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7071B - 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7071B
CN112587071B CN202110227806.4A CN202110227806A CN112587071B CN 112587071 B CN112587071 B CN 112587071B CN 202110227806 A CN202110227806 A CN 202110227806A CN 112587071 B CN112587071 B CN 1125870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rings
adjacent
insertion tub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78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7071A (zh
Inventor
李奕
杨俊风
刘红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huan Medical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chuan Med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huan Medical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chuan Med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78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70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7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7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7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7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trol elements, e.g.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1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designed for single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11Manufacturing of endoscope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31Accessories for end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nsertion parts, e.g. vertebral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orce transmission elements, e.g. control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61Endoscope light sou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3/00Producing tubular artic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插入管包括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第一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螺旋环的宽度;第二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二螺旋环,相邻两个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螺旋环的宽度;第二螺旋管的直径大于第一螺旋管的直径,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同轴设置,并且螺旋方向相反;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一螺旋管的外表面与第二螺旋管的内表面相接触。本申请方案提高了内窥镜检查的舒适程度。

Description

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内窥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内窥镜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在内窥镜检查过程中,内窥镜的插入管需要伸入到受检体的自然腔道内,并沿自然腔道内移动。
然而,当需要穿行弯曲角度较大的自然腔道时,插入部的弯折曲率较大,从而与受检体的自然腔道发生挤压,因此易造成受检体不适。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窥镜插入管,旨在提高内窥镜检查的舒适程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窥镜的插入管,所述内窥镜包括操作手柄和弯曲部,所述插入管连接在所述操作手柄和弯曲部之间,所述插入管包括:
第一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螺旋环的宽度;
第二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二螺旋环,相邻两个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螺旋环的宽度;所述第二螺旋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直径,所述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同轴设置,并且螺旋方向相反;
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相同;
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内表面相接触。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在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螺旋环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二螺旋环的之间的空间由树脂层填充,所述树脂层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内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在所述插入管从所述操作手柄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方向上,所述树脂层的硬度逐渐减小。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多个第一螺旋环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后表面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前表面边缘嵌套;
