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5722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5722B
CN110945722B CN201880048222.7A CN201880048222A CN110945722B CN 110945722 B CN110945722 B CN 110945722B CN 201880048222 A CN201880048222 A CN 201880048222A CN 110945722 B CN110945722 B CN 110945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ions
moving plate
male
long side
fe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82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5722A (zh
Inventor
安田知晃
武田和亚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45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5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5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5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01R13/453Shutter or cover plate opened by engagement of counterpart
    • H01R13/4538Covers sliding or withdrawing in the direction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01R13/4223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连接器,在能够矫正移动板的长边部的变形状态的基础上,使移动板能够在罩部内顺利地移动。在罩部(18)内组装有对阳突片(15)的前端部进行保护的移动板(12)。移动板(12)具有矩形框状的周壁(36),周壁(36)具有长边部(43)和短边部(44)。在长边部(43)的外表面,在着其长边方向的中央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凸部(50)。在罩部(18)的内表面,在与多个凸部(5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形成为与各个凸部(50)对应的形状且供该凸部(50)嵌合的凹部(31)。多个凸部(50)分别形成为向长边方向的中央侧伸出但不向长边方向的端部侧伸出的单燕尾状。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公开有具备罩部的阳型连接器。在罩部内,突出配置有阳突片,并且组装有移动板。移动板具有平板状的板主体,在板主体设置有插入孔,阳突片被插通于插入孔而大致被定位。并且,移动板能够在罩部内从嵌合初始位置向里侧的嵌合完成位置移动,朝向嵌合位置逐渐使阳突片从插入孔突出的突出量增加。
移动板具有移动时在罩部的内表面滑动的方筒状的板引导部。在板引导部的外表面,多个燕尾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设置。各燕尾部都是相同形状,具有向突出方向的前端面展开的倒锥形状的双燕尾构造。在罩部的内表面,在与各燕尾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燕尾槽。
但是,板引导部具有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一对长边部以及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一对短边部。各燕尾部设置在长边部和短边部各自的外表面。
一般而言,为了确保移动板的移动的顺利性,这种长边部和短边部被要求轻量化,作为全体形成为薄壁。另一方面,当长边部成为薄壁时,存在如下问题:在成型时的冷却过程中,长边部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侧收缩而弯曲变形。但是,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长边部的各燕尾部嵌合到对应的燕尾槽,从而能够矫正长边部的长边方向中央侧弯曲变形的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240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情况下,由于燕尾部具有双燕尾构造,因此燕尾部与燕尾槽的接触面积比通常的凹凸嵌合构造大,作为整体而言,存在板引导部与罩部的接触面积变大的情况。其结果,移动板有可能无法在罩部内顺利地移动。相对于此,如果将燕尾部与燕尾槽的燕尾嵌合构造变更为通常的凹凸嵌合构造,则虽然能够减少板引导部与罩部的接触面积,但是存在难以矫正长边部的变形状态的问题。