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7068B - 内窥镜插入管以及其外皮层的加工方法、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插入管以及其外皮层的加工方法、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7068B
CN112587068B CN202110227724.XA CN202110227724A CN112587068B CN 112587068 B CN112587068 B CN 112587068B CN 202110227724 A CN202110227724 A CN 202110227724A CN 112587068 B CN112587068 B CN 1125870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layer
flexible pipe
pipe body
resin
outer sk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77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7068A (zh
Inventor
李奕
孙平
杨俊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huan Medical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chuan Med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huan Medical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chuan Med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77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70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7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7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7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70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trol elements, e.g.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1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designed for single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11Manufacturing of endoscope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31Accessories for end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nsertion parts, e.g. vertebral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orce transmission elements, e.g. control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61Endoscope light sou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3/00Producing tubular articles
    • B29D23/001Pipes; Pipe joi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插入管以及其外皮层的加工方法、内窥镜。插入管与内窥镜的弯曲部连接,插入管包括柔性管体以及包覆柔性管体的外皮层,外皮层具有靠近弯曲部的第一端和远离弯曲部的第二端;在沿外皮层的厚度方向上,外皮层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且至少一个树脂层的厚度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以使外皮层的厚度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插入管可控性以及插入管在受检体内移动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内窥镜插入管以及其外皮层的加工方法、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内窥镜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插入管以及其外皮层的加工方法、内窥镜。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内窥镜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在检查过程中,内窥镜的插入管需要伸入到受检体的自然腔道内,并沿自然腔道内移动。为了实现对插入管进行灵活自如的操控,插入管需要具有一定的硬度,以便于力矩的传导。然而插入管又需要相对柔软,便于在受检体内进行大角度的弯转,且减小受检体的不适感。因此,对插入管的软硬需求成为相互制约的矛盾点。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高插入管的可控性以及移动灵活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一种内窥镜插入管,所述插入管与所述内窥镜的弯曲部连接,所述插入管包括:柔性管体以及包覆所述柔性管体的外皮层,所述外皮层具有靠近所述弯曲部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弯曲部的第二端;在沿所述外皮层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外皮层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且至少一个所述树脂层的厚度自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使所述外皮层的厚度自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外皮层包括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二树脂层包覆所述柔性管体,所述第一树脂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远离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上;所述第一树脂层、所述第二树脂层的厚度均自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沿所述外皮层的延伸方向,所述外皮层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包覆所述柔性管体的第二树脂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远离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上的第一树脂层;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包覆所述柔性管体的第三树脂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三树脂层远离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上的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三部分包括包覆所述柔性管体的第四树脂层和设置在所述第四树脂层远离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上的第三树脂层;所述第四树脂层、第三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的硬度依次减小,且所述第四树脂层、所述第三树脂层、所述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的厚度均沿自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内窥镜,包括所述的内窥镜插入管。