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7069B - 内窥镜的插入管及其加工方法、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的插入管及其加工方法、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7069B
CN112587069B CN202110227725.4A CN202110227725A CN112587069B CN 112587069 B CN112587069 B CN 112587069B CN 202110227725 A CN202110227725 A CN 202110227725A CN 112587069 B CN112587069 B CN 1125870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spiral pipe
pipe
section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77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7069A (zh
Inventor
李奕
杨俊风
刘红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huan Medical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chuan Med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huan Medical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chuan Med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772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70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7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7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7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70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trol elements, e.g.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1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designed for single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11Manufacturing of endoscope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31Accessories for end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nsertion parts, e.g. vertebral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orce transmission elements, e.g. control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61Endoscope light sou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3/00Producing tubular articl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的插入管及其加工方法、内窥镜。所述插入管具有靠近所述内窥镜操作部的后端,靠近所述内窥镜弯曲部的前端。插入管包括螺旋管组件以及套设在所述螺旋管组件外部的套管层;所述螺旋管组件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螺旋管,多个所述螺旋管并行地自后端向前端螺旋延伸;至少一所述螺旋管的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该螺旋管前端管段的硬度。本申请提高了插入管的受控性以及移动灵活性。

Description

内窥镜的插入管及其加工方法、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的插入管及其加工方法、内窥镜。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内窥镜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在检查过程中,内窥镜的插入管需要伸入到受检体的自然腔道内,并沿自然腔道内移动。为了实现对插入管进行灵活自如的操控,插入管需要具有一定的硬度,以便于力矩的传导。然而插入管又需要相对柔软,便于在受检体内进行大角度的弯转,且减小受检体的不适感。因此,对插入管的软硬需求成为相互制约的矛盾点。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窥镜插入管,旨在同时实现提高插入管可控性以及插入管的移动灵活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窥镜的插入管,所述插入管具有靠近所述内窥镜操作部的后端,靠近所述内窥镜弯曲部的前端;所述插入管包括螺旋管组件以及套设在所述螺旋管组件外部的套管层;
所述螺旋管组件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螺旋管,多个所述螺旋管并行地自后端向前端螺旋延伸;
至少一所述螺旋管的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该螺旋管前端管段的硬度。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螺旋管组件包括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所述第一螺旋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管的硬度,所述第一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所述第二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二螺旋环;
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具有弯曲间隙;
