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22580A - 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22580A
CN112622580A CN202110001624.5A CN202110001624A CN112622580A CN 112622580 A CN112622580 A CN 112622580A CN 202110001624 A CN202110001624 A CN 202110001624A CN 112622580 A CN112622580 A CN 112622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window glass
fixedly connected
window frame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16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俊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0016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225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22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2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94Protective means for window, e.g. additional panel or foil, against vandalism, dirt, wear, shattered glass, et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窗玻璃易收到外界冲击而发生破碎对人身财产造成威胁。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包括车窗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车窗机构包括窗框和车窗玻璃,所述窗框内侧安装有车窗玻璃,所述车窗玻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单侧压敏传感器,所述单侧压敏传感器远离车窗玻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挤压弹簧,所述第一挤压弹簧远离单侧压敏传感器的一侧固定安装于窗框一侧。本发明可以使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及装载箱内的非牛顿流体实现对车窗玻璃的支撑与缓冲,并且通过设置单侧压敏传感器实现了只防止车窗外侧的冲击而对车窗内部人员自救不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车窗,简称车窗,车窗是整个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满足车内采光、通风及司乘人员视野的需要而设计的。车窗按玻璃安装位置不同有:前、后风窗,侧窗和门窗。车窗的造型结构及质量对驾驶员的视野、乘客的舒适感、外形的美观以及空气动力特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车窗结构通常为曲面封闭式,在车身的车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用橡胶密封条连接。密封条起密封和缓冲作用,以防止因车身受力使窗框变形时不致损坏风窗玻璃。
但是,在乘车或者停车的过程中,车窗受到外界风力、爆破或者机械碰撞等会对车窗玻璃造成巨大冲击力,冲击力过大会震裂车窗玻璃,不可避免的造成人身财产安全,现阶段汽车车窗多采用防爆车窗尽可能的增大车窗的抗冲击能力,但是该方法仅能通过车窗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来做到防爆,实际安全性能不好,不能适应各种情况需求,且驾驶员被困车内反而不方便实现自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车窗外易受巨大冲击而发生爆裂,威胁驾驶员人身财产安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包括车窗机构和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机构包括窗框和车窗玻璃,所述窗框内侧安装有车窗玻璃,所述车窗玻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单侧压敏传感器,所述单侧压敏传感器远离车窗玻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挤压弹簧,所述第一挤压弹簧远离单侧压敏传感器的一侧固定安装于窗框一侧。