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3309A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93309A CN112793309A CN202110358921.5A CN202110358921A CN112793309A CN 112793309 A CN112793309 A CN 112793309A CN 202110358921 A CN202110358921 A CN 202110358921A CN 112793309 A CN112793309 A CN 1127933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ink cartridge
- opening
- ink
- bias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6—Means for regulating the pressure in the cartrid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41J2/185—Ink-collectors; Ink-catch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41J2002/17516—Inner structure comprising a collapsible ink holder, e.g. a flexible ba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墨盒,在墨盒内部存储墨,其包括从墨盒的存储墨的内部延伸到外部的墨流路,其中,墨流路包括朝向外部敞开的第一开口、朝向第一开口的相对侧敞开的第二开口、构造成密封第一开口的第一阀、构造成密封第二开口的第二阀、以及连接到第一阀和第二阀并构造成偏压第一阀和第二阀的偏压构件。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名称为“墨盒”、申请日为2019年1月17日、申请号为201910042012.3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诸如喷墨打印机的记录设备的墨盒,已知一种构造成可附接到记录设备的墨盒附接部分并且可从记录设备的墨盒附接部分拆卸的墨盒。在这种墨盒中,在墨盒独立于记录设备而单独存在(即,墨盒未附接到记录设备)的情况下,需要密封墨供给口以防止墨从墨供给口泄漏。另一方面,当墨盒附接到记录设备的附接部分时,供给口需要打开并平稳地供给墨。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9-255545讨论了一种墨盒,其中弹簧将阀偏压在密封构件上,从而密封供给口。该墨盒可以在墨盒单独存在的情况下减少墨泄漏,并且还可以通过在记录设备侧用供给管等按压所述阀而容易地打开供给口。
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9-255545中所讨论的墨盒中,在如图10所示墨盒单独存在的情况下,弹簧102将阀101压靠在密封构件103上,从而密封供给口。
然而,在这样的构造中,在由于例如墨盒的下落而使得比弹簧102的偏压力更强的力瞬时作用在阀101上的情况下,阀101可能会被释放。因此,存储在墨盒中的墨有可能会泄漏,散落到墨盒外部,并粘附到使用者身上或地板上。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在墨盒内部存储墨的墨盒包括从墨盒的存储墨的内部延伸到外部的墨流路,其中,墨流路包括朝向外部敞开的第一开口、朝向第一开口的相对侧敞开的第二开口、构造成密封第一开口的第一阀、构造成密封第二开口的第二阀、以及连接到第一阀和第二阀并构造成偏压第一阀和第二阀的偏压构件。
通过下文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喷墨打印机的示图。
图2A和2B是示出了附接部分的示图。
图3是示出了附接部分的电连接部分周围的构造的示图。
图4A、4B、4C和4D是示出了墨盒的外观的示图。
图5A、5B和5C是墨盒的分解图和剖视图。
图6A、6B、6C和6D是示出了第二阀的透视图。
图7A、7B和7C是墨盒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了第二阀的示图。
图9A、9B、9C和9D是墨盒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了墨盒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密封构造的墨盒,其中当墨盒单独存在时供给口的密封性能高,并且当墨盒附接到记录设备时该墨盒容易打开,因此当墨盒受到下落等影响时减少了墨泄漏的发生。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墨盒。以下示例性实施例是用于执行本公开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此外,可以对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部分内容进行组合。
<记录设备>
首先,参考图1,对喷墨打印机1(下文称为“记录设备1”)的整体构造进行描述,该喷墨打印机是附接有根据本公开的墨盒的记录设备的示例。图1是示出了记录设备1的内部构造的示图。在图1中,x方向表示水平方向,y方向(垂直于纸平面的方向)表示排出口在记录头8中的布置方向,而z方向表示重力(竖直)方向。在图1之后的附图中也以类似的含义使用图1中所示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例如,图2A和2B中所示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分别与图1中所示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一致。
记录设备1是包括打印单元2和打印单元2上方的扫描仪单元3的多功能外围设备。打印单元2和扫描仪单元3可以单独地或协同地执行关于记录操作和读取操作的各种处理。扫描仪单元3包括自动文档进给器(ADF)和平板扫描仪(FBS)。扫描仪单元3可以读取由ADF自动进给的文档,以及读取(扫描)由使用者放置在FBS的文档压印板上的文档。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包括打印单元2和扫描仪单元3两者的多功能外围设备作为示例。或者,可以采用不包括扫描仪单元3的记录设备。图1示出了记录设备1处于待机状态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记录设备1既不执行记录操作也不执行读取操作。
