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2617A -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车辆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车辆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2617A
CN112572617A CN202010788296.3A CN202010788296A CN112572617A CN 112572617 A CN112572617 A CN 112572617A CN 202010788296 A CN202010788296 A CN 202010788296A CN 112572617 A CN112572617 A CN 112572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surface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frame
vehicl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82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72617B (zh
Inventor
戎本圭佑
山崎忠
片冈愉树
辰田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72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2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72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2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6Connections by glue bo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其能防止阻尼构件在具有分割结构的加强体的相向面垂落。车身结构具备有闭口截面部(16)的侧梁(5)及配设在闭口截面部(16)内部并与侧梁(5)接合的加强体(3)。加强体(3)包括第1、2加强部(21,22)。第1加强部(21)在上侧面具有第1粘合面(21c),并在第1粘合面(21c)以外的部位与闭口截面部(16)的内壁接合;第2加强部(22)具有从上方与该第1粘合面(21c)相向的第2粘合面(22c),并在第2粘合面(22c)以外的部位与闭口截面部(16)的内壁接合。第1、2粘合面(21c,22c)通过包括粘合材料的阻尼构件(23)相互粘合。配置第1、2粘合面(21c,22c)使其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在30度以下。

Description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车辆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框架的闭口截面部设有分隔构件的车辆的车身结构以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车辆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汽车等车辆的车身结构,在该车身结构中,采用中空结构的框架来实现车身的轻量化,并且为了提高该框架的刚性,在框架的闭口截面部的内部设有分隔该闭口截面部的分隔构件来作为加强体。
进一步地,为抑制通过分隔构件向车身内部的振动传递,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身结构所示,与分隔构件的闭口截面部的内壁接合的部分之中,该分隔构件的立设于垂直方向的立壁的部分通过阻尼胶等阻尼构件与该内壁接合。
在该车身结构中,为防止阻尼胶垂落,而在立壁的部分及闭口截面部的内壁设有凹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05566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近年来,因为提高分隔构件的组装性能等种种原因,正在采用使用被分割为两构成部分(或3构成部分以上的多构成部分)的分隔构件的结构。例如,分隔构件由在垂直方向上分割而成的两部分构成的情况下,分割而成的两部分的相向面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因此,为抑制分割而成的两部分之间的振动传递,需要在该相向面涂布阻尼胶。此时,在分隔构件的所分割的一者的部分的面涂布阻尼胶之后,使另一者的部分接近一者的部分,在进行通过两部分的相向面夹住阻尼胶的作业期间,阻尼胶可能会在固化前垂落而不能确保一定的阻尼性能。
本发明鉴于上述事由,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阻尼构件在具有分割结构的加强体的相向面垂落的车辆的车身结构。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构成车身的框架也即是具有闭口截面部的框架;配设在所述闭口截面部的内部并与所述框架接合的加强体;其中,所述加强体包括第1加强部与第2加强部,所述第1加强部在上侧面具有第1粘合面,并在所述第1粘合面以外的部位与所述闭口截面部的内壁接合,所述第2加强部具有从所述第1粘合面的上方与该第1粘合面相向的第2粘合面,并在所述第2粘合面以外的部位与所述闭口截面部的内壁接合,所述第1粘合面及所述第2粘合面通过包括粘合材料的阻尼构件相互粘合,配置所述第1粘合面及所述第2粘合面使其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在30度以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强体通过配设在框架的闭口截面部内来加强框架。另外,加强体具有包括第1加强部与第2加强部的分割结构,第1加强部及第2加强部的相互相向的第1粘合面及第2粘合面通过由包括粘合材料的阻尼构件相互粘合,因此,能通过阻尼构件对传递至加强体的振动进行阻尼。在上述结构中,配置第1粘合面及第2粘合面使其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度以下,因此能防止阻尼构件在固化前从第1粘合面之上垂落。最终,能防止阻尼构件在具有分割结构的加强体的相向面垂落,阻尼构件能发挥一定的阻尼性能。
