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5553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5553B
CN110875553B CN201910801563.3A CN201910801563A CN110875553B CN 110875553 B CN110875553 B CN 110875553B CN 201910801563 A CN201910801563 A CN 201910801563A CN 110875553 B CN110875553 B CN 1108755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ocking position
bracket
slide holder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015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5553A (zh
Inventor
泽入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75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5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5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5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滑动支架。所述壳体包括维持与配对壳体完全嵌合状态的锁定部。所述滑动支架构成为被安装在壳体上,以便能够在临时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之间,在壳体和配对壳体的嵌合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从临时锁定位置移动到主锁定位置,同时仅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避免与锁定部干扰。所述壳体包括一对保护壁,其在所述嵌合方向上延伸,以便在与嵌合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夹住锁定部和滑动支架。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维持与配对壳体的完全嵌合状态的锁定部,所述连接器被配置有用于检测壳体和配对壳体之间的未完全嵌合状态的滑动支架(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滑动支架被安装在壳体上,以便能够在临时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之间,在壳体和配对壳体的嵌合方向上移动,并且构成为能够从临时锁定位置移动到主锁定位置,同时仅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避免与锁定部干扰。也就是说,在未完全嵌合的状态下,与锁定部的干扰导致滑动支架不能从临时锁定位置移动到主锁定位置,从而能够容易地检测到壳体和配对壳体之间的未完全嵌合状态。
专利文献1:JP-A-2006-80025
根据现有技术,具有滑动支架的壳体被配置有一对保护壁,其在嵌合方向上延伸,以便在与嵌合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夹住锁定部和滑动支架,以保护壳体的锁定部和滑动支架。即,设置一对保护壁以在宽度方向上从两侧覆盖锁定部和滑动支架。
将滑动支架安装在壳体上的连接器在滑动支架被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的状态下运输。但是,在运输期间,滑动支架可能由于与外围部件等的接触而无意地从临时锁定位置移动到主锁定位置。因此,在运输阶段或运输之后的下一步骤中,需要在视觉上从宽度方向确认滑动支架处于临时锁定位置。
但是,当从宽度方向观察壳体时,依据保护壁的形状,保护壁可能成为使得不能在视觉上确认滑动支架是否处于临时锁定位置的障碍物。如上所述,要求在视觉上易于确认在其中设置有一对保护壁的壳体中滑动支架是否处于临时锁定位置。
发明内容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连接器,易于在视觉上从壳体的宽度方向上确认被安装在具有一对保护壁的壳体上的滑动支架是否处于临时锁定位置。
在方案(1)中,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滑动支架。所述壳体包括维持与配对壳体完全嵌合状态的锁定部。滑动支架构成为被安装在壳体上,以便能够在临时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之间,在壳体和配对壳体的嵌合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从临时锁定位置移动到主锁定位置,同时仅在完全嵌合状态下避免与锁定部干扰。壳体包括一对保护壁,其在嵌合方向上延伸,以便在与嵌合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夹住锁定部和滑动支架。保护壁包括凹口,当从宽度方向观察时,当滑动支架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凹口使得滑动支架的一部分可见,并且当滑动支架处于主锁定位置时,凹口使得滑动支架的该部分不可见。
