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5759B - 一种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5759B
CN113105759B CN202110405413.8A CN202110405413A CN113105759B CN 113105759 B CN113105759 B CN 113105759B CN 202110405413 A CN202110405413 A CN 202110405413A CN 113105759 B CN113105759 B CN 113105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anium dioxide
spray
surface treatment
sodium silicate
treatment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54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05759A (zh
Inventor
张士举
管浩
蒲韵竹
徐玲俐
费之奎
邓玉芳
唐艺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zhi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anzh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zhi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anzh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4054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057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05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5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05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5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00Treatment of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C09C1/36Compounds of titanium
    • C09C1/3607Titanium dioxide
    • C09C1/3653Treatment with in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3/00Treatment in gener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C09C3/006Combinations of treatment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9C3/04 - C09C3/1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3/00Treatment in gener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C09C3/04Physical treatment, e.g. grinding, treatment with ultrasonic vibrations
    • C09C3/043Drying, calcin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3/00Treatment in gener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C09C3/06Treatment with inorganic compoun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属于钛白粉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膜率高的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二氧化钛粉末、羧甲基纤维素钠、氢氧化钠和水混合,得到二氧化钛浆料;b、将a步骤所得的二氧化钛浆料加入雾化器中雾化,得到二氧化钛喷雾,将二氧化钛喷雾、硅酸钠喷雾和硫酸喷雾同时加入反应器内,对流接触,并控制其pH值≤9.5,反应器内的温度为95~100℃,得到包膜后的二氧化钛;c、包膜后的二氧化钛干燥,得到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钛。本发明方法,通过特定的预处理步骤和喷雾对流的包膜处理方法,得到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钛,其方法简单,成本低,且包膜效率高,包膜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属于钛白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氧化钛颜料在白色颜料中得折光指数是最高的,具有优异的光散射能力、高消色力和遮盖力等性能。但是,二氧化钛本质上是亲水憎油性物质,表面负电荷,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很差,会使涂料产生浮色、发花、絮凝和沉淀,这就给它在漆料中的应用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必须通过表面处理堵塞其光活化点隔绝二氧化钛与光(UV)的直接接触,改善二氧化钛例子的表面化学性质,提高其应用性能。
目前,二氧化钛表面处理方法,大多是对二氧化钛进行包膜。申请号为200810300468.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水分散性二氧化钛的包膜方法,包括打浆、硅包膜、铝包膜、洗涤、干燥、粉碎等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与TiO2打浆,加入分散剂和NaOH溶液,调节pH值为9.0~10.0,然后进行砂磨,制得TiO2浓度为80~120g/L的浆料;b、将a步骤制得的浆料加热到90~95℃,同时用NaOH溶液调节浆料的pH值为10.6~12.0,保温熟化10min,并流加入硅酸钠和硫酸溶液,然后熟化20~40min;其中,硅酸钠的加入量以SiO2计为TiO2重量的3.0%~5.0%,硫酸溶液的加入量保持包膜过程中浆料的pH值为10.6~12.0;c、用硫酸溶液调节包硅后的TiO2浆料pH值为9.4~10.6,并流加入偏铝酸钠和硫酸溶液,加完后熟化20~40min;d、用硫酸溶液调节包铝后的TiO2浆料的pH值为7.0~7.6,熟化,冷却浆料,过滤、洗涤、干燥、粉碎,即得产品。该方法采用普通的硅包膜和铝包膜,可提高钛白粉的分散性,但是,其工艺复杂,包膜效率和包膜率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膜率高的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
