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21277A - 一种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21277A
CN112621277A CN202110083363.6A CN202110083363A CN112621277A CN 112621277 A CN112621277 A CN 112621277A CN 202110083363 A CN202110083363 A CN 202110083363A CN 112621277 A CN112621277 A CN 112621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wheel
workpiece
worm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33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21277B (zh
Inventor
罗静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hong Precision Machinery Jinhu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0833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212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21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1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21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1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件定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平台、外定位夹具、内定位夹具、中心管、旋转联动机构、推送联动机构、动力驱动机构和基座,所述中心管的下端转动配合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定位平台转动配合在所述中心管的中部;所述外定位夹具的中部配合连接在所述定位平台的四侧,所述外定位夹具的下端配合连接在所述中心管上;所述内定位夹具配合连接在所述中心管的上端,所述内定位夹具位于所述外定位夹具的内侧;本发明可以对工件进行精准快速的定位,还可以带动定位的工件进行旋转运动,便于配合其他设备对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定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金属磨削加工设备中数控立式加工中心是常采用的是数控加工机床之一。在进行金属磨削加工的过程中,通过工件定位系统对工件进行定位是必不可少的,防止工件在打磨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但是现有技术中,圆管类工件或方管类工件进行打磨加工的过程中,用于进行定位的夹具往往只可以对工件的外壁进行夹持定位,而无法带动工件进行旋转运动;例如专利号为CN201510042226.2的一种数控机床上用于带锥孔工件的加工夹具,具有夹具体、装夹轴和卸件装置;夹具体的一端设有与数控机床的主轴连接的连接部,另一端设有与主轴同轴的连接孔;装夹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孔内,另一端设有与工件的锥孔配合的自锁锥面;卸件装置包括气缸、卸件板、推杆、受力块和复位弹簧;夹具体的内部设有滑槽,受力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夹具体上安装装夹轴的端面上设有供推杆穿行且与滑槽相通的滑孔,卸件板滑动套装在装夹轴上,卸件板与受力块之间通过推杆连接;气缸的推轴作用于受力块;推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位于受力块与滑槽的底部之间。该发明定位精度高,装夹与卸件方便,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该发明无法带动装夹的工件进行旋转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可以对工件进行精准快速的定位,还可以带动定位的工件进行旋转运动,便于配合其他设备对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平台、外定位夹具、内定位夹具、中心管、旋转联动机构、推送联动机构、动力驱动机构和基座,所述中心管的下端转动配合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定位平台转动配合在所述中心管的中部;所述外定位夹具的中部配合连接在所述定位平台的四侧,所述外定位夹具的下端配合连接在所述中心管上;所述内定位夹具配合连接在所述中心管的上端,所述内定位夹具位于所述外定位夹具的内侧;所述动力驱动机构、旋转联动机构和所述推送联动机构皆配合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动力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联动机构或所述推送联动机构;所述旋转联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中心管;所述推送联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外定位夹具。
