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2586B - 钓线穿线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钓线穿线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2586B
CN112772586B CN202011228340.1A CN202011228340A CN112772586B CN 112772586 B CN112772586 B CN 112772586B CN 202011228340 A CN202011228340 A CN 202011228340A CN 112772586 B CN112772586 B CN 1127725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ing line
threader
line
fishing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83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2586A (zh
Inventor
大村一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72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2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2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2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91/00Lines
    • A01K91/03Connect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7/00Fishing rods
    • A01K87/04Fishing-line guides on rods, e.g. t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97/00Accessories for angl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钓线穿线器及其制造方法。该钓线穿线器使钓线穿过安装在钓竿中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环。该钓线穿线器由单根金属线材构成,并具有钓线夹紧部分、弹性部分和前端部分。钓线夹紧部分的第一和第二夹紧部分在第一端部处彼此连接,并形成环形,以配装并支撑钓线。弹性部分形成菱形,并具有分别从第一和第二夹紧部分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弹性部分。前端部分的第一和第二前端部分分别从第一和第二弹性部分延伸至第二端部,并且彼此相邻。第一和第二前端部分通过接合部分彼此接合。通过所述制造钓线穿线器的方法制造了包括具有扭转部分的钓线夹紧部分的钓线穿线器。

Description

钓线穿线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钓线穿线器,该钓线穿线器是一种用于使钓线穿过钓线引导件的引导环的工具。
背景技术
在钓鱼时,缠绕在线轴上的钓线穿过设置在钓线引导件中的引导环。为了使钓线穿过引导环的内部,钓鱼者要捏住钓线的末端,并使钓线穿过引导环,或者使用钓线穿线器。
第301668号日本实用新型注册公告公开了一种钓线穿线器的一个示例,该钓线穿线器可使钓线穿过钓线引导件。由上述文献公开的钓线穿线器包括前端部分和后部,该后部具有弹性,并且与前端部分一体形成为分叉形状。后部的一个分支具有鱼线固定部分,后部的另一个分支具有向外弯曲部分。在钓线穿过钓线引导件时,后部克服弹性的阻力弯曲并穿过钓线引导件。在鱼线穿过鱼线引导件之后,后部恢复,并阻止穿线器沿相反方向穿过鱼线引导件,从而起到鱼线止动件的作用。
钓竿一直在演化,以改善诸如钓鱼灵敏度降低、钓竿手感重以及铅坠或诱饵飞行距离短等缺点。在这种背景下,考虑到诸如安装在钓竿尖端与线轴之间的钓线引导件组的构造等,可采用第5474868号日本专利注册公告中公开的钓线引导件组。据此,希望安装在位于钓竿的尖端侧的尖端段中的钓线引导件组构造为具有小孔径、轻重量和相同孔径尺寸的钓线引导件。
根据钓鱼的类型,要最大限度地减小安装在钓竿的尖端段中的钓线引导件的尺寸。也就是说,将安装在尖端段中的鱼线引导件最小化,使得它们的引导环具有1.3毫米内径。如果钓线引导件被这样最小化,那么用手指穿钓线会非常困难,并且传统的钓线穿线器的问题在于其不能轻松地穿过引导环。
此外,钓鱼者很难用肉眼辨认尖端段中的最小化的钓线引导件的内径,并且最小化的钓线引导件的间距非常窄。因此,必须使鱼线连续穿过各个鱼线引导件,这会使钓鱼者感到很麻烦。
连同钓线的最小化,在尖端段中的最小化的钓线引导件中,还可能出现钓鱼者误认为钓线已经穿过但实际并未穿过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再次使钓线穿过,需要能够沿着与穿钓线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轻松地拉回钓线。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是基于传统技术的前述问题而构思的。在将钓线穿过尖端段的钓线引导件组时,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所呈现的形状使得钓线能够穿过最小化的钓线引导件,并且不依赖肉眼就很容易穿过。此外,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允许钓线沿正反两个方向顺畅地穿过引导环。此外,本公开的钓线穿线器不需要通过精细的手指操作来穿钓线,并且配置为能够应对与钓鱼者对使用钓线穿线器的方法的偏好相符的任何使用方法。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钓线穿线器,该钓线穿线器可具有与每个钓鱼者的手指相符的良好握持特性,并且克服了传统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文公开了一种钓线穿线器的实施例,其用于使钓线穿过连续安装在钓竿中的多个钓线引导件的引导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钓线穿线器包括钓线夹紧部分、弹性部分和前端部分。该钓线穿线器由单根金属线材构成,并且整体具有沿着纵向延伸的形状。钓线夹紧部分具有在第一端部处相互连接的第一夹紧部分和第二夹紧部分。第一夹紧部分和第二夹紧部分至少部分地彼此接触,并形成环形形状,以在它们之间配装并支撑钓线。弹性部分具有从第一夹紧部分延伸的第一弹性部分和从第二夹紧部分延伸的第二弹性部分。弹性部分整体形成菱形形状,使得第一弹性部分和第二弹性部分具有顶点部分,所述顶点部分分别位于在垂直于纵向的宽度方向上间隔最大的位置。前端部分包括分别从第一和第二弹性部分沿纵向延伸至第二端部并且彼此相邻地设置的第一前端部分和第二前端部分。第一和第二前端部分通过接合部分彼此接合。