所述多个第二螺旋环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后表面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前表面边缘嵌套。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螺旋环具有倾斜的前表面边缘和后表面边缘;所述第二螺旋环具有倾斜的前表面边缘和后表面边缘。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螺旋管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螺旋管由柔性材料制成。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宽度和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宽度相同;
所述第一螺旋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所述第二螺旋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在所述插入管从所述操作手柄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螺旋管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螺旋管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还包括:
编织层,包覆所述第二螺旋管;
外皮层,包覆所述编织层,其中所述外皮层包括多个第一注塑条以及多个第二注塑条,所述第一注塑条和所述第二注塑条沿所述插入管的轴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二注塑条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注塑条之间。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所述内窥镜包括操作手柄和弯曲部,所述插入管连接在所述操作手柄和弯曲部之间,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形成第一螺旋管,所述第一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宽度;
形成第二螺旋管,所述第二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二螺旋环,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宽度;所述第二螺旋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直径,所述第一螺旋管和所述第二螺旋管同轴设置,并且螺旋方向相反;
将所述第二螺旋管卷绕在所述第一螺旋管外侧,使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内表面相接触,并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相同。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外侧形成编织层;
在所述编织层的外侧挤出第一树脂材料和第二树脂材料,以形成外皮层,所述第一树脂材料的硬度大于第二树脂材料的硬度,在所述插入管从所述操作手柄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树脂材料在所述外皮层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螺旋管内侧设置定心模,所述定心模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内表面相接触;
在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外侧形成编织层;
在所述编织层的外侧加压挤出树脂,以形成外皮层;
所述树脂穿透所述编织层之间的缝隙,进入所述第一螺旋管和所述第二螺旋管,填充所述第一螺旋环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二螺旋环的之间的空间。
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螺旋,其中第一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宽度;第二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二螺旋环,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宽度。由于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螺旋环的宽度,相邻两个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螺旋环的宽度,则第一螺旋环与第二螺旋环之间存在运动间隙,使具有第一螺旋环与第二螺旋环的插入管能够发生弯曲。
并且,由于所述第一螺旋管和所述第二螺旋管同轴设置,并且螺旋方向相反,因此当插入管在朝第一螺旋管的螺旋方向弯曲时,第二螺旋管处于反向弯曲状态;插入管在朝第二螺旋管的螺旋方向弯曲时,第一螺旋管处于反向弯曲状态。因此在第一螺旋管与第二螺旋管的径向上,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内的径向应力相反,因此至少部分应力得以抵消,从而降低了插入管对受检体自然腔道内壁的压迫,从而提高了内窥镜检查的舒适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螺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插入管部分管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外皮层侧壁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挤出装置的剖面图。
图8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外皮层侧壁的侧视图。
图9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带有混流区的挤出装置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插入部;2、操作手柄;11、插入管;12、弯曲部;21、控制旋钮;22、控制按钮;111、第一螺旋管;1111、第一螺旋环;112、第二螺旋管;1121、第二螺旋环;113、编织层;114、外皮层;114-1、第一注塑条;114-2、第二注塑条;115、柔性管体;1111a、第一螺旋环的前表面;1111b、第一螺旋环的后表面;116、牵引丝;
41、内模;42、外模;43、中间模;432、插入罩;441、第一进料通道;442、第二进料通道;452、第二进料筒;451、第一进料筒;46、成型通道;47、混料区;481、扰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申请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申请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申请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申请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申请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插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包括插入到受检体腔道内的细长的插入部1及位于插入部1的后端的操作手柄2。操作手柄2与插入部1连接。其中,内窥镜的前、后方向可以为:内窥镜靠近受检体的一端为前端方向,内窥镜靠近操作人员的一端为后端方向。在此,受检体可以是人、动物、或其他无生命的结构体。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可以为一种抛弃型内窥镜。抛弃型内窥镜在使用之后即将其污染部分进行抛弃,可以提高内窥镜的卫生程度,保证受检者能够安全使用。上述操作手柄2及插入部1均在使用过程中被污染,因此上述操作手柄2、插入部1均需要抛弃,以保证内窥镜的安全使用。