在上述车辆的车身结构中,优选为,所述第1粘合面及所述第2粘合面为随着朝向所述框架的车宽方向的内侧上方倾斜的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接合第1粘合面及第2粘合面之前在第1粘合面涂布阻尼构件时,能够插入不干涉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并涂布阻尼构件的装置的前端部。另外,在将第2粘合面接合于第1粘合面之际,能够使已涂布在第1粘合面的阻尼构件不脱落且使第2粘合面与第1粘合面相向并接合。
在上述车辆的车身结构中,优选为,所述框架具有:侧梁,具有所述闭口截面部,并沿车身地板的侧边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横梁,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且车宽方向端部与所述侧梁接合;所述加强体配置在所述侧梁的所述闭口截面部的内部与所述横梁在车宽方向上排列的位置,在相互相向的所述第1粘合面及所述第2粘合面的侧缘设有立壁,由此形成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棱线部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通过在加强体的相互相向的第1粘合面及第2粘合面的侧缘设置立壁而形成的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棱线部分,将车辆侧向碰撞(车辆侧面的碰撞)时输入至侧梁的碰撞荷载传递给横梁。最终,能抑制侧梁的变形及破损。
在上述车辆的车身结构中,优选为,在车辆主视图中,配置所述第1粘合面及所述第2粘合面使得通过所述第1粘合面与所述第2粘合面之间向车宽方向内侧延长的延长线在所述侧梁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或所述中间位置的上方位置与所述侧梁交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侧向碰撞时,第1粘合面及第2粘合面的车宽方向内侧的边缘在侧梁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或所述中间位置的上方位置通过该侧梁与横梁抵接。由此,形成于第1粘合面及第2粘合面的侧缘的棱线部分支起,由此能抑制侧梁的内倒变形。
本发明的车辆的制造方法为具有上述车身结构的车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框架准备工序,准备包括配置在所述车宽方向内侧的内侧部分与配置在所述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部分且已被分割为该内侧部分及外侧部分的所述框架;阻尼构件涂布工序,在所述第1加强部接合在所述框架的所述内侧部分的内壁的状态下,向所述第1粘合面涂布所述阻尼构件;粘合工序,在所述第2加强部接合在所述框架的所述外侧部分的内壁的状态下,使所述第2粘合面与所述第1粘合面相向并接近该第1粘合面,由此,通过所述阻尼构件将所述第2粘合面粘合于所述第1粘合面;框架形成工序,接合所述内侧部分与所述外侧部分形成所述框架。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在粘合工序中,使第2粘合面与第1粘合面相向并接近该第1粘合面,由此,通过阻尼构件将第2粘合面粘合于第1粘合面。由此,第2粘合面不会产生沿第1粘合面推阻尼构件的力,因此能够使阻尼构件不从第1粘合面脱落并制造车辆,并能确保阻尼构件的一定的阻尼性能。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结构,能防止阻尼构件在具有分割结构的分隔构件的相向面垂落。
通过本发明的车辆的制造方法,能防止阻尼构件在具有分割结构的分隔构件的相向面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车身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梁安装有加强体的部分的放大斜视图;
图3为图2的III-III线截面图;
图4为图3的加强体及其周边部的概略截面说明图;
图5为图1的车身的地面部分中的横梁周边的部分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横梁与侧梁的接合部和加强体及其周边的俯视图;
图7为省略掉图6的座椅安装用托架及侧梁的上侧的部分来使侧梁的闭口截面部内部的加强体露出在外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为图2的卸下外侧梁来使加强体露出在外部的状态的斜视说明图;
图9为在图8的加强体之中,拆下上侧的第2加强部展示下侧的第1加强部的斜视说明图;
图10为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图8的加强体的状态图;
图11为在图10的加强体之中,拆下上侧的第2加强部展示下侧的第1加强部的图;
