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4978A - 清洁刮板,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刮板,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4978A
CN112824978A CN202011306143.7A CN202011306143A CN112824978A CN 112824978 A CN112824978 A CN 112824978A CN 202011306143 A CN202011306143 A CN 202011306143A CN 112824978 A CN112824978 A CN 112824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leaning blade
elastic member
cleaning
t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61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重里圭一郎
青山由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824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49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11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using a blade; Details of cleaning blades, e.g. blade shape, layer forming
    • G03G21/0017Details relating to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r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bla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清洁刮板,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既具有高硬度且对低温环境的缺损也强的清洁刮板。本发明的清洁刮板,其特征在于,设有弹性部件,其与被清扫部件表面抵接,除去附着在所述被清扫部件表面的附着物,所述弹性部件的相对所述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部是以2官能异氰酸酯取代聚醚多元醇的羟基的预聚物和芳香族二胺构成的含有脲键的聚氨酯弹性体;所述弹性部件的相对所述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面的马氏硬度HM为1.5N/mm2以上、5.0N/mm2以下。

Description

清洁刮板,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刮板,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清洁手段除去通过图像形成工序将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或中间转印体后附着在图像载体(称为被清扫部件)表面的残留调色剂。作为清洁手段,由于构成简单,清洁性能也优异,使用清洁刮板。清洁刮板通常由聚氨酯橡胶等形成的弹性部件以及支持部件构成。并且,用支持部件支持所述弹性部件的基端,所述弹性部件的抵接部(顶端棱线部)与图像载体表面压接,截止残留在图像载体表面的调色剂,刮落除去,这为人们所公知。
由聚氨酯橡胶等单一橡胶材料组成的清洁刮板因与图像载体的摺擦,顶端棱线部相对容易磨耗,如果其磨耗加剧,则调色剂从该部分穿过,结果成为称为清洁不良的异常图像。为了抑制顶端棱线部的磨耗,尝试使该部分高硬度化而不易变形。例如,提出粘合硬度不同的二个聚氨酯橡胶的二层结构的清洁刮板(表面层硬),或在弹性部件的抵接部设置含有热硬化性或光硬化树脂的表面层,使顶端棱线部高硬度化,防止抵接部的卷曲或变形,这为人们所公知。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清洁刮板:以抑制清洁刮板的边缘缺损等、也降低感光鼓的磨耗、得到耐久性良好的图像为目的,在主要由聚氨酯树脂制成的清洁刮板中,至少将由己二酸丁二醇酯聚酯多元醇、己二酸己二酯聚酯多元醇、以及聚异氰酸酯制成的预聚物和含有低分子量多元醇和乙酸钾的固化剂,成为羟基相对异氰酸酯基的摩尔比(α值)为0.7以上、0.9以下,混合硬化而得。还公开了清洁刮板的国际橡胶硬度(IRHD)为63°~74°。
但是,至今为止使得顶端棱线部高硬度化的清洁刮板尽管确实具有防止抵接部卷曲或变形、提高清洁性的效果,但由于硬,存在易缺损(尤其低温环境下)问题。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969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既具有高硬度且对低温环境的缺损也强(难以发生低温环境缺损)的清洁刮板。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研究结果,得到本发明。
上述课题由以下(1)解决:
(1)一种清洁刮板,其特征在于:
设有弹性部件,其与被清扫部件表面抵接,除去附着在所述被清扫部件表面的附着物;
所述弹性部件的相对所述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部是以2官能异氰酸酯取代聚醚多元醇的羟基的预聚物和芳香族二胺构成的含有脲键的聚氨酯弹性体;所述弹性部件的相对所述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面的马氏硬度HM为1.5N/mm2以上、5.0N/mm2以下。
下面说明本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清洁刮板既具有高硬度且对低温环境的缺损也强(难以发生低温环境缺损),因此,能发挥维持高的清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清洁刮板一例的模式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清洁刮板另一例的模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清洁刮板与图像载体抵接配置状态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例的概略构成图。
图5是表示成像单元之一的概略构成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形态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涉及以下技术方案(1),作为实施形态,也包含以下技术方案(2)~(7)。
(1)一种清洁刮板,其特征在于:
设有弹性部件,其与被清扫部件表面抵接,除去附着在所述被清扫部件表面的附着物;
所述弹性部件的相对所述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部是以2官能异氰酸酯取代聚醚多元醇的羟基的预聚物和芳香族二胺构成的含有脲键的聚氨酯弹性体;所述弹性部件的相对所述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面的马氏硬度HM为1.5N/mm2以上、5.0N/mm2以下。
(2)上述(1)所述的清洁刮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由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构成。
(3)上述(1)或(2)所述的清洁刮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氨酯弹性体的玻化温度为-30℃以上、-10℃以下。
(4)上述(1)~(3)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洁刮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聚氨酯弹性体中,所述聚醚多元醇是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所述2官能异氰酸酯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MDI),所述芳香族二胺是二乙基甲基苯二胺。
(5)上述(4)所述的清洁刮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的数均分子量为850以上、2000以下。
