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01676A - 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01676A
CN112601676A CN201980054360.0A CN201980054360A CN112601676A CN 112601676 A CN112601676 A CN 112601676A CN 201980054360 A CN201980054360 A CN 201980054360A CN 112601676 A CN112601676 A CN 112601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armrest
operator
cushion
work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43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01676B (zh
Inventor
越昭博
浜口正彦
和田启史
木村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01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1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01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16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9Adaptations for additional use of the arm-rests
    • B60N2/797Adaptations for additional use of the arm-rests for use as electrical control means, e.g. swi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at adjustment
    • B60N2/0228Hand-activated mechanical swi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at adjustment
    • B60N2/023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at adjustment concealed interfaces, e.g. hidden below seat co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 B60N2/767Angle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 B60N2/77Height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 B60N2/777Transversal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02/0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t or seat part turning about or moving along a non-standard, particular axis, i.e. an axis different from the axis characterising the conventional movement
    • B60N2002/0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t or seat part turning about or moving along a non-standard, particular axis, i.e. an axis different from the axis characterising the conventional movement the seat or seat part turning about or moving along a vertical axi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E02F9/16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movable, tiltable or pivoting, e.g. movable seats, dampening arrangements of cab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004Control mechanisms, e.g. control le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作为作业车辆的轮式装载机具备驾驶席(41)、扶手(61)、以及座椅操作部(110)。扶手(61)设置于驾驶席(41)的侧方。座椅操作部(110)对驾驶席(41)的位置或者姿态进行控制。座椅操作部(110)安装于扶手(61)。

Description

作业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18748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操作员座椅(驾驶席)的作业车辆。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874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具备驾驶席的作业车辆中,有时设置在驾驶席的位置或者姿态(前后方向的位置、高度或者倾角等)的调整时进行操作的座椅操作部。然而,根据设置座椅操作部的位置,操作员在操作座椅操作部时,有可能需要从驾驶席起身、或采取不舒服的姿态。
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座椅操作部的操作性优异的作业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公开的作业车辆具备驾驶席、扶手、以及座椅操作部。扶手设置于驾驶席的侧方。座椅操作部对驾驶席的位置或者姿态进行控制。座椅操作部安装于扶手。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扶手的至少一部分包含缓冲材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座椅操作部的操作性优异的作业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轮式装载机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席周围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图1中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席周围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向图3中的箭头IV所表示的方向观察时的驾驶席周围的构造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与驾驶席的升降机构相关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示出就坐于驾驶席的操作员的视野中的控制台以及扶手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扶手进行动作的情形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操作员的就座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透视图8中的扶手的上表面时的扶手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向图9中的X-X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时的扶手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扶手的分解组装图。
图12是示出控制台以及扶手的支承构造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控制台以及扶手的支承构造的分解组装图。
图14是示出控制台以及扶手的第一使用方式的侧视图。
图15是示出控制台以及扶手的第二使用方式的侧视图。
图16是示出控制台以及扶手的第三使用方式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参照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编号。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轮式装载机的侧视图。首先,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轮式装载机10的整体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轮式装载机10具有前框架12、后框架14、前轮27、后轮28、工作装置16、驾驶室(cab)30、驾驶席41、以及发动机罩17。