根据一个实施例,沿着纵向从顶点部分至第二端部的长度可以是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总长度的60%至80%。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沿纵向的总长度可在75毫米至115毫米范围内确定,以与连续安装的三个钓线引导件的间距对应。
根据一个实施例,钓线夹紧部分包括通过使第一夹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夹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交叉并重叠而形成的扭转部分。
根据一个实施例,接合部分是局部布置的多个接合部分,并形成为不形成从前端部分的表面突出的台阶,并且可通过点焊、铜焊或钎焊形成。
此外,本公开还公开了一种制造钓线穿线器的方法的实施例,该钓线穿线器配置为使钓线穿过连续安装在钓竿中的多个钓线引导件的引导环。所述钓线穿线器包括:具有扭转部分并夹紧钓线的钓线夹紧部分;从钓线夹紧部分延伸并整体形成菱形的弹性部分;以及从弹性部分沿纵向延伸的前端部分。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制造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制造单根线材,该单根线材具有中间部分和从该中间部分的相应端部倾斜地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直线部分;通过回折线材形成钓线夹紧部分;通过移动第一和第二直线部分形成弹性部分;以及通过连接第一和第二直线部分形成前端部分。形成钓线夹紧部分的过程包括:通过以中间部分的二等分位置为基准回折线材,以该二等分位置为基准在中间部分中形成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以及在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上执行挤压过程,使得第一中间部分的一部分与第二中间部分的一部分交叉并彼此接触并且彼此摩擦和重叠,从而形成扭转部分。形成弹性部分的过程包括:推动第一直线部分的端部和第二直线部分的端部,使得位于上侧的第一直线部分朝位于下侧的第二直线部分移动并且位于下侧的第二直线部分朝位于上侧的第一直线部分移动,从而对准第一直线部分和第二直线部分。形成前端部分的过程包括:局部地接合第一直线部分和第二直线部分,以连接第一直线部分和第二直线部分。
通过使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可进行穿钓线的操作,使得钓线顺畅地穿过最小化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环。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用于钓竿的一个示例;
图2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的透视图;
图4A是钓竿的侧视图,示出了钓线引导件在钓竿尖端段处的间距的一个示例;
图4B是钓竿的侧视图,示出了钓线引导件在钓竿尖端段处的间距的另一个示例;
图5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穿过钓线引导件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图6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穿过钓线引导件的另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图7A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用于钓竿的一个示例,并示出了钓线未能穿过一些钓线引导件的情况;
图7B示出了将钓线穿线器从图7A所示的状况拉回的一个示例;
图7C示出了利用钓线穿线器再次进行穿钓线的一个示例;
图8A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沿与图7C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用于钓竿的一个示例;
图8B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沿相反方向使用的一个示例;
图9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的厚度和纵向构造的一个示例;
图10A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的纵向构造的另一个示例;
图10B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的纵向构造的又一个示例;
图11示出了钓竿尖端段处的钓线引导件的间距;
图12A是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的平面图;
图12B是图12A所示的钓线穿线器的侧视图;
图12C是图12A所示的钓线穿线器的后视图;
图13是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的透视图;
图14A示出了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的制造过程中处理线材的一个示例;
图14B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的制造过程中的压制过程的一个示例;
图14C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的制造过程中的对准过程的一个示例;
图14D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的制造过程中的接合过程的一个示例;
图15A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的制造过程中的线材挤压过程的一个示例;
图15B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的制造过程中的对准过程的一个示例;