在打印单元2中,用于存储记录介质(裁开的纸)S的第一盒5A和第二盒5B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4的位于重力方向下侧的底部。在第一盒5A中,平坦地存储有最大为A4尺寸的相对较小的记录介质。在第二盒5B中,平坦地存储有最大为A3尺寸的相对较大的记录介质。在第一盒5A附近,设置有第一进给单元6A,该第一进给单元逐个地分离存储在第一盒5A中的记录介质并进给每个记录介质。类似地,在第二盒5B附近,设置有第二进给单元6B。当执行记录操作时,从任一个盒中选择性地进给记录介质S。
用于沿预定方向引导记录介质S的传送机构包括传送辊7、排出辊12、压紧辊7a、齿轮7b、引导件18、内引导件19和挡板11。传送辊7是设置在记录头8的上游和下游并由传送马达(未示出)驱动的驱动辊。压紧辊7a是在与传送辊7一起夹持记录介质S的同时旋转的从动辊。排出辊12是设置在传送辊7的下游并由传送马达(未示出)驱动的驱动辊。齿轮7b在与设置在记录头8下游的传送辊7以及排出辊12一起夹持记录介质S的同时传送记录介质S。
引导件18设置在记录介质S的传送路径中,并沿预定方向引导记录介质S。内引导件19包括在y方向上延伸并且弯曲的侧表面。内引导件19沿所述侧表面引导记录介质S。挡板11用于在执行双面记录操作时切换记录介质S的传送方向。排出托盘13是用于堆叠和保持记录介质S的托盘,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完成记录操作并由排出辊12排出所述记录介质。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记录头8是全线型彩色喷墨记录头。在记录头8中,用于根据记录数据排出墨的多个排出口布置在与记录介质S的沿图1中y方向的宽度相对应的宽度上。当记录头8处于待机位置时,记录头8的排出口表面8a被图1所示的盖单元10盖住。当执行记录操作时,打印控制器改变记录头8的方向,使得排出口表面8a与压印板9相对。压印板9由沿y方向延伸的平板构成,并从记录介质S的后表面支撑记录介质S,由记录头8在记录介质S上执行记录操作。
记录头8可以不必是全线型记录头,也可以是使记录头在与记录介质S的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来回移动的串行扫描型记录头。
附接部分14是附接有墨盒的部分。附接部分14可以从记录设备1拆卸。在该情况中,示出了这样的示例,其中四个墨盒附接到附接部分14,并且每个墨盒存储待供给到记录头8的四种颜色的墨中的任何一种。墨供给单元15设置在连接附接部分14和记录头8的流路的中间,并将记录头8中的墨的压力和流速调控在适当的范围内。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循环墨供给系统,墨供给单元15将待供给到记录头8的墨的压力以及待从记录头8收集的墨的流速调控在适当的范围内。
维护单元16包括盖单元10和擦拭单元17。维护单元16使盖单元10和擦拭单元17在预定定时操作,从而对记录头8执行维护操作。
在本说明书中,“墨”包括施加到记录介质从而可用于形成图像或处理所述记录介质的任何液体。换句话说,本说明书中的“墨”是包括可用于记录的任何液体的概念。此外,记录的概念不受特定限制,也适用于工业用途。例如,记录的概念也可用于生产生物芯片、印刷电子电路以及生产半导体衬底。墨盒是用于存储墨的容器。
图2A和2B是从图1所示的记录设备1中取出附接部分14时从重力方向的斜上方观察的附接部分14的示图。图2A是示出了墨盒附接到附接部分14之前的状态的示图。图2B是示出了墨盒20附接到附接部分14之后的状态的示图。
图2A和2B所示的附接部分14包括四个筒形的孔形成构件14a。每个孔形成构件14a形成孔14d。墨盒20插入由附接部分14的孔形成构件14a形成的孔14d中,从而附接到记录设备1的附接部分14。并不一定需要设置多个孔形成构件14a。例如,单个孔形成构件可以形成多个孔。理想的是,孔14d的直径(与孔14d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直径)应大于等于50mm且小于等于90mm。在孔14d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直径不是基于正圆的情况下,孔14d的直径是等效圆直径。
在孔形成构件14a的后侧,设置与孔形成构件14a不同的孔形成构件14b。在附接墨盒20时,孔形成构件14a位于前侧,而孔形成构件14b位于后侧。在孔形成构件14b中也形成孔(图2A和2B中未示出),并且孔形成构件14a的孔14d与孔形成构件14b的孔在附接部分14内部彼此连通。墨盒20插入利用该连通形成的孔中。孔形成构件14a和孔形成构件14b可以不必设置成不同的构件。例如,可以使用集成两个孔形成构件的构件。形成孔形成构件14a的材料的示例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物树脂、聚苯醚(PPO)(改性聚苯醚(noryl))和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树脂。形成孔形成构件14b的材料的示例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和PPO。
在孔形成构件14a的孔14d的前侧上的开口中,设置有识别(ID)凹陷部分14c。ID凹陷部分14c用于在附接墨盒20时使墨盒20相对于附接部分14大致对准。如图2A所示,孔14d的圆形开口部分地凹陷,从而形成具有凹陷形状的ID凹陷部分14c。
此外,在附接部分14中,设置有多个电连接部分(图2A和2B中未示出),所述多个电连接部分与包括在墨盒20中的多个焊盘电极接触并通过该接触电连接到所述焊盘电极。在图2A和2B中,电连接部分设置在附接部分14的孔形成构件14b中。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在附接部分14的孔形成构件14b中的电连接部分周围的放大图。图3是示出了附接部分14在图2A中由点划线包围的部分A处的横截面的示图。在图3中,省略了附接部分14的包括孔形成构件14a的部分。如图3所示,孔形成构件14b形成孔14f。管状墨接收管21从孔14f的后侧上的表面(由孔形成构件14b形成的孔14f的底表面)突出。孔14f的后侧上的表面具有圆形形状,墨接收管21在垂直于孔14f的后侧上的表面的方向(延伸方向)上从圆的中心突出。墨接收管21是用于接收从附接到附接部分14的墨盒20供给的墨的管。墨接收管21通过墨流路连接到记录设备1的记录头8并将从墨盒20接收的墨供给到记录头8。单个墨接收管对应于单色墨。因此,理想的是提供与待使用的墨颜色一样多的墨接收管。形成墨接收管21的材料的示例包括SUS(不锈钢)和PPO。理想的是,墨接收管21的直径(墨接收管21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横截面处的直径)应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5mm。更理想的是,墨接收管21的直径应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4mm。理想的是,孔14f的直径(孔14f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直径)应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30mm。理想的是,孔14f的直径应小于孔14d的直径。更理想的是,孔14f的直径应大于等于孔14d的直径的40%且小于等于孔14d的直径的50%。