操作手柄2大致呈手柄形状,方便操作人员手握持,便于用力操作。插入部1包括插入管11、弯曲部12。插入管11的前端设有弯曲部12。从操作手柄2延伸出有牵引线,牵引线穿过插入管11与弯曲部12驱动连接。弯曲部12设有多个相互可转动连接的蛇骨结构。蛇骨结构可以自由转动。蛇骨结构的内侧壁上设有导向槽,牵引线穿过导向槽与蛇骨结构牵引连接。则当操作手柄2处拉拽牵引丝116的时候,会带动蛇骨结构发生转动或弯曲,从而可以对牵引线的另一端连接的弯曲部12的弯折方向、弯折角度进行控制。弯曲部12弯曲伸入,则引导插入管11在腔道内进行移动。
操作手柄2上设有控制旋钮21。控制旋钮21与牵引线相连接,转动控制旋钮21,使牵引丝116拉拽、移动。控制旋钮21可以为多个手轮。多个手轮呈上下同轴设置。操控人员的手指即可拨动。
同样,操作手柄2还设有控制按钮22。控制按钮22与内窥镜的泵组电信号连接。内窥镜的泵组用于对内窥镜泵入气体或液体等,以供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控制按钮22可以对泵组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泵组的工作状态可以包括泵组的开关及参数的调节等。
弯曲部12的头端上设有光源及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得到受检者腔道内的图像信息。医务人员根据图像信息对受检者进行诊断及医疗处理。
插入管11连接于操作手柄2与弯曲部12之间。插入管11具有一定柔软性,以便于插入管11在受检者腔道内移动。并且,插入管11的外表面为光滑表面,一方面,可以减小插入管11与腔道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可以对受检者腔道进行保护,避免划伤受检者。
在下述实施例中,将对本申请插入管的结构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螺旋管111和第二螺旋管112配合的结构示意图。插入管包括第一螺旋管111和第二螺旋管112,第一螺旋管111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1111,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111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螺旋环1111的宽度;第二螺旋管112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二螺旋环1121,相邻两个第二螺旋环112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螺旋环1121的宽度;第二螺旋管112的直径大于第一螺旋管111的直径,第一螺旋管111和第二螺旋管112同轴设置,并且螺旋方向相反;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1111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第二螺旋环1121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一螺旋管111的外表面与第二螺旋管112的内表面相接触。
该实施例中,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可以是等长的,也可以是不等长的。当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不等长时,可以设置第二螺旋管112长于第一螺旋管111,第一螺旋管111可以有至少一个,均匀的沿第二螺旋管1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第一螺旋环1111的宽度是指第一螺旋管111沿第一螺旋管111轴向上的长度。在此,通过设置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111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螺旋环1111的宽度,能够使得第一螺旋环1111设置的较为松散,从而可以增大第一螺旋管111的弯曲角度。同样的,通过设置相邻两个第二螺旋环112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螺旋环1121的宽度,能够使得第二螺旋环1121设置的较为松散,从而可以增大第二螺旋管112的弯曲极限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螺旋管112的直径大于第一螺旋管111的直径,使得第一螺旋管111得以插入至第二螺旋管112内。在一实施例中,设置所述第一螺旋环1111的宽度和所述第二螺旋环1121的宽度相同,且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1111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第二螺旋环1121之间的距离相同,因此能够实现第一螺旋环能够适配性的位于相邻两个第二螺旋环之间,第二螺旋环1121能够适配性的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1111之间,从而使得每个第一螺旋环1111和每个第二螺旋环1121均能够具有活动空间,从而使得第一螺旋管111和第二螺旋管112均能够灵活的弯曲,并且第一螺旋管111和第二螺旋管112在弯折时的应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抵消。
当仅有一个螺旋管时,当该螺旋管向远离其螺旋方向的一侧弯曲时,会产生较大弯曲应力,需要操作者加大作用力以控制插入管11,而当该螺旋管向螺旋管向其螺旋方向的一侧弯曲时,弯曲应力很小,无需操作者加大作用力即可以控制插入管,因此使得操作者无法统一对螺旋管的作用力,造成操作不便,影响操作精度等问题。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螺旋管111和第二螺旋管112螺旋方向相反,因此插入管在朝第一螺旋管111的螺旋方向弯曲时,第二螺旋管112处于反向弯曲状态;插入管11在朝第二螺旋管112的螺旋方向弯曲时,第一螺旋管111处于反向弯曲状态。可见,通过第一螺旋管111和第二螺旋管112的配合,平衡了插入管朝各个方向弯曲所需要的作用力,使得操作者可以以统一的力度平衡插入管11沿各个方向的弯曲角度,便利了操作者的使用,提高了操作的精准度。
并且,由于第一螺旋环1111和第二螺旋环1121设置的较为松散,使得第一螺旋环1111和第二螺旋环1121得以交错设置。在第一螺旋管111在朝其自身螺旋方向弯折时,能够减少与第二螺旋环1121之间的摩擦;在第二螺旋管112在朝其自身螺旋方向弯折时,能够减少与第一螺旋环1111之间的摩擦,由此减小所需的操作力度,使得操作者便利地操作插入管;并且降低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的磨损。
相关技术中,弯曲部12的弯曲硬度低于插入部的弯曲硬度。换言之,弯曲部12在四个方向的能够几乎没有阻力地进行弯曲,插入管11虽然也能够在四个方向上进行弯曲,但是弯曲过程中存在阻力,无法灵活地进行弯曲。而插入管11在发生较大曲率的弯曲时,插入管11将操作手柄输入的力矩分解成沿轴向力矩分量和垂直于插入管11轴向方向的径向力矩分量,径向力矩分量压迫受检体自然腔道内壁而被抵消,从而增加了受检体的不适程度,并且还引起传导力矩损失,造成弯曲部12的弯曲性能降低。