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是指就坐于驾驶室30内的驾驶席41的操作员的前后方向。就坐于驾驶席41的操作员的正面方向是前方,就坐于驾驶席41的操作员的背后方向是后方。左右方向(侧方)是指就坐于驾驶席41的操作员的左右方向。就坐于驾驶席41的操作员面朝正面时的右侧是右方,就坐于驾驶席41的操作员面朝正面时的左侧是左方。上下方向是指与包含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平面正交的方向。地面所在的一侧是下方,天空所在的一侧是上方。
通过前框架12以及后框架14构成铰接构造的车身框架。前框架12设置于后框架14的前方。前框架12通过中心销(未图示)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后框架14。前框架12相对于后框架14的转动中心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
前框架12以及后框架14通过转向缸(未图示)连结。转向缸左右设置一对。通过转向缸进行伸缩驱动,从而前框架12以上述的中心销为中心左右转动。
前轮27以及后轮28是轮式装载机10的行驶轮。前轮27设置于前框架12。前轮27左右设置一对。后轮28设置于后框架14。后轮28左右设置一对。
工作装置16设置于前框架12。工作装置16具有动臂21、铲斗24、动臂缸25、双臂曲柄22、铲斗缸26、以及连杆23。
驾驶室30以及发动机罩17设置于后框架14。驾驶室30设置于工作装置16的后方。发动机罩17设置于驾驶室30的后方。在发动机罩17内收容有工作油箱、发动机、液压泵以及空气滤清器等。
驾驶室30划分形成有供操作员搭乘的室内空间。在驾驶室30的侧面设置有门32。门32在操作员进入或离开驾驶室30时开闭。驾驶席41设置于驾驶室30划分形成的室内空间。操作员在驾驶室30就坐于驾驶席41上来操作轮式装载机10。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也能够应用于驾驶席设置于外部空间的无驾驶室类型的作业车辆。
图2是示出图1中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席周围的构造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图1中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席周围的构造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向图3中的箭头IV所表示的方向观察时的驾驶席周围的构造的主视图。
如图2至图4所示,驾驶席41具有坐垫43以及椅背42。坐垫43是供操作员坐下的座椅部位。椅背42设置为从坐垫43的后端部向上方立起。椅背42是成为操作员的靠背的座椅部位。
轮式装载机10还具有支承板45以及悬架机构部46。
支承板45设置于坐垫43的下方。支承板45具有平板形状,且平行于水平方向而设置。支承板45作为在驾驶席41侧支承后述的控制台51以及扶手61的支承构件而设置。
悬架机构部46设置于坐垫43的下方。驾驶席41经由悬架机构部46安装于驾驶室30的底板面。悬架机构部46弹性地支承驾驶席41。
图5是示出与驾驶席的升降机构相关的结构的框图。如图3以及图5所示,轮式装载机10具有作为驾驶席41的升降机构的连杆构件124、空气弹簧123、电动气泵122、以及阀126。连杆构件124,空气弹簧123以及电动气泵122内置于悬架机构部46。
连杆构件124配置于驾驶席41与驾驶室30的底板面之间。连杆构件124设置为能够沿上下方向进行伸缩动作。空气弹簧123由通过被供给空气而膨胀、且通过排除空气而收缩的空气袋构成。空气弹簧123连接于连杆构件124。电动气泵122设置为能够向空气弹簧123供给空气。阀126设置于与空气弹簧123连通的空气回路上。
轮式装载机10还具有座椅操作部110。座椅操作部110由操作员操作以控制驾驶席41的位置或者姿态。座椅操作部110由操作员操作以控制驾驶席41的高度。座椅操作部110由能够从原始位置切换至上升位置或者下降位置的开关构成。
座椅操作部110由操作员操作以控制电动气泵122的驱动、以及阀126的开闭动作。
在操作员将座椅操作部110从原始位置切换为上升位置的期间,电动气泵122进行驱动。从电动气泵122向空气弹簧123供给空气,空气弹簧123膨胀。此时,连杆构件124被膨胀的空气弹簧123按压而朝向上方进行伸长动作,从而驾驶席41上升。在座椅操作部110从上升位置返回至原始位置时,电动气泵122的驱动停止。
另一方面,在操作员将座椅操作部110从原始位置切换为下降位置的期间,阀126进行打开动作。伴随阀126的打开动作而从空气弹簧123排出空气,空气弹簧123收缩。此时,连杆构件124承受驾驶席41以及操作员的重量而朝向下方进行缩短动作,从而驾驶席41下降。在座椅操作部110从下降位置返回至原始位置时,阀126进行关闭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了通过座椅操作部110中的开关操作对电动气泵122的驱动以及阀126的开闭动作进行模拟(ON-OFF)控制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控制器基于从座椅操作部110接受的操作信号来控制电动气泵122的驱动以及阀126的开闭动作的结构。
接着,对设置于驾驶席41的周边的控制台51以及扶手61的构造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就坐于驾驶席的操作员的视野中的控制台以及扶手的立体图。
如图2至图4以及图6所示,轮式装载机10还具有控制台51。控制台51设置于驾驶席41的侧方。控制台51设置于驾驶席41的右侧方。
控制台51具有框体部52以及操作部53。框体部52具有框体形状,构成控制台51的外表。框体部52与坐垫43在左右方向上排列。框体部52在左右方向上与坐垫43隔开间隙地排列。
框体部52具有上表面54。上表面54位于比坐垫43靠上方的位置。上表面54具有前后方向成为长度方向、左右方向成为短边方向的长条形状。
操作部53设置于框体部52。操作部53设置于上表面54。操作部53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于与上表面54的后端部相比更靠近上表面54的前端部的位置。操作部53由操作员操作从而控制轮式装载机10的动作。
操作部53设置于上表面54中的左侧的区域。操作部53设置于上表面54中的在左右方向上靠近驾驶席41一侧的区域。在上表面54中的右侧的区域还设置有在轮式装载机10的驾驶中使用的切换开关以及拨盘等各种操作部。
操作部53是设置于控制台51的多个操作部之中操作员使用的频度较高的部分。作为代表性例子,操作部53包括控制工作装置16(动臂21、铲斗24)的动作的操作杆53m、53n。操作杆53m、53n设置为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
轮式装载机10还具有扶手61。扶手61设置于驾驶席41的侧方。扶手61设置于驾驶席41的右侧方。
扶手61用作操作员的搭肘部。扶手61设置于控制台51(框体部52)的上方。扶手61设置于在俯视下扶手61的至少一部分投影于框体部52的上表面54的位置。扶手61设置于操作部53(操作杆53m、53n)的后方。扶手61设置于从操作部53向后方分开的位置。
扶手61具有上表面63。上表面63与水平方向平行地设置。上表面63构成供操作员的肘部放置的搭肘面。上表面63位于比坐垫43靠上方的位置。上表面63位于比框体部52的上表面54靠上方的位置。上表面63具有前后方向成为长度方向、左右方向成为短边方向的长条形状。上表面63具有前后方向成为长度方向、左右方向成为短边方向的大致矩形形状。
上表面63具有前端部63f以及后端部63r。前端部63f位于上表面63的前方端。前端部63f与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上表面63的4个边中的位于前方侧的短边相对应。后端部63r位于上表面63的后方端。后端部63r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上表面63的4个边中的位于后方侧的短边相对应。
如图2所示,前端部63f在俯视下位于坐垫43的侧方。后端部63r在俯视下位于椅背42的侧方。
图7是示出扶手进行动作的情形的俯视图。如图3以及图7所示,扶手61以在俯视下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沿着左右方向位移的方式独立于控制台51进行动作。扶手61能够在控制台51静止了的状态下以在俯视下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沿着左右方向位移的方式进行动作。
扶手61以转动中心轴102为中心转动。转动中心轴102与上表面63相交。转动中心轴102与上表面63正交。转动中心轴102是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假想上的直线。
转动中心轴10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与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之间。转动中心轴10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相比于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更靠近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位置。前后方向上的转动中心轴102与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之间的长度比前后方向上的转动中心轴102与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之间的长度小。