其中,所述第二螺旋管的所述第二螺旋环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管的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弯曲间隙内。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在沿所述第一螺旋管的轴向上,所述第一螺旋管前端管段中每个弯曲间隙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管后端管段中每个弯曲间隙的宽度。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自后端朝前端的方向,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弯曲间隙依次增大。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一螺旋管,处于后端管段中的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壁厚大于处于前端管段中的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壁厚。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自后端朝前端的方向,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壁厚依次减小。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一螺旋管,处于所述后端管段中的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宽度大于处于所述前端管段中的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宽度。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螺旋管前端管段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螺旋管后端管段的硬度。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螺旋管由树脂材料制成,所述树脂材料包括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聚酯、尼龙、橡胶、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套管层包括位于内层的编织层,以及位于外层的外皮层;
所述外皮层与所述第二螺旋管一体注塑成型。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个所述螺旋管包括第三螺旋管、第四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组件还包括填充片;
所述第三螺旋管和所述第四螺旋管并行延伸,且所述第三螺旋管和所述第四螺旋管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填充片填充于所述第三螺旋管和所述第四螺旋管交织形成的间隙内。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对于所述螺旋管组件,位于前端管段的所述填充片的硬度小于位于后端管段的所述填充片的硬度。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内窥镜,包括:所述的插入管,与所述插入管后端连接的操作部,以及与所述插入管前端连接的弯曲部。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内窥镜插入管的加工方法,包括:
加工第一螺旋管,其中,所述第一螺旋管具有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在沿所述第一螺旋环的轴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具有弯曲间隙;
在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外侧加工编织层;
透过所述编织层向所述第一螺旋管中的弯曲间隙中注入树脂材料,以注塑形成第二螺旋管;
其中,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前端管段的硬度;和/或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前端管段的硬度。
本申请中,螺旋管组件由多个硬度不同的螺旋管共同形成,其中至少一所述螺旋管的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该螺旋管前端管段的硬度,因此,本申请能够实现螺旋管组件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所述螺旋管组件前端管段的硬度;较硬的后端管段有利于力矩传导至前端管段,较软的前端管段能够有利于灵活的在受检体内弯转;本申请同时实现了插入管的可控性以及插入管的移动灵活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仅具有一个螺旋管的插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螺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二螺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由图3中第一螺旋管和图4中第二螺旋管组成的螺旋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螺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由图6中第一螺旋管和形成在该第一螺旋管弯曲间隙中的第二螺旋管组成的螺旋管组件。
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螺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由图8中第一螺旋管和形成在该第一螺旋管弯曲间隙中的第二螺旋管组成的螺旋管组件。