(6)一种处理卡盒,至少包括图像载体以及除去残留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设有上述(1)~(5)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洁刮板。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载体;
充电机构,使得所述图像载体表面带电;
曝光机构,对带电的所述图像载体进行曝光,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机构,使用调色剂对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像;
转印机构,将所述可视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定影机构,使得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像进行定影;以及
清洁机构,除去残留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设有上述(1)~(5)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洁刮板。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本发明的清洁刮板具有以下特征:
设有弹性部件,其与被清扫部件表面抵接,除去附着在所述被清扫部件表面的附着物;
所述弹性部件的相对所述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部是聚氨酯弹性体,其由以2官能异氰酸酯取代聚醚多元醇的羟基的预聚物和芳香族二胺构成,含有脲键;
所述弹性部件的相对所述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面的马氏硬度HM为1.5N/mm2以上、5.0N/mm2以下。
所述聚氨酯弹性体是预聚物的NCO基和作为硬化剂的芳香族二胺的氨基反应,形成脲键。若马氏硬度HM为1.5N/mm2以上、5.0N/mm2以下,则能抑制因与被清扫部件滑擦引起顶端棱线部磨耗,其结果,能抑制称为清洁不良的异常图像。
并且,所述聚氨酯弹性体即使对于作为高硬度刮板的通常副作用的在低温环境的缺损也呈现优异性。
关于上述本发明的清洁刮板的特征,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
图2为清洁刮板62的模式图。如图2所示,清洁刮板62由金属或硬质塑料等的刚性材料组成的平板状的支持部件621和平板状的弹性部件622构成。弹性部件622通过粘合剂等固定在支持部件621的一端侧,支持部件621的另一端侧悬臂支持在清洁装置壳体。
如图3所示,清洁刮板62由支持部件621和一端与该支持部件621连结、另一端具有规定长度的自由端部的平板状弹性部件622构成,作为所述弹性部件622的自由端侧的一端的抵接部62c与图像载体3表面沿长方向抵接地配置。此外,图示刮板顶端面62a、刮板下面62b。所述刮板下面62b为弹性部件相对被清洁部件的抵接面。弹性部件相对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部62c也称为顶端棱线部。
清洁刮板62的弹性部件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如图1所示。在图1的示例中,弹性部件622由基材6221和表层6222组成。
<被清扫部件>
作为所述被清扫部件,其材质、形状、结构、大小等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作为所述被清扫部件的形状,例如,可列举鼓状、带状、平板状、片状等。作为所述被清扫部件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优选通常使用程度的大小。
作为所述被清扫部件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可列举金属、塑料、陶瓷等。
作为所述被清扫部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在将所述清洁刮板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列举例如图像载体等。
<残留物>
作为所述残留物,只要附着在被清扫部件表面,成为所述清洁刮板的去除对象,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可以列举例如调色剂、润滑剂、无机微粒、有机微粒、垃圾、灰尘、或上述混合物等。
<支持部件>
作为所述支持部件,关于其形状、大小、材质等,没有特别的限制,可根据目的进行适当的选择。作为所述支持部件的形状,例如,可以列举平板状、长条状、片材状等。作为所述支持部件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所述被清扫部件的大小适当选择。
作为所述支持部件的材质,可列举例如金属、塑料、陶瓷等。其中,从强度角度考虑,优选金属板,特别优选不锈钢等钢板、铝板、磷青铜板。
<弹性部件>
弹性部件的相对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部是聚氨酯弹性体,其由以2官能异氰酸酯取代聚醚多元醇的羟基的预聚物和芳香族二胺构成,含有脲键。
所述弹性部件的相对所述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面的马氏硬度HM为1.5N/mm2以上、5.0N/mm2以下。
马氏硬度(HM)是基于ISO14577,使用ELIONIX公司制的纳米INDENT ER ENT-3100,以1000μn的载荷将贝科维奇压头10秒压入,保持5秒,以相同的载荷速度10秒拔取,进行测定。
马氏硬度的测量地点设为从将成型后的片材刮板化的弹性部件的抵接面的顶端棱线部20μm的位置。
弹性部件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
所述弹性部件如图2所示为单层结构时,弹性部件622由上述聚氨酯弹性体构成,相对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部成为所述聚氨酯弹性体。
另外,所述弹性部件如图1所示为多层结构场合,例如在基材6221上具有表层6222的情况下,表层6222为抵接面,为所述聚氨酯弹性体的层,相对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部成为所述聚氨酯弹性体。
作为所述弹性部件,关于其形状、大小、结构等,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进行适当选择。作为所述弹性部件的形状,例如,可以列举平板状、长条状、片材状等。作为所述弹性部件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所述被清扫部件的大小适当选择。
作为所述聚氨酯弹性体的聚醚多元醇,可列举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氧化丙烯三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嵌段共聚物等。作为聚醚多元醇,可以优选使用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
所述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850以上、2000以下。
由于聚醚多元醇是数均分子量为850以上、2000以下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氨酯弹性体既具有马氏硬度为1.5N/mm2以上、5.0N/mm2以下的较高范围的马氏硬度,且能发挥弹性功能。
数均分子量是通过GPC法在下述条件下测定溶解于THF中的成分的值。
GPC装置:东曹株式会社制HLC-8120GPC
COLUMN:东曹株式会社制TSK-GEL
溶剂:THF
溶剂浓度:0.5质量%
流速:1.0ml/min
作为2官能异氰酸酯,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进行适当选择,
可列举例如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MDI)、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1,5-萘二异氰酸酯(NDI)、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6X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聚酸二异氰酸酯(DDI)、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NBDI)、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DI)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二种或二种以上并用。可以优选使用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MDI)。