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所述的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在能够矫正长边部的变形状态的基础上,使移动板能够在罩部内顺利地移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罩部,阳突片突出配置于该罩部;以及移动板,具有能够使所述阳突片大致定位地插通的插通孔,通过向所述罩部内的里侧移动,从而使所述阳突片从所述插通孔突出的突出量增加,所述移动板具有能够在所述罩部的内表面滑动的矩形框状的周壁,所述周壁具有长边部和短边部,在所述长边部的外表面,在夹着其长边方向的中央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凸部,在所述罩部的内表面,在与所述多个凸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形成为与各个所述凸部对应的形状且供该凸部嵌合的凹部,所述多个凸部分别形成为向所述长边方向的中央侧伸出但不向所述长边方向的端部侧伸出的单燕尾状。
发明效果
由于各凸部形成为虽然向长边部的长边方向中央侧伸出但不向长边方向的端部侧伸出的单燕尾状,因此通过使各凸部嵌合到对应的凹部,从而能够有效地矫正长边部的长边方向中央侧弯曲变形的状态。另外,由于凸部形成为单燕尾状,因此与形成为双燕尾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凸部与凹部的接触面积,能够使移动板在罩部内顺利地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阳侧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阳侧壳体的主视图。
图4是移动板的主视图。
图5是移动板的仰视图。
图6是移动板的剖视图。
图7是阴侧壳体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在阳侧连接器中,移动板相对于阳侧壳体留在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两连接器被正规嵌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保护壁进入到隔壁的凹处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也可以构成为,在罩部内能够嵌合对方侧的阴侧壳体,在所述长边部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阴侧壳体的误嵌合防止凹部嵌合的误嵌合防止凸部,所述长边部具有所述误嵌合防止凸部与所述凸部在长边方向上彼此重叠的厚壁部。由此,能够提高长边部的强度,能够将长边部弯曲变形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多个凸部以在所述长边方向上非对称的方式配置在一对所述长边部的各个长边部。由此,对移动板赋予方向识别性,因此能够防止移动板以错误的姿势组装到罩部内。
<实施例1>
以下,根据图1~图10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由能够彼此嵌合的阴侧连接器70和阳侧连接器10构成。阴侧连接器70具备阴侧壳体71和多个阴侧端子零件72。阳侧连接器10具备阳侧壳体11、移动板12、杆13以及多个阳侧端子零件14。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使两连接器10、70开始嵌合时彼此相向的面侧为前侧,关于上下方向,以除了图5和图10的各图为基准。
如图9所示,阴侧壳体71为合成树脂制,具有框部73以及多个阴侧子壳体74。如图7所示,框部73构成上下方向长的方筒状,具有沿着上下方向配置的左右一对长边壁部75以及沿着左右方向配置的上下一对短边壁部76。在下侧的短边壁部76中的下表面的左右一侧突出设置有肋状部77。肋状部77构成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截面大致矩形的形态。
在框部73的上下两端部成对设置有块状的阴侧端子收纳部78。两阴侧端子收纳部78与长边壁部75和短边壁部76成为一体化,在内部具有多个阴侧腔79。另外,在框部73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阴侧子壳体收纳室80。各阴侧子壳体收纳室80构成左右方向长的大致矩形的开口形状,在两阴侧端子收纳部78之间在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
如图9所示,各个阴侧子壳体74从各阴侧子壳体收纳室80的后方插入到各阴侧子壳体收纳室80而被收纳。与阴侧端子收纳部78同样,在各阴侧子壳体74设置有多个阴侧腔79。各阴侧端子零件72从各阴侧子壳体74和两阴侧端子收纳部78中的各阴侧腔79的后方插入到各阴侧腔79而被收纳。各阴侧端子零件72的后端部与电线81的端部连接,各阴侧端子零件72的前端部具有能够接受对方侧的阳侧端子零件14的阳突片15而进行连接的箱状(筒状)的连接部82。
如图7所示,各阴侧子壳体收纳室80之间以及阴侧子壳体收纳室80与阴侧端子收纳部78之间被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隔壁83区划。各隔壁83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左右两端与框部73的长边壁部75连结成一体。各阴侧子壳体收纳室80之间的隔壁83构成为沿着左右方向的平板状的形态。