图10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螺旋管组件的加工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插入部;2、操作部;11、插入管;12、弯曲部;21、控制旋钮;22、控制按钮;111、螺旋管组件;112、编织层;113、外皮层;114、第一螺旋管;1141、第一螺旋环;1142、弯曲间隙;115、第二螺旋管;1151、第二螺旋环;116、刚性丝。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申请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申请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申请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申请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申请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插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包括插入到受检体腔道内的细长的插入部1及位于插入部1的后端的操作部2。操作部2与插入部1连接。其中,内窥镜的前、后方向可以为:内窥镜靠近受检体的一端为前端方向,内窥镜靠近操作人员的一端为后端方向。在此,受检体可以是人、动物、或其他无生命的结构体。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可以为一种抛弃型内窥镜。抛弃型内窥镜在使用之后即将其污染部分进行抛弃,可以提高内窥镜的卫生程度,保证受检者能够安全使用。上述操作部2及插入部1均在使用过程中被污染,因此上述操作部2、插入部1均需要抛弃,以保证内窥镜的安全使用。
操作部2大致呈手柄形状,方便操作人员手握持,便于用力操作。插入部1包括插入管11、弯曲部12。插入管11的前端设有弯曲部12。从操作部2延伸出有牵引线(图未示),牵引线穿过插入管11与弯曲部12驱动连接。弯曲部12设有多个相互可转动连接的蛇骨结构。蛇骨结构可以自由转动。蛇骨结构的内侧壁上设有导向槽,牵引线穿过导向槽与蛇骨结构牵引连接。则当操作部2处拉拽牵引丝的时候,会带动蛇骨结构发生转动或弯曲,从而可以对牵引线的另一端连接的弯曲部12的弯折方向、弯折角度进行控制。弯曲部12弯曲伸入,则引导插入管11在腔道内进行移动。
操作部2上设有控制旋钮21。控制旋钮21与牵引线相连接,转动控制旋钮21,使牵引丝拉拽、移动。控制旋钮21可以为多个手轮。多个手轮呈上下同轴设置。操控人员的手指即可拨动。
同样,操作部2还设有控制按钮22。控制按钮22与内窥镜的泵组电信号连接。内窥镜的泵组用于对内窥镜泵入气体或液体等,以供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控制按钮22可以对泵组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泵组的工作状态可以包括泵组的开关及参数的调节等。
弯曲部12的头端上设有光源及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得到受检者腔道内的图像信息。医务人员根据图像信息对受检者进行诊断及医疗处理。
插入管11设于操作部2与弯曲部12之间。插入管11具有一定柔软性,以便于插入管11在受检者腔道内移动。并且,插入管11的外表面为光滑表面,一方面,可以减小插入管11与腔道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可以对受检者腔道进行保护,避免划伤受检者。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的插入管11,插入管11具有靠近内窥镜操作部2的后端,靠近内窥镜弯曲部12的前端;插入管11包括螺旋管组件111以及套设在螺旋管组件111外部的套管层; 螺旋管组件111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螺旋管,多个螺旋管并行地自后端向前端螺旋延伸;螺旋管包括前端管段及后端管段;至少一螺旋管的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该螺旋管前端管段的硬度,以使螺旋管组件111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螺旋管组件111前端管段的硬度,即体现为后端管段较硬,前端管段较软。
本申请中,螺旋管组件111由多个硬度不同的螺旋管共同形成,其中至少一所述螺旋管的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该螺旋管前端管段的硬度,因此,本申请能够实现螺旋管组件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所述螺旋管组件111前端管段的硬度;较硬的后端管段有利于力矩传导至前端管段,较软的前端管段能够有利于灵活的在受检体内弯转。
并且,本申请中,多个螺旋管是并行排列的,因此进一步有利于力矩从后端管段向前端管段传导,提高了对插入管11前端管段的可控性,从而提高了插入11管的操控可靠性。
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仅具有一个螺旋管的插入管11的结构示意图。插入管11包括螺旋管组件111以及套设在螺旋管组件111外部的套管层;套管层可以包括有编织层112以及外皮层113。螺旋管组件111的形状大致类似管状,可以朝向各个方向转动。内窥镜的牵引线、气液管线及电气线路等均可以收容于螺旋管组件111的内腔中,并通过螺旋管组件111延伸至弯曲部12的头端,实现头端的图像采集等工作。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窥镜的插入管11包括刚性丝116。刚性丝116设于插入管11靠近操作部2的一端,刚性丝116内嵌于插入管11内,且刚性丝116的轴向与插入管11的轴向方向相同。
刚性丝116具有一定的硬度,刚性丝116可以为金属丝等。刚性丝116靠近插入管11的后端设置,且刚性丝116的轴向与插入管11的轴向方向相同。则刚性丝116在插入管11的轴向上增大了插入管11的后端的硬度,当推进插入管11的时候,插入管11的后端可以便于推进力的传导,以便于插入管11能够顺利进入腔道。并且,插入管11的前端保持较小的硬度,则插入管11的前端进入人体腔道内,较为柔软的前端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
插入管11具有靠近内窥镜操作部2的后端,靠近内窥镜弯曲部12的前端。前端管段和后端管段可以理解为是指靠近插入管11前端的管段和靠近插入管11后端的管段,前端管段和后端管段不必须邻接,此时前端管段和后端管段之间可以具有过渡管段,过渡管段的硬度介于前端管段的硬度与后端管段的硬度之间。也可以是螺旋管组件111依次由前端管段和后端管段组成。
在此,螺旋管组件111、螺旋管、套管层均具有前端管段和后端管段;且螺旋管组件111的前端管段、螺旋管的前端管段、套管层的前端管段的位置是对应的,螺旋管组件111的后端管段、螺旋管的后端管段、套管层的后端管段的位置是对应的。
螺旋管组件111包括多个同轴设置,且螺旋方向相同的螺旋管;多个螺旋管并行地自后端向前端螺旋延伸,以形成螺旋管组件111;多个螺旋管彼此硬度不同,且至少一螺旋管的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该螺旋管前端管段的硬度,以使螺旋管组件111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螺旋管组件111前端管段的硬度。即体现为后端管段较硬,前端管段较软。