在上述那样的结构中,扶手61以转动中心轴102为中心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从而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沿着左右方向位移。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以转动中心轴102为中心沿着左右方向呈圆弧状地位移。
在图7中,用实线来表示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位移至最左侧时的扶手61(61L),用双点划线表示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位移至最右侧时的扶手61(61R)。扶手61能够转动的角度范围例如可以为3°以上且20°以下,也可以为6°以上且10°以下。
图8是示出操作员的就座状态的俯视图。在图8中,用双点划线表示操作操作部53(操作杆53m、53n)的操作员。
如图8所示,就坐于驾驶席41的操作员在通常的驾驶姿态下,以将自己的肘部放置于扶手61的上表面63的状态来操作操作部53(操作杆53m、53n)。此时,操作员的肘部放置于上表面63的靠近后方的位置,操作员的手臂朝向操作部53从上表面63的后方侧向前方侧延伸。
在轮式装载机10中,扶手61以在俯视下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沿着左右方向位移的方式进行动作。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在操作员将扶手61用作搭肘部时,操作员无论自己的体型如何均能够采取舒适的驾驶姿态。
更具体地来说明的话,在操作员的肩宽较宽的情况下,操作员只要使扶手61以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向右侧位移的方式动作即可(图7中的扶手61R)。由此,操作员能够在不采取缩肩这样的不舒服的姿态的情况下,将手肘放置于扶手61的上表面63来操作操作部53。另一方面,在操作员的肩宽较窄的情况下,操作员只要使扶手61以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向左侧位移的方式动作即可(图7中的扶手61L)。由此,操作员能够在不极端地展开肘部的情况下,将手肘放置于扶手61的上表面63来操作操作部53。
另外,扶手61以转动中心轴102为中心转动。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与使扶手61整体沿左右方向进行滑动动作的情况等相比,能够简单地构成扶手61的动作机构。
另外,转动中心轴10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相比于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而更靠近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位置。
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在扶手61的转动时,左右方向上的后端部63r的位移长度比左右方向上的前端部63f的位移长度大。由此,能够将后端部63r的位置的调整幅度设定得更大。相反地,在扶手61的转动时,左右方向上的前端部63f的位移长度比左右方向上的后端部63r的位移长度小。由此,能够抑制伴随着左右方向上的后端部63r的位置调整而操作部53与操作操作部53的操作员的手部的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被破坏。
需要说明的是,扶手61的转动中心轴102也可以是沿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的直线。例如,在扶手61的上表面63以其右端侧相对于左端侧下垂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了规定角度的情况下,转动中心轴102可以是对应于上表面63的倾斜而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了规定角度的直线。
接着,对座椅操作部110的配置进行说明。如图2至图4、图6以及图7所示,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驾驶席41的侧方。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驾驶席41的右侧方。座椅操作部110安装于扶手61。座椅操作部110由扶手61支承。
如图2以及图7所示,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在俯视下与驾驶席41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在俯视下与坐垫43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位置。
如图2、图3以及图7所示,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比扶手61的转动中心轴102靠左侧方的位置。座椅操作部110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于驾驶席41与扶手61的转动中心轴102之间。座椅操作部110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于驾驶席41与操作部53(操作杆53m、53n)之间。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比操作部53(操作杆53m、53n)靠后方的位置。
如图3、图4以及图6所示,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比扶手61的上表面63靠下方的位置。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比坐垫43靠上方的位置。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比控制台51(框体部52)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2以及图7所示,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将扶手61的上表面63向下方投影的区域的内侧。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在俯视下隐藏在扶手61的上表面63的里侧的位置。
座椅操作部110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于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与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之间。座椅操作部110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于相比于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更靠近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位置。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比扶手61的转动中心轴102靠前方的位置。座椅操作部110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于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与扶手61的转动中心轴102之间。
在图8中,用虚线132表示操作座椅操作部110的操作员的右臂。如图8所示,座椅操作部110安装于作为操作员的搭肘部而设置的扶手61,因此能够提高座椅操作部110的操作性。
更具体地来说明的话,操作员能够在就坐于驾驶席41上且将自身的肘部放置于扶手61的状态下,操作座椅操作部110。由此,操作员无需为了操作座椅操作部110而从驾驶席41起身、或在驾驶席41上采取不舒服的姿态,而能够以轻松姿态进行驾驶席41的高度调整。
另外,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在俯视下与驾驶席41对置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座椅操作部110配置于与就坐于驾驶席的操作员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因此,操作员例如能够在将手肘放置于扶手61的上表面63的状态下,利用自身的拇指来操作座椅操作部110。
另外,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比扶手61的上表面63靠下方的位置。通过上述那样的结构,能够抑制操作员在将肘部放置于扶手61的上表面63时无意地触碰座椅操作部110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驾驶席41的误动作。