在各隔壁83的前端,设置有被切削成截面大致矩形的形态的凹处84。设置在各阴侧子壳体收纳室80之间的隔壁83的凹处84与设置在阴侧子壳体收纳室80与阴侧端子收纳部78之间的隔壁83的凹处84相比,前后方向的深度浅。另外,在各隔壁83中的凹处8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端壁部85。两端壁部85分别构成截面大致矩形状,成为如下形态:左右方向的内端划定凹处84,并且左右方向的外端与框部73的长边壁部75连结成一体。
在两长边壁部75的外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有多个误嵌合防止凹部86。各误嵌合防止凹部86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在长边壁部75的前端开口的截面大致矩形的槽形状,在两长边壁部75的上下两端部以分别成对的方式配置。
在两长边壁部75的外表面中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突出设置有一对凸轮从动件87。凸轮从动件87构成为前后方向长的扁平柱状的形态。
如图3所示,阳侧壳体11为合成树脂制,作为整体具有上下方向长的形状。在阳侧壳体11的两侧外表面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突出设置有一对支轴16。杆13可旋转地支承在两支轴16。杆13为合成树脂制,详细地讲,虽然未图示但构成门型形状,以跨过阳侧壳体11的方式安装。杆13在与对方侧的阴侧壳体71卡合的状态下以支轴16为中心从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转动,从而进行两壳体11、71的嵌合动作。
阳侧壳体11具有与阴侧壳体71类似形态的阳侧主体部17以及从阳侧主体部17的外缘向前方突出的罩部18。阳侧主体部17在与两阴侧端子收纳部78和各阴侧子壳体收纳室80对应的位置具有与这些相同形态的两阳侧端子收纳部19和各阳侧子壳体收纳室20。在各阳侧子壳体收纳室20中收纳从后方插入的阳侧子壳体21。如图8所示,在两阳侧端子收纳部19和设置在各阳侧子壳体21的各阳侧腔22分别以插入方式收纳阳侧端子零件14。
各阳侧端子零件14具有筒状的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卡止于各阳侧腔22的内壁,在主体部分的后方相连着与电线23的端部连接的部分,在主体部分的前方突出有阳突片15。各阳侧端子零件14的阳突片15被配置成突出到罩部18内。收纳在两阳侧端子收纳部19的各阳侧端子零件14被构成为比较大型的大型阳端子24,收纳在各阳侧子壳体21的各阳侧端子零件14构成为比较小型的小型阳端子25。大型阳端子24的阳突片15与小型阳端子25的阳突片15相比,向罩部18内的突出量大。
如图3所示,罩部18形成为上下方向长的方筒状,具有沿着上下方向的左右一对侧壁部26以及沿着左右方向的上下一对上壁部27和下壁部28。在下壁部28的左右一侧设置有肋接纳部29。肋接纳部29以截面大致矩形状鼓出,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并在罩部18的前端开口。在肋接纳部29嵌合插入肋状部77,从而阴侧壳体71以正规姿势被嵌合到阳侧壳体11。
在两侧壁部26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一对进入口30。两进入口30构成在两侧壁部26的前端开口的形态,能够在内部容纳后述的凸轮部。
另外,在两侧壁部26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凹部31。各凹部31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两侧壁部26的各自,详细地讲,成对配置在夹着设置有进入口30的上下方向中央(长边方向的中央)的两侧。更详细地讲,设置在两侧壁部26中的一个侧壁部26(图3的右侧的侧壁部26)的两凹部31,配置在上下方向外侧的靠端部的位置,设置在另一个阴线侧壁部26(图3的左侧的侧壁部26)的两凹部31,配置在上下方向外侧的从端部稍微分开的位置。因此,各凹部31以左右非对称地配置在两侧壁部26的各自。在本实施例1的情况下,上下成对的凹部31配置在离侧壁部26的上下方向中央彼此等距离的位置。但是,上下成对的凹部31也可以从侧壁部26的上下方向中央分开彼此不同的距离而配置。
各凹部31分别形成为单燕尾状。详细地讲,如图2所示,各凹部31通过沿着上下方向的里面32(底面)、上下方向外侧(图中箭头A方向)的端面(侧壁部26的远离上下方向中央的一侧的端面)且与里面32正交的沿着左右方向的水平面33以及侧壁部26的上下方向内侧(图中箭头B方向)的端面(侧壁部26的靠近上下方向中央的一侧的端面)且相对于里面32以锐角方向配置的倾斜面34而被划定。换言之,倾斜面34形成为随着从侧壁部26的内表面侧向里面32侧行进而向上下方向中央侧以直线状倾斜的形态。
接着对移动板12进行说明。移动板12为合成树脂制,如图4和图6所示,具有沿着上下方向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板主体35以及从板主体35的外周缘向前方突出的大致矩形方筒状的周壁36。