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内窥镜插入管外皮层的加工方法,所述插入管与所述内窥镜的弯曲部连接,所述内窥镜插入管包括柔性管体,所述外皮层包覆所述柔性管体,所述外皮层具有靠近所述弯曲部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弯曲部的第二端;所述方法包括:将多种硬度互异的树脂材料对应注入挤出装置的多个进料通道内,所述多个进料通道与所述挤出装置的成型通道连通;控制所述柔性管体在所述成型通道中行进,且将多种所述树脂材料从多个所述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所述柔性管体,从而在所述柔性管体上形成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的所述外皮层;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树脂层的厚度自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使所述外皮层的厚度自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柔性管体在所述成型通道中行进,且将多种所述树脂材料从多个所述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所述柔性管体,从而在所述柔性管体上形成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的所述外皮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柔性管体行进的过程中,调节至少一种所述树脂材料的挤出量,从而使对应形成的至少一层所述树脂层的厚度自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柔性管体在所述成型通道中行进,且将多种所述树脂材料从多个所述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所述柔性管体,从而在所述柔性管体上形成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的所述外皮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柔性管体的行进过程中,逐渐减小所述柔性管体的行进速度;且依次挤出多种所述树脂材料以包覆所述柔性管体,每种所述树脂材料对应形成一个树脂层,且每个所述树脂层的厚度均自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柔性管体在所述成型通道中行进,且将多种所述树脂材料从多个所述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所述柔性管体,从而在所述柔性管体上形成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的所述外皮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柔性管体的行进过程中,逐渐减小所述柔性管体的行进速度;挤出第二树脂材料至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并在所述第二树脂层上挤出第一树脂材料,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一树脂层,所述第二树脂材料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树脂材料的硬度。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柔性管体在所述成型通道中行进,且将多种所述树脂材料从多个所述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所述柔性管体,从而在所述柔性管体上形成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的所述外皮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柔性管体的行进过程中,挤出第二树脂材料至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在所述第二树脂层上挤出第一树脂材料,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一树脂层,所述第二树脂材料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树脂材料的硬度。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柔性管体的行进过程中的行进速度逐渐减小;所述柔性管体在所述成型通道中行进,且将多种所述树脂材料从多个所述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所述柔性管体,从而在所述柔性管体上形成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的所述外皮层的步骤,包括:注塑形成所述外皮层的第一部分,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一部分的过程中,挤出第二树脂材料包裹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并且在所述第二树脂层上挤出第一树脂材料,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一树脂层;注塑形成所述外皮层的第二部分,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二部分的过程中,挤出第三树脂材料包裹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三树脂层;并且在所述第三树脂层上挤出第二树脂材料,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注塑形成所述外皮层的第三部分,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三部分的过程中,挤出第四树脂材料包裹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四树脂层;并且在所述第四树脂层上挤出第三树脂材料,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三树脂层;其中,所述第四树脂层、第三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的硬度依次减小。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柔性管体在所述成型通道中行进,且将多种所述树脂材料从多个所述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所述柔性管体,从而在所述柔性管体上形成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的所述外皮层的步骤,包括:注塑形成所述外皮层的第一部分,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一部分的过程中,先挤出第二树脂材料包裹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并且在所述第二树脂层上挤出第一树脂材料,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一树脂层;注塑形成所述外皮层的第二部分,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二部分的过程中,先挤出第三树脂材料包裹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三树脂层;并且在所述第三树脂层上挤出第二树脂材料,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注塑形成所述外皮层的第三部分,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三部分的过程中,先挤出第四树脂材料包裹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四树脂层;并且在所述第四树脂层上挤出第三树脂材料,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三树脂层;其中,所述第四树脂层、第三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的硬度依次减小。
本申请中外皮层中厚度较大的后端管段其硬度相对较大,有利于力矩的向前传导,提高插入管的受控性。厚度较小的前端管段,其硬度相对较小,从而有利于在受检体内灵活弯转,提高插入管的灵活性。因此本申请方案提高了插入管的可控性以及移动灵活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根据一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内窥镜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外皮层管壁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外皮层管壁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外皮层管壁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一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挤出装置的剖面图。
