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41713A - 织物牵拉装置、织物牵拉装置组件以及针织横机 - Google Patents

织物牵拉装置、织物牵拉装置组件以及针织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41713A
CN112941713A CN202110146078.4A CN202110146078A CN112941713A CN 112941713 A CN112941713 A CN 112941713A CN 202110146078 A CN202110146078 A CN 202110146078A CN 112941713 A CN112941713 A CN 112941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fabric
slideway
needle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60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41713B (zh
Inventor
谢学忠
刘建杨
董建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Rayn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Rayn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Rayn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Rayn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460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417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41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1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41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1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88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 D04B15/90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织物牵拉装置、织物牵拉装置安装组件及针织横机,涉及针织横机技术领域。织物牵拉装置包括壳体、轨迹切换组件、针爪组件以及驱动组件;轨迹切换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其包括下拉滑道、上升滑道、第一枢转连接件以及杠杆组件;针爪组件设置于壳体内,针爪组件包括针爪和第一滑块;在驱动组件驱动针爪组件处于下降运动时,第一滑块在下拉滑道上移动;在驱动组件驱动针爪组件处于回升运动时,杠杆组件用于放出上升滑道,以使第一滑块在上升滑道上移动;第一滑块在下拉滑道上移动使针爪勾入织物并下拉织物,第一滑块在上升滑道上移动使针爪退出织物并回升复位。本申请能使得针爪在勾入和退出织物的过程中保持稳定。

Description

织物牵拉装置、织物牵拉装置组件以及针织横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针织横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织物牵拉装置、织物牵拉装置安装组件以及针织横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下拉装置等织物牵拉装置常采用包含针爪组件和驱动组件的织物牵拉装置来实现。在包含针爪组件和驱动组件的织物牵拉装置中,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以使针爪组件按特定规律升降。针爪组件中的针爪在下降过程中勾入织物,以对织物进行牵拉,且在上升过程中退出织物以为下次牵拉做准备。
但,在现有包含针爪和驱动组件的织物牵拉装置中针爪在勾入和退出织物的过程中运动状态无法保持稳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织物牵拉装置、织物牵拉装置组件以及针织横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织物牵拉装置,该织物牵拉装置包括壳体、轨迹切换组件、针爪组件和驱动组件;其中,
轨迹切换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其包括下拉滑道、上升滑道、第一枢转连接件以及杠杆组件,下拉滑道固定于壳体,上升滑道与下拉滑道相邻设置,且上升滑道与下拉滑道通过第一枢转连接件枢接,杠杆组件与上升滑道枢接;
针爪组件设置于壳体内,针爪组件包括针爪和第一滑块,针爪设置于轨迹切换组件背向下拉滑道的一侧,且壳体上设置有供针爪伸出的长槽,第一滑块在下拉滑道或上升滑道上移动;
驱动组件设置于壳体,在驱动组件驱动针爪组件处于下降运动时,第一滑块在所述下拉滑道上移动;在驱动组件驱动针爪组件处于回升运动时,杠杆组件用于放出上升滑道,以使第一滑块在上升滑道上移动;第一滑块在下拉滑道上移动使针爪勾入织物并下拉织物,第一滑块在上升滑道上移动使针爪退出织物并回升复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织物牵拉装置组件,该织物牵拉装置组件包括转接板、至少两个安装支架以及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织物牵拉装置;其中,
转接板用于连接针织横机的机架;
至少两个安装支架沿转接板的延伸方向并排成一列,且安装支架的一端连接转接板;
织物牵拉装置为上述的织物牵拉装置,至少两个织物牵拉装置对应至少两个安装支架设置,每一安装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一织物牵拉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针织横机,该针织横机包括机架、针床以及至少一对织物牵拉装置;其中,