<墨盒>
图4A至4D是示出了从各个角度观察的墨盒20的外观的示图。图4A至4D中所示的墨盒20基于具有柱形(筒形)形状的壳体而形成。壳体的形状不限于柱形形状,例如,可以是多边形柱状,例如三棱柱形或四棱柱形。或者,壳体的形状可以是圆锥形或多棱锥形,例如三棱锥形或四棱锥形。
墨盒20包括至少第一部分20a、第二部分20b和第三部分20c,作为墨盒20的面向外部的部分。插入部分24所在侧上的部分是第一部分20a。第一部分20a的相对侧上的部分是第二部分20b。然后,第一部分20a和第二部分20b通过第三部分20c而连接。第三部分20c位于第一部分20a和第二部分20b之间。在图4A至4D中,第三部分20c与第一部分20a和第二部分20b正交。第一部分20a、第二部分20b和第三部分20c可以是如图4A至4D所示的表面。或者,第一部分20a、第二部分20b和第三部分20c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不是表面。例如,在墨盒20具有三棱锥形状的情况下,第一部分20a可以是三棱锥的底表面,第二部分20b可以是三棱锥的底表面上(上方)的顶点,而第三部分20c可以是三棱锥的侧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部分20b是顶点,而不是表面。
插入部分24位于第一部分20a中,图3所示的墨接收管21插入所述插入部分中。因此,第一部分20a也可以说是壳体的前部。在图4A至4D中,第一部分20a是表面。如下所述,包括开口的密封构件设置在插入部分24中,墨接收管21插入在插入部分24的密封构件中包括的开口中。理想的是,插入部分24的直径(与墨接收管21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直径)应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5mm。
墨盒20将墨存储在墨盒20内。存储的墨通过插入插入部分24(如果存在密封构件,则插入密封构件的开口)的墨接收管21被供给到记录设备1并用于记录。
墨盒20包括具有较大直径的较大直径部分以及较小直径部分,该较小直径部分具有比较大直径部分相对较小的直径。图4A至4D中的墨盒20具有柱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直径”是沿着与柱的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横截面处的圆的直径。较小直径部分在插入部分24所在侧上的部分是第一部分20a。第二部分20b设置在较大直径部分中。连接第一部分20a和第二部分20b的第三部分20c是跨越较大直径部分和较小直径部分并且在较大直径部分和较小直径部分之间具有高度差的表面。墨盒20的直径可以沿着柱的纵向方向恒定,并且墨盒20可以具有第三部分20c没有高度差的形状。图4A至4D所示的墨盒20具有柱形形状,第一部分20a和第二部分20b是柱的底面,而第三部分20c是柱的侧面。如上所述,墨盒20不限于柱形形状。墨盒20可以具有第一部分20a或第二部分20b具有高度差的形状。
理想的是,墨盒20的较大直径部分的直径应大于等于50mm且小于等于80mm。理想的是,墨盒20的较小直径部分的直径应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30mm。墨盒20的直径可以根据存储在墨盒20中的墨的量或类型而变化。例如,在某个墨盒组中,大容量墨盒的较大直径部分的直径可以大于等于70mm且小于等于80mm,而小容量墨盒的较大直径部分的直径可以大于等于50mm且小于等于60mm。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就附接而言,理想的是使各墨盒的较小直径部分的直径一致。也就是说,在各墨盒中存储的墨的量和类型彼此不同的墨盒组中,理想的是各墨盒的较小直径部分的直径应该彼此相同,而各墨盒的较大直径部分的直径应该彼此不同。
理想的是,墨盒20的较大直径部分的长度应大于等于190mm且小于等于220mm。理想的是,墨盒20的较小直径部分的长度应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30mm。较大直径部分和较小直径部分的长度是在与从墨盒20的第一部分20a到第二部分20b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就附接而言,即使在存储在各墨盒中的墨的量或类型彼此不同的情况下(如在上述墨盒组的情况下),理想的是使墨盒20的较大直径部分和较小直径部分的长度一致。从墨盒20的第一部分20a到第二部分20b的方向是连接第一部分20a和第二部分20b的最短线的方向。在图4A至4D中,该方向与墨盒20的纵向方向一致。
接下来,描述突出部分25和ID凸起部分28。突出部分25和ID凸起部分28设置在第三部分20c中。在图4A至4D中,突出部分25位于第三部分20c中较小直径部分的一部分上,并且比突出部分25周围形成第三部分20c的部分更加突出。突出部分25周围的部分是柱的侧表面,突出部分25从柱的侧表面突出。突出部分25包括顶表面25a(该顶表面是突出部分25的顶板)和突出部分侧表面25b。有四个突出部分侧表面25b,顶表面25a在上侧连接各突出部分侧表面25b。在顶表面25a上,设置有电极部分26。在电极部分26上,设置有多个焊盘电极27,所述多个焊盘电极与记录设备1(附接部分14)的电连接部分接触,以电连接到所述电连接部分。顶表面25a是墨盒20的面向外部的部分,并且是连接第一部分20a和第二部分20b的部分的一部分。因此,顶表面25a是第三部分20c的一部分。因此,顶表面25a上的电极部分26和多个焊盘电极27设置在第三部分20c中。电极部分26可以仅由焊盘电极27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焊盘电极27被直接放置在突出部分25的顶表面25a上。
ID凸起部分28在第三部分20c中的较大直径部分处突出。ID凸起部分28也比ID凸起部分28周围的部分更加突出。ID凸起部分28周围的部分是柱的侧表面,ID凸起部分28从柱的侧表面突出。
形成墨盒20的壳体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第二部分20b侧)的材料的示例包括PE和PP。形成突出部分25的材料的示例包括PE和PP,类似于壳体。形成电极部分26的材料的示例包括由玻璃环氧树脂和聚酰亚胺制成的柔性印刷板。形成焊盘电极27的材料的示例包括Ni和Au。形成ID凸起部分28的材料的示例包括PE和PP,类似于壳体。