可选的,所述外定位夹具包括第一电动推杆、第一推杆座、升降推盘、推拉斜杆、T形滑块、夹具组件、联动组件和联动锥齿环;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推盘和所述第一推杆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推盘滑动配合在所述中心管上,所述第一推杆座转动配合在所述中心管上;所述升降推盘的外端均匀环绕固定连接四个推拉斜杆的下端,四个推拉斜杆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T形滑块,四个T形滑块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所述定位平台四侧的四个T形滑槽内;四个所述T形滑块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夹具组件,四个夹具组件滑动配合连接在四个所述联动组件的中部;四个所述联动组件的内外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平台的内外两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联动组件的内端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联动锥齿环的四侧;所述联动锥齿环的下端转动配合在所述定位平台上;所述推送联动机构传动连接一个所述联动组件。
可选的,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工件托架、侧架、从动转管、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一转轴和夹紧轮;所述工件托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T形滑块;所述工件托架的上端固定连接侧架;内侧设有六棱通孔的所述从动转管转动配合在所述工件托架的中部;所述从动转管滑动配合在所述联动组件的中部;所述从动转管的外端固定连接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蜗杆的下端;所述第一蜗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侧架外侧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蜗杆啮合传动连接多个第一蜗轮,多个第一蜗轮固定连接在多根第一转轴的中间;多根第一转轴并列转动配合在所述侧架上;多根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夹紧轮;所述夹紧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蜗轮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六棱转杆、外杆座、内杆座和联动锥齿轮;所述六棱转杆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所述从动转管的六棱通孔内;所述六棱转杆的内外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内杆座和所述外杆座的内外两端;所述联动锥齿轮固定在所述六棱转杆的内端;所述联动锥齿轮垂直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联动锥齿环;所述六棱转杆的外端与推送联动机构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夹紧轮的轮面朝向所述中心管设置;所述夹紧轮的轮面上粘接有橡胶防滑套。
可选的,所述推送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横轴、承轴架、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二横轴和第一摩擦联动盘;所述第一横轴的内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一个所述联动组件的六棱转杆;所述第一横轴的中部转动配合在所述承轴架上;所述承轴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横轴上固定连接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固定在所述第二横轴的外端;所述第二横轴的中部转动配合在所述承轴架上;所述第二横轴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摩擦联动盘;所述动力驱动机构摩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摩擦联动盘。
可选的,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包括带有减速器的伺服电机、摩擦传动轮、滑动电机架和调节螺杆;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所述摩擦传动轮;所述摩擦传动轮垂直摩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摩擦联动盘或所述旋转联动机构;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滑动电机架上;所述滑动电机架下端的矩形滑块滑动配合在所述基座的内外滑道内;所述调节螺杆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内外滑道的内外两端;所述调节螺杆的中部通过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滑动电机架下端的矩形滑块;所述调节螺杆的外端设有调节转轮。
可选的,所述矩形滑块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锁定螺杆,所述锁定螺杆的上端顶压在所述调节螺杆上。
可选的,所述旋转联动机构包括第二摩擦联动盘、第二蜗杆、承杆座和第二蜗轮;所述第二摩擦联动盘固定在所述第二蜗杆的一端,第二摩擦联动盘与所述第一摩擦联动盘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蜗杆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一个承杆座上,两个承杆座相对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两端;所述第二蜗杆啮合传动连接第二蜗轮,第二蜗轮固定在所述中心管上,第二蜗轮位于所述第一推杆座的下端;所述摩擦传动轮垂直摩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摩擦联动盘或所述第一摩擦联动盘。
