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0768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0768B
CN112670768B CN202010972846.7A CN202010972846A CN112670768B CN 112670768 B CN112670768 B CN 112670768B CN 202010972846 A CN202010972846 A CN 202010972846A CN 112670768 B CN112670768 B CN 1126707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arm
housing
restricting portion
fitting
displa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28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0768A (zh
Inventor
野村健介
黄家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70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0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0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0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壳体的结构的结构。连接器具备:检测构件(30),以能移动到初期位置和检测位置的方式被保持于锁臂(15),在两壳体(10、50)正规嵌合时能移动到检测位置;和限制部(24),在壳体(10)中设置于与锁臂(15)对置的位置。限制部(24)在能够从与在两壳体(10、50)的嵌合过程中锁臂(15)移位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与锁臂(15)碰触的位置具有第1限制面(24A),在能够从在两壳体(10、50)的嵌合过程中锁臂(15)移位的一侧与位于检测位置的检测构件(30)碰触的位置具有第2限制面(24B)。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和滑块。壳体具有能挠曲的锁臂,通过锁臂将对方壳体的锁定部弹性地卡止,从而与对方壳体保持为嵌合状态。滑块相对于壳体能在初期位置与检测位置之间移动地组装,伴随壳体与对方壳体正规嵌合,可容许从初期位置向检测位置的移动。
在壳体形成有向上方呈台阶状突出的一对挠曲限制部。两挠曲限制部的上端面形成为大致沿着前后方向及宽度方向的限制面。当滑块位于检测位置时,通过滑块的突出部的被限制面抵接于两挠曲限制部的限制面,从而锁臂向下侧的挠曲动作被限制。专利文献2~4的连接器也同样在壳体设置有限制锁臂的挠曲动作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07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054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22502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7-545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如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进一步设置防止锁臂反转(向与在两壳体的嵌合过程中移位的方向(下方)相反的方向(上方)的移位)的结构是有效的。在该情况下,当锁臂将要向上方移位时,需要将能够从上侧与锁臂碰触的部分设置于壳体。但是,除了挠曲限制部之外,还另外设置防止锁臂向上方挠曲变形的结构,从而产生壳体的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
本公开的连接器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提供能够简化壳体的结构的结构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
壳体;
锁臂,设置于所述壳体,将对方壳体锁定于嵌合状态;
检测构件,以能移动到初期位置和检测位置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锁臂,在两壳体正规嵌合时能移动到所述检测位置;以及
限制部,在所述壳体中设置于与所述锁臂对置的位置,
所述限制部在能够从和在所述两壳体的嵌合过程中所述锁臂移位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与所述锁臂碰触的位置具有第1限制面,
所述限制部在能够从在所述两壳体的嵌合过程中所述锁臂移位的一侧与位于所述检测位置的所述检测构件碰触的位置具有第2限制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以提供能够将壳体的结构简化的结构为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壳体的后视图。
