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9905A - 组合计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组合计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9905A
CN112969905A CN201980070746.0A CN201980070746A CN112969905A CN 112969905 A CN112969905 A CN 112969905A CN 201980070746 A CN201980070746 A CN 201980070746A CN 112969905 A CN112969905 A CN 112969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
articles
supply
hopper
weig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07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末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to Sca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to Sca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to Sca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to Scal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69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99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387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combinatorial weighing, i.e. selecting a combination of articles whose total weight or number is closest to a desired value
    • G01G19/393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combinatorial weighing, i.e. selecting a combination of articles whose total weight or number is closest to a desired value using two or more weighing uni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387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combinatorial weighing, i.e. selecting a combination of articles whose total weight or number is closest to a desired valu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设置有物品运送部,所述物品运送部用于向多个物品供给部下落供给从与物品供给部的物品运送方向交叉的方向运送来的物品,所述多个物品供给部以向多个计量单元的每一个送入物品的方式并列配置,本发明设置有物品分散引导部,所述物品分散引导部用于将从物品运送部的终端排出的物品,沿多个物品供给部的并列方向分散并引导下流。

Description

组合计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食品、点心类等各种物品按规定量组合计量的组合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适于多个品种的混合计量的组合计量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在横向上并列配置具有供给漏斗和计量漏斗的多个列的计量单元以及与此对应的多台直进送料器的装置。该组合计量装置被构造为将储存在多个储存漏斗中的物品分别下流供给到各直进送料器的始端部,将通过各直进送料器振动运送的物品供给到对应的计量单元的供给漏斗。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8-77074号公报
在通过组合计量装置进行多个品种的混合计量的情况下,例如通过直进送料器运送容易粘在一起结成块的物品,并向计量单元按少量稳定地供给是不容易的。因此,有时完全不能将物品供给到计量单元,或者反之,物品向计量单元的供给量变得过量。对于这种容易粘在一起结成块的物品,向多个计量单元供给物品,并使得少量的物品被供给到所述多个计量单元之中的任意一个计量单元。
这样,为了将同一品种的物品供给到多个计量单元,对于向所述多个计量单元分别运送并供给物品的多台直进送料器供给同一品种的物品。
由于供给同一品种的物品,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单一的运送装置运送物品,并向多台直进送料器供给物品。
在该单一的运送装置中,设想为运送物品,从沿与物品的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排出端排出物品,并对并列配置的多台直进送料器供给物品。
