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0830A - 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0830A
CN112840830A CN202011144899.6A CN202011144899A CN112840830A CN 112840830 A CN112840830 A CN 112840830A CN 202011144899 A CN202011144899 A CN 202011144899A CN 112840830 A CN112840830 A CN 112840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p
connecting part
work machine
harness
gr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48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耕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840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083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835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A01D34/9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carrying by the operator
    • A01D34/902Ergonomic provi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1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41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 A01D34/63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having cutters rotating about a vertical axis
    • A01D34/67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having cutters rotating about a vertical axis hand-guided by a walking operator
    • A01D34/68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having cutters rotating about a vertical axis hand-guided by a walking operator with motor driven cutters or wh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1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41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 A01D34/63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having cutters rotating about a vertical axis
    • A01D34/82Other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00Cutting imp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rticultural purposes; Delimbing standing trees
    • A01G3/08Other tools for pruning, branching or delimbing standing tre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1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41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 A01D34/63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having cutters rotating about a vertical axis
    • A01D34/76Driving mechanisms for the cutters
    • A01D34/78Driving mechanisms for the cutters electric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成为在背带挂在作业人员的肩上的状态下操作杆的前部相比于后部向下方倾斜的作业机械。作业机械包括:操作杆;工具,其设在操作杆的前部;原动机,其驱动工具;第1背带连接部,其设在比作业机械的重心靠前方的位置,并连接背带的第1端;以及第2背带连接部,其设在比作业机械的重心靠后方的位置,并连接背带的与第1端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在从侧方观察作业机械的情况下,作业机械的重心位于比下述面靠第1背带连接部侧的位置:该面通过连结第1背带连接部和第2背带连接部的线段的中点且与连结第1背带连接部和第2背带连接部的线正交。