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挤出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根据一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插入部;2、操作部;11、插入管;12、弯曲部;21、控制旋钮;22、控制按钮;111、柔性管体;112、外皮层;41、内模;42、外模;43、中间模;432、插入罩;441、第一进料通道;442、第二进料通道;452、第二进料筒;451、第一进料筒;46、成型通道;60、牵引器;31、第一部分;32、第二部分;33、第三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申请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申请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申请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申请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申请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内窥镜的插入管。
请参阅图1,图1是根据一示例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内窥镜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包括插入到受检体腔道内的细长的插入部1及位于插入部1的后端的操作部2。操作部2与插入部1连接。其中,内窥镜的前、后方向可以为:内窥镜靠近受检体的一端为前端方向,内窥镜靠近操作人员的一端为后端方向。在此,受检体可以是人、动物、或其他无生命的结构体。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可以为一种抛弃型内窥镜。抛弃型内窥镜在使用之后即将其污染部分进行抛弃,可以提高内窥镜的卫生程度,保证受检者能够安全使用。上述操作部2及插入部1均在使用过程中被污染,因此上述操作部2、插入部1均需要抛弃,以保证内窥镜的安全使用。
操作部2大致呈手柄形状,方便操作人员手握持,便于用力操作。插入部1包括插入管11、弯曲部12。插入管11的前端设有弯曲部12。从操作部2延伸出有牵引线(图未示),牵引线穿过插入管11与弯曲部12驱动连接。弯曲部12设有多个相互可转动连接的蛇骨结构。蛇骨结构可以自由转动。蛇骨结构的内侧壁上设有导向槽,牵引线穿过导向槽与蛇骨结构牵引连接。则当操作部2处拉拽牵引丝的时候,会带动蛇骨结构发生转动或弯曲,从而可以对牵引线的另一端连接的弯曲部12的弯折方向、弯折角度进行控制。弯曲部12弯曲伸入,则引导插入管11在腔道内进行移动。
操作部2上设有控制旋钮21。控制旋钮21与牵引线相连接,转动控制旋钮21,使牵引丝拉拽、移动。控制旋钮21可以为多个手轮。多个手轮呈上下同轴设置。操控人员的手指即可拨动。
同样,操作部2还设有控制按钮22。控制按钮22与内窥镜的泵组电信号连接。内窥镜的泵组用于对内窥镜泵入气体或液体等,以供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控制按钮22可以对泵组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泵组的工作状态可以包括泵组的开关及参数的调节等。
弯曲部12的头端上设有光源及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得到受检者腔道内的图像信息。医务人员根据图像信息对受检者进行诊断及医疗处理。
插入管11设于操作部2与弯曲部12之间。插入管11具有一定柔软性,以便于插入管11在受检者腔道内移动。并且,插入管11的外表面为光滑表面,一方面,可以减小插入管11与腔道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可以对受检者腔道进行保护,避免划伤受检者。
在下述实施例中,将对本申请插入管11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插入管11包括同轴设置的螺旋管、编织层以及外皮层112;编织层套设在螺旋管的外部、外皮层112套设在编织层的外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省略编织层。
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11外皮层112管壁的侧视图。在一实施例中,内窥镜插入管11,插入管11与内窥镜的弯曲部12连接,插入管11包括:柔性管体111以及包覆柔性管体111的外皮层112,外皮层112具有靠近弯曲部12的第一端和远离弯曲部12的第二端;外皮层112的厚度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
在此,柔性管体111包括上述螺旋管、编织层。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端可以理解为外皮层112朝向弯曲部12的前端,第二端可以理解为外皮层112朝向操作部2的后端,此时整个外皮层112的厚度是逐渐增大的。也可以将第二端理解为外皮层112中部的某段,此时仅有外皮层112的靠近前端的前部管段的厚度是逐渐增大的。
在此外皮层112的厚度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可以是在外皮层112的延伸方向上,外皮层112的厚度呈阶梯式变大,也可以是呈线性变大。
应当理解,外皮层112中厚度较大的管段其硬度相对较大,有利于力矩的传导。厚度较小的管段,其硬度相对较小,从而有利于在受检体内灵活弯转。
并且,由于本申请中外皮层112的厚度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因此在沿外皮层112在长度方向,硬度变化更为平缓,有利于提高插入管11力矩传导的平稳性和可靠性,且提高了在受检体内弯转时的平滑性,降低受检体的不适感。
并且,本申请中外皮层112的第一端较薄,有利于伸入到受检体内狭窄的部位进行检测取样,提高了内窥镜的检测能力。
在关于插入管11的结构的第二实施例中,在沿外皮层112的厚度方向上,外皮层112包括多个硬度互异树脂层,且至少一层树脂层的厚度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以使外皮层112的厚度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
在该实施例中,外皮层112至少包括两层树脂层,例如为两层、三层、四层。应当理解,当仅有一层树脂层的厚度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时,整个外皮层112的厚度也相应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每一层树脂层所采用的树脂材料的硬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示例中,多层树脂层中的每层树脂层的硬度均不相同,且每层树脂层的厚度的均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该实施例中,从每层树脂层的硬度和厚度两方面来调节整体外皮层112的硬度变化特性,能够更灵活的设置外皮层112的硬度变化特性。使得所生产出的外皮层112硬度变化特性能够灵活的与内窥镜的类型、受检体的类型、待检查的部位相适配。这是采用单一材料制成的外皮层112所不具备的调节性能。在此,软硬变化特性包括硬度变化率(硬度在单位长度上的变化量),以及硬度在整个外皮层112上的变化量(外皮层112两端的硬度差值)。
请参阅图3,图3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11外皮层112管壁的侧视图。图3中A表示第一树脂层,B表示第二树脂层。
在关于插入管11的第三实施例中,外皮层112包括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第二树脂层包覆柔性管体111,第一树脂层设置在第二树脂层远离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上;第一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的厚度均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
在此,第一树脂材料和第二树脂材料可以为不同类型的材料。例如可以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下文简称TPU)、聚酯、尼龙、橡胶或者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合成。
在一示例中,第一树脂材料和第二树脂材料均为TPU。在此,通过调整TPU中的成分来调节TPU的硬度,从而形成具有软硬变化特点的插入管11。