另外,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在将扶手61的上表面63向下方投影的区域的内侧。通过上述那样的结构,由于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隐藏于上表面63的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操作员无意地触碰座椅操作部110的情况。
另外,座椅操作部110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于相比于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更靠近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通常,在操作员正将手肘放置于扶手61的上表面63时,操作员的手位于靠近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位置。因此,通过将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靠近该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位置,从而操作员无需在上表面63上大幅移动自身的肘部便能够操作座椅操作部110。
另外,扶手61设置于操作部53(操作杆53m、53n)的后方。在上述那样的结构中,操作员采取一边将手肘放置于扶手61的上表面63一边操作操作部53(操作杆53m、53n)的驾驶姿态(图8中的双点划线131所表示的驾驶姿态)。此时,由于座椅操作部110安装于扶手61,因此能够使操作座椅操作部110时的操作员的姿态(图8中的虚线132所表示的姿态)更接近上述的驾驶姿态。结果,操作员容易将驾驶席41的高度调整为操作员采取了驾驶姿态时感觉更适当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在轮式装载机10中,假定操作员利用拇指操作座椅操作部110的情况而将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上表面63的左侧端部63g的里侧,但座椅操作部110的配置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座椅操作部110既可以设置于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里侧,也可以设置于上表面63的右侧端部63h的里侧。即使在这些情况下,操作员也能够一边将手肘放置于扶手61的上表面63,一边使用食指或中指来操作座椅操作部110。
接着,对扶手61的更具体的构造、以及座椅操作部110的配置进行说明。
图9是示出透视图8中的扶手的上表面时的扶手的俯视图。图10是向图9中的X-X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时的扶手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扶手的分解组装图。
如图9至图11所示,扶手61具有缓冲垫部62、凸起部66、托架71、套管91、以及螺栓86。
缓冲垫部62具有上表面63以及下表面64。缓冲垫部62具有连结上表面63与下表面64的方向(上下方向)成为厚度方向的平板形状。缓冲垫部62由具有弹性的缓冲材料形成。缓冲垫部62例如由聚氨酯泡沫形成。在缓冲垫部62内置有金属制的板96(参照图10)。板96与水平方向平行地设置。
凸起部66从缓冲垫部62沿着转动中心轴102向下方突出。凸起部66具有从下表面64沿着转动中心轴102突出的轴形状。凸起部66在缓冲垫部62的内部固定于板96。在凸起部66设置有内螺纹部67。内螺纹部67沿着转动中心轴102设置。
托架71设置于缓冲垫部62的下方。托架71将缓冲垫部62支承为能够以转动中心轴102中心转动。
托架71具有横板部72以及纵板部77。横板部72具有平板形状,与水平方向平行地设置。横板部72在俯视下具有前后方向成为长度方向、左右方向成为短边方向的长条形状。俯视下的横板部72的面积比俯视下的缓冲垫部62的面积(上表面63的面积)小。纵板部77设置于从横板部72的侧端部弯折的位置。纵板部77具有平板形状,且与铅垂方向平行地设置。纵板部77沿着前后方向设置。
托架71还具有凸起嵌合部73。凸起嵌合部73设置于横板部72。凸起嵌合部73从横板部72朝向下方突出。在凸起嵌合部73设置有孔74。孔74由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凸起嵌合部73的贯通孔构成。孔74的直径比凸起部66的直径大。凸起嵌合部73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筒形状。
横板部72设置于缓冲垫部62的下方。横板部72承受缓冲垫部62的重量。缓冲垫部62的下表面64与横板部72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地对置。横板部72配置于缓冲垫部62的上表面63向下方投影的区域的内侧。凸起部66与设置于凸起嵌合部73的孔74嵌合。
套管91具有圆筒形状。套管91在转动中心轴102的半径方向上插入于凸起部66与凸起嵌合部73之间。套管91与凸起部66的外周面、以及规定孔74的凸起嵌合部73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凸起部66经由套管91与设置于凸起嵌合部73的孔74嵌合。套管91例如由滑动性优异的树脂形成。
套管91具有凸缘部93。凸缘部93从转动中心轴102的轴向上的套管91的上端部朝向径向外侧呈凸缘状地展开。凸缘部93在转动中心轴102的轴向上插入于横板部72与凸起部66之间。通过上述那样的结构,凸起部66以与托架71非接触的状态设置。
螺栓86从下方与设置于凸起部66的内螺纹部67螺合。凸起嵌合部73通过螺栓86而与凸起部66保持为一体。
凸起部66与设置于凸起嵌合部73的孔74嵌合,从而缓冲垫部62被支承为能够以转动中心轴102为中心转动。在该情况下,从缓冲垫部62沿着转动中心轴102突出的凸起部66在转动中心轴102的轴向上的规定范围内被凸起嵌合部73约束。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支承缓冲垫部62,因此能够防止在扶手61转动时在缓冲垫部62产生晃动。
另外,通过设置套管91,从而凸起部66以与托架71非接触的状态设置。通过上述那样的结构,能够将在扶手61的转动时产生的滑动阻力抑制得较小。
扶手61还具有被紧固构件68、以及左右调整用旋钮87。被紧固构件68从缓冲垫部62(下表面64)向下方突出。被紧固构件68从缓冲垫部62(下表面64)突出的突出长度比凸起部66从缓冲垫部62(下表面64)突出的突出长度小。被紧固构件68在缓冲垫部62的内部固定于板96。在被紧固构件68设置有内螺纹部69。内螺纹部69沿着上下方向设置。
被紧固构件68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与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之间。被紧固构件68设置于比转动中心轴102靠后方的位置。被紧固构件68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相比于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更靠近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的位置。前后方向上的被紧固构件68与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之间的长度比前后方向上的被紧固构件68与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之间的长度小。
在托架71设置有长孔75。长孔75设置为将横板部72沿其厚度方向贯通。长孔75具有以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恒定的宽度的状态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长孔75以转动中心轴102为中心呈圆弧状延伸。
左右调整用旋钮87从下方插入设置于托架71的长孔75,并且与设置于被紧固构件68的内螺纹部69螺合。在将左右调整用旋钮87松动了的状态下,缓冲垫部62能够以转动中心轴102为中心转动。由此,能够调整左右方向上的缓冲垫部62的位置。在左右调整用旋钮87紧固于被紧固构件68的状态下,缓冲垫部62的转动动作被限制。由此,调整后的左右方向上的缓冲垫部62的位置被固定。
凸起部66(转动中心轴102)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于靠近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位置,另一方面,被紧固构件68在前后方向设置于靠近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的位置。通过上述那样的结构,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大幅分离缓冲垫部62由托架71支承的2点的位置,因此能够更稳定地支承缓冲垫部62。
托架71还具有安装部76。安装部76与纵板部77一体设置。安装部76设置于纵板部77的前端部。安装部76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与凸起嵌合部73重合的高度。安装部76在俯视下设置于横板部72的前方。