Description

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安装挂在作业人员的肩上的背带的作业机械。专利文献1的作业机械包括操作杆、设在操作杆的前部的工具、驱动工具的原动机以及连接背带的背带连接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163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有一种将设在操作杆的前部的工具压靠于地面等来进行作业的作业机械。在这样的作业机械中,在使操作杆的前部相比于后部向下方倾斜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在作业人员利用背带支承作业机械的状态下,在操作杆的前部相比于后部向上方倾斜的情况下,与操作杆的前部相比于后部向下方倾斜的情况相比,作业人员利用作业机械进行作业时的作业性变差。
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一种构成为在背带挂在作业人员的肩上的状态下操作杆的前部相比于后部向下方倾斜的作业机械。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安装挂在作业人员的肩上的背带的作业机械。可以是,作业机械包括:操作杆;工具,其设在所述操作杆的前部;原动机,其驱动所述工具;第1背带连接部,其设在比所述作业机械的重心靠前方的位置,并连接所述背带的第1端;以及第2背带连接部,其设在比所述作业机械的所述重心靠后方的位置,并连接所述背带的与所述第1端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在从侧方观察所述作业机械的情况下,所述作业机械的所述重心位于比下述面靠所述第1背带连接部侧的位置:该面通过连结所述第1背带连接部和所述第2背带连接部的线段的中点且与连结所述第1背带连接部和所述第2背带连接部的线正交。
在背带挂在作业人员的肩上的状态下,作业人员的肩成为支点。此外,由于对作业机械的重心作用向下的力(即重力),因此重心作为力的作用点发挥作用。根据上述的结构,在背带挂在作业人员的肩上的状态下,作业机械的重心位于比与连结第1背带连接部和第2背带连接部的线正交的面靠第1背带连接部侧的位置,因此重力向使操作杆的前部相比于后部向下方倾斜的方向发挥作用。因而,在背带挂在作业人员的肩上的状态下,能够使操作杆的前部相比于后部向下方倾斜。其结果为,能够提高作业人员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割灌机2的立体图。
图2是从后方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割灌机2的后视图。
图3是从右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割灌机2的右侧视图。
图4是表示作业人员支承本实施方式的割灌机2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割灌机2的电气结构的图。
图6是从右侧观察到的比较例的割灌机202的右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割灌机;20、割刀单元;22、杆固定部;24、割刀安装部;26、割刀;28、安全罩;30、操作杆;30a、前部;30b、后部;40、环形手柄;50、把手单元;52、把手壳体;52a、右侧把手壳体;52b、左侧把手壳体;54、电源开关;56、控制杆;58、扳机;60、第1背带连接部;70、后部壳体;72、第1壳体;72a、第1右侧壳体;72b、第1左侧壳体;74、第2壳体;74a、第2右侧壳体;74b、第2左侧壳体;76、马达;78、控制基板;80、电池护罩;82、底壁;84、右壁;84a、前部;86、后壁;88、左壁;90、第2背带连接部;100、背带;102、带部;102a、第1端、102b、第2端;102c、中央部;104、肩垫;106、第1安装部;108、第2安装部;202、割灌机;260、第1背带连接部;290、第2背带连接部;B1、B2、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是,第2背带连接部设在作业机械的后端附近。
根据上述的结构,与第2背带连接部设在比作业机械的后端附近靠前方侧的位置的情况相比,容易使作业机械的重心位于比与连结第1背带连接部和第2背带连接部的线正交的面靠第1背带连接部侧的位置。因而能够提高设置第1背带连接部的位置的自由度。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原动机是马达。也可以是,作业机械还包括:壳体,其设在操作杆的后部;电池,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壳体的后部,向马达供给电力;以及电池护罩,其保护电池不受冲击。也可以是,第2背带连接部设于电池护罩。
对连接背带的第1背带连接部、第2背带连接部作用较大的载荷。因此,第1背带连接部、第2背带连接部需要使用强度较高的材料(例如金属)。此外,电池护罩为了保护电池不受冲击,而需要使用强度较高的材料(例如金属)。强度较高的材料的重量较重,若大量使用这样的材料,则会导致作业机械的重量增加。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将电池护罩兼用作第2背带连接部。因而能够抑制作业机械的重量增加。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操作杆设有供作业人员把持的环形手柄。也可以是,第1背带连接部设在比环形手柄靠后方侧的位置。
