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0244A -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0244A
CN112840244A CN201980067444.8A CN201980067444A CN112840244A CN 112840244 A CN112840244 A CN 112840244A CN 201980067444 A CN201980067444 A CN 201980067444A CN 112840244 A CN112840244 A CN 112840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liquid crystal
polarized light
wind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74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0244B (zh
Inventor
安西昭裕
矢内雄二郎
马岛涉
大谷健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840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0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0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02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1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visual output, e.g. blinking lights or matrix displays
    • B60K35/23Head-up displays [HU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60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ation or relative disposition in or on veh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1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ghost imag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02B27/28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used for 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6Reflecting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20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 B60K2360/23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using ref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20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 B60K2360/31Virtual im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77Instrument locations other than the dashboard
    • B60K2360/785Instrument locations other than the dashboard on or in relation to the windshield or window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contrast of the display / brillance control visibility
    • G02B2027/012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contrast of the display / brillance control visibility comprising devices for attenuating parasitic image eff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027/0192Supplementary details
    • G02B2027/0194Supplementary details with combiner of laminated type, for optical or mechanical asp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可见光透射率且抑制显示图像的重影并且外光反射入射光的偏光太阳镜适用性优异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使用该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通过以下方式解决课题:依次具有1层以上的相位差层、1层以上的选择反射层、1层以上的偏振光转换层,偏振光转换层为固定液晶化合物的螺旋取向结构而成的层,螺旋取向结构的节距数x及偏振光转换层的膜厚y[μm]满足“0.3≤x≤7.0”、“0.5≤y≤6.0”、“y≤0.7x+3.2”及“y≥0.7x‑1.4”。

Description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用作平视显示系统的组合器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以及具有该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波长选择性地反射光的选择反射层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以及具有该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已知一种将图像投射到车辆等的挡风玻璃上以向驾驶员等提供地图、行驶速度及车辆的状态等各种信息的所谓的平视显示器或平视显示系统。
在平视显示系统中,驾驶员等可观察包括投射到挡风玻璃上的上述各种信息的图像的虚像。虚像的成像位置位于比挡风玻璃更靠车外前侧。虚像的成像位置通常位于比挡风玻璃更靠1000mm以上前侧,且位于比挡风玻璃更靠外界侧。由此,驾驶员在注视着前方的外界的情况下无需大幅移动视线即可获得上述各种信息。因此,若使用平视显示系统,则可获得各种信息,同时可期待更安全地进行驾驶。
平视显示系统可以通过利用半反射镜膜在挡风玻璃上形成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来构成。已提出各种能够用于平视显示系统的半反射镜膜。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光反射膜,其包括具有400nm以上且小于500nm的中心反射波长且相对于中心反射波长下的通常光的反射率为5%以上且25%以下的光反射层PRL-1、具有500nm以上且小于600nm的中心反射波长且相对于中心反射波长下的通常光的反射率为5%以上且25%以下的光反射层PRL-2及具有600nm以上且小于700nm的中心反射波长且相对于中心反射波长下的通常光的反射率为5%以上且25%以下的光反射层PRL-3中的一个以上的光反射层,且层叠有具有互不相同的中心反射波长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光反射层,所层叠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光反射层均反射相同朝向的偏振光。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曲面形状的光反射膜,其包括具有400nm以上且小于500nm的中心反射波长且相对于中心反射波长下的通常光的反射率为5%以上且25%以下的呈平面形状的光反射层PRL-1、具有500nm以上且小于600nm的中心反射波长且相对于中心反射波长下的通常光的反射率为5%以上且25%以下的呈平面形状的光反射层PRL-2及具有600nm以上且小于700nm的中心反射波长且相对于中心反射波长下的通常光的反射率为5%以上且25%以下的呈平面形状的光反射层PRL-3中的一个以上的光反射层,且层叠有具有互不相同的中心反射波长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光反射层,所层叠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光反射层具有均反射相同朝向的偏振光的特性,且在无负荷状态下均保持曲面形状,且厚度为5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光反射膜的各光反射层相对于转换为特定的偏振光的从图像显示机构射出的光具有高反射率。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该光反射膜用于平视显示系统的内容。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056617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876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光反射膜例如组装于挡风玻璃来构成平视显示系统。构成平视显示系统的挡风玻璃(组合器)除要求可见光透射率高以外,还要求即使在驾驶员佩戴偏光太阳镜的情况下也能够视觉辨认图像。
妨碍驾驶的来自引擎盖及路面的水坑等的反射光主要为s偏振光。相应地,偏光太阳镜具有遮挡s偏振光的功能。因此,通过佩戴偏光太阳镜,可消除妨碍驾驶的来自迎面而来的车辆的引擎盖或水坑的反射光的眩光。
在此,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光反射膜反射p偏振光,以利用p偏振光来显示投影像。因此,即使在佩戴遮挡s偏振光的偏光太阳镜的情况下,也能够视觉辨认平视显示系统的图像。
然而,从挡风玻璃的车外侧进入的s偏振光在穿过挡风玻璃中的光反射膜时,光的偏振会发生变化,导致混有p偏振光的成分。如上所述,偏光太阳镜遮挡s偏振光,因此该p偏振光的成分会透射偏光太阳镜。因此,在利用p偏振光显示投影像的平视显示系统中,存在截止以s偏振光为主成分的上述反射光的眩光的偏光太阳镜的功能受损而妨碍驾驶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可见光透射率且抑制显示图像的重影并且外光反射入射光的偏光太阳镜适用性优异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使用该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1]一种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其依次具有至少1层的相位差层、至少1层的选择反射层及至少1层的偏振光转换层,偏振光转换层为固定液晶化合物的螺旋取向结构而成的层,螺旋取向结构的节距数x及偏振光转换层的膜厚y(单位μm)满足所有下述关系式。
(i)0.3≤x≤7.0
(ii)0.5≤y≤6.0
(iii)y≤0.7x+3.2
(iv)y≥0.7x-1.4
[2]根据[1]所述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其中,螺旋取向结构的节距数x及偏振光转换层的膜厚y(单位μm)满足所有下述关系式。
(v)0.3≤x≤1.2
(vi)1.0≤y≤3.0
(vii)y≥1.875x
[3]根据[1]或[2]所述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其中,选择反射层相对于入射角5°的入射光在波长500~700nm具有至少一个反射率峰且在波长700~900nm具有至少一个反射率峰。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其中,相位差层的波长550nm下的正面相位差为100~450nm。
[5]一种挡风玻璃,其在第1玻璃板与第2玻璃板之间具有[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
[6]一种平视显示系统,其具有:[5]所述的挡风玻璃;及投影仪,从挡风玻璃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相位差层侧照射p偏振光的投影图像光。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挡风玻璃。
本发明的挡风玻璃优选在第1玻璃板与第2玻璃板之间配置有投影像显示用部件。
在本发明的挡风玻璃中,优选在第1玻璃板与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之间及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与第2玻璃板之间的至少一处设置有中间膜。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平视显示系统。
本发明的平视显示系统提供一种具有在第1玻璃板与第2玻璃板之间配置有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挡风玻璃和对挡风玻璃照射p偏振光的投影光的投影仪的平视显示系统。
挡风玻璃优选在第1玻璃板与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之间及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与第2玻璃板之间的至少一处设置有中间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高可见光透射率、抑制重影且偏光太阳镜适用性也良好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慢轴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平视显示器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挡风玻璃的一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以下说明的图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示例图,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图。
另外,以下表示数值范围的“~”包括记载于两侧的数值。例如,ε1为数值α1~数值β1是指ε1的范围为包括数值α1和数值β1的范围,若用数学符号表示,则α1≤ε1≤β1
若无特别记载,则“由具体数值表示的角度”、“平行”、“垂直”及“正交”等角度包括对应的技术领域中通常允许的误差范围。
并且,“相同”包括对应的技术领域中通常允许的误差范围,“整个面”等也包括对应的技术领域中通常允许的误差范围。
当对圆偏振光提及“选择性”时,表示光的右圆偏振光成分及左圆偏振光成分中的任一个的光量比另一圆偏振光成分的光量多。具体而言,当提及“选择性”时,光的圆偏振度优选为0.3以上,更优选为0.6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8以上。实质上,光的圆偏振度尤其优选为1.0。在此,圆偏振度是指,在将光的右圆偏振光成分的强度设为IR、将左圆偏振光成分的强度设为IL时由|IR-IL|/(IR+IL)表示的值。
当对圆偏振光提及“旋向(sense)”时,表示是右圆偏振光或是左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旋向定义为:当观察光时其朝向近前侧迎面而来时,电场矢量的前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为右圆偏振光,逆时针旋转的情况为左圆偏振光。
有时还会对胆甾醇型液晶的螺旋的扭曲方向使用术语“旋向”。在胆甾醇型液晶的螺旋的扭曲方向(旋向)为右的情况下,反射右圆偏振光,并透射左圆偏振光,在旋向为左的情况下,反射左圆偏振光,并透射右圆偏振光。
当称为“光”时,若无特别限定,则表示可见光及自然光(非偏振光)。可见光为电磁波中人眼可以观察到的波长的光,通常表示380~780nm的波长区域的光。不可见光为小于380nm的波长区域或超过780nm的波长区域的光。
并且,尽管不限于此,但可见光中420~490nm的波长区域的光为蓝色(B)光,495~570nm的波长区域的光为绿色(G)光,620~750nm的波长区域的光为红色(R)光。
“可见光线透射率”为JIS(日本工业标准)R 3212:2015(汽车用安全玻璃测试方法)中规定的A光源可见光线透射率。即,是如下求出的透射率:使用A光源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380~780nm的范围的各波长的透射率,将根据CIE(国际照明委员会)的光适应标准视见率的波长分布及波长间隔获得的权重值系数乘以各波长下的透射率并进行加权平均。
当简称为“反射光”或“透射光”时,以包括散射光及衍射光的含义使用。
另外,光的各波长的偏振状态可以使用安装有圆偏振片的分光辐射亮度计或光谱仪来测定。此时,通过右圆偏振片测定的光的强度相当于IR,通过左圆偏振片测定的光的强度相当于IL。并且,也可以将圆偏振片安装于照度计或光谱仪进行测定。安装右圆偏振透射板测定右圆偏振量,安装左圆偏振透射板测定左圆偏振量,由此能够测定比率。
p偏振光表示在与光的入射面平行的方向上振动的偏振光。入射面表示与反射面垂直且包括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面。p偏振光的电场矢量的振动面与入射面平行。在平视显示器的情况下,反射面例如为挡风玻璃表面等。
正面相位差为使用Axometrics Inc.制AxoScan测定的值。若无特别说明,则测定波长为波长550nm。正面相位差还可以使用在KOBRA 21ADH或WR(Oji ScientificInstruments制)中使可见光波长区域内的波长的光沿着膜法线方向入射而测定的值。选择测定波长时,可以手动更换波长选择滤光器,或者可以通过程序等转换测定值进行测定。
“投影像(projection image)”表示基于来自所使用的投影仪的光的投射的影像,而不是基于前方等周围的风景的影像。当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时,投影像可观测为浮现在挡风玻璃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前端的虚像。
“图像(screen image)”表示显示于投影仪的描绘设备的像或通过描绘设备描绘于中间像屏幕等的像。相对于虚像,图像为实像。
图像及投影像均可以为单色的像,也可以为两种颜色以上的多种颜色的像,也可以为全彩的像。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是指半反射镜,该半反射镜反射承载有图像的投影光,并能够通过投影光的反射光将承载于投影光的图像显示为投影像。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具有可见光透射性。具体而言,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可见光线透射率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4%以上。通过具有这种高可见光线透射率,即使在与可见光线透射率低的玻璃组合而用作夹层玻璃时,也能够实现满足车辆的挡风玻璃的标准的可见光线透射率。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优选在可见度高的波长区域不显示实质性的反射。
具体而言,当针对来自法线方向的光比较通常的夹层玻璃和组装有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夹层玻璃时,优选在波长550nm附近显示实质上同等的反射。尤其优选在490~620nm的可见光波长区域显示实质上同等的反射。
“实质上同等的反射”表示例如通过JASCO Corporation制分光光度计“V-670”等分光光度计从法线方向测定的对象波长下的自然光(无偏振光)的反射率之差为10%以下。在上述波长区域内,反射率之差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尤其优选1%以下。
通过在可见度高的波长区域显示实质上同等的反射,即使在与可见光线透射率低的玻璃组合而用作夹层玻璃时,也能够实现满足车辆的挡风玻璃的标准的可见光线透射率。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可以为薄膜状及片状等。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可以在用于挡风玻璃之前以薄膜的形式呈卷状等。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至少对投射的光的一部分具有作为半反射镜的功能即可。因此,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例如无需对整个可见光区域的光发挥半反射镜的功能。
并且,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也可以对所有入射角的光具有上述作为半反射镜的功能,但对至少一部分入射角的光具有上述作为半反射镜的功能即可。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具有选择反射层。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只要构成为除选择反射层以外还具有相位差层及偏振光转换层,则也可以构成为除此之外还包括支撑体、取向层及粘接层等。
以下,对投影像显示用部件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一例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例如在支撑体15上依次层叠有相位差层14、选择反射层12及偏振光转换层11。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为至少具有相位差层14、选择反射层12及偏振光转换层11的结构即可。因此,可以不具有支撑体15。
<选择反射层>
如上所述,选择反射层12为波长选择性地反射光的层。具体而言,选择反射层12为选择性地反射特定的波长区域的光的层。
选择反射层12优选在可见光波长区域的一部分表现出选择反射。选择反射层12例如反射用于显示投影像的光即可。
选择反射层12可以为具有与各波长区域对应的多个选择反射层的结构。例如,作为优选方式,图1所示的选择反射层12具有波长选择性地反射波长500~700nm的光的第1选择反射层12G和波长选择性地反射波长700~900nm的光的第2选择反射层12R。第1选择反射层12G及第2选择反射层12R从偏振光转换层11侧以第1选择反射层12G及第2选择反射层12R的顺序层叠在支撑体15上。