座椅操作部110安装于托架71。座椅操作部110安装于安装部76。
如图2至图4所示,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缓冲垫部62(下表面64)的正下方。上下方向上的从缓冲垫部62的上表面63至座椅操作部110为止的距离例如可以是80mm以下,也可以是50mm以下。
座椅操作部110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缓冲垫部62与控制台51(框体部52)之间。
如图7所示,座椅操作部110安装于将缓冲垫部62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托架71,因此在以转动中心轴102为中心的缓冲垫部62的转动时,座椅操作部110静止。因此,伴随着缓冲垫部62的转动动作,供操作员的肘部放置的上表面63与座椅操作部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
另一方面,在轮式装载机10中,转动中心轴10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相比于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更靠近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位置,因此,在靠近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位置,伴随缓冲垫部62的转动动作而发生的上表面63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移量变小。为此,通过将座椅操作部110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于与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相比更靠近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位置,从而能够抑制上表面63与座椅操作部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由此,操作员无论调整后的缓冲垫部62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如何,均能够一边将手肘放置于上表面63一边无不协调地操作座椅操作部110。
如图4所示,座椅操作部110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缓冲垫部62与控制台51之间,因此能够抑制就坐于驾驶席41的操作员无意地触碰座椅操作部110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驾驶席41的误动作。
图12是示出控制台以及扶手的支承构造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控制台以及扶手的支承构造的分解组装图。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轮式装载机10还具有中间托架81。控制台51经由中间托架81与支承板45连接。扶手61经由控制台51以及中间托架81与支承板45连接。
中间托架81具有基端部85、延伸部82、前端部83、以及齿条部84。
基端部85具有平板形状,与水平方向平行地设置。基端部85紧固于支承板45。延伸部82从基端部85朝向前端部83向斜上方向延伸。延伸部82设置为,越从基端部85接近前端部83,则在左右方向上越远离驾驶席41。前端部83具有平板形状,与水平方向平行地设置。控制台51载置于前端部83。控制台51被前端部83支承为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
齿条部84设置于前端部83。齿条部84由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多个齿构成。在控制台51设置有与齿条部84卡合的锁定销(未图示)。若操作员操作前后调整用杆(未图示),则锁定销从齿条部84拆下。由此,能够进行控制台51与安装于控制台51的扶手61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调整。
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托架71设置有高度调整用槽78(78F、78R)。高度调整用槽78F与高度调整用槽78R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分开地设置。高度调整用槽78设置为将纵板部77在其厚度方向上贯通。
高度调整用槽78具有纵槽部79以及多个斜槽部80。纵槽部79沿着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延伸。斜槽部80从纵槽部79向斜上方向延伸。多个斜槽部80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斜槽部80等间隔地设置。
控制台51还具有安装角铁56。安装角铁56设置于操作部53的后方。在安装角铁56设置有多个内螺纹部57。多个内螺纹部57对应于高度调整用槽78F与高度调整用槽78R之间的间距而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分开地设置。
扶手61还具有高度调整用旋钮88(88F、88R)。托架71(纵板部77)从侧方与安装角铁56重叠。高度调整用旋钮88F从侧方捅入设置于托架71的高度调整用槽78F(斜槽部80),并且与设置于安装角铁56的内螺纹部57螺合。高度调整用旋钮88R插入设置于托架71的高度调整用槽78R(斜槽部80),并且与设置于安装角铁56的内螺纹部57螺合。由此,扶手61紧固于控制台51。
在将高度调整用旋钮88松动了的状态下,能够将高度调整用旋钮88通过纵槽部79在多个斜槽部80之间移动。由此,能够进行扶手61(上表面63)的高度调整。并且,在高度调整用槽78F与高度调整用槽78R之间,在高度彼此不同的斜槽部80插入高度调整用旋钮88,从而也能够调整上下方向上的扶手61的倾斜度。在已将高度调整用旋钮88紧固于安装角铁56的状态下,高度调整用槽78中的高度调整用旋钮88的移动被限制。由此,调整后的扶手61的高度以及上下方向上的扶手61的倾斜度被固定。
高度调整用槽78以及高度调整用旋钮88构成使托架71与缓冲垫部62一起升降的高度调整机构。
在轮式装载机10中,能够对应于操作员的体型,调整前后方向上的控制台51以及扶手61的位置,或者调整扶手61的高度以及上下方向上的扶手61的倾斜度。由此,操作员还能够采取舒适的驾驶姿态。
图14至图16是示出控制台以及扶手的各种使用方式的侧视图。在图14中,扶手61的高度被调整至中段。在图15中,扶手61的高度被调整至下段。在图16中,扶手61的高度被调整至上段。
在轮式装载机10中,安装有座椅操作部110的托架71与缓冲垫部62一起进行高度调整,因此缓冲垫部62(上表面63)与座椅操作部110的相对的高度关系恒定。因此,操作员无论调整后的缓冲垫部62(上表面63)的高度如何,均能够一边将手肘放置于上表面63一边无不协调地操作座椅操作部1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座椅操作部只要是控制驾驶席的位置或者姿态的装置,则无特别限制。本公开中的座椅操作部例如也可以对驾驶席的倾角、前后滑动或者座面倾斜度等进行控制。另外,除了本公开中的座椅操作部之外,例如也可以将设置于驾驶席的座面的加热器的打开关闭开关等用于控制驾驶席的其他操作部安装于扶手。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轮式装载机10的构成以及效果进行集中说明。
作为作业车辆的轮式装载机10具备驾驶席41、扶手61、以及座椅操作部110。扶手61设置于驾驶席41的侧方。座椅操作部110对驾驶席41的位置或者姿态进行控制。座椅操作部110安装于扶手61。
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座椅操作部110安装于作为操作员的搭肘部而设置的扶手61,因此能够提高座椅操作部110的操作性。
另外,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俯视下与驾驶席41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位置。
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座椅操作部110配置于与就坐于驾驶席的操作员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因此操作员更容易操作座椅操作部110。
另外,扶手61具有上表面63。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比上表面63靠下方的位置。另外,座椅操作部110设置于将上表面63向下方投影的区域的内侧。
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能够抑制操作员无意地触碰座椅操作部110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驾驶席41的误动作。
另外,扶手61具有上表面63。座椅操作部110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于相比于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更靠近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位置。