图12为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图8的第1加强部时的斜视图;
图13为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图8的第1加强部时的斜视图;
图14为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图8的第2加强部时的斜视图;
图15为从上方观察图14的第2加强部时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车辆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展示将阻尼胶涂布在第1加强部的第1粘合面的阻尼胶涂布工序的截面说明图;
图17为本发明的车辆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展示通过阻尼胶将第2粘合面粘合于第1粘合面的粘合工序的截面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5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车身结构为适用于汽车等的车身1的结构。该车身结构具备构成车身1的中空的框架2、加强框架2的加强体3以及覆盖框架2的底部的地板4。
如图1所示,框架2具有如下作为分别构成车身1两侧的侧部部分:沿车身地板的侧边部在车辆前后方向X上延伸的侧梁5;在车辆前后方向X上相互分离开配置的在高度方向Z上延伸的3条立柱,即前立柱6、中央立柱7及后立柱8;在向侧梁5的上方分离开的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X上延伸的顶梁9。前立柱6、中央立柱7及后立柱8各自的下端部与侧梁5连接,且各自的上端部与顶梁9连接。由此,在车身1的侧部的车辆前方侧X1形成前门开口10,在车辆后方侧X2形成后门开口11。
构成框架2的上述侧梁5、前立柱6、中央立柱7、后立柱8以及顶梁9分别都是中空体,分别具有独立的闭口截面部。
具体来说,如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侧梁5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X上延伸的闭口截面部16。闭口截面部16大致为矩形截面形状。
侧梁5包括配置在车宽方向Y的内侧Y2的内侧梁14(内侧部分)以及配置在车宽方向Y的外侧Y1的外侧梁15(外侧部分),具有分割为该内侧梁14及外侧梁15的结构。内侧梁14及外侧梁15分别为整体来看截面为コ状且帽檐上下突出的所谓的帽形状。内侧梁14及外侧梁15分别通过对钢铁等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型等方法成型。内侧梁14与外侧梁15在上下的帽檐部分通过点焊相互接合。通过接合在一起的内侧梁14与外侧梁15形成具有闭口截面部16的侧梁5。
本实施方式中,加强体3在框架2之中配设在侧梁5的闭口截面部16的内部,并通过点焊等接合在侧梁5的内壁。与其他构件相比,侧梁5的闭口截面部16大且长,因此在其他车辆等碰撞(侧向碰撞)于车身1的侧面时易变形、破损。因此,通过在侧梁5的内部设置加强体3能加强侧梁5并防止侧向碰撞时的变形、破损。
如图2~15所示,加强体3是分割为两部分的结构,即,包括第1加强部21与第2加强部22。第1加强部21及第2加强部22分别通过对钢铁等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型等方法成型。
第1加强部21在上侧面具有第1粘合面21c,并具有能在第1粘合面21c以外的部位与侧梁5的闭口截面部16的内壁接合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12~13所示,第1加强部21具备在车宽方向Y上延伸的上部21a、在该上部21a的两侧(车辆前后方向X的两侧)的侧缘在上下方向延伸而设的侧部21b(立壁)。上部21a在上侧面具有第1粘合面21c(上部21a的上侧面)。各个侧部21b具有与构成闭口截面部16的内壁的内侧梁14接合的第1凸缘21d及第2凸缘21e。第1凸缘21d及第2凸缘21e分别通过点焊等分别与内侧梁14的内壁的侧面及下侧面接合。由此,如图16~17所示,第1加强部21固定在内侧梁14的内侧且第1粘合面21c向上方露出。
如图12~13及图16~17所示,第1粘合面21c相对于水平面S(参照图16~17)倾斜30度以内的角度θ且随着朝向车宽方向Y的内侧Y2而稍微朝向上方。在第1粘合面21c整体涂布后述阻尼胶23,因为倾斜角度在30度以内,所以能防止阻尼胶23垂落。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粘合面21c形成有在车宽方向Y上延伸的沟21f,因此能更加切实地防止阻尼接合部23垂落,但本发明中沟21f并不是必须的。
如图12~13所示,第1粘合面21c具有随着朝向车宽方向Y的外侧Y1而宽度变窄的锥形状。即,在第1粘合面21c的两侧的侧缘设置侧部21b(立壁)而形成的两条棱线部分21g在随着朝向车宽方向Y的外侧Y1而相互靠近的方向上延伸。
第2加强部22具有从上述第1加强部21的第1粘合面21c的上方与该第1粘合面21c相向的第2粘合面22c。第2加强部22具有能在第2粘合面22c以外的部位与侧梁5的闭口截面部16的内壁接合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14~15所示,第2加强部22具备在车宽方向Y上延伸的下部22a以及在该下部22a的两侧(车辆前后方向X的两侧)的侧缘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而设的侧部22b(立壁)。下部22a具有朝向下方的第2粘合面22c(下部22a的下侧面)。各个侧部22b具有与构成闭口截面部16的内壁的外侧梁15接合的第1凸缘22d、第2凸缘22e及第3凸缘22f。第1凸缘22d及第3凸缘22f分别通过点焊等分别与外侧梁15的内壁的侧面接合。进一步地,第2凸缘22e通过点焊等与外侧梁15的内壁的上侧面接合。由此,如图17所示,第2加强部22固定在外侧梁15的内侧且第2粘合面22c朝向下方。
