控制部23可以在将拍摄数据D-2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时,判断在缓冲存储器24内是否还有未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的拍摄数据D-2。记录控制部23可以在判断为缓冲存储器24内没有还未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的拍摄数据D-2的情况下,判断为预先规定的期间内结束了拍摄数据的输出。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缓冲存储器24内还有未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的拍摄数据D-2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拍摄数据D-2的输出。
接着,记录控制部23判断是否结束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内的所有拍摄数据的输出(S106)。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结束了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内的所有拍摄数据的输出的情况下,结束处理。在缓冲存储器24内不存在没有向发送控制部28输出的拍摄数据的情况例如为,在驾驶员实施了停止拍摄的操作的情况、或者发动机停止而拍摄被停止的情况場合等。
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没有结束存储于缓冲存储器24内的所有拍摄数据的输出的情况下,反复执行步骤S101以后的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记录装置80针对拍摄期间包含有发生了事件的时刻的拍摄数据,能够将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向外部记录装置5发送。另外,记录装置80针对在没有发生事件的期间内拍摄的拍摄数据,能够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而仅将影像数据向外部记录装置5发送。向外部记录装置5发送的影像数据被存储到外部记录装置中。由此,记录装置80针对发生了交通事故等事件时的拍摄数据,由于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因此能够有助于事故原因的查明等。另一方面,记录装置80针对没有发生事件的期间的拍摄数据,通过删除可能包含驾驶员的话语或驾驶员与乘客之间的对话等的声音数据,能够保护驾驶员以及乘客的隐私。
另外,拍摄数据被记录到外部记录装置5,由此即使在由于事故等而车辆、行车记录仪破损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拍摄数据的破损消失。
(实施方式11)
接着,使用图20,对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发送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在图20中,主要针对与图19不同的处理进行说明。
由于步骤S111与图19的步骤S101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接着,记录控制部23在开始将存储在缓冲存储器24中的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时,判断是否发生了事件(S112)。
这里,使用图21,对事件检测部22检测出的事件进行详细说明。图21中的传感的列中记载了事件检测部22所获取的信息或感测该信息的装置。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加速度信息或冲击信息,并输出给事件检测部22。用户操作是指,通过用户操作记录装置80,不依赖于传感器等而用手动接受用于开始进行起因于事件的记录的操作的情况。转向信息例如为经由CAN获取的与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相关的信息。速度信息例如为经由CAN获取的车辆的速度信息。音量例如为表示车辆使用者的声音水平的信息。
事件的列中记载有:基于事件检测部22所获取的信息等来确定的事件的示例。例如,事件检测部22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感测的加速度为阈值1以上、且表示碰撞的阈值2以上的情况下,确定为车辆与人或物体碰撞。阈值2设为比阈值1大的值。或者,事件检测部22可以在加速度的波形形状为表示碰撞的波形形状的情况下,确定为车辆与人或物体碰撞。另外,事件检测部22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感测的加速度为阈值1以上且小于阈值2的情况下,确定为车辆急加速或急减速。或者,事件检测部22可以在加速度的波形形状不是表示碰撞的波形形状的情况下,确定为车辆急加速或急减速。另外,事件检测部22感测出记录装置80的操作部被操作、且被指示了起因于事件的记录的开始。另外,事件检测部22在方向盘的旋转速度超过预定值或者方向盘的旋转量超过预定值等的情况下,确定为驾驶员急转方向盘。另外,事件检测部22在车辆的速度超过预定值的情况下,确定为车辆处于超速状态。另外,事件检测部22在车辆的使用者的声音水平超过预定值的情况下,确定为在车辆内发生了人的纠纷。
事件级别的列中记载有与各事件相关的水平。例如,称为碰撞以及人的纠纷的事件的事件级别设定为高,其他事件的事件级别设定为低。记录控制部23基于事件级别,确定向外部记录装置5发送的拍摄数据的种类。
发送数据的列中记载有:记录控制部23经由发送控制部28以及发送部38向外部记录装置5发送的数据。例如,记录控制部23在事件级别设定为高的情况下,发送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另外,记录控制部23在事件级别设定为低的情况下,仅发送影像数据。另外,记录控制部23在事件检测部22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所感测出的信息来确定了事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同时发送加速度信息。并且,记录控制部23在事件检测部22使用速度信息来确定了事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同时发送速度信息。
返回到图20,记录控制部23在从事件检测部22通知了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判断事件级别是否高(S113)。事件检测部22在检测出事件的情况下,将记载在图21的事件列中的事件的内容以及事件级别通知给记录控制部23。记录控制部23在判断为事件级别高的情况下,将拍摄期间内包含发生了事件级别被设定为高的事件的时刻的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S114)。步骤S114中输出的拍摄数据是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运动图像文件。
记录控制部23在步骤S112中没有从事件检测部22通知事件的发生、而被判断为没有发生事件的情况下、以及在步骤S113中判断为所发生的事件的事件级别不是高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15中规定的处理。在步骤S115中,记录控制部23将没有发生事件的期间内拍摄的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或者从包含发生了事件的时刻的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并将仅包含影像数据的拍摄数据输出给发送控制部28。