图15C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的制造过程中的接合过程的一个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示出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构思。本公开的权利的范围不限于下文所呈现的实施例或这些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除非另行限定,否则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都包含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惯常理解的含义或定义。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公开而选用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权利范围。
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表述应理解为具有涵盖其它实施方式的可能性的开放式术语,除非在包含此类表述的短语或句子中另行论述。
除非另行声明,否则本公开中所述的单数表述可涵盖复数表述,这也适用于在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单数表述。
在本公开中使用的诸如“第一”、“第二”等表述用于将多个元件彼此分开,并且不旨在限制这些元件的顺序或重要性。
在本公开中,一个元件“连接”或“耦合”至另一个元件的描述应理解为指一个元件可直接连接或耦合至另一个元件,并且应进一步理解为在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之间可插入新的元件。
在本公开中描述的尺寸和数值不限于在本文中描述的尺寸和数值。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些尺寸和数值可理解为表示所述的值和包含这些值的等效范围。例如,在本公开中描述的“1.3毫米”尺寸可理解为包括“大约1.3毫米”。
在本公开中使用的“向上”、“上侧”等方向术语基于附图中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环相对于钓竿所处的方向,而“向下”、“下侧”等方向术语表示与向上或上侧方向相反的方向。附图中所示的钓线引导件和钓竿可按不同方式定向,并且可相应地解读这些方向术语。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中的相似附图标记表示相似或相应的元件。此外,在下文的实施例说明中,可省略对相同或相应元件的重复说明。但是,即使省略了对元件的说明,也不意味着在任何实施例中排除这些元件。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用于钓竿的一个示例。图2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100是一种设计用于应对近来在钓竿领域中使用的钓线引导件1200的“最小直径环”(即,具有相当小的直径的钓线引导件,因此其尺寸使得钓线几乎不能穿过钓线引导件)的工具。请参考图1,钓竿1100可在从具有小横截面直径的部分至具有大横截面直径的部分的钓线引导件1200安装范围内分为三段。例如,钓竿1100可具有尖端段1110、腹部段1120和尾端段1130。尖端段1110可位于距尾端段1130最远的位置(位于距安装有线轴1400的线轴座1300最远的位置)。
请参考图1和图2,钓线穿线器100可轻松地使钓线穿过以非常窄的间距S安装在钓竿1100的尖端段1110处的钓线引导件1200。即使钓鱼者未能使钓线穿过一些钓线引导件1200,钓线穿线器100也可轻松地使钓线重新穿过这些钓线引导件。此外,钓线穿线器100可为通用设计,这使得钓鱼者在穿钓线时能够沿任何方向(即,握住钓线穿线器的方向)自由地握住钓线穿线器100。
由于减轻钓竿尖端段1110的重量能提高钓竿的原始性能,因此已经尝试在尖端段1110处使钓线引导件1200“最小化”。就此而言,可在尖端段1110中连续安装多个钓线引导件1200,这些钓线引导件的引导环1210近似为“小孔”(即,直径D相当小)并且孔径相同。请参考图2,引导环1210的直径D例如可最小化到1.3毫米。
由于钓线引导件1200被最小化,因此钓线5也制造得非常精细。因此,可能难以用肉眼分辨钓线5和钓线引导件1200。因此,即使钓鱼者认为钓线已经穿过钓线引导件1200的引导环1210的内部,钓鱼者也可能在不知道钓线实际上未能穿过的情况下开始垂钓。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鱼线缠绕的问题。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100是一种用于使钓线5穿过最小化的钓线引导件1200的工具,并且具有导引钓线5的形状,尤其使得钓线5能够在尖端段1110处穿过连续布置的钓线引导件1200。因此,钓线穿线器可轻松且可靠地使钓线5穿过钓线引导件。
钓线穿线器100可沿与钓线5穿过钓线引导件1200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拉回钓线,而不会再次被钓线引导件1200卡住。即使钓线5未能在一些钓线引导件1200处穿过,钓线穿线器也可轻松地拉回钓线5并重新进行穿钓线5。
钓线穿线器100具有通用设计,即使钓鱼者用任何方法握住钓线穿线器100,这种设计也允许钓线穿线器使钓线5穿过固定到钓竿的尖端段1110上因而需要精细的手指操作的钓线引导件1200。因此,钓线穿线器可具有与每个钓鱼者的偏好相符的良好握持特性。
图3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100的透视图。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3进行说明。
钓线穿线器100是一种用于使钓线5穿过连续安装在钓竿中的多个钓线引导件1200的引导环1210的内部的工具。钓线穿线器100可由单根线材制成。该线材可包括任何金属材料,只要其具有弹性。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可包括SW-C(硬拉钢丝)、SWP-A/B(A/B型钢琴丝)或SUS304-WPB/SUS316-WPB(不锈钢丝),但不限于此。钓线穿线器可在室外环境中使用,在这种环境中,海水可能附着到钓线穿线器上。因此,优选使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的SUS304-WPB/SUS316-WPB作为金属材料。或者,所述线材可由除金属材料之外的具有刚性和弹性的材料构成。
钓线穿线器100可整体具有从第一端部101沿着纵向LD延伸到第二端部102的形状。钓线穿线器100可沿纵向LD分为钓线夹紧部分110、弹性部分120和前端部分130。第一端部101可在纵向LD上形成在钓线夹紧部分110的一端,而第二端部102可在纵向LD上形成在前端部分130的一端。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2在纵向LD上间隔开,并且可构成钓线穿线器100的两端。钓线穿线器100可通过以第一端部101为基准弯曲而形成。