在方案(2)中,壳体和滑动支架可以包括用于将滑动支架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的锁定结构。滑动支架和一对保护壁可以包括引导结构,该引导结构引导滑动支架相对于壳体的移动。引导结构可以具有退避部,用于当滑动支架被安装在壳体上时,使滑动支架相对于壳体向避免锁定结构干扰的方向倾斜。
根据具有方案[1]的连接器,保护壁上分别设置有凹口,当从宽度方向观察时,当滑动支架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凹口使得滑动支架的一部分可见,并且当滑动支架处于主锁定位置时,凹口使得滑动支架的一部分(相同部分)不可见。作为结果,从壳体的宽度方向容易看到被安装在具有一对保护壁的壳体上的滑动支架是否处于临时锁定位置。
根据具有方案[2]的连接器,在由滑动支架和一对保护壁构成的引导结构中设置有退避部。作为结果,在滑动支架相对于壳体倾斜以避免由壳体和滑动支架构成的锁定结构干扰的状态下,在没有锁定结构干扰的状况下通过使用引导结构,滑动支架可以被顺畅地安装在壳体上并被锁定于临时锁定位置。作为结果,可以增加锁定结构的接合余量,并且可以更可靠地将滑动支架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从壳体的宽度方向容易看到安装在具有一对保护壁的壳体上的滑动支架是否处于临时锁定位置。
如上简要叙述了本发明。此外,通过阅读下面参考附图叙述的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方式,将阐明本发明的细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的A是图1所示的壳体的俯视图。图2的B是壳体的后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B的3-3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附图标记4表示的框架内部的放大图。
图5的A是图1所示的滑动支架的俯视图。图5的B是滑动支架的正视图。
图6的A是滑动支架的侧视图。图6的B是图6的A中的附图标记6(b)表示的框架内部的放大图。
图7的A和B对应于图2的A和B,是滑动支架处于临时锁定位置的状态的视图。
图8的A是沿图7的B的线8(a)-8(a)截取的剖视图。图8的B是在滑动支架处于临时锁定位置的状态下的壳体的侧视图。
图9是图8的B的附图标记9所表示的结构内部的放大图。
图10的A和B对应于图2的A和B,是滑动支架处于主锁定位置的状态的视图。
图11的A是沿图10的B的线11(a)-11(a)截取的剖视图。图11的B是滑动支架处于主锁定位置的状态下的壳体的侧视图。
图12是图11的B中的附图标记12所表示的结构内部的放大图。
图13是图1所示的前支架的正视图。
图14是沿着图13的14-14线的剖视图。
图15是沿着图13的15-15线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5中的附图标记16所表示的结构内部的放大图。
图17是在前支架处于临时锁定位置的状态下的壳体的正视图。
图18是沿着图17的18-18线的剖视图。
图19是图18中的附图标记19所表示的结构内部的放大图。
图20是包括在壳体的突起支承部中的突起的末端部的侧视图。
图21对应于图18,是前支架处于主锁定位置的状态的视图。
图22是图21中的附图标记22所表示的结构内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叙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在下文中,为了便于叙述,如图1所示,定义“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上下方向”、“前”、“后”、“上”和“下”。“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彼此正交。前后方向与连接器1和配对连接器(未示出)的嵌合方向一致,并且配对连接器被嵌合的嵌合方向上的前侧(图1中的左侧)是前侧,在与配对方向相反的嵌合方向上的反侧(图1中的右侧)是后侧。
如图1所示,连接器1包括壳体2、安装在壳体2的上部的滑动支架3、从前侧安装在壳体2上的衬垫4、以及从前侧安装在壳体2上的前支架5。首先,将叙述与将滑动支架3安装在壳体2上相关的部分的结构和滑动支架3的结构。
<与在壳体2上安装滑动支架3相关的部分以及滑动支架3>
首先,将叙述与将滑动支架3安装在壳体2上相关的部分。如图1、图2的A、图2的B和图3所示,由树脂制成的壳体2包括具有大致矩形圆筒状的形状的外侧圆筒部11。端子容纳部12一体地设置在外侧圆筒部11的内部,以形成向前侧开口的环状间隙。环状间隙用作在安装前支架5时插入前支架5的框体部51(稍后叙述)的空间。