例如在作业人员用左手把持环形手柄并用右手把持操作杆的后部的情况下,背带挂在作业人员的左肩上。在这样的状态下,假设在第1背带连接部设在比环形手柄靠前方侧的位置的情况下,把持环形手柄的左手与背带容易接触。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第1背带连接部设在比环形手柄靠后方侧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把持环形手柄的左手与背带接触。因而能够提高作业人员的作业性。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操作杆的比环形手柄靠后方侧的位置设有供作业人员把持的把手部。也可以是,第1背带连接部设在把手部。
根据上述的结构,可以不在操作杆上单独地设置成为第1背带连接部的构件。因而能够削减作业机械的零部件件数。
(实施例)
参照图1~图3说明割灌机2。如图1所示,割灌机2包括割刀单元20、操作杆30、环形手柄40、把手单元50和后部壳体70。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操作杆30的长度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图3的上下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将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
图1的操作杆30具有中空的管形状,以直线状伸长。在操作杆30的前部30a设有割刀单元20,在操作杆30的后部30b设有把手单元50和后部壳体70。在操作杆30的内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纳有传递轴(省略图示)。在操作杆30中,在割刀单元20与把手单元50之间设有用于供作业人员把持的环形手柄40。环形手柄40为中空的管状,形成为向操作杆30的上方和侧方鼓起的环形形状。
割刀单元20包括杆固定部22、割刀安装部24和安全罩28。在杆固定部22中插入有操作杆30的前端部分。在割刀安装部24安装有圆板状的割刀26。具体而言,割刀26固定于割刀安装部24内的割刀轴(省略图示)。割刀轴借助杆固定部22内的齿轮(省略图示)连接于操作杆30内的传递轴。安全罩28设在比杆固定部22靠后方侧的位置。
把手单元50包括把手壳体52、电源开关54、控制杆56、扳机58和第1背带连接部60。把手壳体52是在作业人员使用割灌机2进行作业时用于供作业人员用与把持环形手柄40的手相反的手把持的构件。把手壳体52由形成为覆盖操作杆30的外周面的形状的树脂材料制成。把手壳体52包括右侧把手壳体52a和左侧把手壳体52b。右侧把手壳体52a与左侧把手壳体52b隔着操作杆30。
在把手壳体52的上表面上,第1背带连接部60、电源开关54及控制杆56从前侧朝向后侧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在把手壳体52的下表面设有扳机58。电源开关54是用于切换割灌机2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的开关。扳机58是用于供作业人员操作马达76(参照图5)的开闭动作的构件。在未由作业人员将控制杆56压入的状态下,禁止由作业人员对扳机58进行压入操作。另一方面,当由作业人员将控制杆56压入时,容许由作业人员对扳机58进行压入操作。作业人员用一只手的手掌将控制杆56压入,并用该手的手指将扳机58压入,由此能够进行用于驱动马达76的操作。
后部壳体70包括前方侧的第1壳体72和后方侧的第2壳体74。第1壳体72包括第1右侧壳体72a和第1左侧壳体72b。第1右侧壳体72a与右侧把手壳体52a一体地形成。第1左侧壳体72b与左侧把手壳体52b一体地形成。
第2壳体74包括第2右侧壳体74a和第2左侧壳体74b。在第2壳体74中收纳有马达76(参照图5)和控制马达76的驱动的控制基板78(参照图5)。控制基板78通过控制从电池B1、B2向马达76供给的电力来控制马达76的动作。当驱动马达76时,借助第2壳体74内的输出轴(省略图示)、操作杆30内的传递轴(省略图示)、杆固定部22内的齿轮(省略图示)、割刀安装部24内的割刀轴(省略图示)等使割刀26旋转。此外,在第2壳体74的后部设有能够供电池B1、B2拆装的电池安装部(省略图示)。电池安装部将电池B1、B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接纳。电池安装部中的电池B1、B2的滑动方向为左右方向。另外,在变形例中,安装于后部壳体70的电池的数量既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此外,电池安装部中的电池的滑动方向也可以为上下方向、前后方向等。
在第2壳体74的后部连接有金属制的电池护罩80。电池护罩80相对于第2壳体74单独地构成。电池护罩80保护电池B1、B2不受冲击。电池护罩80包括底壁82(参照图2)、右壁84、后壁86和左壁88(参照图2)。右壁84的前部84a连结于第2右侧壳体74a。此外,虽省略图示,但左壁88的前部连结于第2左侧壳体74b。如图2所示,在后壁86设有第2背带连接部90。即,第2背带连接部90配置在割灌机2的后端附近。
参照图3说明能够安装于割灌机2的背带100。背带100为了支承割灌机2而挂在作业人员的肩上。