而本申请中,第一螺旋管111和第二螺旋管112螺旋方向相反设置,因此径向力矩分量在插入管11内部得以抵消,降低了插入管11对受检体自然腔道内壁的压迫力,从而提高了内窥镜检查的舒适度。另一方面,还能够减少传导力矩的损失,保证了弯曲部12在受检体中行进时的弯曲控制,从而提高了插入管11的受控性。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在轴向方向上,第一螺旋环1111和与之相邻的第二螺旋环1121的之间的空间由树脂层填充,树脂层的内表面与第一螺旋管111的内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在此,树脂层的材质可以是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聚酯、尼龙、橡胶或者有机硅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在将第二螺旋管112套设在第一螺旋管111外后,第一螺旋环1111、第二螺旋环1121之间存在间隙,在此使用弹性的树脂材料填充形成树脂层,树脂层弹性连接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使得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之间的力传导效果更好,提高操控的精准性。并且,由于树脂层具有弹性,因此,能够在插入管11弯折时,提高插入管11的弯折平滑性以及弹性,以适应于受检体内的腔道,降低受检体的不适感。并且,在插入管11弯折后需要恢复到自然状态时,弹性的树脂层能够提高插入管11的回弹力,有利于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回复到自然状态,降低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发生变形的概率,提高插入管11的结构稳定性。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螺旋管111内插入定心模,定心模与第一螺旋管111的内表面紧密贴合,再在第一螺旋管111的外部套设第二螺旋管112,之后在第一螺旋环1111和与之相邻的第二螺旋环1121的之间填充树脂材料,树脂材料由挤出装置挤出。在此由于第一螺旋管111内插入有定心模,因此树脂材料不会流动至第一螺旋管111的内侧表面,以及第一螺旋管111的管内空间内,而使得树脂层的内表面与第一螺旋管111的内表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
在此,通过进一步调节树脂层的硬度,而是插入管11具有软硬变化特点。在一实施例中,插入管11从操作手柄向弯曲部延伸的方向上,树脂层的硬度逐渐减小。在此,设定插入管11靠近操作手柄的一端为后端,靠近弯曲部的一端为前端。
自插入管11的后端向前端的方向,挤出树脂材料至第一螺旋环1111和第二螺旋环1121之间的过程中,挤出的树脂材料的硬度逐渐变小,因此形成的树脂层的硬度逐渐变小。
在此,自插入管11的后端向前端的方向,可以依次挤出多种不同类型的树脂材料,且这些树脂材料的硬度是逐渐变小的。还可以是挤出的同一种树脂材料,通过调节该树脂材料的组分,使得其硬度是组件变小的。
在一示例中,挤出的树脂材料均为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包括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第一成分的硬度大于第二成分的硬度。在此,第一成分可以包括二异氰酸脂、聚脲的一种或多种等硬段成分;第二成分可以包括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聚硅氧烷二醇以及两端带有羟基的聚己内酯、聚乳酸、端羟基聚丁二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等软段成分。
由于TPU注塑成型后的硬度主要由TPU结构中的硬段含量来决定(硬段含量是指硬段在TPU中的质量百分数),硬段含量越高,TPU的硬度就会随之上升。因此,在注塑过程中,通过逐渐减小或增大TPU树脂材料中的硬段含量,从而实现树脂层的硬度的逐渐变化。
请参阅图3,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螺旋管的结构示意图。多个第一螺旋环1111中,其中一个第一螺旋环的后表面1111b和与其相邻的第一螺旋环的前表面1111a边缘嵌套;多个第二螺旋环1121中,其中一个第二螺旋环1121的后表面和与其相邻的第二螺旋环1121的前表面边缘嵌套。
以第一螺旋管111为例说明。“嵌套”是指前一个第一螺旋环后表面1111b的至少部分环段,伸入后一个第一螺旋环前表面1111a所围合的平面内,具体参阅图3的左侧端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大第一螺旋环1111的数量,从而增大第一螺旋管111的弹性系数,增大第一螺旋管111的弯曲极限角度。同理,通过类似的结构设置,能够增大第二螺旋管112的弯曲极限角度。由此,本实施例提高了插入管11的弯折角度,以及弯折灵活性,便于在弯曲角度较大的受检通道(例如,人体结肠)内顺利前行,使得插入管11能够适配地检测多种类型的受检体以及受检区域。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螺旋环1111具有倾斜的前表面,边缘和后表面边缘;第二螺旋环1121具有倾斜的前表面边缘和后表面边缘。在此,以第一螺旋管111为例说明,当第一螺旋管111弯折时,多个第一螺旋环1111朝向弯折方向的一侧会发生聚拢,直至相邻两第一螺旋环1111的表面发生抵持,而达到弯曲极限。通过设置第一螺旋环1111的前表面边缘和后表面边缘为倾斜的,能够增大第一螺旋管111的弯曲极限。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可以采用硬质的钢带制成。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螺旋管111由刚性材料制成,第二螺旋管112由柔性材料制成。柔性的第二螺旋管112具有弹性,能够在插入管11与受检体内粘膜接触时提供缓冲力,从而减小受检体的粘膜损伤。
在此,第二螺旋管112的材质可以是TPU、聚酯、尼龙、橡胶或者有机硅中的任一种。
由于第二螺旋管112是注塑形成,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树脂材料的硬度而使第二螺旋管112也具有软硬变化特性(即后端管段较硬,前端管段较软),从而能够更加灵活的调节插入管11整体的软硬变化特性曲线,较硬的后端管段,有利于向前端管段传导力矩,提高插入管11的可控性;较软的前端管段,有利于插入管11灵活的在受检体内弯转。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第一螺旋管111的结构,而使第一螺旋管111也具有软硬变化特性。具体的,在插入管11从操作手柄2向弯曲部12延伸的方向上,第一螺旋管111中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111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二螺旋管112中相邻两个第二螺旋环112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1111之间的距离越大,对应的第一螺旋管111的管段的硬度越小,因此通过设置第一螺旋管111中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111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而使得在插入管11从操作手柄2向弯曲部12延伸的方向上,第一螺旋管111的硬度越来越小;同样的,第二螺旋管112的硬度也越来越小。因此整体上,在插入管11从操作手柄2向弯曲部12延伸的方向上,插入管11的硬度也越来越小。