螺旋管组件111包括2个同轴设置,且螺旋方向相同的螺旋管的情况请参阅图5。
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螺旋管114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二螺旋管115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由图3中第一螺旋管114和图4中第二螺旋管115组成的螺旋管组件111的结构示意图。
螺旋管组件111包括第一螺旋管114和第二螺旋管115,第一螺旋管114的硬度大于第二螺旋管115的硬度,第一螺旋管114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1141,第二螺旋管115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二螺旋环1151;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1141之间具有弯曲间隙1142;其中,第二螺旋管115的第二螺旋环1151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第一螺旋管114的第一螺旋环1141的弯曲间隙1142内。
具体的,弯曲间隙1142存在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螺旋环1141的端缘之间,应当理解,整体来看,弯曲间隙1142也大致呈螺旋形。第二螺旋管115整体适配的填充于该螺旋形弯曲间隙1142之间,以与第一螺旋管114形成双螺旋结构。
在此第一螺旋管114和第二螺旋管115的硬度值可以根据具体的内窥镜产品来进行设计。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螺旋管114为呈刚性的第一螺旋管114,例如采用不锈钢带制成。第二螺旋管115具有弹性,可以采用树脂材料制成。
在此,以双螺旋管结构为例说明。可以通过改变螺旋管的弯曲间隙1142来实现插入管11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前端管段的硬度。
在一示例中,多个螺旋管并行的方向可以是沿螺旋管组件111的轴向依次排列,示意性的,螺旋管由多个具有一定宽度的条状体通过螺旋形成,在未形成螺旋之前,多个条状体在其自身宽度方向上依次沿螺旋管组件111的轴向排列,之后,多个条状体共同沿前后方向以螺旋环绕的方式延伸,以形成多个螺旋管并行螺旋延伸的情况。
在另一示例中,多个条状体沿螺旋管组件111的径向上堆叠,之后,多个条状体共同沿前后方向以螺旋环绕的方式延伸,以形成多个螺旋管并行螺旋延伸的情况。
螺旋管组件111螺旋管组件111请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螺旋管114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由图6中第一螺旋管114和形成在该第一螺旋管114弯曲间隙1142中的第二螺旋管115组成的螺旋管组件111。
具体的,在沿第一螺旋管114的轴向上,第一螺旋管114前端管段中每个弯曲间隙1142的宽度大于第一螺旋管114后端管段中每个弯曲间隙1142的宽度。
通过调整第一螺旋管114的前端管段的弯曲间隙1142,能够有效的提高前端管段的柔性和弯曲角度,有利于插入管11在受检体内弯转。
在第一螺旋管114中,后端管段中第一螺旋环1141盘旋的较为紧凑,弯曲间隙1142较窄;而前端管段中第一螺旋环1141之间盘绕的较为稀疏,弯曲间隙1142较宽。因此,对于第一螺旋环1141来说,前端管段较软,后端管段较硬。由于第二螺旋管115的每个螺旋环是对应设置在第一螺旋环1141的弯曲间隙1142中的,因此在第二螺旋管115中,后端管段中第二螺旋环1151盘旋的较为稀疏,弯曲间隙1142较宽;而前端管段中第二螺旋环1151之间盘绕的较为紧凑,弯曲间隙1142较窄。由于第一螺旋管114呈刚性,第二螺旋管115呈柔性,因此对于双螺旋管组件111来说,前端管段的刚性材料所占的比重较大,后端管段中柔性材料所占的比重较大,由此实现了双螺旋管组件111的前端管段较软,后端管段较硬。
并且,当仅有第一螺旋管114的情况下,后端管段若要具有较大的硬度,则需要设置第一螺旋管114具有较小排布密度,然而这会影响到力矩的传导,从而造成第一螺旋管114的前端回转能力较差,而易发生套环现象。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一软一硬的螺旋管配合,较软的第二螺旋环1151设置在较硬的第一螺旋环1141的弯曲间隙1142之间,因此能够传递力矩,即使第一螺旋管114的前端管段中的第一螺旋环1141排布密度较小,力矩也能够通过第二螺旋管115的第二螺旋环1151向前传导,由此在实现了螺旋管组件111前端管段较软后端管段较硬的同时,仍具有较好的受控性,便于在受检体内灵活的弯曲和移动。
并且,当第二螺旋管115由树脂材料制成时,其具有柔性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回弹性能,有利于在弯曲后恢复到原有的形状,防止螺旋管组件111在弯曲后发生变形。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螺旋管114的前端管段中的弯曲间隙1142之间是相等的,前端管段中的弯曲间隙1142之间是相等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设置自后端朝前端的方向,第一螺旋管的弯曲间隙1142依次增大。
示例性地,自第一螺旋管114后端朝前端方向,分为等长度的5个管段,对于第一管段,弯曲间隙1142为2mm;第二管段,弯曲间隙1142为2.5mm;第三管段,弯曲间隙1142为3mm;第四管段,弯曲间隙1142为3.5mm;第五管段,弯曲间隙1142为4mm。
也可以是自第一螺旋管114后端朝前端方向,第一个弯曲间隙1142的宽度为2mm,之后每个弯曲间隙1142的宽度在前一弯曲间隙1142的宽度的基础上加0.2mm。
在另一实施例中,螺旋管组件111中,对于第一螺旋管114,处于后端管段中的第一螺旋环1141的壁厚大于处于前端管段中的第一螺旋环1141的壁厚。
进一步的,可以设置自后端朝前端的方向,第一螺旋管114的壁厚依次减小。
示例性地,自后端朝前端方向,分为等长度的5个管段,对于第一螺旋环1141的壁厚,第一个管段中的为1mm,第二个管段中的为0.8mm、第三个管段中为的为0.6mm,第四个管段中的为0.4mm、第五个管段中的为0.2mm。
当第一螺旋管114的壁厚越小,其对应的部位硬度越小,因此,对于第一螺旋管114来说,前端管段较软,后端管段较硬。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二螺旋管115的每个第二螺旋环1151是对应设置在第一螺旋环1141的弯曲间隙1142中的,因此,在第二螺旋管115中,后端管段中第二螺旋环1151的壁厚较大,前端管段中第二螺旋环1151的壁厚较小。显然的,对于双螺旋管组件111来说,前端管段的刚性材料所占的比重较大,后端管段中柔性材料所占的比重较大,由此实现了双螺旋管组件111的前端管段较软,后端管段较硬的效果。