钓线夹紧部分110以夹紧钓线的方式固定钓线。钓线夹紧部分110可具有第一夹紧部分111和第二夹紧部分112。第一夹紧部分111和第二夹紧部分112在第一端部101处相互连接。钓线夹紧部分110的第一夹紧部分111和第二夹紧部分112可形成环形形状,从而可在第一端部101侧擒住钓线5。也就是说,在钓线夹紧部分110中形成环形部分113,该环形部分113成为由第一和第二夹紧部分111和112形成的环形形状。第一夹紧部分111和第二夹紧部分112至少部分地彼此接触,并且可形成为将钓线配装在第一夹紧部分111与第二夹紧部分112之间并支撑钓线(即,在它们之间夹紧钓线)。
在钓线被固定到钓线穿线器100上时,钓线穿过弹性部分120,然后插入到钓线夹紧部分110中,即,插入到第一夹紧部分111与第二夹紧部分112之间。在第一端部101处沿相反方向弯曲的第一夹紧部分111和第二夹紧部分112向彼此施加弹力。因此,安装在第一夹紧部分111与第二夹紧部分112之间的钓线被固定到第一夹紧部分111和第二夹紧部分112上,而且,在钓线穿线器100移动时,钓线与钓线夹紧部分110一起移动。
弹性部分120可具有从第一夹紧部分111延伸的第一弹性部分121和从第二夹紧部分112延伸的第二弹性部分123。第一弹性部分121可具有第一顶点部分122,第二弹性部分123可具有第二顶点部分124。第一和第二顶点部分122和124在弹性部分120中位于在垂直于纵向LD的宽度方向WD上间隔最大的位置。弹性部分120可整体形成菱形。第一顶点部分122位于第一弹性部分121中的预定位置,第二顶点部分124位于第二弹性部分123中的预定位置。在弹性部分120的菱形形状中,第一弹性部分121的位于第一顶点部分122两侧的部分可为朝弹性部分120的菱形形状的中心凸出地弯曲的形状。此外,第二弹性部分123的位于第二顶点部分124两侧的部分可为朝弹性部分120的菱形形状的中心凸出地弯曲的形状。
在钓鱼者握持钓线穿线器100时,弹性部分120可弹性变形。例如,若钓鱼者沿宽度方向WD向内按压第一和第二顶点部分122和124,则在弹性部分120发生弹性变形的同时,钓线穿线器100的总长度可增大,并且弹性部分120的菱形形状可在宽度方向WD上收缩。相反,若钓鱼者释放按压弹性部分120的力,则弹性部分120会恢复到其原始菱形形状。
前端部分130可具有沿纵向LD延伸的形状。例如,前端部分130可具有使得前端部分能够穿过多个钓线引导件1200的长度。前端部分130可包括分别从第一弹性部分121和第二弹性部分123沿纵向LD延伸至第二端部102并且彼此相邻设置的第一前端部分131和第二前端部分132。此外,第一和第二前端部分131和132可通过一个或多个接合部分140彼此接合,所述接合部分140局部地或不连续地布置,以避免形成从前端部分130的表面突出的台阶。接合部分140可通过点焊、铜焊或钎焊形成。
图4A和4B示出了钓线引导件1200在钓竿的尖端段1110处的间距的示例。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间距可理解为一种示例性间距。
为了使钓线穿线器100能够顺畅地穿钓线5,钓线穿线器100优选具有适当的长度,使得钓线穿线器一次穿过两个或更多钓线引导件1200,并且可大致接近第三个钓线引导件。若钓线穿线器100仅具有与两个钓线引导件1200之间的间距对应的长度,则在沿着纵向LD移动钓线穿线器100时,由于沿宽度方向WD的移动,钓线5穿过第三个钓线引导件的稳定性会降低。因此,考虑到图4A和图4B所示的钓线引导件1200的间距,钓线穿线器可设计为使得钓线穿线器100的长度可与三个连续布置的钓线引导件1200的间距对应。
图5和图6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100穿过钓线引导件1200的示例的透视图。
钓线夹紧部分110可将钓线5配装在其中并支撑钓线5。当钓线穿线器100在钓线5被插入并配装在构成钓线夹紧部分110的第一夹紧部分111与第二夹紧部分112之间的状态下沿纵向LD移动时,由于钓线5被第一端部101擒住并且被钓线夹紧部分110夹紧,因此钓线5可与钓线穿线器100一起移动。因此,钓线5可被钓线夹紧部分110牢固地固定到钓线穿线器100上,而不需要进行打结和捆绑钓线5的工作来将钓线5固定到钓线夹紧部分110上。
请参考图5,钓线穿线器100可由单根金属线材形成。该单根金属线材的两端在前端部分130处放在一起,并形成第二端部102。前端部分130由接合部分140接合,从而不形成从前端部分130的表面突出的台阶。接合部分140不形成沿前端部分130的厚度方向突出的部分。因此,在钓线穿线器100穿过引导环1210的内部时,钓线5可顺畅地穿过引导环1210。这是因为钓线穿线器100没有形成会被引导环1210卡住的部分。
请参考图5和图6,在钓线穿线器100穿过钓线引导件1200时,钓线5穿过引导环1210的内部。此时,弹性部分120在弯曲的第一和第二弹性部分的外表面处与钓线引导件1200的引导环接触。抵抗移动钓线穿线器100的力的反作用力从引导环施加到弹性部分120上。弹性部分120因该反作用力而在使菱形变窄的方向上弹性变形。在弹性部分穿过引导环时,在弹性部分120内部几乎不存在间隙。由于弹性部分120的第一和第二弹性部分是弯曲的,因此引导环的反作用力能使弹性部分120平滑地变形。在弹性部分120穿过引导环时,弹性部分120的第一和第二弹性部分可弹性变形,从而彼此重叠。
请参考图6,即使钓鱼者在将钓线5穿过引导环1210时将其手指从弹性部分移开,由于弹性部分120的弹性恢复力,钓线穿线器100的弹性部分120也能使钓线穿线器在钓线引导件1200之间停止在这样的位置。此外,由于弹性部分120具有使得弹性部分能够在钓线引导件1200所包括的引导环内向外(即,沿宽度方向WD)扩张的弹性(即,弹性部分120的弹性恢复力),因此前端部分130的第二端部102能够对准,从而指向与其紧邻的引导环1210的大致中心点。也就是说,在钓竿的安装有相同的钓线引导件1200或具有大致相同尺寸的钓线引导件1200的尖端段1110处,若钓线穿线器100穿过两个或更多钓线引导件1200,则钓线穿线器100的前端部分130会对准,从而指向与其紧邻的第三个钓线引导件1200的引导环1210的大致中心点。因此,即使钓鱼者不用肉眼逐个地调节钓线穿线器以使钓线穿线器100的前端部分130指向引导环1210的中心,钓线5也能轻松且连续地穿过引导环1210。
图7A至7C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100用于钓竿1100的示例。
图7A示出了鱼线5在一些鱼线引导件1200处未能穿过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利用钓线穿线器100使钓线5穿过钓线引导件时,可能存在钓鱼者错过一些钓线引导件然后使钓线穿过下一个钓线引导件的情况。图7B示出了拉回钓线穿线器100的一个示例。如果出现图7A所示的情况,那么可以使钓线穿线器100沿与图7B所示的原始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图7C示出了在如图7B所示将鱼线穿线器100拉回之后再次进行穿鱼线5的情况。
钓线穿线器100由单根金属线材形成,并且在前端部分130处将钓线穿线器的端部放在一起并接合。此外,钓线穿线器100构造为使得在钓线夹紧部分110和前端部分130的表面上不形成向外突出的台阶。因此,在沿正常方向(即,第二端部102指向钓竿尖端的方向)和相反方向(即,第一端部101指向钓竿尖端的方向)使钓线穿线器100穿过钓线引导件1200时,或者在沿相反方向将钓线穿线器拉回时,钓线穿线器100能穿过钓线引导件1200,而不会被钓线引导件1200卡住。