第2粘合面22c与上述第1粘合面21c倾斜相同角度来与该第1粘合面21c相向(即,与第1粘合面21c保持平行地延伸)。即,如图14及图17所示,第2粘合面22c相对于水平面倾斜30度以内的角度且随着朝向车宽方向Y的内侧Y2而稍微朝向上方。
如图14~15所示,第2粘合面22c具有随着朝向车宽方向Y的外侧Y1而宽度变宽的锥形状。即,在第2粘合面22c的两侧的侧缘设置侧部22b(立壁)而形成的两条棱线部分22g在随着朝向车宽方向Y的外侧Y1而相互扩展的方向上延伸。
如图3~4所示,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通过作为包括粘合材料的阻尼构件的阻尼胶 23相互粘合。
阻尼胶23为在固化前具有一些流动性的粘合材料,例如由环氧树脂类、氨基甲酸乙脂类或丙烯酸类等的粘合剂以及作为会添加到该粘合剂的添加剂的固化剂、无机或有机填料或吸湿材料等构成。
配置第1粘合面21c及与其平行延伸的第2粘合面22c使其相对于水平面S(参照图16~17)的倾斜角度θ在30度以下,倾斜角度θ在30度以下的话,上述阻尼胶23在固化前也能附着在第1粘合面21c不流动并在第1粘合面21c的表面上静止。
如图17所示,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是倾斜的,且随着朝向框架2的侧梁5的车宽方向Y的内侧Y2而位于上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7所示,加强体3配置于在侧梁5的闭口截面部16的内部与横梁12在车宽方向Y上排列的位置。
横梁12为在车身1的下部(地板4的稍微上方的位置)在车宽方向Y上延伸的构件。横梁12的车宽方向Y的外侧Y1的端部与侧梁5接合,车宽方向Y的内侧Y2的端部与地板通道部17接合。地板通道部17在车身1的车宽方向Y的中央附近在车辆前后方向X上延伸。如图3~6所示,在横梁12的车宽方向Y的外侧Y1的端部的上侧面设有座椅安装用托架13。
在相互相向的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之中的至少一个粘合面21c及22c,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双方各自的侧缘设有侧部21b、22b(立壁),由此,如图12~15所示,形成了在车宽方向Y上延伸的棱线部分21g、22g。由此,如图7所示,在侧向碰撞时等,关于从车身1的外部承受的荷载,能通过加强体3的上述4根棱线部分21g、22g顺畅地向横梁12传递荷载。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车辆主视图中,配置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使得通过第1粘合面21c与第2粘合面22c之间向车宽方向Y的内侧Y2延长的延长线25在侧梁5的车宽方向Y的内侧Y2(即,内侧梁14)的侧面的高度方向Z上的中间位置M或所述中间位置M的上方的位置与侧梁5交叉。
另外,这里说的侧梁5的“中间位置M”例如为内侧梁14的侧面14a的下侧棱线14a1及上侧棱线14a2的中间位置。
延长线25随着朝向车宽方向Y的内侧Y2而朝向上方的方向上延伸并与内侧梁14交叉,且朝向横梁12的上侧面12a延伸。
按下述制造具有如上所述构成的车身结构的车辆。
首先准备框架2,所述框架2包含配置在车宽方向Y的内侧Y2的内侧梁14以及配置在车宽方向Y的外侧Y1的外侧梁15且已被分割为该内侧梁14及外侧梁15的侧梁5(框架准备工序)。
接着,如图9及图16所示,在通过点焊等将第1加强部21接合在侧梁5的内侧梁14的内壁的状态下,向第1粘合面21c涂布阻尼胶23(阻尼胶涂布工序)。
进行阻尼胶23的涂布之际,将涂布枪G等装置的前端部插入内侧梁14的内侧,通过该涂布枪G的前端部向第1粘合面21c涂布阻尼胶23。第1粘合面21c随着朝向车宽方向Y的内侧Y2而朝向上方倾斜,因此涂布枪G不会干涉侧梁5的车宽方向Y的内侧Y2的转角部分14b。
接着,如图17所示,在将第2加强部22接合在侧梁5的外侧梁15的内壁的状态下,使第2粘合面22c与第1粘合面21c相向且接近该第1粘合面21c,由此,通过阻尼胶23将第2粘合面22c粘合于第1粘合面21c(粘合工序)。由此,接合分割开来的第1加强部21及第2加强部22形成1个加强体3。
最后,接合内侧梁14与外侧梁15,如图3~4所示,形成具有闭口截面部16的侧梁5,形成框架2(框架形成工序)。在形成后的侧梁5中,加强体3收纳在闭口截面部16的内部,该加强体3能作为加强中空的侧梁5的分隔构件发挥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
(1)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结构具备:框架2,包含具有闭口截面部16的侧梁5;加强体3,配设在闭口截面部16的内部并与侧梁5接合。加强体3包括第1加强部21与第2加强部22。第1加强部21在上侧面具有第1粘合面21c,并在第1粘合面21c以外的部位与闭口截面部16的内壁接合。第2加强部22具有从第1粘合面21c的上方与该第1粘合面21c相向的第2粘合面22c,并在第2粘合面22c以外的部位与闭口截面部16的内壁接合。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通过作为包括在固化前具有一些流动性的粘合材料的阻尼构件的阻尼胶23相互粘合。配置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使其相对于水平面S(参照图16~17)的倾斜角度在30度以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4所示,加强体3通过配设在侧梁5的闭口截面部16内来加强框架2。