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窗框内侧顶部下方,所述固定板的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且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分别位于窗框前侧和后侧的顶部,所述第一夹持板一侧固定连接有配合窗框使用的第二挤压弹簧,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配合窗框使用的第三挤压弹簧,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装载箱,所述装载箱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承载盘,所述承载盘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注射口,所述承载盘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防割袋,所述弹性防割袋的开口固定连接在承载盘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承载盘和弹性防割袋均为橡胶或者硅胶材料。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电磁铁、金属盘和海绵垫板,所述电磁铁与第二夹持板远离窗框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盘,且金属盘位于窗框的顶部,所述金属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板,所述海绵垫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若干个通孔呈环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与第一夹持板和固定板的直角连接处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旋注射管的顶部与装载箱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螺旋注射管的底部与注射口的入料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单侧压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装载箱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窗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夹紧机构,且两个夹紧机构关于窗框顶部中心对称。
优选的,所述装载箱内部分为两层,所述装载箱的上层存放水,所述装载箱的下层存放可形成非牛顿流体的粉状固态分子。
优选的,弹性防割袋靠近车窗玻璃的一侧具有一定的粘性。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窗框、车窗玻璃、夹紧机构、海绵垫、第一夹持板、电磁铁、金属盘、第二挤压弹簧、第二夹持板、海绵垫板、固定板和第三挤压弹簧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装置的紧固安装作用,通过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与窗框两侧固定,通过第二挤压弹簧和第三挤压弹簧实现弹性紧固,同时电磁铁金属盘实现装置对窗框顶部固定,该固定方式紧固安全,适应性强,稳定性强,适合各种型号窗框。
2.通过设置车窗玻璃、弹性防割袋、单侧压敏传感器、第一挤压弹簧、电动伸缩杆、注射口、承载盘、连接杆、装载箱等装置解决的车窗玻璃受冲击发生破裂而对人身财产造成威胁的问题,当汽车玻璃外侧受到巨大冲击力时,单侧压敏传感器感受压力,打开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向下拉车弹性防割袋,弹性防割袋内部空间极具缩小,在压强作用下装载箱内的水与固态分子溶解并通过螺旋注射管从注射口流出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不仅具有一定的抗冲击力,防止汽车玻璃发生破损,同时其向下运动的剪切力也可以抵消水平方向上的冲击力,保证汽车玻璃不发生破裂。
3.通过设置车窗玻璃、单侧压敏传感器和第一挤压弹簧等装置,解决了驾驶员在汽车内部向外破碎车窗玻璃时的方便性,单侧压敏传感器仅能感应到车窗外侧受到的冲击力,并启动电动伸缩杆注射非牛顿流体对其记性缓冲减震作用,但是无法检测到从车窗内部对车窗玻璃造成的冲击力,从而不会打开电动伸缩杆,使得从汽车内部对车窗玻璃施加冲击力时不会造成影响,保证了驾驶员从内部沿汽车窗框逃脱汽车的可操作性及不干扰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仰视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侧剖图;
图4为本发明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海绵垫板的仰视图。