并且,在前端管段中,因第一螺旋环1141的壁厚较小,因此可以呈现为前端管段较细,因此有利于插入管11前端管段伸入到受检体内的狭缝出采集样本。
并且,当仅有第一螺旋管114的情况下,前端管段若要具有较小的硬度,则需要设置第一螺旋管114具有较小厚度,然而如此会影响到力矩的传导,从而造成第一螺旋管114的前端回转能力较差,而易发生套环现象。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一软一硬的螺旋管配合,较软的第二螺旋环1151设置在较硬的第一螺旋环1141的弯曲间隙1142之间,因此能够传递力矩,即使第一螺旋管114的前端管段中的第一螺旋环1141的厚度较小时,力矩也能够通过第二螺旋管115的第二螺旋环1151向前传导,由此在实现了螺旋管组件111前端较软的同时,仍具有较好的回转能力,便于在受检体内灵活的弯曲和移动。
请参阅图8和图9,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螺旋管114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由图8中第一螺旋管114和形成在该第一螺旋管114弯曲间隙1142中的第二螺旋管115组成的螺旋管组件111。在另一实施例中,螺旋管组件111中,对于第一螺旋管114,处于后端管段中的第一螺旋环的宽度大于处于前端管段中的第一螺旋环的宽度。在此,“宽度”是指第一螺旋环1141在沿其自身轴向上的尺寸。
示例性地,对于第一螺旋管114,后端管段中第一螺旋环1141的宽度大约为1cm;前端管段中第一螺旋环1141的宽度大约为0.5cm。
或者,可以进一步的设置,自第一螺旋环1141的后端朝前端的方向,第一螺旋环1141的宽度依次减小。
在前端管段中,因第一螺旋环1141的宽度较小,因此可以提高前端管段弯转的灵活性,有利于插入管11在受检体内的灵活弯转。
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二螺旋管前端管段的硬度小于第二螺旋管后端管段的硬度。
具体的,第二螺旋管115前端管段和后端管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树脂材料制作,以形成不同的硬度。具体的,树脂材料包括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聚酯、尼龙、橡胶、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合成。
第二螺旋管115前端管段和后端管段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树脂材料,但是通过调节该材料组分,而达到硬度的变化。例如均采用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树脂材料制作,但是第二螺旋管115的后端管段中的硬段含量较多,从而体现为较硬。前端管段中的软段含量较多,从而体现为较软。
在此,当第二螺旋管115的硬度可变时,第一螺旋管114可以是恒定硬度,也可以是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具有软硬变化特点。
在一实施例中,套管层包括位于内层的编织层112,以及位于外层的外皮层113;外皮层113与第二螺旋管115一体成型。为此,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内窥镜插入管11的加工方法。请参阅图10,图10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螺旋管组件111的加工步骤流程图。具体的,该加工方法包括:
S5221,加工第一螺旋管114,第一螺旋管114具有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1141,在沿第一螺旋环1141的轴向上,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1141之间具有弯曲间隙1142;第一螺旋管114为硬质材料制成。
S5222,在第一螺旋管114的外侧加工编织层112。
编织层112呈管状,由多股编织丝编织而成的,用于套设在第一螺旋管114的基本同轴。编织层112可以通过编织机直接在螺旋管组件111上编织而成。
S5223,透过编织层112向第一螺旋管114中的弯曲间隙1142中注入树脂材料,以注塑形成第二螺旋管115;其中,第一螺旋管114的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管114的前端管段的硬度;和/或第二螺旋管115的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管115的前端管段的硬度。
示意性的,可以先在第一螺旋管114内插入定心模具;利用挤出机,先将树脂材料加工成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渗透过编织层112之间的间隙而进入至第一螺旋管114中的弯曲间隙1142内。由于定心模具的存在,树脂材料无法继续渗入至第一螺旋管114的内侧,而留存在弯曲间隙1142内。
本实施例中,在加工插入管11外皮层113时能够同时形成第二螺旋管115,提高了插入管11内部各个部件的位置可靠性,且加工过程较为简单,加工效率较高。
并且,这种加工方式形成的外皮层113和第二螺旋管115为一体式结构,因此能够互传应力,第二螺旋管115与第一螺旋管114之间也能够互传应力,因此插入管11在弯折时,螺旋管组件111上的应力能够向外皮层113传导,从而保证螺旋管组件111的工作稳定性。
在关于螺旋管组件111的一实施例中,多个螺旋管包括第三螺旋管(未图示)、第四螺旋管(未图示);插入管11还包括填充片;第三螺旋管和第四螺旋并行延伸,且第三螺旋管和第四螺旋管的螺旋方向相反,填充片填充于第三螺旋管和第四螺旋管交织形成的间隙内。
在此,通过设置第三螺旋管和第四螺旋管的螺旋方向相反,能够在插入管11朝一侧弯折时,第三螺旋管和第四螺旋管受到的应力反向,从而有利于避免螺旋管组件111在弯折时发生套环现象。并且,在插入管11无需弯折时,能够使螺旋管组件111迅速回弹至初始状态,且能够减小螺旋管组件111在多次弯折后因发生形变造成不可控的现象,提高了插入管11的工作稳定性。
在此,填充片可以是采用树脂材料制成,因而具有弹性。在一实施例中,对于螺旋管组件111,位于前端管段的填充片的硬度小于位于后端管段的填充片的硬度,从而使螺旋管组件111的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前端管段的硬度。