可选的,所述内定位夹具包括第二电动推杆、第二推杆座、内滑盘、上顶杆和下顶杆;所述中心管的四侧分别设有一个顶出槽;四个所述顶出槽内侧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下顶杆的内端,四个下顶杆的外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上顶杆的外端,四个上顶杆的内端转动配合在所述内滑盘的四侧,所述内滑盘滑动配合在所述中心管内;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推杆座和所述内滑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座固定在所述中心管的顶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用外定位夹具和内定位夹具的配合,主要用于对圆管类工件进行精准快速的定位,且保证定位的稳定性;
2.采用动力驱动机构与旋转联动机构配合,可以带动圆管类工件进行旋转运动,便于配合其他设备对工件的不同侧面进行加工;
3.采用动力驱动机构与推送联动机构配合,可以带动夹持在外定位夹具内侧的工件进行导出或导入运动,便于对定位后的工件进行装配或拆卸,也便于改变与工件接触的位置,便于对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加工处理。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平台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定位夹具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定位夹具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定位夹具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心管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旋转联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推送联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力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标:定位平台1;外定位夹具2;第一电动推杆201;第一推杆座202;升降推盘203;推拉斜杆204;T形滑块205;夹具组件206;工件托架206A;侧架206B;从动转管206C;主动锥齿轮206D;从动锥齿轮206E;第一蜗杆206F;第一蜗轮206G;第一转轴206H;夹紧轮206I;联动组件207;六棱转杆207A;外杆座207B;内杆座207C;联动锥齿轮207D;联动锥齿环208;内定位夹具3;第二电动推杆301;第二推杆座302;内滑盘303;上顶杆304;下顶杆305;中心管4;旋转联动机构5;第二摩擦联动盘501;第二蜗杆502;承杆座503;第二蜗轮504;推送联动机构6;第一横轴601;承轴架602;第一带轮603;第二带轮604;第二横轴605;第一摩擦联动盘606;动力驱动机构7;伺服电机701;摩擦传动轮702;滑动电机架703;调节螺杆704;锁定螺杆705;基座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申请可实施的范畴。
下面结合附图1-1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2所示,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平台1、外定位夹具2、内定位夹具3、中心管4、旋转联动机构5、推送联动机构6、动力驱动机构7和基座8,所述中心管4的下端转动配合在所述基座8上;所述定位平台1转动配合在所述中心管4的中部;所述外定位夹具2的中部配合连接在所述定位平台1的四侧,所述外定位夹具2的下端配合连接在所述中心管4上;所述内定位夹具3配合连接在所述中心管4的上端,所述内定位夹具3位于所述外定位夹具2的内侧;所述动力驱动机构7、旋转联动机构5和所述推送联动机构6配合连接在所述基座8上;所述动力驱动机构7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联动机构5或所述推送联动机构6;所述旋转联动机构5传动连接所述中心管4;所述推送联动机构6传动连接所述外定位夹具2。本发明的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用于对圆管类工件进行精准快速的定位,可以通过外定位夹具2或内定位夹具3单独对工件的外部或内部进行顶紧定位,也可以通过外定位夹具2和内定位夹具3的配合对工件的外部与内部进行同步定位,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同轴度;本发明内部的动力驱动机构7可以调控为与旋转联动机构5接触的状态带动旋转联动机构5进行工作,或是调控为与推送联动机构6接触的状态带动推送联动机构6进行工作;动力驱动机构7带动旋转联动机构5工作时,旋转联动机构5可以带动中心管4进行旋转运动,中心管4转动时通过内定位夹具3带动通过其定位的圆管类工件进行旋转,便于配合其他设备对圆管类工件进行磨削处理;动力驱动机构7传动带动推送联动机构6工作时,推送联动机构6可以带动外定位夹具2进行工作,通过外定位夹具2带动夹持在其内侧的工件进行导出或导入运动,便于对定位后的工件进行装配或拆卸,也便于改变与工件接触的位置,便于对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加工处理。