作为芳香族二胺,可列举二乙基甲基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醚、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双[4-(4-氨基苯氧基)苯]砜、1,3-双(4-氨基苯氧基)苯、4,4'-二氨基二苯砜、4,4'-亚甲基ー双(2-氯苯胺)等。优选二乙基甲基苯二胺。
所述聚氨酯弹性体可以例如用2官能异氰酸酯取代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制备聚氨酯预聚物,向聚氨酯预聚物加入芳香族二胺,使得所述预聚物的NCO基和作为硬化剂的芳香族二胺的氨基反应,形成脲键而获得。
用2官能异氰酸酯取代聚醚多元醇的羟基所得的聚氨酯预聚物优选依照JIS K6806的中和滴定法求得的NCO%优选为3.5~6.0%,更优选5.0~5.5%。
此外,芳香族二胺相对预聚物100质量份,优选添加7.0~11.0质量份,更优选添加10.5~10.8质量份。
所述聚氨酯弹性体的玻化温度优选-30℃以上、-10℃以下。由于玻化温度低至-30℃~-10℃,因此,即使在低温下,刮板功能与常温下保持不变,在低温环境下更难以缺损。
用DMA法测量玻化温度。具体来说,使用日立高科技科学公司制DMS6100,用频率10Hz测定,读取tanδ峰值温度,作为玻化温度。
作为所述弹性部件的基材材质,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但是从易得到高弹性的角度考虑,聚氨酯橡胶、聚氨酯弹性体等很合适。
所述弹性部件的基材,没有特别的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例如,使用多元醇化合物和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制备聚氨酯预聚物,向该聚氨酯预聚物中加入固化剂,以及根据需要的固化催化剂,在所设定的模具内进行交联,在炉内使其后交联,通过离心成型,将所述后交联者成型为片材状,常温放置,使其熟化,将所述熟化物按所规定尺寸,截断为平板状,进行制造。
作为所述多元醇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可以列举例如高分子量多元醇、低分子量多元醇等。
作为所述高分子量多元醇,可以列举例如作为亚烷基二醇和脂肪族二元酸的缩合物的聚酯多元醇;己二酸乙二醇酯多元醇、己二酸丁二醇酯多元醇、己二酸己二醇酯多元醇、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多元醇、己二酸乙二醇丁二醇酯多元醇、己二酸乙二醇新戊二醇酯多元醇等的亚烷基二醇和己二酸的聚酯多元醇等的聚酯类多元醇;开环聚合己内酯得到的聚己内酯多元醇等的聚己内酯类多元醇;聚氧四甲撑二醇、聚氧丙撑二醇等的聚醚多元醇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二种或二种以上并用。
作为所述低分子量多元醇,可以列举例如1,4-丁二醇、乙二醇、新戊二醇、对苯二酚-双(2-羟乙基)醚、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甲烷等的二元醇;1,1,1-三羟甲基丙烷、甘油、1,2,6-己三醇、1,2,4-丁三醇、三羟甲基乙烷、1,1,1-三(羟乙氧基甲基)丙烷、双甘油、季戊四醇等的三元或三元以上的多元醇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二种或二种以上并用。
作为所述聚异氰酸酯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可以列举例如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甲次苯基二异氰酸酯(TDI)、二甲苯二异氰酸酯(XDI)、萘二烯1,5-二异氰酸酯(NDI)、四甲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TMX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加氢二甲苯二异氰酸酯(H6X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异氰酸二甲酯(DDI)、降冰片二异氰酸酯(NBDI)、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DI)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二种或二种以上并用。
作为所述固化催化剂,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可以列举例如2-甲基咪唑,1,2-二甲基咪唑等。
所述固化催化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优选0.01质量%~0.5质量%,更优选0.05质量%~0.3质量%。
所述弹性部件的基材的JIS-A硬度优选65度~83度。若所述JIS-A硬度为65度以上,则容易得到刮板线压,与图像载体的抵接部面积难以扩大,因此,不会发生清洁不良。若JIS-A硬度为83度以下,则不会变得过硬,难以产生缺口。
作为所述弹性部件的基材,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但优选采用使得JIS-A硬度不同的二种以上的橡胶一体成型的叠层物,其在耐磨耗性和追随性两方面都优异。
在此,所述弹性部件的基材的JIS-A硬度可以使用例如高分子仪器株式会社制的微橡胶硬度计MD-1等进行测量。
所述弹性部件的基材的根据JIS K6255规格的回弹弹性率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优选在23℃下为36%以上、73%以下,更优选52%~73%。若所述回弹弹性率为36%以上,则由于具有弹性部件整体的柔软性,因此,能够追随图像载体的摆动或粗糙度,不会产生清洁不良。若为73%以下,则回弹不会过于强烈,不会产生刮板轰鸣。
在此,所述弹性部件的基材的回弹弹性系数可以例如根据JIS K6255规格,在23℃下,使用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制No.221弹性测试仪进行测定。
所述弹性部件的平均厚度无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但优选1.0mm以上、3.0mm以下。
(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至少包括图像载体,充电手段,曝光手段,显影手段,转印手段,定影手段,以及清洁手段,进一步根据需要包括合适地选择的其它手段。有时也将上述充电手段和曝光手段合在一起,称为静电潜像形成手段。
本发明使用的图像形成方法至少包括充电工序,曝光工序,显影工序,转印工序,定影工序,以及清洁工序,进一步根据需要包括合适地选择的其它工序。有时也将上述充电工序和曝光工序合在一起,称为静电潜像形成工序。
本发明使用的图像形成方法可以由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合适地实施,上述充电工序可以由上述充电手段执行,上述曝光工序可以由上述曝光手段执行,上述显影工序可以由上述显影手段执行,上述转印工序可以由上述转印手段执行,上述定影工序可以由上述定影手段执行,上述清洁工序可以由上述清洁手段执行,上述其它工序可以由上述其它手段执行。
作为上述图像载体(以下,有时称为“电子照相感光体”、“感光体”),对于其材质、形状、结构、大小等方面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从公知中适当选择。作为其形状,例如可以举出滚筒状、带状等。作为其材质,可以列举例如非晶硅、硒等的无机感光体、聚硅氧烷、酞聚甲炔等的有机感光体(OPC)等。
<充电工序及充电手段>
上述充电工序是使得上述图像载体表面带电的工序,由充电手段实施。
上述充电可以通过例如使用上述充电手段向图像载体表面施加电压来进行。
作为上述充电手段,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以列举具有导电性或半导电性的辊、刷、薄膜、橡胶刮板等自身公知的接触充电器、线式电晕器、栅控式电晕器等的利用电晕放电的非接触充电器等。