有时将该单一的运送装置以其物品的运送方向沿着被并列配置的多台直进送料器的物品的运送方向的方式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运送装置的物品的排出端沿着与物品的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作为多台直进送料器的配置方向的并列方向。
因此,能够对于被并列配置的多台直进送料器,从沿着单一的运送装置的所述并列方向延伸的排出端宽幅地排出并供给物品。
与此相对,由于设置组合计量装置的现场的布局等的关系,有时无法将单一的运送装置以其物品的运送方向沿着被并列配置的多台直进送料器的物品的运送方向的方式配置。
即,有时不得不将单一的运送装置以其物品的运送方向与被并列配置的多台直进送料器的物品的运送的方向交叉、例如后述正交的方式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运送装置的排出端在与作为被并列配置的多台直进送料器的配置方向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即使运送装置的排出端的宽度大,也只是沿着多台直进送料器的物品的运送方向变长。
因此,无法沿着被并列配置的多台直进送料器的并列方向宽幅地排出物品,对于被并列配置的多台直进送料器的一部分,例如对靠近并列方向中央的直进送料器,物品被大量地排出供给到该直进送料器,对于剩余部分,例如对靠近并列方向两端的直进送料器,物品被少量地排出供给到该直进送料器。
这样向被并列配置的多台直进供料器供给的物品的量发生偏差时,则对从这些直进送料器接收物品的多个计量单元的物品的供给量也会产生偏差。其结果是被供给到各计量单元的各计量漏斗的物品的量也会产生偏差。因此,产生物品完全未被供给的计量漏斗和过量的计量漏斗,能够参加组合运算的计量漏斗的数量变少,导致组合精度降低,组合不成立,产生无法排出物品的计量周期,导致生产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能够对于向多个计量单元分别运送并供给物品的多个物品供给部无偏差地分散供给物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以如下方式构造。
(1)本发明所涉及的组合计量装置,具备:并列配置的多个物品供给部,用于向多个计量单元的每一个运送并供给物品;物品运送部,用于从与所述物品供给部的所述物品的运送方向交叉的方向运送物品,并从所述物品供给部的上方下落排出物品;以及物品分散引导部,用于将从所述物品运送部的终端排出的物品以分散到所述多个物品供给部的并列方向的多个地方的方式引导下流。
根据本发明,通过从与物品供给部的物品的运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正交的方向运送物品的物品运送部下落排出的物品,通过物品分散引导部被分散并引导下流到多个物品供给部的并列方向上的多个地方。由此,物品被分撒并无偏差地供给到被并列配置的物品供给部。
(2)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交叉的方向为正交的方向,所述物品运送部从具有规定宽度的所述终端下落排出所述物品。
根据该实施方式,物品运送部从与物品供给部的物品的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运送并从规定宽度的终端向下方下落排出物品。被排出的物品通过物品分散引导部被分散并引导下流到多个物品供给部的并列方向上的多个地方。由此,能够使物品分散,比较均匀地供给到被并列配置的物品供给部。
(3)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物品分散引导部具有相邻配置的多个分散料斗,各分散料斗的下端排出位置与所述多个物品供给部的所述并列方向不同。
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将从物品运送部排出的物品通过相邻配置的多个分散料斗引导下流,并准确地分散到所希望的多个地方。
(4)在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物品运送部具备:筒状的上部罐;以及传送带,被配置在该上部罐的下部,运送并下落排出储存在所述上部罐内的物品。
根据该实施方式,将储存在上部罐中的物品通过传送带以从上部罐的底部送出的方式运送并下落排出。
(5)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物品供给部为直进送料器。
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通过直进送料器振动运送物品并向计量单元供给。
(6)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物品分散引导部的下方具备:储存漏斗,用于将通过该物品分散引导部引导下流的物品引导到所述多个物品供给部。
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物品分散引导部分散的物品被暂时储存在储存漏斗并被引导到物品供给部的始端部。通过使该储存漏斗中的储存量较少,能够防止因物品的堆积重量发生的堵塞的同时,向多个物品供给部供给物品。
(7)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物品分散引导部被收纳在筒状的收纳罐内。
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根据物品的品种,在从收纳罐拆卸物品分散引导部的状态下供给物品。
(8)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计量单元在上下具有从所述物品供给部接收所述物品的供给漏斗和保持从该供给漏斗排出的物品并计量该物品的重量的计量漏斗,所述多个计量单元与所述多个物品供给部对应并列配置。
根据该实施方式,多个物品供给部被并列配置,并且在上下具有供给漏斗和计量漏斗的多个计量单元与多个物品供给部对应并列配置。因此,例如向供给漏斗供给的物品的品种涉及多个品种的情况那样,想要增加计量单元的数量的情况下,只要在并列方向上增设被并列配置的计量单元和直进送料器即可,这样在平面上紧凑。