由于步骤S116以及S117与图19的步骤S105以及S106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80能够与所发生的事件的事件级别对应地决定将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发送给外部记录装置5、还是仅将影像数据发送给外部记录装置5。事件级别高和低的任一情况均作为起因于事件的拍摄数据而设定有表示禁止覆盖的标记信息。另外,关于被记录到外部记录装置5中的数据,不是起因于事件的拍摄数据不包含声音数据以可覆盖的方式被记录,起因于事件的拍摄数据在事件级别为高的情况下记录声音数据以及影像数据,在事件级别为低的情况下以不包含声音数据的方式记录。由此,关于在从记录装置80向外部记录装置5发送且记录为禁止覆盖的拍摄数据之中、记录了事故或纠纷的发生的影像数据,为了事故或纠纷的原因查明究明,除了影像数据之外,还将声音数据记录为可参照的数据,而关于记录了车辆的运行状况等的影像数据,以不包含声音数据的方式记录,因此,即使在起因于事件而被记录的拍摄数据中,也能够保护驾驶员以及乘客的隐私。
(实施方式12)
接着,使用图22,对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9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记录装置90替代图17的记录装置80中的控制部81而具有控制部91。另外,控制部91是在图17的控制部81中增加了音量水平获取部92的构成。关于记录装置90,针对与记录装置80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说明。以下,关于记录装置90,以与记录装置80不同的构成为主进行说明。记录装置90也可以是与记录装置80同样地具备通过控制部91来实现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具体而言,记录装置90具备拍摄数据获取部21、事件检测部22、记录控制部23、发送控制部28和音量水平获取部92。
音量水平获取部92从麦克风32生成的声音数据中获取与音量水平相关的信息。音量水平获取部42可以从拍摄数据获取部21获取的声音数据中获取与音量水平相关的信息。音量水平例如可以是表示声音的音量的信息。音量水平获取部42将与音量水平相关的信息输出给事件检测部22。具体而言,与音量水平相关的信息中可以包含声音数据的识别信息。
图22示出音量水平获取部92配置于麦克风32与事件检测部22之间的情况,但音量水平获取部42可以配置于拍摄数据获取部21与事件检测部22之间。
记录控制部23根据与声音数据相关的音量水平来决定是否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例如,在通常对话水平的音量与超过通常对话水平的大声音之间设置音量水平的阈值1。即,阈值1用于识别通常对话水平与通常对话水平以上的音量水平。超过通常对话水平的大声音例如可以是人的尖叫声或喊叫声等。音量水平超过阈值1表示发生了图21所示的人的纠纷。即,在音量水平超过阈值1的情况下,事件检测部22中检测出了作为事件而发生了人的纠纷,事件级别设定为高。
记录控制部23在音量水平小于阈值1的情况下,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仅将影像数据发送给外部记录装置5。即,在音量水平小于阈值1的情况下,没有检测出事件。
记录控制部23基于阈值1判断是否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由此能够保护驾驶员或乘客的隐私。
接着,对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发送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发送处理与图20相同,因此使用图20,对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发送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拍摄数据的发送处理主要是与音量水平对应的处理。以下,针对在图20中与使用了音量水平的处理相关的内容进行说明。
在步骤S112中,记录控制部23判断是否从事件检测部22通知了与人的纠纷相关的事件。具体而言,事件检测部22判断是否从音量水平获取部92获取了超过阈值1的音量水平。事件检测部22在音量水平获取部92所获取的音量水平超过阈值1的情况下,将发生了与人的纠纷相关的事件的情况通知给记录控制部23。事件检测部22在音量水平获取部92所获取的音量水平小于阈值1的情况下,判断为没有发生与人的纠纷相关的事件。
并且,在步骤S113中,记录控制部23判断从事件检测部22通知的事件的事件级别是否为高。如图21所示,与人的纠纷相关的事件的事件级别设定为高。因此,记录控制部23在步骤S112中被通知发生了人的纠纷的情况下,判断为事件级别为高。另外,事件检测部22可以在具有与音量水平相关的多个阈值的情况下,根据音量水平,将与人的纠纷相关的事件级别设定为高或低。在该情况下,记录控制部23在步骤S112中判断为作为事件发生了人的纠纷,在步骤S113中有时判断为事件级别不是高。
关于步骤S112以及步骤S113以外的处理,由于与已经说明的内容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通过使用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90,能够根据音量水平来判断是否从拍摄数据中删除声音数据。由此,在音量水平为不相当于人的纠纷的程度的音量水平的情况下,能够使记录不包含声音数据,从而能够保护隐私。
在上述的示例中,程序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来保存,并能够供应到计算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各种类型的具有实体的记录介质(tangible storage medium)。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记录介质(例如,软盘、磁带、硬盘驱动器)、光磁记录介质(例如,光磁盘)、CD-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CD-R、CD-R/W、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掩模ROM、PROM(Programmable ROM,可编程ROM)、EPROM(Erasable PROM,可擦除PROM)、闪存ROM、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另外,程序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来提供给计算机。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信号、光信号以及电磁波。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经由电线以及光纤等的有线通信路径、或者无线通信路径,将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超过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6年11月18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16-225129、2016年11月18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16-225130、以及2017年3月3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17-040029为基础的优先权,将其全部公开内容引入到本文中。
工业应用性
本申请能够应用于记录拍摄数据的记录装置。
符号说明
10…记录装置
20…控制部
21…拍摄数据获取部
22…事件检测部
23…记录控制部
24…缓冲存储器
25…再现控制部
31…相机
32…麦克风
33…记录部
34…传感器
35…显示部
36…扬声器
40…记录装置
41…控制部
42…音量水平获取部
50…记录装置
51…控制部
52…话语分析部
60…记录装置
61…控制部
62…乘客检测部
65…传感器。

Claims (5)

1.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拍摄数据获取部,获取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
