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8105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8105B
CN112688105B CN202011078086.1A CN202011078086A CN112688105B CN 112688105 B CN112688105 B CN 112688105B CN 202011078086 A CN202011078086 A CN 202011078086A CN 112688105 B CN112688105 B CN 1126881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grommet
portions
hous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80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8105A (zh
Inventor
今彰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88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8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8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8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H01R13/5208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having at least two cable receiving open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确保良好的组装作业性、并且能够防止护线套罩变形。连接器具备:壳体(10);护线套(40),以将壳体(10)的外周覆盖的方式配置;以及护线套罩(60),以将护线套(40)的外周覆盖的方式配置。护线套罩(60)在开口侧的一端具有顶端部(74)。壳体(10)具有限制部(14、14E)。限制部(14、14E)具有凹部(15、15E),凹部(15、15E)在内侧配置护线套罩(60)的顶端部(74)。限制部(14、14E)的凹部(15、15E)具有限制主体(19),限制主体(19)与护线套罩(60)的顶端部(74)的外侧对置配置。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壳体;护线套,安装于壳体的背面;以及护线套罩,以将护线套覆盖的方式安装于壳体。在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有卡止销。在卡止销设置有槽。在护线套罩的侧壁设置有卡止孔。在护线套罩的侧壁设置有突出到卡止孔的内周缘部的形状的突出部。突出部的厚度与槽的开口宽度成为相同尺寸。
护线套罩滑动地安装到壳体。当护线套罩相对于壳体达到正规的安装位置时,突出部嵌入到卡止销的槽中。由此,可防止护线套罩的打开变形。另外,具备这种护线套及护线套罩的连接器在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300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170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在安装护线套罩时,必须使卡止销强行进入到与卡止孔连续的松动嵌合孔,作业性有困难。
因此,本公开以提供能够确保良好的组装作业性、并且能够防止护线套罩的变形的连接器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壳体;护线套,以将所述壳体的外周覆盖的方式配置;以及护线套罩,以将所述护线套的外周覆盖的方式配置,所述护线套罩在开口侧的一端具有顶端部,所述壳体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在内侧配置所述护线套罩的所述顶端部,所述限制部的所述凹部具有限制主体,所述限制主体与所述护线套罩的所述顶端部的外侧对置地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良好的组装作业性、并且防止护线套罩的变形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将杆去除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杆位于嵌合位置的连接器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杆位于初始位置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壳体的后视图。
图6是图5的B-B线剖视图。
图7是图6的C-C线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2的连接器的相当于图6的图。
图9是图8的D-D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连接器,