构成外侧圆筒部11的上壁的前侧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向上凸出。在凸出部下方形成用于配对锁定部的插入空间13以与环状间隙连通,配对壳体的配对锁定部(未示出)插入该插入空间13中。
一对保护壁14被一体地设置在构成外侧圆筒部11的上壁的后侧部分,以从突出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向后方延伸并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面对。一对保护壁14之间的空间作为用于安装滑动支架3的滑动支架安装空间15发挥作用。滑动支架安装空间15与用于配对锁定部的插入空间13在前后方向上连通(见图3)。滑动支架3从后侧插入并安装于滑动支架安装空间15。
如图3所示,在每个保护壁14的横向内侧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引导滑动支架3的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凹陷的引导槽16,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引导槽16的后端部(即,滑动支架3插入侧的端部),形成引导槽16的上侧内壁向后并向上倾斜的锥形部17(另见图4)。锥形部17的功能将在下面叙述。
如图8的A所示(另见图2),锁定部18一体地设置在构成外侧圆筒部11的上壁的后侧部分上。锁定部18具有通过与配对壳体的配对锁定部接合,来维持壳体2和配对壳体之间完全嵌合状态的功能。
锁定部18包括:一对锁定臂19,其从在外侧圆筒部11的上壁的后侧部分上的一对保护壁14之间的后端部朝向用于配对锁定部的插入空间13向前延伸;以及连接部20,其被连接到一对锁定臂19的宽度方向上的末端部。当配对锁定部与连接部20接合时,壳体2和配对壳体之间的完全嵌合状态得以维持。
如图8的B所示(另见图1和9),向前凹陷的凹口21形成在每个保护壁14的后端表面上。凹口21的功能将在下面叙述。
如图8的A(另见图2)所示,向上突出的突起22形成在外侧圆筒部11的上壁的后侧部分的后端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该对锁定臂19的根部之间)。突起22具有将滑动支架3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的功能。
接下来,将叙述滑动支架3。如图1、图5的A、图5的B、图6的A和图6的B所示,由树脂制成的滑动支架3一体地包括:矩形平板状的主体部31;检测臂32,从主体部31的后端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向下和向前延伸;以及一对侧板部33,从主体部3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向下延伸。
在检测臂32的末端部形成与锁定部18的连接部20接合的接合部34(另见图8的A)。向下突出的突起35形成在检测臂32的根部的下表面上(另见图5的B)。通过使壳体2的突起22接合于滑动支架3的突起35,滑动支架3被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参见图8的A)。
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的引导肋36形成为在每个侧板部33的横向外侧表面的下端边缘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引导肋36的前端部(即,在插入侧的滑动支架3的端部)(另见图6的B)形成锥形部37,在锥形部37中引导肋36的上侧内壁向前和向下倾斜。将在后面叙述锥形部37的功能。
当将上述滑动支架3安装在壳体2上时,将滑动支架3从后侧靠近壳体2的滑动支架安装空间15。然后,如图8的A所示,滑动支架3被安装在壳体2上,使得一对引导肋36被插入到一对引导槽16,并且突起35越过突起22,处于突起22的前侧。因此,如图8的A所示,滑动支架3被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
此时,由于锥形部17形成在引导槽16中并且锥形部37形成在引导肋36中,因此与没有形成锥形部17、37的情况相比,在相对于壳体2,滑动支架3的后侧比前侧更向上倾斜的状态下,在突起35和突起22之间没有产生干扰,滑动支架3可以被顺畅地安装在壳体2上并锁定于临时锁定位置。
如图8的A所示,在滑动支架3的临时锁定位置,位于滑动支架3的检测臂32的末端的接合部34与壳体2的锁定部18的连接部20接合。其结果,滑动支架3不能从临时锁定位置移动到临时锁定位置向前的主锁定位置(参见图11)。
在这种状态下,当配对壳体被嵌合到壳体2上以处于完全嵌合的状态时,通过将配对锁定部与连接部20接合来维持壳体2和配对壳体的完全嵌合状态,并且通过配对锁定部向下按压接合部34,接合部34和连接部20之间的接合被释放。也就是说,滑动支架3可以从临时锁定位置移动到主锁定位置。
因此,在完全嵌合状态下,通过将在临时锁定位置的滑动支架3向前推动,滑动支架3如图11的A和图11的B所示移动到主锁定位置。同时,在未完全嵌合状态下,由于配对锁定部没有向下按压接合部34并且接合部34和连接部20之间的接合没有被释放,因此滑动支架3不能从临时锁定位置移动到主锁定位置。如上所述,由于滑动支架3不能从临时锁定位置移动到主锁定位置,因此可以容易地检测到壳体2和配对壳体之间的未完全嵌合状态。