事件检测部,检测针对车辆的事件的发生;
乘客检测部,检测有无所述车辆的驾驶员以外的乘客;以及
记录控制部,其在起因于所述事件检测部所检测出的事件而将所述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时,将第一拍摄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所述第一拍摄数据包含所述影像数据以及所述声音数据,在不是起因于事件而将所述拍摄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时、并且在所述乘客检测部检测到乘客时,将第二拍摄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所述第二拍摄数据包含所述影像数据但不包含所述声音数据,
所述记录部位于所述记录装置的内部或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还包括:缓冲存储器,暂时存储所述拍摄数据获取部所获取的拍摄数据,
其中,所述记录控制部在起因于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出的事件而从所述缓冲存储器向所述记录部转移所述拍摄数据时,将没有从所述拍摄数据中删除所述声音数据的所述第一拍摄数据转移到所述记录部,在不是起因于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出的事件而从所述缓冲存储器向所述记录部转移所述拍摄数据时,将从所述拍摄数据中删除了所述声音数据的所述第二拍摄数据转移到所述记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记录控制部将所述第一拍摄数据作为禁止覆盖数据记录到记录部,并将所述第二拍摄数据作为可覆盖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
4.一种记录方法,包括:
拍摄数据获取步骤,获取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
事件检测步骤,检测针对车辆的事件的发生;
乘客检测步骤,检测有无所述车辆的驾驶员以外的乘客;以及
记录控制步骤,在起因于所述事件检测部所检测出的事件而将所述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时,将第一拍摄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所述第一拍摄数据包含所述影像数据以及所述声音数据,在不是起因于事件而将所述拍摄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时、并且在所述乘客检测步骤中检测到乘客时,将第二拍摄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所述第二拍摄数据包含所述影像数据但不包含所述声音数据。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
拍摄数据获取步骤,获取包含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拍摄数据;
事件检测步骤,检测针对车辆的事件的发生;
乘客检测步骤,检测有无所述车辆的驾驶员以外的乘客;以及
记录控制步骤,在起因于所述事件检测部所检测出的事件而将所述拍摄数据记录到记录部时,将第一拍摄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所述第一拍摄数据包含所述影像数据以及所述声音数据,在不是起因于事件而将所述拍摄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时、并且在所述乘客检测步骤中检测到乘客时,将第二拍摄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部,所述第二拍摄数据包含所述影像数据但不包含所述声音数据。
CN202110539068.7A 2016-11-18 2017-10-18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1149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9068.7A CN113114966B (zh) 2016-11-18 2017-10-18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5130 2016-11-18
JP2016225129A JP6451720B2 (ja) 2016-11-18 2016-11-18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225130A JP6451721B2 (ja) 2016-11-18 2016-11-18 記録装置、再生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225129 2016-11-18
JP2017040029A JP6536603B2 (ja) 2017-03-03 2017-03-03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40029 2017-03-03
CN201780048452.9A CN109565564B (zh) 2016-11-18 2017-10-18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202110539068.7A CN113114966B (zh) 2016-11-18 2017-10-18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PCT/JP2017/037642 WO2018092495A1 (ja) 2016-11-18 2017-10-18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再生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8452.9A Division CN109565564B (zh) 2016-11-18 2017-10-18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4966A true CN113114966A (zh) 2021-07-13
CN113114966B CN113114966B (zh) 2024-04-26

Family

ID=6214537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8452.9A Active CN109565564B (zh) 2016-11-18 2017-10-18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202110539068.7A Active CN113114966B (zh) 2016-11-18 2017-10-18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8452.9A Active CN109565564B (zh) 2016-11-18 2017-10-18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1050980B2 (zh)
EP (2) EP3920529A3 (zh)
CN (2) CN109565564B (zh)
WO (1) WO20180924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13587B1 (en) 2019-02-26 2024-05-01 JVCKenwood Corporation Record-play control device, play control device, record-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7354771B2 (ja) 2019-10-31 2023-10-03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記録システム、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WO2021161822A1 (zh) * 2020-02-13 2021-08-19