机架形成有牵拉间隙;
针床设置于机架上;
至少一对织物牵拉装置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针床的下方,织物牵拉装置为上述的织物牵拉装置,每对织物牵拉装置中的两织物牵拉装置分别设置于牵拉间隙的延伸方向的两侧。
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在针爪组件处于下降运动时,第一滑块在下拉滑道上移动使针爪勾入织物,在针爪组件处于回升运动时,第一滑块在上升滑道上移动使针爪退出织物,达到了利用不同的滑道分别对针爪勾入织物和针爪退出织物的过程进行引导,使得针爪组件中的针爪在勾入和退出织物的过程中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轨迹切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轨迹切换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针爪、针爪安装组件、连杆和第一滑块的装配体,升降组件,以及轨迹切换组件之间的装配结构的爆炸图;
图7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针爪、针爪安装组件、连杆和第一滑块的装配体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沿剖切线A-A剖切得到的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7中沿剖切线A-A剖切得到的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针爪伸出到位并下拉至最低点的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针爪回收到位并上升至最高点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针爪末端在伸出和回收过程中的移动轨迹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二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二实施例的针爪伸出到位并下拉至最低点的状态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二实施例的针爪回收到位并上升至最高点的状态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的针织横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图1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轨迹切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轨迹切换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如图1所示,织物牵拉装置100包括壳体110、轨迹切换组件120、针爪组件130和驱动组件140。
在图1的基础上,结合图3-图4所示,轨迹切换组件120设置于壳体110内,其包括下拉滑道121、上升滑道122、第一枢转连接件123以及杠杆组件124,下拉滑道121固定于壳体110,上升滑道122与下拉滑道121相邻设置,且上升滑道122与下拉滑道121通过第一枢转连接件123枢接,杠杆组件124与上升滑道122枢接。
针爪组件130设置于壳体110内,针爪组件130包括针爪131和第一滑块132,针爪131位于针爪组件130背向下拉滑道121的一侧,且在图1的基础上结合图2所示,壳体110上设置有供针爪131伸出的长槽1110。在图1的基础上,结合图3-图4所示,第一滑块132在下拉滑道121或上升滑道122上移动。
在图1的基础上,结合图3-图4所示,驱动组件140设置于壳体110,在驱动组件140驱动针爪组件130处于下降运动时,第一滑块132在下拉滑道121上移动;在驱动组件140驱动针爪组件130处于回升运动时,杠杆组件124用于放出上升滑道122,以使第一滑块132在上升滑道122上移动;第一滑块132在下拉滑道121上移动使针爪131勾入织物并下拉织物,第一滑块132在上升滑道122上移动使针爪131退出织物并回升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针爪组件130处于下降运动时,第一滑块132在下拉滑道121上移动使针爪131勾入织物并下拉织物,在针爪组件130处于回升运动时,第一滑块132在上升滑道122上移动使针爪131退出织物并回升复位。利用不同的滑道分别对针爪131勾入织物和针爪131退出织物的过程进行引导,使得针爪组件130中的针爪131在勾入织物和退出织物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基于针爪组件130中的针爪131在勾入织物和退出织物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从而在针爪131勾入织物和退出织物的过程中,织物不易起毛,因此能够提高织物的良品率。
如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下拉滑道121和上升滑道122可以沿同一路径延伸,该路径可以是针爪组件130下降运动的路径,下拉滑道121和上升滑道122的同方向的一端可以通过第一枢转连接件123枢接,杠杆组件124可来回摆动的设置于第一枢转连接件123,杠杆组件124的一端与上升滑道122通过第二枢转连接件126枢接,第一枢转连接件123两端可以设置有第一限位卡簧128,第二枢转连接件126两端可以设置有第二限位卡簧127。从而,驱动组件140可以通过驱动杠杆组件124的摆动,以使上升滑道122放出。第一枢转连接件123可以为销轴,第二枢转连接件126可以为销轴。
结合参阅图1-图2,壳体110可以包括面盖111、后盖112和连接件113,面盖111和后盖112通过连接件113连接,以在面盖111和后盖112之间形成安装空间1120,轨迹切换组件120和针爪组件130设置于安装空间1120内。长槽1110设置于面盖111,驱动组件140设置于后盖112。
在第一滑块132在下拉滑道121上向下移动时,针爪131先伸出于长槽1110,以勾入织物,然后下拉织物,在第一滑块132在上升滑道122上向上移动时,针爪131先收回,以退出织物,然后回升复位。