本发明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预处理:将二氧化钛粉末、羧甲基纤维素钠、氢氧化钠和水混合,得到二氧化钛浆料;其中,二氧化钛粉末的粒径为0.2~0.3μm,控制二氧化钛浆料的浓度为270~300g/L,pH值为9.3~10.5;
b、包膜处理:将a步骤所得的二氧化钛浆料加入雾化器中雾化,得到二氧化钛喷雾,将二氧化钛喷雾、硅酸钠喷雾和硫酸喷雾同时加入反应器内,对流接触混合,并控制其pH值≤9.5,反应器内的温度为95~100℃,得到包膜后的二氧化钛;其中,硅酸钠喷雾由硅酸钠水溶液在雾化器中雾化得到,硫酸喷雾由硫酸在雾化器中雾化得到;
c、后处理:包膜后的二氧化钛干燥,得到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钛。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a步骤中,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二氧化钛粉末的质量比为1.5~2:1。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二氧化钛粉末的质量比为1.92:1。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b步骤中,二氧化钛喷雾和硅酸钠喷雾逆向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b步骤中,硅酸钠与二氧化钛的用量质量比为1.5~2:1。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硅酸钠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68: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b步骤中,硅酸钠喷雾的流速为12~15m/s,二氧化钛喷雾的流速为10~13m/s。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硅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4~0.8mol/L,硫酸的浓度为9.2~9.8mol/L。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硅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56mol/L。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b步骤中,硫酸喷雾的流速为13~17m/s。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c步骤中,所述干燥为120~140℃干燥10~12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可以得到表面具有硅膜的二氧化钛,其方法简单,成本低,且包膜效率高,包膜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3所用的包膜设备的示意图。图中,1为包膜管,2为二氧化钛雾化器,3为Na2SiO3水溶液雾化器,4为硫酸喷雾进料口。
图2为实施例1中未包膜的二氧化钛的显微图片。
图3为实施例1中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钛的显微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预处理:将二氧化钛粉末、羧甲基纤维素钠、氢氧化钠和水混合,得到二氧化钛浆料;其中,二氧化钛粉末的粒径为0.2~0.3μm,控制二氧化钛浆料的浓度为270~300g/L,pH值为9.3~10.5;
b、包膜处理:将a步骤所得的二氧化钛浆料加入雾化器中雾化,得到二氧化钛喷雾,将二氧化钛喷雾、硅酸钠喷雾和硫酸喷雾同时加入反应器内,对流接触,并控制其pH值≤9.5,反应器内的温度为95~100℃,得到包膜后的二氧化钛;其中,硅酸钠喷雾由硅酸钠水溶液在雾化器中雾化得到,硫酸喷雾由硫酸在雾化器中雾化得到;
c、后处理:包膜后的二氧化钛干燥,得到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钛。
本发明方法,通过特定的预处理步骤和喷雾对流的包膜处理方法,得到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钛,其方法简单,包膜率高。
a步骤为预处理步骤,将粒径为0.2~0.3μm的二氧化钛粉末分散打浆,得到二氧化钛浆料。
其中,二氧化钛粉末粒径可以采用普通方法进行控制,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方法得到二氧化钛粉末:将未表面处理的二氧化钛进行研磨至0.4μm以下占85%以上,再将研磨所得的粗二氧化钛进行筛分得到0.2~0.3μm的二氧化钛粉末。所述研磨和筛分均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设备。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研磨使用CMSD超细研磨分散机,所述筛分采用S49超声波振动筛。
经过研磨筛分后的TiO2粒径为0.2~0.3μm,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能,容易发生离子团聚形成二次团聚粒子,从而影响包膜质量。因此,需要在打浆时加入分散剂进行分散,使得TiO2团聚粒子分散成单颗粒状态,确保后续包膜材料能够均匀地包覆在TiO2粒子表面,如果分散不好,则包膜材料将会包覆在团聚粒子上,经后续破碎后,将会有一部分未包覆的颗粒或者包覆不完全的颗粒裸露在外,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本发明研究发现,只有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分散剂,才能很好的分散浆料,得到270~300g/L的高浓度的TiO2浆料。
此外,羧甲基纤维素钠也可同时调节pH值。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二氧化钛粉末的质量比为1.5~2:1,该用量能够确保TiO2粒子不发生团聚,分散性好,pH适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二氧化钛粉末的质量比为1.92:1。
a步骤氢氧化钠的加入是为了调节浆料的pH值。TiO2颗粒分散在水溶液中,其粒子表面将会带上电荷,而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可以吸附在TiO2颗粒表面,形成双电层,从而产生电位,电位越大,颗粒表面双电层的排斥力越大,越有利于颗粒的分散。研究发现,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分散剂,pH值为9.3~10.5时浆料的电位最大,此时TiO2浆料的分散性较好。