图8A和8B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100沿与图7C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用于钓竿1100的示例。
钓线穿线器100采用通用设计,该通用设计使得钓鱼者能够按照其对握持钓线穿线器100的方法的偏好使用钓线穿线器沿着钓线5的穿过方向导引钓线夹紧部分110。因此,钓线穿线器100可具有与每个钓鱼者的偏好相符的良好握持特性。
图8A示出了钓线夹紧部分110的第一端部101朝向钓线5的穿过方向的基准点(即,钓竿的尖端)放置的一个示例。总长度OL是钓线穿线器100沿纵向LD的总长度,并且可定义为第一端部101与第二端部102之间的长度。长度L1可定义为从顶点部分122或124至第二尖端部分102的长度。长度L2可定义为从顶点部分122或124至第一端部101的长度。
弹性部分120具有菱形形状。因此,有利的是,在钓鱼者握住弹性部分120时,能够稳定地保持弹性部分。此外,钓线穿线器100侧的长度L2比前端部分130侧的长度L1短。因此,在沿图8A所示的相反方向使用钓线穿线器100的情况下,与在沿图7C所示的正常方向使用钓线穿线器的情况相比,更容易使钓线穿线器100对准钓线引导件1200。
没有从钓线夹紧部分110的表面突出的台阶。因此,即使钓线夹紧部分110指向钓线5的穿过方向,也不会出现钓线夹紧部分110在穿过钓线引导件1200时被钓线引导件1200卡住的情况。
请参考图8B,即使钓线夹紧部分110指向钓线5的穿过方向(即,在沿相反方向使用钓线穿线器100时),钓线夹紧部分110的第一端部101也很容易朝钓线引导件1200的引导环的中心对准(对正),像导引端部130指向钓线5的穿过方向的情况(即,沿正常方向使用钓线穿线器100的情况)一样。
图9、10A和10B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100的厚度和纵向构造的示例。图11示出了钓线引导件1200在钓竿尖端段1110处的间距。
钓线穿线器100由单根金属线材形成。该金属线材在钓线夹紧部分110的回折位置处(即,在第一端部101处)折回。金属线材的两端放在一起,并在前端部分130处接合。前端部分130和钓线夹紧部分110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没有弯曲的直线形状。钓线夹紧部分110与前端部分130之间的弹性部分120可具有弹性。
考虑到钓线穿线器100需要穿过最小化的钓线引导件1200的引导环的内部并且另一方面需要有弹性,金属线材可具有0.2毫米至0.6毫米直径(d)。
若前端部分130通过点焊接合来形成接合部分140,则不会形成从前端部分130的表面突出的台阶。因此,前述的点焊是优选接合方法。若接合位置的数量(即,接合部分140的数量)为3至6个,则可获得足够的接合强度,但是接合位置的数量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种接合方法,前端部分130可通过焊接接合。
请参考图9、10A和10B,从弹性部分120的顶点部分122或124至前端部分130侧的第二端部102的长度可称为长度L1,而从顶点部分122或124至钓线夹紧部分110侧的第一端部101的长度可称为长度L2。
如图9、10A和10B所示,钓线穿线器100可形成为使得长度L2和长度L1不同,即,长度L2比长度L1短。或者,在相反的情况下,长度L1可比长度L2短。一些钓鱼者可能认为,沿钓线5的穿过方向从钓线穿线器100的握持点至尖端的距离越短,钓线的穿过路线就越容易对正。通过设置长度L2和长度L1使得它们彼此不同,可根据钓鱼者的喜好采用多种使用方法。
长度L1可以是钓线穿线器100的总长度OL的60%至80%。通过这样设置长度L1,长度L1与长度L2之间的差异会变得明显。因此,钓鱼者很容易用肉眼确定一种与自己的喜好相符的方便的使用方法。也就是说,钓鱼者能设置与自己的偏好对应的方向,并且能更方便地进行穿鱼线。图10A示出了长度L1是总长度OL的80%的一个示例,而图10B示出了长度L1是总长度OL的60%的一个示例。图10A和10B中所示的弹性部分120不具有对称形状,而是可采取如下的形状:弹性部分的相对于顶点部分位于一侧的一部分比弹性部分的位于另一侧的另一部分长。
请参考图11,连续安装在使用钓线穿线器的尖端段1110中的三个钓线引导件1200之间的距离可为大约115毫米(60毫米+55毫米=115毫米)。因此,若钓线穿线器100的总长度OL为大约115毫米,则钓线穿线器在尖端段1110处穿过两个或更多钓线引导件1200,同时几乎能接近第三个钓线引导件。因此,很容易使钓线5穿过。此外,若钓线穿线器100的总长度OL等于或大于大约75毫米(40毫米+35毫米=75毫米),则即使在钓线引导件1200的间距沿着朝向尖端段1110处的钓竿尖端的方向逐渐变窄的情况下,钓鱼者也能避免每次要将前端部分130的第二端部102对准钓线引导件1200的引导环的不便。
图12A至12C和图13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200。在下文中省略了与前述实施例中的说明重复的说明。
另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200可包括钓线夹紧部分210、弹性部分220、前端部分230、以及接合前端部分230的接合部分240。钓线夹紧部分210可具有第一夹紧部分211和第二夹紧部分212。
钓线夹紧部分210可具有由第一夹紧部分211和第二夹紧部分212的交叉和重叠部分形成的扭转部分250。请参考图12A至12C和图13,扭转部分250可位于与环形部分213相邻的位置,该环形部分213变为由钓线夹紧部分210中的第一和第二夹紧部分211和212形成的环形形状。钓线夹紧部分210的扭转部分250是通过扭转构成钓线夹紧部分210的金属线材而形成的。钓线夹紧部分210的扭转部分250可形成为使得第一夹紧部分211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夹紧部分212的至少一部分彼此交叉并接触,并且彼此摩擦并重叠(即,使得构成钓线夹紧部分的金属线材被挤压以形成接触部分)。
若扭转部分250形成为使得第一和第二夹紧部分211和212的至少一部分交叉并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摩擦并重叠,则在钓线5被插入到钓线夹紧部分210中时,扭转部分250可在钓线夹紧部分210的范围内在钓线5中产生最大的摩擦阻力。在钓鱼者将钓线5固定到钓线夹紧部分210上时,可在扭转部分250处向捏住钓线5的指尖施加很强的力(参见图13中的实线所示的钓线)。在钓线5穿过扭转部分250之后,摩擦阻力减小。因此,施加到手指上的力减弱,并且钓鱼者能感觉到钓线5正顺畅地移动到钓线夹紧部分210中(参见图13中由交替的长短虚线示出的钓线)。换句话说,在钓线5通过扭转部分250插入到钓线夹紧部分210的环形形状处时,扭转部分250对于钓线的插入能给出一种抵抗感,并且钓线可通过一种卡扣感固定到钓线夹紧部分210上。因此,钓鱼者无需用肉眼检查,仅通过指尖的触觉就能确认钓线5被固定在钓线夹紧部分210处,并且钓鱼者可能有一种释然的感觉,因为钓鱼者能意识到已成功地将钓线5固定到钓线夹紧部分210上。