作为上述充电手段的形状,既可以设为例如辊、磁刷、毛刷等那样的形态,也可以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规格及形态一致进行选择。使用磁刷场合,磁刷例如使用Zn-Cu铁氧体等、各种铁氧体颗粒作为充电手段,由用于支持其的非磁性的导电套筒以及内包在其中的磁辊构成。或使用刷场合,例如,使用由碳、硫化铜、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经导电处理的毛,作为毛刷的材质,将其卷绕在金属或其他经导电处理的金属芯,或粘合,作为充电器。
上述充电器并不局限于上述那样的接触式充电器,但是,其具有能得到从充电器产生臭氧减少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优点。
优选上述充电器以与图像载体接触或非接触状态配置,通过重叠施加直流及交流电压,使图像载体表面带电。
另外,优选充电器相对图像载体具有间距带,以非接触状态接近配置,通过向该充电辊重叠施加直流及交流电压,使图像载体表面带电。
<曝光工序及曝光手段>
上述曝光工序是对带电的图像载体表面进行曝光的工序,由曝光手段实施。
上述曝光可以通过例如使用上述曝光手段将上述图像载体表面曝光成像。
上述曝光的光学系统粗分为模拟光学系统和数字光学系统。上述模拟光学系统是通过光学系统将原稿直接投影在图像载体上的光学系统,上述数字光学系统是将图像信息作为电信号给与、将其转换为光信号对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成像的光学系统。
作为上述曝光手段,只要能对通过上述充电手段带电的上述图像载体表面进行曝光形成需要的像,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以举出复印光学系统、杆透镜阵列系、激光光学系、液晶快门光学系、LED光学系等各种曝光器。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采用从上述图像载体的背面侧曝光成像的背面光方式。
<显影工序及显影手段>
上述显影工序是使用上述调色剂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可视像的工序。
上述可视像的形成可以通过例如使用上述调色剂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可以通过上述显影手段进行。
上述显影手段例如只要能使用上述调色剂进行显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从公知显影装置中合适地选择,例如,可以合适地列举至少包括显影器,其收纳上述调色剂,能与上述静电潜像接触或非接触地赋予该调色剂。
上述显影器既可以是干式显影方式,也可以是湿式显影方式,另外,既可以是单色用显影器,也可以是多色用显影器,例如,可以列举具有使上述调色剂摩擦搅拌使其带电的搅拌器和可旋转磁辊者,很合适。
在上述显影器内,例如该调色剂和根据需要添加的载体被混合搅拌,因此时摩擦使该调色剂带电,以穗立状态保持在旋转磁辊的表面,形成磁刷。该磁辊配置于上述图像载体附近,构成形成于该磁辊表面的该磁刷的上述调色剂的一部分,因电吸力移动至該图像载体的表面。其结果,该静电潜像由该调色剂显影,在該图像载体表面上由该调色剂形成可视像。
收纳在上述显影器的调色剂可以是包含上述调色剂的显影剂,作为该显影剂,既可以是单组份显影剂,也可以是双组份显影剂。
<转印工序及转印手段>
上述转印工序是将上述可视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工序,优选使用中间转印体,在该中间转印体上一次转印可视像后,将该可视像二次转印在上述记录介质上的形态,作为上述调色剂,使用二色以上,优选使用全彩色调色剂,包括第一次转印工序和第二次转印工序,上述第一次转印工序将可视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形成复合转印像,第二次转印工序将该复合转印像转印在记录介质上。
上述转印可以例如使用转印手段使得上述可视像带电进行,可以由上述转印手段进行。作为上述转印手段,优选包括第一次转印手段和第二次转印手段,上述第一次转印手段将可视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形成复合转印像,第二次转印手段将该复合转印像转印在记录介质上。
作为上述中间转印体,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目的从公知转印体中适当选择,例如,可以列举转印带等。
上述转印手段(上述第一次转印手段,上述第二次转印手段)优选至少具有使得形成在上述图像载体上的上述可视像朝上述记录介质侧剥离带电的转印器。上述转印手段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设为二个或二个以上。作为上述转印器,可以列举电晕放电引起的电晕转印器、转印带、转印辊、压力转印辊、粘接转印器等。
作为上述记录介质,作为典型代表列举普通纸,只要能转印显影后的未定影像,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也可以使用OHP用的PET基材等。
<定影工序及定影手段>
上述定影工序是使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像定影的工序,可以使用定影手段定影。使用二色以上调色剂场合,既可以每当各色调色剂转印到记录介质时使其定影,也可以在全色调色剂转印到记录介质叠层状态下使其定影。作为定影手段,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采用使用公知的加热加压手段的热定影方式。作为加热加压手段,可以列举加热辊和加压辊的组合、加热辊和加压辊和环形带的组合等。此时,加热温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合适地选择,优选80℃~200℃。在本发明中,根据需要,也可以与上述定影手段一起,例如使用公知的光定影器。
<清洁工序及清洁手段>
上述清洁工序是除去残留在上述图像载体上的上述调色剂的工序,可通过清洁手段合适地进行。
作为上述清洁手段,可以使用本发明的上述清洁刮板。
上述清洁刮板的弹性部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优选相对上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以10N/m以上、100N/m以下的推压力抵接。若上述推压力为10N/m以上,则清洁刮板的弹性部件与图像载体的表面抵接的抵接部位的因调色剂通过引起的清洁不良难以发生,若上述推压力为100N/m以下,则能抑制抵接部位的摩擦力的增加,不会发生清洁刮板卷曲。上述推压力更优选10N/m~50N/m。
上述推压力可以使用例如共和电业公司制的组装小型压缩型测力传感器的测定装置。
上述清洁刮板的弹性部件与图像载体表面抵接的部位的切线和清洁刮板的端面所形成的角度(清洁角)θ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优选65°以上、85°以下。
若上述角度θ为65°以上,则不会发生清洁刮板卷曲,若上述角度θ为85°以下,则不会发生清洁不良。
<其他工序及其他手段>
作为上述其他手段,可以列举例如消电手段,再循环手段,控制手段等。
作为上述其他工序,可以列举例如消电工序,再循环工序,控制工序等。
-消电工序以及消电手段-
上述消电工序是对上述图像载体施加消电偏压进行消电的工序,可通过消电手段合适地进行。
作为该消电手段,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对该图像载体施加消电偏压就行,可以从公知的消电器中适当选择,例如可以列举消电灯等。
-再循环工序以及再循环手段-
上述再循环工序是将上述清洁工序除去的上述调色剂回收到上述显影手段中的工序,可以通过再循环手段进行。作为该再循环手段,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搬运手段等。
-控制工序以及控制手段-
上述控制工序是控制上述各工序的工序,各工序可以通过控制手段合适地进行。
作为该控制手段,只要能控制上述各手段的动作,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目的合适地选择,例如,可以列举序列发生器、计算机等设备。
在此,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500的一个示例的概要构成图。图像形成装置500包括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以下有时记载为Y、C、M、K)用的四个成像单元1Y、1C、1M、1K。它们作为形成图像的成像物质,使用互相不同颜色的Y、C、M、K调色剂,除此之外,构成相同。
在四个成像单元1的上方,配置有具有作为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14的转印单元60。详细内容后述,构成为各成像单元1Y、1C、1M、1K具备的感光体3Y、3C、3M、3K表面上形成的各色调色剂像叠合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4的表面上。