b步骤为包膜步骤,使用喷雾的方法进行包膜,二氧化钛喷雾、硅酸钠喷雾和硫酸喷雾在反应器中产生对流,使产生的SiO2与TiO2充分接触并包裹在其表面,进一步提高包膜率。
b步骤的包膜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设备。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采用图1所示的包膜设备。该包膜设备包括包膜管1,包膜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二氧化钛雾化器2和至少一个Na2SiO3水溶液雾化器3,二氧化钛雾化器2和Na2SiO3水溶液雾化器3的喷嘴相对设置,可以保证喷出的二氧化钛喷雾和硅酸钠喷雾逆向接触。包膜管1的一端为硫酸喷雾进料口4。其中,所述包膜管1可以采用直管,也可以采用弯管。为了避免与管壁粘接,若采用弯管,弯管弧度应小于20°。
本发明所述的对流接触是指二氧化钛喷雾、硅酸钠喷雾和硫酸喷雾经由不同的方向注入反应器中,这三种喷雾将会产生接触,完成包膜过程。
其中,二氧化钛喷雾为a步骤所得二氧化钛浆料加入雾化器中雾化得到,硅酸钠喷雾由硅酸钠水溶液在雾化器中雾化得到,硫酸喷雾由硫酸在雾化器中雾化得到。
本领域常用的雾化器均适用于本发明,反应器也可以采用常用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二氧化钛雾化器与硅酸钠水溶液雾化器相对设置,使这两种喷雾相向喷出,以保证二氧化钛喷雾和硅酸钠喷雾逆向接触,二者接触更加充分,有利于提高包膜效果。
硅酸钠与二氧化钛的用量比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硅包膜的用量。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硅酸钠与二氧化钛的用量质量比为1.5~2:1。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硅酸钠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68:1。
硅酸钠喷雾和二氧化钛喷雾的加入速度对包膜有一定的影响。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硅酸钠喷雾的流速为12~15m/s,二氧化钛喷雾的流速为10~13m/s。
硅酸钠喷雾的浓度与硅酸钠水溶液的浓度相关,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硅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4~0.8mol/L,硫酸的浓度为9.2~9.8mol/L。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硅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56mol/L。
硫酸喷雾的通入可以控制包膜后混合浆料的pH值,该混合浆料的电导率小于3μs/cm,可用pH检测仪检测其pH值,仅需保证≤9.5即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硫酸喷雾的流速为13~17m/s。
c步骤主要为干燥,包膜后的二氧化钛干燥,可以得到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钛。
本领域常用的干燥方法均适用于本发明,比如,烘干、晾干等。在一个而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燥为120~140℃干燥10~12小时。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干燥为130℃干燥10~12小时。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将二氧化钛进行研磨至0.4μm以下,再筛分得到0.2~0.3μm的二氧化钛粉末,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氢氧化钠溶液与去离子水搅拌使其混合成二氧化钛浆料,其pH值为9.5,质量浓度为282g/L,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92:1。
采用图1所示的包膜设备进行包膜,该包膜设备包括包膜管1,包膜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二氧化钛雾化器2和至少一个Na2SiO3水溶液雾化器3,二氧化钛雾化器2和Na2SiO3水溶液雾化器3的喷嘴相对设置,可以保证喷出的二氧化钛喷雾和硅酸钠喷雾逆向接触。包膜管1的一端为硫酸喷雾进料口4。
如图1所示,将二氧化钛浆料加入二氧化钛雾化器2,控制二氧化钛喷雾的流速为12m/s,将浓度为0.56mol/L的Na2SiO3水溶液加入Na2SiO3水溶液雾化器3,控制硅酸钠喷雾的流速为13m/s,硅酸钠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68:1,在硫酸喷雾进料口4处均匀流速8m/s通入硫酸喷雾使其混合浆料的pH值保持在9.5以下并控制温度至95℃,得到包膜后的二氧化钛。
将包膜后的二氧化钛于130℃干燥12h,得到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钛。
对所得的二氧化钛颗粒进行随机抽样,抽取200颗颗粒,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出包膜效果,并统计出包膜率,为96%。
通过测量未包膜二氧化钛至包膜完成所需时间得出生产效率,发现该方法,包膜10kg的二氧化钛需要28分钟。
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的二氧化钛包膜率为96%,但由于硫酸雾流速过慢,生产效率较低。
实施例2
将二氧化钛进行研磨至0.4μm以下,再筛分得到0.2~0.3μm的二氧化钛粉末,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氢氧化钠溶液与去离子水搅拌使其混合成二氧化钛浆料,其PH值为9.8,质量浓度为296g/L,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92:1。
如图1所示,采用包膜管1进行包膜。将二氧化钛浆料加入二氧化钛雾化器2,控制二氧化钛喷雾的流速为12m/s,将浓度为0.56mol/L的Na2SiO3水溶液加入Na2SiO3水溶液雾化器3,控制硅酸钠喷雾的流速为13m/s,硅酸钠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68:1,在硫酸喷雾进料口4处均匀流速20m/s通入硫酸雾使其pH值保持在9.5以下并控制温度至92℃,得到包膜后的二氧化钛。
将包膜后的二氧化钛于130℃干燥12h,得到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钛。