进一步地,在图1的基础上,结合图5-图6所示,图5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针爪、针爪安装组件、连杆和第一滑块的装配体,升降组件,以及轨迹切换组件之间的装配结构的爆炸图。
针爪组件130还包括升降组件133、针爪安装组件134、连杆135和弹性件136。
升降组件133沿着下拉滑道121的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于轨迹切换组件120的一侧,用于在驱动组件140的驱动下做下降运动或回升运动。针爪安装组件134位于升降组件133背向轨迹切换组件120的一侧,且针爪安装组件134的一端可以通过第三枢转连接件137与升降组件133枢接,针爪131设置于针爪安装组件134。连杆135设置于针爪安装组件134并朝向轨迹切换组件120所在的一侧延伸,第一滑块132设置于连杆135远离针爪安装组件134的一端。弹性件136弹性连接针爪安装组件134与升降组件133,以使第一滑块132设置于下拉滑道121或上升滑道122。
在本实施例中,针爪安装组件134通过与升降组件133枢接使得针爪安装组件134能够摆动,且通过降弹性件136连接针爪安装组件134与升降组件133,以使第一滑块132设置于下拉滑道121或上升滑道122。从而使得第一滑块132在下拉滑道121移动时,基于弹性件136的弹力,第一滑块132能够抵接下拉滑道121,且第一滑块132在上升滑道122移动时,基于弹性件136的弹力,第一滑块132能够抵接上升滑道122。从而弹性件136能够在第一滑块132在下拉滑道121或上升滑道122上移动时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使得针爪131在勾入织物和退出织物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稳定。
进一步地,在图3的基础上,结合参阅图4,下拉滑道121中背向针爪131的一侧设有容置槽1211,容置槽1211用于收容上升滑道122,使得上升滑道122收回,以使第一滑块132在下拉滑道121上移动,或杠杆组件124用于使上升滑道122的至少部分伸出容置槽1211外,以放出上升滑道122,以使第一滑块132在上升滑道122上移动;容置槽1211的槽壁设有下拉滑道轮廓线1212,上升滑道122设有上升滑道轮廓线1221。在图1的基础上结合参阅图3-图4,在上升滑道122位于容置槽1211内时,下拉滑道轮廓线1212与第一滑块132抵接,在上升滑道122的至少部分伸出容置槽1211外时,上升滑道轮廓线1221与第一滑块132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下拉滑道轮廓线1212与第一滑块132抵接时,上升滑道122能够被第一滑块132设置于下拉滑道121的容置槽1211内,从而使得上升滑道122与下拉滑道121的结构紧凑,从而能够提高上升滑道122与下拉滑道12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3-图4,轨迹切换组件120还包括限位销轴125,设置于轨迹切换组件120远离杠杆组件124的一端,限位销轴125用于在上升滑道122至少部分伸出容置槽1211时阻挡上升滑道122。
如图3-图4所示,下拉滑道121的容置槽1211的侧壁远离杠杆组件124的一端可以形成有条形限位孔1213,限位销轴125设置于上升滑道122远离杠杆组件124的一端,且条形限位孔1213收容部分限位销轴125,限位销轴125沿条形限位孔1213的延伸路径移动,在上升滑道122至少部分伸出容置槽1211时条形限位孔1213的孔壁抵接限位销轴12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通过限位销轴125在上升滑道122至少部分伸出容置槽1211时阻挡上升滑道122,能够使上升滑道122在伸出时能够准确停在预设位置,从而使得第一滑块132在上升滑道122上移动时,针爪131能够沿预设的轨迹移动以退出织物并回升复位。
可选地,在图1的基础上,结合参阅图3-图4,下拉滑道121的容置槽1211的侧壁的两端可以相对下拉滑道121的容置槽1211的侧壁的中段朝向背离针爪131的一侧突出设置,下拉滑道轮廓线1212可以位于下拉滑道121的容置槽1211的侧壁的中段,且上升滑道122的两端可以相对上升滑道122的中段朝向背离容置槽1211的底壁的一侧突出设置,上升滑道轮廓线1221可以位于上升滑道122突出设置的两端之间。第一枢转连接件123设置于下拉滑道121中靠近杠杆组件124的一端的突出设置部分,第二枢转连接件126设置于上升滑道122中靠近杠杆组件124的一端的突出设置部分,条形限位孔1213设置于下拉滑道121中远离杠杆组件124的突出设置部分,限位销轴125可以设置于上升滑道122中远离杠杆组件124的突出设置部分。如此,通过下拉滑道121突出设置的两端与后盖112连接,以将下拉滑道固定于后盖112,可以使得下拉滑道121与后盖112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以使上升滑道122能够至少部分伸出容置槽1211外。
进一步地,在图1的基础上,结合图10以及图3-图4所示,图10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的基础上结合图10,驱动组件组140件包括电机141以及拨杆组件142。
电机141设置于壳体110。在图10的基础上结合参阅图1-图2,后盖112上可以设置有与安装空间1120连通的电机安装孔1130,电机141可以设置于电机安装孔1130的外侧。拨杆组件142可以固设于电机141的输出轴并位于安装空间1120内;其中,升降组件133包括支架1331,支架1331与拨杆组件142配合,在电机141驱动拨杆组件142向升降组件133所在方向转动以抵接支架1331时,升降组件133作回升运动,在电机141驱动拨杆组件142向背离升降组件133所在方向转动时,升降组件133做下降运动。