图中:1、车窗机构;2、窗框;3、车窗玻璃;4、弹性防割袋;5、单侧压敏传感器;6、第一挤压弹簧;9、电动伸缩杆;10、注射口;11、承载盘;12、螺旋注射管;13、连接杆;14、装载箱;15、夹紧机构;16、海绵垫;17、第一夹持板;18、电磁铁;19、金属盘;20、第二挤压弹簧;21、第二夹持板;22、海绵垫板;23、通孔;24、固定板;25、第三挤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5,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包括车窗机构1和夹紧机构15,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2和车窗玻璃3,窗框2内侧安装有车窗玻璃3,窗框2的形状如图1所示,中间开通有方形槽,内部滑动连接有车窗玻璃3,车窗玻璃3两侧开凿有通槽,通槽内部固定安装有夹紧机构15及注射机构,且车窗玻璃3与夹紧机构15竖直面上相互交错相连,这样的布置方式实现了整个装置的互不干扰性,车窗玻璃3有自己的运动轨道,夹紧机构15和注射机构同样有自己的运动轨道,且夹紧机构15相对车窗玻璃3位于汽车内侧,这样可以更好的做到互不干扰性作用,更具备运用的普遍性,车窗玻璃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单侧压敏传感器5,单侧压敏传感器5作为公知部件,当靠近车窗玻璃3一侧检测到压力的变化时会启动对应的解决装置,远离车窗玻璃3一侧不会启动,单侧压敏传感器5远离车窗玻璃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挤压弹簧6,第一压缩弹簧6主要用于缓冲作用,当车窗玻璃3受到巨大冲击力时,单侧压敏传感器5检测到压力值的巨大变化会控制电动伸缩杆9启动,但是电动伸缩杆9从初始位置到达窗框2内底部需要一定的时间,则第一压缩弹簧6就可以争取这短暂的时间给电动伸缩杆9启动,同时第一挤压弹簧6本来就具备一定的弹力,可以对车窗玻璃3受到的冲击力做出一定的缓冲作用,适当的给予车窗玻璃3一定的摆动范围,增大破裂值,第一挤压弹簧6远离单侧压敏传感器5的一侧固定安装于窗框2一侧。
夹紧机构15主要作用于窗框2两侧内顶部,起到固定作用,且两个夹紧机构15关于窗框2顶部中心对称,对称分布更加具备稳定性,夹紧机构15包括第一夹持板17、第二夹持板21和固定板24,固定板24位于窗框2内侧顶部下方,起到支撑作用,固定板24的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17和第二夹持板21,且第一夹持板17和第二夹持板21分别位于窗框2前侧和后侧的顶部,第一夹持板17和第二夹持板21主要起到定位夹持作用,通过固定板24的支撑,更好的于窗框2夹持,保证夹紧机构15在汽车高速行驶或者受到撞击时仍不发生脱落,稳定强非常强,第一夹持板17一侧固定连接有配合窗框2使用的第二挤压弹簧20,第二夹持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配合窗框2使用的第三挤压弹簧25,通过第二挤压弹簧20和第三挤压弹簧25弹性夹紧性质,能够更好的适应各种车型的窗框2宽度,更加的具有通用性和实用性,并且弹簧的加紧效果好,且具备一定的弹性形变性,可以随着车辆的晃动适当的发生尾随性的晃动,使其夹紧更加稳固,夹紧机构15还包括电磁铁18、金属盘19和海绵垫板22,该装置主要放置窗框2顶部,用以保证竖直方向上的稳定性,不会因为装置自重或者摆动而发生脱离,电磁铁18与第二夹持板21远离窗框2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电磁铁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盘19,且金属盘19位于窗框2的顶部,电磁铁18与金属盘19的磁性连接更具备稳定性与紧固性,同时电磁不会受到使用年限的而影响装置的夹紧效果,可作为最后一道夹紧防线,金属盘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板22,海绵垫板22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3,且若干个通孔23呈环形阵列分布,海绵垫板22具有缓冲性,防止金属盘19长时间与窗框2发生挤压摩擦而发生损坏,同时通孔23的设计更加具备实用性,通过通孔23与窗框2连接时压强的压缩,使得海绵垫板22可以更加稳固的夹持在窗框2顶部,具体的,通过电磁铁18、金属盘19、海绵垫板22和通孔23之间的配合,加强第二夹持板21与窗框2之间的稳定性,同时,海绵垫板22在固定的同时,防止金属盘19损坏窗框2,夹紧机构15还包括海绵垫16,海绵垫16与第一夹持板17和固定板24的直角连接处之间固定连接,具体的,设置海绵垫16,防止第一夹持板17和固定板24的直角伤害到车内人员。
固定板24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装载箱14,装载箱14内部分为两层,装载箱14的上层存放水,装载箱14的下层存放可形成非牛顿流体的粉状固态分子,分层设计可以更具需要及时的配备所取得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作为一种现有的技术,其粘度与应力有关,所受到的应力越大,其自身的粘度也就越大,运用到车窗玻璃3的防破裂具有优异的变现,车窗玻璃3受到水平方向的冲击力时,竖直方向的非牛顿流体可以很好的作为防护层作用于车窗玻璃3的背部,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其稳定的粘度也可以防止车窗玻璃3发生破裂,将其在装载箱14内分层放置,可以达到现用现配的优点,防止长时间不使用非牛顿流体而使其发生凝固堵塞下部通管,上部放置水,下部放置可形成非牛顿流体的粉状固态分子,可使水在受到自身重力及冲击力时向下运动,与可形成非牛顿流体的粉状固态分子可以更加均匀的混合搅拌,生产出质量更加优秀的非牛顿流体,装载箱14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承载盘11,承载盘11和弹性防割袋4为橡胶或者硅胶材料,软性材料不易伤害人手,且具备一定的弹