请参阅图4,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插入管部分管段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插入管11还包括编织层113、外皮层114。编织层113包覆第二螺旋管112;外皮层114包覆编织层113;外皮层114、编织层113、第二螺旋管112和第一螺旋管111为一体结构。
在此,外皮层114是通过注塑形成,在第二螺旋管112套设在第一螺旋管111外侧,再将编织层113套设在第二螺旋管112外侧,之后再利用挤出装置挤出树脂材料在编织层113外侧,而形成外皮层114。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挤出装置的挤出压力,使得所挤出的树脂材料一部分位于编织层113的外侧形成外皮层114,另一部分穿透编织层113而进入第一螺旋管111和第二螺旋管112之间的缝隙处,形成上述树脂层。可见,借由树脂材料,使得外皮层114、树脂层、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连接在一起而成为一体结构。
一体结构设置的外皮层114、编织层113、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能够使得各个部件的位置结构更加稳定,在插入管11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插入管11内各个部件不会发生相对移动,提高插入管11的工作稳定性。
并且,通过一体结构的设置,使得外皮层114、编织层113、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能够实现力的相互传导,避免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因应力过大而发生套环现象、避免外皮层114因弯折应力过大而发生断裂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外皮层114包覆编织层113,所述外皮层114包括多个第一注塑条114-1以及多个第二注塑条114-2,第一注塑条和第二注塑条114-2沿柔性管体的轴向延伸;每个第二注塑条114-2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注塑条114-1之间。
内窥镜的插入管11还包括牵引丝116。牵引丝116设于插入管11靠近操作部2的一端,牵引丝116内嵌于插入管11内,且牵引丝116的轴向与插入管11的轴向方向相同。
在下述实施例中,对本申请内窥镜插入管11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关于内窥镜插入管11的制造方法实施例的细节可以参考上述插入管11的结构实施例。
请参阅图6,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内窥镜插入,11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在一实施例中,内窥镜包括操作手柄2和弯曲部12,插入管11连接在操作手柄2和弯曲部12之间,制造方法包括:
S61,形成第一螺旋管111,第一螺旋管111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1111,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111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螺旋环1111的宽度。
S62,形成第二螺旋管112,第二螺旋管112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二螺旋环1121,相邻两个第二螺旋环112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螺旋环1121的宽度;第二螺旋管112的直径大于第一螺旋管111的直径,第一螺旋管111和第二螺旋管112同轴设置,并且螺旋方向相反。
S63,将所第二螺旋管112卷绕在第一螺旋管111外侧,使第一螺旋管111的外表面与第二螺旋管112的内表面相接触,并且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1111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第二螺旋环1121之间的距离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螺旋管112的直径大于第一螺旋管111的直径,使得第一螺旋管111得以插入至第二螺旋管112内。通过设置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1111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第二螺旋环1121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第二螺旋环1121大致能够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环1111之间,使得在沿轴向方向上,第一螺旋环1111和第二螺旋环1121得以交错设置。
当仅有一个螺旋管时,当该螺旋管向远离其螺旋方向的一侧弯曲时,会产生较大弯曲应力,需要操作者加大作用力以控制插入管11,而当该螺旋管向螺旋管向其螺旋方向的一侧弯曲时,弯曲应力很小,无需操作者加大作用力即可以控制插入管11,因此使得操作者无法统一对螺旋管的作用力,造成操作不便,影响操作精度等问题。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螺旋管111和第二螺旋管112螺旋方向相反,因此插入管11在朝第一螺旋管111的螺旋方向弯曲时,第二螺旋管112处于反向弯曲状态;而插入管11在朝第一螺旋管111的螺旋方向的反向弯曲时,第二螺旋管112向其自身螺旋方向弯曲状态。可见,第一螺旋管111和第二螺旋管112的配合,平衡了插入管11朝各个方向弯曲所需要的作用力,使得操作者可以以统一的力度操控插入管11沿各个方向的弯曲角度,便利了操作者的使用,提高了操作的精准度。
并且,由于第一螺旋环1111和第二螺旋环1121设置的较为松散,使得第一螺旋环1111和第二螺旋环1121得以交错设置。在第一螺旋管111在朝其自身螺旋方向弯折时,能够减少与第二螺旋环1121之间的摩擦;在第二螺旋管112在朝其自身螺旋方向弯折时,能够减少与第一螺旋环1111之间的摩擦,由此减小所需的操作力度,使得操作者便利地操作插入管11;并且降低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的磨损。
在步骤S63之后,可以在第二螺旋管112外套设或直接编织编织层113,之后再加工外皮层114。在此,将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以及编织层统称为柔性管体115。利用挤出装置挤出外皮层114。在此,对挤出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7,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挤出装置的剖面图。在一实施例中,挤出装置包括成型通道46、多个进料通道。成型通道46用于供柔性管体115行进;多个进料通道的进料口对应供多个挤出机连接,以用于接收多种硬度的树脂材料。多个进料通道的出口依次沿成型通道46的延伸方向排列,且进料通道的出口与成型通道46连通,以使所挤出的树脂材料包覆在柔性管体115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挤出机挤出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一般的,挤出机通过加热、挤压的方式将固态的注塑原料加工成熔融状态,而后以特定的挤出压力或挤出速度挤出至对应的进料通道。在此树脂材料可以是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聚酯、尼龙、橡胶或者有机硅中的任一种。