图14A至14D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100的制造过程。钓线穿线器100可通过图14A至14D所示的工序以及每个工序中所示的制造过程来制造。
请参考图14A,首先,可制造线材10,该线材10具有中间部分11以及分别从中间部分11的端部倾斜地延伸的第一直线部分12和第二直线部分13。接下来,以中间部分11的二等分位置14为基准将线材10折回,从而在中间部分11中形成第一中间部分11a和第二中间部分11b。线材10可在二等分位置14处折回,在该处,线材10的总长度被二等分。
请参考图14B,可在第一中间部分11a和第二中间部分11b上进行压制过程,使得第一中间部分11a和第二中间部分11b彼此紧密接触。若压制过程的执行使得第一中间部分11a与第二中间部分11b之间没有间隙,则彼此紧密接触的第一中间部分11a和第二中间部分11b可形成图3所示的钓线夹紧部分110。
请参考图14C,沿图14C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推动第一直线部分12的端部和第二直线部分13的端部,使得位于上侧的第一直线部分12朝位于下侧的第二直线部分13移动并且位于下侧的第二直线部分13朝位于上侧的第一直线部分12移动,从而对准第一直线部分12和第二直线部分13。在上述对准过程中,第一中间部分11a的邻近第一直线部分12的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11b的邻近第二直线部分13的部分以近似三角形的形状展开。在对准过程完成时,第一中间部分11a的一部分、第二中间部分11b的一部分、第一直线部分12的一部分、以及第二直线部分13的一部分形成具有图3所示的菱形形状的弹性部分120。此外,第一直线部分12的剩余部分和第二直线部分13的剩余部分(这些剩余部分未形成为弹性部分120)通过对准过程彼此接触,并且形成构成图3所示的前端部分130的第一前端部分131和第二前端部分132。
请参考图14D,第一直线部分12和第二直线部分13可接合以连接第一直线部分12和第二直线部分13,从而分别形成第一前端部分131和第二前端部分132。也就是说,彼此接触的第一前端部分131和第二前端部分132的表面可接合。所述接合可通过点焊、铜焊或钎焊进行。接合位置的数量优选局部为3至6个,但不限于此。
由于图14A至14D所示的制造方法具有较少工序并且很经济,因此该制造方法可以是利用单根金属线材制造钓线穿线器100的合理方法,使得弹性部分120可具有弹性。
图15A至15C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200的制造过程。另一个实施例的钓线穿线器200可通过图15A至15C所示的工序和每个工序中所示的制造过程来制造。此外,在开始图15A所示的过程之前,首先对线材20执行与图14A和14B所示的过程相同的过程。下文中省略了与参照图14A和14B说明的制造过程重复的说明。
请参考图15A,为了形成图13所示的钓线夹紧部分的扭转部分250,在第一中间部分21a和第二中间部分21b上执行由图15A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的挤压过程,使得第一中间部分21a的一部分与第二中间部分21b的一部分彼此交叉并接触,并且彼此摩擦并重叠。图15A中所述的挤压过程可定义为在执行图14B所述的挤压处理时使得在预定位置(即,图13中示出的扭曲部分)产生金属线材的相互接触点的过程。
请参考图15B,在此执行参照图14C说明的对准过程。沿图15B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推动第一直线部分22的端部和第二直线部分23的端部,使得位于上侧的第一直线部分22朝位于下侧的第二直线部分23移动并且位于下侧的第二直线部分23朝位于上侧的第一直线部分22移动,从而对准第一直线部分22和第二直线部分23。在上述对准过程中,第一中间部分21a的邻近第一直线部分22的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21b的邻近第二直线部分23的部分以近似三角形的形状展开。此外,第一直线部分22和第二直线部分23的相应端部在扭曲的同时对准(参见图15B的右侧所示的箭头方向)。因此,第一中间部分21a的一部分、第二中间部分21b的一部分、第一直线部分22的一部分、以及第二直线部分23的一部分形成具有图13所示的菱形形状的弹性部分220。此外,第一直线部分22的剩余部分和第二直线部分23的剩余部分(这些剩余部分未形成为弹性部分220)通过对准过程彼此接触,并且形成构成图13所示的前端部分230的第一前端部分231和第二前端部分232。
请参考图15C,第一直线部分22和第二直线部分23可局部接合以连接第一直线部分22和第二直线部分23,从而分别形成第一前端部分231和第二前端部分232。也就是说,第一前端部分231和第二前端部分232可局部接合以连接第一前端部分231和第二前端部分232。
由于扭转部分250成为金属线材相互摩擦和重叠的部分,因此钓鱼者可在这样的位置将钓线5插入到钓线夹紧部分210中。如上所述,若扭转部分250以使金属线材相互摩擦并重叠的方式形成,则能够减少因挤压过程之后的回弹现象而在钓线夹紧部分210的金属线材之间产生间隙的缺陷,并且能提高生产率。
本公开的技术思想在上文中是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一些实施例和示例说明的。但是,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本公开的技术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做出各种替换、修改和变化。此外,应理解,这种替换、修改和变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钓线穿线器(100、200),其用于使钓线穿过连续安装在钓竿中的多个钓线引导件的引导环,
其中该钓线穿线器只由单根金属线材构成,并且整体具有沿着纵向(LD)延伸的形状,
其中该钓线穿线器包括:
钓线夹紧部分(110、210),该钓线夹紧部分具有在第一端部(101、201)处彼此连接的第一夹紧部分(111、211)和第二夹紧部分(112、212),第一夹紧部分(111、211)和第二夹紧部分(112、212)至少部分地彼此接触,并且形成环形形状,以将钓线配装并支撑在它们之间;
弹性部分(120,220),该弹性部分具有从第一夹紧部分(111、211)延伸的第一弹性部分(121、221)和从第二夹紧部分(112、212)延伸的第二弹性部分(123、223),该弹性部分整体形成菱形形状,从而第一弹性部分和第二弹性部分分别具有顶点部分(122、124、222、224),这些顶点部分位于在垂直于纵向(LD)的宽度方向(WD)上间隔最大的位置;以及