在板主体35贯通设置有多个插通孔37。各插通孔37形成为以截面大致矩形状开口的形态,各阳侧端子零件14的阳突片15能够以定位状态插通到各插通孔37的内部。各插通孔37中的与各大型阳端子24对应的插通孔构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开口得大的形态,能够供宽幅的阳突片15定位插通。另外,在板主体35,在上下方向上与各插通孔37相邻的位置贯通设置有多个治具插通孔38。如图8所示,治具插通孔38配置在与茅状物39对应的位置,供未图示的治具插通到内部。茅状物39形成为在阳侧腔22的内表面突出的形态,具有将阳侧端子零件14弹性地卡止而防止其脱离的功能,茅状物39卡止阳侧端子零件14的卡止状态通过上述的治具而被解除。如图4所示,各治具插通孔38中的、与大径的各插通孔37相邻的治具插通孔38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开口得大的形态。
在将上下两段的各插通孔37设为一个插通孔组40时,在板主体35上沿着上下方向设置有多个插通孔组40。各插通孔组40设置在与对方侧的阴侧子壳体74和阴侧端子收纳部78的各自对应的位置。此处,在板主体35的前表面突出设置有多个保护壁41,多个保护壁41将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插通孔组40之间分隔。各保护壁41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肋状形态,在上下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而彼此平行配置。各保护壁41的左右两端不与周壁36相连,成为从周壁36的后述的长边部43分开的开放端42。各保护壁41中的、在上端部和下端部中与大径的插通孔37相邻的保护壁41与其他的保护壁41(与小径的插通孔37相邻的保护壁41)相比,突出量大且上下方向的厚度也大。
在两连接器10、70嵌合时,各保护壁41配置在与阴侧壳体71的各隔壁83相同的高度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与各隔壁83连续配置。各保护壁41的上下方向的厚度比对应的隔壁83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小。
周壁36具有沿着上下方向配置的左右一对长边部43以及沿着左右方向配置的上下一对短边部44。在下侧的短边部44的左右一侧设置有肋退避部45。如图5所示,肋退避部45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而在短边部44的前端开口的形态。阴侧壳体71的肋状部77穿过肋退避部45而嵌合插入到罩部18的肋接纳部29。
在两长边部43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设置有组装时与罩部18的进入口30连通的一对导入口46。如图4所示,在两长边部43的外表面,在与两导入口46的里端部对应的位置突出设置有凸轮销47。在两壳体11、71的嵌合过程中,阴侧壳体71的凸轮从动件87进入到导入口46并且与凸轮销47合体而构成凸轮部,该凸轮部经由罩部18的进入口30而与杆13凸轮卡合,从而移动板12和阳侧壳体11跟随杆13的转动而连动。
在两长边部43的内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误嵌合防止凸部49。如图4和图6所示,各误嵌合防止凸部49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而前端面对长边部43的前端并且后端与板主体35相连的截面大致矩形的肋状,在两长边部43的上下两端部分别成对配置。在两壳体11、71嵌合时,各误嵌合防止凸部49嵌合插入到阴侧壳体71的对应的误嵌合防止凹部86。
另外,在两长边部43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凸部50。各凸部50在两长边部43各自中,在上下方向上分开间隔配置,详细地讲,成对配置在夹着设置有导入口46的上下方向中央(长边方向的中央)的两侧。更详细地讲,设置在两长边部43中的一个长边部43的两凸部50配置在上下方向外侧的靠端部的位置,设置在另一个长边部43的两凸部50配置在上下方向外侧的从端部稍微分开的位置。因此,各凸部50在两长边部43的各自以左右非对称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例1的情况下,上下成对的凸部50配置在从长边部43的上下方向中央分开彼此等距离的位置。但是,上下成对的凸部50也可以从长边部43的上下方向中央分开彼此不同的距离而配置。
各凸部50分别形成为单燕尾状。详细地讲,如图2所示,各凸部50由沿着上下方向的突出端面51(前端面)、上下方向外侧(图中箭头A方向)的端面(长边部43的从上下方向中央分开的一侧的端面)且沿着与突出端面51正交的左右方向的平坦面52、上下方向内侧(图中箭头B方向)的端面(长边部43的靠近上下方向中央的一侧的端面)且相对于突出端面51以锐角方向配置的悬伸面53形成。换言之,悬伸面53形成为从长边部43的外表面侧向突出端面51侧逐渐向上下方向中央侧倾斜的形态。
如图4所示,在两长边部43设置有通过各凸部50与各误嵌合防止凸部49局部地在上下方向上重叠而成为厚壁的厚壁部54。厚壁部54设置在与除了图4左上的凸部50和误嵌合防止凸部49的三组凸部50和误嵌合防止凸部49对应的位置。
接着,对本实施例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两连接器10、70嵌合之前,在阳侧壳体11的罩部18内组装移动板12。如图8所示,移动板12被配置在板主体35从阳侧主体部17的前表面向前方分开的初始位置。此时,移动板12被卡止于罩部18的锁定部分,从而以移动限制状态被保持在初始位置。另外,各阳侧端子零件14的阳突片15的前端部,以大致被定位的状态插通到板主体35的对应的各插通孔37。