对所得的二氧化钛颗粒进行随机抽样,抽取200颗颗粒,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出包膜效果,并统计出包膜率,为89%。
通过测量未包膜二氧化钛至包膜完成所需时间得出生产效率,发现该方法,包膜10kg的二氧化钛需要18分钟。
可见,该方法最终所得的钛白粉生产效率较高,但包膜率仅为89%。
实施例3
将二氧化钛进行研磨至0.4μm以下,再筛分得到0.2~0.3μm的二氧化钛粉末,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氢氧化钠溶液与去离子水搅拌使其混合成二氧化钛浆料,其pH值为9.5,质量浓度为286g/L,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92:1。
如图1所示,采用包膜管1进行包膜。将二氧化钛浆料加入二氧化钛雾化器2,控制二氧化钛喷雾的流速为12m/s,将浓度为0.56mol/L的Na2SiO3水溶液加入Na2SiO3水溶液雾化器3,控制硅酸钠喷雾的流速为13m/s,硅酸钠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68:1,在硫酸喷雾进料口4处均匀流速15m/s通入硫酸雾使其pH值保持在9.5以下并控制温度至92℃,得到包膜后的二氧化钛。
将包膜后的二氧化钛于130℃干燥12h,得到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钛。
对所得的二氧化钛颗粒进行随机抽样,抽取200颗颗粒,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出包膜效果,并统计出包膜率,为93%。
通过测量未包膜二氧化钛至包膜完成所需时间得出生产效率,发现该方法,包膜10kg的二氧化钛需要22分钟。
可见,该方法最终所得的钛白粉包膜率为93%,生产效率较高。

Claims (10)

1.一种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预处理:将二氧化钛粉末、羧甲基纤维素钠、氢氧化钠和水混合,得到二氧化钛浆料;其中,二氧化钛粉末的粒径为0.2~0.3μm,控制二氧化钛浆料的浓度为270~300 g/L,pH值为9.3~1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二氧化钛粉末的质量比为1.5~2 : 1;
b、包膜处理:将a步骤所得的二氧化钛浆料加入雾化器中雾化,得到二氧化钛喷雾,将二氧化钛喷雾、硅酸钠喷雾和硫酸喷雾同时加入反应器内,对流接触混合,并控制其pH值≤9.5,反应器内的温度为95~100℃,得到包膜后的二氧化钛;其中,硅酸钠喷雾由硅酸钠水溶液在雾化器中雾化得到,硫酸喷雾由硫酸在雾化器中雾化得到;
c、后处理:包膜后的二氧化钛干燥,得到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中,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二氧化钛粉末的质量比为1.92 : 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二氧化钛喷雾和硅酸钠喷雾逆向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硅酸钠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5~2 : 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硅酸钠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68 : 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 硅酸钠喷雾的流速为12~15 m/s,二氧化钛喷雾的流速为10~13 m/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 硅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4~0.8 mol/L,硫酸的浓度为9.2~9.8mol/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硅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56 mol/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硫酸喷雾的流速为13~17 m/s。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中,所述干燥为120~140℃干燥10~12小时。
CN202110405413.8A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 Active CN113105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5413.8A CN113105759B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5413.8A CN113105759B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5759A CN113105759A (zh) 2021-07-13
CN113105759B true CN113105759B (zh) 2022-04-15

Family

ID=76717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5413.8A Active CN113105759B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057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4188B (zh) * 2022-05-19 2023-04-18 上海大学 碳镶嵌型中空TiO2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基于TiO2微球的电流变液
CN116178990A (zh) * 2022-12-05 2023-05-30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裹型钒酸铋粉体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8793A (en) * 1990-01-26 1992-01-07 Pacemaker, Ltd. Spray drying method for preparing kaolin as a pigment extender
WO2008148117A1 (en) * 2007-05-28 2008-12-04 Imerys Pigments, Inc. Methods of increasing bulk density of minerals