如此,根据本发明,通过物品运送部,从与物品供给部的物品的运送方向交叉的方向运送并下落排出物品的情况下,被下落排出的物品通过物品分散引导部被分散并引导下流到多个物品供给部的并列方向上的多个地方。由此,能够无偏差地将物品分散供给到被并列配置的物品供给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合计量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图1的组合计量装置的概略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一个计量装置的概略主视图。
图4是图1的另一个计量装置的概略主视图。
图5是计量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6是计量装置的拒收(Reject)工作状态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7A是标准规格的直进送料器的俯视图。
图7B是纵剖标准规格直进送料器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8A是其他规格的直进送料器的俯视图。
图8B是其他规格的直进送料器的纵剖侧视图。
图9是示出其他规格直进送料器的立体图。
图10是罐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1A是示出罐结构的安装顺序的侧视图。
图11B是示出罐结构的安装顺序的侧视图。
图11C是示出罐结构的安装顺序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传送带和物品分散引导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13是图12的概略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的概略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合计量装置的概略侧视图,图2是所述组合计量装置的概略俯视图。图3和图4是计量装置的概略主视图。
该实施方式的组合计量装置是将各种食品、点心等多个品种(例如八个品种)的物品按规定的少量组合计量的装置,例如适用于将在坚果、年糕、豆点心等中混合一两条甜煮小鱼而成的下酒菜套餐混合计量的情况。
该组合计量装置设置在第一地板面F1上,利用于将所计量的物品投入设置在地板面下方的未图示的包装装置中进行装袋的包装线。
此外,为了便于理解结构,在以下说明中,图1和图2中的横向和图3、图4中的纸面表里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另外,图1中的纸面表里方向和图3、图4中的横向方向称为左右方向。
如图1所示,该组合计量装置被构造为前后一组计量装置1A、1B夹着作业者可左右通过移动的中央通道R而对置配置。各计量装置1A、1B基本上以相同规格构造,以下说明计量装置1A、1B的详细的结构。
在各计量装置1A、1B中的内侧(中央通道R侧),两台基体3通过竖立设置在第一地板面F1上的支撑台框2以在规定高度位置上沿横向较长的方式设置。在基体3的外侧(中央通道R的相反侧),以左右一排状的方式设置有多列计量单元4。在该例子中,在各计量装置1A、1B中分别设置有一排12列的计量单元4,由两个计量装置1A、1B合计24列的计量单元4进行多品种物品的组合计量。
另外,在计量单元4组的更外侧设置有将所计量的多品种物品供给到各计量单元4的上部的物品供给单元5。
如图5所示,计量单元4基本上与以往同样。该一列计量单元4被构造为将供给漏斗6、计量漏斗7和存储漏斗8配置为上下纵列状的结构,其中,所述供给漏斗6用于接收从物品供给单元5运送来的物品并暂时储存后排出且具有开闭自如的门,所述计量漏斗7用于储存从供给漏斗6排出的物品并计量该物品的重量后排出且具有开闭自如的门,所述存储漏斗8用于接收由计量漏斗7计量排出的物品并暂时储存后排出且具有开闭自如的门。
此外,供给漏斗6、计量漏斗7和存储漏斗8可拆卸地支撑在基体3上,并且在基体3中收容并设置有这些漏斗6、7、8的门驱动机构和测量计量漏斗7的重量传感器等。
如图2的虚拟线所示,各基体3以横端部的纵向支点p为中心可旋转转动地支撑在支撑台框2的上部。当拆卸和维护漏斗类时,将基体3向中央通道R侧旋转转动,使计量单元4组大面积露出,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漏斗类的拆卸和维护。
如图5所示,在计量漏斗7的下端设置有可分别独立地进行开闭动作的外门7a和内门7b。通过仅使外门7a晃动打开,所计量的物品经由第一送出路径(a)被直接送出到下方的第一集合溜槽9,通过仅使内门7b晃动打开,所计量的物品经由第二送出路径(b)被送入存储漏斗8并暂时储存。
由于各计量单元4具备存储漏斗8,因此除了计量漏斗7之外,存储漏斗8也能够参加组合运算,能够增加能够参加组合运算的漏斗(有效漏斗)的数量。
在计量漏斗7和存储漏斗8的下方,以左右一排状的方式设置有四台第一集合溜槽9,该四台第一集合溜槽9收集从为了成为规定的重量而通过组合运算选择的多个计量漏斗7或从存储漏斗8下落送出的物品。在相邻的各两台第一集合溜槽9的下方设置有暂时接住并储存由第一集合溜槽9收集的物品的两台第一集合漏斗10。另外,在第一集合漏斗10的下方配置有引导从各第一集合漏斗10下落排出的物品滑落并收集的第二集合溜槽11。在第二集合溜槽11的下方,对于各计量装置1A、1B分别配置有一个第二集合漏斗12,该第二集合漏斗12将使用12列计量单元4计量并收集的物品集中到一个地方来暂时储存。
进而,如图1所示,在中央通道R的下方设置有最终集合漏斗13,该最终集合漏斗13将从各计量装置1A、1B所具备的各一个第二集合漏斗12排出的物品集中到一个地方。该最终集合漏斗13根据来自包装装置侧的供给请求指令而被控制开闭。另外,在物品从第二集合漏斗12下流到最终集合漏斗13的引导路径中设置有金属检测器14,监视金属异物的混入。