如图10所示,拨杆组件142可以包括拨杆1421和第二滚动件1422,拨杆1421的一端设置于电机141的输出轴,第二滚动件1422转动设置于拨杆1421的另一端,在在电机141驱动拨杆组件142向升降组件133所在方向转动以抵接支架1331时,第二滚动件1422在支架1331上滚动。如此,采用滚动的方式抵顶支架1331,使升降组件133做回升运动,能够减小因拨杆组件142在抵接支架1331时产生的摩擦力,从而能够提高升降组件133做回升运动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在图1的基础上参阅图10,驱动组件140还包括法兰盘143,法兰盘143固设于电机141的输出轴,法兰盘143的周向上形成有高滑道段1431、低滑道段1432平滑衔接的轨迹切换滑道,法兰盘143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块1433,所示拨杆组件142设置于安装块1433,以固设于电机141的输出轴;参阅图3-图4,以及图6,杠杆组件124包括杠杆1241以及第二滑块1242,杠杆1241与第一枢转连接件123枢接,且杠杆1241的一端与上升滑道122枢接;第二滑块1242设置于杠杆1241的另一端,并与轨迹切换滑道配合。杠杆1241能够以第一枢转连接件123为转动支点来回摆动。在图4的基础上,结合参阅图1和图10,在电机141驱动所示法兰盘143转动,使第二滑块1242在轨迹切换滑道中的位置,由轨迹切换滑道的高滑道段1431向轨迹切换滑道的低滑道段1432移动时,上升滑道122向容置槽1211所在一侧摆动以使容置槽1211收容上升滑道122,在第二滑块1242由轨迹切换滑道的低滑道段1432向轨迹切换滑道的高滑道段1431移动时,杠杆组件124用于使上升滑道122的至少部分伸出容置槽1211外。如图3-图4所示,第二滑块1242可以为第三滚动件,第三滚动件转动设置于杠杆1241的另一端。例如,杠杆124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枢转连接件(图未示),第三滚动件通过第四枢转连接件转动设置于杠杆124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141驱动法兰盘143转动,使第二滑块1242在形成有高滑道段1431、低滑道段1432平滑衔接的轨迹切换滑道上的位置发生移动,既可以使容置槽1211收容上升滑道122,也使得杠杆组件124将上升滑道122放出的过程更加平缓。
如图6所示,针爪安装组件134包括针爪板1341和针爪座1342。针爪131设置于针爪板1341;针爪座1342的一端与升降组件133枢接,针爪座1342背向升降组件133的一侧形成有针爪板卡槽(图未示),针爪板1341设置于针爪板卡槽;连杆135的设置于针爪座1342面向轨迹切换组件120的一面的侧边,并朝向轨迹切换组件120延伸;第一滑块132设置于连杆135远离针爪座1342的一端;第一滑块132可以为第一滚动件,第一滚动件转动地设置于连杆135远离针爪座1342的一端,并抵接下拉滑121道或上升滑道1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132为第一滚动件,从而第一滑块132在下拉滑道121和上升滑道122上移动时,可以通过滚动的方式实现。在本实施例中连杆135与针爪座1342可以一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针爪131设置于针爪板1341,而针爪板1341卡设于针爪板卡槽中,从而在针爪131损坏时能够通过将带有损坏的针爪131的针爪板1341卸下,重新装上带有新的针爪131的针爪板1341的方式进行维修,方便了针爪131损坏时的维修操作。
参阅图5,升降组件133还包括基座1332、配重块1333和第三滑块1334。
基座1332沿下拉滑道121的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于轨迹切换组件120的一侧,并沿下拉滑道121的延伸方向延伸。针爪座1342的一端与基座1332的一端枢接并通过弹性件136弹性连接基座1332;配重块1333可以对应基座1332背向轨迹切换组件120的一侧,设置于基座1332的另一端。支架1331可以对应基座1332朝向轨迹切换组件120的一侧,设置于基座1332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块1333用于提供使升降组件133做下降运动的重力,且通过配重块1333的配重,能够降低升降组件133的重心,使得升降组件133在做下降运动时保持平稳。
如图5-图6所示,第三滑块1334设置于基座1332中面向下拉滑道121的一侧,下拉滑道121中面向基座1332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214,滑槽1214可以沿下拉滑道121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三滑块1334与滑槽1214配合,实现升降组件133滑动设置于下拉滑道121的一侧的目的。第三滑块133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三滑块1334可以对应下拉滑道121的延伸方向排布。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为了使得针爪131在勾入织物和退出织物时保持平稳,基座1332背向轨迹切换组件120的一侧设置有导引柱13321,针爪座1342上设置有与导引柱13321配合的导引槽13421,在针爪131向下摆动时,导引柱13321沿导引槽13421移动,在针爪131伸出到位后,导引柱13321抵接导引槽13421的槽壁。
在本实施例中,伸出的针爪131到位后,导引柱13321抵接导引槽13421的槽壁。在放出针爪131时,通过导引槽13421对针爪131座的转动路径及转动范围进行限制,能够提高针爪座1342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能够在针爪131伸出到位后通过导引柱13321抵接导引槽13421的槽壁以支撑针爪座1342。
在图6的基础上,结合参阅图7-图9,图7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针爪、针爪安装组件、连杆和第一滑块的装配体的示意图8是图7中沿剖切线A-A剖切得到的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图7中沿剖切线A-A剖切得到的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剖面示意图。
可选地,在图7的基础上,参阅图8,第一滑块132可以为第一销轴1321a,连杆13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连杆135分别设置于针爪座1342的两边缘,连杆135远离针爪座1342的一端可以设置有轴承安装孔(图未示),轴承安装孔内可以设置有轴承1322a,第一销轴1321a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1322a转动设置于针爪座1342的两边缘的连杆135上,在第一销轴1321a的两端与连杆135之间可以通过卡簧(图未示)进行限位。