选择反射层12优选为偏振光反射层。偏振光反射层为反射直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的层。
偏振光反射层优选为圆偏振光反射层或直线偏振光反射层。圆偏振光反射层为在选择性反射波长区域内反射任一旋向的圆偏振光且使另一旋向的圆偏振光透射的层。并且,直线偏振光反射层为在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下反射一个偏振方向上的直线偏振光且使与上述偏振方向正交的偏振方向上的直线偏振光透射的层。
偏振光反射层能够使不反射的偏振光透射。因此,通过使用偏振光反射层,即使在选择反射层12表现出反射的波长区域内,也能够使一部分光透射。因此,通过将偏振光反射层用于选择反射层12,可使透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之后的光的色调不易恶化,且可见光线透射率也不易降低,因此优选。
选择反射层12优选具备胆甾醇型液晶层,且可以为具备2层以上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结构。即,在图示例中,第1选择反射层12G及第2选择反射层12R均可以为胆甾醇型液晶层。胆甾醇型液晶层是指固定胆甾醇型液晶相而成的层,后面将对此进行叙述。
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具有相位差层14。
在选择反射层12具备胆甾醇型液晶层的情况下,通过与胆甾醇型液晶层组合使用相位差层14,能够显示清晰的投影像。通过调整相位差层14的正面相位差及慢轴的方向,能够提供一种在用于平视显示系统时既能够获得高亮度也能够抑制重影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
在此,已知相对于倾斜光,胆甾醇型液晶层的选择性反射的中心波长会向短波侧位移。将上述反射的中心波长向短波侧位移的情况称为蓝移。倾斜光在胆甾醇型液晶层中发生蓝移的原因在于,在光干涉下各层间的光程长度差变小。因此,当从倾斜方向观察时,会发生蓝移。
因此,在由胆甾醇型液晶层构成选择反射层12的情况下,优选预先校正反射的中心波长向短波侧位移的量,将选择反射层的正面的反射中心波长挪向长波侧。当将倾斜光在选择反射层中传播时与正面之间的角度设为θ时,倾斜光的中心波长=正面的中心波长×cosθ,可以构成为考虑这点来挪动反射中心波长。上述选择反射层12是考虑蓝移而设定波长范围的。
[胆甾醇型液晶层(圆偏振光反射层)]
胆甾醇型液晶层为固定胆甾醇型液晶相而成的层。
胆甾醇型液晶层为可保持成为胆甾醇型液晶相的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的层即可。典型地,胆甾醇型液晶层为如下层即可:在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成为胆甾醇型液晶相的取向状态之后,通过紫外线照射及加热等进行聚合、固化,形成无流动性的层,并且同时变为不会因外场或外力而使取向形态发生变化的状态。另外,在胆甾醇型液晶层中,只要在层中可保持胆甾醇型液晶相的光学性质便足矣,层中的液晶化合物可以不再表现出液晶性。例如,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可以通过固化反应而高分子量化,从而不再具有液晶性。
已知胆甾醇型液晶相表现出选择性地反射右圆偏振光或左圆偏振光中的任一旋向的圆偏振光且使另一旋向的圆偏振光透射的圆偏振光选择反射。
作为包括固定表现出圆偏振光选择反射性的胆甾醇型液晶相而成的层的膜,以往已知多种由含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形成的膜,关于胆甾醇型液晶层,可以参考这些现有技术。
胆甾醇型液晶层的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λ(选择反射中心波长λ)取决于胆甾醇型液晶相中的螺旋结构(螺旋取向结构)的节距P,且遵循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平均折射率n与λ=n×P之间的关系。螺旋结构的节距P是指螺旋的周期。由该式可知,通过调整n值和/或P值,能够调整选择反射中心波长。
换言之,螺旋结构的节距P(一个螺旋节距)是指螺旋的匝数为一次时的螺旋轴方向上的长度。即,螺旋结构的节距P是指构成胆甾醇型液晶相的液晶化合物的指向矢(若为棒状液晶,则为长轴方向)旋转360°时的螺旋轴方向上的长度。通常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螺旋轴方向与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厚度方向一致。
作为一例,胆甾醇型液晶层的选择反射中心波长及半宽度可以如下求出。
当使用分光光度计(JASCO Corporation制、V-670)从法线方向测定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反射光谱时,可在选择反射带观察到透射率的降低峰。若将成为该峰的极小透射率和降低前的透射率的中间(平均)透射率的两个波长中的短波长侧的波长的值设为λ1(nm),将长波长侧的波长的值设为λh(nm),则选择反射中心波长λ和半宽度Δλ可以由下述式表示。
λ=(λ1h)/2Δλ=(λh1)
如上求出的选择反射中心波长与位于从胆甾醇型液晶层的法线方向测定的圆偏振光反射光谱的反射峰的重心位置的波长大致一致。
在后述的平视显示系统中,通过以使光倾斜地入射于挡风玻璃的方式使用,能够降低投影光入射侧的玻璃板表面上的反射率。
此时,光也倾斜地入射于构成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的选择反射层12的胆甾醇型液晶层。例如,在折射率1的空气中相对于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的法线以45°~70°的角度入射的光以26°~36°左右的角度透射折射率1.61左右的胆甾醇型液晶层。此时,反射波长向短波长侧位移。
当将光线在选择反射中心波长为波长λ的胆甾醇型液晶层中相对于胆甾醇型液晶层的法线方向以θ2的角度穿过时的选择反射中心波长设为波长λd时,波长λd由下式表示。
λd=λ×cosθ2
另外,胆甾醇型液晶层的法线方向通常与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螺旋轴方向一致。
因此,θ2为26°~36°时在650~780nm的范围内具有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的胆甾醇型液晶层能够在520~695nm的范围内反射投影光。
这种波长范围为可见度高的波长区域,因此对投影像的亮度的贡献度较高,其结果,能够实现高亮度的投影像。
胆甾醇型液晶相的螺旋节距取决于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一并使用的手性试剂的种类及其添加浓度,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这些来获得所期望的节距。另外,关于螺旋的旋向及节距的测定方法,可以采用“液晶化学实验入门”(日本液晶学会编制、Sigma出版社2007年出版、46页)及“液晶便览”(液晶便览编辑委员会、MaruzenJunkudo Bookstores Co.,Ltd.、196页)中记载的方法。
并且,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中,当从视觉辨认侧观察时,胆甾醇型液晶层优选从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短的顺序开始依次配置。若为车载用平视显示器,则视觉辨认侧通常为车的内侧。
作为各胆甾醇型液晶层,使用螺旋的旋向为右或左中的任一个的胆甾醇型液晶层。被胆甾醇型液晶层反射的圆偏振光的旋向(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与螺旋的旋向一致。
在具有不同选择反射中心波长的多个胆甾醇型液晶层的情况下,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螺旋的旋向可以均相同,也可以包括不同旋向。然而,多个胆甾醇型液晶层优选螺旋的旋向均相同。
并且,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具有多个胆甾醇型液晶层作为选择反射层12的情况下,作为在相同或重复的波长区域内表现出选择反射的胆甾醇型液晶层,优选不包括不同螺旋旋向的胆甾醇型液晶层。这是为了避免特定的波长区域内的透射率例如降低至小于50%。
表现出选择反射的选择反射带的半宽度Δλ(nm)取决于液晶化合物的双折射Δn和上述节距P,且遵循Δλ=Δn×P的关系。因此,选择反射带的宽度的控制可以通过调整Δn来进行。Δn的调整可以通过调整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种类或混合比率或控制取向固定时的温度来进行。
为了形成一种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相同的胆甾醇型液晶层,可以层叠多个节距P相同且螺旋的旋向相同的胆甾醇型液晶层。通过层叠节距P相同且螺旋的旋向相同的胆甾醇型液晶层,能够在特定波长下提高圆偏振光选择性。
选择反射层12优选在反射波长带为波长540~850nm的范围内具有半宽度为150nm以上的胆甾醇型液晶层。通过使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半宽度为150nm以上,选择反射层12成为选择性地反射宽带的光的选择反射层。其结果,在将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用于平视显示系统等时,能够提高图像的亮度。
当在选择反射层12中层叠多个胆甾醇型液晶层时,可以使用粘接剂等层叠另行制作的胆甾醇型液晶层。或者,当层叠多个胆甾醇型液晶层时,也可以在通过后述的方法形成的先前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表面上直接涂布含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等的液晶组合物,并反复进行取向及固定的工序。作为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层叠方法,优选后一种方法。
这是因为,通过在先形成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表面上直接形成下一个胆甾醇型液晶层,可使先形成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空气界面侧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位与形成于其上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下侧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位一致,从而使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层叠体的偏振光特性变得良好。并且,是因为观测不到有可能因粘接层的厚度不均而产生的干涉不均。
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厚度优选为0.5~10μm,更优选为1.0~8.0μm,进一步优选为1.5~6.0μm。
并且,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具有多个胆甾醇型液晶层的情况下,胆甾醇型液晶层的总厚度优选为2.0~30μm,更优选为2.5~25μm,进一步优选为3.0~20μm。
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中,无需减小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厚度即可维持较高的可见光线透射率。
(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制作方法)
以下,对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制作材料及制作方法进行说明。
作为用于形成上述胆甾醇型液晶层的材料,可举出含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和手性试剂(光学活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等。根据需要,将进一步与表面活性剂及聚合引发剂等混合并溶解于溶剂等中而成的上述液晶组合物涂布于支撑体、取向层、成为底层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等,进行胆甾醇型取向熟化之后,通过固化液晶组合物进行固定,由此可以形成胆甾醇型液晶层。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可以为棒状液晶化合物,也可以为圆盘状液晶化合物,但优选为棒状液晶化合物。
作为形成胆甾醇型液晶层的棒状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棒状向列相液晶化合物。作为棒状向列相液晶化合物,优选使用偶氮甲碱类、氧化偶氮类、氰基联苯类、氰基苯酯类、苯甲酸酯类、环己烷羧酸苯酯类、氰基苯基环己烷类、氰基取代苯基嘧啶类、烷氧基取代苯基嘧啶类、苯基二噁烷类、二苯乙炔类及链烯基环己基苄腈类。不仅可以使用低分子液晶化合物,还可以使用高分子液晶化合物。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通过将聚合性基团导入到液晶化合物中来获得。聚合性基团的例子包括不饱和聚合性基团、环氧基及氮丙啶基,优选不饱和聚合性基团,尤其优选乙烯性不饱和聚合性基团。聚合性基团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导入到液晶化合物的分子中。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所具有的聚合性基团的个数优选在1个分子中为1~6个,更优选为1~3个。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例子包括Makromol.Chem.,190卷、2255页(1989年)、Advanced Materials 5卷、107页(1993年)、美国专利第4683327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5622648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5770107号说明书、WO95/022586、WO95/024455、WO97/000600、WO98/023580、WO98/052905、日本特开平1-27255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6-01661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11046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080081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1-328973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化合物。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则能够降低取向温度。
并且,液晶组合物中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液晶组合物的固体成分质量优选为80~99.9质量%,更优选为85~99.5质量%,尤其优选为90~99质量%。液晶组合物的固体成分质量是指除溶剂以外的质量。
为了提高可见光透射率,第1选择反射层12G可以为低Δn。低Δn的第1选择反射层12G可以使用低Δn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来形成。以下,对低Δn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进行具体说明。
(低Δn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利用低Δn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来形成胆甾醇型液晶相,并将其用作固定的膜,由此能够获得窄频带选择反射层。作为低Δn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WO2015/115390、WO2015/147243、WO2016/035873、日本特开2015-163596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6-053149号公报中记载的化合物。关于赋予半宽度小的选择反射层的液晶组合物,还可以参考WO2016/047648的记载。
液晶化合物还优选为WO2016/047648中记载的由下式(I)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3017424720000141
式(I)中,A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反式-1,4-亚环己基,L表示选自包括单键、-CH2O-、-OCH2-、-(CH2)2OC(=O)-、-C(=O)O(CH2)2-、-C(=O)O-、-OC(=O)-、-OC(=O)O-、-CH=CH-C(=O)O-及-OC(=0)-CH=CH-的组中的连接基团,m表示3~12的整数,Sp1及Sp2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包括单键、碳原子数1~20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及碳原子数1~20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中1个或2个以上的-CH2-被-O-、-S-、-NH-、-N(CH3)-、-C(=O)-、-OC(=O)-或-C(=O)O-取代的基团的组中的连接基团,Q1及Q2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包括氢原子或由下式Q-1~式Q-5表示的基团的组中的聚合性基团,其中,Q1及Q2中的任一个表示聚合性基团。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3017424720000142
式(I)中的亚苯基优选为1,4-亚苯基。
将亚苯基及反式-1,4-亚环己基称为“可具有取代基”时的取代基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选自包括烷基、环烷基、烷氧基、烷基醚基、酰胺基、氨基及卤原子以及组合2个以上的上述取代基而构成的基团的组中的取代基。并且,作为取代基的例子,可举出由后述的-C(=O)-X3-Sp3-Q3表示的取代基。亚苯基及反式-1,4-亚环己基可具有1~4个取代基。当具有2个以上的取代基时,2个以上的取代基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烷基可以为直链状及支链状中的任一个。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30,更优选为1~10,进一步优选为1~6。作为烷基的例子,例如可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1,1-二甲基丙基、正己基、异己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或十二烷基。关于烷基的上述说明在含有烷基的烷氧基中也相同。并且,作为称为亚烷基时的亚烷基的具体例,可举出在上述烷基的各例子中去除1个任意的氢原子而得的2价基团等。作为卤原子,可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及碘原子。
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3~20,更优选为5以上,并且,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以下。作为环烷基的例子,可举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
作为亚苯基及反式-1,4-亚环己基可具有的取代基,尤其优选选自包括烷基及烷氧基、-C(=O)-X3-Sp3-Q3的组中的取代基。其中,X3表示单键、-O-、-S-或-N(Sp4-Q4)-或表示与Q3及Sp3一并形成环结构的氮原子。Sp3、Sp4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包括单键、碳原子数1~20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及碳原子数1~20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中1个或2个以上的-CH2-被-O-、-S-、-NH-、-N(CH3)-、-C(=O)-、-OC(=O)-或-C(=O)O-取代的基团的组中的连接基团。
Q3及Q4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包括氢原子、环烷基、环烷基中1个或2个以上的-CH2-被-O-、-S-、-NH-、-N(CH3)-、-C(=O)-、-OC(=O)-或-C(=O)O-取代的基团或由式Q-1~式Q-5表示的基团的组中的任一个聚合性基团。
作为环烷基中1个或2个以上的-CH2-被-O-、-S-、-NH-、-N(CH3)-、-C(=O)-、-OC(=O)-或-C(=O)O-取代的基团,具体而言,可举出四氢呋喃基、吡咯烷基、咪唑啶基、吡唑啶基、哌啶基、哌嗪基及吗啉基等。取代位置并无特别限定。其中,优选四氢呋喃基,尤其优选2-四氢呋喃基。
式(I)中,L表示选自包括单键、-CH2O-、-OCH2-、-(CH2)2OC(=O)-、-C(=O)O(CH2)2-、-C(=O)O-、-OC(=O)-、-OC(=O)O-、-CH=CH-C(=O)O-及-OC(=O)-CH=CH-的组中的连接基团。L优选为-C(=O)O-或-OC(=O)-。m-1个L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Sp1、Sp2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包括单键、碳原子数1~20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及碳原子数1~20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中1个或2个以上的-CH2-被-O-、-S-、-NH-、-N(CH3)-、-C(=O)-、-OC(=O)-或-C(=O)O-取代的基团的组中的连接基团。Sp1及Sp2优选分别独立地为在两个末端分别键合有选自包括-O-、-OC(=O)-及-C(=O)O-的组中的连接基团的碳原子数1~10的直链亚烷基、组合1个或2个以上的选自包括-OC(=O)-、-C(=O)O-、-O-及碳原子数1~10的直链亚烷基的组中的基团而构成的连接基团,优选为在两个末端分别键合有-O-的碳原子数1~10的直链亚烷基。