所述外定位夹具2包括第一电动推杆201、第一推杆座202、升降推盘203、推拉斜杆204、T形滑块205、夹具组件206、联动组件207和联动锥齿环208;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推盘203和所述第一推杆座20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推盘203滑动配合在所述中心管4上,所述第一推杆座202转动配合在所述中心管4上;所述升降推盘203的外端均匀环绕固定连接四个推拉斜杆204的下端,四个推拉斜杆204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T形滑块205,四个T形滑块205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所述定位平台1四侧的四个T形滑槽内;四个所述T形滑块205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夹具组件206,四个夹具组件206滑动配合连接在四个所述联动组件207的中部;四个所述联动组件207的内外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平台1的内外两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联动组件207的内端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联动锥齿环208的四侧;所述联动锥齿环208的下端转动配合在所述定位平台1上;所述推送联动机构6传动连接一个所述联动组件207。所述外定位夹具2用于对工件的外部进行定位固定,使用时,将待定位的工件放置在四个夹具组件206的内侧,并使得工件的下端托放在夹具组件206上,然后通过接电启动的第一电动推杆201控制升降推盘203在所述中心管4上滑动,升降推盘203上下滑动时通过四个推拉斜杆204带动四个T形滑块205在所述定位平台1四侧的四个T形滑槽内进行内外方向的滑动运动,四个T形滑块205带动四个夹具组件206同步向外运动或同步向内侧运动,从而对不同尺寸的工件的外壁进行定位固定,适用于圆管类工件或方管类工件的定位工作;所述动力驱动机构7传动带动推送联动机构6工作时,推送联动机构6可以带动一个联动组件207进行工作,该联动组件207工作时可以通过联动锥齿环208带动另外三个联动组件207进行工作,四个联动组件207同步工作时可以带动四个夹具组件206进行同步工作,可以通过四个夹具组件206带动夹持在其内侧的工件进行导出或导入运动,便于对定位后的工件进行装配或拆卸,也便于改变与工件接触的位置,便于对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加工处理。
所述夹具组件206包括工件托架206A、侧架206B、从动转管206C、主动锥齿轮206D、从动锥齿轮206E、第一蜗杆206F、第一蜗轮206G、第一转轴206H和夹紧轮206I;所述工件托架206A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T形滑块205;所述工件托架206A的上端固定连接侧架206B;内侧设有六棱通孔的所述从动转管206C转动配合在所述工件托架206A的中部;所述从动转管206C滑动配合在所述联动组件207的中部;所述从动转管206C的外端固定连接主动锥齿轮206D;所述主动锥齿轮206D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206E;所述从动锥齿轮206E固定在所述第一蜗杆206F的下端;所述第一蜗杆206F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侧架206B外侧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蜗杆206F啮合传动连接多个第一蜗轮206G,多个第一蜗轮206G固定连接在多根第一转轴206H的中间;多根第一转轴206H并列转动配合在所述侧架206B上;多根所述第一转轴206H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夹紧轮206I;所述夹紧轮206I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蜗轮206G的直径。所述夹具组件206使用时,工件托架206A的内端可以对待定位的工件的底部进行托放,工件托架206A可以在所述T形滑块205的带动下进行内外运动,工件托架206A运动时带动侧架206B进行内外运动,侧架206B带动多个上下并列设置的夹紧轮206I对需要定位的工件的四侧进行夹紧固定,从而实现工件的定位工作,在定位后,所述动力驱动机构7传动带动推送联动机构6工作时,可以带动一个联动组件207转动,该联动组件207与联动锥齿环208配合带动另外三个联动组件207进行工作,四个联动组件207同步工作时可以带动四个夹具组件206内侧的从动转管206C转动,四个从动转管206C转动时通过四个主动锥齿轮206D带动四个从动锥齿轮206E转动;四个从动锥齿轮206E转动时带动四根第一蜗杆206F转动,四根第一蜗杆206F分别带动上下多个第一蜗轮206G转动,多个第一蜗轮206G转动带动多根第一转轴206H转动,多根第一转轴206H转动时带动其两侧的夹紧轮206I转动,从而通过多个夹紧轮206I的转动带动夹持在其内侧的工件进行导出或导入运动,便于对定位后的工件进行装配或拆卸,也便于改变与工件接触的位置;且所述第一蜗杆206F和多个第一蜗轮206G的结构设置,使得夹紧轮206I转动后可以实现自锁,而不会在工件的下坠的重力带动下转动,稳定性好。
所述联动组件207包括六棱转杆207A、外杆座207B、内杆座207C和联动锥齿轮207D;所述六棱转杆207A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所述从动转管206C的六棱通孔内;所述六棱转杆207A的内外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内杆座207C和所述外杆座207B的内外两端;所述联动锥齿轮207D固定在所述六棱转杆207A的内端;所述联动锥齿轮207D垂直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联动锥齿环208;所述六棱转杆207A的外端与推送联动机构6固定连接。一个所述联动组件207内部的六棱转杆207A可以在推送联动机构6的带动下转动,该六棱转杆207A转动时可以带动从动转管206C转动,且不影响所述夹紧轮206I进行内外运动时从动转管206C在六棱转杆207A上滑动;该六棱转杆207A转动时还可以带动联动锥齿轮207D转动,联动锥齿轮207D转动时可以通过与联动锥齿环208的配合带动其他三个所述联动组件207内的联动锥齿轮207D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其他三个所述联动组件207内的六棱转杆207A进行转动。