物品供给单元5具备收容物品的储存罐15和在各储存罐15的下端连接设置的储存漏斗16。进而,在物品供给单元5中,在支撑台18的上部左右并列设置有将从储存漏斗16的下端送出的物品向12列的各计量单元4振动运送的12台的作为物品供给部的直进送料器17。
储存罐15具备:被凹陷支撑在设置于第一地板面F1的更上方的第二地板面F2的开口部的下段罐15a、以及在下段罐15a的上部可拆卸地被定位连结支撑的中段罐15b和上段罐15c。在下段罐15a的下端如后所述那样可拆卸地支撑有储存漏斗16。
如图5所示,直进送料器17将物品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游直进送料器17a和下游侧的下游直进送料器17b向运送方向以前方下降的楼梯状纵列配置。即,以上游直进送料器17a位于上段、下游直进送料器17b位于下段的方式纵列配置而构成。各直进送料器17a、17b具备:后述的沟状槽19a、19b和在支撑台18的上部设置的激振机构20a、20b。各槽19a、19b可拆卸地连结到各激振机构20a、20b的振动头部。
从储存漏斗16投入供给到上游直进送料器17a的物品被振动运送的同时被解开,被移载到下游直进送料器17b,从下游直进送料器17b的终端分别按少量送入计量单元4的供给漏斗6。
在直进送料器17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物品传感器21a、21b,该物品传感器21a、21b例如用激光检测下游直进送料器17b的始端和终端附近的物品的层叠高度。根据这些物品传感器21a、21b的物品检测信息,激振机构20a、20b被驱动控制,每个直进送料器17进行均匀的物品运送。
接着,对在储存罐15中的下段罐15a的下端可拆卸地连结支撑储存漏斗16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在下段罐15a的下端设置有比罐下端的开口大一圈的漏斗支撑部25。在该漏斗支撑部25的左右,以规定的间隔对置设置有互相向内折弯的左右一对支撑轨道26。
另一方面,从形成在储存漏斗16的上端的矩形投入口延伸出凸缘27。该凸缘27可从后方(中央通道R的相反侧)插入漏斗支撑部25的支撑轨道26或从之拔出。另外,在漏斗支撑部25的内侧(中央通道R侧)的端部,弯曲竖立设置有阻挡插入的凸缘27的前端边的沿横向较长的第一限位器28。在左右的支撑轨道26的外侧(中央通道R的相反侧)的端部,弯曲竖立设置有阻挡插入的凸缘27的后端边的左右端部的低的第二限位器29。
另外,在漏斗支撑部25的外侧,阻止支撑的储存漏斗16的上浮的漏斗限制部30向下折弯形成。将该漏斗限制部30的下端与第二限位器29的上端之间的间隔设定为凸缘27可通过的尺寸。
因此,如图11A~图11C所示,在将储存漏斗16连结到下段罐15a时,首先,使储存漏斗16以其凸缘27的前端稍微下降的倾斜姿势接近漏斗支撑部25。然后,以穿过漏斗限制部30的下端与第二限位器29的上端之间间隔的方式插入到支撑轨道26中。
在凸缘27的前端边与第一限位器28抵接来阻止进一步的插入的时刻,凸缘27的后端边处于通过第二限位器29而位于其前方的状态。这里,通过使储存漏斗16恢复水平姿势以使凸缘27的左右端边落入载置到支撑轨道26上,从而凸缘27的前后端边被第一限位器28和第二限位器29定位为不能前后移动。由此,储存漏斗16处于以前后左右定位的姿势悬挂支撑于下段罐15a的状态。
当拆卸支撑于支撑轨道26的储存漏斗16时,稍微抬起储存漏斗16的后部,使凸缘27的后端边移动到第二限位器29的上方。通过继续向外侧拉出储存漏斗16,能够从下段罐15a中拔出储存漏斗16。
这样,能够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简单地从支撑轨道26拆卸储存漏斗16。另外,由于储存漏斗16是仅具备凸缘27的简单的形式,因此也容易进行清洗等作业。
进而,由于将储存漏斗16悬挂支撑于下段罐15a,因此不需要设置用于支撑储存漏斗16的框架等。由此,当拆装储存漏斗16时,框架等不会造成阻碍。
如上所述,下段罐15a被凹陷支撑于第二地板面F2的开口部,中段罐15b通过凹凸部被定位于下段罐15a,上段罐15c通过凹凸部被定位于中段罐15b并分别被载置支撑。因此,这些罐15a~15c也能够不使用工具就简单地拆卸,容易进行清洗等作业。
此外,如图5和图10所示,在储存漏斗16中的上下中间部的侧面设置有透视窗31。通过该透视窗31能够监视物品的储存情况。另外,在储存漏斗16的上下中间部设置有滑动挡板32。通过调节该滑动挡板32能够调整漏斗下端的开口面积。由此,能够以与物品的种类相应的开口程度送出物品下流。另外,如果将漏斗下端全部关闭,则即使在储存漏斗16中残留有物品的状态下也能够拆卸储存漏斗16。
上述的罐结构以及送料器结构是例如供给坚果、豆点心、年糕等不会粘在一起的物品的标准规格。例如,按少量运送甜煮小鱼或小而轻的煎饼等容易粘在一起的物品的一部分直进送料器17和与此对应的储存罐15以其他规格构成。在该例子中,如图2~图4所示,在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12台直进送料器17之中,横向一端侧的四台直进送料器17(C)和与此对应的储存罐15(C)为与标准规格不同的其他规格。以下说明其结构。
在其他规格的储存罐15(C)中,为了顺利地送出难以靠自重下流的物品,作为物品运送部,具备宽幅的传送带35。如图3和图4所示,该传送带35被设置为沿着矩形筒状的上部罐36的下部水平转动。通过旋转驱动传送带35,将上部罐36中储存的物品从其底部强制性地运送并宽幅地下落送出,物品经过下段罐15a送入储存漏斗16。
在该例子中,例如由于组合计量装置的设置现场的布局的关系,一个计量装置1A中的储存罐15(C)与另一个计量装置1B中的储存罐15(C)的设置姿势不同。即,在一个计量装置1A的储存罐15(C)中,传送带35在与作为物品供给部的直进送料器17的物品的运送方向平行的前后方向上转动。即,作为物品运送部的宽幅的传送带35被配置为其物品的运送方向沿着并列配置的四台直进送料器17(C)的物品的运送方向。在该配置中,传送带35的排出端(终端)沿着与物品的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作为并列配置的四台直进送料器17(C)的配置方向的并列方向(左右方向)。