Q1及Q2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包括氢原子或由上述式Q-1~式Q-5表示的基团的组中的聚合性基团,其中,Q1及Q2中的任一个表示聚合性基团。
作为聚合性基团,优选丙烯酰基(式Q-1)或甲基丙烯酰基(式Q-2)。
式(I)中,m表示3~12的整数。m优选为3~9的整数,更优选为3~7的整数,进一步优选为3~5的整数。
作为A,由式(I)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优选含有至少1个可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及至少1个可具有取代基的反式-1,4-亚环己基。作为A,由式(I)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优选含有1~4个可具有取代基的反式-1,4-亚环己基,更优选含有1~3个,进一步优选含有2个或3个。并且,作为A,由式(I)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优选含有1个以上的可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更优选含有1~4个,进一步优选含有1~3个,尤其优选含有2个或3个。
式(I)中,当将由A表示的反式-1,4-亚环己基的个数除以m而得的数设为mc时,优选0.1<mc<0.9,更优选0.3<mc<0.8,进一步优选0.5<mc<0.7。还优选液晶组合物含有0.5<mc<0.7的由式(I)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并且含有0.1<mc<0.3的由式(I)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
作为由式(I)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的例子,具体而言,除WO2016/047648的0051~0058段中记载的化合物以外,还可举出日本特开2013-11263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070543号公报、日本专利4725516号、WO2015/115390、WO2015/147243、WO2016/035873、日本特开2015-163596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6-053149号公报中记载的化合物等。
(手性试剂:光学活性化合物)
手性试剂具有诱导胆甾醇型液晶相的螺旋结构的功能。由于由化合物诱导的螺旋的旋向或螺旋节距不同,因此手性化合物可以根据目的进行选择。
作为手性试剂,并无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化合物。作为手性试剂的例子,可举出液晶器件手册(第3章4-3项、TN、STN用手性试剂、199页、日本学术振兴会第142委员会编制、1989)、日本特开2003-287623号、日本特开2002-302487号、日本特开2002-080478号、日本特开2002-080851号、日本特开2010-181852号及日本特开2014-034581号等各公报中记载的化合物。
手性试剂一般含有不对称碳原子,但不含不对称碳原子的轴向不对称化合物或表面不对称化合物也可以用作手性试剂。轴向不对称化合物或表面不对称化合物的例子包括联萘、螺烯、对环芳烷及它们的衍生物。
手性试剂可以具有聚合性基团。在手性试剂和液晶化合物均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聚合性手性试剂和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反应来形成具有由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衍生的重复单元和由手性试剂衍生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在该方式中,聚合性手性试剂所具有的聚合性基团优选为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所具有的聚合性基团相同种类的基团。从而,手性试剂的聚合性基团也优选为不饱和聚合性基团、环氧基或氮丙啶基,进一步优选为不饱和聚合性基团,尤其优选为乙烯性不饱和聚合性基团。
并且,手性试剂可以为液晶化合物。
作为手性试剂,可以优选使用异山梨醇衍生物、异甘露糖醇衍生物及联萘衍生物等。作为异山梨醇衍生物,可以使用BASF公司制LC756等市售品。
液晶组合物中的手性试剂的含量优选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量的0.01~200摩尔%,更优选为1~30摩尔%。另外,液晶组合物中的手性试剂的含量表示手性试剂相对于组合物中的总固体成分的浓度(质量%)。
(聚合引发剂)
液晶组合物优选含有聚合引发剂。在通过紫外线照射来进行聚合反应的方式中,所使用的聚合引发剂优选为能够通过紫外线照射来引发聚合反应的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可举出α-羰基化合物(美国专利第2367661号、美国专利第2367670号的各说明书记载)、偶姻醚(美国专利第2448828号说明书记载)、α-烃取代芳香族偶姻化合物(美国专利第2722512号说明书记载)、多核醌化合物(美国专利第3046127号、美国专利第2951758号的各说明书记载)、三芳基咪唑二聚体与对氨基苯基酮的组合(美国专利第3549367号说明书记载)、吖啶及吩嗪化合物(日本特开昭60-105667号公报、美国专利第4239850号说明书记载)、酰基氧化膦化合物(日本特公昭63-040799号公报、特公平5-02923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09578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02999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23384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08006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42166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14249号公报、日本特开2014-137466号公报、日本专利422307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262028号公报、日本特表2014-500852号公报记载)、肟化合物(日本特开2000-066385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454067号公报记载)及噁二唑化合物(美国专利第4212970号说明书记载)等。例如,还可以参考日本特开2012-208494号公报的0500~0547段的记载。
作为聚合引发剂,优选使用酰基氧化膦化合物或肟化合物。
作为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BASF JAPAN LTD.制市售品IRGACURE 810(化合物名: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作为肟化合物,可以使用IRGACUREOXE01(BASF公司制)、IRGACURE OXE02(BASF公司制)、TR-PBG-304(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制)、ADEKA ARKLS NCI-831、ADEKA ARKLS NCI-930(ADEKA CORPORATION制)及ADEKAARKLS NCI-831(ADEKA CORPORATION制)等市售品。
聚合引发剂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
液晶组合物中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0.1~20质量%,更优选为0.5~5质量%。
(交联剂)
为了提高固化后的膜强度和耐久性,液晶组合物可以任意地含有交联剂。作为交联剂,可以优选使用由紫外线、热、湿气等固化的交联剂。
作为交联剂,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进行选择。作为交联剂,例如可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等环氧化合物;2,2-双羟甲基丁醇-三[3-(1-氮丙啶基)丙酸酯]、4,4-双(亚乙基亚氨基羰基氨基)二苯基甲烷等氮丙啶化合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缩二脲型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化合物;在侧链具有噁唑啉基的聚噁唑啉化合物;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等。并且,可以根据交联剂的反应性使用公知的催化剂,除可以提高膜强度及耐久性以外,还可以提高生产率。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
交联剂的含量优选为3~20质量%,更优选为5~15质量%。通过将交联剂的含量设为3质量%以上,能够获得提高交联密度的效果,通过将交联剂的含量设为20质量%以下,能够防止胆甾醇型液晶层的稳定性降低。
另外,“(甲基)丙烯酸酯”以“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任一个或这两个”的含义使用。
(取向控制剂)
可以在液晶组合物中添加有助于稳定或迅速地形成平面取向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取向控制剂。作为取向控制剂的例子,可举出日本特开2007-272185号公报的[0018]~[0043]段等中记载的氟(甲基)丙烯酸酯系聚合物、日本特开2012-203237号公报的[0031]~[0034]段等中记载的由式(I)~(IV)表示的化合物及日本特开2013-113913号公报中记载的化合物等。
另外,作为取向控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
液晶组合物中的取向控制剂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01~10质量%,更优选为0.01~5质量%,尤其优选为0.02~1质量%。
(其他添加剂)
此外,液晶组合物可以含有选自用于调整涂膜的表面张力以使厚度均匀的表面活性剂及聚合性单体等各种添加剂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在不使光学性能降低的范围内在液晶组合物中进一步添加阻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色料及金属氧化物微粒等。
就胆甾醇型液晶层而言,将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进一步根据需要添加的手性试剂、表面活性剂等溶解于溶剂中而成的液晶组合物涂布于支撑体、相位差层、取向层或先制作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等上,使其干燥而获得涂膜,对该涂膜照射活化光线来聚合胆甾醇型液晶性组合物,从而可以形成固定胆甾醇规则性的胆甾醇型液晶层。
另外,由多个胆甾醇型液晶层构成的层叠膜可以通过反复进行胆甾醇型液晶层的上述制造工序来形成。
(溶剂)
用于制备液晶组合物的溶剂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进行选择,但优选使用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进行选择,例如可举出酮类、卤代烷类、酰胺类、亚砜类、杂环化合物、烃类、酯类及醚类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其中,若考虑对环境的负荷,则尤其优选酮类。
(涂布、取向、聚合)
在支撑体、取向层、成为底层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等上涂布液晶组合物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进行选择。作为涂布方法,例如可举出绕线棒涂布法、帘涂法、挤压涂布法、直接凹版涂布法、逆向凹版涂布法、模涂法、旋涂法、浸涂法、喷涂法及滑动涂布法等。并且,还可以通过转印另行涂设于支撑体上的液晶组合物来实施。
通过对所涂布的液晶组合物进行加热,使液晶分子取向。加热温度优选为200℃以下,更优选为130℃以下。通过该取向处理,可获得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以在与膜面实质上垂直的方向上具有螺旋轴的方式扭曲取向的光学薄膜。
通过使经取向的液晶化合物进一步聚合,能够固化液晶组合物。聚合可以为热聚合、利用光照射的光聚合中的任一种,但优选光聚合。光照射优选使用紫外线。照射能量优选为20mJ/cm2~50J/cm2,更优选为100~1,500mJ/cm2
为了促进光聚合反应,可以在加热条件下或氮气氛下实施光照射。照射紫外线波长优选为350~430nm。从稳定性的观点出发,聚合反应速率越高越优选,优选为7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聚合反应速率可以通过红外线吸收光谱的测定来确定聚合性官能团的消耗比例。
[直线偏振光反射层]
作为选择反射层,只要为具有与上述选择反射层相同的反射率特性的结构,则可以使用直线偏振光反射层。作为直线偏振光反射层,例如可举出层叠折射率各向异性不同的薄膜而成的起偏器。与胆甾醇型液晶层相同地,这种起偏器具有高可见光线透射率,在平视显示系统中使用时,可以在可见度高的波长下反射从斜向入射的投影光。
作为层叠折射率各向异性不同的薄膜而成的起偏器,例如可以使用日本特表平9-506837号公报等中记载的起偏器。具体而言,当在选定的条件下进行加工以获得折射率关系时,可以广泛地使用各种材料来形成起偏器。通常,第一材料中的一种需要在选定的方向上具有与第二材料不同的折射率。该折射率的不同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其中包括膜形成中或膜形成后的拉伸、挤压成型或涂布。进而,优选具有相似的流变特性,以便能够同时挤压两种材料。作为流变特性,例如可例示熔融粘度。
作为层叠折射率各向异性不同的薄膜而成的起偏器,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可以使用反射型偏振片和临时支撑体的层叠体。作为市售品,例如可举出作为DBEF(注册商标)(3M Company制)及APF(高度偏振膜(Advanced Polarizing Film(3M Company制))而出售的市售的光学膜等。
反射型偏振片的厚度优选在2.0~5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8.0~30μm的范围内即可。
<相位差层>
如图1所示,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具有相位差层14。例如,相位差层14配置于第1选择反射层12G的背面。
相位差层优选由赋予λ/4作为正面相位差的物体构成,也可以由赋予3λ/4作为正面相位差的物体构成。
通过组合使用相位差层14和上述选择反射层12(胆甾醇型液晶层),能够显示清晰的投影像。通过相位差层14的正面相位差和慢轴的角度,可以构成为发挥λ/4相位差层的作用,该λ/4相位差层将直线偏振光改变为圆偏振光。此时,将p偏振光改变为圆偏振光,并利用选择反射层12高效地反射投影光,从而能够显示图像。
组合相位差层14和上述选择反射层12而制作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可获得更高的亮度,并且还能够抑制重影。在具有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中,也可获得更高的亮度,并且还能够抑制重影。
相位差层14的正面相位差为可见光波长区域的1/4的长度或1/2的长度即可。尤其,为选择反射层12的选择反射中心波长或平视显示系统的投影仪(成像仪)的发光波长的中心波长的1/4或1/2的长度等即可。在选择反射层12具有多个胆甾醇型液晶层的情况下,相位差层14的正面相位差为任一胆甾醇型液晶的选择反射中心波长的1/4或1/2的长度等即可。
相位差层14例如优选波长550nm下的正面相位差在100~450n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20~200nm或300~400nm的范围内。
相位差层14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进行选择。作为相位差层14,例如可举出拉伸后的聚碳酸酯膜、拉伸后的降冰片烯系聚合物膜、含有碳酸锶之类的具有双折射的无机粒子来取向的透明膜、在支撑体上倾斜蒸镀无机电介质而成的薄膜、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单轴取向而进行取向固定的膜及使液晶化合物单轴取向而进行取向固定的膜等。
其中,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单轴取向而进行取向固定的膜可优选例示为相位差层14。
作为一例,这种相位差层14可以如下形成:在临时支撑体或取向层表面上涂布含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然后,在液晶状态下将液晶组合物中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形成为向列取向之后,通过固化进行固定。
除在液晶组合物中未添加手性试剂以外,此时的相位差层14的形成可以以与上述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形成相同的方式进行。其中,在进行涂布液晶组合物之后的向列取向时,加热温度优选为50~120℃,更优选为60~100℃。
相位差层14可以为如下层:将含有高分子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涂布于临时支撑体或取向层等的表面上,并在液晶状态下形成为向列取向之后,进行冷却,由此固定该取向而得。
相位差层14的厚度并无限制,但优选为0.2~300μm,更优选为0.5~150μm,进一步优选为1.0~80μm。由液晶组合物形成的相位差层14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0.2~10μm,更优选为0.5~5.0μm,进一步优选为0.7~2.0μm。
如图2所示,相位差层14例如以相对于相位差层14的任意方向的轴H例如倾斜角度α的方式设定慢轴Sa。慢轴Sa的方向例如可以通过成为相位差层14的底层的取向膜的摩擦处理来设定。
相位差层14的慢轴Sa的方向优选根据将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用于平视显示系统20(参考图3)时用于显示投影像的投影光的入射方向及构成选择反射层12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螺旋的旋向来确定。
在以下说明中,将平视显示系统(平视显示器)还称为“HUD”。另外,“HUD”为“Headup Display”的缩写。
作为一例,在HUD20中,以使图2所示的轴H与使用时的上下方向Y一致的方式,设定相位差层14的慢轴Sa的方向。使用时的上下方向Y例如是指与构成HUD20的挡风玻璃的车外侧表面的铅垂方向(竖直方向)对应的方向(参考图3)。
例如,当使用HUD20时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的方向被确定且投影光从相位差层14侧入射于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挡风玻璃)的下方且入射于选择反射层12(胆甾醇型液晶层)时,可以根据正面相位差在如下范围内确定慢轴Sa的方向。
例如,在使用正面相位差为50~180nm的相位差层14的情况下,相位差层14的慢轴Sa与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的上下方向Y(轴H)所成的角度α优选在+120°~+175°或-120°~-175°的范围内。
进而,相位差层14优选为以下结构。
在使用正面相位差为250~450nm的相位差层14的情况下,相位差层14的慢轴Sa与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的上下方向Y所成的角度α优选在+35°~+70°或-35°~-70°的范围内。
在使用正面相位差为50~180nm的相位差层14的情况下,相位差层14的慢轴Sa与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的上下方向Y所成的角度α优选在+125°~+160°或-125°~-160°的范围内。
另外,关于相位差层14的慢轴Sa,如上所述,相对于轴H(上下方向Y)的角度α定义有+及-。该+及-表示固定了视觉辨认位置时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优选方向取决于构成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的选择反射层12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螺旋的旋向。例如,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中所包括的所有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螺旋的旋向为右的情况下,从相位差层侧观察时,慢轴的方向相对于胆甾醇型液晶层可以为顺时针30°~85°或120°~175°。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中所包括的所有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螺旋的旋向为左的情况下,从相位差层侧观察时,慢轴的方向相对于胆甾醇型液晶层可以为逆时针30°~85°或120°~175°。
在使用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的HUD20中,投影仪22射出p偏振光的投影光,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反射p偏振光,由此显示图像,后面将对此进行叙述。
具体而言,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中,首先,相位差层14将所入射的p偏振光的投影光转换为圆偏振光。接着,选择反射层12(胆甾醇型液晶层)选择性地反射该圆偏振光,使其再入射于相位差层14。进而,相位差层14将圆偏振光转换为p偏振光。由此,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照原样以p偏振光的形式反射所入射的p偏振光的投影光。
因此,相位差层14根据选择反射层12(胆甾醇型液晶层)选择性地反射的圆偏振光的旋向设定慢轴Sa的方向,以便将所入射的p偏振光转换为选择反射层12反射的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即,在选择反射层12选择性地反射右圆偏振光的情况下,相位差层14以使所入射的p偏振光成为右圆偏振光的方式设定慢轴Sa的方向。相反地,在选择反射层12选择性地反射左圆偏振光的情况下,相位差层14以使所入射的p偏振光成为左圆偏振光的方式将慢轴Sa的方向设定为相反地倾斜。