在此,当本实施例中,第一树脂材料和第二树脂材料均为TPU时,由于具有相似的组分,因此通过注塑所形成的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之间的结合处更加紧密,因此即使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的结合面较大,也能够使结合面保持更好的紧密性,不易发生断裂,脱落的情况,保证了外皮层112的结构稳定性。
在该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均是沿柔性管体111的轴向延伸,因此所形成的外皮层112在轴向上具有较好的硬度连贯性以及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插入管11沿轴向弯折时,轨迹的平缓、圆滑性以及结构的稳定性,有效的防止插入管11在弯折时,外皮层112沿径向断裂所造成的插入管11失控的风险。
请参阅图4,图4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11外皮层112管壁的侧视图。图4中A表示第一树脂层,B表示第二树脂层,C表示第三树脂层,D表示第四树脂层。
在关于插入管11结构的第四实施例中,沿外皮层112的延伸方向,外皮层112包括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第一部分31包括包覆柔性管体111的第二树脂层和设置在第二树脂层远离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上的第一树脂层;第二部分32包括包覆柔性管体111的第三树脂层和设置在第三树脂层远离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上的第二树脂层;第三部分33包括包覆柔性管体111的第四树脂层和设置在第四树脂层远离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上的第三树脂层;第四树脂层、第三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的硬度依次减小,且第四树脂层、第三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的厚度均沿自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此外皮层112可以仅由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组成,还可以包括有其他的部分。在此不做限定。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可以灵活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由于采用的树脂材料的硬度不同,因此呈现为硬度不同的管段。并且每个部分包括了两种硬度不同的树脂层,且每层树脂层的厚度逐渐变化,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从树脂的长度、树脂层的硬度、树脂层的厚度变化、树脂层的组合方式四个维度来调节整体外皮层112的硬度变化特性,因此能够更灵活的设置外皮层112的硬度变化特性,进一步提高了外皮层112硬度变化特性调节的灵活性,使得所生产出的外皮层112硬度变化特性能够灵活的与内窥镜的类型、受检体的类型、待检查的部位相适配。这是采用单一材料制成的外皮层112,或采用多种树脂材分段注塑形成的外皮层112所不具备的调节性能。如前,软硬变化特性包括硬度变化率(硬度在单位长度上的变化量),以及硬度在整个外皮层112上的变化量(外皮层112两端的硬度差值)。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内窥镜,内窥镜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内窥镜插入管11。
在下述实施例中,将对用于加工插入管11外皮层112的挤出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下述实施例中,首先介绍用于加工内窥镜插入管11的外皮层112的挤出装置。
图5是根据一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挤出装置的剖面图。在一实施例中,挤出装置包括成型通道46、多个进料通道。成型通道46用于供柔性管体111行进;多个进料通道的进料口对应供多个挤出机连接,以用于接收多种硬度的树脂材料。多个进料通道的出口依次沿成型通道46的延伸方向排列,且进料通道的出口与成型通道46连通,以使所挤出的树脂材料包覆在柔性管体111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挤出机挤出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一般的,挤出机通过加热、挤压的方式将固态的注塑原料加工成熔融状态,而后以特定的挤出压力或挤出速度挤出至对应的进料通道。在此树脂材料可以是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聚酯、尼龙、橡胶或者有机硅中的任一种。
在此,挤出机的数量可以为2-10台。例如2台、3台、4台。多个挤出机中至少部分挤出机挤出的树脂材料硬度是互不相同的。在此,树脂材料的硬度是指该树脂材料经注塑成型所形成的物体的硬度。示意性的,当有四台挤出机时,这四台挤出机挤出的树脂材料的硬度可以分别是60HA、70HA、80HD、85HD。
图5中,挤出装置包括内模41、外模42、以及至少一个中间模43;中间模43包括相连接的进料筒以及插入罩432,插入罩432的侧壁伸入至外模42与内模41之间,以与外模42或内模41至少其中之一形成进料通道。
在该示例中,插入罩432的侧壁与外模42之间形成第一进料通道441,插入罩432的侧壁与内模41之间形成有第二进料通道442。外模42上具有第一进料筒451与第一进料通道441连通;中间模43的进料筒作为第二进料筒452,第二进料筒452与第二进料通道442连通。由此该示例中的挤出装置具有两个进料通道。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中间膜的数量,可以形成多于两个的进料通道。
图5中,沿图中的左右方向,内模41朝向外侧的外表面、外模42朝向内侧的表面、插入罩432均大致呈右端部较尖的罩形,其中三者的右端部均为敞口,与成型通道46连通。因此树脂材料进入从进料口流入进料通道,逐渐充满整个进料通道,最后从进料通道的出口流出以360°的全方向包裹在柔性管体111的外周壁。随着柔性管体111在成型通道46内的行进,进料通道环形口流出的树脂材料包裹整个柔性管体111的外周面,形成外皮层112。
在图5中,在沿成型通道46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标注了两个第一进料通道441。这是由于图5为剖面图,第一进料通道441大致呈沿成型通道46呈对称结构,因此所标注的两个第一进料通道441之间实质上是相互连通的。类似的,所标注的两个第二进料通道442之间也是相互连通的。
本申请由于设置了多个进料通道,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切换树脂材料时,无需更换挤出装置或更换挤出机,仅需要通过调节进料通道的通断即可实现,因此保证了加工过程的连续性,使得生产出的外皮层112一次成型,有利于提高外皮层112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与进料通道对应连接的挤出机的工作顺序,从而调节出料顺序。当挤出机工作时,进料通道出料至柔性管体111,当挤出机停止工作时,进料通道逐渐停止出料至柔性管体111。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进料筒处设置开关控制阀,以控制树脂材料流入至进料通道的时机以及出料速度。因此通过对所有进料筒的开关控制阀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控制进料通道的出料顺序。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进料通道的出口处设置开关控制阀,以控制进料通道的出口流出树脂材料的时机以及出料速度。因此通过对所有进料通道出口的开关控制阀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控制进料通道的出料顺序以及所流出的树脂材料的速度,从而实现连续调整树脂材料在柔性管体111上的包覆量。
应当理解,当柔性管体111的行进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进料通道的出口所挤出的树脂材料的速度越大,树脂材料在柔性管体111上的包覆量越多,相应形成的管段的厚度越厚。树脂材料在柔性管体111上的包覆量越少,相应形成的管段的厚度越薄。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挤出装置的剖面图。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挤出装置还包括牵引器60,牵引器60设于成型通道46的一侧,牵引器60用于控制柔性管体111的行进速度呈单向逐渐变化,以调节树脂材料在柔性管体111上的包覆量。
具体的,牵引器60可以设置两个,分别用于牵动柔性管体111的两端,两台牵引器60的速度应保持一致。示意性的。在注塑过程中,柔性管体111行进在成型通道46内。当柔性管体111的最前端移动至进料通道的出口时,可以开始控制柔性管体111的行进速度逐渐变大或逐渐减小。