在图7的基础上,结合参阅图9,可选地,第一滑块132可以包括第一销轴1321b和轴套1322b,连杆13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连杆分别设置于针爪座1342的两边缘,连杆135远离针爪座1342的一端可以设置有销轴安装孔(图未示),第一销轴1321b的两端分别设置于针爪座1342的两边缘的连杆135的销轴安装孔中,轴套1322b转动套设于两连杆135之间的第一销轴1321b上。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织物牵拉装置100还包括拉簧(图未示),拉簧的一端连接基座1332另一端连接下拉滑道121,在升降组件133做回升运动时,拉簧的弹性势能增加,在拨杆组件142向背离升降组件133所在方向转动时,拉簧释放弹性势能,使升降组件133做下降运动。
在图13的基础上,结合参阅图11、图12以及图4,图11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针爪伸出到位并下拉至最低点的状态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针爪回收到位并上升至最高点的状态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针爪末端在伸出和回收过程中的移动轨迹的示意图。
如图11和图13所示,在针爪131回收到位并回升到最高点时,针爪131位于B点位置,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针爪131伸出到位并下降到最低点时,针爪131位于F点位置。结合参阅图11-图13,以及图4,在升降组件133做下降运动时,基于第一滑块132在下拉滑道轮廓线1212上的移动,使针爪131从B点开始,依次移动到C点、D点、E点和F点,即B点、C点、D点、E点和F点依次连接所形成的移动轨迹BCDEF即为在升降组件133做下降运动时针爪131的移动轨迹,其中,点C和点D依次连接形成的移动轨迹CD为针爪131勾入织物的过程中的移动轨迹,点D、点E和点F依次连接形成的移动轨迹DEF为针爪131下拉织物的过程中的移动轨迹。在升降组件133做回升运动时,基于第一滑块132在上升滑道轮廓线1221上的移动,使针爪131的末端从F点开始,依次移动到E点、G点、C点和B点,即F点、E点、G点、C点和B点依次连接所形成的移动轨迹FEGCB即为在升降组件133做回升运动时针爪131的移动轨迹,其中,点E和点G依次连接形成的移动轨迹EG为针爪131退出织物的过程中的移动轨迹,点G、点C和点B依次连接形成的移动轨迹GCB为针爪131的回升复位的过程中的移动轨迹。针爪131在B点与C点之间时,上升滑道122可以收回,针爪131在F点与E点之间时,上升滑道122可以至少部分伸出。
在本实施例中,轨迹DEF的方向可以是竖直向下,夹角∠CDE可以为钝角,夹角∠DEG可以为锐角,夹角∠EGC可以为钝角,夹角∠GCD可以为锐角,夹角∠GCB可以为钝角,夹角∠BCD可以为钝角。且夹角∠GEF可以大于夹角∠CDE。如此在本实施例中,针爪131可以沿移动轨迹CD快速伸出长槽1110以勾入织物中,并沿移动轨迹EG平缓回收,以退出织物,从而能够减少在下拉织物的过程中因勾入织物和退出织物而导致的织物起毛。
参阅图14-图17,图14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二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二实施例的针爪伸出到位并下拉至最低点的状态示意图;图17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二实施例的针爪回收到位并上升至最高点的状态示意图。
本实施例在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对于与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结构相同的部分不再进行具体赘述,仅对具有修改的地方进行详细描述,因此,对于在本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阅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关记载。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织物牵拉装置100的驱动组件140包括电机141a、拨杆组件142a和电磁伸缩装置143a。
电机141a设置于壳体110。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可以包括面盖111、后盖112a和连接件113。面盖111和后盖112a通过连接件113连接,以在面盖111和后盖112a之间形成安装空间1120。在图14的基础上结合参阅图15,后盖112a上可以设置有与安装空间1120连通的电机安装孔(图未示),电机141a可以设置于电机安装孔的外侧。拨杆组件142a可以固设于所示电机141a的输出轴并位于安装空间1120内;其中,支架1331与所示拨杆组件142a配合,在电机141a驱动拨杆组件142a向升降组件(图未标)所在方向转动以抵接支架1331时,升降组件作回升运动,在电机141a驱动拨杆组件142a向背离升降组件所在方向转动时,升降组件做下降运动。
电磁伸缩装置143a设置于后壳112a,与杠杆组件124a的另一端配合。本实施例的杠杆组件的另一端可以不设置如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滑块1242,而是设置接触板1242a。电磁伸缩装置143a通过与接触板1242a脱离,使上升滑道收回,以使第一滑块132在下拉滑道(图未标)上移动,直到针爪131伸出到位并下拉到最低点如图16所示。电磁伸缩装置143a通过与接触板1242a抵顶,使杠杆组件124a放出上升滑道(图未标),以使第一滑块132在上升滑道上移动,直到针爪131回收到位并上升到最高点如图17所示。
参阅图18,图18是本申请的织物牵拉装置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8所示,织物牵拉装置安装组件200包括转接板210、至少两个安装支架220以及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织物牵拉装置230。