并且,填充片的设置能够为设置管壁较窄、弯曲间隙大的第三螺旋管、第四螺旋管提供了空间。管壁较窄、弯曲间隙大的第三螺旋管、第四螺旋管有利于减小螺旋管组件111的重量,从而便于操控,以及减小对受检体的伤害。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如前的插入管11,与插入管11后端连接的操作部2,以及与插入管11前端连接的弯曲部12。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申请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的插入管,所述插入管具有靠近内窥镜操作部的后端,和靠近内窥镜弯曲部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包括螺旋管组件以及套设在所述螺旋管组件外部的套管层;
所述螺旋管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所述第一螺旋管和所述第二螺旋管并行地自后端向前端螺旋延伸;所述第一螺旋管呈刚性,所述第二螺旋管由树脂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螺旋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管的硬度;
所述第一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所述第二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二螺旋环;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具有弯曲间隙;在沿所述第一螺旋管的轴向上,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前端管段中每个弯曲间隙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后端管段中每个弯曲间隙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二螺旋管的所述第二螺旋环一一对应地填充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弯曲间隙内,以传递力矩;
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前端管段的硬度,或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前端管段的硬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自后端朝前端的方向,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弯曲间隙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一螺旋管,处于所述后端管段中的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壁厚大于处于所述前端管段中的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壁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自后端朝前端的方向,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壁厚依次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一螺旋管,处于所述后端管段中的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宽度大于处于所述前端管段中的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前端管段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后端管段的硬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材料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聚酯、尼龙、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层包括位于内层的编织层,以及位于外层的外皮层;
所述外皮层与所述第二螺旋管一体注塑成型。
9.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入管,与所述插入管后端连接的操作部,以及与所述插入管前端连接的弯曲部。
10.一种内窥镜插入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工第一螺旋管,其中,所述第一螺旋管呈刚性,所述第一螺旋管具有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在沿所述第一螺旋环的轴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具有弯曲间隙;在沿所述第一螺旋管的轴向上,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前端管段中每个弯曲间隙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后端管段中每个弯曲间隙的宽度;
在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外侧加工编织层;
透过所述编织层向所述第一螺旋管中的弯曲间隙中注入树脂材料,以注塑形成第二螺旋管;所述第二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二螺旋环;所述第二螺旋管的所述第二螺旋环一一对应地填充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弯曲间隙内,以传递力矩;
其中,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前端管段的硬度;和/或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后端管段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前端管段的硬度。
CN202110227725.4A 2021-03-02 2021-03-02 内窥镜的插入管及其加工方法、内窥镜 Active CN1125870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7725.4A CN112587069B (zh) 2021-03-02 2021-03-02 内窥镜的插入管及其加工方法、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7725.4A CN112587069B (zh) 2021-03-02 2021-03-02 内窥镜的插入管及其加工方法、内窥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7069A CN112587069A (zh) 2021-04-02