另外,加强体3具有包括第1加强部21与第2加强部22的分割结构,第1加强部21及第2加强部22的相互相向的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通过包括粘合材料的阻尼胶23相互粘合,因此能通过阻尼胶23对已传递至加强体3的振动进行阻尼。在上述结构中,配置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使其相对于水平面S(参照图16~17)的倾斜角度在30度以下(即,几乎水平配置),因此,即使阻尼胶23在固化前具有一些流动性也能防止其从第1粘合面21c之上垂落。最终,能防止阻尼胶23在具有分割结构的加强体3的相向面24(由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形成的相向面)垂落,阻尼胶23能发挥一定的阻尼性能。
(2)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结构中,如图3~4所示,加强体3的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为随着朝向侧梁5的车宽方向Y的内侧Y2上方的倾斜的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接合第1粘合面21c与第2粘合面22c之前,如图16所示在第1粘合面21c进行阻尼胶23的涂布之际,能插入不干涉侧梁5的车宽方向Y的内侧Y2的部分并涂布阻尼胶23的涂布枪G等装置的前端部。另外,能在将第2粘合面22c接合于第1粘合面21c时,不使已涂布在第1粘合面21c的阻尼胶23脱落并使第2粘合面22c与第1粘合面21c相向并接合。
(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结构中,如上所述,加强体3的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是倾斜的且随着朝向侧梁5的车宽方向Y的内侧Y2而位于上方,因此,如图4所示,车辆侧向碰撞时,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各自的边缘通过内侧梁14与横梁12的上侧面12a附近抵接,由此能抑制侧梁5与中央立柱7一同倒向车辆内侧并变形,即能抑制所谓的侧梁5的内倒。
(4)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结构具有:侧梁5,具有闭口截面部16并在车辆前后方向X上延伸;横梁12,在车宽方向Y上延伸且车宽方向Y端部与侧梁5接合(参照图3~7)。加强体3配置于侧梁5的闭口截面部16的内部与横梁12在车宽方向Y上排列的位置。在相互相向的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的侧缘(本实施方式中是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各自两侧的侧缘)设置侧部21b、22b(立壁),由此形成了在车宽方向Y上延伸的棱线部分21g、22g。
在此技术方案中,能够通过在加强体3的相互相向的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的侧缘设置侧部21b、22b(立壁)而形成的在车宽方向Y上延伸的棱线部分21g、22g,将车辆发生侧向碰撞时输入至侧梁5的碰撞荷载传递给横梁12。最终,能够抑制侧梁5的变形及破损。
另外,在相互相向的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的两侧的侧缘之中的任意一侧的侧缘形成棱线部分21g、22g的话,就能通过棱线部分21g、22g发挥上述向横梁12传递荷载的功能。而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在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的两侧的侧缘形成棱线部分21g、22g的话,能提高加强体3整体的刚性,并切实地发挥向横梁12传递荷载的功能,因而优选这一技术方案。
(5)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结构中,在车辆主视图中,配置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使得通过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之间向车宽方向Y的内侧Y2延长的延长线25在侧梁5的车宽方向Y的内侧Y2的侧面的高度方向Z上的中间位置M或所述中间位置M的上方的位置与侧梁5交叉。通过此技术方案,车辆侧向碰撞时,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的车宽方向Y的内侧Y2的边缘在侧梁5的车宽方向Y的内侧Y2的侧面的高度方向Z上的中间位置M或所述中间位置M的上方的位置通过该侧梁5与横梁12抵接。由此,在第1粘合面21c及第2粘合面22c的两侧的侧缘形成的棱线部分21g、22g支起,由此能抑制侧梁5的内倒变形。
如图4所示,延长线25随着从上述侧梁5的中间位置M或相较而言位于上方的位置朝向车宽方向Y的内侧Y2而朝向上方延伸,并朝向横梁12的上侧面12a延伸。由此,能通过上述棱线部分21g、22g向横梁12的上半部分传递荷载并切实地抑制侧梁5的内倒变形。
(6)