在移动板12位于初始位置时,各阳突片15的最前端(前端)配置为比相邻的保护壁41的最前端(前端)向后方退缩。因此,假设即使在两连接器10、70嵌合时,阴侧连接器70处于相对于罩部18倾斜的姿势,这种误嵌合姿势的阴侧连接器70通过与各保护壁41的最前端抵接,从而基本上不会与各阳突片15的前端产生干扰,各阳突片15被维持于保护状态。
另外,在移动板12位于初始位置时,各阳突片15的前端部贯通对应的插通孔37而向板主体35的前方突出配置。因此,在移动板12位于初始位置时,能够从前方将未图示的导通检查用的探针推到各阳突片15的前端部的突出部分来进行导通检查。
如图1所示,当将移动板12组装到罩部18内时,被配置为周壁36能够沿着周向抵接(可滑动接触)到罩部18的内表面。详细地讲,两长边部43和两短边部44被配置为能够分别抵接到两侧壁部26、上壁部27以及下壁部28,成为移动板12在罩部18内不会倾斜而被定位的状态。
另外,周壁36的两长边部43的各凸部50以嵌合状态插入到罩部18的两侧壁部26的各凹部31。详细地讲,如图2所示,凸部50的突出端面51、平坦面52以及悬伸面53被配置为分别面向各凹部31的里面32、水平面33以及倾斜面34并能够抵接。
但是,移动板12为了确保移动的顺利性而谋求轻量化,全体形成为薄壁。特别是,由于周壁36形成为上下方向长的方筒状的形态,因此在树脂成型时的冷却过程中,存在两长边部43的上下方向中央侧容易以彼此靠近的方式向内弯曲变形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例1的情况下,移动板12组装到罩部18内,各凸部50被嵌合插入到对应的凹部31,从而各凸部50的悬伸面53以陷入的方式抵接到对应凹部31的倾斜面34,两长边部43的上下方向中央侧向内弯曲变形的状态得到有效地矫正。
接着,进行两连接器10、70的嵌合作业。在进行嵌合时,阴侧壳体71插入到阳侧壳体11的罩部18内,与移动板12的板主体35面对地配置。于是,如图10所示,在各隔壁83的凹处84中插入对应的保护壁41的大致整体。在凹处84内,保护壁41在上下方向上被配置为与阴侧子壳体74或阴侧端子收纳部78之间稍微隔开间隙(参照图9),而另一方面在左右方向上被配置为开放端42能够抵接到端壁部85,从而被定位。端壁部85成为在保护壁41的开放端42与长边部43之间在左右方向上被定位的状态。
另外,各误嵌合防止凸部49以嵌合状态插入到各误嵌合防止凹部86,并且肋状部77经由肋退避部45以嵌合状态插入到肋接纳部29,从而避免阴侧壳体71以上下反转的姿势误嵌合到阳侧壳体11和移动板12的情况。
另外,当阴侧壳体71浅浅地嵌合到罩部18内时,凸轮从动件87经由导入口46和进入口30与凸轮销47合体而构成凸轮部,并且限制移动板12向里侧移动的锁定被解除,成为移动板12能够向里侧移动的状态。
接着,当杆13转动时,凸轮机构在凸轮部与杆13之间发挥作用,阴侧壳体71与移动板12一起深深地嵌合到罩部18内的里侧。在该期间,移动板12的周壁36在罩部18的内表面滑动,并且各凸部50在各凹部31的内表面滑动,实现移动板12的移动引导。由此,当两连接器10、70正规嵌合时,如图9所示,板主体35大致抵接到阳侧主体部17而成为被夹在阳侧主体部17与阴侧壳体71之间的状态,而且,各阳侧端子零件14的阳突片15插入到各阴侧端子零件72的连接部82并电连接。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例1,由于在板主体35的插通孔组40之间突出设置有保护壁41,因此在移动板12位于初始位置时,通过保护壁41来保护各阳突片15的前端部的突出部分。其结果,能够防止各阳突片15由于与异物产生干扰而损坏、破损。
另外,保护壁41在两连接器10、70嵌合时进入到设置于阴侧壳体71的隔壁83的凹处84而退避。此时,保护壁41从周壁36的两长边部43分开,与框部73连结的端壁部85留在凹处84的两侧。因此,在隔壁83接纳保护壁41的凹处84无需在框部73的整个全宽上开口,能够抑制隔壁83和框部73的强度降低到必要以上。另外,通过端壁部85的存在而使外部异物很难进入到凹处84,能够确保阳突片15的电可靠性。
另外,多个阳突片15包含突片宽度大的大型阳端子24和突片宽度小的小型阳端子25,与大型阳端子24的前端部相邻的保护壁41,比与小型阳端子25的前端部相邻的保护壁41形成得厚,因此即使存在与大型阳端子24对应的插通孔37的开口直径变大的情况,也能够通过厚壁的保护壁41来确保板主体35的强度。另外,由于与小型阳端子25的前端部相邻的保护壁41不成为厚壁,因此板主体35的重量不会重到必要以上,能够确保移动板12的移动的顺利性。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1,凸部50形成为向罩部18的长边部43的上下方向中央侧伸出但不向上下方向端部侧伸出的单燕尾状,因此,通过各凸部50嵌合到对应的凹部31,从而能够有效地矫正长边部43的上下方向中央侧弯曲变形的状态。另外,由于凸部50形成为单燕尾状,因此与形成为双燕尾状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凸部50与凹部31的接触面积,移动板12能够顺利地在罩部18内移动。
另外,在罩部18的长边部43的内表面设置有嵌合到阴侧壳体71的误嵌合防止凹部86的误嵌合防止凸部49,长边部43具有误嵌合防止凸部49与凸部50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重叠的厚壁部54,因此能够提高长边部43的强度,能够将长边部43的弯曲变形防患于未然。