与此相对,在另一个计量装置1B的储存罐15(C)中,传送带35在与直进送料器17的物品的运送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上转动。即,传送带35被配置为其物品的运送方向与并列配置的四台直进送料器17(C)的物品的运送方向正交。在该配置中,传送带35的排出端(终端)与并列配置的四台直进送料器17(C)的配置方向即并列方向(左右方向)正交。
从传送带35的排出端(末端)下落排出的物品,经由下段罐15a被引导到储存漏斗16。如图4所示,在另一个计量装置1B的储存罐15(C)中,从传送带35的排出端以在前后方向的宽度宽的方式被送出的物品被运出到下段罐15a。四台直进送料器17(C)沿着左右方向并列配置,与此相对,物品从传送带35以在作为传送带35的宽度方向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宽的方式被运出。
因此,假如将从另一个计量装置1B的储存罐15(C)的传送带35运出的物品直接下落供给到正下方时,则物品被大量供给到沿着左右方向并排的四台直进送料器17(C)之中的靠近中央的两台直进送料器17(C)中。与此相对,被供给到左右端的各一台直进送料器17(C)的物品变得较少。由于各直进送料器17(C)向各供给漏斗6分别供给少量的物品,因此,当从传送带35供给到各直进送料器17(C)的始端部的物品的量如上述那样产生偏差时,向供给漏斗6供给的物品变得过量,或者反之,物品未被供给。
这样,在另一个计量装置1B中,为了防止物品从传送带35被供给到下段罐15a的左右方向的偏离位置,在作为收纳罐的下段罐15a的内部收纳有具备一对分散料斗38的物品分散引导部37。在该物品分散引导部37中,如图4所示,通过一对分散料斗38,将从传送带35排出的物品以向作为四台直进送料器17(C)的排列方向的左右方向分配的方式引导下流。
图12是示出另一个计量装置1B的传送带35和物品分散引导部37的概略立体图,图13是其概略俯视图。
两个分散料斗38沿着传送带35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相邻配置。两分散料斗38的矩形的上端入口的边界被配置为位于传送带35的宽度方向的中央。
在各分散料斗38中,圆形的下端出口38a形成在相对于矩形的上端入口偏离的位置。并列设置的两个分散料斗38的下端的出口38a被配置为在作为四台直进送料器17(C)的排列方向的左右方向即传送带35的运送方向上相隔设置。
因此,从传送带35的终端在带宽方向(前后方向)上宽幅地下落排出到下段罐15a的上部的物品,通过两个分散料斗38的引导下流,被分配并分散到作为直进送料器17(C)的排列方向的左右方向上。由此,物品以较少的偏差被分散投入到四台直进送料器17(C)的始端部。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从与直进送料器17(C)的物品的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运送物品的传送带35下落排出的物品,通过物品分散引导部37,被分散并引导下流到作为四台直进送料器17(C)的排列方向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个地方。由此,能够将物品无偏差地分散供给到并列配置的四台直进送料器17(C)。
另外,由于以通过传送带35从上部罐36的底部送出的方式运送在上部罐36中储存的物品,因此能够强制运送容易粘在一起的物品。
另外,通过物品分散引导部37分散引导的物品在储存漏斗16中被暂时储存并供给到直进送料器17的始端部。通过使该储存漏斗16中的物品的储存量相对较少,能够根据物品的堆积重量,防止物品在储存漏斗16中滞留堵塞。
在图7A和图7B中示出标准规格的直进送料器17。另外,在图8A、图8B和图9中示出被构造为其他规格的直进送料器17(C)。
这里,对于例如适于甜煮小鱼或小而轻的煎饼等容易粘在一起的物品的少量运送的其他规格的直进送料器17(C)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在图8A、图8B和图9所示的其他规格的直进送料器17(C)中的上游直进送料器17a的槽19a被形成为具备倒梯形截面形状的沟状。该槽19a通过构成倒梯形的底面和两侧面构造运送物品的运送通道。在该运送通道的物品的运送方向的靠近下游侧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中间(在该例子中的中央)突出设置有将物品向宽度方向的两侧分散引导的引导突起22。
该引导突起22被形成为其平面形状朝向运送方向逐渐变宽的前后细长的三角形状。该引导突起22被形成为其侧面形状朝向运送方向从槽底面逐渐直线性地隆起的山形。引导突起22具有位于左右中央的前后长的峰部平滑弯曲的突曲面。
通过该引导突起22,在其两肋形成有朝向运送方向逐渐变窄的运送通道h。引导突起22的终端的运送通道h的横宽优选为例如可供两、三条小鱼通过的宽度。
其他规格的直进送料器17(C)中的下游直进送料器17b的槽19b被形成为具备朝向物品的运送方向阶段性地向下折弯的底面的倒梯形截面形状的沟状。位于该槽19b的运送终端侧的最下段的运送通道f被形成为足以将作为对象的物品一列、例如将一条小鱼纵列运送的小幅。
其他规格的直进送料器17(C)如上所述构成。被供给到上游直进送料器17a的物品在被激振的同时向前方运送,通过引导突起22被分配到左右,从而以分散的状态被送出到下一个下游直进送料器17b。在这种情况下,当容易粘在一起结成块的物品到达引导突起22时,由于骑在引导突起22上的物品被激振而解开,分散到引导突起22的左右。由此,少量的物品通过狭窄的运送通道h被运送。
从上游直进送料器17a移载到下游直进送料器17b的物品在两个送料器17a、17b之间的台阶部中受到适度的下落冲击。由此,物品易于被切离并分离成各个物品。进而,由下游直进送料器17b运送的物品通过在两个台阶d之间下落移动而受到分解作用,到达最下游的狭窄的运送通道f。在最下游的运送通道f中,物品可排列成一列状运送,分别以极少量的货物例如一条小鱼送入计量单元4的供给漏斗6。