<偏振光转换层>
在HUD中,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从视觉辨认侧即投影光的入射侧依次设置有相位差层14、选择反射层12及偏振光转换层11。
偏振光转换层11为固定液晶化合物的螺旋结构(螺旋取向结构)而成的层,且螺旋结构的节距数x及偏振光转换层的膜厚y[μm]满足所有下述关系式(i)~(iv)。
(i)0.3≤x≤7.0
(ii)0.5≤y≤6.0
(iii)y≤0.7x+3.2
(iv)y≥0.7x-1.4
另外,与上述胆甾醇型液晶层(选择反射层12)相同地,液晶化合物的螺旋结构的一个节距是液晶化合物的螺旋的匝数为一次时的量。即,将螺旋取向的液晶化合物的指向矢(若为棒状液晶,则为长轴方向)旋转360°的状态视为节距数1。
通过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除相位差层14及选择反射层12以外还具有偏振光转换层11,可改善HUD的偏光太阳镜适用性,能够进一步抑制重影,尤其能够良好地抑制使p偏振光入射来形成投影像时的重影。
能够通过设置偏振光转换层11来改善偏光太阳镜适用性的理由在于,由于偏振光转换层11具有胆甾醇型液晶相之类的螺旋结构,而对波长比红外区域的反射峰波长短的可见光表现出旋光性和双折射性,因此能够控制可见光区域的偏振光。尤其,从挡风玻璃的外侧入射的s偏振光会在相位差层14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控制偏振光转换层11的节距数和膜厚,以便能够通过偏振光转换层11进行光学补偿,由此能够改善偏光太阳镜适用性。
推断能够通过设置偏振光转换层11来进一步抑制重影的理由在于,能够抑制基于如下情况的重影:波长不在选择反射层12(胆甾醇型液晶层)的选择反射带的光经选择反射层12的偏振光转换而被挡风玻璃的背面反射。
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在使用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本发明的挡风玻璃)的本发明的HUD中,作为投影光,使p偏振光入射于挡风玻璃,并由组装于挡风玻璃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反射p偏振光,由此显示投影像,后面将对此进行叙述。具体而言,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中,相位差层14将p偏振光转换为规定的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选择反射层12反射该圆偏振光,相位差层14将其再转换为p偏振光,由此反射所入射的p偏振光。
若使p偏振光倾斜地入射于玻璃,则玻璃的反射会非常少。本发明的HUD通过投射p偏振光并利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来反射p偏振光,能够消除由被挡风玻璃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反射的光引起的重影。因此,也无需将挡风玻璃制成楔形。另外,挡风玻璃的内表面是指车辆等的车内侧表面,通常为HUD中的投影光的入射面。另一方面,挡风玻璃的外表面是指车辆等的车外侧表面,通常为与HUD中的投影光的入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
此外,该方式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能够以高反射率毫无浪费地反射所入射的p偏振光,因此还能够提高由HUD显示的投影像的亮度。
另一方面,水坑的反射光、迎面而来的车辆的挡风玻璃的反射光及引擎盖的反射光等从挡风玻璃的外部进入车辆等中的所谓的眩光成分大多为s偏振光。因此,偏光太阳镜构成为遮挡s偏振光成分。
因此,在通常的投射s偏振光的投影光的HUD中,当使用者佩戴偏光太阳镜时,无法观察投影像。
相对于此,使用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的HUD的投影像为p偏振光,因此与通常的投射s偏振光的HUD不同,即使在驾驶员使用偏光太阳镜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地观察HUD的投影像。
在此,若非反射成分的偏振光入射并透射使用胆甾醇型层的反射层等选择性地反射规定的圆偏振光的反射层,则偏振状态会发生变化。
如上所述,从挡风玻璃的外部进入的眩光成分为s偏振光。因此,理想的是,透射选择性地反射与p偏振光对应的圆偏振光的反射层之后的s偏振光成为与s偏振光对应的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接着,该圆偏振光被相位差层再次转换为S偏振光。因此,通过使用偏光太阳镜,能够遮挡从挡风玻璃的外部进入的眩光成分即s偏振光。
然而,从外部入射于挡风玻璃的s偏振光不仅是从法线方向入射于挡风玻璃的反射层(反射膜、半反射镜)的成分,而以各种角度入射于挡风玻璃。因此,在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示的以往的利用相位差层及圆偏振光反射层投射p偏振光的HUD中,从外部进入而透射反射层之后的s偏振光成为椭圆偏振光,而不是圆偏振光。
若这种椭圆偏振光透射相位差层,则透射光不仅是s偏振光,还混有p偏振光的成分。p偏振光无法用偏光太阳镜遮挡,因此透射偏光太阳镜。
因此,在以往的投射p偏振光的HUD中,截止以s偏振光为主成分的上述反射光的眩光的偏光太阳镜的功能受损而妨碍驾驶。即,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示的以往的投射p偏振光且利用半反射镜膜(使用相位差层及圆偏振光反射层)的HUD的偏光太阳镜适用性低。
相对于此,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在选择反射层12的与相位差层14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具有偏振光转换层11。即,从挡风玻璃的外部入射且以成为眩光的s偏振光为主成分的反射光首先透射偏振光转换层11。
偏振光转换层11为固定液晶化合物的螺旋结构而成的层,且螺旋结构的节距数x及偏振光转换层的膜厚y[μm]满足上述关系式(i)~(iv)。
这种偏振光转换层11通过液晶化合物具有满足关系式(i)~(iv)的螺旋结构,相对于可见光表现出旋光性及双折射性。尤其,通过将偏振光转换层11的螺旋结构的节距P设为与选择反射中心波长在长波长的红外区域内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节距P对应的长度,相对于短波长的可见光表现出高旋光性和高双折射性。
另外,如上所述,螺旋结构的节距P是指一个螺旋节距的长度,是液晶化合物旋转360°时的螺旋轴方向上的长度。螺旋轴方向通常是指偏振光转换层的厚度方向。
如上所述,从外部入射的成为眩光的反射光主要为s偏振光。因此,入射于偏振光转换层11的s偏振光因偏振光转换层11所具有的旋光性及双折射性而转换为与s偏振光对应的旋转方向的椭圆偏振光。接着,透射偏振光转换层11之后的椭圆偏振光入射于选择反射层12。从s偏振光转换过来的椭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不是选择反射层12的反射成分,因此透射选择反射层12,并转换为与s偏振光对应的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接着,该圆偏振光通过透射相位差层14,转换为s偏振光,并透射挡风玻璃。
即,根据具有偏振光转换层11的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从挡风玻璃的外部进入的成为眩光的s偏振光照原样以s偏振光的形式透射,因此能够利用偏光太阳镜遮挡。因此,根据本发明,在投射p偏振光的HUD中,能够改善偏光太阳镜适用性。
并且,有时投影光中还会混有不是p偏振光的s偏振光的成分。该成分会透射选择反射层12,并被挡风玻璃的外表面(背面)反射,因此导致出现重影。
相对于此,根据具有偏振光转换层11的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具有旋光性及双折射性的偏振光转换层11会将透射选择反射层12之后的s偏振光的成分转换为p偏振光的成分。
如上所述,若p偏振光倾斜地入射于玻璃,则反射率将非常低。因此,根据具有偏振光转换层11的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即使投影光中混有s偏振光成分,也能够抑制透射选择反射层12之后的s偏振光被挡风玻璃的外表面反射。因此,根据具有偏振光转换层11的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还能够减少由透射选择反射层12并被挡风玻璃的外表面(背面)反射的光产生的重影。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中,偏振光转换层11的螺旋结构的节距数x及偏振光转换层的膜厚y满足所有关系式(i)~(iv)。
关系式(i)为“0.3≤x≤7.0”。
若螺旋结构的节距数x小于0.3,则会发生无法获得足够的旋转性及双折射性等不良情况。
并且,若螺旋结构的节距数x超过7.0,则会发生因旋转性及双折射性过度而无法获得所期望的椭圆偏振光等不良情况。
关系式(ii)为“0.5≤y≤6.0”。
若偏振光转换层11的厚度y小于0.5μm,则会发生膜厚过薄而无法获得足够的旋转性和双折射性等不良情况。
若偏振光转换层11的厚度y超过6.0μm,则会发生因旋转性和双折射性过度而无法获得所期望的椭圆偏振光、容易发生取向不良而就制造而言不优选等不良情况。
关系式(iii)为“y≤0.7x+3.2”。
若偏振光转换层11的厚度y[μm]超过0.7x+3.2,则会发生因双折射性过度而与旋转性的平衡差等不良情况。
进而,关系式(iv)为“y≥0.7x-1.4”。
若偏振光转换层11的厚度y[μm]小于0.7x-1.4,则会发生在可见光区域形成偏振光转换层而无法获得足够的旋转性、对反射率和色调等以外的光学性能造成影响等不良情况。
在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中,偏振光转换层11的节距数x优选为0.4~3.0,膜厚y优选为0.8~4.0μm。
偏振光转换层11尤其优选除关系式(i)~(iv)以外还满足所有下述关系式(v)~(vii)。
(v)0.3≤x≤1.2
(vi)1.0≤y≤3.0
(vii)y≥1.875x
即,偏振光转换层11优选螺旋结构的节距P长且节距数x少。
具体而言,偏振光转换层11优选螺旋的节距P与选择反射中心波长在长波长的红外区域内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节距P相等,且节距数x少。更具体而言,偏振光转换层11优选螺旋的节距P与选择反射中心波长为3000~8000nm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节距P相等,且节距数x少。
这种偏振光转换层11的节距P所对应的选择反射中心波长为比可见光长得多的波长,因此可更适当地表现出相对于上述可见光的旋光性和双折射性。
因此,通过偏振光转换层11满足所有关系式(v)~(vii),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的HUD的偏光太阳镜适用性及重影的抑制效果。
这种偏振光转换层11基本上可以与上述胆甾醇型液晶层相同地形成,对此将在后面的实施例中叙述。
但是,在形成偏振光转换层11时,需要调节所使用的液晶化合物、所使用的手性试剂、手性试剂的添加量及膜厚等,以便偏振光转换层11中的螺旋结构的节距数x及膜厚y[μm]满足所有关系式(i)~(iv),更优选满足所有关系式(v)~(vii)。
<其他层>
除上述选择反射层12、相位差层14及偏振光转换层11以外,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还可以根据需要包括其他层。
优选其他层在可见光区域内均透明。
并且,优选其他层均为低双折射性。低双折射性表示在本发明的挡风玻璃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表现出反射的波长区域内正面相位差为10nm以下。该正面相位差优选为5nm以下。进而,其他层优选与构成选择反射层12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平均折射率(面内平均折射率)的折射率之差均小。
作为其他层,可举出支撑体15、取向层及粘接层等。
(支撑体)
图1所示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具有支撑体15。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中,支撑体15支撑相位差层14、选择反射层12及偏振光转换层11。
支撑体15可以用作形成相位差层时的基板,或者也可以兼作相位差层而用作形成选择反射层12(胆甾醇型液晶层)时的基板。
用于形成选择反射层12或相位差层14的支撑体15可以为在形成选择反射层12之后剥离的临时支撑体。因此,完成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及挡风玻璃可以不包括支撑体15。
另外,在完成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或挡风玻璃包括支撑体15而不是作为临时支撑体进行剥离的情况下,支撑体15优选在可见光区域是透明的。并且,在将支撑体15用作形成相位差层14时的基板的情况下,优选为低双折射性。
支撑体15的材料并无限制。作为支撑体15,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聚碳酸酯、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聚酰胺、聚烯烃、纤维素衍生物及硅酮等塑料膜。作为临时支撑体,除上述塑料膜之外,还可以使用玻璃。
支撑体的厚度为5.0~1000μm左右即可,优选为10~250μm,更优选为15~90μm。
(取向层)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可以在形成选择反射层12(胆甾醇型液晶层)和/或相位差层14时包括用于对液晶化合物进行取向的取向层作为涂布液晶组合物的底层。
取向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设置:聚合物等有机化合物(聚酰亚胺、聚乙烯醇、聚酯、聚芳酯、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酰胺及改性聚酰胺等树脂)的摩擦处理、无机化合物的倾斜蒸镀、具有微槽的层的形成以及使用朗缪尔-布洛杰特法(LB膜)的有机化合物(例如,ω-二十三烷酸、双十八烷基甲基氯化铵及硬脂酸甲酯)的累积等。进而,也可以将通过赋予电场、赋予磁场及照射光等产生取向功能的层用作取向层。
例如,包括聚合物的取向层优选在进行摩擦处理之后,在摩擦处理面涂布液晶组合物。摩擦处理可以通过用纸、布沿规定方向擦拭聚合物层的表面来实施。
也可以不设置取向层而在支撑体表面或对支撑体进行摩擦处理之后的表面涂布液晶组合物。
在使用临时支撑体形成液晶层的情况下,取向层可以与临时支撑体一并剥离而不成为构成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层。
取向层的厚度优选为0.01~5.0μm,更优选为0.05~2.0μm。
(粘接层)
为了提高层彼此的粘附力,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可以根据需要具有粘接层。
在图示例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中设置粘接层的情况下,可以在第1选择反射层12G与第2选择反射层12R之间、选择反射层12与相位差层14之间、选择反射层12与偏振光转换层11之间及支撑体15与相位差层14之间的一处以上设置粘接层。
粘接层可以使用粘接剂来形成。
作为粘接剂,从固化方式的观点出发,有热熔型、热固化型、光固化型、反应固化型及无需固化的压敏粘接型,作为各类型的原材料,可以使用丙烯酸酯系、氨基甲酸酯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环氧系、环氧丙烯酸酯系、聚烯烃系、改性烯烃系、聚丙烯系、乙烯-乙烯醇系、氯乙烯系、氯丁橡胶系、氰基丙烯酸酯系、聚酰胺系、聚酰亚胺系、聚苯乙烯系及聚乙烯醇缩丁醛系等化合物。从操作性、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作为固化方式,优选光固化型,从光学上的透明性、耐热性的观点出发,原材料优选使用丙烯酸酯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及环氧丙烯酸酯系等。
粘接层可以为使用高透明性粘接剂转移胶带(OCA胶带)等粘合剂形成的层。作为高透明性粘接剂转移胶带,使用图像显示装置用市售品、尤其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表面用市售品即可。作为市售品的例子,可举出PANAC Co.,Ltd.制粘合片(PD-S1等)、NICHIEI KAKOH CO.,LTD.制MHM系列的粘合片等。
粘接层的厚度并无限制。使用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层的厚度优选为0.5~10μm,更优选为1.0~5.0μm。并且,使用高透明性粘接剂转移胶带(粘合剂)形成的粘接层的厚度优选为10~50μm,更优选为15~30μm。为了减轻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颜色不均等,优选以均匀的厚度设置。
(硬涂层)
为了提高耐擦伤性,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可以根据需要在支撑体上和/或偏振光转换层上具有硬涂层。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
硬涂层优选使用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来形成。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优选含有在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烯属不饱和双键基团的化合物。
作为烯属不饱和双键基团,可举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苯乙烯基及烯丙基等聚合性官能团,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酰基及-C(O)OCH=CH2,尤其优选(甲基)丙烯酰基。通过具有烯属不饱和双键基团,能够维持高硬度,还能够赋予耐湿热性。进而,通过在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烯属不饱和双键基团,能够表现出更高的硬度。
作为在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烯属不饱和双键基团的化合物,可举出多元醇与(甲基)丙烯酸的酯、乙烯基苯及其衍生物、乙烯基砜以及(甲基)丙烯酰胺等。其中,从硬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可举出形成本领域中广泛使用的高硬度的固化物的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作为这种化合物,可例示多元醇与(甲基)丙烯酸的酯。作为多元醇与(甲基)丙烯酸的酯,例如可举出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PO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磷酸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2,3-四氯己烷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酯聚丙烯酸酯及己内酯改性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等。
作为具有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类的具体化合物,可举出Nippon Kayaku Co.,Ltd.制KAYARAD DPHA、KAYARAD DPHA-2C、KAYARAD PET-30、KAYARAD TMPTA、KAYARAD TPA-320、KAYARAD TPA-330、KAYARAD RP-1040、KAYARAD T-1420、KAYARAD D-310、KAYARAD DPCA-20、KAYARAD DPCA-30、KAYARAD DPCA-60、KAYARAD GPO-303、OSAKA ORGANIC CHEMICAL INDUSTRY LTD制V#400及V#36095D等多元醇与(甲基)丙烯酸的酯化物。并且,还可以优选使用紫光UV-1400B、紫光UV-1700B、紫光UV-6300B、紫光UV-7550B、紫光UV-7600B、紫光UV-7605B、紫光UV-7610B、紫光UV-7620EA、紫光UV-7630B、紫光UV-7640B、紫光UV-6630B、紫光UV-7000B、紫光UV-7510B、紫光UV-7461TE、紫光UV-3000B、紫光UV-3200B、紫光UV-3210EA、紫光UV-3310EA、紫光UV-3310B、紫光UV-3500BA、紫光UV-3520TL、紫光UV-3700B、紫光UV-6100B、紫光UV-6640B、紫光UV-2000B、紫光UV-2010B、紫光UV-2250EA及紫光UV-2750B(以上为The 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UL-503LN(Kyoeisha Chemical Co.,Ltd.制)、UNIDIC 17-806、UNIDIC 17-813、UNIDICV-4030及UNIDIC V-4000BA(以上为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Inc.制)、EB-1290K、EB-220、EB-5129、EB-1830及EB-4358(以上为Daicel-UCB Co.,Ltd.制)、Hi-Cope AU-2010及Hi-Cope AU-2020(以上为TOKUSHIKI CO.,Ltd制)、ARONIX M-1960(TOAGOSEI CO.,LTD.制)、ARTRESIN UN-3320HA、UN-3320HC、UN-3320HS、UN-904及HDP-4T等3官能以上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化合物、ARONIX M-8100,M-8030及M-9050(以上为TOAGOSEI CO.,LTD.制)以及KBM-8307(Daicel-Cytec Company,Ltd.制)的3官能以上的聚酯化合物等。
并且,在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烯属不饱和双键基团的化合物可以由单一化合物构成,也可以组合多个化合物来使用。
[硬涂层的形成方法]
硬涂层可以通过在支撑体和/或偏振光转换层上涂布上述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并进行干燥、固化来形成。