前端部分(130、230),该前端部分包括分别从第一和第二弹性部分沿纵向(LD)延伸至第二端部(102、202)并且彼此相邻地设置的第一前端部分(131、231)和第二前端部分(132、232),
其中第一和第二前端部分通过接合部分(140、240)彼此接合,
其中接合部分(140、240)是局部布置的多个接合部分,并且
其中接合部分(140、240)形成为不形成从前端部分(130、230)的表面突出的台阶,并且是通过点焊、铜焊或钎焊形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线穿线器,其中,从顶点部分(122、124、222、224)至第二端部(102,202)的沿纵向(LD)的长度(L1)是第一端部(101,201)与第二端部之间的总长度(OL)的60%至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线穿线器,其中,第一端部(101、201)与第二端部(102、202)之间沿纵向(LD)的总长度(OL)在75毫米至115毫米范围内确定,以与连续安装的三个钓线引导件的间距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线穿线器,其中,钓线夹紧部分(210)包括通过使第一夹紧部分(211)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夹紧部分(212)的至少一部分交叉并重叠而形成的扭转部分(250)。
5.一种制造钓线穿线器(200)的方法,该钓线穿线器只由单根金属线材构成并配置为使钓线穿过连续安装在钓竿中的多个钓线引导件的引导环,该钓线穿线器包括:具有扭转部分(250)并夹紧钓线的钓线夹紧部分(210);从钓线夹紧部分延伸并整体形成菱形的弹性部分(220);以及从弹性部分沿纵向(LD)延伸的前端部分(230),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制造所述单根金属线材(20),该单根线材具有中间部分(11)和从该中间部分的相应端部倾斜地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直线部分(22、23);
通过回折线材(20)形成钓线夹紧部分(210);
通过移动第一和第二直线部分(22、23)形成弹性部分(220);以及
通过连接第一和第二直线部分(22、23)形成前端部分(230);
其中,形成钓线夹紧部分的过程包括:
通过以中间部分(11)的二等分位置(14)为基准回折线材(20),以该二等分位置(14)为基准在中间部分(11)中形成第一中间部分(21a)和第二中间部分(21b);以及
在第一中间部分(21a)和第二中间部分(21b)上执行挤压过程,使得第一中间部分(21a)的一部分与第二中间部分(21b)的一部分交叉并彼此接触并且彼此摩擦和重叠,从而形成扭转部分(250),
其中形成弹性部分的过程包括:推动第一直线部分(22)的端部和第二直线部分(23)的端部,使得位于上侧的第一直线部分(22)朝位于下侧的第二直线部分(23)移动并且位于下侧的第二直线部分(23)朝位于上侧的第一直线部分(22)移动,从而对准第一直线部分(22)和第二直线部分(23),
其中形成前端部分的过程包括:局部地接合第一直线部分(22)和第二直线部分(23),以连接第一直线部分(22)和第二直线部分(23),并且
其中通过点焊、铜焊或钎焊进行对第一直线部分(22)和第二直线部分(23)局部地接合,从而不形成从前端部分的表面突出的台阶,而是形成局部布置的多个接合部分。
CN202011228340.1A 2019-11-08 2020-11-06 钓线穿线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7725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90142374 2019-11-08
KR10-2019-0142374 2019-11-08
KR1020200046448A KR102200244B1 (ko) 2019-11-08 2020-04-17 낚싯줄 통과구 및 낚싯줄 통과구의 제조 방법
KR10-2020-0046448 2020-04-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2586A CN112772586A (zh) 2021-05-11
CN112772586B true CN112772586B (zh) 2023-01-10

Family

ID=74127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8340.1A Active CN112772586B (zh) 2019-11-08 2020-11-06 钓线穿线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53702B2 (zh)
JP (1) JP7025055B2 (zh)
KR (1) KR102200244B1 (zh)
CN (1) CN1127725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98421B1 (ko) * 2021-09-30 2024-08-22 서기정 낚싯줄 인출도구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42403A (en) * 1935-02-27 1936-05-26 Hrivnak Andrew Needle threader
US2167080A (en) * 1936-05-26 1939-07-25 William S Mason Needle threader
US2567408A (en) * 1945-05-23 1951-09-11 Soderberg Gustav Evert Needle threader
US2981029A (en) * 1959-06-10 1961-04-25 Markoff-Moghadam Leo Connecting device
US3404707A (en) * 1966-06-29 1968-10-08 Henry Heckmann Thread pulling needle devices
US4102478A (en) * 1976-12-27 1978-07-25 Constantin Samoilov Needle threader
US4667860A (en) * 1984-10-15 1987-05-26 Feuerman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Sewing needle with easy-threading filament loop
JPH0647840Y2 (ja) * 1989-09-01 1994-12-07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セット収納ケース
JPH0369016U (zh) * 1989-11-11 1991-07-09
JPH08131032A (ja) * 1994-11-11 1996-05-28 Manshiyou Shoji Kk 魚釣り用糸通し具