这样,通过上游直进送料器17a的槽19a的引导突起22,即使是例如像小鱼那样容易粘在一起结成块的物品,也在被振动运送的同时逐渐被解开并分配到槽宽度方向的两侧。而且,通过引导突起的两侧的通道宽度逐渐变小的运送通道,能够按少量分配运送物品,并按少量运送物品。
另外,通过从上游直进送料器17a的槽19a移载到下游直进送料器17b的槽19b时的下落冲击,能够将容易结成块的物品切离并按少量顺利地运送。由此,能够从下游直进送料器17b的槽19b将极少量的物品,例如将小鱼逐条运出到计量单元4的供给漏斗6。
如图5所示,在物品供给单元5的支撑台18中,设置有用于排出被过量供给到计量漏斗7中的物品的拒收机构50。
在该拒收机构50中设置有可前后水平进退移动的拒收溜槽51、回收导入到拒收溜槽51中的物品的回收溜槽52和回收容器53。
拒收溜槽51与计量漏斗7的所述第一送出路径(a)从正面外侧对置设置。该拒收溜槽51通过气缸54被进退驱动。在通常情况下,如图5所示,拒收溜槽51退避到第一送出路径(a)的外侧。在该通常情况下,拒收溜槽51不会对伴随计量漏斗7中的外门7a的打开而向第一集合溜槽9排出物品造成阻碍。
并且,在由计量漏斗7计量的重量值为不适于组合运算的过量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拒收溜槽51变为进入第一送出路径(a)的拒收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计量漏斗7的外门7a的打开操作,计量漏斗7内的物品被排出到拒收溜槽51,过量的物品经由回收溜槽52下流及回收到回收容器53中。另外,回收完成后,拒收溜槽51移动到从第一送出路径(a)退避的原始位置,计量漏斗7的外门7a关闭,以备下一次计量。
此外,在拒收溜槽51的前端设置有由板材构成的导向部件55。该导向部件55在拒收溜槽51位于从第一送出路径(a)退避到外侧的位置时,位于从外侧与第一送出路径(a)对置的位置。在该位置上,导向部件55阻止因计量漏斗7的外门7a打开而排出的物品向外侧飞散,并将送出的物品准确地引导到第一集合溜槽9。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实施。
(1)如图14所示,物品分散引导部37也可以由满足食品卫生规格的并列设置的多个挠性管39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多个挠性管39将物品分散并引导下流到储存漏斗16的多个地方。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分散供给到并列设置的四台物品供给部(直进送料器)17,在物品分散引导部37中分散到两个地方。在物品供给部17的并列数量更多的情况下,例如,在向并列设置的六台物品供给部17供给一种物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物品分散引导部例如分散到三个地方。
(3)进行宽幅的物品运送的物品运送部不限于传送带,例如也可以使用进料器(stock feeder)。
附图标记说明
4计量单元
15a下段罐
16储存漏斗
17直进送料器(物品供给部)
35传送带(物品运送部)
36上部罐
37物品分散引导部
38分散料斗

Claims (15)

1.一种组合计量装置,具备:
并列配置的多个物品供给部,用于向多个计量单元的每一个运送并供给物品;
物品运送部,用于从与所述物品供给部的所述物品的运送方向交叉的方向运送物品,并从所述物品供给部的上方下落排出物品;以及
物品分散引导部,用于将从所述物品运送部的终端排出的物品以分散到所述多个物品供给部的并列方向的多个地方的方式引导下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中,
所述交叉的方向为正交的方向,
所述物品运送部从具有规定宽度的所述终端下落排出所述物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中,
所述物品分散引导部具有相邻配置的多个分散料斗,
各分散料斗的下端排出位置与所述多个物品供给部的所述并列方向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中,所述物品运送部具备:筒状的上部罐;以及传送带,被配置在该上部罐的下部,运送并下落排出储存在所述上部罐内的物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中,所述物品运送部具备:筒状的上部罐;以及传送带,被配置在该上部罐的下部,运送并下落排出储存在所述上部罐内的物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中,所述物品供给部为直进送料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中,所述物品供给部为直进送料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中,所述物品供给部为直进送料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中,在所述物品分散引导部的下方具备:储存漏斗,用于将通过该物品分散引导部引导下流的物品引导到所述多个物品供给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中,在所述物品分散引导部的下方具备:储存漏斗,用于将通过该物品分散引导部引导下流的物品引导到所述多个物品供给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中,在所述物品分散引导部的下方具备:储存漏斗,用于将通过该物品分散引导部引导下流的物品引导到所述多个物品供给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中,所述物品分散引导部被收纳在筒状的收纳罐内。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中,所述物品分散引导部被收纳在筒状的收纳罐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中,所述计量单元在上下具有从所述物品供给部接收所述物品的供给漏斗和保持从该供给漏斗排出的物品并计量该物品的重量的计量漏斗,