背带100包括带部102、肩垫104、第1安装部106和第2安装部108。肩垫104由柔软材料形成。肩垫104配置于带部102的中央部102c。带部102包括第1端102a和与第1端102a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102b。在第1端102a设有第1安装部106,在第2端102b设有第2安装部108。第1安装部106、第2安装部108是能够安装于第1背带连接部60、第2背带连接部90的金属配件。
在图3的割灌机2中,当作业人员将背带100挂在肩上时,由作业人员支承的带部102的中央部102c成为支点。此外,由于对割灌机2的重心G1作用向下的力(即重力),因此重心G1成为力的作用点。在此,“割灌机2的重心G1”是指包含割刀单元20、操作杆30、环形手柄40、把手单元50、后部壳体70、电池B1、B2以及电池护罩80的割灌机2的重心。根据该支点与力的作用点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从右侧观察割灌机2的情况下的对割灌机2作用的力矩的方向,由此确定割灌机2的前后方向上的倾斜。具体而言,根据割灌机2的重心G1是位于比面S1靠第1背带连接部60侧的位置还是位于比面S1靠第2背带连接部90侧的位置,来确定割灌机2的前后方向上的倾斜,该面S1通过连结第1背带连接部60和第2背带连接部90的线段的中点C1且与连结第1背带连接部60和第2背带连接部90的线正交。在本实施例中,重心G1位于比面S1靠第1背带连接部60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对割灌机2向使操作杆30的前部30a相比于后部30b向下方倾斜的方向V1作用力矩。因此,如图4所示,在背带100挂在作业人员的肩上的状态下,割灌机2成为相对于地面P而言操作杆30的前部30a相比于后部30b向下方倾斜的状态。
图6示出比较例的割灌机202。比较例的割灌机202的设有第1背带连接部260和第2背带连接部290的位置与实施例的设有第1背带连接部60和第2背带连接部90的位置不同。在割灌机202中,第1背带连接部260设在操作杆30的比环形手柄40靠后方的部分上,而不是设于把手单元50。此外,第2背带连接部290设在后部壳体70上,而不是设于电池护罩280。
在比较例的割灌机202的情况下,割灌机202的重心G2位于比面S2靠第2背带连接部290侧的位置,该面S2垂直地穿过连结第1背带连接部260和第2背带连接部290的线段的中点C2。在该情况下,对割灌机202向使操作杆30的后部30b相比于前部30a向下方倾斜的方向V2作用力矩。因此,在背带100挂在作业人员的肩上的状态下,割灌机202成为操作杆30的后部30b相比于前部30a向下方倾斜的状态。
如上所述,如图1~图4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割灌机2包括操作杆30、设于操作杆30的前部30a的割刀单元20、驱动割刀单元20的马达76、设在比割灌机2的重心G1靠前方的位置且连接背带100的第1端102a的第1背带连接部60、以及设在比割灌机2的重心G1靠后方的位置且连接背带100的第2端102b的第2背带连接部90。如图3和图4所示,在从侧方观察割灌机2的情况下,割灌机2的重心G1位于比面S1靠第1背带连接部60侧的位置,该面S1通过连结第1背带连接部60和第2背带连接部90的线段的中点C1且与连结第1背带连接部60和第2背带连接部90的线正交。根据上述的结构,如图3所示,在背带100挂在作业人员的肩上的状态下,割灌机2的重心G1位于比与连结第1背带连接部60和第2背带连接部90的线正交的面S1靠第1背带连接部60侧的位置,因此重力向使操作杆30的前部30a相比于后部30b向下方倾斜的方向发挥作用。因而,在背带100挂在作业人员的肩上的状态下,能够使操作杆30的前部30a相比于后部30b向下方倾斜。其结果为,能够提高作业人员的作业性。
在一实施方式的割灌机2中,如图1~图4所示,第2背带连接部90设在割灌机2的后端附近。根据上述的结构,与第2背带连接部90设在比割灌机2的后端附近靠前方侧的位置的情况相比,容易使割灌机2的重心G1位于比与连结第1背带连接部60和第2背带连接部90的线正交的面S1靠第1背带连接部60侧的位置。因而能够提高设置第1背带连接部60的位置的自由度。
如图1~图4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割灌机2包括设于操作杆30的后部30b的后部壳体7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后部壳体70的后部且向马达76供给电力的电池B2、以及保护电池B2不受冲击的电池护罩80。第2背带连接部90设于电池护罩80。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将电池护罩80兼用作连接背带100的第2端102b的构件。因而,能够抑制割灌机2的重量增加。
在一实施方式的割灌机2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操作杆30设有供作业人员把持的环形手柄40,第1背带连接部60设在比环形手柄40靠后方侧的位置。例如在作业人员用左手把持环形手柄40并用右手把持操作杆30的后部30b的情况下,背带100挂在作业人员的左肩上。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抑制背带100与把持环形手柄40的左手接触。因而能够提高作业人员的作业性。
在一实施方式的割灌机2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操作杆30的比环形手柄40靠后方侧的位置设有供作业人员把持的把手单元50,第1背带连接部60设于把手单元50。根据上述的结构,可以不在操作杆30上单独地设置成为第1背带连接部60的构件。因而能够削减割灌机2的零部件件数。
(对应关系)