CN112587069B true CN112587069B (zh) 2021-06-29

Family

ID=75207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7725.4A Active CN112587069B (zh) 2021-03-02 2021-03-02 内窥镜的插入管及其加工方法、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706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90089A (ja) * 2006-01-17 2007-08-02 Pentax Corp 内視鏡用可撓管および内視鏡
CN106999011A (zh) * 2015-05-18 2017-08-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挠性管以及使用该挠性管的插入设备和内窥镜
CN209252798U (zh) * 2018-10-22 2019-08-16 上海安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内窥镜的多段式弯曲管装置与内窥镜
WO2019208790A1 (ja) * 2018-04-26 2019-10-3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スパイラルチューブおよび内視鏡
CN110420007A (zh) * 2019-08-30 2019-11-08 常州延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结肠镜的插入管组合件
CN111772556A (zh) * 2020-07-27 2020-10-16 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及其插入管
CN212465939U (zh) * 2020-07-27 2021-02-05 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及其插入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9310A1 (zh) * 2018-07-27 2020-01-30 尚华 一种血管内记忆金属穿刺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90089A (ja) * 2006-01-17 2007-08-02 Pentax Corp 内視鏡用可撓管および内視鏡
CN106999011A (zh) * 2015-05-18 2017-08-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挠性管以及使用该挠性管的插入设备和内窥镜
WO2019208790A1 (ja) * 2018-04-26 2019-10-3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スパイラルチューブおよび内視鏡
CN209252798U (zh) * 2018-10-22 2019-08-16 上海安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内窥镜的多段式弯曲管装置与内窥镜
CN110420007A (zh) * 2019-08-30 2019-11-08 常州延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结肠镜的插入管组合件
CN111772556A (zh) * 2020-07-27 2020-10-16 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及其插入管
CN212465939U (zh) * 2020-07-27 2021-02-05 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及其插入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7069A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65507B2 (en) Flexible tub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8834352B2 (en) Endoscope working channel with multiple functionality
JP5885889B2 (ja) 内視鏡
US6102890A (en) Catheter having improved proximal shaft design
US3924632A (en) Fiber glass reinforced catheter
US20040080613A1 (en) Endoscope system
CN111772556A (zh) 内窥镜及其插入管
US9883789B2 (en) Flexible tube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JP2012005713A (ja) 内視鏡の可撓管部と、この可撓管部を有する内視鏡
JP5927103B2 (ja) 内視鏡挿入部、内視鏡、及び曲げ剛性プロファイル補正具
CN112587072B (zh) 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87069B (zh) 内窥镜的插入管及其加工方法、内窥镜
CN212465939U (zh) 内窥镜及其插入管
CN112004452B (zh) 螺旋管和内窥镜
JP2007190089A (ja) 内視鏡用可撓管および内視鏡
JP4475747B2 (ja) 内視鏡用可撓管
CN112590153B (zh) 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CN112587068B (zh) 内窥镜插入管以及其外皮层的加工方法、内窥镜
JP2010104668A (ja) 内視鏡軟性部、内視鏡及び内視鏡軟性部の製造方法
CN112587071B (zh) 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JPH01212532A (ja) 内視鏡用可撓管
JPH09140660A (ja) 内視鏡
CN112587067A (zh) 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
JPWO2019004005A1 (ja) 内視鏡用可撓管及び内視鏡
JP7122848B2 (ja) 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