另外,在四个成像单元1的下方配置有光写入单元40。作为潜像形成手段的光写入单元40将根据图像信息发出的激光L向各成像单元1Y、1C、1M、1K的感光体3Y、3C、3M、3K照射。由此,在感光体3Y、3C、3M、3K上形成Y、C、M、K用的静电潜像。光写入单元40是将从光源发出的激光L通过由马达驱动旋转的多面镜41一边使其偏光一边通过多个光学透镜及反光镜向感光体3Y、3C、3M、3K照射。也可采用由LED阵列进行光扫描,取代上述构成。
在光写入单元40的下方,第一供纸盒151、第二供纸盒152在垂直方向重叠地配置。在这些供纸盒内分别以多张记录介质P重叠的纸束状态收纳,第一供纸辊151a、第二供纸辊152a分别与最上面的记录介质P抵接。若由驱动手段驱动第一供纸辊151a朝图4所示逆时针方向旋转,则第一供纸盒151内的最上面的记录介质P向配置在盒的图4所示右侧方的垂直方向延伸的供纸通道153排出。另外,若由驱动手段驱动第二供纸辊152a朝图4所示逆时针方向旋转,则第二供纸盒152内的最上面的记录介质P向供纸通道153排出。
在供纸通道153内配备有多个输送辊对154。送入到供纸通道153的记录介质P一边被夹入上述输送辊对154的辊之间,一边在供纸通道153内从图4中下侧向上侧输送。
在供纸通道153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配置有对位辊对55。若从输送辊对154传输来的记录介质P夹入对位辊对55,则对位辊对55立刻使得两辊旋转暂时停止。接着,在合适时刻,将记录介质P向后述的二次转印夹持部送出。
图5是表示四个成像单元1中的一个的概略构成图。
如图5所示,成像单元1配备有作为图像载体的鼓状感光体3。感光体3表示鼓状的形状,但也可以是片材状、环形带状。
在感光体3的周围,配置有充电辊4、显影装置5、一次转印辊7、清洁装置6、润滑剂涂布装置10、以及消电灯等。充电辊4是作为充电手段的充电装置所具备的充电部件,显影装置5是将在感光体3的表面上形成的潜像调色剂像化的显影手段。一次转印辊7是作为将感光体3表面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的一次转印手段的一次转印装置所具备的一次转印部件。清洁装置6是在将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后清洁残留在感光体3上的调色剂的清洁手段。润滑剂涂布装置10是将润滑剂涂布在清洁装置6清洁后的感光体3的表面上的润滑剂涂布手段。消电灯是对清洁后的感光体3的表面电位进行消电的消电手段。
充电辊4与感光体3保持所设定距离以非接触配置,使感光体3带所设定极性、所设定电位。从来自作为潜像形成手段的光写入单元40,基于图像信息,对由充电辊4使其均一带电的感光体3表面照射激光,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5具有作为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辊51。从电源对该显影辊51施加显影偏差。在显影装置5的外壳内,设置有一边将收容在外壳内的显影剂相互朝逆方向输送一边进行搅拌的供给螺杆52以及搅拌螺杆53。另外,还设置用于限制载置在显影辊51上的显影剂的刮板54。通过供给螺杆52以及搅拌螺杆53的二根螺杆搅拌和输送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以所规定的极性带电。并且,显影剂被汲取到显影辊51的表面上,汲取的显影剂由刮板54限制,在与感光体3相对的显影区域中,调色剂附着在感光体3上的潜像上。
清洁装置6包括毛刷101、清洁刮板62等。清洁刮板62是本发明的清洁刮板,相对感光体3的表面移动方向,以逆方向与感光体3抵接。
润滑涂布装置10包括固形润滑剂103和润滑剂加压弹簧103a等,使用毛刷101,作为将固形润滑剂103涂布在感光体3上的涂布刷。固形润滑剂103保持在托架103b,由润滑剂加压弹簧103a朝毛刷101侧加压。并且,由相对于感光体3的旋转方向朝随动方向旋转的毛刷101削取固形润滑剂103,将润滑剂涂布在感光体3上。通过对感光体涂布润滑剂,感光体3表面的摩擦系数在非形成图像时维持在0.2以下。
充电装置是使充电辊4靠近感光体3的非接触的接近配置方式,作为充电装置,可以使用以线式电晕器、栅控式电晕器、固态充电器(solid state charger)为首的公知结构。上述充电方式中,特别优选接触充电方式或非接触的接近配置方式,具有充电效率高、臭氧产生量少、可实现装置小型化等的优点。
光写入单元40的激光L的光源和消电灯等的光源,可使用荧光灯、钨丝灯、卤素灯、汞灯、钠灯、发光二极管(LED)、半导体激光器(LD)、电致发光(EL)等的发光物全体。
另外,为了只照射所需波长区域的光,还可使用锐截止滤波器、带通滤波器、近红外截止滤波器、分色滤波器、干涉滤波器、色温变换滤波器等各种滤波器。
这些光源中,发光二极管以及半导体激光器的照射能量高,且具有600nm~800nm的长波长光,因此,良好地使用。
作为图4所示的转印手段的转印单元60设有中间转印带14,此外,还配备有带清洁单元162、第一支架63、第二支架64等。另外,还配备四个一次转印辊7Y、7C、7M、7K、二次转印背撑辊66、驱动辊67、辅助辊68、张紧辊69等。中间转印带14由上述八个辊部件架设,同时,驱动所述驱动辊67旋转,使其按图4所示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四个一次转印辊7Y、7C、7M、7K将这样环形移动的中间转印带14夹入到与感光体3Y、3C、3M、3K之间,分别形成一次转印夹持部。并且,对中间转印带14的背面(环内周面)施加与调色剂相反极性(例如正极性)的转印偏压。中间转印带14随着其环形移动依次通过Y、C、M、K用的一次转印夹持部,在此过程中,感光体3Y、3C、3M、3K上的Y、C、M、K调色剂像叠合在中间转印带14的表面上,进行一次转印。由此,在中间转印带14上形成四色叠合调色剂像(以下有时称为四色调色剂像)。
二次转印背撑辊66与配设在中间转印带14的环外侧的二次转印辊70之间夹入中间转印带14,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上述说明的对位辊55在能得到与中间转印带14上的四色调色剂像同步的时刻,将夹入辊间的记录介质P向二次转印夹持部送出。中间转印带14上的四色调色剂像因施加二次转印偏压的二次转印辊70和二次转印背撑辊66之间形成的二次转印电场以及夹持压力的影响,在二次转印夹持部内一次性地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进行二次转印。并且,与记录介质P的白色协同,成为全彩色调色剂像。
在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后的中间转印带14上附着有未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这由带清洁单元162清洁。带清洁单元162使带清洁刮板162a与中间转印带14的表面抵接,由此将中间转印带14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刮取除去。
转印单元60的第一支架63随着螺线管驱动的开关,以辅助辊68的旋转轴线为中心以规定的旋转角度摆动。图像形成装置500形成黑白图像时,通过驱动上述螺线管,使第一支架63按图4中逆时针方向稍稍旋转。通过该旋转,以辅助辊68的旋转轴线为中心,Y、C、M用的一次转印辊7Y、7C、7M按图4中逆时针方向公转,使中间转印带14离开Y、C、M用的感光体3Y、3C、3M。并且,在四个成像单元1Y、1C、1M、1K中只驱动K用的成像单元1K,形成黑白图像。由此,在形成黑白图像时,可以避免由于驱动Y、C、M用的成像单元1引起浪费,能避免构成成像单元1的各部件的消耗。
在二次转印夹持部的图4所示上方,配置有定影单元80。该定影单元80包括内包卤素灯等发热源的加压加热辊81和定影带单元82。定影带单元82具有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84、内包卤素灯等发热源的加热辊83、张紧辊85、驱动辊86、温度传感器等。并且,由加热辊83、张紧辊85、以及驱动辊86架设环状定影带84,使其朝图4中逆时针方向作环形移动。在此环形移动过程中,定影带84由加热辊83从背面侧加热。在这样加热的定影带84的向加热辊83的卷绕处,驱动朝图4中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加压加热辊81从表面侧抵接。由此,形成加压加热辊81和定影带84抵接的定影夹持部。
定影带84的环外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定影带84的表面隔开所设定间隙对置,检测将要进入定影夹持部时的定影带84的表面温度。该检测结果发送到定影电源电路。定影电源电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内包在加热辊83的发热源和内包在加压加热辊81的发热源的电源供应进行开关控制。