应当理解,当进料通道挤出口的挤出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柔性管体111的行进速度逐渐增大,沿柔性管体111的长度方向,树脂材料在柔性管体111上的包覆量逐渐减小,相应形成的管段的厚度越薄,形成的外皮层112厚度逐渐减小。柔性管体111的行进速度逐渐减小,沿柔性管体111的长度方向,树脂材料在柔性管体111上的包覆量逐渐增多,形成的外皮层112逐渐增厚。
在下述实施例中,将对本申请用于加工插入管11的加工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插入管11加工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与插入管11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相对应。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11外皮层112管壁的侧视图。插入管11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中,内窥镜插入管11,插入管11与内窥镜的弯曲部12连接,插入管11包括:柔性管体111以及包覆柔性管体111的外皮层112,外皮层112具有靠近弯曲部12的第一端和远离弯曲部12的第二端;外皮层112的厚度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
请参阅图7,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11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与该实施例中,插入管11加工方法实施例为:
S51,将多种硬度互异的树脂材料对应注入挤出装置的多个进料通道内,多个进料通道与挤出装置的成型通道46连通;
S52,柔性管体111在成型通道46中行进,且将多种树脂材料从多个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柔性管体111,从而形成外皮层112;外皮层112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且至少一个树脂层的厚度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使外皮层112的厚度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
在此可以基于上述挤出装置的结构来理解本实施例的步骤。可以利用牵引器60牵拉柔性管体111实现外皮层112厚度的变化,或通过调控挤出机的挤出速度或调控进料通道的出料速度来实现外皮层112厚度的变化。
插入管11加工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与插入管11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相对应。在插入管11结构的第二实施例中,在沿外皮层112的厚度方向上,外皮层112包括多层树脂层,且至少一层树脂层的厚度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
在该实施例中,外皮层112至少包括两层树脂层,例如为两层、三层、四层。应当理解,当仅有一层树脂层的厚度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时,整个外皮层112的厚度也相应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每一层树脂层所采用的树脂材料的硬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示例中,多层树脂层中的每层树脂层的硬度均不相同,且每层树脂层的厚度的均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该实施例中,从每层树脂层的硬度和厚度两方面来调节整体外皮层112的硬度变化特性,能够更灵活的设置外皮层112的硬度变化特性。使得所生产出的外皮层112硬度变化特性能够灵活的与内窥镜的类型、受检体的类型、待检查的部位相适配。这是采用单一材料制成的外皮层112所不具备的调节性能。在此,软硬变化特性包括硬度变化率(硬度在单位长度上的变化量),以及硬度在整个外皮层112上的变化量(外皮层112两端的硬度差值)。
插入管11加工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为:上述步骤S52中:柔性管体111在成型通道46中行进,且将多种树脂材料从多个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柔性管体111,从而形成外皮层112,包括:在柔性管体111行进的过程中,调节至少一种树脂材料的挤出量,从而使对应形成的至少一层树脂层的厚度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52中:柔性管体111在成型通道46中行进,且将多种树脂材料从多个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柔性管体111,从而在柔性管体111上形成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的外皮层112的步骤,包括:在柔性管体111的行进过程中,逐渐减小柔性管体111的行进速度;且依次挤出多种树脂材料以包覆柔性管体111,每种树脂材料对应形成一个树脂层,且每个树脂层的厚度均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
在此树脂层厚度的变化,实际体现为树脂材料在柔性管体111上包覆量的变化。关于调节所挤出的树脂材料在柔性管体111上的包覆量的方案至少有两种。在一种方案中,通过控制柔性管体111在成型通道46内的行进速度来实现。在另一种方案中,通过控制挤出机或进料通道的挤出速度来实现。
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如何调控树脂材料的挤出时机,此处不再赘述。
插入管11加工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均与插入管11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相对应。请参阅图3,图3中A表示第一树脂层,B表示第二树脂层。
插入管11结构的第三实施例中,外皮层112包括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第二树脂层包覆柔性管体111,第一树脂层设置在第二树脂层远离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上;第一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的厚度均自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
在此,第一树脂材料和第二树脂材料可以为不同类型的材料。例如可以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下文简称TPU)、聚酯、尼龙、橡胶或者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合成。
在一示例中,第一树脂材料和第二树脂材料均为TPU(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在此,通过调整TPU中的成分来调节TPU的硬度,从而形成具有软硬变化特点的插入管11。
在此,当本实施例中,第一树脂材料和第二树脂材料均为TPU时,由于具有相似的组分,因此通过注塑所形成的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之间的结合处更加紧密,因此即使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的结合面较大,也能够使结合面保持更好的紧密性,不易发生断裂,脱落的情况,保证了外皮层112的结构稳定性。
在该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均是沿柔性管体111的轴向延伸,因此所形成的外皮层112在轴向上具有较好的硬度连贯性以及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插入管11沿轴向弯折时,轨迹的平缓、圆滑性以及结构的稳定性,有效的防止插入管11在弯折时,外皮层112沿径向断裂所造成的插入管11失控的风险。
插入管11加工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为:上述步骤S52中:柔性管体111在成型通道46中行进,且将多种树脂材料从多个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柔性管体111,从而形成外皮层112,包括:在柔性管体111的行进过程中,逐渐减小柔性管体111的行进速度;挤出第二树脂材料至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并在第二树脂层上挤出第一树脂材料,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一树脂层,第二树脂材料的硬度大于第一树脂材料的硬度。
在该实施例中,是通过牵引器60对柔性管体111的行进速度进行调节,以实现所形成外皮层112厚度的变化。