图5A和5B示出了墨盒20的内部构造。图5A是墨盒20的分解图。图5B是在组合了图5A所示的部件的状态下沿图5A中的A-A’截取的剖视图。壳体70具有包括外层70a和内层70b的两层结构。外层70a是由实线表示的外层。理想的是,外层70a应由具有高刚度的材料形成。另一方面,内层70b是由虚线表示的内层。理想的是,内层70b应由柔性材料形成。换句话说,理想的是外层70a应具有比内层70b更高的刚度。外层70a和内层70b可以彼此分离,墨存储在内层70b内(内部)。外层70a和内层70b在相同部分处包括开口。内层70b的开口接合到接合构件73,从而形成封闭空间。墨存储在该封闭空间中。理想的是,外层70a和内层70b应通过注射吹塑而成型。形成外层70a的材料的示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形成内层70b的材料的示例包括PE和PP。
壳体70接合到盖构件78。壳体70形成墨盒20的较大直径部分的一部分。盖构件78形成墨盒20的较大直径部分和较小直径部分的一部分。在盖构件78的较小直径部分中,设置有插入部分24。形成盖构件78的材料的示例包括PE、PP和ABS。理想的是,盖构件78的长度应大于等于60mm且小于等于80mm。更理想的是,盖构件78的长度应大于等于60mm且小于等于70mm。盖构件78的长度是图5A中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进一步地,如果墨盒20具有如图5A至5C所示的形状,则盖构件78的长度是沿着墨盒20的纵向方向的长度。
壳体70包括外层70a中的螺旋形凹槽80。螺旋形凹槽80使壳体70的强度更高。凹槽80可以是单个凹槽,或者可以是彼此不连接的多个凹槽。就壳体70的强度而言,理想的是,凹槽80的延伸方向应为相对于墨盒20的纵向倾斜的方向。
墨盒20将墨供给到墨盒20的外部(记录设备1),如果墨盒20中所存储的墨的量减少,则内层70b根据墨的减少量而变形。当存储在墨盒20中的墨最终用完时,内层70b被压扁。另一方面,在外层70a由具有高刚度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外层70a不太可能变形并且会保持其形状。在壳体70中,大气连通口71开设在墨盒20的第二部分20b中。大气通过大气连通口71被引入外层70a和内层70b之间的空间。除了其小部分之外,大气连通口71被标签72覆盖,由此可以极好地减少墨的蒸发。形成标签72的材料的示例包括PP膜和纸。
接合构件73包括插入部分24。在插入部分24的前端,插入墨接收管21。因此,在设置接合构件73的情况下,接合构件73形成墨盒20的第一部分20a的至少一部分。在接合构件73中设置有突出部分25,并且在突出部分25上设置有电极部分26。进一步地,接合构件73进入盖构件78的内部,突出部分25通过盖构件78的开口78a暴露到外部,而插入部分24通过盖构件78的开口78b暴露到外部。在这种情况下,接合构件73形成墨盒20的第一部分20a的一部分和第三部分20c的一部分。
将详细描述接合构件73以及接合构件73的周边的构造。图5C示出了图5B中由B表示的部分的放大图。流路构件79接合到接合构件73的壳体70侧,其将墨从壳体70供给到接合构件73侧。接合构件73和流路构件79通过例如压配合或焊接接合在一起。接合构件73内由接合构件73和流路构件79形成的空间是墨流路(墨供给部分73a)。在接合构件73和流路构件79之间,开设有流路开口79a,其将存储在壳体70中的墨供给到墨供给部分73a的内部。如下所述,在墨盒20未附接到记录设备1的情况下,流路开口79a通过被第二阀76偏压而从墨供给部分73a侧被密封。如图5C所示,在流路构件79中,设置有上流路79b和下流路79c,上流路79b和下流路79c均与流路开口79a连通。设置上流路79b和下流路79c,从而可以尽可能均匀地供给壳体70的上部(竖直方向上的上侧)和壳体70的下部(底部)(竖直方向上的下侧)中的墨。因此,例如,在使用颜料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上下方向上平衡由于壳体70中的颜料沉淀而产生的颜料浓度分布来供给墨。
插入部分24是开口(第一开口)。该开口由密封部分90形成。密封部分90可以与接合构件73一体模制,或者可以与接合构件73分离。在墨盒20未附接到记录设备1的情况下,第一阀74被弹簧75(弹簧75是偏压构件)偏压在密封部分90上,使得第一阀74与密封部分90抵接,从而密封插入部分24的开口。形成密封部分90的材料的示例包括橡胶和弹性体。就稳定性而言,理想的是如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的那样使用弹簧作为偏压构件。更理想的是使用由SUS(不锈钢)形成的弹簧。或者,可以使用诸如橡胶的弹性体作为偏压构件。
第二阀76被放置在弹簧75的在弹簧75的插入部分24的开口被密封的一侧的相对侧上的端部处,即,弹簧75在壳体70侧的端部处。类似于第一阀74,第二阀76连接到弹簧75并被弹簧75偏压。第二阀76包括在第二阀76连接到弹簧75的一侧上的表面的相对侧上位于第二阀76的表面上的外周部分中的唇部76b。除了向记录设备1供给墨时以外,第二阀76被弹簧75偏压到流路构件79侧。因此,唇部76b与流路构件79的墨供给部分73a侧的表面79d抵接,流路构件79的流路开口79a从墨供给部分73a侧被密封,墨供给部分73a与壳体70之间的部分关闭。
图6A和6B是从接合构件73的插入部分24侧观察的第二阀76的透视图(图6A),以及从壳体70侧观察的第二阀76的透视图(图6B)。如图6A所示,如果第二阀76在第二阀76连接到弹簧75的一侧上的表面是弹簧连接表面76a,则用于支撑弹簧75的弹簧支撑部分76d位于弹簧连接表面76a的中心。在弹簧连接表面76a的相对侧上,设置有唇部76b。
图6C和6D示出了第二阀76的另一个示例。图6C和6D所示的第二阀86的密封性能比图6A和6B所示的第二阀76高。在图6C和6D中所示的第二阀86中,在弹簧连接表面86a上从弹簧支撑部分76d到第二阀86的外周设置有肋86c。利用肋86c,弹簧连接表面86a的变形减小,并且弹簧75的载荷有效地传递到唇部86b,由此可以进一步改善密封性能。理想的是设置多个肋86c。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是,设置的肋86c从设置在中心的弹簧支撑部分86d发散。
或者,在第二阀中,例如,仅唇部可以由诸如弹性体或橡胶的柔性材料形成,而其他部分可由PP或PE形成。也可以通过利用这种双色模制方法形成第二阀来改善密封性能。