通过上述二次转印夹持部的记录介质P,从中间转印带14分离后,送到定影单元80内。然后,在一边夹在定影单元80内的定影夹持部一边从图4下侧向上侧搬运的过程中,由定影带84加热,通过被推压,全彩色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
这样施以定影处理的记录介质P经排纸辊对87的辊之间后,排出到机外。在图像形成装置500本体的外壳上表面形成有堆叠部88,通过排纸辊对87排出到机外的记录介质P依次堆叠在该堆叠部88上。
在转印单元60的上方,配备有四个收纳Y、C、M、K调色剂的调色剂盒100Y、100C、100M、100K。调色剂盒100Y、100C、100M、100K内的Y、C、M、K调色剂可适当地供给成像单元1Y、1C、1M、1K的显像装置5Y、5C、5M、5K。这些调色剂盒100Y、100C、100M、100K可独立于成像单元1Y、1C、1M、1K,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
其次,对图像形成装置500中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若从操作部等接收到实行打印的信号,则依次在所设定时间对充电辊4及显影辊5分别施加所设定的电压或电流。同样,依次在所设定时间对光写入单元40以及消电灯等光源也分别施加所设定的电压或电流。另外,与此同步,由作为驱动手段的感光体驱动电机驱动感光体3朝图4中箭头方向旋转。
若感光体3按图4中箭头方向旋转,首先,感光体3表面由充电辊4以所设定的电位均一带电。然后,从光写入单元40向感光体3上照射与图像信息对应的激光L,感光体3表面上的受激光L照射的部分被消电,形成静电潜像。
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体3的表面在与显影装置5的对向部,由形成在显影辊51上的显影剂的磁刷进行滑擦。此时,显影辊51上的带負电调色剂因施加在显影辊51的所设定的显影偏压,移动到静电潜像侧,调色剂像化(显影)。在各成像单元1中,执行同样的成像处理,在各成像单元1Y、1C、1M、1K的各感光体3Y、3C、3M、3K的表面上形成各色调色剂像。
这样,在图像形成装置500中,形成于感光体3上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5由带负极性电的调色剂进行反转显影。在本实施形态中,对使用N/P(负/正:调色剂附着在电位低处)的非接触充电辊方式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各感光体3Y、3C、3M、3K表面上形成的各色调色剂像,依次进行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4的表面上重叠。由此,在中间转印带14上形成四色调色剂像。
在中间转印带14上形成的四色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上述记录介质P从第一供纸盒151或第二供纸盒152供纸,经过对位辊对55的辊之间,向二次转印夹持部供纸。此时,记录介质P在夹于对位辊对55的状态下暂时停止,与中间转印带14上的图像前端取得同步,供给到二次转印夹持部。转印有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P从中间转印带14分离,向定影单元80输送。然后,转印有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P通过定影单元80,在热和压力的作用下,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定影有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P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500外,堆叠在堆叠部88上。
另一方面,在二次转印夹持部将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的中间转印带14的表面,由带清洁单元162除去表面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另外,在一次转印夹持部将各色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的感光体3的表面,由清洁装置6除去转印后残留的调色剂,由润滑剂涂布装置10涂布润滑剂后,用消电灯进行消电。
图像形成装置500的成像单元1如图5所示,感光体3和作为处理手段的充电辊4、显影装置5、清洁装置6、润滑剂涂布装置10等收纳在框体2。并且,成像单元1可作为处理卡盒相对图像形成装置500本体整体装卸。在图像形成装置500中,成像单元1将作为处理卡盒的感光体3和处理手段一体更换,但也可以用感光体3、充电辊4、显影装置5、清洁装置6、润滑剂涂布装置10那样的单位更换成新品。也可以不使用润滑剂涂布装置。
作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500使用的调色剂,从提高画质角度考虑,优选使用易于高圆形化、小粒径化的悬浮聚合法、乳化聚合法、或分散聚合法制备的聚合调色剂。其中,从形成高分辨率图像角度考虑,优选体积平均粒径5.5μm以下的聚合调色剂。
(处理卡盒)
本发明的处理卡盒至少包括图像载体以及除去残留在上述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的清洁手段,进一步根据需要包括其他手段。
作为上述清洁手段,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清洁刮板。
上述处理卡盒内藏图像载体和本发明的上述清洁刮板,此外,具备充电手段、曝光手段、显影手段、转印手段、清洁手段、以及消电手段的至少一个手段,是相对图像形成装置能装卸的装置(部件)。
清洁刮板可以通过例如具有以下成形工序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片材成形法
(1)将反应原液组合物浇注成片材状,使其反应固化,作为原料片材,将該原料片材截断(截断工序),成为刮板。在片材成形中,一般使用离心成型法。
(2)通过粘接等将刮板安装在用于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支持部件(金属配件等),成为刮板单元。
直接成形法
在具有应成形刮板形状的空腔的模具,根据需要配置用于将刮板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支持部件(金属配件等),向成形空腔内注入反应原液组合物,成形刮板或刮板单元。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及比较例更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及比较例的记载中,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表示为“份”及“%”场合,表示“质量份”及“质量%”。
<实施例1>
(基材的成形)
作为弹性部件的基材,用离心成型制作膜厚、JIS-A硬度、23℃回弹弹性率、马氏硬度(HM)为以下那样的聚氨酯弹性体的片材。
膜厚度:1.5毫米
JIS-A硬度:70°
23℃回弹弹性率:50%
马氏硬度(HM):1.0N/mm2
JIS-A硬度、回弹弹性率、马氏硬度(HM)的测定方法如下:
(基材的JIS-A硬度)
基材的JIS-A硬度使用高分子仪器株式会社制微橡胶硬度计MD-1,依据JIS K6253测量(23℃)。
(基材的回弹弹性率)
弹性部件的基材的回弹弹性率是在23℃下,使用东洋精机制作所制No.221弹性测试仪,按照JIS K6255进行测量。试料采用将厚度为1.5mm的片材叠合,使得厚度为4mm以上。
(基材的马氏硬度)
马氏硬度(HM)的测定方法如下:
马氏硬度(HM)是基于ISO14577,使用ELIONIX公司制的纳米INDENTER ENT-3100,以1000μn的载荷将贝科维奇压头10秒压入,保持5秒,以相同的载荷速度10秒拔取,进行测定。
马氏硬度的测量地点设为从将成型后的片材刮板化的基材的相对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面侧的顶端棱线部20μm的位置。
在上述测定方法测定的结果,基材的马氏硬度(HM)为0.9N/mm2
(表层成形)
用东京化成工业制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MDI)取代三菱化学制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数均分子量Mn:1000)的两末端而得的预聚物(NCO%=3.8%)100份,向其中加入三井化学精细公司制二乙基甲苯二胺(DETDA)7.5份搅拌,制备表层形成液。向具有上述离心成型的基材的保持120℃温度的离心成型机内的基材表面,加入上述表层形成液,制作表层膜厚度0.5mm的二层聚氨酯弹性体的片材(片材厚2.0mm)。二次熟化和养护后,加工成清洁刮板,制作实施例1的清洁刮板。