所述夹紧轮206I的轮面朝向所述中心管4设置;所述夹紧轮206I的轮面上粘接有橡胶防滑套。橡胶防滑套的设置可以提高其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时的稳定性。
所述推送联动机构6包括第一横轴601、承轴架602、第一带轮603、第二带轮604、第二横轴605和第一摩擦联动盘606;所述第一横轴601的内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一个所述联动组件207的六棱转杆207A;所述第一横轴601的中部转动配合在所述承轴架602上;所述承轴架602固定在所述基座8上;所述第一横轴601上固定连接第一带轮603;所述第一带轮60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带轮604;所述第二带轮604固定在所述第二横轴605的外端;所述第二横轴605的中部转动配合在所述承轴架602上;所述第二横轴605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摩擦联动盘606;所述动力驱动机构7摩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摩擦联动盘606。所述推送联动机构6内部的第一摩擦联动盘606与所述动力驱动机构7接触时可以在所述动力驱动机构7的带动下转动,第一摩擦联动盘606转动时通过第二横轴605带动第二带轮604转动,第二带轮604转动时通过皮带传动第一带轮603转动,第一带轮603转动时通过第一横轴601带动一根六棱转杆207A进行转动。
所述动力驱动机构7包括带有减速器的伺服电机701、摩擦传动轮702、滑动电机架703和调节螺杆704;所述伺服电机70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所述摩擦传动轮702;所述摩擦传动轮702垂直摩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摩擦联动盘606或所述旋转联动机构5;所述伺服电机701固定在所述滑动电机架703上;所述滑动电机架703下端的矩形滑块滑动配合在所述基座8的内外滑道内;所述调节螺杆704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内外滑道的内外两端;所述调节螺杆704的中部通过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滑动电机架703下端的矩形滑块;所述调节螺杆704的外端设有调节转轮。所述动力驱动机构7内部的伺服电机701启动后可以带动摩擦传动轮702转动,摩擦传动轮702与第一摩擦联动盘606接触时可以传动带动所述推送联动机构6工作,摩擦传动轮702与所述旋转联动机构5接触时传动所述旋转联动机构5工作;所述摩擦传动轮702的位置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杆704进行调节,转动调节螺杆704可以带动滑动电机架703在所述内外滑道内进行内外方向的滑动调节,从而便于与第一摩擦联动盘606接触或是与旋转联动机构5接触,从而对工件进行不同控制工作。
所述矩形滑块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锁定螺杆705,所述锁定螺杆705的上端顶压在所述调节螺杆704上。锁定螺杆705顶紧在所述调节螺杆704上可以提高所述调节螺杆704转动调节第一摩擦联动盘606位置后的稳定性。
所述旋转联动机构5包括第二摩擦联动盘501、第二蜗杆502、承杆座503和第二蜗轮504;所述第二摩擦联动盘501固定在所述第二蜗杆502的一端,第二摩擦联动盘501与所述第一摩擦联动盘606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蜗杆502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一个承杆座503上,两个承杆座503相对固定在所述基座8的两端;所述第二蜗杆502啮合传动连接第二蜗轮504,第二蜗轮504固定在所述中心管4上,第二蜗轮504位于所述第一推杆座202的下端;所述摩擦传动轮702垂直摩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摩擦联动盘501或所述第一摩擦联动盘606。第一摩擦联动盘606转动时可以摩擦传动带动第二摩擦联动盘501进行转动,第二摩擦联动盘501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蜗杆502转动,第二蜗杆502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蜗轮504转动,从而通过第二蜗轮504带动中心管4转动,进而通过中心管4和所述内定位夹具3的配合带动通过所述内定位夹具3顶紧固定的圆管类工件进行旋转运动。
所述内定位夹具3包括第二电动推杆301、第二推杆座302、内滑盘303、上顶杆304和下顶杆305;所述中心管4的四侧分别设有一个顶出槽;四个所述顶出槽内侧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下顶杆305的内端,四个下顶杆305的外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上顶杆304的外端,四个上顶杆304的内端转动配合在所述内滑盘303的四侧,所述内滑盘303滑动配合在所述中心管4内;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0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推杆座302和所述内滑盘30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座302固定在所述中心管4的顶面上。所述内定位夹具3内部的第二电动推杆301启动后可以带动内滑盘303在中心管4内进行滑动,内滑盘303运动时可以带动四个上顶杆304和下顶杆305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从而通过四个上顶杆304和下顶杆305的连接处对工件的内部进行定位固定,进行定位固定时需要工件的下端托放在工件托架206A上,并通过四侧的多个所述夹紧轮206I配合在工件的外部对工件进行适当限位,有利于提高工件定位的稳定性。