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身结构的车辆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准备框架2的框架准备工序,所述框架2包含配置在车宽方向Y的内侧Y2的内侧梁14与配置在车宽方向Y的外侧Y1的外侧梁15且已被分割为该内侧梁14及外侧梁15的侧梁5;阻尼胶涂布工序,在第1加强部21已接合在侧梁5的内侧梁14的内壁的状态下,向第1粘合面21c涂布阻尼胶23;粘合工序,在第2加强部22已接合在框架2的外侧梁15的内壁的状态下,使第2粘合面22c与第1粘合面21c相向且接近该第1粘合面21c,由此,通过阻尼胶23将第2粘合面22c粘合于第1粘合面21c;框架形成工序,接合内侧梁14与外侧梁15形成包含侧梁5的框架2。
在该制造方法中,在图17所示的粘合工序中,使第2粘合面22c与第1粘合面21c相向且接近该第1粘合面21c,由此,通过阻尼胶23将第2粘合面22c粘合于第1粘合面21c。由此,不会产生第2粘合面22c沿第1粘合面21c推阻尼胶23的力,因此能不使阻尼胶23从第1粘合面21c脱落并制造车辆,并能确保阻尼胶23的一定的阻尼性能。
(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展示的是在框架2之中的侧梁5的闭口截面部16的内部收纳分割结构的加强体3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作为本发明的变形例,在构成框架2的其他部分(例如,前立柱6、中央立柱7、后立柱8及顶梁9等)也可收纳加强体3。此时也能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
编号说明
1…车身
2…框架
3…加强体
5…侧梁
12…横梁
14…内侧梁
15…外侧梁
16…闭口截面部
21…第1加强部
21b…侧部(立壁)
21c…第1粘合面
21g…棱线部分
22…第2加强部
22b…侧部(立壁)
22c…第2粘合面
22g…棱线部分
23…阻尼胶(阻尼构件)
25…延长线

Claims (5)

1.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架,构成车身并具有闭口截面部;
加强体,配设在所述闭口截面部的内部且与所述框架接合;
其中,所述加强体包括第1加强部与第2加强部;
所述第1加强部在上侧面具有第1粘合面,并在所述第1粘合面以外的部位与所述闭口截面部的内壁接合;
所述第2加强部具有从所述第1粘合面的上方与该第1粘合面相向的第2粘合面,并在所述第2粘合面以外的部位与所述闭口截面部的内壁接合;
所述第1粘合面及所述第2粘合面通过包括粘合材料的阻尼构件相互粘合;
配置所述第1粘合面及所述第2粘合面使其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在30度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粘合面及所述第2粘合面为随着朝向所述框架的车宽方向的内侧而位于上方的倾斜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具有:
侧梁,具有所述闭口截面部且沿车身地板的侧边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横梁,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且车宽方向端部与所述侧梁接合;
所述加强体配置在所述侧梁的所述闭口截面部的内部与所述横梁在车宽方向上排列的位置;
通过在相互相向的所述第1粘合面及所述第2粘合面的侧缘设置立壁,由此形成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棱线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车辆主视图中,配置所述第1粘合面及所述第2粘合面,使得通过所述第1粘合面与所述第2粘合面之间向车宽方向内侧延长的延长线在所述侧梁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或所述中间位置的上方位置与所述侧梁交叉。
5.一种车辆的制造方法,其是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的车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序:
框架准备工序,准备包括配置在所述车宽方向内侧的内侧部分与配置在所述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部分且已分割为该内侧部分及外侧部分的所述框架;
阻尼构件涂布工序,在所述第1加强部已接合在所述框架的所述内侧部分的内壁的状态下,向所述第1粘合面涂布所述阻尼构件;
粘合工序,在所述第2加强部已接合在所述框架的所述外侧部分的内壁的状态下,使所述第2粘合面与所述第1粘合面相向且接近该第1粘合面,由此通过所述阻尼构件将所述第2粘合面粘合于所述第1粘合面;
框架形成工序,接合所述内侧部分与所述外侧部分形成所述框架。
CN202010788296.3A 2019-09-27 2020-08-07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车辆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5726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6443A JP7375421B2 (ja) 2019-09-27 2019-09-27 車両の車体構造および車両の製造方法
JP2019-176443 2019-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2617A true CN112572617A (zh) 2021-03-30
CN112572617B CN112572617B (zh) 2022-11-22

Family