<硬涂层的涂布方式>
硬涂层可以通过以下涂布方法来形成,但并不限于该方法。可使用浸涂法、气刀涂布法、帘涂法、辊涂法、绕线棒涂布法、凹版涂布法、滑动涂布法、挤出涂布法(模涂法)(参考日本特开2003-164788号公报)及微凹版涂布法等公知的方法,其中,优选微凹版涂布法、模涂法。
<硬涂层的干燥、固化条件>
以下,对在本发明中通过涂布形成层时(硬涂层等)的干燥、固化方法的优选例进行叙述。
在本发明中,通过组合利用离子辐射的照射和照射前、与照射同时或照射后的热处理来固化是有效的。
以下,示出若干个制造工序的模式,但并不限于此(在以下例子中,“-”表示未进行热处理)。
照射前→与照射同时→照射后
(1)热处理→离子辐射固化→-
(2)热处理→离子辐射固化→热处理
(3)-→离子辐射固化→热处理
此外,还优选在离子辐射固化时同时进行热处理的工序。
在本发明中,在形成硬涂层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优选组合利用离子辐射的照射来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只要不损害包括硬涂膜的支撑体、硬涂层的构成层,则并不特别限制,但优选为25~150℃,更优选为30~80℃。
热处理所需的时间根据使用成分的分子量、与其他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粘度等而不同,但优选为15秒~1小时,更优选为20秒~3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30秒~5分钟。
关于离子辐射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制,可举出X射线、电子束、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线等,但紫外线是被广泛使用的。
例如,若涂膜为紫外线固化性,则优选通过紫外线灯照射10~1000mJ/cm2的照射量的紫外线来固化各层。照射时,可以一次性照射上述能量的紫外线,也可以分批照射。尤其,从能够减少涂膜的面内的性能偏差且进一步改善卷曲的观点出发,优选分2次以上照射紫外线,优选早期照射150mJ/cm2以下的低照射量的紫外光,然后,照射50mJ/cm2以上的高照射量的紫外光,并且后期照射比早期更高的照射量的紫外线。
以下,对具有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挡风玻璃及HUD进行说明。
<挡风玻璃>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投影像显示功能的挡风玻璃。
挡风玻璃表示汽车及电车等车辆、飞机、船、二轮车以及游乐设备等交通工具的普通的窗玻璃及防风玻璃。挡风玻璃优选用作位于交通工具的行驶方向的前方的前窗玻璃及防风玻璃等。
挡风玻璃的可见光线透射率并无限制,但越高越优选。挡风玻璃的可见光线透射率优选为70%以上,更优选超过70%,进一步优选为75%以上,尤其优选为80%以上。
优选在挡风玻璃的任一位置均满足上述可见光线透射率,尤其优选在存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位置满足上述可见光线透射率。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在可见度高的波长区域具有较高的可见光线透射率,因此无论使用通常用于挡风玻璃的玻璃中的哪一个,均能够构成为满足上述可见光线透射率。
挡风玻璃的形状并无限制,可根据配置于挡风玻璃的对象来适当确定。挡风玻璃例如可以为平面状,也可以为具有凹面或凸面等曲面的三维形状。在成型为所适用的交通工具用的挡风玻璃中,能够确定通常使用时成为上方的方向、成为观察者侧、驾驶员侧及车内侧等视觉辨认侧的面。
挡风玻璃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中可以具有均匀的厚度,也可以具有不均匀的厚度。例如,可以如日本特表2011-505330号公报中记载的车辆用玻璃那样具有楔形的截面形状,且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厚度不均匀,但优选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中具有均匀的厚度。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
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设置于挡风玻璃的投影像显示部位(投影像反射部位)即可。
通过将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设置于挡风玻璃的玻璃板的外表面或如后述设置于夹层玻璃结构的挡风玻璃的玻璃之间,能够构建使用挡风玻璃的HUD。
在将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设置于挡风玻璃的玻璃板的外表面的情况下,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可以设置于车辆等的内部(投影像的入射侧),也可以设置于外部,但优选设置于内部。
另外,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耐擦伤性比玻璃板低。因此,在挡风玻璃为夹层玻璃结构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更优选设置于构成夹层玻璃的两块玻璃之间。
如上所述,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为用于通过反射投影像来显示投影像的部件。因此,投影像显示用部件设置于将从投影仪等投射的投影像显示为能够视觉辨认的位置即可。
即,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发挥HUD的组合器的功能。在HUD中,组合器表示如下光学部件:能够将从投影仪投射的图像显示为能够视觉辨认,并且在从投影像的入射面侧观察组合器时,能够同时观察风景等位于与投影光的入射面相反的面侧的信息。即,组合器具有作为重叠显示外界光和投影像的光的光路组合器的功能。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可以设置于挡风玻璃的整个面,或者也可以设置于挡风玻璃的面方向上的一部分,但优选设置于一部分。
在将投影像显示用部件设置于挡风玻璃的一部分的情况下,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可以设置于挡风玻璃的任意位置,但在用作HUD时,优选设置成将虚像显示于驾驶员等观察者容易视觉辨认的位置。例如,可以根据搭载有HUD的交通工具的驾驶座的位置与设置投影仪的位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在挡风玻璃上设置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位置。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可以为不具有曲面的平面状,但也可以具有曲面。并且,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也可以整体具有凹形或凸形形状,且放大或缩小显示投影像。
[夹层玻璃]
挡风玻璃可以具有夹层玻璃的结构。本发明的挡风玻璃为夹层玻璃,且在第1玻璃板与第2玻璃板之间具有上述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
挡风玻璃可以构成为在第1玻璃板与第2玻璃板之间配置有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然而,挡风玻璃优选构成为在第1玻璃板与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之间及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与第2玻璃板之间的至少一处设置有中间膜。
在挡风玻璃中,作为一例,第1玻璃板配置于HUD的与影像的视觉辨认侧相反的一侧(车外侧),第2玻璃板配置于视觉辨认侧(车内侧)。另外,在本发明的挡风玻璃中,第1玻璃板及第2玻璃板中的第1及第2不具技术含义,是为了便于区分两块玻璃板而设置的。因此,也可以是第1玻璃板为车内侧,且第2玻璃板为车外侧。
第1玻璃板及第2玻璃板等的玻璃板可以使用通常用于挡风玻璃的玻璃板。例如可以使用隔热性高的绿色玻璃等可见光线透射率为73%及76%等80%以下的玻璃板。即使在如此使用可见光线透射率低的玻璃板时,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也能够制作出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中也具有70%以上的可见光线透射率的挡风玻璃。
玻璃板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为0.5~5.0mm左右即可,优选为1.0~3.0mm,更优选为2.0~2.3mm。第1玻璃板及第2玻璃板的材料或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有夹层玻璃结构的挡风玻璃可以使用公知的夹层玻璃制作方法来制造。
通常,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制造: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在两块玻璃板之间之后,将反复进行数次加热处理和加压处理,最后利用高压釜等进行加压条件下的加热处理。作为加压处理,可例示使用橡胶辊的处理等。也可以通过橡胶辊来进行加热处理和加压处理。
作为一例,具有具备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和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结构的挡风玻璃可以在玻璃板表面形成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之后,通过上述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来制作,或者也可以使用包括上述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通过上述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来制作。
在玻璃板表面形成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情况下,设置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玻璃板可以为第1玻璃板,也可以为第2玻璃板。此时,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例如用粘接剂贴合于玻璃板。
(中间膜)
作为中间膜(中间膜片、中间层),还可以利用在夹层玻璃中用作中间膜的公知的任何中间膜。例如可以使用含有选自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及含氯树脂的组中的树脂的树脂膜。上述树脂优选为中间膜的主成分。另外,主成分是指占中间膜的50质量%以上的成分。
上述树脂中,优选聚乙烯醇缩丁醛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更优选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优选为合成树脂。
聚乙烯醇缩丁醛可以利用丁醛将聚乙烯醇缩醛化而得。上述聚乙烯醇缩丁醛的缩醛化度的优选的下限为40%,优选的上限为85%,更优选的下限为60%,更优选的上限为75%。
聚乙烯醇通常通过将聚乙酸乙烯酯皂化而得,通常使用皂化度为80~99.8摩尔%的聚乙烯醇。
并且,上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的优选的下限为200,优选的上限为3000。若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200以上,则得到的夹层玻璃的耐贯穿性不易降低,若为3000以下,则树脂膜的成型性良好,而且树脂膜的刚性不会变得过大,从而加工性良好。更优选的下限为500,更优选的上限为2000。
(包括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中间膜)
包括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夹层玻璃用的中间膜可以通过将投影像显示用部件贴合于上述中间膜的表面而形成。或者,也可以通过将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夹在两块上述中间膜之间来形成。两块中间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优选相同。
贴合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和中间膜时,可以使用公知的贴合方法,但优选使用层合处理。层合处理优选在一定程度的加热及加压条件下实施,以使层叠体和中间膜不会在加工后剥离。
为了稳定地进行层合,优选中间膜的粘接侧的膜面温度为50~130℃,更优选为70~100℃。
层合时,优选进行加压。加压条件并无限制,但优选小于2.0kg/cm2(小于196kPa),更优选为0.5~1.8kg/cm2(49~176kPa),进一步优选为0.5~1.5kg/cm2(49~147kPa)。
并且,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具有支撑体的情况下,可以在层合的同时或在层合之后立即或在马上要层合之前剥离支撑体。即,贴附于层合后获得的中间膜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可以不具有支撑体。
包括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中间膜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包括:
(1)第1工序,在第1中间膜的表面贴合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来获得第1层叠体;及
(2)第2工序,在第1层叠体中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贴合有第1中间膜的面的相反面贴合第2中间膜。
例如,在第1工序中,以不使支撑体和第1中间膜相对的方式贴合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和第1中间膜。接着,从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剥离支撑体。进而,在第2工序中,将第2中间膜贴合于剥离支撑体之后的面。由此,能够制造出包括不具有支撑体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中间膜。并且,通过使用包括该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中间膜,能够容易制作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不具有支撑体的夹层玻璃。
为了稳定地剥离支撑体而不使其破损等,从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剥离支撑体时的支撑体的温度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40~60℃。
[相对于选择反射层位于视觉辨认侧的层]
通常,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中,存在因基于来自反射投影光的层的反射光的像与基于从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光入射侧观察时来自近前侧的面或背侧面的反射光的像重叠而产生重影或多重像的问题。
在挡风玻璃中,透射选择反射层的光成为与选择反射层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相反的旋向的圆偏振光,在位于比选择反射层更靠背侧面侧的层为低双折射性的情况下,来自背侧面的反射光大部分通常为由选择反射层反射的偏振光,因此不易产生明显的重影。
通过将偏振光用作投影光,能够构成为由选择反射层反射大部分投影光。
另一方面,挡风玻璃中的投影光的入射面所反射的反射光有可能会产生明显的重影。尤其,若从选择反射层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心至挡风玻璃的投影光的入射面的距离为规定值以上,则重影有可能会变得明显。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挡风玻璃的结构中,若位于比选择反射层更靠相位差层侧的层的总厚度、即从选择反射层的视觉辨认侧的面至挡风玻璃的投影光入射面的距离为0.5mm以上,则重影有可能会变得明显,若为1mm以上,则有可能会变得更明显,若为1.5mm以上,则有可能会变得进一步明显,若为2.0mm以上,则有可能会变得尤其明显。另外,位于比该选择反射层更靠相位差层侧的层的总厚度不包括选择反射层的厚度。
作为位于比选择反射层更靠视觉辨认侧的层,除相位差层以外,还可举出支撑体、中间膜及第2玻璃板等。
然而,通过使用选择性地反射p偏振光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来显示基于p偏振光的投影像,即使挡风玻璃的位于比选择反射层更靠视觉辨认侧的层的总厚度为上述情况,也能够视觉辨认投影像而不产生明显的重影。
<HUD(平视显示系统)>
挡风玻璃可以用作HUD的构成部件。HUD优选包括投影仪。
[投影仪]
“投影仪”为“投射光或图像的装置”,包括“投射所描绘的图像的装置”,且射出承载要显示的图像的投影光。在本发明的HUD中,投影仪射出p偏振光的投影光。
在HUD中,投影仪配置成能够使承载要显示的图像的p偏振光的投影光以倾斜的入射角度入射于挡风玻璃中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即可。
在HUD中,投影仪包括描绘设备,优选通过组合器将描绘于小型的中间像屏幕的图像(实像)反射显示为虚像。
投影仪只要能够射出p偏振光的投影光,则能够利用用于HUD的公知的投影仪。并且,投影仪优选虚像的成像距离、即虚像的成像位置可变。
作为投影仪中的虚像的成像距离的变更方法,例如可举出移动图像的生成面(屏幕)的方法(参考日本特开2017-021302号公报)、切换使用不同光程长度的多个光路的方法(参考WO2015/190157号)、通过插入和/或移动反射镜来变更光程长度的方法、将组透镜用作成像透镜来变更焦距的方法、移动投影仪22的方法、切换使用虚像的成像距离不同的多台投影仪的方法及使用变焦透镜的方法(参考WO2010/116912号)等。
另外,投影仪可以为能够连续地变更虚像的成像距离的投影仪,也可以为能够在2个点或3个点以上的多个点之间切换虚像的成像距离的投影仪。
在此,在投影仪投射的投影光的虚像中,优选至少两个虚像具有1m以上不同的成像距离。因此,在投影仪为能够连续地变更虚像的成像距离的投影仪的情况下,优选能够将虚像的成像距离变更1m以上。通过使用这种投影仪,即使如普通道路上的通常速度下的行驶和高速道路上的高速行驶那样驾驶员的视线距离大不相同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适当的应对等,就这方面而言,是优选的。
(描绘设备)
描绘设备可以为其本身显示图像的设备,也可以为发出能够描绘图像的光的设备。
在描绘设备中,来自光源的光通过光调制器、激光亮度调制机构或用于描绘的光偏转机构等描绘方式进行调整即可。描绘设备表示包括光源且根据描绘方式还包括光调制器、激光亮度调制机构或用于描绘的光偏转机构等的设备。
(光源)
光源并无限制,可以利用LED(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放电管及激光光源等用于投影仪、描绘设备及显示器等的公知的光源。
其中,LED及放电管适合于射出直线偏振光的描绘设备的光源,因此优选,尤其优选LED。这是因为,LED的发光波长在可见光区域内并不连续,因此适合于与使用如后述在特定波长区域表现出选择反射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组合器组合。
(描绘方式)
描绘方式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光源等进行选择,并无特别限定。
作为描绘方式的例子,可举出荧光显示管、利用液晶的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方式及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硅基液晶)方式、DLP(注册商标)(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方式以及利用激光的扫描方式等。描绘方式可以为利用与光源成为一体的荧光显示管的方式。作为描绘方式,优选LCD方式。
在LCD方式及LCOS方式中,各颜色的光通过光调制器调制、组合,并从投影透镜射出光。
DLP方式为使用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显微装置)的显示系统,其配置相当于像素数量的微镜来进行描绘,并从投影透镜射出光。
扫描方式为在屏幕上扫描光线并利用肉眼的残影进行造影的方式,例如可以参考日本特开平7-270711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3-228674号公报。在利用激光的扫描方式中,经亮度调制的各颜色(例如,红色光、绿色光及蓝色光)的激光束通过合波光学系统或聚光透镜等而聚集成一条光线,通过光偏转机构扫描光线并描绘于后述的中间像屏幕即可。
在扫描方式中,各颜色(例如,红色光、绿色光及蓝色光)的激光束的亮度调制可以作为光源的强度变化而直接进行,也可以通过外部调制器来进行。作为光偏转机构,可举出检流计镜、检流计镜和多棱镜的组合及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等,其中,优选MEMS。作为扫描方法,可举出随机扫描方式及光栅扫描方式等,优选光栅扫描方式。在光栅扫描方式中,例如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以谐振频率且在垂直方向上以锯齿波驱动激光束。扫描方式不需要投影透镜,因此容易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来自描绘设备的出射光可以为直线偏振光,也可以为自然光(非偏振光)。
使用描绘方式为LCD方式或LCOS方式的描绘设备及使用激光光源的描绘设备中,本质上其出射光为直线偏振光。在描绘设备的出射光为直线偏振光且出射光包括多个波长(颜色)的光的情况下,多个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透射轴方向)优选相同。作为市售的描绘设备,还已知一种出射光在红色、绿色及蓝色光的波长区域内的偏振方向不均匀的设备(参考日本特开2000-221449号公报)。具体而言,已知一种绿色光的偏振方向与红色光的偏振方向及蓝色光的偏振方向正交的例子。
另外,在本发明的HUD中,投影仪射出的投影光为p偏振光的原因如上所述。
(中间像屏幕)