在下文中,将叙述设置在一对保护壁14中的一对凹口21的功能。如图8的B和图9所示,在滑动支架3处于临时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当从宽度方向观察壳体2时,滑动支架3的侧板部33的一部分能够经由凹口21在视觉上被识别到。同时,如图11的B和图12所示,在滑动支架3处于主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当从宽度方向观察壳体2时,滑动支架3的侧板部33的所述一部分(相同部分)不能经由凹口21在视觉上识别到。
其结果,当从宽度方向观察到壳体2的凹口21时,可以容易地看到安装在具有一对保护壁14的壳体2上的滑动支架3是否处于临时锁定位置。以上已叙述了与在壳体2上安装滑动支架3相关的部分的结构和滑动支架3的结构。接下来,将叙述与在壳体2上安装前支架5相关的部分的结构和前支架5的结构。
<与在壳体2上安装前支架5相关的部分和前支架5>
首先,将叙述与在壳体2上安装前支架5相关的部分。如图17和18所示,用于容纳端子(未示出)的端子容纳室23形成在壳体2的端子容纳部12中,沿前后方向延伸。在该示例中,两个端子容纳室23设置成在宽度方向上对齐。
在每个端子容纳室23中,将悬臂形的矛杆24设置成在端子容纳室23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心位置向前延伸,矛杆24在宽度方向上可弹性变形,以便在宽度方向上从内侧面向端子容纳室23的内部。在矛杆24的末端一体地形成有向端子容纳室23的内部延伸的矛状突起25。通过将从后侧插入到端子容纳室23的端子的规定角部锁定于矛状突起25,锁定矛杆24发挥阻止端子向后侧脱离的功能。
当端子在端子容纳室23中处于正常插入位置(在矛杆24发挥保持功能的状态下)时,矛状突起25进入端子的角部,从而使矛杆24保持在正常姿势(图18所示的姿势)而没有弹性变形。同时,当端子处于中途插入位置时(在矛杆24没有发挥保持功能的状态下),由于矛状突起25不能进入端子的角部的事实,矛杆24被保持为在宽度方向上向内(远离端子的一侧)弹性变形的姿势。
在设置在每个端子容纳室23中的矛杆24的横向内部区域(远离端子容纳室23的区域)中,设置悬臂状突起支承部26,突起支承部26在宽度方向上与矛杆24具有间隙,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可弹性变形,使得从靠近矛杆24的基部的位置向前延伸。突起27(另见图1和20)被设置在突起支承部26的末端的横向内侧表面上,突起27向在宽度方向上向内突出并在上下方向延伸。突起支承部26的突起27具有将前支架5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的功能(将在后面叙述)。
接下来,将叙述前支架5。如图13至15所示,由树脂制成的前支架5包括具有矩形圆柱状的框体部51。功能部52一体地设置在框体部51内。
如图14所示,功能部52一体地包括:基部53;一对锁定臂54,从所述基部53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向前延伸;一对延伸部55,在宽度方向上从一对锁定臂54的末端部向外延伸;以及一对检测臂56,从一对延伸部55的横向外侧端部向后延伸。由于一对延伸部55与框体部51是一体的,整个功能部52与框体部51形成为一体。宽度方向上的间隙57存在于锁定臂54和检测臂56之间。
在下文中,为了便于叙述,将仅叙述图14中的功能部52的左侧部分的结构,但是功能部52的右侧部分具有类似的结构。
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锁定臂54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可弹性变形的两端支承梁形状,其中根部(后端侧)由基部53支承,并且末端部(前端侧)由延伸部55支承。临时锁定突起58和主锁定突起59被设置在锁定臂54的横向外侧表面上(另见图19和22)。
临时锁定突起58被设置在锁定臂54的根部,并且锁定突起59被设置在临时锁定突起58的前方位置。为了便于制造,临时锁定突起58和主锁定突起59被设置在上下方向上彼此不同的位置。
如图13至15所示,向后凹陷的多个凹槽60形成在基部53中的一对锁定臂54的根部之间的前端表面中(另见图16)。通过以这种方式形成该凹槽60,即使基部53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增加并且锁定臂54的长度变短,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在成型时,由于基部53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增加而产生下沉和间隙。
多个凹槽60中的一个形成在面向锁定臂54的根部上的与形成有临时锁定突起58一侧相反的一侧表面的位置。其结果,在形成临时锁定突起58的位置处,锁定臂54上的临时锁定突起58的在突起方向(即,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减小。其结果,围绕临时锁定突起58的锁定臂54容易弹性变形,从而减小临时锁定突起58从锁定臂54突起的高度。