ID=72560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8296.3A Active CN112572617B (zh) 2019-09-27 2020-08-07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车辆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4132B2 (zh)
EP (1) EP3798102B1 (zh)
JP (1) JP7375421B2 (zh)
CN (1) CN112572617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4126A1 (en) * 2002-04-02 2003-10-0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utomotive side sill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JP2004306698A (ja) * 2003-04-03 2004-11-04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センタピラー下部とサイドシルとの結合構造
JP2007062409A (ja) * 2005-08-29 2007-03-15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09096439A (ja) * 2007-10-19 2009-05-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2012111246A (ja) * 2010-11-19 2012-06-1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サイドシル構造
CN103057595A (zh) * 2011-08-31 2013-04-24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147146A (ja) * 2012-01-19 2013-08-01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ルーフ構造
US8708390B2 (en) * 2011-08-31 2014-04-2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4583060A (zh) * 2012-08-31 2015-04-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WO2015119054A1 (ja) * 2014-02-06 2015-08-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2016155466A (ja) * 2015-02-25 2016-09-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CN106687361A (zh) * 2014-09-12 2017-05-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6956721A (zh) * 2016-01-12 2017-07-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KR20190081043A (ko) * 2017-12-29 2019-07-09 주식회사 성우하이텍 차량의 사이드 실 유닛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22681A (en) * 1987-07-17 1989-01-25 Toyota Motor Corp Under-body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SE463555B (sv) * 1989-04-28 1990-12-10 Volvo Ab Anordning vid ihaaliga balkar i en bilkaross
DE102006034977A1 (de) 2006-07-28 2008-01-3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Seitenschweller einer Karosserie eines Kraftfahrzeugs
JP6201760B2 (ja) 2014-01-08 2017-09-2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6202060B2 (ja) * 2015-08-24 2017-09-2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6508273B2 (ja) 2017-09-21 2019-05-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4126A1 (en) * 2002-04-02 2003-10-0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utomotive side sill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JP2004306698A (ja) * 2003-04-03 2004-11-04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センタピラー下部とサイドシルとの結合構造