在此,柔性管体111的行进速度可以设置呈线性减小,此时行进速度是实时变化的。柔性管体111的行进速度可以设置呈阶梯式减小。
示意性的,在注塑过程中,设置一初始行进速度,每过5秒,行进速度减1cm/s。或者,在注塑过程中,将外皮层112分为三部分(当然,不限于三部分),在注塑成型第一部分31时,行进速度为6cm/s;在注塑成型第二部分32时,行进速度为4cm/s,在注塑成型第三部分33时,行进速度为4cm/s。
与该实施例对应的插入管11加工方法的第四实施例为:上述步骤S52中:柔性管体111在成型通道46中行进,且将多种树脂材料从多个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柔性管体111,从而形成外皮层112,包括:在柔性管体111的行进过程中,挤出第二树脂材料至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在第二树脂层上挤出第一树脂材料,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一树脂层,第二树脂材料的硬度大于第一树脂材料的硬度。
在该实施例中,是通过调节挤出机的挤出速度或进料通道向成型通道46内挤出树脂材料的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实现所形成外皮层112厚度的逐渐变大。
示意性的,例如在注塑过程中,设置一初始的挤出速度,每过5秒,挤出速度增大1g/s。或者,在注塑过程中,将外皮层112分为三部分(当然,不限于三部分),在注塑成型第一部分31时,挤出速度为5g/s;在注塑成型第二部分32时,挤出速度为8 g/s,在注塑成型第三部分33时,挤出速度为11 g/s。
在这个过程中,柔性管体111的行进速度可以保持匀速或均匀减速。
插入管11加工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第六实施例均与插入管11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相对应。请参阅图4,图4中A表示第一树脂层,B表示第二树脂层,C表示第三树脂层,D表示第四树脂层。
插入管11结构的第四实施例中,沿外皮层112的延伸方向,外皮层112包括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第一部分31包括包覆柔性管体111的第二树脂层和设置在第二树脂层远离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上的第一树脂层;第二部分32包括包覆柔性管体111的第三树脂层和设置在第三树脂层远离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上的第二树脂层;第三部分33包括包覆柔性管体111的第四树脂层和设置在第四树脂层远离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上的第三树脂层;第四树脂层、第三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的硬度依次减小,且第四树脂层、第三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的厚度均沿自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此外皮层112可以仅由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组成,还可以包括有其他的部分。在此不做限定。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可以灵活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由于采用的树脂材料的硬度不同,因此呈现为硬度不同的管段。并且每个部分包括了两种硬度不同的树脂层,且每层树脂层的厚度逐渐变化,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从树脂的长度、树脂层的硬度、树脂层的厚度变化、树脂层的组合方式四个维度来调节整体外皮层112的硬度变化特性,因此能够更灵活的设置外皮层112的硬度变化特性,进一步提高了外皮层112硬度变化特性调节的灵活性,使得所生产出的外皮层112硬度变化特性能够灵活的与内窥镜的类型、受检体的类型、待检查的部位相适配。这是采用单一材料制成的外皮层112,或采用多种树脂材分段注塑形成的外皮层112所不具备的调节性能。如前,软硬变化特性包括硬度变化率(硬度在单位长度上的变化量),以及硬度在整个外皮层112上的变化量(外皮层112两端的硬度差值)。
与该实施例对应的插入管11加工方法的第五实施例为:柔性管体111的行进过程中的行进速度逐渐减小;上述步骤S52中:柔性管体111在成型通道46中行进,且将多种树脂材料从多个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柔性管体111,从而形成外皮层112,包括:注塑形成外皮层112的第一部分31,其中,在形成第一部分31的过程中,挤出第二树脂材料包裹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并且在第二树脂层上挤出第一树脂材料,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一树脂层;注塑形成外皮层112的第二部分32,其中,在形成第二部分32的过程中,挤出第三树脂材料包裹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三树脂层;并且在第三树脂层上挤出第二树脂材料,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注塑形成外皮层112的第三部分33,其中,在形成第三部分33的过程中,挤出第四树脂材料包裹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四树脂层;并且在第四树脂层上挤出第三树脂材料,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三树脂层;其中,第四树脂层、第三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的硬度依次减小。
在该方法实施例中,是通过逐渐减小柔性管体111的行进速度来调节各个树脂层的厚度逐渐变化的目的。
在此,柔性管体111的行进速度可以设置呈线性减小,此时行进速度是实时变化的。柔性管体111的行进速度可以设置呈阶梯式减小。
示意性的,在注塑过程中,设置一初始行进速度,每过5秒,行进速度减1cm/s。或者,在注塑过程中,将外皮层112分为多个小段,每个小段对应的行进速度依次减小。
与该实施例对应的插入管11加工方法的第六实施例为:
上述步骤S52中:柔性管体111在成型通道46中行进,且将多种树脂材料从多个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柔性管体111,从而形成外皮层112,包括:注塑形成外皮层112的第一部分31,其中,在形成第一部分31的过程中,先挤出第二树脂材料包裹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并且在第二树脂层上挤出第一树脂材料,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一树脂层;注塑形成外皮层112的第二部分32,其中,在形成第二部分32的过程中,先挤出第三树脂材料包裹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三树脂层;并且在第三树脂层上挤出第二树脂材料,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注塑形成外皮层112的第三部分33,其中,在形成第三部分33的过程中,先挤出第四树脂材料包裹柔性管体111的表面,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四树脂层;并且在第四树脂层上挤出第三树脂材料,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三树脂层;其中,第四树脂层、第三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的硬度依次减小。
在该方法实施例中,是通过增大挤出机的挤出速度或进料通道的挤出速度来调节各个树脂层的厚度逐渐变化的目的。
在该实施例中,是通过调节挤出机的挤出速度或进料通道向成型通道46内挤出树脂材料的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实现所形成外皮层112厚度的逐渐变大。
示意性的,在注塑过程中,设置一初始的挤出速度,每过5秒,挤出速度增大1g/s。或者,在注塑过程中,将外皮层112分为多个小段,每个小段对应的挤出速度依次增大。
在这个过程中,柔性管体111的行进速度可以保持匀速或均匀减速。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外皮层112的各个部分所采用的树脂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可以根据所需要的外皮层112整体硬度变化特性或插入管11的整体硬度变化特性进行配置和调整。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申请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4)