当将上述前支架5安装在壳体2上时,首先,将由橡胶制成的矩形圆柱状的衬垫4(参见图1)插入壳体2的外侧圆筒部11和端子容纳部12之间的环状间隙,并且固定在端子容纳部12的外周上的规定位置(见图18)。在衬垫4的外周表面上形成多个(在该示例中为三个)环形缘部41。当将配对壳体安装在壳体2上时,环形缘部41执行以防水的方式密封配对壳体和壳体2的功能。
接下来,将前支架5从前侧插入环状间隙中。此时,如图18所示,壳体2的突起支承部26插入前支架5的间隙57中。当前支架5被插入到环状间隙中时,前支架5的临时锁定突起58与突起支承部26的突起27接触。
在临时锁定突起58接触突起27之后,随着插入的进行,临时锁定突起58通过锁定臂54和突起支承部26在彼此远离的方向(宽度方向)上弹性变形而骑在突起27上。在此,如上所述,由于突起支承部26在远离临时锁定突起58的方向(宽度方向)上弹性变形,并且围绕临时锁定突起58的锁定臂54易于弹性变形,从而减小临时锁定突起58从锁定臂54突起的高度,当临时锁定突起58越过突起27时,可以有效地抑制接触部分的挤压。
此后,随着插入的进行,临时锁定突起58越过突起27,使得锁定臂54和突起支承部26弹性地恢复。其结果,如图18和19所示,当临时锁定突起58位于突起27的后方并且主锁定突起59位于突起27的前方时,通过将临时锁定突起58、主锁定突起59与突起27接合,前支架5被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
在这种状态下,当端子插入到端子容纳室23的正常插入位置时,如上所述,矛杆24被保持在正常姿势(图18所示的姿势)。因此,可以得到前支架5的检测臂56的末端部能够进入矛杆24和突起支承部26之间的间隙的状态。因此,在端子处于正常插入位置的状态下,当向后推动处于临时锁定位置的前支架5时,如图21所示,通过检测臂56的末端部进入在矛杆24和突起支承部26之间的间隙,前支架5移动到主锁定位置。此时,当主锁定突起59越过突起27并且主锁定突起59位于突起27的后方时,通过主锁定突起59与突起27接合,前支架5被保持在主锁定位置。
另一方面,在端子处于中途插入位置的状态下,如上所述,矛杆24被维持在宽度方向上向内(远离端子的一侧)弹性变形的姿势。因此,矛杆24和突起支承部26之间的间隙变窄,使得检测臂56的末端部不能进入矛杆24和突起支承部26之间的间隙。其结果,前支架5不能从临时锁定位置移动到主锁定位置。这样,由于前支架5不能从临时锁定位置移动到主锁定位置,因此可以容易地检测到端子的中途插入。
<功能和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一对保护壁14分别被设置有凹口21,在从宽度方向观察时,这使得当滑动支架3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滑动支架3的一部分可见,并且使得当滑动支架3处于主锁定位置时滑动支架3的该部分(相同部分)不可见。其结果,从壳体2的宽度方向上容易看到被安装在具有一对保护壁14的壳体2上的滑动支架3是否处于临时锁定位置。
此外,根据连接器1,由滑动支架3的引导肋36和保护壁14的引导槽16构成的引导结构设有由锥形部17、37构成的退避部。其结果,在滑动支架3相对于壳体2倾斜以避免由壳体2的突起22和滑动支架3的突起35构成的锁定结构的干扰的状态下,通过使用引导结构,滑动支架3能够被顺畅地安装在壳体2上并锁定于临时锁定位置,而不会受到锁定结构的干扰。其结果,可以增加锁定结构(突起22和突起35)的接合余量,并且滑动支架3可以被更可靠地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采用各种修改。例如,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可以适当地修改,改进等。另外,只要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元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布置位置等是可选的,并不受限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凹口21设置成在每个保护壁14的后端表面上向前凹陷。相反,只要当滑动支架3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滑动支架3的该部分可见,并且当滑动支架3处于主锁定位置时滑动支架3的该部分不可见,凹口可以设置在保护壁14的任何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滑动支架3的引导肋36和保护壁14的引导槽16构成的引导结构设置有由锥形部17、37构成的退避部,但是也可以不设置退避部。此外,引导结构可以由滑动支架3的引导槽和保护壁14的引导肋构成。
此外,在下面的[1]和[2]中将简要概述根据上述本发明的连接器1的实施方式的特征。
[1]一种连接器(1),包括:
壳体(2);和
滑动支架(3),
其中,所述壳体(2)包括维持与配对壳体完全嵌合状态的锁定部(18),
其中,所述滑动支架(3)构成为被安装在所述壳体(2)上,以便能够在临时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之间,在所述壳体(2)和所述配对壳体的嵌合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从所述临时锁定位置移动到所述主锁定位置,同时仅在所述完全嵌合状态下避免与所述锁定部(18)干扰,