在此,挤出机的数量可以为2-10台。例如2台、3台、4台。多个挤出机中至少部分挤出机挤出的树脂材料硬度是互不相同的。在此,树脂材料的硬度是指该树脂材料经注塑成型所形成的物体的硬度。示意性的,当有四台挤出机时,这四台挤出机挤出的树脂材料的硬度可以分别是60HA、70HA、80HD、85HD。
在一示例中,挤出装置包括内模41、外模42、以及至少一个中间模43;中间模43包括相连接的进料筒以及插入罩432,插入罩432的侧壁伸入至外模42与内模41之间,以与外模42或内模41至少其中之一形成进料通道。
在该示例中,插入罩432的侧壁与外模42之间形成第一进料通道441,插入罩432的侧壁与内模41之间形成有第二进料通道442。外模42上具有第一进料筒451与第一进料通道441连通;中间模43的进料筒作为第二进料筒452,第二进料筒452与第二进料通道442连通。由此该示例中的挤出装置具有两个进料通道。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中间膜的数量,可以形成多于两个的进料通道。
图7中,沿图中的左右方向,内模41朝向外侧的外表面、外模42朝向内侧的表面、插入罩432均大致呈右端部较尖的罩形,其中三者的右端部均为敞口,与成型通道46连通。因此树脂材料进入从进料口流入进料通道,逐渐充满整个进料通道,最后从进料通道的出口流出以360°的全方向包裹在柔性管体115的外周壁。随着柔性管体115在成型通道46内的行进,进料通道环形口流出的树脂材料包裹整个柔性管体115的外周面,形成外皮层114。
在图7中,在沿成型通道46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标注了两个第一进料通道441。这是由于图7为剖面图,第一进料通道441大致呈沿成型通道46对称的罩形,因此所标注的两个第一进料通道441之间实质上是相互连通的。类似的,所标注的两个第二进料通道442之间也是相互连通的。
本申请由于设置了多个进料通道,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切换树脂材料时,无需更换挤出装置或更换挤出机,仅需要通过调节进料通道的通断即可实现,因此保证了加工过程的连续性,使得生产出的外皮层114一次成型,有利于提高外皮层114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与进料通道对应连接的挤出机的工作顺序,从而调节出料顺序。当挤出机工作时,进料通道出料至柔性管体115,当挤出机停止工作时,进料通道逐渐停止出料至柔性管体115。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进料筒处设置开关控制阀,以控制树脂材料流入至进料通道的时机以及出料速度。因此通过对所有进料筒的开关控制阀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控制进料通道的出料顺序。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进料通道的出口处设置开关控制阀,以控制进料通道的出口流出树脂材料的时机以及出料速度。因此通过对所有进料通道出口的开关控制阀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控制进料通道的出料顺序以及所流出的树脂材料的速度,从而实现连续调整树脂材料在柔性管体115上的包覆量。
应当理解,当柔性管体115的行进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进料通道的出口所挤出的树脂材料的速度越大,树脂材料在柔性管体115上的包覆量越多,相应形成的管段的厚度越厚。树脂材料在柔性管体115上的包覆量越少,相应形成的管段的厚度越薄。
在一实施例中,该制造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螺旋管112的外侧形成编织层113。
在编织层113的外侧挤出第一树脂材料和第二树脂材料,以形成外皮层114,第一树脂材料的硬度大于第二树脂材料的硬度,在插入管11从操作手柄向弯曲部延伸的方向上,第一树脂材料在外皮层114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
在一实施方式中,参见图8,在编织层113的外侧挤出第一树脂材料和第二树脂材料形成外皮层114包括:在编织层113的外侧挤出第一树脂材料形成第一注塑条114-1,挤出第二树脂材料形成第二注塑条114-2,所述第一注塑条114-1和所述第二注塑条114-2沿所述柔性管体的轴向延伸;每个第二注塑条114-2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注塑条114-1之间,在插入管11从操作手柄向弯曲部延伸的方向上(图8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上),第一注塑条114-1的宽度逐渐减小,第二注塑条114-2的宽度逐渐增大,使得第一树脂材料在外皮层114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
在另一示例中,通过先将第一树脂材料和第二树脂材料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树脂材料经挤出后注塑在编织层113的外表面,以形成外皮层114。通过不断调节混合比例,使得第一树脂材料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从而使得注塑形成的外皮层114中第一树脂材料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外皮层114的硬度逐渐变小。
具体的,图9是根据一实施方式示出的带有混料区的挤出装置的剖面图。挤出装置还包括混料区47。混料区47与多个进料通道的挤出口连通,且与成型通道46连通,多种进料通道进入混料区47混合后进入成型通道46;混料区47内设置有混料件,以使至少两种硬度的树脂材料均匀混合。
可以基于前述成型单元40的结构进行理解,可以设置中间模43插入罩432远离进料筒的端部与成型通道46具有间隙,以使插入罩432、外模42、内模41之间形成混料区47。因此,从各个进料通道的出口流出的树脂材料以360°的全方向流至混料区47。树脂材料经过混料区47混合后流逐渐至成型通道46,包覆在位于成型通道46内的柔性管体115表面。
对于用于形成内窥镜插入管11外皮层114的树脂材料来说,处于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较为粘稠,且从各个进料通道进入的树脂材料硬度各不相同,因此在进入到混料区47后,各种树脂材料混合度较低,未经混合均匀的树脂材料注塑到外皮层114的表面会造成外皮层114同一横截面的软硬度、强度不同,从而影响力矩的传导以及前端管段31灵活性,从而给使用内窥镜的操作人员带来了困扰。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混料区47内设置了混料件,用于促进多种树脂材料混合,提高各种树脂材料的混合的均匀性。
在一实施例中,混料件为设置在混料区47内的扰流结构481,扰流结构481的延伸方向与流经该扰流结构481的树脂材料的流动方向形成夹角。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扰流效果,还可以设置外模42的表面及内模41的表面均设有多个扰流结构481。
在一实施例中,扰流结构481呈板状,且呈弧形。弧形的扰流结构481对树脂材料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够较大程度的改变流经扰流结构481的树脂材料的流动方向,从而在在树脂材料之间形成湍流,促进树脂材料之间的混合度。
在一实施例中,该制造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螺旋管111内侧设置定心模,定心模的外表面与第一螺旋管111的内表面相接触。
在第二螺旋管112的外侧形成编织层113。
在编织层113的外侧加压挤出树脂,以形成外皮层114。