原理:本发明的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用于对圆管类工件进行精准快速的定位,可以通过外定位夹具2或内定位夹具3单独对工件的外部或内部进行顶紧定位,也可以通过外定位夹具2和内定位夹具3的配合对工件的外部与内部进行同步定位,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同轴度;本发明内部的动力驱动机构7可以调控为与旋转联动机构5接触的状态带动旋转联动机构5进行工作,或是调控为与推送联动机构6接触的状态带动推送联动机构6进行工作;动力驱动机构7带动旋转联动机构5工作时,旋转联动机构5可以带动中心管4进行旋转运动,中心管4转动时通过内定位夹具3带动通过其定位的圆管类工件进行旋转,便于配合其他设备对圆管类工件进行磨削处理;动力驱动机构7传动带动推送联动机构6工作时,推送联动机构6可以带动外定位夹具2进行工作,通过外定位夹具2带动夹持在其内侧的工件进行导出或导入运动,便于对定位后的工件进行装配或拆卸,也便于改变与工件接触的位置,便于对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加工处理。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平台(1)、外定位夹具(2)、内定位夹具(3)、中心管(4)、旋转联动机构(5)、推送联动机构(6)、动力驱动机构(7)和基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4)的下端转动配合在所述基座(8)上;所述定位平台(1)转动配合在所述中心管(4)的中部;所述外定位夹具(2)的中部配合连接在所述定位平台(1)的四侧,所述外定位夹具(2)的下端配合连接在所述中心管(4)上;所述内定位夹具(3)配合连接在所述中心管(4)的上端,所述内定位夹具(3)位于所述外定位夹具(2)的内侧;所述动力驱动机构(7)、旋转联动机构(5)和所述推送联动机构(6)配合连接在所述基座(8)上;所述动力驱动机构(7)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联动机构(5)或所述推送联动机构(6);所述旋转联动机构(5)传动连接所述中心管(4);所述推送联动机构(6)传动连接所述外定位夹具(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定位夹具(2)包括第一电动推杆(201)、第一推杆座(202)、升降推盘(203)、推拉斜杆(204)、T形滑块(205)、夹具组件(206)、联动组件(207)和联动锥齿环(208);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推盘(203)和所述第一推杆座(20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推盘(203)滑动配合在所述中心管(4)上,所述第一推杆座(202)转动配合在所述中心管(4)上;所述升降推盘(203)的外端均匀环绕固定连接四个推拉斜杆(204)的下端,四个推拉斜杆(204)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T形滑块(205),四个T形滑块(205)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所述定位平台(1)四侧的四个T形滑槽内;四个所述T形滑块(205)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夹具组件(206),四个夹具组件(206)滑动配合连接在四个所述联动组件(207)的中部;四个所述联动组件(207)的内外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平台(1)的内外两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联动组件(207)的内端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联动锥齿环(208)的四侧;所述联动锥齿环(208)的下端转动配合在所述定位平台(1)上;所述推送联动机构(6)传动连接一个所述联动组件(2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206)包括工件托架(206A)、侧架(206B)、从动转管(206C)、主动锥齿轮(206D)、从动锥齿轮(206E)、第一蜗杆(206F)、第一蜗轮(206G)、第一转轴(206H)和夹紧轮(206I);所述工件托架(206A)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T形滑块(205);所述工件托架(206A)的上端固定连接侧架(206B);内侧设有六棱通孔的所述从动转管(206C)转动配合在所述工件托架(206A)的中部;所述从动转管(206C)滑动配合在所述联动组件(207)的中部;所述从动转管(206C)的外端固定连接主动锥齿轮(206D);所述主动锥齿轮(206D)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206E);所述从动锥齿轮(206E)固定在所述第一蜗杆(206F)的下端;所述第一蜗杆(206F)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侧架(206B)外侧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蜗杆(206F)啮合传动连接多个第一蜗轮(206G),多个第一蜗轮(206G)固定连接在多根第一转轴(206H)的中间;多根第一