其中,所述壳体(2)包括一对保护壁(14),其在所述嵌合方向上延伸,以便在与所述嵌合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夹住所述锁定部(18)和所述滑动支架(3),并且
其中,所述保护壁(14)包括凹口(21),当从所述宽度方向观察时,当所述滑动支架(3)处于所述临时锁定位置时,所述凹口(21)使得所述滑动支架(3)的一部分可见,并且当所述滑动支架(3)处于所述主锁定位置时,所述凹口(21)使得所述滑动支架(3)的所述一部分不可见。
[2]根据上述[1]所述的连接器(1),
其中,所述壳体(2)和所述滑动支架(3)包括用于将所述滑动支架(3)锁定在所述临时锁定位置的锁定结构(22、35),
其中,所述滑动支架(3)和所述一对保护壁(14)包括引导所述滑动支架(3)相对于所述壳体(2)移动的引导结构(16、36),并且
其中,所述引导结构(16、36)具有退避部(17、37),用于当所述滑动支架(3)被安装在所述壳体(2)上时,使所述滑动支架(3)相对于所述壳体(2)向避免所述锁定结构(22、35)干扰的方向倾斜。
[附图标记列表]
1 连接器
2 壳体
3 滑动支架
14 保护壁
16 引导槽(引导结构)
17 锥形部(退避部)
18 锁定部
21 凹口
22 突起(锁定结构)
35 突起(锁定结构)
36 引导肋(引导结构)
37 锥形部(退避部)

Claims (2)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壳体;和
滑动支架,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维持与配对壳体完全嵌合的状态的锁定部,
其中,所述滑动支架构成为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以便能够在临时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之间,在所述壳体和所述配对壳体的嵌合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从所述临时锁定位置移动到所述主锁定位置,同时仅在所述完全嵌合的状态下避免与所述锁定部干扰,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对保护壁,其在所述嵌合方向上延伸,以便在与所述嵌合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夹住所述锁定部和所述滑动支架,
其中,所述保护壁包括凹口,当从所述宽度方向观察时,当所述滑动支架处于所述临时锁定位置时,所述凹口使得所述滑动支架的一部分可见,并且当所述滑动支架处于所述主锁定位置时,所述凹口使得所述滑动支架的所述一部分不可见,并且
其中,所述凹口位于所述保护壁的下侧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壳体和所述滑动支架包括用于将所述滑动支架锁定在所述临时锁定位置的锁定结构,
其中,所述滑动支架和所述一对保护壁包括引导所述滑动支架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的引导结构,并且
其中,所述引导结构具有退避部,用于当所述滑动支架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时,使所述滑动支架相对于所述壳体向避免所述锁定结构干扰的方向倾斜。
CN201910801563.3A 2018-09-03 2019-08-28 连接器 Active CN1108755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64547 2018-09-03
JP2018164547A JP6839145B2 (ja) 2018-09-03 2018-09-03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5553A CN110875553A (zh) 2020-03-10
CN110875553B true CN110875553B (zh) 2021-02-05

Family

ID=69640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01563.3A Active CN110875553B (zh) 2018-09-03 2019-08-2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0837B2 (zh)
JP (1) JP6839145B2 (zh)
CN (1) CN1108755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47365A (ja) * 2018-09-14 2020-03-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55807A3 (en) * 1993-11-30 1995-12-13 Whitaker Corp Device for ensuring the position of the connector.