图2是壳体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A-A截面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从斜上方观看壳体的后端的剖切立体图。
图5是检测构件的主视图。
图6是检测构件的俯视图。
图7是检测构件的侧视图。
图8是检测构件的后视图。
图9是表示检测构件相对于壳体位于初期位置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壳体和对方壳体的正规嵌合状态下、检测构件位于检测位置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1是检测构件位于检测位置的状态的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12是检测构件位于检测位置的状态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3是检测构件位于检测位置的状态的连接器中的、锁臂的后端周边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连接器,
(1)具备:
壳体;
锁臂,设置于所述壳体,将对方壳体锁定于嵌合状态;
检测构件,相对于所述锁臂以能移动到初期位置和检测位置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锁臂,在两壳体正规嵌合时能移动到所述检测位置;以及
限制部,与所述锁臂分开地设置于所述壳体,
所述限制部在能够从和在所述两壳体的嵌合过程中所述锁臂移位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与所述锁臂碰触的位置具有第1限制面,
所述限制部在能够从在所述两壳体的嵌合过程中所述锁臂移位的一侧与位于所述检测位置的所述检测构件碰触的位置具有第2限制面。
根据本公开的结构,当锁臂将要向与在两壳体的嵌合过程移位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移位时,通过锁臂与限制部的第1限制面碰触,从而能防止锁臂反转。在两壳体正规嵌合后,通过限制部的第2限制面与移动到检测位置的检测构件碰触,从而能够防止锁臂向解除针对对方壳体的锁定的方向意外地移位。第1限制面和第2限制面均配备于限制部。因此,与第1限制面和第2限制面分别配备于各不相同的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壳体的结构。
(2)优选的是,在所述壳体设置有过度移位限制部,所述过度移位限制部能够从在嵌合过程中所述锁臂移位的一侧与位于所述初期位置的所述检测构件碰触。
根据该结构,通过位于初期位置的检测构件与过度移位限制部碰触,从而能够防止锁臂过度移位。
(3)优选的是,所述限制部及所述过度移位限制部分别与所述壳体连续地设置成一体。
根据该结构,限制部和过度移位限制部相互被加强,能够确保与检测构件碰触时的耐久性。
(4)优选的是,在所述壳体、且所述锁臂的两侧设置有一对保护壁,所述限制部和所述过度移位限制部设置于所述一对保护壁的相互对置的内表面。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限制部和过度移位限制部设置于保护壁的内表面,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5)优选的是,在所述壳体、且与在所述两壳体的嵌合过程中所述锁臂的后端部移位的一侧对置的位置设置有腔塔,所述保护壁的后端位于比所述腔塔的后端靠后方。优选所述过度移位限制部设置于所述保护壁的后端侧。
当腔塔短(向后方的突出量小)时,在腔塔设置过度移位限制部在设计上变难。但是,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因为保护壁的后端位于比腔塔的后端靠后方,所以能够在保护壁的后端侧没有障碍地设置过度移位限制部,能够可靠性良好地防止锁臂过度移位。
(6)优选的是,在所述一对保护壁设置有将所述限制部和所述腔塔连接的连接部。
根据该结构,限制部更加被加强,能够提高与检测构件碰触时的耐久性。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13说明将本公开的连接器具体化的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1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3、6、7、9、10中的右方定义为前方。关于上下方向,将图1、3~5、7~11所示的朝向原样地定义为上方、下方。关于左右方向,将图1、2、5、8、11、12所示的朝向原样地定义为左方、右方。
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具备壳体10、与壳体10一体形成的锁臂15、以及装配于锁臂15的检测构件30。壳体10能够与对方壳体50嵌合。
<壳体>