(1)具备:壳体;护线套,以将所述壳体的外周覆盖的方式配置;以及护线套罩,以将所述护线套的外周覆盖的方式配置,所述护线套罩在开口侧的一端具有顶端部,所述壳体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在内侧配置所述护线套罩的所述顶端部,所述限制部的所述凹部具有限制主体,所述限制主体与所述护线套罩的所述顶端部的外侧对置地配置。根据该结构,通过使护线套罩的顶端部进入到凹部的内侧,从而能够简单地将护线套罩组装到壳体。另外,通过护线套罩的顶端部与凹部的限制主体接触,从而能够可靠性良好地防止护线套罩向外侧变形。
(2)优选的是,所述护线套罩具有主体罩及盖罩,所述主体罩及盖罩以夹着所述护线套的状态相互连结。根据该结构,护线套罩能够将护线套的外周遍及全周地覆盖。
假设在护线套罩施加向外侧的变形力时,有可能主体罩及盖罩解除相互的连结状态而分离。但是,在本结构中,通过护线套罩的顶端部与凹部的限制主体接触,从而可防止护线套罩向外侧的变形,因此能够避免主体罩及盖罩意外地分离的情况。
(3)也可以为,所述护线套罩呈筒状,具有:对置的一对短边部;和一对长边部,在与两短边部正交的方向对置且比所述两短边部长,所述护线套罩的所述顶端部中配置于所述凹部的内侧的部分设置于所述一对长边部。两长边部有时比两短边部长,容易挠曲变形。在该方面,根据本结构,通过两长边部的顶端部与凹部的限制主体接触,从而能够可靠性良好地防止两长边部向外侧挠曲变形。
(4)也可以为,在所述一对长边部设置有支承轴,在所述支承轴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有杆,所述杆进行所述壳体和对方连接器的嵌合,所述护线套罩的所述顶端部中配置于所述凹部的内侧的部分设置于所述一对长边部中的隔着所述支承轴的长边方向两侧。因为杆的转动力作用于支承轴,所以有时两长边部更容易向外侧挠曲变形。在该方面,根据本结构,因为在两长边部中的隔着支承轴的长边方向两侧设置有配置于凹部的内侧的顶端部,所以能够进一步可靠性良好地防止两长边部向外侧挠曲变形。
(5)也可以为,所述限制部为突出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形状,所述护线套具有供所述限制部插入的插入孔。通过限制部插入到护线套的插入孔,能够防止护线套相对于壳体错位。限制部能够兼备防止护线套罩变形的功能和防止护线套错位的功能。因此,与各自分开地设置两功能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壳体的结构。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连接器的具体例。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具备壳体10、护线套40以及护线套罩60。另外,如图3所示,连接器具备杆90。壳体10能够与对方连接器嵌合。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壳体10与对方连接器在嵌合开始时相互面对的面侧作为前侧。上下方向以图1~图3及图5的上下方向为基准。
<对方连接器>
如图2所示,对方连接器具备对方壳体100和收纳于对方壳体100的对方端子零件110。对方壳体100为合成树脂制,形成为在上下方向细长的方筒状。在对方壳体100配置有多个对方端子零件110。对方端子零件110具有突出到对方壳体100内的突片部分。
<壳体>
壳体1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及图5所示,形成为在上下方向细长的方块状。壳体10的上下表面的左右尺寸小于壳体10的左右侧面(两侧面)的上下尺寸。如图2所示,壳体10在嵌合时插入到对方壳体100内。
壳体10具有多个腔11。在各腔11中插入收纳端子零件30。如图2所示,在壳体10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状态下,各端子零件30与各对方端子零件110连接。端子零件30具有被对方端子零件110的突片部分插入的筒状部分,并与电线W的端部连接。
如图5所示,壳体10在上下表面的左右中央部具有一对第1突出部12。第1突出部12形成为圆柱状。
壳体10在两侧面中的在上下隔开间隔的位置各具有一对第2突出部13。第2突出部13的突出方向(左右方向、内外方向)的顶端面沿着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平坦地形成。如图1所示,在第2突出部13的突出方向的顶端面包括向前后伸出的凸缘部分。
如图5所示,壳体10在两侧面中隔着上下的第2突出部13的上下位置各具有一对限制部14。各限制部14在壳体10的两侧面分别突出地形成。限制部14的突出方向的顶端面沿着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平坦地形成。限制部14的突出尺寸大于第2突出部13的突出尺寸。如图1所示,各限制部14及各第2突出部13在壳体10的侧面的前部排列配置于上下方向的同轴上。
限制部14在整体上形成为圆柱状。如图4及图7所示,限制部14在后侧下部具有凹部15。凹部15在限制部14的后表面及上下表面开口。凹部15的内表面具有:基面16,与壳体10的侧面没有台阶地连续;对置面17,与基面16平行地对置;以及底面18,在对置面17与基面16之间沿着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配置。在本实施例1的情况下,凹部15的凹入量(从限制部14的后端到底面18的距离)超过限制部14的半径。