进一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密封构造。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墨盒将墨存储在墨盒内部。墨盒包括从墨盒的内部延伸到外部的墨流路(墨供给部分73a)。墨流路包括朝向墨盒的外部敞开的第一开口(插入部分24的开口),以及密封第一开口的第一阀74。此外,墨盒包括朝向第一开口的相对侧敞开的第二开口(流路开口79a)以及密封第二开口的第二阀76。此外,墨盒包括连接到第一阀74和第二阀76并偏压第一阀74和第二阀76的偏压构件(弹簧)75。由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墨盒具有这样的构造,那么,在第一阀74和第二阀76中的任一个朝着释放被该阀密封的开口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弹簧75被压缩。因此,弹簧75施加到另一个阀的载荷进一步增加,由此可以增加另一阀侧的密封性能。例如,如图7A所示,假设由于墨盒20下落的冲击或凸起的碰撞,第一阀74向壳体70侧(沿白色箭头的方向)移动并释放接合构件73的插入部分24。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阀76的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因此,从壳体70侧流入墨供给部分73a的墨减少,从而可以减少墨盒20内部的墨向墨盒20外部泄漏。
相反,如图7B所示,即使壳体70的内部由于墨盒20的下落或其他原因而被加压,并且第二阀76向插入部分24侧移动并释放流路开口79a,第一阀74的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因此,可以减少墨的外泄。在这种密封构造中,即使在墨盒20受到冲击时,也能减少墨的外泄。
为了在第一阀74和第二阀76中同时获得足够的密封效果,理想的是在墨盒20单独存在的状态(墨盒20未附接到记录设备1的状态)下施加到弹簧75的载荷应大于等于2牛顿(N)且小于等于3N。此外,为了减轻使用者的负担,理想的是当墨盒20附接到记录设备1时施加到弹簧75的载荷应大于等于5N且小于等于6N。
图7C示出了将壳体70中的墨从墨盒20供给到记录设备1的状态。如果墨盒20附接到记录设备1,墨接收管21通过接合构件73的插入部分24插入墨供给部分73a,第一阀74通过墨接收管21向壳体70侧移动并与密封部分90分离。然后,墨接收管21的开口21a与墨供给部分73a连通。然后,墨供给部分73a的内部被墨接收管21减压,第二阀76向插入部分24侧移动。以这种方式,壳体70中的墨变得能够通过流路开口79a流入墨供给部分73a,壳体70中的墨经由墨接收管21被供给到记录设备1。墨沿图7C中的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也就是说,在该密封构造中,当墨盒20单独存在时,供给口(第一开口)处的密封性能高,而当墨盒20附接到记录设备1时,供给口容易打开。
图8示出了从图6A中的箭头的方向(图5A至5C中的-y方向)观察的第二阀76的示图。理想的是,利用图8中所示的第二阀76的最外直径D计算的圆的面积应大于等于200mm2且小于等于400mm2。基于该范围,如果当墨盒20附接到记录设备1时施加到弹簧75的载荷大于等于5N且小于等于6N,以及在将墨供给到记录设备1时墨供给部分73a被减压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释放第二阀76。
以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为重点对第二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图9A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墨盒的剖视图。墨盒处于盖构件未附接到墨盒的状态。图9B示出了图9A中由C表示的部分的放大图。为了表示当经受下面描述的空气移除处理时墨盒的取向,图9B将接合构件73的插入部分24示出为位于上侧。
在根据使用者的使用模式改变同一容器中的墨的初始填充量的情况下,如果填充量小,则壳体70中的空气比例变高。因此,当墨盒处于高温下时,壳体70的内部压力可能会增加,并且壳体70可能会变形。然而,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壳体70具有双层结构,并且内层70b由柔性材料形成,由此可以将空气移除到即使在高温下壳体70的内部也不会被加压的程度。
图9C和9D示意性地示出了对图9A和9B所示的墨盒执行空气移除处理的状态。在空气移除处理中,为了仅移除壳体70中的空气,理想的是墨盒应沿竖直方向竖直取向。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由接合构件83和流路构件79形成的空间是墨供给部分83a。在接合构件83中,设置有排气口83b,该排气口可以使作为内部的墨供给部分83a与外部连通。排气口83b是与第一和第二开口不同的开口。在制造墨盒的过程中,壳体70充满墨,然后,将接合到流路构件79的接合构件83接合到壳体70,然后,在内层70b(即,壳体70的墨存储部分)中的空气被移除。
在空气移除处理中,首先,通过排气口83b抽吸空气,从而使墨供给部分83a的内部减压。因此,用作空气回流止回阀的第二阀76向插入部分24侧(沿图9C中的白色箭头的方向)移动并释放流路开口79a,壳体70的内部与墨供给部分83a彼此连通。然后,进一步抽吸空气,由此可以通过排气口83b移除内层70b中的空气(由图9C中的虚线箭头表示)。此时,内层70b根据被移除的空气量在图9C中的实线箭头所示的收缩方向上变形。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阀74在第一阀74连接到弹簧75的一侧上的表面(支撑部分74d侧的表面)是第一阀74的弹簧连接表面74e。在空气移除处理中,必须仅移动第二阀76。因此,理想的是,第二阀76在第二阀76连接到弹簧75的一侧上的表面(弹簧连接表面)76a的面积应大于第一阀74的弹簧连接表面74a的面积。具体地,理想的是,第二阀76的弹簧连接表面76a的面积应大于等于第一阀74的弹簧连接表面74a的面积的8倍且小于等于第一阀74的弹簧连接表面74a的面积的18倍。在每个阀包括弹簧支撑部分的情况下,弹簧支撑部分的上表面可以被认为是包括在弹簧连接表面中。
进一步地,此时,第二阀76向插入部分24侧移动。因此,弹簧75被压缩,第一阀74对插入部分24的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这减少了通过插入部分24(第一开口)进入墨供给部分83a的空气,从而可以有效地仅抽吸壳体70中的空气。进一步地,如图9D所示,在空气移除处理之后,通过焊接膜77而将排气口83b密封。此时,在空气移除处理和膜焊接处理期间,墨供给部分83a中的减压终止,第二阀76再次被偏压向流路构件79侧,如图9D所示。因此,流路开口79a相对于墨供给部分83a关闭,从而减少了空气向壳体70侧的回流。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对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应作最广义的解释,从而涵盖所有改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24)