如图1、2所示,壳体10具有端子收纳部11和将端子收纳部11包围的筒状嵌合部12。端子收纳部11的后端侧构成为腔塔11A。腔塔11A为圆筒状。腔塔11A在壳体10中设置于与在两壳体10、50的嵌合过程中后述的锁臂15的后端部(导向部18)移位的一侧(下侧)对置的位置。在筒状嵌合部12的后端部设置有后壁部13。在后壁部13的后表面设置有供未图示的电线盖装配的装配部13A。筒状嵌合部12的后端部经由后壁部13及装配部13A与端子收纳部11的外周相连。端子收纳部11的外周与筒状嵌合部12的内周之间的空间成为在前方开放的嵌合空间14(参照图9)。如图9所示,在端子收纳部11的后端侧的外周安装有密封环11C。密封环11C与嵌入到嵌合空间14内的对方壳体50密合,将壳体10与对方壳体50之间液密地密封。在端子收纳部11的内部收纳有呈阴形的公知形态的端子零件T1。在端子收纳部11设置有使端子零件T1防脱的矛状部11D。矛状部11D能挠曲地呈悬臂状突出到端子收纳部11的内部。在端子收纳部11的前端的外周嵌入有前保持件11E。前保持件11E的后端与密封环11C的前端对置。前保持件11E限制矛状部11D向下方的挠曲变形,并且进行密封环11C的防脱。
如图1、2所示,壳体10在后部上端侧设置有一对保护壁10A。保护壁10A从装配部13A立起。保护壁10A与后壁部13的后表面相连。一对保护壁10A在左右方向相互对置。一对保护壁10A设置于后述的锁臂15的两侧。保护壁10A的后端位于比腔塔11A的后端靠后方。
如图1所示,在腔塔11A的内侧两个圆筒状部分的上端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一对内侧过度挠曲限制部11B。内侧过度挠曲限制部11B以如下方式发挥作用:在检测构件30没有组装到壳体10时与向下方挠曲的锁臂15碰触,从而限制锁臂15的过度挠曲。
<锁臂>
如图2所示,筒状嵌合部12中与端子收纳部11的上表面对应的区域作为锁臂15发挥作用。在筒状嵌合部12的后端部中形成有锁臂15的区域(一对保护壁10A之间的部分),后壁部13被切除,如图9所示,嵌合空间14向后方开放。如图2所示,锁臂15具备左右一对臂部16、将两臂部16的前端部彼此连结的止动部17、以及将两臂部16的后端部彼此连结的导向部18。
如图2所示,在两臂部16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向左右方向(宽度方向)外方突出的板状的支承部19。两支承部19的突出端与保护壁10A相连。通过该支承部19的支承结构,锁臂15始终配置成锁定姿势(作为自然状态的水平姿势,参照图9),能够以支承部19为支点呈跷跷板状弹性移位。另外,以下将止动部17朝从端子收纳部11的外表面向上方离开的方向移位、且导向部18以接近端子收纳部11的外表面的方式向下方移位的方向定义为锁定解除方向。锁定解除方向是锁臂15在两壳体10、50的嵌合过程中移位的方向。
如图2所示,止动部17位于锁臂15的前端部(比支承部19靠前方)。导向部18位于锁臂15的后端部。如图1所示,导向部18具备:左右一对侧壁部20,在臂部16的后端部向上方立起;和上壁部21,将两侧壁部20的上端缘彼此连结。在上壁部21的后缘部形成有凹部22。在两臂部16中的比支承部19靠后方的位置突出形成有抵接部23。抵接部23为在从臂部16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后向左右方向外方突出的形态。抵接部23向比两臂部16的左右两侧缘靠左右方向外方突出。
<限制部>
如图1~图4所示,在壳体10形成有左右一对限制部24。限制部24设置于与自然状态下的锁臂15隔开间隔地对置的位置。限制部24设置于一对保护壁10A的相互对置的内表面。限制部24为在前后方向长的肋状。限制部24从保护壁10A向左右方向内方且斜上方突出。限制部24的突出端(顶端)的上下表面(后述的第1限制面24A及第2限制面24B)在左右方向成为平坦。如图1所示,限制部24从后方观看折弯成曲柄形状。如图1~图4所示,限制部24位于两臂部16(锁臂15)的左右两侧。如图1所示,限制部24位于比支承部19靠下方。限制部24的顶端位于比抵接部23靠上方。限制部24的基端在左右方向上成为与抵接部23的局部重叠的位置关系。限制部24的顶端在上下方向上成为与抵接部23的后端的局部重叠的位置关系。抵接部23的后端在锁臂15中位于比后端靠前方。如图3、4所示,在限制部24的前端连接有在前后方向长的延伸部25。延伸部25从保护壁10A朝向上方且左右方向内方以短于限制部24的长度突出。
限制部24的下表面成为能够从与锁臂15在两壳体10、50的嵌合过程中移位的一侧(下侧)相反的一侧(上侧)与锁臂15碰触的第1限制面24A。另外,限制部24的上表面成为能够从锁臂15在两壳体10、50的嵌合过程中移位的一侧(下侧)与位于检测位置的检测构件30碰触的第2限制面24B。
如图3、4所示,在一对保护壁10A的内表面设置有将限制部24和腔塔11A连接的连接部27。连接部27从保护壁10A到腔塔11A沿着上下方向设置。这样,通过连接部27将限制部24和腔塔11A连接,从而限制部24更加被加强,能够提高与检测构件30碰触时的耐久性。连接部27的后端部也与过度移位限制部26连接。
<过度移位限制部>
如图1~图4所示,在壳体10形成有左右一对过度移位限制部26。过度移位限制部26配置于能够从锁臂15在嵌合过程中移位的一侧(下侧)与如后所述位于待机位置(初期位置)的检测构件30碰触的位置。过度移位限制部26构成为在一对保护壁10A相互对置的内表面突出的突出部。过度移位限制部26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比限制部24靠下方。过度移位限制部26的上端部在左右方向上与抵接部23的下端部重叠。过度移位限制部26的前端在上下方向上与限制部24的后端部重叠。过度移位限制部26位于比抵接部23靠后方。过度移位限制部26设置于保护壁10A的后端。过度移位限制部26具有在左右平坦的上表面。在过度移位限制部26的上表面一体连结有限制部24的基端部。过度移位限制部26的前端位于与腔塔11A的后端相同的位置,并与连接部27连结成一体。也就是说,限制部24及过度移位限制部26与壳体10连续地设置成一体。