树脂穿透编织层113之间的缝隙,进入第一螺旋管111和第二螺旋管112,填充第一螺旋环1111和与之相邻的第二螺旋环1121的之间的空间。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螺旋管111内插入定心模,定心模与第一螺旋管111的内表面紧密贴合,再在第一螺旋管111的外部套设第二螺旋管112,之后在第一螺旋环1111和与之相邻的第二螺旋环1121的之间填充树脂材料,树脂材料由挤出装置挤出。在此由于第一螺旋管111内插入有定心模,因此树脂材料不会挤出至第一螺旋管111的内侧表面,以及第一螺旋管111的管内空间内,而使得树脂层的内表面与第一螺旋管111的内表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
填充在第一螺旋环1111和与之相邻的第二螺旋环1121的之间的树脂材料形成树脂层,通过树脂层的连接,使得外皮层114、编织层113、第二螺旋管112和第一螺旋管111为一体结构。
一体结构设置的外皮层114、编织层113、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能够使得各个部件的位置结构更加稳定,在插入管11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插入管11内各个部件不会发生相对移动,提高插入管11的工作稳定性。
并且,通过一体结构的设置,使得外皮层114、编织层113、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能够实现力的相互传导,避免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因应力过大而发生套环现象、避免外皮层114因弯折应力过大而发生断裂的情况。
并且,树脂层的设置使得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之间的力传导效果更好,提高操控的精准性。并且,由于树脂层具有弹性,因此,能够在插入管11弯折时,提高插入管11的弯折平滑性以及弹性,以适应于受检体内的腔道,降低受检体的不适感。并且,在插入管11弯折后需要回复到自然状态时,弹性的树脂层能够提高插入管11的回弹力,有利于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回复到自然状态,降低第一螺旋管111、第二螺旋管112发生变形的概率,提高插入管11的结构稳定性。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申请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2)

1.一种内窥镜的插入管,所述内窥镜包括操作手柄和弯曲部,所述插入管连接在所述操作手柄和所述弯曲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包括:
第一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宽度;
第二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二螺旋环,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宽度;
所述第二螺旋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直径,所述第一螺旋管和所述第二螺旋管同轴设置,并且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宽度相同,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相同,以使所述第一螺旋环适配性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内表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在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螺旋环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二螺旋环的之间的空间由树脂层填充,所述树脂层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内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管从所述操作手柄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方向上,所述树脂层的硬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螺旋环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后表面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前表面边缘嵌套;
所述多个第二螺旋环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后表面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前表面边缘嵌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环具有倾斜的前表面边缘和后表面边缘;所述第二螺旋环具有倾斜的前表面边缘和后表面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宽度和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宽度相同;
所述第一螺旋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所述第二螺旋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螺旋管由柔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管从所述操作手柄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螺旋管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螺旋管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编织层,包覆所述第二螺旋管;
外皮层,包覆所述编织层,其中所述外皮层包括多个第一注塑条以及多个第二注塑条,所述第一注塑条和所述第二注塑条沿所述插入管的轴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二注塑条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注塑条之间。
10.一种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所述内窥镜包括操作手柄和弯曲部,所述插入管连接在所述操作手柄和弯曲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形成第一螺旋管,所述第一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一螺旋环,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宽度;
形成第二螺旋管,所述第二螺旋管包括多个连续的第二螺旋环,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宽度;所述第二螺旋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直径,所述第一螺旋管和所述第二螺旋管同轴设置,并且螺旋方向相反;
将所述第二螺旋管卷绕在所述第一螺旋管外侧,使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螺旋环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螺旋环的宽度相同,并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环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的距离相同,以使所述第一螺旋环适配性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环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外侧形成编织层;