转轴(206H)并列转动配合在所述侧架(206B)上;多根所述第一转轴(206H)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夹紧轮(206I);所述夹紧轮(206I)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蜗轮(206G)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207)包括六棱转杆(207A)、外杆座(207B)、内杆座(207C)和联动锥齿轮(207D);所述六棱转杆(207A)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所述从动转管(206C)的六棱通孔内;所述六棱转杆(207A)的内外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内杆座(207C)和所述外杆座(207B)的内外两端;所述联动锥齿轮(207D)固定在所述六棱转杆(207A)的内端;所述联动锥齿轮(207D)垂直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联动锥齿环(208);所述六棱转杆(207A)的外端与推送联动机构(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轮(206I)的轮面朝向所述中心管(4)设置;所述夹紧轮(206I)的轮面上粘接有橡胶防滑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联动机构(6)包括第一横轴(601)、承轴架(602)、第一带轮(603)、第二带轮(604)、第二横轴(605)和第一摩擦联动盘(606);所述第一横轴(601)的内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一个所述联动组件(207)的六棱转杆(207A);所述第一横轴(601)的中部转动配合在所述承轴架(602)上;所述承轴架(602)固定在所述基座(8)上;所述第一横轴(601)上固定连接第一带轮(603);所述第一带轮(60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带轮(604);所述第二带轮(604)固定在所述第二横轴(605)的外端;所述第二横轴(605)的中部转动配合在所述承轴架(602)上;所述第二横轴(605)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摩擦联动盘(606);所述动力驱动机构(7)摩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摩擦联动盘(6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机构(7)包括带有减速器的伺服电机(701)、摩擦传动轮(702)、滑动电机架(703)和调节螺杆(704);所述伺服电机(70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所述摩擦传动轮(702);所述摩擦传动轮(702)垂直摩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摩擦联动盘(606)或所述旋转联动机构(5);所述伺服电机(701)固定在所述滑动电机架(703)上;所述滑动电机架(703)下端的矩形滑块滑动配合在所述基座(8)的内外滑道内;所述调节螺杆(704)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内外滑道的内外两端;所述调节螺杆(704)的中部通过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滑动电机架(703)下端的矩形滑块;所述调节螺杆(704)的外端设有调节转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滑块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锁定螺杆(705),所述锁定螺杆(705)的上端顶压在所述调节螺杆(704)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联动机构(5)包括第二摩擦联动盘(501)、第二蜗杆(502)、承杆座(503)和第二蜗轮(504);所述第二摩擦联动盘(501)固定在所述第二蜗杆(502)的一端,第二摩擦联动盘(501)与所述第一摩擦联动盘(606)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蜗杆(502)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一个承杆座(503)上,两个承杆座(503)相对固定在所述基座(8)的两端;所述第二蜗杆(502)啮合传动连接第二蜗轮(504),第二蜗轮(504)固定在所述中心管(4)上,第二蜗轮(504)位于所述第一推杆座(202)的下端;所述摩擦传动轮(702)垂直摩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摩擦联动盘(501)或所述第一摩擦联动盘(60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定位夹具(3)包括第二电动推杆(301)、第二推杆座(302)、内滑盘(303)、上顶杆(304)和下顶杆(305);所述中心管(4)的四侧分别设有一个顶出槽;四个所述顶出槽内侧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下顶杆(305)的内端,四个下顶杆(305)的外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上顶杆(304)的外端,四个上顶杆(304)的内端转动配合在所述内滑盘(303)的四侧,所述内滑盘(303)滑动配合在所述中心管(4)内;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0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推杆座(302)和所述内滑盘(30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座(302)固定在所述中心管(4)的顶面上。