性,承载盘11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注射口10,螺旋注射管12的顶部与装载箱14的出料口相连通,螺旋注射管12的底部与注射口10的入料口相连通,螺旋注射管12的设计,可使在装载箱14混合而成的溶液在螺旋通道里充分的混合搅拌,达到所需要的溶合程度,并从注射口10中流入到弹性防割袋4,承载盘11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9,单侧压敏传感器5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9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9的输出端与装载箱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9可以在单侧压敏传感器5的电性控制下打开和关闭,电动伸缩杆9启动,带动弹性防割袋4发生弹性的伸长,在向下运动过程中,由于弹性防割袋4是一个密闭空间,同时弹性防割袋4受到电动伸缩杆9的作用使其体积变大,对应的弹性防割袋4内的压强减小,压强减小会吸引非牛顿流体在螺旋注射管12的流动速度及混合程度,使非牛顿流体不仅受到自身重力的加速,还受到压强的压力作用,更加快速的流入到弹性防割袋4内保护车窗玻璃3,保证的工作的及时性,电动伸缩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防割袋4,弹性防割袋4靠近车窗玻璃3的一侧具备一定的防割效果,主要防止车窗玻璃3出现裂痕时划开袋子造成非牛顿流体的散开,使其不具备缓冲性,弹性防割袋4靠近车窗玻璃3的一侧具有一定的粘性,弹性防割袋4的粘性可以使其很好的与车窗玻璃3贴合,保证防护效果,弹性防割袋4汽车内一侧没有防割效果,这样设计可以解决当冲击结束时,车内人员只需用利器割开弹性防割袋4,引导处非牛顿流体,并撕下弹性防割袋4即可恢复原样,弹性防割袋4的开口固定连接在承载盘11的外表面,弹性防割袋4的开口固定可以保证起更好的密封性和压强变化性,起到对非牛顿流体的吸引。
本装置主要使用非牛顿流体的物理性质,使其在贴合车窗玻璃3内测的弹性防割袋4内流动,通过其“吃软不吃硬”的特性,对车窗机构1外的冲击力做阻挡及缓冲,非牛顿流体的组成物主要盛放在装载箱14的上下两层,通过单侧压敏传感器5检测车窗玻璃3对其的压力情况来控制电动伸缩杆9的开关,电动伸缩杆9可带动弹性防割袋4向下拉伸,使其内部空间变大,压强减小,在压强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非牛顿流体快速从装载箱14内沿螺旋注射器12流入到弹性防割袋4内,并粘合在车窗玻璃3内测。
使用时先设定好单侧压敏传感器5的压力阈值,将第一夹持板17和第二夹持板21通过第二挤压弹簧20和第三挤压弹簧25夹持在窗框2上,并将电磁铁18、金属盘19固定在窗框2顶部,在装载箱14内部上下两层分别放置好非牛顿流体的组合物,将弹性防割袋4的顶部开口处固定安装在承载盘11外表面,当外界冲击力作用到车窗玻璃3时,车窗玻璃3挤压单侧压敏传感器5,单侧压敏传感器5压缩第一挤压弹簧6进行缓冲,同时单侧压敏传感器5控制电动伸缩杆9向下伸长,电动伸缩杆9带动弹性防割袋4向下拉伸,弹性防割袋4体积变大,压强减小,非牛顿流体在压强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装载箱14内通过螺旋注射管12的引导作用充分搅拌,并流入弹性防割袋4内,弹性防割袋4与车窗玻璃3粘合,当冲击结束时,电动伸缩杆9恢复原位,只需用利器在弹性防割袋4车内一侧划开一定口子,引导非牛顿流体从弹性防割袋4内流出,并撕下弹性防割袋4即可恢复如初。
通过设置窗框2、车窗玻璃3、夹紧机构15、海绵垫16、第一夹持板17、电磁铁18、金属盘19、第二挤压弹簧20、第二夹持板21、海绵垫板22、固定板24和第三挤压弹簧25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装置的紧固安装作用,通过第一夹持板17和第二夹持板21与窗框2两侧固定,通过第二挤压弹簧20和第三挤压弹簧25实现弹性紧固,同时电磁铁18和金属盘19实现装置对窗框2顶部固定,该固定方式紧固安全,适应性强,稳定性强,适合各种型号窗框2。
通过设置车窗玻璃3、弹性防割袋4、单侧压敏传感器5、第一挤压弹簧6、电动伸缩杆9、注射口10、承载盘11、螺旋注射管12、连接杆13和装载箱14等装置解决的车窗玻璃3受冲击发生破裂而对人身财产造成威胁的问题,当汽车玻璃外侧受到巨大冲击力时,通过弹性耐割袋4内的非牛顿流体进行阻挡缓冲,非牛顿流体不仅具有一定的抗冲击力,防止汽车玻璃3发生破损,同时其向下运动的剪切力也可以抵消水平方向上的冲击力,保证汽车玻璃不发生破裂。
实施例二
基于本实施例一中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仅实现了车窗玻璃3外侧受到风速、爆破、机械碰撞等冲击力而造成的破裂的预防措施,而在实际运用中同样会出现人们被反锁内汽车内的原因,如果从内侧对车窗玻璃3进行冲击时仍能打开电动伸缩杆9等装置,会影响车内人员自我逃生,为了进一步解决车内人员实现从车内通过车窗玻璃3实现逃脱,参考图1-5,防止汽车车窗玻璃3炸裂组件:单侧压敏传感器5,单侧压敏传感器5控制电动伸缩杆9的开关,电动伸缩杆9控制装载箱14的开关,单侧压敏传感器5的物理性质为靠近车窗玻璃3一侧受到压力时会启动电动伸缩杆9,可理解为车窗玻璃3外侧受到冲击时会对单侧压敏传感器5造成挤压而打开电动伸缩杆9,当对车窗玻璃3内侧施加冲击力时,车窗玻璃3不会对单侧压敏传感器5检测端施加挤压力,则单侧压敏传感器5不会检测到压力的变化,从而不会启动电动伸缩杆9,从而不会启动整个装置,方便车内人员直接对车窗玻璃3内侧施加冲击力以此打开车窗玻璃3实现逃生。