<实施例2~4,比较例1~2>
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在表1记载的条件下,制作实施例2~4、比较例1~2的清洁刮板。比较例1~2使用以下材料,使得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反应,合成NCO%=6.3%的预聚物。
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三井化学公司制,“Cosmonate T100”)
多元醇: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分子量2000)
(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Niporan 4010”)
扩链剂:1,4-丁二醇(1,4BD)(三菱化学公司制)
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TMP)(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制)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中,不使用基材,作为表层,将在表1记载条件下成形的聚氨酯弹性体的膜厚设为2.0m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制作清洁刮板。
表1
Figure BDA0002788402090000231
<表层的马氏硬度>
测定方法与上述基材的马氏硬度相同,测定位置设为从表层的顶端棱线部20μm的位置。
<玻化温度>
聚氨酯弹性体的玻化温度使用日立高科技科学公司制DMS6100,用频率10Hz测定,读取tanδ峰值温度,作为玻化温度。
<图像形成装置的组装>
将制作而得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的清洁刮板安装在彩色复合机(imagio MPC4500,理光公司制,打印部与图5所示图像形成装置500构成相同)的处理卡盒,组装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清洁刮板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使得线压:20g/cm,清洁角:79°。
<缺损评价>
使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低温低湿环境:10℃/15%RH,通纸条件:图像面积率10%带图形(带为通纸方向),连续输出500张(A4尺寸横向),将其10次反复,通纸5000张。此后,用激光显微镜(Olympus公司制LEXT OLS4500)观察清洁刮板的边缘部及感光体表面。
[评价基准]
◎:因缺损而滑擦过去的调色剂无论在印刷纸上还是在感光体上用肉眼不能确认,即使用显微镜观察清洁刮板的长方向也没有发现缺损处。
○:因缺损而滑擦过去的调色剂无论在印刷纸上还是在感光体上用肉眼不能确认(用显微镜观察,可看到缺损)。
×:因缺损而滑擦过去的调色剂无论在印刷纸上还是在感光体上用肉眼能确认。
<清洁评价>
使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高温高湿环境:27℃/80%RH,通纸条件:图像面积率5%图形,以三打印/作业,输出50000张(A4尺寸横向)。此后,用上述激光显微镜观察清洁刮板的边缘部及感光体表面。
[评价基准]
◎:因清洁不良而滑擦过去的调色剂无论在印刷纸上还是在感光体上用肉眼不能确认,即使用显微镜观察感光体的长方向也不能确认调色剂的条纹状的滑擦。
○:因清洁不良而滑擦过去的调色剂无论在印刷纸上还是在感光体上用肉眼不能确认。
×:因清洁不良而滑擦过去的调色剂无论在印刷纸上还是在感光体上用肉眼能确认。
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特性值和评价结果汇总在表2。
表2
Figure BDA0002788402090000251
关于比较例1,马氏硬度(HM)高至5.5N/mm2,受此影响,感光体过度磨损,成条纹状,调色剂在清洁刮板和感光体之间滑擦,清洁性差。
上述各个实施形态仅仅是适合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化的示例,而非据此来对本发明的技术上的范围进行限定性的解释。即,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主旨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以各种各样的其它形式来实施。

Claims (7)

1.一种清洁刮板,其特征在于:
设有弹性部件,其与被清扫部件表面抵接,除去附着在所述被清扫部件表面的附着物;
所述弹性部件的相对所述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部是以2官能异氰酸酯取代聚醚多元醇的羟基的预聚物和芳香族二胺构成的含有脲键的聚氨酯弹性体;所述弹性部件的相对所述被清扫部件的抵接面的马氏硬度HM为1.5N/mm2以上、5.0N/mm2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刮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由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刮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氨酯弹性体的玻化温度为-30℃以上、-10℃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个所述的清洁刮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聚氨酯弹性体中,所述聚醚多元醇是聚四亚甲基醚二醇,所述2官能异氰酸酯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芳香族二胺是二乙基甲基苯二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刮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850以上、2000以下。
6.一种处理卡盒,至少包括图像载体以及除去残留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设有权利要求1~5任一个所述的清洁刮板。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载体;
充电机构,使得所述图像载体表面带电;
曝光机构,对带电的所述图像载体进行曝光,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机构,使用调色剂对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像;
转印机构,将所述可视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定影机构,使得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像进行定影;以及
清洁机构,除去残留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设有权利要求1~5任一个所述的清洁刮板。
CN202011306143.7A 2019-11-20 2020-11-20 清洁刮板,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128249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09604 2019-11-20
JP2019209604A JP7375488B2 (ja) 2019-11-20 2019-11-20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4978A true CN112824978A (zh) 2021-05-21

Family

ID=75907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6143.7A Pending CN112824978A (zh) 2019-11-20 2020-11-20 清洁刮板,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75488B2 (zh)