所述多个计量单元与所述多个物品供给部对应并列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中,
所述计量单元在上下具有从所述物品供给部接收所述物品的供给漏斗和保持从该供给漏斗排出的物品并计量该物品的重量的计量漏斗,
所述多个计量单元与所述多个物品供给部对应并列设置。
CN201980070746.0A 2018-12-19 2019-12-13 组合计量装置 Pending CN1129699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37045A JP7114190B2 (ja) 2018-12-19 2018-12-19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2018-237045 2018-12-19
PCT/JP2019/048987 WO2020129853A1 (ja) 2018-12-19 2019-12-13 組合せ計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9905A true CN112969905A (zh) 2021-06-15

Family

ID=71101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0746.0A Pending CN112969905A (zh) 2018-12-19 2019-12-13 组合计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59794B2 (zh)
EP (1) EP3892969A4 (zh)
JP (1) JP7114190B2 (zh)
CN (1) CN112969905A (zh)
WO (1) WO20201298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20952B2 (ja) * 2018-12-14 2023-02-13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7114189B2 (ja) * 2018-12-19 2022-08-08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組合せ計量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125A (ja) * 1983-06-30 1985-01-19 Teraoka Seiko Co Ltd 組合せ秤における被計量物供給装置
JPH051723U (ja) * 1991-06-26 1993-01-14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分散供給装置
US5753867A (en) * 1995-02-02 1998-05-19 Ishida Co., Ltd., Combinational weighing apparatus
JPH1156630A (ja) * 1997-08-20 1999-03-02 Daisoo:Kk 炊飯装置における計量方法及び装置
JP2005140713A (ja) * 2003-11-10 2005-06-02 Ishida Co Ltd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2005162394A (ja) * 2003-12-02 2005-06-23 Ishida Co Ltd 分散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てなる組合せ計量装置
JP2010091280A (ja) * 2008-10-03 2010-04-22 Yamato Scale Co Ltd 組合せ秤
US20100108405A1 (en) * 2008-10-30 2010-05-06 Yamato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Weigher
JP2013156072A (ja) * 2012-01-27 2013-08-15 Anritsu Sanki System Co Ltd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2018077075A (ja) * 2016-11-08 2018-05-17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計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49073B2 (ja) * 1988-11-16 1997-09-03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分散供給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H08271328A (ja) * 1995-02-02 1996-10-18 Ishida Co Ltd 組合せ計量・計数システム
US6493605B1 (en) * 2000-08-24 2002-12-10 General Mill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food product bits to a packager, especially gelatin-based product bits