具体操作时,只需按照实施例一的夹紧机构15的夹紧方法将装置夹紧在窗框2两侧顶部,单侧压敏传感器5的检测端与车窗玻璃3接触,单侧压敏传感器5的非检测端与第一挤压弹簧6固定安装,车内人员遇险无法打开车门需从车窗玻璃3处破窗逃生时,只需使用车内救生锤或者灭火器等钝器敲击车窗玻璃3,此时车窗玻璃3内侧受到冲击力,车窗玻璃3会受力向汽车外侧施加压力,单侧压敏传感器5的检测端检测不到压力的变化,不会启动电动伸缩杆9及装载箱14,因此车内人员可破窗逃生。
通过设置车窗玻璃3、单侧压敏传感器5和第一挤压弹簧6等装置,解决了驾驶员在汽车内部向外破碎车窗玻璃3时的方便性,单侧压敏传感器5仅能感应到车窗外侧受到的冲击力,并启动电动伸缩杆9注射非牛顿流体对其记性缓冲减震作用,但是无法检测到从车窗机构1内部对车窗玻璃3造成的冲击力,从而不会打开电动伸缩杆9,使得从汽车内部对车窗玻璃3施加冲击力时不会造成影响,保证了驾驶员从内部沿汽车窗框2逃脱汽车的可操作性及不干扰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包括车窗机构(1)和夹紧机构(1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机构(1)包括窗框(2)和车窗玻璃(3),所述窗框(2)内侧安装有车窗玻璃(3),所述车窗玻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单侧压敏传感器(5),所述单侧压敏传感器(5)远离车窗玻璃(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挤压弹簧(6),所述第一挤压弹簧(6)远离单侧压敏传感器(5)的一侧固定安装于窗框(2)一侧;
所述夹紧机构(15)包括第一夹持板(17)、第二夹持板(21)和固定板(24),所述固定板(24)位于窗框(2)内侧顶部下方,所述固定板(24)的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17)和第二夹持板(21),且第一夹持板(17)和第二夹持板(21)分别位于窗框(2)前侧和后侧的顶部,所述第一夹持板(17)一侧固定连接有配合窗框(2)使用的第二挤压弹簧(20),所述第二夹持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配合窗框(2)使用的第三挤压弹簧(25),所述固定板(24)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装载箱(14),所述装载箱(14)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承载盘(11),所述承载盘(11)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注射口(10),所述承载盘(11)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9),所述电动伸缩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防割袋(4),所述弹性防割袋(4)的开口固定连接在承载盘(11)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盘(11)和弹性防割袋(4)均为橡胶或者硅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15)还包括电磁铁(18)、金属盘(19)和海绵垫板(22),所述电磁铁(18)与第二夹持板(21)远离窗框(2)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盘(19),且金属盘(19)位于窗框(2)的顶部,所述金属盘(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板(22),所述海绵垫板(22)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3),所述若干个通孔(23)呈环形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15)还包括海绵垫(16),所述海绵垫(16)与第一夹持板(17)和固定板(24)的直角连接处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箱(14)的出料口连通有螺旋注射管(12),所述螺旋注射管(12)的底部与注射口(10)的入料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侧压敏传感器(5)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9)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9)的输出端与装载箱(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夹紧机构(15),且两个夹紧机构(15)关于窗框(2)顶部中心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箱(14)内部分为两层,所述装载箱(14)的上层存放水,所述装载箱(14)的下层存放可形成非牛顿流体的粉状固态分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割袋(4)靠近车窗玻璃(3)的一侧具有一定的粘性。