<检测构件>
如图5~图8所示,检测构件30以将滑动部31和挠曲卡止片38形成为一体的方式构成。滑动部31具备左右对称的方筒部32、后柱部36以及左右对称的一对滑接肋37。方筒部32由上表面壁33、两侧面壁34以及下表面壁35构成。如图5、8所示,侧面壁34的下端成为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平行的平坦面。如图5、8所示,后柱部36位于方筒部32的左右方向中央,将上下两表面壁33、35的后端缘部彼此连结。如图8所示,左右一对滑接肋37为从后柱部36的上下方向中央高度朝向侧面壁34呈悬臂状突出的形态。滑接肋37与上表面壁33及下表面壁35呈并行。前后方向上的滑接肋37的形成范围与方筒部32的形成范围相同,是从后柱部36的后端到比后柱部36靠前方的位置的区域。
挠曲卡止片38为从两滑接肋37呈齐平状向前方延伸的形态。挠曲卡止片38呈与上表面壁33及下表面壁35平行的板状。方筒部32因为四个表面壁33、34、35相连,所以比较不易变形,与此相对,挠曲卡止片38能够以与滑接肋37相连的后端部为支点向左右方向内侧弹性挠曲。在挠曲卡止片38的前端部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卡止突起39。在挠曲卡止片38的左右两侧缘部形成有左右一对防脱突起40。
检测构件30相对于锁臂15从后方组装。在将检测构件30组装到锁臂15时,如图9所示,使挠曲卡止片38在导向部18内贯穿而收纳于两臂部16之间。并且,将方筒部32外嵌于导向部18,将滑接肋37收纳于导向部18的内部。当方筒部32(滑动部31)与导向部18嵌合时,检测构件30和锁臂15的后端部(导向部18)被限制向与两壳体10、50的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下方向)的相对移位。因此,当锁臂15向锁定解除方向弹性移位时,检测构件30也向锁定解除方向移位。当锁臂15向锁定姿势弹性复原时,检测构件30也向锁定姿势复原。
当组装到锁臂15的检测构件30到达待机位置(初期位置,参照图9)时,左右一对防脱突起40相对于导向部18从前方卡止,从而检测构件30被限制向后方移动(即,从锁臂15脱离)。另外,在待机位置上,如图9所示,通过挠曲卡止片38的卡止突起39相对于止动部17从后方卡止,从而检测构件30被限制向比待机位置靠前方的检测位置(参照图10~图13)侧移动。由此,检测构件30保持于待机位置。
当两壳体10、50成为正规嵌合状态时,检测构件30能够从待机位置向检测位置滑动。在检测构件30滑动的过程中,方筒部32与导向部18的外表面滑接,并且滑接肋37与导向部18的内表面滑接。因此,检测构件30能够相对于锁臂15以稳定的姿势平行移动。即使在检测构件30到达检测位置的状态下,方筒部32和滑接肋37也保持与导向部18嵌合的状态。
<对方壳体>
如图10所示,对方壳体50具备端子保持部51和从端子保持部51的外周向壳体10侧呈方筒状突出的罩部52。在端子保持部51装配有在顶端部形成有细长的突片Ta的公知形态的多个阴形的端子零件T2。突片Ta从端子保持部51突出并被罩部52包围。在对方壳体50的外周面中的上表面形成有锁定突起53。
<本实施例1的作用及效果>
在两壳体10、50未嵌合的状态下,当针对位于待机位置(参照图9)的检测构件30的滑动部31的上表面壁33作用向下(锁定解除方向)的按压力时,与滑动部31向下方移位的同时,检测构件30的整体成为以支承部19为支点倾斜地改变姿势的锁定解除姿势。检测构件30成为如下结构:在处于待机位置时,能够从锁臂15在嵌合过程中移位的一侧(下侧)碰触过度移位限制部26。因此,通过位于待机位置的检测构件30中的侧面壁34的平坦的下表面与过度移位限制部26的平坦的上表面碰触,能够防止锁臂15向下侧过度移位。
当将两壳体10、50嵌合时,使壳体10嵌入到罩部52内,并且使罩部52嵌入到嵌合空间14内。在嵌合的过程中(也就是两壳体10、50半嵌合的状态),止动部17与锁定突起53干涉而跨到其上面,锁臂15以支承部19为支点向锁定解除方向弹性移位。检测构件30通过滑动部31和导向部18的嵌合而在原样保持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与锁臂15成为一体地向锁定解除方向移位。此时,因为挠曲卡止片38的卡止突起39保持为与止动部17卡止的状态,所以不能使检测构件30向检测位置滑动。
当两壳体10、50从该状态进行嵌合而达到正规的嵌合状态时,止动部17通过锁定突起53,所以如图10所示,锁臂15向锁定姿势弹性复原,止动部17卡止于锁定突起53。通过该卡止作用,两壳体10、50被限制脱离而锁定于嵌合状态。当锁臂15弹性复原为锁定姿势时,检测构件30的卡止突起39跨上锁定突起53而从止动部17解脱。此时,挠曲卡止片38弹性挠曲。当卡止突起39这样从止动部17解脱时,检测构件30能够向检测位置滑动。因此,能够基于是否能使检测构件30向检测位置滑动来检测两壳体10、50的嵌合状态。
当检测构件30向检测位置移动时,检测构件30的后柱部36抵接于锁臂15的凹部22的底端面(前端面),所以检测构件30被限制进一步的前进。因为卡止突起39通过止动部17,所以挠曲卡止片38弹性复原。在检测构件30位于检测位置的状态下,如图11、13所示,成为检测构件30的下表面(两侧面壁34的下表面)与限制部24的上表面(第2限制面24B)接近并对置的位置关系。因此,即使向下方按压操作检测构件30而使锁臂15将要向锁定解除方向移位,也因为检测构件30的侧面壁34抵接于限制部24的第2限制面24B,所以不能使锁臂15向锁定解除方向弹性移位。由此,两壳体10、50确实地锁定为嵌合状态。