JP3793449B2 (ja) * 2001-11-15 2006-07-05 株式会社イシダ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5302673B2 (ja) * 2006-08-10 2013-10-02 株式会社イシダ 計量装置
CN106687779B (zh) * 2014-09-19 2021-07-02 株式会社石田 分散供给装置以及组合计量装置
US10408669B2 (en) * 2015-03-31 2019-09-10 Yamato Scale Co., Ltd. Combination weighing device
CN105815803B (zh) * 2016-04-06 2018-05-15 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粽料自动分料系统及方法
JP6723655B2 (ja) 2016-11-08 2020-07-15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計量装置
JP7009628B2 (ja) * 2018-06-27 2022-01-25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7114189B2 (ja) * 2018-12-19 2022-08-08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組合せ計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125A (ja) * 1983-06-30 1985-01-19 Teraoka Seiko Co Ltd 組合せ秤における被計量物供給装置
JPH051723U (ja) * 1991-06-26 1993-01-14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分散供給装置
US5753867A (en) * 1995-02-02 1998-05-19 Ishida Co., Ltd., Combinational weighing apparatus
JPH1156630A (ja) * 1997-08-20 1999-03-02 Daisoo:Kk 炊飯装置における計量方法及び装置
JP2005140713A (ja) * 2003-11-10 2005-06-02 Ishida Co Ltd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2005162394A (ja) * 2003-12-02 2005-06-23 Ishida Co Ltd 分散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てなる組合せ計量装置
JP2010091280A (ja) * 2008-10-03 2010-04-22 Yamato Scale Co Ltd 組合せ秤
US20100108405A1 (en) * 2008-10-30 2010-05-06 Yamato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Weigher
JP2013156072A (ja) * 2012-01-27 2013-08-15 Anritsu Sanki System Co Ltd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2018077075A (ja) * 2016-11-08 2018-05-17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計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92969A1 (en) 2021-10-13
JP7114190B2 (ja) 2022-08-08
EP3892969A4 (en) 2022-01-19
US11959794B2 (en) 2024-04-16
US20210372848A1 (en) 2021-12-02
JP2020098172A (ja) 2020-06-25
WO2020129853A1 (ja) 2020-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3474B (zh) 存放设备
CN112969905A (zh) 组合计量装置
CN112955388A (zh) 直进送料器以及具备该直进送料器的组合计量装置
JP6557787B2 (ja) 溶鉱炉用ストックハウス装置
CN112997052B (zh) 组合计量装置
CN112955720B (zh) 组合计量装置
CN112955718B (zh) 组合计量装置
EP0143346A2 (en) Long size measuring apparatus
EP3892970B1 (en) Combination weighing device
JP7009628B2 (ja) 組合せ計量装置
KR20180121195A (ko) 어류 정렬 장치
CN211336620U (zh) 一种粒状物料数粒包装机
JP7332259B2 (ja) 直進フィーダ用のトラフ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組合せ秤
JP6896341B2 (ja) トラフ、供給フィーダ及び計量装置
JP7455481B2 (ja) 組合せ計量装置
KR200485429Y1 (ko) 방울토마토용 선별장치
JP6971928B2 (ja)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WO2020003408A1 (ja) 物品整列装置
DE202018102545U1 (de) Anlage zum Dosieren und Zusammenführen von körnigen Schüttgüter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