转接板210用于连接针织横机的机架(图未示);至少两个安装支架220沿转接板的延伸方向并排成一列,且安装支架220的一端连接转接板210;至少两个织物牵拉装置230对应至少两个安装支架220设置,每一安装支架220的另一端连接一织物牵拉装置230。
在本实施例中,当一织物牵拉装置230出现故障时,将该织物牵拉装置230从对应的安装支架220中拆卸下,即可对该出现故障的织物牵拉装置230进行维修或更换新的织物牵拉装置230。
本实施例中的织物牵拉装置230可以是上述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的织物牵拉装置100,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织物牵拉装置230可以参阅上述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关于织物牵拉装置100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参阅图19,图19是本申请的针织横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9所示,针织横机300包括机架310、针床320和至少一对织物牵拉装置330。机架310形成有牵拉间隙311;针床320设置于机架310上;至少一对织物牵拉装置330设置机架310上并位于针床320的下方,每对织物牵拉装置中的两织物牵拉装置330分别设置于牵拉间隙311的延伸方向的两侧。通过织物牵拉装置330可以对牵拉间隙311中的织物400执行下拉操作。
织物牵拉装置330可以为上述的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的织物牵拉装置100,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织物牵拉装置330可以参阅上述织物牵拉装置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关于织物牵拉装置100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织物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牵拉装置包括:
壳体;
轨迹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包括下拉滑道、上升滑道、第一枢转连接件以及杠杆组件,所述下拉滑道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上升滑道与所述下拉滑道相邻设置,且所述上升滑道与所述下拉滑道通过所述第一枢转连接件枢接,所述杠杆组件与所述上升滑道枢接;
针爪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针爪组件包括针爪和第一滑块,所述针爪设置于所述针爪组件背向所述下拉滑道的一侧,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所述针爪伸出的长槽,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下拉滑道或所述上升滑道上移动;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针爪组件处于下降运动时,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下拉滑道上移动;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针爪组件处于回升运动时,所述杠杆组件用于放出所述上升滑道,以使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上升滑道上移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下拉滑道上移动使所述针爪勾入织物并下拉织物,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上升滑道上移动使所述针爪退出织物并回升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爪组件包括:
升降组件,沿着所述下拉滑道的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轨迹切换组件的一侧,用于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做下降运动或回升运动;
针爪安装组件,位于所述升降组件背向所述轨迹切换组件的一侧,且所述针爪安装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升降组件枢接,所述针爪设置于所述针爪安装组件;
连杆,设置于所述针爪安装组件并朝向所述轨迹切换组件所在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针爪安装组件的一端;
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针爪安装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以使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所述下拉滑道或所述上升滑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拉滑道中背向所述针爪的一侧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收容所述上升滑道,使得所述上升滑道收回,以使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下拉滑道上移动,或所述杠杆组件用于使所述上升滑道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容置槽外,以放出所述上升滑道,以使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上升滑道上移动;
所述容置槽的槽壁设有下拉滑道轮廓线,所述上升滑道设有有上升滑道轮廓线;