另外,各凸部50在上下方向上非对称地配置在一对长边部43的各自,因此对移动板12赋予方向识别性,能够与肋状部77等配合来防止移动板12以错误的姿势组装到罩部18内。
<其他的实施例>
以下,简单说明其他的实施例。
(1)凹部的水平面和凸部的平坦面,也可以在维持凹部和凸部的单燕尾形状的范围内,相对于左右方向稍微倾斜而配置。
(2)凹部和凸部,也可以分别在侧壁部和长边部中,在上下方向上排列设置有三个以上。
(3)与阴侧子壳体收纳室对应的部分也可以全部由阴侧端子收纳部构成,隔壁配置在相邻的阴侧端子收纳部之间。相反,与阴侧端子收纳部对应的部分也可以全部由阴侧子壳体收纳室构成,隔壁配置在相邻的阴侧子壳体收纳室之间。
(4)长边部的长边方向(形成方向)也可以被设定为与实施例1正交的左右方向。
附图标记说明
10…阳侧连接器
11…阳侧壳体
12…移动板
14…阳侧端子零件
15…阳突片
18…罩部
31…凹部
35…板主体
36…周壁
37…插通孔
41…保护壁
43…长边部
44…短边部
49…误嵌合防止凸部
50…凸部
54…厚壁部
70…阴侧连接器
71…阴侧壳体
73…框部
83…隔壁
84…凹处
85…端壁部
86…误嵌合防止凹部

Claims (3)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罩部,阳突片突出配置于该罩部;以及
移动板,具有能够使所述阳突片大致定位地插通的插通孔,通过向所述罩部内的里侧移动,从而使所述阳突片从所述插通孔突出的突出量增加,
所述移动板具有能够在所述罩部的内表面滑动的矩形框状的周壁,所述周壁具有长边部和短边部,
在所述长边部的外表面,在夹着其长边方向的中央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凸部,在所述罩部的内表面,在与所述多个凸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形成为与各个所述凸部对应的形状且供该凸部嵌合的凹部,
所述多个凸部分别形成为向所述长边方向的中央侧伸出但不向所述长边方向的端部侧伸出的单燕尾状,
在所述罩部内能够嵌合对方侧的阴侧壳体,在所述长边部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阴侧壳体的误嵌合防止凹部嵌合的误嵌合防止凸部,所述长边部具有所述误嵌合防止凸部与所述凸部在长边方向上彼此重叠的厚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部的与所述移动板的周壁的短边部对应的壁部形成有肋接纳部,该肋接纳部接纳在对方侧的阴侧壳体的短边壁部形成的肋状部,
在所述移动板的所述周壁的短边部与所述肋接纳部对应地设置有肋退避部,
所述阴侧壳体的肋状部穿过所述移动板的肋退避部而嵌合插入到所述罩部的肋接纳部,从而所述阴侧壳体以正规姿势嵌合到阳侧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凸部以在所述长边方向上非对称的方式配置在一对所述长边部的各个长边部。
CN201880048222.7A 2017-07-31 2018-07-10 连接器 Active CN1109457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7549A JP6794954B2 (ja) 2017-07-31 2017-07-31 コネクタ
JP2017-147549 2017-07-31
PCT/JP2018/025945 WO2019026562A1 (ja) 2017-07-31 2018-07-10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5722A CN110945722A (zh) 2020-03-31
CN110945722B true CN110945722B (zh) 2021-03-23

Family

ID=65232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8222.7A Active CN110945722B (zh) 2017-07-31 2018-07-10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8488B2 (zh)
EP (1) EP3664226A4 (zh)
JP (1) JP6794954B2 (zh)
CN (1) CN110945722B (zh)
WO (1) WO20190265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32406B2 (ja) * 2019-06-25 2023-03-0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CN112952417B (zh) * 2019-12-11 2023-01-31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高速传输用连接器
JP7452390B2 (ja) * 2020-11-24 2024-03-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4684U (ja) * 1993-05-15 1994-12-0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内へのコネクタ誤挿入防止構造
JP2002008753A (ja) * 2000-06-16 2002-01-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