如图6所示,限制部14在凹部15的对置面17的上下位置具有成对的限制主体19。各限制主体19形成为在前后方向延伸的肋状。如图4所示,限制主体19的端面沿着前后方向平坦地形成,并能够与护线套罩60的后述的顶端部74从外侧接触。
<护线套>
护线套40为橡胶制,如图1所示,具有:方筒状的护线套主体41,在上下方向细长地延伸,并在前方开口;管状的导出部42,从护线套主体41的后壁向后方突出,进一步向下方延伸。护线套40以将壳体10的外周面及后表面覆盖的方式配置。
护线套主体41的上下壁与壳体10的上下表面密合。护线套主体41的左右侧壁(两侧壁)与壳体10的两侧面密合。如图2所示,导出部42与护线套主体41的内部连通,并使从壳体10的后表面引出的各电线W向下方折弯。各电线W从导出部42的下端的开口向下方导出。
如图1所示,护线套主体41在上下壁具有一对第1卡止孔43。第1卡止孔43呈圆形开口,如图2所示,具有能够将第1突出部12嵌入的开口直径。如图1所示,护线套主体41在两侧壁中的在上下隔开间隔的位置各具有一对第2卡止孔44。第2卡止孔44呈圆形开口,具有能够将第2突出部13嵌入的开口直径。
护线套主体41在两侧壁中隔着上下的第2卡止孔44的上下位置各具有一对插入孔45。插入孔45呈圆形开口,如图4所示,具有能够将限制部14嵌入的开口直径。如图1所示,各插入孔45及各第2卡止孔44在护线套主体41的侧壁的前部排列配置于下方向的同轴上。另外,插入孔45及第2卡止孔44具有相同的开口直径。
<护线套罩>
护线套罩6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所示,形成为在上下方向细长地延伸并在前后贯穿的筒形状。护线套罩60能够分割成主体罩61和盖罩62。如图2所示,盖罩62以将护线套主体41的下部覆盖的方式配置。主体罩61以将护线套主体41中的除下部之外的主要部(护线套主体41的一半以上的部分)覆盖的方式配置。
如图1所示,主体罩61在主视时呈门型,具有:左右一对侧板部63;上板部64;以及弯曲状的上角部65,在两侧板部63与上板部64之间将两板部63、64连接。上板部64沿着左右方向配置。两侧板部63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另外,主体罩61具有沿着上下方向的背板部79,背板部79与两侧板部63及上板部64正交,如图2所示,将护线套主体41的后壁的后表面覆盖。
如图1所示,盖罩62在主视时呈U字,具有:左右一对锁定板部66,沿着上下方向配置;下板部67;以及弯曲状的下角部68,在两锁定板部66与下板部67之间将两板部66、67连接。下板部67沿着左右方向配置。两锁定板部66沿着上下方向配置。
两侧板部63及两锁定板部66构成在上下方向较长地配置的左右一对长边部L。上板部64及下板部67构成在与长边部L的长边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较短地配置的上下一对短边部S。
如图1及图3所示,两侧板部63在下端部具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肋状的锁定部69。两锁定板部66形成为向上方立起的门型框状。锁定板部66能够以下板部67侧为支点向内外挠曲变形。如图3所示,在锁定板部66的内侧嵌入锁定部69并卡止。由此,两锁定板部66连结保持于两侧板部63的下端部。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上板部64及下板部67突出地设置有上下一对伸出部71。如图2所示,伸出部71的前表面与面板P对置地配置。另外,连接器以与对方壳体100嵌合的状态装配于面板P。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上板部64及下板部67设置有上下一对贯穿孔72。贯穿孔72呈圆形开口,如图2所示,与第1卡止孔43连通地配置。在各贯穿孔72中嵌入各第1突出部12。
如图1所示,两侧板部63在上下中央部具有向比上下两端部靠后方凹陷的左右一对凹口73。两侧板部63在凹口73的里端的上下位置各具有一对顶端部74。
顶端部74是侧板部63的前缘部(开口端部),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凹口73在上下的顶端部74之间具有向比顶端部74靠后方凹陷的退避凹口75。两侧板部63在上侧的顶端部74的后方具有经由台阶邻接的厚壁的厚壁部76。两侧板部63在厚壁部76的下端部具有与顶端部74正交的卡止突起77。
在两侧板部63,在上下中央部且比退避凹口75靠后方突出地设置有左右一对支承轴78。支承轴78形成为圆柱状。
<杆>
杆90为合成树脂制,呈门型板状,如图3所示,具有左右一对臂部91(在图3中仅图示一个)和将两臂部91连结的沿着左右方向的连结部92。在两臂部91贯穿地设置有轴承孔93。在两臂部91的外表面设置有呈曲状延伸且在外周开口的凸轮槽94。杆90以从后方跨过护线套40的导出部42及护线套罩60的主体罩61的方式配置。在两臂部91的轴承孔93中嵌入支承轴78。杆90能够以轴承孔93(支承轴78)为中心从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转动。如图3所示,在初始位置上,凸轮槽94的入口朝向前方,连结部92配置于比护线套40的导出部42靠后方。如图2所示,在嵌合位置上,连结部92配置于主体罩61的伸出部71上。