另外,当针对锁定姿势的锁臂15作用使其向与锁定解除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方)移位的外力时,锁臂15的抵接部23抵接于限制部24的下表面(第1限制面24A)(参照图13的箭头),所以锁臂15不会向与锁定解除方向相反的方向不当地移位(反转)。抵接部23不管两壳体10、50的嵌合状态、检测构件30的位置如何,都能够抵接于限制部24。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当锁臂15将要向与在两壳体10、50的嵌合过程中移位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移位时,通过锁臂15与限制部24的第1限制面24A碰触,从而能够防止锁臂15反转。在两壳体10、50正规嵌合后,通过限制部24的第2限制面24B与移动到检测位置的检测构件30碰触,从而能够防止锁臂15向解除针对对方壳体50的锁定的方向意外地移位。第1限制面24A和第2限制面24B均配备于限制部24。因此,与第1限制面24A和第2限制面24B分别配备于各不相同的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壳体10的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在壳体10设置有过度移位限制部26,过度移位限制部26能够从锁臂15在嵌合过程中移位的一侧与位于初期位置的检测构件30碰触。
根据该结构,通过位于初期位置的检测构件30与过度移位限制部26碰触,从而能够防止锁臂15过度移位。
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限制部24和过度移位限制部26与壳体10连续地设置成一体。
根据该结构,限制部24和过度移位限制部26相互被加强,能够确保与检测构件30碰触时的耐久性。
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在壳体10、且锁臂15的两侧设置有一对保护壁10A。限制部24和过度移位限制部26设置于一对保护壁10A的相互对置的内表面。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限制部24和过度移位限制部26设置于保护壁10A的内表面,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在壳体10、且与在两壳体10、50的嵌合过程中锁臂15的后端部移位的一侧对置的位置设置有腔塔11A。保护壁10A的后端位于比腔塔11A的后端靠后方。过度移位限制部26设置于保护壁10A的后端侧。
当腔塔11A短(向后方的突出量小)时,在腔塔11A设置过度移位限制部26在设计上变难。但是,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保护壁10A的后端位于比腔塔11A的后端靠后方,因此能够在保护壁10A的后端侧没有障碍地设置过度移位限制部26,能够可靠性良好地防止锁臂15过度移位。
本公开的连接器在一对保护壁10A的内表面设置有将限制部24和腔塔11A连接的连接部27。
根据该结构,限制部24更加被加强,能够提高与检测构件30碰触时的耐久性。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期望本发明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权利要求书内的所有变更,也包括如下述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1中,限制部24形成为如顶端在上下方向与抵接部23的后端重叠的肋状,但是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限制部24也可以是顶端延伸到抵接部23的后端位置的形状,也可以取代实施例1的延伸部25,而是延伸到比抵接部23靠前方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例1中,限制部24的顶端在上下方向与抵接部23的后端重叠,但是限制部24也可以是后端的局部或前后方向的整体重叠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1中,限制部24是从后方观看折弯成曲柄形状的形状,但是也可以从后方观看为直线状、弯曲板状。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0A:保护壁
11:端子收纳部
11A:腔塔
11B:内侧过度挠曲限制部
11C:密封环
11D:矛状部
11E:前保持件
12:筒状嵌合部
13:后壁部
13A:装配部
14:嵌合空间
15:锁臂
16:臂部
17:止动部
18:导向部
19:支承部
20:侧壁部
21:上壁部
22:凹部
23:抵接部
24:限制部
24A:第1限制面
24B:第2限制面
25:延伸部
26:过度移位限制部
27:连接部
30:检测构件
31:滑动部
32:方筒部
33:上表面壁
34:侧面壁
35:下表面壁
36:后柱部
37:滑接肋
38:挠曲卡止片
39:卡止突起
40:防脱突起
50:对方壳体
51:端子保持部
52:罩部
53:锁定突起
T1:端子零件
T2:端子零件
Ta:突片

Claims (3)

1.一种连接器,具备:
壳体;
锁臂,设置于所述壳体,将对方壳体锁定于嵌合状态;