CN202110083363.6A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 Active CN1126212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3363.6A CN112621277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3363.6A CN112621277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1277A true CN112621277A (zh) 2021-04-09
CN112621277B CN112621277B (zh) 2022-07-05

Family

ID=75295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3363.6A Active CN112621277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2127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358643U (zh) * 2017-10-20 2018-05-15 三峡大学 一种薄壁圆筒夹具
CN110640581A (zh) * 2019-10-29 2020-01-03 孙维涛 一种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加工设备
CN111618808A (zh) * 2020-06-30 2020-09-04 青岛泽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多工位加工平台
CN111942885A (zh) * 2020-08-31 2020-11-17 向炳玲 一种锂电材料生产用夹取移送装置
CN112171400A (zh) * 2020-09-15 2021-01-05 徐贤慈 一种建筑管材内壁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358643U (zh) * 2017-10-20 2018-05-15 三峡大学 一种薄壁圆筒夹具
CN110640581A (zh) * 2019-10-29 2020-01-03 孙维涛 一种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加工设备
CN111618808A (zh) * 2020-06-30 2020-09-04 青岛泽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多工位加工平台
CN111942885A (zh) * 2020-08-31 2020-11-17 向炳玲 一种锂电材料生产用夹取移送装置
CN112171400A (zh) * 2020-09-15 2021-01-05 徐贤慈 一种建筑管材内壁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1277B (zh)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0499B (zh) 一种汽车刹车盘表面自动打磨及高效钻孔装置
CN214920688U (zh) 汽车轮毂螺孔加工装置
CN109834525A (zh) 一种棒料自动打磨机以及下料组件
CN103264342A (zh) 一种磨削针齿壳的复合磨削机床
CN113059440A (zh) 一种刀具磨床
CN216098172U (zh) 一种简易型打磨切割一体机
CN107234528B (zh) 一种利用回转支撑装置实施调心滚子双端面磨削的方法
CN112621277B (zh) 一种数控加工用工件定位系统
CN116197762B (zh) 一种铝合金工件表面去毛刺装置
CN211360704U (zh) 一种回转式数控立式钻床
CN213054298U (zh) 转盘式陶瓷平面研磨机
CN211053296U (zh) 一种自动化打磨设备
CN209335339U (zh) 一种3d铰链的自动磨光机
CN112264889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装置及其打磨方法
CN213708482U (zh) 一种间距可调的激光熔覆用承托装置
CN220548019U (zh) 一种手机边框双面磨削装置
CN218427041U (zh) 一种轴类零件断面加工夹具工装
CN217776274U (zh) 钻床加工定位装置
CN113441738B (zh) 一种用于板材的切削装置
CN214869477U (zh) 一种石材内外磨削机
CN219582455U (zh) 一种减速机壳体加工设备
CN218613400U (zh) 一种工件研磨装置
CN217666929U (zh) 一种数控滚齿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9598746U (zh) 一种铜管加工用夹持装置
CN114833603B (zh) 一种轮毂加工用自动旋转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5

Address after: 321100 No. 418, hongdiantou, Yongchang new village, Yongchang street, Lanxi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ation)

Applicant after: Taihong precision machinery (Jinhua)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one of No.39 Tongjin, Shancun,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uo Jingt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