在两臂部91的外周侧设置有能挠曲变形的弹性片95。如图3所示,弹性片95将护线套罩60的卡止突起77卡止。由此,杆90保持于初始位置。
在杆90位于初始位置时,在凸轮槽94的入口中插入对方壳体100的未图示的凸轮从动件。弹性片95和卡止突起77的卡止由对方壳体100的未图示的解除部解除。由此,杆90成为能够向嵌合位置转动的状态。当杆90朝向嵌合位置转动时,凸轮从动件在凸轮槽94的槽面上滑动而发挥凸轮作用,对方壳体100被壳体10以低嵌合力拉近。当杆90达到嵌合位置时,两壳体10、100保持成正规嵌合状态。
<连接器的组装结构>
当组装时,护线套40从后方安装到壳体10。通过护线套主体41的开口端侧(前端侧)从扩开的状态弹性地复原,从而两第1突出部12能够嵌入到两第1卡止孔43(参照图2),各第2突出部13能够嵌入到各第2卡止孔44,进一步地,各限制部14能够嵌入到各插入孔45。并且,通过两第1突出部12将两第1卡止孔43卡止,各第2突出部13将各第2卡止孔44卡止,进一步地,各限制部14将各插入孔45卡止,从而护线套40防脱地保持于壳体10。
接着,以中间夹着护线套40的方式将护线套罩60组装到壳体10。
主体罩61从上方盖在护线套40上。于是,上侧的第1突出部12嵌入到上板部64的贯穿孔72(参照图2),上板部64与护线套40的上壁接触。各顶端部74插入到对应的限制部14的凹部15内,以沿着底面18纵贯限制部14的方式配置(参照图3)。另外,各第2突出部13进入到左右的退避凹口75的内侧而退避。在此,通过主体罩61从倾斜的状态向沿着上下方向的正规的组装姿势移位,从而能够将各顶端部74从后方插入到凹部15,进一步能够避免主体罩61和各第2突出部13的干涉。
另一方面,盖罩62从下方盖在护线套40上。于是,下侧的第1突出部12嵌入到下板部67的贯穿孔72(参照图2),下板部67与护线套40的下壁接触。同时,两锁定板部66将两锁定部69卡止,主体罩61及盖罩62保持为被限制脱离的状态(参照图3)。
接着,在护线套罩60组装杆90。通过两支承轴78嵌入到两臂部91的轴承孔93,从而杆90以两支承轴78为中心能转动地得到支承。两臂部91的前部配置于退避凹口75的外侧(参照图3)。各第2突出部13的突出方向的顶端面与两臂部91的内表面隔开间隙地对置配置。然后,连接器基于杆90的转动操作而与对方连接器嵌合。
在杆90转动时,在护线套罩60经由支承轴78施加杆90的操作力。因此,有可能两侧板部63的前端部(开口端部)以向外侧打开的方式鼓出而变形。
但是,在本实施例1的情况下,在隔着支承轴78的上下两侧(长边方向两侧)设置有顶端部74(参照图3)。在顶端部74配置于凹部15内的状态下,顶端部74的外表面相对于限制主体19的端面以沿着前后方向接触的方式对置地配置(参照图4)。因此,通过顶端部74与限制主体19的端面接触,从而能够防止两侧板部63向外侧鼓出而变形。特别是在本实施例1的情况下,因为与限制主体19接触的顶端部74是两侧板部63的前端部(开口端部),所以能够有效、可靠地防止两侧板部63的变形。
另外,顶端部74在将主体罩61组装到壳体10的过程中从后方插入到凹部15。因此,能够避免护线套罩60在组装过程中与限制部14干涉,能够确保良好的组装作业性。
而且,通过防止两侧板部63的变形,能够避免主体罩61及盖罩62意外地分离的情况。而且,通过限制部14插入到插入孔45,从而也能够防止护线套40相对于壳体10错位。
(实施例2)
图8及图9示出实施例2。实施例2的限制部14E的凹部15E的形状与实施例1不同。
实施例2的凹部15E仅在限制部14E的后表面和限制部14E的上下表面中的任一面开口。凹部15E具有限制部14E的上下表面中的任一另一面封闭的闭合面21。
凹部15E在将限制部14E在与限制部14E的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剖切的截面(图8所示的截面(圆片截面))中,以将限制部14E的四分之一部(90度部分)切除的方式形成为L字形。在护线套罩60的顶端部74配置于凹部15E内的状态下,顶端部74与实施例1同样,除了与限制主体19接触从而可防止向外侧移位之外,还能够与闭合面21接触。由此,可限制护线套罩60向闭合面21侧错位。
例如,根据上下的凹部15E中的上侧的凹部15E在限制部14E的下表面开口、且下侧的凹部15E在限制部14E的上表面开口的结构,顶端部74通过与上侧的凹部15E的闭合面21接触而被限制向上侧的错位,并通过与下侧的凹部15E的闭合面21接触而被限制向下侧的错位。由此,护线套罩60以被限制上下错位的状态保持于壳体10。另外,实施例2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同样,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