US6234826B1 (en) * 1999-04-30 2001-05-22 Cardell Corporatio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JP2002025706A (ja) * 2000-07-07 2002-01-25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US6435895B1 (en) * 2001-04-27 2002-08-2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JP4554307B2 (ja) 2004-09-13 2010-09-29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179135B2 (en) * 2005-04-25 2007-02-20 J.S. T.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mechanism
US7326074B1 (en) * 2006-12-06 2008-02-05 J.S.T. Corporatio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incorporating the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US7399195B2 (en) * 2006-12-06 2008-07-15 J.S.T. Corporatio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and connector assembly incorporating the same
DE102006060238A1 (de) * 2006-12-20 2008-06-26 Hirschmann Automotive Gmbh Steckverbindung, bestehend aus einem Stecker sowie einem Kuppler mit einem Kontaktträger und einem Schutzkragen
JP5810980B2 (ja) * 2012-03-09 2015-11-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281619B2 (en) * 2014-04-11 2016-03-0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Vibration resistant connector system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US9680256B1 (en) * 2016-03-17 2017-06-13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onnector system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70837B2 (en) 2020-09-08
US20200076127A1 (en) 2020-03-05
CN110875553A (zh) 2020-03-10
JP2020038765A (ja) 2020-03-12
JP6839145B2 (ja) 202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65725B2 (ja) コネクタ
JP5050820B2 (ja) コネクタ
JP6667965B2 (ja) コネクタ
US20160336689A1 (en) Connector
US7722381B2 (en) Connector
KR20100087059A (ko) 커넥터,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접속 방법
US8449319B2 (en) Connector
US20210066847A1 (en) Connector
JP2008293938A (ja) コネクタ及びショート端子
US20200091656A1 (en) Connector
US10498072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110875539B (zh) 连接器
CN110875553B (zh) 连接器
US9761992B2 (en) Connector
US10559908B2 (en) Connector
CN112670768B (zh) 连接器
JP2011065932A (ja) 雌型コネクタ
JP6550034B2 (ja) コネクタ
CN112152017A (zh) 连接器
CN112952410B (zh) 连接器
JP2017033700A (ja) コネクタ
CN111755906B (zh) 连接器
EP4064465A1 (en) Connector unit
US11626683B2 (en) Connector with retainer
US20230006382A1 (en)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