1.一种内窥镜插入管,所述插入管与所述内窥镜的弯曲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包括:
柔性管体以及包覆所述柔性管体的外皮层,所述外皮层具有靠近所述弯曲部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弯曲部的第二端;
在沿所述外皮层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外皮层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且至少一个所述树脂层的厚度自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以使所述外皮层的厚度自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
所述外皮层包括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
所述第二树脂层包覆所述柔性管体,所述第一树脂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远离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上;
所述第二树脂层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树脂层的硬度;
其中,沿所述外皮层的延伸方向,所述外皮层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包覆所述柔性管体的第二树脂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远离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上的第一树脂层;
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包覆所述柔性管体的第三树脂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三树脂层远离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上的第二树脂层;
所述第三部分包括包覆所述柔性管体的第四树脂层和设置在所述第四树脂层远离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上的第三树脂层;
所述第四树脂层、第三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的硬度依次减小,且所述第四树脂层、所述第三树脂层、所述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的厚度均沿自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2.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插入管。
3.一种内窥镜插入管外皮层的加工方法,所述插入管与所述内窥镜的弯曲部连接,所述内窥镜插入管包括柔性管体,所述外皮层包覆所述柔性管体,所述外皮层具有靠近所述弯曲部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弯曲部的第二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多种硬度互异的树脂材料对应注入挤出装置的多个进料通道内,所述多个进料通道与所述挤出装置的成型通道连通;
控制所述柔性管体在所述成型通道中行进,且将多种所述树脂材料从多个所述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所述柔性管体,从而在所述柔性管体上形成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的所述外皮层;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树脂层的厚度自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使所述外皮层的厚度自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所述外皮层包括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二树脂层包覆所述柔性管体,所述第一树脂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远离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上;所述第二树脂层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树脂层的硬度;
所述柔性管体在所述成型通道中行进,且将多种所述树脂材料从多个所述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所述柔性管体,从而在所述柔性管体上形成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的所述外皮层的步骤,包括:
注塑形成所述外皮层的第一部分,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一部分的过程中,在所述柔性管体的行进过程中,逐渐减小所述柔性管体的行进速度;挤出第二树脂材料料包裹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并在所述第二树脂层上挤出第一树脂材料,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一树脂层;
注塑形成所述外皮层的第二部分,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二部分的过程中,在所述柔性管体的行进过程中,逐渐减小所述柔性管体的行进速度;挤出第三树脂材料料包裹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三树脂层;并在所述第三树脂层上挤出第二树脂材料,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
注塑形成所述外皮层的第三部分,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三部分的过程中,在所述柔性管体的行进过程中,逐渐减小所述柔性管体的行进速度;挤出第四树脂材料料包裹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四树脂层;并在所述第四树脂层上挤出第三树脂材料,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三树脂层;
其中,所述第四树脂层、第三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的硬度依次减小。
4.一种内窥镜插入管外皮层的加工方法,所述插入管与所述内窥镜的弯曲部连接,所述内窥镜插入管包括柔性管体,所述外皮层包覆所述柔性管体,所述外皮层具有靠近所述弯曲部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弯曲部的第二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多种硬度互异的树脂材料对应注入挤出装置的多个进料通道内,所述多个进料通道与所述挤出装置的成型通道连通;
控制所述柔性管体在所述成型通道中行进,且将多种所述树脂材料从多个所述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所述柔性管体,从而在所述柔性管体上形成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的所述外皮层;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树脂层的厚度自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使所述外皮层的厚度自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所述外皮层包括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二树脂层包覆所述柔性管体,所述第一树脂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远离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上;所述第二树脂层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树脂层的硬度;
所述柔性管体在所述成型通道中行进,且将多种所述树脂材料从多个所述进料通道依次挤出,以包覆所述柔性管体,从而在所述柔性管体上形成包括多个硬度互异的树脂层的所述外皮层的步骤,包括:
注塑形成所述外皮层的第一部分,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一部分的过程中,先挤出第二树脂材料包裹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并且在所述第二树脂层上挤出第一树脂材料,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一树脂层;