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限制部上下成对地设置于壳体的侧面,但是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限制部也可以在壳体的侧面设置有一个、或者在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三个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限制部在整体上形成为圆柱状,但是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限制部也可以在整体上形成为棱柱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限制主体由在凹部的对置面(内表面)沿前后方向呈肋状延伸的形状构成,但是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限制主体部也可以不具有特别的形状,而通过凹部的对置面(内表面)自身来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主体罩及盖罩以能分割的方式设置,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主体罩及盖罩也可以借助铰链设置成一体。而且,护线套罩也可以与主体罩及盖罩没有区别地构成为单一的构件。
附图标记说明
L:长边部
P:面板
S:短边部
W:电线
10:壳体
11:腔
12:第1突出部
13:第2突出部
14、14E:限制部
15、15E:凹部
16:基面
17:对置面
18:底面
19:限制主体
21:闭合面
30:端子零件
40:护线套
41:护线套主体
42:导出部
43:第1卡止孔
44:第2卡止孔
45:插入孔
60:护线套罩
61:主体罩
62:盖罩
63:侧板部
64:上板部
65:上角部
66:锁定板部
67:下板部
68:下角部
69:锁定部
71:伸出部
72:贯穿孔
73:凹口
74:顶端部
75:退避凹口
76:厚壁部
77:卡止突起
78:支承轴
79:背板部
90:杆
91:臂部
92:连结部
93:轴承孔
94:凸轮槽
95:弹性片
100:对方壳体
110:对方端子零件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具备:
壳体;
护线套,以将所述壳体的外周覆盖的方式配置;以及
护线套罩,以将所述护线套的外周覆盖的方式配置,
所述护线套罩具有主体罩以及盖罩,所述主体罩以及所述盖罩以夹着所述护线套的状态彼此连结,
所述主体罩具有贯穿孔以及在开口侧的一端设置的顶端部,
所述壳体具有限制部、以及形成于外表面且比外表面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限制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在内侧配置所述主体罩的所述顶端部,
所述限制部的所述凹部具有限制主体,所述限制主体与所述主体罩的所述顶端部的外侧对置地配置,
在所述突出部嵌入所述贯穿孔的状态下,通过所述主体罩从倾斜的状态起向沿着上下方向的正规组装姿势移位,从而所述顶端部插入于所述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护线套罩呈筒状,具有:对置的一对短边部;和一对长边部,在与两短边部正交的方向对置且比所述两短边部长,
所述护线套罩的所述顶端部中配置于所述凹部的内侧的部分设置于所述一对长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一对长边部设置有支承轴,在所述支承轴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有杆,所述杆进行所述壳体和对方连接器的嵌合,
所述护线套罩的所述顶端部中配置于所述凹部的内侧的部分设置于所述一对长边部中的隔着所述支承轴的长边方向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限制部为突出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形状,所述护线套具有供所述限制部插入的插入孔。
CN202011078086.1A 2019-10-18 2020-10-10 连接器 Active CN1126881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0670 2019-10-18
JP2019190670A JP7272230B2 (ja) 2019-10-18 2019-10-18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8105A CN112688105A (zh) 2021-04-20
CN112688105B true CN112688105B (zh) 2022-07-19

Family

ID=75445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8086.1A Active CN112688105B (zh) 2019-10-18 2020-10-10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1736B2 (zh)
JP (1) JP7272230B2 (zh)
CN (1) CN112688105B (zh)
FR (1) FR3102312B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1791A (en) * 1996-08-30 1999-10-26 Kanse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US7249958B2 (en) * 2005-05-27 2007-07-31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with a moving plate