如上所述,描绘设备可以为使用中间像屏幕的设备。“中间像屏幕”为描绘图像的屏幕。即,在从描绘设备射出的光还不是能够视觉辨认为图像的情况下等,描绘设备通过该光在中间像屏幕形成能够视觉辨认的图像。描绘于中间像屏幕上的图像可以通过透射中间像屏幕的光投射于组合器,也可以在中间像屏幕上反射而投射于组合器。
作为中间像屏幕的例子,可举出散射膜、微透镜阵列及背投用屏幕等。在将塑料材料用作中间像屏幕利用的情况下等,若中间像屏幕具有双折射性,则入射于中间像屏幕的偏振光的偏振面及光强度受到干扰,容易在组合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中产生颜色不均等,但通过使用具有规定的相位差的相位差膜,能够减少该颜色不均的问题。
作为中间像屏幕,优选具有扩散入射光线供其透射的功能的中间像屏幕。这是因为,能够放大显示投影像。作为这种中间像屏幕,例如可举出由微透镜阵列构成的屏幕。关于在HUD中使用的微透镜阵列,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2-226303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145745号公报及日本特表2007-523369号公报中。
投影仪也可以包括调整由描绘设备形成的投影光的光路的反射镜等。
关于将挡风玻璃用作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HUD,可以参考日本特开平2-14172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09687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098470号公报、美国专利第5013134号说明书及日本特表2006-512622号公报等。
挡风玻璃对与将发光波长在可见光区域内不连续的激光、LED、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等与用于光源的投影仪组合使用的HUD尤其有用。这是因为,能够根据各发光波长来调整胆甾醇型液晶层的选择反射的中心波长。并且,还可以用于LCD(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光偏振的显示器的投影。
[投影光(入射光)]
入射光优选相对于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法线以45°~70°的倾斜入射角度入射。折射率1.51左右的玻璃与折射率1的空气之间的界面的布儒斯特角约为56°,通过使p偏振光以上述角度范围入射,能够实现用于显示投影像的入射光的来自相对于选择反射层在视觉辨认侧的挡风玻璃的表面的反射光少且重影的影响小的图像显示。
上述角度还优选为50°~65°。此时,构成为能够在投影光的入射侧的相对于选择反射层的法线与入射光相反的一侧以45°~70°、优选以50°~65°的角度观察投影像即可。
入射光可以从挡风玻璃的上下左右等任一方向入射,与视觉辨认方向对应地确定即可。例如优选构成为从使用时的下方以如上所述的斜侧入射角度入射。
并且,优选根据相位差层的正面相位差,挡风玻璃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中的相位差层的慢轴相对于所入射的p偏振光的振动方向成30°~85°或120°~175°的角度。所入射的p偏振光的振动方向是指入射光的入射面。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HUD中显示投影像时的投影光为在与入射面平行的方向上振动的p偏振光。
在投影仪的出射光不是直线偏振光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直线偏振膜(起偏器)设置于投影仪的出射光侧而使其成为p偏振光,也可以通过在从投影仪至挡风玻璃的光路上使用直线偏振膜等的公知的方法而使其成为p偏振光。此时,将使不是直线偏振光的投影光成为p偏振光的部件也视为构成本发明的HUD中的投影仪的部件。
如上所述,关于出射光在红色、绿色、蓝色光的波长区域内的偏振方向不均匀的投影仪,优选波长选择性地调整偏振方向,以在所有颜色的波长区域作为p偏振光而入射。
如上所述,HUD(投影仪)可以为虚像成像位置可变的投影系统。通过使虚像成像位置可变,驾驶员能够更舒适且更方便地视觉辨认虚像。
虚像成像位置为车辆的驾驶员能够视觉辨认虚像的位置,通常从驾驶员侧观察时,例如为远离挡风玻璃的前方1000mm以上的位置。
其中,如上述日本特表2011-505330号公报中记载那样,若玻璃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中不均匀(楔形),则在改变了虚像成像位置时,还需要变更该楔形的角度。因此,例如,如日本特开2017-015902号公报中记载那样,需要局部地改变楔形的角度来改变投影位置,由此模拟地应对虚像成像位置变化等。
然而,在使用本发明的挡风玻璃且如上所述利用p偏振光的本发明的HUD中,无需利用楔形玻璃,且能够使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中玻璃的厚度均匀,因此能够优选采用上述使虚像成像位置可变的投影系统。
接着,参考图3及图4对HUD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图3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平视显示器的一例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挡风玻璃的一例的示意图。
HUD20具有投影仪22和挡风玻璃24,例如用于乘用车等车辆。另外,关于HUD20的各构成要件,如上所述。
在HUD20中,如图4中概念性所示,挡风玻璃24具有第1玻璃板即第1玻璃板28、第2玻璃板即第2玻璃板30、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中间膜36及粘接剂层38。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从图1所示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剥离支撑体15而成,具有偏振光转换层11、选择反射层12及相位差层14。在HUD20中,配置成挡风玻璃24的上下方向Y与图2所示的相位差层14的轴H一致。另外,在本发明的挡风玻璃(HUD)中,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可以具有支撑体15。
挡风玻璃24的上下方向Y为与配置有挡风玻璃24的车辆等的竖直方向对应的方向,为将地面侧规定为下侧且将相反侧规定为上侧的方向。另外,挡风玻璃24在配置于车辆等的情况下,出于结构或设计的原因,有时会倾斜地配置,此时,上下方向Y为沿着挡风玻璃24的表面25的方向。表面25是指车辆的外表面侧。
投影仪22如上所述。投影仪22只要能够射出承载有要显示的图像的p偏振光的投影光,则可以利用用于HUD的公知的投影仪。并且,投影仪22优选虚像的成像距离、即虚像的成像位置可变。
在HUD20中,投影仪22将p偏振光的投影光照射于挡风玻璃24(第2玻璃板30)。通过使投影仪22照射于挡风玻璃24的投影光成为p偏振光,能够大幅减少投影光被挡风玻璃24的第2玻璃板30及第1玻璃板28反射,以抑制观察到重影等不良情况。
优选,投影仪22以布儒斯特角将p偏振光的投影光照射于挡风玻璃。由此,消除第2玻璃板30及第1玻璃板28上的投影光的反射,能够显示更清晰的图像。
挡风玻璃24为所谓的夹层玻璃,且在第1玻璃板28与第2玻璃板30之间具有中间膜36、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及粘接剂层38。
如上所述,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层叠偏振光转换层11、选择反射层12及相位差层14而构成,相位差层14为第2玻璃板30侧即投影光的入射侧。投影仪22射出的投影光从第2玻璃板30的表面30a入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反射p偏振光,且如上所述设定慢轴Sa相对于图2所示的相位差层14的轴H即上下方向Y的角度及朝向和选择反射层12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的旋向,以反射p偏振光。
选择反射层12优选为胆甾醇型液晶层,其选择性地反射规定的波长区域的规定的圆偏振光,且使除此之外的光透射。如上所述,作为优选方式,选择反射层12可以具有波长选择性地反射波长495~570nm的光(绿色光)的第1选择反射层12G和波长选择性地反射波长620~750nm的光(红色光)的第2选择反射层12R。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通过中间膜36贴附于第1玻璃板28,且通过粘接剂层38贴附于第2玻璃板30,从而夹在第1玻璃板28与第2玻璃板30之间。
在本发明中,挡风玻璃24的第1玻璃板28与第2玻璃板30基本上平行地设置。即,本发明的挡风玻璃24的截面不是楔形。
第1玻璃板28及第2玻璃板30均为用于车辆等的挡风玻璃的公知的玻璃(玻璃板)。因此,形成材料、厚度及形状等可以与用于公知的挡风玻璃的玻璃相同。图4所示的第1玻璃板28及第2玻璃板30均为平板状,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是一部分为曲面,也可以是整个面为曲面。
中间膜36用于防止在发生事故时玻璃进入车内并飞溅,进而用于粘接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和第1玻璃板28。中间膜36可以使用用于夹层玻璃的挡风玻璃的公知的中间膜(中间层)。作为中间膜36的形成材料,可例示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含氯树脂及聚氨酯等。
并且,中间膜36的厚度也无限制,与公知的挡风玻璃的中间膜相同地设定与形成材料等对应的厚度即可。
粘接剂层38例如为由涂布型粘接剂构成的层。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通过粘接剂层38贴附于第2玻璃板30。另外,在本发明的挡风玻璃中,也可以代替粘接剂层38而通过中间膜36将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贴附于第2玻璃板30。并且,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比贴附第1玻璃板28和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的中间膜36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中间膜36将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贴附于第2玻璃板30。
粘接剂层38并无限制,只要能够确保挡风玻璃24所需的透明性且能够以必要的贴附力贴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和玻璃,则可以使用公知的各种由涂布型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剂层。粘接剂层38可以使用PVB等与中间膜36相同的材料。除此之外,粘接剂层38还可以使用丙烯酸酯系粘接剂等。并且,如下所示,粘接剂层38还可以使用与上述粘接层相同的材料。
粘接剂层38可以与上述粘接层相同地由粘接剂形成。
作为粘接剂,从固化方式的观点出发,有热熔型、热固化型、光固化型、反应固化型及无需固化的压敏粘接型。并且,任何类型的粘接剂均可以将丙烯酸酯系、氨基甲酸酯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环氧系、环氧丙烯酸酯系、聚烯烃系、改性烯烃系、聚丙烯系、乙烯-乙烯醇系、氯乙烯系、氯丁橡胶系、氰基丙烯酸酯系、聚酰胺系、聚酰亚胺系、聚苯乙烯系及聚乙烯醇缩丁醛系等化合物用作原材料。
从操作性、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作为固化方式,优选光固化型,从光学上的透明性、耐热性的观点出发,原材料优选使用丙烯酸酯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及环氧丙烯酸酯系等。
粘接剂层38可以为使用高透明性粘接剂转移胶带(OCA胶带)形成的层。作为高透明性粘接剂转移胶带,使用图像显示装置用市售品、尤其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表面用市售品即可。作为市售品的例子,可举出PANAC Co.,Ltd.制粘合片(PD-S1等)、NICHIEIKAKOH CO.,LTD.的MHM系列的粘合片等。
粘接剂层38的厚度也无限制。因此,根据粘接剂层38的形成材料适当设定可获得足够的贴附力的厚度即可。
在此,若粘接剂层38过厚,则有时无法充分确保平面性而将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贴附于第1玻璃板28或第2玻璃板30。考虑到这一点,粘接剂层38的厚度优选为0.1~800μm,更优选为0.5~400μm。
另外,挡风玻璃24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与第2玻璃板30之间设置有粘接剂层38,且通过中间膜36贴附了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和第1玻璃板28,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构成为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与第1玻璃板28之间设置粘接剂层,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与第2玻璃板30之间设置中间膜。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挡风玻璃24不具有中间膜36,且使用粘接剂层38来贴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和第1玻璃板28及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和第2玻璃板30。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层叠选择反射层12和相位差层14而成。具有相位差层14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设置成使相位差层14朝向第2玻璃板30侧、即投影光的入射侧。
在HUD20中,挡风玻璃24具有如下结构:在第1玻璃板28与第2玻璃板30之间具有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通过粘接剂层38将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相位差层14)贴附于第2玻璃板30,通过中间膜36将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偏振光转换层11)贴附于第1玻璃板28。
如图3所示,在HUD20中,图像的观察者即驾驶员D观察由投影仪22投射并被挡风玻璃24反射的投影仪22的投影像的虚像。
在普通的HUD中,投影仪的投影像被挡风玻璃的玻璃反射,并观察其反射光。在此,普通的挡风玻璃为夹层玻璃,具有内表面侧和外表面侧的两块玻璃。因此,在HUD中,存在驾驶员会因两块玻璃的反射光而观察到重影的问题。
为了应对该问题,在通常的HUD中,将挡风玻璃(中间膜)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楔形,以使内表面侧玻璃的反射与外表面侧玻璃的反射重叠,从而消除重影。
然而,如上所述,在楔形的挡风玻璃中,例如,若为了应对视线近的通常行驶和视线远的高速行驶中的驾驶员的视线不同的问题而变更虚像的成像距离,则挡风玻璃的楔形的角度将会不一致,导致驾驶员所观察到的图像变成重影。
相对于此,本发明的HUD20中,投影仪22投射p偏振光,挡风玻璃24在第1玻璃板28与第2玻璃板30之间具有反射p偏振光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驾驶员D观察来自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的反射光。在这种结构中,投影仪22的投影光的反射基本上以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上的反射为主导,因此基本上不会产生重影。
因此,在将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0A用于挡风玻璃24的HUD20中,无需将挡风玻璃24(中间膜36)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楔形,因此即使变更虚像的成像距离,也不会产生重影。
本发明基本上如上构成。以上,对本发明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HUD)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进或变更。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进行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则以下实施例中所示的材料、试剂、物质量及其比例以及操作等可以适当进行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15及比较例4~8通过以下说明的方法来制作。比较例1、2不具有偏振光转换层,比较例3不具有相位差层和偏振光转换层,除此之外,以与其他实施例、比较例相同的方式来制作。
<涂布液的制备>
(胆甾醇型液晶层形成用涂布液1、2)
关于形成选择反射中心波长为590nm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胆甾醇型液晶层形成用涂布液1及形成选择反射中心波长为720nm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胆甾醇型液晶层形成用涂布液2,通过混合下述成分,制备了下述组成的胆甾醇型液晶层形成用涂布液。
·混合物1 100质量份
·氟系水平取向剂1(取向控制剂1) 0.05质量份
·氟系水平取向剂2(取向控制剂2) 0.02质量份
·右旋性手性试剂LC756(BASF公司制)
根据目标反射波长进行调整
·聚合引发剂IRGACURE OXE01(BASF公司制) 1.0质量份
·溶剂(甲基乙基酮) 溶质浓度成为20质量%的量
[化学式3]
·混合物1
Figure BDA0003017424720000491
数值为质量%。
[化学式4]
取向控制剂1
Figure BDA0003017424720000501
[化学式5]
取向控制剂2
Figure BDA0003017424720000502
通过调整上述涂布液组成的右旋性手性试剂LC756的处方量,制备了胆甾醇型液晶层形成用涂布液1及胆甾醇型液晶层形成用涂布液2。
使用胆甾醇型液晶层形成用涂布液1及胆甾醇型液晶层形成用涂布液2,以与制作以下所示的半反射镜时相同的方式在临时支撑体上制作膜厚3μm的单层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确认了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特性。
其结果,制作出的胆甾醇型液晶层均为右圆偏振光反射层,关于选择反射中心波长(中心波长),由胆甾醇型液晶层形成用涂布液1形成的胆甾醇型液晶层为波长590nm,由胆甾醇型液晶层形成用涂布液2形成的胆甾醇型液晶层为波长720nm。
(相位差层形成用涂布液)
通过混合下述成分,制备了下述组成的相位差层形成用涂布液。
·混合物1 100质量份
·氟系水平取向剂1(取向控制剂1) 0.05质量份
·氟系水平取向剂2(取向控制剂2) 0.01质量份
·聚合引发剂IRGACURE OXE01(BASF公司制) 1.0质量份
·溶剂(甲基乙基酮) 溶质浓度成为20质量%的量
(偏振光转换层形成用涂布液)
通过混合下述成分,制备了下述组成的偏振光转换层形成用涂布液。
·混合物1 100质量份
·氟系水平取向剂1(取向控制剂1) 0.05质量份
·氟系水平取向剂2(取向控制剂2) 0.02质量份
·右旋性手性试剂LC756(BASF公司制)
根据符合目标节距数和膜厚的反射波长进行调整
·聚合引发剂IRGACURE OXE01(BASF公司制) 1.0质量份
·溶剂(甲基乙基酮) 溶质浓度成为20质量%的量
在通过调整上述涂布液组成的右旋性手性试剂LC756的处方量形成为胆甾醇型液晶层的情况下,将偏振光转换层形成用涂布液制备成成为所期望的选择反射中心波长λ。选择反射中心波长λ是在临时支撑体上制作膜厚3μm的单层的胆甾醇型液晶层并通过FTIR(PerkinElmer Co.,Ltd.制、Spectrum Two)的测定来确定的。
螺旋结构的膜厚d可由“螺旋结构的节距P×节距数”表示。如上所述,螺旋结构的节距P是指螺旋结构的一个节距的长度,经螺旋取向的液晶化合物旋转360°时为一个节距。并且,在胆甾醇型液晶层中,选择反射中心波长λ与“一个节距的长度P×面内的平均折射率n”一致(λ=P×n)。因此,节距P为“选择反射中心波长λ/面内的平均折射率n”(P=λ/n)。
由此,在形成为胆甾醇型液晶层的情况下,将偏振光转换层形成用涂布液制备成选择反射中心波长λ成为所期望的波长。在形成后述的偏振光转换层时,涂布该偏振光转换层形成用涂布液,以使其成为所期望的膜厚,从而形成偏振光转换层,并确定了节距数。
表1中示出成为制备出的偏振光转换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目标的偏振光转换层的节距数、膜厚及选择反射中心波长λ(中心波长λ)的组合。
[表1]
Figure BDA0003017424720000521
<纤维素酰化物膜的皂化>
以与国际公开第2014/112575号的实施例20相同的制作方法制作了厚度40μm的纤维素酰化物膜。
使制作出的纤维素酰化物膜通过温度60℃的介电加热辊,将膜表面温度提升至40℃。然后,使用棒涂布机在膜的单面上以涂布量14mL/m2涂布以下所示的组成的碱溶液,并使其在加热至110℃的蒸汽型远红外加热器(Noritake Co.,Ltd.制)中停留了10秒钟。
接着,也使用棒涂布机涂布了纯水3mL/m2
接着,反复进行3次利用喷注式涂布机的水洗和利用气刀的脱水之后,使其在70℃的干燥区停留5秒钟而进行干燥,制作了经皂化处理的纤维素酰化物膜。
通过AxoScan测定了经皂化处理的纤维素酰化物膜的面内相位差,其结果为1nm。
Figure BDA0003017424720000531
<取向膜的形成>
通过绕线棒涂布机在经皂化处理的纤维素酰化物膜(透明支撑体)的皂化处理面上涂布以下所示的组成的取向膜形成用涂布液24mL/m2,并以100℃的暖风干燥了120秒。
Figure BDA0003017424720000532
Figure BDA0003017424720000541
(改性聚乙烯醇)
[化学式6]
Figure BDA0003017424720000542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制作>
将形成有取向膜的纤维素酰化物膜用作支撑体。
沿着以支撑体的长边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的方向(参考图2)对支撑体的单面实施了摩擦处理(人造纤维布、压力:0.1kgf(0.98N)、转速:1000rpm(revolu tions perminute,每分钟转速)、传送速度:10m/min、次数:1次往复)。
使用线棒将相位差层形成用涂布液涂布于支撑体上的取向膜的经摩擦的表面之后,进行了干燥。