JP2007062409A (ja) * 2005-08-29 2007-03-15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09096439A (ja) * 2007-10-19 2009-05-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2012111246A (ja) * 2010-11-19 2012-06-1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サイドシル構造
US8708390B2 (en) * 2011-08-31 2014-04-2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3057595A (zh) * 2011-08-31 2013-04-24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147146A (ja) * 2012-01-19 2013-08-01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ルーフ構造
CN104583060A (zh) * 2012-08-31 2015-04-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WO2015119054A1 (ja) * 2014-02-06 2015-08-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CN105960365A (zh) * 2014-02-06 2016-09-21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身结构
CN106687361A (zh) * 2014-09-12 2017-05-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JP2016155466A (ja) * 2015-02-25 2016-09-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CN106956721A (zh) * 2016-01-12 2017-07-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KR20190081043A (ko) * 2017-12-29 2019-07-09 주식회사 성우하이텍 차량의 사이드 실 유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98102B1 (en) 2023-11-29
CN112572617B (zh) 2022-11-22
JP7375421B2 (ja) 2023-11-08
US20210094618A1 (en) 2021-04-01
JP2021054116A (ja) 2021-04-08
EP3798102A1 (en) 2021-03-31
US11414132B2 (en)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3437B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92255B (zh) 车辆侧部结合部结构
CN103057595B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6187487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02963432B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WO2015087782A1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GB2498051A (en) Motor vehicle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CN102963433B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53285B (zh) 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CN102963431A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7336747A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CN109421811B (zh) 车辆后部结构
JP5881813B2 (ja) 鉄道車両
JP6828081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CN103183062A (zh) 车身后部的构造
CN112572617B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车辆的制造方法
JP6256517B2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CN113710562A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前端结构
JP7375422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および車両の製造方法
CN111688817B (zh) 车身上部结构
JP6248955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KR101855754B1 (ko) 차량용 센터필러 조립체
CN113879405B (zh) 车身结构
CN212125304U (zh) 车体上部结构
JP6575568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