JP3743555B2 (ja) * 2001-05-07 2006-02-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3173838A (ja) * 2001-12-06 2003-06-2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3804524B2 (ja) * 2001-12-07 2006-08-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804830B2 (ja) * 2002-03-25 2006-08-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4103449A (ja) 2002-09-11 2004-04-0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4078963B2 (ja) 2002-11-27 2008-04-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6196225A (ja) * 2005-01-11 2006-07-2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5012086B2 (ja) 2007-02-26 2012-08-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211639B2 (ja) * 2007-10-29 2013-06-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360469B2 (ja) * 2008-12-22 2013-12-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09056184B4 (de) * 2008-12-22 2012-10-0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Verbinder
JP5257347B2 (ja) * 2009-12-08 2013-08-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23700B2 (ja) * 2011-07-01 2015-05-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JP6213583B2 (ja) * 2016-01-27 2017-10-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64226A4 (en) 2020-08-12
US20200169027A1 (en) 2020-05-28
JP6794954B2 (ja) 2020-12-02
EP3664226A1 (en) 2020-06-10
CN110945722A (zh) 2020-03-31
US11088488B2 (en) 2021-08-10
WO2019026562A1 (ja) 2019-02-07
JP2019029197A (ja) 2019-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6891B (zh) 连接器
TWI595707B (zh) 連接器
CN110945722B (zh) 连接器
US7581969B2 (en) Connector with auxiliary housing having inverted insertion preventing portion
JP5181843B2 (ja) コネクタ
US8998626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8485838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with collective rubber stopper
US9300072B2 (en) Connector
US7695325B2 (en) Connector
US11791583B2 (en)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fitting and restricting portion
US11342710B2 (en) Connector
US10559908B2 (en) Connector
JP4987624B2 (ja) 分割式コネクタ
US20190267740A1 (en) Connector
JP5360469B2 (ja) コネクタ
JP2019029198A (ja) コネクタ
JP2019175728A (ja) コネクタ
JP6286390B2 (ja) コネクタ
US11757227B2 (en) Connector having rear holder
JP2002184511A (ja) コネクタ
JP7389405B2 (ja) コネクタ
WO2022176580A1 (ja) コネクタ
JP6248062B2 (ja) コネクタ
US8403713B2 (en) Connector with dedicated locks and engaging portions
JP5573267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