CN (1) CN112824978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0692A1 (en) * 2004-12-28 2006-06-29 Hokushin Corporation Cleaning blade memb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987680A (zh) * 2005-12-19 2007-06-27 北辰工业株式会社 清洁刮板部件
CN104656403A (zh) * 2013-11-15 2015-05-27 株式会社理光 清洁刮板,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卡盒
CN107209474A (zh) * 2015-07-30 2017-09-26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用于电子照相设备用清洁刮板的组合物以及电子照相设备用清洁刮板
WO2017170988A1 (ja) * 2016-04-01 2017-10-05 Nok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
JP2018036363A (ja) * 2016-08-30 2018-03-08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機器用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
WO2018062013A1 (ja) * 2016-09-29 2018-04-05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ブレード
JP2018116131A (ja) * 2017-01-18 2018-07-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8459481A (zh) * 2017-02-17 2018-08-28 株式会社理光 清洁刮板,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0692A1 (en) * 2004-12-28 2006-06-29 Hokushin Corporation Cleaning blade memb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6209088A (ja) * 2004-12-28 2006-08-10 Hokushin Ind Inc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987680A (zh) * 2005-12-19 2007-06-27 北辰工业株式会社 清洁刮板部件
CN104656403A (zh) * 2013-11-15 2015-05-27 株式会社理光 清洁刮板,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卡盒
CN107209474A (zh) * 2015-07-30 2017-09-26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用于电子照相设备用清洁刮板的组合物以及电子照相设备用清洁刮板
WO2017170988A1 (ja) * 2016-04-01 2017-10-05 Nok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
JP2018036363A (ja) * 2016-08-30 2018-03-08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機器用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
WO2018062013A1 (ja) * 2016-09-29 2018-04-05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ブレード
JP2018116131A (ja) * 2017-01-18 2018-07-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8459481A (zh) * 2017-02-17 2018-08-28 株式会社理光 清洁刮板,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81613A (ja) 2021-05-27
JP7375488B2 (ja) 2023-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1439B2 (en) Cleaning blad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3023620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50117896A1 (en) Cleaning blad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11856910B (zh) 清洁刮板、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2824978A (zh) 清洁刮板,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700972B2 (ja) 現像ローラ、現像装置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EP4291956A1 (en) Cleaning blade, lubricant leveling blad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40152085A1 (en) Lubricant levelling blade,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12470082A (zh) 清洁刮板,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21117383A (ja)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34958B2 (ja)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561498B2 (en) Cleaning blad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085518A (ja) 無端ベル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52215B2 (ja)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827313B1 (en) Cleaning blad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8155955A (ja)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10935908B1 (en) Transfer unit,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7590719A (zh) 中间转印带清洁系统、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6830046A (zh) 清洁刮板、润滑剂平整刮板、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JP2021117384A (ja)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7784556A (zh) 环形带、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48880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7657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及び感光体
US20200026234A1 (en) Cleaning blad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cleaning blad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1117385A (ja)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