注塑形成所述外皮层的第二部分,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二部分的过程中,先挤出第三树脂材料包裹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三树脂层;并且在所述第三树脂层上挤出第二树脂材料,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二树脂层;
注塑形成所述外皮层的第三部分,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三部分的过程中,先挤出第四树脂材料包裹所述柔性管体的表面,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四树脂层;并且在所述第四树脂层上挤出第三树脂材料,且挤出速度逐渐增大,以形成厚度逐渐增大的第三树脂层;
其中,所述第四树脂层、第三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的硬度依次减小。
CN202110227724.XA 2021-03-02 2021-03-02 内窥镜插入管以及其外皮层的加工方法、内窥镜 Active CN1125870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7724.XA CN112587068B (zh) 2021-03-02 2021-03-02 内窥镜插入管以及其外皮层的加工方法、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7724.XA CN112587068B (zh) 2021-03-02 2021-03-02 内窥镜插入管以及其外皮层的加工方法、内窥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7068A CN112587068A (zh) 2021-04-02
CN112587068B true CN112587068B (zh) 2021-06-29

Family

ID=75207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7724.XA Active CN112587068B (zh) 2021-03-02 2021-03-02 内窥镜插入管以及其外皮层的加工方法、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70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7458B (zh) * 2021-07-26 2023-12-29 珠海视新内镜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内窥镜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8728A (ja) * 1985-07-04 1987-01-16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可撓管
JP2001190494A (ja) * 2000-01-06 2001-07-17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可撓管
CN1708252A (zh) * 2002-10-25 2005-12-1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
JP2007050104A (ja) * 2005-08-18 2007-03-01 Pentax Corp 内視鏡用可撓管
CN102548462A (zh) * 2009-09-29 2012-07-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挠性管及该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
CN102727159A (zh) * 2011-04-14 2012-10-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
CN202699093U (zh) * 2011-02-25 2013-01-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
CN104939789A (zh) * 2014-03-26 2015-09-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挠性管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66824B2 (ja) * 2007-10-25 2012-02-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可撓管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8728A (ja) * 1985-07-04 1987-01-16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可撓管
JP2001190494A (ja) * 2000-01-06 2001-07-17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可撓管
CN1708252A (zh) * 2002-10-25 2005-12-1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
JP2007050104A (ja) * 2005-08-18 2007-03-01 Pentax Corp 内視鏡用可撓管
CN102548462A (zh) * 2009-09-29 2012-07-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挠性管及该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
CN202699093U (zh) * 2011-02-25 2013-01-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
CN102727159A (zh) * 2011-04-14 2012-10-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
CN104939789A (zh) * 2014-03-26 2015-09-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挠性管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7068A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35146B2 (ja) 可撓性チュー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690467B1 (ko) 내시경
JP5591043B2 (ja) 内視鏡及びその軟性部
US4753222A (en) Endoscopic flexible tube
US5868718A (en) Process to form dimensionally variable tubular members for use in catheter procedures
EP2138090B1 (en) Endoscope
JP4866824B2 (ja) 内視鏡可撓管の製造方法
CN112587068B (zh) 内窥镜插入管以及其外皮层的加工方法、内窥镜
CN115400323B (zh) 一种脑血管造影导管装置
JP2010000299A (ja) 内視鏡用可撓管及び内視鏡
JP3764569B2 (ja) 医療用チューブ
CN113286542A (zh) 用于医疗器械的插入单元及其插管系统
CN112587070B (zh) 内窥镜插入管、内窥镜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加工方法
CN112590153A (zh) 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CN112590159B (zh) 加工插入管外皮层的挤出装置及加工方法、内窥镜插入管
CN112587071B (zh) 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CN112587074B (zh) 内窥镜插入管、及内窥镜插入管外皮层的加工方法
JPH11197249A (ja) 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
JP3485663B2 (ja) カバー式内視鏡
CN112590160B (zh) 用于加工内窥镜插入管外皮层的挤出装置
CN112587069B (zh) 内窥镜的插入管及其加工方法、内窥镜
JPH11319105A (ja) 外科用チュ―ブの製造方法
JP4005080B2 (ja) 内視鏡装置
CN112587067A (zh) 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
CN117427254A (zh) 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