在所述编织层的外侧挤出第一树脂材料和第二树脂材料,以形成外皮层,所述第一树脂材料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树脂材料的硬度,在所述插入管从所述操作手柄向所述弯曲部延伸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树脂材料在所述外皮层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螺旋管内侧设置定心模,所述定心模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内表面相接触;
在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外侧形成编织层;
在所述编织层的外侧加压挤出树脂,以形成外皮层;
所述树脂穿透所述编织层之间的缝隙,进入所述第一螺旋管和所述第二螺旋管,填充所述第一螺旋环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二螺旋环的之间的空间。
CN202110227806.4A 2021-03-02 2021-03-02 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587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7806.4A CN112587071B (zh) 2021-03-02 2021-03-02 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7806.4A CN112587071B (zh) 2021-03-02 2021-03-02 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7071A CN112587071A (zh) 2021-04-02
CN112587071B true CN112587071B (zh) 2021-06-08

Family

ID=75207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7806.4A Active CN112587071B (zh) 2021-03-02 2021-03-02 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707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76026A (ja) * 1994-09-02 1996-03-22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2001190494A (ja) * 2000-01-06 2001-07-17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可撓管
CN1708252A (zh) * 2002-10-25 2005-12-1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
JP2007050118A (ja) * 2005-08-18 2007-03-01 Pentax Corp 内視鏡用可撓管
JP2007190089A (ja) * 2006-01-17 2007-08-02 Pentax Corp 内視鏡用可撓管および内視鏡
CN102548462A (zh) * 2009-09-29 2012-07-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挠性管及该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
CN108852269A (zh) * 2018-07-27 2018-11-23 宜春学院 一种消化道黏膜内窥镜检查用自动碘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76026A (ja) * 1994-09-02 1996-03-22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2001190494A (ja) * 2000-01-06 2001-07-17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可撓管
CN1708252A (zh) * 2002-10-25 2005-12-1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
JP2007050118A (ja) * 2005-08-18 2007-03-01 Pentax Corp 内視鏡用可撓管
JP2007190089A (ja) * 2006-01-17 2007-08-02 Pentax Corp 内視鏡用可撓管および内視鏡
CN102548462A (zh) * 2009-09-29 2012-07-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挠性管及该内窥镜用挠性管的制造方法
CN108852269A (zh) * 2018-07-27 2018-11-23 宜春学院 一种消化道黏膜内窥镜检查用自动碘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7071A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91043B2 (ja) 内視鏡及びその軟性部
CN106687024B (zh) 改变内窥镜插入管的刚度的系统和方法
US4753222A (en) Endoscopic flexible tube
US6565507B2 (en) Flexible tub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4327711A (en) Flexible tube for an endoscope
JP5312380B2 (ja) 内視鏡可撓管の製造方法
CN105828738B (zh) 柔性机械手用引导部件和柔性机械手
JP3927764B2 (ja) 内視鏡用可撓管
US20040080613A1 (en) Endoscope system
JP4047069B2 (ja) 内視鏡用可撓管および内視鏡
JP4866824B2 (ja) 内視鏡可撓管の製造方法
JP2012005713A (ja) 内視鏡の可撓管部と、この可撓管部を有する内視鏡
JPH02283346A (ja) 内視鏡用可撓管
JP2010000299A (ja) 内視鏡用可撓管及び内視鏡
JP5927103B2 (ja) 内視鏡挿入部、内視鏡、及び曲げ剛性プロファイル補正具
JP3764569B2 (ja) 医療用チューブ
CN112587071B (zh) 内窥镜的插入管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CN112587068B (zh) 内窥镜插入管以及其外皮层的加工方法、内窥镜
JP4801434B2 (ja) 内視鏡用可撓管
CN112587070B (zh) 内窥镜插入管、内窥镜以及内窥镜插入管的加工方法
CN207870860U (zh) 多段式弯曲管、应用该弯曲管的内窥镜用插入管和内窥镜
CN112590153A (zh) 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方法
CN112590159B (zh) 加工插入管外皮层的挤出装置及加工方法、内窥镜插入管
JP4475747B2 (ja) 内視鏡用可撓管
CN112587074B (zh) 内窥镜插入管、及内窥镜插入管外皮层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