接着,放置于50℃的热板上,在氧浓度1000ppm以下的环境下,通过Fusion UVSystems公司制无电极灯“D灯泡”(60mW/cm2)照射6秒钟紫外线,固定了液晶相。由此,得到将厚度调整成成为所期望的正面相位差、即所期望的延迟的相位差层。
通过AxoScan测定了制作出的相位差层的延迟,其结果为127nm(实施例1)。
在室温下,使用线棒在得到的相位差层的表面上将胆甾醇型液晶层形成用涂布液1涂布成干燥后的干膜的厚度成为0.65μm,得到涂布层。
在室温下将涂布层干燥30秒钟之后,在85℃的气氛下加热了2分钟。然后,在氧浓度1000ppm以下的环境下,通过Fusion UV Systems公司制D灯泡(90mW/cm2的灯)在60℃下以输出60%照射6~12秒钟的紫外线,固定胆甾醇型液晶相,得到厚度0.65μm的胆甾醇型液晶层。该胆甾醇型液晶层相当于第1选择反射层(第1选择反射层(G反射层))。
接着,使用胆甾醇型液晶层形成用涂布液2在得到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表面上进一步重复进行相同的工序,层叠了厚度0.8μm的胆甾醇型液晶层形成用涂布液2的层。该胆甾醇型液晶层相当于第2选择反射层(第2选择反射层(R反射层))。
如此,得到具备包括相位差层和具备两个胆甾醇型液晶层的选择反射层的功能层的带临时支撑体的半反射镜。通过分光光度计(JASCO Corporation制、V-670)测定了带临时支撑体的半反射镜的反射光谱,其结果得到在波长590nm和波长720nm下具有选择反射中心波长(中心波长)的反射光谱。
接着,在得到的胆甾醇型液晶层的表面上进一步将表1所示的偏振光转换层形成用涂布液分别涂布成成为表1所示的目标膜厚,形成了偏振光转换层。
另外,以与上述胆甾醇型液晶层的形成相同的方式形成了偏振光转换层。
由此,制作出表2所示的实施例1~15及比较例4~8的带支撑体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
另外,关于实施例2~15,通过变更实施例1的相位差层的膜厚,将相位差层的正面相位差设为142nm。并且,比较例2也以相同的方式将相位差层的正面相位差设为70nm。
并且,关于比较例1~3,在未形成偏振光转换层的情况下,以相同的方式制作出投影像显示用部件。进而,关于比较例3,还未形成相位差层。
关于得到的长条状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各水准,切割成短边(纵)250mm×长边(横)280mm的尺寸,得到片状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
<夹层玻璃的制作>
准备了纵300mm×横300mm、厚度2mm的玻璃板(Central Glass Co.,Ltd.制、FL2、可见光线透射率90%)。
在该玻璃板上设置PVB膜作为切成相同尺寸的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厚度0.38mm的中间膜。在中间膜上以相位差层侧为上表面设置了片状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
在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上设置了纵300mm×横300mm、厚度2mm的玻璃板(CentralGlass Co.,Ltd.制、FL2、可见光线透射率90%)。
将该层叠体在90℃、10kPa(0.1气压)下保持一小时之后,通过高压釜(KURIHARASEISAKUSHO Co.,Ltd.制)在115℃、1.3MPa(13气压)下加热20分钟,去除气泡,得到夹层玻璃。
[实施例16]
<二氧化硅粒子分散液的制备>
作为无机微粒,将AEROSIL RX300(NIPPON AEROSIL CO.,LTD.制)添加到MiBK(甲基异丁基酮)中,以使固体成分浓度成为5质量%,并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了30分钟。然后,通过超声波分散机(SMT Co.,Ltd.制、Ultrasonic Homogenizer UH-600S)超声波分散10分钟,制作了二氧化硅粒子分散液。
从得到的分散液采集一部分用于平均二次粒径测定,使用Microtrac MT3000(MicrotracBEL Corp.制)测定了分散液中的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二次粒径。其结果,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二次粒径为190nm。
<硬涂层涂布液的制备>
混合各成分,以使成为下述组成,制作了固体成分浓度约为51质量%的硬涂层涂布液。
Figure BDA0003017424720000561
Figure BDA0003017424720000571
化合物1:
上述化合物1是通过日本专利第4841935号公报实施例1记载的方法合成的。
[化学式7]
Figure BDA0003017424720000572
<硬涂层的形成>
使用制备出的硬涂层涂布液在实施例12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中的未形成厚度40μm纤维素酰化物膜的反射层的面上制作了硬涂层。
具体而言,使用棒在传送速度10m/分的条件下涂布硬涂层涂布液,在60℃下干燥150秒之后,进一步在氮气吹扫下使用氧浓度约0.1体积%且160W/cm的气冷金属卤化物灯(EYE GRAPHICS CO.,LTD.制)照射照度400mW/cm2、照射量500mJ/cm2的紫外线来固化涂布层,形成了硬涂层。
由此,制作了除在支撑体的表面上具有硬涂层以外与实施例12相同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
<硬涂层的膜厚>
硬涂层的膜厚是通过接触式膜厚计测定的。
具体而言,首先,使用接触式膜厚计测定了具有硬涂层的实施例16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膜厚,并且同样地测定了实施例12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膜厚。接着,从具有硬涂层的实施例16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膜厚减去无硬涂层的实施例12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膜厚,计算出硬涂层的膜厚。硬涂层的膜厚为6.0μm。
<内贴于楔形玻璃的部件的制作>
关于实施例16,制作了将投影像显示用部件贴合于楔形玻璃的表面而成的夹层玻璃。楔形玻璃是如下制作的。
关于聚乙烯醇缩丁醛膜(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S-LEC膜厚度15mil(0.38mm)),如日本特开平2-279437号公报的实施例2中记载那样,使用辊分配了厚度。由如上所述分配厚度的两块聚乙烯醇缩丁醛膜形成楔形形状,进而将其夹在两块玻璃板(Central Glass Co.,Ltd.制、FL2、300×300mm、厚度2mm)之间,调整玻璃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角度,以使所显示的图像不重影。
将其在90℃、10kPa(0.1气压)下保持一小时之后,通过高压釜(KURIHARA SEISAKUSHO Co.,Ltd.制)在115℃、1.3MPa(13气压)下加热20分钟,去除气泡,得到楔形玻璃。
使用UV固化型粘接剂(DIC Corporation制、UV固化型粘接剂Exp.U12034-6)将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粘接于制作出的楔形玻璃的表面。此时,粘接成相位差层侧成为投影光的入射侧,相位差层的方位角0°的方向与楔形玻璃的垂直方向一致。
[可见光线透射率的评价]
作为可见光线透射率,求出了JIS R 3212:2015(汽车用安全玻璃测试方法)中规定的A光源可见光线透射率。可见光线透射率的评价是以下述评价基准评价的。将可见光线透射率的结果示于下述表2。
可见光线透射率的评价基准
A 83%以上
B 80%以上~小于83%
C小于80%
[亮度的评价]
使p偏振光从相对于夹层玻璃的法线方向为65°的方向从相位差层侧的玻璃面入射,通过分光光度计(JASCO Corporation制、V-670)测定了其正反射光的反射率光谱。在本例子中,正反射光为在入射面内相对于法线方向与入射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相对于法线方向为65°的方向的光。
此时,使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长边方向与分光光度计中入射的p偏振光的透射轴平行。因此,相位差层的透射轴相对于p偏振光为45°。
根据JIS R3106,在380~780nm内的每10nm的波长下,将与可见度对应的系数及普通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发光光谱分别乘以反射率来计算投影像反射率,评价为亮度。亮度的评价是以下述评价基准评价的。将亮度的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2。
亮度的评价基准
A 35%以上
B 25%以上~小于35%
C小于25%
[重影的评价]
在夹层玻璃的偏振光转换层侧的玻璃面侧贴付黑色PET(吸收材料),以与亮度的评价相同的方式,使p偏振光从65°的方向入射,并通过分光光度计(JASCO Corporation制、V-670)测定了其正反射光的反射率光谱。
重影以“[(亮度-贴付黑色PET之后的亮度)/亮度]×100”评价为夹层玻璃的背面的反射与亮度的比率。将重影的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2。
重影的评价基准
A小于4%
B 4%以上~小于7%
C 7%以上
[偏光太阳镜适用性的评价]
使s偏振光从相对于夹层玻璃的法线方向为65°方向从夹层玻璃的偏振光转换层侧的玻璃面入射,并从夹层玻璃的入射面的相反面侧通过分光光度计(JASCO Corporation制、V-670)对透射光的p偏振光测定了透射率光谱。
此时,在分光光度计的受光部配置直线偏振片,使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长边方向与分光光度计中入射的p偏振光的透射轴平行。因此,相位差层的透射轴相对于p偏振光为45°。
根据JIS R3106,在380~780nm内的每10nm的波长下,分别乘以与可见度对应的系数及D65光源的发光光谱来计算可见光线透射率,评价为偏光太阳镜适用性。偏光太阳镜适用性的评价是以下述评价基准评价的。将偏光太阳镜适用性的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2。
偏光太阳镜适用性的评价基准
A+小于2%
A 2%以上且小于3%
B 3%以上且小于5%
C 5%以上
Figure BDA0003017424720000611
如表2所示,与比较例1~8相比,实施例1~16中,关于亮度、重影、偏光太阳镜适用性得到更良好的结果,兼具可见光线透射率、亮度、重影的抑制效果、偏光太阳镜适用性。尤其,偏振光转换层不仅满足式(i)~式(iv)而且还满足式(v)~式(vii)的实施例1~4及实施例11~16具有更优异的重影的抑制效果及偏光太阳镜适用性。
关于比较例1~3,无偏振光转换层,尽管通过降低相位差层的迟延改善了偏光太阳镜适用性,但亮度和重影的评价结果差。
关于比较例4~8,偏振光转换层的膜厚及节距数不合适,且重影和偏光太阳镜适用性的评价结果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能够优选用于车载用平视显示系统(HUD)等。
符号说明
10、10A-投影像显示用部件,11-偏振光转换层,12-选择反射层,12G-第1选择反射层,12R-第2选择反射层,14-相位差层,15-支撑体,20-平视显示系统(HUD),22-投影仪,24-挡风玻璃,25、30a-表面,28-第1玻璃板,30-第2玻璃板,36-中间膜,38-粘接剂层,D-驾驶员,H-轴,Sa-慢轴,Y-上下方向。

Claims (6)

1.一种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其依次具有至少1层的相位差层、至少1层的选择反射层及至少1层的偏振光转换层,所述偏振光转换层为固定液晶化合物的螺旋取向结构而成的层,所述螺旋取向结构的节距数x及所述偏振光转换层的膜厚y满足所有下述关系式,
(i)0.3≤x≤7.0;
(ii)0.5≤y≤6.0;
(iii)y≤0.7x+3.2;
(iv)y≥0.7x-1.4,
其中,y的单位为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其中,
所述螺旋取向结构的节距数x及所述偏振光转换层的膜厚y满足所有下述关系式,
(v)0.3≤x≤1.2;
(vi)1.0≤y≤3.0;
(vii)y≥1.875x,
其中,y的单位为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其中,
所述选择反射层对于入射角5°的入射光在波长500~700nm具有至少一个反射率峰且在波长700~900nm具有至少一个反射率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其中,
所述相位差层的波长550nm下的正面相位差为100~450nm。
5.一种挡风玻璃,其在第1玻璃板与第2玻璃板之间具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像显示用部件。
6.一种平视显示系统,其具有:
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风玻璃;及
投影仪,从所述挡风玻璃的所述投影像显示用部件的所述相位差层侧照射p偏振光的投影图像光。
CN201980067444.8A 2018-10-17 2019-10-15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 Active CN1128402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6114 2018-10-17
JP2018196114 2018-10-17
JP2019177536 2019-09-27
JP2019-177536 2019-09-27
PCT/JP2019/040471 WO2020080355A1 (ja) 2018-10-17 2019-10-15 投映像表示用部材、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0244A true CN112840244A (zh) 2021-05-25
CN112840244B CN112840244B (zh) 2023-02-28

Family

ID=70283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7444.8A Active CN112840244B (zh) 2018-10-17 2019-10-15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92627B2 (zh)
EP (1) EP3869245A4 (zh)
JP (2) JP7177176B2 (zh)
CN (1) CN112840244B (zh)
WO (1) WO20200803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0433A1 (ja) * 2020-03-30 2021-10-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CN115315646A (zh) * 2020-03-30 2022-11-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反射膜、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器系统
CN114630750A (zh) 2020-10-05 2022-06-14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平视显示器的运载工具玻璃板
WO2022075184A1 (ja) 2020-10-09 2022-04-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フィルム、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WO2022123946A1 (ja) * 2020-12-09 2022-06-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フィルム、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CN114495721B (zh) * 2022-02-07 2023-09-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GB2616020A (en) * 2022-02-23 2023-08-30 Spectralics Ltd An efficient optical filter for P polarization
WO2023200018A1 (ja) * 2022-04-15 2023-10-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フィルム、積層体、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5335A (zh) * 2014-10-10 2017-02-15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光反射膜以及使用该光反射膜的光控制膜、光学膜、功能玻璃和平视显示器
WO2017057316A1 (ja) * 2015-09-30 2017-04-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輝度向上フィルム、輝度向上フィルム付き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6716229A (zh) * 2014-09-29 2017-05-2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投影图像显示用部件及投影图像显示系统
CN107209389A (zh) * 2015-02-20 2017-09-2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挡风玻璃以及平视显示器系统
CN107250890A (zh) * 2015-02-20 2017-10-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组合器以及平视显示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67661A (en) 1941-12-31 1945-01-23 Du Pont Process of photopolymerization
US2367670A (en) 1941-12-31 1945-01-23 Du Pont Cementing process
US2448828A (en) 1946-09-04 1948-09-07 Du Pont Photopolymerization
US2722512A (en) 1952-10-23 1955-11-01 Du Pont Photopolymerization process
NL227834A (zh) 1957-05-17
US3046127A (en) 1957-10-07 1962-07-24 Du Pont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elements and processes
US3549367A (en) 1968-05-24 1970-12-22 Du Pont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riarylimidazolyl dimers and p-aminophenyl ketones
GB1289124A (zh) 1969-02-20 1972-09-13
US4212970A (en) 1977-11-28 1980-07-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2-Halomethyl-5-vinyl-1,3,4-oxadiazole compounds
JPS5928328B2 (ja) 1977-11-29 1984-07-12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重合性組成物
DE2830927A1 (de) 1978-07-14 1980-01-31 Basf Ag Acylphosphinoxidverbindungen und ihre verwendung
DE3337024A1 (de) 1983-10-12 1985-04-25 Hoechst Ag, 6230 Frankfurt Lichtempfindliche, trichlormethylgruppen aufweisende verbindunge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diese verbindungen enthaltendes lichtempfindliches gemisch
DE3443221A1 (de) 1984-11-27 1986-06-05 ESPE Fabrik pharmazeutischer Präparate GmbH, 8031 Seefeld Bisacylphosphinoxide, ihre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US4683327A (en) 1985-06-24 1987-07-28 Celanese Corporation Anisotropic heat-curable acrylic terminated monomers
JPH01272551A (ja) 1988-04-22 1989-10-3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重合性2官能アクリレートモノマー
JPH02141720A (ja) 1988-11-23 1990-05-31 Nippon Denso Co Ltd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H02279437A (ja) 1989-03-29 1990-11-15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表示装置
US5013134A (en) 1989-09-28 1991-05-07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Ghost-free automotive head-up display employing a wedged windshield
JP3228348B2 (ja) 1992-07-03 2001-1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高分子液晶化合物、液晶組成物および液晶素子