CN202110001624.5A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 Pending CN1126225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1624.5A CN112622580A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1624.5A CN112622580A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2580A true CN112622580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291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1624.5A Pending CN112622580A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2258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748A (ja) * 1991-07-18 1993-01-26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ウインドガラス支持装置
JPH10250375A (ja) * 1997-03-11 1998-09-22 Sensor Technol Kk 自動車のパワーウインドウの制御装置
CN201963128U (zh) * 2011-01-14 2011-09-07 珠海华尚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式汽车玻璃窗框总成
CN203979267U (zh) * 2013-03-12 2014-12-03 菲尔丁·B·斯塔顿 玻璃破裂抑制器、玻璃制品、分散冲击力的设备及窗制品
CN204451945U (zh) * 2014-12-26 2015-07-08 安徽万山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低速电动汽车用玻璃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748A (ja) * 1991-07-18 1993-01-26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ウインドガラス支持装置
JPH10250375A (ja) * 1997-03-11 1998-09-22 Sensor Technol Kk 自動車のパワーウインドウの制御装置
CN201963128U (zh) * 2011-01-14 2011-09-07 珠海华尚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式汽车玻璃窗框总成
CN203979267U (zh) * 2013-03-12 2014-12-03 菲尔丁·B·斯塔顿 玻璃破裂抑制器、玻璃制品、分散冲击力的设备及窗制品
CN204451945U (zh) * 2014-12-26 2015-07-08 安徽万山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低速电动汽车用玻璃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6690U (zh) 汽车安全气压逃生窗
GB2491135A (en) Energy absorbing ball filled with dilatant compound
CN204322991U (zh) 公交车逃生窗
CN112622580A (zh) 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组件
CN112721585A (zh) 一种防止汽车车窗玻璃炸裂的方法
CN207925318U (zh) 一种限位开关保护装置
CN206031015U (zh) 一种客车应急逃生窗
CN103786675B (zh) 一种带报警装置的快开启逃生窗
CN202879413U (zh) 一种带报警装置的快开启逃生窗
CN201484123U (zh) 公交车安全窗
CN211724427U (zh) 一种气动式破玻璃窗装置
CN201538278U (zh) 车门开启安全监控装置
CN202923567U (zh) 汽车弹力破玻璃逃生装置
DE60022476T2 (de) Notfluchtsystem
CN101396955B (zh) 快速开启救生通道的救生装置
CN220226645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强度屏蔽门
CN109720294B (zh) 一种汽车玻璃安全爆破击碎装置
CN202115463U (zh) 一种车用逃生装置
CN208330048U (zh) 一种坡道内开式双扇防护密闭门
CN205113236U (zh) 一种车辆落水紧急逃生装置
CN207225042U (zh) 一种公交客车安全门逃生装置
CN206942574U (zh) 一种透气式的地铁站站台门
CN111976436A (zh) 一种具有行人保护的车门
CN214616120U (zh) 一种耐火型铝合金防水门窗
KR100828612B1 (ko) 글라스 일체형 햄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