JP7243661B2 (ja) * 2020-02-20 2023-03-22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イベント情報参照システム
WO2022053862A1 (ja) 2020-09-10 2022-03-1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情報出力装置及び情報出力方法
CN113240940A (zh) * 2021-05-07 2021-08-10 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提醒监控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64634A (ja) * 2002-07-31 2004-02-26 Seiko Epson Corp 運行情報記録装置
JP2006019845A (ja) * 2004-06-30 2006-01-19 Canon Sales Co Inc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770002Y (zh) * 2005-03-03 2006-04-05 张竑 车载智能多媒体摄录仪
CN1811825A (zh) * 2005-01-21 2006-08-0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驾驶记录器及驾驶记录器的控制方法
CN2864821Y (zh) * 2004-12-09 2007-01-31 周东宁 出租车安全监控装置
JP2008102762A (ja) * 2006-10-19 2008-05-01 Denso Corp 画像収集システム、記録装置
US20100123779A1 (en) * 2008-11-18 2010-05-20 Dennis Michael Snyder Video record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US20100201819A1 (en) * 2007-07-30 2010-08-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rive recorder, drive recorder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drive recorder, and program
CN101841649A (zh) * 2009-03-18 2010-09-2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记录带声音的静止图像的数字照相机
JP2011205373A (ja) * 2010-03-25 2011-10-13 Secom Co Ltd 車載画像監視装置
JP3182439U (ja) * 2012-12-21 2013-03-28 宗盈国際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ビデオ記録装置
US20160006922A1 (en) * 2009-12-07 2016-01-07 Cobr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Vehicle Camera System
JP2016009202A (ja) * 2014-06-20 2016-01-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ーおよび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ー用のプログラム
CN106056839A (zh) * 2016-06-30 2016-10-26 武汉斑马快跑科技有限公司 网约车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1071A (en) * 1999-03-12 2000-12-12 Navigati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 in-vehicle computing architecture
JP4627152B2 (ja) * 2004-06-01 2011-02-09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危機監視システム
JP2007053701A (ja) * 2005-08-19 2007-03-01 Funai Electric Co Ltd Ieee1894シリアルバスに接続されるセットトップボックス、及びieee1394シリアルバスに接続されるコントローラ機器
CN101443228A (zh) * 2006-03-29 2009-05-27 富士通微电子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US8837901B2 (en) * 2008-04-06 2014-09-16 Taser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recorder user interface
US8520070B1 (en) * 2008-10-30 2013-08-27 Rosco Inc. Method and system with multiple camera units installed in protective enclosure
JP2011028651A (ja) * 2009-07-28 2011-02-10 Yupiteru Corp 車両用映像記録装置
JP5330952B2 (ja) * 2009-09-30 2013-10-30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ドライブレコーダ、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407943B1 (en) * 2010-07-16 2016-09-28 Axis AB Method for event initiated video capturing and a video camera for capture event initiated video
US20140309853A1 (en) * 2013-04-15 2014-10-16 Flextronics Ap, Llc Vehicle diagnostics and roadside assistance
EP2876620B1 (en) * 2012-07-17 2019-08-14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 and driving assistance method
US10075681B2 (en) * 2013-08-14 2018-09-11 Digital Ally, Inc. Dual lens camera unit
US20150350141A1 (en) * 2014-05-31 2015-12-03 Apple Inc. Message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e and transmittal of media and location content
CN105528385B (zh) * 2014-10-15 2020-11-20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信息取得方法、信息取得系统以及信息取得程序
JP6476423B2 (ja) 2014-11-19 2019-03-06 株式会社ユピテル 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54913B2 (ja) 2015-05-29 2019-08-07 岩崎電気株式会社 ランプ