JP3513888B2 (ja) 1993-08-16 2004-03-31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69422256D1 (de) 1993-10-15 2000-01-27 Merck Patent Gmbh Reaktive Flüssigkristallverbindungen
DE69435173D1 (de) 1993-12-21 2009-01-15 Minnesota Mining & Mfg Mehrschichtiger optischer Film
DE4405316A1 (de) 1994-02-19 1995-08-24 Basf Ag Neue polymerisierbare flüssigkristalline Verbindungen
DE4408170A1 (de) 1994-03-11 1995-09-14 Basf Ag Neue polymerisierbare flüssigkristalline Verbindungen
JPH07270711A (ja) 1994-03-30 1995-10-20 Canon Inc 情報表示装置
DE19532408A1 (de) 1995-09-01 1997-03-06 Basf Ag Polymerisierbare flüssigkristalline Verbindungen
GB2306470B (en) 1995-10-05 1999-11-03 Merck Patent Gmbh Reactive liquid crystalline compound
CH691970A5 (de) 1996-03-04 2001-12-14 Ciba Sc Holding Ag Alkylphenylbisacylphosphinoxide und Photoinitiatormischungen.
JP4076246B2 (ja) 1996-05-24 2008-04-16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SG53043A1 (en) 1996-08-28 1998-09-28 Ciba Geigy Ag Molecular complex compounds as photoinitiators
DE19649056A1 (de) 1996-11-27 1998-05-28 Basf Ag Polymerisierbare Oligomesogene
AU7227698A (en) 1997-05-22 1998-12-11 Rolic Ag New polymerisable liquid crystalline compounds
JP3963035B2 (ja) 1997-09-05 2007-08-22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性(メタ)アクリレート化合物と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異方体
SG77689A1 (en) 1998-06-26 2001-01-16 Ciba Sc Holding Ag New o-acyloxime photoinitiators
DK199901098A (da) 1998-08-18 2000-02-19 Ciba Sc Holding Ag Sylfonyloximer til i-linie-fotoresists med høj følsomhed og høj resisttykkelse
JP2000221449A (ja) 1999-01-29 2000-08-11 Arisawa Mfg Co Ltd 映像装置
NL1016815C2 (nl) 1999-12-15 2002-05-14 Ciba Sc Holding Ag Oximester-fotoinitiatoren.
JP4309072B2 (ja) 2000-03-13 2009-08-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および光学異方性素子
JP4287598B2 (ja) 2000-06-27 2009-07-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反応型カイラル剤、液晶組成物、液晶カラーフィルタ、光学フィルム、記録媒体、及び液晶の捻れ構造を変化させる方法
JP4287599B2 (ja) 2000-06-27 2009-07-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反応型光学活性化合物、光反応型カイラル剤、液晶組成物、液晶カラーフィルタ、光学フィルム、記録媒体、及び液晶の捻れ構造を変化させる方法
JP4137436B2 (ja) 2000-12-14 2008-08-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活性化合物、液晶組成物用光反応型キラル剤、液晶組成物、液晶の螺旋構造を変化させる方法、液晶の螺旋構造を固定化する方法、液晶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KR100801457B1 (ko) 2001-06-11 2008-02-11 시바 스페셜티 케미칼스 홀딩 인크. 결합된 구조를 가지는 옥심 에스테르 광개시제
JP2003098470A (ja) 2001-09-21 2003-04-03 Asahi Glass Co Ltd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3164788A (ja) 2001-12-03 2003-06-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塗布装置
JP3981638B2 (ja) 2002-01-23 2007-09-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位相差フィルムならびに偏光板
US6952312B2 (en) 2002-12-31 2005-10-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Head-up display with polarized light source and wide-angle p-polarization reflective polarizer
JP2005215631A (ja) * 2004-02-02 2005-08-1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配向用基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ATE442607T1 (de) 2004-02-04 2009-09-15 Microvision Inc Raster-head-up-display und entsprechende systeme und verfahren
JP4725516B2 (ja) 2004-06-25 2011-07-13 旭硝子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液晶組成物、および光学異方性材料
JP2007272185A (ja) 2006-03-10 2007-10-18 Fujifilm Corp 組成物、位相差板、液晶表示装置、平均チルト角調整剤、平均チルト角の調整方法
CN101528694B (zh) 2006-12-27 2012-03-07 株式会社艾迪科 肟酯化合物和含有该化合物的光聚合引发剂
PT2217438T (pt) 2007-12-07 2018-07-05 Saint Gobain Para-brisas curvo para veículos fabricado em vidro laminado
JP2010181852A (ja) 2008-07-14 2010-08-19 Fujifilm Corp 光学異方性膜、光学異方性膜の製造方法、液晶セル用基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7901591B2 (en) 2008-08-18 2011-03-08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Bifunctional polymerizable compound,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optical anisotropic material and optical element
JP2010145745A (ja) 2008-12-18 2010-07-01 Equos Researc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365184B2 (ja) * 2008-12-25 2013-12-1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5326690B2 (ja) * 2009-03-11 2013-10-3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旋光板、およびこれが用いられた液晶表示装置
JP5263886B2 (ja) 2009-04-08 2013-08-14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トラッキ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のトラ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トラッキング顕微鏡並びにトラッキング方法
JP2010262028A (ja) 2009-04-30 2010-11-18 Nippon Steel Chem Co Ltd ブラックマトリックス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EP2625166B1 (en) 2010-10-05 2014-09-24 Basf Se Oxime ester derivatives of benzocarbazole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as photoinitiators in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JP5575825B2 (ja) 2011-03-17 2014-08-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着色感放射線性組成物、着色硬化膜、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固体撮像素子、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染料の製造方法
JP5451672B2 (ja) 2011-03-25 2014-03-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反射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744604B2 (ja) 2011-04-07 2015-07-08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熱遮蔽用フィルム
JP5709710B2 (ja) 2011-09-27 2015-04-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赤外光反射層及び赤外光反射板並びにガラス用積層中間膜シート及び合わせガラスと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5812823B2 (ja) 2011-11-25 2015-11-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62949B2 (ja) 2011-11-28 2016-08-03 Dic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
JP2013114249A (ja) 2011-12-01 2013-06-1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黒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JP5112556B2 (ja) 2011-12-21 2013-01-0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JP6107153B2 (ja) 2012-03-28 2017-04-05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5932556B2 (ja) 2012-08-07 2016-06-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組成物、高分子、フィルムおよびコレステリック液晶
JP6065596B2 (ja) 2013-01-16 2017-01-25 Jsr株式会社 感放射線性着色組成物、着色硬化膜及び表示素子
JP6046647B2 (ja) 2013-01-18 2016-12-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160237B2 (ja) * 2013-05-20 2017-07-1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における明所コントラストの改善方法
JP6086884B2 (ja) 2014-01-28 2017-03-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化合物、ポリマー、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JP6080884B2 (ja) 2014-03-28 2017-02-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化合物、ポリマー、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WO2015147243A1 (ja) 2014-03-28 2015-10-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化合物、ポリマー、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DE112015002814B4 (de) 2014-06-13 2022-04-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nzeigevorrichtung für virtuelle Bilder
CN106573870B (zh) 2014-09-05 2020-01-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聚合性化合物、聚合物、聚合性组合物及薄膜
JP6343349B2 (ja) 2014-09-25 2018-06-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化合物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JP6114728B2 (ja) 2014-09-29 2017-04-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映像表示用部材および投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JP6569898B2 (ja) 2015-06-30 2019-09-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JP2017021302A (ja) 2015-07-15 2017-01-26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WO2017150133A1 (ja) 2016-03-04 2017-09-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赤外線遮蔽材
JP2017187685A (ja) 2016-04-07 2017-10-12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曲面形状の光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当該光反射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光制御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機能性ガラス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WO2017204228A1 (ja) * 2016-05-24 2017-11-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ならびにこれを有する画像表示装置の前面板、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機能付きミラ-、抵抗膜式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JP6602727B2 (ja) 2016-06-06 2019-11-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WO2017221993A1 (ja) 2016-06-22 2017-12-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光部材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8097152A (ja) * 2016-12-13 2018-06-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および積層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6229A (zh) * 2014-09-29 2017-05-2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投影图像显示用部件及投影图像显示系统
CN106415335A (zh) * 2014-10-10 2017-02-15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光反射膜以及使用该光反射膜的光控制膜、光学膜、功能玻璃和平视显示器
CN107209389A (zh) * 2015-02-20 2017-09-2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挡风玻璃以及平视显示器系统
CN107250890A (zh) * 2015-02-20 2017-10-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组合器以及平视显示器系统
WO2017057316A1 (ja) * 2015-09-30 2017-04-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輝度向上フィルム、輝度向上フィルム付き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69245A4 (en) 2021-12-15
JPWO2020080355A1 (ja) 2021-10-14
US11892627B2 (en) 2024-02-06
EP3869245A1 (en) 2021-08-25
WO2020080355A1 (ja) 2020-04-23
JP7177176B2 (ja) 2022-11-22
JP2022180358A (ja) 2022-12-06
CN112840244B (zh) 2023-02-28
US20210263314A1 (en) 2021-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40244B (zh) 投影像显示用部件、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系统
CN107250890B (zh) 组合器以及平视显示器系统
JP7382392B2 (ja) 投映像表示用部材、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JP7299920B2 (ja) 投映像表示用部材、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CN111051961B (zh) 投影图像显示用半反射镜膜、投影图像显示用夹层玻璃及图像显示系统
US11314087B2 (en) Projection image-displaying member, windshield glass, and head-up display system
CN113498487A (zh) 投影图像显示用层叠膜、投影图像显示用的夹层玻璃及图像显示系统
CN111566068B (zh) 图像显示用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图像显示用夹层玻璃及图像显示系统
EP4261575A1 (en) Reflection film, windshield glass, and head-up display system
WO2021060402A1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用プロジェクター
JP7260449B2 (ja) 投映像表示用部材、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WO2023080116A1 (ja) 反射フィルム、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この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を有する輸送機
US20230028048A1 (en) Reflection film, windshield glass, and head-up display system
US20220214544A1 (en) Projection image displaying member, windshield glass, and head-up display system
WO2023054324A1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輸送機
WO2023080115A1 (ja) 虚像表示装置、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輸送機
JP7247068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用反射部材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用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9038707A (ja) 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