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通常,在操作员将手肘放置于上表面63时,操作员的手位于靠近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位置,因此能够将座椅操作部110配置于更接近操作员的手的位置。由此,操作员更容易操作座椅操作部110。
另外,扶手61以与上表面63相交的转动中心轴102为中心转动。转动中心轴102在前后方向位于相比于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更靠近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位置。扶手61具有缓冲垫部62以及托架71。缓冲垫部62具有上表面63。托架71将缓冲垫部62支承为能够转动。在托架71安装有座椅操作部110。
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转动中心轴10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相比于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更靠近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位置,因此在靠近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位置,伴随缓冲垫部62的转动动作而产生的上表面63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移量变小。相对于此,通过将座椅操作部110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于相比于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更靠近上表面63的前端部63f的位置,从而能够抑制伴随缓冲垫部62的转动动作而上表面63与座椅操作部110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况。由此,操作员无论缓冲垫部62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如何,均能够无不协调地操作座椅操作部110。
另外,扶手61具有缓冲垫部62、托架71、高度调整用槽78以及高度调整用旋钮88。托架71对缓冲垫部62进行支承。在托架71安装有座椅操作部110。高度调整用槽78以及高度调整用旋钮88设置于托架71。高度调整用槽78以及高度调整用旋钮88构成使托架71与缓冲垫部62一起升降的高度调整机构。
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安装有座椅操作部110的托架71与缓冲垫部62一起进行高度调整,因此缓冲垫部62(上表面63)与座椅操作部110的相对的高度关系恒定。因此,操作员无论缓冲垫部62(上表面63)的高度如何,均能够无不协调地操作座椅操作部110。
另外,轮式装载机10还具备控制台51。控制台51设置于驾驶席41的侧方。控制台51具有操作部53。操作部53控制轮式装载机10的动作。扶手61设置于操作部53的后方。
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操作员能够采取更接近一边将肘部放置于扶手61一边操作操作部53的驾驶姿态的姿态来操作座椅操作部110。由此,能够以操作员采取了驾驶姿态时感觉更适当的方式容易地调整驾驶席41的位置或者姿态。
另外,扶手61具有缓冲垫部62。缓冲垫部62设置于控制台51的上方。座椅操作部110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缓冲垫部62与控制台51之间。
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就坐于驾驶席41的操作员无意地触碰座椅操作部110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驾驶席41的误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不局限于轮式装载机,而能够应用于具备对驾驶席的位置或者姿态进行控制的座椅操作部的各种作业车辆。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当被认为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由上述说明而是由技术方案来表示,且包含与技术方案均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轮式装载机;12...前框架;14...后框架;16...工作装置;17...发动机罩;21...动臂;22...双臂曲柄;23...连杆;24...铲斗;25...动臂缸;26...铲斗缸;27...前轮;28...后轮;30...驾驶室;32...门;41...驾驶席;42...椅背;43...坐垫;45...支承板;46...悬架机构部;51...控制台;52...框体部;53...操作部;53m、53n...操作杆;54、63...上表面;56...安装角铁;57、67、69...内螺纹部;61、61L、61R...扶手;62...缓冲垫部;63f...前端部;63g...左侧端部;63h...右侧端部;63r...后端部;64...下表面;66...凸起部;68...被紧固构件;71...托架;72...横板部;73...合部;74...孔;75...长孔;76...安装部;77...纵板部;78、78F、78R...高度调整用槽;79...纵槽部;80...斜槽部;81...中间托架;82...延伸部;83...前端部;84...齿条部;85...基端部;86...螺栓;87...左右调整用旋钮;88、88F、88R...高度调整用旋钮;91...套管;93...凸缘部;96...板;102...转动中心轴;110...座椅操作部;122...电动气泵;123...空气弹簧;124...连杆构件;126...阀。

Claims (9)

1.一种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作业车辆具备:
驾驶席;
扶手,其设置于所述驾驶席的侧方;以及
座椅操作部,其安装于所述扶手,对所述驾驶席的位置或者姿态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座椅操作部在俯视下设置于与所述驾驶席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扶手具有上表面,
所述座椅操作部设置于比所述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座椅操作部设置于将所述上表面向下方投影的区域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扶手具有上表面,
所述座椅操作部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于比所述上表面的后端部靠近所述上表面的前端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扶手以与所述上表面相交的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转动,
所述转动中心轴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比所述上表面的后端部靠近所述上表面的前端部的位置,
所述扶手具有:
缓冲垫部,其具有所述上表面;以及
托架,其供所述座椅操作部安装,将所述缓冲垫部支承为能够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扶手具有:
缓冲垫部;
托架,其供所述座椅操作部安装,对所述缓冲垫部进行支承;以及
高度调整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托架,使所述托架与所述缓冲垫部一起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作业车辆还具备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具有对所述作业车辆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操作部,且设置于所述驾驶席的侧方,
所述扶手设置于所述操作部的后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扶手具有设置于所述控制台的上方的缓冲垫部,
所述座椅操作部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缓冲垫部与所述控制台之间。
CN201980054360.0A 2018-10-26 2019-10-17 作业车辆 Active CN1126016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02135A JP7244252B2 (ja) 2018-10-26 2018-10-26 作業車両
JP2018-202135 2018-10-26
PCT/JP2019/040917 WO2020085197A1 (ja) 2018-10-26 2019-10-17 作業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1676A true CN112601676A (zh) 2021-04-02