CN101469144A (zh) * 2007-12-29 2009-07-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纳米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
EP2868716A1 (en) * 2013-11-04 2015-05-06 Omya International AG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high solids pigment suspension comprising carboxymethylcellulose-based dispersa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23947Y (zh) * 2000-01-18 2001-03-21 青岛青矿矿山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粉体表面改性机
CN2668242Y (zh) * 2003-05-14 2005-01-0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于纳米粒子表面设计的专用装置
CN100506922C (zh) * 2006-05-18 2009-07-01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 高遮盖力二氧化钛颜料的生产方法
CN101235223B (zh) * 2008-03-05 2010-10-20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水分散性二氧化钛及其包膜方法
CN107722677A (zh) * 2017-11-21 2018-02-23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钛白粉硅铝包膜方法
CN110551407B (zh) * 2018-05-31 2021-06-08 营口航盛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高包覆率氢氧化镁改性方法
CN210736632U (zh) * 2019-10-09 2020-06-12 北京克林泰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轮胎裂解炭黑的改性装置
CN110564184A (zh) * 2019-10-09 2019-12-13 北京克林泰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轮胎裂解炭黑的改性装置及改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8793A (en) * 1990-01-26 1992-01-07 Pacemaker, Ltd. Spray drying method for preparing kaolin as a pigment extender
WO2008148117A1 (en) * 2007-05-28 2008-12-04 Imerys Pigments, Inc. Methods of increasing bulk density of minerals
CN101469144A (zh) * 2007-12-29 2009-07-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纳米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
EP2868716A1 (en) * 2013-11-04 2015-05-06 Omya International AG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high solids pigment suspension comprising carboxymethylcellulose-based dispers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5759A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05759B (zh) 一种二氧化钛的表面处理方法
CN110003687A (zh) 一种高光泽户外涂料专用钛白粉的制备方法
CN105419404A (zh) 一种色母粒用钛白粉的制备方法
CN108529692B (zh) 空心球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
CN108997788A (zh) 高遮盖力钛白粉的制备方法
WO2012111692A1 (ja) アルカリ土類金属炭酸塩微粉末
CN106366695A (zh) 一种改性超细重质碳酸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41885A (zh)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锡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957274A (zh) 一种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13659A (zh) 超细钛白粉表面包覆工艺及其反应器
TWI468348B (zh) 氧化鋯奈米顆粒及其水溶膠與製備氧化鋯奈米顆粒之組合物及方法
CN112063960A (zh) 一种基于大气等离子喷涂的硼化锆粉体喷雾造粒方法
CN108516590A (zh) 一种核-壳结构的二氧化锰@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12221438A (zh) 一种超细微球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3142B (zh) 硅酸盐涂层
CN106543773A (zh) 中位粒径≤2μm的超细石英粉体的规模化表面处理方法
KR20080036109A (ko) 복합 티탄산 도막 및 복합 티탄산막 코팅 수지 기판
WO2024001298A1 (zh) 一种形貌、尺寸可调控的羟基磷灰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7212B (zh) 一种高分散性的纳米碳酸盐凝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6195524B2 (ja) 疎水性シリカ粉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336642B (zh) 一种清水混凝土构件表面防渗增强处理方法
CN108439449B (zh) 一种高效制备微米级纺锤状碳酸钙的方法
CN106995919A (zh) 一种冷喷涂制备光催化二氧化钛陶瓷涂层的方法
CN109888260A (zh)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改性制备方法及改性材料
CN108264077B (zh) 一种具有碳酸钙壳层的核壳纳米颗粒组装结构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