在所述上升滑道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下拉滑道轮廓线与所述第一滑块抵接,在所述上升滑道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容置槽外时,所述上升滑道轮廓线与所述第一滑块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迹切换组件还包括限位销轴,设置于所述轨迹切换组件远离所述杠杆组件的一端,所述限位销轴用于在所述上升滑道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容置槽时阻挡所述上升滑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
以及拨杆组件,固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其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拨杆组件配合,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拨杆组件向所述升降组件所在方向转动以抵接所述支架时,升降组件作回升运动,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拨杆组件向背离所述升降组件所在方向转动时,所述升降组件做下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固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法兰盘的周向上形成有高滑道段、低滑道段平滑衔接的轨迹切换滑道,所述法兰盘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块,所述拨杆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块;
所述杠杆组件包括:
杠杆,与所述第一枢转连接件枢接,且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所述上升滑道枢接;
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杠杆的另一端,并与所述轨迹切换滑道配合,在所述法兰盘转动,使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轨迹切换滑道上的位置,由所述轨迹切换滑道的高滑道段向所述轨迹切换滑道的低滑道段移动时,所述上升滑道向所述容置槽所在一侧摆动以使所述第二容置槽收容所述上升滑道,在所述第二滑块由所述轨迹切换滑道的低滑道段向所述轨迹切换滑道的高滑道段移动时,所述杠杆组件用于使所述上升滑道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容置槽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电磁伸缩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杠杆组件的另一端配合,所述电磁伸缩装置通过与所述杠杆组件脱离,使所述上升滑道收容于所述置槽槽,所述电磁伸缩装置通过与所述杠杆组件抵顶,使所述杠杆组件放出所述上升滑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爪安装组件包括:
针爪板,所述针爪设置于所述针爪板;
针爪座,所述针爪座的一端与所述升降组件枢接,所述针爪座背向所述升降组件的一侧形成有针爪板卡槽,所述针爪板设置于所述针爪板卡槽;
所述连杆设置于所述针爪座面向所述轨迹切换组件的一面的侧边,并朝向所述轨迹切换组件延伸;
所述第一滑块为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一滚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针爪座的一端。
9.一种织物牵拉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牵拉装置组件包括:
转接板,用于连接针织横机的机架;
至少两个安装支架,所述至少两个安装支架沿所述转接板的延伸方向并排成一列,且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接板;
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织物牵拉装置,所述织物牵拉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织物牵拉装置,所述至少两个织物牵拉装置对应所述至少两个安装支架设置,每一所述安装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一所述织物牵拉装置。
10.一种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横机包括:
机架,形成有牵拉间隙;
针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以及至少一对织物牵拉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针床的下方,所述织物牵拉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织物牵拉装置,每对所述织物牵拉装置中的两所述织物牵拉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牵拉间隙的延伸方向的两侧。
CN202110146078.4A 2021-02-02 2021-02-02 织物牵拉装置、织物牵拉装置组件以及针织横机 Active CN1129417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6078.4A CN112941713B (zh) 2021-02-02 2021-02-02 织物牵拉装置、织物牵拉装置组件以及针织横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6078.4A CN112941713B (zh) 2021-02-02 2021-02-02 织物牵拉装置、织物牵拉装置组件以及针织横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1713A true CN112941713A (zh) 2021-06-11