CN112601676B CN112601676B (zh) 2023-07-07

Family

ID=70332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4360.0A Active CN112601676B (zh) 2018-10-26 2019-10-17 作业车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13191B2 (zh)
EP (1) EP3815965A4 (zh)
JP (1) JP7244252B2 (zh)
CN (1) CN112601676B (zh)
WO (1) WO20200851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93319B2 (en) 2020-02-21 2024-05-28 Deere & Company Work vehicle operator station with swivel arm raise avoidance system
JP7262240B2 (ja) * 2019-02-15 2023-04-21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作業機械の操作装置、および作業機械
US11975768B2 (en) * 2020-02-21 2024-05-07 Deere & Company Work vehicle operator station with swivel arm swing avoidance system

Citation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2520A (en) * 1984-10-12 1987-10-27 Deere & Company Adjustable armrest with integral vehicle controls
JPH09387A (ja) * 1995-06-23 1997-01-07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運転席装置
DE19611913C1 (de) * 1996-03-26 1997-07-10 Daimler Benz Ag Mittelkonsole für einen Innenraum eines Personenkraftwagens
JPH10291437A (ja) * 1997-04-18 1998-11-04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CN2326086Y (zh) * 1998-01-13 1999-06-30 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椅具扶手
US6209840B1 (en) * 1997-05-23 2001-04-03 Chao Ken Chen Mechanism for the relative positioning of chair arm
US20050006942A1 (en) * 2003-07-08 2005-01-13 Deere &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Armrest adjustment mechanism
TWM262167U (en) * 2004-07-30 2005-04-21 Dave Tsai Swing mechanism system
JP2005335429A (ja) * 2004-05-24 2005-12-08 Kubota Corp 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JP2005348944A (ja) * 2004-06-10 2005-12-22 Shigeo Hirano 昇降式座椅子
US20060061177A1 (en) * 2004-09-23 2006-03-23 Billger Steven 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at repositioning
JP2008254536A (ja) * 2007-04-03 2008-10-23 Yanmar Co Ltd 作業車両
EP2179093A2 (en) * 2007-07-17 2010-04-28 Volvo Compact Equipment Sas Construction equipment machine comprising a cabin with advanced ergonomics
JP2010131078A (ja) * 2008-12-02 2010-06-17 Yanmar Co Ltd 作業車輌のアームレスト構造
US20110036603A1 (en) * 2008-03-07 2011-02-17 Martin Lavern Ruhter Grader Controls At Armrest
CN201777161U (zh) * 2010-09-19 2011-03-30 常州昊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座椅
DE102010015639A1 (de) * 2010-04-20 2011-10-20 Spohn+Burkhardt Gmbh & Co. Ergonomisches Verstellteil
JP2011246004A (ja) * 2010-05-27 2011-12-08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センターコンソール装置
CN102561440A (zh) * 2010-12-24 2012-07-1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
JP2012136050A (ja) * 2010-12-24 2012-07-19 Komatsu Ltd 建設機械の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JP2013233165A (ja) * 2012-05-02 2013-11-21 Okamura Corp 椅子の肘掛け装置
CN204273846U (zh) * 2014-11-20 2015-04-22 大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扶手
JP2015151108A (ja) * 2014-02-19 2015-08-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アームレスト
CN204870643U (zh) * 2015-07-07 2015-12-16 广州市欧美斯金利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设置有可升降扶手的汽车座椅
US20160167719A1 (en) * 2013-08-09 2016-06-16 Yanmar Co., Ltd. Working vehicle
KR20160083168A (ko) * 2014-12-30 2016-07-12 현대다이모스(주) 차량용 시트 암레스트 스위치의 오작동 방지장치
CN105996538A (zh) * 2016-07-08 2016-10-12 万旭勇 一种多维调节的座椅扶手
US20160316917A1 (en) * 2015-04-28 2016-11-03 Qianglong Furniture Co., Ltd. Rotating Armrest Apparatus
US20160355111A1 (en) * 2015-08-17 2016-12-08 Caterpillar Inc. Control system for a seat
US20170158102A1 (en) * 2015-12-02 2017-06-08 Agco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operation feedback and control
WO2017094587A1 (ja) * 2015-11-30 2017-06-0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KR101802491B1 (ko) * 2016-08-23 2017-11-28 주식회사 아시아엠이 의자
CN107719202A (zh) * 2017-09-25 2018-02-23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装载机靠手垫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5184U (ja) * 1993-05-26 1994-12-06 金子農機株式会社 乗用型傾斜作業車両における操縦装置
JPH0925643A (ja) * 1995-07-12 1997-01-28 Kubota Corp 車両の作業機操作装置
JP4333938B2 (ja) 2000-12-19 2009-09-16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作業車両のコンソール調整装置
JP4651216B2 (ja) 2001-03-30 2011-03-16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車載用操作装置
JP2005162170A (ja) * 2003-12-05 2005-06-23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アームレスト構造