JP3016668U (ja) 1995-04-06 1995-10-09 株式会社スミス 釣り糸通し兼釣り糸留め器具
KR19980010527U (ko) * 1996-08-05 1998-05-15 유차열 낚싯대용 낚싯줄끼움구
US5800447A (en) * 1997-01-03 1998-09-01 Mitek Surgical Products, Inc. Suture threader assembly, suture ancho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threading suture
JPH10215745A (ja) * 1997-01-31 1998-08-18 Daiwa Seiko Inc 糸通し具とこれをセットにした中通し釣竿
JP3040998U (ja) 1997-02-27 1997-09-05 株式会社旭造園土木 釣糸通し具
JP3069016U (ja) 1999-02-24 2000-05-30 熊夫 小佐野 糸を結び付ける部分の改良
JP2000237484A (ja) * 1999-02-24 2000-09-05 Tokai Ind Sewing Mach Co Ltd 糸通し具
JP2001346490A (ja) 2000-06-05 2001-12-18 Mitsunori Murata 釣針の針穴に対する釣糸通し具
US6691450B2 (en) * 2001-07-27 2004-02-17 Larry V. Glavinich Fishing line sinker assemblage
EP1781095B1 (en) 2004-07-09 2014-09-03 Alexander Roth Line guide for fishing rods
US9072514B2 (en) * 2006-10-05 2015-07-07 Thomas P. Knapp Shape memory filament for suture management
JP5193471B2 (ja) * 2007-01-17 2013-05-08 クロバー株式会社 スレダー
KR101682242B1 (ko) 2009-03-30 2016-12-05 글로브라이드 가부시키가이샤 낚싯줄 가이드의 제조 방법
JP5474868B2 (ja) 2011-04-26 2014-04-16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釣竿
JP5827110B2 (ja) * 2011-12-05 2015-12-02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釣り用糸通し具および携帯用糸通しセット
KR101391116B1 (ko) 2013-07-23 2014-04-30 후지코교 가부시기가이샤 낚싯줄 가이드, 릴 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낚싯대
US9848590B2 (en) * 2014-07-30 2017-12-26 Jb Iii & Things, Llc Leech clamp
JP6553455B2 (ja) * 2015-09-02 2019-07-31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糸ガイド、釣竿、及び、ガイドフレーム
CN204949199U (zh) 2015-09-29 2016-01-13 陈庆乐 一种钓鱼竿
JP3202614U (ja) * 2015-12-02 2016-02-12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竿用糸通し
US20170258064A1 (en) * 2016-03-08 2017-09-14 Mitchell Wayne Grant Fishing line guide
US20170303521A1 (en) 2016-04-20 2017-10-26 Jay Arbetter Fishing Rod Line Threading Device
US11178861B1 (en) * 2017-06-06 2021-11-23 John L. Wilcoxon Fishing line rigging tool
USD895057S1 (en) * 2019-08-14 2020-09-01 Jay Arbetter Fishing line thread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25055B2 (ja) 2022-02-24
KR102200244B1 (ko) 2021-01-08
JP2021073984A (ja) 2021-05-20
US20210137088A1 (en) 2021-05-13
US11553702B2 (en) 2023-01-17
CN112772586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72586B (zh) 钓线穿线器及其制造方法
US6013086A (en) Wire loop type instrument for endoscope
CN107734966B (zh) 钓鱼线引导件、包括其的钓鱼竿及用于钓鱼线引导件的坯件
US2009027793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reading needles
JP6624600B2 (ja) カテーテル
KR20180048435A (ko) 접속 구조 및 그 접속 구조를 구비한 가이드 와이어
JP5193471B2 (ja) スレダー
JP6683793B1 (ja) 釣り糸通し具
JP3202614U (ja) 釣竿用糸通し
JP2011250710A (ja) 釣針
JP4852587B2 (ja) 釣竿用左右非対称一本足ワイヤーガイド
JP3779983B1 (ja) クリップ
JP2021073984A5 (ja) 釣糸通し具及び釣糸通し具の製造方法
JP6449421B1 (ja) 金属製ピン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物干し具
JP6193658B2 (ja) クランプ具
JP2019109362A (ja) スリーブ挿通治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リーブ挿通方法
JP2012219390A (ja) ビーズ用糸通し具
JP2936400B2 (ja) 釣糸通し具
JP3245597U (ja) 紐通し具
JP5366742B2 (ja) 釣糸ガイド
JP3089195U (ja) ビーズ通し用針
TW202304299A (zh) 釣線導引件之導引框架、釣線導引件及釣竿
JP3158441U (ja) 手縫い針
JP2022149333A (ja) 釣り竿
JP2548753Y2 (ja) 糸通し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