JP6499514B2 (ja) * 2015-05-29 2019-04-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データ記録システム、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89382B2 (ja) 2015-05-29 2019-10-16 岩崎電気株式会社 ランプ
JP2017040029A (ja) 2015-08-19 2017-02-23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リグノセルロース物質蒸解用蒸解助剤及びパルプ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64634A (ja) * 2002-07-31 2004-02-26 Seiko Epson Corp 運行情報記録装置
JP2006019845A (ja) * 2004-06-30 2006-01-19 Canon Sales Co Inc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864821Y (zh) * 2004-12-09 2007-01-31 周东宁 出租车安全监控装置
CN1811825A (zh) * 2005-01-21 2006-08-0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驾驶记录器及驾驶记录器的控制方法
CN2770002Y (zh) * 2005-03-03 2006-04-05 张竑 车载智能多媒体摄录仪
JP2008102762A (ja) * 2006-10-19 2008-05-01 Denso Corp 画像収集システム、記録装置
US20100201819A1 (en) * 2007-07-30 2010-08-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rive recorder, drive recorder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drive recorder, and program
US20100123779A1 (en) * 2008-11-18 2010-05-20 Dennis Michael Snyder Video record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01841649A (zh) * 2009-03-18 2010-09-2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记录带声音的静止图像的数字照相机
US20160006922A1 (en) * 2009-12-07 2016-01-07 Cobr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Vehicle Camera System
JP2011205373A (ja) * 2010-03-25 2011-10-13 Secom Co Ltd 車載画像監視装置
JP3182439U (ja) * 2012-12-21 2013-03-28 宗盈国際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ビデオ記録装置
JP2016009202A (ja) * 2014-06-20 2016-01-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ーおよび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ー用のプログラム
CN106056839A (zh) * 2016-06-30 2016-10-26 武汉斑马快跑科技有限公司 网约车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4966B (zh) 2024-04-26
US20210274136A1 (en) 2021-09-02
CN109565564A (zh) 2019-04-02
US11490057B2 (en) 2022-11-01
US11991480B2 (en) 2024-05-21
EP3920529A3 (en) 2021-12-15
WO2018092495A1 (ja) 2018-05-24
US20230026085A1 (en) 2023-01-26
US11050980B2 (en) 2021-06-29
EP3544291B1 (en) 2021-09-08
EP3544291A1 (en) 2019-09-25
CN109565564B (zh) 2021-07-02
US20230344967A2 (en) 2023-10-26
US20190222809A1 (en) 2019-07-18
EP3920529A2 (en) 2021-12-08
EP3544291A4 (en) 2019-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5564B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6451720B2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48325A (ja) 記録装置、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20497A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51721B2 (ja) 記録装置、再生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00043260A1 (en) Recording control device, recording apparatus, navigation apparatus, record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6590063B2 (ja) 記録装置、再生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36603B2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00258329A1 (en) Recording device for vehicles, recording method for vehicles, and a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WO2018138983A1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841980B2 (en) Information out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output based on vehicle occupancy
JPS6348080B2 (zh)
JP7279512B2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92077A (ja)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684498B (zh) 车辆用拍摄记录装置、车辆用拍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14788255B (zh)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2022114743A (ja) 記録システム及び記録方法
JP7002954B2 (ja)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車載システム、及び車載装置
JP2021122102A (ja)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53770A (ja) 記録制御装置、及び記録制御方法
JP2024004340A (ja) 車載機、音声加工方法、および音声加工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