检测构件,以能移动到初期位置和检测位置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锁臂,在两壳体正规嵌合时能移动到所述检测位置;以及
限制部,在所述壳体中设置于与所述锁臂对置的位置,
所述限制部在能够从和在所述两壳体的嵌合过程中所述锁臂移位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与所述锁臂碰触的位置具有第1限制面,
所述限制部在能够从在所述两壳体的嵌合过程中所述锁臂移位的一侧与位于所述检测位置的所述检测构件碰触的位置具有第2限制面,
在所述壳体设置有过度移位限制部,所述过度移位限制部能够从在嵌合过程中所述锁臂移位的一侧与位于所述初期位置的所述检测构件碰触,
在所述壳体、且所述锁臂的两侧设置有一对保护壁,
所述限制部和所述过度移位限制部设置于所述一对保护壁的相互对置的内表面,
在所述壳体、且与在所述两壳体的嵌合过程中所述锁臂的后端部移位的一侧对置的位置设置有腔塔,
所述保护壁的后端位于比所述腔塔的后端靠后方,
所述过度移位限制部设置于所述保护壁的后端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限制部及所述过度移位限制部分别与所述壳体连续地设置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一对保护壁设置有将所述限制部和所述腔塔连接的连接部。
CN202010972846.7A 2019-09-30 2020-09-16 连接器 Active CN1126707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9580A JP2021057204A (ja) 2019-09-30 2019-09-30 コネクタ
JP2019-179580 2019-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0768A CN112670768A (zh) 2021-04-16
CN112670768B true CN112670768B (zh) 2022-11-15

Family

ID=75272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2846.7A Active CN112670768B (zh) 2019-09-30 2020-09-16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57204A (zh)
CN (1) CN11267076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05415A (ja) * 2006-05-11 2007-11-2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2014170710A (ja) * 2013-03-05 2014-09-1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2015170489A (ja) * 2014-03-07 2015-09-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6225027A (ja) * 2015-05-27 2016-12-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515825B2 (ja) * 2016-01-21 2019-05-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57204A (ja) 2021-04-08
CN112670768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65725B2 (ja) コネクタ
JP6667965B2 (ja) コネクタ
JP4770346B2 (ja) コネクタ
JP5189941B2 (ja) コネクタ
JP3767779B2 (ja)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機構
JP2018190625A (ja) コネクタ
KR101595657B1 (ko) 커넥터
US7267569B2 (en) Connector with a shorting terminal
JP7042402B2 (ja) コネクタ
CN111193155B (zh) 连接器
CN110875539B (zh) 连接器
JP6191661B2 (ja) コネクタ
CN112670768B (zh) 连接器
CN114080734A (zh) 连接器
JP2017208168A (ja) コネクタ
CN110875553B (zh) 连接器
CN114824898A (zh) 连接器
US10826229B2 (en) Connector with coupling portion
JP6252386B2 (ja) コネクタ
JP5947661B2 (ja) コネクタ
CN112152017A (zh) 连接器
JP2008226590A (ja) コネクタ
JP2020155222A (ja) コネクタ
JP2011065932A (ja) 雌型コネクタ
KR20190105500A (ko)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