CN102074844A (zh) * 2009-11-20 2011-05-2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4425957A (zh) * 2013-08-23 2015-03-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425965A (zh) * 2013-08-23 2015-03-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429071A (zh) * 2017-02-13 2018-08-2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25168B2 (ja) * 1995-01-23 2000-03-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パネル取付コネクタ
JP3060885B2 (ja) * 1995-04-27 2000-07-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に対するカバーの嵌合保持構造および嵌合保持方法
JP3053746B2 (ja) * 1995-05-31 2000-06-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パネル取付型コネクタ
JP3687462B2 (ja) 2000-02-03 2005-08-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パネル取付型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
JP2006221920A (ja) * 2005-02-09 2006-08-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1791A (en) * 1996-08-30 1999-10-26 Kanse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US7249958B2 (en) * 2005-05-27 2007-07-31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with a moving plate
CN102074844A (zh) * 2009-11-20 2011-05-2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4425957A (zh) * 2013-08-23 2015-03-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425965A (zh) * 2013-08-23 2015-03-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429071A (zh) * 2017-02-13 2018-08-2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19368A1 (en) 2021-04-22
FR3102312B1 (fr) 2023-10-06
FR3102312A1 (fr) 2021-04-23
JP7272230B2 (ja) 2023-05-12
US11211736B2 (en) 2021-12-28
CN112688105A (zh) 2021-04-20
JP2021068507A (ja)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39634B2 (ja) コネクタ
CN109787035B (zh) 连接器
US9306320B2 (en) Connector
JP7207234B2 (ja) コネクタ
CN108352644B (zh) 连接器
CN109787015B (zh) 连接器
JP7042402B2 (ja) コネクタ
JP3337008B2 (ja) コネクタ
CN110945722B (zh) 连接器
JP3494285B2 (ja) コネクタ
CN109787036B (zh) 连接器
CN112688105B (zh) 连接器
JP2018133130A (ja) コネクタ
US10381781B2 (en) Sealed connector with slide lever assisted mating
CN112821134B (zh) 连接器
CN116848737A (zh) 连接器
CN114498135A (zh) 连接器
CN114824898A (zh) 连接器
EP195541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mounting in a panel cutout
CN112563834B (zh) 连接器
CN112563833B (zh) 连接器
JP4029775B2 (ja) コネクタ
JP7498433B2 (ja) 保護キャップ付端子
JP6996487B2 (ja) コネクタ
CN112670768B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