割灌机2是“作业机械”的一例。割刀单元20是“工具”的一例。马达76是“原动机”的一例。后部壳体70是“壳体”的一例。把手单元50是“把手部”的一例。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例,但这些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中包含对以上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和变更而得到的技术。
(第1变形例)“作业机械”不限定于割灌机2,也可以是犁垄机(日文:畝刈機)、拖把等使操作杆的前部相比于后部向下方倾斜地进行作业的作业机械。
(第2变形例)只要割灌机2的重心G1位于比面S1靠第1背带连接部60侧的位置,则第2背带连接部90也可以设在比割灌机2的后端附近靠前方侧的位置。
(第3变形例)只要割灌机2的重心G1位于比面S1靠第1背带连接部60侧的位置,则第1背带连接部60也可以设在比环形手柄40靠前方侧的位置。
(第4变形例)第1背带连接部60也可以设在操作杆30上。
(第5变形例)“原动机”既可以是带刷的马达,也可以是发动机。
(第6变形例)也可以在操作杆30的前部30a设有壳体,马达76设在该壳体内。
(第7变形例)也可以在操作杆30设有U字形的手柄来替代环形手柄40。此外,在另一个变形例中,也可以在操作杆30设有与把手单元50不同的把手单元来替代环形手柄40。
(第8变形例)割灌机2也可以不具有电池护罩80。
在本说明书或者附图中说明的技术要素单独地或者通过各种组合来发挥技术上的可用性,并不限定于申请时权利要求记载的组合。此外,本说明书或者附图所例示的技术能够同时达到多个目的,达到其中一个目的本身具有技术上的可用性。

Claims (5)

1.一种作业机械,其能够安装挂在作业人员的肩上的背带,其中,
该作业机械包括:
操作杆;
工具,其设在所述操作杆的前部;
原动机,其驱动所述工具;
第1背带连接部,其设在比所述作业机械的重心靠前方的位置,并连接所述背带的第1端;以及
第2背带连接部,其设在比所述作业机械的所述重心靠后方的位置,并连接所述背带的与所述第1端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
在从侧方观察所述作业机械的情况下,所述作业机械的所述重心位于比下述面靠所述第1背带连接部侧的位置:该面通过连结所述第1背带连接部和所述第2背带连接部的线段的中点且与连结所述第1背带连接部和所述第2背带连接部的线正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第2背带连接部设在所述作业机械的后端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原动机是马达,
所述作业机械还包括:
壳体,其设在所述操作杆的后部;
电池,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后部,向所述马达供给电力;以及
电池护罩,其保护所述电池不受冲击,
所述第2背带连接部设于所述电池护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在所述操作杆设有供作业人员把持的环形手柄,
所述第1背带连接部设在比所述环形手柄靠后方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在所述操作杆的比所述环形手柄靠后方侧的位置设有供作业人员把持的把手部,
所述第1背带连接部设在所述把手部。
CN202011144899.6A 2019-11-27 2020-10-23 作业机械 Withdrawn CN1128408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4473 2019-11-27
JP2019214473A JP2021083361A (ja) 2019-11-27 2019-11-27 作業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0830A true CN112840830A (zh) 2021-05-28

Family

ID=75784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4899.6A Withdrawn CN112840830A (zh) 2019-11-27 2020-10-23 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40442B2 (zh)
JP (1) JP2021083361A (zh)
CN (1) CN112840830A (zh)
DE (1) DE1020200070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100020078A1 (it) 2021-07-27 2023-01-27 Stiga S P A In Breve Anche St S P A Dispositivo mobile per il taglio di erba con batteria elettrica di bordo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95797A1 (en) * 2001-01-23 2002-07-25 Makoto Warashina Bush cutting apparatus