CN2688146Y (zh) 2004-04-28 2005-03-30 王清章 可作多方向调整的扶手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2520A (en) * 1984-10-12 1987-10-27 Deere & Company Adjustable armrest with integral vehicle controls
JPH09387A (ja) * 1995-06-23 1997-01-07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運転席装置
DE19611913C1 (de) * 1996-03-26 1997-07-10 Daimler Benz Ag Mittelkonsole für einen Innenraum eines Personenkraftwagens
JPH10291437A (ja) * 1997-04-18 1998-11-04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US6209840B1 (en) * 1997-05-23 2001-04-03 Chao Ken Chen Mechanism for the relative positioning of chair arm
CN2326086Y (zh) * 1998-01-13 1999-06-30 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椅具扶手
US20050006942A1 (en) * 2003-07-08 2005-01-13 Deere &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Armrest adjustment mechanism
JP2005335429A (ja) * 2004-05-24 2005-12-08 Kubota Corp 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JP2005348944A (ja) * 2004-06-10 2005-12-22 Shigeo Hirano 昇降式座椅子
TWM262167U (en) * 2004-07-30 2005-04-21 Dave Tsai Swing mechanism system
US20060061177A1 (en) * 2004-09-23 2006-03-23 Billger Steven 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at repositioning
JP2008254536A (ja) * 2007-04-03 2008-10-23 Yanmar Co Ltd 作業車両
EP2179093A2 (en) * 2007-07-17 2010-04-28 Volvo Compact Equipment Sas Construction equipment machine comprising a cabin with advanced ergonomics
US20110036603A1 (en) * 2008-03-07 2011-02-17 Martin Lavern Ruhter Grader Controls At Armrest
JP2010131078A (ja) * 2008-12-02 2010-06-17 Yanmar Co Ltd 作業車輌のアームレスト構造
DE102010015639A1 (de) * 2010-04-20 2011-10-20 Spohn+Burkhardt Gmbh & Co. Ergonomisches Verstellteil
JP2011246004A (ja) * 2010-05-27 2011-12-08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センターコンソール装置
CN201777161U (zh) * 2010-09-19 2011-03-30 常州昊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座椅
CN102561440A (zh) * 2010-12-24 2012-07-1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
JP2012136050A (ja) * 2010-12-24 2012-07-19 Komatsu Ltd 建設機械の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JP2013233165A (ja) * 2012-05-02 2013-11-21 Okamura Corp 椅子の肘掛け装置
US20160167719A1 (en) * 2013-08-09 2016-06-16 Yanmar Co., Ltd. Working vehicle
JP2015151108A (ja) * 2014-02-19 2015-08-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アームレスト
CN204273846U (zh) * 2014-11-20 2015-04-22 大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扶手
KR20160083168A (ko) * 2014-12-30 2016-07-12 현대다이모스(주) 차량용 시트 암레스트 스위치의 오작동 방지장치
US20160316917A1 (en) * 2015-04-28 2016-11-03 Qianglong Furniture Co., Ltd. Rotating Armrest Apparatus
CN204870643U (zh) * 2015-07-07 2015-12-16 广州市欧美斯金利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设置有可升降扶手的汽车座椅
US20160355111A1 (en) * 2015-08-17 2016-12-08 Caterpillar Inc. Control system for a seat
WO2017094587A1 (ja) * 2015-11-30 2017-06-0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CN108290612A (zh) * 2015-11-30 2018-07-17 洋马株式会社 作业车辆
US20170158102A1 (en) * 2015-12-02 2017-06-08 Agco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operation feedback and control
CN105996538A (zh) * 2016-07-08 2016-10-12 万旭勇 一种多维调节的座椅扶手
KR101802491B1 (ko) * 2016-08-23 2017-11-28 주식회사 아시아엠이 의자
CN107719202A (zh) * 2017-09-25 2018-02-23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装载机靠手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18895A1 (en) 2022-04-21
EP3815965A1 (en) 2021-05-05
JP2020066403A (ja) 2020-04-30
CN112601676B (zh) 2023-07-07
JP7244252B2 (ja) 2023-03-22
EP3815965A4 (en) 2022-03-16
US11613191B2 (en) 2023-03-28
WO2020085197A1 (ja) 2020-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1675A (zh) 作业车辆
CN112601676B (zh) 作业车辆
US8167080B2 (en) Grader controls at armrest
US8235162B2 (en) Driver interface assembly
EP2179093B1 (en) Construction equipment machine comprising a cabin with advanced ergonomics
US7971677B2 (en) Work machine vehicle having seat mounted controls with nested seatbar
US11591770B2 (en) Armrest-mounted control device with fore/aft adjustment
EP1849651B1 (en) Seat for earth-moving machines or the like
EP3544852B1 (en) Seat for vehicles with segmented backrest and movable lumbar portion
EP0113716A4 (en) VEHICLE SEAT WITH SLIDED SWIVEL JOINT.
US11498815B2 (en) Crane control
CN114390984A (zh) 机动车辆
KR20110071724A (ko) 건설장비의 운전석 콘솔박스 높이조절장치
JP2005087397A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