CN112941713B CN112941713B (zh) 2022-08-16

Family

ID=76241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6078.4A Active CN112941713B (zh) 2021-02-02 2021-02-02 织物牵拉装置、织物牵拉装置组件以及针织横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417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1333A (zh) * 2022-09-07 2022-11-15 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横机耙子用检测织物的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26610A (en) * 1969-11-21 1973-08-15 Billi Spa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CN101029431A (zh) * 2006-03-01 2007-09-0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下拉装置以及针织物下拉组件
CN102051759A (zh) * 2010-12-29 2011-05-11 茅木泉 电脑编织横机罗拉结构
CN106032793A (zh) * 2015-03-15 2016-10-19 刘运武 一种杠杆式驱动装置
CN110129979A (zh) * 2019-05-07 2019-08-16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驱动的编织物牵拉装置
CN111676584A (zh) * 2019-12-10 2020-09-18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驱动的编织物牵拉装置及其牵拉方法
CN111910333A (zh) * 2020-08-03 2020-11-10 浙江丰帆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针织横机的牵拉装置及针织横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26610A (en) * 1969-11-21 1973-08-15 Billi Spa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CN101029431A (zh) * 2006-03-01 2007-09-0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下拉装置以及针织物下拉组件
CN102051759A (zh) * 2010-12-29 2011-05-11 茅木泉 电脑编织横机罗拉结构
CN106032793A (zh) * 2015-03-15 2016-10-19 刘运武 一种杠杆式驱动装置
CN110129979A (zh) * 2019-05-07 2019-08-16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驱动的编织物牵拉装置
CN111676584A (zh) * 2019-12-10 2020-09-18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驱动的编织物牵拉装置及其牵拉方法
CN111910333A (zh) * 2020-08-03 2020-11-10 浙江丰帆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针织横机的牵拉装置及针织横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1333A (zh) * 2022-09-07 2022-11-15 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横机耙子用检测织物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1713B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16611B1 (ko) 인출식 캐리어의 안정화 조립체
CN112941713B (zh) 织物牵拉装置、织物牵拉装置组件以及针织横机
KR20110023680A (ko) 2단 자전거 주차대
CN208293155U (zh) 一种自动落纱小车拔纱翻转机构
CN211734651U (zh) 一种电脑横机的编织物下拉装置
CN109205210A (zh) 用于载物厢体自动集配的移动装置及双厢设备
CN211734652U (zh) 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物下拉装置
CN113781791A (zh) 一种自动升降式车牌识别一体机
CN214778388U (zh) 一种适用于发药机的挡块结构
CN215440883U (zh) 一种横机牵拉耙驱动结构
CN218738673U (zh) 一种玻璃擦
CN218619637U (zh) 一种自动储纱结构
CN219883656U (zh) 一种车用直升款窗帘的导向组件
CN111893678B (zh) 一种纺织品染色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21002567U (zh) 一种布式伸缩门栏的网布防坠结构
CN114652239A (zh) 清洁系统的基站及清洁系统
CN220094529U (zh) 一种基于青贮机核心部件装配的翻转自锁机构
CN219860033U (zh) 防变形电梯地坎
CN218664460U (zh) 一种无芯筒状擦拭布收卷装置
EP4063605B1 (en) Screen device
CN215052543U (zh) 一种吸尘车的垃圾桶举升架自动锁止机构及举升架
CN211115711U (zh) 回卷式隐形纱门
CN215199018U (zh) 一种用于往复牵引机的卸料装置
CN213501985U (zh) 轮椅固定器
CN214985601U (zh) 联动收叠机构及婴儿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