JP2003259713A (ja) * 2002-03-11 2003-09-16 Yamada Kikai Kogyo Kk 携帯式動力刈払機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203261732U (zh) * 2013-01-28 2013-11-06 创科户外产品技术有限公司 手持植物修剪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1991A (en) * 1971-09-17 1974-01-01 Textron Inc Brush cutter
JPS52148718U (zh) * 1976-05-07 1977-11-11
JP2802321B2 (ja) * 1990-07-17 1998-09-24 株式会社ニッカリ 肩掛式草刈機
US6039020A (en) * 1998-03-05 2000-03-21 Ryobi Outdoor Products, Inc. Multiple-position, operator-carried, four-stroke engine
US6021630A (en) * 1998-07-02 2000-02-0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Hand-held, engine-powered bush cutting machine
JP2000316349A (ja) 1999-05-14 2000-11-21 Fuji Robin Ind Ltd 刈払機
JP5063970B2 (ja) * 2006-10-02 2012-10-31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可搬式動力作業機
KR101366262B1 (ko) * 2007-07-05 2014-0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식기 세척기의 제어방법
US20100031515A1 (en) * 2008-08-11 2010-02-11 Edward Patrick Hurley Grounds tool with means for transposable grips
JP5350354B2 (ja) * 2010-12-06 2013-11-27 株式会社大成モナック 肩掛式刈払機
US8534515B2 (en) * 2011-08-04 2013-09-17 M Group, Inc. Pivoting elastic shoulder support
JP6315541B2 (ja) * 2013-02-01 2018-04-25 株式会社マキタ 刈払機
JP6454522B2 (ja) * 2014-11-19 2019-01-16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機
JP2021070111A (ja) * 2019-10-31 2021-05-06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95797A1 (en) * 2001-01-23 2002-07-25 Makoto Warashina Bush cutting apparatus
JP2003259713A (ja) * 2002-03-11 2003-09-16 Yamada Kikai Kogyo Kk 携帯式動力刈払機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203261732U (zh) * 2013-01-28 2013-11-06 创科户外产品技术有限公司 手持植物修剪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40442B2 (en) 2023-01-03
US20210153433A1 (en) 2021-05-27
DE102020007086A1 (de) 2021-05-27
JP2021083361A (ja) 2021-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4114B (zh) 电动工具
EP3345521B1 (en) Blower comprising an eyelet
EP2747965B2 (en) Battery powered rear handle chain saw
CN107175723B (zh) 链锯
EP2580025B1 (en) Power tool
JPWO2015145583A1 (ja) 打撃工具
WO2016152921A1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当該集塵装置を使用する電動工具
EP2580024B1 (en) Power tool
JP2017112953A (ja) 電動作業機
CN112840830A (zh) 作业机械
KR20130010824A (ko) 보행형 작업기
JP2017144537A (ja) 作業工具
CN112847667B (zh) 手持式作业机器
JP2001224215A (ja) 駆動原動機を具備する作業機械
JP2015150663A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集塵装置を備えた作業工具
CN112628166A (zh) 鼓风机
JP7097258B2 (ja) バッテリ装置
JP5957389B2 (ja) 動力工具
JP2022054998A (ja) 作業機
CN211671498U (zh) 作业机械
JP7229885B2 (ja) 作業機
CN117243009A (zh) 作业机械
JP2017104924A (ja) 作業工具
CN117245612A (zh) 切割工具
JP2021128860A (ja) 作業用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