1.一种墨盒,在墨盒内部存储墨,该墨盒包括:
墨流路,所述墨流路从所述墨盒的存储墨的内部延伸到外部,
其中,所述墨流路包括:
第一开口,其朝向外部敞开;
第二开口,其向所述第一开口的相对侧敞开并且朝向所述墨盒的内部敞开;
第一阀,其构造成从所述墨盒的内部朝向外部密封所述第一开口;
第二阀,其构造成密封所述第二开口;和
偏压构件,其构造成朝向第一开口偏压第一阀并朝向第二开口偏压第二阀,第一阀和第二阀分别能够独立地释放和密封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
壳体;和
接合到所述壳体的接合构件,
其中,所述墨流路设置在所述接合构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的刚度比所述内层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偏压构件是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二阀在与所述第二阀连接到所述偏压构件的一侧的表面相对的一侧的表面上包括唇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在所述第二阀的在所述第二阀连接到所述偏压构件的一侧上的表面上,所述第二阀包括构造成支撑所述偏压构件的支撑部分以及从所述支撑部分延伸到所述第二阀的外周的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中,设置有从所述支撑部分径向延伸的多个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在所述墨盒单独存在的状态下施加到所述偏压构件的载荷大于等于2牛顿且小于等于3牛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当所述墨盒附接到记录设备时施加到所述偏压构件的载荷大于等于5牛顿且小于等于6牛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墨流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不同并构造成使所述墨盒的内部和外部能够彼此连通的不同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不同开口通过焊接膜而被密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不同开口是用于从内部移除空气的排气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二阀的在所述第二阀连接到所述偏压构件的一侧上的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阀的在所述第一阀连接到所述偏压构件的一侧上的表面的面积。
14.一种阀机构,其构造成附接到液体流路,所述液体流路连接容纳液体的容器的内部和外部,所述阀机构包括:
第一开口;
第二开口,其向所述第一开口的相对侧敞开;
第一阀,其构造成密封所述第一开口;
第二阀,其独立于第一阀设置并且构造成密封所述第二开口;和
偏压构件;
其中第一阀布置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空间中,并且从所述空间的内部朝向外部密封所述第一开口,
其中第二阀布置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空间中,并且从所述空间的内部朝向外部密封所述第二开口,
其中偏压构件从所述空间的内部朝向第一开口偏压第一阀,并从所述空间的内部朝向第二开口偏压第二阀,并且
其中第一阀和第二阀对于相应开口独立地开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机构,其中,所述偏压构件是弹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机构,其中,所述第二阀在与所述第二阀连接到所述偏压构件的一侧的表面相对的一侧的表面上包括唇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机构,其中,在所述第二阀的在所述第二阀连接到所述偏压构件的一侧上的表面上,所述第二阀包括构造成支撑所述偏压构件的支撑部分以及从所述支撑部分延伸到所述第二阀的外周的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阀机构,其中,设置有从所述支撑部分径向延伸的多个肋。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机构,其中,在容纳液体的所述容器单独存在的状态下施加到所述偏压构件的载荷大于等于2牛顿且小于等于3牛顿。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机构,其中,当使用容纳液体的所述容器时施加到所述偏压构件的载荷大于等于5牛顿且小于等于6牛顿。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不同并构造成使所述容器的内部和外部能够彼此连通的不同开口。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阀机构,其中,所述不同开口通过焊接膜而被密封。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阀机构,其中,所述不同开口是用于从内部移除空气的排气口。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机构,其中,所述第二阀的在所述第二阀连接到所述偏压构件的一侧上的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阀的在所述第一阀连接到所述偏压构件的一侧上的表面的面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08173 | 2018-01-22 | ||
JP2018008173 | 2018-01-22 | ||
CN201910042012.3A CN110065306B (zh) | 2018-01-22 | 2019-01-17 | 墨盒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42012.3A Division CN110065306B (zh) | 2018-01-22 | 2019-01-17 | 墨盒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93309A true CN112793309A (zh) | 2021-05-14 |
CN112793309B CN112793309B (zh) | 2022-10-04 |
Family
ID=646649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58921.5A Active CN112793309B (zh) | 2018-01-22 | 2019-01-17 | 墨盒 |
CN201910042012.3A Active CN110065306B (zh) | 2018-01-22 | 2019-01-17 | 墨盒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42012.3A Active CN110065306B (zh) | 2018-01-22 | 2019-01-17 | 墨盒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661570B2 (zh) |
EP (2) | EP3984756B1 (zh) |
JP (1) | JP7171422B2 (zh) |
CN (2) | CN11279330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67708B2 (ja) * | 2017-10-13 | 2023-05-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パッド電極を有する部材、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装置 |
EP4147873A1 (en) | 2017-10-13 | 2023-03-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Member including pad electrode, ink cartridge, recording apparatus |
EP3984756B1 (en) | 2018-01-22 | 2024-09-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
JP7375530B2 (ja) | 2019-12-25 | 2023-11-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2022191561A (ja) * | 2021-06-16 | 2022-12-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2023007712A (ja) * | 2021-07-02 | 2023-01-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5358A (zh) * | 2002-07-09 | 2004-02-18 | ������������ʽ���� | 液体盒和液体容纳件 |
US20050179751A1 (en) * | 2004-02-16 | 2005-08-18 | Takeo Seino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tainer |
US20070070143A1 (en) * | 2005-09-29 | 2007-03-2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s |
US20070070139A1 (en) * | 2005-09-29 | 2007-03-2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
CN101386229A (zh) * | 2000-01-21 | 2009-03-1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用墨盒及喷墨式记录装置 |
US20090141106A1 (en) * | 2007-12-01 | 2009-06-04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s and ink supply systems |
CN101583494A (zh) * | 2006-12-12 | 2009-11-18 | 百利金硬拷贝产品股份公司 |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
CN107020825A (zh) * | 2016-01-29 | 2017-08-08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墨盒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219066A (ja) * | 1982-06-14 | 1983-12-20 | Ricoh Co Ltd | インクジエツト印写装置のバルブ駆動装置 |
JP4770369B2 (ja) | 2005-09-29 | 2011-09-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に内包されるフレーム |
JP2007160684A (ja) | 2005-12-13 | 2007-06-28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その交換式液体容器、並びにその交換式液体容器の装着方法 |
JP5532627B2 (ja) | 2008-03-24 | 2014-06-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消費装置 |
JP2011148203A (ja) * | 2010-01-22 | 2011-08-04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CN102615983A (zh) | 2011-02-01 | 2012-08-0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液体盒 |
JP6128004B2 (ja) * | 2014-02-10 | 2017-05-1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
CN205395458U (zh) * | 2016-03-15 | 2016-07-27 |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 墨盒 |
EP3984756B1 (en) | 2018-01-22 | 2024-09-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
-
2018
- 2018-12-12 EP EP21201846.9A patent/EP3984756B1/en active Active
- 2018-12-12 EP EP18211847.1A patent/EP3513975B1/en active Active
- 2018-12-25 JP JP2018241797A patent/JP7171422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1-11 US US16/246,346 patent/US10661570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1-17 CN CN202110358921.5A patent/CN112793309B/zh active Active
- 2019-01-17 CN CN201910042012.3A patent/CN110065306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16 US US16/850,930 patent/US10850522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86229A (zh) * | 2000-01-21 | 2009-03-1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用墨盒及喷墨式记录装置 |
CN1475358A (zh) * | 2002-07-09 | 2004-02-18 | ������������ʽ���� | 液体盒和液体容纳件 |
US20050179751A1 (en) * | 2004-02-16 | 2005-08-18 | Takeo Seino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tainer |
US20070070143A1 (en) * | 2005-09-29 | 2007-03-2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s |
US20070070139A1 (en) * | 2005-09-29 | 2007-03-2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
CN101583494A (zh) * | 2006-12-12 | 2009-11-18 | 百利金硬拷贝产品股份公司 |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
US20090141106A1 (en) * | 2007-12-01 | 2009-06-04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s and ink supply systems |
CN107020825A (zh) * | 2016-01-29 | 2017-08-08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墨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93309B (zh) | 2022-10-04 |
US20190224978A1 (en) | 2019-07-25 |
CN110065306B (zh) | 2021-04-02 |
EP3513975A1 (en) | 2019-07-24 |
EP3513975B1 (en) | 2022-05-11 |
CN110065306A (zh) | 2019-07-30 |
EP3984756A1 (en) | 2022-04-20 |
JP2019127034A (ja) | 2019-08-01 |
US10661570B2 (en) | 2020-05-26 |
US10850522B2 (en) | 2020-12-01 |
US20200238718A1 (en) | 2020-07-30 |
JP7171422B2 (ja) | 2022-11-15 |
EP3984756B1 (en) | 2024-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65306B (zh) | 墨盒 | |
US8523337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9278540B2 (en) |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 |
EP2425980B1 (en) | Tank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system having tank unit | |
US8075108B2 (en) | Installing fluid container in fluid ejection device | |
EP3694722B1 (en) | Member including pad electrode, ink cartridge, recording apparatus | |
US8096645B2 (en) | Installing fluid container in fluid ejection device | |
CN110962465A (zh) | 墨盒 | |
JP2010274503A (ja) | 液体収容容器と液滴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833699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7140497B2 (ja)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
JP2010052378A (ja) |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ユニット | |
JP2007210231A (ja) | 液体容器、液体収容容器、液滴を吐出する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28368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 |
JP5309939B2 (ja) |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2895714B (zh) | 液体喷出装置 | |
JP201310740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7644722A (zh) | 液体收容体以及连接器的再利用方法 | |
WO2013014806A1 (en) | Liquid cartridge for a liquid-ejecting device | |
JP2017035817A (ja) |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